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3962B - 具备箱解体装置的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备箱解体装置的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3962B
CN101513962B CN2009100038510A CN200910003851A CN101513962B CN 101513962 B CN101513962 B CN 101513962B CN 2009100038510 A CN2009100038510 A CN 2009100038510A CN 200910003851 A CN200910003851 A CN 200910003851A CN 101513962 B CN101513962 B CN 101513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integration
empty van
path
case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38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3962A (zh
Inventor
小嶋甲子雄
齐藤正嘉
花泽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Automatic Machinery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Automatic Machinery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Automatic Machinery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Automatic Machinery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13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3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3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3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箱解体装置的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其具备搬运装置(2)、移送装置(4)及解体装置(6)。搬运装置(2)具有搬送收纳作为棒状物品的滤棒的箱(B)的传输部(10),搬运装置(2)将箱(B)从传输部(10)进一步搬运至后工序的机械的棒料斗(30)的附近配置的传输带,在该传输带上将箱(B)变成空箱(B`)。移送装置(6)从搬运装置(2)接收空箱(B`),并将接收到的空箱(B`)移送至解体装置(6)。解体装置(6)具有用于空箱(B`)的解体排出路径(78),该解体排出路径(7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传输部(10)的下方,且与传输部(10)上下重合。

Description

具备箱解体装置的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给设备,其将装满例如滤棒等棒状物品的、可解体的箱向后工序的机械供给,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具备箱的解体装置的供给设备。 
背景技术
这种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公开于专利文献1(例如,日本特公平1-35634号公报)。该专利文献1的供给设备向后工序的机械的料斗供给滤棒等棒状物品。详细地说,棒状物品的供给中使用可解体的箱,该箱内收纳有多个棒状物品。将收纳有棒状物品的箱搬运至传送带,该传送带朝向料斗延伸。箱被搬运至传送带时,棒状物品从箱排出至传送带,并载置于该传送带上。之后,传送带上的棒状物品通过传送带被搬运至料斗,并从传送带向料斗内供给。 
另一方面,将滤棒排出至传送带上而变空的箱从上述供给设备向解体装置移送,该解体装置将空的箱解体成坯件。这种解体装置公开于专利文献2(例如,日本特公平6-31083号公报)。 
上述的专利文献2的解体装置通常与专利文献1的供给设备相独立,一般是从该供给设备离开而设置。因此,同时设置有供给设备及解体装置的制造工厂不仅需要用于供给设备及解体装置的设置空间,也需要用于将空的箱从供给设备移送至解体装置的移送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其具备箱解体装置,能够使所述设置空间减小且省略移送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其具备:搬运装置,其包含搬运路径,该的搬运路径用于搬运收纳棒状物品且可解体的箱,在搬运路径的终端,将棒状物品从箱供给后工序的机械,将箱变成空箱;移送装置,其从搬送装置接收空箱并移送,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解体装置,其从移送装置接收空箱,并将该空箱解体成坯件,该解体装置配置于搬运路 径的下方,且包含空箱的解体排出路径,该空箱的解体排出路径与搬运路径至少一部分重合。 
根据上述的供给设备,搬运路径及解体排出路径在上下方向上看至少有一部分互相重合,所以不需要只用于解体排出路径的设置空间。另外,搬运路径及解体排出路径接近配置,所以,能够削减用于移送装置的空箱的移送空间,且可以实现供给设备的小型化。 
