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1482A - 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排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排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1482A
CN101501482A CNA2007800290394A CN200780029039A CN101501482A CN 101501482 A CN101501482 A CN 101501482A CN A2007800290394 A CNA2007800290394 A CN A2007800290394A CN 200780029039 A CN200780029039 A CN 200780029039A CN 101501482 A CN101501482 A CN 101501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entioned
determinator
butt
outpu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90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1482B (zh
Inventor
渡边英式
饭尾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 Hei Hold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1501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1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1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1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68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chemical o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e.g. by polarograph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5Details of handling test elements, e.g. dispensing or storage,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est meth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blood, pH-value of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27Biochemical electrodes, e.g.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for in vitro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95Strip shaped analyte sensors for apparatus classified in A61B5/145 or A61B5/157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c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Measurement Of Levels Of Liquids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包括:装卸自由地保持其一端形成有电极端子的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与传感器的电极端子弹性地抵接,取出分析所需的信号的连接端子;具有设置成能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推出的推出部件,对于在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传感器,在解除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连接端子的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的排出机构;以及在利用排出机构推出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与该传感器弹性地抵接而对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部。由此,能够在样品测定后不会接触附着了样品的传感器地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可以提高操作性,防止感染病。

Description

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排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集、测定体液等的样品的测定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排出机构。
背景技术
迄今,作为用来简易地分析体液的特性的分析装置,电化学地测定血糖值的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正被实用化。
如图15所示,公开了测定装置700,其具有:相对于测定装置主体1可滑动地配设的排出杆2、与排出杆2连动而推出传感器200的滑块(未图示)(参见专利文献1)。如图17(a)所示,上述传感器200在其前端具有采取血糖的空腔(未图示)。在该空腔内具有含有酶和电子传送体等的试剂层、以及电极。在传感器200的后端设置了电极端子200a。
测定装置700在内部具有通过向传感器200的电极施加电压而测定因血糖中的葡萄糖与试剂层反应而产生的与血糖中的葡萄糖浓度对应的电流值的电路,基于该测定到的电流值计算血糖值,把该血糖值显示在显示器700a上。
图16(a)是上述现有的测定装置700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16(a)中,测定装置700通过把排出杆2的爪2a(两处)插入测定装置主体1的长孔1a中而相对于测定装置主体1可滑动地配置排出杆2。该排出杆2具有树脂弹簧2b。
另外,基板5具有连接器16,用螺丝等与测定装置主体1紧固连接。连接器16具有推出部件11。该推出部件11通过基板5的切口5a和连接器16的切口与排出杆2的滑动嵌合部2c嵌合起来。因此,推出部件11成为与排出杆2连动而在切口5a的长度方向上可滑动的状态。
下面,用图16(b)说明传感器200的排出动作。图16(b)是把图16(a)所示的测定装置主体1、排出杆2和基板5组合起来的状态下的测定装置700的剖视图,示出了已把采取血糖的细长小片状的传感器200安装在测定装置700上的状态。
在把传感器200安装到测定装置700上,进行了体液等的样品的测定之后,为了排出传感器200,首先用手指使排出杆2沿图16(b)的箭头方向滑动。这样一来,推出部件11与排出杆2连动而同样地沿箭头方向滑动,推出部件11从连接器16推出传感器200,从测定装置主体1排出传感器200。
在此,由于排出杆2具有树脂弹簧2b,在使排出杆2滑动而排出传感器200时,利用该树脂弹簧2b作用朝与传感器200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偏压排出杆2的力。
另外,如图19所示,在连接器16内部的推出部件的突起部11a滑动时,连接器16中包含的几个电极(连接端子)14也可以处于不与该突起部11a接触的位置上。
这样,通过利用上述排出机构从测定装置700排出传感器200,完成了利用测定装置700进行的血糖值的一连串测定过程。
在这样的现有的测定装置中,操作者无须接触附着在传感器上的样品就可以丢弃传感器,具有能够防止疾病等的感染的效果。而且,由于能够通过滑动排出杆2而排出传感器,所以能够容易地排出传感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4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利用现有的测定装置700进行的测定中,如图17(b)所示,患者首先把传感器200插入测定装置700的连接器701,然后利用称为穿刺器件(lancet device)的穿刺器具刺扎皮肤,进行用来获得体液的穿刺操作,把得到的体液滴到传感器200上进行测定。接着,在测定结束后,利用可滑动地配置的排出杆2的移动从连接器701推出附着了体液的传感器200,从测定装置主体1排出该传感器200。然后插入新的传感器200进行再次测定。这样,患者和患者陪护人、或者医院相关人员等的操作者每次进行测定时必须进行传感器200的插入和脱离。
于是,在如上述的现有排出机构中,如作为测定装置700的要部剖视图18(a)的放大图的图18(b)所示,一般地传感器900的厚度要薄且做成平坦的形状,由于在利用连接端子14从上部弹性地抵接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的状态下利用推出部件11排出,传感器200被弹出。
即,在插入传感器200时,如图18(b)所示,连接端子14通过其形状改变而从上部弹性地推压固定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但一旦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和连接端子14的连接被解除,则在该瞬间,如图18(c)所示,连接端子14被作用恢复到抵接前形状的恢复力R1,利用该恢复力R1把该传感器200沿排出方向弹出。其结果,如图15所示,被滴有体液等的样品的传感器以操作者不期望的高于所需速度的速度V1飞出,滴在传感器200上的样品有附着在人体上的可能性。在样品中含有病原体时还有引发感染病的危险性,希望有能够安全地丢弃传感器的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排出方法。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调整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时的排出速度,防止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的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排出方法。
(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的测定装置是一种对由其一端形成有电极端子的传感器收集的分析样品进行电化学分析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该测定装置主体为一体、且装卸自由地保持上述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被上述测定装置主体能弹性变形地支撑,与由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的上述电极端子弹性地抵接,取出分析所需的信号;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具有设置成能相对于上述测定装置主体进行推出的构件,并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该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制动单元,该制动单元设置在上述测定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上,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与该传感器弹性地抵接而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由此,在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机构包含上述制动单元。
由此,可以一体地形成排出机构和制动单元,可以削减构件数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3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单元由弹性材料构成。
