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4996A - 基站设备、控制基站设备的方法、接收设备、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设备、控制基站设备的方法、接收设备、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4996A
CN101454996A CN200780019847.2A CN200780019847A CN101454996A CN 101454996 A CN101454996 A CN 101454996A CN 200780019847 A CN200780019847 A CN 200780019847A CN 101454996 A CN101454996 A CN 101454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s
mobile station
station equipment
ripple
expec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98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4996B (zh
Inventor
三浦孝则
原毅洋
佐原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487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753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060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4308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608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3906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454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4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4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49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基站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从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在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114)中的每个阵元的权值;以及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被配置为计算在与多个移动台设备中不同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的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114)中的每个阵元的权值,所述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计算权值使得零点指向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所述到达方向是基于所述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所计算的权值来确定的。

Description

基站设备、控制基站设备的方法、接收设备、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由多个天线阵元形成的天线阵列的自适应阵列技术。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应用自适应阵列技术的基站设备,控制所述基站设备的方法、接收设备、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自适应阵列技术,通过合适地设置阵列天线中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可以将波束指向期望波的用户(波束成形),将零点(null)指向干扰波的用户(零点控制,null-steering)。
空分复用多址接入(SDMA)方案作为一种利用自适应阵列技术的复用方案而为人所知。在采用SDMA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设备可以在相同的定时,使用公共的频率,与在空间上互相分离的多个移动台设备中的每一个进行通信。
作为计算阵列天线中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的权值计算算法,有一种权值计算算法将波束指向已知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并将零点指向与参考信号具有较低相关性的信号的到达方向。此外,也有一种权值计算算法将零点指向任何方向。
一般地,在使用阵列天线接收无线信号时,天线阵元的数目越多,接收质量越好。这是由于在阵列天线中,所在天线阵元的数目增加,阵列权值计算中的自由度增大,因此使其可以处理复杂的传播环境。
在阵列天线中,利用预定自适应算法来接收无线信号。已有各种自适应算法。作为一种典型的自适应算法,有一种自适应算法通过利用已知信号来优化期望波的接收(这里称为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还有一种自适应算法根据空间分量的功率来抑制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这里称为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
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的具体示例包括MMSE(最小均方误差)。此外,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的具体示例包括PI(功率变换)。
同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09-205316公开了一种切换地使用多种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的技术。
此外,在分集技术(一种设计为改进通信特性的技术)中,发送侧通过多个不同的通信信道来发送相同的数据块。接收侧对通过多个通信信道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选择或合成。
使用不同载频的分集技术被称为频率分集。同时,根据时分复用多址接入/时分双工(TDMA/TDD)方案,使用不同时分时隙(以下简称为时隙)的分集技术被称为时隙分集。
此前已经公开了在分集技术之外还使用自适应阵列技术来改进通信特性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日本专利No.3579363)。然而,自适应阵列技术的增益提高功能与干扰抑制功能之间是互相折衷的关系。如果将优先权提供给增益提高,则干扰抑制的效果将降低,而如果将优先权提供给干扰波抑制,则增益将减小。本质上,不能同时实现增益提高效果和干扰抑制效果。
同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27681公开了一种与自适应阵列基站相关的技术,该技术分集发送通知数据或寻呼数据,使得多个不同发射图的峰值发射图具有接近于全向的形状。这种技术是一种用于提供移动台的呼入连接速率的技术,而不是用于通过自适应阵列技术的增益提高功能或干扰抑制功能来改进通信特性的技术。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权值计算算法具有以下问题。具体而言,当作为复用通信的目标的多个移动台设备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之间的接收功率之差较大时,基站设备不能合适地计算阵列天线中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
例如,当将波束指向具有较高无线场强的第一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时,基站设备难以合适地将零点指向具有比第一参考信号相对更低接收功率(即与第一参考信号具有较低相关性)的第二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站设备与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移动台设备的通信的影响,基站设备与发送第二参考信号的移动台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退化。
此外,上述自适应算法具有以下问题。具体而言,如果接收波包含较强输入的干扰波,则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可能不能合适地优化期望波。相反,由于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简单地根据空间分分量的功率来抑制空间分量而不是优化期望波,因此可能抑制期望波。按照这种方式,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各有缺点。
此外,如果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上述自适应阵列技术,则方向图的控制不能跟上移动台设备的移动。相应地,不能获得充分的增益提高效果或干扰抑制效果,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接收特性可能退化。此外,如果从无线通信设备看去,优选波的方向在干扰波方向邻近,则不能形成其中主波束方向与零点方向分离的方向图。因此,优选波的提取和干扰信号的抑制可能无法充分工作。此外,如果对较低噪声电平的接收信号执行自适应阵列处理,则接收特性甚至可能更加退化。
上述专利No.3579363中描述的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相同的算法对与时隙分集接收相关的多个时隙中的每一个计算权值信息。因此,如果由于上述任何原因引起接收特性的退化,则不能在与时隙分集接收相关的任何时隙中获得充分的自适应阵列效果。由此,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执行了时隙分集接收,接收特性也可能无法充分提高。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设备和控制所述基站设备的方法,即使在多个移动台设备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之间的接收功率之差较大时,所述基站设备也能够合适地计算与多个移动台设备相关的阵列天线的权值,从而实现良好的通信。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和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实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的结合使用,以弥补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各自的缺陷。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强使用分集通信来改进通信特性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基站设备包括阵列天线,并根据使用所述阵列天线的空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与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设备与第二移动台设备,所述基站设备包括:第一权值计算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在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阵元的权值;以及第二权值计算器,被配置为计算在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阵元的权值,使得零点指向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权值计算器基于所述第一权值计算器所计算的权值来确定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
根据这样的基站设备,由于可以基于与第一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来确定从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以及可以计算在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使得可以将零点指向该方向,可以分别减小与第一和第二移动台设备之间的通信的互干扰。由此,即使在多个移动台设备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之间的接收功率之差较大从而不能很好地使用从每个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权值时,所述基站设备也能够与这些移动台设备良好地通信。
上述基站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功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从每个移动台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以及移动台设备选择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接收功率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每个接收功率来选择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和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
