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1788B - 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1788B
CN101421788B CN2007800129379A CN200780012937A CN101421788B CN 101421788 B CN101421788 B CN 101421788B CN 2007800129379 A CN2007800129379 A CN 2007800129379A CN 200780012937 A CN200780012937 A CN 200780012937A CN 101421788 B CN101421788 B CN 101421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reas
reproducing device
dvd
di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29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1788A (zh
Inventor
泽边孝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21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1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1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17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73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 G11B20/00739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forcing a usage restriction wherein the usage restri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specific geographical reg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11B2220/237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having exactly two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83Optical discs wherein two standards are used on a single disc, e.g. one DVD section and one CD s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21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for more than one process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重放装置(200),包括:重放设备(202、205、206),其用于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100)上记录的记录信息,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提包括被分配了第一介质区域信息(110)的第一记录层(L0)和被分配了第二介质区域信息(120)的第二记录层(L1);存储设备(209),其用于存储装置区域信息(230);判断设备(207),其用于当第一介质区域信息不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以及控制设备(207),其用于当判定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控制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DVD播放器和蓝光盘播放器的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使计算机起到这种信息重放装置的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区域代码被分配给DVD用于限制记录内容的可重放区。具体地,世界被划分成六个区域(或者七个区域,如果飞机被视作一个区域的话),并且给每一个区域定义唯一区域代码。一个或者多个区域代码被分配给DVD。而且,一个区域代码被分配给用于重放DVD的DVD播放器。然后,仅当分配给DVD的区域代码匹配分配给DVD播放器的区域代码时,DVD播放器才能够重放在DVD上记录的内容。例如,区域代码“2”被分配给在日本销售的DVD和DVD播放器。因此,在日本销售的DVD上记录的内容能够通过使用在日本销售的DVD播放器而被重放。在另一方面,区域代码“1”被分配给在美国销售的DVD。因此,在美国销售的DVD上记录的内容不能通过使用在日本销售的DVD播放器而被重放。这种DVD重放控制被称为RPC(区域重放控制)(参考专利文献1)。 
顺便提一句,近来,具有比DVD更大记录容量的蓝光盘的研制已经展开。在蓝光盘中,蓝色激光束被用于数据记录和重放,并且在具有单个记录层的蓝光盘中记录容量达到大约25GB,并且在具有两个记录层的蓝光盘中达到大约50GB。因此,作为能够记录各种类型的HD(高清)内容或者音频内容或者能够增加各种重放功能的下一代光盘,蓝光盘令人关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平11-1109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即使对于蓝光盘,也能够期望如在DVD中那样引入RPC。这时,用于在蓝光盘中分配区域代码的区域分划不必匹配用于在DVD中分配区域代码的区域分划。即,在蓝光盘中分配的区域代码不必匹配在DVD中分配的区域代码。 
在另一方面,可能在以后研制出一种混合类型光盘,其中根据DVD标准的记录层(在下文中根据情况称为“DVD层”)和根据蓝光盘标准的记录层(在下文中根据情况称为“蓝光盘层”)被层叠。在这种混合类型光盘中,每一个DVD层和蓝光盘层中都被分配了单独的区域代码。更具体地,根据在DVD中的区域代码的分配,区域代码被分配给DVD层,并且根据在蓝光盘中的区域代码的分配,区域代码被分配给蓝光盘层。 
然而,如上所述,在蓝光盘中分配的区域代码不必匹配在DVD中分配的区域代码。在此情形中,被分配的DVD层的区域代码不必匹配被分配的蓝光盘层的区域代码。因此,不是在DVD层中记录的内容就是在蓝光盘层中记录的内容不能在仅仅被分配了一个区域代码的播放器上重放。特别地,如果播放器判断它不能重放在BD层中记录的内容,则有可能播放器结束重放操作。即,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重放操作有可能仅仅参考被分配给BD层的区域代码而被结束,即使在DVD层中记录的内容的重放能够被执行。 
这大大地降低了混合类型光盘的可用性,这是不优选的。 
鉴于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优选地允许在 提供有每一层均被分配给区域代码的多种类型的记录层的混合类型信息记录介质上的重放,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起到所述信息重放装置的作用。 
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手段 
(信息重放装置) 
