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5392A -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5392A
CN101435392A CNA2007101581609A CN200710158160A CN101435392A CN 101435392 A CN101435392 A CN 101435392A CN A2007101581609 A CNA2007101581609 A CN A2007101581609A CN 200710158160 A CN200710158160 A CN 200710158160A CN 101435392 A CN101435392 A CN 101435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il
water
section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81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凤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1581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5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5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5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发动机,分别与其相连的大油箱和排气筒,还包括双流道的复合管,水管,油管,复合保温滤杯,换向阀,小油箱,小套筒,油管水管分隔装置,加热管;油箱内安装有加热管,复合管连接发动机与油箱,热水在加热管内循环,油管伸进油箱内底部,油管与复合保温滤杯的油腔连接,水管与复合保温滤杯的水腔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通过油管和水管分别与发动机的供油口和水箱连接,小套筒套在排气筒的外面,水管连接发动机的水箱和小套筒,水管连接小套筒和加热管。本发明的优点:可实现将发动机废弃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以前冬季不能使用夏季的燃料,通过本装置可安全可靠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北方地区的很多车辆,包括货运及客运车辆,都采用柴油作为燃料,这些柴油车在夏季通常采用零号油,而在冬季气温低的情况下,零号柴油流动性变差,若不及时换油会产生油管堵塞的问题,使发动机在行车途中熄火,因此车辆必须改用在低温下流动性好的-35号柴油,而-35号柴油与零号柴油相比,燃烧值低,有害物质排放量大而且价格较高。如果能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升高零号柴油的温度,就可有效增加其流动性,使之在冬季也可被车辆使用,节约了成本并且保护环境,因此如何给车辆油箱中类似零号柴油的稠油加热,增加其流动性,使之在低温下可以安全使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发动机(10),分别与其相连的大油箱(7)和发动机排气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双流道的复合管(1),水管(2),油管(3),复合保温滤杯(4),换向阀(5),小油箱(6),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加热管(17);复合管(1)包括复合管段(101)、复合管段(102),水管(2)包括水管段(201)、水管段(202)、水管段(203)、水管段(204)、水管段(205),油管(3)包括油管段(301)、油管段(302)、油管段(303)、油管段(304)、油管段(305);
其中:大油箱(7)内安装有加热管(17),复合管段(101)伸进加热管(17)内,热水在加热管(17)内循环流进水管段(205),油管(304)伸进大油箱(7)内底部,复合管段(101)上带有换向阀(5),通过油管段(305)与小油箱(6)连接,复合管段(101)的上端安装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通过油管段(3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连接,通过水管段(2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通过油管段(3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通过水管段(2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通过复合管段(1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通过油管段(303)和水管段(203)分别与发动机(10)的供油口和水箱连接,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的外面,水管段(204)连接发动机(10)的水箱和套筒一(12),水管段(205)连接套筒一(12)和加热管(17)。
所述的双流道的复合管(1)的结构为,油管管道(105)为位于复合管的中心位置的圆形中空管道,水管管道(106)为油管管道外的环状中空管道,最外面为保温层(103),油管管道的管壁和水管管道外管壁之间带有支撑的肋状结构件(104)。
所述的肋状结构件(104)为薄片状、管状或柱状。
所述的水管段(205)上装有给水管电加热的装置(8)和泵(9)。
所述的复合保温滤杯(4)为圆柱状的结构,内部带有油腔(401)和水腔(402),水腔整体包在油腔的外部,油腔内带有过滤杯(403)、进油口(404)和出油口(405),水腔带有进水口(406)、出水口(407)和排水口(408)。
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套筒二(13),暖气片装置(18),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套筒二(13)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上,通过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与暖气片装置(18)连接,暖气片装置(18)放在汽车驾驶室或车厢内。
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筒(11)外表带有肋状散热片。
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19),温度控制装置(19)安装在大油箱(7)内,用于监测并控制燃油的温度。
小油箱(6)内装35号柴油,大油箱(7)内装0号柴油。通过司机控制换向阀(5),可以在汽车停止使用前将其打开到35号柴油处于通路状态,车冷后再启动时首先使用的是35号柴油,冬天也能轻易启动,运转一段时间后,热水温度上升,通过控制换向阀(5),使0号柴油处于通路,车辆在长时间运行中使用的是0号柴油,本发明可有效地缩短寒冷冬季发动机启动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温状态运转时间,从而降低了发动机在低温状态下运转所产生的大油耗与发动机低温运转时所产生的过度磨损。
