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6505B -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6505B
CN101416505B CN200780011628XA CN200780011628A CN101416505B CN 101416505 B CN101416505 B CN 101416505B CN 200780011628X A CN200780011628X A CN 200780011628XA CN 200780011628 A CN200780011628 A CN 200780011628A CN 101416505 B CN101416505 B CN 1014165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ideo data
buffer storage
group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16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6505A (zh
Inventor
和久津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6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6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6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65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62Authorising the user terminal, e.g. by paying; Registering the use of a subscription channel, e.g. billing
    • H04N7/163Authorising the user terminal, e.g. by paying; Registering the use of a subscription channel, e.g. billing by receiver means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4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monitoring of server load, available bandwidth, upstream requests
    • H04N21/2401Monitoring of the client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4400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buffer management, e.g. video decoder buffer or video display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H04N21/8547Content authoring involving timestamps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Abstract

一种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计数器(24)开始计数的步骤;接收付与了时间戳的上述视频数据的步骤(S10);确认缓冲存储器(21)内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的步骤(S16);当上述缓冲存储器(21)内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比规定的阈值低时(S17),比较上述时间戳和计数值的步骤(S21);当上述时间戳比上述计数值小时丢弃该视频数据(S22),当大时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中存储该视频数据的步骤(S18)。上述计数器(24)在最初接收到上述视频数据时,将与比上述时间戳只早延迟时间的时刻相当的值作为初始值(S13)。

Description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例如,涉及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接收视频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数字化的进展,MPEG2-TS(运动图像专家组-2传输流)作为视频信息的形式得到广泛使用。此外,无线LAN(局域网)由于具有传送比较宽的频带的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简单地利用,因此,适合于视频传送。因此,要求实现使用无线LAN的视频传送。 
如果是以往的使用无线LAN的视频传送方法,则在接收侧设置缓冲存储器,并将所发送的视频数据暂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这样,吸收视频数据的传输延迟的振动的方法例如在特开2005-167414号公报、特开2005-286414号公报等中公开。如果采用本方法,则只要将视频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即使无线传输路径的状态恶化,视频也不会停止而能够再现。 
但是,如果是上述方法,则在无线传输路径的传输状况恶化的状态长时间持续时,缓冲存储器内的视频数据将耗尽。于是,当传输状况好转时,一举传送在至此为止的期间内不能发送的视频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侧的译码器中发生同步偏差,存在再现视频紊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视频的紊乱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中,上述无线通信装置将通过无线通信随时间接收的多个视频数据从接收开始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再现,并且具备按只与上述延迟时间相当的数量暂时存储上述视频数据的缓冲存储器,上述方法包括:计数器开始计数的步骤;接收付与了表示发送时刻的时间戳的上述视频数据的步骤;确认在上述缓冲存储器内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的步骤;当在上述缓冲存储器内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比规定的阈值低时,比较所接收的上述视频数据的上述时间戳和该视频数据接收时的上述计数器的计数值的步骤;当上述时间戳比上述计数值小时丢弃该视频数据,当大时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中的存储该视频数据的步骤;其中,上述计数器在最初接收到上述视频数据时,将与比付与给该视频数据的上述时间戳只早上述延迟时间的时刻相当的值作为初始值开始计数。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的无线通信装置,是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向接收装置发送视频数据并在接收装置中从接收开始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再现上述视频数据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以一定的频率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对于应当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将上述计数器的计数值作为时间戳付与的时间戳付与电路;暂时存储付与了上述时间戳的上述视频数据的第1缓冲存储器;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在上述第1缓冲存储器内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的无线通信电路;掌握上述接收装置中能够存储上述视频数据的第2缓冲存储器的平均数据存储量的接收侧信息掌握电路;计算每单位时间应当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的发送速率计算电路;以及控制电路,其使用由上述发送速率计算电路计算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由上述接收侧信息掌握电路掌握的上述平均数据存储量和在上述无线通信电路中不能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计算上述第2缓冲存储器的上述视频数据的存储量,当所计算的上述存储量比规定的阈值低时,丢弃在上述第1缓冲存储器中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之中上述时间戳比当前的计数值早大于等于与上述延迟时间相当的值的视频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视频传送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视频传送系统中的分组的流动的时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接收侧无线通