具体地,箱具有比其高度长的宽度,而且,搬运路径包含将箱向与其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搬运的传输部。在该情况下,移送装置包含变更空箱的姿势的姿势变更装置,该姿势变更装置能够以规定空箱的宽度的一侧面为前端,将空箱从移送装置向解体排出路径移送。 
该情况下,解体搬出路径所要求的宽度比搬送路径所要求的宽度短,所以,解体装置其整体可以配置于搬运路径的下方。 
优选的是,搬运装置还可以包含在传输部的下游将箱的姿势上下反向的翻转机构,而且,移送装置还包含空箱的移送路径,该空箱的移送路径将搬运路径的终端与解体排出路径连接;从移送路径分支、且能够变更空箱的移送方向的异常排出路径。 
该情况下,解体装置的运转发生异常时,空箱不朝向解体装置移送,而是经由从移送路径分支的异常排出路径排出。所以,即使解体装置的动作停止,搬运装置也能够向后工序的机械继续供给棒状物品,不需要使后工序的机械停止运转。 
具体地,解体装置包含:解体组件,其配置于解体排出路径,将从移送路径接收到的空箱解体成坯件;拉出装置,其将解体组件从解体排出路径向解体排出路径的侧方拉出。该情况下,优选解体组件配置于传输部与移送路径之间。 
该情况下,即使解体装置的动作发生异常,在解体排出路径塞满了空箱,通过将解体组件从解体排出路径向侧方拉出,从而即使解体排出路径存在,也能够容易地对塞满的空箱进行去除。 
此外,具体地说,拉出装置还包含,多个导轨,其引导解体组件从解体排出路径拉出;多个辊,其装备于解体组件,并在导轨上转动自如;多个车轮,其装备于解体组件,在解体组件被拉出时,多个车轮使解体组件移动自如地接地。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供给设备的情况中,搬运装置的搬运路径和解体装置的解体排出路径至少一部分上下重合地配置,所以,不再需要仅解体排出路径所需的设置空间,能够实现供给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对省空间化有很大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大致表示具备解体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供给设备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供给设备内的箱、空箱及坯件的流向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搬运路径和移送路径之间的空箱的交接区域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移送路径的上游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用于从吸附头看到并说明在图1的移送路径的下游部分实施的空箱的姿势变更的图,图5(a)表示姿势变更前的图,图5(b)表示姿势变更后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利用吸附头将空箱从移送路径的终端向解体排出路径交接时吸附头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供给至解体组件的空箱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的空箱的坯件的图; 
图9是表示图1的解体组件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解体组件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解体组件的正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空箱的侧壁的倾动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卡合突起的拉出的图; 
图14是表示从图13的状态将形成侧壁的内侧壁折翼和外侧壁折翼的卡合解除,并在其间确保空间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内外的侧壁折翼从图14的状态展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底壁从图15的状态展开的过程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底壁展开后的底壁的底折翼的展开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供给设备将作为棒状物品的滤棒向后工序的机械、具体地说是棒分配机供给。详细地说,供给设备接收收纳有多个滤棒的箱,并将该箱向棒分配机搬运,将箱内的滤棒向棒分配机供给。之后,从棒分配机移送空的箱, 然后将其解体。图2大致表示供给设备内的箱的流程。 
此外,棒分配机将从供给接收的滤棒分配给多个过滤咀香烟制造机。在过滤咀香烟制造机内,滤棒每隔规定的长度切断,由此,形成用于过滤咀香烟的滤嘴。 
将供给设备大致分开看时,具备:箱的搬运装置2、空箱的移送装置4及空箱的解体装置6,下面对这些装置2、4、6进行详细的叙述。 
搬运装置 
搬运装置2具备箱B的搬运路径8,在箱B内预先收纳有多个滤棒。图1、2中,搬运路径由箭头8的指向表示。搬运路径8在其上游部分具有传输部10,该传输部10接收箱B,并将接收到的箱B在水平方向上搬运。具体地说,传输部10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传输辊12、和与该传输辊12的终端连接的一对传输带14,所述传输带14在传输辊12的宽度方向上相互离开且水平配置。 
