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4077B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4077B
CN101414077B CN2008101499100A CN200810149910A CN101414077B CN 101414077 B CN101414077 B CN 101414077B CN 2008101499100 A CN2008101499100 A CN 2008101499100A CN 200810149910 A CN200810149910 A CN 200810149910A CN 101414077 B CN101414077 B CN 101414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crystal
light
diffus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99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4077A (zh
Inventor
梶田大介
关口好文
绀野哲丰
津村诚
桧山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Hitachi Displa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Hitachi Displays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14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4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4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40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使构成背光装置(103)的光学片(134)的漫射板(103b)的尺寸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并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不设置漫射板(103b)。这样一来,就使反射特性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不同,并使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增大,由此来抑制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端部发生的带状不均。具有即使用较薄的构造也能良好地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背光装置且不会发生带状不均。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显示装置,取代CRT(Cathode Ray Tube)而大多使用发光型的等离子显示器显示装置或非发光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其中,液晶显示装置采用液晶面板作为透射型的光调制元件,并在其背面具备照明装置(以下,称为背光装置)将光照射到液晶面板。然后,液晶面板通过控制从背光装置所照射的光的透射率而形成图像。
液晶显示装置与CRT相比能够较薄地构成,这是特征之一,但近年来人们希望更薄的液晶显示装置。为此,就要求使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装置的厚度也变薄。作为与这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装置有关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EEFL(External ElectrodeFluorescent Lamp)的背光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的背光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07-184232号公报(参照段落005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06-032358号公报(参照段落0016)
发明内容
由于EEFL或CCFL是用长的细管而构成的荧光管,所以如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那样,使用EEFL或CCFL等荧光管的背光装置能够使厚度变薄。但是,使用EEFL或CCFL等荧光管的背光装置,其两端部的亮度极端地低且暗。这是由于在荧光管的两端部形成有电极的缘故。
以往,通过在荧光管与背光装置的前面所设置的漫射板之间的空间,使荧光管发出的光漫射,进而借助于漫射板或光学片等光学部件使之反复进行漫射反射,就能够使背光装置的亮度分布平均化。并且,将例如长管状的荧光管发出的光变换成面光源。
但是,若使背光装置进一步变薄,则由于荧光管与漫射板的距离变短,所以无法使荧光管发出的光充分地进行漫射。在这一状态下,即便通过漫射板或光学片等光学部件将光进行漫射反射,背光装置端部一侧也会变得亮度不足。这样若背光装置端部一侧变得亮度不足,则液晶面板端部一侧未被照明,使液晶面板的两端变暗。而且,若液晶面板的两端变暗,就会有在液晶显示装置上所显示的图像的左右两端发生带状不均之类的问题。作为简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考虑使背光装置的面积充分大于液晶面板的面积。但是,将会产生生产率的新问题、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部变大的外观上的新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具备即使用较薄的构造也能良好地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背光装置,不会发生带状不均且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部狭窄的液晶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通过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的光学部件的形状来改善两端部的亮度不足的背光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即使用较薄的构造也能良好地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背光装置,且不会发生带状不均的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立体图。
图2的(a)是表示棱镜片的概略图;(b)是表示漫射片的图。
图3的(a)是表示液晶面板的布线与驱动电路的配置的图;(b)是表示TFT与像素电极的配置的图。
图4是表示光源单元的图。
图5是表示在图4的X1-X1截面图中设有漫射板的状态的图。
图6的(a)是表示具备比照射口还小的漫射板的图;(b)是图6的(a)中的X2-X2截面图;(c)是表示背光装置的亮度分布的图。
图7的(a)是表示使漫射片小于照射口的图;(b)是表示使棱镜片小于照射口的图。
图8的(a)是表示棱镜图案被形成在中央部侧的棱镜片的图;(b)是图8的(a)中的X3-X3截面图;(c)是表示端部附近的形成密度较小的棱镜图案的图。
图9的(a)是表示带棱镜漫射板的图;(b)是表示在图6的(a)的X2-X2截面中设有带棱镜漫射板的图。
图10是图6的(a)中的X2-X2截面图,表示变形例1-4的图。
图11的(a)是表示与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光学片与背光装置的构成的图;(b)是图11的(a)中的X4-X4截面图;(c)是表示在中央具有开口部的微反射部件的图。
图12的(a)是表示在漫射片上所形成的微反射部的图;(b)是表示变形例2-1的构成的图。
图13的(a)是表示在漫射板上所形成的光幕的图;(b)是图11中的X4-X4截面图,表示变形例2-2的构成的图。
图14是表示在上侧模件上具备前面盖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液晶显示装置
103   背光装置
103a  光源单元
103b  漫射板
103b1 带棱镜漫射板
103b2 光幕(入射限制区域)
103c  下框(框体)
104   荧光管(光源)
105   上侧模件(遮盖部件)
105a  遮蔽板
134   光学片
134a  反射偏振板
134b  棱镜片
134c  漫射片
134c1 漫射部
134c2 微反射部
134d  微反射部件
135   光学部件
120   液晶面板
C     左右中心
D     漫射区域
Do    照射口(漫射区域的开口)
L     光
P     棱镜图案
Ld    有效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之构成立体图;图2的(a)是表示棱镜片的概略图,(b)是表示漫射片的图;图3的(a)是表示液晶面板的布线与驱动电路的配置的图,(b)是表示TFT(Thin FilmTransistor)与像素电极的配置的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那样,以液晶面板120的显示画面为基准定义了上下左右以及前背面。
如图1所示那样,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1主要包括液晶面板120、背光装置103、上框137、中间框138等。
进而,虽然未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上设有控制液晶显示装置1的控制装置、及具备对背光装置103等供给电源电压的DC/DC电源等的驱动部。控制装置是对液晶面板120或背光装置103等进行控制,对液晶显示装置1上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装置,例如包括具备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Random Access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等的计算机以及程序、外围电路等而构成,并通过ROM中所存储的程序而得以驱动。