由此,能够降低传感器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4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3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材料是树脂材料、金属材料或橡胶材料。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5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单元是在与上述传感器的侧面或一平面抵接的位置上设置的第一制动部。
由此,能够降低传感器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而且,无需只有在排出传感器时制动部才与上述传感器抵接的复杂结构,可以简单地构成制动部。另外,由于制动部与传感器的侧面或一个平面抵接,因摩擦等产生的温度变化不会对样品的测定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6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单元是在与上述传感器的侧面或一平面抵接的位置上设置的由旋转体构成的第二制动部。
由此,能够降低传感器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而且,无需只有在排出传感器时上述制动部才与传感器抵接的复杂结构,可以简单地构成制动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7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利用上述连接端子进行的向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的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或者把该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前移预定量得到的传感器位置处,上述制动单元与上述传感器抵接。
由此,由于在连接端子和传感器的电极端子完全分离后,制动单元才与传感器抵接,可以与由连接端子产生的对传感器电极端子的推压力无关地、可靠地降低传感器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8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5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利用上述连接端子进行的向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的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或者把该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前移预定量得到的传感器位置处,上述第一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抵接。
由此,由于在连接端子和传感器的电极端子完全分离后,第一制动部才与传感器抵接,可以与连接端子对传感器电极端子的推压力无关地、可靠地降低传感器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9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6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利用上述连接端子进行的向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的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或者把该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前移预定量得到的传感器位置处,上述第二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抵接。
由此,由于在连接端子和传感器的电极端子完全分离后,第二制动部才与传感器抵接,可以与连接端子对传感器电极端子的推压力无关地、可靠地降低传感器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0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单元是由在排出上述传感器时与该传感器抵接而由螺线管将上述传感器制动的第三制动部构成的。
由此,在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1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0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制动部包括:检测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根据上述位置检测单元的输出而驱动上述螺线管的螺线管驱动单元;以及能与上述螺线管连动而移动的制动臂。
由此,在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2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单元是由在排出上述传感器时与该传感器抵接而由偏心凸轮将上述传感器制动的第四制动部构成的。
由此,在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3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2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制动部包括:与在上述排出机构上设置的排出杆连动的凸轮驱动杆;以及上述偏心凸轮,该偏心凸轮具有能与上述凸轮驱动杆的一端啮合的接合部和与上述传感器抵接的凸部,且能以支轴为中心旋转。
由此,在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4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3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偏心凸轮的凸部的材料是弹性材料。
由此,能够降低传感器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5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4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材料是树脂材料、金属材料或橡胶材料。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6的测定装置是一种对由其一端形成有电极端子的传感器收集的分析样品进行电化学分析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该测定装置主体为一体、且装卸自由地保持上述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被上述测定装置主体能弹性变形地支撑,与由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的上述电极端子弹性地抵接,取出分析所需的信号;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具有设置成能相对于上述测定装置主体进行推出的构件,并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该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第五制动部,该第五制动部设置在上述测定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上,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从在主体侧设置的空气孔对上述传感器进行空气的吸引或排气,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由此,在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而且,由于利用空气,所以没有摩擦导致的磨损,可以使稳定的制动力持续。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7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6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五制动部包括:检测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根据上述位置检测单元的输出而驱动能进行空气的吸引或排气的泵的泵驱动单元;以及流路,其一端与上述泵连接,另一端与设置成与上述传感器的平面相对置的上述空气孔连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8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6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孔设置成与上述传感器的平面成任意的角度。
由此,在排出传感器时,可以任意地选择用作制动器的空气的方向。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9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6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孔设置在上述传感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者两个表面方向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0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6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孔设置有多个。
由此,可以使传感器的排出方向和排出位置更加稳定。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1的测定装置,是在方案16所述的测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五制动部通过减压或加压调整上述吸引或排气的空气量。
由此,可以使传感器的排出方向和排出位置更加稳定。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2的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方案1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第2步骤,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上述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主体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第3步骤,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使上述测定装置的制动单元与上述传感器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由此,在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3的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方案5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第2步骤,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上述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主体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第3步骤,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使上述测定装置的第一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的侧面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