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5104A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干扰波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干扰波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5104A
CN101455104A CNA2007800196161A CN200780019616A CN101455104A CN 101455104 A CN101455104 A CN 101455104A CN A2007800196161 A CNA2007800196161 A CN A2007800196161A CN 200780019616 A CN200780019616 A CN 200780019616A CN 101455104 A CN101455104 A CN 101455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channel
communication quality
qual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96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5104B (zh
Inventor
加藤正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55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5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5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51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Abstract

与移动台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装置(10)包括:频道分配部(12),将多个互不相同的频道分配给某移动台装置;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13),取得通信品质信息,所述通信品质信息表示由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每个的通信品质;和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根据由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13)取得的针对各频道的通信品质信息的差,针对由频道分配部(12)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干扰波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装置中有无干扰波进行判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干扰波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有时因噪声的影响而通信品质恶化(例如,日本特开平06—197079号公报)。一般噪声包括频率选择性的噪声即干扰波和在所有频率下不变的噪声即白噪声。
干扰波主要是其他移动台装置的发送电波,只有在特定的频率下才存在,因此,当通信品质的恶化原因是干扰波时,只要改变频率就能改善通信品质。
另一方面,白噪声在很宽的频带上存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改变频率也不会对通信品质的改善起作用。从而,当想要改善通信品质时,期望判别通信品质的恶化原因是干扰波、还是白噪声。
然而,为了确认通信品质的恶化原因是干扰波,考虑如下处理。具体是确认在其他频率下是否也有同样的恶化原因的处理、通过将干扰波作为希望波来接收而取得只表示白噪声分量的电平的SNR的处理等。这样的处理是复杂的处理,从而期望能够通过更简易的处理来确认通信品质的恶化原因是干扰波。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易的处理来确认通信品质的恶化原因是干扰波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干扰波判定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装置,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频道分配部,将互不相同的多个频道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取得通信品质信息,所述通信品质信息表示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每个的通信品质;和干扰波有无判定部,根据由所述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取得的针对所述各频道的通信品质信息的差,针对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
移动台装置在同时利用多个频道进行与基站装置之间的通信时(将这样的通信方式称为频率集合),如果没有频率选择性的噪声(即、干扰波),则这些多个频道中的通信品质应当相等。另一方面,当有干扰波时,在这些多个频道中的通信品质上发生差异的可能性高。
从而,根据上述移动通信系统,针对各频道取得通信品质信息(具体是吞吐量、RSSI、SINR等),根据该通信品质信息的差来判定有无干扰波。从而,通过简易的处理,能够确认通信品质的恶化原因是干扰波。
另外,在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还包括多个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各移动台装置在与所述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过空分复用及频分复用进行了复用的无线通信;所述干扰波有无判定部关于所述多个移动台装置的每一个,针对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还包括:组合确定部,根据所述干扰波有无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确定各自的通信电波相互干扰的多个移动台装置的组合;和分配调换部,在构成不同的所述组合的所述移动台装置间,针对由所述干扰波有无判定部判定为有干扰波的频道,调换分配。
在通过空分复用进行了复用的无线通信中,在距离近的移动台装置间会发生通信电波的干扰。根据上述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在构成相互干扰的移动台装置的组合的移动台装置间调换频道,所以能够排除干扰波的影响。
再有,在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述分配调换部也可以从构成所述组合的多个所述移动台装置中、针对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作为频道的调换对象。
据此,能够保证移动台装置间的公平性的同时,能够排除干扰波的影响。
再有,在这些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述分配调换部也可以针对在由所述干扰波有无判定部判定为有干扰波的频道中、所述各移动台装置在所述频道下的的吞吐量最低的频道,作为调换对象。
