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604A - 变频器电源电路和变频器电源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频器电源电路和变频器电源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1604A
CN101471604A CNA2008102118360A CN200810211836A CN101471604A CN 101471604 A CN101471604 A CN 101471604A CN A2008102118360 A CNA2008102118360 A CN A2008102118360A CN 200810211836 A CN200810211836 A CN 200810211836A CN 101471604 A CN101471604 A CN 101471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detecting unit
switch elements
voltage
supply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18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广泽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71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1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with a plurality of power processing stag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2Control circuits allow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e.g. in standby m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02M1/422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using a non-isolated boost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变频器电源电路100包括:SW_Q1和SW_Q2,其通过施加至其的驱动信号来切换从交流电源101经由全波整流器102和低通滤波器103输入的电压,并产生输出信号;输出电流检测单元114,其检测至负载113的输出信号的电流值;存储器118,其中,设置有用于改变SW_Q1和SW_Q2的开关操作模式的指定值;以及驱动电路116和控制电路115,用于检测SW_Q1和SW_Q2的开关电流并根据检测到的电流值与存储器118中的指定值的比较结果将SW_Q1和SW_Q2的工作状态从高功耗状态连续改变至低功耗状态。

Description

变频器电源电路和变频器电源驱动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该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07年12月26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335134号的优先权的权益,通过引证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变频器电源电路和变频器电源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像设置有预约记录功能的液晶电视机的电子装置随着资源节约的趋势而具有节电模式。
通常,作为具有诸如功率因数校正变频器(PFC)的多相电路的变频器电源电路,变频器电源电路能够提供大功率,同时,通过具有恒定频率而相位彼此不同的驱动信号来切换四个开关元件来抑制噪声的出现,从而平滑电容器的端电压表现出已被提出的预定值(例如见,JP-A 2006-187140(KOKAI))。
发明内容
通常,具有多相电路的变频器电源电路在功耗高时以电流连续模式工作,而当功耗低时以电流间断模式工作,但是在电流连续模式中会产生大的噪声。
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多个多相电路被设置为能够在电流间断模式中提供大的功率,但是其问题在于妨碍了电源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即使在功耗低时也要驱动多相电路的四个系统中的两个系统。
开发了本发明来解决该问题,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中在轻负载状态中提高电源效率,而在轻负载状态中不需要使多个系统中的所有系统都工作的具有多相电路的变频器电源电路,以及提供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驱动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变频器电源电路,包括:整流器/平滑单元,其将交流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多个开关元件,它们并联连接至整流器/平滑单元的输出末端,并通过分别施加至其的驱动信号进行开关来产生输出信号;平滑电容器,平滑多个开关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将平滑信号输出至负载;开关电流检测单元,其检测各个开关元件的开关电流;输出电流检测单元,其检测输出信号的电流;存储器,在其中设置有用于改变开关元件的切换操作的阈值;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由输出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流的值和由开关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流值与存储器中的阈值的比较结果,将驱动信号施加至开关元件以将其工作状态由其中多个开关元件均被驱动的高功耗状态连续改变至其中多个开关元件之一以预定周期被间歇驱动的低功耗状态。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变频器电源电路驱动方法,包括:利用整流器/平滑单元将交流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分别将驱动信号施加至并联连接至整流器/平滑单元的输出末端的多个开关元件,来交替切换开关元件以产生输出信号;利用平滑电容器平滑多个开关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将平滑信号提供至负载;利用开关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各个开关元件的开关电流;利用输出电流检测单元检测输出信号的电流;比较由输出电流检测单元和由开关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流的值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于改变开关操作的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将驱动信号施加至开关元件以将其工作状态由其中多个开关元件均被驱动的高功耗状态连续改变至其中多个开关元件之一以预定周期被间歇驱动的低功耗状态。
