CN101516303B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6303B
CN101516303B CN200780032694.5A CN200780032694A CN101516303B CN 101516303 B CN101516303 B CN 101516303B CN 200780032694 A CN200780032694 A CN 200780032694A CN 101516303 B CN101516303 B CN 101516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age barriers
side leakage
sheet material
main body
absorben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26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6303A (zh
Inventor
横松弘之
河崎宏典
长原进介
山本耕裕
木村真由美
坂桥春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772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09312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772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842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042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3627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129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305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169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305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6447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8029558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516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6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理用卫生巾(1),其具备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10),该吸收性主体(10)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11)和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层(12),通过一对侧面防漏部(5、5)将吸收性主体(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一对侧面防漏部(5、5)分别是如下形成的:利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将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折回至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使得在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折回端部(51)。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多个压花部(52、52…),在一对侧面防漏部(5、5)各自的折回端部(51)的附近,具有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彼此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5A)。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理用卫生巾、内裤里衬(卫生护垫)、失禁衬垫等吸收性物品。
此外,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详细地涉及带有翼状折翼部的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有设置了一对侧面防漏部的产品。这种吸收性物品为了防止从具有吸收层和防漏层的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产生侧漏,在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上设置有一对侧面防漏部。由此,在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上形成了抑制液体扩散的区域,根据情况还可形成立体的壁,从而防止了液体向横向移动。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5927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生理用卫生巾:其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材、背面片材、以及夹在正面片材和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芯,在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上,在吸收芯和正面片材构成的整个吸收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中央设置有主吸收区域,在宽度方向上比该主吸收区域更靠外侧的部位设置有吸收芯和正面片材形成为凹状的槽部,在宽度方向上比槽部更靠外侧的部位设置有沿生理用卫生巾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面防漏部,位于主吸收区域的正面片材的纤维密度、槽部处的正面片材的纤维密度和侧面防漏部的纤维密度的关系是以下顺序:槽部>侧面防漏部>主吸收区域。该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是由一张无纺布折回而形成的,折回的无纺布的相对向的内表面间具有分开的中空的立体形状。
另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5230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生理用卫生巾:其具备具有吸收层和防漏层的吸收性主体,实质上为纵长形状,在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上设置有一对侧面防漏部,侧面防漏部具有由热塑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或含有热塑性纤维的无纺布、和在纵方向上发挥弹性收缩力的弹性构件,在构成侧面防漏部的无纺布上设置了成形有凹凸折皱的刚性区域,所述凹凸折皱中,波浪的顶部和底部从基端朝着自由端延伸且波浪沿纵向规则地重复,并且在侧面防漏部的基端和自由端的中间区域上,凹凸折皱形成为不连续的刚性边界部沿纵向延伸。
另外,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平7-502438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生理用卫生巾:其具备具有吸收层和防漏层的吸收性主体,实质上为纵长形状,在吸收性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侧面防漏部,侧面防漏部具有环形状,防漏层伸出到该环形状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有设置了一对翼部的产品,所述一对翼部分别从具备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和介于两片材间配置的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有关设置有这种翼部的吸收性物品,是将吸收性主体配设在短裤的裆部的上表面(内表面)上,将翼部折回至裆部的下表面(外表面)侧,利用翼部上设置的防移位剂将翼部固定于裆部上,由此能够防止吸收性物品移位。
另外,在吸收性物品中,为了提高从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的侧漏防止性,还有设置了一对分别覆盖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的侧面防漏部的产品。当在设置有这种侧面防漏部的吸收性物品上同时设置翼部时,例如采用如下构成:使形成侧面防漏部的侧面片材向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由侧面片材的伸出区域形成翼部(参照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72786号公报))。另外,还可采用如下构成:使形成侧面防漏部的侧面片材和吸收性主体的背面片材分别向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由两片材的伸出区域的层叠体形成翼部。
另一方面,由侧面片材和背面片材的伸出区域的层叠体形成的翼部例如具有刚性高、对身体的合身性差、以及由于背面片材的存在而引起的肌肤触感(柔软性)较差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开发了由侧面片材的伸出区域的单层来形成翼部的吸收性物品(生理用卫生巾)(参照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72786号公报))。根据专利文献4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翼部对身体的合身性、翼部的肌肤触感(柔软性)等较差的上述缺点得以解决。
另外,以往广泛知道具备翼状折翼部的生理用卫生巾。这种生理用卫生巾由吸收性主体和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设置的一对翼状折翼部形成。
这种生理用卫生巾的翼状折翼部在其一面上设置了折翼粘合部,在使用卫生巾时,沿着短裤等内衣(以下也仅称作短裤)的裆部的边缘部弯折,通过该折翼粘合部而固定于该内衣的外表面上。
已知例如由一张无纺布来形成侧面防漏部和翼状折翼部的生理用卫生巾(参照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7278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的吸收性物品:使吸收体介于透液性正面片材和不透液性背面片材之间,并且在两侧部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固定在内衣上的向侧方突出的一个以上的翼状折翼部,不透液性背面片材在吸收性物品的两侧部以稍微超过吸收体侧边的位置为片材端,在吸收性物品的表面侧的两侧部上,分别沿着长度方向并且遍及吸收性物品的大致全长来设置侧面无纺布,并且通过使一部分侧面无纺布向侧方延伸而形成了翼状折翼部,在翼状折翼部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形成有折翼粘合部。根据专利文献4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不会由于翼状折翼部的存在而带来不快感,而且肌肤触感和透气性提高。当用伸缩性无纺布来构成侧面无纺布时,即便通过翼状折翼部而被固定于内衣上,也能够充分地追随身体的活动。
此外,在专利文献5(日本实开平5-6531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生理用卫生巾:其具有吸收性主体、从该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伸出的一对翼状折翼部,所述吸收性主体由透液性正面片材、不透液性背面片材以及介于两片材之间的吸液性吸收体构成,在所述翼状折翼部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具有折翼粘合部,翼状折翼部由从吸收性主体的侧边伸出的背面片材、正面片材以及介于两片材之间的增强层形成。根据专利文献5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可以防止翼状折翼部的刚性低所引起的翼状折翼部的扭曲,可以防止折翼粘合部彼此之间产生粘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59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52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平7-5024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72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开平5-65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的中空立体形状由于单个包装或在卫生巾的穿用时而被压瘪,有可能产生液体渗漏。另外,对于侧面防漏部的形状,并没有在提高柔软性、身体追随性和穿戴舒适感方面下功夫。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在卫生巾的穿用时,由于主要在中间区域弯折,所以不能完全地追随穿用者的各种活动或姿势的变化,因此认为身体追随性和穿戴舒适感较差。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在吸收体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上,背面片材和侧面片材通过沿着长度方向的线状热密封线而接合。因此,翼部容易由于上述热密封线的损伤而断裂。此外,线状热密封线由于容易成为折回诱导线,所以翼部的折回位置受到限制,难以自由地将翼部卷入在短裤的裆部上。进而,由于热密封线的刚性,使得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刚性增加,穿戴时吸收性主体难以紧贴身体。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4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由于翼部由侧面片材的单层构成,所以翼部容易伸长,将单个包装状态的吸收性物品从包装材料中取出时,难以将翼部从覆盖翼部上设置的防移位剂的覆盖片材上揭下来。另外,由于翼部的刚性(身骨)低,所以在往短裤上穿戴时,翼部的折回操作性低。进而,使用后,将吸收性物品从短裤上揭下来扔弃时,由于翼部的折回部附近的强度低,所以翼部有可能在其基端部附近断裂,使得一部分翼部仍然附着于短裤上。
另外,专利文献4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由于翼状折翼部由一张无纺布形成,所以在从通过折翼粘合部被固定的短裤等内衣上卸下翼状折翼部时,翼状折翼部有可能破裂。
此外,专利文献5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中,翼状折翼部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表面由不透液性背面片材形成,当该背面片材由树脂薄膜形成时,有时穿戴舒适感和操作性较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第1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柔软性和身体追随性优良、穿戴舒适感和防漏性高的侧面防漏部的吸收性物品。此外,本发明(第1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
此外,本发明(第2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身体追随性和穿戴舒适感优良、防漏性高的侧面防漏部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第3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穿戴舒适感和防漏性优良的侧面防漏部的吸收性物品。
另外,本发明(第4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吸收性主体、翼部和侧面防漏部、且翼部由用于形成侧面防漏部的侧面片材来形成的吸收性物品,其中,翼部不易断裂,容易自由地将翼部卷入在短裤的裆部上,穿戴时吸收性主体容易紧贴身体。
另外,本发明(第5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翼状折翼部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翼状折翼部具有规定的强度且穿戴舒适感和操作性优良。
另外,本发明(第6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翼部和侧面防漏部、且翼部由用于形成侧面防漏部的侧面片材来形成的吸收性物品,其中,翼部对身体的合身性以及肌肤触感优良,同时容易将翼部从覆盖防移位剂的覆盖片材上揭下来,翼部的折回操作性高,翼部不易在其基端部附近断裂。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备具有吸收层和防漏层且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通过一对侧面防漏部将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分别包括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而构成,在所述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压花部。
另外,本发明的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是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所述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是如下形成的: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折回至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使得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折回端部。在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压花部。在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各自的所述折回端部的附近,具有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彼此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由上述的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和将其进行单个包装且内表面经过剥离处理的包装材料构成,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主体粘合部,所述主体粘合部以与所述包装材料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剥离自如地与所述包装材料粘合。所述吸收性物品和所述包装材料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缘侧开始,以肌肤接触面侧为内侧依次弯折2次以上,从而折叠在一起,通过所述弯折而在所述吸收性物品上形成了多条折线。位于最接近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的位置的2条所述折线间的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前端部与位于最接近于所述前端部的位置的所述折线之间的所述非接合区域及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后端部与位于最接近于所述后端部的位置上的所述折线之间的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宽度。
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由上述的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和将其进行单个包装且内表面经过剥离处理的包装材料构成,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主体粘合部,所述主体粘合部以与所述包装材料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剥离自如地与所述包装材料粘合。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吸收层上形成有遍及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前后端部间的中间高出部分。所述吸收性物品和所述包装材料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缘侧开始,以肌肤接触面侧为内侧依次弯折1次或2次以上,从而折叠在一起。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中,通过所述弯折而形成的折线以跨越所述中间高出部分的方式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是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所述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是如下形成的:将多个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重叠,使得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内侧具有端部。在所述端部上,各个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片材端部之间至少具有非接合部。在所述侧面防漏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上形成有多个的所述压花部。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的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送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多个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坯料卷分别送出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
热风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对送出的各个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吹送热风;
压花工序,在该工序中,将该经热风处理的各个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按照使其长度方向的一个侧边实质上一致的方式重叠,在重叠后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的另一个侧边侧上形成多个压花部,从而制作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
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与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接合,使得所述侧边位于所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内侧,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
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吸收性物品连续体切断成单个的吸收性物品。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的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送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坯料卷送出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
热风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对送出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吹送热风;
折回工序,在该工序中,将该经热风处理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在与该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折回以叠成对折;
压花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折回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上,在与通过叠成对折而形成的折回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侧上形成多个压花部,从而制作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
第1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的所述折回端部沿所述长度方向连续或不连续地切断;
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切断后的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与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接合,使得所述折回端部位于所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内侧,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
第2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吸收性物品连续体切断成单个的吸收性物品。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的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送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多个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坯料卷分别送出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
压花工序,在该工序中,将送出的各个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按照使其长度方向的一个侧边实质上一致的方式重叠,在重叠后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的另一个侧边侧上形成多个压花部,从而制作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
热风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对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吹送热风;
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该经热风处理的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与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接合,使得所述侧边位于所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内侧,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
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吸收性物品连续体切断成单个的吸收性物品。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的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送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坯料卷送出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
折回工序,在该工序中,将送出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在与该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折回以叠成对折;
压花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折回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上,在与通过叠成对折而形成的折回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侧上形成多个压花部,从而制作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
第1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的所述折回端部沿所述长度方向连续或不连续地切断;
热风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对切断的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吹送热风;
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该经热风处理的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与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接合,使得所述折回端部位于所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内侧,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
第2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吸收性物品连续体切断成单个的吸收性物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3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是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所述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是如下形成的: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折回至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使得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折回端部。在折回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之间配置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至少与下述上层或下层接合,所述上层由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中的形成所述侧面防漏部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部分构成,所述下层由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中的形成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部分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主体、分别从该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一对翼部、和分别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的一对侧面防漏部,所述吸收性主体具备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和介于两片材之间配置的吸收体。所述吸收性主体在长度方向上被划分为:两侧部上具有所述翼部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比所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位于更前方的前方部、和比所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位于更后方的后方部。所述侧面防漏部由防水性的侧面片材构成,所述侧面片材分别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伸出,形成了所述翼部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侧面片材和所述背面片材在比所述吸收体更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上通过热密封线而接合。所述热密封线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前端部侧一直延伸到所述翼部的前侧末端部的附近,同时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后端部侧一直延伸到所述翼部的后侧末端部的附近,但在两侧末端部附近之间未设置所述热密封线或沿长度方向非连续地设置有所述热密封线。
另外,本发明的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备具有吸收层和防漏层且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并具有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伸出的一对翼状折翼部。一对所述翼状折翼部分别由无纺布按照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层结构的方式而形成,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比其基部更靠外侧的位置上,具有无纺布的层数比所述基部多的部分,该部分与在非肌肤接触面侧形成的折翼粘合部重叠。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的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送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无纺布的坯料卷送出所述无纺布连续体;
折回工序,在该工序中,将送出的各个所述无纺布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按照该两侧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在其宽度方向上折回以叠成3折;
压花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折回的所述无纺布连续体在包含所述两侧部重叠的部分且除去折回的所述无纺布连续体的两侧部以外的部分上,以规定宽度形成多个压花部,从而制作长条状构件;
涂布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所述长条状构件的一个表面的所述两侧部重叠的所述部分上连续地涂布粘合剂;
第1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涂布有所述粘合剂的所述长条状构件按照在其宽度方向上且在形成有所述压花部的所述规定的宽度内摆动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切断,从而制作间断地形成了翼状折翼部形成部的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
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在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上与所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接合,使得所述翼状折翼部形成部从所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伸出并且涂布的所述粘合剂朝着非肌肤接触面侧,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
第2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吸收性物品连续体切断成单个的吸收性物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主体、分别从该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一对翼部、和分别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的一对侧面防漏部,所述吸收性主体具备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和介于两片材之间配置的吸收体。所述翼部由翼上层和翼下层构成。所述侧面防漏部由防水性的侧面片材构成,所述侧面片材分别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伸出,形成了所述翼上层。所述背面片材分别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伸出,形成了所述翼下层。所述翼部中,作为其基端部的翼基端部由所述翼上层和所述翼下层的层叠体构成,所述翼基端部以外的部分即翼前端部由所述翼上层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X-X线截面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的非接合区域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截面图。
图4是将图1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的接合区域的一部分P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6(a)是图5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立体图。
图6(b)是图5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俯视图。
图7是图5中的部分切断Y-Y线截面图。
图8是表示图5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的部分断裂立体图。
图9是将图5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的接合区域的一部分Q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1发明)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包装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Z-Z线截面图。
图12是表示使图10的生理用卫生巾与包装材料接触的状态的俯视图(包装结构的展开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1发明)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包装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的X1-X1线截面图。
图16是图14的X2-X2线截面图。
图1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6的截面图。