由此,在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4的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方案6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第2步骤,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上述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第3步骤,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使上述测定装置的第二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的上下表面弹性地抵接,通过旋转该第二制动部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由此,在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5的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方案11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第2步骤,检测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第3步骤,根据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而驱动上述螺线管;以及第4步骤,驱动能与上述螺线管连动而移动的上述制动臂,使上述测定装置的第三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由此,在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6的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方案13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第2步骤,驱动上述测定装置的凸轮驱动杆,使得与偏心凸轮接触;以及第3步骤,以支轴为中心旋转上述偏心凸轮,使上述偏心凸轮的凸部与上述传感器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由此,在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7的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方案16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第2步骤,检测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第3步骤,根据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而驱动泵;以及第4步骤,通过经由与上述泵连结的流路从在上述测定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空气孔进行空气的吸引或排气,从而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由此,在排出传感器时,可以防止该传感器高于所需速度的快速飞出。
(发明效果)
如果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在排出传感器时,由于能够一边控制传感器从测定装置飞出的量,一边以稳定的速度排出传感器,所以具有可以防止该传感器以操作者无法预测的高于所需速度的的速度排出,患者、患者陪护人或者医院相关人员等的操作者无须直接接触滴有体液等的样品的传感器就可以安全地丢弃传感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的连接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的连接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中的传感器排出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测定装置的连接器部的分解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测定装置的连接器部的分解平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测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用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排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用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2中的传感器排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用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3中的传感器排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用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4中的传感器排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用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5中的传感器排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现有的具有排出机构的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16(a)是现有的具有排出机构的测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6(b)是现有的具有排出机构的测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17(a)是表示传感器的结构的图,图17(b)是现有的具有排出机构的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18(a)是现有的具有排出机构的测定装置的详细的剖视图,图18(b)、图18(c)是现有的具有排出机构的测定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19是现有的具有排出机构的测定装置中的连接器的分解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10、700 测定装置         1  主体
1a            长孔             1b 凸部
2             排出杆           2a 爪
2b            树脂弹簧         2c 滑动嵌合部
3、16、701    连接器           4  内侧连动部件
4a            嵌合部           5  基板
5a            切口             6  弹簧
7      螺丝               10  传感器保持部
10a    切口部             10b 穴部
10c    连接器口           11  推出部件
11a    推出部件突出部     11b 突起部
12、20 推出部件盖         13  第一制动部
14     连接端子           21  第二制动部
22     支撑部件           50  螺线管
50a    铁芯               51  制动臂
51a    支点               51b 连接部
51c    第三制动部         60  偏芯凸轮
60a    支轴               60b 第四制动部
60c    切口部             61  凸轮驱动杆
61a    凸轮驱动杆凸部     70  泵
71     流路               71a 第五制动部
200    传感器             200a电极端子
700a   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测定装置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中,100是测定被滴在传感器200上的体液等的样品的测定装置。200是收集要进行分析的样品的细长小片状的生物传感器。
测定装置100具有:可装卸地保持从前方方向插入的传感器200的连接器3;与上述连接器3所保持的上述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弹性地抵接、从该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取出分析所需的信号的连接端子14;对于上述连接器3所保持的传感器200,在与该传感器200的从测定装置侧看位于跟前侧的面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和上述连接端子14的弹性抵接连接的同时向前方方向推出该传感器200,而将该传感器200从上述连接器3排出的排出机构;以及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向前方方向推出上述传感器200的推出动作时,与上述传感器200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制动单元。
上述排出机构由排出杆2和推出部件11构成。
上述排出杆2插入测定装置主体1的长孔1a,能相对于测定装置主体1进行推出地配设。
另外,内侧连动部件4分别悬架在该内侧连动部件4的两侧相互平行地设置的两个弹簧6的各一端上,该各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悬架在设置在测定装置主体1的左右的凸部1b上。另外,在上述内侧连动部件4的中央部的底面上设置螺丝7,隔着上述测定装置主体1的框体部分螺丝紧固到排出杆2的中央底面部分上。
另外,内侧连动部件4的中央部分的前端的一部分呈“コ”字形状,该“コ”字形状的部分(嵌合部)4a与连接器3内收容的推出部件11嵌合。该推出部件11是后述的排出机构的工作部分,可以与排出杆2连动而进行向前方方向即传感器200的排出方向推出的推出动作。因此,如果排出杆2滑动,则内侧连动部件4和推出部件11连动地滑动。
上述连接器3设置在基板5上。以推出部件11可以在基板5的切口部5a中滑动的方式把基板5和测定装置主体1组合起来,把基板5用螺丝等紧固到测定装置主体1上。
图2是图1所示的测定装置100的连接器3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中,连接器3具有传感器保持部10、推出部件11和推出部件盖12。
传感器保持部10具有:供传感器200插入的连接器口10c;以及与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弹性地抵接、以取出分析所需的信号的连接端子14。
推出部件11具有平面状的推出部件突出部11a,该推出部件突出部11a插入到传感器保持部10的切口部10a中。
推出部件盖12具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制动部13。该第一制动部13设置在与传感器200的侧面抵接的位置,收容在传感器保持部10的穴10b中。另外,第一制动部13与由传感器保持部10保持的传感器200的侧面弹性地抵接,可以利用传感器排出时作用于第一制动部13与传感器200的侧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减小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
而且,推出部件盖12以覆盖推出部件11的突起部11b的方式固定在传感器保持部10上。即,推出部件11的突起部11b借助于推出部件盖12和传感器保持部10而具有预定空间地被夹持,利用该被夹持的空间推出部件11在传感器保持部10的切口部10a的范围内可以滑动。因此,推出部件11成为与排出杆2连动而在基板5的切口部5a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滑动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1中,排出传感器200的排出机构和对被排出的传感器200进行制动的制动单元(第一制动部13)由不同部件构成,但也可以是排出机构包含制动单元的结构。
