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6478A - 介质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6478A
CN101446478A CNA2008101495167A CN200810149516A CN101446478A CN 101446478 A CN101446478 A CN 101446478A CN A2008101495167 A CNA2008101495167 A CN A2008101495167A CN 200810149516 A CN200810149516 A CN 200810149516A CN 101446478 A CN101446478 A CN 101446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data
line portion
medium
thickness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95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6478B (zh
Inventor
大平良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46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6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6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64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质识别装置,其基于与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厚度数据,来辨别是否为粘贴了胶带的贴合券,即使是在安全线上形成了线窗口图案的介质,也能够可靠地判定在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该介质识别装置具有: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厚度数据解析部,其计算出上述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判定部,其将计算出的方差的值与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Description

介质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设置于银行、信用社、邮局、消费者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支店的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现金自动存取款机)、CD(Cash Dispenser:现金自动付款机)等自动交易装置或兑换机,以及在设置于商店或路上的自动售货机等中,配设有用于辨别纸币等介质的真伪、辨别介质的种类的介质识别装置。通过由该介质识别装置辨别纸币等介质的真伪,就可以排除伪造纸币等的非法的介质。
近年来,切掉真正的介质的一部分而部分地贴合了假造的券的伪造纸币,即,贴合券的流通不断增加。因此,提出有关如下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技术,即,通过检测出介质的厚度,或检测出胶带等附着物,而能够辩别多种多样的介质的真伪的介质识别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6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0367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介质识别装置中,由于是利用机械的方法检测出介质的厚度,因此在以如下的介质作为识别对象的情况下,就很难可靠地辨别贴合券,这些介质是指:如国外纸币那样,印刷的凹凸较大的介质;或介质自身的厚度较厚的介质;在介质的内部嵌入由塑料膜等制成的线状或带状的安全线,并且该安全线较厚的介质等。特别是,在安全线中有被称作线窗口图案(thread window pattern)的凹凸的花纹的介质中,存在很多在安全线的部分粘贴了胶带的贴合券。在这样的贴合券的情况下,如果想要单纯地仅基于胶带的厚度来识别介质,则由于分不出线窗口图案的厚度与胶带的厚度的区别,因此很难可靠地辨别贴合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介质识别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介质识别装置,即,基于与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厚度数据,来辨别是否为粘贴有胶带的贴合券,即使是在安全线中形成了线窗口图案的介质,也能够可靠地判定在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为此,在本发明的介质识别装置中,具有: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厚度数据解析部,其计算出上述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判定部,其将计算出的方差的值与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介质识别装置中,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具备包含与上述安全线部的线窗口图案对应的凹凸的波形。
在本发明的再一介质识别装置中,具有: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特征数据累计部,其将多个真正的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平均化,制成平均线部厚度数据;辞书数据输出部,其将上述平均线部厚度数据作为辞书数据输出。
此外,在本发明的再一介质识别装置中,还具有:厚度数据解析部,其进行上述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校正;辞书数据保存部,其保存上述辞书数据;判定部,其将校正后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与上述辞书数据的波形进行比较,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此外,在本发明的再一介质识别装置中,上述判定部,基于校正后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与上述辞书数据的波形的欧几里德距离来判定。
在本发明的再一介质识别装置中,具有: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区域不同厚度数据解析部,其将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分割为多个区域,并计算出各区域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判定部,其比较每个区域的方差的值,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在本发明的再一介质识别装置中,具有: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凹凸特征数据解析部,其将上述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中所含的凸部的个数进行计数;判定部,其将所计数的凸部的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在本发明的再一介质识别装置中,具有: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相邻的部分对应的相邻通道厚度数据;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解析部,其计算出上述相邻通道厚度数据的平均值而制成基准;厚度判定特征数据解析部,其计算出上述线部厚度数据与基准的差异并制成判定特征值;判定部,其将所制成的判定特征值与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根据本发明,介质识别装置,基于与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厚度数据来辨别是否为粘贴了胶带的贴合券。由此,即使是在安全线中形成有线窗口图案的介质,也能够可靠地判定在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的构成的俯视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介质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的构成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真正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真正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粘贴胶带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因胶带的影响造成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变化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制成辞书数据的构成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真正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校正方法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平均化方法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将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与辞书数据进行比较的动作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的输出较低时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因胶带的影响造成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变化的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四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其中,10...