信部和再现部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实施方式的视频传送系统中的分组和无线LAN的传送速度的情况的时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收侧无线通信部中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视频传送系统中的发送侧计数器、接收侧计数器、分组和无线LAN的传送速度的情况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视频传送系统中的分组的流动、不丢弃超过再现时刻的分组时的分组的流动和从分组的发送开始到接收为止的延迟时间的时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的方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中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中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视频传送系统中的延迟允许最大时间和发送所需时间的差与最大再发送次数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中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中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进行该说明时,所有图中对于共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 
使用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使用无线LAN的视频传送系统的方框图。 
如图所示,视频传送系统1具备作为无线LAN基站的主机2和无线LAN终端3,这些构成通信网络(LAN)。主机2具备无线通信部4和硬盘5或者调谐器6。硬盘5或者调谐器6将视频数据以MPEG2-TS形式向无线通信部4提供。MPEG2-TS是随时间流动的多个分组的集合。硬盘5或调谐器6也可以替换为通过LAN连接的服务器或因特网线路,只要能够分配视频数据就可以。无线通信部4将所接收的MPEG2-TS从天线7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 
无线LAN终端3具备无线通信部8和再现部9。无线通信部8用天线10接收从主机2发送的MPEG2-TS,并在规定的定时将各分组向再现部9输出。再现部9具备MPEG译码器91和显示器92。MPEG译码器91对由无线通信部8提供的MPEG2-TS进行译码并再现视频。显示器92显示由MPEG译码器91再现的视频。 
在以上的构成中,使用无线LAN从主机2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视频数据,并在无线LAN终端3中再现视频数据。另外,以下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主机2的无线通信部4和无线LAN终端3的无线通信部8分别称为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和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图2是表示无线LAN进行的MPEG2-TS的发送的情况的模式图,示出了随时间发送分组的情况。在图2中,示出了无线传输路径的状态是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分组以某一时间间隔Δt顺序地从主机2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如果无线传输路径的状态恶化(传送速度下降),则时间间隔Δt增大。 
下面使用图3说明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和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的详细构成。图3是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和无线LAN终端3的方框图。首先, 说明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 
如图所示,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具备发送侧AV接口10、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发送侧控制器13和发送侧计数器14。发送侧AV接口10从硬盘5或调谐器6接收MPEG2-TS,并将与接收时刻对应的时间戳付与给各分组。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暂时存储付与了时间戳的分组。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将从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读出的分组变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从天线7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无线通信依据IEEE802.11a/b/e/g等标准进行。发送侧控制器13控制发送侧AV接口10、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和发送侧计数器14的动作。发送侧计数器14从发送侧AV接口10接收MPEG2-TS的最初的分组开始,以一定频率(例如27MHz)进行正计数。然后,发送侧计数器14将该计数值输出到发送侧AV接口10。在发送侧AV接口10中付与的时间戳相当于由发送侧计数器14提供的计数值。 
接下来说明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如图所示,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具备接收侧AV接口20、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接收侧通信处理部22、接收侧控制器23和接收侧计数器24。接收侧通信处理部22用天线10接收从主机2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的MPEG2-TS,并将所接收的分组变换为数字数据向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输出。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暂时存储由接收侧通信处理部22接收的分组。接收侧AV接口20根据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和时间戳,向再现部9输出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存储的分组。接收侧控制器23控制接收侧AV接口20、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接收侧通信处理部22和接收侧计数器24的动作。接收侧计数器24从接收侧通信处理部22接收最初的分组开始,以一定频率(例如27MHz)进行正计数。然后,接收侧计数器24将该计数值向接收侧AV接口20输出。发送侧计数器14和接收侧计数器24共同以相同的频率进行正计数。 
在上述构成中,首先,当MPEG2-TS到达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时,将此时间点的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作为时间戳付与给分组。然后,分组被存储在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中。发送侧控制器13在掌握由发送侧AV 接口10接收分组并存储在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中时,则向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发布命令,以使该分组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 
在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根据接收侧控制器23的命令,将由接收侧通信处理部22接收的分组暂时地存储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然后,接收侧AV接口20从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读出时间戳与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相等的分组,并向再现部9输出。在再现部9,MPEG译码器91对所接收的分组进行译码,并将由此得到的再现视频显示在显示器92上。 
另外,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比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小。因此,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具有能够存储至少与两者的计数值的差相当的量的分组的容量。其结果,在无线LAN终端3,比主机2进行MPEG2-TS发送的定时稍微延迟地(以下称为延迟允许最大时间)进行视频数据的再现。这是由于通过吸收由无线LAN的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恶化(传输速率的下降)而引起的定时抖动而在再现部9稳定地再现视频的缘故。 