另外,在利用连接端子14进行的到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的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或者把该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前移预定量得到的传感器位置处,第一制动部13与上述传感器200抵接。通过这样,由于第一制动部13在连接端子14与传感器电极端子200a完全分离后与传感器200抵接,所以可以与连接端子14对传感器电极端子200a的推压力无关地、可靠地减小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方式1中,用不锈钢材料(SUS)形成推出部件盖12,第一制动部13使用与推出部件盖12同样的SUS,形成为产生弹力的形状。该第一制动部13通过与传感器200的侧面的接触,保持使得在0.05mm~0.25mm的范围内有挠性的弹性力,此时的传感器200的侧面上的接触压力为40g~60g。
传感器200的厚度为0.18mm~0.44mm,传感器200的宽度为6.6mm,连接器口10c的宽度为6.8mm。另外,第一制动部13不限于与推出部件盖12相同的金属材料即不锈钢材料(SUS),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构成。例如,作为第一制动部13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有弹性的树脂材料,利用树脂材料的弹性力向上述传感器200施加阻力,对其在排出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制动。作为这样的树脂材料,可以使用例如POM(聚醛树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另外,还可以利用橡胶材料的弹性力,例如也可以使用腈基橡胶(NBR)、氯丁橡胶(CR)、氨酯橡胶(U)、硅橡胶(Q)、氟橡胶(FKM)等。
下面,用图1、2、3、6和10说明从测定装置100排出传感器200的传感器排出方法。
通过把传感器200插入到连接器3中,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因连接器3中设置的连接端子14而从上部受到弹性的接触按压,由此传感器200被连接器3保持。这样,把传感器200安装在测定装置100上,把体液等的样品滴在传感器200的前端进行测定结束后,如下所述地从测定装置100排出传感器200。
首先,操作者用手指使排出杆2向图3的箭头方向即排出方向滑动(步骤S101)。这样一来,用螺丝7保持的内侧连动部件4与排出杆2连动。这时,内侧连动部件4的前端成为“コ”字形状,与连接器3内部的推出部件11嵌合,所以通过使排出杆2滑动可以使推出部件11也滑动。
如果推出部件11与排出杆2连动而沿相同的箭头方向滑动,则传感器200的端面被推出,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和传感器保持部10内的连接端子14的连接被解除(步骤S102)。此时,利用连接端子14使传感器200在排出方向上弹出。这是因为,一般地传感器200的厚度要薄且做成平坦的形状,而且,在传感器的电极端子200a和连接端子14的连接被解除的瞬间,对连接端子14作用恢复到抵接前形状的恢复力,由该恢复力把传感器200沿排出方向弹出。另外,在利用连接端子14从上部弹性地抵接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的状态下,使排出杆2滑动,使推出部件11连动而排出传感器200,所以如果使排出杆2滑动的速度加速,则不仅对利用连接端子14将传感器200向排出方向弹出的力,而且对由推出部件11直接推出传感器200的力的产生也多少有些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在连接器3上设置的推出部件盖12的第一制动部13与传感器保持部10所保持的传感器200的侧面抵接,所以利用排出传感器时作用于第一制动部13与传感器200的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对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步骤S103)。此时,与传感器200以高于所需速度的速度飞出的现有的速度相比,传感器200从连接器3离开的时刻的该传感器200的排出速度,如图6所示,成为相当慢的速度V2,所以能够抑制传感器200以操作者不期望的速度排出。
然后,从测定装置主体1排出传感器200(步骤S104),如果操作者松开排出杆2即解除加在排出杆2上的力(步骤S105),则由于弹簧6的恢复力,内侧连动部件4自动地回到传感器200的排出动作前的初始设定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可以防止传感器200以操作者无法预测的速度飞出,可以安全地排出和丢弃传感器200。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100,则由于具有由相对于测定装置主体1能滑动地配设的排出杆2和与排出杆2连动地推出传感器200的推出部件11构成的排出机构,使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制动部13与传感器200的侧面抵接,所以利用排出机构排出传感器时,可以对该排出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制动,由此可以防止在传感器排出时上述传感器朝不期望的方向快速飞出。而且,操作者不接触附着在传感器上的样品就能丢弃传感器,同时可以防止传感器200以操作者无法预测的高于所需速度的速度飞出,其结果可以防止疾病等的感染,可以提高传感器丢弃时的可靠性。
另外,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100,则由于第1制动部13设置在与传感器200的侧面抵接的位置上,无需只有在排出传感器时制动单元才与传感器抵接的复杂结构,可以简化制动单元的结构。另外,在传感器200排出时,由于在解除传感器的电极端子200a与连接端子14之间的连接的前后,第一制动部13与传感器200抵接,所以可以与连接端子14对传感器电极端子200a的推压力无关地、可靠地对上述传感器200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另外,即使使排出杆2的滑动速度加快,在排出方向上推出传感器200的力增大,也能利用第一制动部13可靠地对上述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另外,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100,则第一制动部13配置在传感器保持部10的内部,所以可以减少连接器3的部件数目,可以使其大小更紧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第一制动部13以与传感器200的一侧面抵接的方式只设置在推出部件盖12的一方,但也可以以与传感器200的两侧面抵接的方式设置在推出部件盖12的两边。此时,由于从传感器200的两侧面进行制动,排出的传感器200的方向很难走偏,可以更直地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第1制动部13与传感器的侧面抵接,但即使与传感器的一平面抵接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的剖视图。
图5中,110是测定被滴在传感器200上的体液等的样品的测定装置。200是收集要进行分析的样品的细长小片状的生物传感器。
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的基本结构与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100相同。
即,测定装置110具有:可装卸地保持从前方方向插入的传感器200的连接器3;与上述连接器3所保持的上述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弹性地抵接、从该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取出分析所需的信号的连接端子14;对于上述连接器3所保持的传感器200,在与该传感器200的从测定装置侧看位于跟前侧的面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和上述连接端子14的弹性抵接连接的同时向前方方向推出该传感器200,而将该传感器200从上述连接器3排出的排出机构;以及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向前方方向推出上述传感器200的推出动作时,与上述传感器200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制动单元。
上述排出机构由排出杆2和推出部件11构成。
上述排出杆2插入测定装置主体1的长孔1a,相对于测定装置主体1能滑动地配设。
另外,内侧连动部件4分别悬架在该内侧连动部件4的两侧相互平行地设置的两个弹簧6的各一端上,该各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悬架在设置在测定装置主体1的左右的凸部1b上。另外,在上述内侧连动部件4的中央部的底面上设置螺丝7,隔着上述测定装置主体1的框体部分螺丝紧固到排出杆2的中央底面部分上。
另外,内侧连动部件4的中央部分的前端的一部分呈“コ”字形状,该“コ”字形状的部分(嵌合部)4a与连接器3内收容的推出部件11嵌合。该推出部件11是后述的排出机构的工作部分,可以与排出杆2连动而进行向前方方向即传感器200的排出方向推出的推出动作。因此,如果使排出杆2滑动,则内侧连动部件4和推出部件11连动地滑动。
上述连接器3设置在基板5上。以推出部件11可以在基板5的切口部5a中滑动的方式把基板5和测定装置主体1组合起来,把基板5用螺丝等紧固到测定装置主体1上。
图4是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中的连接器3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中,连接器3具有传感器保持部10、推出部件11和推出部件盖20。
推出部件11具有平面状的推出部件突出部11a,该推出部件突出部11a插入到传感器保持部10的切口部10a中。
推出部件盖20以覆盖推出部件11的突起部11b的方式固定在传感器保持部10上。即,推出部件11的突起部11b借助于推出部件盖20和传感器保持部10而具有预定空间地被夹持,利用该空间,推出部件11在传感器保持部10的切口部10a的范围内可以滑动。因此,推出部件11成为与排出杆2连动而在基板5的切口部5a的长度方向上可以滑动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100的差别在于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制动单元的结构和位置。即。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100中,在推出部件盖12上具有第一制动部13,与此不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是在传感器保持部10的传感器200的插入口即连接器口10c的外侧具有第二制动部21。
第二制动部21是在与传感器200的一平面抵接的位置上设置的旋转体,在连接器口10c的上下由支撑部件22能旋转地轴支撑。
该第二制动部21与由传感器保持部10保持的传感器200的上下表面弹性地抵接,可以利用传感器排出时两个第二制动部21旋转而作用在该各第二制动部21与传感器200的一个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减小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作为第二制动部21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2中形成为直径3mm、长度10mm,作为其材料使用例如POM(聚醛树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在传感器200通过时对传感器200施加40g~60g的负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传感器保持部10的传感器插入口的上下两位置上设置第二制动部21,但也可以在传感器插入口的上部、或下部这两者中的某一个位置上设置,也可以构成为与传感器200的侧面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传感器保持部10的传感器插入口的外侧设置第二制动部21,但也可以在测定装置主体1侧的传感器插入口的内侧设置第二制动部21。