图18是图17的X3-X3线截面图。
图19是图17的X4-X4线截面图。
图2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6的截面图。
图21(a)是本发明(第2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1(b)是本发明(第2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1(c)是本发明(第2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2是图21(c)中所示的热风处理装置的说明图。
图23(a)是本发明(第2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3(b)是本发明(第2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3(c)是本发明(第2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3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4的X-X线截面图。
图26是将图24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侧面防漏部和翼部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3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25的截面图。
图2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29是表示图28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仰视图。
图30是图28所示的III-III线截面图。
图31是图28所示的IV-IV线截面图。
图32是表示图28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33是表示图28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穿戴状态的立体图(省略内衣)。
图3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形例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2对应图)。
图3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2对应图)。
图36(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形例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2对应图)。
图36(b)是图36(a)所示的B-B线截面图(图30对应图)。
图3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2对应图)。
图3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1变形例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2对应图)。
图3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2变形例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2对应图)。
图4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4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2对应图)。
图4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2是图41的X-X线放大截面图。
图43是将图4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侧面防漏部的接合线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4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5是图44的Y-Y线放大截面图。
图46(a)是本发明(第5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6(b)是本发明(第5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6(c)是本发明(第5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6(d)是本发明(第5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7(a)是图46的本发明(第5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进一步说明图。
图47(b)是图46的本发明(第5发明)的优选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进一步说明图。
图4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49是表示图48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仰视图。
图50是图48所示的III-III线截面图。
图51是图48所示的IV-IV线截面图。
图52是表示图48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53是表示图48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穿戴状态的立体图(省略内衣)。
图5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52对应图)。
图5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52对应图)。
图5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4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52对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是生理用卫生巾,如图1~4所示,其具备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10,该吸收性主体10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11和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层12,通过一对侧面防漏部5、5将吸收性主体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卫生巾1中的吸收层11由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2和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4构成,防漏层12由具有透气性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3构成。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中,一对侧面防漏部5、5分别包括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而构成,在该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两者上形成了压花部52。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是如下形成的: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折回至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使得在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折回端部51。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多个压花部52、52…,在一对侧面防漏部5、5各自的折回端部51的附近,具有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彼此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5A。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以下也仅称作卫生巾)进一步详述。卫生巾1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以下也称作主体长度方向)一致。正面片材2和背面片材3分别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吸收体4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且被夹持固定在正面片材2和背面片材3之间。正面片材2的宽度与吸收体4的宽度大致相同,比背面片材3的宽度窄。正面片材2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接触面侧的整个表面区域。正面片材2和背面片材3分别从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两端伸出,其伸出部分通过热密封、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相互接合在一起。
卫生巾1如图1所示,其长度方向被划分为:前方部A、该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即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在宽度方向中央具有主要相对向地配置于穿用者的液体排泄部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部分)和后方部C(主要相对向地配置于穿用者的臀部的部分)。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前方部A是卫生巾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最前侧的部位,后方部C是位于穿用者的最后侧的部位。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一对侧面防漏部5、5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对侧面防漏部5、5分别纵长地形成,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一对侧面防漏部5、5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遍及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来配置。
侧面防漏部5如图2所示,在吸收性主体10的侧边部通过密封部8与背面片材3接合。侧面防漏部5中,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从吸收性主体10的侧边部朝着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以下也仅称作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延伸,以形成作为折回端部51的内侧边部的方式朝着吸收层11折回至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然后朝着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前端部再在密封部8处与背面片材3接合。密封部8可以通过热密封、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来形成。
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由无纺布形成。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在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无纺布上设置有通过压花形成的多个凹部52a、52a…。
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上,如图1所示,凹部52a按照所谓锯齿状的图案来配置,各个凹部52a分别以俯视为圆形状而不连续地形成。凹部52a中,无纺布的纤维被压实,密度变大。
凹部52a如图2和图3所示,由从侧面防漏部5的外表面50c侧朝着内表面50a、50b侧伸出的无纺布而形成。凹部52a在侧面防漏部5的外表面50c上具有开口。各凹部52a优选为相同尺寸。
这里,侧面防漏部5的外表面50c是侧面防漏部5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面,侧面防漏部5的内表面50a、50b是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面。另外,侧面防漏部5的外表面50c由于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折回,使得其一部分与正面片材2相对向。
作为凹部52a的形态,可以列举出例如圆筒状、凹部52a的直径从外表面50c侧朝着内表面50a、50b侧逐渐增加的锥台状的形状,但如图2和图3所示,从凹部52a的立体形状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凹部52a的直径从外表面50c侧朝着内表面50a、50b侧逐渐减小的倒锥台状的形状。在第1实施方式中,凹部52a具有倒圆锥台状的形状。凹部52a由底面部56a和与该底面部56a的周围延续设置的壁部57构成。底面部56a的外表面是侧面防漏部5的内表面50a、50b的一部分。
从获得侧面防漏部5的良好的肌肤触感和缓冲性的观点出发,凹部52a的侧面防漏部5的外表面50c的开口径优选为1~8mm,特别优选为1.5~6mm。
凹部52a的底面部56a如图1和图3所示,俯视时为圆形,形成为平板状,并被薄膜化。从获得侧面防漏部5的立体形状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底面部56a被薄膜化的部分相对于俯视底面部56a时的面积优选为20~90%,特别优选为30~80%。第1实施方式中,底面部56a被全部薄膜化。
本说明书中,薄膜化是指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构成树脂中的至少熔点最低的树脂软化(优选熔融固化),从而构成纤维以薄膜状粘着的状态,其经薄膜化的部分优选纤维形状基本消失。被薄膜化的底面部56a与凹部52a的未薄膜化的部分相比,厚度更薄,密度变高,而且其表面变得平滑。
另一方面,侧面防漏部5的非压花部和非凹部的无纺布由于未经过压花加工,也未被薄膜化,所以具有柔软的手感,在减轻凹凸产生的高低差感的方面是良好的。与卫生巾穿用者的肌肤直接接触的侧面防漏部5的外表面由于由无纺布的未经过压花加工的部分形成,所以肌肤触感良好。
如图1所示,一对侧面防漏部5、5分别在折回端部51的附近具有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彼此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5A,在比该非接合区域5A更靠主体宽度方向的所述外侧部上,具有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彼此接合的接合区域5B。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5的非接合区域5A进一步说明。
非接合区域5A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非接合区域5A具有规定宽度,遍及侧面防漏部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间来形成。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宽度大。此外,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宽度大致相同。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是非接合区域5A在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
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非接合区域5A的幅宽部分在主体长度方向的位置与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一致地形成,但上述幅宽部分只要是以包含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方式形成即可,也可以从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朝着前方部A延伸地来形成,也可以从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朝着后方部B延伸地来形成,或者也可以从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分别朝着前方部A和后方部C延伸地来形成。
在非接合区域5A中,如图2所示,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彼此至少是局部地分开的,侧面防漏部5具有中空部,在卫生巾穿用时表现出良好的缓冲性。
另外,在非接合区域5A中,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上设置有通过压花形成的分开的多个凹部52a、52a…,在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侧上形成有由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一部分突出而成的突出部。详细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底面部56a朝着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侧突出,上述突出部由底面部56a和壁部57的一部分形成。
在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展开成平面状的状态下,各个分开的多个凹部52a、52a…优选相对于折回端部51呈线对称的位置而形成。凹部52a、52a…优选如下配置:当使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各内表面50a、50b彼此接近时,凹部52a的底面部56a之间至少局部地接触。
由于在非接合区域5A上如上所述地形成了凹部52a,所以在卫生巾穿用时,当侧面防漏部5被挤压在穿用者的肌肤上,从而使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内表面50a、50b彼此接近时,如图3所示,形成凹部52a的底面部56a之间相接触的状态。底面部56a的外表面为平面状,底面部56a之间是面和面相接触,所以底面部56a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凹部52a的底面部56a之间优选大致整体地重叠,此时,一对倒圆锥台形状成为在底面(直径较小的一方的底面)彼此接触的形状。
具有上述构成的侧面防漏部5的非接合区域5A即使在卫生巾穿用时,也膨松且具有缓冲性,穿戴舒适感优良,同时立体形状的稳定性优良。
特别是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由于形成得比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宽,所以在侧面防漏部5中更加宽幅地形成中空的空间,因此缓冲性和防漏性提高。
另外,根据制造工序的加工精度的不同,在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折回以形成侧面防漏部5时,有可能偏离本来的折回位置而折回,但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侧面防漏部5,实际的折回位置在主体宽度方向上的偏离只要相对于本来的折回位置为底面部56a的直径的一半以下,就能够获得底面部56a之间至少局部地接触的状态。
优选的底面部56a的直径尽管也取决于制造工序的加工精度,但从获得底面部56a彼此接触的状态的观点出发,通常优选以下的范围。凹部52a的底面部56a的直径优选为0.5~7mm,特别优选为1~5mm。
另外,从获得侧面防漏部5的立体形状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相互重叠的底面部56a的比例是,相对于俯视底面部56a时的面积优选为10~90%,特别优选为20~80%。
另外,出于同样的理由,处于最接近距离的凹部52a彼此间的间隔(例如中心间的间隔)在主体长度方向上优选为1~10mm,特别优选为2~7mm,在主体宽度方向上优选为1~10mm,特别优选为2~7mm。此外,根据压花的配置的不同,中心间的间隔也有可能不是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以主体长度方向和主体宽度方向有时是假想地设定连接压花之间的长度方向线、宽度方向线,由该假想线与处于最接近距离的凹部52a的中心之间的间隔来求得。
非接合区域5A在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是作为内侧边部的折回端部51。折回端部51优选如下形成:至少在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两侧、即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通过以不会留下折痕的方式折回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来形成所述折回端部。
这里的“折痕”是指,在折回端部51上未形成两个面相交的直线状折痕,在图2所示的截面图中,是指并未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按具有规定角度的方式叠成对折来形成折回端部51。
上述的折回端部51如图2所示,具有带点圆形的形状,与卫生巾穿用者的肌肤柔软地接触,所以侧面防漏部5的合身性优良。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5的接合区域5B进一步说明。
接合区域5B是侧面防漏部5的上述外侧部。接合区域5B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接合区域5B具有规定的宽度,遍及侧面防漏部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来形成。接合区域5B是侧面防漏部5的除去了非接合区域5A以外的部分,在图1中用斜线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卫生巾1中,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的接合区域5B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宽度小。另外,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宽度大致相同。接合区域5B的宽度是接合区域5B在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
在侧面防漏部5的上述外侧部即接合区域5B中,如图4所示,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上设置有多个压花部52、52…,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彼此通过各个压花部52、52…而接合。
各个压花部52、52…分别形成在接合区域5B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凹部52a和非该凹部的部分上。
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内表面50a、50b彼此在接合区域5B接合,所以可以防止因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移位而引起的中空状态的丧失和内端部上容易弯折区域的移动,可以稳定地维持上述的非接合区域5A的中空状态和折回端部51的带点圆形的形状。
接合区域5B的压花部52如图4所示,以所谓锯齿状的图案来配置,各个压花部52分别以俯视为圆形而不连续地形成。
压花部52的直径优选比凹部52a的直径小,具体而言,从侧面防漏部5的肌肤触感、柔软性和强度的观点出发,压花部52的直径优选为0.1~5mm,特别优选为0.3~3mm。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处于最接近距离的压花部52彼此间的间隔(例如中心间的间隔)在主体长度方向上优选为1~5mm,特别优选为2~4mm,在主体宽度方向上优选为1~5mm,特别优选为2~4mm。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5进一步说明。侧面防漏部5中,主体宽度方向上的比密封部8更靠内侧的部分优选未与正面片材2接合。但是,在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折回端部51和密封部8之间的部分优选遍及主体宽度方向或在折回端部51附近与正面片材2接合。
将侧面防漏部5与吸收性主体10接合时,优选一边对侧面防漏部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朝着主体长度方向的外侧施加张力,一边将侧面防漏部5与吸收性主体10接合。结果,在卫生巾1的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侧面防漏部5的折回端部51与正面片材2分开的状态,侧面防漏部5的防漏性提高。
另外,从侧面防漏部5形成立体屏障的观点出发,侧面防漏部5的折回端部51优选至少局部地与正面片材2分开。对于上述内侧边部来说,由于形成了后述的槽7,正面片材2在槽7周围陷入,所以侧面防漏部5相对于正面片材2的立体度增加,可以有效地防止流到正面片材2上的体液从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朝着外侧移动。
从获得良好的防漏性和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上述的一对侧面防漏部5、5各自的宽度优选具有以下的尺寸。在主体长度方向的设置有一对翼部6、6(后面进行描述)的部分上,在其翼部6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上,在主体宽度方向上沿着侧面防漏部5的表面测定的密封部8和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端缘之间的长度优选为10~30mm,特别优选为15~25mm。
从获得侧面防漏部5的优良的柔软性、难压瘪性和身体追随性的观点出发,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优选为3~15mm,特别优选为5~10mm。
另外,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非接合区域5A也可以实质上未形成,但从获得侧面防漏部5的优良的柔软性和难压瘪性的观点出发,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优选为2~7mm,特别优选为3~5mm。
进而,由于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宽度宽,所以在后述的单个包装形态中,对于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上表面,(由于折叠)使其向外侧移动的力发挥作用。因此,折回端部51在单个包装形态下其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不会形成折皱。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其具有从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伸出的一对翼部6、6,一对该翼部6、6分别由从吸收性主体10伸出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形成。一对翼部6、6形成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
一对翼部6、6分别与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同侧的侧面防漏部5一起由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一体地形成。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以密封部8为边界,分成侧面防漏部5和翼部6。密封部8的形状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收紧的形状,以使得在将延续设置的翼部6沿着短裤裆部的边部弯折时,容易使其紧贴该短裤裆部的边部。
非接合区域5A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其主体宽度方向内侧的端缘具有沿着密封部8的形状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收紧的形状。另外,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与翼部6延续设置的接合区域5B的部分具有沿着密封部8的形状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收紧的形状。
在分别构成一对翼部6、6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一面上设置有翼粘合部6a(未图示),其用于将沿着短裤裆部的边部弯折的翼部6固定在该短裤的外表面上。
另外,如图1所示,在卫生巾1的吸收性主体10的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槽7。槽7由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压花槽、以及在该压花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压花槽形成。槽7以遍及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前后端部之间延伸的方式形成。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上述压花槽分别具有将3个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的部分沿主体长度方向连接而成的形状。
另外,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压花槽具有朝着主体长度方向外侧凸出的形状。正面片材2和吸收体4通过槽7而接合。侧面防漏部5的折回端部51如图2所示,就位于槽7的外侧。
配置于槽7的内侧的吸收体4的部分的单位面积质量大于槽7的外侧的部分,在吸收性主体10的吸收层11上形成有遍及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前后端部之间的中间高出部分13。中间高出部分13的俯视形状与槽7相同。
吸收体4的厚度优选在槽7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上分别大致恒定。配置于槽7的内侧的吸收体4的部分的厚度相对于配置于外侧的吸收体4的部分的厚度,优选向穿戴面侧突出1~10mm,特别优选突出2~8mm,其详细的理由在后面进行描述,但在卫生巾的包装结构中,由于在卫生巾1的侧面防漏部5上不易形成包装产生的折痕,并从液体吸收保持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范围。此外,有关槽7的内侧,以宽度方向中央为测量基准,有关槽7的外侧,以距离槽7离开10mm左右的不易受槽7的影响的部位为测量基准。测量使用Kato Tech制造的“KES-G5”,将T0值(0.5g/cm2)作为厚度(测定条件:“SENS”为2、“速度范围”为0.1、“DEF灵敏度”为5)。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无纺布,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无纺布。可以使用例如:将由梳理法制造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而得到的热风法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熔喷法无纺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以及针刺法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这些无纺布中的纤维的结合手段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利用粘合剂的结合或利用热熔融粘合的结合。此外,代替纤维的结合,也可以如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等那样利用纤维的机械络合。为了显著地实现光滑的肌肤触感和柔软性,作为无纺布,将由梳理法得到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不施加牢固的压缩而进行了无纺布化的热风法无纺布最适合用于侧面防漏部5。
从提高侧面防漏部5的立体性从而提高防漏性、同时获得侧面防漏部5的良好的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100g/m2,特别优选为15~50g/m2,进一步优选为20~50g/m2
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例如如下进行测定。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裁切成10mm×10mm以上、优选裁切成30mm×30mm以上的大小,从一个卫生巾上选取总面积为250mm2以上的测定片,用最小显示为1mg的电子天平测定该测定片的重量,通过换算成单位面积质量而求出。为了提高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精度,优选从多个卫生巾上选取测定片,求出5点以上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另外,作为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或吸收体4的形成材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以往使用的各种材料。
第1实施方式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例如可以用下面说明的方法来适宜地制造。将热风法无纺布插入到形成有多个凹凸且呈相互咬合形状的金属制的一组辊之间,实施钢配压花(Steel-match embossing)加工,得到赋予了凹形状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此时,为了使凹部52a的底面部56a薄膜化,优选预先将一组辊间的间隙局部地设定成比上述无纺布的厚度充分地小,并且将上述辊的一方或两方的温度设定为构成该无纺布的树脂中熔点最低的树脂的软化点或熔点以上。
下面,参照着图5~9对本发明(第1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进行如下说明。对第2实施方式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宜适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另外,在图5~9中,与图1~4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本发明(第1发明)的优选的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如图5~9所示,在非接合区域5A中,在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侧上形成有由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一部分突出而成的突出部。详细而言,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上,设置有朝着折回的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侧突出的多个垄部58、58…,上述突出部由该垄部58、58…形成。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进一步说明。在形成侧面防漏部5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上,如图6(a)所示,多个垄部58、58…和槽部59、59…按照不具有平面部的方式交替地排列。垄部58弯曲成凸状且槽部9弯曲成凹状。垄部58和槽部59分别形成为直线状。
垄部58和槽部59交替地排列,槽部59由来自垄部58的连续面来形成。相邻的垄部58之间的间隔优选为0.5~5mm,特别优选为1~3mm。另外,相邻的槽部59之间的间隔也同样优选为0.5~5mm,特别优选为1~3mm。
第2实施方式的侧面防漏部5如下形成:将上述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如图6(b)所示那样沿着与排列有垄部58和槽部59的方向斜向交叉的假想线L,按照不会留下折痕的方式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折回。
在侧面防漏部5的折回端部51上,如图7和图8所示,垄部58和槽部59分别与主体长度方向斜向交叉地形成。
在非接合区域5A上,由于设置有朝着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侧突出的多个垄部58、58…,所以在卫生巾的穿用时,当侧面防漏部5被挤压在穿用者的肌肤上,从而使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内表面50a、50b彼此接近时,由于形成垄部58彼此局部地接触的状态,所以非接合区域5A不易被压瘪。因此,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不会重叠而使缓冲性下降,在折回端部51上形成了隆起凹陷构造的条状图案,所以不易形成折线。
具有上述构成的侧面防漏部5的非接合区域5A即使在卫生巾的穿用时,也膨松而具有缓冲性,穿戴舒适感优良,同时立体形状的稳定性优良。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侧面防漏部5的肌肤接触面侧也同样形成了与多个垄部58、58…和槽部59、59…对应的多个槽部和垄部,所以肌肤触感优良。垄部58在侧面防漏部5的肌肤接触面侧朝着肌肤接触面侧弯曲成凹状,槽部59朝着肌肤接触面侧弯曲成凸状。
另外,在接合区域5B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上,如图9所示,设置有多个压花部52、52…,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彼此通过各个压花部52、52…而接合。压花部52形成在各个垄部58和槽部59上。
根据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可以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同样的效果。
下面,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第1发明)的卫生巾,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0~12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包装结构20由卫生巾1和将其进行单个包装且内表面经过剥离处理的包装材料21构成,在吸收性主体10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主体粘合部10a(未图示),所述主体粘合部10a以与包装材料21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剥离自如地与所述包装材料21粘合。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包装结构20进一步说明。
卫生巾1是上述的本发明(第1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
在吸收性主体10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在主体长度方向的两侧部上形成有一对主体粘合部10a、10a(未图示)。一对主体粘合部10a、10a分别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
主体粘合部10a在卫生巾的穿用时粘合在短裤的内侧,用于将吸收性主体10固定,是所谓的防移位材料。