据此,通过频道的调换,能够提高基站装置的总吞吐量。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装置,与移动台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基站装置包括:频道分配部,将互不相同的多个频道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取得通信品质信息,所述通信品质信息表示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每个的通信品质;和干扰波有无判定部,根据由所述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取得的针对所述各频道的通信品质信息的差,针对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干扰波判定方法,所述方法是对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装置中的干扰波的有无进行判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互不相同的多个频道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分配步骤;取得通信品质信息的取得步骤,所述通信品质信息表示所述分配步骤中分配的多个频道每个的通信品质;和根据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针对所述各频道的通信品质信息的差,针对所述分配步骤中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功能模块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移动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1的系统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包括基站装置10和移动台装置20。
基站装置10及移动台装置20均为具备CPU及存储器的计算机。CPU是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的处理单元,其执行对各装置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处理,并且实现后面叙述的各功能。存储器存储有用于实施本实施方式的程序、数据。另外,还作为CPU的工作存储器进行动作。
基站装置10具备自适应阵列天线,利用此自适应阵列天线,在与多个移动台装置20之间,进行通过空分复用进行了复用的无线通信。下面,将通过空分复用所复用的信道称为空间信道。基站装置10使向该各移动台装置20发送的电波的指向性朝向各移动台装置20所在的方向,由此按每个移动台装置20设置空间信道。
另外,基站装置10在与多个移动台装置20之间,进行通过频分复用进行了复用的无线通信。下面,将通过频分复用所复用的信道称为频道。基站装置10按每个移动台装置20分配多个互不相同的频道。在此分配中,基站装置10根据能否利用上述空分复用来设置不同的空间信道,将相同频道分配给多个移动台装置20。
移动台装置20在与基站装置10之间,进行通过空分复用及频分复用进行了复用的无线通信。下面,将此无线通信的单位称为通信信道。
在此,移动台装置20具备多个天线。移动台装置20的天线与通信信道一一对应。移动台装置20将基站装置10分配的多个频道分配给各天线,采用按每个天线而不同的频道,进行与基站装置10的通信。也即、如果只关注一个移动台装置20,则频道与通信信道一一对应。
(基站装置的结构)
下面,参照基站装置10的功能块,对本实施方式的细节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基站装置10的功能模块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基站装置10在功能上包括无线通信部11、频道分配部12、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13、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组合确定部15、再分配指示部16。
无线通信部11在与多个移动台装置2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此无线通信是通过在基站装置10与移动台装置20之间利用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控制信号来开始的。
无线通信部11还通过构成自适应阵列天线的多个天线元件,接收移动台装置20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无线通信部11计算出表示这样接收到各无线信号的振幅及位相的天线间的差的接收权重。并且,根据该接收权重,控制向该移动台装置20所发送的信号的振幅及位相。其结果,发送电波成为在该移动台装置20的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电波。
频道分配部12在开始与移动台装置20之间的无线通信时,利用发送接收的上述控制信号,向该移动台装置20分配多个互不相同的频道。在该情况下,对于通过由无线通信部11执行的指向性的控制可实现空分复用的多个移动台装置20,频道分配部12分配公共的频道。
在图1的示例中,对移动台装置20—1分配频率f1的频道及频率f2的频道。对移动台装置20—2分配频率f1的频道及频率f3的频道。对移动台装置20—3分配频率f4的频道及频率f6的频道。对移动台装置20—4分配频率f4的频道及频率f5的频道。
也即、对各移动台装置20分配多个互不相同的频道。对移动台装置20—1和移动台装置20—2分配公共的频道(频率f1)。对移动台装置20—3和移动台装置20—4分配公共的频道(频率f4)。
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13按每个移动台装置20取得通信品质信息,所述通信品质信息表示由频道分配部12分配给移动台装置20的多个频道每个的通信品质。作为通信品质信息,优选使用吞吐量,但是也可以使用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接收功率(RSSI)等。
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根据由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13取得的针对各频道的通信品质信息的差,针对由频道分配部12分配给移动台装置20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在具体的示例中,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根据差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判定为因其他移动台装置20的通信电波而受到干扰。
更具体是,当差超过规定的阈值时,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判定为通信品质信息较低的频道因其他移动台装置20的通信电波而受到干扰,当差小于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任何频道也没有受到其他移动台装置20的通信电波产生的干扰。
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关于多个移动台装置20的每一个,针对由频道分配部12分配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通过上述方式来判定有无干扰波。
组合确定部15根据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的判定结果,确定各自的通信电波相互干扰的多个移动台装置20的组合。具体是,当通过空分复用进行复用、且被分配公共的频道的多个移动台装置20,针对该公共的频道,由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均判定为有干扰时,组合确定部15判定为这些移动台装置20的通信电波相互干扰。并且,组合确定部15确定将这些移动台装置20的组合。