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的初始值被设定在视频数据的传送开始时。更详细地,如上所述,设定在最初的分组被输入到发送侧AV接口10的时候。此外,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的初始值被设定在视频数据的接收开始时。更详细地,如上所述,设定在最初的分组被接收侧通信处理部22接收的时候。此时,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的初始值被设定为从付与给最初接收的分组的时间戳中减去与延迟允许最大时间相当的计数器数的值。 
使用图4简单地说明上述视频传送系统1进行的视频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情况。图4是表示每一时间的原本应当传送的分组、实际接收的分组、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中存储的分组、由MPEG译码器再现的分组和无线LAN的传送速度的情况的时序图。在图中,用实线的白色方块表示的是分组,内部的数字表示传送的顺序。此外,用虚线的白色方块表示并在内部加有×标记的表示在分组的发送中失败的情况。 
首先,假设从第0到第10个分组(以下称为分组0、分组1、...、分组10)是原本应当在时刻t0~t10发送的分组。此外,在无线LAN终端3, 假设只延迟与时刻t0~t3期间相当的时间Δt1开始视频数据的再现。 
如图所示,数据的发送开始后,假设无线传输路径的状态(传送速率)良好,无线LAN终端3在时刻t0~t3能够无延迟地接收分组0~分组3。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只存储延迟允许最大时间Δt1的分组。因此,在时刻t2,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存储分组0~分组2,这些分组在该时刻还没有再现。视频数据的再现开始是从自接收开始经过了时间Δt1的时刻t3。在时刻t3,从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向再现部9输出分组0,同时将分组3存储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 
假设从时刻t4开始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恶化,并在时刻t4分组4的发送失败。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如果发送失败,则之后尝试再发送。其结果,假设分组4的发送在时刻t5成功。但是,在时刻t3,由于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存储有分组1~分组3,因此,在时刻t4,将分组1输出到再现部9,视频数据正确地再现。进一步地,假设在时刻t5应当发送的分组5在时刻t7发送成功。但是,由于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保持有分组,因此,在时刻t5~t7,分组2~分组4各自输出到再现部9,视频数据被正确地再现。然后,如果在时刻t8无线传输路径的状态好转,则将此前延迟的分组6~8在时刻t8~t9之间一起发送。 
如上所述,如果延迟允许最大时间=Δt1,则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保持与Δt1相当的分组。因此,只要分组的传送的延迟在Δt1以内,就能够通过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存储的分组吸收该延迟,能够正常地再现视频数据。即,所谓延迟允许最大时间,表示能够保证视频的正常再现的分组的延迟时间的最大值。 
以下,对于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和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特别着眼于说明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内的分组余量变成零时的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的动作。图5是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图6是表示每一时间的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原本应当发送的分组、实际接收的分组、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存储的分组、由MPEG译码器再现的分组和无线LAN的传送速度的 情况的时序图。另外,以下为了说明的简单化,忽略在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内部产生的信号的延迟。在图中,在各分组上附加的数字表示时间戳。 
首先,当发送侧AV接口10接收分组时,发送侧控制器13识别它,向发送侧计数器14命令进行正计数。然后,发送侧AV接口10将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作为时间戳付与给分组。如图6所示,假设在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是0、2、4、6、8...的时刻,分组被输入到AV接口10。此外,以下将时间戳为i(i=0,2,4,6...)的分组称为分组i。 
在时刻t0,最初的分组0从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此时,假设无线传输路径的状态良好,分组0无延迟地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当在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接收分组时(图5中的步骤S10),接收侧控制器23判定其是否是最初的分组(步骤S11)。由于分组0是最初的分组(步骤S11,是),因此,接收侧控制器23从最初的分组的时间戳中减去延迟允许最大值(步骤S12)。所谓延迟允许最大值是与在图4中说明的延迟允许最大时间Δt1相当的计数值。在图6的情况下,时刻t0~t3的期间Δt1如果换算为计数值,则与0~5的6个计数量相当(图6,参照发送侧计数器)。因此,接收侧控制器23从分组0的时间戳“0”中减去延迟允许最大值“6”。然后,接收侧计数器24从接收侧控制器23接收减法结果,并将其用作初始值开始正计数(步骤S13)。即,接收侧计数器24在时刻t0从计数值“-6”开始正计数。此外,所接收的分组0被存储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 
接着,在时刻t1,无延迟地接收分组2(步骤S10)。分组2由于不是最初的分组(步骤S11,否),因此,判定是否有视频再现的停止命令(步骤S15)。所谓视频再现的停止命令是命令该视频的再现结束的命令,是从主机2向无线LAN终端3提供的。如果有停止命令(步骤S15,是),则处理结束。当没有停止命令时(步骤S15,否),接收侧控制器23确认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状况(步骤S16)。更具体地,接收侧控制器23确认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内存储的分组数量。在该时间点,由于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内存储有分组0(步骤S17,否),因此,接收侧控制器 23将分组2存储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步骤S18)。接着,接收侧AV接口20在存储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内的分组中,确认是否有时间戳和当前的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相等的分组(步骤S19)。时刻t1的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是“-4”,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保持有分组0、分组2。即,由于不存在时间戳和计数值相等的分组(步骤S19,否),因此,返回到步骤S10。 
接着,在时刻t2,无延迟地接收分组4(步骤S10)。分组4接收时的处理和分组2接收时一样。其结果,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存储分组0、2、4,分组还没有向再现部9输出。 
接着,在时刻t3,无延迟地接收分组4(步骤S10)。分组4被存储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步骤S18)。此外,时刻t3的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是“0”。这样的话,分组0的时间戳和计数值一致(步骤S19,是),因此,接收侧AV接口20从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读出分组0,并向再现部9的MPEG译码器91输出。然后,开始分组0的再现。即,从接收分组0开始只延迟时间Δt1(6个计数),开始分组的再现。 
