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2136B -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92136B CN101492136B CN2009100020254A CN200910002025A CN101492136B CN 101492136 B CN101492136 B CN 101492136B CN 2009100020254 A CN2009100020254 A CN 2009100020254A CN 200910002025 A CN200910002025 A CN 200910002025A CN 101492136 B CN101492136 B CN 1014921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yarn
- roller
- lax
- repiece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0—Tension devices
- D01H13/104—Regulating tension by devices acting on running yarn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supply or take-up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20—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during forwarding, e.g. for buffer storage
- B65H51/22—Reels or cages, e.g. cylindrical, with storing and forwarding surfaces provided by rollers or b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改变从松弛消除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与生头部件接触的位置,提高生头部件对于纱线行进的磨损的寿命。作为松弛消除辊(39)的下游侧端部的顶端侧端部的外周缘(70)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39)的轴向看时为椭圆形状。生头部件(52)位于长径部分时用实线表示,位于短径部分时用双点划线表示。当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相对旋转时,生头部件(52)与解舒下来的细纱(34)接触的位置在宽度D之间变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尤其涉及纺纱机械中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用纺纱装置对纱线进行纺纱,用卷取装置卷取该纺纱成的纱线来制造卷装的纺纱机械。该纺纱机械具有在用卷取装置卷取纺纱装置纺纱的纱线之前调整纱线的卷取张力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该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具备:松弛消除辊,被驱动旋转并将纱线缠绕到外周面上加以积存;生头部件,与上述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同心并且能够相对旋转地安装,与从松弛消除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接触的同时将纱线引导向下游导纱器;下游导纱器,配置在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一侧,将纱线引导向卷取装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松弛消除装置外周面的中央部分由直径大致相同的同心圆形成,两端由越往端部直径越大的同心圆形成为圆锥形状。当解舒积存在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时,生头部件引导纱线以便防止纱线脱圈并使纱线均匀地从松弛消除辊上卷出,同时通过与纱线接触赋予适当的阻力,使纱线的卷取张力变得合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6588号公报
上述现有技术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由于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一致,且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为圆形,因此从松弛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与生头部件接触的位置是固定的。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的旋转也固定。因此,生头部件因与纱线接触行进只有生头部件的固定的部分磨损,有可能引起生头部件折断等问题,有可能使生头部件的寿命缩短。而且,当因生头部件磨损而产生生头部件折断等问题时,为了更换生头部件,需要使纺纱机械停止,影响到卷装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改变从松弛消除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与生头部件接触的位置,提高生头部件对于纱线行进的磨损的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方案为一种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在由卷取装置卷取纺纱装置纺纱出的纱线之前,调整上述纱线的卷取张力,该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具有:松弛消除辊,被旋转驱动,纱线被卷绕到其外周面上;上游导纱器,配置在松弛消除辊的上游一侧,将纱线引导向松弛消除辊;下游导纱器,配置在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一侧,将纱线引导向卷取装置;生头部件,能相对旋转地安装在松弛消除辊上,一边与从松弛消除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接触,一边将纱线引导向下游导纱器;以及接触位置改变机构,改变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不固定,以规定的宽度变化。
第2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结构中,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即:将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从生头部件旋转轴心的任意点到外周缘的一点的距离与从任意点到外周缘的另外一点的距离不同。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