箱B为长方体形状,从纸制的坯件可解体地组装。图1表明,在传输部10内,箱B处于横向的姿势,从搬运方向上看后侧的箱B以将邻接于其前侧的箱B依次推出的方式搬运。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箱B从其搬运方向上看,具有底壁、左右的侧壁及后壁及上壁。在此,箱B的高度由其底壁和上壁之间的距离规定,箱B的宽度由其左右的侧壁间的距离规定。箱B的上壁作为盖L形成。该盖L将上壁的后缘作为折页连接于后壁,通过绕折页旋转而开闭。所以,箱B不具有前壁,箱B的前面整体敞开。进一步,箱B内的多个滤棒以所谓叠层的状态(in tiers)收纳,沿搬运方向的箱B的深度尺寸与滤棒的长度大致相同。 
传输部10在其终端位置具有升降机16。在传输部10内当先头的箱B到达终端位置时,升降机16使先头的箱B从传输部10上升至上升位置。具体地,升降机16包含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进给丝杠18、和通过该进给丝杠18的正反旋转沿进给丝杠18上升或下降的升降台20。此外,升降机16配置于所述一对传输带14的外侧。 
在箱B的搬运方向上看,上升位置C的前方配置有翻转装置22。该翻转装置22具备转动中心O及一对料罐24,这些料罐24以夹着转动中心的方式在搬运方向上互相离开而配置。各料罐24具有上下的支持板及端板。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时,一料罐24被定位于与上升位置C邻接的入口位置D,另一 料罐24被定位于从上升位置C离开的出口位置E。此外,图2中,翻转装置22仅以转动中心O来表示。 
利用插入推杆26,上升至上升位置C的箱B被从升降台20上向入口位置D的料罐24推出,被接收到该料罐24内。这时,箱B被夹持于料罐24的上下的支持板之间,另一方面,箱B的敞开的前面利用料罐24的端板堵塞。 
插入推杆26与进给丝杠28连接,且通过该进给丝杠28的正反转,朝向翻转装置22前进或从翻转装置22后退。将箱B插入料罐24内后,升降台20下降至上述的终端位置的下侧,即传输带14的下方位置。 
另外,在上升位置C的附近配置有开盖机构(未图示)。如图2表明,该开盖机构在箱B位于上升位置C时,将箱B的盖L打开,而且,在箱B向入口位置D的料罐24推出时,将盖L水平折叠。因此,入口位置D的料罐24内接收到的箱B的上面敞开。 
之后,翻转装置22绕其转动中心O顺时针转动180°。所以,在入口位置D接收到箱B的料罐24向出口位置E移动,另一方面,出口位置E的空的料罐24向入口位置D移动。这时,箱B的姿势上下翻转。即,在移动至出口位置E的箱B的情况下,箱B的开口的上面朝下,而且,箱B的底壁朝上。另外,箱B的翻转使其开口的前面朝向入口位置D侧。图2中,移动至出口位置E的箱B内的滤棒由参照符号F表示。 
翻转位置22的出口位置E的附近配置有箱B的横进给导向件(未图示),该横进给导向件从出口位置E向上述的棒分配机的棒料斗延伸。图2中,棒料斗由参照符号30表示。如图2表明,因为棒料斗30配置于翻转装置22的侧方,所以横进给导向件在与所述传输部10内的箱B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此外,在横进给导向件与棒料斗30之间配置有滤棒F的接受部G。具体地说,接受部G包括:在横进给导向件的宽度方向上离开的一对侧壁(未图示);形成接受部G的底的可动壁,具体地说是传输带;被确保于该传输带与一侧壁之间、允许箱B的盖L的通过的间隙。图3中,传输带由参照符号31表示。 
另一方面,出口位置E的附近配置有横进给推杆32(参照图1)。该横进给推杆32将位于出口位置E的箱B从料罐24内向接受部G推出。被推出的箱B由横进给导向件引导同时移动至接受部G的传输带31,并被接收到该传 输带31上。这时,传输带31上的箱B的盖L处于通过上述的接受部G的间隙并向传输带31的侧方延出的状态。 
为了进行上述的横进给推杆32的箱B的推出,如图3所示,横进给推杆32安装于链驱动方式的往复滑块34,与该往复滑块34一同能够在出口位置E与接受部G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此外,如图3表明,接受部G的上方配置有吸附头36。该吸附头36具有多个吸附盘38,这些吸附盘38朝向下方。吸附头36安装于支柱40,其沿该支柱40可升降。即,吸附头36在接受部G的正上方位置、和比接受部G更靠上侧的上升位置H之间移动。详细地,吸附头36与环状的驱动链42连接,该驱连链42沿支柱40延伸。吸附头36沿驱动链42的行驶方向上升或下降。 
将箱B供给至接受部G后,吸附头36从上升位置H向接受部G下降,而且,在吸附盘38抵接箱B的时刻,吸附头36的下降停止。在该时刻,吸附盘38吸附箱B。在此,供给至接受部G的箱B通过上述的翻转装置22已经处于翻转的状态,所以,吸附盘38吸附箱B的底壁,箱B开口的上面处于由接受部G的传输带31堵塞的状态。 
所以,吸附头36与箱B一起向上升位置H上升时,箱B内的滤棒F残留于接受部G的传输带31上。即,滤棒F从箱B向传输带31上排出。之后,传输带31行进,由此,传输带31上的滤棒F向棒料斗30移动,并从传输带31向棒料斗30内供给。 
与吸附头36一起上升至上升位置H的箱B其内部的滤棒F已经排出,所以成为空的状态,即成为空箱B`。另外,箱B的上升过程中,形成上述的间隙的接受部G的一侧壁作为对盖L的折入导向件而发挥作用。即,盖L从间隙拔出时,盖L通过一侧壁从水平状态被折成垂直状态,如图3表明,成为从空箱B`的后壁垂下的状态。此外,图3中,参照符号Lf表示连接于盖L的两端的折入折翼。 
移送装置 
移送装置4具备用于上述的空箱B`的移送路径,该移送路径从上升位置H延伸至解体装置6。此外,上升位置H是上述的搬运路径8的终端位置,而且,移送路径由图1~图3中箭头44的指向表示。 
如图3所示,移送路径44在其上游部分包含空箱B`的横进给导轨46, 该横进给导轨46从上升位置H水平地延伸至上述的翻转装置22的出口位置E的上方,具体地,如图4表明,横进给导轨46配置于比上升位置H更靠传输部10侧,相对于处于上升位置H的空箱B`,具有与该空箱B`的开口的前面相对的侧面。横进给导轨46在其侧面具有往复滑块48,该往复滑块48沿横进给导轨46可往复移动。详细地,往复滑块48包含一对卡盘50,各卡盘50具有上侧及下侧的卡盘爪。通过这些卡盘爪在上下方向互相逆向转动,其卡盘50开闭。 