另外,在一对翼部6、6各自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形成有上述的翼部粘合部6a(未图示)。
而且,一对翼部6、6如图12所示,将翼部粘合部6a、6a朝着上方折回至吸收性主体10上,在翼部粘合部6a、6a上,剥离自如地粘合有一张剥离纸(未图示),该剥离纸的剥离处理面朝着翼部粘合部6a、6a侧。另外,在图12中,一对翼部6、6用虚线表示。此外,在卫生巾1上未记载凹部52a、或垄部58和槽部59。
下面,对包装材料21进一步说明。
包装材料21如图12所示,其展开平面是纵长矩形。包装材料21的整个内表面或与卫生巾1相接触的部分以及其周边经过了剥离处理,具有剥离性。另外,在本发明(第1发明)中,没有必要对整个内表面进行剥离处理,也可以使用仅对其一部分例如仅对内表面的周边部以外的部分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包装材料。进而,仅对与卫生巾1所具有的粘合部相接触的包装材料21的内表面的部分实施了剥离处理即可。
另外,如图12所示,在包装材料21的前端部上设置有胶带贴22。
如图12所示,卫生巾1位于包装材料21的大致中央,使卫生巾1的长度方向和包装材料21的长度方向大致一致,主体粘合部10a、10a按照与包装材料21的内表面相接触的方式剥离自如地与该包装材料21粘合。
如图12所示,包装材料21的长度和宽度大于卫生巾1的长度和宽度。
而且,如图11所示,卫生巾1和包装材料21从该卫生巾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缘即后端缘侧开始,以肌肤接触面侧为内侧依次弯折2次,从而折叠在一起,通过该弯折在卫生巾1上形成了2条折线S1、S2,位于最接近于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的位置的2条折线S1、S2之间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大于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端部分别与位于分别最接近于该前后端部的位置的折线S1、S2之间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在图12中,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用中央线CL表示。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的包装结构20中,卫生巾1和包装材料21按照在吸收性主体10的所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处不被弯折的方式来弯折。
折线S1形成在前方部A和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边界,折线S2形成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和后方部C的边界。2条折线S1、S2位于卫生巾1的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长度方向中央的前后。
另外,当2条折线S1、S2的任一条与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长度方向中央一致地来形成时,与该中央一致的折线成为位于最接近于该中央的位置的折线之一。
卫生巾1如上所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部A和后方部C中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大。因此,2条折线S1、S2间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也比吸收性主体10的前端部和折线S 1之间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大。同样,2条折线S1、S2间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也比吸收性主体10的后端部和折线S2之间的非接合区域5A的宽度大。
另外,如图12所示,折线S1、S2以沿主体宽度方向跨越中间高出部分13的方式形成。如图11所示,卫生巾1在折线S1、S2处由于中间高出部分13的厚度而变得难以弯折,所以侧面防漏部5上不易形成包装导致的折痕,即便在形成了包装导致的折痕的情况下,其程度也较小。特别是在折回端部51附近,由于接近中间高出部分13,所以在非接合区域5A中,不易形成包装导致的折痕。
进而,如图10所示,包装材料21在其左右两侧边部和前端缘上被密封。在左右两侧边部通过热密封来密封,在前端缘通过胶带贴22来密封。另外,上述的左右两侧边部是被热密封,但为了更容易地开封,还优选沿着该热密封的部分设置线状的孔眼。
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包装结构20,在从包装结构20中取出的卫生巾1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不会形成折线产生的折痕,所以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侧面防漏部5的非接合区域5A上,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相对向的内表面50a、50b彼此至少局部地分开,侧面防漏部5具有中空部,并且折回端部51具有带点圆形的形状。
另外,对于由从包装结构20中取出的在卫生巾1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前后形成的折线S1、S2所产生的折痕,其程度较轻。
因此,从第1实施方式的包装结构20中取出的卫生巾1的侧面防漏部5的穿戴舒适感和防漏性高。
下面,参照着图13对第2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20进行如下说明。对第2实施方式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宜适用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另外,在图13中,与图10~12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本发明(第1发明)的优选的卫生巾的包装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在吸收性主体10的吸收层11上形成有遍及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前后端部之间的中间高出部分13,卫生巾1和包装材料21从该卫生巾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缘即后端缘侧开始,以肌肤接触面侧为内侧依次弯折1次,从而折叠在一起,通过上述弯折而形成的折线S3以跨越中间高出部分13的方式形成。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包装结构20进一步说明。折线S3与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线CL大致一致地形成。如图13所示,折线S3以沿主体宽度方向跨越中间高出部分13的方式形成。卫生巾1在折线S3处由于中间高出部分13的厚度而变得难以弯折,所以侧面防漏部5上不易形成包装导致的折痕,即便形成了包装导致的折痕,其程度也较轻。特别是在折回端部51附近,由于接近中间高出部分13,所以在非接合区域5A中,不易形成包装导致的折痕。
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包装结构20,可以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第1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进行适宜变更。
例如,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一对侧面防漏部5、5优选遍及吸收性主体10的全长来形成,但也可以至少遍及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前后端部来形成。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中,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前端部在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侧边部上通过密封部8与背面片材3接合,但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前端部也可以位于比上述侧边部更靠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此时,上述前端部优选与正面片材2或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的部分接合。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中,凹部52a的俯视形状是圆形,但除圆形之外,也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它们的组合等。
另外,在本发明(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中是将卫生巾1弯折2次,但也可以弯折3次以上。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包装结构20中卫生巾1是弯折1次,但也可以依次弯折2次以上。另外,折线S3也可以不与中央线CL一致。
本发明(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是生理用卫生巾,但也可以是内裤里衬、失禁衬垫等。
上述的仅一个实施方式所具有的部分都可以适宜地相互利用。
下面,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200是生理用卫生巾,如图14~16所示,其具备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210,该吸收性主体210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211和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层212,通过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将吸收性主体2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卫生巾200中的吸收层211由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202和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204构成,防漏层212由具有透气性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203构成。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200中,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分别包括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而构成,在该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两者上形成了压花部252。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如下形成:将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重叠,使得在吸收性主体210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端部251。在端部251上,各个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至少具有非接合部,在侧面防漏部205的吸收性主体2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上形成有多个压花部252、252…。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200(以下也仅称作卫生巾)进一步详述。卫生巾200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吸收性主体210的长度方向(以下也称作主体长度方向)一致。正面片材202和背面片材203分别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吸收体204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被夹持固定在正面片材202和背面片材203之间。正面片材202的宽度与吸收体204的宽度大致相同,比背面片材203的宽度窄。正面片材202覆盖吸收体204的肌肤接触面侧的整个表面区域。正面片材202和背面片材203分别从吸收体204的长度方向两端伸出,其伸出部分通过热密封、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相互接合在一起。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的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分别纵长地形成,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遍及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来配置。
如图15和图16所示,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分别如下形成:将位于肌肤接触面侧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和位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重叠,使得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片材端部251A、251B实质上一致。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分别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的俯视形状与侧面防漏部205相同。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与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重叠的部分的俯视形状与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相同。
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中,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分别由无纺布形成。
在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上,上述非接合部以沿吸收性主体210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第1实施方式中,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在整个侧面防漏部205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两端部之间未接合。
片材端部251A、251B分别为沿主体长度方向的直线状,如图16所示,由切断无纺布而得到的切断面形成。
在侧面防漏部205上,作为主体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251的内侧边部如图15所示,由片材端部251A和片材端部251B上下重叠而形成。端部251沿着主体长度方向形成为直线状。
另外,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分别在吸收性主体210的侧边部上通过密封部208与背面片材203接合。
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中,如图15所示,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在吸收性主体210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实质上一致。
所谓片材端部251A、251B实质上一致,是指包括片材端部251A和片材端部251B在主体宽度方向的位置稍微错开的情况、以及片材端部251A和片材端部251B分别在主体宽度方向的位置一致而没有错开的情况。
在片材端部251A和片材端部251B在主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稍微错开的情况下,从获得侧面防漏部205的防漏性和缓冲性的观点出发,其错开的长度优选为0~5mm,特别优选为0~3mm。
另外,当侧面防漏部205由3张以上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重叠而形成时,从同样的理由出发,优选至少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片材端部之间的错开长度在上述范围内。
此外,从使触感和缓冲感良好的观点出发,上述错开优选最上层的片材处于宽度方向内端。
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分别如图14所示,在端部251的附近具有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205A,在比该非接合区域205A更靠主体宽度方向的上述外侧部上,具有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接合的接合区域205B。在接合区域205B中,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通过各个压花部252、252…而接合。
非接合区域205A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非接合区域205A具有规定宽度,遍及侧面防漏部20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来形成。此外,接合区域205B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接合区域205B是侧面防漏部205的除去了非接合区域205A以外的部分。接合区域205B同样也具有规定的宽度,遍及侧面防漏部20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来形成。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205的非接合区域205A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非接合区域205A包含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是侧面防漏部205的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区域。
在端部251上,如图15所示,该片材端部251A、251B分别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厚度方向上扩开,呈松软状态。因此,在非接合区域205A上,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局部地分开,侧面防漏部205在卫生巾穿用时表现出良好的缓冲性。
下面进行详述。如图15所示,扩开的片材端部251A、251B分别朝着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鼓成喇叭状。在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上,鼓成喇叭状的片材端部251A、251B的内侧彼此接触,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和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之间局部地形成空间。
对片材端部251A、251B分别扩开的理由进行如下说明。
作为理由之一,是因为非接合区域205A与通过多个压花部252、252…接合的接合区域205B相比,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无纺布的厚度较大。无纺布在接合区域205B上,通过压花部252将构成无纺布的纤维压实,在包含压花部252的附近,其厚度变小。另一方面,无纺布在非接合区域205A上,由于不具有压花部252,所以纤维的自由度处于较高的状态,片材端部251A、251B各自的无纺布的厚度处于在接合区域205B上形成压花部252前的厚度或接近其的厚度的状态。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无纺布的坯料卷以卷绕状态保存时,无纺布的厚度有可能减小,但此时,优选在卫生巾200的制造工序中对无纺布进行热风处理以使无纺布的厚度恢复,对此在后面进行详述。
作为其它的理由,通过在接合区域205B上设置多个压花部252、252…,使得片材端部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面和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面分别朝着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被牵拉,所以片材端部251A、251B分别扩开,该片材端部251A、251B各自的厚度变得比在接合区域205B上形成压花部252之前的无纺布的厚度还大。片材端部251A、251B各自的厚度通过进行上述热风处理,可以进一步增大。
如上所述,形成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的片材端部251A、251B膨松、柔软且缓冲性优良,同时防漏性高。
另外,从上述的观点出发,非接合区域205A的宽度相对于侧面防漏部205的宽度优选为5~70%,特别优选为20~50%,这样就可以和接合区域205B同时具有优选的宽度。从获得侧面防漏部205的防漏性和缓冲性的观点出发,非接合区域205A的宽度优选为2~10mm,特别优选为3~7mm。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205的接合区域205B进一步说明。
在接合区域205B中,如图14所示,在侧面防漏部205上设置有多个压花部252、252…,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通过各个压花部252、252…而局部地接合。
如图14所示,接合区域205B中的压花部252以所谓锯齿状的图案来配置,各个压花部252分别以俯视为圆形而不连续地形成。
侧面防漏部205中,由于在接合区域205B上设置了多个压花部252、252…,所以与卫生巾穿用者的肌肤的接触面积减少,肌肤触感良好。
另外,如图14所示,在侧面防漏部205上,压花部252和非压花部分交替排列,形成了多个列,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由于容易沿着多个上述列弯曲或弯折,所以侧面防漏部205的身体追随性优良。
从侧面防漏部205的肌肤触感、柔软性和强度的观点出发,压花部252的直径优选为0.5~5mm,特别优选为1~3mm。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处于最接近距离的各压花部252彼此间的间隔(例如中心间的间隔)在主体长度方向上优选为1~5mm,特别优选为2~3mm,在主体宽度方向上优选为1~8mm,特别优选为2~5mm。此外,根据压花的配置的不同,中心间的间隔也有可能不是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以主体长度方向和主体宽度方向有时是假想地设定连接压花之间的长度方向线、宽度方向线,由该假想线与处于最接近距离的压花部252的中心之间的间隔来求出。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205进一步说明。侧面防漏部205的比密封部208更靠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的部分优选未与正面片材202接合。但是,在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优选在整个主体宽度方向或端部251附近与正面片材202接合。
从侧面防漏部205形成立体屏障的观点出发,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优选至少局部地与正面片材202分开。另外,对于端部251来说,由于形成了后述的槽207,正面片材202在槽207周围陷入,所以侧面防漏部205相对于正面片材202的立体度增加,可以有效地防止流到正面片材202上的体液从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朝着外侧移动。
从获得良好的防漏性和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上述的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各自的宽度优选具有以下的尺寸。在主体长度方向的设置有一对翼部206、206(后面进行描述)的部分上,在其翼部206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上,在主体宽度方向上沿着侧面防漏部205的表面测定的密封部208和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端缘之间的长度优选为10~30mm,特别优选为15~25mm。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其具有从吸收性主体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伸出的一对翼部206、206,一对该翼部206、206分别由从吸收性主体210伸出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形成。一对翼部206、206形成在吸收性主体210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两侧上。
一对翼部206、206分别与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同侧的侧面防漏部205由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一体地形成。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以密封部208为边界,分成侧面防漏部205和翼部206。密封部208的形状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收紧的形状,使得在将延续设置的翼部206沿着短裤裆部的边部弯折时,容易使其紧贴该短裤裆部的边部。
另外,与翼部206延续设置的接合区域205B的部分具有沿着密封部208的形状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收紧的形状。
在分别构成一对翼部206、206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的一面上设置有翼粘合部,其用于将沿着短裤裆部的边部弯折的翼部206固定于该短裤的外表面上。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卫生巾200的吸收性主体210的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槽207。槽207由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压花槽、以及在该压花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压花槽形成。槽207以遍及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前后端部之间延伸的方式形成。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上述压花槽分别具有将3个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的部分沿主体长度方向连接而成的形状。
另外,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压花槽具有朝着主体长度方向外侧凸出的形状。正面片材202和吸收体204通过槽207而接合。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如图15所示,就位于槽207的外侧。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无纺布,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无纺布。可以使用例如:将由梳理法制造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而得到的热风法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熔喷法无纺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以及针刺法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这些无纺布中的纤维的结合手段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利用粘合剂的结合或利用热熔融粘合的结合。此外,代替纤维的结合,也可以如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等那样利用纤维的机械络合。为了显著地实现光滑的肌肤触感和柔软性,作为无纺布,将由梳理法得到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不施加牢固的压缩而进行了无纺布化的热风法无纺布最适合用于侧面防漏部205。
从提高侧面防漏部205的立体性从而提高防漏性,同时获得侧面防漏部205的良好的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8~30g/m2,特别优选为10~25g/m2
另外,作为正面片材202、背面片材203或吸收体204的形成材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以往使用的各种材料。
下面,参照着图17~20对本发明(第2发明)的第2和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进行如下说明。对第2和第3实施方式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宜适用对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另外,在图17~20中,与图14~16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本发明(第2发明)的优选的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如图17~19所示,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各自的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局部地接合,通过该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局部地接合,在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上,以在吸收性主体2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了作为上述非接合部的虚线状的未接合部分251a。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的侧面防漏部2055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侧面防漏部205如下形成:利用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将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折回至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使得在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作为折回端部的端部251。
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部分对应于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该片材250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部分对应于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
从提高侧面防漏部205的缓冲性的观点出发,如图18所示,优选的是,在非接合区域205A上,在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接合的部分的主体宽度方向内侧,在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的内表面侧形成了局部中空的状态。在端部251上,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的无纺布松软地鼓起,形成了带点圆形的端部251。
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如图17和图19所示,在端部251上被局部地切断。切断形成的虚线状未接合部分251a如图17所示,是纵长形状,沿着端部251在主体长度方向上延伸地形成。
在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未接合的部分(上述非接合部)中,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各自的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如图19所示,实质上一致。片材端部251A、251B分别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厚度方向上扩开,呈松软的状态。
虚线状未接合部分251a是规定长度的未接合部分251a’在主体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而形成的。未接合部分251a’呈开口状态。
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中,减少了从在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上具有上述非接合部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的切断面产生的纤维脱落或纤维起毛,从而手感优良。
从上述的观点以及侧面防漏部205的缓冲性的观点出发,构成虚线状未接合部分251a的未接合部分251a’的长度优选为2~10mm,特别优选为3~5mm。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构成虚线状未接合部分251a的未接合部分251a’彼此在主体长度方向的间隔优选为1~10mm,特别优选为2~7mm。此外,为了防止使用中侧面片材从未接合部分中散开等而产生绒毛使触感下降,并使肌肤触感和缓冲感变得良好,未接合部分在长度方向的间隔优选并不是相同长度而是在上述间隔内多种长度混合存在。
另外,如图17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具备覆盖片材250C,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被覆盖片材250C覆盖。
覆盖片材250C优选覆盖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并在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以至少覆盖到形成有接合区域205B的部分为止的方式配置。在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中,侧面防漏部205的肌肤接触面侧和非肌肤接触面侧上,整个主体宽度方向都被覆盖片材250C所覆盖。
如图18和图19所示,覆盖片材250C在吸收性主体210的侧边部通过密封部208和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一起与背面片材203接合。覆盖片材250C从吸收性主体210的侧边部朝着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延伸以覆盖侧面防漏部205的肌肤接触面侧,并朝着吸收层211向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折回以形成折回端部,然后朝着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以覆盖侧面防漏部205的非肌肤接触面侧。折回的覆盖片材250C的前端部再在密封部208处与背面片材203接合。
在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中,覆盖片材250C由无纺布形成。
作为形成覆盖片材250C的无纺布,可以使用与上述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同样的无纺布。
从侧面防漏部205的手感的观点出发,形成覆盖片材250C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8~30g/m2,特别优选为10~25g/m2
在本发明(第2发明)的优选的第3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中,如图20所示,侧面防漏部205是由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和介于该两片材之间的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重叠而形成的。侧面防漏部205由3张片材层叠而形成。
如图20所示,各个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实质上一致。另外,片材端部251A、251B彼此由于在该两片材之间存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所以是分开的。
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的片材端部251D位于比片材端部251A、251B更靠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上。
下面对第3实施方式的侧面防漏部205进一步说明。
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由无纺布形成,从提高侧面防漏部205的缓冲性的观点出发,其单位面积质量优选比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大。在第3实施方式中,形成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相等,从使侧面片材的内侧末端部的扩开变得良好的观点出发,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相对于形成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大20~100%,特别优选大30~80%。
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的主体长度方向的长度与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相同,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比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小。
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的片材端部251D为沿主体长度方向的直线状,由切断无纺布而得到的切断面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在吸收性主体210的侧边部上通过密封部208和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一起与背面片材203接合。
另外,在接合区域205B中,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通过多个压花部252、252…与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接合。
其它构成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
本发明(第2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进行适宜变更。
