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3687A - 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3687A
CN101443687A CNA2007800169427A CN200780016942A CN101443687A CN 101443687 A CN101443687 A CN 101443687A CN A2007800169427 A CNA2007800169427 A CN A2007800169427A CN 200780016942 A CN200780016942 A CN 200780016942A CN 101443687 A CN101443687 A CN 101443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ens
jut
housing
camera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69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井敬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43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36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对调整透镜支架(11)的外周边缘设置向壳体(3)突出的环形第1突起部(12)。还对壳体(3)的内周边缘部设置向调整透镜支架(11)突出的环形第2突起部(13)。而且,将第1突起部(12)比第2突起部(13)配置于更外侧,使两个突起部(12、13)的间隔B小于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之间的间隙A,第1突起部(12)的高度低于第2突起部(13)。由此,间隙A的最小值为“A-B”,在与间隙A相邻的第1突起部(12)与壳体(3)的之间设置空隙,从而在对间隙A涂敷粘合剂时防止粘合剂溢出,并在上述间隙中充填粘合剂。由此,使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固定牢固,防止由落下冲击引起的光学系统的损坏。

Description

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的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安装于便携相机和数码相机等中的相机模块正在实现多功能化,如对应于数百万像素的高像素数,或设置变倍机构,而成为可实现广角或远摄的摄影结构等。
一般地说,相机模块包括具有多个透镜的光学系统和安装摄像元件的基板。而且在多功能化的相机模块中,通过提高摄像元件的像素数,或改变将多个透镜进行组合的多个透镜支架的位置,可以实现广角或远摄的摄影。
另一方面,为了与设备的小型化和薄型化相对应,对相机模块的小型化、薄型化和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其结果是采用以下结构,如使相机模块的光学系统中使用的透镜直径变小,或是使相机模块的壳体变薄等。结果会产生以下问题,即,在设备落下时对相机模块产生冲击,从而使相机模块本身发生损坏。
因此,对于相机模块,必须确保对于高性能化的光学系统的性能,同时还必须确保耐落下冲击的结构。
例如,作为与高性能化对应的相机模块,列举有以下例子。即,在特开2005-19566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相机模块”中,对设置于外壳上的透镜的安装基准面,形成了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也就是说,透镜等光学零部件和电动机等透镜移动机构,是根据设置于外壳上的透镜的安装基准面,设置透镜和透镜移动机构等的自动装配用基准部,来装配透镜和透镜移动机构。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相机模块”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在装配了透镜和透镜移动机构后,无法进行调整以确保光学系统的性能。
另外,在特开2004-1907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镜框、镜身和相机”中,为了实现模块的高性能化,采用可简单进行透镜调芯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是用保持一个透镜为固定的保持部、和保持其他透镜为可动状态的弹性保持部来构成透镜保持构件。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镜框、镜身和相机”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即使可以简化透镜调芯的工序,但是由于上述弹性保持部的结构复杂,所以不利于安装到小型的相机模块上,并增加成本。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和上述专利文献2的任一个专利都存在以下问题,即,都不是考虑了耐冲击性的结构。
相机模块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的目的在于将其安装到数码相机和手机等便携设备上,为了实现上述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必须是提高上述精度的构造,或者必须在装配后进行调芯。
另一方面,对上述便携设备,由落下引起的损坏是个大问题,要求有强耐落下冲击的相机模块。但是,在任一专利文献的光学系统中,是将透镜固定在三个位置上,或采用仅通过弹性变形来支撑的构造,都不是考虑了耐冲击性的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由落下等从外部施加的冲击而引起的损坏的小型且高性能的相机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相机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元件;