第3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结构中,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即:设置为使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一致,并且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看时为椭圆形的形状。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
第4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结构中,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即:设置为使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平行而在规定的范围内错开。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
第5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结构中,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即:使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在规定的范围内倾斜。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旋转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任意点的距离变化。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第1方案由于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不固定、以规定的宽度变化,因此对于纱线行进引起的磨损,磨损不会在局部发展,能够提高生头部件的寿命。
第2方案除了第1方案的效果外,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由于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因此不管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都能够改变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
第3方案除了第1方案的效果外,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由于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因此在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改变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
第4方案除了第1方案的效果外,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由于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因此在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错开的状态下,能够改变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
第5方案除了第1方案的效果外,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由于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任意点的距离变化,因此能够改变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具备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纺纱机械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松弛消除辊的正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松弛消除辊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使用的松弛消除辊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使用的松弛消除辊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22:纺纱装置;24: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5:卷取装置;34:细纱;39、82、83:松弛消除辊;40:上游导纱器;41:下游导纱器;52:生头部件;64:外周面;70:外周缘;80、81:旋转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具备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纺纱机械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
参照图1,纺纱机械20沿由纱条27制造细纱34的喂纱方向从上游一侧开始,依次具备牵伸装置21、纺纱装置22、喂纱装置23、清纱器38、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和卷取装置25。而且,纺纱机械20在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与卷取装置25之间还具备设置于在多台纺纱机械20之间移动的接头台车48上的接头装置26。纱条27被牵伸装置21拉伸变成纤维束33,该纤维束33被纺纱装置22纺纱而变成细纱34。该细纱34由喂纱装置23输送,由卷取装置25卷取形成卷装46。
牵伸装置21为用辊夹持从图中没有表示的条筒引出的纱条27进行拉伸的装置,从喂纱方向的上游一侧开始,具有后辊对28、第三辊对29、中间辊对31和前辊对32这4组辊。中间辊对31的每个辊上安装有输送带30。
纺纱装置22为对从牵伸装置21的前辊对32输送来的纤维束33施加旋转气流来制造细纱34的装置。
喂纱装置23为将纺纱装置22制造的细纱34送出到配置在喂纱方向下游一侧的卷取装置25的装置。喂纱装置23具有输送辊35和可与该输送辊35自由接触/分离地设置的夹持辊36,夹持在输送辊35与夹持辊36之间的细纱34通过输送辊35的旋转驱动,被送往卷取装置25。
清纱器38为检测送往卷取装置25途中的细纱34的纱疵的装置。根据该清纱器38检测到的纱疵检测信息,除去细纱34的纱疵部分,防止不良纱卷取到卷装46上。当从清纱器38往图中没有表示的控制器发送纱疵检测信息时,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立即用剪纱器37切断细纱34,使牵伸装置21及纺纱装置22等停止。接着,控制器使接头台车48自行至纺纱机械20前。然后,控制器再次驱动纺纱装置22等,使设置于接头台车48上的接头装置26进行接头,重新开始纺纱和卷取。接头台车48具有吸管49和吸嘴50,该吸管49在图1的双点划线所表示的位置吸入从纺纱装置22送出的纱端的同时将其捕捉,并且一边转动捕捉到的纱端一边将其引导向接头装置26;该吸嘴50在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吸入位于卷装46上的纱端的同时将其捕捉,一边转动捕捉到的纱端一边将其引导向接头装置26。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为在纺纱装置22纺纱的细纱34被卷取装置25卷取之前,调整细纱34的卷取张力的装置,后面将详细叙述。