另外,在利用连接端子14进行的到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的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或者把该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前移预定量得到的传感器位置处,第二制动部21与上述传感器200抵接。通过这样,由于第二制动部21在连接端子14与传感器电极端子200a完全分离后与传感器200抵接,所以可以与连接端子14对传感器电极端子200a的推压力无关地、可靠地减小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
下面,用图4、5和11说明从测定装置110排出传感器200的传感器排出方法。
通过把传感器200插入到连接器3中,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因连接器3中设置的连接端子14而从上部受到弹性的接触按压,由此传感器200被连接器3保持。这样,把传感器200安装在测定装置110上,把体液等的样品滴在传感器200的前端进行测定结束后,如下所述地从测定装置110排出传感器200。
首先,操作者用手指使排出杆2向图5的箭头方向即排出方向滑动(步骤S201)。这样一来,用螺丝7保持的内侧连动部件4与排出杆2连动。这时,内侧连动部件4的前端成为“コ”字形状,与连接器3的推出部件11嵌合,所以通过使排出杆2滑动可以使推出部件11也滑动。
如果推出部件11与排出杆2连动而沿箭头方向滑动,则传感器200的端面被推出,解除了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和传感器保持部10内的连接端子14的连接(步骤S202)。此时,利用连接端子14使传感器200在排出方向上弹出。这是因为,一般地传感器200的厚度要薄且做成平坦的形状,而且,在传感器的电极端子200a和连接端子14的连接被解除的瞬间,连接端子14被作用恢复到抵接前形状的恢复力,由该恢复力把传感器200沿排出方向弹出。另外,在利用连接端子14从上部弹性地抵接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的状态下,使排出杆2滑动,使推出部件11连动而排出传感器200,所以如果使排出杆2滑动的速度加速,则不仅对利用连接端子14将传感器200在排出方向上弹出的力,而且对由推出部件11直接推出传感器200的力的产生也多少有些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在传感器保持部10上设置的第二制动部21与传感器200的上下表面抵接,所以利用第二制动部21与传感器200的上下表面之间的摩擦,对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步骤S203)。由此,与传感器200以高于所需速度的速度飞出的速度相比,传感器200从连接器3离开的时刻的该传感器200的排出速度,如图6所示,成为相当慢的速度V2,所以能够抑制传感器200以操作者不期望的速度排出。
然后,从测定装置主体1排出传感器200(步骤S204),如果操作者松开排出杆2即解除加在排出杆2上的力(步骤S205),则由于弹簧6的恢复力,内侧连动部件4自动地被拉回到传感器200的排出动作前的初始设定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可以防止传感器200以操作者无法预测的速度飞出,可以安全地排出和丢弃传感器200。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则由于具有由相对于测定装置主体1能滑动地配设的排出杆2和与排出杆2连动地推出传感器200的推出部件11构成的排出机构,在传感器的排出口附近可旋转地轴支撑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旋转体的第二制动部21,该第二制动部21和传感器的平面部抵接,所以在被排出的传感器的平面部上施加负荷,可以对传感器的排出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制动,由此可以防止传感器朝不期望的方向快速飞出。其结果,操作者不接触附着在传感器上的样品就能丢弃传感器,同时可以防止传感器以操作者无法预测的高于所需速度的速度飞出。
另外,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则由于第2制动部21设置在连接器口10a的外部以与传感器200的一平面抵接,无需只有在排出传感器时制动单元才与传感器抵接的复杂结构,可以简化制动单元的结构。另外,在传感器200排出时,由于在解除传感器200的电极端子200a与连接端子14之间的连接的前后,第二制动部21与传感器200抵接,所以得到可以与连接端子14对传感器电极端子200a的推压力无关地、可靠地对上述传感器200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效果。
另外,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则由于第二制动部21在连接器的外部形成,所以与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第一制动部13相比,可以扩大与传感器的接触范围,能够以相对粗略(rough)的部件尺寸构成。
另外,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10,则即使使排出杆2的滑动速度加快,在排出方向上推出传感器200的力增大,也能利用第二制动部21可靠地对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单元的结构,并不限于象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那样的面形状的结构和旋转体的结构,只要是符合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目的的结构,什么样的形状、配设位置都可以。
(实施方式3)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测定装置。
本实施方式3的测定装置在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中利用了螺线管50的动作单元。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3的测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7中,螺线管50与在基板5上设置的连接器3连接,通过根据排出杆2的位置进行电气接通、断开,使铁芯50a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在此,以铁芯50a靠近连接器3的传感器保持部的方向为右方向,以远离它的方向为左方向。
制动臂51可以以支点51a为中心旋转,在一端设置连接部51b,在另一端设置第三制动部51c。连接部51b与铁芯50a的一部分连接,第三制动部51c借助于螺线管50的动作而可与传感器200的一部分接触。
返回弹簧52向右方向拉拽铁芯50a,在螺线管50电气断开时,铁芯50a位于向右方向滑动后的位置,第三制动部51c成为不与传感器200接触的状态。
另外,测定装置的基本结构除了制动单元以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下面,用图3、7和12说明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200的传感器排出方法。
首先,操作者用手指使排出杆2向图3的箭头方向即排出方向滑动(步骤S301)。检测排出杆2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开关(未图示)根据排出杆2的位置进行从接通到断开或者从断开到接通的切换(步骤S302)。如果根据位置检测开关的输出使螺线管50成为电气接通(步骤S303),则铁芯50a受到返回弹簧52的荷重而向左方向移动。通过该动作,能够与螺线管连动而移动的制动臂51以支点51a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制动部51c与传感器200的端面接触,作为制动力而起作用(步骤S304)。
从测定装置主体1排出传感器200(步骤S305)后,如果操作者松开排出杆2即解除加在排出杆2上的力(步骤S306),排出杆2返回原来的位置,如果位置检测开关检测到切换成接通或断开时(步骤S307),螺线管50成为电气断开(步骤S308)。于是,铁芯50a因返回弹簧52而被向右方向拉拽,返回原来的位置。这时,制动臂51以支点51a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三制动部51c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步骤S309)。因此,安装新的传感器200时,第三制动部51c不与传感器200的端面抵接。
第三制动部51c的材料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第一制动部13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3的测定装置,则由于具有检测相对于测定装置主体1能滑动地配设的排出杆2的位置的开关,根据位置检测开关的输出使螺线管50动作,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三制动部51c与传感器200的侧面抵接,对上述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所以可以防止在传感器排出时该传感器朝不期望的方向快速飞出。因此,可以防止传感器200以操作者无法预测的高于所需速度的速度飞出,在样品中含有病原体时,操作者不会因失误而接触附着在传感器上的样品就能安全地丢弃传感器,可以防止疾病等的二次感染,可以提高传感器丢弃时的可靠性。
另外,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3的测定装置,则由于仅在排出传感器时,使排出机构动作,第三制动部51c与传感器200的一部分抵接,第三制动部51c产生的制动力起作用,所以除传感器排出时以外不进行不必要的动作,可以以必需的最小限度的动作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另外,由于安装新的传感器时,制动部不与传感器端面抵接,所以可以不加多余负荷地把传感器平稳地安装到测定装置上。
(实施方式4)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测定装置。
本实施方式4的测定装置在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中利用了偏心凸轮。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4的测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8中,偏心凸轮60可以以支轴60a为中心旋转,具有部分地伸出的第四制动部60b和部分地凹形状的切口部60c。
凸轮驱动杆61具有可以与切口部60c啮合的凸轮驱动杆凸部61a。虽未图示,该凸轮驱动杆61与排出杆2连动。
另外,由于测定装置的基本结构除了制动单元以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2所说明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下面,用图3、8和13说明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200的传感器排出方法。
首先,操作者用手指使排出杆2向图3的箭头方向即排出方向滑动(步骤S401)。这样一来,凸轮驱动杆61与其连动而向图8的下方向即靠近偏心凸轮60的方向滑动,凸轮驱动杆61与偏心凸轮60接触(步骤S402)。然后,凸轮驱动杆凸部61a啮合到切口部60c中,偏心凸轮60以支轴60a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弹性部件构成的第四制动部60b与传感器200的端面弹性地接触,作为制动力而起作用(步骤S403)。
从测定装置主体1排出传感器200后(步骤S404),如果操作者松开排出杆2即解除加在排出杆2上的力(步骤S405),排出杆2返回原来的位置,凸轮驱动杆61与其连动而向图8的上方向即离开偏心凸轮60的方向滑动,偏心凸轮60以支轴60a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凸轮驱动杆凸部61a从切口部60c脱离(步骤S406)。凸轮驱动杆61返回原来的位置。第四制动部60b也返回到初始位置(步骤S407)。因此,安装新的传感器200时,第四制动部60b不与传感器200的端面抵接,所以不加多余负荷就可以把传感器平稳地安装到测定装置上。