此外,上述基站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权值计算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在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阵元的权值,其中,所述基站设备可以根据使用所述第二权值计算器所计算的权值来进行的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质量,使用所述第三权值计算器所计算的权值代替所述第二权值计算器所计算的权值来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无线基站设备的方法用于控制包括阵列天线,并根据使用所述阵列天线的空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与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设备,所述多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设备与第二移动台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权值计算步骤,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在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阵元的权值;以及第二权值计算步骤,计算在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阵元的权值,所计算的权值使得零点指向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权值计算步骤基于所述第一权值计算步骤所计算的权值来确定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设备包括由多个天线阵元形成的阵列天线,所述设备包括:自适应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作为自适应算法,自适应地控制到达每个天线阵元的接收波,所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通过利用已知信号来对期望波的接收进行优化;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接收波中获取期望波功率信息,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期望波的功率电平;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接收波中包含的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以及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和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将所述自适应控制器所使用的自适应算法改变为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根据空间分量的功率来抑制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
根据这样的接收设备,可以结合使用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以弥补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各自的缺陷。
此外,在上述接收设备中,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可以通过使用所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进行优化的期望波来获取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这实现了将所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进行优化的期望波的功率电平用作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此外,在上述接收设备中,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可以通过使用到达每个天线阵元的接收波来获取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这实现了不论所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是否执行了自适应控制,都可以获取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此外,在上述每个接收设备中,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是对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中具有最大功率的空间分量进行抑制的自适应算法,并且,当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与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的比值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可以使所述自适应控制器使用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
这也实现了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的结合使用,以弥补其各自的缺陷。
此外,在上述接收设备中,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是在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中以功率的降序对空间分量进行抑制的自适应算法,所述空间分量的数目与接收所述接收波的天线阵元的数目相对应,并且,所述接收设备还可以包括天线阵元数目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自适应控制器是否使用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控制接收所述接收波的天线阵元的数目。
即使在使用对与天线阵元数目相对应的空间分量进行抑制的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时,这也可以防止对期望波的抑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包括由多个天线阵元形成的阵列天线的接收设备中要使用的自适应算法,所述方法包括:自适应控制步骤,通过使用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作为自适应算法,自适应地控制到达每个天线阵元的接收波,所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通过利用已知信号来对期望波的接收进行优化;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步骤,从所述接收波中获取期望波功率信息,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期望波的功率电平;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步骤,获取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接收波中包含的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以及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步骤,根据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和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将所述自适应控制步骤所使用的自适应算法改变为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根据空间分量的功率来抑制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阵列天线,使用所述阵列天线与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并将多个通信信道分别分配给至少一些移动台设备,使得在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上分别接收到从所述移动台设备发送的相同数据块,所述设备包括:通信质量比较器,被配置为比较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中的接收信号的通信质量;权值信息计算器,被配置为计算用于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一些通信信道的阵列天线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信息,所述权值信息是使用与用于其他通信信道的算法不同的算法并基于所述通信质量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计算的;以及加权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权值信息计算器所计算的每个天线的权值信息,对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权。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对与移动台设备的分集通信中要使用的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中的接收信号的通信质量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比较结果,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计算用于多个通信信道中的部分通信信道的每个天线的权值信息,所述计算是使用与用于其他通信信道的算法不同的算法来进行的。
根据这样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使用不少于两种具有不同效果的算法来对与分集通信相关的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中的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权,因此,可以选择多个加权信号中具有较好通信质量的信号。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改进分集通信中通信特性的效果。
在上述无线通信设备中,所述权值信息计算器可以计算用于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被所述通信质量比较器确定为具有较好通信质量的一些通信信道的每个天线的权值信息,所述权值信息是使用增益优先的算法来计算的。
这实现了通过使用增益优先的算法来对与分集通信相关的多个通信信道中具有较少干扰噪声的部分通信信道中的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进行加权,并使用干扰抑制优先的算法对其他通信信道中的信号进行加权。由此,可以从分别使用增益优先的算法和干扰抑制优先的算法来加权的包含相同数据的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中选择具有较好通信特性的信号,所述增益优先的算法和干扰抑制优先的算法之间是折衷关系。
此外,在上述无线通信设备中,所述通信信道可以由使用相同载频的传送信道和接收信道形成。这使得在使用频率分集的通信中能够进一步增强改进通信特性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时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与所述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所述通信信道由使用不同时分时隙的传送信道和接收信道形成。这使得在使用时隙分集的通信中能够进一步增强改进通信特性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用于使用阵列天线与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并将多个通信信道分别分配给至少一些移动台设备,使得在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上分别接收到从所述移动台设备发送的相同数据块,所述方法包括:通信质量比较步骤,比较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中的接收信号的通信质量;权值信息计算步骤,计算用于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一些通信信道的阵列天线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信息,所述权值信息是使用与用于其他通信信道的算法不同的算法并基于所述通信质量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计算的;以及加权步骤,基于所述权值信息计算器所计算的每个天线的权值信息,对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权。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站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站设备的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站设备的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接收设备的系统配置和功能模块的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修改的接收设备的系统配置和功能模块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修改的接收设备的系统配置的框图,其中特别示意了接收设备在4RF模式下操作的情况。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修改的接收设备的系统配置的框图,其中特别示意了接收设备在2RF模式下操作的情况。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中修改的接收设备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中修改的接收设备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中在时隙分集通信中的自适应阵列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基于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图。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设备110和多个移动台设备112(在本实施例中为2个)。每个移动台设备112例如是便携式电话或数据终端,并与基站设备110进行无线通信。这里,基站设备110和每个移动台设备112使用TDD(时分双工)方案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使用TDMA(时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来执行复用通信。