介质识别装置;11...介质;11a...真正介质;11b...粘贴胶带介质;12...安全线部;14...厚度检测传感器;18...胶带;21...厚度数据取得部;23...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5...厚度数据解析部;27...判定部;31...辞书数据保存部;33...特征数据累计部;34...辞书数据输出部;41...区域不同厚度数据解析部;42...区域不同特征判定部;51...凹凸特征数据解析部;52...凹凸特征判定部;61...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取得部;63...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解析部;64...厚度判定特征数据解析部;65...胶带粘贴判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中,10是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配设于ATM、CD等自动交易装置、自动售货机、兑换机、游戏机等装置中,是为了辨别介质11的真伪而使用的。在此,该介质11,例如为纸币,然而也可以是啤酒券、礼品券、商品券等兑换券;旅行支票、支票、股票等有价证券;入场券等的设施利用券;票、账单、卡、存折等,可以是任意种类的介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对于上述介质11是纸币,并具备后述的安全线部12的纸币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介质识别装置10,基于在介质11的安全线部12是否粘贴有胶带,来辨别介质11是否为贴合券,然而也可以是能够识别介质11的大小、形状、姿态等的装置,此外,还可以是基于所识别的介质11的大小等,来辨别该介质11的种类的装置。例如,在介质11为日本国的纸币的情况下,优选为可以对千元钞、二千元钞、五千元钞及一万元钞四种面值的纸币,辨别种类。
而且,上述介质识别装置10,被配设在如自动交易装置那样收领作为介质11的纸币的装置中的纸币的输送路或纸币的处置装置中,来辨别所收领的纸币的真伪。另外,上述收领纸币的装置,一般来说是配设于银行、信用社、邮局、消费者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支店等营业所;或便利店、超市等商店的店铺中的ATM、CD等自动交易装置,然而只要是用于收领纸币的装置,则可以是铁路、公共汽车等交通机构的售票机;饮料、香烟等的自动售货机;兑换机、游戏机等任何装置。而且,上述收领纸币的装置,基于上述介质辨别装置10所辨别的真伪,将贴合券等作为非法纸币而排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介质识别装置10,具有CPU、MPU等运算单元;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单元;通信接口等。此外,上述介质识别装置10,还具有厚度数据取得部21、厚度数据保存部22、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厚度数据解析部25、特征数据保存部26、判定部27、判定阈值保存部28及结果输出部29。
在此,厚度数据取得部21,将后述的厚度检测装置13所具备的多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的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作为每个通道的厚度数据而取得。而且,厚度数据保存部22,将上述厚度数据取得部21所取得的介质11的厚度数据保存在每个通道中。
另外,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从保存于上述厚度数据保存部22的厚度数据中,仅将安全线部12所穿过的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而取得。而且,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将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所取得的线部厚度数据进行保存。
此外,厚度数据解析部25,进行保存于上述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的线部厚度数据的解析。而且,特征数据保存部26,将上述厚度数据解析部25通过进行线部厚度数据的解析而得到的特征数据进行保存。
另外,判定部27,将预先保存于判定阈值保存部28中的判定阈值,与保存于上述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的特征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在介质11上是否粘贴有胶带。而且,结果输出部29,接收上述判定部27的判定结果,并将该判定结果向介质识别装置10所具备的未图示的画面及文件输出。
下面,对上述介质识别装置10所具有的厚度检测装置13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的构成的俯视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介质的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的构成的侧剖视图。
如图3所示,介质11具备安全线部12。该安全线部12是在介质11的内部嵌入了由塑料膜等构成的线状或带状的安全线的部分,与介质11的其他部分相比变厚。而且,在上述安全线部12,形成有被称作线窗口图案的凹凸的花纹。为此,安全线部12的厚度,与上述线窗口图案对应地变化。
而且,厚度检测装置13,具有检测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的滚筒状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及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该厚度检测传感器14的中心轴15。该中心轴15,如图4所示,为两根一组,以相互对置而平行的方式配设。而且,安装于各个中心轴15上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构成一对,介质11,在通过作为滚筒而发挥作用的相对置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彼此从两面夹持的状态下,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输送。
另外,如图1所示,在各中心轴15上,沿轴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排列并安装有多个厚度检测传感器14。该厚度检测传感器14的数目可以任意地设定,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各中心轴15上各安装十个厚度检测传感器14,以形成10组滚筒对的方式排列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各通道对应,因此厚度检测装置13,为具备合计十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在图1所示的例中,对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标记1~10的通道编号。
而且,被输送到厚度检测装置13的介质11,沿着箭头a所示的方向输送,在穿过相对置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之间时,全部范围的厚度由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来检测。另外,介质11,以长方形的长边与中心轴15平行、长方形的短边与中心轴15正交的姿势被输送。另外,安全线部12,与长方形的短边平行地延伸。而且,检测出的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被作为每个通道的厚度数据而取得。
下面,对上述构成的介质识别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于从检测介质11的厚度到保存线部厚度数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真正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在图5中,BT是介质11的上端,BB是介质11的下端。另外,11a是作为未粘贴胶带的真正的介质11的真正介质。而且,该真正介质11a的各部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如图5所示,分别由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来检测。
图6,表示与真正介质11a的不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数据。另外,图7,表示与真正介质11a的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数据。
在安全线部12中,如图3及图5所示,通过厚度的变化形成线窗口图案,且该线窗口图案的部分比周边的部分变厚。因此,当检测厚度时,在真正介质11a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被检测出凹凸。另外,凸部是线窗口图案的部分,凹部是线窗口图案的周边的部分。
另外,在图8中,11b是像贴合券那样作为在安全线部12中粘贴了胶带18的介质11的粘贴胶带介质。而且,该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各部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如图8所示,分别由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来检测。
图9,表示与粘贴胶带介质11b的不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数据。另外,图10,表示与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数据。