上框137由铁或铝等金属构成,被配置在液晶面板120的前面,具有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的前面遮盖的功能。而且,上框137取为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区部开口的形状。
另外,中间框138由树脂构成,被配置在液晶面板120的背面,具有固定液晶面板120的功能。中间框138的中央部分开口,并在开口的周围形成槽138a,以使得背面所设置的背光装置103可以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120。
液晶面板120在被嵌入中间框138的槽138a以后,通过粘着剂等被固定在中间框138上。然后,在液晶面板120被固定的中间框138上通过粘着剂等固定上框137。
背光装置103包括光源单元103a、漫射板103b以及光学片134而构成。
光源单元103a在前面侧具有开口面的下框103c上,使作为光源的EEFL等长管状荧光管104平行于下框103c的长度方向进行配置而构成。下框103c是作为光源单元103a的框体而发挥功能的部件。而且,以覆盖下框103c的开口面的方式而设有漫射板103b。
进而,虽然未图示,在背光装置103上还设有对荧光管104进行驱动的逆变器(inverter)。
再者,荧光管104并不限定于EEFL,还可以是CCFL或HCFL(Hot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等其他的荧光管。另外,虽然在图1中记载了6个荧光管104,但此数量并不限定。例如在32型的液晶面板120中用EEFL或CCFL就需要16~20个荧光管104,在使用HCFL的情况下就需要3~10个荧光管104。
进而,虽然未图示但还可以设为例如使用了多个LED(LightEmitting Diode)作为光源的构成。
管支架103g被固定在下框103c的内侧。通过用管支架103g与下框103c夹入反射片103f的一部分,将反射片103f固定在下框103c上。荧光管104通过借助于管支架103g来保持,被固定在从反射片103f起预定高度的位置上。然后,下侧模件106被固定在下框103c上。在此下侧模件106上固定着对荧光管104的两端所形成的电极部104a进行保持的电极支架103e。然后,漫射板103b被固定于以压在下侧模件106上的方式而设置的上侧模件105。
被配置在下框103c内侧的反射片103f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高效率地漫射反射到前面一侧(一般而言是漫射反射,但也有时候是镜面反射)。进而,在下框103c的前面侧所设置的漫射板103b一边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进行漫射一边进行透射。由此,从荧光管104所发出的光就一边在反射片103f与漫射板103b之间反复进行多次漫射与反射一边从漫射板103b射出并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120。
再者,荧光管104所发出的光一边在反射片103f与漫射板103b之间反复进行多次漫射与反射一边射出以后,通过在漫射板103b的前面侧所设置的多枚(在图1中为3枚)光学片134,而使漫射性与指向性得到控制。
光学片134被配置在中间框138的背面,具有使从光源单元103a射出的光进一步面内平均化或者使前面方向的亮度提高的指向性赋予功能。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学片134为3枚,从前面一侧即液晶面板120一侧起按顺序设有反射偏振板134a、棱镜片134b以及漫射片134c而构成。
反射偏振板134a具有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进行偏振以赋予指向性的功能。
棱镜片134b是在表面形成有例如三棱柱状棱镜图案的片状部件。图2的(a)是表示棱镜片的概略图,如图2的(a)所示那样,棱镜片134b在前面侧的表面上平行于左右方向而配置有三棱柱状的棱镜图案P。在被组装到液晶显示装置1(参照图1)上时,以棱镜图案P平行于荧光管104(参照图1)的方式被固定在背光装置103(参照图1)上,具有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的正面入射分量进行反射、并将倾斜入射分量集聚于正面方向的功能。
漫射片134c具有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在面内平均地进行漫射的功能。图2的(b)是表示漫射片的图。如图2的(b)所示那样,漫射片134c在前面侧具备例如由微小粒子组成的未图示的漫射粒子进行分散而设置的漫射部134c1,从背面侧入射的光的一部分被漫射反射。
漫射板103b使微粒子或气泡分散在例如丙烯等透明树脂中,以使荧光管104发出的光进行漫射反射以及漫射透射。
然后,漫射板103b与光学片134成为光学部件135。
背光装置103通过如上述那样所构成的光学部件135,将长管状的荧光管104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并在漫射区域内反复进行利用反射片103f或光学部件135自身的漫射反射,由此变换成从光学片134的前面发光的面光源。即、光学部件135是具有通过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返回到漫射区域内而变换成面光源的反射特性的部件。
在这里,反射特性表示在从光学部件135的背面入射了具有一定量的能量的光时,由光学部件135而产生的漫射反射分量的能量、漫射反射的指向特性等。在光学部件135均匀地形成的情况下,光学部件135的反射特性均匀并将光均匀地进行漫射反射,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变换成面光源。
这样所构成的背光装置103被配置在液晶面板120的背面,具有从背面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120的功能。
液晶面板120具有在2枚玻璃基板间夹持液晶的构成,并具有通过控制构成液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来控制从背光装置103射出的光的透射/遮断的作为光闸门的功能。
图3的(a)是表示液晶面板的布线与驱动电路的配置的图;(b)是表示TFT与像素电极的配置的图。
如图3的(a)所示那样,液晶面板120使信号布线120c与扫描布线120d呈格子状进行布线,具备用于驱动信号布线120c的信号布线驱动电路120a和用于驱动扫描布线120d的扫描布线驱动电路120b。
另外,如图3的(b)所示那样,在信号布线120c与扫描布线120d的格子点上连接对液晶120f进行驱动的TFT120e。若对扫描布线120d施加正的电压,则TFT120e使信号布线120c与像素电极120g之间导通。此时,从信号布线120c对像素电极120g施加与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依照该像素电极120g与对置电极120h之间的电压,液晶120f的闸门进行开闭。若液晶120f的闸门打开,则透射从图1所示的背光装置103射出的发光而成为较亮的像素。在液晶120f的闸门未打开的情况下就成为较暗的像素。
液晶120f的闸门的开闭与液晶上所施加的电压(≒像素电极120g与对置电极120h之间的电压)的关系依赖于所谓的液晶120f的显示模式。作为一般的针对电视接收机的液晶面板120的显示模式的一例,在液晶120f上所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较大时(5V左右)成为较亮的像素,在较小时(0V左右)成为较暗的像素。这时,在0V与5V之间的电压是非线性的,但电压的绝对值越大就变得越亮。并且,通过在0V与5V之间适当地进行划分就能够进行灰度显示。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定这些显示模式。
另外,在对TFT120e上所连接的扫描布线120d施加负电压的情况下,信号布线120c与像素电极120g之间就成为高电阻的状态,液晶120f上所施加的电压被保持。
这样,通过施加到扫描布线120d与信号布线120c的电压来控制液晶120f。
扫描布线驱动电路120b具有如下功能:以一定的周期例如依次从上向下,以对扫描布线120d之一施加预定电压的方式进行扫描。另外,信号布线驱动电路120a,将与扫描布线驱动电路120b施加着预定电压的扫描布线120d连接的各像素所对应的电压施加到各信号布线120c上。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就能够用施加有电压的扫描布线120d来设定较亮的像素和较暗的像素。并且,伴随着扫描布线驱动电路120b的扫描,信号布线驱动电路120a对各信号布线120c上施加的电压进行控制,由此就能够对所有的扫描布线120d设定较亮的像素和较暗的像素,就能够在液晶面板120上构成图像。
再者,信号布线驱动电路120a与扫描布线驱动电路120b采用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1(参照图1)上设置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构成即可。
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具有例如将液晶面板120上显示的图像信号作为每个液晶120f(参照图3的(b))的明暗信息来进行管理的功能。并且采用如下的构成即可,即:采用对扫描布线驱动电路120b进行控制从而依次从上向下对扫描布线120d之一施加预定电压的方式进行扫描,并且控制信号布线驱动电路120a,以使得与施加着预定电压的扫描布线120d连接着的TFT120e上所连接的信号布线120c的明暗信息相对应,对各信号布线120c施加预定电压。
液晶面板120具有如图3的(a)所示那样的有效显示区域Ld,在有效显示区域Ld上显示图像。
图4是表示光源单元的图。如图4所示那样,构成光源单元103a的框体的下框103c是在前面侧具有开口面的较浅的箱型部件,在与开口面对置的底面103d上被配置多个(在图4中为6个)荧光管104。下框103c的原材料并不进行限定,例如对铁等金属进行板金加工而形成。并且,为了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高效率地反射到前面侧,最好是在下框103c的内侧形成有易于反射光的反射面,在下框103c的内侧如上述那样配置有反射片103f。