例如,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一对侧面防漏部205、205优选遍及吸收性主体210的全长来形成,但也可以至少遍及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前后端部来形成。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侧面防漏部205的端部251上形成有虚线状未接合部分251a,该未接合部分251a是多条纵长形状的未接合部分251a’等间隔地排列而形成的,但也可以不是等间隔地排列,而且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的端部251被局部地切断即可,未接合部分251a’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矩形、多边形,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之间也可以具有1张或多张其它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
进而,在第3实施方式中,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D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比形成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大,但也可以相等。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2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之间具有1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但也可以具有2张以上的其它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
本发明(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是生理用卫生巾,但也可以是内裤里衬、失禁衬垫等。
上述的仅一个实施方式所具有的部分都可以适宜地相互利用。
下面,根据上述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优选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2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制造本发明(第2发明)的卫生巾的优选的第1实施方式,可以列举出例如以下的方法。
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21(a)~图21(c)所示,其具备以下工序:送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两个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坯料卷100A、100B分别拉出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热风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对送出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分别吹送热风;压花工序,在该工序中,将该经热风处理的各个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按照使其长度方向的一个侧边50Aaa、50Baa实质上一致的方式重叠,在重叠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的另一个侧边侧上形成多个压花部252、252…,从而制作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5a与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未图示)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接合,使得侧边50Aaa、50Baa位于该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的宽度方向内侧,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未图示);以及,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切断成作为单个的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200。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长条状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由具有透气性的无纺布形成,在上述热风处理工序中,用热风方式对该无纺布吹送热风,从而使该无纺布的膨松度(厚度)增加。作为使卷绕的无纺布的膨松度恢复的方法,例如有日本特开2004-137655号公报的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
首先,对于上述热风处理工序中使用的热处理装置101A、101B,参照图21(a)和图22进行说明。热处理装置101A、101B是相同的装置,所以对热处理装置101A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22所示,热处理装置101A具备丝网的传送带1012、加热区域H和冷却区域F。传送带1012是环状的,被一对支承轴1013、1013支撑着沿规定方向旋转。相对于传送带1012的旋转方向,在相对的上游侧上设置有加热区域H,在相对的下游侧上设置有冷却区域F。传送带1012由金属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形成。从加热区域H和冷却区域F的放热效率的观点出发,传送带1012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形成。
在传送带1012的上侧,与传送带1012相对向地设置有第1鼓风机1014。由第1鼓风机1014将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热风向传送带1012吹送。在夹着传送带1012与第1鼓风机1014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对从第1鼓风机1014吹出的热风进行吸引的第1吸引箱1015。而且,由第1鼓风机1014和第1吸引箱1015构成了加热区域H。被第1吸引箱1015吸引的热风通过管道(未图示)被送入至第1鼓风机1014。即使得热风在第1鼓风机1014和第1吸引箱1015之间循环。
相对于传送带1012的旋转方向,就在第1鼓风机1014的下游侧上,与传送带1012相对向地设置有第2鼓风机1016。由第2鼓风机1016将规定温度的冷风向传送带1012吹送。在夹着传送带1012与第2鼓风机1016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有对从第2鼓风机1016吹出的冷风进行吸引的第2吸引箱1017。而且,由第2鼓风机1016和第2吸引箱1017构成了冷却区域F。被第2吸引箱1017吸引的冷风通过管道(未图示)被排出至装置外。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如下说明。
首先,在上述送出工序中,如图21(a)所示,分别从坯料卷100A、100B送出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处于被卷绕成卷筒状的状态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由于卷绕压力,其膨松度减小。通过使该状态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通过装置101A、101B而使其膨松度恢复。
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宽度优选具有能够形成卫生巾200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包含翼部206)的尺寸。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Ba的宽度优选比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宽度窄,并具有能够形成卫生巾200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的尺寸。
将送出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分别送至上述热风处理工序。
在上述热风处理工序中,对送出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分别吹送热风,使膨松度恢复。以下,对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热风处理进行说明,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Ba的热风处理也同样。
将从坯料卷100A送出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与传送带1012一起搬送。搬送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被送至加热区域H。在加热区域H中,由第1鼓风机1014将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热风向传送带1012吹送。在加热区域H,以热风方式向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吹送热风。即热风被吹送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上,被吹送的热风贯通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通过该热风的吹送操作,处于膨松度减小的状态的无纺布即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膨松度增加,恢复到与卷绕前的膨松度相同的程度。
在形成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无纺布的膨松度恢复中,优选的各热处理条件如下所述。
传送带1012的搬送速度根据无纺布的材质、膨松度减小的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但当无纺布含有热塑性纤维时,上述搬送速度优选为40~350cm/秒,特别优选为80~250cm/秒。
热风的温度根据无纺布的材质、膨松度减小的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但当无纺布含有热塑性纤维时,上述温度优选为90~120℃,特别优选为100~110℃。此外,当无纺布中含有热熔融粘合性纤维时,热风的温度优选比该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的熔点低5~30℃,特别优选低10~20℃。
热风的吹送时间为短时间就足够了,具体地,用0.05~3秒、优选为0.05~1秒、更优选为0.05~0.5秒左右的极短时间的热风吹送就可以使无纺布的膨松度恢复。这大大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装置的小型化。吹送时间为短时间就足够的理由可以认为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热风方式。
通过热风的吹送而使膨松度得以恢复的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无纺布如果立即搬送至加工工序以对该无纺布实施各种加工(例如利用夹持辊进行的夹压加工),则好不容易恢复的无纺布的膨松度有可能再次减小。于是,为了防止其发生,在利用热风的吹送使无纺布的膨松度恢复后立即用热风方式对该无纺布吹送冷风是有效的。通过冷风的吹送,膨松状态的无纺布被冷却从而维持其膨松性,然后即便实施利用夹持辊的夹压加工等,也可以防止膨松度减小。因此,在图22所示的装置101A中,相对于无纺布的搬送方向,就在加热区域H的下游侧邻接于该加热区域H设置了冷却区域F。
在冷却区域F中,由第2鼓风机1016将规定温度的冷风向传送带1012吹出。在冷却区域F中,以热风方式向无纺布吹送冷风。即在冷却区域F中,冷风被吹送到无纺布上,被吹送的冷风贯通该无纺布。
冷风的温度尽管也取决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种类,但如果在50℃以下,特别是在30℃以下,则能够获得充分的冷却效果。冷风温度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但从能量成本和装置101A的简单化的观点出发,20~25℃左右的室温是合适的。
从使被吹送热风而成为高温的无纺布充分冷却的观点出发,冷风的风速优选为1~10m/秒,特别优选为1~5m/秒,尤其优选为1~3m/秒。如果是该范围的风速,则表现出充分的冷却效果。而且因为风速变高而妨碍无纺布的稳定搬送的可能性降低。
与热风的吹送时间同样,冷风的吹送时间也是短时间就足够了。具体地,用0.01秒以上、特别是0.02~1秒、尤其是0.05~0.5秒左右的极短时间的冷风吹送就可以使无纺布充分冷却。吹送时间为短时间就足够的理由可以认为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热风方式。
将如上所述地经过热风处理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分别送至上述压花工序。
在上述压花工序中,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分别如图21(b)所示那样,按照使其长度方向的一个侧边50Aaa、50Baa实质上一致的方式重叠以制作层叠体连续体,然后将该层叠体连续体送至压花装置102。
压花装置102具备一对在圆周表面上规则地配置有压花用凸部的压花辊。一个压花辊上的压花用凸部按照与另一个压花辊上的压花用凸部相对向的方式,遍及规定宽度配置在各压花辊的圆周表面上。另外,一对压花辊间的间隙在配置有压花用凸部的规定宽度上,形成得比重叠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的厚度小。另一方面,在邻接于配置有压花用凸部的规定宽度的部分上,一对压花辊间的间隙形成得比重叠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的厚度大。
将上述层叠体连续体送至压花装置102,使得朝着该层叠体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内侧离开侧边50Aaa、50Baa的部分在压花辊圆周表面的规则配置有压花用凸部的部分上被压花加工,从而在重叠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上形成多个压花部252、252…,将重叠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彼此接合,然后将上述层叠体连续体送至旋转切割机103。详细而言,上述层叠体连续体优选从朝着该层叠体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内侧离开侧边50Aaa、50Baa的部分一直到相反侧的侧边,形成了多个压花部252、252…。
在旋转切割机103中,如图21(c)所示,由上述层叠体连续体,按照在其宽度方向上摆动的方式将上述层叠体连续体切断,使得在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a5上连续,而在翼部形成部5a6上非连续,从而制作分别具有多个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a5和翼部形成部5a6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a5是形成侧面防漏部205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部分,翼部形成部5a6是形成翼部206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部分。作为用于切断的装置,也可以使用旋转切割机以外的以往在吸收性物品的切断中使用的装置。
另外,在图21(c)中,未记载压花部252。
同样地再制作一个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5a送至上述接合工序。
在上述接合工序中,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5a与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接合,使得侧面防漏部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Ba侧与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相对向,且使侧边50Aaa、50Baa位于该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的宽度方向内侧,同时,以对应于卫生巾200的长度的规定间隔,在整个宽度方向上将上下表面接合并形成密封部,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
详细而言,将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沿着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a5和翼部形成部5a6的边界与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接合,使得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a5覆盖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的长度方向的侧部。另外,通过上述密封部,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5a和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在长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接合。
然后,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送至上述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在作为沿长度方向间断地形成的被切断部的上述密封部处,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沿整个宽度方向切断,得到作为单个的吸收性物品的本发明的卫生巾200。作为该切断中的装置,可以使用以往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切断中的各种装置,特别是优选切割辊和支承辊的组合或切割辊被加热的方法。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在内,没有特别说明的卫生巾200的部位,按照常规方法制造。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可以得到本发明(第2发明)的卫生巾200。另外,在上述压花工序之前,通过设置上述热风处理工序,可以使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250B各自的膨松度恢复到卷绕前的状态。因此,片材端部251A、251B松软地扩开,可以得到侧面防漏部的柔软性和缓冲性优良的卫生巾200。
下面,作为本发明(第2发明)的卫生巾的优选的制造方法,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第2实施方式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宜适用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
作为制造本发明(第2发明)的卫生巾的优选的第2实施方式,可以列举出例如以下的方法。
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200的制造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如图23(a)~图23(b)所示,其具备以下工序:送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坯料卷100A送出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折回工序,在该工序中,将送出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在与该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折回以叠成对折;压花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折回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上,在与通过叠成对折而形成的折回端部251相反侧的端部侧上形成多个压花部252、252…,从而制作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第1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折回端部251沿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切断;热风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对切断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吹送热风;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经热风处理的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5a与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接合,使得折回端部251位于该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的宽度方向内侧,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以及,第2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切断成单个的吸收性物品。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使用一个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坯料卷,另外,上述热处理工序位于上述压花工序之后。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首先,在上述送出工序中,从一个坯料卷100A送出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宽度优选具有能够形成在卫生巾200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A(包括翼部206)和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的尺寸。
将送出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送至上述折回工序。
在上述折回工序中,如图23(a)和图23(b)所示,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在与该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折回以叠成对折。将上述侧部折回时,优选按照在折回端部251上不会留下折痕的方式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一个侧部折回。该折回的部分由于将来成为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所以该折回部分的宽度优选为与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250B相同的长度。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上通过叠成对折而形成折回端部251。
将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送至上述压花工序。
在上述压花工序中,如图23(c)所示,将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送至压花装置102,使得朝着内侧离开折回端部251的部分在压花辊圆周表面的规则配置有压花用凸部的部分上被压花加工,从而在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上形成多个压花部252、252…,将相对向的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的内表面彼此接合,然后送至旋转切割机103。详细而言,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优选从朝着内侧离开折回端部251的部分一直到相反侧的端部,形成了多个压花部252、252…。
在旋转切割机103中,由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按照在其宽度方向上摆动的方式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切断,使得在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a5上连续,而在翼部形成部5a6上非连续,从而制作分别具有多个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a5和翼部形成部5a6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
详细而言,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a5是形成侧面防漏部205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折回部分,翼部形成部5a6是形成翼部206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未折回部分。
接着,将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送至上述第1切断工序。
在上述第1切断工序中,利用切断装置104将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折回端部251沿着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长度方向直线状且连续地切断。作为切断装置104,可以使用以往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切断的各种装置,特别是优选切割辊和支承辊的组合或切割辊被加热的方法。
将切断了折回端部251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送至上述热处理工序。
在上述热处理工序中,如图23(c)所示,具备一个热处理装置101A,将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送至该热处理装置101A,通过对该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吹送热风,使形成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的无纺布的膨松度恢复。
同样地再制作一个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将膨松度恢复后的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5a送至上述接合工序。
在上述接合工序中,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a、5a与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接合,使得成为侧面防漏部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Ba的一侧与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相对向,且使折回端部251位于该吸收性主体连续体10a的宽度方向内侧,同时,以对应于卫生巾200的长度的规定间隔,在整个宽度方向上将上下表面接合并形成密封部,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
然后,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送至上述第2切断工序,在该第2切断工序中,在作为沿长度方向间断地形成的被切断部的上述密封部处,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200a沿整个宽度方向切断,得到作为单个的吸收性物品的本发明(第2发明)的卫生巾200。
根据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可以得到本发明(第2发明)的卫生巾200。另外,在上述压花工序之后,通过设置上述热风处理工序,可以提高制造时的操作性,制造稳定性优良。例如,使各上述连续体的定位变得容易。另外,在上述热处理工序中,容易控制无纺布的厚度。此外,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坯料卷是一个,可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
本发明(第2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进行适宜变更。
例如,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中,上述压花工序是设置在上述热风处理工序之后,但也可以在上述压花工序之后设置上述热风处理工序。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使用2个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来制造卫生巾200,但也可以使用3个以上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来制造卫生巾200。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使用2台热风处理装置101A、101B来对2个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50Ba进行上述热风处理,但也可以使用1台热风处理装置来进行该热风处理。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热风处理工序之后设置上述折回工序、上述压花工序和第1切断工序,但也可以在上述折回工序、上述压花工序和第1切断工序之后设置上述热风处理工序。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上述第1切断工序中是连续地切断折回端部251,但也可以不连续地切断折回端部251。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50Aa中还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其它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连续体。
另外,上述的仅一个实施方式所具有的部分都可以适宜地相互利用。
下面,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3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300是生理用卫生巾,如图24~26所示,其具备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310,该吸收性主体310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311和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层312,通过一对侧面防漏部305、305将吸收性主体3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卫生巾300中的吸收层311由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302和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304构成,防漏层312由具有透气性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303构成。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300中,一对侧面防漏部305、305分别包括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而构成,在该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的至少一个上形成了压花部352。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如下形成: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折回至吸收性主体3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使得在吸收性主体310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折回端部351。在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之间配置有中间层350C,该中间层350C与下层350B接合,该下层350B由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中的形成侧面防漏部305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部分构成。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300(以下也仅称作卫生巾)进一步详述。卫生巾300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吸收性主体310的长度方向(以下也称作主体长度方向)一致。正面片材302和背面片材303分别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吸收体304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并被夹持固定在正面片材302和背面片材303之间。正面片材302的宽度与吸收体304的宽度大致相同,比背面片材303的宽度窄。正面片材302覆盖吸收体304的肌肤接触面侧的整个表面区域。正面片材302和背面片材303分别从吸收体304的长度方向两端伸出,其伸出部分通过热密封、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相互接合在一起。
卫生巾300如图24所示,其沿长度方向被划分为:前方部A、作为该长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在宽度方向中央具有主要相对向地配置于穿用者的液体排泄部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部分)和后方部C(主要相对向地配置于穿用者的臀部的部分)。前方部A是卫生巾穿用时位于穿用者的最前侧的部位,后方部C是位于穿用者的最后侧的部位。吸收性主体310的上述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300的一对侧面防漏部305、305进一步说明。如图24所示,一对侧面防漏部305、305分别纵长地形成,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一对侧面防漏部305、305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遍及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来配置。
形成侧面防漏部305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如图25所示,在吸收性主体310的侧边部上通过密封部308与背面片材303接合。侧面防漏部305中,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从吸收性主体310的侧边部朝着吸收性主体310的宽度方向(以下也仅称作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延伸,以形成作为折回端部351的内侧边部的方式朝着吸收层311折回至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然后朝着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折回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的前端部再在密封部308处与背面片材303接合。密封部308可以通过热密封、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来形成。另外,密封部308不包含在侧面防漏部305中。
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300中,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由无纺布形成。
如图25所示,侧面防漏部305被划分为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内侧部305A和外侧的外侧部305B。中间层350C配置在侧面防漏部305的位于吸收性主体3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的整个区域内,遍及内侧部305A和外侧部305B地延伸存在。中间层350C介于上层350A和下层350B之间。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300中,中间层350C由无纺布形成。
如图25所示,中间层350C在吸收性主体310的侧边部通过密封部308和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一起与背面片材303接合。中间层350C从吸收性主体310的侧边部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直到延伸至折回端部351的附近。
中间层350C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中间层350C的俯视形状与侧面防漏部305大致相同。
在侧面防漏部305的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部305B上,如图25所示,中间层350C和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通过多个压花部352、352…接合,在侧面防漏部305的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部305A上,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上不形成压花部352,中间层350C和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未接合。
从侧面防漏部305的缓冲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层350A和中间层350C在侧面防漏部305上不接合,且上层350A和中间层350C之间至少局部地分开。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305的内侧部305A进一步说明。
内侧部305A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内侧部305A具有规定宽度,遍及侧面防漏部30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
在内侧部305A上未形成压花部352,与形成有多个压花部352、352…的外侧部305B相比,刚性较低。
内侧部305A的主体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是折回端部351。折回端部351优选是按照不会留下折痕的方式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折回而形成的。如图25所示,折回端部351具有带点圆形的形状,与卫生巾穿用者的肌肤柔软地接触,所以侧面防漏部305的合身性优良。
内侧部305A具有由3层无纺布(上层350A、下层350B和中间层350C)构成的层叠结构,膨松,缓冲性得到提高。另外,内侧部305A由于其膨松性,所以相对于正面片材302的立体度高,侧面防漏部305的防漏性提高。
