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6206A - 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6206A
CN110596206A CN201910504736.5A CN201910504736A CN110596206A CN 110596206 A CN110596206 A CN 110596206A CN 201910504736 A CN201910504736 A CN 201910504736A CN 110596206 A CN110596206 A CN 110596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onductor
electrode pads
contact
conducto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47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御供田理沙
兼田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kolai Co Ltd
Arkr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Aikol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082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21534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kol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kol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96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62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27Biochemical electrodes, e.g.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for in vitro measurements
    • G01N27/3271Amperometric enzyme electrodes for analytes in body fluids, e.g. glucose in blood
    • G01N27/3273Devices therefor, e.g. test element readers, circui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27Biochemical electrodes, e.g.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for in vitro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28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introducing electrochemical pro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6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blood sugars, e.g. galacto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2001/1056Disposable (single-use) sampl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7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measuring systems or cells, each measuring a different parameter, where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may be either used independently, the systems or cells being physically associated, or combined to produce a value for a further parame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抑制了传感器的尺寸和测定装置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的增大。测定装置对试样内的测定对象成分进行测定,该测定装置包含:插入口,其供传感器的插入部分插入,该传感器供试样附着,该插入部分包含形成有多个电极垫的平面;以及多个导体部,它们在插入部分插入于插入口的插入状态下,与多个电极垫中的任意电极垫接触,多个导体部包含沿传感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部组和沿与传感器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体部组,第一导体部组与多个电极垫中的与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接触,第二导体部组与多个电极垫中的与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以外的电极垫接触。

Description

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市售有用于测定自己的葡萄糖值(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的值)的各种测定装置。例如,作为葡萄糖值的测定装置,公知有用于进行血糖自我测定(SMBG:Self-Monitoring ofBlood Glucose:血糖自我监测)的SMBG装置。在SMBG装置中,使使用穿刺器具而从指尖等采集的血液点接(附着)在安装在测定装置上的试验片上来测定葡萄糖值。
存在具有第一装填部和第二装填部的试验片,该第一装填部插入于分析装置的第一收纳部,该第二装填部插入于设置在分析装置或其他分析装置的与第一收纳部不同的第二收纳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试验片中,在第一装填部上形成的一对第一垫和在第二装填部上形成的一对第二垫配置在试验片的宽度方向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92386号公报
由于能够使用一个试验片对多个测定项目进行测定等原因,有安装在试验片上的电极的数量增加的倾向。随着电极数的增加,使各电极与测定装置或分析装置电连接的垫的数量也增加。若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试验片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多个垫,则试验片的尺寸变大。
但是,从管理的容易化、制造成本的降低等观点出发,有试验片的尺寸小型化的倾向。因此,不优选试验片的宽度方向的尺寸随着电极数的增加而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传感器的尺寸的测定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测定附着于传感器的试样内的测定对象成分的测定装置。该测定装置包含多个导体部,它们在表示所述传感器的插入部分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的状态的插入状态下,与多个电极垫接触,该插入部分包含形成有所述多个电极垫的平面,所述多个导体部构成为,包含沿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部组和沿与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体部组,所述第一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接触,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以外的电极垫接触,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表示所述插入部分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时的所述传感器的方向。