作为形成反射面的方法,除配置反射片103f外还可以是例如涂敷白色或银色的反射率较高的涂料等方法。
在下框103c的内部例如用螺丝等将上侧模(遮盖部件)105固定在左右两端。上侧模件105是例如用树脂等所形成的部件,具有平行于下框103c的底面103d的上面部105b、和以从上面部105b向下框103c的底面103d下去的方式而形成的遮蔽板105a。并且,在下框103c的左右两侧设置的上侧模件105、105的对置的遮蔽板105a、105a之间的区域、以及下框103c所包围的区域上,形成下框103c的开口面侧开口的漫射区域D。以下,将漫射区域D的开口称为照射口Do。
漫射区域D是与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120显示图像的区域大致相等地形成的区域,背光装置103通过从照射口Do射出在光源单元103a上所形成的漫射区域D进行了漫射的光而从背面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120(参照图1)。
在覆盖照射口Do的位置设有液晶面板120,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的(a))位于照射口Do的端部。即,照射口Do的端部成为与有效显示区域Ld对应的位置。
并且,以覆盖照射口Do的方式而设有图1所示的光学部件135。
标记C所示的单点划线表示在下框103c内相互对置而设置的遮蔽板105a的中心,即作为漫射区域D的中心的左右中心。而且,设左右中心C与下框103c的左右中心以及照射口Do的左右中心大致一致。
另外,最好是上侧模件105具有通过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朝向照射口Do反射来进行散射的功能,最好是用进行散射反射的树脂来制造。
图5是表示在图4的X1-X1截面图上设有漫射板的状态的图,
在遮蔽板105a上设有与荧光管104相同数量的荧光管104贯通的固定槽105c,如图5所示那样,荧光管104的端部贯通。
荧光管104包括发出光的发光部104b、在其两端所形成的不发光的电极部104a,电极部104a贯通于固定槽105c。而且,电极部104a在用下框103c、(和下侧模件106)、上侧模件105所形成的遮盖区域S中通过电极支架103e而得以保持。即,上侧模件105是具有用遮蔽板105a将荧光管104的端部从发光部104b进行遮蔽的功能的遮盖部件。并且,荧光管104在遮盖区域S中从未图示的馈电部对电极部104a供给电力,使发光部104b发光。
这样,通过在遮盖区域S配置电极支架103e,遮蔽板105a(上侧模件105)就具有从漫射区域D遮蔽电极支架103e的功能。也就是说,使得从液晶显示装置1(参照图1)的显示区看不见电极支架103e。
进而,在遮盖区域S配置下侧模件106,电极支架103e被固定在下侧模件106上。下侧模件106是在遮盖区域S中以覆盖下框103c的内面的方式进行配置的部件,是具有将荧光管104的电极部104a与下框103c之间进行电绝缘的功能的绝缘部件。为此,下侧模件106用树脂等绝缘性较高的原材料而形成。
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1(参照图1),由于需要使从前面朝向背面的方向的厚度变薄,所以光源单元103a的厚度也需要变薄。并且,如图5所示那样,为了确保对收纳电极支架103e而言充分尺寸的遮盖区域S、和较大的漫射区域D这两者,上侧模件105的遮蔽板105a以从上面部105b的端部朝向下框103c的底面103d倾斜的方式形成。
虽然采用通过这样所形成的上侧模件105将荧光管104的端部(电极部104a)从发光部104b进行遮蔽的构成,但如上述那样由于光源单元103a的厚度较薄,所以在使用EEFL作为荧光管104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那样成为由金属等导体构成的电极部104a的一部分被显现在漫射区域D上的状态。
而且,由于电极部104a不发光,所以漫射区域D的端部附近就不被照明。
如以往那样,在光源单元103a的厚度较厚、在荧光管104与照射口Do(参照图4)之间确保充分距离的情况下,通过下框103c的漫射区域D中的散射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也被照明,背光装置103(参照图1)的亮度分布被平均化。并且,液晶面板120(参照图1)端部附近也被照明。但是,在厚度较薄的光源单元103a的情况下,下框103c也变薄,荧光管104与照射口Do的距离变短。并且,若荧光管104与照射口Do的距离较短,则从荧光管104发出的光就不会充分地进行漫射,所以即便通过光学片134(参照图1)光也不会充分地进行漫射反射。从而,背光装置103的亮度分布未被平均化,使两端部的亮度变低。并且,液晶面板120的端部附近未被照明。
再者,虽然图5表示光源单元103a的左端部,但由于右端部也是同样的构造,所以光源单元103a其两端部未被照明,背光装置103就成为其左右两端的亮度较低的亮度分布。
通过这样的左右两端的亮度较低的背光装置103的照明,液晶面板120(参照图1)上所显示的图像的左右两端就变暗而发生带状不均,观看液晶显示装置1(参照图1)的观看者就会察觉到不适感。
因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图1所示的漫射板103b或光学片134的形状进行变更来构成光学部件135,使反射特性在照射口Do(参照图4)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不同。而且,其特征是对在液晶面板120(参照图1)的左右两端发生的带状不均进行抑制。
图6的(a)是表示具备较照射口还小的漫射板的图;(b)是图6的(a)中的X2-X2截面图;(c)是表示背光装置的亮度分布的图,实线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亮度分布,虚线表示以往的亮度分布。
如图6的(a)所示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备使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的某一方或者两方的长度比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还短的漫射板103b。即,成为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未设有漫射板103b的构成。
例如在漫射板103b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照射口Do左右方向的长度还短的情况下,如图6的(b)所示那样,从荧光管104的发光部104b(参照图5)的端部附近向漫射片134c的端部附近一侧发出的光L,不经由漫射板103b而到达漫射片134c。
另一方面,从发光部104b的中央部发出的光L、或从发光部104b的端部附近向左右中心C一侧发出的光L,入射到漫射板103b进行漫射反射,并被返回到底面103d的方向。并且,一大部分在底面103d进行反射,再次入射到漫射板103b,一部分因底面103d的反射损失或吸收等而成为损失,在如此反复的同时到达漫射片134c。
通过这种构成,在漫射片134c的端部附近,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不经由漫射板103b而直接到达。从而,光L不通过漫射板103b进行漫射反射,使损失比例低于中央部附近而到达。另一方面,在漫射片134c的中央部侧,光L通过漫射板103b进行漫射反射,使损失比例高于端部附近而到达。从而,在漫射片134c的端部附近,低损失的光L到达,在中央部附近损失较大的光L到达。
进而,在漫射板103b的中央部和端部的中间区域(例如图6的(c)中D2所示的区域),由发光部104b所产生的光L以与漫射板103b的中央部大致同等的比例进行漫射反射,被返回到底面103d一侧。这一光L通过底面103d再次被反射到漫射板103b一侧,但一部分朝向漫射板103b的端部一侧,在端部没有通过漫射板103b进行漫射反射,所以发光部104b的中央部和端部的中间区域所产生的光L的一部分就照射至端部。根据以上的效果,与背光装置103的中央部附近相比,端部附近一方向前面一侧的光L的透射率提高。
如上述那样,在以荧光管104作为光源的情况下,尤其是端部附近的发光量较少,所以通过本实施方式从背光装置103的中央部向端部的亮度倾斜就得以缓和,显示区域端部的带状不均变得不显眼。
这样,通过使反射特性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不同,如图6的(c)实线所示那样,在背光装置103(参照图1)的端部附近,就能够确保虚线所示的根据以往的反射特性而获得的亮度以上的亮度,并确认到能够取得改善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不足这样的出色效果(图中D3所示的区域)。
另外,图6的(c)中D2所示的区域是实线所示的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亮度分布低于虚线所示的根据以往的反射特性而获得的亮度。
以往,由于以覆盖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参照图6的(b))整个面的方式而设有漫射板103b,所以荧光管104(参照图1)发出的光就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向左右中心C(参照图4)缓慢地增加,背光装置103中的亮度分布如图6的(c)虚线所示那样,以向左右中心C缓慢上升的方式分布。
与此不同,由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漫射板103b(参照图6的(b))是设在照射口Do的中央部侧的构成,所以漫射板103b的端部存在于照射口Do。从荧光管104向漫射板103b的端部的外侧发出的光L未入射到漫射板103b,所以入射到漫射板103b的端部的光L变少,在背光装置103的与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与虚线所示的以往的亮度分布相比亮度变低。
这样,与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的背光装置103的亮度较以往的亮度分布中的亮度变低,从而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其亮度倾斜变得缓和。通过这样,即便在液晶面板120(参照图6的(b))中,亮度从中心部侧向端部附近缓慢地降低,能够减小带给观看者的不适感。
