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1716B - 虎杖苷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虎杖苷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1716B
CN101411716B CN2008100403384A CN200810040338A CN101411716B CN 101411716 B CN101411716 B CN 101411716B CN 2008100403384 A CN2008100403384 A CN 2008100403384A CN 200810040338 A CN200810040338 A CN 200810040338A CN 101411716 B CN101411716 B CN 101411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gonin
dementia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polygoni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403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1716A (zh
Inventor
肖凯
姜远英
曹永兵
黄金灵
陈万生
丁雪鹰
蔺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filed Critic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MMU
Priority to CN2008100403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1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1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1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1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17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用途。经体外研究试验显示,虎杖苷对大鼠多发性梗塞性脑缺血损伤等造成的病理损伤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因而虎杖甙可用于制备抗血管性痴呆产品和抗老年性痴呆产品,特别是药物;其使用方式包括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化学物质联合使用。痴呆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发病频率显著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本发明为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来源,对开发利用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Description

虎杖苷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和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即虎杖提取物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用于制备抗血管性痴呆和抗老年性痴呆产品的用途,再具体地说是涉及中药提取物虎杖苷即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piceid,polydatin,以下简称:虎杖苷)用于制备抗血管性痴呆和抗老年性痴呆产品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一)虎杖的研究概况
1、概述
虎杖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植物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茎。多生于山谷、溪旁或岸边,为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米以上。
虎杖是蓼科中非常著名的中药。中医认为,虎杖性味苦、平,具有祛风,利湿,破瘀,通经的功效;能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疮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等疾病。虎杖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河南、陕西、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中部及南部地区,春秋均可采挖。
由于近年来人们发现虎杖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已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近代药理学实验表明虎杖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在体外对多种细菌及病毒有抑制和灭活作用。例如其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病毒及埃可II型等均有抑制作用(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1)[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434-439;Namba T,Kurokawa M,Kadota S,Shiraki K.Development of antiviral therapeutic agents from traditional medicines.Yakugaku Zasshi,1998,118(9):383-400),虎杖与黄芪联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有很好的协同抑制作用(王志洁,程仲敏,方学韫.虎杖黄芪联用抗I型疱疹病毒药效分析.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76-180.)。虎杖醇提物和水提物体外显示了较强的抗HBV活性(Chang JS,LiuHW,Wang KC,Chen MC,Chiang LC et al.Ethanol extract of Polygonum cuspidatum inhibitshepatitis B virus in a stable HBV-producing cell line.Antiviral Research,2005,66:29-34.)。虎杖水提液在体外可以抑制HIV-1表面的gp120与细胞表面的CD4结合,抑制HIV-1感染MT-4细胞,而且对HIV-1的逆转录酶具有显著的灭活作用(Jiang Y,Sano K,Molimato S,et al.Anti-HIV-1 activity of Polygonum cuspidatum extract in vitro.Japanese Archives of SexuallyTransmitted diseases,1994,5(1):138-146.);在体内虎杖水提液可以抑制LP-BM5病毒导致的艾滋病模型鼠的脾肿大、免疫抑制及病毒血症等(蒋岩,王红霞,鲍作义,等.用鼠艾滋病模型评价虎杖水提液的抗病毒作用.中国病毒学,1998,13(4):306-311.)。
虎杖中主要含有二苯乙烯类(stilbene,即:菧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
发明人曾经对于虎杖的水溶性部位进行了系统研究,分离得到了一系列新的化学成分。新化合物包括带硫酸酯基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钠或钾盐(Xiao K.,Xuan L.,Xu Y.,BaiD.Stilbene glycoside sulfates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J.Nat.Prod.2000,63(10):1373-1376),二苯乙烯苷类二聚体(Xiao K.,Xuan L.,Xu Y.,Bai D.,Zhong D.,Wu H.,WangZ.;Zhang N.Dimeric stilbene glycosides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Europ.J.Org.Chem.2002:564-568),苯丙素类成分(Xiao K.,Xuan L.,Xu Y.,Bai D.,Zhong D.Constituents fromPolygonum cuspidatum.Chem.& Pharm.Bull.2002,50(5):605-608)。另外还包括一些已知的化合物等(肖凯,宣利江,徐亚明等.虎杖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12-14;肖凯,宣利江,徐亚明等.虎杖的水溶性成分研究,中草药.2003,34(6):496-498)。其中的化合物1-10为从虎杖中分离得到的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是10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皆为C20H21O11SNa或者C20H21O11SK,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021
  R1    R2    R3    R4      R5         R1    R2    R3    R4    R5
1 SO3M  H     H     H     H         6 SO3M   H     H     H     H
2 H    SO3M   H     H     H         7  H    SO3M   H     H     H
3 H     H   SO3M    H     H         8  H     H   SO3M    H     H
4 H     H     H   SO3M    H         9  H     H     H   SO3M    H
5 H     H     H     H   SO3M        10 H     H     H     H   SO3M
                         M=Na+or K+
2、虎杖苷的化学结构与制备方法
虎杖苷(polydatin)是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3,4’,5-三羟基菧-3-O-β-D-葡萄糖苷(3,4’,5-trihydroxy-3-O-β-D-glucoside),苷元是白藜芦醇,故虎杖苷又称白藜芦醇苷(piceid),即:(E)-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E)-resveratrol-3-O-β-D-glucopyranside),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从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Zucc.)中发现的(Nonomura,S.;Kanagawa,H.;Shin,H.;Makimoto,A.Yakugaku Zasshi 1963,83,988-990.)。
虎杖苷为从虎杖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20H22O11,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031
该化合物为白色结晶,易溶于甲醇、95%乙醇、丙酮等极性较大的溶剂,微溶于水。分子式C20H22O8,MW:390;mp.245~246℃,白色针晶,易溶于甲醇、丙酮;[α]D20=+34.5°;UV(λmax):217,307,302nm;IR(KBr)vmax 3375,3020,2924,1606,1310,1174,1075,1019,839cm-11H NMR(400MHz,CD3COCD3)δ(ppm):7.42(2H d,J=8.6Hz,H-2′,6′),7.09(1H d,J=16.4Hz,H-β),6.91(1H d,J=16.4Hz,H-α),6.84(2H d,J=8.7Hz,H-3′,5′),6.79(1H t,J=2Hz,H-2),6.68(1H t,H-6),6.51(1H t,J=2Hz,H-4),4.94(1Hd,J=7.6Hz,H-1″),3.94(1H dd,J=11.8,2.5Hz,H-6″α),3.72(1H dd,J=11.8,5.9Hz,H-6″β),3.6-3.4(4H,H-2″,3″,4″,5″);HR ESI-MS(m/z):391.1376;与文献数据一致(①Nonomura,S.;Kanagawa,H.;Shin,H.;Makimoto,A.Yakugaku Zasshi 1963,83,988-990;②Chu X,Sun AL,Liu RM.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five compounds from theChinese medicinal herb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J.Chromato gr.A,2005,1097:33-39)。
另外,虎杖苷还存在于葡萄等植物中(Waterhouse AL,Lamuela-Raventbs RM.Theoccurrence ofpiceid,astilbene glucoside,in grape berries.Phytochemistry 1994,37,571-573.)
分离提纯方法:如高速逆流色谱法(①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sveratrol and piceid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Journal ofChromatography A,2001,907(1-2):343-346;②Chu X,Sun AL,Liu RM.Preparative isolationand purification of five compounds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al herb Polygonum cuspidatumSieb.et Zucc,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J.Chromatogr.A,2005,1097:33-39)、大孔树脂法等。
3、虎杖苷的药理研究进展
虎杖苷在心血管方面显示了显著的药理活性。例如,阻止鼠的肝脏吸收甘油三酯与胆固醇,能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与LDL-ch(复合物)的水平及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参数(Arichi,H.;Kimura,Y.;Okuda,H.;Baba,K.;Kozawa,M.;Arichi,S.Chem.Pharm.Bull.1982,30,1766-1770.),虎杖苷能防止动脉内皮损伤性血栓的形成(①Wang,Y.-Z.;Luo,S.-F.;Zhang,P.-W.;Yu,C.-L.Acta Pharmacol.Sin.1995,16(2):159-162;②朱智明,刘伊丽,万华印,瞿文生,高晓,黄祖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15(2):149-151;③余传林,张佩文,罗盛康,刘秋菊,李锐松.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2):33-35;④张佩文,王跃忠,余传林,骆苏芳.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3):23-26.)、抑制血小板聚集和TXA2的产生(①Shan,C.-W.;Yang,S.-Q.;He,H.-D.;Shao,S.-L.;Zhang,P.-W.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1990,11,527-530;②骆苏芳,余传林,张莉莎,张佩文.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3,7(2):130-132;③杨素琴,单春文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12(1):57;④朱智明,刘伊丽,张荣华.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4):202.)。
虎杖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途径是通过前列腺系统,还可能与增加前列环素(简称:PGI2)的释放(Zhang,P.-W.;Yu,C.-L;Wang,Y.-Z.;et al.Acta,Pharmacol.Sin.1995,16(3):265-268.)、抑制Ca2 +内流(骆苏芳,余传林,张莉莎,张佩文.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3,7(2):130-132.)及抑制组胺释放等作用有关(王跃忠,黄子揩,张佩文.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14(3):164-166.)。它可舒张兔离体肺动脉(骆苏芳,张佩文,李锐松.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12(1):10-13.),有利于脑和肺循环的改善。它还能恢复缩窄的细动脉口径,增加毛细管开放面积(罗盛康,罗力生.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4,10(3):222-225.),促使微循环中出现动脉血流,减轻烧伤后的微血栓形成。
虎杖苷还能抗脂质过氧化(童平,张振涛.中国药学杂志1991,26(6):363-364.),降低脑组织的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过氧化氢酶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简称:GSH-PX)的活性,降低脑含水量,减轻自由基反应对脑组织的损害,保护缺血脑组织(梁荣能,莫志贤.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12(2):126-129.)。
它对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谢忠琳,王静珍,金丽娟.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5,11(5):528-531.),对O2 -,OH,H2O2等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金伟军,陈树元,钱忠秀,石兴华.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11(5):355-357.)。对内毒素休克大鼠的损伤器官也具有保护作用(张曼,金丽娟,金春华.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5):352-354.)。
4、虎杖苷有关的专利申请情况
有多项关于虎杖苷的专利申请,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授权发明专利《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分离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00121100.5,申请日:2000.07.20)涉及从中药虎杖分离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的方法和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作为药品、保健品或食品、饮料、保健添加剂的应用。专利中介绍:将虎杖根茎用有机溶剂提取,经萃取、浓缩、硅胶柱层析、结晶、重结晶,得到纯度高达97%以上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且收率高(各为70%以上和60%以上),所得产物可直接作为药品、保健品使用。