这可以提高在轻负载状态中的电源效率,在轻负载状态中不需要使具有多相电路的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多个系统中的所有系统都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工作模式中的模式“0”中的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工作模式中的模式“1”中的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工作模式中的模式“2”中的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工作模式中的模式“3”中的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工作模式中的模式“4”中的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工作模式中的模式“5”中的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振荡频率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以及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的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100包括:全波整流器102,其对由作为电源的交流电源101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以及低通滤波器103,其平滑全波整流器102的输出。
低通滤波器103由串联连接至全波整流器102的输出端的扼流圈104、和分别连接至扼流圈104的两端和基准电位点(接地点)之间的电容器105和106构成。
低通滤器103连接至斩波器电路107。斩波器电路107(例如)由并联连接的多个斩波电路(例如,两个斩波器电路108和109)构成。斩波器电路108和109被构造为相同的电路。
全波整流器102和低通滤器103形成整流器/平滑单元,用于将从交流电源101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将功率从斩波器电路108提供至负载113的系统称作第一系统。
将功率从斩波器电路109提供至负载113的系统称作第二系统。
斩波器电路108和109具有串联连接至低通滤器103的输出端的扼流圈L1和L2,和具有正极连接至扼流圈L1和L2的前向二极管D1和D2,以及具有漏-源级连接在扼流圈L1和L2与二极管D1和D2的连接点和基准电位点之间的开关晶体管Q1和Q2(下文中称作和“SW_Q1”和“SW_Q2”)的各自串联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基准电位点接地。SW_Q1和SW_Q2为(例如)MOS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
SW_Q1和SW_Q2彼此并联连接至低通滤波器103的输出端。
SW_Q1和SW_Q2是分别通过由驱动电路116施加的驱动信号来进行开关并产生输出信号的多个开关元件。
斩波器电路108和109的二极管D1和D2的阴极连接至由平滑电容器112和负载113构成的并联电路。平滑电容器112平滑多个SW_Q1和SW_Q2的输出信号并将平滑信号提供至负载113。
检测平滑电容器112的端电压的电压检测单元117连接至平滑电容器112的一端。
电压检测单元117检测平滑电容器112的端电压。
电压检测单元117为控制电路115通知(提供)端电压作为检测结果。
在平滑电容器112和负载113之间,连接有电流检测单元114。
电流检测单元114起到检测流到负载113的电流(下文中称为“输出电流”)的输出电流检测单元的作用。
控制电路115连接至SW_Q1和SW_Q2的源极端,从而流经SW_Q1和SW_Q2的电流(下文中称作“SW电流”)被控制电路115所检测。
换言之,控制电路115起到检测各SW_Q1和SW_Q2的开关电流的开关电流检测单元的作用。
应该注意,SW_Q1的SW电流称为SW_Q1_I,其作为第一开关电流,而SW_Q2的SW电流称为SW_Q2_I,其作为第二开关电流。
此外,存储器118连接至控制电路115。在存储器118中,将多个指定的值设置为用于改变SW_Q1和SW_Q2的开关操作的阈值。
对于多个指定的值,设置对应于工作模式的不同值。
控制单元115将由电压检测单元117检测到的端电压、由电流检测单元114检测到的输出电流和来自SW_Q1、以及SW_Q2的检测到的SW_Q1_I和SW_Q2_I与存储器118中之前设定的相应的指定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检测到的电流是大于还是小于适当的电流值,以及基于确定结果控制驱动电路116来驱动(多个)SW(SW_Q1和SW_Q2),即,使驱动电路116执行开关操作。
更具体地,控制电路115和驱动电路116起到以下控制单元的作用:检测由电压检测单元117检测到的来自端电压的开关电流;比较检测到的开关电流的值、由电流检测单元114检测到的输出电流的值和存储器118中的阈值;以及将驱动信号施加至SW_Q1和SW_Q2,以根据比较结果将其工作状态从其中多个SW_Q1和SW_Q2均被驱动的高功耗状态连续改变至其中只有多个开关元件中的一个以预定周期(时间段)被间歇驱动的低功耗状态。
如上所述,存储器118存储作为阈值的电流指定值,其用于通过与由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流的比较来执行驱动模式改变的确定。
电流指定值包括用于与表示负载113侧功耗的输出电流进行比较的输出电流指定值、用于与流经SW_Q1和SW_Q2等的每个脉冲的电流进行比较的SW电流指定值。
SW电流指定值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值的指定值,例如,第一SW电流指定值、第二SW电流指定值、和第三SW电流指定值。
这些值按照从第一SW电流指定值至第三SW电流指定值的顺序依次减小。
更具体地,第一SW电流指定值是较大的值,而第三SW电流指定值是较小的值。