虽然图6的(b)、(c)就背光装置103的左右方向进行表示,但在使漫射板103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短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上下方向的情况下,就从背光装置103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心向上下的端部附近,看到与图6的(c)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亮度分布同样的亮度分布。
另外,虽然在图6的(a)中示出漫射板103b的上下左右的长度短于照射口Do的上下左右的方式,但也可以是仅上下或者仅左右的长度比照射口Do还短的构成。
进而,还可以是上下的某一方的长度、或者左右的某一方的长度比照射口Do还短的构成。
在这里,可知如果将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设为从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的(a))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而形成的区域,就将获得合适的背光装置103的亮度分布,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从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而形成的区域设为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
再者,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漫射板103b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所以无法用图1所示的上侧模件105来保持漫射板103b。因而,考虑用例如具有与漫射板103b相同折射率的透明粘着剂将漫射板103b粘结到漫射片134c等方法。另外还可以是在下框103c上具备对漫射板103b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的构成等,对漫射板103b进行固定的方法并不限定。
<变形例1-1>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1-1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使漫射板103b的尺寸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构成,但是使漫射片134c或者棱镜片134b的尺寸小于照射口Do的构成也可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的作用效果。图7的(a)是表示在图6的(a)的X2-X2截面中使漫射片小于照射口的图;(b)是表示在图6的(a)的X2-X2截面中使棱镜片小于照射口的图。通过这样进行构成,就能够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不设置漫射片134c与棱镜片134b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
在这里,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是指使左右方向的长度或者上下方向的长度的至少一方比照射口Do还短。
这样,在使漫射片134c与棱镜片134b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情况下,到达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即液晶面板120的端部附近的、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由于通过的光学片134较少所以漫射的尺寸较小、明亮度的降低较小(棱镜片134b通过全面棱镜形状而尤其反射正面入射光)。即,光学部件135被形成为反射特性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与中央部侧不同。
若对比照射口Do的中央部侧与端部附近,则如上述那样中央部侧一方到达的光量较多所以中央部侧一方变得较亮,但如上述那样较亮光也会到达端部附近,所以能够改善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即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不足。因此,就能够取得与使漫射板103b的尺寸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情况同等的效果。
再者,比照射口Do还小的光学片134既可以是漫射片134c或者棱镜片134b的任意一方,也可以是漫射片134c与棱镜片134b这两方。
另外,在变形例1-1中,漫射板103b既可以小于照射口Do,也可以不小于照射口Do。
再者,在变形例1-1中,也是将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a))的端部所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所形成的区域设为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
<变形例1-2>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2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有棱镜片134b作为光学片134。如图2的(a)所示那样,棱镜片134b在前面侧的表面上使三棱柱状的棱镜图案P平行于左右方向进行配置。在被组装到液晶显示装置1(参照图1)上时,以棱镜图案P平行于荧光管104(参照图1)的方式被固定在光源单元103a(参照图1)上,具有如下功能,即: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的正面入射光进行反射,并将倾斜入射光向正面方向进行集聚。
在变形例1-2中,使棱镜图案P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参照图8的(b))还短。图8的(a)是表示棱镜图案被形成在中央部侧的棱镜片的图;(b)是图8的(a)中的X3-X3截面图;(c)是表示端部附近的形成密度较小的棱镜图案的图。
如图8的(a)所示那样,与变形例1-2有关的棱镜片134b其棱镜图案P仅被形成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侧。并且,如图8的(b)所示那样,以棱镜图案P被配置在照射口Do的中央部侧的方式来配置棱镜片134b。即,在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不形成棱镜图案P。
再者,虽然图8的(a)是在棱镜片134b的左右两端未形成棱镜图案P的构成,但也可以是在上下两端不形成棱镜图案P的构成。进而,还可以是在左右两端以及上下两端不形成棱镜图案P的构成。
如上述那样,棱镜片134b通过棱镜图案P对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进行反射,但若在棱镜片134b的端部附近不形成棱镜图案P,则到达棱镜片134b的端部附近的光L其反射分量就变少。由于构成为棱镜片134b的端部附近对应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所以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反射特性将变得不同。
若光L用棱镜图案P进行反射则如上述那样损失将变大,明亮度降低而变暗,所以用棱镜图案P进行反射的光L与不进行反射的光L在明亮度上将发生差异。
由于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设有不形成棱镜图案P的棱镜片134b的端部附近,所以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到达比中央部侧更亮的光。若对比照射口Do处的中央部侧与端部附近,则中央部侧一方到达的光量较多所以中央部侧一方变得较亮,但亮光也会到达端部附近。从而,能够改善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即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不足。因此,就能够取得与使漫射板103b的尺寸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情况同等的效果。
进而,在变形例1-2的情况下,棱镜片134b的外形与漫射片134c以及反射偏振板134a的外形尺寸相同,所以能够获得如下的出色效果,即:在组装液晶显示装置1(参照图1)时即便没有留出正确的位置,也能够将棱镜图案P配置在照射口Do的中央部侧。
另外,虽然在图8的(a)中记载有在棱镜片134b的端部附近不形成棱镜图案P的构成,但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从棱镜片134b的中央部侧向端部附近,棱镜图案P的形成密度逐渐减小。
这例如图8的(c)所示那样,通过以朝向棱镜片134b的端部附近加宽形成间隔的方式形成棱镜图案P,能够使形成密度逐渐减小。
通过这样进行形成,基于棱镜图案P的反射特性就向棱镜片134b的端部附近、即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平滑地进行变化,背光装置103的亮度分布也向端部附近平滑地进行变化。
因此,液晶面板120上所显示的图像的变化也变得更加平滑,能够给与观看者自然的印象。
再者,在变形例1-2中,也是将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a))的端部所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所形成的区域设为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
<变形例1-3>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3进行说明。图9的(a)是表示带棱镜漫射板的图;(b)是在图6的(a)的X2-X2截面上设有带棱镜漫射板的图。如图9的(b)所示那样,在变形例1-3中,作为漫射板103b设有在前面侧的表面具有棱镜图案的带棱镜漫射板103b1。