此外,基站设备110包括如下所述的阵列天线,并使用该阵列天线,通过空分复用多址接入(SDMA)方案与每个移动台设备112执行复用通信。基站设备10以极高的频率利用效率执行与多个移动台设备112的双向通信。
基站设备的配置
图2是基站设备110的配置图。如图2所示,基站设备110包括天线阵列114、无线通信器116和调制解调器118。阵列天线114是多天线阵列。阵列天线114发射要从无线通信器116提供给每个天线阵元的发送信号。可选地,阵列天线114在每个天线阵元接收从各个移动台设备112发送的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输入至无线通信器116。
无线通信器116包括PA(功率放大)单元、RF(射频)单元和BB(基带)单元。无线通信器116将阵列天线114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基带接收信号,并将该基带接收信号提供给调制解调器118。此外,无线通信器116将从调制解调器118输入的各个天线的基带发送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将该无线信号提供给阵列天线114。
调制解调器118从要从无线通信器116输出的每个天线阵元的发送信号中解码从移动台112发送的数据。此外,调制解调器118将要发送至每个移动台设备112的数据转换为针对各个天线阵元的基带发送信号,并将该基带发送信号输入至无线通信器116。基站设备110包括处理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上层设备(未示出)。
更具体地,调制解调器118包括:接收权值存储装置120;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接收权值应用单元130以及解码器132。例如,使用高性能计算法及其控制软件来实现这些组件。
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基于从无线通信器116输出的基带接收信号和已知的参考信号,计算与每个移动台设备112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114的权值。具体而言,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计算与每个移动台设备112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114的权值,使得能够将波束形成在与每个移动台设备112相对应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上,并使得能够将零点指向与参考信号具有较低相关性的信号(干扰信号)的到达方向。
以下将根据参考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来计算权值的算法称为算法1。在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计算的权值中,将与具有较大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A)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提供给解码器132。相反,将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提供给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此外,将所有权值提供给接收权值存储装置120。响应于来自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的指令,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也将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提供给解码器132。
接收权值存储装置120包括存储器,并存储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计算的而且与每个移动台设备112相关的权值。
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基于从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提供的而且在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计算与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的信号质量(SINR)。如果所计算的信号质量不满足预定参考值,则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指令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使用与上述算法1不同的算法(以下称为算法2)来重新计算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
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从接收权值存储装置120中读出与具有较大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A)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基于所读出的权值,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计算来自设备A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并计算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算法2),使得零点指向该到达方向。
基于从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提供的权值,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计算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中的信号质量(SINR)。然后,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将所计算的信号质量(与算法2计算的权值相对应)与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所计算的信号质量(与算法1计算的权值相对应)进行比较。然后,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指令接收权值应用单元130应用与算法1或算法2相对应的算法所计算的具有较高信号质量的权值。
根据来自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的指令,接收权值应用单元130向解码器132提供接收权值存储装置120中存储的权值(使用算法1计算的权值)或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使用算法2计算的算法,作为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
解码器132使用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计算的权值来合成从具有较大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A)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解码传送数据。解码器132也使用接收权值应用单元130提供的权值或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提供的权值来合成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解码传送数据。然后,将每个已解码的传送数据块提供给上次设备(未示出)。
基站设备的操作
这里将描述基站设备110的操作。图3和图4是基站设备110的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基站设备110中,阵列天线114首先接收来自各个移动台设备112的信号(S101)。无线通信器116将从各移动台设备112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S102)。
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将标识移动台设备112的变量I初始化为0值(S103),并计算从变量I所标识的移动台设备112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S105)。
此外,基于从变量I所标识的移动台设备112发送的参考信号,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计算权值,使得波束指向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S106)。然后,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将所计算的权值存储在接收权值存储装置120中(S107)。随着将变量I增大1,对所有移动台设备112执行上述过程(S105至S107)。
然后,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将具有较大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A)的接收权值提供给解码器132。此外,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将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接收权值提供给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S109)。然后,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基于设备B的权值来计算设备B的通信质量(SINR)(S110)。
接下来,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确定所计算的SINR是否超过预定阈值(S111)。然后,如果所计算的SINR超过预定阈值,则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指令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将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权值提供给解码器132。一旦接收到来自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的指令,第一接收权值计算器122将设备B的权值提供给解码器132(S112)。解码器132使用所提供的权值来对从设备A和B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S113)。
一方面,如果确定S110中计算的SINR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则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指令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重新计算权值,并将所计算的SINR发送至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S115)。
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从接收权值存储装置120中读出具有较大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A)的权值,并根据所读出的权值来确定来自设备A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然后,计算阵列天线114的权值,使得零点指向来自设备A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116)。