能够利用一种信息重放装置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述信息重放装置提供有:重放设备,其用于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信息,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提供有被分配给第一介质区域信息的第一记录层(例如以后描述的BD层)和被分配给第二介质区域信息的第二记录层(例如在以后描述的DVD层);存储设备,其用于存储装置区域信息;第一判断设备,其用于当第一介质区域信息不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以及第一控制设备,其用于当判定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控制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利用重放设备的操作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信息。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中,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被层叠,在每一个记录层中记录记录信息。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优选地是具有不同标准的记录层(例如,具有不同记录容量的记录层);然而,它们也可以是具有相同标准的记录层。根据第一记录层的标准分配给第一记录层第一介质区域信息。在另一方面,根据第二记录层的标准分配给第二记录层第二介质区域信息。而且,本发明的重放装置提供有用于存储装置区域信息的存储设备。每一个第一介质区域信息和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均被用于RPC。 
特别地,在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判断设备的操作,当分配给第一记录层的第一介质区域信息不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即,当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不能被重放时)时,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即,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是否能被重放)。 作为第一判断设备的判断结果,如果判定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则通过第一控制设备的操作控制重放设备以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结果,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被重放。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即使因为第一介质区域信息不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不能被重放,通过进一步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也能够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因此,能够优选地消除重放操作由于第一介质区域信息不匹配装置区域信息的事实而被结束的这种缺点。由此,能够优选地消除完全不能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信息的这个缺点。 
如上所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能够优选地在提供有每一层均被分配了介质区域信息的多种类型的记录层的混合类型信息记录介质上执行重放。 
在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的一个方面中,其进一步提供有:第二判断设备,其用于判断第一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以及第二控制设备,其用于当判定第一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控制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根据这个方面,如果第一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能够重放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如上所述,在提供有第二判断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的信息重放装置的一个方面中,在第二判断设备判断第一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之后,第一判断设备可以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
利用这种构造的优点,如果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不能被重放,则判断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是否能够被重放。即,如果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能够被重放,则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被重放,并且如果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不能被重放,则判断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是否能够被重放。由此,能够优选地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信息。 
如上所述,在提供有第二判断设备和第二控制设备的信息重放装置的一个方面中,第二判断设备可以通过在信息重放装置上执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程序来实现。 
利用这种构造的优点,通过执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程序,判断第一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并且如果判定第一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则控制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在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的另一个方面中,多个第一介质区域信息被分配给第一记录层,并且多个第二介质区域信息被分配给第二记录层,如果所述多个第一介质区域信息的每一个均不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则第一判断设备判断所述多个第二介质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并且如果判定所述多个第二介质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匹配装置区域信息,则第一控制设备控制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根据这个方面,即使多个区域信息被赋予一个记录层,也能够获得上述的各种效果。 