中国授权发明专利《含虎杖甙或其盐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备中的用途》(专利号:02134928.2,申请日:2002.10.08)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的含虎杖甙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药用组合物,以及这些组合物在制备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中的用途,该组合物为胃肠外注射给药制剂,组合物制剂为pH7.0~10.0水溶液,溶液中含有5~50%丙二醇,组合物剂型为冻干粉针剂、口服给药剂型、直肠内给药的栓剂以及局部给药的制剂,包括软膏剂、膏剂、贴剂、涂膜剂等,将组合物用作治疗和/或预防与微循环障碍有关的疾病的药物,单位剂型中含有虎杖甙或其衍生物1~1000mg,解决了虎杖甙用于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应用问题,可用于治疗括休克、心脑血管疾病、感觉器官疾病、糖尿病并发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血循环障碍性外痔、皮肤创伤或灼伤等。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含虎杖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申请号:200510082697.2,申请日:2005.07.08)涉及一种含虎杖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含虎杖苷,以及用于溶解虎杖苷的溶剂,以体积计,所述溶剂包含40%~95%的乙醇,0%~60%的丙二醇和水。所述组合物中,虎杖苷的浓度可不低于6mg/ml。低温贮存时,该组合物的稳定性较好。该组合物可通过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等胃肠外途径给药,也可用于口服给药,或用于制备喷雾剂或气雾剂。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含高浓度虎杖苷的药物组合物》(申请号:200610076175.6,申请日:2006.04.28)涉及一种含高浓度虎杖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含有虎杖苷、葡甲胺和/或环糊精,以及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和载体。所述组合物为虎杖苷水溶液,或者是使用前配制成水溶液的冻干制品;在所述水溶液中,虎杖苷的浓度可不低于5mg/ml。
中国发明专利《心脑血管药物——虎杖苷滴丸、胶囊、颗粒、片剂制备方法》(申请号:200510103267.4,申请日:2005.09.21)公开了一种以虎杖苷作为有效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药物。剂型为滴丸、软胶囊、胶囊、颗粒剂、片剂等。粉碎的虎杖根和根茎经过乙醇浸提,适当浓缩、上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洗脱、浓缩成虎杖苷,经过添加辅料制备成相应的滴丸、软胶囊、胶囊、颗粒剂、片剂。本发明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虎杖苷,得以大大简化,具有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控制且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品质优异。利用本方法制备的虎杖苷滴丸、软胶囊、胶囊、颗粒剂、片剂,心血管疾病药效学作用明显,具有服用量少,利于吸收,携带方便,利于储藏等特点。
中国授权发明专利《虎杖苷和白藜芦醇的新制备方法》(专利号:200310112538.3,申请日:2003.12.12)涉及一种虎杖苷和白藜芦醇的新制备方法,它包括用已知的常规技术流程自含虎杖苷和/或白藜芦醇的植物和/或其提取物中提取,层析分离、纯化,其特征在于用聚酰胺层析法分离纯化虎杖苷和/或白藜芦醇。该工艺过程安全、经济、操作简便,并且易于实现从所有含有虎杖苷和/或白藜芦醇的植物和/或其提取物中规模化生产制备虎杖苷和/或白藜芦醇。
(二)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1、溶剂提取法
(1)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亲水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极性小而疏于水。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这样,发明人就可以通过对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总的说来,只要中草药成分的亲水性和亲脂性与溶剂的此项性质相当,就会在其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即所谓“相似相溶”的规律。这是选择适当溶剂自中草药中提取所需要成分的依据之一。
(2)溶剂的选择:运用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溶剂选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常见的提取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水:水是一种强的极性溶剂。中草药中亲水性的成分,如无机盐、糖类、分子不太大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及苷类等都能被水溶出。为了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作为提取溶剂。
②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又称:酒精)、甲醇(又称:木精)、丙酮等,以乙醇最常用。乙醇的溶解性能比较好,对中草药细胞的穿透能力较强。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难溶于水的亲脂性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也较大。还可以根据被提取物质的性质,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提取。用乙醇提取比用水量较少,提取时间短,溶解出的水溶性杂质也少。乙醇为有机溶剂,虽易燃,但毒性小,价格便宜,来源方便,有一定设备即可回收反复使用,而且乙醇的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由于这些原因,用乙醇提取的方法是历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甲醇的性质和乙醇相似,沸点较低(64℃),但有毒性,使用时应注意。
③亲脂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二氯乙烷等。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不能或不容易提出亲水性杂质。但这类溶剂挥发性大,多易燃(氯仿除外),一般有毒,价格较贵,设备要求较高,且它们透入植物组织的能力较弱,往往需要长时间反复提取才能提取完全。如果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水分,用这类溶剂就很难浸出其有效成分,因此,大量提取中草药原料时,直接应用这类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
(3)提取方法:用溶剂提取中草药成分,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①浸渍提取法(简称:浸渍法):浸渍法系将中草药粉末或碎块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本法比较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且如用水为溶剂,其提取液易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②渗漉提取法(简称:渗漉法):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故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但应控制流速,在渗渡过程中随时自药面上补充新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为止。或当渗滴液颜色极浅或渗涌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在大量生产中常将收集的稀浸出液作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剂之用。
③煎煮提取法(简称:煎煮法):煎煮法是中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
④加热回流提取法: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瓶内装药材约为容量的20%~60%,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3~6小时,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⑤连续回流提取法: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2、分离和纯化方法:
上述提取法所得到的中草药提取液或提取物仍然是混合物,需进一步除去杂质,分离并进行精制。
(1)溶剂分离法:一般是将上述总提取物,选用三、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由低极性到高极性分步进行提取分离。水浸膏或乙醇浸膏常为胶状物,难以均匀分散在低极性溶剂中,故不能提取完全,可拌入适量惰性填充剂,如硅藻土或纤维粉等,然后低温或自然干燥,粉碎后,再以选用溶剂依次提取,使总提取物中各组成成分,依其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利用中草药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分离纯化,是最常用的方法。
(2)溶剂萃取法:
①萃取法:溶剂提取萃取法又简称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萃取时如果各成分在溶剂中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则分离效率越高;如果在水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是亲脂性的物质,一般多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或乙醚进行萃取,如果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物质,在亲脂性溶剂中难溶解,就需要改用弱亲脂性的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丁醇等。还可以在氯仿、乙醚中加入适量乙醇或甲醇以增大其亲水性。提取黄酮类成分时,多用乙酸乙脂和水萃取。提取亲水性强的皂苷则多选用正丁醇、异戊醇和水作萃取。不过,一般有机溶剂亲水性越大,与水作萃取的效果就越不好,因为能使较多的亲水性杂质伴随而出,对有效成分进一步精制影响很大。
②逆流连续萃取法:是一种连续的溶剂萃取法。其装置可具有一根、数根或更多的萃取管。管内用小瓷圈或小的不锈钢丝圈填充,以增加溶剂萃取时的接触面。如果一种中草药的水浸液需要用比水轻的苯、乙酸乙酯等进行萃取,则需将水提浓缩液装在萃取管内,而苯、乙酸乙酯贮于高位容器内。萃取是否完全,可取样品用薄层层析、纸层析及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进行检查。
③逆流分配法:逆流分配法又称逆流分溶法、逆流分布法或反流分布法。逆流分配法与溶剂逆流萃取法原理一致,但加样量一定,并不断在一定容量的溶剂中,经多次移位萃取分配而达到混合物的分离。
④液滴逆流分配法:液滴逆流分配法又称液滴逆流层析法。为近年来在逆流分配法基础上改进的溶剂萃取法。对溶剂系统的选择基本同逆流分配法,但要求能在短时间内分离成,并可生成有效的液滴。由于移动相形成液滴,在细的分配萃取管中与固定相有效地接触、摩擦不断形成新的表面,促进溶质在溶剂中的分配,故其分离效果往往比逆流分配法好。
(3)大孔吸附树脂法:大孔吸附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近十余年来逐渐被应用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
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和筛选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它的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键的结果。筛选原理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由于吸附和筛选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分开。这使得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水溶性化合物的提纯得以大大简化。大孔吸附树脂的骨架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缩聚而生成,由于改性剂的加入,大孔吸附树脂的极性发生改变,按照树脂的表面性质,吸附树脂一般分为非极性、中极性和极性三类。
非极性吸附树脂是由偶极矩很小的单体聚合物制得的不带任何功能基的吸附树脂。典型的例子是苯乙烯-二乙烯苯体系的吸附树脂,如D101、XAD-1、DiaionHP-10大孔吸附树脂。
中极性吸附树脂指含酯基的吸附树脂,如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与双甲基丙烯酸酯等交联的一类共聚物。它是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的基础上,加入丙烯酸甲酯或丙烯腈缩聚而成,如中国国内经常使用的AB-8大孔吸附树脂。
极性吸附树脂是指含酰胺基、腈基、酚羟基等含氮、氧、硫极性功能基的吸附树脂。此外,有时把含氮、氧、硫等配体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作强极性吸附树脂,强极性吸附树脂与离子交换树脂的界限很难区别。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可以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或亚砜类缩聚而成,如日本三菱化工的Diaion HP 2MG、美国Rohm-hass公司的XAD-10,XAD-9大孔吸附树脂。
与活性炭和其它吸附剂相比,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很多的优点,如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选择性较高;物理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较好;品种规格较多,可根据需要改变树脂物理或化学结构;吸附树脂一般为球状颗粒,流体阻力较小等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近年来关于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大孔吸附树脂对中草药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皂苷、香豆素及其他一些苷类成分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对糖的吸附能力很差,对色素的吸附能力较强。
(4)沉淀法:是在中草药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使产生沉淀,以获得有效成分或除去杂质的方法。如铅盐沉淀法:铅盐沉淀法为分离某些中草药成分的经典方法之一。由于醋酸铅及碱式醋酸铅在水及醇溶液中,能与多种中草药成分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沉淀,故可利用这种性质使有效成分与杂质分离。然后将铅盐沉淀悬浮于新溶剂中,通以硫化氢气体,使分解并转为不溶性硫化铅而沉淀。
(5)盐析法:盐析法是在中草药的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常用作盐析的无机盐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
(6)透析法:透析法是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达到分离的方法。反之也可将大分子的杂质留在半透膜内,而将小分子的物质通过半透膜进入膜外溶液中,而加以分离精制。
(7)结晶、重结晶和分步结晶法:鉴定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其化学结构,必须首先将中草药成分制备成单体纯品。在常温下,物质本身性质是液体的化合物,可分别用分馏法或层析法进行分离精制。一般地说,中草药化学成分在常温下多半是固体的物质,都具有结晶体的通性,可以根据溶解度的不同用结晶法来达到分离精制的目的。
3、常用干燥方法
(1)真空干燥:是基于这样一基本原理:水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紧密相关,在真空状态下,水的沸点降低,即在真空下操作也就是在低温下操作,可避免在高温下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的破坏,同时提高了干燥速度。真空干燥在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中国也开发和引进了各种真空干燥设备,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形式主要有箱式真空干燥器、双锥式真空干燥器、带式真空干燥器等。这些传统的真空干燥装置主要采用热风,蒸汽或电等加热,利用热传导、对流或辐射原理将热量从外部传到物料内部。真空干燥具有干燥温度低,干燥室内相对缺氧,可避免脂肪氧化,色素褐变等一系列优点,适合于热敏感性食品物料的干燥,此外设备成本、干燥费用也相对较低。
(2)喷雾干燥:是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干燥的一种方法。因是瞬间干燥,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故所得产品质量好,保持原来的色香味,且易溶解。利用喷雾干燥来制备微囊的研究正在进行,它是将心料混悬在衣料的溶液中,经离心喷雾器将其喷入热气流中,所得的产品是衣料包心料而成的微囊,这种微囊粉末可采用于直接压片,也可制备胶囊剂、糖浆剂或混悬剂。
(3)冷冻干燥:是将干燥液体物料冷冻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利用冰的升华性能,使物料低温脱水而达到干燥的一种方法。由于物料在高度真空及低温条件下干燥,故对某些极不耐热物品的干燥很适合。王大林报道了一种喷雾通气冻干新技术,是利用冷的空气或氮气作为介质,迅速流经冻结物使水升华,喷雾冻干制得的产品微粒小、干燥快、时间短、均匀、流动性好,并具良好的速溶性。近年来,对膏状物料和粘稠物料干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流态化技术、喷射技术、惰性载体技术,则是在此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旋转闪蒸干燥机、热喷射气流干燥机、惰性载体干燥机均适合热敏性物料和膏状物料的干燥。这些新的研究成果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将大大改善中药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4)远红外加热干燥法:是一项新的干燥技术,其干燥原理是将电能转变为远红外辐射,从而被药材的分子吸收,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和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和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远红外干燥可节省电能20%~50%,效果较好。
(5)微波干燥法:是一项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微波干燥实际上是通过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使被干燥物中的水分和脂肪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微波干燥可杀灭微生物和霉菌,并具有消毒作用。目前中国生产的微波加热成套设备有915mhz和2450mhz两个频率。
(三)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
痴呆(dementia)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症,智能障碍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人格异常及认知能力降低。
痴呆的主要类型是包括血管性痴呆症(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老年痴呆症中的老年性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或称阿尔兹海默症,或称阿尔茨海默症,简称:AD)等。