另外,在内侧部305A上未形成压花部352,相对向的上层350A和下层350B至少局部地分开,所以侧面防漏部305的柔软性、身体追随性和缓冲性优良。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305的外侧部305B进一步说明。
如图24所示,外侧部305B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外侧部305B具有规定宽度,遍及侧面防漏部30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外侧部305B是除去了侧面防漏部305的内侧部305A以外的部分。
在外侧部305B上,如图25和图26所示,中间层350C和下层350B通过多个压花部352、352…而接合,侧面防漏部305的刚性提高。即便在卫生巾的穿用时内侧部305A卷曲时,刚性较高的外侧部305B也不易变形,所以可以防止侧面防漏部305在整个主体宽度方向上卷曲。
如图26所示,外侧部305B上的压花部352按照所谓锯齿状的图案配置,各个压花部352分别以俯视为圆形而不连续地形成。
从侧面防漏部305的肌肤触感、柔软性和强度的观点出发,压花部352的直径优选为0.5~10mm,特别优选为1~5mm。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处于最接近距离的压花部352彼此间的间隔(例如中心间的间隔)在主体长度方向上优选为1~10mm,特别优选为2~5mm,在主体宽度方向上优选为1~10mm,特别优选为2~5mm。此外,根据压花的配置的不同,中心间的间隔也有可能不是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以主体长度方向和主体宽度方向有时是假想地设定连接压花之间的长度方向线、宽度方向线,由该假想线与处于最接近距离的压花部352的中心之间的间隔来求出。
从与外侧部305B同时具有优选的宽度、并获得侧面防漏部305的优良的柔软性和身体追随性的观点出发,侧面防漏部305的内侧部305A的宽度优选为2~20mm,特别优选为5~10mm。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305进一步说明。侧面防漏部305的比密封部308更靠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的部分优选未与正面片材302接合。但是,在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折回端部351和密封部308之间的部分优选在整个主体宽度方向或折回端部351附近与正面片材302接合。
从侧面防漏部305形成立体屏障的观点出发,侧面防漏部305的折回端部351优选至少局部地与正面片材302分开。另外,对于作为内侧边部的折回端部351来说,由于形成了后述的槽307,正面片材302在槽307周围陷入,所以侧面防漏部305相对于正面片材302的立体度增加,可以有效地防止流到正面片材302上的体液从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朝着外侧移动。
从获得良好的防漏性和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上述的一对侧面防漏部305、305各自的宽度优选具有以下的尺寸。在主体长度方向的设置有一对翼部306、306(后面进行描述)的部分上,在其翼部306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上,在主体宽度方向上沿着侧面防漏部305的表面测定的密封部308和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端缘之间的长度优选为10~30mm,特别优选为15~25mm。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300进一步说明。如图24所示,其具有从吸收性主体3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伸出的一对翼部306、306,一对该翼部306、306分别由从吸收性主体310伸出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形成。一对翼部306、306形成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
一对翼部306、306分别与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同侧的侧面防漏部305由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一体地形成。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以密封部308为边界,分成侧面防漏部305和翼部306。详细而言,上层350A从吸收性主体310伸出,一对翼部306、306分别由上层350A形成。
密封部308的形状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收紧的形状,使得在将延续设置的翼部306沿着短裤裆部的边部弯折时,容易使其紧贴该短裤裆部的边部。另外,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中,与翼部306延续设置的外侧部305B的部分具有沿着密封部308的形状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收紧的形状。
在分别构成一对翼部306、306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的一面上设置有翼粘合部306a,其用于将沿着短裤裆部的边部弯折的翼部306固定于该短裤的外表面上。
另外,如图25所示,中间层350C从吸收性主体3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伸出,一对翼部306、306分别与中间层350C通过利用压花加工形成的多个接合部359、359…而接合。在翼部306的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部上,中间层350C形成了翼部306的非肌肤接触面侧。
这样,中间层350C从吸收性主体310的内侧一直到外侧,跨越密封部308而延伸存在并形成了翼部306的一部分,由此翼部306的基部附近的强度提高,在卫生巾的穿用时,可以防止翼部306被牵拉时翼部306的基部附近破裂。
另一方面,如图25所示,中间层350C并没有伸出到比翼部306的非肌肤接触面上形成的翼粘合部306a更靠吸收性主体31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部位。翼粘合部306a是在中间层350C的非肌肤接触面上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的,翼粘合部306a和中间层350C各自的主体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对齐。
翼部306的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部由于仅由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形成,所以柔软性高,翼部306的操作性优良。
如图26所示,翼部306的接合部359按照所谓锯齿状的图案来配置,各个接合部359分别以俯视为圆形而不连续地形成。
接合部359的直径优选比压花部352大,具体而言,从翼部306的强度和肌肤触感的观点出发,接合部359的直径优选为1~15mm,特别优选为1.5~10mm。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处于最接近距离的接合部359彼此间的间隔(例如中心间的间隔)在主体长度方向上优选为1~10mm,特别优选为2~5mm,在主体宽度方向上优选为1~10mm,特别优选为2~5mm。
另外,从柔软感觉的肌肤触感的观点出发,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侧面防漏部305的压花部352的压花面积率优选小于翼部306的接合部359的压花面积率,从翼部的粘合剂的固定性的观点出发,翼部的压花面积率优选较大,具体地优选为10~50%左右。
这里,压花面积率是指压花的底部面积,使用NEXUS制图像分析系统(Ver.4.2)来测量。
从上述的观点出发,具体而言,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侧面防漏部305的压花面积率优选相对于翼部306的压花面积率少5~50%,特别优选少10~30%。
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300中,侧面防漏部305的压花部352和翼部306的接合部359由于处于最接近距离的压花部352或接合部359彼此间的间隔(例如中心间的间隔)在主体宽度方向和主体长度方向上相等,且压花部352的直径小于接合部359的直径,所以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的侧面防漏部305的压花面积率小于翼部306的压花面积率。
另外,如图24所示,在卫生巾300的吸收性主体310的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槽307。槽307由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压花槽、以及在该压花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压花槽形成。槽307以遍及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的前后端部之间延伸的方式形成。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上述压花槽分别具有将3个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的部分沿主体长度方向连接而成的形状。
另外,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述压花槽具有朝着主体长度方向外侧凸出的形状。正面片材302和吸收体304通过槽307而接合。侧面防漏部305的折回端部351如图25所示,就位于槽307的外侧。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300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的无纺布,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无纺布。可以使用例如:将由梳理法制造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而得到的热风法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熔喷法无纺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以及针刺法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这些无纺布中的纤维的结合手段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利用粘合剂的结合或利用热熔融粘合的结合。此外,代替纤维的结合,也可以如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等那样利用纤维的机械络合。为了显著地实现光滑的肌肤触感和柔软性,作为无纺布,将由梳理法得到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不施加牢固的压缩而进行了无纺布化的热风法无纺布最适合用于侧面防漏部305。
从提高侧面防漏部305的立体性从而提高防漏性,同时获得侧面防漏部305的良好的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形成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20~100g/m2,特别优选为25~50g/m2
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例如如下进行测定。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裁切成10mm×10mm以上、优选裁切成30mm×30mm以上的大小,从一个卫生巾上选取总面积为250mm2以上的测定片,用最小显示为1mg的电子天平测定该测定片的重量,通过换算成单位面积质量而求出。为了提高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精度,优选从多个卫生巾上选取测定片,求出5点以上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作为形成中间层350C的无纺布,可以使用与上述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同样的无纺布。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当中间层350C作为翼粘合部306a所粘合的部位使用时,从防止将翼部306从短裤等上取下时翼粘合部306a的一部分残留在短裤侧的所谓粘合剂残留的观点出发,优选选择与翼粘合部306a的粘合性高的材料来作为形成中间层350C的无纺布。从该观点出发,作为无纺布,优选纺粘型无纺布。
另外,作为中间层350C的形成材料,还优选使用通过梳理法制造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
作为正面片材302、背面片材303或吸收体304的形成材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以往使用的各种材料。
下面,参照图27对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形例进行如下说明。对变形例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宜适用对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另外,在图27中,与图24~26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在图27所示的变形例的生理用卫生巾300中,中间层350C未配置在侧面防漏部305的折回部351的附近。本变形例的中间层350C在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比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中间层短。
中间层350C的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部351C在将侧面防漏部305沿主体宽度方向分为2部分时位于外侧的部分。另一方面,中间层350C的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伸出到翼部306的基部附近,邻接于翼粘合部306a的主体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部。
本变形例的翼粘合部306a是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350的非肌肤接触面上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的。
根据本变形例,尽管中间层350C在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较短,但是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提高翼部306的基部附近的强度。
本发明(第3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进行适宜变更。
例如,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一对侧面防漏部305、305优选遍及吸收性主体310的全长来形成,但也可以至少遍及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前后端部来形成。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侧面防漏部305的中间层350C与下层350B接合,但也可以与上层350A接合。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一对翼部306、306分别由上层350A形成,但也可以仅由中间层350C形成,也可以由上层350A和中间层350C形成。
本发明(第3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是生理用卫生巾,但也可以是内裤里衬、失禁衬垫等。
上述的仅一个实施方式所具有的部分都可以适宜地相互利用。
下面,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
本发明(第4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是生理用卫生巾400,如图28~31所示,其具有吸收性主体410、分别从吸收性主体410的两侧部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一对翼部405、405及一对后翼407、407、和分别覆盖吸收性主体4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的一对侧面防漏部406、406,所述吸收性主体410具备正面片材402、背面片材403和介于两片材402、403之间配置的吸收体404。
另外,本说明书中,“肌肤接触面侧”是指吸收性主体等各个构件的正反两侧(面)中穿用时配置于穿用者的肌肤侧的一侧(面)。此外,“非肌肤接触面侧”是指穿用时配置于与穿用者的肌肤侧相反侧的一侧(面)。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长度方向”是指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方向。
另外,在吸收性主体410中,如图28所示,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是指与穿用者的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在如本发明(第4发明)那样具有翼部405的吸收性物品中,是指两侧部具有翼部405的部分。位于比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更靠前方的区域称作前方部B,位于比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更靠后方的区域称作后方部C。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进一步详述。如图28图~31所示,吸收性主体410具备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402、液体不透过性或防水性的背面片材403和介于两片材402、403之间配置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404。吸收体404俯视时具有前后边部带点圆形的大致长方形状。
如图28、图30和图31所示,正面片材402覆盖吸收体404的上表面的整个区域。正面片材402的前后边部带点圆形,分别从吸收体404的前后边部向长度方向伸出。如图30和图31所示,正面片材402的两侧边部为沿长度方向的直线状,分别从吸收体404的两侧边部向宽度方向稍微伸出,但与背面片材403分开。
如图29图~图31所示,背面片材403覆盖吸收体404的下表面的整个区域。背面片材403的前后边部带点圆形,分别从吸收体404的前后边部向长度方向伸出。背面片材403的两侧边部分别从吸收体404的两侧边部向宽度方向伸出。
如图29图~图31所示,在吸收性主体410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详细而言,在背面片材403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防移位剂411,其用于将吸收性主体410和短裤裆部的上表面(内表面)固定。防移位剂411由粘合剂等形成(后述的防移位剂455、475也同样)。
作为正面片材402、背面片材403和吸收体404,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以往使用的各种材料。例如,作为正面片材402,可以使用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或开孔薄膜等。作为背面片材403,可以使用液体不透过性或防水性的薄膜等。作为吸收体404,可以使用以往使用的、将以纸浆纤维或短纤维或长纤维的纤维网等纤维集合体为主体的吸收性芯用覆盖片材覆盖而得到的吸收体。吸收性芯也可以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
从减少吸收性主体410的不透气的观点出发,背面片材403优选具有透湿性(透气性)。作为透湿性片材,可以列举出例如:将在热塑性树脂中添加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的填料而得到的材料从T型口模或圆形口模中熔融挤出以形成薄膜,然后将该薄膜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得到的树脂片材;纺粘型无纺布(S)和熔喷法无纺布(M)复合而成的复合无纺布(例如SM、SMS、SMMS等)、热风法无纺布或上述SMS等复合无纺布与上述树脂片材的复合片材。
作为背面片材403,如果使用上述树脂片材,则设置于背面片材403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防移位剂411的固定性良好,从该观点出发是优选的,此外,从透湿性和柔软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上述复合无纺布。
如图30所示,吸收体404具有由上部吸收体441和下部吸收体442构成的2层结构。上部吸收体441在俯视时长度和宽度都比下部吸收体442短,具有比后述的中央第1密封线412小的形状,且未与下部吸收体442接合。另外,上部吸收体441位于下部吸收体44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靠中央的部位,进一步地,位于吸收性主体4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靠中央的部位。因此,上部吸收体441形成吸收性主体410的所谓中间高出区域。
如图28、图30和图31所示,在正面片材402上设置有通过将正面片材402和下部吸收体441一体地压实而形成的中央第1密封线412和中央第2密封线413。中央第1密封线412按照俯视时包围上部吸收体441的方式,在正面片材402的上表面的未被侧面防漏部406覆盖的区域上设置成环状。前后一对中央第2密封线413、413是大致半圆弧状,在比中央第1密封线412的前部和后部各靠前方侧和后方侧上与中央第1密封线412连续地设置。
中央第1密封线412和中央第2密封线413将正面片材402和下部吸收体442接合,但正面片材402和上部吸收体441未接合。因此,上部吸收体441被封入在由正面片材402和下部吸收体442构成的封闭空间中。
如图28和图30所示,翼部405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上从吸收性主体410的两侧部伸出。翼部405是折回至短裤等内衣的裆部的下表面(外表面)来使用的。如图28所示,翼部405具有俯视时下底边(长于上底边的边)位于吸收性主体410的侧部侧的大致梯形形状。
如图29和图30所示,在翼部405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防移位剂455。通过防移位剂455,能够在使用时将折回至短裤裆部的下表面(外表面)侧的翼部405固定于裆部上。
如图28和图31所示,后翼407在后方部C上从吸收性主体410的两侧部伸出。后翼407在从吸收性主体410伸出的状态下不折回,而是穿戴在短裤等内衣上来使用的。但是,后翼407在单个包装形态等中,为了使其紧凑也可以折回至吸收性主体410的肌肤接触面侧或非肌肤接触面侧。如图28所示,后翼407在俯视时具有朝着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的形状。
如图29和图31所示,在后翼407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防移位剂475。通过防移位剂475,能够在使用时将后翼407固定于短裤上。
在本发明(第4发明)中,连接翼部405的两侧末端部的直线成为吸收性主体410和翼部405的边界线。吸收性主体410和后翼407的边界线是从吸收性主体410和翼部405的边界线的最靠近后方部C的位置沿着长度方向朝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延伸的直线。
如图28、图30和图31所示,侧面防漏部406是分别覆盖吸收性主体4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的构成部位,在吸收性主体4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上分别沿着吸收性主体410的长度方向遍及其大致全长地来设置。
侧面防漏部406由防水性的侧面片材461构成。侧面片材461沿宽度方向叠成对折,在侧面防漏部406的内侧边部上形成折回部,并形成了2层区域。在第1实施方式中,侧面防漏部406的俯视面积的80%以上为2层区域。侧面防漏部406的内侧边部为沿吸收性主体410的长度方向的直线状。如果这样构成,则在穿戴时,侧面防漏部406的内侧边部侧在吸收性主体410的宽度方向内侧容易作为口袋而开口。
作为防水性的侧面片材461,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以往使用的防水性的各种材料,更优选具有透湿性的材料。侧面片材461也可以是液体不透过性的。作为侧面片材461的材料,可以列举出例如纺粘型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S)和熔喷法无纺布(M)复合而成的片材(例如SM、SMS、SMMS等)、热辊法无纺布、热风法无纺布等防水性(疏水性)无纺布。如果使用SM、SMS、SMMS等复合化的片材,则该片材表面的平滑性带来的光滑触感和该片材的物性(强度等)良好,所以在翼部405的耐撕裂性和防移位剂455的转移性变得良好的方面是优选的。另外,如果使用由热风法制作的无纺布,则即便是低的单位面积质量也容易获得厚度,在手感(缓冲感)或肌肤触感变得良好的方面是优选的。
作为侧面片材461,优选压花片材,该压花片材是在无纺布上以散点状形成多个大致圆形、椭圆形、角部带点圆形的矩形等没有角的压花凹部而得到的。通过形成压花凹部,可以减少与肌肤的接触面积,而且对于无纺布特有的起毛的问题,通过形成没有角的压花凹部,可以防止(主要由于纤维破坏导致的)起毛,具有提高肌肤触感的优点。
侧面片材461分别从吸收性主体410的两侧部伸出,形成了翼部405和后翼407。
如上所述,翼部405和后翼407的设置位置(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后方部C)、其使用方法(折回后使用/不折回地使用)等不同,但基本构成(特别是厚度方向的构成)本身相同。因此,上述或后述的关于翼部405的说明也可以适宜适用于后翼407。
如图28和图29所示,侧面防漏部406在前方部B上,其前端部侧和外侧边部侧通过前方部密封线484而与吸收性主体410的正面片材402或背面片材403接合。前方部密封线484通过热密封形成。此外,后述的各密封线481和483也同样通过热密封形成。
另外,如图28~图32所示,在翼部405的前侧末端部附近和翼部405的后侧末端部附近之间,侧面防漏部406的外侧边部侧通过在长度方向上非连续地设置的热密封线而与吸收性主体410的背面片材403接合。该密封线是通过在长度方向上间断地设置多条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而形成的。“翼部405的侧末端部附近”是指距离翼部405的侧末端部,半径为6mm以内的区域,因此,以翼部405的侧末端部为基准,也可以位于吸收性主体410侧,也可以位于翼部405侧。
另外,如图32所示,多条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是按照使翼部405侧的外端部形成向吸收性主体410的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线(在图32中用2点划线表示)的方式来设置的。
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不局限于连续线状,也可以是虚线状(包括点线状)。另外,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为了形成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形状,其宽度方向长度可以是相同程度,但如图32所示那样,当宽度方向长度在靠近前方和靠近后方处形成得较长,在靠近中央处形成得较短时,在靠近前方和靠近后方处可以(在面积/强度上)使接合牢固,不易引起密封线481变硬,从该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另外,如图28和图29所示,侧面防漏部406在后方部C上,其外侧边部侧和后端部侧通过后方部密封线483而与吸收性主体410的背面片材403或正面片材402接合。后方部密封线483在位于后方部C的侧面防漏部406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上沿长度方向分开地设置。
对于接合侧面片材461和背面片材403的热密封线,从其它的观点来进行说明。侧面片材461和背面片材403在比吸收体404更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上,通过热密封线(前方部密封线484、后方部密封线483、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而接合,上述密封线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前端部侧一直延伸到翼部405的前侧末端部附近(前方部密封线484),同时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侧一直延伸到翼部405的后侧末端部附近(后方部密封线483),但在两侧末端部附近之间沿长度方向非连续地设置(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
另外,“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前端部侧”和“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侧”是指密封线(前方部密封线484和后方部密封线483)的起点的方向,并不是指密封线的起点位于“吸收性主体410的前端部”和“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因此,在本发明(第4发明)中,不排除例如像第1实施方式的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侧一直延伸到翼部405的后侧末端部附近的后方部密封线483那样,其起点不位于“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的形状的密封线。
如图28所示,正面片材402在俯视时与侧面防漏部406重叠的区域上,通过侧面防漏部406上设置的各个密封线484、481和483,介由侧面防漏部406与吸收性主体410的背面片材403接合。另外,正面片材402在俯视时不与侧面防漏部406重叠的区域上,通过前方部密封线484和后方部密封线483与吸收性主体410的背面片材403接合。前方部密封线484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前方部B的左侧边部经由前端缘部一直到右侧边部,以大致半圆弧状连续地延伸。后方部密封线483在吸收性主体410的后方部C的后端缘部上连续地延伸。
后翼407通过分别从侧面防漏部406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延伸的后方部密封线483而接合。后方部密封线483在折翼基端部473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上,沿长度方向分开地设置。
如图28所示,分别在一对侧面防漏部406上设置有由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463和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464构成的侧面防漏部密封线462。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463设置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上,朝着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并沿长度方向延伸。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463的长度与沿吸收性主体410的长度方向的翼部405的基端部的长度大致相同。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464分别在前方部B和后方部C上分开地设置,沿着长度方向具有Z字形状。
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463接近于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的宽度方向内侧,将侧面防漏部406与正面片材402接合。
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463和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464按照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464、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463和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464的顺序,从前方部B经由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一直连续到后方部C。通过侧面防漏部密封线462,侧面防漏部406与吸收性主体410的正面片材402的上表面接合。
另外,侧面防漏部密封线462可以设置成将侧面防漏部406和正面片材402一起固定在吸收体404上,另外,也可以设置成将侧面防漏部406直接固定在吸收体404上,而其间不存在正面片材402。
侧面防漏部406的内侧边部和侧面防漏部密封线462之间的区域未与正面片材402接合,在与正面片材402之间形成了口袋。该口袋在穿用时开口,在其开口的口袋里能够捕获朝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的体液,所以能够提高防漏性。此外,在视觉上也能够容易理解宽度方向的防漏性高,所以在给穿用者以安心感方面也是优选的。
从使被上述口袋捕获的体液顺畅地吸收到吸收体404中以进一步提高防漏性的观点出发,侧面防漏部密封线462优选其全部或一部分在俯视时与吸收体404重叠。被上述口袋捕获的体液在从该口袋跟前向里面移动的过程中被吸收体404吸收,或者到达该口袋的里面后又回到吸收体404一侧而被吸收。
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的各个构成构件除了上述的各个密封线481、483、484和462以外,也可通过热熔融型粘接剂等各种粘接剂(未图示)进一步接合。粘接剂的设置目的主要是增强利用上述各个密封线481、483、484和462的接合,其次的设置目的是提高如下效果:防止被吸收体404保持的液体因穿用者的活动等产生的压力而渗出,从而引起渗漏。
粘接剂例如设置在吸收体404和背面片材403之间、侧面防漏部406和正面片材402之间。粘接剂特别优选是在翼部405的两侧末端部之间设置在侧面片材461和背面片材403之间。粘接剂可以连续地(面状)涂布(所谓整面涂布),但考虑到涂布区域的透气性,优选间断地涂布。作为间断的涂布形态,可以列举出例如螺旋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纹状、Ω状、点状。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是通过热密封而形成的,但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例如超声波密封、高频密封、粘接剂来形成。
吸收性主体410的厚度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上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5mm以下。此外,吸收性主体410的厚度在前方部B和后方部C上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下。吸收性主体410的厚度设定为上述范围时,则穿戴时不易产生不适感,可以沿着身体的前后方向更加紧贴,穿戴时上述口袋容易开口,侧漏防止性进一步提高,因而优选。
吸收性主体410的厚度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来测定。
[厚度的测定方法]
将制品(整个吸收性物品)静置在平坦的地方,避免产生皱褶或弯折,在吸收性主体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或前方部或后方部的配置有吸收体的区域的上表面上施加5cN/cm2的负荷,测定该状态下的厚度。制品穿戴时的穿戴压根据身体的部位、个人差别、状态(坐着/活动着)等的不同而不同,但对于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中央区域(排泄点附近)来说,在除了穿有短裤等衣服以外无外压施加的状态下,为无负荷~5cN/cm2的负荷,所以在该负荷(5cN/cm2)下进行测定。厚度的测定使用厚度计PEACOCKDIALUPRIGHT GAUGES R5-C(OZAKI MFG.CO.LTD.制造)。此时,在厚度计的前端部和制品之间的测定部分上配置平板(厚度为5mm左右的丙烯酸板),调整平板的大小使得负荷达到5cN/cm2。平板的形状设定为圆形或正方形。
另外,翼部405的侧末端部的撕裂强度优选为500~1000cN,为了即便在使用后将翼部405的防移位剂455从短裤的裆部上揭下时,也能更可靠地保证不易产生以翼部405的侧末端部为起点的撕裂,更优选为650cN以上。
翼部405的撕裂强度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来测定。
参考JIS K7128(塑料-薄膜和片材的撕裂强度试验方法)中规定的A法(裤子撕裂法),使用坦锡伦拉伸试验机(A&D株式会社制造、RTC-1210A),在上下夹头间的距离被调整为5mm(可插入试验片的程度的间隔)的夹头的上侧夹住制品的吸收性主体,在下侧夹住翼部,使夹在上侧夹头上的制品的吸收性主体以500mm/分钟的恒定速度上升,读取沿制品长度方向撕裂试验片时的最高值(cN)。测定进行5次,算出其平均值作为撕裂强度。
另外,试验片是如下制成的:以制品形态的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翼部中心为基准,在其前后75mm处(共计150mm:翼部的侧末端部部分切实留下来的长度),将制品形态的吸收性物品沿宽度方向裁断以制成试样,进而,在距离翼部的侧末端部部分沿长度方向15mm的长度处沿长度方向作切口,将其作为试验片。
在坦锡伦拉伸试验机的上侧夹头上夹住所得到的试验片的吸收性主体的部分(不夹翼部),在下侧夹头上夹住作切口后折回至下方的翼部的折回部,进行测定。
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是将吸收性主体410配设在短裤的裆部(未图示)的上表面(内表面)上,通过防移位剂411固定于裆部。另外,将后翼407配设在短裤的上表面(内表面)上,通过防移位剂475固定于短裤。而且,如图33所示,将翼部405折回至裆部的下表面(外表面)侧,通过防移位剂455将翼部405固定于裆部的外表面上,由此能够在防止移位的同时进行穿戴。
在具有以上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中,侧面片材461和背面片材403在比吸收体404更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上,通过热密封线(前方部密封线484、后方部密封线483、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而接合,该热密封线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前端部侧一直延伸到翼部405的前侧末端部附近(前方部密封线484),同时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侧一直延伸到翼部405的后侧末端部附近(后方部密封线483),但在两侧末端部附近之间沿长度方向非连续地设置(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因此,翼部405不易因上述热密封线引起的损害而断裂。此外,翼部405的折回位置不会受到限制,容易将翼部405自由地卷在短裤的裆部上。进而,热密封线的刚性引起的吸收性主体410的长度方向的刚性增加较少,吸收性主体410容易紧贴身体,穿戴性优良。
在两侧末端部附近之间非连续地设置的上述热密封线是通过沿长度方向间断地设置多条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而形成的。因此,能够同时实现防止翼部405断裂的效果和防止吸收性主体410的刚性增加的效果。