将来自拍摄对象的光引向上述摄像元件的光学系统;以及
保持上述光学系统的壳体,
上述光学系统包括调整透镜、和保持上述调整透镜的调整透镜支架,
在上述壳体中保持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的位置穿孔,使来自上述调整透镜的光透过,
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的外周部与上述壳体的上述孔的周围部层叠,
对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的外周边缘设置第1突起部,该第1突起部向对置的上述壳体突出,并具有环形的形状,
对上述壳体的上述孔的周围部设置第2突起部,该第2突起部向对置的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突出,并具有环形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对层叠的调整透镜支架外周部和壳体中的孔的周围部,设置向对置的上述壳体和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突出的第1突起部和第2突起部。因此,相对于上述壳体在水平方向微调上述调整透镜支架时,上述调整透镜支架与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大于“0”,并且在与上述间隙相邻且互相对置的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的上述外周部和上述壳体的上述周围部之间,可以设置间隙。因此,在上述微调后,将上述调整透镜支架固定到上述壳体上时,可以防止粘合剂从上述间隙溢出。而且,还可以在上述调整透镜支架和上述壳体的上述间隙中,充填涂敷于上述间隙的粘合剂。
亦即,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以在对上述调整透镜进行了微调后,对上述调整透镜支架和上述壳体进行牢固的固定,可以获得不因落下等引起的冲击而改变光学性能的相机模块。
另外,在1个实施形态的相机模块中,
上述第1突起部比上述第2突起部配置于更外侧。
根据本实施形态,设置于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的上述第1突起部,比设置于上述壳体的上述第2突起部配置于更外侧。因此,在上述微调时,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的调整范围因存在上述第2突起部而受到限制,上述调整透镜支架与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为上述间隙长度A与上述第1突起部和上述第2突起部之间的间隔B之差,即“A-B”。因而,上述微调后,在上述间隙内涂敷粘合剂时,可以防止上述粘合剂从上述间隙溢出。
亦即,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以用很少的粘合剂,来牢固固定上述调整透镜支架和上述壳体。
另外,在1个实施形态的相机模块中,
上述第2突起部与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的上述外周部接触。
根据本实施形态,通过提高上述第2突起部的表面精度,并将通过上述表面的面作为基准平面,可以使上述调整透镜支架沿着上述基准平面、与该基准平面平行移动,进行上述调整透镜的高精度微调。而且,使上述第2突起部与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紧贴,从而可以防止涂敷于上述间隙内的粘合剂进入该相机模块的内部。
另外,在1个实施形态的相机模块中,
对上述第1突起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斜面。
根据本实施形态,通过对设置于上述调整透镜支架上的上述第1突起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斜面,可以利用粘合剂对上述调整透镜支架与上述壳体进行更牢固的固定。因而,可以获得对落下等引起的冲击更坚固的相机模块。
另外,在1个实施形态的相机模块中,
上述调整透镜支架被保持在上述壳体中与上述摄像元件对置的位置上。
根据本实施形态,通过将构成上述光学系统的透镜中、位于最靠近上述拍摄物体侧的位置的透镜,作为上述调整透镜,从而可以以很好的操作性对上述光学系统进行上述微调。
另外,在1个实施形态的相机模块中,
上述光学系统至少包含一个可动透镜和保持上述可动透镜的可动透镜支架,
设置使上述可动透镜支架在上述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机构,
使上述光学系统具有变倍功能。
根据本实施形态,对于具有变倍功能的多功能化的上述光学系统,可以获得不因落下等引起的冲击而改变光学性能的相机模块。
从以上可知,本发明的相机模块,由于对层叠的调整透镜支架的外周部和壳体中的孔的周围部,设置向对置的上述壳体和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突出的第1突起部和第2突起部,所以对上述壳体在水平方向微调上述调整透镜支架时,上述调整透镜支架与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大于“0”,并且在与上述间隙相邻且互相对置的上述调整透镜支架的上述外周部和上述壳体的上述周围部之间,可以设置间隙。因而,在上述微调后,将上述调整透镜支架固定到上述壳体上时,可以防止粘合剂从上述间隙溢出,同时可以在上述调整透镜支架和上述壳体的上述间隙中,充填涂敷于上述间隙的粘合剂。
亦即,根据本实施形态,在进行了对上述调整透镜的微调后,可以对上述调整透镜支架与上述壳体进行牢固的固定,可以获得不因落下等引起的冲击而改变光学性能的相机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相机模块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调整透镜、调整透镜支架和壳体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以往的相机模块中的调整透镜、调整透镜支架和壳体的简要结构图。