空箱B`位于上升位置时,一对卡盘50被定位于空箱B`的开口的前面,即其底壁的附近。这时,卡盘50处于打开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各卡盘50关闭时,其一对卡盘爪避开上述的吸附盘38从上下把持空箱B`的底壁。 
之后,解除吸附盘38对空箱B`的吸附,而且,往复滑块48与一对卡盘50一起将空箱B`从上升位置H移送至交接位置I。交接位置I被规定于翻转装置22的出口位置E的上方。 
另外,移送路径44还具备纵进给导轨52,该纵进给导轨52配置于横进给导轨46的下游侧。详细地,纵进给导轨52相对于交接位置I被定位于上升位置H的相反例,通过交接位置I在与搬运导轨46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此外,横进给导轨46和纵进给导轨52之间被确保规定的间隔。 
另外,纵进给导轨52还具备往复滑块54,该往复滑块54沿纵进给导轨52可往复移动。往复滑块54包含两个卡盘56,各卡盘56也具有一对卡盘爪,这些卡盘爪发挥与上述的卡盘50的卡盘爪同样的功能。即,将空箱B`移送至交接位置I时,两个卡盘56被定位于空箱B`底壁的附近,这时,卡盘56处于打开状态。之后,卡盘56被关闭,把持空箱B`的底壁。这时,上述的卡盘50也把持空箱B`的底壁,这时,卡盘50、56相互邻接地配置。 
之后,卡盘50被打开,朝向上述的上升位置H侧复动。所以,空箱B`仅由卡盘56把持,空箱B`从卡盘50向卡盘56的交接完成。该时刻,被卡盘56把持的空箱B`与往复滑块54一起沿纵进给导轨52被移送至交接位置J。该交接位置J被规定在横进给导轨52的下游侧。 
另一方面,如图4表明,横进给导轨52也从交接位置I向交接位置J的相反侧,即异常排出方向(传输部10侧)延伸。所以,往复滑块54也能够将位于交接位置I的空箱B`与卡盘56一起沿纵进给52向异常排出方向移送。 
详细地,图4中箭头所示的异常排出路径58从移送路径44沿异常排出 方向分支。具体地,如图1表明,异常排出路径58包含与交接位置I邻接配置的接收导向件60、和从该接收导向件60延伸的排出传输带62、和连接于该排出传输带62的终端的排射件(排出シユ一タ)64。 
空箱B`从交接位置I被移送至排出传输带62,而且,当卡盘56对空箱B`的把持被解除时,空箱B`载置于排出传输带62上。之后,排出传输带62上的空箱B`从排出传输带62被排出向排射件64。即,往复滑块54及一对卡盘56能够沿移送路径44或者异常排出路径58移送空箱B`。 
参照图3表明,横进给导轨46被定位于比位于交接位置I的空箱B`更高的位置,所以,空箱B`不会碰撞横进给导轨46,而沿异常排出路径58移送。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上述的交接位置J配置有吸附头66。该吸附头66具备四个吸附盘68,这些吸附盘68以分别位于矩形的角部的方式而配置。空箱B`被移送到交接位置J时,吸附盘68吸附空箱B`的后壁的外面。之后,卡盘56对空箱B`的把持被解除,卡盘56向交接位置I双动。在该时刻,空箱B`被从卡盘56交接给吸附头66。 
吸附头66绕其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头支架70。头支架70经由臂72安装于升降滑块74。升降滑块74安装于进给丝杠76,如图1表明,该进给丝杠76朝向解体装置6在垂直方向上延伸。进给丝杠76转动时,根据进给丝杠76的旋转方向,升降滑块74、即吸附头66沿进给丝杠76上升或下降。 
所以,在交接位置J,吸附头66所吸附的空箱B`通过升降滑块74的下降,从交接位置J移送至移送路径44的终端位置K。终端位置K被规定在交接位置J的下方。 
此外,在空箱B`从交接位置J下降至终端位置K的过程中,吸附头66绕其轴线转动90°,使空箱B`的姿势变更。所以,如图5(a)所示,空箱B`位于交接位置J时,空箱B`为其底壁朝上的翻转姿势,但是,空箱B`被移送至移送路径44的终端位置K时,如图5(b)所示,空箱B`变为横向姿势。该情况下,空箱B`的底壁变垂直,而且,其两侧壁位于上下的位置。 
解体装置 
解体装置6具备用于空箱B`的解体排出路径,该解体排出路径在图1及图2中由箭头78的指向表示。解体排出路径78从上述的移送路径44的终端位置K向传输部10延伸。解体排出路径78的下游部分配置于传输部10的下方,在上下方向上看与传输部10重合。 
更详细地说,解体装置6具备吸附头80,该吸附头80配置于解体排出路径78的上游部分。吸附头80具有四个吸附盘82,这些吸附盘82与吸附头66的吸附盘68的情况相同而配置。驱动杆84的上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吸附头80,该驱动杆84的下端连结于驱动轴86。该驱动轴86配置于移送路径44的终端位置K的下方。驱动轴86旋转时,驱动杆84根据驱动轴86的旋转方向,以其下端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此外,吸附头80上连接有滑杆88,该滑杆88从吸附头80向传输部10延伸。滑杆88滑动自如地贯通支承套筒90,该支承套筒90绕其轴线旋转自如地被支承。 
吸附头80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时,吸附头80被定位成垂直的姿势。这时,吸附头80进入到达了移送路径44的终端位置K的空箱B`内,以与吸附头66之间夹入空箱B`的方式而配置。 
该状态下,吸附盘82吸附空箱B`的后壁的内面,另一方面,吸附头66对空箱B`的吸附被解除。所以,空箱B`从移送装置4的吸附头66被交接给解体装置6的吸附头80。 
之后,驱动杆84以驱动轴86为中心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驱动杆84将滑杆88向支承套筒60推出。所以,滑杆88相对于支承套筒90滑动,同时与支承套筒90一起绕支承套筒90的轴线顺时针转动。滑杆88的滑动使支承套筒90和吸附头80之间的距离减少,因此,吸附头80一旦从终端位置K向支承套筒90水平移动后,再向下方移动。之后,驱动杆84的转动进一步前进时,滑杆88相对于支承套筒90逆向滑动,驱动杆84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吸附头80被定位于解体装置6的解体位置M。在该解体位置M,吸附头80变为朝下的水平姿势。吸附头80、驱动杆84及滑动杆88的上述的动作概略地示于图6。 