第二SW电流指定值是介于第一SW电流指定值和第三SW电流指定值之间的值。
驱动电路116输出导通/截止斩波器电路108和109的SW_Q1和SW_Q2的驱动信号。
此时,SW_Q1和SW_Q2中的每一个都受驱动电路116根据电压检测单元117的检测结果进行的导通/截止控制,使得其工作被切换。
在高功耗状态至中功耗状态下,控制电路115通过使两个SW_Q1和SW_Q2的交替工作的周期(时段)相同并改变它们各自的驱动周期来改变电源。
从驱动电路116输出至SW_Q1和SW_Q2的驱动信号是频率相同而只有相位不同的信号。
SW_Q1和SW_Q2由输入的频率相同而只有相位不同的驱动信号来驱动,从而它们的导通周期不交迭。
如果作为电压检测的结果而平滑电容器112的端电压为低,则驱动电路115会通过逐步地改变工作模式来逐渐频繁驱动斩波器电路108和109。
在最完全的驱动状态下,控制电路115将工作状态改变(设置)为图2所示的模式“0”,来驱动所有系统的SW_Q1和SW_Q2,从而多个斩波器电路108和109全部工作。
之后,当增加平滑电容器112的端电压时,控制电路115逐渐减少斩波器电路108和109的驱动量,从而使工作状态进入图3所示的模式“1”。
在模式“1”中,两个斩波器电路108和109交替间歇工作从而它们的工作部分交迭。
此外,当平滑电容器112的端电压保持在常值时,将工作模式按顺序从模式“2”改变为模式“3”。
在这些模式中,如图4和5所示,斩波器电路108和109之间的开关间隔按从模式“2”到模式“3”的顺序逐渐加长。
此后,当平滑电容器112的端电压保持在常值时,工作模式进入模式“4”。
如图6所示,在模式“4”中,只有一个斩波器电路(斩波器电路108或斩波器电路109)工作。
在该实例中,斩波器电路108的SW_Q1工作,而斩波器电路109的SW_Q2的工作被停止。
此外,当平滑电容器112的端电压保持在常值时,工作模式进入模式“5”,这是因为电源能力的减小没有引起问题。
如图7所示,在模式“5”中,一个工作的斩波器电路以驱动该斩波器电路改变至周期(时间段)T1的周期(时间段)T工作。
周期(时间段)T1会导致产生驱动/停止的开关噪声,因此改变此处时间段的方向就是将频率减小至20Hz或更小(例如,15Hz、10Hz等)的方向。
这将频率改变至人类听觉范围以外以使不舒服的噪声不被听到的方向。
斩波器电路108和109各电路本身是已知的电路,因此省略其描述。简要的说明就是,斩波器电路108和109工作,以将在SW_Q1和SW_Q2导通周期期间在扼流圈L1和L2中累积的能量叠加到输入电压上,并在SW_Q1和SW_Q2截止时将得到的电压提供至平滑电容器112。
下文中,将参照图8来描述第一实施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的工作。
在第一实施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的情况中,当从交流电源101输入AC电源时,控制电路115将电流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模式“0”(步骤S100),来控制驱动电路11完全运转这两个系统。
这使得其中这两个系统连续工作的斩波器电路108和109的SW_Q1和SW_Q2输出如图2所示的输出信号。
斩波器108和109的工作产生平滑电容器112的端电压,并且输出信号被经由电流检测单元114提供至负载113。
此时,控制电路115被通知由电流检测单元114检测到的输出电流。
被通知输出电流的控制电路115从存储器118读取输出电流指定值,并将其与被通知的输出电流进行比较(步骤S101)。
作为比较的结果,当检测到的电流小于输出电流指定值时,控制电路115检测作为SW_Q1的电流SW_Q1_I和作为SW_Q2的电流SW_Q2_I(步骤S102)。
在检测了SW_Q1_I和SW_Q2_I之后,控制电路115从存储器118读取第一SW电流指定值,并将其与检测到的电流值进行比较。
作为比较的结果,当SW_Q1_I和SW_Q2_I的值等于或小于第于SW电流指定值时(步骤S103中的是),控制电路115使工作模式进入比模式“0”低一个层次的模式“1”(步骤S104),然后检测SW_Q1_I和SW_Q2_I(步骤S102)。
换言之,在模式“0”至“3”(上/下)中按顺序改变工作模式,从而SW_Q1_I和SW_Q2_I不表示指定值或更小。
另一方面,作为比较的结果,当SW_Q1_I和SW_Q2_I的值不等于或不小于第一SW电流指定值时(步骤S103中的否),控制电路115随后确定检测到的SW_Q1_I是否等于或小于存储器118中的第二SW电流指定值(步骤S105)。
作为比较的结果,当SW_Q1_I等于或小于第二SW电流指定值时(步骤S105中的是),控制电路115使工作模式进入模式“4”并截止SW_Q2(步骤S106)。
如图6所示,在模式“4”中,作为驱动间隔的周期(时间段)T被设置为约20Hz,其为人类可听见的声音的极限。
在切换至只通过SW_Q1的驱动状态后,控制电路115将检测到的SW_Q1_I与存储器118中的第三SW电流指定值进行比较,并确定SW_Q1_I是否等于或小于存储器118中的第三SW电流指定值(步骤S107)。
作为比较的结果,当检测到的SW_Q1_I等于或小于第三SW电流指定值时(步骤S107中的是),控制电路115将工作模式从模式“4”改变为模式“5”,以延长作为SW_Q1的驱动间隔的周期(时间段)T(步骤S108)。
重复上述处理使得根据负载113的变化来使所需最少的斩波器电路(组)108和/或109工作以提供所需的功率成为可能。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100,呈现下列效果。
具体地,在使用多个斩波器电路108和109(功率因数校正变频器)的多相开关电源中不需要这两个系统全部工作的轻负载状态中,模式“4”和“5”被执行以停止一侧的斩波器电路109,从而可以减少开关损耗。
更具体地,在其中消耗非常少的功率的极轻负载状态(例如,轻负载状态中的待机状态)中,只有一个系统工作,从而可以减少开关损耗。
应该注意,如果两个系统之间的开关间隔,或在只驱动一个系统期间的开关间隔或工作/停止周期(时间段)太短,则开关频率落入可听见范围(20Hz至20000Hz)内,并会引起呜呜声。
在这种情况中,通过由控制电路115的定时设置将作为开关间隔的周期(时间段)T设置为长于1/20Hz(0.05sec.),可以消除由人类觉察到的开关噪声的影响。
应该注意,定时设置是通过(例如)设置计数器电路的时间常数或电路常数来执行的。
除此之外,在将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用于诸如SW_Q1和SW_Q2的开关元件的情况中,MOS-FET具有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导通电阻的特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两个系统连续工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通过如在该实施例中只临时截断一个系统,可以抑制MOS-FET在随后的工作中的工作温度。