接着,在时刻t3接收到分组6后,假设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恶化,传送速率显著下降。这样,在时刻t4应当接收的分组8延迟而在时刻t5接收。接收侧接口20不管有无分组的接收,都进行步骤S19、S20的处理。因此,在时刻t4,时间戳和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2”相等的分组2向再现部9输出,视频没有中断地进行再现。时刻t5、t6、t7也是一样。 
其后,假设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继续恶化,分组10在时刻t9接收到。这样的话,在时刻t7,在进行分组8的再现的时间点,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变空,因此,在时刻t8,视频的再现停止。在时刻t9,当接收到分组10时(步骤S10),接收侧控制器23确认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状况。这样的话,如图6所示,在时刻t9的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是零(步骤S17,是)。因此,接收侧控制器23比较所接收的分组10的时间戳“10”和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12”(步骤S21)。这样的话,时间戳“10”<计数值“12”(步骤S21,是)。即,在时刻t9,已经超过应当再现分 组10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接收侧控制器23不将分组10保持在接收侧缓冲器21中,而是丢弃该分组(步骤S22)。当然,视频的再现仍然是停止的。 
接着,在时刻t10接收分组12(步骤S10)。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是零(步骤S17,是),并且由于时间戳“12”<计数值“14”(步骤S21,是),因此,接收侧控制器23丢弃包12(步骤S22)。视频的再现仍然停止。 
接着,在时刻t11~t12,接收分组14、分组16(步骤S10)。在接收分组14时,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是零(步骤S17,是),并且时间戳“14”<计数值“16”(步骤S21,是),因此,接收侧控制器23丢弃分组14(步骤S22)。视频的再现仍然是停止的。在接收分组16时,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是零(步骤S17,是),并且时间戳“16”<计数值“17”(步骤S21,是),因此,接收侧控制器23丢弃分组17(步骤S22)。视频的再现仍然停止。 
接着,在时刻t12,接收分组18(步骤S10)。在接收分组18时,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是零(步骤S17,是)。但是,由于时间戳“18”不比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18”小(步骤S21,否),因此,分组18不是被丢弃而是向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存储。此外,由于时间戳“18”=计数值“18”,因此,向再现部9输出(步骤S20)。即,在时刻t12,在无线LAN终端3接收的分组赶得上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以后,在由主机2提供停止命令之前,重复同样的处理。 
如上所述,如果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视频传送系统,则比延迟允许最大时间更迟接收的分组,即过了再现时刻的分组,不向再现部输出而是丢弃。因此,能够提供能抑制视频的紊乱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以下详细说明本效果。图7是将时间作为横轴并示出不丢弃超过再现时刻的分组的情况(情形1)和丢弃的情况(本实施方式,情形2)下的分组的流动和从分组的发送开始到接收为止的延迟时间的时序图。
如图所示,在时刻t0~t1,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稳定,分组具有比延迟允许最大时间Δt1小的Δt2的延迟,并从主机2向无线LAN终端3传送。但是,在时刻t1以后,假设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极端恶化,变成分组完全不能发送的状况。然后,在时刻t2,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好转,在时刻t2~t4期间,此前不能发送的分组一起在无线LAN终端3接收。另外,在时刻t1~t2期间,假设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变为零。在时刻t4以后,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再次稳定,具有Δt2的延迟进行分组发送。在这种状况中,在时刻t2~t3接收的分组比无线LAN终端3的最大允许最大时间Δt1更迟地接收。即,在此期间接收的分组在所接收的时间点,已经超过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 
对于以上的情况,首先说明情形1的处理。如果超过时刻t1,分组的接收中断,进一步地,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变成零,则视频的再现停止。然后,从时刻t2开始一气地接收多个分组。一般地,MPEG译码器91使用分组的到达时刻和分组内包含的PCR计数器值的信息,取得同步并进行数据的再现。所谓PCR计数器,是在视频数据内包含的表示再现定时的信息。因此,当比原本应当到达MPEG译码器91的时刻更迟到达的分组被输入MPEG译码器91时,MPEG译码器91对该延迟的时刻进行同步并进行再现处理。这样的话,在对延迟的时刻进行同步并开始再现处理后,当在时刻t4以后根据原本的传送速率,分组到达MPEG译码器91时,在此时发生同步偏差。其结果,在视频暂时停止后,即使在时刻t2恢复,也会发生由于某一个同步偏差而使再现视频紊乱的问题。 
这一点,在情形2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丢弃在时刻t2~t3接收到的分组。因此,超过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的分组不被输入到MPEG译码器91中。即,能够防止MPEG译码器91由于错误的定时而取同步。因此,MPEG译码器91由于始终在一定的定时取同步并进行再现处理,因此,能够防止在从视频停止到恢复时视频紊乱的情况。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 通信装置。本实施方式是在发送一侧无线通信部4中进行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视频数据的丢弃的处理。图8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的方框图。另外,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视频传送系统1的构成是将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替换为图8的构成,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所示,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在由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图3的构成中,进一步具备接收侧信息掌握电路25和发送速率计算电路26。接收侧信息掌握电路25掌握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存储的视频数据的平均数据量。这始终是平均数据量,而不是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存储器大小本身。该平均数据量也可以例如由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提供,也可以作为传送系统1预先准备。平均数据量当然最大成为与延迟允许最大时间相当的值。 
发送速率计算电路26对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中输入到发送侧AV接口10的分组数量进行计数。然后,根据该分组数量和时间间隔,计算每单位时间的分组的发送速率。 
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除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作外,进一步将重试输出(リトライアウト)信息向发送侧控制器13输出。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在不能发送分组的情况下,尝试只进行规定次数的分组的再发送。尝试再发送的结果,在仍然不能发送分组的情况下,将该发送失败称为重试输出信息。 
对于发送侧控制器13的动作,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使用图9的流程图说明上述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的动作。另外,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的动作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省略了步骤S16、S17、S21、S22的处理。 