在实施例的测定装置中,多个导体部可以如下构成。例如构成为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多个导体部分别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所述一端在所述测定装置内被支承,所述另一端在所述插入状态下能够与形成在所述插入部分的所述平面的所述多个电极垫接触,在所述插入状态下,所述多个导体部分别具有在所述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离所述平面最远的部分,所述平面与所述最远的部分之间的所述法线方向上的距离比规定距离短。另外,关于上述测定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插入状态下,所述平面的水平方向上的所述多个导体部各自的表面的高度是相同的,所述最远的部分与所述表面之间的所述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多个导体部各自的厚度的1.5倍以内。或者,关于上述测定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插入状态下,所述多个导体部分别配置在与所述插入部分所包含的所述平面平行的平面上。
在实施例的测定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在所述插入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接触的所述电极垫以外的电极垫接触。
实施例的测定装置也可以构成为还包含判定部,该判定部在所述插入状态下,判定所述第一导体部组中的第一导体部和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中的第二导体部是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同一电极垫接触、还是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不同的两个电极垫接触。例如,所述判定部也可以判定是否因向所述第一导体部与所述第二导体部之间施加电压而引起电流的变化。
另外,实施例的测定装置也可以构成为还包含判定部,该判定部在所述插入状态下,判定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中的两个第二导体部是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同一电极垫接触、还是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不同的两个电极垫接触。例如,所述判定部也可以判定是否因向所述两个第二导体部之间施加电压而引起电流的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一种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定系统具有:传感器,其供试样附着;以及测定装置,其测定所述试样内的测定对象成分,所述测定装置包含:插入口,其用于将所述传感器的插入部分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该插入部分包含形成有多个电极垫的平面;以及多个导体部,它们在插入状态下与所述多个电极垫接触,该插入状态表示所述插入部分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的状态,所述多个导体部包含沿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部组和沿与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体部组,所述第一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接触,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以外的电极垫接触,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表示所述插入部分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时的所述传感器的方向。
另外,关于实施例的测定装置和测定系统,也可以采用属于所述第二导体部组的导体部的前端部朝向所述插入方向的结构。另外,关于实施例的测定装置和测定系统,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以如下状态配置:在所述插入部分插入时,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相互摩擦,在所述插入部分到达规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对应于所述第二导体部组的电极垫接触。并且,关于实施例的测定装置和测定系统,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多个导体部中的至少一个导体部在其基端部与前端部之间具有中间部,该中间部以与所述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式下降。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传感器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测定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将传感器的主体部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图6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使连接部与收纳部嵌合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图6的(A)所示的连接部和收纳部的左侧面(图6的(A)的下侧)的侧视图。
图7示出沿图6的(A)的单点划线B-B的截面。
图8示出测定装置的结构例。
图9是示出测定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测定装置的变形例1。
图11示出测定装置的变形例2。
图12的(A)和图12的(B)示出实施方式2的传感器和测定装置的结构例。
图13是示出与传感器的规格判定相关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4示出实施方式2的传感器和测定装置的变形例。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使连接部与收纳部嵌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4中的连接器销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传感器;2:主体部;3:保持部;10:点接部;11:导体层;12A、12B:间隔件;13:罩;14:连接部;15:流路;200、200A:测定装置;202:壳体;203:操作按钮;204:显示面板;206:插入口;207:收纳部;208:连接器销;209:开关;211:第一测定部;212:第二测定部;213:控制部;214:存储部;215:输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结构。
(实施方式1)
<测定系统的概要>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测定系统的结构例的图。测定系统具有传感器1和测定装置200。测定装置200使用传感器1,通过电化学方法测定试样内的测定对象成分。测定装置200具有壳体202、操作按钮203、显示面板204、台阶部205和传感器1的插入口(也称为槽)206。
作为一例,壳体202形成为高度方向(厚度方向:Z方向)的尺寸比宽度方向(X方向)和进深方向(Y方向)小的薄型的长方体状。在壳体202的上表面202a设置有操作按钮203和显示面板204。但是,它们也可以设置在上表面202a以外的面。台阶部205由上表面205a、侧面205b以及侧面205c构成,该上表面205a是降低壳体202的上表面202a的一部分的高度而形成的,该侧面205b是连接上表面202a和上表面205a的YZ平面,该侧面205c是连接上表面202a和上表面205a的XZ平面。在侧面205c的下部形成有传感器1的插入口206,在壳体202的内部设置有收纳部207(阴型连接器),该收纳部207与从插入口206插入的传感器1的一端1a侧的端部嵌合。
传感器1用于试样(检体)内的测定对象成分(特定物质)的测定。传感器1具有一端1a和另一端1b,并且形成为具有上表面1c和下表面1d的带状的板状,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通过使传感器1的一端1a通过插入口206而插入到测定装置200内,传感器1与测定装置200连接。此时,例如,一边使传感器1的下表面1d与台阶部205的上表面205a接触并且使传感器1的左侧面与侧面205b接触,一边使传感器1在测定装置200的长度方向(Y方向)上相对移动。于是,传感器1的一端1a侧的端部通过插入口206而插入到测定装置200的内部,与收纳部207嵌合。这样,传感器1的一端1a侧的端部作为与收纳部207连接的连接部14(阳型连接器)而发挥作用。连接部14相当于插入到测定装置200的内部的插入部分。台阶部205作为将传感器1的一端1a侧(连接部14)适当地向测定装置200的插入口206引导的引导件来使用。在收纳部207与连接部14连接时,传感器1与测定装置200电连接。