图4是使基准平面和光轴相互正交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使光学系统的光轴与摄像元件的中心一致的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图示的实施形态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形态的相机模块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相机模块1是包括实现光学高性能化的光学系统2、保持光学系统2的壳体3、以及检测来自光学系统2的光的摄像元件4,而简略构成的。此外,光学系统2由可进行变倍、可实现广角和远摄、及可进行调焦的可动透镜5、固定透镜6和调整透镜7构成。这里,调整透镜7是在进行了可动透镜5和固定透镜6的装配后、为了确保光学的高性能而实现调芯作业用的透镜。
另外,图1中,可动透镜5、固定透镜6和调整透镜7都是用一片透镜表示,但是在实现光学高性能化所必需的情况下,用适当的多片透镜来构成。
接着,对构成本相机模块1的各个构件进行说明。
本相机模块1中的光学系统2和摄像元件4的大小,受到手机或信息终端等的安装本相机模块1的电子设备的大小的限制。另外,对于摄像元件4,使光学系统2为通过光学设计而得的最佳结构。还有,作为上述摄像元件4,使用与必需的像素数相应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
透镜(如上述可动透镜5、固定透镜6和调整透镜7)由玻璃或塑料等形成,通过切削或使用金属模具成型而加工成透镜。另外,利用多个透镜通过光学系统的光学设计而使其形状优化,形成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而且,为了将透镜固定在透镜支架或壳体上设置的平面部上,并使光学系统的光轴精度一致,根据需要在透镜的外周形成具有与透镜的中心轴垂直而设置的平面形状的边缘。
另外,在采用可进行变焦和聚焦的可动透镜5的情况下,将进行变焦和聚焦的多个透镜由可动透镜支架8保持而构成。具体地说,对被可动透镜支架8保持的每个可动透镜5进行装配调整,以抑制偏芯量,利用粘合剂等将其与可动透镜支架8固定。
而且,为了使保持上述可动透镜5的可动透镜支架8沿着本相机模块1的光轴9滑动,适当设置利用步进电动机(未图示)沿着轴10或凸轮(未图示)使之滑动的滑动机构(未图示)。
上述可动透镜支架8和保持调整透镜7的调整透镜支架11等透镜支架,是对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或液晶聚合物等树脂,进行成型或切削等加工而形成的。作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树脂,希望使用具有刚性的树脂,以使得对于落下冲击,其形状不发生变形或损坏。尤其是对于小型电子设备,假定人携带其步行,则必须要耐得住落下冲击,使得即使是从人手持状态的高度落下的情况,也不会发生损坏。所以,事先通过冲击分析来确定变形大的位置和容易损坏的位置,对其特定位置通过增加厚度、或添加加强筋,从而加工成为耐冲击的形状。
另外,上述光学系统2和摄像元件4安装于壳体3中,该壳体3是对ABS、聚碳酸酯或液晶聚合物等树脂实施成型或切削等加工而形成的,由此构成相机模块1。此时,壳体3中保持调整透镜支架11的位置设置于与摄像元件4对向的位置。而且,对壳体3中保持调整透镜支架11的位置穿孔,使来自调整透镜7的光透过,调整透镜支架11的外周部与壳体3中的上述孔的周围部层叠。
另外,以上对具有可进行变倍的变焦光学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没有变倍的单焦点的相机模块中也有同样的结构。即,仅没有可动透镜5(和可动透镜支架8)等的可动部分与轴10,而在通过光学设计决定的位置上配置透镜而实现相机模块1的高性能化这一点上是一样的。
以下,对上述调整透镜7、调整透镜支架11与相机模块1的偏芯调整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调整透镜7和调整透镜支架11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调整透镜7、调整透镜支架11和壳体3的简要结构。另外,图3中表示了用来比较的已有的结构。此外,图2和图3中,对相同构件采用相同编号。以下,根据图2和图3,对本实施形态的结构相对于已有的结构的优越性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3,对已有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相机模块15,在实现高性能化上,调芯工序是必不可少的工序。这里,所谓调芯工序,是指在进行了透镜等的光学系统和电动机等的透镜移动机构的装配之后、通过微调调整透镜7的配置而形成更高性能的光学系统的工序。即,一般来说,在进行了透镜等的光学系统和电动机等的透镜移动机构的装配之后,不管怎样都会由装配产生误差。而且,该误差就成为导致透镜性能下降的原因。因此,通过微调光学系统中的任一透镜(这里是调整透镜7)的配置,可以形成更高性能的光学系统。这样,在微调了调整透镜7后,通过用粘合剂等将调整透镜支架11固定到壳体3上,可以恢复透镜性能,从而可以获得高性能相机模块15的光学系统。
已有的相机模块15的调芯工序如图3所示,将固定调整透镜7的壳体3的与调整透镜支架11的接触面,作为调整时的基准平面16。然后,将安装了调整透镜7的调整透镜支架11,沿着基准平面16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微调,从而获得高性能的光学系统。