这可以减少损耗以提高电源效率。
应该注意,作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实例,为了输出相同的功率,如图9所示在AC输入电源电压为例如100V时的输出信号(输出功率)与当AC输入电源电压为220V时的输出信号(输出功率)之间的对比,相比于100V,220V的开关频率会降低。
此外,可以说直至达到饱和状态,输出信号和开关频率成比例关系。
因此,使得开关频率根据AC输入电源电压值变化。
除了上述的以外,控制电路115可以在从其中多个SW_Q1和SW_Q2全部被驱动的高功耗状态改变至低功耗状态的控制处理过程中改变多个SW_Q1和SW_Q2的振荡频率(驱动频率)。
例如,当交替导通/截止两个系统时,控制电路115在如模式“0”中的较大功耗期间将振荡频率(驱动频率)增加至(例如)80Hz。
在如模式“1”至“3”中的中等功耗期间将振荡频率(驱动频率)减少至(例如)50Hz。
此外,在如模式“4”和“5”中的轻功耗期间将振荡频率(驱动频率)降低(减少)至(例如)30Hz。
换言之,斩波器电路108和109自身的开关频率根据输出信号的供应状态而连续变化,从而可以减少开关损耗,尤其是在损耗增加的低负载期间。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10来描述第二实施例。
应该注意,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赋予相同的标号和符号,并将在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省略其描述。
如图10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100包括测量(检测)由交流电源101输入的交流电压(AC电压值)的AC输入电压检测单元120。
AC输入电压检测单元120测量(检测)交流电源101的交流电压(AC电压),并将测量到的电压值通知给控制电路115。
控制电路115进行控制以不使斩波器电路108和109全部工作,这是因为在不需要两个系统全部工作的轻负载状态中的模式“4”等的工作期间,当由AC输入电压检测单元120通知的AC电压检测值(电压值)达到低于预先在存储器118中设置的输入电压指定值(例如,约10V)的值(0V或接近0V的值)时的时期中,使多个斩波器电路108和109工作是浪费的。
当在斩波器电路108被驱动而斩波器电路109停止时的期间内,负载状态进入较轻负载状态时,工作模式从模式“4”改变为模式“5”,从而斩波器电路108的SW_Q1的驱动周期(时间段)T成为比目前更长的驱动电路T1。
当AC电压检测值变为0V或接近0V的值时,两个斩波器电路108和109停止工作。
更具体地,在该实例中,还设置有对从交流电源101输入的输入电压的值进行检测的输入电压检测单元120,并且控制电路115将被驱动的SW_Q1的驱动周期(时间段)T改变至比之前长的时间段T1,或当由AC输入电压检测单元120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变为低于输入电压指定值(0V或接近于0V的值)时,停止SW_Q1本身的驱动从而停止所有的开关操作。
如上所述设置的AC输入电压检测单元120可以在如图7所示的模式“5”中的轻负载期间、或在电源目的地处的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例如,其中LCD显示面板的背光关断的状态)尽可能地防止效率劣化。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在AC输入电压为0V或接近于此时的期间不执行SW工作,除了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以外,由于多个SW_Q1和SW_Q2全部工作是浪费的,因此,在非常低的功耗期间(诸如在模式“5”的轻负载期间或在待机期间)效率也不会劣化。
应该注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实际应用阶段改变部件。此外,上述实施例披露的多个部件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来构成各种发明。
例如,可以从这些实施例中示出的所有部件中省略一些部件。此外,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同实施例中的部件进行组合。
具体地,尽管工作模式的数量有六个,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模式“0”至模式“5”,但是工作模式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从而可以连续且逐渐(平滑)地改变输出信号。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中已经主要描述了根据每个单元的电流的变化来可变地控制多个斩波器电路108和109的开关操作,但是多个斩波器电路108和109的开关操作可以使用有电压检测单元117检测到的电压的变化量来可变地进行控制。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示出了在斩波器电路工作在模式“4”或“5”时,斩波器电路108的SW_Q1总是工作而斩波器电路109的SW_Q2停止的实例,但是考虑到元件的使用寿命,可以,(例如)每隔几分钟、每隔几小时、或几天来转换将工作的元件和将停止的元件。
换言之,工作侧的斩波器电路108不是固定的,而是两个系统的输出的工作/停止周期性切换或交替,从而可以均衡地分散热产生/电流/部件寿命的偏差。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被扩展或改变,并且被扩展和改变的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代码说明)
100变频器电源电路;101交流电源;102全波整流器;103低通滤器;104扼流圈;105,106电容器;107斩波器电路组;108,109斩波器电路;112平滑电容器;113负载;114电流检测单元;115控制电路;116驱动电路;117电压检测单元;118存储器;D1,D2二极管;L1,L2扼流圈;Q1,Q2开关晶体管(SW)。

Claims (8)

1.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包括:
整流器/平滑单元,用于将由电源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多个开关元件,并联连接至所述整流器/平滑单元的输出端,并通过分别施加至其的驱动信号进行开关来产生输出信号;
平滑电容器,用于平滑所述多个开关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将平滑后的信号提供至负载;
开关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电流;