另外,多条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是按照使翼部405侧的外端部形成向吸收性主体410的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线的方式来设置的,所以将翼部405折回至吸收性主体410的背面片材403一侧时,翼部405的折回线沿着上述弯曲线弯曲地形成。因此,翼部405沿着短裤裆部的侧边部形状(通常是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凹陷)折回,所以生理用卫生巾400在短裤上的穿戴稳定性高。
进而,在侧面防漏部406上,接近于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的宽度方向内侧设置有将侧面防漏部406与正面片材402接合的侧面防漏部密封线462(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463)。因此,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区域的刚性变高,可明确地形成折回线,结果翼部405的折回操作性提高。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多条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也可以如图32所示那样,按照与吸收性主体410的宽度方向平行延伸的方式来排列,也可以如图34那样,按照翼部405侧的外端部朝着吸收性主体410的长度方向外侧倾斜的方式来排列。在利用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的接合牢固方面、密封线481的硬度方面、以及由于密封线481在与施加于翼部405的力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从而力被均等地分散方面,优选图34所示的排列形态。
详细而言,如图34所示,多条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中的吸收性主体410的前端部侧的那些密封线,其翼部405侧的外端部朝着吸收性主体410的前端部侧倾斜,其中,距离吸收性主体410的前端部较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的倾斜角度变大。同样,多条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中的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侧的那些密封线,其翼部405侧的外端部朝着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侧倾斜。
根据上述构成,将翼部405折回至吸收性主体410的背面片材403一侧时(折回线成为向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线),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相对于短裤的裆部的侧边部形状(通常是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凹陷),在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地配置,所以防止翼部405断裂的效果变得极高。
下面,对本发明(第4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其它实施方式,主要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同样的点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说明。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当适用对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图35表示了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405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与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相比,不同的点是:未设置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以及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及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朝着吸收性物品400的宽度方向外侧弯曲,并位于翼部405。
在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中,在比吸收体404更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上,将侧面片材461和背面片材403进行接合的上述热密封线未设置在翼部405的前侧末端部附近和翼部405的后侧末端部附近之间。因此,可以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同样的效果。
另外,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和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朝着吸收性物品400的宽度方向外侧弯曲,并位于翼部405。因此,特别是防止翼部405断裂的效果高,同时在穿戴时将翼部405折回至吸收性主体410的背面片材403一侧时,侧面防漏部406的内侧边部侧在吸收性主体410的宽度方向内侧容易作为口袋而开口,防止侧漏效果高。
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36(a)和图36(b)所示,翼部405也可以由翼上层451和翼下层452的层叠体构成。翼上层451由从吸收性主体410的两侧部伸出的侧面片材461形成,翼下层452由从吸收性主体410的两侧部伸出的背面片材403形成。翼部405中,作为其基端部的翼基端部453由翼上层451和翼下层452的层叠体构成,翼基端部453以外的部分即翼前端部454仅由翼上层451构成。翼上层451和翼下层452优选也通过粘接剂而接合。
图37表示了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405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与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相比,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及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的弯曲方向不同。具体而言,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及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朝着吸收性物品400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位于吸收性主体410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上。
在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中,在比吸收体404更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上,将侧面片材461和背面片材403进行接合的上述热密封线未设置在翼部405的前侧末端部附近和翼部405的后侧末端部附近之间。因此,可以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400同样的效果。
此外,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及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朝着吸收性物品400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位于吸收性主体410上。因此,翼部405的折回线容易形成向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线,翼部405可沿着短裤裆部的侧边部形状(通常是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凹陷)折回,所以生理用卫生巾400在短裤上的穿戴稳定性高。另外,特别是热密封线的刚性引起的吸收性主体410的长度方向的刚性增加较少,吸收性主体410容易紧贴身体,穿戴性优良。
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38所示,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也可以朝着吸收性物品400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进而朝着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弯曲。同样,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也可以朝着吸收性物品400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进而朝着吸收性主体410的前端部弯曲。如果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及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具有上述的弯曲形状,则翼部405的折回线容易形成与短裤裆部的侧边部形状更加接近的形状。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39所示,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及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也可以在其宽度方向上分开地排列成2列。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及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如此排列成2列,则对应着穿用者的体型或短裤裆部的宽度,容易形成与其相适合的翼部405的弯曲的折回线。
图40表示了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4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405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如图40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是:未设置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此外,不像第2和第3实施方式那样,前方部密封线484的后端部及后方部密封线483的前端部并不朝着宽度方向外侧或内侧弯曲。
根据第4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除了可以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之外,由于翼部405的折回位置几乎不受限制,所以容易将翼部405自由地卷在短裤裆部上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进行适宜变更。
例如,后方部密封线483也可以从吸收性主体410的后端部一直设置到翼部405的后侧末端部附近。
侧面片材461也可以形成翼部405和后翼407的全部,也可以形成它们的一部分。翼部405和后翼407的一部分可以由背面片材403形成。
在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长度方向上间断地设置多条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而在翼部405的两侧末端部附近之间形成了非连续地设置的上述热密封线的形态中,可以将多条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481按照使其翼部405侧的外端部形成沿着吸收性物品4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的方式来设置。
侧面防漏部406的2层区域不限于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1张侧面片材461在宽度方向上折回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层叠2张片材而形成。此外,侧面防漏部406也可以不具有2层区域。即,侧面防漏部406也可以由未折回的1张侧面片材461形成。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构成也可以与其它的实施方式适宜组合。
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于生理用卫生巾,也可以适用于内裤里衬(卫生护垫)、失禁衬垫等。穿戴的内衣不限于短裤。
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500是生理用卫生巾(以下也仅称作卫生巾),如图41~图43所示,其具备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层511和液体不透过性的防漏层512且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510,并具有从该吸收性主体5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510a伸出的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卫生巾500的吸收层511由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502和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504构成,防漏层512由具有透气性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503构成。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中,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分别由无纺布按照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层结构的方式而形成,在比其基部562更靠吸收性主体51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上,具有无纺布的层数比该基部562多的部分的中央部M,该中央部M与在非肌肤接触面侧上形成的折翼粘合部561重叠(在中央部M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形成了折翼粘合部561)。
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进一步进行如下说明。
卫生巾500的长度方向被划分为:前方部A、作为长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在宽度方向中央具有与穿用者的液体排泄部相对向地配置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部分)和后方部C。
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是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吸收性主体510的长度方向(以下也称作主体长度方向)一致。正面片材502和背面片材503分别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吸收体504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并被夹持固定在正面片材502和背面片材503之间。正面片材502的宽度与吸收体504的宽度大致相同,比背面片材503的宽度窄。正面片材502覆盖吸收体504的肌肤接触面侧的整个表面区域。正面片材502和背面片材503分别从吸收体504的长度方向两端伸出,其伸出部分通过热密封、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而相互接合在一起。
另外,本说明书中,肌肤接触面是展开成平面状的吸收性物品的两面中,穿用时面向穿用者的肌肤侧的面,非肌肤接触面是展开成平面状的吸收性物品的两面中,穿用时面向短裤等内衣侧(与穿用者的肌肤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肌肤接触面包含吸收性主体510的正面片材502一侧的面和翼状折翼部506的正面片材502一侧的面,非肌肤接触面包含吸收性主体510的背面片材503一侧的面和翼状折翼部506的背面片材503一侧的面(折翼粘合部561的形成面)。
另外,如图41所示,卫生巾500具有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通过一对该侧面防漏部505、505将吸收性主体5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分别与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一体地形成。
下面,对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进一步进行如下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设置在卫生巾500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分别为纵长形状,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
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各自的吸收性主体510的宽度方向(以下也称作主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M由3层无纺布形成,位于比该中央部M更靠该主体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部I由2层无纺布形成。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位于该主体宽度方向上比该中央部M更靠外侧的外侧部O由2层无纺布形成。这样,翼状折翼部506根据主体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不同,具有形成翼状折翼部506的无纺布的层数不同的层结构。此外,翼状折翼部506的内侧部I是该翼状折翼部506的基部562。另外,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按字面意思,是以该翼状折翼部506的宽度方向中央为中心的规定宽度的区域。
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2所示,翼状折翼部506由无纺布构成的2张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506B形成。
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从翼状折翼部506的主体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形成了翼状折翼部506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面。另外,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从吸收性主体510的长度方向的侧边部510a开始,以覆盖吸收性主体5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方式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在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侧部上,按照在吸收性主体510的宽度方向内侧具有折回端部551的方式,朝着肌肤接触面侧并且向主体宽度方向外侧折回后,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进而,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从吸收性主体510的长度方向的侧边部510a伸出,直到延伸到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形成了翼状折翼部506的内侧部I和中央部M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面。
如图42所示,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B从翼状折翼部506的主体宽度方向外侧的端缘延伸直到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该片材506B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面和肌肤接触面侧的面的一部分被折回的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覆盖。
如上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分别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层结构。即,内侧部I由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的相对向的2层无纺布形成,中央部M由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的相对向的2层部分和介于该2层间的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B的一层这3层形成,外侧部O由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的一层和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B的一层层叠而成的2层形成。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上分别形成了多个压花部563、563…,在内侧部I上,相对向的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彼此接合。另外,在中央部M上,相对向的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彼此和介于该片材间的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B接合,在外侧部O上,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和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B分别接合。
另外,在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各自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面上设置有折翼粘合部561,其用于将沿着短裤裆部的边部弯折的翼状折翼部506固定于该短裤的外表面上。如图42所示,折翼粘合部561形成于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上。折翼粘合部561是通过将粘合剂涂布于翼状折翼部506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面上而形成的。在卫生巾500的使用前,在折翼粘合部561上剥离自如地粘合有保护片材。
翼状折翼部506的尺寸优选根据卫生巾500的尺寸及其用途来适宜设计,一般生理用卫生巾的翼状折翼部的尺寸优选为:主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30~100mm,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为20~40mm。
而且,从使中央部M具有刚性,并使中央部M具有规定强度从而在从借助折翼粘合部561而固定的短裤等内衣上拿掉翼状折翼部506时翼状折翼部506不会破坏的观点出发,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的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优选为2~30mm,特别优选为5~20mm。
另外,从将翼状折翼部506在基部562弯折而固定于短裤等上时的操作性的观点出发,内侧部I的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优选为5~30mm,特别优选为10~20mm。
这里,翼状折翼部506及其各部位的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是指吸收性主体510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的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为最大的值。
作为形成翼状折翼部506的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506B的形成材料的无纺布,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无纺布。可以使用例如:将由梳理法制造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而得到的热风法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熔喷法无纺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以及针刺法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这些无纺布中的纤维的结合手段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利用粘合剂的结合或利用热熔融粘合的结合。此外,代替纤维的结合,也可以如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等那样利用纤维的机械络合。为了显著地实现光滑的肌肤触感和柔软性,作为无纺布,将由梳理法得到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不施加牢固的压缩而进行了无纺布化的热风法无纺布最适合用于翼状折翼部506和侧面防漏部505。
另外,从与翼状折翼部506一起形成侧面防漏部505的观点出发,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506B优选具有伸缩性,而且优选具有防水性。
从使翼状折翼部506的基部562具有柔软性,使翼状折翼部506的操作性变得良好,同时赋予翼状折翼部506和侧面防漏部505以规定强度及良好的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形成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80g/m2,特别优选为20~50g/m2
从赋予翼状折翼部506以规定强度及良好的穿戴舒适感的观点出发,形成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B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0~80g/m2,特别优选为20~50g/m2
例如,为了确保翼状折翼部506的基部562附近的柔软性,并确保中央部M具有规定强度,优选使形成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小于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B。
下面,对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进一步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4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的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分别纵长地形成,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长度方向一致。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遍及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来配置。
在第1实施方式中,侧面防漏部505由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形成。如图42所示,该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在吸收性主体510的侧边部510a上通过密封部508与背面片材503接合。在侧面防漏部505中,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从吸收性主体510的侧边部510a朝着吸收性主体510的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以具有折回端部551的方式折回至主体宽度方向外侧后,直接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再在密封部508处与背面片材503接合。密封部508可以通过热密封、利用粘接剂的粘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来形成。
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如图42所示,背面片材50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分别比密封部508稍微伸出到更靠主体宽度方向的外侧。从使翼状折翼部506的柔软性和操作性变得良好的观点出发,该背面片材503的伸出部分优选未与翼状折翼部506接合。
如上所述,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分别与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同侧的翼状折翼部506一起由一张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一体地形成。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以密封部508为边界,分成侧面防漏部505和翼状折翼部506。密封部508的形状如图41所示,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收紧的形状,使得在将延续设置的翼状折翼部506沿着短裤裆部的边部弯折时,容易使其紧贴该短裤裆部的边部。
第1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分别如图42所示那样,由形成翼状折翼部506的无纺布即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形成。该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A由于具有上述范围的单位面积质量,所以折回端部551的内表面彼此至少局部地分开。因此,侧面防漏部505具有良好的缓冲性。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分别如图41和图43所示那样,通过第1接合线552和第2接合线553与该吸收性主体510接合,所述第1接合线552朝着吸收性主体510的宽度方向内侧形成凹状,所述第2接合线553在吸收性主体51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该第1接合线552的前后,并与该长度方向交叉地延伸,在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各自的第1接合线552和折回端部551之间形成有穿用时开口的口袋552c,第2接合线553交替地具有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a和远离该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b,相邻的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a彼此间的距离L2比第1接合线55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短。
下面对侧面防漏部505的第1接合线552进一步说明。如图41所示,第1接合线552设置在卫生巾500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
如图41所示,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分别在第1接合线552处与该吸收性主体510接合。第1接合线552在吸收性主体510的长度方向上连续。
如图43所示,第1接合线552以弧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具有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2a、552a和远离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2b。第1接合线55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参照图43)、第1接合线552的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2a与远离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2b之间的分开距离W1(参照图43,以下也称作摆动宽度)优选满足L1>W1的关系。L1优选具有相对于卫生巾500的主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0~50%的长度,W1优选具有相对于卫生巾500的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为3~30%的宽度。这里所说的卫生巾500的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是指吸收性主体510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主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为最大的值。另外,这里所说的“接近”和“远离”是指与远的部分相比较近,与近的部分相比较远这种相对的意思。
另外,第1和第2接合线优选作为整体是实质上连续的一条接合线。即,优选第1接合线和第2接合线分别是实质上连续的接合线,并且第1接合线和第2接合线之间也实质上连续。所谓实质上连续,除了第1实施方式那样的连续的接合线以外,还包括以下情况:假想与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平行的任意直线时,将多个接合部连续地配置以使得不存在与该直线无重叠的部分的情况;微观地看是由非连续的多个接合部构成的,但作为整体来看是则形成了线状接合部的情况。使接合部的一部分相互重叠,沿卫生巾500的长度方向配置多个接合部而形成的接合线也包括在内。
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设置的第1接合线552的长度L1(参照图43)如图41所示,与翼状折翼部506的基部562的长度大致相同。
如图42所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接合线552是通过热压花加工将侧面防漏部505的位于靠主体宽度方向中央的部分的一部分与正面片材502接合而形成的。
当第1接合线552是像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侧面防漏部505仅与正面片材502接合而形成的,或者侧面防漏部505与正面片材502一起还固定在吸收体504上,但在该吸收体504的上述第1接合线对应部分上未形成槽时,从吸收性物品变得更加柔软,对身体的合身性提高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第1接合线552可以是通过将侧面防漏部505与正面片材502和吸收体504一起一体地挤压而形成的。此时,由于第1接合线552部分上产生的槽而具有抑制液体的渗漏和扩散的优点。
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各自的折回端部551和第1接合线552之间的部分552d(参照图43)未与正面片材502接合,该部分552d和正面片材502之间形成了口袋552c(参照图42、以下也称作大口袋)。该口袋552c至少在穿用时开口,在其开口的口袋552c里能够捕获朝卫生巾500的主体宽度方向移动的体液,所以能够提高防漏性。此外,在视觉上也能够容易理解主体宽度方向的防漏性高,所以在给穿用者以安心感的方面也是优选的。
进而,从使被口袋552c捕获的体液顺畅地吸收到吸收体中以进一步提高防漏性的观点出发,第1接合线552优选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与吸收体504重叠。被口袋552c捕获的体液在从口袋552c跟前向里面移动的过程中被吸收体504吸收,或者到达口袋552c的里面后被吸收体504吸收。
所谓俯视时与吸收体504重叠,是指第1接合线552的全部或一部分存在于配置有吸收体504的区域内。第1接合线552优选摆动宽度W1的一部分与吸收体504重叠,更优选整个上述摆动宽度W1都与吸收体504重叠。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接合线552在其全长上,整个上述摆动宽度W1都与吸收体504重叠。
在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中,如图41所示,第1接合线552的前后分别连接了第2接合线553。第2接合线553形成在前方部A和后方部C的侧面防漏部505上。
如图42所示,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分别通过第2接合线553而与该吸收性主体510接合。第2接合线553在吸收性主体510的长度方向上连续。
如图43所示,第2接合线553以交替地具有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a和远离该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b的方式曲折延伸,更具体地说是沿着长度方向具有Z字形状。在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a和远离该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b之间的部分延伸连接,使得形成第2接合线553的接合线与长度方向交叉。
下面进一步说明。第2接合线553是朝着主体宽度方向中央侧凸出的圆弧状部分与朝着主体宽度方向中央侧凹陷的圆弧状部分交替连接而成的形状,不具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部分。
在第2接合线553上,如图43所示,相邻的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彼此间的距离L2比第1接合线55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短。上述距离L2是在相邻的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a彼此上,沿着主体长度方向测量各自的最接近折回端部551的点彼此间的距离而得到的长度。
另外,第2接合线553的接近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a和远离折回端部551的部分553b之间的分开距离W3(参照图43、以下也称作摆动宽度)优选比通过热压花加工得到的第1接合线552的密封宽度W2(参照图43)长。第1接合线552具有规定的宽度,第1接合线552的两侧边在微观上可看作是平行的2条直线,所以密封宽度W2是指平行的上述2条直线间的距离。
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各自的第2接合线553和折回端部551之间的部分553d(参照图43)未接合,在该部分553d与正面片材502之间形成了口袋553c(以下也称作小口袋)。口袋553c优选开口。
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接合线553与第1接合线552同样,是通过热压花加工将侧面防漏部505的位于靠主体宽度方向中央的部分的一部分与正面片材502接合而形成的。除此之外,有关第2接合线553与吸收性主体510的接合,可以适宜适用上述的第1接合线552中的说明。