在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信息重放装置进一步提供有指令设备,所述指令设备用于如果判定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发出是否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的 指令,并且如果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的指令被发出,第一控制设备控制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根据这个方面,如果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的指令被发出,则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例如,如果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不能被重放,则向用户提供指示这一点的显示屏幕,并且如果用户使用指令设备并且发出指示用户希望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时,则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被重放。由此,例如,能够从用户所期望的观点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信息。 
(信息重放方法) 
通过一种信息重放装置中的信息重放方法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以上目的,所述信息重放装置提供有:重放设备,其用于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信息,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提供有被分配了第一介质区域信息的第一记录层和被分配了第二介质区域信息的第二记录层;以及存储设备,其用于存储装置区域信息,所述信息重放方法包括;第一判断处理,其用于当第一介质区域信息不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装置区域信息;以及第一控制处理,其用于当判定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装置区域信息时控制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方法,能够获得与在上述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相同的各种好处。 
顺便提及,响应于上述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的各个方面,本发明的信息重放方法也能够采用各个方面。 
(计算机程序) 
通过一种用于重放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以上目 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来控制为上述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包括它的各个方面)而提供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起第一判断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通过从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诸如ROM、CD-ROM、DVD-ROM、硬盘等的记录介质中将所述计算机程序加载到计算机中,或者经由通信设备将可以是载波的计算机程序下载到计算机中,上述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能够相对容易地实现。 
顺便提及,响应于上述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的各个方面,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能够采用各个方面。 
通过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以上目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有形地实现由提供给本发明的前述信息重放装置(包括它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使得计算机起第一判断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从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诸如ROM(只读存储器)、CD-ROM(压缩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VD只读存储器)、硬盘等的记录介质中将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加载到计算机中,或者经由通信设备将可以是载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下载到计算机中,本发明的前述信息重放装置能够被相对容易地实现。更加具体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以致使计算机(或者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致使计算机)起本发明的上述信息重放装置的作用。 
从在下面解释的实施例将使得本发明的这些效果和其它优点更加清楚。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它提供有重放设备、存储设备、第一判断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方法,它提供有第一判断处理和第一控制处理。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它使得计算机起第一判断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因此,能够优选地例如在提供有每一层均被分配了区域代码的多种类型的记录层的混合类型信息记录介质上执行重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实施例中的光盘的基本结构的示意性平面视图和示出光盘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2是概念地示出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框图。 
图3是概念地示出在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BD区域代码、DVD区域代码和设备区域代码的特定实例的表格。 
引用代码的说明 
100光盘 
110BD区域代码 
120DVD区域代码 
200信息重放装置 
202拾取器 
205DVD重放设备 
206BD重放设备 
230设备区域代码 
L0BD层 
L1DVD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顺序在每一个实施例中解释用于执行本发 明的最佳方式。 