卷取装置25为将纺纱装置22制造的细纱34卷取到筒管上制造卷装46的装置。卷取装置25具有能够以支轴44为中心摆动地被支持的摇架臂45、在与筒管或卷装46的周面抵接的同时进行旋转驱动的卷取滚筒47,以及图中没有表示的以规定的宽度使细纱34横动的横动装置。摇架臂45旋转自由地支持卷绕了细纱34的筒管。当卷取滚筒47被电动机旋转驱动时,与卷取滚筒47接触的卷装46从动地旋转,细纱34被卷取到卷装46上。
下面详细说明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
参照图2,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具有外周面上卷绕细纱34的松弛消除辊39、旋转驱动松弛消除辊39的电动机42、配置在松弛消除辊39的喂纱方向上游一侧的上游导纱器40、进退驱动上游导纱器40的汽缸43、以及配置在松弛消除辊39的喂纱方向下游一侧的下游导纱器41。松弛消除辊39支持在电动机42上,上游导纱器40支持在汽缸43上,电动机42、汽缸43和下游导纱器41通过支架51等固定部件支持在纺纱机械20上。上游导纱器40将细纱34引导向松弛消除辊39,下游导纱器41将细纱34引导向卷取装置25。下游导纱器41配置成使下游导纱器41的上端与细纱34的交点位于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轴心的大致延长线上。
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可相对旋转地安装在松弛消除辊39上。生头部件52根据条件与松弛消除辊39一体或者独立地同心旋转。生头部件52一边与从松弛消除辊39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细纱34接触,一边将细纱34引导向下游导纱器41。
当上游导纱器40位于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前进位置时,形成细纱34不钩挂到生头部件52上的纱线通道。相反,当上游导纱器40位于图2实线所示的后退位置时,由上游导纱器40和下游导纱器41形成的纱线通道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轨道面相交,细纱34挂在生头部件52上卷取到松弛消除辊39上。例如在即将用接头装置26进行接头之前,为了防止上游侧的纱端被拉伸至松弛消除辊39一侧而不被引导到接头装置26中,上游导纱器40移动到前进位置。相反,在接头过程中,为了防止接头期间纺纱装置22纺纱的细纱34滞留在接头装置26的上游一侧,上游导纱器40移动到后退位置。并且,通常的卷取时,为了将细纱34卷取到松弛消除辊39上消除细纱34的松弛,并且调整卷取张力,上游导纱器40位于后退位置。
生头部件52与松弛消除辊39一体地旋转,直到接触并行进的细纱34对生头部件52施加规定的负载。当在上游导纱器40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向一定的方向旋转松弛消除辊39时,细纱34钩挂在生头部件52上,细纱34卷绕到松弛消除辊39上直到对生头部件52施加规定的负载。并且,当超过上述规定的负载时,生头部件52与松弛消除辊39独立旋转,卷取并积存在松弛消除辊39上的细纱34被逐渐解舒掉。通过上述规定的负载,对细纱34施加规定的卷取张力。当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独立旋转时,细纱34一边与生头部件52接触一边行进,朝向下游导纱器41。当解舒滞留在松弛消除辊39上的细纱34时,生头部件52引导细纱34以便防止细纱34脱圈,使细纱34均匀地从松弛消除辊39开卷。并且,生头部件52通过与细纱34接触施加适当的阻力,使细纱34的卷取张力合适。
下面详细说明松弛消除辊39和生头部件52。
图3为图2所示的松弛消除辊的正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2所示的松弛消除辊的侧视图。
参照图3、图4和图5,松弛消除辊39具有在下游一侧的端面上形成了凹陷部68的辊主体60、一体地固定在辊主体60的凹陷部68的螺母部件61、与螺母部件61螺合的调整螺栓62。辊主体60、螺母部件61和调整螺栓62使各自的轴心一致地配置。调整螺栓62具有沿轴向贯穿的筒孔,在调整螺栓62的轴部的外周面与螺母部件61的内周面上形成螺纹部75。调整螺栓62通过该螺纹部75与螺母部件61螺合。
生头部件52具备使旋转轴心81与辊主体60的旋转轴心80一致并且能够相对旋转地安装的翼锭(flyer)轴71,以及沿辊主体的径向方向安装在翼锭轴71的顶端上、由例如陶瓷制成的翼锭72。翼锭轴71插到调整螺栓62的上述筒孔中,通过轴承74旋转自由地安装在螺母部件61的内周面与调整螺栓62的内周面这两个内周面上。翼锭轴71的顶端从调整螺栓62和辊主体60的端面突出地构成,其顶端固定着翼锭72。翼锭72与翼锭轴71一体旋转地构成,形成为从辊主体60的外周缘70向外周面64弯曲的形状。因此,能够挂钩细纱34,使细纱34能够可靠地卷取到辊主体60的外周面64上。翼锭轴71在其轴向的中途部分具有直径稍微大一点的圆柱状部分73,圆柱状部分73的外周面和调整螺栓62的内周面能够隔开规定的间隔而沿直径方向相对置。
在圆柱状部分73的外周面上配置有永久磁铁76,在调整螺栓62的内周面配置有作为半硬质性材料的磁滞部件77。永久磁铁76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励磁为N极、S极、N极、S极……。通过永久磁铁76和磁滞部件77相对时两者的磁耦合,产生翼锭轴71相对于辊主体60的旋转阻力,即产生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阻力。由该旋转阻力,来决定生头部件52是与松弛消除辊39一体旋转还是独立旋转的边界——也就是上述规定的负载。当使调整螺栓62旋转沿轴向移动时,永久磁铁76与磁滞材料77相对置的面积变化,两者的磁耦合变化,因此能够调整上述旋转阻力的大小。当永久磁铁76与磁滞材料77相对置的面积大时,磁耦合增强,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阻力变大,反之,如果永久磁铁76与磁滞材料77相对置的面积变小,则磁耦合变弱,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阻力变小。
如果以安装有生头部件52的一侧作为顶端、以安装有电动机42的一侧作为根部的话,则辊主体60的外周面64从根部到顶端为圆锥部65、圆筒部66和圆锥部67这样地形成。圆锥部65、67使端面一侧的直径变大地缓慢倾斜。圆筒部66由直径大致相等的同心圆形成,呈与两侧的圆锥部65、67没有接缝地连接的形状。松弛消除辊39的下游一侧的端部即顶端一侧端部的外周缘70,如图3所示那样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39的轴向看时为长径A和短径B的椭圆形状。辊主体60通过从辊主体60的径向方向拧入的固定螺钉69固定在电动机42的电机轴63上。