在壳体202的内部,除了上述的收纳部207之外,还收纳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搭载有测定装置200的规定的动作(例如,针对附着在传感器1上的试样的电压的施加、与外部的通信等)所需的电子部件。电子部件例如是CPU、RAM以及ROM等。CPU按照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接收使用了操作按钮203的输入,进行与输入对应的规定的动作。例如,CPU根据输入,在显示面板204上显示规定的信息(测定对象成分的测定条件、测定结果等)。或者,CPU进行对传感器1(试样)的电压施加的控制、基于在电压施加后观测到的电流(响应电流)的测定对象成分的测定等。
测定系统的使用者使用操作按钮203来操作测定装置200。在显示面板204上显示测定装置200的测定结果等。显示面板204可以是触摸面板。被测定者也可以使用显示面板204对测定装置200进行操作。
<传感器>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传感器(传感器芯片)1的一例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的一例的剖视图,示出沿着图2的单点划线A-A的截面。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传感器1是“分析用具”或“试验片”的一例,传感器1相当于“供试样附着的传感器”。传感器1具有基板4,该基板4具有主体部(传感器部)2和与主体部2连接的保持部(把手部)3。在图2、图3、图4中,主体部2和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为Y方向,与主体部2和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方向。主体部2和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与主体部2的长度方向一致。与主体部2和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与主体部2的短边方向(宽度方向)一致。
在主体部2上设置有点接部10、导体层11以及毛细管部件。毛细管部件包含在形成于基板4的主体部2的导体层11上设置的间隔件12和罩13。
主体部2具有能够与测定装置连接的连接部14,该测定装置测定试样内的测定对象成分。在点接部10上可以点接试样。即,能够使试样附着在传感器1上。间隔件12和罩13覆盖主体部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但不覆盖保持部3。另外,间隔件12和罩13覆盖导体层11的一部分。罩13设置在间隔件12上。在连接部14中,导体层11的一部分从间隔件12和罩13露出。保持部3与点接部10未电导通。
详细地说,传感器1具有基板4,该基板4具有主体部2和与主体部2连接的保持部3。基板4形成为带状的平板状,具有一个面(上表面)和相反侧的面(下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是平行的平面。在主体部2的上表面设置有点接部10、导体层11以及毛细管部件的一部分。主体部2的上表面相当于形成有多个电极垫的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毛细管部件包含间隔件12A和12B以及罩13。间隔件12A和12B分别是矩形的部件,具有与基板4的宽度方向尺寸大致相同的宽度方向尺寸,在形成于主体部2的导体层11上,在传感器1的X方向上以设置有间隙的状态配置有(粘接、层叠)该间隔件12A和12B。罩13以横跨位于间隔件12A与间隔件12B之间的间隙的方式与间隔件12A、12B重叠配置,覆盖间隔件12A和12B。
主体部2的在基板4的一端1a侧的端部未被间隔件12A和罩13覆盖,成为形成在基板4上的导体层11露出的状态。该主体部2的露出导体层11的部分插入于传感器1的插入口206中,作为与收纳部207嵌合的连接部14(阳型连接器)来使用。
在连接部14中露出的导体层11与配置在收纳部207内的连接器销(相当于导体部)接触,用于电连接传感器1和测定装置200。导体层11包含规定个数的(多个)电极和将各电极与对应的连接器销连接的多个垫。电极和对应的垫形成为一体,在电极与垫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以下,将一个电极和与该电极对应的(与电极一体形成的)垫的组合称为“电极垫”。导体层11是多个电极垫的集合。
多个电极中的2个以上的电极的组合用于测定试样内的测定对象成分或特性。试样例如是生物学的试样(也称为生物体试样),但不限于生物体试样。生物学的试样是血液、间质液、尿等液体试样。试样中的测定对象成分是葡萄糖值(血糖值)、乳酸值(Lactate值)等。另外,试样中的特性是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值、粘度、盐浓度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1包含用于葡萄糖值的测定的电极组和用于血细胞比容值(Hct值)的测定的电极组。
在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间隔件12和罩13未设置在保持部3上。但是,间隔件12和罩13也可以覆盖主体部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并且覆盖保持部3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保持部3与导体层11、点接部10不电导通。
主体部2、保持部3、间隔件12以及罩13例如由热塑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玻璃、陶瓷、纸等绝缘性基材形成。热塑性树脂包含聚醚酰亚胺(PE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乙烯(PE)等。主体部2和保持部3可以由单个基材构成,也可以由同一种类的多个基材构成,或者也可以由2种以上的基材构成。主体部2和保持部3也可以由相同的基材构成。主体部2和保持部3也可以由不同的基材构成。
在从主体部2的上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俯视)时,传感器1也可以为矩形、圆角矩形或椭圆形。在俯视时,主体部2可以为矩形,保持部3可以为圆角矩形。在俯视时,主体部2也可以为圆角矩形,保持部3也可以为矩形。导体层11形成在基板4的主体部2的上表面。导体层11由导电性物质(导体)形成。导体层11例如使用金(Au)、银(Ag)、铂(Pt)、钯(Pd)、钌(Ru)等金属材料,或者碳那样的碳材料形成。形成导体层11的各个电极垫例如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基于物理蒸镀(PVD,例如溅射)或化学蒸镀(CVD)的成膜,能够形成为具有期望的厚度的金属层。或者,各电极垫也可以通过利用丝网印刷将包含碳材料或金属粒子的油墨印刷在基板4上而形成。导体层11以大致相同的厚度(Z方向的尺寸)形成。
由间隔件12A、12B以及罩13形成点接部10。在间隔件12A与间隔件12B之间,在与主体部2和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有间隙(缺口)。在间隙部分,在基板4的上表面形成的导体层11的一部分露出,由该露出的基板4的上表面(导体层11)、间隔件12A、12B的侧面以及罩13的内表面包围的空间形成点接部10。该空间的在传感器1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的端部分别开口。即,上述空间的在传感器1的两侧面的端部成为开口端。当使试样与两个开口中的一方触碰(点接)时,利用毛细管现象将试样拉入到空间中。此时,开口的另一方作为排出如下空气的空气孔而发挥作用,该空气供被拉入到空间内的试样推开。这样,上述空间构成试样的流路(毛细管)15。流路15的开放端是试样的导入口的一例。
在流路15内可以设置与试样反应的试剂17。试剂17可以在流路15内露出的电极上配置、设置、载置、固定等。试剂17含有酶和底物。换言之,可以说含有盐。试剂17有时也含有介体。酶根据试样的类别或测定对象成分而适当选择。在测定对象成分为血液或间质液中的葡萄糖的情况下,应用葡萄糖氧化酶(GOD)或葡萄糖脱氢酶(GDH)。介体例如是铁氰化物、钌络合物、对苯醌、对苯醌衍生物、吩嗪硫酸甲酯、亚甲蓝、二茂铁、二茂铁衍生物等。在它们之中,优选铁氰化物或钌络合物,更优选铁氰化钾或钌化合物[Ru(NH3)6]Cl3
<传感器的连接部、测定装置的收纳部>