(1)信息记录介质 
首先,参考图1,将对作为在其上利用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的实施例执行重放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光盘100给出解释。图1(a)是示出在该实施例中的光盘100的基本结构的示意性平面视图,并且图1(b)是示出光盘100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如图1(a)所示,例如,如在DVD中那样,光盘100具有以大约12cm的直径在盘片主体上围绕中心孔101形成的记录区102。记录区102可以提供有导入区或者导出区、用户数据区以及在中心孔101上居中的中区。 
特别地,如图1(b)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光盘100具有BD(蓝光盘)层L0和DVD层L1层叠的结构,其中BD层L0构成本发明的“第一记录层”的一个特定实例,并且DVD层L1构成本发明的“第二记录层”的一个特定实例。BD层L0的表面受到保护层103的保护。在这种双层类型光盘100的记录/重放中,根据激光束LB聚焦的焦点位置在哪一个记录层上,执行BD层L0中所记录的数据的重放,或者执行在DVD层L1中所记录的数据的重放,其中在图1(b)中,激光束LB被从下侧照射到上侧。 
BD层L0是根据蓝光盘标准(在下文中根据情况称为“BD标准”)的记录层,并且能够在其中记录大约25GB的数据。在BD层L0中,在从光盘100的表面0.1mm的位置处形成记录膜。在BD层L0中,记录根据BD标准的BD区域代码110。BD区域代码110构成本发明的“第一介质区域信息”的一个特定实例。 
DVD层L1是根据DVD标准的记录层,并且能够在其中记录大约4.7GB的数据。在DVD层L1中,在从光盘100的表面0.6mm的位置 处形成记录膜。在DVD层L1中,记录根据DVD标准的DVD区域代码120。DVD区域代码120构成本发明的“第二介质区域信息”的一个特定实例。 
顺便提及,可以理解提供给光盘100的记录层不限于上述BD层L0和DVD层L1。例如,它可以是提供有上述的或者BD层L0或者DVD层L1以及根据与BD标准和DVD标准不同的标准的记录层的光盘。可替代地,它可以是提供有根据与BD标准和DVD标准不同的标准的两个记录层的光盘。然而,如果光盘100提供有根据与BD标准和DVD标准不同的标准的记录层,则根据不同代码优选地在记录层中记录区域代码。 
而且,它可以是提供有两个或者更多记录层的光盘。例如,它可以是其上层叠两个或更多BD层L0的光盘,以及其上层叠两个或更多DVD层L1的光盘,或者其上层叠两个或更多除了BD层和DVD层之外的记录层的光盘。而且,根据情况,它可以是其上层叠一个或多个BD层L0、一个或多个DVD层L1,以及一个或多个除了BD层和DVD层之外的记录层的光盘。 
顺便提及,作为在其上利用在下面描述(参考图2)的该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执行重放的光盘,列出了提供有根据不同标准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即,使用图1解释的所谓的混合类型的光盘100)、提供有根据同一标准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以及提供有单个记录层的光盘来作为一个特定实例。而且,特别地,在其中提供有根据不同标准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被重放的情形中,通过执行在下面详细描述的操作(参考图3),能够获得在下面详细描述的效果。 
(2)信息重放装置的基本结构 
下面,参考图2,将对该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的基本结构给出解释。图2是概念地示出该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的基本 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信息重放装置200提供有:主轴电机201;拾取器202;解调器203;切换器204;DVD重放设备205;BD重放设备206;系统控制器207;外部输出控制设备208;存储器209;以及输入设备210。 
主轴电机201旨在旋转和停止光盘100,并且在访问光盘100时操作。更加具体地,在利用未示出的主轴伺服单元等的主轴伺服下,主轴电机201适于以预定速度旋转光盘100并且将其停止。 
拾取器202提供有未示出的半导体激光器装置、准直透镜、物镜等,以用于重放在光盘100上记录的数据。更具体地,拾取器202利用具有预定功率的光束LB照射光盘100,并且接收激光束LB的反射光。根据所接收到的反射光,光接收信号被输出到解调器203。 
具体地,在重放记录于BD层L0中的数据时,拾取器202在BD层L0上聚焦激光束LB。以相同方式,在重放记录于DVD层L1中的数据时,拾取器202在DVD层L1上聚焦激光束LB。通过从未示出的聚焦伺服单元等接收聚焦伺服而执行该操作。 
解调器203在从拾取器202输出的光接收信号上执行解调处理,以由此产生读出信号,并且通过切换器204将读出信号输出到DVD重放设备205或者BD重放设备206。而且,解调器203向未示出的主轴伺服单元或者聚焦伺服单元等输出读出信号。主轴伺服单元或者聚焦伺服单元基于读出信号产生主轴伺服或者聚焦伺服。 
切换器204切换从解调器203输出的读出信号的输出目的地。具体地,在重放记录于BD层L0中的数据时,切换器204将输出目的地切换为BD重放设备206从而从解调器203输出的读出信号被输出到 BD重放设备206。在另一方面,在重放记录于DVD层L1中的数据时,切换器204将输出目的地切换为DVD重放设备205从而从解调器203输出的读出信号被输出到DVD重放设备205。 
DVD重放设备205根据DVD标准,对通过切换器204从解调器203输入的读出信号执行解码处理等,以由此产生重放信号。所产生的重放信号被输出到外部输出控制设备208。 
BD重放设备206根据BD标准,对通过切换器204从解调器203输入的读出信号执行解码处理等,以由此产生重放信号。所产生的重放信号被输出到外部输出控制设备208。 
顺便提及,拾取器202、解调器203、DVD重放设备205和BD重放设备206的组合构成本发明的“重放设备”的一个特定实例。 
系统控制器207通过数据总线被连接到主轴电机201、拾取器202、解调器203、切换器204、DVD重放设备205、BD重放设备206、外部输出控制设备208、存储器209以及输入设备210。系统控制器207向各种控制设备发出指令,以由此控制整个信息重放装置200。通常,用于操作系统控制器207的软件或者固件被存储在存储器209中。 
外部输出控制设备208向诸如显示器和扬声器的外部输出设备输出从DVD重放设备205和BD重放设备206输出的重放信号。由此,在诸如显示器和扬声器的外部输出设备上重放在光盘100上记录的视频图像和声音等。 
存储器209被用于信息重放装置200上的一般数据处理中,包括用于重放数据的缓冲区、当数据被转换成能够在信息重放装置200上使用的数据时用作中间缓冲的区域等。而且,存储器209提供有:其中存储用于执行作为信息重放装置200的操作的程序(即,固件)的 只读存储器(ROM)区域;其中暂时地存储重放数据或者其中存储用于固件程序操作所需要的参数等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 
而且,存储器209存储根据DVD标准或者BD标准被分配给信息重放装置200的设备区域代码230。更具体地,存储器209存储根据BD标准的设备区域代码230a(在下文中根据情况被称为“BD设备区域代码”)以及根据DVD标准的设备区域代码230b(在下文中根据情况被称为“DVD设备区域代码”)。当然,如果考虑信息重放装置200装载了提供有除了BD层L0和DVD层L1之外的记录层(一个或多个)的光盘,则优选的是存储根据用于除了BD层L0和DVD层L1之外的记录层(一个或多个)的标准的设备区域代码。顺便提及,设备区域代码230构成本发明的“装置区域信息”的一个特定实例。 