老年痴呆症包括老年性痴呆症、多重梗塞型痴呆症(Multimfarct Dementia)、酒精性痴呆症(Alcoholic Dementia)及正常脑压水脑症(Normal Pressure Hychocephalus),其中老年性痴呆症为老年痴呆症中的主要类型。
由于AD好发病于60岁以上老年人,所以习惯被称为老年性痴呆症或早老性痴呆症。
血管性痴呆者早期仅表现近记忆障碍,远记忆相对保持较好;随病程的增加,远记忆能力逐渐丧失,智能衰退呈渐进性加重。
而老年性痴呆早期就表现出远近记忆障碍,智能衰退呈现出一种缓慢的进展过程(郭明英,韩国玲,等.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智能障碍的比较研究.青海医学院学报.2007,28(2):125-127.)。
血管性危险因素在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有理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可能并非两个独立疾患。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共性研究已经在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影像学改变等各个方面广泛地开展。
血管性痴呆是由多次脑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所致的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的进行性衰退性疾病。
在欧美调查表明,55岁以上的老人中痴呆发生率约1.1%,其中Alzheimer病占首要位置(发生率约7.7‰),约为痴呆总人数的50%~60%,而VD居次(发生率约1.5‰),占10%~20%,而随着年龄增长,VD所占比例显著增加(①Ott A,Breteler MMB,Harskamp F,Stijnen T,Hofman A.Incidence and risk of dementia:the Rotterdam study.Am.J.Epidemiol.,1998,147(6):574-580.;②Di Carlo A,Baldereschi M,Amaducci L,et al.Incidence of dementia,Alzheimer′s disease,and vascular dementia in Italy.The ILSA Study.J.Am.Geriatr.Soc.,2002;50:41-48.)。
中国最近的研究也表明,65岁以上的老人中AD发生率约3.5%,VD发生率1.1%(ZhangZX,Zahner GE,Roman GC,et al.Dementia subtypes in China:prevalence in Beijing,Xian,Shanghai,and Chengdu.Arch Neurol.2005;62(3):447-453.)。
由于目前还缺乏适用于诊断VD的认知损害模式,对于AD和VD的诊断的鉴别以及“混合型”痴呆(AD+脑血管病,简称:AD+CVD)的诊断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①丁素菊,李云霞.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9):676-680;②Erkinjuntti T:Vascular dementia:challenge of clinical diagnosis.Int Psychogeriatr.1997;9:51-58.),所以有人认为血管性痴呆可能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主要是因为很多“混合型”痴呆(AD+CVD)可能被诊断为AD(①Román GC.Vascular dementiamay be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J Neurol Sci.2002,203-204:7-10;②丁素菊.血管性痴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4):200-202.)。
VD的发生率在男女无明显差异(Anderson K,Launer LJ,Dewey ME,et al.Gender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AD and vascular dementia:the EURODEM studies.Neurology.1999;53:1992-1997.),其最显著的危险因子是年龄[Hebert R.,Lindsay J.,Verreault R.,Rockwood K.,Hill G.,Dubois MF. Vascular dementia: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in the Canadian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Stroke,2000;31(7):1487-149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VD的发病率就增加1倍。
引起VD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简称:IHD),而在老年人中这两者都是常见病。仅就脑卒中而言,现在每年全球新增加卒中患者1000万,其中中国就有200万(①Feigin VL,Lawes CMM,Bennett DA,et al.Strokeepidemiology:a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of incidence,prevalence,and case-fatality inthe late 20th century.Lancet Neurol.,2003,2(1):43-53;②吴兆苏,姚崇华,赵冬.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尤高,从而造成很多患者并发VD。中国全国性痴呆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也显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VD的发病呈递增趋势。
随着人口老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发VD患者也逐渐增多。VD不仅严重损害患者健康,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它是老年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普遍认为年龄对VD的作用是通过多方面来影响的,例如脑的自身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血脑屏障及自主功能方面的老化改变使脑血管易于受到损害,而脑损害的累计效应也是原因之一。
痴呆的诊断必须符合三个条件:①痴呆;②脑血管病;③以上二者密切相关。痴呆和卒中在时间上密切联系,通常卒中后3个月内发生痴呆。主要症状为:①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②记忆力下降。
关于VD的治疗,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变整个病程,由于脑梗死后坏死的脑细胞不可能逆转,主要是对供血不足的脑细胞的治疗以缓解发作期症状、预防再损害等。常采用积极改善脑细胞供氧、改善微循环、预防新血栓与再梗死的方法等。改善脑循环治疗常用的有双氢麦角碱类、钙离子拮抗剂、烟酸类、其他扩血管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是近年发展较为迅速的痴呆治疗药物,如盐酸多奈哌齐和重酒石酸卡巴拉汀。临床上还经常应用脑保护治疗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和西吡灵);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银杏叶制剂)等。但从上述药物目前临床的应用效果来看,疗效一般,并且大部分都仅仅是对症处理,并不能改善死亡率。目前一些中药制剂如银杏叶、灯盏花、刺五加等制剂大多存在活性成分不清、作用机制不明、质量不稳、毒副作用大等不足之处,难以满足临床需要。
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对控制此病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VD的预防、治疗和预后的药物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①丁素菊.血管性痴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4):200-202;②陈春雷,邱智辉,苏世鑫,郑忠诚,陈培芬,叶志平.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中国新医学论坛.2007,7(7):59-62.)。
(四)老年性痴呆症的研究进展
1、概述
老年痴呆症中最主要的疾病类型是AD。AD是一种慢性原发的、以脑老化为基础的、进行性脑变性的老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进入暮年后的一种常见病态反应,属于非正常衰老状态的早老性痴呆病症。
AD是一种严重的、退行性脑疾患。AD以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行为异常和语言能力丧失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的全面障碍和认知功能明显受损,脑功能退化衰亡,即记忆功能迅速衰减及识别能力障碍,并伴有行为或人格方面的改变。其临床特征是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记忆衰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其病理特征为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细胞外老年斑沉积及神经元数量减少。由于人或其它动物衰老时,机体本身会发生许多退行性变化,因此,AD作为老年性疾病,其发生与衰老有密切关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根据Rotterdarm研究结果,65~69岁老年人每年的发病率是1.4%,70~74岁者是3.9%,75~79岁者是16.7‰,到85岁时增至45.4‰。该病的发生机理有各种学说,但确切病因尚无定论。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多万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痴呆,并且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张均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医药导报,2002,21(8):469.471)。而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使该病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
但由于AD的病因不完全明确,迄今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目前该疾病仍是全球较为棘手的病症之一,AD的防治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亟待解决的医疗和社会问题,积极研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该类疾病病程一般较长,约为3~20年。对AD患者常年的护理费用是巨大的,不仅对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系统有极大影响,对中国未来社会的小家庭模式也是极大的挑战。因此,其发生给社会、家庭均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
2、病理表现及发病机制
AD的主要病理表现是在前脑基底、海马和大脑皮层细胞外神经炎斑的形成,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的出现以及神经细胞和突触数目的减少。斑点主要由淀粉样前体蛋白(简称:APP)的蛋白水解产物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简称:Aβ)聚集组成。在正常情况下,APP水解产物是可溶性的Aβ40,而在病理条件下,APP水解产物是长的易形成纤维的Aβ1-42,它先以一种未成熟的、非纤维状的分散的斑点形式存在,最终经过构象改变,聚合成一种有毒的纤维状物质,即形成斑点。神经纤维缠结主要存在于锥状神经元的胞内和异常的神经轴突中,为一非水溶性结构,其主要组成为直径10nm的双螺旋纤维结构(简称:PHF),主要成分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即tau蛋白,正常的tau蛋白能稳定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而PHFs中的tau蛋白则以超磷酸化的形式存在。
AD的病因学复杂,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tau蛋白假说和淀粉样蛋白假说。tau蛋白假说的主要论点是:由于tau蛋白的超磷酸化导致微管蛋白的不稳定,引起高尔基体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APP的代谢,产生过量的Aβ。该假说还未在细胞或者动物个体水平得到证实。淀粉样蛋白假说的主要论点是:在细胞外神经病变发生的周围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导致神经炎斑的形成和随后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因此,淀粉样蛋白是AD病理链形成的起因。支持淀粉样蛋白假说的证据很广泛。
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的老年斑是AD典型的病理特征。斑块周围显著的神经退行性改变和胶质细胞的活化提示Aβ可能是引起AD中神经元丢失和炎症反应的原因。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神经元的死亡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参见Bales KR,Du Y,et al.The NF-kappaB/Rel family of proteins mediatesAbeta-induced neurotoxicity and glial activation.Brain Res Mol Brain Res.1998;57(1):63-72.)。通过免疫注射清除β-淀粉样蛋白斑块后,与AD相关的神经系统病变可以修复。这一事实为β-淀粉样蛋白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β-淀粉样蛋白学说的其他证据包括:21三体综合症患者由于Aβ产生过多,早期即可出现AD样神经系统病变,其年轻患者惟一的神经系统病变为弥漫性Aβ沉积,说明淀粉样蛋白沉积可能是最早的神经病理学改变;通过一些措施清除淀粉样蛋白后,神经系统病变如神经元皱缩、小胶质细胞激活可以逆转。这些证据说明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D发病的中心环节(参见周慧芳,薛冰,王晓民,Alzheimer病研究进展-β-淀粉样蛋白学说与主要防治策略,自然科学进展,2003,13(2):121-125.)。
3、流行病学情况
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寿命的提高,患痴呆症的老年人数迅速增加。在所有的痴呆症中,以AD所占的比例最高(约50%~60%)。
据资料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体组织老化和基因的影响下,痴呆现象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其中,AD随年老急剧上升,从60岁起,每4年~5年上升一倍;AD的发病率在65岁左右的老年人中约占10%,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占47%,已经成为人类的第四号杀手。
过去学术界曾认为中国是AD低危险性国家,然而,早前于安徽屯溪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老年人痴呆症和抑郁症学术研讨会暨国际老年痴呆学术研讨会上,这一观点受到挑战。有5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也是AD高危国家。
目前全球的AD病人估计在1200万左右,中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大约为300万~400万,且呈迅速上升趋势,确诊后一般约7年~9年内死亡。有资料表明,中国60岁以上人口早在1998年已达1.2亿,并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人口增长速度。75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万,80岁以上老人有800万,并以年均5.4%的速度增加,下世纪中叶可达4亿左右,将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1988年中美上海调查研究表明,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发生率为4.6%,其中AD的比重为63%,多发梗塞性痴呆为28%,脑组织损伤后遗症、化学药物中毒以及神经系统失调或营养缺乏导致的痴呆约占10%。
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55岁、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57%和4.6%。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对北京地区2788名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发现,有208名老人患有痴呆症,患病率达7.5%。其中女性病人139人,患病率达9.7%,显著高于男性的5.8%。他们的研究还表明,高龄、低教育水平、居住在农村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危因素。而解放军总医院对1728名离退休老干部的调查表明,有痴呆家庭史、“文革”中受迫害、电磁场暴露、脑外伤亦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在广州城区7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的调查中,AD患病率为7.49%。
4、老年性痴呆症的治疗药物
A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功能退化性失调症,目前本病的病因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一直是治疗上的一个棘手问题。
抗痴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对老年人神经生理、生化、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相关药物的开发研究不断取得进展。2001年有1270多种产品投放市场,这些产品中90%是80年代发现、90年代研究与开发成功的,此类药物开发的新产品数目超过了任何其它治疗类药物开发的数目。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药,脑血管扩张药,钙拮抗药,防止Aβ沉积药,抑制β、γ分泌酶药和抗炎药等。主要应用胆碱能药物或胆碱醋酶抑制剂来治疗,美国FDA批准上市治疗AD的药物均为胆碱酯酶抑制药。现用于临床的胆碱酯酶抑制药有他克林、多奈哌齐(donepezil)和石杉碱甲等。此类药物对痴呆病早期以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有效,但也有一定副作用及作用短暂等缺点,尤其是他克林对肝脏损伤严重。临床上还经常应用脑保护治疗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和西吡灵);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银杏叶制剂)等。但从上述药物目前临床的疗效一般,并且大部分都仅仅是对症处理,并不能改善死亡率,并且毒副作用大,效果往往不甚理想。
经过近10年的临床表明,乙酰胆碱酯酶(简称:AChE)抑制剂对A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主要药物他克林、利斯的明、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已是这一领域中的代表性品种,从而也推动了痴呆治疗药品市场的发展进程。
(1)脑代谢激动剂