接下来,对传感器1的连接部14、测定装置200的收纳部207的详细进行说明。图5是将传感器1的主体部2放大示出的俯视图。图6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使连接部14与收纳部207嵌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图6的(A)的连接部14和收纳部207的左侧面(图6的(A)的下侧)的侧视图。图7示出沿着图6的(A)的单点划线B-B的截面。但是,为了简化说明,图5、图6的(A)、图6的(B)、图7所示的导体层11的电极垫的形状与图2~图4所示的形状不同。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主体部2的上表面(平面)形成的导体层11包含作为多个电极垫的一例的电极垫11A、电极垫11B、电极垫11C、电极垫11D、电极垫11E以及电极垫11F。电极垫11A、电极垫11B、电极垫11C、电极垫11D、电极垫11E以及电极垫11F具有相同的厚度,它们的表面位于与主体部2的上表面平行的平面上。电极垫11A、电极垫11B、电极垫11C、电极垫11D、电极垫11E以及电极垫11F中的在形成于间隔件12A与间隔件12B之间的试样的流路15中露出的部分被用作电极。另外,电极垫11A、电极垫11B、电极垫11C、电极垫11D、电极垫11E以及电极垫11F中的在连接部14中露出的(未被间隔件12A覆盖的)部分被用作在与测定装置200的电连接中使用的垫。
如图1所示,固定测定装置200的位置,使传感器1的一端1a朝向测定装置200,使传感器1沿着台阶部205的上表面205a在测定装置200的进深方向(Y方向)上相对移动。于是,如图6的(A)、图6的(B)、图7所示,传感器1的连接部14通过插入口206而与收纳部207嵌合。收纳部207包含设置在测定装置200的高度方向(Z方向)上的卡定面207a,将传感器1的连接部14插入到测定装置200内直到传感器1的一端1a与卡定面207a抵接的位置(规定位置的一例)为止,成为连接部14与收纳部207嵌合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是传感器1相对于测定装置200的插入状态(表示插入部分插入到测定装置内的状态)的一例。另外,也可以使传感器1的一端1a侧的间隔件12A或罩13的侧面与侧面205c(图1)抵接,从而限制传感器1的插入深度。
收纳部207具有配置在测定装置200内的多个连接器销208A~208F(相当于多个导体部)。在不区分多个连接器销208A~208F的情况下,记为连接器销208。各连接器销208由金属或碳等导体形成,通过与对应的电极垫的表面接触,将对应的电极与测定装置200电连接。换言之,所谓“接触”是指处于电极垫与连接器销能够电连接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装置200包含沿传感器1向测定装置200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器销组G1(相当于第一导体部组)和沿与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器销组G2(相当于第二导体部组)。即,多个连接器销208分别属于第一连接器销组G1和第二连接器销组G2中的任意一方。传感器1的插入方向表示连接部14(插入部分)通过插入口206而插入到测定装置200内时的传感器1的方向(在图1的例子中为Y方向)。多个连接器销208分别具有一端(基端)和另一端(前端),一端在测定装置200内被支承,另一端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能够与形成在插入部分(连接部14)所具有的平面(上表面)的多个电极垫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销组G1包含与电极垫11A、11B、11C对应的连接器销208A、连接器销208B、连接器销208C。连接器销208A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与电极垫11A的上表面接触。连接器销208B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与电极垫11B的上表面接触。连接器销208C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与电极垫11C的上表面接触。这样,第一连接器销组G1(第一导体部组)与多个电极垫中的与第一连接器销组G1对应的电极垫11A、11B、11C接触。
第二连接器销组G2包含与电极垫11D、11E、11F对应的连接器销208D、连接器销208E以及连接器销208F。连接器销208D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与电极垫11D的上表面接触。连接器销208E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与电极垫11E的上表面接触。连接器销208F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与电极垫11F的上表面接触。这样,第二连接器销组G2与多个电极垫11A~11F中的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与第一连接器销组G1不接触(与第一连接器销组G1以外接触)的电极垫接触。即,第二连接器销组G2(第二导体部组)与多个电极垫中的与上述第一连接器销组G1对应的电极垫11A、11B、11C以外的电极垫11D、11E、11F接触。这样,在传感器1的插入方向(在图1中为Y方向)上,在将收纳部207的插入口206侧设为近前侧、将卡定面207a侧设为里侧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器销组G1和与其对应的电极垫11A、11B、11C配置在比第二连接器销组G2和与其对应的电极垫11D、11E,与11F靠插入方向的里侧的位置。换言之,第二连接器销组G2和与其对应的电极垫11D、11E、11F配置在比第一连接器销组G1和与其对应的电极垫11A、11B、11C靠插入方向的近前侧的位置。
连接器销208A、连接器销208B、连接器销208C在测定装置200的XY平面中,沿其Y方向(传感器1的插入方向)延伸。与此相对,连接器销208D、连接器销208E、连接器销208F在测定装置200的XY平面中,在与该Y方向垂直的X方向(与传感器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的一例)上延伸。假设将多个连接器销208A~208F沿宽度方向(X方向)排列,则传感器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大。通过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使连接器销208D、连接器销208E、连接器销208F沿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能够减小传感器1的宽度方向尺寸。
另外,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与插入方向相交的角度也可以不是直角。另外,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各自与插入方向相交的角度也可以各不相同。另外,也可以是,属于第一连接器销组G1的各连接器销208的方向与传感器1的插入方向相交的角度被定义为第一范围(例如±5~10°),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各连接器销208的方向与传感器1的插入方向相交的角度被定义为比第一范围大的角度。
各连接器销208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带状,其前端部弯曲成V形或U形,V形或U形的底的部分与对应的垫接触。由此,不会因连接器销208与垫的接触而损伤垫的表面。另外,各连接器销208分别具有弹性,成为前端部向下方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在插入连接部14时,各连接器销208构成为按压对应的垫的上表面(表面)。但是,前端部的形状是可选的,连接器销208也可以为简单的带状或条状、棒状。