本发明可使固定发动机组为需要热能的场所提供工应。
本发明可以为客车车厢、油罐车油罐、保温车等需要热能的场所提供热量。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可实现将以前发动机爆发做功后,作为废弃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以前冬季不能使用夏季的燃料,通过本装置可安全可靠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复合管的截面图;
图3为复合保温滤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发动机(10),分别与其相连的大油箱(7)和发动机排气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双流道的复合管(1),水管(2),油管(3),复合保温滤杯(4),换向阀(5),小油箱(6),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加热管(17);复合管(1)包括复合管段(101)、复合管段(102),水管(2)包括水管段(201)、水管段(202)、水管段(203)、水管段(204)、水管段(205),油管(3)包括油管段(301)、油管段(302)、油管段(303)、油管段(304)、油管段(305);
其中:大油箱(7)内安装有加热管(17),复合管段(101)伸进加热管(17)内,热水在加热管(17)内循环流进水管段(205),油管(304)伸进大油箱(7)内底部,复合管段(101)上带有换向阀(5),通过油管段(305)与小油箱(6)连接,复合管段(101)的上端安装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通过油管段(3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连接,通过水管段(2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通过油管段(3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通过水管段(2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通过复合管段(1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通过油管段(303)和水管段(203)分别与发动机(10)的供油口和水箱连接,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的外面,水管段(204)连接发动机(10)的水箱和套筒一(12),水管段(205)连接套筒一(12)和加热管(17)。
所述的双流道的复合管(1)的结构为,油管管道(105)为位于复合管的中心位置的圆形中空管道,水管管道(106)为油管管道外的环状中空管道,最外面为保温层(103),油管管道的管壁和水管管道外管壁之间带有支撑的肋状结构件(104)。
所述的肋状结构件(104)为薄片状。
所述的水管段(205)上装有给水管电加热的装置(8)和泵(9)。
所述的复合保温滤杯(4)为圆柱状的结构,内部带有油腔(401)和水腔(402),水腔整体包在油腔的外部,油腔内带有过滤杯(403)、进油口(404)和出油口(405),水腔带有进水口(406)、出水口(407)和排水口(408)。
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套筒二(13),暖气片装置(18),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套筒二(13)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上,通过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与暖气片装置(18)连接,暖气片装置(18)放在汽车驾驶室或车厢内。
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筒(11)外表带有肋状散热片。
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19),温度控制装置(19)安装在大油箱(7)内。
小油箱(6)内装35号柴油,大油箱(7)内装0号柴油。通过司机控制换向阀(5),可以在汽车停止使用前将其打开到35号柴油处于通路状态,车冷后再启动时首先使用的是35号柴油,冬天也能轻易启动,运转一段时间后,热水温度上升,通过控制换向阀(5),使0号柴油处于通路,车辆在长时间运行中使用的是0号柴油。
如果发动机本身的热量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热水温度,可以开启给水管电加热的装置(8)和泵(9),提高热水温度,促进热水的循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发动机(10),分别与其相连的大油箱(7)和发动机排气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双流道的复合管(1),水管(2),油管(3),复合保温滤杯(4),换向阀(5),小油箱(6),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加热管(17);复合管(1)包括复合管段(101)、复合管段(102),水管(2)包括水管段(201)、水管段(202)、水管段(203)、水管段(204)、水管段(205),油管(3)包括油管段(301)、油管段(302)、油管段(303)、油管段(304)、油管段(305);
其中:大油箱(7)内安装有加热管(17),复合管段(101)伸进加热管(17)内,热水在加热管(17)内循环流进水管段(205),油管(304)伸进大油箱(7)内底部,复合管段(101)上带有换向阀(5),通过油管段(305)与小油箱(6)连接,复合管段(101)的上端安装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通过油管段(3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连接,通过水管段(2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通过油管段(3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通过水管段(2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通过复合管段(1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通过油管段(303)和水管段(203)分别与发动机(10)的供油口和水箱连接,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的外面,水管段(204)连接发动机(10)的水箱和套筒一(12),水管段(205)连接套筒一(12)和加热管(17)。