而且,厚度数据取得部21,取得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分别检测出的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数据,并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
接下来,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从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的厚度数据中,仅将安全线部12穿过的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而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因此,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基于介质11的输送位置的计算结果,将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来取得,并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
下面,对线部厚度数据的解析以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真正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粘贴胶带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因胶带的影响造成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变化的图。
厚度数据解析部25,进行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的线部厚度数据的解析,取得特征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如图11及12所示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凹凸波形的方差作为特征数据。
在介质11为真正介质11a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由于在线部厚度数据中以线窗口图案的部分及其周边的部分的凹凸很清楚为特征而显现,因此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就成为振幅较大的凹凸波形。
与此相对,在介质11为粘贴胶带介质11b的情况下,由于胶带18与安全线部12的线窗口图案的部分及其周边部分的凹凸未贴紧,因而胶带18的轮廓为,在图13中用粗线表示的那样。因此在粘贴胶带介质11b的情况下,由于在线部厚度数据中不会清楚地显现线窗口图案的部分及其周边的部分的凹凸,因此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如图12所示,为振幅较小的凹凸波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求出介质11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中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在方差较大的情况下,判定介质11为真正介质11a,在方差较小的情况下,判定介质11为粘贴胶带介质11b。
而且,方差可以利用以下的算式(1)来计算。
[数1]
v = 1 m Σ i = 0 m ( Xave - Xi ) 2           ...算式(1)
在此,V是方差,m是在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中选取了线部厚度数据的值的点的个数,Xave是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中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平均值,Xi是在各点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值。另外,上述平均值Xave,在真正介质11a的情况下,为图11所示的L1,在粘贴胶带介质11b的情况下,为图12所示的L2。
而且,厚度数据解析部25,在线部厚度数据的解析中,利用上述算式(1)计算出介质11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V,并将计算出的方差V的值作为介质11的特征数据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
另一方面,在判定阈值保存部28中,预先保存有用于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判定阈值。该判定阈值,是针对真正介质11a的线部厚度数据,利用上述算式(1)计算出方差V作为特征数据,并通过多个真正介质11a的特征数据的统计性数据累计而决定的。即,对于真正介质11a的参数根据利用上述算式(1)计算出的方差V的值的正态分布,决定上述判定阈值。
接下来,判定部27,利用下面的算式(2)及(3),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
是真正介质11a:V≧Thv...算式(2)
是粘贴胶带介质11b:V<Thv...算式(3)
在此,Thv是判定阈值。
例如,将介质11为真正介质11a时的方差V设为Vt。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平均值L1=80,振幅MAX=100,振幅MIN=60,上端BT=10,下端BB=70,则根据上述算式(1),方差Vt为
Vt=400
而且,根据由真正介质11a的参数得到的正态分布,则可以将判定阈值Thv定为:
Thv=300
另外,例如,将介质11为粘贴胶带介质11b时的方差V设为Vf。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平均值L2=90,振幅MAX=100,振幅MIN=80,上端BT=10,下端BB=70,则根据上述算式(1),方差Vf为:
Vt=100
在此,当介质11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V的值为100时,则由于符合上述算式(3),因此判定部27判定介质11为粘贴胶带介质11b。而且,判定部27的判定结果由结果输出部29输出。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表示安全线部12的线窗口图案的厚度数据的振幅的方差V的值,与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由此,就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粘贴在安全线部12的胶带18的存在。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的部分,通过标记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及相同的效果,也省略其说明。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10,具有将线部厚度数据作为辞书数据保存的辞书数据保存部31。另外,省略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判定阈值保存部28。而且,判定部27,使用预先保存于辞书数据保存部31中的辞书数据,与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的特征数据进行比较,来判定在介质11上是否粘贴有胶带18。
另外,对于其他的方面的构成,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辞书数据的制成方法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制成辞书数据的构成的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真正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图15中,32是由一组真正介质11a构成的介质组,33是特征数据累计部,其将该介质组32的线部厚度数据平均化而制成平均线部厚度数据,34是辞书数据输出部,其将通过该特征数据累计部33制成的平均线部厚度数据作为辞书数据输出,并保存在辞书数据保存部31中。
首先,介质组32的介质11,被输送到厚度检测装置13,由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各部的厚度。另外,上述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而且,在真正介质11a的各部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如图16所示,分别通过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来检测。
当检测出介质11的厚度时,则厚度数据取得部21,取得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各自检测出的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数据,并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图17,表示了与真正介质11a的不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的三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数据。另外,图18表示与真正介质11a的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数据。
接下来,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从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的厚度数据中,仅将安全线部12穿过的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而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因此,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基于介质11的输送位置的计算结果,将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数据来取得,并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