输出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电流;
存储器,其中设置有用于改变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操作的阈值;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由所述输出电流检测单元和由所述开关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流值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阈值的比较结果,将驱动信号施加至所述开关元件以将其工作状态从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元件均被驱动的高功耗状态连续改变至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之一被以预定周期间歇驱动的低功耗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电源电路,
其中,在所述高功耗状态至中等功耗状态中,所述控制单元使用于使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交替操作的周期相同,以及根据所述检测到的电流值改变驱动所述多个开关元件的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
输入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测量由所述电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电压值,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使被驱动的开关元件的驱动周期比以前长,或当由所述输入电压检测单元测量到的电压值为0V或接近于0V时停止所述开关元件本身的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电源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从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元件全都被驱动的所述高功耗状态至所述低功耗状态的控制处理中改变所述多个开关元件的振荡频率。
5.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驱动方法,包括:
利用整流器/平滑单元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分别将驱动信号施加至并联连接至所述整流器/平滑单元的输出端的多个开关元件,来交替开关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以产生输出信号;
利用平滑电容器平滑所述多个开关元件的输出信号并将平滑后的信号输出至负载;
利用开关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各个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电流;
利用输出电流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电流;以及
将由所述输出电流检测单元和由所述开关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流的值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于改变开关操作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将驱动信号施加至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以将其操作状态由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元件均被驱动的高功耗状态连续改变至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之一以预定周期被间歇驱动的低功耗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电源电路驱动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高功耗状态至中等功耗状态中,使用于使所述多个开关元件交替操作的周期相同,以及根据所述检测到的电流值改变驱动所述开关元件的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电源电路驱动方法,进一步包括:
测量由所述电源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电压值;以及
使被驱动的所述开关元件的驱动周期比以前长,或当测量到的所述电压值为0V或接近于0V时停止所述开关元件本身的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电源电路驱动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从其中所述多个开关元件全都被驱动的所述高功耗状态至所述低功耗状态的控制处理中改变所述多个开关元件的振荡频率。
CNA2008102118360A 2007-12-26 2008-09-09 变频器电源电路和变频器电源驱动方法 Pending CN1014716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5134 2007-12-26
JP2007335134A JP2009159727A (ja) 2007-12-26 2007-12-26 コンバータ電源回路およびコンバータ電源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1604A true CN101471604A (zh) 2009-07-01

Family

ID=4079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118360A Pending CN101471604A (zh) 2007-12-26 2008-09-09 变频器电源电路和变频器电源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68475A1 (zh)
JP (1) JP2009159727A (zh)
CN (1) CN10147160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647A (zh) * 2009-07-17 2011-01-26 株式会社东芝 电源电路及接收设备