一般来说,随着相机模块15的小型化,零部件就变小,随之为了进行调整而设置的间隙也变小。例如,对于手机或信息终端中所安装的相机模块15的情况,图3中的调整透镜支架11和壳体3之间的间隙A只有0.5mm左右。因此,在进行了调整透镜支架11的微调后,通过在间隙A中涂敷紫外线硬化型粘合剂等、而将调整透镜支架11固定到壳体3上时,不能充分确保粘合剂的涂敷量。所以,在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之间就无法获得足够的固定强度。而且,当进行了调整透镜支架11的微调后,结果间隙A大约为0mm时,涂敷于间隙A中的粘合剂就会溢出到表面,从而无助于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固定。也就是说,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固定成为不均匀的固定。
其结果,在落下冲击试验之类的可靠性试验中,调整透镜支架11脱离壳体3,或者由于上述粘合剂的损坏而使调整透镜支架11的位置发生移动,成为相机模块15的光学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
而且,在进行上述调整透镜支架11的调整时,还产生的问题有,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之间的间隙A几乎为零,粘合剂溢出到表面,或者再继续进行调整时,在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基准平面16之间有部分粘合剂流入,调整透镜支架11相对于壳体3的基准平面16产生倾斜等。
因此,本实施形态的相机模块1中,如图2所示,对调整透镜支架11的外周边缘,设置向对置的壳体3突出的第1突起部12。另一方面,对壳体3的上述孔的周围部(以下也称为内周边缘部),设置向对置的调整透镜支架11突出的第2突起部13。而且,第1突起部12和第2突起部13形成为具有与调整透镜7的中心大致相同的中心的环形形状,第1突起部12的半径要大于第2突起部13的半径。也就是说,第2突起部13配置于比第1突起部12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但是,本相机模块1希望是小型的。因此,第1突起部12和第2突起部13即使根据相机模块1的大小进行切割也不会有影响。例如,在将相机模块1的外壳构造形成为长方体的情况下,即使将第1突起部12和第2突起部13的上述长方体的2个长边侧对于将上述两长边一分为二的面将两侧以同样大小进行切割,在构成本相机模块1的方面也没有特别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将通过上述第2突起部13的上表面的平面作为基准平面14。
在上述构成中,希望上述第1突起部12和第2突起部13的间隔B小于壳体3和调整透镜支架11的间隙A。从而,限制了调整透镜支架11的调整范围,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之间的间隙A的最小值,为间隙A与间隔B之差即“A-B”。因而,在进行了调整透镜支架11的微调后,在通过对间隙A涂敷粘合剂而将调整透镜支架11固定到壳体3上时,可以防止粘合剂从间隙A溢出。
而且,本实施形态中,为了使上述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固定牢固,使第1突起部12与第2突起部13的高度为不同的高度。即,在使设置于调整透镜支架11上的第1突起部12的高度为C、使设置于壳体3上的第2突起部13的高度为D的情况下,使C<D。从而,可以在位于外侧并与间隙A相邻的第1突起部12与壳体3之间设置间隙,在比第2突起部13更外侧的、即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相互对置的区域内,可以充填涂敷于间隙A的粘合剂。因而,可以使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粘合与固定更牢固,可以获得不因落下冲击而改变光学性能的相机模块1。
与之不同的是,如上所述,在图3所示的已有的相机模块15的结构中,由于间隙A狭窄,而且在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相互对置的区域内没有可以充填粘合剂的空间,所以会产生涂敷于间隙A的粘合剂溢出的问题,还有在微调时,部分粘合剂流入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基准平面16之间,产生所谓转移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对上述调整透镜支架11的外周边缘,设置向对置的壳体3突出的第1突起部12。因此,与没有设置第1突起部12(即仅设置第2突起部13)的情况相比,会产生以下效果:
(1)壳体3和透镜支架11的接触面积增大,可实现耐落下冲击的构造。
(2)可以限制调整透镜支架11的微调范围。
(3)可以使粘合剂减少第1突起部12所在部分的相应量。而且,由于这些效果可以使粘合剂的涂敷量适当,所以在本相机模块1中,可以抑制多余的粘合剂溢出,抑制上述转移的发生,能够用少量的粘合剂来实现调整透镜支架11的牢固固定。假定,在调整透镜支架11的外周边缘没有设置第1突起部12的情况下,则粘合剂的涂敷量要多出第1突起部12所在的部分,在微调时,粘合剂会在壳体3的第2突起部13与调整透镜支架11之间产生转移(部分流入)。
此外,作为本实施形态中所用的粘合剂,只要是使用附加了紫外线硬化的热硬化性粘合剂即可。其原因是,填充于调整透镜支架11下侧的粘合剂,无法用紫外线使之硬化。因此,通过利用附加了紫外线硬化的热硬化性粘合剂,在用紫外线使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之间的间隙A内的粘合剂硬化后,可以利用烤炉等加热而使调整透镜支架11之下的粘合剂热硬化,从而能够获得维持上述微调后的光学性能的相机模块1。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中的相机模块1,由于可以改善已有的相机模块15所具有的上述问题,因此可以获得满足光学性能的相机模块1。
〔偏芯调整方法〕
接着,对于本相机模块1的偏芯调整方法(调芯方法),参照图4和图5进行说明。
对于调芯方法,首先进行上述摄像元件4(参照图1)的定心和基准轴的设定。接着,进行相机模块1的定心和基准轴的设定。通过该设定,基准轴(光轴9)与相机模块1中设置的基准平面14成为互相垂直的关系。光轴9的设定可以通过将半导体激光器或He-Ne激光器等作为光源、使用半透镜等检测来自反射面的反射光来进行。