而且,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直到针对上述介质组32的所有真正介质11a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取得结束。由此,针对介质组32的所有的真正介质11a的线部厚度数据,就被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
接着,厚度数据解析部25,进行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的线部厚度数据的解析,并对该线部厚度数据中的凹凸的位置的偏差,以及由真正介质11a的纸厚造成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水平的偏差,进行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校正。
下面,对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校正方法及平均化方法进行说明。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校正方法的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平均化方法的图。另外,在图19中,(a)表示基准波形,(b)表示校正凹凸的位置之前的波形,(c)表示校正了凹凸的位置之后的波形,(d)表示校正水平之前的波形,(e)表示将水平进行了校正之后的波形。另外,在图20中,(a)~(c)表示成为平均化的对象的波形,(d)表示被平均化了的波形。
首先,对线部厚度数据的凹凸的位置的校正方法进行说明。
在这种情况下,将如图19(a)所示的线部厚度数据D1的波形作为基准波形。另外,以线部厚度数据D1的波形中的第一个凸部的中心位置T1为基准。而且,将如图19(b)所示的线部厚度数据D2的波形,沿横轴方向平行移动,使得第一个凸部的中心位置T2与在上述线部厚度数据D1的波形的第一个凸部的中心位置T1一致。由此,如图19(c)所示,能够获得凹凸的位置被校正的线部厚度数据D3的波形。
下面,对线部厚度数据的水平的校正方法进行说明。
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将如图19(a)所示的线部厚度数据D1的波形设为基准波形。另外,将线部厚度数据D1的平均值设为L3。而且,将如图19(d)所示的线部厚度数据D4的波形,沿纵轴方向平行移动,使得线部厚度数据D4的平均值L4与上述线部厚度数据D1的平均值L3一致。由此,如图19(e)所示,就能够获得水平被校正的线部厚度数据D5的波形。
像这样,厚度数据解析部25,进行针对介质组32的所有真正介质11a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校正,并将校正了的线部厚度数据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
接下来,特征数据累计部33读入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的线部厚度数据,并进行平均化。在这种情况下,将如图20(a)~(c)所示的线部厚度数据D1、D3及D5那样的被校正了波形的线部厚度数据进行平均,制成在图20(d)中作为D6所表示的那样的平均线部厚度。这样,辞书数据输出部34,就将平均线部厚度数据D6作为辞书数据输出,并保存在辞书数据保存部31中。
下面,对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将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与辞书数据进行比较的动作的图。另外,在图中,(a)表示辞书数据,(b)表示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c)表示将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与辞书数据比较。
首先,介质11被输送到厚度检测装置13,由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各部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设上述介质11是在安全线部12粘贴了胶带18的粘贴胶带介质11b。而且,在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各部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分别由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来检测。
当检测出介质11的厚度时,则厚度数据取得部21,取得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各自检测出的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数据,并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
接下来,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从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的厚度数据中,仅将安全线部12穿过的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而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因此,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基于介质11的输送位置的计算结果,将五个信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来取得,并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
接着,厚度数据解析部25,进行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的线部厚度数据的解析,并对该线部厚度数据中的凹凸的位置的偏差,以及由介质11的纸厚造成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水平的偏差,进行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校正。而且,厚度数据解析部25,将校正了的线部厚度数据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在此,设将图21(b)中表示为D8那样的线部厚度数据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
接下来,判定部27,将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的线部厚度数据D8,与预先保存在辞书数据保存部31中的辞书数据D7进行比较。图21(c),是为了比较,将用实线表示的线部厚度数据D8和用虚线表示的辞书数据D7以重合的状态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判定特征计算出辞书数据D7与线部厚度数据D8的欧几里德距离。
上述欧几里德距离可以利用下面的式(4)计算。
[数2]
YFeat = &Sigma; i = 0 m ( Dct - Pf ) 2          ...算式(4)
在此,YFeat是欧几里德距离,m是在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中选取了辞书数据D7及线部厚度数据D8的值的点的个数,Dct是各点的辞书数据D7的值,Pf是各点的线部厚度数据D8的值。
而且,判定部27,通过下面的算式(5)及算式(6),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
是真正介质11a:YFeat<Tyd...算式(5)
是粘贴胶带介质11b:YFeat≧Tyd...算式(6)
在此,Tyd是判定阈值。
由于欧几里德距离YFeat越大,则辞书数据D7与线部厚度数据D8之差就越大,因此当欧几里德距离YFeat在判定阈值Tyd以上时,则判定为粘贴胶带介质11b。另外,由于欧几里德距离YFeat越小,则辞书数据D7与线部厚度数据D8之差就越小,因此当欧几里德距离YFeat小于判定阈值Tyd时,则判定为真正介质11a。而且,判定部27的判定结果,由结果输出部29输出。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真正介质11a的线部厚度数据作为辞书数据预先保存在辞书数据保存部31中,通过将检测出厚度的介质11的线部厚度数据与上述辞书数据进行比较,就能够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由此,就可以高精度地检测出粘贴在安全线部12的胶带18的存在。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具有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的部分,通过标记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及相同的效果,也省略其说明。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10,具有:区域不同厚度数据解析部41,其将线部厚度数据分割为多个区域并进行特征提取;以及作为判定部的区域不同特征判定部42,其根据各区域所分割的线部厚度数据来判定是否是粘贴胶带介质11b。另外,省略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数据解析部25、判定部27及判定阈值保存部28。而且,特征数据保存部26,保存区域不同厚度数据解析部41的数据,结果输出部29将区域不同特征判定部42的判定结果输出到画面及文件夹。
另外,对于其他的方面的构成,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首先,介质11被输送到厚度检测装置13,由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各部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介质11如图23所示,为在安全线部12的一半处粘贴了胶带18的粘贴胶带介质11b。即,在安全线部12的从上端BT到中央BC的范围粘贴胶带18,而在从中央BC到下端BB的范围,未粘贴胶带。而且,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各部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分别通过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来检测。