另外,偏心凸轮60抵接到上述传感器200的偏心凸轮凸部60b的材料,不限于与推出部件盖12相同的金属材料即不锈钢材料(SUS),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构成。例如,使用有弹性的树脂材料,利用树脂材料的弹性力向上述传感器200施加阻力,对其在排出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制动,也是可以的。作为这样的树脂材料,可以使用例如POM(聚醛树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另外,还可以利用橡胶材料的弹性力,例如也可以使用腈基橡胶(NBR)、氯丁橡胶(CR)、氨酯橡胶(U)、硅橡胶(Q)、氟橡胶(FKM)等。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4的测定装置,则由于使排出杆2滑动,驱动凸轮驱动杆61与偏心凸轮60接触,该偏心凸轮60以支轴60a为中心旋转,该偏心凸轮60的凸部即第四制动部60b与传感器200的一部分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所以可以防止在传感器排出时该传感器朝不期望的方向快速飞出。因此,可以防止传感器200以操作者无法预测的高于所需速度的速度飞出,其结果,在样品中含有病原体时,操作者不会接触附着在传感器上的样品就能安全地丢弃传感器,可以防止疾病等的二次感染,可以提高传感器丢弃时的可靠性。
另外,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4的测定装置,则由于仅在排出传感器时,使排出机构动作,第四制动部60b与传感器200的一部分抵接,第四制动部60b产生的制动力起作用,所以除传感器排出时以外不进行不必要的动作,可以以必需的最小限度的动作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另外,由于安装新的传感器时,制动部不与传感器端面抵接,所以可以不加多余负荷地把传感器平稳地安装到测定装置上。而且,由于排出机构与制动单元连动,可以不消耗电池能。
(实施方式5)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5的测定装置在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中利用了泵。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5的测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中,泵70与基板5的电路连接,电气地接通、断开,进行空气的吸引、排气或停止。
流路71的一端与泵70连接,另一端与作为第五制动部71a在测定装置主体1上以与传感器200的平面对置的方式设置的空气孔连结。
另外,测定装置的基本结构除了制动单元以外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下面,用图9和14说明从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200的传感器排出方法。
首先,操作者用手指使排出杆2向图9的箭头方向即排出方向滑动(步骤S501)。检测排出杆2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开关(未图示)根据排出杆2的位置进行从接通到断开或者从断开到接通的切换(步骤S502)。如果根据位置检测开关的输出而使泵70成为电气接通,则进行空气的吸引或排气(步骤S503)。该空气流通过流路71到达传感器200的平面部分,通过第五制动部71a使传感器200朝上方向或下方向动作,对传感器200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步骤S504)。由此,可以减小传感器200的飞出长度。
从测定装置主体1排出传感器200后,如果操作者松开排出杆2即解除加在排出杆2上的力(步骤S505),排出杆2返回原来的位置,位置检测开关检测到切换成接通或断开时(步骤S506),泵70成为电气断开,利用泵70进行的空气的吸引或排气停止(步骤S507)。
这样,通过设置在排出传感器时经由在主体侧设置的空气孔,对上述传感器施加由空气产生的负荷,制动上述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的制动单元,可以防止传感器200排出时的高于所需速度的飞跳。
另外,虽然也可以在上述传感器200的短边方向的中心或中心附近只设置一个空气孔,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虽未图示,构成为,流路71在靠近传感器200的前端部分支而与相同尺寸的多个空气孔连结,通过使从各空气孔排出或吸引的空气量均匀化,使传感器200的平面部分承载恒定的力。
另外,如果通过使泵70减压或加压而使上述吸引或排出的空气量得以调整,可以更正确地制动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空气孔的朝向,相对于传感器200的平面部分为铅直方向,但也可以成适当的角度。例如,已判明通过在吸引空气时使空气孔的朝向朝传感器200的排出方向或与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稍微倾斜,而在排出空气时使空气孔的朝向朝与传感器200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稍微倾斜,具有可以防止传感器200排出时的高于所需速度的飞跳的倾向。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5的测定装置,则由于具备在传感器200利用排出机构向前方方向推出的滑动动作时,从在主体1侧设置的空气孔对上述传感器200进行空气的吸引或排气,对上述传感器200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第五制动部71a,所以可以防止在传感器排出时上述传感器朝不期望的方向快速飞出。因此,可以防止传感器200以操作者无法预测的高于所需速度的速度飞出,在样品中含有病原体时,操作者不会因失误而接触附着在传感器上的样品就能安全地丢弃传感器,可以防止疾病等的二次感染,可以提高传感器丢弃时的可靠性。
另外,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5的测定装置,则由于仅在排出传感器时,使排出机构动作,第五制动部71a产生的制动力起作用,所以除传感器排出以外不进行不必要的动作,可以以必需的最小限度的动作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另外,由于安装新的传感器时,没有空气流动造成的妨碍,所以可以没有多余负荷地把传感器平稳地安装到测定装置上。而且,由于第五制动部71a利用的制动力利用了空气流动,所以没有摩擦和磨损,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制动力。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果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测定装置,由于具有在用推出部件解除了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之后,对传感器的朝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的制动单元,可以控制传感器排出时的传感器的飞出量,所以可以防止传感器向操作者不期望的方向上飞出,由此,可以适用于必须防止血液溅射的生物传感器领域。而且,不仅限于医疗领域,还可适用于环境领域等的分析装置中。

Claims (27)

1.一种测定装置,对由其一端形成有电极端子的传感器收集的分析样品进行电化学分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该测定装置主体一体、且装卸自由地保持上述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
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被上述测定装置主体能弹性变形地支撑,与由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的上述电极端子弹性地抵接,取出分析所需的信号;
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具有设置成能相对于上述测定装置主体进行推出的构件,并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该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
制动单元,该制动单元设置在上述测定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上,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与该传感器弹性地抵接而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机构包含上述制动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动单元由弹性材料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材料是树脂材料、金属材料或橡胶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动单元是在与上述传感器的侧面或一平面抵接的位置上设置的第一制动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动单元是在与上述传感器的侧面或一平面抵接的位置上设置的由旋转体构成的第二制动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连接端子进行的向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的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或者把该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前移预定量得到的传感器位置处,上述制动单元与上述传感器抵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连接端子进行的向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的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或者把该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前移预定量得到的传感器位置处,上述第一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抵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连接端子进行的向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的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或者把该抵接被松开的传感器位置前移预定量得到的传感器位置处,上述第二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动单元是由在排出上述传感器时与该传感器抵接而由螺线管将上述传感器制动的第三制动部构成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制动部包括:
检测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
根据上述位置检测单元的输出而驱动上述螺线管的螺线管驱动单元;以及
能与上述螺线管连动而移动的制动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动单元是由在排出上述传感器时与该传感器抵接而由偏心凸轮将上述传感器制动的第四制动部构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制动部包括:
与在上述排出机构上设置的排出杆连动的凸轮驱动杆;以及
上述偏心凸轮,该偏心凸轮具有能与上述凸轮驱动杆的一端啮合的接合部和与上述传感器抵接的凸部,且能以支轴为中心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心凸轮的凸部的材料是弹性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材料是树脂材料、金属材料或橡胶材料。
16.一种测定装置,对由其一端形成有电极端子的传感器收集的分析样品进行电化学分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该测定装置主体为一体、且装卸自由地保持上述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
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被上述测定装置主体能弹性变形地支撑,与由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的上述电极端子弹性地抵接,取出分析所需的信号;