以下,进一步具体说明。如图4所示,对设置于壳体3的内周边缘部的第2突起部13,安装由石英玻璃等构成的反射平面17,对相机模块1的姿势进行适当调整,以使来自反射平面17的反射光18与基准轴(光轴9)一致。由此,通过第2突起部13的上表面的基准平面14与光轴9互相正交。此外,适当调整相机模块1的姿势,使得通过相机模块1的光学系统(不包括调整透镜7)的光线通过摄像元件4的中心。其结果,摄像元件4的光轴与相机模块1的光轴9一致。
接着,如图5所示,对上述调整透镜支架11安装调整透镜7,使得调整透镜支架11沿着基准平面14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从而进行微调,以使通过包括调整透镜7在内的光学系统的光线到达摄像元件4的中心。
通过这样的微调,对于本相机模块1的光学系统2的调整基本结束,但是为了进一步进行光学系统的轴外调整,也可以使用与相机模块1隔开一定间隔而配置的图纸(未图示),来进行摄像元件4的微调。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图纸进行摄像元件4的调整,能够构建摄像平衡度更加合适的相机模块1。
另外,对于图3所示的已有的相机模块15中的调整透镜7、调整透镜支架11和壳体3的构成的情况,是将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接触面作为基准平面16。而另一方面,本实施形态的相机模块1中的调整透镜7、调整透镜支架11和壳体3的构成中,如图2所示,是将通过设置于壳体3的第2突起部13的上表面的平面作为基准平面14。也就是说,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对壳体3设置了第2突起部13,因此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不直接接触,从而不能将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的接触面作为基准平面。所以,通过提高设置于壳体3的第2突起部13的表面精度,并将其作为基准平面14,与图3所示的已有的相机模块15的情况相同,可以使用基准平面14来进行调整透镜7的高精度微调。
而且,上述第2突起部13还具有防止涂敷于上述间隙A中的粘合剂19进入相机模块1内部的效果。
另外,上述偏芯调整方法中,也可以在进行了上述调整透镜7的偏芯调整后进行摄像元件4的调整,用粘合剂等将调整后的摄像元件4固定到壳体3上,从而构成相机模块1。对于这种情况,由于可同时进行“光学系统2的偏芯调整”和“摄像元件4和光学系统2的调整”,因此可以缩短工序。
另外,上述偏芯调整方法中,也可以仅进行利用上述调整透镜7的光学系统2的偏芯调整,在这之后,进行摄像元件4和光学系统2的调整等,设置这样的二段调整工序。对于该情况,所使用的摄像元件4可以是成为相机模块1的基准的主摄像元件,而仅调整了调整透镜7的光学系统2,可以具有与进行了“光学系统的偏芯调整”和“摄像元件和光学系统的调整”的光学系统大致相同的光学性能。
对于上述任一种偏芯调整方法的情况,都希望上述调整透镜7配置在光学系统2的两端中、相对于壳体3与摄像元件4对向的位置上。即,在相机模块1中,将靠近拍摄物体侧的透镜作为调整透镜7,从而可以充分确保调整机构所必需的空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光学系统2的性能调整。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相机模块1中,具有由可进行聚焦调整的可动透镜5、固定透镜6和调整透镜7构成的光学系统2,调整透镜7被保持在调整透镜支架11上。因此,在进行了光学系统2和透镜移动机构的装配后,通过对保持调整透镜7的调整透镜支架11沿着基准平面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微调,并将调整透镜支架11固定到壳体3上,从而可以获得高性能的光学系统。
此时,对上述调整透镜支架11的外周边缘,设置向对置的壳体3突出的、以光轴9为中心的环形的第1突起部12。另一方面,对壳体3的上述内周边缘部,设置向对置的调整透镜支架11突出的、以光轴9为中心的环形的第2突起部13。而且,使成为环形的第1突起部12的半径要大于成为环形的第2突起部13的半径,并将通过第2突起部13的上表面的平面作为上述基准平面14。
此外,还使上述第1突起部12与第2突起部13之间的间隔B小于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之间的间隙A,并且使调整透镜支架11侧的第1突起部12的高度低于壳体3侧的第2突起部13的高度。由此,使间隙A的最小值为“A-B”,且可以在与间隙A相邻的第1突起部12与壳体3之间设置间隙。因而,在将调整透镜支架11固定到壳体3上时,可以防止粘合剂从间隙A溢出,且在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相互对置的区域内,可以充填涂敷于间隙A中的粘合剂。
亦即,根据本实施形态,在对上述调整透镜支架11进行了微调后,可以对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进行牢固的粘合·固定,可以获得不因落下冲击而改变光学性能的相机模块1。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设置于上述调整透镜支架11的第1突起部1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如图2和图5所示,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截面形状,如在其外周面或内周面设置斜面等。因此,若通过改变第1突起部12的截面形状,或使表面粗糙,可以进一步使调整透镜支架11与壳体3之间利用粘合剂进行牢固的固定,就能够获得更加耐落下冲击的相机模块1。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对于用调整透镜支架11保持上述调整透镜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不使用调整透镜支架11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模铸透镜或者在透镜表面形成了树脂层的复合式透镜,可以在透镜表面设置突起部。因而,当调整透镜7是由模铸透镜或复合式透镜构成时,可以对调整透镜7直接设置第1突起部12。因而,可以获得与使用设置了第1突起部12的调整透镜支架11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元件(4);