如图9的(a)所示那样,带棱镜漫射板103b1在前面侧的表面上使三棱柱状的棱镜图案P平行于左右方向进行配置。而且,如图9的(b)所示那样,以棱镜图案P平行于荧光管104的方式被固定在光源单元103a上,具有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
进而,在变形例1-3中,其特征是如图9的(a)所示那样在带棱镜漫射板103b1的端部附近不形成棱镜图案P。即,在带棱镜漫射板103b1的端部附近设有不形成棱镜图案P的平面部F。并且,由于带棱镜漫射板103b1的端部附近以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对应的方式而构成,所以如图9的(b)所示那样,在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不形成棱镜图案P。
如上述那样,带棱镜漫射板103b1通过棱镜图案P将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发生到上下方向(参照图9的(a)),但在平面部F中,到达带棱镜漫射板103b1的端部附近的光L不进行反射。
若光L用棱镜图案P进行反射则损失变大,明亮度降低而变暗。从而,用棱镜图案P进行反射的光L和不反射的光L在明亮度上将发生差异。
再者,虽然在图9的(a)中,平面部F被形成在带棱镜漫射板103b1的左右两端,但也可以是形成在上下两端的构成。进而,还可以是在左右两端以及上下两端形成平面部F的构成。
由于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设有不形成棱镜图案P的平面部F,所以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到达比中央部侧更亮的光。即,以反射特性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不同的方式而形成光学部件135。
若在照射口Do对比中央部侧和端部附近,则中央部侧一方到达的光量较多所以中央部侧一方变得较亮,但通过在端部附近也达到较亮的光,就能够改善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即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不足。由此,就能够取得与使漫射板103b的尺寸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情况同等的效果。
另外,在图9的(a)中记载有在带棱镜漫射板103b1的端部附近不形成棱镜图案P的构成,但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从带棱镜漫射板103b1的中心部侧向端部附近,棱镜图案P的形成密度逐渐减小。
这例如与图8的(c)所示的棱镜片134b同样地通过以朝向端部附近加宽形成间隔的方式形成棱镜图案P,从而能够使形成密度逐渐减小。
通过这样进行形成,基于棱镜图案P的反射特性就向带棱镜漫射板103b1的端部附近平滑地进行变化,所以照射口Do的反射特性就从中央部侧向端部附近平滑地进行变化,背光装置103的亮度分布也向端部附近平滑地进行变化。
因此,液晶面板120上所显示的图像的变化也变得更加平滑,能够给与观看者自然的印象。
再者,由于在变形例1-3中具备带棱镜漫射板103b1,所以也可以不具备棱镜片134b。
另外,在变形例1-3中,也是将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a))的端部所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所形成的区域设为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
<变形例1-4>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4进行说明。图10是图6的(a)中的X2-X2截面图,是表示变形例1-4的图。如图10所示那样,在变形例1-4中,其特征是在漫射片134c上所形成的漫射部134c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还短。
如上述那样,漫射片134c具有将荧光管104发出并从背面侧入射的光L用在前面侧所形成的漫射部134c1进行漫射的功能。此时,若漫射部134c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照射口Do短,则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就不通过漫射部134c1进行漫射。即,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反射特性不同。
由于通过漫射部134c1进行漫射的光L其漫射较大,明亮度降低,所以在没有漫射部134c1的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明亮度不降低的光L到达。
若在照射口Do对比中央部侧和端部附近,则中央部侧一方到达的光量较多所以中央部侧一方变得较亮,但通过在端部附近也达到亮光,就能够改善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即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不足。从而,就能够取得与使漫射板103b的尺寸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情况同等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在与变形例1-4有关的漫射片134c的、漫射部134c1形成的部分和不形成的部分的边界部,使漫射部134c1上所设置的、例如微小粒子构成的未图示的漫射粒子的配置密度发生从中央部侧向端部附近逐渐减小这样的平滑变化。
在这里,漫射粒子的配置密度为每单位面积所设置的漫射粒子的数量。
通过这样进行形成,漫射部134c1对光L进行漫射的尺寸就从漫射片134c的中央部侧向端部附近逐渐减小。即,由于漫射片134c的反射特性平滑地进行变化,所以照射口Do的反射特性从中央部侧向端部附近平滑地进行变化,背光装置103的亮度分布也平滑地进行变化。
从而,液晶面板120上所显示的图像的变化也变得平滑,能够给与观看者自然的印象。
再者,在将光学片134全部设为漫射片134c的情况下,既可以是使1枚漫射片134c的漫射部134c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短的构成,也可以是使所有漫射片134c的漫射部134c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照射口Do短的构成。进而,还可以是使漫射部134c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照射口Do短的漫射片134c、和不使漫射部134c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短的漫射片134c混在一起的构成。
另外,既可以是漫射部134c1的长度在图2的(b)所示的上下方向上比照射口Do短的构成,也可以是使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两者比照射口Do短的构成。
另外,在变形例1-4中,也是将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a))的端部所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所形成的区域设为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的(a)是表示与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光学片与背光装置的构成的图。
如图11的(a)所示那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取设光学片134为4枚构成,在漫射片134c与漫射板103b之间具备微反射部件134d的构造。
微反射部件134d是由折射率与漫射板103b不同的透明原材料构成的薄片,例如能够使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薄膜等。
微反射部件134d具有将从漫射板103b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并将剩余的进行透射的功能,经过反射的光一边与漫射板103b之间反复进行多次反射一边射出到漫射片134c一侧。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微反射部件134d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即,采取微反射部件134d左右方向的长度与上下方向的长度至少一方比照射口Do的长度短的构成。通过这种构成,成为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不设置微反射部件134d构成。
图11的(b)是图11的(a)中的X4-X4截面图,(c)是表示在中央具有开口部的微反射部件的图。
若如图11的(b)所示那样,将例如左右的长度比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短的微反射部件134d配置在照射口Do的中央部侧,则设有微反射部件134d的照射口Do的中央部侧,通过微反射部件134d将从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的一部分反射到荧光管104一侧,所以到达漫射片134c的光L的量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不存在微反射部件134d,所以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不会用微反射部件134d进行反射而到达。即,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与中央部侧反射特性不同。
由此,到达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即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光L的量就变多,能够改善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不足。从而,能够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效果。