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存在有糖代谢及核酸、蛋白质、脂质等代谢系统障碍,同时其脑血流量及耗氧量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人。因此,脑代谢激动剂和脑循环改善剂,特别是具有脑血管扩张作用的脑代谢激动剂就成为治疗本病可供选用的药物。此类药物有吡拉西坦、吡硫醇、氢化麦角碱、都可喜、长春胺、长效长春胺、长春乙酯、尼莫地平、桂利嗪、环扁桃酯、氯酯醒、己酮可可碱、麦角溴烟酯等。这些药物对老年痴呆症的某些症状如记忆力减退、适应环境能力降低等,有程度不同的改善作用。
(2)拟胆碱药
现已知脑内乙酰胆碱含量与记忆密切相关,老年或痴呆病人脑内乙酰胆碱量减少,补充胆碱类药物能改善其记忆和思维能力。但直接给予胆碱或卵磷脂并不能使乙酰胆碱增加。有人试以胆碱或卵磷脂与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合用于本病患者,可使其记忆力有提高,而单独给予卵磷脂效果不明显。另有人单用毒扁豆碱给本病患者静注,记忆测定成绩较安慰剂提高约20%,并发现对行为障碍也有效。研究认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延迟乙酰胆碱的代谢分解,从而延长突触后受体的兴奋。另外,国内研制的哈伯因(石杉碱甲),系中国学者从石杉属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到的一种新生物碱,药理实验证明,本品具有很强的拟胆碱活性,是一种高效、可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3)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毒扁豆碱(商品名Synapton,Forest实验室生产)、四氢氨基吖啶(他克林,商品名Cognex,Parke-Davis公司生产)、donepezil(商品名Aricept,辉瑞/卫材公司生产)、metrifonate(拜耳公司生产)和rivastigmine(商品名Exelon,诺华公司生产)。这些化合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在神经腱内浓缩乙酰胆碱,并能持续更长的作用时间。
四氢氨基吖啶是第一个通过FDA并在临床上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但规定仍需作改进。该品生物利用度要低于rivastigmine和donepezil,并有较大的副作用。多奈哌齐(Donopozil)是第二代也是第二个被美国FDA特许用于治疗阿尔默海茨病(老年痴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于1997年被FDA批准用于临床,可促进轻、中度老年痴呆病人的认知能力以及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和保持脑功能活性等作用。与第一代胆碱酯酶抑制剂相比,该品有多项优点:①作用时间长,每日只须口服一次;②药效强、疗效高;③安全性高、选择性高,药物不良反应小。目前该品已进入中国销售,国内也有厂家生产。
Sanochemia Pharmazeutika AG公司(维也纳、奥地利)宣布第一个在欧洲上市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Reminyl(加兰他敏)。该品被批准在瑞典上市,并报送欧盟以期获准进入欧洲其它市场。
丹麦的NeuroSearch公司最近利用NS2330进行临床研究开发。NS2330增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同时也激活其抑制机制以刺激乙酰胆碱在大脑皮层(包括感知部位)的释放。这样所有三个神经传递素的功能都将受到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影响。该公司希望NS2330能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该药的I期临床工作已经完成,FDA也同意该公司继续II期临床工作。
其它用来研究的化合物还包括xanomeline(诺和诺德/礼来公司生产)、besperidine(赫司特公司生产)和talsaclidine(勃林格殷格翰/法玛西亚普强公司)。
①他克林(简称:THA)
他克林的化学名为四氢氨基吖啶,商品名Cognex,该药是美国华纳一兰伯特公司开发并第一个上市的中枢系统的非竞争、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1993年获得FDA批准后首先在美国上市,是改善AD认知症新药和老年益智药物,同年在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上市,其化合物专利于1996年到期,目前市场上主要是美国派德一戴维斯的产品。
他克林尤其对女性AD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与卵磷脂合用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记忆力,因此他克林已被认为是治疗、预防早老性痴呆仅有的几种药物之一。
他克林的不足之处是对肝功能及转氨酶指数有较大影响,制约了市场的开发,其销售额的增长也远不如其它AD药物。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在他克林母核的基础上加成筛选,由德国赫斯特鲁塞尔公司研制出维那克林。该药是他克林1位羟基衍生物,其药物作用机制得到相应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良反应,随着医学的发展,将被新一代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所替代。
②多奈哌齐
多奈哌齐是具有高度选择性、可逆性治疗AD的药物,为第二代中枢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日本卫材制药公司开发的药物,1996年11月25日获得FDA的特许批准用于临床,商品名安理申。1997年初首先在美国上市,由卫材/辉瑞共同开发全球市场,1999年10月安理申在中国上市,目前已形成了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的销售网络。
多奈哌齐是第二个获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其最大优势是治疗达标剂量小、毒副作用低,耐受性好。专家普遍认为,该药在AD治疗药物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四个主要品种中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预计这一优势将延续到能够对疾病治疗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药问世为止。
据Pharma Business杂志报道:在2000年全球最畅销500种药品中,日本卫材公司销售额为4.31亿美元,辉瑞公司的销售额为1.19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7.3%和30.8%。2001年多奈哌齐在全球排第101名,销售额合计约6.83亿美元,2002年在全球超过了1100亿日元,已是AD市场中的佼佼者。
2001年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重庆桑田药业开发了多奈哌齐原料药及其片剂产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以四类新药生产。
③利斯的明
利斯的明是氨基酸甲酸类脑选择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属于该类药的第二代产品,由瑞士诺华制药英国公司开发,商品名艾斯能,1997年12月首先在瑞士上市,次年在英国上市。2000年4月21日获得FDA批准,同年6月底在美国上市,从而扩展了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市场的格局。
研究结果显示:该药虽然半衰期相对较短,但对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可达10小时,该药不经肝脏及P450代谢,对轻、中度早老性痴呆症耐受性较好,同时具有抑制脑内的丁酰胆碱酯酶作用,在欧洲、美国等45个国家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双盲研究中获得较高的评价。
由于利斯的明在药物市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份额,2000年的销售额比上一年增长了83%,为1.195亿美元,2001年利斯的明在全球销售额增加101%,已达2.4亿美元。
④加兰他敏
加兰他敏属于第二代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其药物成份与欧洲山区水仙花鳞茎提取的生物碱相同,该植物药在一些国家、地区已经有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逆转神经肌肉阻滞、重症肌无力和幼儿脑型麻痹症等。
加兰他敏是希雷与强生公司合作开发的化学合成药物,制剂有片剂、胶囊、口服液等,临床用于改善AD患者总体功能。该药具有双重作用机制,能较好的刺激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并且能够调节脑内的烟碱受体位点,可显著改善轻、中度早老性痴呆病人的认知功能,延缓脑细胞功能减退的进程。
加兰他敏于2000年7月被欧盟批准后在英国、爱尔兰首次上市,2001年获美国FDA许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现已在25个国家上市。希雷公司负责在英国、爱尔兰的销售,强生公司负责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销售。国外报道2001年加兰他敏销售额为1.36亿美元。
1998年上海申兴制药厂已生产加兰他敏原料药,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苏州第六制药厂生产四类新药氢溴酸加兰他敏胶囊,2001年上海申兴产量同比增长3倍,年产量达到30kg。该药进入市场后,临床推广长足迈进,2000年已在我国主要城市重点医院抗痴呆药品中崭露头角。
近几年,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已成为AD的一线治疗药物,确认了其有效缓解认知功能障碍的地位,产品销售量占据了抗痴呆药物中的最大份额,研究表明石杉碱甲、毒扁豆碱、美曲磷脂对阿尔茨海默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开发的石杉碱甲化合物已申请了国际专利,其作用机制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北京四环制药、宁波立华制药、上海汉殷药业和上海医科大学红旗药厂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
(4)钾通道阻滞剂
研究表明,非选择性的钾通道阻滞剂通过延迟去极化和延长突触前神经末梢的钙流入引起神经递质(包括Ach)释放增加。若要想这类药物用于治疗老年痴呆,则所用药物应具备能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不减少膜磷脂酰胆碱组成的优点,而减少膜磷脂酰胆碱的组成可能是AchE抑制剂存在的副作用。磷脂酰胆碱是胆碱的贮存库,被神经元用来合成Ach。膜磷脂酰胆碱的损失使乙酰胆碱的合成受到限制,导致胆碱输出量减少。临床研究已表明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滞剂对改善患者的识别能力仅有中度作用,其作用不强可能是这些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穿透力低,选择性差或活性不够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加以完善。
(5)谷氨酸受体调控剂
在老年疾呆症患者的大脑中,皮质皮层和离皮层途径的锥体细胞发生了神经纤维混乱和退化。据报道,这些锥体细胞以谷氨酸为兴奋递质。这些神经元受损,功能丧失时会导致老年痴呆症;但若功能过强,则会产生兴奋性毒性,引起神经元死亡,造成多种神经退化性疾病。因此,调控退化的谷氨酸神经元的突触活性有望治疗老年痴呆症。研究表明,直接活化突触后受体将有利于谷氨酸的传递,其部分激动剂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当内源性谷氨酸低于正常水平时起激动剂作用,而当谷氨酸释放过量时起拮抗剂作用,因此,部分激动剂会对兴奋毒性情况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已有报道的药物如美金刚胺(memantine),当谷氨酸以病理量释放时,美金刚胺会减少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当谷氨酸释放过少时,美金刚胺可以改善记忆过程所需谷氨酸的传递,临床研究表明,美金刚胺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精神病理学和行为测定中产生温和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
(6)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
5-羟色胺3(简称:5-HT3)受体拮抗剂原用于止吐,现有研究根据5-HT3受体在大脑中的分布状态,推测此类拮抗剂应有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如5-HT3拮抗剂昂丹司琼枢复宁能改善胆碱能神经功能正常和不足的动物如鼠、狨等的识别能力;在50岁以上与老年有关的记忆力受损(AAMI)病人的临床试验中,昂丹司琼能使相当于丧失6年的记忆力得到改善。因此,昂丹司琼及其他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格拉司琼等有可能给老年痴呆患者带来福音。
(7)天然药物方面的研究
现今很多医药公司还把目光移向天然药物,试图从中开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在这方面同样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①阿朴脂蛋白E4(ApoE4)
我们知道,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情况与遗传基因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阿朴脂蛋白E4 ApoE4是特别值得让我们去注意并朝着治疗和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方向进行研究。在药物开发中,ApoE4已经进行过人体药物临床试验,并极有可能成为疗效比较确切的药品。
②β-淀粉素(体)(Beta-amyloid)
β-淀粉素是一种不能溶解的多肽。该种物质能够有效防止激烈氧化过程中导致的二乙基溴乙酰胺的破坏。在从事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理论中就是利用β-淀粉素限制自由基的产生以及清除自由基,以防止自由基所带来的损害。这种类型的化合物包括idebenone(武田公司、Osaka日本),该化合物既是一种自由基的清道夫也是某种神经增长因子的刺激物。早期研究表明,idebenone能有效治疗中度痴呆症。尽管葛兰素威康公司(英国)和美国家用产品公司已经在少数一些国家上市,但它已经从日本退出市场,而且其III期临床试验已经被停止。
(8)其它类型药物的研究进展
2000年上半年,一些研究表明,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较明显地延缓妇女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作,并能降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情严重化。个别临床研究也发现雌激素治疗能够提高感知度。雌激素对抗氧剂和抗炎药的作用能力可以减少发病的机率,推动乙酰胆碱的产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2000年年中,日本的Toyama Chemical公司期望开始在英国进行T-588的II期临床研究,并能在美国进行较早的试验。在纽约大学的合作下,公司发现T-588可以保护大脑神经细胞。
日本藤泽制药公司的FK-960在日本和美国进行。该药能够提高感知度,具有新的作用机制。在最近有关研究报道是表明,咀嚼可以防止上年纪的人记忆力衰退,但其作用机制现在仍然没有明确。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小鼠的遗传改变来研究人体老化的迹象。实验表明,拔除牙齿以防止咀嚼的小鼠的记忆力要逊于正常对照小组。此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咀嚼时大脑的活动情况,并发现下巴的活动可以增强脑部海马区的信号。
来自肯塔基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减少食用量可以保护大脑避免因年龄引起紊乱,这种紊乱类似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最近出版的研究论文表明,通过喂养减少食物量的小鼠,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大脑的损伤能减少。对热量摄入量和人体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还没有开始,但有一些相关性研究显示,相比于美国和加拿大,中国和日本由于摄入较少的热量,因此相应的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率也减少。
加拿大的神经生物技术公司在2000年上半年宣布了一个较为确切的产品memantine。该产品是一种非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简称:NMDA)阻断剂,在美国进行了III期临床试验,主要用于治疗阿尔海默氏症。
5、老年性痴呆症的市场发展前景
2000年世界七大药品市场表明,AD药品市场已从90年代中期的4亿多美元增长了近一倍,2001年全球AD市场价值已近12亿美元;国外分析家预测在未来十年内AD患者将会增加到20%左右,AD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由于患者的不断增多,AD治疗药物的市场销售额也一直在稳步增长。90年代该类药物已成为畅销药物,1995年世界销售额已达50亿美元。21世纪初,该类药物的销售额超过了排列在前三位的治疗心血管病药物、治疗胃肠道病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市场的份额,其发展势头看好。
目前,该类疾病已越来越受到中国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且由于该类疾病类似于糖尿病等富贵病,一样需要长期服用治疗药物,因此其用药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扩大,市场前景看好。基于此,为及时了解中国治疗AD药物的市场状况,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信息中心选取中国六个主要用药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的百家抽样医院、60名医生专家和120名消费者,对中国国内老年痴呆症用药市场(1999年及2000年)及其主要竞争品种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活动。
(1)1999年~2000年中国治疗老年性痴呆药物医院用药金额情况分析
从1999年~2000年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抽样医院治疗老年痴呆症用药金额构成情况来看,2000年六城市抽样医院销售总金额较1999年同比增长28.49%。而在治疗老年痴呆药主要品种中,使用金额百分比较大的品种排名依次为吡拉西坦、银杏叶制剂、氢化麦角碱、阿米三嗪/萝巴新、阿尼西坦、尼麦角林、胞磷胆碱、石杉碱甲、多奈哌齐、吡硫醇、长春西汀、加兰他敏、氯酯醒、艾地苯醌。其中前四位品种市场份额(金额百分比)较大。
具体品种中,吡拉西坦的市场份额(金额百分比)2000年较1999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仍居首位,金额增长率达55.59%。银杏叶制剂、氢化麦角碱保持较稳定的市场份额,使用金额都保持一定的增长。使用金额增长较快的品种有石杉碱甲、加兰他敏,其中加兰他敏增长幅度最高。阿米三嗪/萝巴新、阿尼西坦、尼麦角林、胞磷胆碱、长春西汀和吡硫醇总体市场出现萎缩,而艾地苯醌基本退出市场竞争。多奈哌齐由于是较新的品种,在1999年未见销售,但在2000年市场份额(使用金额百分比)占0.45%,显示出一定的市场潜力。
(2)1999年~2000年中国治疗老年性痴呆药物医院用药金额走势分析
从1999年~2000年六城市老年痴呆用药金额走势情况来看,2000年整体用药水平要明显高于1999年整体用药水平,出现上升趋势。其中1999年用药金额高峰期和2000年用药金额高峰期均出现在二季度(2000年用药量高峰期是第三季度),表明在2000年二季度高价品种的使用量相对要高。从六城市用药情况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城市的一个用药趋势。