如图9所示,首先,当发送侧AV接口10接收分组时,发送侧控制器13识别它,对发送侧计数器14命令进行正计数。响应该命令,发送侧计数器14开始正计数(步骤S30)。然后,发送侧AV接口10将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作为时间戳付与给分组(步骤S31)。至此为止的处理如 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 
付与了时间戳的分组被暂时保持在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中(步骤S32)。此外,接收侧信息掌握电路25计算接收侧缓冲存储器中为了存储分组而使用的存储器大小的平均值B[字节](步骤S33)。进一步地,发送速率计算电路26计算每单位时间传送的分组数量R[数量/sec](步骤S34)。 
然后,发送侧控制器13确认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的分组余量(步骤S35)。即,判定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是否是零。这可以根据存储器大小的平均值B、每单位时间传送的分组数量R和重试输出信息计算。即,通过每单位时间发送R个分组来维持平均值B,因此,相对于此,根据只有哪些分组的传送失败,计算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 
步骤S35的结果,当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不是零时(步骤S36,否),发送侧控制器13向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发出命令,以使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内的分组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步骤S37)。当发送成功时(步骤S38,是),对于该分组,处理结束,对下一个分组进行同样的处理。当发送失败时(步骤S38,否),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确认是否达到再发送最大次数。所谓再发送最大次数,是上述的分组的再发送的最大次数。当达到再发送最大次数时(步骤S39,是),丢弃该分组。当未达到时(步骤S39,否),返回到步骤S35。即,只要接收侧缓冲存储器余量不是零,或者即使是零,但该分组未超过再现时刻(步骤S41),就重复再发送。对于步骤S41,以下详细说明。返回到步骤S35的原因是因为在重复再发送的期间,也在无线LAN终端3使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内的分组进行视频的再现的缘故。 
当在步骤S36中判定为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是零时(步骤S36,是),发送侧控制器13检查付与给该分组的时间戳(步骤S42)。当根据时间戳判定为该分组超过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时(步骤S41,是),换句话说,当已经超过延迟允许最大时刻时,发送侧控制器13丢弃该分组(步骤S43)。当未超过时(步骤S42,否),发送侧控制器13向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发出命令,以使该分组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步骤S37)。
对于上述步骤S42、S41的处理,使用图10进行详细说明。图10是示出步骤S42、S41的详细的流程图。首先,计算与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平均地存储的视频数据量B[字节]对应的时间Tb(步骤S50)。如果将1个分组的大小设置为S[字节],则时间Tb用下式表示: 
Tb=B/(S×R)[sec] 
接着,计算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和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的差Dc(步骤S51)。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设定为比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只小与接收侧缓冲存储器中的分组的存储量相当的计数数量。因此,如果将计数器14、24的动作时钟频率设为f[MHz],则差Dc变成下式: 
Dc=Tb/(f×106)=B/(S×R×f×106
接着,计算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C1和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C2的关系(步骤S52)。如果忽略接收侧无线通信部4内部的分组的传输延迟,即从接收分组开始到经由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实际从接收侧AV接口20输出分组为止的时间,则接收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C2用下式表示: 
C2=C1-Dc=C1-B/(S×R×f×106
接着,参照付与给分组的时间戳,比较时间戳Ti和接收侧计数值C2(步骤S53)。当时间戳Ti比接收侧计数器的计数值C2小时,判断为该分组的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已经过去(步骤S54)。因此,进入步骤S54。当时间戳Ti不比接收侧计数器的计数值C2小时,判断为该分组的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还未过去(步骤S55)。因此,进入步骤S37。 
以图6的时刻t9的分组10为例,说明上述步骤S52~S54的具体例子。首先,计数差Dc是“6”(步骤S51)。这样的话,接收侧计数值C2被计算为C1(“18”)-6=“12”(步骤S52)。这样,分组10的时间戳“10”比接收侧计数值C2=“12”小(步骤S53,是)。因此,在时刻t9,时间戳10不会被发送,而是被丢弃。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送系统1,则在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中,判定发送侧缓冲存储器11内的分组是否已经超过了应当再现的时刻。然后,丢弃超过了的分组,只将未超过的分组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因此,在无线LAN终端3能够防止发生同步偏差,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 
此外,如果是本实施方式,则分组是否过时的判定在主机2中进行。因此,能够减轻无线LAN终端3的负荷,特别是当多个无线LAN终端3包含在系统1内时,能够降低系统1的成本。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中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的分组的再发送次数控制有关。因此,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和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的构成与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一样,分组的发送方法也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的延迟允许最大时间和发送所需时间的差与最大再发送次数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所示,随着延迟允许最大时间和发送所需时间的差增大,最大再发送次数也设定得大。所谓延迟允许最大时间,也如前所述的是与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中存储的分组的量相对应并且能够吸收的定时抖动的最大值。即,是发送侧计数器13的计数值和接收侧计数器24的计数值的差。 
所谓发送所需时间,是从在发送侧AV接口10中付与时间戳开始,分组实际到达无线LAN终端3所需要的时间。因此,相当于在无线LAN终端3接收分组并将与之有关的响应信号回送到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时,在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接收响应信号的时间点的发送侧计数器14的计数值和该分组的时间戳的差。 
因此,延迟允许最大时间和发送所需时间的差大就表示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良好,数据的发送正在顺利地进行。相反,差小则表示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恶化,数据的发送需要长时间。当数据的发送正在顺利地进行时,由于在传输路径的容量中有富余,因此,即使增加发送次数也不妨碍其它 数据的发送。因此,增加最大再发送次数。 
发送侧无线通信部4的发送侧控制器13进行上述处理。有关发送侧控制器13进行的处理,在图12的流程图中示出。如图所示,在将分组向无线LAN终端3发送后,发送侧通信处理部12从无线LAN终端3接收响应信号(步骤S60)。接着,发送侧控制器13算出该分组的时间戳和响应信号接收时的发送侧计数器13的计数值的差,得到发送所需时间(步骤S61)。接着,计算延迟允许最大时间和发送所需时间的差(步骤S62)。然后,判定在步骤S62得到的差是否大(步骤S13)。该处理通过与预先确定的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等进行。然后,当差大时,增加再发送最大次数(步骤S64),当差小时,减少再发送最大次数(步骤S65)。 