根部一侧的圆锥部65具有使从上游提供来的卷绕的细纱34顺利地从大直径部分向小直径部分移动,整齐地卷绕到中间的圆筒部66的表面上的功能。与此相对,顶端一侧的圆锥部67具有防止解舒时卷绕的细纱34一下子拉出的脱圈现象、并且将细纱34从小径部分送往大径部分重新卷绕以确保细纱10顺利地引出的功能。卷绕到松弛消除辊39上的细纱34最终一边与外周缘70接触一边从辊主体60上被拉出,一边与生头部件52的翼锭72接触一边行进。
参照图3,当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相对旋转时,生头部件52位于长径A部分时的情况用实线表示,位于短径B部分时的情况用双点划线表示。其中,生头部件52旋转的轨迹为圆形形状,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为椭圆形状。因此,从松弛消除辊39的轴向(图3中垂直地贯穿图面的方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与生头部件52的翼锭72的交点在生头部件52位于长径A部分时与位于短径B部分时不同。换言之,根据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位置的不同,上述交点不同。于是,卷绕到松弛消除辊39上的细纱34一边与辊主体60的外周缘70接触一边行进,一边与生头部件52的翼锭72接触一边行进,并沿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轴心80的延长线向下游导纱器41拉出。
这里,参照图5,生头部件52位于长径A部分时的情况用实线表示,位于短径B部分时的情况用双点划线表示。当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相对旋转时,生头部件52与解舒下来的细纱34接触的位置在宽度D之间变化。
另外,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轴心80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一致地设定,松弛消除辊39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70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39的轴向观察时为椭圆形状,这样构成改变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的接触位置改变机构。
上述结构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由于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不固定,以规定宽度D变化,因此细纱34行进引起的磨损不会在局部发展,能够提高生头部件52的寿命。因此,停止纺纱机械20、因磨损使生头部件52产生折断等问题更换生头部件52的情况减少,能够提高卷装46的生产效率。并且,当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相对旋转时,由于从松弛消除辊39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与生头部件52的交点变化,因此在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轴心80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一致的状态下,能够改变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
下面回到图3,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也可以构成为,从松弛消除辊39的轴向看时,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的任意点P到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一点Q的距离L1,与从上述任意点P到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的另外一点R的距离L2不同。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上的任意点P,只要在图4和图5所示的旋转轴心81上,可以是任何一个点。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当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39相对旋转时,从松弛消除辊39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与生头部件52的交点变化。因此,不管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轴心80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都能够改变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
此时,松弛消除辊39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70形成为,使从上述松弛消除辊的轴向看时,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上的任意点P到外周缘70的一点Q的距离L1,与从上述任意点P到外周缘70的另外一点R的距离L2不同,这构成了改变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的接触位置改变机构。
图6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使用的松弛消除辊的侧视图,为与先前第1实施方式的图5相对应的图。由于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参照图6,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中,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形成为椭圆形状,但第2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松弛消除辊82的外周缘70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82的轴向观察时、旋转轴心80穿过中心的圆形形状。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中,设定为使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一致,但第2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设定为使松弛消除辊82的旋转轴心80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在规定的范围内平行地错开。该规定的范围为这样的范围,即,例如使得生头部件52能够钩挂从上游导纱器40输送来的细纱34、而不与松弛消除辊82的外周缘70干涉地相对旋转的范围。