只要多个连接器销208分别与对应的电极垫能够形成适当的接触状态,在设置各连接器销208的高度上没有限制。但是,从将测定装置200形成为薄型(减小测定装置的尺寸)的观点出发,多个连接器销208例如如下设置。即,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多个连接器销208分别具有在连接部14的上表面(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离该上表面最远的部分,而且,被设定成该上表面与上述最远的部分之间的上述法线方向上的距离比规定距离短。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连接器销208的与前端部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基端部:也称为“臂部分”)是离主体部2上表面最远的部分,臂部分配置在与形成有导体层11的传感器1的平面(主体部2的上表面)大致平行的平面(单点划线所示的假想平面P1)上。换言之,设置多个连接器销208,使得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测定装置200的厚度方向(Z方向:也是处于插入状态的传感器1的主体部2上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连接部14(插入部分)处的传感器1的上表面1c(主体部2的形成有导体层11的一个面)与多个连接器销208各自的距离(高度)被限制在规定范围T内(T以下)。在这样的、通过改变连接器销208在同一平面内延伸的方向而限制高度来设置多个连接器销208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测定装置200的厚度方向(Z方向)的尺寸增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导体层11(多个电极垫)的表面位于与主体部2的上表面平行的平面上。即,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连接部14的上表面(平面)的水平方向上的多个导体部(导体层11)各自的表面的高度是相同的。并且,设置多个连接器销208,使得多个电极垫的表面的法线方向(测定装置200的Z方向)上的从多个电极垫各自的表面至多个连接器销208各自的最远部分(臂部分)的距离为多个连接器销208各自的厚度的1.5倍以内,另外,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多个连接器销208分别可以配置在与连接部14的上表面(插入部分所包含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6个电极垫对应的6个连接器销208,但连接器销208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极垫的数量而适当变更。另外,分别属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销组G1和G2的连接器销208的数量也可以根据测定装置200内的部件的布局而适当变更。
<测定对象成分等的测定>
接下来,对使用了传感器1和测定装置200的测定的例子进行说明。作为测定的一例,对使用传感器1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和Hct值的情况进行说明。血液是试样的一例,葡萄糖值是试样中的测定对象成分的一例,Hct值是特性的一例。
<<传感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1所具有的电极垫11A~11F(图5)中的电极垫11D和电极垫11A的电极部分(在流路15内露出的部分),作为在葡萄糖值的测定中使用的电极对(工作电极和对电极)来使用。另外,电极垫11C和电极垫11F的电极部分(在流路15内露出的部分)用作在Hct值的测定中使用的电极对。电极垫11B和电极垫11E用于其他用途。
<<测定装置的结构>>
图8示出测定装置200的结构例。测定装置200具有开关(SW)209、第一测定部211、第二测定部212、控制部213、存储部214以及输出部215。
开关209与上述的连接器销208A~208F连接。开关209是切换与处于插入状态的传感器1的各电极的电连接及其切断状态的开关。例如,控制部213在葡萄糖值测定时控制开关209,使葡萄糖值测定用的电极对(电极垫11A、11D)成为与测定装置200电连接的状态,使电极垫11A、11D以外的电极垫成为切断状态。第一测定部211对电极垫11A、11D施加规定的DC电压(第一信号),测定对第一信号的第一电响应。
控制部213在Hct测定时控制开关209,使Hct值的测定用的电极对(电极垫11B、11E)成为与测定装置200电连接的状态,使电极垫11B、11E以外的电极垫成为切断状态。第二测定部212对电极垫11B、11E施加规定的DC电压(第二信号),在从开始施加起经过规定时间后(从该开始施加起持续了规定时间后的时刻),进行第二电响应值的测定。
存储部214包含RAM或ROM等主存储装置、硬盘等辅助存储装置。存储部214存储由控制部213执行的程序、程序执行时使用的数据等。控制部213包含处理器(例如CPU),该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部214中的程序。输出部215包含打印机或显示面板204等输出装置、信号连接器或通信接口等通信设备。
存储部214存储有用于根据由第一测定部211测定的第一电响应值求出葡萄糖浓度的校准线数据(校准线表)。控制部213使用校准线表将第一电响应值换算为葡萄糖值,由此计算葡萄糖值。葡萄糖值存储在存储部214中,或者从输出部215输出(显示等)。
另外,存储部214存储有用于根据由第二测定部212测定的第二电响应的值求出Hct值的校准线数据(校准线表)。控制单元213使用校准线表将第二电响应值换算为Hct值,由此计算Hct值。Hct值可以存储在存储部214中,或者从输出部215输出(显示等)。
另外,控制部213进行如下处理:使用从第二测定部212得到的第二电响应值、或者从第二电响应值换算出的Hct值来校正葡萄糖值。例如,存储部214存储有表示第二电响应值与校正量的对应关系的校准线数据(校准线表)。控制部213使用校准线表求出与第二电响应值对应的校正量,进行校正葡萄糖值的处理,并计算校正后的葡萄糖值。校正后的葡萄糖值可以存储在存储部214中,或者从输出部215输出(显示或发送等)。另外,在葡萄糖值的校正中使用第二电响应值的情况下,从第二电响应值向Hct值换算的结构不是必需的。
<<动作例>>
图9是示出测定装置2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图9所示的S01中,进行试样的点接。即,将传感器1(生物传感器)的连接部14从插入口206插入,与收纳部207嵌合。即,使传感器1与测定装置200物理连接。接下来,使从被检者采集的血液(试样)与传感器1的点接部10(流路15的开口端)接触(点接)。于是,利用毛细管力将血液拉入到流路15内,充满流路15内。
控制部213在点接前,对规定电极进行电压施加,观测施加的电压,并检测因点接而血液与电极接触所引起的电压的变化,从而检测血液被导入到流路15的情况。于是,控制部213开始Hct值的测定(S02)。
在S02中,控制部213控制开关209,使Hct值的测定用的电极对(电极垫11B、11E)成为与测定装置200电连接的状态,控制第二测定部212,来对血液施加第二信号。即,控制部213向第二测定部212发出指示,对Hct测定用的电极对施加相当于第二信号的DC电压。
第二测定部212在相当于第二信号的DC电压从开始施加起持续的规定时间内进行等待,并在持续规定时间后的时刻测定血液的第二电响应(S03)。例如,第二测定部212测定对DC电压的响应信号,进行A/D转换并向控制部213发送。
控制部213在获取血液对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响应时,开始葡萄糖值的测定。即,控制部213对血液施加第一信号(S04)。即,控制部213对第一测定部211指示将比第二信号低的DC电压作为第一信号而施加到葡萄糖测定用的电极对(电极垫11A、11D)。第一测定部211按照指示进行DC电压的施加。
第一测定部211测定血液对第一信号的第一电响应(S05)。例如,第一测定部211测定作为第一信号而施加的DC电压的响应电流。第一测定部211对响应电流进行A/D转换并向控制部213发送。
控制部213作为校正部进行动作,进行葡萄糖值的校正处理(S06)。即,控制部213使用在S05中获取的第一电响应(响应电流)的值和校准线数据(校准线表),计算血液中包含的校正对象成分的值(葡萄糖值)。另外,控制部213使用在S03中获取的第二电响应值(或与第二电响应值对应的Hct值)对计算出的葡萄糖值进行校正。
控制部213输出校正后的葡萄糖值(S07)。即,控制部213将在S06中校正后的葡萄糖值存储在存储部214中,并显示在输出部215(显示器)上。控制部213也可以使用输出部215,经由有线或无线网络向其他装置发送葡萄糖值。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200,作为与传感器1所具有的多个电极垫连接的多个连接器销208,具有属于第一连接器销组G1的连接器销和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因此,能够避免传感器1的宽度方向尺寸变大,并且能够避免测定装置200的高度方向(厚度)的尺寸变大。因此,能够使传感器1和测定装置200小型化,从而能够使保管或携带等管理变得容易。
<变形例1>
在图1中,示出测定装置200具有作为引导件的台阶部205的例子。但是,引导件也可以是设置在壳体202的侧面的槽,该槽具有与传感器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的深度。图10示出测定装置200的变形例。在图10中,变形例的测定装置200A在插入口206的近前侧形成有向测定装置的宽度方向(X方向)凹陷的槽216。槽216的深度(X方向上的深度)形成得比传感器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稍大,该槽216具有与传感器1的下表面1d对置的上表面216a和与传感器1的上表面1c对置的下表面216b。在将传感器1与测定装置200A连接时,通过使传感器1的左侧面以与槽216的底面216c抵接的方式沿Y方向滑动,能够容易地将传感器1的一端1a引导到插入口206。另外,不需要槽216的未设置下表面216b的部分与近前侧的端面202d为同一面,也可以形成在比端面202d靠里侧的位置。