再者,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微反射部件134d,还可以如图11的(c)所示那样是在中央部附近具备开口部134d1的形状。通过这样进行构成,就成为在照射口Do的中央部附近不设置微反射部件134d的构成。
如上述那样,由于微反射部件134d将荧光管104(参照图11的(b))发出的光L的一部分反射到荧光管104一侧,所以设有微反射部件134d的区域,背光装置103(参照图11的(b)的亮度将下降。
如图11的(c)所示那样在微反射部件134d的中央部附近具备开口部134d1的情况下,照射口Do(参照图11的(b))的中央部附近,光L不会用微反射部件134d进行反射而到达,所以具备微反射部件134d而不会降低背光装置103的中央部附近的亮度。
再者,开口部134d的尺寸并不进行限定,基于光学部件135所要求的反射特性进行适当设定即可。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将从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的(a))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所形成的区域设为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
<变形例2-1>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2-1进行说明。图12的(a)是表示漫射片上所形成的微反射部的图;(b)是图11的(a)中的X4-X4截面图,是表示变形例2-1的构成的图。
如图12的(a)所示那样,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1采取不具有微反射部件134d,而是在漫射片134c的前面侧的表面形成微反射部134c2的构成。并且,如图12的(a)所示那样,微反射部134c2在漫射片134c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附近不形成,而是在表面形状为长方形的漫射片134c上微反射部134c2呈口字型形成。在这里,未形成漫射片134c的微反射部134c2的中央部附近的尺寸基于光学部件135所要求的反射特性进行适当设定即可。
再者,还可以是微反射部134c2形成在漫射片134c的背面一侧的构成。
由于构成为漫射片134c的端部附近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对应,所以就成为如下的构成:通过在漫射片134c的外周部不形成微反射部134c2,就在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不形成微反射部134c2。
微反射部134c2通过将折射率与漫射片134c不同的透明成分固定在漫射片134c的表面而形成,例如,能够通过在漫射片134c的表面涂敷透明电极(ZnO等)而形成。
然后,如图12的(b)所示那样,以微反射部134c2被配置在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内侧的方式,使漫射片134c固定在光源单元103a上。
微反射部134c2具有将从漫射板103b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并将剩余的进行透射的功能,经过反射的光一边在漫射板103b之间反复进行多次反射一边将光L射出到前面一侧。
若如图12的(b)所示那样配置微反射部134c2,则设有微反射部134c2的部分通过微反射部134c2将从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的一部分反射到荧光管104一侧,所以到达棱镜片134b的光L的量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不存在微反射部134c2,所以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不会用微反射部134c2进行反射而到达棱镜片134b。即,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反射特性不同。
由此,到达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即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光L的量就相对地变多,能够改善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不足。从而,就能够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效果。
再者,在变形例2-1中,由于如图12的(b)所示那样,在漫射片134c的中央部附近不设置微反射部134c2,所以与漫射片134c的中央部附近对应的、照射口Do的中央部附近,光L不会用微反射部134c2进行反射而到达。由此,就具备微反射部134c2而不会使背光装置103的中央部附近的亮度下降。
另外,在变形例2-1中,也是将从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的(a))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所形成的区域设为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
<变形例2-2>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2-2进行说明。图13的(a)是表示漫射板上所形成的光幕的图;(b)是图11中的X4-X4截面图,是表示变形例2-2的构成的图。
如图13的(a)所示那样,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2-2是在漫射板103b的背面侧的表面形成光幕103b2。并且,如图13的(a)所示那样,光幕103b2不在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与中央部附近形成,而是在表面形状为长方形的漫射板103b上光幕103b2呈口字型形成。这样,通过在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不形成光幕103b2,成为在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不形成光幕103b2的构成。在这里,漫射板103b的未形成光幕103b2的中央部附近的尺寸基于光学部件135所要求的反射特性进行适当设定即可。
然后,如图13的(b)所示那样,以光幕103b2被配置在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内侧的方式,使漫射板103b固定在光源单元103a上。
光幕103b2通过将例如由铝等构成的点状图案印刷在表面上而形成,具有通过其尺寸及配置的疏密来调节光的透射量的功能。在图案印刷的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光的透射量较少,在图案印刷的密度较小的情况下透明的部分变多,光的透射量变多。即,具备作为限制向漫射板103b的入射量的入射限制区域的功能。
在变形例2-2中,由于在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不形成光幕103b2,所以从荧光管104发出的光L,在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能够入射量不受限制地进行入射。另一方面,关于光幕103b2被形成的中央部侧的区域,由于入射到漫射板103b的光L的透射量受到限制,所以入射到漫射板103b的光L的透射量减少。即,反射特性在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不同。而且,由于构成为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与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对应,所以反射特性在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与中央部侧变得不同。由此,到达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即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光L的量就相对地变多。而且,能够改善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不足,并能够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等的效果。
再者,如图13的(a)所示那样,通过在漫射板103b的中央部附近不形成光幕103b2,与漫射板103b的中央部附近对应的、照射口Do的中央部附近,光L不会通过光幕103b2抑制入射而到达。因此,具备光幕103b2而不会降低背光装置103的中央部附近的亮度。
另外,还可以在与变形例2-2有关的漫射板103b的光幕103b2形成的部分和不形成的部分的边界部,例如使形成光幕103b2的点状图案的印刷密度进行从中央部侧向端部附近逐渐减小这样的平滑变化。
通过这样进行形成,由于漫射板103b的反射特性、即照射口Do的反射特性从中央部侧向端部附近平滑地进行变化,所以背光装置103的亮度分布也平滑地进行变化。
从而,液晶面板120上所显示的图像的变化也变得平滑,能够给与观看者自然的印象。
再者,在变形例2-2中,也是将从与液晶面板120的有效显示区域Ld(参照图3的(a))的端部对应的位置起以2~12mm的宽度所形成的区域设为照射口Do的端部附近。
另外,荧光管104的电极部104a(参照图1)大多用反射率较低的金属而制作,有时候在电极部104a光被吸收,背光装置103(参照图1)的端部附近的亮度降低。为了缓和这种现象,例如图14所示那样,还可以在上侧模件105的固定槽105c上形成覆盖电极部104a的前两侧的前面遮盖105d。图14是图4的X1-X1截面图,是表示在上侧模具备前面遮盖的图。
如图14所示那样,通过具备覆盖电极部104a的前面侧的前面遮盖105d,就能够使从前面侧反射到电极部104a一侧的光L再次反射到前面侧而不会吸收,以抑制入射到漫射板103b的端部附近的光L量的减少。由此,就能够抑制背光装置103(参照图1)的端部附近的亮度降低。