将来自拍摄对象的光引向所述摄像元件(4)的光学系统(2);以及
保持所述光学系统(2)的壳体(3),
所述光学系统(2)包括调整透镜(7)、和保持所述调整透镜(7)的调整透镜支架(11),
在所述壳体(3)中保持所述调整透镜支架(11)的位置穿孔,使来自所述调整透镜(7)的光透过,
所述调整透镜支架(11)的外周部相对于所述壳体(3)的所述孔的周围部层叠,
对所述调整透镜支架(11)的外周边缘设置第1突起部(12),该第1突起部(12)向对置的所述壳体(3)突出,并具有环形的形状,
对所述壳体(3)的所述孔的周围部设置第2突起部(13),该第2突起部(13)向对置的所述调整透镜支架(11)突出,并具有环形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突起部(12)配置于所述第2突起部(13)的更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突起部(13)与所述调整透镜支架(11)的所述外周部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突起部(12)的外周面或内周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透镜支架(11)被保持在所述壳体(3)中的与所述摄像元件(4)对置的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系统(2)包含至少一个可动透镜(5)和保持所述可动透镜(5)的可动透镜支架(8),
设置使所述可动透镜支架(8)沿所述光学系统(2)的光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
使所述光学系统(2)具有变倍功能。
CNA2007800169427A 2006-03-24 2007-03-07 相机模块 Pending CN1014436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2364/2006 2006-03-24
JP2006082364A JP4098813B2 (ja) 2006-03-24 2006-03-24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3687A true CN101443687A (zh) 2009-05-27

Family

ID=38541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169427A Pending CN101443687A (zh) 2006-03-24 2007-03-07 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51800A1 (zh)
JP (1) JP4098813B2 (zh)
CN (1) CN101443687A (zh)
WO (1) WO200711110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134A (zh) * 2011-03-16 2012-09-1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14913A (zh) * 2012-06-19 2014-01-15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的粘合结构、粘合方法以及光拾取装置
CN104062828A (zh) * 2013-03-18 2014-09-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CN104487882A (zh) * 2012-07-31 2015-04-01 索尼公司 透镜安装机构、透镜安装方法和摄像装置
WO2020038161A1 (zh) * 2018-08-21 2020-02-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2399879A (zh) * 2018-07-10 2021-02-23 康明斯滤清系统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过滤器元件的端盖的对准凹口
CN112526693A (zh) * 2019-09-02 2021-03-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5088B4 (de) 2009-12-21 2015-04-0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truktur, optisches Bauteil, optischer Schichtstapel
DE102009055080B4 (de) 2009-12-21 2019-11-1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r Struktur, Abformwerkzeug
DE102009055083B4 (de) * 2009-12-21 2013-12-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ptischer Schichtstape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0012314A1 (de) * 2010-03-23 2011-09-29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orrichtung mit optischem Modul und Trägergehäuse