输入设备210构成本发明的“指令设备”的一个特定实例。输入设备210例如包括远程控制器、触摸面板、操作按钮、键盘、鼠标等,并且从信息重放装置200的外部将指令输入信息重放装置200。 
(3)信息重放装置的操作原理 
下面,参考图3和图4,将对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的操作原理给出解释。图3是概念地示出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图4是示出BD区域代码110、DVD区域代码120和设备区域代码230的特定实例的表格。 
顺便提及,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采用如此结构,使得当所装载的光盘提供有BD层L0时,比在另一记录层中记录的数据,更加优先地重放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 
如图3所示,首先,判断在信息重放装置200上装载的光盘是否为混合类型光盘100(即,图1所示的光盘100)(步骤S101)。
具体地,信息重放装置200首先判断所装载的光盘是否提供有BD层L0。例如,激光束LB在从所装载光盘的表面0.1mm的位置处聚焦,并且然后基于激光束LB的反射光判断在从光盘表面0.1mm的位置中是否有记录层。如果在从光盘表面0.1mm的位置中存在记录层,则能够判定光盘提供有BD层L0。可替代地,信息重放装置200可以通过在打开聚焦伺服时利用激光束LB照射光盘并且根据在从激光束LB的反射光产生的焦点误差信号中出现的S曲线的位置判断光盘是否提供有BD层L0。如果在焦点误差信号中出现的S曲线在从光盘表面0.1mm的位置中出现,则能够判断光盘提供有BD层L0。 
在这之后,如果判断光盘提供有BD层L0,则读出在BD层L0中记录的盘片类型数据。由此,能够判断所装载的光盘是否为混合类型光盘100。盘片类型数据包括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指示所装载的光盘是否为混合类型光盘100的数据。 
作为在步骤S101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判定所装载的光盘不是混合类型光盘100(步骤S101:否),则能够认为所装载的光盘是提供有根据同一标准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或者提供有单个记录层的光盘。具体地,能够认为所装载的光盘是提供有多个BD层L0的光盘、提供有单个BD层L0的光盘、提供有多个DVD层L1的光盘,或者提供有单个DVD层L1的光盘。 
因此,判定在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单个记录层中记录的区域代码匹配设备区域代码230(具体地,根据记录层的标准的设备区域代码),并且然后如果前者匹配后者时,在光盘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步骤S102)。 
在另一方面,作为在步骤S101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所装载的光盘是混合类型光盘100(步骤S101:是),则获得在BD层L0中记录的BD区域代码110(步骤S103)。
在这之后,在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判断设备”的一个特定实例的系统控制器207的控制下(或者,如以后所描述地,在系统控制器207上操作的程序的控制下),判断在步骤S103中获得的BD区域代码110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230(具体地,BD设备区域代码230a)(步骤S104)。 
作为在步骤S104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BD区域代码110匹配BD设备区域代码230a(步骤S104:是),则在构成本发明的“第二控制设备”的一个特定实例的系统控制器207的控制下(或者,如以后所描述地,在系统控制器207上操作的程序的控制下),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步骤S105)。 
顺便提及,在步骤S103、S104和S105中的操作可以通过在光盘100上记录的预定程序在系统控制器207上操作来执行。即,在光盘100上记录的预定程序主要地可以允许执行在步骤S103、S104和S105中的操作。 
在另一方面,作为在步骤S104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BD区域代码110并不匹配BD设备区域代码230a(步骤S104:否),则获得在DVD层L1中记录的DVD区域代码120(步骤S106)。 
之后,在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判断设备”的一个特定实例的系统控制器207的控制下,判断在步骤S106中获得的DVD区域代码120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230(具体地,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步骤S107)。 
作为在步骤S107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DVD区域代码120匹配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步骤S107:是),则在构成本发明的“第一控制设备”的一个特定实例的系统控制器207的控制下,在DVD层 L1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步骤S108)。 
在另一方面,作为在步骤S107中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DVD区域代码120并不匹配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步骤S107:否),则在光盘100上并不执行重放操作。在此情形中,可以显示指示区域代码失配的警告屏幕。 
下面,将利用示出的特定区域代码解释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的操作。 
如图4(a)所示,对在其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为“1”、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为“1”、BD区域代码110为“1”并且DVD区域代码120为“1”的情形给出解释。在该情形中,因为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匹配BD区域代码110,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 
然而,因为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匹配DVD区域代码120,如果用户指令被发出或者在类似的情形中,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可以被重放。 