并且,通过在具备形成有前面遮盖105d的光源单元103a的背光装置103(参照图1)上应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就能够有效地改善背光装置103的端部附近的亮度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分别组合起来进行使用。例如还可以是将第一实施方式与其变形例1-1进行组合,以使漫射板103b(参照图6的(a))与漫射片134c或者棱镜片134b(参照图7的(a))的尺寸小于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参照图6的(a))的构成。
另外,还可以采取将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进行组合,而具备比漫射区域D的照射口Do的尺寸还小的漫射板103b(参照图6的(a))、和微反射部件134d(参照图11的(a))的构成。
如此,还可以采取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适当组合起来的构成。

Claims (19)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备:
液晶面板;
发出对上述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光的光源单元;以及
具有将上述光源单元发出的光变换成面光源的反射特性的光学部件,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单元包括:
具有开口面的框体;
设在处于上述框体的内部、且设置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背面的光源;以及
具有遮蔽板的遮盖部件,其中遮蔽板用于形成对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散射的漫射区域,
上述遮盖部件使上述遮蔽板相对置而在上述框体内部的两端部被配置有两个,并在对置的上述遮蔽板所夹着的区域和上述框体所包围的区域形成上述框体的开口面侧开口的上述漫射区域,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漫射板、棱镜片或漫射片,其中,上述漫射板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漫透射后将其变换成面光源;上述棱镜片形成有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后散射的棱镜图案;上述漫射片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漫射,
上述光学部件覆盖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而设置,并且,上述漫射板、上述棱镜片或上述漫射片不形成在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从而上述光学部件被形成为:在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上述反射特性不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由发光的部分和不发光的部分构成,上述不发光的部分的一部分显现在上述漫射区域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漫射板,该漫射板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漫透射而变换成面光源,
在上述漫射板上形成有限制上述光的入射量的入射限制区域,
并且通过不在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上述入射限制区域,而使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的上述反射特性不同。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入射限制区域用印刷点状的图案所获得的光幕来形成。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入射限制区域未形成在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中央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漫射片,该漫射片形成有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漫射的漫射部和将上述光的一部分反射到上述光源一侧的微反射部,
通过在形成有上述微反射部的漫射片的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不形成上述微反射部,而使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的上述反射特性不同。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反射部由在上述漫射片的表面所形成的透明电极构成。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反射部未形成在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中央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棱镜片,该棱镜片形成有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后散射的棱镜图案,
上述棱镜图案未形成在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从而使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的上述反射特性不同。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微反射部件,该微反射部件将上述光源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反射,
通过在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不设置上述微反射部件,而使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和中央部侧的上述反射特性不同。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中央部附近未设置上述微反射部件。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被形成为: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中央部侧向端部附近,使上述反射特性逐渐变化。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漫射板,该漫射板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漫透射而变换成面光源,
在上述漫射板上用印刷点状图案的光幕来形成限制上述光的入射量的入射限制区域,
从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中央部侧对应的位置开始至与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述光幕的上述点状图案的印刷密度逐渐减小。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带棱镜漫射板,该带棱镜漫射板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漫透射,并且用在表面所形成的棱镜图案使上述光进行折射、散射后变换成面光源,
从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中央部侧对应的位置开始至与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述带棱镜漫射板的上述棱镜图案形成的密度逐渐减小。
15.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棱镜片,该棱镜片形成有使上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后散射的棱镜图案,
从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中央部侧对应的位置开始至与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述棱镜片的上述棱镜图案形成的密度逐渐减小。
16.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漫射片,该漫射片形成有使上述光进行漫射的漫射部以使上述光进行漫射,
从与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中央部侧对应的位置开始至与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述漫射部使光进行漫射的尺寸逐渐减小。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漫射区域的开口的端部附近是从上述液晶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端部开始,以2~12mm的宽度形成的区域。
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是长管状的荧光管,
上述遮蔽板被设置为:使其从上述漫射区域遮蔽上述荧光管的端部。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是LED。
CN2008101499100A 2007-10-15 2008-10-15 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4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8439 2007-10-15