参照图1所示的示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例如,假设对于移动台装置20—1和移动台装置20—2的任何一个,由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判定为频率f1的频道因其他移动台装置20的通信电波而受到干扰。在该情况下,组合确定部15确定移动台装置20—1和移动台装置20—2的组合。
另一方面,例如假设对于移动台装置20—3,由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判定为频率f6的频道因其他移动台装置20的通信电波而受到干扰,并且对于移动台装置20—4,由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判定为频率f5的频道因其他移动台装置20的通信电波而受到干扰。在该情况下,组合确定部15不确定移动台装置20—3与移动台装置20—4的组合。对于公共的频道(在此频率f4),由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不会判定为均有干扰。
再分配指示部16在构成不同的组合的移动台装置20间、针对由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判定为有干扰波的频道,指示频道分配部12调换分配。在该情况下,再分配指示部16也可以在构成组合的多个移动台装置20中、针对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20,作为频道的调换对象。或者,也可以在由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判定为有干扰波的频道中、各移动台装置20在该频道下的的吞吐量最低的频道,作为调换对象。
频道分配部12按照再分配指示部16的指示,改变频道的分配。
(基站装置的动作)
参照基站装置10的处理流程,再次详细地说明以上说明的基站装置10的功能。此外,在下面的处理中,基站装置10决定频率信道的调换对象的移动台装置20(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和频道(再分配对象频道)。
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10首先决定一个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及再分配对象频道(称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再分配对象频道A)。接下来,基站装置10决定用于与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及再分配对象频道A进行调换的其他的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及再分配对象频道(称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再分配对象频道B)。
图3至图5是表示基站装置1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13首先计测各通信信道的吞吐量(S1)。也即、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13按每个移动台装置20计测所分配的频道的吞吐量。
接下来,干扰波有无判定部14判定是否存在所分配的频道间的吞吐量的差S在规定阈值TH1以上的移动台装置20(S2)。
组合确定部15针对在S2的处理中判定为S≧TH1的所有移动台装置20,进行S4至S7的处理(S3及S8)。此外,在图3中,将判定为S≧TH1的移动台装置20作为移动台装置i。
在S4的处理中,组合确定部15判定是否存在是被分配了与在分配给移动台装置i的各频道中吞吐量最小的频道相同的频道的其他移动台装置20(作为移动台装置j)、且满足S≧TH1的移动台装置j(S4)。如果存在满足S≧TH1的移动台装置j,则组合确定部15将移动台装置i与移动台装置j的组合确定为相互干扰a组(S6)。
另一方面,如果在S4中判定为不存在该移动台装置,则组合确定部15接着判定是否存在是被分配了与在分配给移动台装置i的各频道中与吞吐量最小的频道相同的频道的其他移动台装置20(作为移动台装置j)、且该频道的吞吐量在规定阈值TH2以下的移动台装置j(S5)。如果存在该频道的吞吐量在规定阈值TH2以下的移动台装置j,则组合确定部15将移动台装置i与移动台装置j的组合确定为相互干扰b组(S7)。
如果S8为止的处理结束,则再分配指示部16判定是否至少确定一个相互干扰a组(S9)。如果确定相互干扰a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从构成相互干扰a组的移动台装置20中将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S12)。
另一方面,如果在S9判定为没有确定相互干扰a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接着判定是否确定了至少一个相互干扰b组(S10)。如果确定相互干扰b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从构成相互干扰b组的移动台装置20中将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S13)。
如果在S10中也判定为没有确定相互干扰b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接着从满足S≧TH1的移动台装置20中将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S11)。
如上所述,如果确定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则再分配指示部16在分配给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的多个频道中将吞吐量最低的频道确定为再分配对象频道A(S14)。
通过上述方式决定了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及再分配对象频道A的再分配指示部16,将其处理转移到用于决定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及再分配对象频道B的处理。
首先,再分配指示部16判定是否确定相互干扰a组、且是否存在相互干扰a组中不包含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的相互干扰a组(S15)。如果存在不包含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的相互干扰a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从构成不包含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的相互干扰a组的移动台装置20中将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S17)。
当在S15中判定为“没有”时,再分配指示部16接着判定是否确定相互干扰b组、且是否存在相互干扰b组中不包含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的相互干扰b组(S16)。如果存在不包含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的相互干扰b组,再分配指示部16从构成不包含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的相互干扰b组的移动台装置20中将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S18)。