当检测出介质11的厚度时,则厚度数据取得部21,就取得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各自检测出的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数据,并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
接下来,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从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的厚度数据中,仅将安全线部12穿过的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而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因此,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基于介质11的输送位置的计算结果,将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来取得,并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
本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即线部厚度数据,如图24所示。在图24中,R1是粘贴了胶带18的区域,R2是未粘贴胶带18的区域。
然后,区域不同厚度数据解析部41,针对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的线部厚度数据来决定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区域沿短边方向在中央BC处,等分为区域R1和区域R2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区域的分割数,没有特别限制,根据需要也可以分割为三个以上的区域。
此后,区域厚度不同数据解析部41,求出区域R1及区域R2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V。另外,该方差V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可以通过上述算式(1)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在粘贴了胶带18的区域R1中方差V小,在未粘贴胶带18的区域R2中方差V大。而且,将计算出的区域R1及区域R2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V的值,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
接下来,区域不同特征判定部42,将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的区域R1的方差V的值与区域R2的方差V的值进行比较,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区域R1及区域R2的各自的方差V的值作为特征来判定。
即,将区域R1的方差设为Vt,将区域R2的方差设为Vb,
在|Vt-Vb|≧Ta的情况下,判定介质11是粘贴胶带介质11b,
在|Vt-Vb|<Ta的情况下,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
在此,Ta是判定阈值。
然后,区域不同特征判定部42的判定结果,由结果输出部29输出。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线部厚度数据分割为多个区域,并比较每个区域的方差的值,就能够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由此,即使是在安全线部12的一半处粘贴了胶带18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该胶带18的存在,并可靠地判定为粘贴胶带介质11b。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具有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的部分,通过标记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及相同的效果,也省略其说明。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10,具有:凹凸特征数据解析部51,其进行线部厚度数据的凹凸数的特征提取;及作为判定部的凹凸特征判定部52,其基于凹凸数来判定介质11是否是粘贴胶带介质11b。另外,省略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数据解析部25及判定部27。而且,特征数据保存部26,保存凹凸特征数据解析部51的数据,判定阈值保存部28,保存在是否为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判定中所使用的判定阈值,结果输出部29,将凹凸特征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输出到画面及文件夹。
另外,对于其他的方面的构成,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的动作的图,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首先,介质11被输送到厚度检测装置13,通过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各部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6所示,设上述介质11为在安全线部12的多处(图示的例中为两处)粘贴了胶带18的粘贴胶带介质11b。即,在安全线部12的与上端BT相邻的部分、和在与下端BB相邻的部分粘贴胶带18,在其他的部分未粘贴胶带18。而且,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各部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分别通过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来检测。
当检测出介质11的厚度时,则厚度数据取得部21,取得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各自检测出的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数据,并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
接下来,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从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的厚度数据中,仅将安全线部12穿过的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而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因此,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基于介质11的输送位置的计算结果,将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来取得,并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
本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即,线部厚度数据如图28所示。在图28中,R3是粘贴了胶带18的区域,Tha是凹凸特征提取的凹凸判定阈值。另外,在图27中,为了比较,表示有介质11为真正介质11a的情况下的线部厚度数据。
然后,凹凸特征数据解析部51,对于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的线部厚度数据,以凹凸判定阈值Tha作为基准,将在该凹凸判定阈值Tha以上的凸部的个数进行计数。在这种情况下,对线部厚度数据从上端BT开始直到下端BB进行搜索,在超过凹凸判定阈值Tha继而又变为凹凸判定阈值Tha以下时,则计数为有一个凸部,利用该方法来计数凸部的个数。
而且,在图28所示的例的情况下,将凸部的个数计数为三个,并将作为凹凸特征数据解析部51的解析结果的「3」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判定阈值保存部28中,作为判定阈值保存有,如图27所示的真正介质11a的作为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的个数「5」。
接下来,凹凸特征判定部52,取得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的特征数据「3」,及保存在判定阈值保存部28中的判定阈值「5」而进行判定。其结果是,由于特征数据「3」小于判定阈值「5」,因此判定介质11是粘贴了胶带18的粘贴胶带介质11b。而且,凹凸特征判定部52的判定结果,由结果输出部29输出。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的个数与凹凸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介质11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由此,即使是在安全线部12的一部分粘贴了胶带18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该胶带18的存在,并可靠地判定为粘贴胶带介质11b。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具有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的部分,通过标记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及相同的效果,也省略其说明。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10,具有: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取得部61、相邻通道厚度数据保存部62、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解析部63、相邻通道解析数据保存部67、厚度判定特征数据解析部64以及作为判定部的胶带粘贴判定部65。另外,省略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厚度数据解析部25及判定部27。