如图4(b)所示,对在其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为“1”、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为“1”、BD区域代码110为“2”并且DVD区域代码120为“1”的情形给出解释。在该情形中,因为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不匹配BD区域代码110,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不被重放。在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并不匹配BD区域代码110之后,判断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匹配DVD区域代码120。这样,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 
如图4(c)所示,对在其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为“1”、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为“1”、BD区域代码110为“1”并且DVD区域代码120为“2”的情形给出解释。在该情形中,因为判断BD设备区 域代码230a匹配BD区域代码110,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 
而且,因为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不匹配DVD区域代码120,即使用户指令被发出或者在类似的情形中,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也不被重放。 
顺便提及,可以在BD层L0中记录多个BD区域代码110。以相同的方式,可以在DVD层L1中记录多个DVD区域代码120。在此情形中,如果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匹配所述多个BD区域代码110中的至少一个,则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如果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并不匹配所述多个BD区域代码110中的每一个,则判断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是否匹配所述多个DVD区域代码120中的至少一个。如果判断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匹配所述多个DVD区域代码120中的至少一个,则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在另一方面,如果判断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并不匹配所述多个DVD区域代码120中的每一个,则重放操作结束。 
例如,如图4(d)所示,对在其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为“2”、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为“2”、BD区域代码110为“1”和“3”,并且DVD区域代码120为“2”和“3”的情形给出解释。在该情形中,因为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不匹配多个BD区域代码110中的每一个,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不被重放。在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不匹配多个BD区域代码110的每一个之后,判断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匹配多个DVD区域代码120中的一个(具体地,代码“2”)。因此,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 
而且,在图4(a)到图4(d)中,对在其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等于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的情形中给出解释;然而,可以理解的是BD设备区域代码230a和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可以具有不同数值。
例如,如图4(e)所示,对在其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为“3”、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为“1”、BD区域代码110为“1”,并且DVD区域代码120为“1”的情形给出解释。在该情形中,因为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不匹配BD区域代码110,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不被重放。在判断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不匹配BD区域代码110之后,判断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匹配DVD区域代码120。因此,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被重放。 
如上所解释地,根据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即使因为BD区域代码110不匹配BD设备区域代码230a,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不能被重放,通过进一步判断DVD区域代码120是否匹配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能够被重放。换言之,如果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不能被重放,则所谓自动地,判断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能否被重放。因此,能够优选地消除由于BD区域代码110不匹配BD设备区域代码230a的事实而结束重放操作的这种缺点。由此,能够优选地消除完全不能重放在混合类型光盘100上记录的数据的这种缺点。即,根据本实施例中的信息重放装置200,能够优选地在提供有多种类型的记录层的混合类型光盘100上执行重放,其中向所述每一记录层均分配有区域代码。 
而且,在判断BD区域代码110并不匹配BD设备区域代码230a之后,判断DVD区域代码120是否匹配DVD设备区域代码230b。即,虽然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将首先被重放,如果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不能被重放,则判断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是否能够被重放。因此,用户在理论上能够观看在BD层L0中记录的诸如HD(高清)内容的高质量内容。在另一方面,如果用户不能观看高质量内容,则用户能够观看在DVD层L1中记录的诸如SD(标清)内容的标准质量内容。
顺便提及,在图3中的步骤S104中,如果判断BD区域代码110并不匹配BD设备区域代码230a,则可以在获得在DVD层L1中记录的DVD区域代码120之前显示指示BD区域代码110不匹配BD设备区域代码230a的警告屏幕。换言之,可以显示指示在BD层L0中记录的数据不能被重放的警告屏幕。 