当在S16中也判定为“没有”时,再分配指示部16判定空间信道中有无空闲(S19)。也即、再分配指示部16针对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判定是否存在通过空分复用与其他移动台装置进行复用的余地的频率。
当在S19中判定为空间信道中没有空闲时,再分配指示部16从是被分配的频道间的吞吐量的差S在TH1以上的移动台装置20、而且不是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而且与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不构成相互干扰a组或相互干扰b组、而且与没有被分配向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及与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构成相互干扰a组或相互干扰b组的移动台装置20所分配的频道相同的频道的移动台装置20中、将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S20)。
在S17、S18、S20的任一个中,确定了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的再分配指示部16在分配给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的多个频道中将吞吐量最低的频道确定为再分配对象频道B(S21)。如果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再分配对象频道B,则再分配指示部16指示频道分配部12使其调换再分配对象频道A和再分配对象频道B(S22)。频道分配部12按照该指示,改变频道的分配。
当在S19中判定为空间信道为空时,再分配指示部16选择空闲空间信道最多的频率(S23)。也即、针对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选择通过空分复用与其他移动台装置进行复用的余地最大的频率。
当在S23中选择了多个空闲空间信道最多的频率时(S24的肯定判定),再分配指示部16从所选择的频率中、改选已经分配的该频率的频道的吞吐量最大的频道(S25)。
当在S23中没有选择多个空闲空间信道最多的频率的情况(S24的否定判定)、以及在S25中改选了频率的情况下,再分配指示部16指示频道分配部12使其将再分配对象频道A改变为所选择的频率(S26)。频道分配部12按照该指示,改变频道的分配。
图6及图7是图4及图5所示的处理流程的变形例。在本变形例中,如图6所示,如果结束S8为止的处理,则再分配指示部16判定是否确定了至少一个相互干扰a组(S30)。如果确定相互干扰a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将构成相互干扰a组的移动台装置20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群(S33)。
另一方面,如果在S30判定为没有确定,则再分配指示部16接着判定是否确定了至少一个相互干扰b组(S31)。如果确定相互干扰b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将构成相互干扰b组的移动台装置20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群(S34)。
当在S31中也判定为没有确定相互干扰b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接着将满足S≧TH1的移动台装置20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群(S32)。
如果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群,则再分配指示部16在分配给构成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A群的移动台装置20的多个频道中将吞吐量最低的频道确定为再分配对象频道A(S35)。
通过上述方式决定了再分配对象频道A的再分配指示部16,使其处理转移到用于决定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及再分配对象频道B的处理。
首先,再分配指示部16判定是否确定相互干扰a组、且是否存在相互干扰a组中不包含被分配再分配对象频道A的移动台装置(作为移动台装置X)的相互干扰a组(S36)。如果存在不包含移动台装置X的相互干扰a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将构成不包含移动台装置X的相互干扰a组的移动台装置20,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群(S38)。
当在S36中判定为“没有”时,再分配指示部16接着判定是否确定相互干扰b组、且是否存在相互干扰b组中不包含移动台装置X的相互干扰b组(S37)。如果存在不包含移动台装置X的相互干扰b组,则再分配指示部16将构成不包含移动台装置X的相互干扰b组的移动台装置20,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群(S39)。
当在S37也判定为“没有”时,再分配指示部16判定空间信道中有无空闲(S40)。在此,当判定为空间信道中有空闲时的处理S44至S47,与图5所示的S23至S26的处理同样。
当在S40中判定为空间信道中没有空闲时,再分配指示部16将是所分配的频道间的吞吐量的差S在TH1以上的移动台装置20、而且不是移动台装置X、而且与移动台装置X不构成相互干扰a组或相互干扰b组、而且没有被分配与向移动台装置X及与移动台装置X构成相互干扰a组或相互干扰b组的移动台装置20所分配的频道相同的频道的移动台装置20,确定为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群(S41)。
在S38、S39、S41的任一个中,确定了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群的再分配指示部16在分配给构成再分配对象移动台装置B群的移动台装置20的多个频道的中将吞吐量最低的频道确定为再分配对象频道B(S42)。如果通过上述方式确定再分配对象频道B,则再分配指示部16指示频道分配部12,调换再分配对象频道A和再分配对象频道B(S43)。频道分配部12按照该指示,改变频道的分配。
(作用和效果)
如上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1,基站装置10通过针对分配给某移动台装置20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取得吞吐量、根据其差来判定有无干扰波。从而,基站装置10能够通过简易的处理来确认通信品质的恶化原因是干扰波。
另外,由于基站装置10在构成相互干扰的移动台装置20的组合的移动台装置间调换频道,因此能够排除干扰波的影响。
再有,根据利用图4及图5说明的处理,由于基站装置10将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20作为再分配对象,因此能够保证移动台装置20间的公平性的同时,能够排除干扰波的影响。
另一方面,根据利用图6及图7说明的处理,由于基站装置10不会考虑移动台装置20的吞吐量,而将吞吐量最低的频道作为再分配对象,因此能够通过频道的调换来提高基站装置10的总吞吐量。