所以,吸附头80所吸附的空箱B`也与吸附头80一起从终端位置K移动至解体位置M。在解体位置M,空箱B`变为开口的前面朝上的姿势。详细地,参照图2表明,空箱B`从终端位置K朝向解体位置M时,空箱B`以其下侧的侧壁为前头移动,所以,空箱B`按照其长度方向、即由其一对侧壁间规定的宽度沿着解体排出路径78的方式被定位于解体位置M。 
此外,吸附头80从解体位置M朝向终端位置K复动时,吸附头80从所述终端位置K逆向追踪解体位置M的移动轨迹。所以,吸附头80不与到达 终端位置K的下一个空箱B`的下侧的侧壁碰撞,而进入空箱B`内,且被定位于终端位置K。 
在解体位置M配置有解体组件92。该解体组件92具有用于空箱B`的解体工作台94,该解体工作台94能够从吸附头80接收空箱B`。即,解体位置M的空箱B`被定位于解体工作台94的正上方,通过将吸附头80对空箱B`的吸附解除,空箱B`被载置于解体工作台94上。 
解体装置6具有将解体工作台94上的空箱B`解体为其坯件N的功能。解体装置6的详细情况如后所述。 
解体工作台94的下侧配置有气缸96,该气缸96能够使解体工作台94与空箱B`的坯件N一起升降。另一方面,在解体工作台94的上方配置有吸附头98,该吸附头98具备多个吸附盘100。与解体工作台94一起上升的坯件N吸附于吸附头98的吸附盘100,坯件N从解体工作台94被交接给吸附头98。 
此外,吸附头98能够沿解体排出路径78的下游部分往复移动。具体地,在解体排出路径78的下游部分配置有进给丝杠102,该进给丝杠102从解体位置M的上方水平地延伸至传输部10。在上下方向上看进给丝杠102的大部分与传输部10处于重合的状态。吸附头98安装于进给丝杠102,根据进给丝杠102的旋转方向,能够沿进给丝杠102往复移动。所以,吸附头98能够将吸附的坯件N移送至传输部10的下方。 
此外,在传输部10、即进给丝杠102的下方配置有例如托板104。吸附头98将坯件N移送至托板104的正上方,之后,将坯件N向托板104排出。 
在对空箱B`的解体进行说明之前,对空箱B`进行如下详述。 
空箱 
图7表示供给至解体位置M的空箱B`,图8表示空箱B`的坯件N。 
图7中,空箱B`的后壁、左右的侧壁及底壁分别由参照符号R、S、X表示。另外,如图8表明,侧壁S通过使外侧折翼Sa及内侧折翼Sb互相重合而形成,外侧折翼Sa与后壁R之间的折叠线上形成有一对卡止孔Y。另一方面,在内侧折翼Sb的外缘形成有一对卡止突起Z,这些卡止突起Z可以插入对应的卡止孔Y。此外,底壁X在其两端缘分别具有底折翼Xf,这些折翼Xf上形成有切口Xc。该切口Xc允许与底壁X侧的卡止孔Y相对卡止突起Z的插入。即,从坯件N组装成空箱B`时,将底壁X的底折翼Xf夹入形成所 对应的一侧的侧壁S的外侧折翼Sa和内侧折翼Sb之间,然后在卡止孔Y插入所对应的卡止突起Z。 
解体部 
图9表示解体部93的平面图,该解体部93在其中央包含上述的解体组件92,解体组件92具备矩形的组件构架106,该组件构架106水平地配置。组件构架106具有多个辊108,这些辊108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组件构架106的两侧面。这些两侧面在横断解体排出路径78的方向上延伸。 
在组件构架106的外侧配置有一对导轨110,这些导轨110沿组件构架106的上述两侧面中的对应侧的侧面延伸。各导轨110将辊108从上下可转动地夹入,经由这些辊108支承组件构架106。所以,组件构架106、即解体组件92沿导轨110移动时,解体组件92能够从解体位置M向解体部93的外侧,即解体排出路径78的侧方拉出。此外,导轨110安装于解体部93的外侧构架112。 
如图10及图11所示,组件构架106在其下面具备多个车轮114。解体组件92被拉出至解体排出路径78的侧方时,解体组件92经由车轮114接地。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解体工作台94在其周围具备四个定位部件116、118、120、122。定位部件116配置于组件构架106,在将空箱B`供给至解体工作台94上时,空箱B`的盖L被定位于定位部件116。定位部件116与气缸连接,通过该气缸的动作,定位部件116能够相对于空箱B`的盖L抵接、分离。 
更详细地说,定位部件116具有上下接受导向件116a、116b(参照图11),这些接受导向件116a、116b沿盖L的前端缘延伸,在这些接受导向件116a、116b之间确保能够接受盖L的间隙。如图9表明,上侧的接受导向件116a的两端从盖L的对应的侧的端向折入折翼Lf侧突出。此外,参照图11表明,在接受导向件116a、116b之间配置有用于盖L的阻挡部116c。 
即,定位部件116朝向解体工作台94上的空箱B`的盖L前进时,盖L被接收到定位部件116的上下的接受导向件116a、116b之间,以其前端缘抵接于阻挡部116c,而且,上侧的接受导向件116a被定位于盖L的对应的侧的折入折翼Lf,阻止该折入折翼Lf的浮起。 
另一方面,定位部件118、120也被配置于组件构架106,且以与空箱B`的对应的侧的侧壁相对的方式配置。定位部件118、120能够相对于空箱B` 的对应的一侧的侧壁抵接、分离,并且能够相对于组件构架106升降。此外,定位部件118、120的抵接、分离及升降分别通过气缸的伸缩来实施。 
处于上升位置的定位部件118、120朝向空箱B`前进时,这些定位部件118、120分别抵接于空箱B`对应的侧壁,夹住空箱B`。 
此外,定位部件122也装备于组件构架106,配置于空箱B`的底壁侧。定位部件122能够相对于底壁抵接、分离,并且能够相对于组件构架106上升。定位部件122的抵接、分离及升降也分别利用气缸的伸缩来实施。位于上升位置的定位部件122前进到空箱B`的底壁时,抵接于该底壁。因此,定位部件122能够与上述定位部件116协动而夹住空箱B`。 