此时,可以进一步显示用于请求用户判断是否重放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的显示屏幕。然后,如果用户使用输入设备210发出重放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的指令,则在DVD层L1中记录的DVD区域代码120可以被获得。在另一方面,如果用户使用输入设备210发出不重放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的指令,则重放操作可被结束而不获得在DVD层L1中记录的DVD区域代码120。由此,当用户并不希望重放在DVD层L1中记录的数据时,不必继续重放操作。 
顺便提及,在前述实施例中,光盘100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实例而被解释,并且与光盘100有关的播放器作为信息重放装置的一个实例也被解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光盘及其播放器,而是可被应用于其它各种支持高密记录或者高传输率的信息记录媒介及其播放器。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是可以根据需要作出各种改变而不脱离可从权利要求和全部说明书读出的本发明的本质或者精神。涉及这种改变的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也旨在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应用于诸如DVD播放器和蓝光播放器的信息重放装置上。而且,它们可被应用于安装在用于消费者使用或者用于商业使用的各种计算机设备上的或者能够被连接到各种计算机设备上的信息重放装置等上。

Claims (6)

1.一种信息重放装置,包括:
重放设备,所述重放设备用于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信息,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被分配了第一介质区域信息的第一记录层和被分配了第二介质区域信息的第二记录层;
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用于存储设备区域代码;
第一判断设备,如果第一介质区域信息不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第一判断设备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
第一控制设备,如果判断出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第二判断设备,所述第二判断设备用于判断第一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以及
第二控制设备,如果判断出第一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第二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重放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判断设备判断第一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之后,所述第一判断设备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重放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判断设备通过在所述信息重放装置上执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程序来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重放装置,其中,
多个第一介质区域信息被分配给第一记录层,并且多个第二介质区域信息被分配给第二记录层,
如果多个第一介质区域信息的每一个均不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第一判断设备判断多个第二介质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并且
如果判断出多个第二介质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重放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重放装置进一步包括指令设备,如果判断出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指令设备发出是否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的指令,并且
如果用于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的指令被发出,所述第一控制设备控制所述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6.一种信息重放装置中的信息重放方法,所述信息重放装置包括:重放设备,所述重放设备用于重放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信息,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被分配了第一介质区域信息的第一记录层和被分配了第二介质区域信息的第二记录层;以及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用于存储设备区域代码,
所述信息重放方法包括;
第一判断处理,如果第一介质区域信息不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第一判断处理判断第二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
第一控制处理,如果判断出第二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第一控制处理控制所述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二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第二判断处理,所述第二判断处理用于判断第一介质区域信息是否匹配设备区域代码;以及
第二控制处理,如果判断出第一介质区域信息匹配设备区域代码,所述第二控制处理控制所述重放设备重放在第一记录层中记录的记录信息。
CN2007800129379A 2006-04-13 2007-04-13 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1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1228/2006 2006-04-13
JP2006111228 2006-04-13
PCT/JP2007/058140 WO2007119813A1 (ja) 2006-04-13 2007-04-13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1788A CN101421788A (zh) 2009-04-29
CN101421788B true CN101421788B (zh) 2011-01-19

Family

ID=3860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29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1788B (zh) 2006-04-13 2007-04-13 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79400A1 (zh)