基于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计算的权值,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计算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的通信中的通信质量(SINR)(S117),并将所计算的通信质量与从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发送的通信质量进行比较(S118)。
然后,如果在S117中计算的通信质量高于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所提供的通信质量,则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指令接收权值应用单元130应用第二接收权值计算器124所计算的权值。接收权值应用单元130根据该指令将该权值提供给解码器132(S119)。
同时,如果在S117中计算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一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6所提供的通信质量,则第二通信质量评估单元128指令接收权值应用单元130应用接收权值存储装置120中存储的权值。接收权值应用单元130根据该指令将该权值提供给解码器132(S120)。然后,解码器132使用所提供的权值对从设备A和B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S113)。
操作/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基站设备110根据从每个移动台设备112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与每个移动台设备112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对于具有较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B),基站设备110基于具有较大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移动台设备112(设备A)的权值来确定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基站设备110可以计算权值,使得零点质量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并使用所计算的权值作为与设备B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
因此,即使在来自设备B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明显低于来自设备A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而且尚未合适地计算设备A的权值时,由于能够抑制与设备A的通信对与设备B的通信的影响,因此基站设备110也能够防止通信质量的退化。
第二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接收设备的配置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接收设备201a的系统配置和功能模块的框图。如图5所示,接收设备201a包括自适应控制器202a。自适应控制器202a包括由4个天线阵元210(天线阵元210-0、210-1、210-2、210-3)形成的阵列天线。此外,自适应控制器202a还包括用于对应天线阵元210的乘法器211(乘法器211-0、211-1、211-2、211-3)。
此外,自适应控制器202a包括合成器212、合成器213、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PI控制器216、MMSE控制器217、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8以及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9。此外,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包括天线阵元数目控制器215。
接收设备201a是包括CPU和存储器的计算机。CPU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的处理单元。CPU执行用于控制接收设备201a中的每个单元的处理,并实现以下描述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存储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程序或数据。存储器也用作CPU的工作存储器。
接收设备201a用作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设备。接收设备201a利用上述阵列天线并根据空分复用多址接入(SDMA)方案来执行与多个移动台设备的通信的复用。
假定天线阵元210-0至3接收预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一般地,自适应控制器202a使用MMSE算法自适应地控制到达每个天线阵元210的无线电波(接收波)。MMSE是一种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利用已知信号对期望波的进行优化。
具体而言,接收波由一些连续帧形成。在每个帧的预定位置包含有已知信号。MMSE控制器217掌握该已知信号的信息,并顺序计算已知信号与从每个天线阵元210顺序输入的每个接收波的相关值。当接收波与已知信号相同时该相关值达到最大值。
MMSE控制器217通过监控所计算的相关值来检测接收波中包含的已知信号。然后,MMSE控制器217使用所检测的已知信号来检测接收波中的帧位置。
MMSE控制器217基于所检测的帧位置,从每个天线阵元210接收的接收波中提取期望波,并基于所提取的期望波的功率和相位来计算用于优化期望波接收的接收权值。然后,MMSE控制器217向每个乘法器211输出所计算的接收权值。
每个乘法器211将接收波与从MMSE控制器217输入的接收权值相乘。合成器212对从每个乘法器211输出的信号进行合成,并向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输出合成信号。由于上述处理,合成器212输出的信号中,已经从接收波中去除了非期望波分量。
自适应控制器202a也具有使用PI来自适应地控制上述接收波的功能。PI是一种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该算法根据空间分量的功率来抑制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
具体而言,PI控制器216基于从天线阵元210-0和天线阵元210-1输入的各接收波,获取接收波的空间分量并获取每个所获取的空间分量的功率。PI控制器216计算接收权值,该接收权值用于将所获取的空间分量的功率中最大的空间分量的功率进行偏移。然后,PI控制器216向乘法器211-0和乘法器211-1输出所计算的接收权值。
乘法器211-0和乘法器211-1将接收波与从PI控制器216输入的接收权值相乘。合成器213对从乘法器211-0和乘法器211-1输出的信号进行合成,然后向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输出合成信号。由于上述处理,合成器213输出的信号中,已经从接收波中抑制了指定空间分量。
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8从接收波中获取指示期望波功率电平的期望波功率信息。具体而言,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8利用经过MMSE控制器217的控制优化的期望波(从合成器212输出的信号)来获取期望波功率信息。
注意,与MMSE控制器217类似,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8可以掌握已知信号的信息,并顺序计算已知信号与顺序输入每个天线阵元210的每个接收波的相关值。因此,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8可以通过使用到达每个天线阵元210的接收波而不是经过MMSE控制器217的控制优化的期望波来获取上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9获取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该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接收波中包含的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具体而言,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9首先获取接收波的接收功率(未示出)。然后,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9基于所获取的接收功率和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8所获取的期望波功率信息来获取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更具体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9通过从接收功率中减去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来获取非期望波功率信息。
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根据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9所获取的非期望波功率信息和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8所获取的期望波功率信息,将自适应控制器202a所使用的自适应算法从MMSE改变为PI,或从PI改变为MMSE。
更具体地,当功率电平比值(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9获取的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与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218获取的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的比值)大于预定值时,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使自适应控制器202a使用PI。相反,当该比值等于或小于该预定值时,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使自适应控制器202a使用MMSE。
在将自适应控制器202a所使用的自适应算法改变为PI时,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使MMSE控制器217停止处理,并使PI控制器216开始处理。此后,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在后续阶段将从合成器213输入的信号输出至通信处理器(未示出)。
相反,在将自适应控制器202a所使用的自适应算法改变为MMSE时,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使PI控制器216停止处理,并使MMSE控制器217开始处理。此后,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在后续阶段将从合成器212输入的信号输出至通信处理器(未示出)。
因此,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使自适应控制器202a使用MMSE或PI。
此外,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是在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中以功率的降序对空间分量进行抑制的自适应算法,空间分量的数目与接收接收波的天线阵元210的数目相对应。因此,天线阵元数目控制器215根据接收波中包含的除期望波分量之外的空间分量中,功率比期望波分量更大的空间分量的数目,来控制是否使用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以及接收接收波的天线阵元210的数目。
在具体示例中,假定接收波中包含的除期望波分量之外的空间分量中,功率比期望波分量更大的空间分量的数目为n,天线阵元数目控制器215确定接收接收波的n+1个天线阵元,PI控制器216据此来计算接收权值。注意,图5示出了当功率比期望波分量更大的空间分量为1个波时(换言之,当天线阵元210的数目应为2时)天线阵元数目控制器215的控制结果。
PI控制器216向与n+1个天线阵元210相对应的乘法器211输出所计算的接收权值。此外,合成器213对与PI控制器216计算的接收权值相乘的信号进行合成,并将合成信号输出至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
操作/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接收设备201a可以结合使用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以弥补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各自的缺陷。
此外,虽然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所优化的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可以用作期望波功率信息,但是,不论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是否执行了自适应控制,都可以获取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此外,即使在使用对与天线阵元数目相对应的空间分量进行抑制的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时,也可以避免对期望波的抑制。