所述的双流道的复合管(1)的结构为,油管管道(105)为位于复合管的中心位置的圆形中空管道,水管管道(106)为油管管道外的环状中空管道,最外面为保温层(103),油管管道的管壁和水管管道外管壁之间带有支撑的肋状结构件(104)。
所述的肋状结构件(104)为管状。
所述的水管段(205)上装有给水管电加热的装置(8)和泵(9)。
所述的复合保温滤杯(4)为圆柱状的结构,内部带有油腔(401)和水腔(402),水腔整体包在油腔的外部,油腔内带有过滤杯(403)、进油口(404)和出油口(405),水腔带有进水口(406)、出水口(407)和排水口(408)。
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套筒二(13),暖气片装置(18),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套筒二(13)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上,通过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与暖气片装置(18)连接,暖气片装置(18)放在汽车驾驶室或车厢内。
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筒(11)外表带有肋状散热片。
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19),温度控制装置(19)安装在大油箱(7)内。
小油箱(6)内装35号柴油,大油箱(7)内装0号柴油。通过司机控制换向阀(5),可以在汽车停止使用前将其打开到35号柴油处于通路状态,车冷后再启动时首先使用的是35号柴油,冬天也能轻易启动,运转一段时间后,热水温度上升,通过控制换向阀(5),使0号柴油处于通路,车辆在长时间运行中使用的是0号柴油。
如果发动机本身的热量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热水温度,可以开启给水管电加热的装置(8)和泵(9),提高热水温度,促进热水的循环。
本实施例可以为客车车厢、油罐车油罐、保温车等需要热能的场所提供热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发动机(10),分别与其相连的大油箱(7)和发动机排气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双流道的复合管(1),水管(2),油管(3),复合保温滤杯(4),换向阀(5),小油箱(6),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加热管(17);复合管(1)包括复合管段(101)、复合管段(102),水管(2)包括水管段(201)、水管段(202)、水管段(203)、水管段(204)、水管段(205),油管(3)包括油管段(301)、油管段(302)、油管段(303)、油管段(304)、油管段(305);
其中:大油箱(7)内安装有加热管(17),复合管段(101)伸进加热管(17)内,热水在加热管(17)内循环流进水管段(205),油管(304)伸进大油箱(7)内底部,复合管段(101)上带有换向阀(5),通过油管段(305)与小油箱(6)连接,复合管段(101)的上端安装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通过油管段(3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连接,通过水管段(2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通过油管段(3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通过水管段(2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通过复合管段(1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通过油管段(303)和水管段(203)分别与发动机(10)的供油口和水箱连接,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的外面,水管段(204)连接发动机(10)的水箱和套筒一(12),水管段(205)连接套筒一(12)和加热管(17)。
所述的双流道的复合管(1)的结构为,油管管道(105)为位于复合管的中心位置的圆形中空管道,水管管道(106)为油管管道外的环状中空管道,最外面为保温层(103),油管管道的管壁和水管管道外管壁之间带有支撑的肋状结构件(104)。
所述的肋状结构件(104)为柱状。
所述的水管段(205)上装有给水管电加热的装置(8)和泵(9)。
所述的复合保温滤杯(4)为圆柱状的结构,内部带有油腔(401)和水腔(402),水腔整体包在油腔的外部,油腔内带有过滤杯(403)、进油口(404)和出油口(405),水腔带有进水口(406)、出水口(407)和排水口(408)。
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套筒二(13),暖气片装置(18),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套筒二(13)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上,通过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与暖气片装置(18)连接,暖气片装置(18)放在汽车驾驶室或车厢内。
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筒(11)外表带有肋状散热片。
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19),温度控制装置(19)安装在大油箱(7)内。
小油箱(6)内装35号柴油,大油箱(7)内装0号柴油。通过司机控制换向阀(5),可以在汽车停止使用前将其打开到35号柴油处于通路状态,车冷后再启动时首先使用的是35号柴油,冬天也能轻易启动,运转一段时间后,热水温度上升,通过控制换向阀(5),使0号柴油处于通路,车辆在长时间运行中使用的是0号柴油。
如果发动机本身的热量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热水温度,可以开启给水管电加热的装置(8)和泵(9),提高热水温度,促进热水的循环。

Claims (8)

1、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发动机(10),分别与其相连的大油箱(7)和发动机排气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双流道的复合管(1),水管(2),油管(3),复合保温滤杯(4),换向阀(5),小油箱(6),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加热管(17);复合管(1)包括复合管段(101)、复合管段(102),水管(2)包括水管段(201)、水管段(202)、水管段(203)、水管段(204)、水管段(205),油管(3)包括油管段(301)、油管段(302)、油管段(303)、油管段(304)、油管段(305);