(其他的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移动台装置具备两个天线的示例,但是未必是两个天线,例如也可以只具备一个天线。在该情况下,只要在移动台装置中具备多个振荡频率可变的本地振荡器,则移动台装置能够仅仅利用一个天线,以多个频道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另外,只要具备可应对宽带的接收机,并且在基带处理时进行频率分离,移动台装置也可以仅仅利用一个天线,以多个频道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此外,通过参照,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编入了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147630号(2006年5月29日)的全部内容。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通信息系统、基站装置及干扰波判定办法能够通过简易的处理来确认通信品质的恶化原因是干扰波,因此在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中有用。

Claims (6)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装置,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频道分配部,将互不相同的多个频道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
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取得通信品质信息,所述通信品质信息表示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每个的通信品质;和
干扰波有无判定部,根据由所述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取得的针对所述各频道的通信品质信息的差,针对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还包括多个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
所述各移动台装置在与所述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过空分复用及频分复用进行了复用的无线通信;
所述干扰波有无判定部关于所述多个移动台装置的每一个,针对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还包括:
组合确定部,根据所述干扰波有无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确定各自的通信电波相互干扰的多个移动台装置的组合;和
分配调换部,在构成不同的所述组合的所述移动台装置间,针对由所述干扰波有无判定部判定为有干扰波的频道,调换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调换部从构成所述组合的多个所述移动台装置中、针对吞吐量最低的移动台装置,作为频道的调换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调换部针对在由所述干扰波有无判定部判定为有干扰波的频道中、所述各移动台装置在所述频道下的的吞吐量最低的频道,作为调换对象。
5、一种基站装置,与移动台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频道分配部,将互不相同的多个频道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
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取得通信品质信息,所述通信品质信息表示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每个的通信品质;和
干扰波有无判定部,根据由所述通信品质信息取得部取得的针对所述各频道的通信品质信息的差,针对由所述频道分配部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
6、一种干扰波判定方法,所述方法是对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装置中的干扰波的有无进行判定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将互不相同的多个频道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分配步骤;
取得通信品质信息的取得步骤,所述通信品质信息表示所述分配步骤中分配的多个频道每个的通信品质;和
根据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针对所述各频道的通信品质信息的差,针对所述分配步骤中分配给所述移动台装置的多个频道的每一个,判定有无干扰波的步骤。
CN2007800196161A 2006-05-29 2007-05-28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干扰波判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5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7630/2006 2006-05-29
JP2006147630A JP2007318579A (ja) 2006-05-29 2006-05-29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干渉波判定方法
PCT/JP2007/060819 WO2007139064A1 (ja) 2006-05-29 2007-05-28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干渉波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5104A true CN101455104A (zh) 2009-06-10
CN101455104B CN101455104B (zh) 2011-03-30

Family

ID=38778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961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5104B (zh) 2006-05-29 2007-05-28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干扰波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53452A1 (zh)
JP (1) JP2007318579A (zh)
CN (1) CN101455104B (zh)
WO (1) WO20071390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0317A (zh) * 2010-11-22 2012-05-30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7837B2 (ja) * 2007-12-07 2013-0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JP5758496B2 (ja) * 2011-11-07 2015-08-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US9729299B2 (en) * 2013-05-03 2017-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on in dense wireless environments
JP6058769B1 (ja) * 2015-10-01 2017-01-1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WO2020065845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2451A (en) * 1996-01-22 1999-01-19 Motorola, Inc. Channel quality management in a cable telephony system