US9557516B2 (en) * 2013-10-07 2017-01-31 Corning Incorporated Optical systems exhibiting improved lifetime using beam shaping techniques
KR20150107991A (ko) * 2014-03-14 2015-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계 고정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광학 설비
US10732488B2 (en) * 2016-01-12 2020-08-04 Lg Innotek Co., Ltd. Holder assembly for camera module,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and waterproof connector
KR20200014930A (ko) 2017-06-16 2020-02-11 닝보 써니 오포테크 코., 엘티디. 다중 그룹 렌즈,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의 전자 기기
CN110426808B (zh) * 2019-08-06 2021-08-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3309A (ja) * 1982-07-30 1984-02-06 Sony Corp レンズの移動機構
JPS6132017A (ja) * 1984-07-23 1986-02-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保持装置
JPS6146918A (ja) * 1984-08-13 1986-03-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保持装置
JPS61121019A (ja) * 1984-11-16 1986-06-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構体
JPS61123809A (ja) * 1984-11-20 1986-06-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保持装置
JPH0650016U (ja) * 1992-12-08 1994-07-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
DE29712274U1 (de) * 1997-07-11 1997-09-18 Fa. Carl Zeiss, 89518 Heidenheim Optische Anordnung
AUPO852697A0 (en) * 1997-08-12 1997-09-04 Comweld Group Pty Ltd Light shielding helmet
JP4290816B2 (ja) * 1999-06-28 2009-07-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枠
JP2002303773A (ja) * 2001-04-05 2002-10-18 Seiko Precision Inc 光学装置および当該光学装置を使用した撮像装置
JP3903948B2 (ja) * 2002-09-25 2007-04-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調芯機構、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152826B2 (ja) * 2003-07-17 2008-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DE10344767B4 (de) * 2003-09-26 2010-06-1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Optisches Modul und optisches System
US20070040932A1 (en) * 2005-08-19 2007-02-22 Wen-Ching Chen Image sensor module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134B (zh) * 2011-03-16 2016-05-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81134A (zh) * 2011-03-16 2012-09-1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14913A (zh) * 2012-06-19 2014-01-15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的粘合结构、粘合方法以及光拾取装置
US10298821B2 (en) 2012-07-31 2019-05-21 Sony Corporation Lens mounting mechanism, lens mounting method,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CN104487882A (zh) * 2012-07-31 2015-04-01 索尼公司 透镜安装机构、透镜安装方法和摄像装置
CN104487882B (zh) * 2012-07-31 2017-08-11 索尼公司 透镜安装机构、透镜安装方法和摄像装置