CN102640407A (zh) * 2009-11-12 2012-08-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
CN102804576A (zh) * 2010-03-26 2012-11-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03311894A (zh) * 2012-03-09 2013-09-1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CN103782498A (zh) * 2011-09-09 2014-05-0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装置及热泵单元
CN104506043A (zh) * 2015-01-07 2015-04-08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噪音控制方法、电路和开关电源
CN109412592A (zh) * 2018-09-17 2019-03-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一种氢原子钟电离源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4255B2 (en) * 2008-08-07 2011-08-23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Power supply for IGBT/FET drivers
KR100956385B1 (ko) * 2008-10-20 2010-05-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스위칭 모드 파워 서플라이 회로
EP2270964B1 (en) * 2009-07-03 2016-09-07 Nxp B.V.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tage, a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tage and a controller therefor
JP5593729B2 (ja) * 2010-02-18 2014-09-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Pfcコンバータ
DE102010024482B4 (de) * 2010-06-21 2020-07-16 Texas Instruments Deutschland Gmbh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zur geschalteten DC-DC-Umwandl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ieser Vorrichtung
JP2012016164A (ja) * 2010-06-30 2012-01-19 Fuji Xerox Co Ltd 電源装置、電源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9184660B2 (en) * 2010-08-18 2015-11-10 Finsix Corporation Very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cell-based power converter
FR2973965B1 (fr) * 2011-04-08 2013-10-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Circuit electronique deux convertisseurs statiques foncitonnant en mode quasi-resonnant par commutation a zero de tension et procede de fonctionnement d'un tel circuit
JP5958153B2 (ja) * 2012-07-30 2016-07-2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直流電源装置
US9793803B2 (en) * 2013-03-15 2017-10-1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Power converter circuit
US20160072377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Power supply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TW201615057A (en) * 2014-10-08 2016-04-16 Optromax Electronics Co Ltd Circuit for driving LED and light apparatus thereof
US9742265B2 (en) 2015-06-17 2017-08-22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avoiding audio noise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for avoiding audio noise
DE102015110163A1 (de) * 2015-06-24 2016-12-29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Leistungsversorgungsverfahren zum Vermeiden von Audiolärm und Leistungsversorgungsvorrichtung zum Vermeiden von Audiolärm
KR102423064B1 (ko) * 2017-05-02 2022-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력 변환 장치와 방법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5369A (en) * 1996-10-17 1999-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Variable frequency switching of synchronized interleaved switching converters
TW200507431A (en) * 2003-08-11 2005-02-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Current-balanc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power-factor-correction circuit interlacedly