JP2007268439A JP5305629B2 (ja) 2007-10-15 2007-10-15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68439 2007-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4077A CN101414077A (zh) 2009-04-22
CN101414077B true CN101414077B (zh) 2013-05-08

Family

ID=40533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991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4077B (zh) 2007-10-15 2008-10-15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90491B2 (zh)
JP (1) JP5305629B2 (zh)
CN (1) CN101414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0650A (en) * 2008-11-28 2010-06-01 Au Optronics Corp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flat display u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JP6102919B2 (ja) * 2012-04-27 2017-03-29 株式会社ニコン 導光板、光源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4763918B (zh) * 2014-01-06 2018-05-25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112147814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4846272A (zh) * 2019-12-26 2022-08-02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0422A (ja) * 1986-10-29 1988-05-14 Hitachi Ltd 透過形液晶表示装置
JPH06273763A (ja) * 1993-03-22 1994-09-30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3500726B2 (ja) 1994-09-30 2004-02-23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
JP2530296B2 (ja) 1995-02-13 1996-09-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10319860A (ja) * 1997-05-23 1998-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ES2201673T3 (es) 1998-02-11 2004-03-16 Rtp Pharma Corporation Combinacion de esteroides y acidos grasos poiinsaturados para el tratamiento de estados inflamatorios.
JP2001091945A (ja) * 1999-09-22 2001-04-06 Advanced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CN100440005C (zh) * 2003-07-30 2008-12-03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001973B1 (ko) * 2004-04-12 2010-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101041053B1 (ko) 2004-07-21 2011-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0489617C (zh) 2005-04-14 2009-05-20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JP4655745B2 (ja) * 2005-04-27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
KR20070023844A (ko) * 2005-08-25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몰드 프레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표시 장치
KR101183418B1 (ko) 2005-12-30 2012-09-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외부 전극 형광램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269293B1 (ko) * 2006-06-30 2013-05-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4842735B2 (ja) * 2006-08-25 2011-12-21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US8164712B2 (en) * 2007-09-28 2012-04-24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098263A (ja) * 2007-10-15 2009-05-07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96951A1 (en) 2009-04-16
US7990491B2 (en) 2011-08-02
CN101414077A (zh) 2009-04-22
JP2009098312A (ja) 2009-05-07
JP5305629B2 (ja)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51089A (en) Reflection type display with light waveguide with inclined and planar surface sections
US4196973A (en) Transflector for illuminated electrooptic displays
US4909604A (en) Light source device
US6379017B2 (en) Illuminating system
CN105572783B (zh) 一种导光板、含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JP2810053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193221B (zh) 显示装置
TWI238910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a light collecting device
CN100565298C (zh) 面状光源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US2001002425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1819351A (zh) 用于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单元及其驱动方法
CN10141407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35952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121114A (zh) 具有二向色滤光器的显示装置
JP2017515137A (ja) コントラストを改善した表示装置
US20100328555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750795A (zh) 全透型液晶显示模组
CN205247012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90060067A (ko) 확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1082725A (zh) 液晶显示器件
WO2007049373A1 (ja) 光源装置、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3327172B2 (ja) 液晶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0021224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04904B1 (ko) 광원 패키지 및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9028377U (zh) 背光模组和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LC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PS ALPHA SUPPORT CO., LTD.

Owner name: IPS ALPHA SUPPORT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928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before: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928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after: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