US9888157B2 (en) 2012-07-31 2018-02-06 Sony Corporation Lens mounting mechanism, lens mounting method,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CN104062828B (zh) * 2013-03-18 2018-08-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CN104062828A (zh) * 2013-03-18 2014-09-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CN112399879A (zh) * 2018-07-10 2021-02-23 康明斯滤清系统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过滤器元件的端盖的对准凹口
US11628385B2 (en) 2018-07-10 2023-04-18 Cummins Filtration Ip, Inc. Alignment notch for an endcap of a filter element
US12064718B2 (en) 2018-07-10 2024-08-20 Cummins Filtration Ip, Inc. Alignment notch for an endcap of a filter element
WO2020038161A1 (zh) * 2018-08-21 2020-02-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EP3839590A4 (en) * 2018-08-21 2021-09-29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PTICAL LENS,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ASSEMBLY PROCEDURE FOR IT
US11934030B2 (en) 2018-08-21 2024-03-19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ptical lens, imaging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12526693A (zh) * 2019-09-02 2021-03-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US11640100B2 (en) 2019-09-02 2023-05-0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51800A1 (en) 2009-10-08
WO2007111100A1 (ja) 2007-10-04
JP4098813B2 (ja) 2008-06-11
JP2007256738A (ja) 2007-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3687A (zh) 相机模块
US11543567B2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liquid lens,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liquid lens
EP1258764B1 (en) Compact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7627238B2 (en) Camera module
US20060198622A1 (en) Resolution adjustment for miniature camera
US10805510B2 (en) Camera driving module,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smartphone
TWI828107B (zh)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US20160165108A1 (en) Camera module
JP2002350608A (ja)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金型及び撮像レンズの成形方法
KR101895965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7663817B1 (en) Optical system with plano convex lens
KR20220137582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보기술 기기
CN114706185B (zh)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KR101298454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2072775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10859797B2 (en)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module
US20200096739A1 (en)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module
JP427766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該撮像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TWI815299B (zh)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KR102537561B1 (ko) 프리즘을 포함하는 영상 흔들림 방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US9253381B2 (en) Camera module having rotation prevention means
KR20240034562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