<变形例2>
另外,测定装置也可以具有图11所示那样的结构。图11示出测定装置的变形例2。图11所示的测定装置200B具有从壳体20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217。在突出部217的侧面设置有传感器1的插入口206,测定装置200B的使用者在保持传感器1的保持部3(后述)的状态下,将主体部2的前端插入于插入口206。在主体部2的前端插入到插入口206中的情况下,突出部217、插入口206、主体部2以及保持部3并列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另外,在主体部2的前端插入到插入口206中的情况下,在与突出部217、插入口206、主体部2以及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主体部2和壳体202相邻地配置。因此,在主体部2的前端插入到插入口206中的状态下,在将试样从主体部2的侧面侧点接到点接部10的情况下,将试样从与突出部217、插入口206、主体部2以及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接近主体部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被测定者的手或手指与壳体202或突出部217不接触,因此容易将试样从主体部2的侧面侧点接到点接部10。
突出部217朝向与突出部217、插入口206、主体部2以及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为了容易将试样从主体部2的侧面侧点接到点接部10,突出部217在与突出部217、插入口206、主体部2以及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优选比传感器1在与主体部2和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W1)稍大。突出部217在与突出部217、插入口206、主体部2以及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也可以为传感器1在与主体部2和保持部3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W1)的1倍以上且2倍以下。
(实施方式2)
对实施方式2的测定系统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具有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结构,因此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对共同点省略说明。作为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可以应用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测定装置200、200A、200B。但是,在追加了与传感器1的规格相关的结构以及处理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图12的(A)和图12的(B)示出实施方式2的传感器和测定装置的结构例。图13是示出与传感器的规格判定相关的处理例的流程图。如图12的(A)所示,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200还包含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208G。另一方面,作为传感器,准备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传感器1和规格与传感器1不同的传感器1A。
例如,传感器1和传感器1A具有共同的结构,但目的地(流通的地区)不同。例如,传感器1面向亚洲,而传感器1A面向欧洲。假设在欧洲无法使用面向亚洲的传感器1,则反之也成立。
如图12的(B)所示,在传感器1中作为一个电极垫的电极垫11B,在传感器1A中成为被分割成绝缘的两个电极垫11B1和电极垫11B2的状态。
连接器销208G在传感器1的插入状态下,如图12的(A)所示,与电极垫11B接触。与此相对,连接器销208G在传感器1A的插入状态下,如图12的(B)所示,与电极垫11B2接触。连接器销208B与电极垫11B1接触。
图13所示的处理例如以在测定装置200中插入了传感器(传感器1和传感器1A中的任意一个传感器)为契机而开始。控制部213对规定的连接器销、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连接器销208B与连接器销208G之间施加电压(S11),判定是否出现电流的变化(S12)。
在所插入的传感器为传感器1的情况下,连接器销208B和连接器销208G构成经由电极垫11B的闭合电路,因此,检测出因施加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值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前进到S13。与此相对,在插入的传感器是传感器1A的情况下,由于连接器销208B与连接器销208G之间开放,因此不会引起电流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前进到S15。
在处理前进到S13的情况下,控制部213判定为所插入的传感器是适合的(规格正常),成为进行通常的处理(使用图9进行了说明的处理)的状态(S14)。与此相对,在处理前进到S15的情况下,控制部213判定为所插入的传感器是不适合的(规格不正常),进行规定的错误处理(S16)。例如,控制部213停止测定装置200的动作,使输出部215所包含的显示面板204显示无法使用传感器的意思。另外,电流变化的检测出/检测不出与适合或不适合的组合也可以相反。
除了以上的点以外,实施方式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根据实施方式2,控制部213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作为判定部进行动作。即,控制部213作为判定部,来判定第一连接器销组G1中的连接器销208B(相当于第一导体部)和第二连接器销组G2中的连接器销208G(相当于第二导体部)是与多个电极垫中的同一电极垫接触、还是与不同的两个电极垫接触。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200,在传感器具有检测目的地等的规格差异的结构的情况下,将规格判定用的连接器销208G作为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而构成。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抑制具有判定传感器规格的机构的测定装置和传感器的尺寸增大。
但是,用于上述电压施加(目的地判定)的连接器销这两者也可以是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图14示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在图14中,在传感器1B中,成为电极垫11D被分成绝缘的两个电极垫11D1和11D2的状态。在传感器1B插入于测定装置的插入状态下,电极垫11D1与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208D接触,电极垫11D2与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208G接触。在该情况下,对连接器销208D和连接器销208G这两者进行图13所示的处理。这样,控制部213可以构成为作为判定部而进行动作,该判定部使用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两个连接器销208B、208G,判定这些连接器销208B、208G是与多个电极垫中的同一电极垫11D接触、还是与不同的两个电极垫11D1、11D2接触。
(实施方式3)
对实施方式3的测定系统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具有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结构,因此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对共同点省略说明。作为实施方式3的测定装置,可以应用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测定装置200、200A、200B。但是,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