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修改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修改。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修改的接收设备201b的系统配置和功能模块的框图。如图6所示,接收设备201b包括自适应控制器202b,取代了自适应控制器202a。自适应控制器202b将上述自适应控制器202a中的乘法器211-0和乘法器211-1分别分离为乘法器211-4、乘法器211-6和乘法器211-5、乘法器211-7。在自适应控制器202b中,MMSE控制器217涉及在经过PI控制器216乘以接收权值之后的接收波。
这使得自适应控制器202b在所有时候均能够执行使用PI和MMSE的自适应控制。因此,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214可以如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一样改变自适应算法,而无需停止一种自适应算法的处理并执行开始另一种自适应算法的处理。
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修改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修改。
接收设备的配置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修改的接收设备201c的系统配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接收设备201c包括由8个天线阵元220(天线阵元220-0、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形成的阵列天线。
此外,对每个天线阵元220,接收设备201c都包括一个主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和一个从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具体而言,对天线阵元220-x(x=0至7),接收设备201c分别包括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xM和221-xS。
此外,接收设备201c包括:ADC(模数转换器)222-0M、222-0S、222-1M和222-1S;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223-0和223-1;用于PI的L0DSP(第0层数字信号处理器)224-0和224-1;用于MMSE的L0DSP225-0和225-1;L1DSP(第1层数字信号处理器)226;合成器227-0、227-1、227-2和227-3;以及CPU(中央处理单元)228。
接收设备201c包括CPU和处理器,并像计算机一样工作。CPU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的处理单元。CPU执行用于控制接收设备201c中的各个部分,并实现以下描述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存储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程序或数据。存储器也用作CPU的工作存储器。
接收设备201c用作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设备。接收设备201c利用上述阵列天线并使用空分复用多址接入(SDMA)方案来执行与多个移动台设备中的每一个的通信的复用。
此外,接收设备201c操作在4RF(射频)模式、2RF模式和1RF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下。4RF模式、2RF模式和1RF模式分别是在4种频率、2种频率和1种频率上接收信号的模式。图7示出了接收设备201c操作在4RF模式的情况。此外,图8示出了接收设备201c操作在2RF模式的情况。
CPU 228确定使接收设备201c操作在上述何种模式,并根据该确定结果来控制每个单元。
具体而言,如果确定使接收设备201c操作在4RF模式,则CPU 228使所有合成器227产生互不相同的频率的信号。此外,CPU 228将每个合成器227产生的信号输入至4个互不相同的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
具体而言,将合成器227-0的振荡信号输入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0M、221-2M、221-4M和221-6M。将合成器227-1的振荡信号输入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0S、221-2S、221-4S和221-6S。将合成器227-2的振荡信号输入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1M、221-3M、221-5M和221-7M。将合成器227-3的振荡信号输入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1S、221-3S、221-5S和221-7S。
此外,如果确定使接收设备201c操作在2RF模式,则CPU 228仅使合成器227-1和227-2产生互不相同的频率的信号。此外,CPU 228将每个合成器227-1和227-2产生的信号输入至8个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
具体而言,将合成器227-1的振荡信号输入至所有主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0M、221-1M、221-2M、221-3M和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4M、221-5M、221-6M和221-7M)。
将合成器227-2的振荡信号输入至所有从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0S、221-1S、221-2S、221-3S和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4S、221-5S、221-6S和221-7S)。
此外,如果确定使接收设备201c操作在1RF模式,则CPU 228仅使合成器227-1产生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至所有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
CPU 228控制每个FPGA 223,使得可以执行以下描述的数字信号的输出处理。
以下将分别详细描述4RF模式和2RF模式。
首先将描述图7所示的4RF模式。
每个天线阵元220接收无线电波来获取模拟信号,并将其输出值对应的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
根据从合成器227-1输入的信号的频率,每个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从通过对应天线阵元220输入的模拟信号中检索频率分量,并将其输入至对应的ADC 222。
由此,每个ADC 222从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接收4线模拟信号。具体而言,将主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nM(n=0至3)所获取的模拟信号输入至ADC 222-0M。将从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nS(n=0至3)所获取的模拟信号输入至ADC 222-0S。将主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nM(n=4至7)所获取的模拟信号输入至ADC 222-1M。将从频率分量检索单元221-nS(n=4至7)所获取的模拟信号输入至ADC 222-1S。
每个ADC 222将输入的各线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输出至对应的FPGA 223。
每个FPGA 223控制从每个ADC 222输入的数字信号将从何处输出。这里,FPGA 223将由主ADC 222输入的数字信号输入至对应的用于PI的L0DSP 224。同时,FPGA 223将由从ADC 222输入的数字信号输入至对应的用于MMSE的L0DSP 225。因此,在各天线阵元220接收的无线电波中,与互不相同的频率分量相对应的4线数字信号被分别输入至用于PI的L0DSP 224-0、用于PI的L0DSP 224-1、用于MMSE的L0DSP 225-0和用于MMSE的L0DSP 225-1。
每个用于PI的L0DSP 224仅获取所输入的4线数字信号中的2线数字信号。按照这种方式,在本修改中,通过每个用于PI的L0DSP 224的内部处理,控制了接收接收波的天线阵元的数目。因此,PI使用所获取的2线数字信号来执行自适应控制处理。换言之,形成到达各天线阵元220的接收波的空间分量根据其功率而得到了抑制。
具体而言,基于所输入的2线数字信号,每个用于PI的L0DSP 224获取接收波的空间分量和所获取的各空间分量的功率。每个用于PI的L0DSP224计算接收权值,该接收权值用于将所获取的各空间分量的功率中最大的功率进行偏移。然后,每个用于PI的L0DSP 224将该数字信号乘以所计算的接收权值。作为乘法的结果而获得的数字信号是抑制了最大功率的空间分量的数字信号。
每个用于PI的L0DSP 224将所获得的数字信号输出值L1DSP 226。
每个用于MMSE的L0DSP 225使用所输入的4线数字信号来执行自适应控制处理。换言之,每个用于MMSE的L0DSP 225利用已知信号,并对到达各天线阵元220的接收波中包含的期望波的接收进行优化。
具体而言,数字信号由若干连续帧组成。在每个帧的预定位置包含有已知信号。每个用于MMSE的L0DSP 225掌握该已知信号,并顺序计算顺序输入的每个数字信号与已知信号的相关值。当数字信号与已知信号相同时该相关值达到最大值。
每个用于MMSE的L0DSP 225通过监控相关值来检测数字信号中包含的已知信号。然后,每个用于MMSE的L0DSP 225使用所检测的已知信号来检测数字信号中的帧位置。每个用于MMSE的L0DSP 225基于所检测的帧位置,提取每个天线阵元220接收的期望波,并基于所提取的期望波的功率和相位来计算用于优化期望波接收的接收权值。然后,将数字信号与接收权值相乘。
一般地,L1DSP 226使用从每个用于MMSE的L0DSP 225输入的数字信号来获取接收数据。
一方面,在使用从每个用于MMSE的L0DSP 225输入的数字信号来获取接收数据时,L1DSP 226不断地获取指示期望波功率电平的期望波功率信息和指示接收波中包含的非期望波(除期望波之外的分量)功率电平的非期望波功率信息。然后,根据该期望波功率信息和非期望波功率信息,L1DSP 226将用于获取接收数据的数字信号改变为从每个用于PI的L0DSP 224输入的数字信号。因此,L1DSP 226改变了接收波的接收中使用的自适应算法。
更具体地,L1DSP 226基于从用于MMSE的L0DSP 225-0输入的数字信号来获取上述期望波功率信息和非期望波功率信息。然后,当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与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的比值大于预定值时,L1DSP 226利用从用于PI的L0DSP 224-0输入的数字信号来获取接收数据。
类似地,L1DSP 226基于从用于MMSE的L0DSP 225-1输入的数字信号来获取上述期望波功率信息和非期望波功率信息。然后,当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与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的比值大于预定值时,L1DSP 226利用从用于PI的L0DSP 224-1输入的数字信号来获取接收数据。
操作/效果
如上所述,与接收设备201a和201b类似,接收设备201c实现了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和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的结合使用,以弥补其各自的缺陷。
此外,虽然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所优化的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可以用作期望波功率信息,但是,不论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是否执行了自适应控制,都可以获取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此外,即使在使用对与天线阵元数目相对应的空间分量进行抑制的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时,也可以避免对期望波的抑制。
注意,优选地,CPU 228结合上述自适应算法来改变合成器227的振荡频率。具体地,当期望波的频率为f时,CPU 228控制合成器227的振荡频率,使得用于MMSE的L0DSP 225可以总体上获得与频率f的分量相对应的接收波的数字信号。相反,当L1DSP 226已经做出上述改变时,CPU 228控制合成器227的振荡频率,使得用于PI的L0DSP 224可以获得与频率f的分量相对应的接收波的数字信号。这实现了即使在L1DSP 226改变了自适应算法之后,也能够连续地接收接收波中包含的频率f的分量。
此外,L1DSP 226可以基于从用于PI的L0DSP 224输入的数字信号来获取上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合成器227-1设置为期望波频率f并将合成器227-0设置为频率f邻近的频率,可以获取期望波频率及其邻近频率上的非期望波功率信息。
自适应算法控制过程
以下参照处理流程,再次描述4RF模式下的接收设备201c执行的自适应算法控制过程。
图9是示出了接收设备201c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接收设备201首先将合成器227-1的振荡频率设置为f(S201)。然后,接收设备201c保护用于变量C的存储区并代入0(S202)。
如果变量C的值为0,则接收设备201c执行以下处理(S203)。
接收设备201c获取从用于MMSE的L0DSP 225-0输出的数字信号的S(期望波)/N(非期望波)比(S204)。然后,确定该S/N比是否等于或大于0dB(S205)。