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具有设置成能相对于上述测定装置主体进行推出的构件,并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该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
第五制动部,该第五制动部设置在上述测定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上,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从在主体侧设置的空气孔对上述传感器进行空气的吸引或排气,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五制动部包括:
检测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
根据上述位置检测单元的输出而驱动能进行空气的吸引或排气的泵的泵驱动单元;以及
流路,其一端与上述泵连接,另一端与设置成与上述传感器的平面相对置的上述空气孔连结。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孔设置成与上述传感器的平面成任意的角度。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孔设置在上述传感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者两个表面方向上。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孔设置有多个。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五制动部通过减压或加压调整上述吸引或排气的空气量。
22.一种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
第2步骤,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上述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主体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
第3步骤,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使上述测定装置的制动单元与上述传感器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23.一种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
第2步骤,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上述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主体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
第3步骤,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使上述测定装置的第一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的侧面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24.一种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
第2步骤,对于在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弹性地抵接的状态下由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保持的上述传感器,上述排出机构在与该传感器的从该测定装置主体侧看为跟前侧的面相抵接而解除上述传感器的电极端子与上述测定装置的连接端子的弹性的抵接连接的同时推出该传感器,从上述测定装置的传感器保持部排出该传感器;以及
第3步骤,在利用上述排出机构推出上述传感器的推出动作时,使上述测定装置的第二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的上下表面弹性地抵接,通过旋转该第二制动部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25.一种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
第2步骤,检测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
第3步骤,根据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而驱动上述螺线管;以及
第4步骤,驱动能与上述螺线管连动而移动的上述制动臂,使上述测定装置的第三制动部与上述传感器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26.一种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
第2步骤,驱动上述测定装置的凸轮驱动杆,使得与偏心凸轮接触;以及
第3步骤,以支轴为中心旋转上述偏心凸轮,使上述偏心凸轮的凸部与上述传感器弹性地抵接,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27.一种传感器排出方法,是从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定装置排出传感器的传感器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推出上述测定装置的排出机构;
第2步骤,检测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
第3步骤,根据上述排出机构的位置而驱动泵;以及
第4步骤,通过经由与上述泵连结的流路从在上述测定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空气孔进行空气的吸引或排气,从而对上述传感器的排出方向的移动进行制动。
CN2007800290394A 2006-08-03 2007-08-03 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排出方法 Active CN101501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2485/2006 2006-08-03
JP2006212485 2006-08-03
PCT/JP2007/065246 WO2008016137A1 (fr) 2006-08-03 2007-08-03 Dispositif de mesure et procédé d'éjection de capt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1482A true CN101501482A (zh) 2009-08-05
CN101501482B CN101501482B (zh) 2013-08-07

Family

ID=38997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90394A Active CN101501482B (zh) 2006-08-03 2007-08-03 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排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62814B2 (zh)
EP (1) EP2071326B1 (zh)
JP (1) JP5439814B2 (zh)
KR (1) KR101065111B1 (zh)
CN (1) CN101501482B (zh)
CA (1) CA2659963C (zh)
WO (1) WO200801613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973A (zh) * 2010-12-02 2013-07-2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仪表的测试元件弹出机构
CN105891458A (zh) * 2014-05-13 2016-08-24 爱科来株式会社 测定装置及测定装置的动作方法
CN108333235A (zh) * 2018-04-24 2018-07-27 郑州迪邦科技有限公司 气体分析仪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气体分析仪
CN108601561A (zh) * 2016-02-01 2018-09-28 株式会社I-Sens 血糖测定仪用试纸条排出装置
CN110823343A (zh) * 2018-08-10 2020-02-21 河南工业大学 基于底面单圈大小值多项式模型的粮仓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790771A (zh) * 2021-04-02 2021-05-14 南京优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糖尿病健康自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6027B2 (ja) * 2008-02-29 2013-06-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医療機器
JP5174600B2 (ja) * 2008-09-25 2013-04-03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センサ取付構造、及び計測表示器
KR100945117B1 (ko) 2009-04-23 2010-03-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패턴 프레임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368068U (en) * 2009-06-19 2009-11-01 Apex Biotechnology Corp Holding device for medical test strip
TWM379061U (en) * 2009-12-18 2010-04-21 Ming-Hsiao Lai Rejection structure of bio-sensing devices
JP5473862B2 (ja) * 2010-10-29 2014-04-16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US9933409B2 (en) 2011-11-15 2018-04-03 Roche Diabetes Care, Inc. Strip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insertion and ejection
TWM424124U (en) * 2011-11-16 2012-03-11 Apex Biotechnology Corp Holding device
US9689831B2 (en) * 2012-01-13 2017-06-27 Panasonic Healthcare Holdings Co., Ltd. Sensor discharge mechanism for a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US9039876B2 (en) 2012-06-29 2015-05-26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Test strip ejector for medical device
US8715571B2 (en) 2012-06-29 2014-05-06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Test strip ejector for medical device
EP2917724A1 (en) 2012-11-09 2015-09-16 Roche Diagnostics GmbH Test strip ejector for medical device
US9494569B2 (en) 2013-02-07 2016-11-15 Roche Diabetes Care, Inc. Test strip ejector for medical device
CN103149349B (zh) * 2013-03-07 2014-04-09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被测试物自动弹出结构及使用该的血气分析仪