从上述的说明可以明了,定位部件116~122从空箱B`的四面分别抵接于该L、两侧侧及底壁,由此,在解体工作台94上实施空箱B`的定位。 
另一方面,解体工作台94具备4个吸附盘124,这些吸附盘124以在解体工作台94的上面露出的方式而配置。在解体工作台94上完成空箱B`的定位之后,解体工作台84的吸附盘124吸附空箱B`的后壁,由此,空箱B`被保持于解体工作台94。该状态下,定位部件116~122分别从空箱B`暂时后退后下降,被定位于这些待机位置。这时,空箱B`通过吸附盘124保持于解体工作台84上,所以,空箱B`的定位不会产生偏差。 
上述的定位部件118、120上分别具有一对解除销126。这些解除销126配置于对应的定位部件(118或120)的两侧,并朝向空箱B`的对应的一侧的侧壁延伸。解除销126与对应的定位部件一起升降,但是,能够与定位部件独立地相对于空箱B`的侧壁抵接、分离。即,解除销126的抵接、分离通过有别于用于使定位部件抵接、分离的气缸的气缸的伸缩来实施。 
所以,空箱B`的定位完成后,一对解除销126朝向空箱B`的侧壁前进,并能够分别与插入该侧壁的卡止孔Y的一对卡止突起Z抵接。 
此外,在上述的定位部件116的附近配置有一对打开销128。这些打开销128被定位于定位部件116的两端部,并朝向空箱B`的对应的侧壁。一对打开销128能够相互独立地在三维方向移动。因此,解体部93的外构架112上具备能够使一对打开销128进行三维移动的气缸机构。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外构架112的上部具备转动臂130。该转动臂130配置于上述的定位部件122的上方。转动臂130具有支承于外构架112的基端,能够以该基端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转动。此外,转动臂130在其前 端具有底打开辊132,该底打开辊132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转动臂130。 
另外,如图9所示,定位部件122的两侧分别配置有一对打开板134。这些打开板134装备于组件构架106,能够分别在相对于空箱B`抵接、分离的方向上在水平面内往复转动。 
接着,参照图12~图17,对空箱B`的解体顺序进行以下说明。 
如上所述,在解体工作台94上空箱B`的定位完成时,首先,一对打开销128朝向空箱B`前进,进入空箱B`内、即进入空箱B`的两侧壁S间。之后,打开销128朝向空箱B`的对应的侧壁S移动。所以,如图12表明,打开销128抵接于对应的侧壁S的上端部而使侧壁S倾动,两侧壁S的上端部间的间隔增加。对于这样的侧壁S的倾动而言,向侧壁S的卡止突起Z施加从卡止孔Y将卡止突起Z拔出的力,之后,能够容易地拔出卡止突起Z。 
接着,如图13所示,上述的解除销126朝向空箱B`的对应的侧壁S前进,而且,分别与该侧壁S的卡止突起Z抵接。所以,解除销126在将卡止突起Z推入空箱B`的同时插通卡于止孔Y,卡止突起Z从卡止孔Y完全被拔出。 
解除销126进一步前进时,如图14所示,解除销126将侧壁S的内侧折翼Sb从底折翼Xf拉开,确保底折翼Xf与内侧折翼Sb之间的所需要的空间。 
如上所述,解除销126与卡止突起Z抵接之前,侧壁S通过打开销128的动作而倾动,所以,解除销126的前进能够使从卡止孔Y拔出卡止突起Z的动作容易地实施。这一点在卡合突起Z处于牢固地卡合于卡止孔Y的状态的情况下,在解除销126抵接于卡合突起Z时,卡合突起Z及卡止孔Y可能发生破损。但是,即使是新的空箱B`,由于在解除销126和卡止突起Z的抵接之前,侧壁S倾动,从而也能够可靠地阻止卡合突起Z及卡合孔Y的破损。 
之后,如图14所示,对应的打开销128进入确保在侧壁S内的上述空间内。具体地说,打开销128相对于空箱B`暂时后退后,在侧壁S的空间内进入下部。之后,解除销126及上述的定位部件116~122朝向它们的待机位置复动。 
之后,打开销128执行例如图14中箭头T表示的箱式运动(ボツケスモ一シヨン)。打开销128的箱式运动使内侧折翼Sb朝向上方转动,之后,使内侧及外侧折翼Sa一起朝向下方转动。由此,内外的折翼Sb、Sa水平展开,被定位在与后壁R相同的面内。 
如图15所示,上述侧壁S的展开解除侧壁S对底折翼Xf的拘束。因此, 之后,上述的转动臂130朝向下方转动时,如图16所示,转动臂130的底打开辊132抵接于底壁X的内面并将底壁X展开,并被定位在与后壁R相同的面内。 
之后,打开板134朝向展开的底壁X转动时,即,打开板134向图17中的箭头方向W移动时,打开板134抵接于底壁X的对应的底折翼Xf,将该底折翼Xf水平地推倒。在该时刻,空箱B`的解体完成,在解体工作台94上空箱B`返回坯件N。 
打开销128、底打开辊132及打开板134双动至它们的待机位置后,如上所述,解体工作台94上的坯件N被保持于吸附头98,且与该吸附头98一起在传输部10的下方移送并排出到托板104上。 
根据上述供给设备,空箱B`的解体装置6配置于传输部10的下方,另外,解体排出路径78的一部分与传输部10上下重合而配置。所以,能够大幅削减仅解体装置6所要求的设置空间,从而,具备解体装置的本发明的供给设备变得小型化。该结果是,本发明的供给设备能也够取代棒分配机而直接连结于过滤咀香烟制造机。 
此外,箱B在传输部10内搬运时,箱B为其长度方向和传输部10上的搬运方向正交的姿势,但在将空箱B`供给至解体排除径路78上时,空箱B`变为其长度方向沿着解体排出路径78的姿势。因此,解体排除径路78中,空箱B`或坯件N的移送所要求的宽度狭小(参照图2)。该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本发明的供给设备小型化,即,能进一步减小其设置空间。 
另一方面,在解体组件92上发生空箱B`或坯件N的堵塞时,解体组件92能够向解体排出径路78的侧方抽出。所以,能够容易地去除上述的堵塞,另外,在具有解体组件92的维护检查方面的优点。 
另外,堵塞的除去作业中,解体装置6的动作停止。但是,移送装置4内,空箱B`的移送中使用从移送路径44分支的异常排出路径58。所以,即使解体装置6的动作停止,供给设备也能够继续进行滤棒向棒料斗30的供给,不会导致过滤咀香烟制造机的运转停止。 