另外,松弛消除辊82的旋转轴心80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在规定的范围内平行地错开,这构成了改变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的接触位置改变机构。
上述结构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生头部件52的旋转位置在图6的实线和双点划线所示的范围内,相对于松弛消除辊82变化。因此,当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82相对旋转时,生头部件52与解舒下来的细纱34接触的位置在宽度D之间变化。因此,在松弛消除辊82的外周缘70为圆形的状态下,能够改变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
图7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所使用的松弛消除辊的侧视图,为与先前第1实施方式的图5相对应的图。由于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参照图7,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中,松弛消除辊39的外周缘70形成为椭圆形状,但第3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松弛消除辊83的外周缘70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82的轴向看时、旋转轴心80穿过中心的圆形形状。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24中,设定为松弛消除辊39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一致,但第3实施方式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设定为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以规定的范围——即角度θ,与松弛消除辊83的旋转轴心80倾斜。回到图4,由于使生头部件52倾斜,因此螺母部件61和调整螺栓62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辊主体60倾斜。角度θ为例如使得生头部件52能够钩挂从上游导纱器40输送来的细纱34、而不与松弛消除辊83的外周缘70干涉地相对旋转的范围。
另外,使生头部件52的旋转轴心81在规定的范围内相对于松弛消除辊83的旋转轴心80倾斜,这构成了改变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的接触位置改变机构。
上述结构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生头部件52的旋转位置在图7的实线和双点划线所示的范围相对于松弛消除辊83变化。因此,当生头部件52相对于松弛消除辊83相对旋转时,松弛消除辊83的外周缘70与生头部件52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变化,生头部件52与解舒下来的细纱34接触的位置在宽度D之间变化。因此,能够改变生头部件52与细纱34接触的位置。
另外,虽然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利用磁耦合施加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的旋转阻力的结构,但只要是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
Claims (5)
1.一种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在由卷取装置卷取纺纱装置纺纱出的纱线之前,调整上述纱线的卷取张力,该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具有:
松弛消除辊,被旋转驱动,上述纱线被卷绕到其外周面上;
上游导纱器,配置在上述松弛消除辊的上游一侧,将上述纱线引导向上述松弛消除辊;
下游导纱器,配置在上述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一侧,将上述纱线引导向上述卷取装置;
生头部件,能相对旋转地安装在上述松弛消除辊上,一边与从上述松弛消除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上述纱线接触,一边将上述纱线引导向上述下游导纱器;以及
接触位置改变机构,改变上述生头部件与上述纱线接触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上述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即:将上述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从上述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从上述生头部件旋转轴心的任意点到上述外周缘的一点的距离与从上述任意点到上述外周缘的另外一点的距离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上述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即:设置为使上述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上述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一致,并且上述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从上述松弛消除辊的轴向看时为椭圆形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上述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即:设置为使上述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上述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平行而在规定的范围内错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上述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即:设置为使上述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相对于上述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在规定的范围内倾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15539/2008 | 2008-01-25 | ||
JP2008015539A JP2009173419A (ja) | 2008-01-25 | 2008-01-25 | 糸弛み取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92136A CN101492136A (zh) | 2009-07-29 |