EP (1) EP2006854A4 (zh)
JP (1) JP4875067B2 (zh)
CN (1) CN101421788B (zh)
WO (1) WO20071198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6074B2 (en) * 2006-07-07 2011-10-11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5985A2 (en) * 1995-05-31 1996-12-04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Optical disk
CN1186298A (zh) * 1996-12-26 1998-07-01 株式会社东芝 记录数据的媒体和再生装置及通过网络等再生数据的系统
CN1285586A (zh) * 1999-08-24 2001-02-28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媒体、其记录方法和装置及重放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90231B1 (en) * 1997-06-16 2010-03-03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Identification of program information on a recording medium
JP2006092702A (ja) * 2004-09-27 2006-04-06 Memory Tec Kk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641975B2 (ja) * 2005-06-03 2011-03-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型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84838B2 (ja) * 2005-07-11 2010-06-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型光ディス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5985A2 (en) * 1995-05-31 1996-12-04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Optical disk
CN1186298A (zh) * 1996-12-26 1998-07-01 株式会社东芝 记录数据的媒体和再生装置及通过网络等再生数据的系统
CN1285586A (zh) * 1999-08-24 2001-02-28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媒体、其记录方法和装置及重放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79400A1 (en) 2009-11-12
JP4875067B2 (ja) 2012-02-15
EP2006854A1 (en) 2008-12-24
WO2007119813A1 (ja) 2007-10-25
CN101421788A (zh) 2009-04-29
JPWO2007119813A1 (ja) 2009-08-27
EP2006854A4 (en) 200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09963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多層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US6882608B2 (en) Optical disc controller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270487A (zh) 光盘再现系统
US8411547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supply system,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device
CN101421788B (zh) 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
JPH113219A (ja) ファームウェアの変更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CN100580780C (zh) 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542803B (zh) 控制光盘设备中最大存取速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826650B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及方法
CN1826651B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及方法
CN100530373C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0580777C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1276618A (zh) 复合型光盘介质及其再现方法、光盘装置
JP3967632B2 (ja) 光ディスク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制御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制御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20050118881A (ko) 단일파장을 이용한 광디스크 재생방법
JP2007220292A (ja) 光ディスクコントローラ
US2009022615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toring and decoding data
JP2006164352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11181136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への記録方法
WO2007057302A1 (en) Method for fast optical reading and recording
WO2007074621A1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JP2007213707A (ja) Hd付き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01515460A (zh) 用于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方法和装置
JP2006331573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13109791A (ja)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