如果采用上述的方法,则除了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提高视频数据的发送效率。 
如上所述,如果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3实施方式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则不向译码器输入超过了原本应当到达视频再现装置的时刻的MPEG2-TS的分组,而是丢弃这些分组。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MPEG2-TS的接收装置中,通过比较付与给分组的时间戳和接收侧计数器的计数值,判定是否超过原本应当到达的时刻。比较的结果,时间戳比计数值小的分组被认为已经超过应当到达的时刻,丢弃该分组。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掌握接收侧的缓冲存储器的状况,当缓冲存储器变空时,判定应当发送的分组是否超过原本应当到达的时刻。具体地,从发送侧计数器的当前的计数值中减去与直到原本应当到达的时刻为止的时间相当的计数值,通过比较减法结果和该分组的时间戳进行判定。时间戳比减法结果小的分组被认为已经超过应当到达的时刻,并丢弃该分组,不向视频再现装置发送。 
通过以上的构成,能够抑制视频再现时由于发生同步偏差而引起的再现视频紊乱。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步骤S19的处理是接收侧AV接口20进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例如接收侧控制器23进 行。在这种情况下,当满足了步骤S19时,接收侧控制器23对接收侧AV接口20发出分组的输出命令。 
此外,在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考虑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内部的传输延迟。即,也可以考虑从在接收侧通信处理部22接收分组开始到经由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实际从接收侧AV接口20输出分组为止的时间。该时间是接收侧无线通信部8的设计参数,是已知的参数。如果将该时间τ[sec]换算为计数值,则变成τ/(f×106)。因此,第1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21只要比较时间戳和(接收侧计数值+τ/(f×106))即可。此外,第2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53只要比较时间戳和(C1-Dc+τ/(f×106))即可。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步骤S21、S53中当时间戳小时丢弃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例如两者相等时丢弃数据。 
进一步地,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为了可靠地防止比原本输出的定时更迟的分组的输出,优选地,设置定时界限。即,从与时间戳比较的值中只减去规定的界限。 
进一步地,由于计数值和时间戳是具有某位数的周期性的值,因此,如果超过计数器允许的最大值,则返回零。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侧和发送侧,不言而喻,需要预先修正计数值,以使计数值不矛盾。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计数器14、24进行正计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是进行倒计数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可以只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变成零时进行。这种情况下的发送侧控制器13的处理在图13中示出。如图所示,在步骤S60后,发送侧控制器13判定接收侧缓冲存储器的余量是否为零。该处理和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36的处理是一样的。然后,当余量是零时(步骤S66,是),进入步骤S61。当余量不是零时(步骤S66,否),不改变再发送最大次数(步骤S67)。如果是这种方法,则在伴随无线传输路径的恢复而传送此前未能传送的分组时,能够减少分组超过原本应当到达的时刻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由于需要大量传送已经大大延迟的分组,并且无线传输路径的状况好转,因 此,即使减少再发送次数,也可以优先进行尽可能快速地传送大量的分组的处理。 
进一步地,在上述第1至第3实施方式中,对在接收侧缓冲存储器21的余量变为零时判定分组是否超过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必须变为零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在比预先确定的大于等于零的阈值低时进行判定。此外,虽然对判定分组是否超过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判定是否超过比原本应当再现的时刻早的预先确定的延迟阈值时刻。这只要将第1至第3实施方式中与延迟允许最大时间相当的计数值替换为与预先确定的延迟阈值时间相当的计数值即可。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形。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通过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宜的组合能够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几个构成要件,也能够解决在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中说明的问题,当能够得到在发明的效果中所述的效果的情况下,能够将删除了该构成要件的构成作为发明提取。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够提供能够抑制视频的紊乱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laims (4)

1.一种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是由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中,上述无线通信装置将通过无线通信随时间接收的多个视频数据从接收开始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再现,并且具备按只与上述延迟时间相当的数量暂时存储上述视频数据的缓冲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计数器开始计数的步骤;
接收付与了表示发送时刻的时间戳的上述视频数据的步骤;
确认在上述缓冲存储器内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的步骤;
当在上述缓冲存储器内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比规定的阈值低时,比较所接收的上述视频数据的上述时间戳和该视频数据接收时的上述计数器的计数值的步骤;以及
当上述时间戳比上述计数值小时,丢弃该视频数据,当大时,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中存储该视频数据的步骤;
其中,上述计数器在最初接收到上述视频数据时,将与比付与给该视频数据的上述时间戳只早上述延迟时间的时刻相当的值作为初始值开始计数。
2.一种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是由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上述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暂时存储应当通过无线通信随时间发送的多个视频数据的第1缓冲存储器,并且将所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在接收装置中从接收开始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再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计数器开始计数的步骤;
将上述计数器的计数值作为时间戳付与给应当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的步骤;
将付与了上述时间戳的上述视频数据存储在上述第1缓冲存储器中的步骤;
确认在上述接收装置中设置的第2缓冲存储器内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的步骤,其中,上述第2缓冲存储器按只与上述延迟时间相当的数量暂时存储所接收的上述视频数据;
当上述第2缓冲存储器内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比规定的阈值低时,参照在上述第1缓冲存储器内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的上述时间戳的值,判定是否已超过该视频数据的再现时刻的步骤;以及