此外,解体装置6的各部的动作,即,上述的气缸的动作平时由传感器监视,根据这些传感器的信号,能够检测出上述的堵塞。所以,当检测出堵塞时,使用异常排除径路58。 
另外,本发明的供给设备当然能够用于滤棒以外的各种棒状物品的供给。 

Claims (7)

1.一种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该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具备箱解体装置,并具备:
搬运装置,其包含搬运路径(8),该搬运路径(8)用于搬运收纳棒状物品且可解体的箱(B),在搬运路径(8)的终端,将棒状物品从所述箱(B)供给后工序的机械(30),将所述箱(B)变成空箱(B`);
移送装置(4),其从所述搬送装置(2)接收所述空箱(B`)并移送,
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解体装置(6),其从所述移送装置(4)接收所述空箱(B`),并将该空箱(B`)解体成坯件(N),
所述解体装置(6)配置于所述搬运路径(8)的下方,且包含有所述空箱(B`)的解体排出路径(78),所述空箱(B`)的所述解体排出路径(78)与所述搬运路径(8)至少一部分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B)具有比其高度长的宽度,
所述搬运路径(8)包含将所述箱(B)向与其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搬运的传输部(10),
所述移送装置(4)包含变更所述空箱(B`)的姿势的姿势变更装置(66),
所述姿势变更装置(66)能够以规定所述空箱(B`)的宽度的一侧面为移送方向的前端,将所述空箱(B`)从所述移送装置(4)向所述解体排出路径(78)移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运装置(2)还包含在所述传输部(10)的下游将所述箱(B)的姿势上下反向的翻转机构(2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装置(4)还包含所述空箱(B`)的移送路径(44),所述空箱(B`)的所述移送路径(44)将所述搬运路径(8)的所述终端和所述解体排出路径(78)连接;
从所述移送路径(44)分支、且能够变更所述空箱(B`)的移送方向的异常排出路径(5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给设备,其中,
所述解体装置(6)还包含:
解体组件(92),其配置于所述解体排出路径(78),将从所述移送路径(44)接收到的所述空箱(B`)解体成坯件(N);
拉出装置(108、110、114),其将所述解体组件(92)从所述解体排出路径(78)向所述解体排出路径(78)的侧方拉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体组件(92)配置于所述传输部(10)与所述移送路径(44)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给设备,其中,
所述拉出装置包含:多个导轨(110),其引导所述解体组件(92)从所述解体排出路径(78)拉出;多个辊(108),其装备于解体组件(92),在所述导轨(110)上转动自如;多个车轮(114),其装备于解体组件(92),在所述解体组件(92)被拉出时,该多个车轮(114)使所述解体组件(92)移动自如地接地。
CN2009100038510A 2008-02-21 2009-02-06 具备箱解体装置的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 Active CN1015139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0027/08 2008-02-21
JP2008040027A JP5142756B2 (ja) 2008-02-21 2008-02-21 箱の解体装置付き棒状物品の供給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3962A CN101513962A (zh) 2009-08-26
CN101513962B true CN101513962B (zh) 2012-07-04

Family

ID=41038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8510A Active CN101513962B (zh) 2008-02-21 2009-02-06 具备箱解体装置的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42756B2 (zh)
CN (1) CN1015139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6694A1 (de) * 2009-11-13 2011-05-26 Hauni Maschinenbau Ag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packen von Kartons der Tabak verarbeitenden Industrie
CN108438779B (zh) * 2018-03-23 2024-04-02 苏州英派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打角机物料输送装置
CN110371600A (zh) * 2018-08-30 2019-10-25 天津京东深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输送系统及货物输送方法