其中:大油箱(7)内安装有加热管(17),复合管段(101)伸进加热管(17)内,热水在加热管(17)内循环流进水管段(205),油管(304)伸进大油箱(7)内底部,复合管段(101)上带有换向阀(5),通过油管段(305)与小油箱(6)连接,复合管段(101)的上端安装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三(16),通过油管段(3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连接,通过水管段(201)与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油腔通过油管段(3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复合保温滤杯(4)的水腔通过水管段(2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二(15)通过复合管段(102)与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连接,油管水管分隔装置一(14)通过油管段(303)和水管段(203)分别与发动机(10)的供油口和水箱连接,用于存水的带空腔套筒一(12)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的外面,水管段(204)连接发动机(10)的水箱和套筒一(12),水管段(205)连接套筒一(12)和加热管(1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流道的复合管(1)的结构为,油管管道(105)为位于复合管的中心位置的圆形中空管道,水管管道(106)为油管管道外的环状中空管道,最外面为保温层(103),油管管道的管壁和水管管道外管壁之间带有支撑的肋状结构件(104)。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状结构件(104)为薄片状、管状或柱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段(205)上装有给水管电加热的装置(8)和泵(9)。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保温滤杯(4)为圆柱状的结构,内部带有油腔(401)和水腔(402),水腔整体包在油腔的外部,油腔内带有过滤杯(403)、进油口(404)和出油口(405),水腔带有进水口(406)、出水口(407)和排水口(408)。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套筒二(13),暖气片装置(18),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套筒二(13)套在发动机排气筒(11)上,通过水管(206)段和水管(207)段与暖气片装置(18)连接,暖气片装置(18)放在汽车驾驶室或车厢内。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筒(11)外表带有肋状散热片。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19),温度控制装置(19)安装在大油箱(7)内。
CNA2007101581609A 2007-11-15 2007-11-15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Pending CN101435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581609A CN101435392A (zh) 2007-11-15 2007-11-15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581609A CN101435392A (zh) 2007-11-15 2007-11-15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5392A true CN101435392A (zh) 2009-05-20

Family

ID=40709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581609A Pending CN101435392A (zh) 2007-11-15 2007-11-15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53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9423A (zh) * 2011-09-08 2012-02-22 王爱民 油箱加热器
CN104088735A (zh) * 2014-07-01 2014-10-08 初海峰 柴滤中空加热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9423A (zh) * 2011-09-08 2012-02-22 王爱民 油箱加热器
CN104088735A (zh) * 2014-07-01 2014-10-08 初海峰 柴滤中空加热杯
CN104088735B (zh) * 2014-07-01 2016-06-29 初海峰 柴滤中空加热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1675Y (zh) 油箱加热、保温套
CN201908751U (zh) 柴油机动车低温启动燃油加热系统
CN201224314Y (zh) 油箱加热装置
CN201162597Y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N101435392A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N201212433Y (zh) 多功能油箱
CN202017560U (zh) 柴油车用发动机、油箱加热及驾驶室停车取暖装置
CN208089434U (zh) 水循环加热装置
CN201021649Y (zh) 柴油车低温启动燃油加热装置
CN201339530Y (zh) 大中型柴油机冬季预热装置
CN204263935U (zh) 复合集成式燃油箱
CN2937531Y (zh) 机动车油路系统排气装置
CN2864135Y (zh) 一种车用柴油油箱
CN207609491U (zh) 一种双腔油箱新型加热装置
CN204472489U (zh) 一种搭载燃油型水暖加热器的双空调系统
CN2866237Y (zh) 一种利用汽车废气加热的开水装置
CN203009106U (zh) 一种汽车循环水加热柴油的装置
CN201141334Y (zh) 管内油循环式汽车柴油加热器
CN209875341U (zh) 一种集成机械三通阀的双腔加热油箱总成
RU127823U1 (ru) Система жидкост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и отопления сало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3046819U (zh) 驻车供暖系统
CN201568175U (zh) 柴油车低温易启动双油箱装置
CN110318918A (zh) 水循环加热装置
CN2890390Y (zh) 柴油滤清器
CN206299423U (zh) 一种风冷车的液体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