在实施方式1中,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208D、208E、208F分别在收纳部207内以在传感器1插入时与多个电极垫(电极垫11A~11F)相互摩擦的方式配置。这里,所谓相互摩擦是指物体与物体接触而一边摩擦一边运动。而且,在传感器1的一端1a到达与卡定面207a抵接的位置(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连接器销208D、208E、208F分别和与其对应的电极垫11D、11E、11F接触、电连接(图6的(A))。
在实施方式1中,连接器销208D、208E、208F各自的前端部朝向与传感器1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X方向)。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使连接部14与收纳部207嵌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具有代替连接器销208D、208E、208F(图6的(A))的连接器销218D、218E、218F。
连接器销218D、218E、218F的前端部218Da、218Ea、218Fa相对于臂所延伸的方向(X方向)大致弯折90°,朝向插入方向(Y方向)。换言之,连接器销218D、218E、218F的前端部218Da、218Ea、218Fa朝向与属于第一连接器销组G1的连接器销208A、208B,208C的前端部所朝向的方向(使传感器1从测定装置脱离的方向(称为脱离方向或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除了连接器销218D、218E、218F的结构以外,实施方式3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根据实施方式3,连接器销218D、218E、218F的前端部218Da、218Ea、218Fa朝向与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正向)。通过该结构,在与实施方式1的比较中,能够降低第二连接器销组G2与电极垫11A~11F相互摩擦时的摩擦力。因此,根据实施方式3,能够抑制因在传感器1的插入时产生的摩擦而导致第二连接器销组G2(第二连接器销218D、218E、218F:第二导体部组的一例)和电极垫11A~11F中的至少一方受到损伤。另外,即使在传感器1排出时,在传感器1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排出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第二连接器销组G2与电极垫11A~11F相互摩擦而损伤彼此的可能性。另外,由于摩擦力降低,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传感器1的排出。另外,前端部218Da、218Ea、218Fa的一部分或全部(至少一个)也可以朝向排出方向(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另外,实施方式2中的规格判定用的连接器销208G的前端部也可以与连接器销218D等同样地以朝向插入方向或排出方向的方式弯曲。
(实施方式4)
对实施方式4的测定系统进行说明。实施方式4具有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结构,因此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对共同点省略说明。作为实施方式4的测定装置,可以应用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测定装置200、200A、200B。但是,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
在实施方式1中,属于第二连接器销组G2的连接器销208D、208E、208F各自的臂部分沿测定装置200的Y方向、即水平配置测定装置的情况下的水平方向延伸(图7)。在实施方式4中具有如下结构:多个导体部(连接器销208)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其基端部(臂部分)与前端部之间,以与传感器1的插入方向(Y方向)相交的方式下降。
图16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沿着图6的(A)的单点划线B-B的截面。在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销208D中,具有从该连接器销208D的臂部分208Da向前端部208Db平缓地下降(例如,以与XY平面以60°或更小的角度交叉的方式下降)的中间部208Dc。同样地,连接器销208E也具有从其臂部分208Ea向前端部208Eb以平缓地下降的方式延伸的中间部208Ec。前端部208Db、208Eb的高度位于比臂部分208Da、208Ea低的位置。另外,虽然省略了连接器销208F的图示,但连接器销208F具有与连接器销208D、208E相同的结构。另外,属于第一连接器销组G1的连接器销208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
根据实施方式4,连接器销208具有比实施方式1长的中间部。由此,能够使连接器销208具有柔性(弹性),因此在传感器1插入时或排出时使连接器销208挠曲,能够抑制电极垫11A~11F与连接器销208摩擦而损伤彼此。另外,连接器销208D平缓地下降的角度越小(即越接近0°),越能够抑制损伤彼此,但由于需要空间,因此难以抑制传感器的尺寸。反之,角度越大(即越接近60°),则即使在较少的空间中也能够采用结构,但容易损伤彼此。因此,优选采用与传感器的尺寸对应的角度。例如优选30°~60°的范围。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至4的结构可以适当组合。

Claims (13)

1.一种测定装置,其测定附着于传感器的试样内的测定对象成分,其特征在于,
该测定装置包含:
插入口,其用于将所述传感器的插入部分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该插入部分包含形成有多个电极垫的平面;以及
多个导体部,它们在插入状态下与所述多个电极垫接触,该插入状态表示所述插入部分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的状态,
所述多个导体部包含沿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部组和沿与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体部组,所述第一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接触,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以外的电极垫接触,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表示所述插入部分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时的所述传感器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导体部分别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所述一端在所述测定装置内被支承,所述另一端在所述插入状态下能够与形成在所述插入部分的所述平面的所述多个电极垫接触,
在所述插入状态下,所述多个导体部分别具有在所述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离所述平面最远的部分,所述平面与所述最远的部分之间的所述法线方向上的距离比规定距离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在所述插入状态下,所述平面的水平方向上的所述多个导体部各自的表面的高度是相同的,