进而,从使被口袋553c捕获的体液顺畅地吸收到吸收体中以进一步提高防漏性的观点出发,第2接合线553优选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与吸收体504重叠。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2接合线553在其全长上,整个摆动宽度W3都与吸收体504重叠。除此之外,有关第2接合线553与吸收性主体410的重叠,可以适宜适用上述的第1接合线552中的说明。
在一对侧面防漏部505、505上,由第2接合线553形成的小口袋553c在大口袋552c的前后分别形成1个即可,优选形成多个。
由第2接合线形成的小口袋553c的区域相对于第1接合线的长度L1优选前后分别为10%以上。口袋553c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L1优选为4%以上。
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中的第1接合线552的主体长度方向的长度L1优选为40~100mm,第2接合线553的主体长度方向的长度(曲折反复的区域)优选为4~50mm,优选L1更长。
另外,第2接合线553的上述距离L2优选为4~30mm。L2/L1优选为4~75%。
此外,第1接合线552的摆动宽度W1优选为2~15mm,第2接合线553的摆动宽度W3优选为2~15mm。W1优选与W3相同或者比W3大。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进一步说明。
如图41所示,在卫生巾500的吸收性主体510的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槽507。槽507由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压花槽、以及在该压花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圆弧状的2层压花槽形成。另外,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上述压花槽分别具有向内侧收紧的形状。正面片材502和吸收体504通过槽507而接合。
侧面防漏部505的折回端部551如图42所示,就位于槽507的外侧。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在正面片材502和吸收体504之间配置了聚合物片材541。作为聚合物片材541,可以使用在绒毛浆及纤维中混合高吸收性聚合物后形成为片材状而得到的片材等,作为混合高吸收性聚合物后形成为片材状而得到的片材,高吸收性聚合物分散成层状或三维状分散的片材都可以使用。
下面对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的其它形成材料进行说明。作为正面片材502、背面片材503、粘合剂、吸收体504或聚合物片材541的形成材料,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以往使用的各种材料。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500,翼状折翼部506的基部562附近柔软,操作性优良,并且形成有折翼粘合部561的中央部M具有刚性并具有规定强度,从而在从借助折翼粘合部561而固定的短裤等内衣上拿掉翼状折翼部506时,可防止翼状折翼部506的破坏。
另外,在穿用时容易产生歪扭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由于具有形成了大口袋552c的第1接合线552,同时在其前后具有第2接合线553、553,所以卫生巾500即便产生歪扭,第2接合线553所形成的小口袋553c也会变形而吸收卫生巾500的歪扭。因此,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B上的大口袋552c不会因歪扭而变瘪,能够捕获沿宽度方向移动的体液。进而,卫生巾500在穿用时,臀部上也容易产生歪扭,但由于在上述后方部C上也具有第2接合线553,所以防漏性进一步提高。
下面,参照着图44和图45对本发明(第5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进行如下说明。对第2实施方式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宜适用对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另外,在图44和图45中,与图41~43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本发明(第5发明)的优选的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500如图44和图45所示,翼状折翼部506由与侧面防漏部505不同的构件形成。
翼状折翼部506由无纺布构成的2张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C、506D形成。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C如图45所示,从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形成了中央部M和外侧部I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面,按照在翼状折翼部506的主体宽度方向外侧形成折回端缘部的方式,朝着非肌肤接触面侧并且向主体宽度方向内侧折回后,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形成翼状折翼部506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面,在吸收性主体510的侧边部510a处通过密封部508而与背面片材503接合。
另外,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D如图45所示,从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朝着主体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形成了内侧部I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面,在吸收性主体510的侧边部510a处通过密封部508而与背面片材503和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C接合。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D在中央部M被相对向的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C夹持固定。在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有折翼粘合部561。
这样,翼状折翼部506根据主体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不同,具有形成翼状折翼部506的厚度方向的无纺布的张数不同的层结构。在第2实施方式中,一对翼状折翼部506、506各自的吸收性主体510的宽度方向的内侧部I由2层无纺布形成,该宽度方向的中央部M由3层无纺布形成,该宽度方向的外侧部O由2层无纺布形成。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45所示,侧面防漏部505由一张无纺布构成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5A形成。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5A在吸收性主体510的侧边部510a处通过密封部508、和2张翼状折翼部形成片材506C、506D一起与背面片材503接合。侧面防漏部505中,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5A从吸收性主体510的侧边部510a开始朝着吸收性主体510的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覆盖吸收性主体5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侧部。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505A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在密封部508处固定于背面片材503等上,另一个端部在吸收性主体510的侧部形成了自由端部。
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可以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进行适宜变更。
例如,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折翼粘合部561仅形成在翼状折翼部506的中央部M上,但折翼粘合部561也可以从中央部M向内侧部I或外侧部O伸出地形成。
另外,本发明(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是生理用卫生巾,但也可以是内裤里衬、失禁衬垫等。
上述的仅一个实施方式所具有的部分都可以适宜地相互利用。
下面,根据上述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优选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如图46和图47所示,其具备以下工序:送出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无纺布的坯料卷(未图示)送出该无纺布连续体560;折回工序,在该工序中,将送出的各个无纺布连续体56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560a、560a在其宽度方向上折回以叠成3折,以使得所述两侧部彼此重叠;压花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折回的无纺布连续体560’在包含两侧部560a、560a重叠的部分P且除去折回的所述无纺布连续体560’的两侧部560a’、560a’以外的部分上,以规定宽度形成多个压花部563、563…,从而制作长条状构件564;涂布工序,在该工序中,在长条状构件564的一个表面上的两侧部重叠的部分P上连续地涂布粘合剂;第1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涂布有所述粘合剂的长条状构件564按照在其宽度方向上且在形成有压花部563、563…的所述规定宽度内摆动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切断,从而制作间断地形成了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的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在另外制作的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上与所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接合,使得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从所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伸出并且涂布的所述粘合剂朝着非肌肤接触面侧,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500A;以及,第2切断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500A切断成单个的吸收性物品。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无纺布连续体560具有透气性,在上述送出工序之后,具有以热风方式对无纺布连续体560吹送热风以使该无纺布连续体560的膨松度增加的热风处理工序。
下面再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上述接合工序中,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中的未形成有压花部563的部分通过第1接合线552和第2接合线553与该吸收性主体连续体接合,所述第1接合线552朝着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内侧呈凹状,所述第2接合线553在该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该第1接合线552的前后,并与该长度方向交叉地延伸。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进一步详述。
首先,在上述送出工序中,从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无纺布的坯料卷(未图示)送出无纺布连续体560。
无纺布连续体560具有透气性。无纺布连续体560的宽度在后面详述,但优选在该宽度方向上叠成3折的状态下,具有能够形成卫生巾500的侧面防漏部505和翼状折翼部506的尺寸。
处于被卷绕成卷筒状状态的无纺布连续体560由于卷绕压力,其膨松度(厚度)减小。为了通过上述热风处理工序使该状态的无纺布连续体560恢复其膨松度,将送出的无纺布连续体560送至上述热风处理工序。
在上述热风处理工序中,对送出的无纺布连续体560吹送热风,使膨松度恢复。作为使卷绕的无纺布的膨松度恢复的方法,有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137655号公报的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
对上述热风处理工序进一步说明。以热风方式对无纺布连续体560吹送热风。即热风被吹送到无纺布连续体560上,被吹送的热风贯通无纺布连续体560。通过该热风的吹送操作,处于膨松度减小的状态的无纺布连续体560的膨松度增加,恢复到与卷绕前的膨松度相同的程度。
将如上所述地经过热风处理的无纺布连续体560送至上述折回工序。
在上述折回工序中,如图46(a)所示,将无纺布连续体56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560a、560a在其宽度方向上折回以叠成3折,使得所述两侧部彼此重叠。折回两侧部560a、560a时,优选按照在折回端部551上不会留下折痕的方式将两侧部560a、560a折回。
从确保侧面防漏部505和翼状折翼部506各自的尺寸的观点出发,两侧部560a、560a重叠的部分P的宽度相对于无纺布连续体560的宽度优选为1~20%,特别优选为3~13%。
作为将无纺布连续体560的两侧部560a、560a折回的装置,可以使用以往在吸收性物品的构件的折回中使用的各种装置,特别是优选使用用于进行吸收体的卷曲加工或褶裥无纺布等的折叠加工的折叠导向装置。
然后,将折回的无纺布连续体560’送至上述压花工序。
在上述压花工序中,将折回的无纺布连续体560’如图46(b)所示,在包含两侧部560a、560a重叠的部分P且除去折回的所述无纺布连续体560’的两侧部560a’、560a’以外的部分上,即在折回的无纺布连续体56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上,以规定的宽度形成多个压花部563、563…,从而制作长条状构件564。在折回的无纺布连续体560’上,压花部563形成为带状。形成压花部563的宽度相对于折回的无纺布连续体560’的宽度优选为20~60%,特别优选为30~50%。此外,未形成压花部的两侧部560a’、560a’各自的宽度大致相同。
压花部563的形成可以使用例如在圆周表面上规则地配置有压花用凸部的一对压花辊来进行。
然后,将长条状构件564送至上述涂布工序。
在上述涂布工序中,在两侧部重叠的部分P上连续地涂布热熔融粘接剂等粘合剂。进行涂布的表面可以是长条状构件564的任何一侧,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没有无纺布连续体56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560a、560a的折回端的一侧涂布粘接剂。涂布了该粘接剂的表面是形成翼状折翼部506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面,涂布了粘合剂的部分成为折翼粘合部561。作为涂布粘合剂的装置,可以使用以往在吸收性物品的粘合剂涂布中使用的各种装置,特别是优选在剥离纸等上涂布后转移至折翼部的条缝涂布方式或在折翼部上直接涂布的条缝喷涂方式。
另外,在涂布了粘合剂的部分上剥离自如地粘合其一个表面经过了剥离处理的长条状保护片材(未图示),使其经剥离处理的表面与粘合剂接触。
然后,将涂布了粘合剂的长条状构件564送至上述第1切断工序。
在上述第1切断工序中,如图46(c)所示,将涂布有粘合剂的长条状构件564按照在其宽度方向上且在形成有压花部563的所述规定宽度内摆动的方式沿其长度方向切断,从而制作间断地形成了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的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作为该切断中的装置,可以使用以往在吸收性物品的构件的切断中使用的各种装置,特别优选旋转切割机等。
切断优选按照在形成有压花部563的带状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间摆动的方式来进行。此外,保护上述粘合剂的上述保护片材也同时切断。
这样,如图46(d)所示,由长条状构件564制作在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54上连续、而在翼部状折翼形成部565上非连续、且分别具有多个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54和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54是形成侧面防漏部505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的部分,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是形成翼状折翼部506的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的部分。
然后,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送至上述接合工序。
在上述接合工序中,如图47(a)所示,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在另外制作的正面片材连续体52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部上与正面片材连续体520接合,使得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从所述正面片材连续体5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伸出并且所述粘合剂朝着非肌肤接触面侧,从而制作正面片材复合连续体520’。作为该接合中的装置,可以使用以往在吸收性物品的构件的接合中使用的各种装置,特别优选使用了热熔融粘接剂等粘接剂的粘接或热密封等熔融粘接。
下面进行详述。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各自的未形成有压花部563的部分通过第1接合线552(未图示)和第2接合线553(未图示)与该正面片材连续体520接合,所述第1接合线552朝着正面片材连续体520的宽度方向内侧呈凹状,所述第2接合线553在该正面片材连续体52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该第1接合线552的前后,并与该长度方向交叉地延伸。
第1接合线552形成在与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邻接的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54的部分上,分别形成第2接合线使得该第1接合线552和位于其前后的第2接合线553的总长度为一个卫生巾的长度。第1接合线552和第2接合线553分别优选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巾500同样地形成。
接着,如图47(b)所示,将正面片材复合连续体520’在另外制作准备的、以规定的间隔配置接合有吸收体504的背面片材连续体530上接合,从而制作吸收性物品连续体500A。作为该接合中的装置,可以使用以往在吸收性物品的构件的接合中使用的各种装置,特别优选使用了热熔融粘接剂等粘接剂的粘接或热密封等熔融粘接。
正面片材复合连续体520’按照使得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从该背面片材连续体53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伸出并且涂布的所述粘合剂朝着非肌肤接触面侧的方式,与背面片材连续体530接合。此外,优选在吸收体504上配置接合另外制作准备的聚合物片材541。
下面进行详述。将正面片材复合连续体520’沿着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54和翼状折翼部形成部565的边界与背面片材连续体530接合,使得侧面防漏部形成部554覆盖背面片材连续体530的长度方向的侧部。此外,以对应于卫生巾500的长度的规定间隔,遍及宽度方向将上下表面接合并形成密封部。这样,包括正面片材连续体520、背面片材连续体530和介于这两连续体之间且分开配置的吸收体504的层叠体连续体形成了上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这样,对于将一对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接合于上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上来说,也包含预先将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连续构件550、550接合于构成上述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构件(正面片材连续体520)上后再形成该吸收性主体连续体的情况。
然后,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500A送至上述第2切断工序,在该第2切断工序中,如图47(b)所示,在作为沿长度方向间断地形成的被切断部的上述密封部处,将吸收性物品连续体500A沿整个宽度方向切断,得到作为本发明的单个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500。作为该切断中的装置,可以使用以往在吸收性物品的切断中使用的各种装置,特别优选旋转切割机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正面片材连续体520等在内,没有特别说明的构件按照常规方法制造。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可以由一张长条状的无纺布连续体560一体地形成各个侧面防漏部505和翼状折翼部506,所以可以使制造工序简化,同时减少波动费。
本发明(第5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进行适宜变更。
下面,根据其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是生理用卫生巾600,如图48~图51所示,其具有吸收性主体610、分别从吸收性主体610的两侧部向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一对翼部605、605及一对后翼607、607、和分别覆盖吸收性主体6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的一对侧面防漏部606、606,所述吸收性主体610具备正面片材602、背面片材603和介于两片材602、603之间配置的吸收体604。
另外,本说明书中,“肌肤接触面侧”是指吸收性主体等各个构件的正反两侧(面)中穿用时配置于穿用者的肌肤侧的一侧(面)。此外,“非肌肤接触面侧”是指穿用时配置于与穿用者的肌肤侧相反侧的一侧(面)。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长度方向”是指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方向。
另外,在吸收性主体610中,如图48所示,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是指与穿用者的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在如本发明那样具有翼部605的吸收性物品中,是指两侧部具有翼部605的部分。位于比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更靠前方的区域称作前方部B,位于比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更靠后方的区域称作后方部C。
下面对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进一步详述。如图48图~图51所示,吸收性主体610具备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602、液体不透过性或防水性的背面片材603和介于两片材602、603之间配置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604。吸收体604俯视时具有前后边部带点圆形的大致长方形状。
如图48、图50和图51所示,正面片材602覆盖吸收体604的上表面的整个区域。正面片材602的前后边部带点圆形,分别从吸收体604的前后边部向长度方向伸出。如图48和图50所示,正面片材602的两侧边部为沿长度方向的直线状,分别从吸收体604的两侧边部向宽度方向稍微伸出,但与背面片材603分开。
如图49~图51所示,背面片材603覆盖吸收体604的下表面的整个区域。背面片材603的前后边部带点圆形,分别从吸收体604的前后边部向长度方向伸出。背面片材603的两侧边部分别从吸收体604的两侧边部向宽度方向伸出。
如图49~图51所示,在吸收性主体610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详细而言,在背面片材603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防移位剂611,其用于将吸收性主体610和短裤裆部的上表面(内表面)固定。防移位剂611由粘合剂等形成(后述的防移位剂655、675也同样)。
作为正面片材602、背面片材603和吸收体604,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以往使用的各种材料。例如,作为正面片材602,可以使用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或开孔薄膜等。作为背面片材603,可以使用液体不透过性或防水性的薄膜等。作为吸收体604,可以使用以往使用的、将以纸浆纤维或短纤维或长纤维的纤维网等纤维集合体为主体的吸收性芯用覆盖片材覆盖而得到的吸收体。吸收性芯也可以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
从减少吸收性主体610的不透气的观点出发,背面片材603优选具有透湿性(透气性)。作为透湿性片材,可以列举出例如:将在热塑性树脂中添加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的填料而得到的材料从T型口模或圆形口模中熔融挤出以形成薄膜,然后将该薄膜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得到的树脂片材;纺粘型无纺布(S)和熔喷法无纺布(M)复合而成的复合无纺布(例如SM、SMS、SMMS等)、热风法无纺布或上述SMS等复合无纺布与上述树脂片材的复合片材。
作为背面片材603,如果使用上述树脂片材,则设置于背面片材603的非肌肤接触面侧的防移位剂611的固定性良好,从该观点出发是优选的,此外,从透湿性和柔软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上述复合无纺布。
如图50所示,吸收体604具有由上部吸收体641和下部吸收体642构成的2层结构。上部吸收体641在俯视时长度和宽度都比下部吸收体642短,具有比后述的中央第1密封线612小的形状,且未与下部吸收体642接合。另外,上部吸收体641位于下部吸收体64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靠中央的部位,进一步地,位于吸收性主体6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靠中央的部位。因此,上部吸收体641形成吸收性主体610的所谓中间高出区域。
如图48、图50和图51所示,在正面片材602上设置有通过将正面片材602和下部吸收体642一体地压实而形成的中央第1密封线612和中央第2密封线613。中央第1密封线612按照俯视时包围上部吸收体641的方式,在正面片材602的上表面的未被侧面防漏部606覆盖的区域上设置成环状。前后一对中央第2密封线613、613是大致半圆弧状,在中央第1密封线612的前部和后部各自的前方侧和后方侧上与中央第1密封线612连续地设置。
中央第1密封线612和中央第2密封线613将正面片材602和下部吸收体642接合,但正面片材602和上部吸收体641未接合。因此,上部吸收体641被封入在由正面片材602和下部吸收体642构成的封闭空间中。
如图48和图50所示,翼部605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上从吸收性主体610的两侧部伸出,由翼上层651和翼下层652构成。翼部605是折回至短裤等内衣的裆部的下表面(外表面)来使用的。
翼部605中,作为其基端部的翼基端部653由翼上层651和翼下层652的层叠体构成,翼基端部653以外的部分即翼前端部654仅由翼上层651构成。如图48所示,翼部605具有俯视时下底边(长于上底边的边)位于吸收性主体610的侧部侧的大致梯形形状。
如图49和图50所示,在翼部605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详细而言,在翼上层651上设置有防移位剂655。通过防移位剂655,能够在使用时将折回至短裤裆部的下表面(外表面)侧的翼部605固定于裆部上。
翼基端部653的沿其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优选为2~30mm,更优选为3~15mm。但是,使翼基端部653位于比防移位剂655更靠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内侧。当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翼基端部653的长度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不恒定时,将最长的长度设定为翼基端部653的长度。
如图48和图51所示,后翼607在后方部C上从吸收性主体610的两侧部伸出,由折翼上层671和折翼下层672构成。后翼607以从吸收性主体610伸出的状态,不折回地穿戴在短裤等内衣上来使用。但是,在单个包装形态等中,为了使其紧凑,也可以将后翼607折回至吸收性主体610的肌肤接触面侧或非肌肤接触面侧。
后翼607中,作为其基端部的折翼基端部673由折翼上层671和折翼下层672的层叠体构成,折翼基端部673以外的部分即折翼前端部674仅由折翼上层671构成。如图48所示,后翼607在俯视时具有朝着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的形状。
如图49和图51所示,在后翼607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详细而言,在折翼上层671上设置有防移位剂675。通过防移位剂675,能够在使用时将后翼607固定于短裤上。
折翼基端部673的沿其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优选为2~30mm,更优选为3~15mm。但是,使折翼基端部673位于比防移位剂675更靠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内侧。当沿着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折翼基端部673的长度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不恒定时,将最长的长度设定为折翼基端部673的长度。
如图48、图50和图51所示,侧面防漏部606是分别覆盖吸收性主体6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的构成部位,在吸收性主体610的肌肤接触面侧的两侧部上分别沿着吸收性主体610的长度方向遍及其大致全长来设置。
侧面防漏部606由防水性的侧面片材661构成。侧面片材661沿宽度方向叠成对折,在侧面防漏部606的内侧边部上形成折回部,并形成了2层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防漏部606的俯视面积的80%以上为2层区域。侧面防漏部606的内侧边部为沿吸收性主体610的长度方向的直线状。如果这样构成,则在穿戴时,侧面防漏部606的内侧边部侧在吸收性主体610的宽度方向内侧容易作为口袋而开口。
作为防水性的侧面片材661,可以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以往使用的防水性的各种材料,更优选具有透湿性的材料。侧面片材661也可以是液体不透过性的。作为侧面片材661的材料,可以列举出例如纺粘型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S)和熔喷法无纺布(M)复合而成的片材(例如SM、SMS、SMMS等)、热辊法无纺布、热风法无纺布等防水性(疏水性)无纺布。如果使用SM、SMS、SMMS等复合化的片材,则该片材表面的平滑性带来的光滑触感和该片材的物性(强度等)良好,所以在翼部605的耐撕裂性和防移位剂655的转移性变得良好的方面是优选的。另外,如果使用由热风法制作的无纺布,则即便是低的单位面积质量也容易获得厚度,在手感(缓冲感)或肌肤触感变得良好的方面是优选的。
作为侧面片材661,优选压花片材,该压花片材是在无纺布上分散地形成多个大致圆形、椭圆形、角部带点圆形的矩形等没有角的压花凹部而得到的。通过形成压花凹部,可以减少与肌肤的接触面积,而且通过形成没有角的压花凹部,可以防止(主要是纤维破坏引起的)无纺布的起毛,具有提高肌肤触感的优点。
侧面片材661分别从吸收性主体610的两侧部伸出,形成了翼上层651和折翼上层671。另外,背面片材603分别从吸收性主体610的两侧部伸出,形成了翼下层652和折翼下层672。
这样,翼部605和后翼607的设置位置(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后方部C)、其使用方法(折回后使用/不折回地使用)等不同,但基本构成(特别是厚度方向的构成)本身相同。因此,上述或后述的关于翼部605的说明也可以适宜适用于后翼607。
如图48和图49所示,侧面防漏部606在前方部B上,其前端部侧和外侧边部侧通过前方部密封线684而与吸收性主体610的正面片材602或背面片材603接合。前方部密封线684通过例如热密封、超声波密封、高频密封而形成。此外,后述的各密封线681、682和683也同样地形成。
另外,如图48~图52所示,侧面防漏部606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上,其外侧边部侧通过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而与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接合。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在翼部605的一侧末端部到另一侧末端部之间连续地设置,并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弯曲成凸状。翼部605的侧末端部位于吸收性主体610和翼部605的边界线(后面详述)的前端部和后端部。
另外,如图48和图49所示,侧面防漏部606在后方部C上,其外侧边部侧和后端部侧通过后方部密封线683而与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或正面片材602接合。后方部密封线683在位于后方部C的侧面防漏部606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上沿长度方向分开地设置。
如图48所示,正面片材602在俯视时在与侧面防漏部606重叠的区域上,通过侧面防漏部606上设置的各个密封线684、681和683,介由侧面防漏部606与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接合。另外,正面片材602在俯视时在不与侧面防漏部606重叠的区域上,通过前方部密封线684和后方部密封线683与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接合。前方部密封线684从吸收性主体610的前方部B的左侧边部经由前端缘部一直到右侧边部,以大致半圆弧状连续地延伸。后方部密封线683在吸收性主体610的后方部C的后端缘部上连续地延伸。
在翼部605上,如图48~图52所示,翼上层651和翼下层652通过翼基端部密封线682而接合。翼基端部密封线682仅在翼基端部653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上沿长度方向分开地设置。
在后翼607上,折翼上层671和折翼下层672通过分别从侧面防漏部606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延伸的后方部密封线683而接合。后方部密封线683在折翼基端部673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上沿长度方向分开地设置。
下面,对翼部605的折回线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翼部605折回至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一侧时形成的折回线(参照图53)成为吸收性主体610和翼部605的边界线。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吸收体604的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向宽度方向内侧弯曲成凸状的折回诱导线,将翼部605折回至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一侧时,所述折回线沿着所述折回诱导线弯曲地形成。第1实施方式中的折回诱导线是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因此,折回线也是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第6发明)中,将翼部605折回至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一侧时,折回线没有明确形成时,连接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的直线成为吸收性主体610和翼部605的边界线。
吸收性主体610和后翼607的边界线是从吸收性主体610和翼部605的边界线的最靠近后方部C的位置沿着长度方向朝吸收性主体610的后端部延伸的直线。
如图48所示,在一对侧面防漏部606上分别设置有由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663和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664构成的侧面防漏部密封线662。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663设置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上,朝着宽度方向外侧弯曲成凸状并沿长度方向延伸。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663的长度与沿吸收性主体610的长度方向的翼基端部653的长度大致相同。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664在前方部B和后方部C上分别分开地设置,沿着长度方向具有Z字形状。
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663接近于作为折回诱导线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的宽度方向内侧,将侧面防漏部606与正面片材602接合。
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663和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664按照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664、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663和侧面防漏部第2密封线664的顺序,从前方部B经由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一直连续到后方部C。通过侧面防漏部密封线662,侧面防漏部606与吸收性主体610的正面片材602的上表面接合。
另外,侧面防漏部密封线662可以设置成将侧面防漏部606和正面片材602一起固定在吸收体604上,另外,也可以设置成将侧面防漏部606直接固定在吸收体604上,而其间未存在正面片材602。
侧面防漏部606的内侧边部和侧面防漏部密封线662之间的区域未与正面片材602接合,在与正面片材602之间形成了口袋。该口袋在穿用时开口,在其开口的口袋里能够捕获朝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的体液,所以能够提高防漏性。此外,在视觉上也能够容易理解宽度方向的防漏性高,所以在给穿用者以安心感方面也是优选的。