在此,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取得部61,取得安全线部12的相邻通道的厚度数据。而且,相邻通道厚度数据保存部62,将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取得部61所取得的厚度数据进行保存。
另外,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解析部63,从相邻通道的厚度数据中提取用于进行安全线部12的特征解析的基准数据。而且,相邻通道解析数据保存部67,将利用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解析部63解析了的数据进行保存。
此外,厚度判定特征数据解析部64,从上述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解析部63的数据及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的厚度数据中,进行用于判定的特征提取。而且,胶带粘贴判定部65,将保存在上述判定阈值保存部28中的判定阈值,与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的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判定是否粘贴有胶带18。
而且,特征数据保存部26,保存由厚度判定特征数据解析部64解析了的特征数据,结果输出部29,将胶带粘贴判定部65的判定结果,输出到画面及文件夹。
另外,对于其他的方面的构成,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识别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的输出较低时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因胶带的影响造成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变化的图,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粘贴胶带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四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真正介质的厚度数据的图。
首先,介质11被输送到厚度检测装置13,由厚度检测传感器14检测出各部的厚度。而且,粘贴胶带介质11b的各部的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的厚度,分别由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来检测。
当检测出介质11的厚度时,厚度数据取得部21,取得1~10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各自检测出的介质11的各部的厚度数据,并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
接下来,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从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的厚度数据中,仅将安全线部12穿过的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而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因此,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基于介质11的输送位置的计算结果,将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线部厚度数据而取得,并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
在介质11为真正介质11a的情况下,上述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即,线部厚度数据,如图30所示。另外,L5表示真正介质11a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的水平,L6表示真正介质11a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凹部的水平。介质11主体的厚度与水平L6对应,安全线部12的凸部的厚度与水平L5对应。
然而,在厚度检测传感器14的输出较低的情况下,真正介质11a的五个通道的厚度数据,即,线部厚度数据就会如图3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的水平,未到达水平L6,而是成为显示更低水平的L7。
与此相对,在介质11为粘贴胶带介质11b的情况下,由于胶带18与安全线部12的线窗口图案的部分及其周边的部分的凹凸未贴紧,因而胶带18的轮廓为,在图32中用粗线表示的那样。因此,在线部厚度数据在介质11为粘贴胶带介质11b的情况下,则如图33所示。另外,L8表示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的水平,L9表示真正介质11a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凹部的水平,L10表示粘贴胶带介质11b的线部厚度数据的凹部的水平,介质11主体的厚度与水平L9对应。
另一方面,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取得部61,从保存在厚度数据保存部22中的厚度数据中,取得安全线部12的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五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存在安全线部12的部分对应,因此四个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与相邻通道对应。因此,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23,将四个通道的厚度数据作为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而取得,并保存在相邻通道厚度数据保存部62中。
上述四个通道的厚度数据,即,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如图34所示。由于在相邻通道中不存在安全线部12,因此在相邻通道厚度数据中没有凹凸。另外,L6表示介质11主体的厚度,L11表示相邻通道厚度数据的平均值。
接下来,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解析部63,为了检测出介质11的厚度,而计算出相邻通道厚度数据的平均值,并保存在相邻通道解析数据保存部67中。
然而,由于在厚度检测传感器14的输出较低的情况下,线部厚度数据就会如图31所示,因此就凸部与凹部的振幅而言,与如图33所示的介质11为粘贴胶带介质11b的情况下的线部厚度数据没有多少差别。因此,就基于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与凹部的振幅,来判定是真正介质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是困难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使用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与凹部的振幅,而是使用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将介质11的厚度作为基准,以显示凸部的水平的水平L5和水平L8与该基准的差异作为特征进行判定。
具体而言,对于如图31所示的厚度检测传感器14的输出较低时的线部厚度数据,以表示相邻通道厚度数据的平均值的L11作为基准,通过下面的算式(7)计算出线部厚度数据的作为凸部的水平的L7的差异。
[数3]
Ft = &Sigma; i = 0 m | Tli - Tave |         ...算式(7)
在此,Ft是判定特征值,m是在从上端BT到下端BB的范围中选取了线部厚度数据的值的点的个数,Tli是第i个线部厚度数据(例如,图33中所示的线部厚度数据),Tave是相邻通道厚度数据的平均值(例如,图34的L11)。
而且,厚度判定特征数据解析部64,将保存在线部厚度数据保存部24中的线部厚度数据,及保存在相邻通道解析数据保存部67中的平均值L11作为输入来接收,通过上述算式(7)计算出判定特征值Ft,并将计算出的判定特征值Ft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
接下来,胶带粘贴判定部65,将预先保存在判定阈值保存部28中的判定阈值Tlev与和保存在特征数据保存部26中的判定特征值Ft进行比较,
在Ft≧Tlev的情况下,判定介质11为粘贴胶带介质11b,
在Ft<Tlev的情况下,判定介质11为真正介质11a。