所述最远的部分与所述表面之间的所述平面的法线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多个导体部各自的厚度的1.5倍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在所述插入状态下,所述多个导体部分别配置在与所述插入部分所包含的所述平面平行的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在所述插入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接触的所述电极垫以外的电极垫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该测定装置还包含判定部,该判定部在所述插入状态下,判定所述第一导体部组中的第一导体部和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中的第二导体部是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同一电极垫接触、还是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不同的两个电极垫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部判定是否因向所述第一导体部与所述第二导体部之间施加电压而引起电流的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该测定装置还包含判定部,该判定部在所述插入状态下,判定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中的两个第二导体部是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同一电极垫接触、还是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不同的两个电极垫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部判定是否因向所述两个第二导体部之间施加电压而引起电流的变化。
10.一种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测定系统具有:
传感器,其供试样附着;以及
测定装置,其测定所述试样内的测定对象成分,
所述测定装置包含:
插入口,其用于将所述传感器的插入部分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该插入部分包含形成有多个电极垫的平面;以及
多个导体部,它们在插入状态下与所述多个电极垫接触,该插入状态表示所述插入部分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的状态,
所述多个导体部包含沿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第一导体部组和沿与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体部组,所述第一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接触,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中的与所述第一导体部组对应的电极垫以外的电极垫接触,所述传感器的插入方向表示所述插入部分通过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测定装置内时的所述传感器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属于所述第二导体部组的导体部的前端部朝向所述插入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以如下状态配置:在所述插入部分插入时,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所述多个电极垫相互摩擦,在所述插入部分到达规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导体部组与对应于所述第二导体部组的电极垫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1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导体部中的至少一个导体部在其基端部与前端部之间具有中间部,该中间部以与所述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式下降。
CN201910504736.5A 2018-06-12 2019-06-12 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 Pending CN1105962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2170 2018-06-12
JP2018112170 2018-06-12
JP2019108231A JP2019215343A (ja) 2018-06-12 2019-06-10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システム
JP2019-108231 2019-06-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6206A true CN110596206A (zh) 2019-12-20

Family

ID=67105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4736.5A Pending CN110596206A (zh) 2018-06-12 2019-06-12 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76921A1 (zh)
EP (1) EP3581924A1 (zh)
CN (1) CN1105962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40001383A (ko) * 2022-06-27 2024-01-03 주식회사 동운아나텍 검체 측정을 위한 바이오 센서 스트립, 그 전극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체 측정 방법
JP2024035699A (ja) * 2022-09-02 2024-03-14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測定システム
JP2024035700A (ja) * 2022-09-02 2024-03-14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1197A (ja) * 2000-03-30 2001-10-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バイオセンサ測定装置
US8828330B2 (en) * 2010-01-28 2014-09-09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Universal test strip port
JP2013092386A (ja) 2011-10-24 2013-05-16 Arkray Inc 試験片
US9157882B2 (en) * 2012-12-20 2015-10-13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Analytical test stri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76921A1 (en) 2019-12-12
EP3581924A1 (en) 2019-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9927B2 (en) Analyte sensors and methods of use
US8236166B2 (en) No calibration analyte sensors and methods
CN110596206A (zh) 测定装置以及测定系统
US9465005B2 (en) Analyte sensors and methods of use
JP6030121B2 (ja) 支持体領域を備える電気化学センサー
US7846311B2 (en) In vitro analyte sensor and methods of use
CA2659963C (e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sensor ejection method
JP4242217B2 (ja) バイオセンサおよびバイオセンサ用測定装置
JP2008500551A (ja) 電気化学セル及びこれと組み合わせて使用するための計器のためのコネクタ構成
JP2019215343A (ja)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システム
KR101470370B1 (ko) 분석장치
JPWO2004051249A1 (ja) 分析用具
US20240074679A1 (en) Measurement device
EP4332561A1 (en) Measurement system
JP6997659B2 (ja) 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JP2019117056A (ja) センサ
CN114755402A (zh) 分析物测量仪、测试条弹出器以及使用测试条弹出器的方法
WO2006065901A1 (en) Multi-contact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sensor-dispensing instru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