(3)主要用药城市医院用药情况分析
从各品种在各城市的用药金额排序情况来看,其销售情况表现得较好的品种主要有银杏叶制剂、吡拉西坦、氢化麦角碱和阿米三嗪/萝巴新。其中银杏叶制剂2000年在上海、广州、杭州和成都地区排在第一位,在北京地区排名第二,南京地区排名第三,表现得相当好,较1999年有所增长,其几个主打品牌达纳康、银杏天保、活血宁胶囊、百路达胶囊、天保宁、银可络的市场反应有口皆碑;其次表现较好的则为吡拉西坦,该品2000年在北京和南京地区占据第一的位置,在其它几个城市也是前三名之列,只有在杭州地区较弱(排名第5);氢化麦角碱总体情况排在第三位,不过2000年排名较1999年排名有所提高。氢化麦角碱在各城市的排名基本保持不变,并在个别城市如上海和成都地区排名上升,而在南京地区排名下降一个位置。
(4)其它方面的市场评价
随着治疗AD药物临床推广的普及,AD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从调查的医生信息反馈来看,68%的医生认为社会大众已经开始关心和重视AD,与此同时,8.16%的医生认为市场供给严重不足,63.2%的医生认为市场供给不足。可见,AD用药市场供给不足,市场仍有空间,有近八成医生认可市场前景较好。
同样,随着近年来OTC市场的蓬勃发展,有相当部份品种(口服剂型)也在零售药店中进行销售,由于长期服药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直接从药店进行购药治疗。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零售研究部对这类药品的监测结果显示,银杏叶制剂的市场份额(销售金额百分比)约占市场的4成左右,中成药较受零售市场的青睐,都可喜(阿米三嗪/萝巴新)的市场份额约占3成左右,其余品种则占据余下的市场份额。从所调查的消费者情况反映,有67.80%的消费者是从医院药房获得所需药品的;而有27.97%的消费者直接到药店购买;4.24%的病患者从所在单位门诊部获得;还有0.85%的病患者到批发商处购买。这表明,目前来说,医院虽然是老年人用药的主要销售渠道,但也可以看出,零售渠道也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
AD的治疗占世界药品市场的第七位,到2005年底价值61亿美元。而目前抗AD药物主要是缓解症状,并不遏制病情的发展。因此,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阻止潜在的发病过程是很必要的,所以本发明认为研制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和治疗AD等方面的产品特别是药物能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结合中国的传统中草药,从中发掘有效、低毒、价廉的治疗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文献检索等,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虎杖苷(polydatin,piceid)以及其组合物在直接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及其直接相关疾病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了一种中药虎杖提取物抗血管性痴呆和抗老年性痴呆的新作用,即该提取物用于制备抗血管性痴呆产品和抗老年性痴呆产品,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等研究和理论探索,意在明确一种虎杖提取物虎杖苷在抗血管性痴呆和抗老年性痴呆应用方面的活性,即本发明涉及一种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抗痴呆产品的应用。在该组合物中,本发明的虎杖苷占10%~90%(重量百分比),优选占50%~90%(重量百分比)。
(一)本发明所采用的定义
本发明所述的抗痴呆产品是包括抗血管性痴呆产品和抗老年性痴呆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抗血管性痴呆产品是指直接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抗老年性痴呆产品是指直接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老年性痴呆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抗痴呆产品均是包括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产品中的一种,是包括药物、试剂或食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虎杖苷是指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piceid,polydatin)。
虎杖苷是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活性成分,其使用方式是包括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化学物质联合使用等中的一种,优选单独使用,均能够用于制备抗血管性痴呆产品和抗老年性痴呆产品。
供试样品均是采取常规的制备方法获得,所得到的虎杖粗提物中的虎杖苷含量一般<60%,但是通过对虎杖粗提物进行纯化,能够得到纯化后的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纯度能够在95%以上,即本发明所定义的虎杖提取物。
也就是说,采用虎杖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虎杖苷为原料,或者是直接采用含有虎杖苷的虎杖药材为原料,或者直接采用含有虎杖苷的虎杖粗提物为原料,都能够直接或间接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虎杖苷优选以基本纯的形式使用即本发明所定义的虎杖提取物,如虎杖苷的纯度≥95%。
(二)技术构思
自主开发创新药物是中国目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国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从中药中寻找有效的活性成分或发现其新的用途均是有效的快捷途径,也是中国快捷创新药物研制的优势之所在。
发明人通过对单味虎杖药材的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筛选并证明该中药提取物虎杖苷的活性和用途,发明人从而推测虎杖在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等方面活性的临床药效,也应主要是通过活性部位该虎杖提取物特别是虎杖苷的药效来发挥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和证实了该虎杖提取物特别是虎杖苷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
发明人经过研究的最新发现是:虎杖苷能够抵抗β-淀粉样蛋白致脑细胞损伤的作用,能够抵抗过氧化氢致脑细胞损伤作用,提高东茛菪碱致痴呆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提高Aβ致痴呆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减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脑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痴呆特别是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严重影响中国人口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研制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等方面的产品,特别是药物、诊断试剂和保健品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三)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药理活性
本发明对虎杖提取物虎杖苷在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等方面的活性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
现有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症状为:①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②记忆力下降。发明人的研究表明:虎杖苷(过去也称:虎杖甙)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大脑的缺血性病理损伤、对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具有较强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因此,虎杖苷及其组合物能够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
虎杖提取物虎杖苷在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活性方面的作用及其体外试验
本发明通过如下实验,说明虎杖甙具有防治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1、对血管性缺血损伤(多发性局部栓塞法造模)形成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保护作用(参见张均田主编《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学》上册第1243页)
学习记忆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是构成人脑最高机能——智能的要素。学习记忆障碍是MID的早发症状之一。所以把学习记忆的改善作为评价智能提高的一个主要标准。
(1)动物:Sprague-Dawley大鼠,80只,雄性,体重250-300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沪)2003-0003。
(2)仪器与试剂:Morris水迷宫视频分析系统(上海吉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DigBehv动物行为分析系统”);金纳多(德国Schwabe药厂);羧甲基纤维素钠、水合氯醛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3)配制方法:本发明药物及金纳多在临用前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碾磨均匀,配成所需浓度。
(4)动物模型的制备和分组:
本法是取同种大鼠左心室采血,无菌37℃恒温干燥成血凝块,研碎后经200-300目筛孔过筛备用,应用时用6%右旋糖苷葡萄糖液每1mL加血凝块1mg制成混悬液,显微镜下测量直径为50~100μm。然后将实验大鼠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35mg/100g),颈部正中切开暴露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临时夹闭颈外动脉,从颈总动脉推注栓子右旋糖苷混悬液,在注入栓子的同时开放颈总动脉,利用颈总动脉的血流将栓子通过颈内动脉送入颅内至大脑各动脉,造成多灶性脑梗死。第二天将造模成功的动物分组,本发明药物组分为高剂量组(100mg/kg)、低剂量组(50mg/kg),每组16只。用本发明药液分别灌胃给药,每鼠每天10ml/kg,阳性药对照组每鼠每天灌胃金纳多混悬液(2.5mg/ml)10ml/kg,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每鼠每天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ml/kg,均连续2周。
(5)术后10天,Morris水迷宫实验:
①实验开始前一天,先让大鼠在不含有平台的水池中自由游泳2min,以熟悉环境。
②定位航行实验:连续训练4天,每天4次。每一次均随机顺序从不同等分水池的4个起点将大鼠投入水池中,放入时使大鼠面向池壁,记录大鼠从入水到找到并爬上平台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逃避潜伏期。让其在平台上休息10秒后再行下一次检测。如果在120秒内大鼠仍未找到平台,则将其引导到平台,潜伏期记为最高分120秒。每天4次潜伏期的算术均数作为这一时间段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③空间探索实验:训练第5天,在定向游泳实验结束后,立即将平台撤掉,仍然随机选取4个入水点中的一个放入大鼠,计录大鼠在原平台所在象限中的停留时间。
表1、Morris水迷宫实验动物游泳潜伏期(秒)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26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5;****P<0.001
表2、空间探索实验(训练第5天)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262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6)实验结果:(见:表1及表2)。由表中可见:Morris水迷宫游泳训练后,药物各剂量组的游泳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药物组动物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虎杖甙对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7)形态学检查
术后14天,将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分离取出前脑皮层、海马,于中性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切片做HE染色。
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见不同程度的皮质下各区域片状脑实质软化坏死灶,范围各组不等。
①假手术组: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均未见明显病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核未见明显异常,染色质分布均匀,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海马区:锥体细胞核未见明显异常,染色质分布均匀,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
②模型组:大脑皮质:实质区片状软化灶,部分已液化,并形成不整形囊腔,范围广,大量神经元空泡样变,核膜变厚,染色体减少或消失,有的神经细胞肿胀变性,核膜不清。血管内皮肿胀现象。海马区:多处神经细胞空泡样变,核膜变厚,染色体减少或消失,有的神经细胞肿胀变性,核膜不清。
③虎杖甙低剂量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染色质分布不甚均匀,但轴突未见明显异常,少量神经细胞空泡样变,血管内皮轻度肿胀。海马:有范围较小的软化灶体液化。
④虎杖甙高剂量组:大脑皮质:有片状软化灶,范围较大。海马:周围有小灶性软化灶(伴有轻度钙化,属坏死后反应)。
⑤金纳多组:大脑皮质:见有片状软化灶,但范围较小。海马:锥体细胞染色质分布均匀,轴突明显,可见少数神经细胞核固缩,血管内皮细胞轻度肿胀。
两剂量给药组及阳性药金纳多组与模型组相比:缺血性损伤的程度轻、范围小
以上试验结果说明虎杖甙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缺血性损伤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因此,虎杖甙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药物。
2、虎杖苷对抗β-淀粉样蛋白致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
(1)实验目的
老年性痴呆一个特征病理改变是大脑皮层和海马出现由于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Protein,简称:Aβ)沉积而形成的老年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β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主导的作用,Aβ的神经毒性涉及到复杂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破坏细胞内的钙离子稳态,促进自由基的形成,降低K离子通道的功能,增强致炎细胞因子引起的炎症反应等。本实验目的是观察虎杖苷对Aβ致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2)实验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50-300g,麻醉后在颅顶部正中切开皮肤,暴露颅骨,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包新民,舒斯云.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4-45.),选择双侧海马CA1区为注射靶区,用牙科钻钻开颅骨,用微量进样器将聚集态的Aβ1-40缓慢注入(共5μl,1μl/min),留针10分钟以保证溶液充分扩散,然后缓慢撤针,缝合伤口。生理盐水组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二天将造模成功的动物分组,本发明药物组分为高剂量组(100mg/kg)、低剂量组(50mg/kg),每组16只。用虎杖苷药液分别灌胃给药,每鼠每天10ml/kg,阳性药对照组每鼠每天灌胃金纳多混悬液(2.5mg/ml)10ml/kg,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每鼠每天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ml/kg,均连续2周。术后10天,Morris水迷宫实验:
①实验开始前一天,先让大鼠在不含有平台的水池中自由游泳2min,以熟悉环境。
②定位航行实验:连续训练4天,每天4次。每一次均随机顺序从不同等分水池的4个起点将大鼠投入水池中,放入时使大鼠面向池壁,记录大鼠从入水到找到并爬上平台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逃避潜伏期。让其在平台上休息10秒后再行下一次检测。如果在120秒内大鼠仍未找到平台,则将其引导到平台,潜伏期记为最高分120秒。每天4次潜伏期的算术均数作为这一时间段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表3、Morris水迷宫实验动物游泳潜伏期(秒)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28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5;****P<0.001
表4、空间探索实验(训练第5天)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282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③空间探索实验:训练第5天,在定向游泳实验结束后,立即将平台撤掉,仍然随机选取4个入水点中的一个放入大鼠,计录大鼠在原平台所在象限中的停留时间。
(3)实验结果:(见:表3及表4)。由表中可见:Morris水迷宫游泳训练后,药物各剂量组的游泳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药物组动物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虎杖甙可以改善Aβ致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2、虎杖苷抵抗过氧化氢致神经细胞损伤作用
(1)实验目的
在血管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发展过程中,自由基与活性氧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脑缺血可引起自由基及活性氧增高,自由基及活性氧进而攻击神经细胞,造成细胞死亡,引起一系列病变,引发长期损伤。这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发展为痴呆。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虎杖苷对活性氧过氧化氢(H2O2)致神经细胞损伤具有抵抗作用。
(2)实验方法