注意,为了将接收波的接收中使用的自适应算法切换至PI,输入至用于PI的L0DSP 224-0的数字信号的S/N比必须为0dB或更低。然而,已经使用与输入数字信号的线数相对应的增益(MMSE增益)对从用于MMSE的L0DSP 225-0输出的数字信号的期望波分量进行了放大,从用于MMSE的L0DSP 225-0输出的数字信号的S/N比明显高于输入用于MMSE的L0DSP 225-0的数字信号的S/N比(该S/N比等于输入用于PI的L0DSP 224-0的数字信号的S/N比)。
由此,即使将从用于MMSE的L0DSP 225-0输出的数字信号的S/N比简单地与0dB进行比较,也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因此,在S204的处理中,在从用于MMSE的L0DSP 225-0输出的数字信号中包含的期望波分量的功率电平(S)中减去上述MMSE增益之后,获取S/N比。
在S205,如果确定该S/N比大于0dB(即如果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大于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则接收设备201c基于从用于MMSE的L0DSP225-0输出的数字信号来获取接收数据(S206)。相反,如果该比值是0dB或更低(即如果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小于或等于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则接收设备201c基于从用于PI的L0DSP 224-0输出的数字信号来获取接收数据(S207)。在上述过程结束之后,接收设备201c将C增大1,并将该过程返回S203。由此,接收设备201c的处理返回至S201。
图10也是示出接收设备201c的处理流程的视图。接收设备201c可以根据图10所示的处理流程来执行自适应算法控制过程。在该自适应算法控制过程中,接收设备201c首先将合成器227-1的振荡频率设置为f(S210)。然后,接收设备201c确定是否通过用于PI的L0DSP 224-0获取了接收数据。换言之,接收设备201c确定是否提供了用于PI的L0DSP224-0用于通信。
如果已经通过用于PI的L0DSP 224-0获取了接收数据,则接收设备201c执行如图9所示的自适应算法控制过程。相反,如果尚未通过用于PI的L0DSP 224-0获取接收数据,则接收设备201c利用用于PI的L0DSP224-0并获取邻近频率的非期望波功率信息。
换言之,接收设备201c将合成器227-0的振荡频率设置为f+900kHz(f的邻近频率)(S212)。然后,接收设备201c限制用于PI的L0DSP224-0的自适应控制,以不执行用于PI的L0DSP 224-0中的自适应控制。然后,接收设备201c保护用于变量C的存储区并代入0(S214)。
当变量C的值为1或更小时,接收设备201c执行以下处理(S215)。
接收设备201c基于从用于PI的L0DSP 224-0输出的数字信号,获取f邻近频率中接收的接收波的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称为非期望波RSSI)。此外,接收设备201c基于从用于MMSE的L0DSP 225-0输出的数字信号,获取期望波的RSSI(称为期望波RSSI)。注意,优选地,与上述类似,通过减去MMSE增益来获得期望波RSSI。接收设备201c获取非期望波RSSI与期望波RSSI的比值(S216),并将该比值与数字1进行比较(S217)。
作为比较结果,如果该比值小于1(即如果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大于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则接收设备201c基于从用于MMSE的L0DSP225-0输出的数字信号来获取接收数据(S218)。相反,如果该比值大于或等于1(即如果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小于或等于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则接收设备201c基于从用于PI的L0DSP 224-0输出的数字信号来获取接收数据(S219)。
在上述过程结束之后,接收设备201c将合成器227-0的振荡频率设置为f-900kHz(f的邻近频率)(S220)。然后,接收设备201c将C增大1(S221),并将该过程返回S215。因此,接收设备201c对邻近频率f±900kHz执行上述处理。
接下来,以图8所示的2RF模式的情况为例给出描述。这里,仅描述与4RF模式的区别。
在2RF模式中,ADC 222-0M和ADC 222-1M接收与每个天线阵元220接收的无线电波的相同频率分量(假定为f1)相对应的模拟信号输入。类似地,ADC 222-0S和ADC 222-1S接收与每个天线阵元220接收的无线电波的相同频率分量(假定为f2)相对应的模拟信号输入。
FPGA 223-0将从ADC 222-0S输入的数字信号输出至FPGA223-1。因此,与频率f2相对应的所有数字信号都被输入至FPGA 22301。FPGA223-1也将从ADC 22201M输入的数字信号输出至FPGA 223-0。因此,与频率f1相对应的所有数字信号都被输入至FPGA 223-0。
FPGA 223-0还将从ADC 222-0M和FPGA 223-1输入的8线数字信号输入至用于PI的L0DSP 224-0和用于MMSE的L0DSP 225-0。此外,FPGA 223-1还将从ADC 222-1S和FPGA 223-0输入的8线数字信号输入至用于PI的L0DSP 224-1和用于MMSE的L0DSP 225-1。
因此,虽然2RF模式下的接收设备201c可以实现与4RF模式的情况类似的效果,但是,将与相同频率分量相对应的数字信号输入至用于PI的L0DSP 224和用于MMSE的L0DSP 225。因此,即使在L1DSP 226改变自适应算法之后,也可以继续接收接收波中包含的频率f的分量,而无需如4RF模式中那样改变合成器227的振荡频率。此外,由于可以使用8线数字信号来执行MMSE的自适应控制过程,因此用于MMSE的L0DSP 225可以获得更好的接收质量。
第三实施例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图。如图11所示,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设备310和移动台设备312(假定这里有4个移动台设备)。
每个移动台设备312例如是便携式电话或手持终端,并与无线通信设备310进行无线通信。这里,每个移动台设备312根据时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来执行复用通信。每个通信中要使用的无线信道(通信信道)由传送信道和接收信道组成,对传送信道和接收信道中的每个信道分配了具有相同时隙号但不同时间间隔的时隙。此外,将相同的载频分配给传送信道(传送时隙)和与该传送信道相对应的接收信道(接收时隙)中的每个信道。
如以下所述,无线通信设备310包括阵列天线,并使用该阵列天线与每个移动台设备312进行通信。此外,无线通信设备310将多个时隙分配给各个移动台设备312中的一部分,并使用该多个时隙来执行时隙分集通信,在该时隙分集通信中,与每个移动台设备312发送并接收相同的数据。
无线通信设备的配置
图12是无线通信设备310的功能框图。无线通信设备310包括阵列天线320、无线接收机330、无线发送机332,通信质量比较器334、权值信息计算器336、接收加权单元338、发送加权单元340、天线校正信息存储装置342、解调器344、调制器346和时分复用处理器348。
阵列天线320是多个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阵列。阵列天线320通过天线阵元320-1至320-n来发送从无线发送机332输入的信号。阵列天线320通过天线阵元320-1至320-n来接收从每个移动台设备312发送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至无线接收机330。发送和接收可以通过时分来切换。
无线接收机330包括低噪声放大器、频率下转换器、A/D转换器等。无线接收机330经过放大之后的由天线阵元320-1至320-n接收的每个无线信号进行频率下转换,并将经下转换的无线信号分别输出至通信质量比较器334、权值信息计算器336和接收加权单元338。
无线发送机332包括D/A转换器、频率上转换器、放大器等。无线发送机332将从发送加权单元340输入的每个发送信号频率上转换为无线信号,将其放大至发送输出电平,并将已放大的发送信号分别提供给天线阵元320-1至320-n。
在时隙分集接收中要使用的多个接收时隙中,通信质量比较器334对多个接收时隙中包含的每个接收时隙中的接收信号的通信质量进行比较。
具体而言,通信质量比较器334从无线接收机330输入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接收信号中检测每个接收时隙的通信质量。通信质量比较器334比较上述多个接收时隙中所检测的通信质量,并将比较结果输出至权值信息计算器336。例如,可以将CINR(载波对干扰和噪声比)、CIR(载波干扰比)、CNR(载波噪声比)、自动增益控制(AGC)之后的噪声电平等用作通信质量。此外,通信速率也可以用作通信质量。
对于根据时隙分集接收的多个接收时隙中的部分接收时隙,权值信息计算器336基于从通信质量比较器334输入的通信质量的比较结果,使用与用于其他接收时隙的算法不同的算法来计算每个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权值)。权值信息计算器336将所计算的权值信息片段分别输出至接收加权单元338和发送加权单元340。
这实现了能够在时隙分集接收中使用具有不同效果的不少于两种算法来对包含相同数据的接收信号进行加权。这也实现了能够在时隙分集发送中发送具有不少于两种不同方向图的无线信号。注意,为了计算权值信息,可以使用如MRC(最大比合并)之类的增益优先的算法,或干扰抑制优先的算法,如LMS(最小均方,这是一种MMSE(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最小化接收信号中的预定部分中的信号与包含已知比特序列的参考信号的均方误差)、RLS(递归最小二乘)、SMI(样本矩阵求逆)。
可选地,对于根据时隙分集接收的多个接收时隙中被确定为具有较好通信质量的部分接收时隙,权值信息计算器336可以使用增益优先的算法来计算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例如,对多个接收时隙,权值信息计算器336可以使用增益优先的算法对具有最好通信质量的接收时隙计算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而使用干扰抑制优先的算法对其他接收时隙计算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
这实现了使用互为折衷关系的增益优先的算法与干扰抑制优先的算法来对包含相同数据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进行加权。注意,虽然增益包括接收增益和发送增益,但是,这里将与无线通信设备310接收的信号相关的增益称为无线通信设备310的接收增益,而当移动台设备312用作接收无线通信设备310发送的信号的通信对端时,移动台设备312的接收增益被称为无线通信设备310的发送增益。
接收加权单元338基于权值信息计算器336所计算的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关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对每个接收时隙中的接收信号进行加权。具体而言,接收加权单元将从无线接收机330输入的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关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接收信号分别乘以权值信息计算器336所计算的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关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并将通过将相乘结果相加而获得的信号输出至解调器344。
发送加权单元340基于权值信息计算器336所计算的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关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对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对应(具有相同时隙号)的每个发送时隙中的发送信号进行加权。具体而言,发送加权单元340将从调制器346输入的每个发送时隙中的发送信号分别乘以权值信息计算器336所计算的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关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发送加权单元340将经过基于天线校正信息存储装置342中存储的校正信息的校正的每个信号提供给天线阵元320-1至320-n。
天线校正信息存储装置342用于从天线阵元320-1至320-n和每个无线发送机330获取的相位幅度特性获取的校正信息(校准系数)。
解调器344根据预定解调方法,对从接收加权单元338输入的来自每个移动台设备312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将所获得的基带接收信号输出至时分复用处理器348。
此外,当接收信号是与时隙分集接收相关的接收信号时,解调器344从接收加权单元338接收已由不同算法加权并合成的多个接收信号。解调器344从该已加权并合成的多个接收信号中选择具有最好接收特性的接收信号,并对所选信号执行上述解调处理。注意,解调器344可以对多个接收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而不是选择具有最好接收特性的接收信号。
调制器346根据预定调制方法,对从时分复用处理器348输入的基带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信号输出值发送加权单元340。
时分复用处理器348具有与时分复用相关的功能,并将要发送至移动台设备312的数据信号输入至上层设备(未示出),或从上层设备输出从移动台设备312接收的数据信号。具体而言,时分复用处理器348从由解调器344输入的基带接收信号中分离并提取来自每个移动台设备312的数据信号,并将其输出至上层设备。此外,时分复用处理器348将从上层设备输入的至每个移动台设备312的数据信号存储在被分配用于与每个移动台设备312进行通信的发送时隙中,并将所获得的基带发送信号输出至调制器346。
无线通信设备的操作
这里将描述无线通信设备310的操作。图13是示出了无线通信设备310中在时隙分集通信中的自适应阵列处理的流程图。