CN110749705B (zh) * 2019-11-05 2022-03-2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爆珠滤棒或爆珠卷烟进样装置
JP7371654B2 (ja) * 2021-03-18 2023-10-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部品収容装置
CN115180394B (zh) * 2022-07-22 2024-04-09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一种夹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68761B (sv) * 1992-02-19 1993-03-15 Norden Pac Dev Ab Tubplockare med gripanordning
DE19945808B4 (de) * 1999-09-24 2008-09-04 Hauni Maschinenbau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einanderfolgenden Entleeren von Behältern
WO2001068484A1 (en) * 2000-03-16 2001-09-20 Yuyama Mfg. Co., Ltd. Automatic dispenser for injection-containing memb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96757A (ja) 2009-09-03
CN101513962A (zh) 2009-08-26
JP5142756B2 (ja)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3962B (zh) 具备箱解体装置的棒状物品的供给设备
RU233466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упаковок для сосудов
US5024042A (en) Bag fill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JPS6351223A (ja) 包装機械に用紙を送る搬送装置
CA2759823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ackages for cigarettes
JP6082000B2 (ja) 1つの容器が他の容器の内側にある少なくとも2つの容器を各々が備えた硬質パケットを製造するための包装機及び方法
US6062807A (en) Battery plate feeder having oscillating pick-up head
CN104349980B (zh) 纸箱盒子去除系统
ES2309729T3 (es) Dispositivo para la introduccion de al menos una banda de material o de al menos una cuerda de banda en un aparato de plegado.
JPH03176349A (ja) パック用ブランクスタックの運搬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FI82916B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infoerande av aotminstone en inlaga i en vikt tryckprodukt.
FR2494240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inserer au moins une piece intercalaire dans des articles d'imprimerie
KR20140001743A (ko) 용기공급장치
CN109850249A (zh) 用于运输包装的设备
NO314394B1 (no) Innretning for sortering og selektiv samling av flate produkter
ITBO20080334A1 (it) Macchina per la formazione di scatole.
ES2306956T3 (es) Dispositivo para la insercion automatica de productos en sobres.
JP2001261005A (ja) ブランク特にシガレットパック用収入印紙の取り扱い装置
CN103732497B (zh) 用于制造香烟的翻盖盒式包装的方法和设备
US8066109B2 (en) Device for handling diapers
JPH05238630A (ja) 印刷物を収集または丁合いし、そして綴じ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04513853A (ja) 物品排除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H07144776A (ja) カード状製品の供給装置
JP2010155337A (ja) 円錐切頭形ベースエレメントの装飾エレメントを切断するためのマシンおよびこのような切断マシンを備える円錐切頭形ベースエレメントを形成しかつ装飾エレメントを配置するためのアッセンブリ
ITBO20120336A1 (it) Metodo e apparecchiatura per il riempimento di contenitori con articoli a forma di barret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