US7038924B2 (en) * 2003-11-04 2006-05-02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urge current suppression in power-factor-corrected AC-to-DC converter with capacitive load
JP4434048B2 (ja) * 2005-03-16 2010-03-17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
JP4774987B2 (ja) * 2005-12-28 2011-09-21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647A (zh) * 2009-07-17 2011-01-26 株式会社东芝 电源电路及接收设备
CN102640407A (zh) * 2009-11-12 2012-08-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
CN102640407B (zh) * 2009-11-12 2015-01-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
CN102804576A (zh) * 2010-03-26 2012-11-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02804576B (zh) * 2010-03-26 2016-04-2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03782498A (zh) * 2011-09-09 2014-05-0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装置及热泵单元
CN103782498B (zh) * 2011-09-09 2015-09-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装置及热泵单元
US9240737B2 (en) 2011-09-09 2016-01-19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ntrol device for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heat pump unit
CN103311894A (zh) * 2012-03-09 2013-09-1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CN104506043A (zh) * 2015-01-07 2015-04-08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噪音控制方法、电路和开关电源
CN104506043B (zh) * 2015-01-07 2017-09-01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噪音控制方法、电路和开关电源
CN109412592A (zh) * 2018-09-17 2019-03-0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一种氢原子钟电离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68475A1 (en) 2009-07-02
JP2009159727A (ja) 200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1604A (zh) 变频器电源电路和变频器电源驱动方法
JP4430041B2 (ja) 2モード直流−直流電力変換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I484742B (zh) Dc/dc轉換器、便攜式電腦以及半導體晶片
CN103545867B (zh) 管理电池装置的电池管理电路与电池管理方法
CN102882369B (zh) 一种电机驱动器芯片中的电荷泵电路
JPH1189222A (ja) 電圧変換回路
CN101572479A (zh) 用于电源的电子部件和电源装置
US980661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nergy saving in a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CN100395955C (zh) 直流风扇启动电路
CN106464135A (zh) 切换功率级及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功率级的方法
JP2003219637A (ja) Dc−dcコンバータ回路
CN107872155A (zh) 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以pfm模式的扩频的实施
CN101222178A (zh) Dc-dc变换器、电子设备以及消耗电力的降低方法
US20240146211A1 (en)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Power To Load
KR20190000625A (ko)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부하에 전원을 공급하는 방법
CN101841170B (zh) 一种蓄电池并联供电方法
CN101847938A (zh) 开关电源以及开关方法
CN203562957U (zh) 一种开关稳压电路
CN101924463A (zh) 一种开关电源变换器的pfm控制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EP2544371A1 (en) Slew rate PWM controlled charge pump for limited in-rush current switch driving
CN102948058B (zh) 具有输入限流功能的开关调节器
CN108599100A (zh)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及负载开关
CN207939231U (zh) 一种智能控制电源放电的系统
CN104106019B (zh) 在低负载时减少电流谐波
KR101837469B1 (ko) 순차 별 스위칭 제어를 통해 과부하의 방지가 가능한 정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