例如,当通信质量退化或当无线通信设备310中的流量减小时,由无线通信设备310的确定来开始时隙分集通信,或响应于来自移动台设备312的请求来开始时隙分集通信。
当时隙分集通信开始时,通信质量比较器334从无线接收机330输入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接收信号中检测每个接收时隙的通信质量(例如CIR)。通信质量比较器334确定所检测的通信质量是否是时隙分集接收中使用的多个接收时隙中最好的(S300),并将确定结果输出至权值信息计算器336。
在S300,如果确定该通信质量是多个接收时隙中最好的,则权值信息计算器336选择增益优先的算法作为要应用至该接收时隙的权值信息计算算法(S302)。相反,如果确定该通信质量不是多个接收时隙中最好的,则权值信息计算器336选择干扰抑制优先的算法作为要应用至该接收时隙的权值信息计算算法(S304)。然后,权值信息计算器336利用S302或S304中所选的算法来计算该接收时隙中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306),并将每个所计算的权值信息片段分别输出至接收加权单元338和发送加权单元340。
然后,接收加权单元338将与从无线接收机330输入的与每个几首时隙相关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接收信号分别乘以权值信息计算器336在S306中所计算的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关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并将通过将相乘结果相加而获得的信号输出至解调器344(S308)。
此外,在时隙分集发送过程中,发送加权单元340将从调制器346输入的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对应的每个发送时隙中的发送信号分别乘以权值信息计算器336在S306中所计算的与每个接收时隙相关的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此外,发送加权单元340将经过基于天线校正信息存储装置342中存储的校正信息的校正的每个信号分别提供给天线阵元320-1至320-n(S310)。
然后,无线通信设备310确定是否结束时隙分集通信(S312)。是否结束时隙分集通信的确定是根据以下情况做出的:通信质量是否提高、流量是否增加、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台设备312的终止请求等。在S312,如果确定终止时隙分集通信,则无线通信设备310终止该过程。另一方面,在S312,如果确定在下一TDMA帧中还继续时隙分集通信,则确定上次比较通信质量(S300)之后发送和接收的TDMA帧的数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数目(S314)。
在S314,如果确定发送和接收的TDMA帧的数目大于或等于该预定数目,则通信质量比较器334再次比较通信质量(S300)。相反,如果确定发送和接收的TDMA帧的数目小于该预定数目,则权值信息计算器336使用与S302或S304中所选的算法相同的算法来计算天线阵元320-1至320-n的权值信息(S306)。
操作/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效果的不少于两个算法来对与移动台设备312的时隙分集通信相关的多个接收时隙中的接收信号进行加权和/或对与接收时隙相对应的发送时隙中的发送信号进行加权,因此,可以选择已加权的多个信号中具有较好通信特性的信号。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改进通信特性的效果。
其他实施例
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虽然有2个移动台设备112,但是,可以有不少于3个移动台设备112。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基站设备110中对分别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可以选择一部分(一个或多个)作为设备A,而可以选择其他(一个或多个)作为设备B。然后,可以使用上述算法2,通过将零点指向来自设备A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来计算与设备B的通信中要使用的权值。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不言自明地,调制解调器118计算的权值可以用于接收和发送过程中。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在应用时隙分集通信的通信系统中,以时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中将相同载频分配给接收时隙和与其对应的发送时隙(具有相同时隙号)作为示例。然而,该实施例也适用于采用以下方案作为确保在分集通信中使用多个不同通信信道的手段的移动通信系统等:使用不同载频的频分复用多址接入(FDMA)方案、使用不同子载频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方案。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可以将不同的载频分配给接收时隙和与其对应的发送时隙。在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将不同的时间间隔分别分配给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因此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需要进一步施加预定应用要求。具体地,如果基于与从通信质量比较器334输入的接收信号相关的通信质量的比较结果来确定与时隙分级发送相关的每个天线的权值信息计算算法,则必须观察到具有相同时隙号的发送和接收时隙中的干扰噪声电平的预定相关性(例如,对干扰源的定时进行同步)。
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不言自明地,权值信息计算器336所计算的每个权值信息可以仅用于接收加权单元338中的接收信号的加权或发送加权单元340中的发送信号的加权中的任一个。
日本专利申请No.2006-148720(2006年5月29日提出)、日本专利申请No.2006-148839(2006年5月29日提出)和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06018(2006年7月28日提出)都结合在本描述中作为参考。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基站设备,控制所述基站设备的方法、接收设备、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能够在使用由多个天线阵元形成的阵列天线的自适应阵列技术中实现良好的通信,因此,其适用于如移动通信之类的无线通信。

Claims (15)

1.一种基站设备,包括阵列天线,并根据使用所述阵列天线的空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与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移动台设备包括第一移动台设备与第二移动台设备,所述基站设备包括:
第一权值计算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在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以及
第二权值计算器,被配置为计算在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使得零点指向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权值计算器基于所述第一权值计算器所计算的权值来确定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设备,还包括:
接收功率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从每个移动台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以及
移动台设备选择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接收功率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每个接收功率来选择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和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设备,还包括:
第三权值计算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在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
其中,所述基站设备根据使用所述第二权值计算器所计算的权值的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质量,使用所述第三权值计算器所计算的权值代替所述第二权值计算器所计算的权值来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
4.一种控制基站设备的方法,所述基站设备包括阵列天线,并根据使用所述阵列天线的空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与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移动台设备包括第一移动台设备与第二移动台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权值计算步骤,通过使用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来计算在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以及
第二权值计算步骤,计算在与所述第二移动台设备的通信中要使用的阵列天线中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所计算的权值使得零点指向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
其中,在所述第二权值计算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权值计算步骤所计算的权值来确定从所述第一移动台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到达方向。
5.一种包括由多个天线阵元形成的阵列天线的接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自适应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作为自适应算法,自适应地控制到达每个天线阵元的接收波,所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通过利用已知信号来对期望波的接收进行优化;
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接收波中获取期望波功率信息,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期望波的功率电平;
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接收波中包含的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以及
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和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将所述自适应控制器所使用的自适应算法改变为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根据空间分量的功率来抑制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通过使用所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进行优化的期望波来获取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单元通过使用到达每个天线阵元的接收波来获取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是对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中具有最大功率的空间分量进行抑制的自适应算法,以及
当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与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所指示的功率电平的比值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单元使所述自适应控制器使用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设备,其中,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是在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中以功率的降序对空间分量进行抑制的自适应算法,所述空间分量的数目与接收所述接收波的天线阵元的数目相对应,以及
所述接收设备还包括天线阵元数目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自适应控制器是否使用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控制接收所述接收波的天线阵元的数目。
10.一种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包括由多个天线阵元形成的阵列天线的接收设备中所使用的自适应算法,所述方法包括:
自适应控制步骤,通过使用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自适应地控制到达每个天线阵元的接收波,所述期望波优化型自适应算法通过利用已知信号来对期望波的接收进行优化;