而且,胶带粘贴判定部65的判定结果,由结果输出部29输出。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厚度检测传感器14的输出较低的情况下,将相邻通道厚度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基准使用,并通过与该基准的差异的大小,就能够判定介质11是真正11a还是粘贴胶带介质11b。由此,即使是在厚度检测传感器14的输出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胶带18的存在,并可靠地判定为粘贴胶带介质11b。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仅对使用了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使用欧几里德距离、城市街区距离、马氏(Mahalanobis)距离等距离计算,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仅对使用了辞书及欧几里德距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使用城市街区距离、马氏(Mahalanobis)距离等距离计算或相关系数,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仅对在安全线部12的上半部粘贴了胶带1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安全线部12的下半部粘贴胶带18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而且,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在安全线部12的与上端相邻的部分及与下端相邻的部分粘贴了胶带1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安全线部12的凹部的某一部分粘贴了胶带18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虽然仅对使用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的个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使用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的长度或面积等,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虽然仅对用线部厚度数据的凸部与基准值的差异的平均值来判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将凹凸的振幅的特征值(方差值、距离值等)和凸部相对于基准值的差异的平均值组合来判定,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本发明的主旨进行各种变形,不应将它们从本发明的范围中排除。

Claims (8)

1.一种介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a)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
(b)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
(c)厚度数据解析部,其计算出上述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
(d)判定部,其将计算出的方差的值与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具备:包含与上述安全线部的线窗口图案对应的凹凸的波形。
3.一种介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a)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
(b)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
(c)特征数据累计部,其将多个真正的介质的线部厚度数据平均化,制成平均线部厚度数据;
(d)辞书数据输出部,其将上述平均线部厚度数据作为辞书数据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厚度数据解析部,其进行上述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的校正;
辞书数据保存部,其保存上述辞书数据;
判定部,其将校正后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与上述辞书数据的波形进行比较,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定部,基于校正后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与上述辞书数据的波形的欧几里德距离,进行判定。
6.一种介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a)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
(b)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
(c)区域不同厚度数据解析部,其将上述线部厚度数据分割为多个区域,并计算出各区域的线部厚度数据的方差;
(d)判定部,其将每个区域的方差的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7.一种介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a)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
(b)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
(c)凹凸特征数据解析部,其将上述线部厚度数据的波形中所包含的凸部的个数进行计数;
(d)判定部,其将所计数的凸部的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8.一种介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a)厚度数据取得部,其取得与介质的各部对应的各通道的厚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厚度数据;
(b)线部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对应的线部厚度数据;
(c)相邻通道厚度数据取得部,其从上述厚度数据中,取得与上述介质的安全线部相邻的部分对应的相邻通道厚度数据;
(d)相邻通道厚度数据解析部,其计算出上述相邻通道厚度数据的平均值,制成基准;
(e)厚度判定特征数据解析部,其计算出上述线部厚度数据与基准的差异,制成判定特征值;
(f)判定部,其将所制成的判定特征值与预先设定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定在上述安全线部是否粘贴有胶带。
CN200810149516.7A 2007-11-28 2008-09-10 介质识别装置 Active CN1014464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6791 2007-11-28
JP2007-306791 2007-11-28
JP2007306791A JP2009129390A (ja) 2007-11-28 2007-11-28 媒体鑑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6478A true CN101446478A (zh) 2009-06-03
CN101446478B CN101446478B (zh) 2016-04-13

Family

ID=4074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9516.7A Active CN101446478B (zh) 2007-11-28 2008-09-10 介质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29390A (zh)
CN (1) CN101446478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437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上海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多点接触式传感器纸币测厚装置
CN102034294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纸张类鉴别系统、纸张类鉴别方法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2222383A (zh) * 2010-04-16 2011-10-19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定微量厚度变化的多点纸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2306417A (zh) * 2011-07-18 2012-01-04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应用于点钞扎把一体机中的多点式纸币厚度测量装置
WO2012051925A1 (zh) * 2010-10-19 2012-04-2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自助终端
WO2013185501A1 (zh) * 2012-06-11 2013-12-19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片类介质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4408819A (zh) * 2014-12-05 2015-03-11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币上胶带的检测方法
CN105118151A (zh) * 2015-08-26 2015-12-02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纸币厚度检测系统的纸币操作装置及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CN105809811A (zh) * 2014-12-31 2016-07-27 聚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纸币处理中安全线检测方法