JP3745458B2 (ja) * 1996-06-14 2006-02-15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並びに受信装置
US6212386B1 (en) * 1998-06-30 2001-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ed tool method for frequency plan revision within 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GB2367448B (en) * 2000-09-27 2004-04-28 Airspan Networks Inc Transfer of different data typ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965774B1 (en) * 2001-09-28 2005-11-15 Arraycomm, Inc. Channel assign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spatial channels including enhancements in anticipation of new subscriber requests
JP2003235072A (ja) * 2002-02-06 2003-08-22 Ntt Docomo Inc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無線リソース割当て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3647837B2 (ja) * 2002-10-28 2005-05-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における周波数選択方法、移動局及び周波数選択用プログラム
JP4256158B2 (ja) * 2002-12-26 2009-04-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4235910A (ja) * 2003-01-30 2004-08-19 Nec Corp チャネル決定方法及びにそれに用いる無線局並びに端末装置
JP2004254243A (ja) * 2003-02-21 2004-09-09 Fujitsu Ltd 干渉測定評価システム
JP2004266585A (ja) * 2003-03-03 2004-09-24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送信電力並びにデータレート制御方法
JP4576877B2 (ja) * 2004-05-10 2010-1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612474B2 (ja) * 2004-05-28 2011-01-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0317A (zh) * 2010-11-22 2012-05-30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39064A1 (ja) 2007-12-06
US20090253452A1 (en) 2009-10-08
JP2007318579A (ja) 2007-12-06
CN101455104B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5104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干扰波判定方法
AU707629B2 (en) Clock frequency assignment in SDMA radio system
US7826850B2 (en)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U704787B2 (en) A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therein
CN102843696A (zh) 一种无线系统间共用频谱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641186B1 (en) A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EP2415317B2 (en) Selecting operating frequency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03496B2 (en) Dynamic allocation of transceivers and frequency channels in MIMO systems
KR101129795B1 (ko) 지능형 무선 인지 기술에서의 효율적인 스펙트럼 감지 방법및 절차
CN10143300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客户端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41486A (zh) 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资源共享方法
KR20140046518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55689B (zh) 一种终端干扰测试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297569B (zh) 无线基站,信道分配系统和信道分配方法
CN1149863C (zh) 具有用户单元自动重分配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US7406335B2 (en)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s with deterministic phase differences
US9628201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daptive signal detection
JP4015011B2 (ja) 制御装置、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5992377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KR20070063113A (ko) 공간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JP3958939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周波数割当方法、割当装置及び基地局
JP2008136090A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アンテナ切替制御方法
KR20080064417A (ko) 다중 안테나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나리오 기반운용 모드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JP2005191666A (ja)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機
KR20080042948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저 대역 가변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