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步骤,从所述接收波中获取期望波功率信息,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期望波的功率电平;
非期望波功率信息获取步骤,获取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指示接收波中包含的非期望波的功率电平;以及
所使用自适应算法改变步骤,根据所述非期望波功率信息和所述期望波功率信息,将所述自适应控制步骤所使用的自适应算法改变为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所述空间分量抑制型自适应算法根据空间分量的功率来抑制形成接收波的空间分量。
1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阵列天线,使用所述阵列天线与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并将多个通信信道分别分配给移动台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在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上分别接收到从所述移动台设备发送的相同数据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质量比较器,被配置为比较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中的接收信号的通信质量;
权值信息计算器,被配置为计算用于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一些通信信道的阵列天线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信息,所述权值信息是使用与用于其他通信信道的算法不同的算法并基于所述通信质量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计算的;以及
加权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权值信息计算器所计算的每个天线的权值信息,对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权值信息计算器计算用于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被所述通信质量比较器确定为具有较好通信质量的一些通信信道的每个天线的权值信息,所述权值信息是使用增益优先的算法来计算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信道由使用相同载频的传送信道和接收信道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时分复用多址接入方案与所述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所述通信信道由使用不同时分时隙的传送信道和接收信道形成。
1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于使用阵列天线与多个移动台设备进行通信,并将多个通信信道分别分配给移动台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在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上分别接收到从所述移动台设备发送的相同数据块,所述方法包括:
通信质量比较步骤,比较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中的接收信号的通信质量;
权值信息计算步骤,计算用于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一些通信信道的阵列天线的每个天线阵元的权值信息,所述权值信息是使用与用于其他通信信道的算法不同的算法并基于所述通信质量比较步骤中的比较结果来计算的;以及
加权步骤,基于所述权值信息计算步骤中所计算的每个天线的权值信息,对所述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每个通信信道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加权。
CN200780019847.2A 2006-05-29 2007-05-28 基站设备、控制基站设备的方法、接收设备、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49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8839/2006 2006-05-29
JP2006148720A JP5075359B2 (ja) 2006-05-29 2006-05-29 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148720/2006 2006-05-29
JP2006148839A JP4892280B2 (ja) 2006-05-29 2006-05-29 受信装置及び適応アルゴリズム制御方法
JP206018/2006 2006-07-28
JP2006206018A JP4943083B2 (ja) 2006-07-28 2006-07-28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CT/JP2007/060818 WO2007139063A1 (ja) 2006-05-29 2007-05-28 基地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受信装置、適応アルゴリズム制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4996A true CN101454996A (zh) 2009-06-10
CN101454996B CN101454996B (zh) 2014-01-22

Family

ID=3885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984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4996B (zh) 2006-05-29 2007-05-28 基站设备、控制基站设备的方法、接收设备、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92280B2 (zh)
CN (1) CN1014549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7312A (zh) * 2017-08-25 2018-02-16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抗干扰天线信道综合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365391A (zh) * 2019-07-25 2019-10-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5g下行信道信号分集接收的方法
WO2023284659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0158B2 (ja) * 2008-04-25 2012-09-0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受信装置、干渉除去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327745B2 (ja) * 2009-03-24 2013-10-30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干渉波除去装置及び方法
JP5497916B2 (ja) * 2010-01-06 2014-05-21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基地局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その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1503B2 (ja) * 1994-04-28 1996-10-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干渉波除去装置
JP3851478B2 (ja) * 1999-12-16 2006-11-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適応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7312A (zh) * 2017-08-25 2018-02-16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抗干扰天线信道综合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707312B (zh) * 2017-08-25 2021-10-08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抗干扰天线信道综合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365391A (zh) * 2019-07-25 2019-10-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5g下行信道信号分集接收的方法
WO2023284659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318684A (ja) 2007-12-06
CN101454996B (zh) 2014-01-22
JP4892280B2 (ja) 2012-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3570B2 (e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374132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daptation algorithm control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0004646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581160C (en)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using spreading codes
KR101011751B1 (ko) 수신기에서의 신호 분리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복수의 동시 전송기를 위한 기복형 전송 패턴
GB2349045A (en)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beam pattern forming; interference reduction
US7071874B2 (en) Radio terminal device, transmission directivity control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directivity control program
JP5585306B2 (ja) 基地局、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956739B2 (ja) マルチビームアンテナ送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方法並びに送信ビーム選択方法
CN101454996B (zh) 基站设备、控制基站设备的方法、接收设备、自适应算法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7075909B1 (en) Radio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for base stations
US7298774B2 (en) Adaptive array device, adaptive array method and program
CA2673354A1 (en) Undulating transmit patterns to support signal separation at a receiver
Misra et al. Smart Antenna for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A Technological Analysis on Architecture, Working Mechanism, Drawbacks and Future Scope
JP4198452B2 (ja) 無線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指向性制御方法
JP5884862B2 (ja)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40192389A1 (en) Array antenna system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JP5958591B2 (ja) 移動局、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958592B2 (ja) 移動局および基地局
JP200126863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移動局
Hasna et al. Optimum power allocation for selective transmit-diversity systems over Nakagami fading channels
MXPA03006457A (es) Sistema de comunciaciones de estacion base multiple que tiene antenas adaptab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