CN101492136B true CN101492136B (zh) | 2012-08-29 |
Family
ID=40361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20254A Active CN101492136B (zh) | 2008-01-25 | 2009-01-08 |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083103B1 (zh) |
JP (1) | JP2009173419A (zh) |
CN (1) | CN1014921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251820A (ja) * | 2010-06-02 | 2011-12-15 | Murata Machinery Ltd | 糸貯留装置 |
CN111362067B (zh) * | 2020-03-24 | 2021-06-22 | 海宁市万路针织有限公司 | 针织品纱线卷绕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17182A2 (en) * | 2005-04-28 | 2006-11-02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Yarn slack eliminating device in textile machine |
EP1916213A1 (en) * | 2006-10-23 | 2008-04-30 | Murata Machinery, Ltd. | Spinning Machine Having Yarn Slack Elimination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82250B2 (ja) * | 2003-03-17 | 2008-04-30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紡績機の糸弛み取り装置 |
JP2009046778A (ja) * | 2007-08-21 | 2009-03-05 | Murata Mach Ltd | 巻取テンション制御装置 |
-
2008
- 2008-01-25 JP JP2008015539A patent/JP2009173419A/ja active Pending
- 2008-11-28 EP EP08020755.8A patent/EP208310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
- 2009-01-08 CN CN2009100020254A patent/CN1014921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17182A2 (en) * | 2005-04-28 | 2006-11-02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Yarn slack eliminating device in textile machine |
EP1916213A1 (en) * | 2006-10-23 | 2008-04-30 | Murata Machinery, Ltd. | Spinning Machine Having Yarn Slack Elimination Device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实开平5-77162U 1993.10.19 |
JP特开2004-277946A 2004.10.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173419A (ja) | 2009-08-06 |
EP2083103A2 (en) | 2009-07-29 |
EP2083103A3 (en) | 2011-05-11 |
EP2083103B1 (en) | 2016-08-03 |
CN101492136A (zh) | 2009-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13112B (zh) | 纺纱机 | |
CN101377026B (zh) | 纱线卷绕机及假捻加工机 | |
CN101168873B (zh) | 具有纱线松弛去除装置的纺纱机 | |
CN1319833C (zh) | 纱线卷取机 | |
CN101469469A (zh) |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及具备纱线松弛消除装置的纺纱机械 | |
EP2604731A2 (en) | Method of folding filament | |
CN103569795A (zh) | 纱线监视装置及纱线卷绕单元 | |
CN102267650B (zh) | 纱线存积装置 | |
CN101712423B (zh) |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纤维机械 | |
CN104210894A (zh) | 纱线卷取机 | |
CN106958057A (zh) | 用于生产弹性芯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297197B (zh) | 纺织机及纺织方法 | |
WO2019120963A1 (de) | Verfahren zur messung der zugspannung eines fadens und vorrichtung zur auslenkung eines laufenden fadens | |
CN101492136B (zh) |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 | |
EP2801544A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 |
TW202016378A (zh) | 用於轉換紗線紡紗及/或撚線機的方法、及藉由該方法的改裝的紗線紡紗及/或撚線機 | |
CN103241588A (zh) | 确定筒子驱动辊的所需转速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014952B (zh) | 牵伸装置及纺纱机械 | |
CN105648586B (zh) | 用于在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在交叉卷绕筒管上卷绕纱线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 |
CN111441114B (zh) | 用于将假捻导入到纱线中的方法和纺纱机以及用于将假捻导入到纱线中的装置 | |
JP2002160869A (ja) | 融解紡糸して少なくとも1本の糸を巻成する装置 | |
CN100347061C (zh) | 无扭曲喂纱方法以及喂纱装置 | |
US9676588B2 (en) | Presser finger for a roving winder, roving winder, and method of winding a roving | |
JP4196252B2 (ja) | 2点かせ巻取装置 | |
JP4031968B2 (ja) | 中空撚り糸状物の製造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