CN107978062A (zh) * 2016-10-25 2018-05-01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带钞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230533A (zh) * 2017-12-26 2018-06-29 湖南丰汇银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型安全线防伪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8885810A (zh) * 2016-03-18 2018-11-23 光荣株式会社 货币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4912B (zh) * 2015-09-14 2018-04-06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纸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22362B (zh) * 2016-11-02 2020-03-27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币缺损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JP6863188B2 (ja) * 2017-09-04 2021-04-21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材料をシート状に成形した成形体の検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3940B2 (ja) * 1988-06-30 1996-03-29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の厚さ検知装置
JPH1153602A (ja) * 1997-08-08 1999-02-26 Glory Ltd 紙葉類の正損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CN2374843Y (zh) * 1999-05-28 2000-04-19 马启新 一种纸币厚度自动检测装置
JP3849913B2 (ja) * 2000-10-05 2006-11-22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取扱装置
JP2002230619A (ja) * 2001-02-02 2002-08-1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紙葉類厚さ検出装置
US7330279B2 (en) * 2002-07-25 2008-02-12 Timbre Technologies, Inc. Model and parameter selection for optical metrology
JP4366104B2 (ja) * 2003-04-17 2009-11-18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判別装置
JP4431328B2 (ja) * 2003-06-18 2010-03-10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判別装置及び紙幣取扱装置
JP4387176B2 (ja) * 2003-12-12 2009-12-16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幣の鑑別
JP2005242755A (ja) * 2004-02-27 2005-09-0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セキュリティスレッド判別装置
JP4444738B2 (ja) * 2004-06-18 2010-03-31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の厚さ検出装置
JP4880953B2 (ja) * 2005-09-08 2012-02-22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の厚さ判別装置
JP2007217092A (ja) * 2006-02-15 2007-08-30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437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上海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多点接触式传感器纸币测厚装置
CN102034294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纸张类鉴别系统、纸张类鉴别方法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2222383A (zh) * 2010-04-16 2011-10-19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定微量厚度变化的多点纸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2456246B (zh) * 2010-10-19 2014-04-3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自助终端
WO2012051925A1 (zh) * 2010-10-19 2012-04-2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自助终端
CN102456246A (zh) * 2010-10-19 2012-05-1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重张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自助终端
CN102306417A (zh) * 2011-07-18 2012-01-04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应用于点钞扎把一体机中的多点式纸币厚度测量装置
WO2013185501A1 (zh) * 2012-06-11 2013-12-19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片类介质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US9683840B2 (en) 2012-06-11 2017-06-20 Grg Banking Equipment Co., Ltd. Device for detecting thickness of sheet-type mediu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408819A (zh) * 2014-12-05 2015-03-11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币上胶带的检测方法
CN105809811A (zh) * 2014-12-31 2016-07-27 聚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纸币处理中安全线检测方法
CN105118151A (zh) * 2015-08-26 2015-12-02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纸币厚度检测系统的纸币操作装置及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CN108885810A (zh) * 2016-03-18 2018-11-23 光荣株式会社 货币处理装置
CN107978062A (zh) * 2016-10-25 2018-05-01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带钞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230533A (zh) * 2017-12-26 2018-06-29 湖南丰汇银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型安全线防伪检测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6478B (zh) 2016-04-13
JP2009129390A (ja) 200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6478B (zh) 介质识别装置
US912319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banknotes
KR101554252B1 (ko) 지폐일련번호 인식을 통한 금융자동화기기의 지폐관리방법 및 그 방법이 적용된 금융자동화기기
US7199714B2 (en) Verification method of goods using IC tags and equipment using the method
CN101799951B (zh) 多光谱点验钞机
KR20160144320A (ko) 지폐 처리 장치
CN106485828A (zh) 一种纸币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11086665A1 (ja) 紙葉類識別装置および紙葉類識別方法
CN106780953B (zh) 一种基于双冠字号的纸币鉴伪方法和系统
CN106469327A (zh) 纸币放入速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447897A (zh) 一种检测纸币磁性特征的方法及装置
KR101397722B1 (ko) 매체 진위 판별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이의 자동화기기
CN110555936B (zh) 一种存钞取钞系统
EP0880114A1 (en) A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printed documents
CN107393124A (zh) 判断钞票货币种类及面值的方法及多种钞票接收器
CN202632397U (zh) 新型多国货币纸币鉴伪装置
CN108475452A (zh) 纸张类核查处理系统、纸张类处理装置、纸张类区分装置及纸张类核查处理方法
JP4832054B2 (ja) 鑑別装置
JPS62206435A (ja) 紙葉類の鑑別装置
CN206711194U (zh) 具有防盗功能的接钞斗
CN117671849B (zh) 一种采用滑钞结构的立式图像扫描点钞机
CN108765689A (zh) 一种纸币磁性安全线的位置确定方法及系统
CN202939723U (zh) 轨道交通自动售票机纸币识别装置
JP4252294B2 (ja) 紙幣識別装置及び紙幣処理装置
JP4626243B2 (ja) セキュリティスレッド判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