当超过上述视频数据的再现时刻时,不发送而丢弃该视频数据的步骤;
其中,判定是否已超过上述视频数据的再现时刻的步骤包括:
计算与上述延迟时间相当的计数值的步骤;
从上述计数器的计数值中减去与上述延迟时间相当的计数值的步骤;
判定在上述第1缓冲存储器内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的时间戳是否比上述减法结果小的步骤;以及
上述判定的结果在上述时间戳的值比上述减法结果小时判定为超过上述再现时刻,在大时判定为未超过上述再现时刻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当上述第2缓冲存储器内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比规定的阈值低并且未超过上述再现时刻时,向上述接收装置发送该视频数据的步骤;
从收到所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的上述接收装置接收到接收确认信号的步骤;
根据所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的上述时间戳和接收与该视频数据有关的上述接收确认信号时的上述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差,计算该视频数据的发送所需时间的步骤;
根据上述延迟时间和上述发送所需时间的差,判断无线通信状况的步骤;以及
根据上述无线通信状况,改变上述视频数据的最大再发送次数的步骤;
其中,当上述视频数据的发送失败时,最多重复该视频数据的再发送上述最大再发送次数。
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是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向接收装置发送视频数据,并在接收装置中从接收开始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再现上述视频数据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以一定的频率进行计数的计数器;
时间戳付与电路,其对于应当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将上述计数器的计数值作为时间戳付与;
第1缓冲存储器,其暂时存储付与了上述时间戳的上述视频数据;
无线通信电路,其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在上述第1缓冲存储器内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
接收侧信息掌握电路,其掌握上述接收装置中能够存储上述视频数据的第2缓冲存储器的平均数据存储量;
发送速率计算电路,其计算每单位时间应当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以及
控制电路,其使用由上述发送速率计算电路计算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由上述接收侧信息掌握电路掌握的上述平均数据存储量和在上述无线通信电路中不能发送的上述视频数据数量,计算上述第2缓冲存储器的上述视频数据的存储量,当所计算的上述存储量比规定的阈值低时,丢弃在上述第1缓冲存储器中存储的上述视频数据之中上述时间戳比当前的计数值早与上述延迟时间相当的值以上的视频数据。
CN200780011628XA 2006-03-28 2007-03-20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6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7708/2006 2006-03-28
JP2006087708A JP2007266875A (ja) 2006-03-28 2006-03-28 映像データの処理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PCT/JP2007/055716 WO2007119458A1 (ja) 2006-03-28 2007-03-20 映像データの処理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6505A CN101416505A (zh) 2009-04-22
CN101416505B true CN101416505B (zh) 2010-12-08

Family

ID=3860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162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6505B (zh) 2006-03-28 2007-03-20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00709B2 (zh)
EP (1) EP2001231B1 (zh)
JP (1) JP2007266875A (zh)
CN (1) CN101416505B (zh)
WO (1) WO20071194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8243A1 (en) * 2007-01-19 2008-07-24 Suiwu Dong Multimedia client/server system with audio synchronization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JP2009253348A (ja) 2008-04-01 2009-10-29 Alps Electric Co Ltd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装置
US8654756B2 (en) 2008-07-18 2014-02-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JP2011009904A (ja) * 2009-06-24 2011-01-13 Hitachi Ltd 無線映像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ビットレート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テンツビットレート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8817653B2 (en) * 2009-10-30 2014-08-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tecting irregular retransmissions
JP5508819B2 (ja) * 2009-11-13 2014-06-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CN101888513B (zh) * 2010-06-29 2012-09-05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帧率转换方法
KR101770296B1 (ko) * 2010-09-07 2017-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이용 서비스 공유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3031075A (ja) * 2011-07-29 2013-02-07 Toshiba Corp 映像送出装置及び映像送出装置で使用される制御方法
US9391840B2 (en) * 2012-05-02 2016-07-12 Solarflare Communications, Inc. Avoiding delayed data
US9275841B2 (en) * 2012-08-16 2016-03-01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utilizing overlapping frames
WO2014199559A1 (ja) 2013-06-14 2014-1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中継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140146358A (ko) * 2013-06-17 2014-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수신장치,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260055B2 (ja) * 2014-03-28 2018-01-17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11882050B2 (en) 2016-07-04 2024-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packet
WO2018235258A1 (ja) * 2017-06-23 2018-12-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伝送システム、撮像端末、表示端末、調整方法、調整補助方法、調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調整補助プログラム