使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系(形态与功能与神经元相似),传代培养。虎杖苷与神经细胞预孵育12小时或24小时,换培养液,加H2O2与细胞孵育2小时。取上清液测定乳酸脱氢酶(简称:LDH)活性,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表5、虎杖苷预孵育12小时对H2O2致SK-N-SH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291
M±SD;*P<0.05,与H2O2模型组相比较。
M±SD;*P<0.05,与H2O2模型组相比较。
表6、虎杖苷预孵育24小时对H2O2致SK-N-SH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M±SD;*P<0.05,与H2O2模型组相比较。
(3)实验结果
在H2O2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上,发现虎杖苷可明显拮抗H2O2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及LDH漏出增多,减低H2O2的神经毒性,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虎杖苷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作用,即对血管性痴呆具有防治作用(见:表5,表6)。
3、虎杖苷提高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
(1)实验目的
老年性痴呆以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丢失最为严重,造成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简称:ACh)分泌不足。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有许多相似的病理学和症状特征,包括胆碱能神经递质ACh水平降低和与其相关的认知障碍。东莨菪碱是乙酰胆碱酯酶M受体阻断剂,能够拮抗中枢神经的ACh,导致记忆力下降,可以模拟ACh分泌不足的结果,是比较有效的痴呆动物模型。
(2)实验方法
①Morris水迷宫试验:雄性昆明小鼠50只,体重22-28克,动物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虎杖苷低剂量组(50mg/kg)和高剂量组(100mg/kg)。实验前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0天后造模。试验当天给药1小时后,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1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5分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一天两次,连续三天。数据处理均由图像自动监视和处理系统完成。
②避暗试验:小鼠给药与注射东莨菪碱方法同上,东莨菪碱剂量为20mg/kg。注射15分钟后进行避暗试验。本方法为被动回避试验,小鼠有喜欢黑暗的习性,进入暗室则遭电击。第2、3、4天进入暗室的潜伏期越长、进入次数越少,表明学习记忆功能越好。
表7、虎杖苷对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模型水迷宫游出时间及游泳距离的影响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301
M±SD;*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
表8、虎杖苷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模型避暗试验潜伏期及错误次数的影响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302
M±SD;*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
3.实验结果
试验发现虎杖苷高剂量组组可以明显缩短小鼠游出时间和游泳距离(表7),表明虎杖苷可以改善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避暗试验发现虎杖苷高剂量组可明显延长潜伏期,减少进入暗室的次数(表8),表明虎杖苷可以改善小鼠被动回避学习记忆功能,其机理与ACh能神经功能增强有关。
4、虎杖苷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脑组织脂质过氧化
(1)实验目的
缺血后脑内自由基的产生、氧化应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是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引起认知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脑缺血后产生大量自由基的产生而引起的脂质过氧和氧化应激,导致脂质过氧化。过氧化脂质是生物膜和细胞中磷质所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被自由基损伤、氧化而形成的过氧化产物,可引起膜损伤、酶抑制、溶酶体释放、蛋白交联、DNA和RNA结构破坏等反应,从而破坏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可导致细胞死亡。本实验旨在观察虎杖苷对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简称:MDA)含量增高的影响。
(2)实验方法
昆明小鼠,雄性,体重22~28克,随机分组,实验前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缺血模型组分别给予自来水。手术当日空腹给药后1h,于小鼠麻醉后,用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5分钟,再灌注15分钟后迅速断头取脑,去掉小脑。脑组织称重,1∶10加入0.2M磷酸盐缓冲液匀浆,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0.5ml,用硫代巴比妥酸(简称:TAB)法测定脑组织中MDA含量。
(3)实验结果
虎杖苷灌服可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MDA含量(见:表9),表明该药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其机理可能为减少自由基生成或增强自由基清除。虎杖苷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利于防治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
表9、虎杖苷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M±SD;*P<0.05,**P<0.01,与缺血模型组相比较。
5、增强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实验目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机体的氧化与杭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内过多的超氧阴离子可引起脂质氧化,损害细胞,与多种疾病以及衰老等病理过程相关。此酶可催化超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使之转化为过氧化氢和氧,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本实验旨在观察虎杖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脑组织SOD活性降低的影响,探讨虎杖苷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机理。
(2)实验方法
昆明小鼠,雄性,体重22~28克,随机分组,实验前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假手术组及缺血模型组分别给予自来水。手术当日空腹给药后1h,于小鼠麻醉后,用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5分钟,再灌注15分钟后迅速断头取脑,去掉小脑。脑组织称重,1∶10加入0.2M磷酸盐缓冲液匀浆,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0.1ml,用亚稍酸盐法测定脑组织中SOD活性。
(3)实脸结果
虎杖苷灌胃口服可增高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SOD活性(见:表10),表明该药具有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机理。虎杖苷促进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有利于防治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
表10、虎杖苷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SOD活性的影响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321
M±SD;*P<0.05,**P<0.01,与缺血模型组相比较。
6、减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脑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1)实验目的
在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理中,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钙超载起重要作用。脑缺血再灌注后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钙离子尤其是神经细胞内钙浓度的异常增高、钙超载,在缺血性脑损伤起重要作用,最终可使得神经元细胞死亡。本实验旨在观察虎杖苷对模型动物脑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的影响。
(2)实验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体重22~28克,动物随机分组,实验前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假手术组及缺血模型组分别给予自来水。手术当日空腹给药后1h,在小鼠麻醉后,用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5分钟,再灌注15分钟后迅速断头并取出全脑,迅速浸入4℃通有95%的CO2和5%O2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solution,简称ACSF,ACSF配方为(mmol/L):NaCl 124,KCl 3.3,KH2PO4 1.2,NaHCO3 26,CaCl2 2.5,MgSO4 2.4,葡萄糖10),在振动切片机上切出脑片,厚度400μm,放入CO2培养箱中,37℃孵育30min,加入5uM的Fluo-3AM 500ul,在CO2培养箱中负载1h后,ACSF冲洗数次,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进行光学切片,观察荧光强度。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简称:LSCM)可用于对细胞结构(生物膜、细胞器、染色体等)及分子(核酸、蛋白质、脂类等)、离子(Ca2+,K+等)进行定位、定量、实时、动态的观测。光学切片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特色之一,可以实现对离体活脑片进行连续无损切割,光切可以获得样品表面的和深层的信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获得三维图象和立体结构信息。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本身无荧光,但它具有能与活细胞内[Ca2+]特异性结合后发出荧光的特性,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荧光强度,可以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的水平。
图象处理:利用LaserSharp图象处理系统,测定左右海马区、皮层区的面积或体积和总的荣光强度,以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荧光强度及荧光强度分布中值(即Mean,系统给出)为指标,观察海马、皮层的细胞内游离钙的水平。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用t检验。
(3)实验结果
虎杖苷各剂量组灌胃口服皆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见:表11),这对于保护神经细胞、防治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具有重要意义。
表11、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Figure S2008100403384D00331
M±SD;*P<0.05,**P<0.01,与缺血模型组相比较。
(四)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提取方法
举例说明。本发明以中国江苏所产的虎杖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和多种层析方法,分离得到此种天然化合物。采用紫外光普、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虎杖提取物虎杖苷能够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所说的虎杖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取虎杖原料若干,提取,得提取液,即虎杖粗提物;
(2)分离纯化:将该粗提物分离纯化,即得虎杖提取物虎杖苷。
所述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等本领域公知的所有可以使用的方法。
上文所述的溶剂提取法的提取方法是本领域的常规提取方法,也就是说包括常用的超声提取法、浸渍提取法、渗漉提取法、煎煮提取法、加热回流提取法或连续回流提取法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加热回流提取法或渗漉提取法;提取次数可以是一次或者是多次。
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各种提取方法包括技术细节在内的所有技术资料,均可以参见有关的教材和相关的技术文献等。
上文所述的溶剂提取法所使用的提取溶剂是本领域的常规提取溶剂,也就是说包括常见的水、亲水性的有机溶剂或亲脂性的有机溶剂等三类提取溶剂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水是包括水、酸水或碱水等中的一种;
所述的亲水性的有机溶剂是一般所说的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醇、乙醇水溶液、甲醇或丙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乙醇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
所述的亲脂性的有机溶剂是一般所说的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包括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石油醚、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提取方法所得到的虎杖粗提物,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所有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溶剂分离法,溶剂萃取法(包括萃取法、逆流连续萃取法、逆流分配法或液滴逆流分配法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大孔吸附树脂法,沉淀法,盐析法,柱层析法或结晶与重结晶和分步结晶法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方法均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需要进一步确证的时候,很容易从有关的教材和相关的技术文献等查阅到包括技术细节在内的所有技术资料。
为了使产品性质稳定,便于使用和保存,还可增加一个优化的步骤,即步骤三:
(3)干燥。
所述的干燥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常压干燥法如经烘箱烘干、减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远红外加热干燥法或微波干燥法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现有的资金、技术和有关的要求,采用其中合适的方法,并选取合适的条件等必要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而这些方法也均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需要进一步确证的时候,都是很容易从有关的教材和相关的技术文献等查阅到包括技术细节在内的所有技术资料。
(五)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用途
1、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包括药物、试剂、食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药物。
通过药理活性筛选证明,虎杖提取物为其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活性部位。
经实验研究表明,虎杖提取物虎杖苷体外能够显著延缓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的发展。已完成的急性毒性实验证明,小鼠灌胃给药对该活性部位的最大耐受量超过1.0g/kg,相当于临床推荐用药剂量的200倍以上,表明该有效部位安全可靠,解决了中药复方中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且含有有毒成分的问题。
综上所述,发明人对虎杖提取物虎杖苷进行了理论探索,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特别是长期的药理学试验,发现所述及的虎杖提取物有显著的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活性。
因此,虎杖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血管性痴呆产品和抗老年性痴呆产品,优选以本发明虎杖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
2、虎杖提取物虎杖苷及其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与要求
本发明虎杖提取物虎杖苷可以单独或与其它活性组分联合使用,包括用于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包括药物、试剂或食品等,尤其是药物。
在具体使用方面,本发明所述的虎杖提取物虎杖苷能够单独使用,例如以活性部位、其衍生物或药用盐的形式应用,还能够与其他许多化学物质一起使用。无论这些化学物质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或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包括辅助功能如协同放大作用、拮抗或缓解虎杖苷的副作用等,这些化学物质是包括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食品、天然产物、化学合成药物或人类用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者食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文使用的“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任何和所有的生理适用的溶剂、分散介质、胞衣、抗菌剂和抗真菌剂、等渗剂或吸收延迟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医药学上可接受载体的例子包括一种或多种的水、盐水、磷酸缓冲盐水、葡萄糖、甘油或乙醇等及其组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许多情况下,在该组合物中最好包括等渗剂,例如,糖、诸如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醇的多元醇或氯化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医药学上可接受载体还可以包含少量的辅助物质,例如润湿剂或乳化剂、防腐剂或缓冲液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它们增强了该虎杖提取物的有效期或效力。