JP6291342B2 (ja) * 2014-05-13 2018-03-14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装置の動作方法
US9882268B2 (en) 2014-08-21 2018-01-3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Radiator frame having antenna pattern embedded therei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673513B2 (en) 2014-08-25 2017-06-0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Radiator frame having antenna pattern embedded therei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998597B (zh) * 2018-01-05 2020-03-27 广州莲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胎儿监护传感器管理装置
CN114755402A (zh) * 2021-01-11 2022-07-15 安晟信医疗科技控股公司 分析物测量仪、测试条弹出器以及使用测试条弹出器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4213A (ja) * 2001-10-02 2003-04-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9977A (ja) * 1989-07-28 1991-03-14 Fuji Seiko Honsha:Kk コネクタ装置
US5006975A (en) * 1989-11-03 1991-04-09 Cherry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US5134355A (en) * 1990-12-31 1992-07-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trol for switch-mode power converters
US5367247A (en) * 1992-08-10 1994-11-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ritically continuous boost converter
US5572416A (en) * 1994-06-09 1996-11-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Isolated input current sense means for high power factor rectifier
JP3243547B2 (ja) * 1995-02-28 2002-01-0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665212B2 (ja) * 1995-11-10 1997-10-22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リーダーライター
DE19844952A1 (de) * 1998-09-30 2000-04-13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rzeugung einer lastunabhängigen Ausgangsspannung
CN1300601C (zh) * 2002-03-01 2007-02-14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物体检测传感器和具有该传感器的ic卡输入机
US6946299B2 (en) * 2002-04-25 2005-09-20 Home Diagnost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od glucose sensing
CN1289905C (zh) * 2002-04-26 2006-12-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生物传感器、用于其的适配器及测量设备
JP2004004057A (ja) * 2002-04-26 2004-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バイオセンサ、それに用いるアダプタ、および測定装置
JP4172758B2 (ja) * 2002-07-26 2008-10-29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センサコネクタ及び検体測定装置
CN100403629C (zh) * 2002-09-20 2008-07-16 St微电子公司 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设备
DE102004010529B4 (de) * 2004-03-04 2007-09-06 Roche Diagnostics Gmbh Analysehandgerät
ITMI20040486A1 (it) * 2004-03-16 2004-06-16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Dispositivo per la correzione del fattore di potenza in alimentatori a commutazione forzata
US20060133956A1 (en) * 2004-12-09 2006-06-22 Kenichi Hamanaka Test strip hold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4213A (ja) * 2001-10-02 2003-04-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測定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973A (zh) * 2010-12-02 2013-07-24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仪表的测试元件弹出机构
CN105891458A (zh) * 2014-05-13 2016-08-24 爱科来株式会社 测定装置及测定装置的动作方法
CN108601561A (zh) * 2016-02-01 2018-09-28 株式会社I-Sens 血糖测定仪用试纸条排出装置
US10969378B2 (en) 2016-02-01 2021-04-06 I-Sens, Inc. Strip ejection apparatus for blood glucose meter
CN108601561B (zh) * 2016-02-01 2021-05-11 株式会社I-Sens 血糖测定仪用试纸条排出装置
CN108333235A (zh) * 2018-04-24 2018-07-27 郑州迪邦科技有限公司 气体分析仪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气体分析仪
CN110823343A (zh) * 2018-08-10 2020-02-21 河南工业大学 基于底面单圈大小值多项式模型的粮仓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823343B (zh) * 2018-08-10 2021-04-09 河南工业大学 基于底面单圈大小值多项式模型的粮仓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790771A (zh) * 2021-04-02 2021-05-14 南京优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糖尿病健康自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CN112790771B (zh) * 2021-04-02 2021-07-23 南京优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糖尿病健康自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59963A1 (en) 2008-02-07
CN101501482B (zh) 2013-08-07
WO2008016137A1 (fr) 2008-02-07
KR20090035636A (ko) 2009-04-09
CA2659963C (en) 2014-07-08
JPWO2008016137A1 (ja) 2009-12-24
EP2071326A4 (en) 2014-04-30
KR101065111B1 (ko) 2011-09-16
JP5439814B2 (ja) 2014-03-12
EP2071326B1 (en) 2016-11-09
US8562814B2 (en) 2013-10-22
US20100012530A1 (en) 2010-01-21
EP2071326A1 (en)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1482B (zh) 测定装置和传感器排出方法
US8337423B2 (en) Blood glucose sensor
KR100995479B1 (ko) 최소 단계의 분석대상물 시험 시스템
EP1986007A1 (en) A sensor assembly for body fluids
JP5687736B2 (ja) 検体測定デバイス
EP2723235B1 (en) Test unit cartridge for analyte testing device
AU2007300034A1 (en) Integrated sensor for analyzing biological samples
CN101374457A (zh) 血液检查装置以及血液检查方法
CA2502060A1 (en) Microfluidic analytical system with position electrodes
JP2015516572A (ja) 自動校正を用いる測定デバイス
KR20160101099A (ko) 검사 스트립 커넥터 접점 보호
KR101470370B1 (ko) 분석장치
EP2780703B1 (en) Test strip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insertion and ejection
CN110596206A (zh) 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
CN101106942A (zh) 分析仪及其采样盒
EP2729799A1 (en) Test strip for a medical meter
EP4090960A1 (en) Solid stat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s
JP2008206721A (ja) センサデバイス
CN205280641U (zh) 一种血糖仪连接器
JP4682361B2 (ja) 穿刺器具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WO2016145721A1 (zh) 用于血糖仪试纸针的试纸条
JP2008154952A (ja) バイオセンサ用試料採取器具及びバイオセンサ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5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14

Address after: Ehime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HOLDING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02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s health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trolled interest Co., Ltd.

Address before: Ehime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Pu Hei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s health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trolled interes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