JP6679701B2 (ja) * 2018-11-27 2020-04-15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14138196A (zh) * 2021-11-26 2022-03-04 南方电网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239A (zh) * 2001-12-13 2003-06-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路由器、终端设备、通信系统以及路由方法
CN1636375A (zh) * 2001-10-09 2005-07-06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控制功能上基于时间戳的重放保护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同步的方法
CN1669320A (zh) * 2002-07-16 2005-09-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内容接收器和内容发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2164B2 (ja) * 1995-06-20 2005-09-07 ユナイテッド・モジュー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Mpegデコーダ
JP3045715B2 (ja) * 1998-01-23 2000-05-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送信装置、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WO2003005674A1 (en) * 2001-07-06 2003-01-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cket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communication program
US20030128686A1 (en) * 2001-12-06 2003-07-10 Hur Nam Chun Variable delay buffer
JP2004104701A (ja) 2002-09-12 2004-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
US7606928B2 (en) * 2003-03-21 2009-10-2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eceiver buffer fullness level in multimedia streaming
US7512070B2 (en) * 2003-06-23 2009-03-31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use of a transmit opportunity
JP2005167414A (ja) 2003-11-28 2005-06-23 Toshiba Corp 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受信方法
JP4694969B2 (ja) * 2004-01-07 2011-06-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受信装置
JP2005286414A (ja) 2004-03-26 2005-10-13 Toshiba Corp 無線受信装置
JP4335724B2 (ja) * 2004-03-26 2009-09-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パケット補填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パケット補填方法
JP4296122B2 (ja) * 2004-04-27 2009-07-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配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配信方法
JP4756042B2 (ja) * 2005-04-14 2011-08-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6375A (zh) * 2001-10-09 2005-07-06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控制功能上基于时间戳的重放保护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同步的方法
CN1426239A (zh) * 2001-12-13 2003-06-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路由器、终端设备、通信系统以及路由方法
CN1669320A (zh) * 2002-07-16 2005-09-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内容接收器和内容发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00709B2 (en) 2012-10-30
WO2007119458A1 (ja) 2007-10-25
EP2001231A4 (en) 2011-11-30
EP2001231A9 (en) 2009-03-25
EP2001231A2 (en) 2008-12-10
CN101416505A (zh) 2009-04-22
US20090074083A1 (en) 2009-03-19
JP2007266875A (ja) 2007-10-11
EP2001231B1 (en)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6505B (zh)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KR102107716B1 (ko) 미디어 데이터 전달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4042745B2 (ja) コンテンツ受信器
US20110066746A1 (en) Synchronized data streaming
CN106105141A (zh) 实现扩展传输控制功能的传输加速器
CN102123073B (zh) 数据包重排序方法及装置
US9571234B2 (en) Retransmission of data lost 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eiver
US6088366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data transfer rate in communication of digital audio and video data
CN101494655A (zh) Rtp分布式流媒体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0448217C (zh) 用srts在信息包网络上实现时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14956A (zh) 基于传输控制协议的实时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1238674A (zh) 经由无线网络和无线装置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86705A (zh) 封包顺序回复控制器及其方法
EP2015472B1 (en) Methods of data transmission by relay nodes in a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rresponding recep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storage means and nodes.
EP0873019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audio and video data
CN101212379B (zh)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22281B (zh) 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及其同步系统和同步方法
JP4612688B2 (ja) 受信装置
Miguel et al. High-definition video distribution in 802.11 g home wireless networks
CN101577609B (zh) 用于处理因特网语音协议封包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246608A1 (en) Jitter buffering control for controlling storage locations of a jitter buffer, and a method therefor
CN105282599B (zh) 一种确定电视频道的方法及装置
JP2013031075A (ja) 映像送出装置及び映像送出装置で使用される制御方法
CN102348237A (zh)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排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