从使被上述口袋捕获的体液顺畅地吸收到吸收体604中以进一步提高防漏性的观点出发,侧面防漏部密封线662优选其全部或一部分在俯视时与吸收体604重叠。被上述口袋捕获的体液在从该口袋跟前向里面移动的过程中被吸收体604吸收,或者到达该口袋的里面后又回到吸收体604侧被吸收。
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的各个构成构件除了上述的各个密封线681~684和662以外,也通过热熔融型粘接剂等各种粘接剂(未图示)进一步接合。粘接剂的设置目的主要是增强利用上述各个密封线681~684和662的接合。
粘接剂例如设置在翼上层651和翼下层652之间、折翼上层671和折翼下层672之间、吸收体604和背面片材603之间、侧面防漏部606和正面片材602之间。粘接剂可以连续地(面状)涂布(所谓整面涂布),但考虑到涂布区域的透气性,优选间断地涂布。作为间断的涂布形态,可以列举出例如螺旋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纹状、Ω状、点状。
在翼部605上,优选翼基端部653的伸长性比翼前端部654的伸长性低。翼基端部653和翼前端部654的伸长性之差可以通过例如在翼基端部653上将翼上层651和翼下层652用粘接剂、热密封等接合来实现。翼基端部653的伸长性是指用其整体,即用翼上层651和翼下层652的层叠体评价的伸长性。翼基端部653和翼前端部654的伸长性的高低由伸长率的大小来评价。翼基端部653和翼前端部654的伸长率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来测定。
[伸长率的测定方法]
将翼基端部653和翼前端部654裁切成长度为30mm以上、宽度为10mm,作为样品。使用坦锡伦拉伸试验机(A&D株式会社制造、RTC-1210A),在距离为20mm的夹头间安装样品,用100cN的负荷/10mm宽度将样品沿其长度方向拉伸,将伸长后的样品长度设定为A,此时的伸长率如下定义。
(A/20)×100
即,伸长率(%)是(伸长后的样品长度)/(伸长前的样品长度)×100。例如,如果伸长后的样品长度为30mm,则伸长率为150%,如果伸长后的样品长度为40mm,则伸长率为200%。
吸收性主体610的厚度在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上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5mm以下。此外,吸收性主体610的厚度在前方部B和后方部C上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下。吸收性主体610的厚度如果设定在上述范围,则穿戴时不易产生不适感,可以沿着身体的前后方向更加紧贴,穿戴时上述口袋容易开口,侧漏防止性进一步提高,因而优选。
吸收性主体610的厚度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来测定。
[厚度的测定方法]
将制品(整个吸收性物品)静置在平坦的地方,避免产生皱褶或弯折,在吸收性主体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或前方部或后方部的配置有吸收体的区域的上表面上施加5cN/cm2的负荷,测定该状态下的厚度。制品穿戴时的穿戴压根据身体的部位、个人差别、状态(坐着/活动着)等的不同而不同,但对于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的中央区域(排泄点附近)来说,在除了穿有短裤等衣服以外无外压施加的状态下,为无负荷~5cN/cm2的负荷,所以在该负荷(5cN/cm2)下进行测定。厚度的测定使用厚度计PEACOCKDIALUPRIGHT GAUGES R5-C(OZAKI MFG.CO.LTD.制造)。此时,在厚度计的前端部和制品之间的测定部分上配置平板(厚度为5mm左右的丙烯酸板),调整平板的大小使得负荷达到5cN/cm2。平板的形状设定为圆形或正方形。
另外,翼部605的侧末端部的撕裂强度优选为500~1000cN,为了即便在使用后将翼部605的防移位剂655从短裤的裆部上揭下时,也能更可靠地保证不易产生以翼部605的侧末端部为起点的撕裂,更优选为650cN以上。
翼部605的撕裂强度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来测定。
[撕裂强度的测定方法]
参考JIS K7128(塑料-薄膜和片材的撕裂强度试验方法)中规定的A法(裤子撕裂法),使用坦锡伦拉伸试验机(A&D株式会社制造、RTC-1210A),在上下夹头间的距离被调整为5mm(可插入试验片的程度的间隔)的夹头的上侧夹住制品的吸收性主体,在下侧夹住翼部,使夹在上侧夹头上的制品的吸收性主体以200mm/分钟的恒定速度上升,读取沿制品长度方向撕裂试验片时的最高值(cN)。测定进行5次,算出其平均值作为撕裂强度。
另外,试验片如下制成:以制品形态的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翼部中心为基准,在其前后75mm处(共计150mm:翼部的侧末端部部分切实留下来的长度),将制品形态的吸收性物品沿宽度方向裁断以制成试样,进而,在距离翼部的侧末端部部分的长度方向上15mm的长度处沿长度方向作切口,将其作为试验片。
在坦锡伦拉伸试验机的上侧夹头上夹住所得到的试验片的吸收性主体的部分(不夹翼部),在下侧夹头上夹住作切口后折回至下方的翼部的折回部,进行测定。
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是将吸收性主体610配设在短裤的裆部(未图示)的上表面(内表面)上,通过防移位剂611固定于裆部。另外,将后翼607配设在短裤的上表面(内表面)上,通过防移位剂675固定于短裤。而且,如图53所示,将翼部605折回至裆部的下表面(外表面)侧,通过防移位剂655将翼部605固定于裆部的外表面上,由此能够在防止移位的同时进行穿戴。
在具有以上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中,翼基端部653由翼上层651和翼下层652的层叠体构成,翼前端部654仅由翼上层651构成。因此,不仅翼部605对身体的合身性和肌肤触感优良,而且翼部605不易伸长,在将单个包装状态的生理用卫生巾600从包装材料中取出时,容易将翼部605从覆盖翼部605上设置的防移位剂655的覆盖片材(未图示)上揭下来。
此外,后翼607也具有与翼部605同样的构成,因此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由于翼部605的刚性(身骨)高,所以在往短裤上穿戴时,翼部605的折回操作性高。进而,由于翼部605的折回部附近的强度高,所以使用后,将生理用卫生巾600从短裤上揭下来扔弃时,翼部605不会在翼基端部653附近断裂,不易使翼部605的一部分附着于短裤上。
另外,由于翼基端部653不透亮,所以穿戴在短裤上时在翼部605的折回部附近不易透过短裤而看出来,翼部605的视觉上的防漏效果高。
由于翼基端部653的伸长性比翼前端部654的伸长性低,所以上述的防止翼部605断裂的效果提高。
另外,在吸收体604的宽度方向外侧上,作为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弯曲成凸状的折回诱导线,设置了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将翼部605折回至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一侧时,翼部605的折回线沿着折回诱导线(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弯曲地形成。因此,翼部605沿着短裤裆部的侧边部形状(通常是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凹陷)折回,所以生理用卫生巾600在短裤上的穿戴稳定性高。
进而,在侧面防漏部606上,接近于折回诱导线(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的宽度方向内侧设置有将侧面防漏部506与正面片材602接合的侧面防漏部密封线662(侧面防漏部第1密封线663)。因此,折回诱导线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区域的刚性变高,可明确地形成折回线,结果翼部605的折回操作性提高。
生理用卫生巾600在往短裤上穿戴时,翼部605折回至吸收性主体610的背面片材603一侧,而后翼607不折回,所以翼部605的侧末端部和后翼607的侧末端部之间(本实施方式中两侧末端部几乎位于相同位置)在生理用卫生巾600中是最容易产生扭曲的部位。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基端部653和折翼基端部673由侧面片材661和背面片材603的层叠体构成,刚性高,所以翼部605的侧末端部和后翼607的侧末端部之间不容易产生扭曲。
翼前端部654和折翼前端部674由上述压花片材构成的侧面片材661形成,无纺布的纤维的集合状态整体上致密,所以翼前端部654和防移位剂655的接合性以及折翼前端部674和防移位剂675的接合性优良。另外,在折翼前端部674上,向宽度方向的渗漏由于压花凹部而不易发生。
下面,对本发明(第6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其它实施方式,主要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同样的点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说明。没有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宜适用对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图54表示了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605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与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相比,作为折回诱导线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弯曲的连续线状,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是弯曲的虚线状(包括点线状)。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在宏观上遍及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而延伸。
根据弯曲虚线状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折回诱导线),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弯曲的连续线状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同样,可以形成弯曲的折回线,所以用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也能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同样的效果。此外,通过将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设定成虚线状,能够使密封线681的刚性降低,进一步提高使用感。
图55表示了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605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与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相比,作为折回诱导线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在第2实施方式中宏观来看是遍及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而延伸,而在第3实施方式中是仅设置在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附近,并未在其间设置。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附近设置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也能以图55中用2点划线表示的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形状而形成折回线。因此,该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也成为折回诱导线。
根据由仅在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附近设置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构成的折回诱导线,与第2实施方式中的遍及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延伸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同样,也能形成弯曲的折回线,所以利用第3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也能起到与第2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同样的效果。另外,由于仅在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附近设置密封线681,所以可以维持卷在短裤上时的翼部605的折回部分的柔软性,也不易形成皱褶,因此不会损害使用感。
图56表示了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4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翼部605及其附近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部分A。第4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与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相比,作为折回诱导线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弯曲的连续线状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在第1实施方式中,其两端部位于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上,而在第4实施方式中,其两端部位于从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向长度方向内侧偏离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构成,折回线的一部分沿着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形成的同时,折回线的剩余部分沿着连接翼部605的侧末端部和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的端部的线(在图56中用2点划线表示)形成。因此,这样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也成为折回诱导线。
根据由从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离开的与排泄部相对向部分的密封线681构成的折回诱导线,由于大部分可以形成弯曲的折回线,所以利用第4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也能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600同样的效果。另外,由于设置从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离开的密封线681,对于卷在短裤上时的翼部605的折回部分,能够减少最容易产生变形的翼部605的两侧末端部附近的皱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短裤的合身性。
本发明(第6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进行适宜变更。
例如,侧面防漏部606的2层区域不限于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1张侧面片材661沿宽度方向折回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层叠2张片材而形成。此外,侧面防漏部606也可以不具有2层区域。即,侧面防漏部606可以由未折回的1张侧面片材661形成。
折回线以及折回诱导线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是朝着宽度方向内侧弯曲成凸状,但也可以设定成沿着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包括连续线状和虚线状这两者)。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构成也可以与其它的实施方式适宜组合。
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于生理用卫生巾,也可以适用于内裤里衬(卫生护垫)、失禁衬垫等。穿戴的内衣不限于短裤。
根据本发明(第1发明)的具有侧面防漏部的吸收性物品,侧面防漏部的柔软性和身体追随性优良,穿戴舒适感和防漏性高。此外,本发明(第1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结构适合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包装。
根据本发明(第2发明)的具有侧面防漏部的吸收性物品,身体追随性和穿戴舒适感优良,防漏性高。
根据本发明(第3发明)的具有侧面防漏部的吸收性物品,穿戴舒适感和防漏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第4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吸收性主体、翼部和侧面防漏部,且翼部由用于形成侧面防漏部的侧面片材形成,其中,翼部不易断裂,容易自由地将翼部卷在短裤的裆部上,穿戴时吸收性主体容易紧贴身体。
根据本发明(第5发明)的具有翼状折翼部的吸收性物品,翼状折翼部具有规定的强度且穿戴舒适感和操作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第6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翼部对身体的合身性以及肌肤触感优良,同时容易将翼部从覆盖防移位剂的覆盖片材上揭下来。而且,翼部的折回操作性高,翼部不易在其基端部附近断裂。

Claims (15)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备具有吸收层和防漏层且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并通过一对侧面防漏部将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其中,
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分别包括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而构成,在所述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压花部,
所述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是如下形成的:将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折回至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使得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折回端部,
在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压花部,
在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各自的所述折回端部的附近,具有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彼此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
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伸出的一对翼部,一对所述翼部分别与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同侧的侧面防漏部一起由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一体形成,
所述防漏层由具有透气性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构成,所述侧面防漏部在吸收性主体的侧边部通过密封部与背面片材接合,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以密封部为边界,分成侧面防漏部和翼部,
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由无纺布形成,在该无纺布上设置有通过压花形成的多个凹部,在该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上,凹部按照锯齿状的图案来配置,各个所述凹部分别以俯视为圆形状而不连续地形成,该凹部中,无纺布的纤维被压实,密度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折回端部是如下形成的:至少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两侧,通过以不会留下折痕的方式折回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来形成所述折回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非接合区域中,在折回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相对向的内表面侧上,形成有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一部分突出而成的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所述非接合区域中,在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上设置的通过压花形成的所述多个凹部由底面部和与该底面部的周围延续设置的壁部构成,
所述底面部朝着折回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相对向的内表面侧突出,所述突出部由所述底面部和所述壁部的一部分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非接合区域中,在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上设置有多个垄部,该垄部朝着折回的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相对向的内表面侧突出,所述突出部由所述垄部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侧面防漏部的所述外侧部上,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彼此通过所述压花部而接合。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利用内表面经过剥离处理的包装材料将所述吸收性物品进行单个包装,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主体粘合部,该主体粘合部按照与所述包装材料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剥离自如地与所述包装材料粘合,其中,
所述吸收性物品和所述包装材料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缘侧开始,以肌肤接触面侧为内侧依次弯折2次以上,从而折叠在一起,通过所述弯折在所述吸收性物品上形成多条折线,
位于最接近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的位置上的2条所述折线间的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前端部与位于最接近于所述前端部的位置上的所述折线之间的所述非接合区域及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后端部与位于最接近于所述后端部的位置上的所述折线之间的所述非接合区域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利用内表面经过剥离处理的包装材料将所述吸收性物品进行单个包装,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接触面侧上设置有主体粘合部,该主体粘合部按照与所述包装材料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剥离自如地与所述包装材料粘合,其中,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吸收层上形成有遍及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的前后端部间的中间高出部分,
所述吸收性物品和所述包装材料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缘侧开始,以肌肤接触面侧为内侧依次弯折1次或2次以上,从而折叠在一起,
通过所述弯折而形成的折线以跨越所述中间高出部分的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和所述包装材料按照不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与排泄部相对向的区域被弯折的方式来弯折。
10.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备具有吸收层和防漏层且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并通过一对侧面防漏部将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接触面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其中,
一对所述侧面防漏部分别包括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而构成,在所述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压花部,
所述相对向的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是如下形成的:将多个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重叠,使得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具有端部,
在所述端部上,各个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片材端部之间至少具有非接合部,
在所述侧面防漏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压花部,
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伸出的一对翼部,一对所述翼部分别与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同侧的侧面防漏部一起由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一体形成,
所述防漏层由具有透气性和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构成,所述侧面防漏部在吸收性主体的侧边部通过密封部与背面片材接合,一张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以密封部为边界,分成侧面防漏部和翼部,
所述压花部通过将纤维压实而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非接合部按照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方式来设置,所述各片材端部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位置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片材端部彼此局部地接合,通过所述片材端部彼此局部地接合,在所述侧面防漏部的所述端部上以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了虚线状的未接合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片材端部分别在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的厚度方向上扩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具备覆盖片材,所述侧面防漏部的所述端部被所述覆盖片材覆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多个所述侧面防漏部形成片材通过所述压花部而接合。
CN200780032694.5A 2006-09-04 2007-07-24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01516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9026/2006 2006-09-04
JP2006239026A JP5030510B2 (ja) 2006-09-04 2006-09-04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包装構造
JP277209/2006 2006-10-11
JP2006277209A JP2008093127A (ja) 2006-10-11 2006-10-11 吸収性物品
JP277210/2006 2006-10-11
JP2006277210A JP5084220B2 (ja) 2006-10-11 2006-10-11 生理用ナプキン
JP304265/2006 2006-11-09
JP2006304265A JP5036279B2 (ja) 2006-11-09 2006-11-09 生理用ナプキン
JP2006312935A JP5030548B2 (ja) 2006-11-20 2006-11-20 生理用ナプキ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2935/2006 2006-11-20
JP316906/2006 2006-11-24
JP2006316906A JP5030554B2 (ja) 2006-11-24 2006-11-24 吸収性物品
PCT/JP2007/064477 WO2008029558A1 (fr) 2006-09-04 2007-07-24 Article absorb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6303A CN101516303A (zh) 2009-08-26
CN101516303B true CN101516303B (zh) 2013-09-25

Family

ID=3923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2694.5A Active CN101516303B (zh) 2006-09-04 2007-07-24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30510B2 (zh)
CN (1) CN1015163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4220B2 (ja) * 2006-10-11 2012-11-28 花王株式会社 生理用ナプキン
JP4916296B2 (ja) * 2006-12-15 2012-04-11 花王株式会社 生理用ナプキン
JP4754528B2 (ja) * 2007-05-28 2011-08-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503867B2 (ja) * 2008-12-15 2014-05-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55860B2 (ja) * 2010-09-10 2015-07-2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生理用ナプキン
JP4855533B2 (ja) * 2010-10-05 2012-01-1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702105B2 (ja) * 2010-10-12 2015-04-15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個装体
JP5936560B2 (ja) * 2013-01-18 2016-06-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220588B2 (ja) * 2013-07-26 2017-10-25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800876B2 (ja) * 2013-09-30 2015-10-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EP3119361B1 (en) * 2014-03-21 2018-06-13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Spunbond web material with improved tactile softness attributes
JP5927314B1 (ja) * 2015-03-16 2016-06-0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5496652A (zh) * 2015-12-29 2016-04-20 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防漏吸收用品
JP6427520B2 (ja) * 2016-03-29 2018-11-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277238B1 (ja) * 2016-09-02 2018-02-0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346259B1 (ja) * 2016-12-26 2018-06-2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個装体
CN11065172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动物用的吸收性物品
JP7249742B2 (ja) * 2018-07-30 2023-03-3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0738A (en) * 1995-12-04 1998-03-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ngled band structural elastic-like film cuffs
US5810800A (en) * 1996-06-27 1998-09-2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flexure resistant elasticized cuffs
CN1198922A (zh) * 1997-05-06 1998-11-18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575787A (zh) * 2003-07-24 2005-02-09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22598A (en) * 1976-03-31 1977-10-14 Unitika Ltd Method of construcing culture ponds for fish and shellfishes
JPH0279919A (ja) * 1988-09-17 1990-03-20 Nodatsuku Kk 水上花壇
JP3169304B2 (ja) * 1994-06-20 2001-05-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個袋入り生理用ナプキン
JP3824452B2 (ja) * 1999-07-30 2006-09-2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個装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0738A (en) * 1995-12-04 1998-03-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ngled band structural elastic-like film cuffs
US5810800A (en) * 1996-06-27 1998-09-2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flexure resistant elasticized cuffs
CN1198922A (zh) * 1997-05-06 1998-11-18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575787A (zh) * 2003-07-24 2005-02-09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312695A 2005.11.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55110A (ja) 2008-03-13
CN101516303A (zh) 2009-08-26
JP5030510B2 (ja)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6303B (zh) 吸收性物品
JP3954549B2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EP1961404B1 (en) Disposable under-short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TWI516252B (zh) Dispose of items with disposable dessert
CN204909840U (zh) 一次性尿布
TWI450708B (zh) Absorbent items
CN202665814U (zh) 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JP4939026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8125727A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31448C (zh) 吸收性物品
JP5565920B1 (ja) 男性用尿取りパッドの包装体
JP5036279B2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
WO2020045484A1 (ja) 脇用汗取りパッド
WO2005055904A1 (ja) 陰唇間パッド
KR101166593B1 (ko) 음순간 패드
JP5030554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6192261A (ja) 吸収性物品の包装構造
CN204600913U (zh) 成人用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WO2013030688A2 (en) Body attached absorbent article donning system
US8535468B2 (en) Method for making disposable bodily fluid handling composite pad
JP4558082B1 (ja) 吸収性物品
KR20210016345A (ko) 일회용 착용 물품
US20130012904A1 (en) Individually wrapped absorbent product
CN110536667A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EP2540644B1 (en) Diaper package suitable as a changing m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