从具体的分类上看,所说的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医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包括润滑剂,如滑石粉、聚乙二醇或硬脂酸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微晶纤维素等;填充剂,如淀粉、糊精或乳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粘合剂,如预胶化淀粉、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渗透压调节剂,如氯化钠、葡萄糖、蔗糖、山梨醇或甘露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pH调节剂,如盐酸、氢氧化钠等酸或碱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如水、缓冲液、乙醇或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等;抗氧剂和络合剂,如亚硫酸钠、EDTA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如季铵化合物、十六烷醇等;吸附载体,如高岭土或皂粘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高分子骨架剂,如环糊精、聚乙二醇、泊洛沙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剂,如香味剂、防腐剂或甜味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将活性组分虎杖苷溶解、混悬或乳化于适宜的水性溶剂中(例如,蒸馏水、生理盐水或格林溶液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或油性溶剂中(例如,植物油例如橄榄油、芝麻油、棉籽油、玉米油或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中,即可制得注射制剂,其中溶剂中可含有增溶剂(例如,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维酮、环糊精、泊洛沙姆、聚乙二醇、苯甲醇、氯代丁醇或苯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渗透压调节剂(例如,氯化钠、甘油、D9-甘露糖、D-山梨醇或葡萄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这种情况下,如有必要,可加入添加剂,例如稳定剂(例如,人血清白蛋白等)、止痛剂(例如,盐酸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等。
本发明所述及的虎杖提取物还可以以组合物的形式联合使用,特别是与用其它化学物质如药物对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包括人或其他动物进行治疗所用的组合物或者是类似的组合物。所述哺乳动物,包括人、小鼠、大鼠、羊、猴、牛、猪、马、兔、犬、黑猩猩、狒狒、狨、猕猴或恒河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人、小鼠、大鼠、猴、猪、兔或犬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人、大鼠或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可以将本发明虎杖提取物加入适于给与受治疗者的药用组合物中。通常,该药用组合物包含本发明虎杖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虎杖提取物的组合物特别是药物组合物可以有各种形式,包括例如液体、半固体和固体等剂量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虎杖提取物为活性成分,以及一种或多种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所述的虎杖苷或其药物组合物能够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常规生产方法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实验、研究或临床上应用的剂型,包括固体制剂如胶囊、片剂、颗粒制剂等,液体制剂如口服液或者注射剂等。
例如使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将其制成所需的剂型。所述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混悬剂、乳剂、溶液剂、糖浆剂或注射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采取口服或注射(包括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粘膜透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给药途径进行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或科学研究。
药物组合物优选含有重量比为0.5%~99%的活性成分虎杖提取物,进一步优选含有重量比为1%~95%的活性成分虎杖提取物虎杖苷,最优选含有重量比为5%~90%的活性成分虎杖提取物虎杖苷。
虎杖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一般必须无菌且在生产储存条件下稳定。可以将该组合物配制成溶液、微乳液、分散液、脂质体或其它适合于高药物浓度的有序结构。通过将所需量的该虎杖提取物与所需上述成分的一种或组合一起加入适当的溶剂中并接着进行除菌过滤制备无菌注射液。一般而言,通过将该虎杖提取物加入含有基本分散介质和所需的上述其它成分的无菌溶媒中制备分散液。在用于制备无菌注射液的无菌粉剂的情况下,推荐的制备方法是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剂。例如,通过诸如卵磷脂的包衣、在分散液的情况下通过保持所需颗粒大小和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保持溶液的适当流动性。
该组合物中可包括延迟吸收的药剂,例如单硬脂酸盐或明胶,以达到注射组合物的延长吸收;可包括高分子聚合物载体,如羟丙甲基纤维素或聚氧乙烯,以达到口服组合物的延长释放。
用于患者时,本发明所述的虎杖提取物剂量为5~20mg/kg·d,可以分一次或多次使用,该剂量或用量通常根据患者或使用者的年龄和体重以及身体状况或患者症状的状况来决定。
本发明虎杖提取物及其药用组合物可以包括“治疗有效量”或“预防有效量”的本发明虎杖提取物。“治疗有效量”是指在必要的剂量和时间下有效达到所需治疗效果的量。虎杖提取物的治疗有效量可以根据诸如个体的病况、年龄、性别和体重以及该虎杖提取物在该个体引起所需反应的能力等因素而变化。治疗有效量亦指该虎杖提取物的有益治疗效果超过其任何毒性或有害效果的量。
“预防有效量”是指在必要剂量和时间下有效达到所需预防效果的量。因为预防剂量用于患病前或疾病早期的受治疗者,预防有效量通常小于治疗有效量。本发明虎杖提取物的治疗或预防有效量的典型的非限制性范围是5~20mg/kg,更优选为5~10mg/kg。应注意,剂量值将根据欲减轻的疾病类型和严重性变化,也就是说用于患者时,本发明所述的虎杖提取物剂量或用量,通常根据患者或使用者的年龄和体重以及身体状况或患者症状的状况来决定。
另外,应理解,对于任何特定受治疗者,应随着时间根据个体需要和给与或监督给与所述组合物的人的专业判断调整特定剂量制度,并且本文设定的剂量范围仅为例证性的,并不会限制要求保护的组合物的范围或实践。
也就是说,需要根据治疗的对象、给药途径、所治疗疾病和状况等,变化本发明虎杖提取物的每次和/或每日的剂量或用量。例如,经静脉给予哺乳动物,尤其是成年人(如体重60kg),所述虎杖提取物的单剂量约为50~1200mg,优选约100mg,优选每日给药1~3次。可以调整剂量单位,以提拱最佳所需反应(例如,治疗或预防应答)。
例如,可以单次大剂量给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给予几个均分量或根据治疗情况的迫切性按比例降低或增加剂量。配制易于给药和剂量统一的剂量单位形式的非肠道组合物尤其有利。本文使用的剂量单位形式,指适于欲治疗的哺乳动物受治疗者的单元剂量的物理分离单位;每个单位含有预定量的计算用于与所需药用载体一同产生所需治疗效果的活性物虎杖提取物。本发明的剂量单位形式的规格,由以下确定并直接取决于以下(a)该虎杖提取物的独特特征和欲达到的特定治疗或预防效果,和(b)在混合这种用于治疗个体敏感性虎杖提取物的技术中的内在限制。
3、虎杖提取物及其组合物的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
本发明所述的虎杖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制备的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其中按照饮料、食品技术领域的要求制备的产品能够用于预防、保护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按照医药技术领域的要求制备的产品能够用于患者的治疗或保健,既能够单独直接用于制备治疗或保健的药物,也能够与许多化学物质进行混合或组合,直接或间接用于制备治疗或保健的药物。这里所述的化学物质与本节上文中所述的相同。
在本发明中,所需物料包括本发明的原料、上述配套使用的化学物质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采用食品级或药用级的物料。
本发明所述的虎杖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给药,尽管在许多治疗用途中推荐的给药途径/给药方式是喷雾剂或口服给药。但是,技术人员会理解给药途径/给药方式随所需的结果而变化。在某些具体实施中,该活性化合物可以与保护该化合物免于快速释放的载体一同制备例如空释制剂,包括移植物传递系统、透皮贴传递系统或微囊传递系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例如乙烯乙酸乙酯、聚酐、聚羟基乙酸、胶原蛋白、聚正酯或聚乳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这种制剂的许多方法均已申请专利或一般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例如Sustained and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s,J.R.Robinson编辑,Marcel Dekker,Inc.,纽约,1978)。
本发明所述的虎杖苷或其药物组合物中,可以含有本领域公知的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其它任选成分。载体包括羧甲基淀粉、淀粉、纤维素、明胶、碳酸氢钠、丙二醇或吐温80等。任选成分例如是着色剂、甜味剂、抗氧剂等。
本发明所述的虎杖提取物及其组合物,通常通过口服、直肠或肠胃外给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
本发明所述的虎杖苷、其衍生物或药用盐、组合物特别是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应用的剂型,包括固体制剂,如胶囊、片剂、颗粒制剂等,半固体制剂如软膏等,液体制剂如口服液、混悬剂、乳剂等,或者注射剂。采取口服或注射(包括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粘膜透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给药途径进行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或科学研究。
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粉剂、粒剂或胶囊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实施时,本发明虎杖提取物可以与例如惰性稀释剂或可同化的食用载体一同口服。该虎杖提取物(和共它成分,如果需要)亦可以包于硬或软壳明胶胶囊、压制成片剂或直接加入受治疗者的膳食中。关于口服治疗给药,可以将所述虎杖提取物与赋形剂一起加入并以可食片剂、颊含片剂、锭剂、胶囊、悬液、糖浆或糯米纸囊剂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使用。
为了以非肠道给药之外给予本发明虎杖提取物,可能需要用防止其失活的材料对该虎杖提取物包衣或与该虎杖提取物一同给予。亦可以将补充的活性化合物加入该组合物中。在具体实施时,将本发明虎杖提取物与一种或多种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的其它治疗药物共配制和/或共给予。这种联合使用,可以优越地利用较低剂量的该给予的治疗药物,因此避免可能的毒性或与各种单一疗法相关的并发症。
制成液体制剂如水剂、油悬浮剂或其它液体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如糖浆、酊剂或酏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将其制成注射用的溶液剂、水剂或油性悬浮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药物或药物组合物能够使用各种途径,在所述的使用形式中,优选的形式是口服制剂(如片剂、包衣片剂、胶囊、溶液或混悬液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非肠道给予剂型(如注射剂、软膏或贴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片剂、胶囊或注射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别优选片剂或注射剂中的一种。
此外,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够单独直接用于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也能够与许多化学物质进行混合或组合,以组合物的形式直接或间接用于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这里所述的化学物质与本节上文中所述的相同。
例如,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用于制备用于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预防、诊断、保护和治疗产品特别是药物的各种剂型,或者是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与有关的辅料用于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尤其是药物的各种剂型,或者是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与有关的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如药物一起用于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如药物的各种剂型,或者是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与有关的辅助药物一起用于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如药物的各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或混悬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胶囊剂。
所述的方法之一是将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灌装为胶囊剂,方法之二是将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与有关的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如药物一起灌装为胶囊剂,方法之三是将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与有关的辅助药物一起灌装为胶囊剂;方法之四是将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与有关的辅料一起按常规方法直接压为片剂,方法之五是将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有关的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如药物一起与有关的辅料按常规方法直接压为片剂,方法之六是将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粉末、有关的辅助药物一起与有关的辅料按常规方法直接压为片剂等。
除上述的六种基本方法外,还能够选择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其他形式或对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进行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处理后,制备各种剂型的含有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的产品如药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直接使用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时候,应先根据所使用的虎杖提取物的剂量要求,换算得到所需要使用的虎杖提取物所使用的药材原料包括虎杖药材或虎杖粗提物等的用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虎杖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可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优选药物和食品,进一步优选药物。
(六)技术特长
本发明对以二苯乙烯苷为主要成分的虎杖提取物拓展了新的医药用途,也为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来源。本发明的虎杖提取物安全低毒,药理作用较强,其原料来源丰富、价廉,制备工艺简单,得率高,可用于制备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产品。
本发明有针对性地研究虎杖提取物,虎杖提取物药理作用较强,其使用安全,一物多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虎杖提取物性质稳定,使用制备的制剂质量稳定,更适于抗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产品的工业化生产;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的效果明显,且使用范围特别广,因此容易推广应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本发明积极适应了现代医疗和科研领域的工作需要和人性化服务的需要,本发明为研究开发新的抗血管性痴呆症产品和抗老年性痴呆症产品提供了新的来源,对开发利用中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价值,是用于预防、诊断、检测、保护、治疗和研究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及其直接相关疾病等方面的安全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研究了现有的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新的药理作用和新的用途,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制备血管性痴呆症和老年性痴呆症预防、诊断、保护和治疗等产品的原料,便于医疗行业和相关行业如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安全使用。
(一)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制备方法
为进一步阐述上述的虎杖提取物虎杖苷的提取方法,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
例如,本发明所说虎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可以为:
(1)提取:按常规将虎杖药材粉碎成粗粉,以10~95%乙醇渗漉提取,收集5~30倍药材体积量渗漉液,即为提取液。
或:按常规将粉碎的虎杖药材用20~95%乙醇热提,首次溶媒体积用量约为生药的4~8倍;或将粉碎的虎杖药材用20~95%乙醇渗漉提取,溶媒体积用量约为生药的4~12倍;得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浓缩,浓缩液离心或过滤;
(2)分离纯化:提取液浓缩到浓度为0.5~10∶1(药材重量:溶液体积),即为样品液。将样品液通过非极性或弱极性大孔树脂吸附(非极性或弱极性大孔树脂为以苯乙烯为架桥材料的聚苯乙烯型多孔性吸附树脂,如D101、D201、ZTC-1、AB-8、1300-1型大孔树脂等)或MCI gel CHP20P柱层析或Sephadex LH-20柱层析,用水淋洗除去杂质;再用含水低级醇洗脱,低级醇为甲醇、乙醇或丙醇等C1~C5醇类,其浓度为10~70%,体积用量为树脂床体积的5~24倍,收集低级醇洗脱液,浓缩至合适体积;进一步用MCI gel CHP20P柱层析,用水淋洗除去杂质;再用含水低级醇洗脱,低级醇为甲醇、乙醇或丙醇等C1~C5醇类,其浓度为10~70%,体积用量为树脂床体积的5~24倍,收集10%~50%洗脱部位,浓缩至合适体积;再进一步用Toyopearl HW-40F柱层析,用水淋洗除去杂质;再用含水低级醇洗脱,低级醇为甲醇、乙醇或丙醇等C1~C5醇类,其浓度为10~60%,体积用量为树脂床体积的5~24倍,收集10%~30%洗脱部位,浓缩至合适体积,即为主要含有虎杖苷的虎杖提取物;再进一步柱层析,能够分别得到分离出的虎杖苷。
(二)虎杖提取物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综合应用质谱(简称:MS)、核磁共振氢谱(简称:1H-NMR)、核磁共振碳谱(简称:13C-NMR)以及核磁共振二维谱(简称:2D-NMR)等分析技术对虎杖提取物中的虎杖苷进行结构鉴定。虎杖苷具有如下理化性质:
该化合物为白色结晶,分子式C20H22O8,MW:390;易溶于甲醇、95%乙醇、丙酮等极性较大的溶剂,微溶于水;mp.245~246℃;[α]D20=+34.5°;UV(λmax):217,307,302nm;IR(KBr)vmax3375,3020,2924,1606,1310,1174,1075,1019,839cm-11H NMR(400MHz,CD3COCD3)δ(ppm):7.42(2H d,J=8.6Hz,H-2′,6′),7.09(1H d,J=16.4Hz,H-β),6.91(1H d,J=16.4Hz,H-α),6.84(2H d,J=8.7 Hz,H-3′,5′),6.79(1H t,J=2Hz,H-2),6.68(1H t,H-6),6.51(1Ht,J=2Hz,H-4),4.94(1H d,J=7.6Hz,H-1″),3.94(1H dd,J=11.8,2.5Hz,H-6″α),3.72(1H dd,J=11.8,5.9Hz,H-6″β),3.6-3.4(4H,H-2″,3″,4″,5″);HR ESI-MS(m/z):391.1376;光谱数据与文献数据一致(①Nonomura,S.;Kanagawa,H.;Shin,H.;Makimoto,A.YakugakuZasshi 1963,83,988-990;②Chen L,Han Y,Yang F,Zhang T.Chu X,Sun AL,LiuRM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five compounds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al herb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J.Chromatogr.A,2005,1097:33-39)。
(三)虎杖苷及其组合物的常用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制备粉针剂一般采用常规的冷冻干燥法,以水作为溶媒,其步骤为:取虎杖苷,加入赋形剂,加水溶解,调节pH,加入活性炭,过滤除菌,灌装,半轧塞,冷冻干燥,压塞轧盖即可。所用的赋形剂选自甘露醇、水解明胶、葡萄糖、乳糖、右旋糖苷、白蛋白、pH调节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每瓶含虎杖苷1~100mg。
本发明制备粉针剂也可采用喷雾干燥法,以水作为溶媒,其步骤为:取虎杖提取物,加或不加赋形剂(赋形剂同上),加水溶解,加入活性炭,过滤除菌,喷雾干燥,无菌分装,压塞轧盖即可。每瓶含虎杖提取物10~100mg。
本发明制备小针剂时,以注射用水作为溶媒配制即可,也可加适量辅料,辅料选自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苯甲酸、二甲基乙酰胺、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环糊精、抗氧剂、金属离子络合剂、抑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注射剂可以配制成溶液、微乳液、乳液、脂质体、微球、微囊或其它适合于高药物浓度的有序结构,其中可包括延迟吸收的药剂,例如单硬脂酸盐、明胶、乙烯乙酸乙酯、聚酐、聚羟基乙酸、胶原蛋白、聚正酯或聚乳酸等,以达到注射组合物的延长吸收。每支含虎杖苷1~100mg。
本发明制备葡萄糖输液或氯化钠输液,以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加入适量葡萄糖或氯化钠配制即可,也可加适量辅料,辅料选自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苯甲酸、二甲基乙酰胺、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环糊精、金属离子络合剂、抑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每瓶含虎杖苷1~100mg。
本发明制备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口服制剂,辅料可以是乳糖、淀粉、糊精、硬脂酸盐等,按常规技术制备。可包括高分子聚合物载体,如羟丙甲基纤维素或聚氧乙烯等,以达到口服组合物的延长释放。
在本发明中,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以下所述的实施例均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并不是用来限制发明的范围。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虎杖苷的制备方法一
购自上海市药材公司的中药虎杖药材10Kg,用60%的丙酮渗漉提取三遍,浓缩蒸去丙酮,沉淀,过滤,除掉大部分脂溶性物质。剩余部分经浓缩至适当体积后,再加水沉淀部分脂溶性物质,浓缩至小体积后,分次上MCI gel CHP20P柱层析,先用水洗脱以去除相当部分的糖,后用10~60%甲醇(或者乙醇)洗脱,洗脱液合并,回收至无醇味,放置析晶,得到虎杖苷。经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主要是紫外光普、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定结构。再用80%~100%甲醇洗脱以除去大量的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物质,使层析柱再生。
实施例2、虎杖苷的制备方法二
购自上海市药材公司的中药虎杖药材10Kg,用60%的丙酮渗漉提取三遍,浓缩蒸去丙酮,沉淀,过滤,除掉大部分脂溶性物质。剩余部分经浓缩至适当体积后,再加水沉淀部分脂溶性物质,浓缩至小体积后,分次上聚酰胺柱层析,先用水洗脱,后用10-60%甲醇(或者乙醇)洗脱,洗脱液合并,回收至无醇味,放置析晶,得到虎杖苷。经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主要是紫外光普、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定结构。再用80%-100%甲醇洗脱以除去大量的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物质,使层析柱再生。
实施例3、虎杖苷的制备方法三
在超声破碎下,虎杖根的干燥粉末用氯仿萃取三次,除去蒽醌,然后残留物以类似方式用乙醇萃取3次。合并乙醇萃取物并浓缩干燥。干燥的萃取物溶解在HsCCC(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的流动相中。HSCCC用北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制造的GS10AZ多层盘旋行星式离心机进行。在各分离中,盘旋柱首先完全填充上层有机固定相。然后仪器在80Orpm下旋转,同时下层含水流动相泵入到柱中.在流动相前面出现和体系建立稳定状态的流体动力平衡之后,样品溶液经注射阀注入。来自柱的出口的流出物用在254nm的UV检测器连续监控,峰级分根据色谱图收集,获得了98%的高纯度。
实施例4、虎杖苷的制备方法四
购自上海市药材公司的中药虎杖药材10Kg,用60%的丙酮渗漉提取三遍,浓缩蒸去丙酮,沉淀,过滤,除掉大部分脂溶性物质。剩余部分经浓缩至适当体积后,再加水沉淀部分脂溶性物质,浓缩至小体积后,分次上大孔树脂柱层析,先用水洗脱,后用20~50%甲醇(或者乙醇)洗脱,洗脱液合并,回收至无醇味,放置析晶,得到虎杖苷。经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主要是紫外光普、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定结构。再用80%~100%甲醇(或者乙醇)洗脱以除去大量的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物质,使层析柱再生。
实施例5、虎杖苷粉针剂的制备
取虎杖苷10g,加入右旋糖苷30g,加1500ml注射用水,调节pH至9.0,搅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2000ml,加3.0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半轧塞;冷冻干燥,再压塞轧盖即可。
实施例6、虎杖苷粉针剂的制备
取虎杖苷50g,加入甘露醇60g,加5000ml注射用水,调节pH至8.0,搅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6000ml,加1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半轧塞;冷冻干燥,再压塞轧盖即可。
实施例7、虎杖苷粉针剂的制备
取虎杖苷1g,加入葡萄糖50g,加900ml注射用水,调节pH至8.5,搅拌使其溶解;
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半轧塞;冷冻干燥,再压塞轧盖即可。
实施例8、虎杖苷小针剂的制备
取虎杖苷5g,加900ml注射用水,调节pH至9.0,搅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1.0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灌封,每瓶10ml。
实施例9、虎杖苷小针剂的制备
取虎杖苷10g,加入乙醇600ml,搅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0.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灌封,每瓶5ml。
实施例10、虎杖苷葡萄糖输液的制备
取虎杖苷2g,加入聚乙二醇10g,加入葡萄糖500g,加45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加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分钟;脱炭过滤;加注射用水至5000ml;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灌封,每瓶500ml,热压灭菌。
实施例11、虎杖苷氯化钠输液的制备
取虎杖苷1g,加入氯化钠90g,加90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加10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分钟;脱炭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0ml;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灌封,每瓶250ml,热压灭菌即可。
实施例12、虎杖苷片剂的制备
(1)处方
虎杖苷                                    1000.0g
微晶纤维素                                1170.0g
预胶化淀粉                                690.0g
乳糖                                      125.0g
5%PVP无水乙醇                            适量
硬脂酸镁                                  15.0g
共制成                                    10000片
包衣液处方:胃溶薄膜衣料:85G61235,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
(2)制备工艺按以上处方分别称取处方量的主药与辅料,按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5%PVP无水乙醇制软材、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测定含量,计算片重后压片,控制裸片硬度5~7kg,共制得片剂9698片,成品率为96.98%。
采用常规高效包衣锅包衣,工艺如下:将裸片(硬度5~7kg)放入包衣锅中,启动搅拌装置和鼓风加热装置,待裸片温度升至40℃时,开始打开喷枪对准片床的上1/3处喷入包衣液包衣,控制片床温度38~42℃,气磅压力6kg,包衣液流速为50mL/min,包衣膜重占包衣片重的3%。
实施例13、虎杖苷片剂的制备
(1)处方
虎杖苷                                        100.0g
乳糖                                          80.0g
淀粉                                          60.0g
羧甲基淀粉钠                                  15.0g
10%PVP水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3.0g
共制成                                        1000片
(2)制备工艺取原辅料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用适量10%PVP溶液制软材,干燥,加入硬脂酸镁3g,整粒,压片,制成1000片。
实施例14、虎杖苷胶囊剂的制备
(1)处方
虎杖苷                                        1000.0g
微晶纤维素V                                   1000g
淀粉                                          140g
无水乙醇                                      适量
滑石粉                                        80g
共制成                                        胶囊
(2)制备工艺分别取原料药虎杖苷及处方中其它辅料分别过100目筛,置60℃烘干,称取处方量虎杖苷与微晶纤维素、淀粉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用适量无水乙醇制软材,30目筛制粒,50~60℃干燥2小时,用30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的滑石粉混合均匀,填充。

Claims (8)

1.虎杖苷在制备抗血管性痴呆产品中的应用,且虎杖苷是该抗血管性痴呆产品中的唯一活性成分。
2.虎杖苷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血管性痴呆产品中的应用,且虎杖苷是该抗血管性痴呆产品中的唯一活性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血管性痴呆产品是指直接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血管性痴呆产品是包括药物、试剂或食品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血管性痴呆产品是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虎杖苷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虎杖苷是指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结构式如下:
Figure FSB000003187703000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虎杖苷的纯度≥9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虎杖苷的使用方式是包括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化学物质联合使用中的一种。
CN2008100403384A 2008-07-08 2008-07-08 虎杖苷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1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03384A CN101411716B (zh) 2008-07-08 2008-07-08 虎杖苷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03384A CN101411716B (zh) 2008-07-08 2008-07-08 虎杖苷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1716A CN101411716A (zh) 2009-04-22
CN101411716B true CN101411716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59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03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1716B (zh) 2008-07-08 2008-07-08 虎杖苷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171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1270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桑葚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pm2.5所致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7281276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虎杖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pm2.5所致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7281330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葡萄皮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pm2.5所致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9584A (zh) * 2009-05-29 2012-05-16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理事会 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病症的磷脂酶d的调节
EA019294B1 (ru) * 2010-04-26 2014-02-28 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На Праве 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го Ведения "Казах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С.Д. Асфендиярова"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нарушений памяти у крыс
CN102617661A (zh) * 2011-01-28 2012-08-01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一种分离纯化二苯乙烯苷单体的方法
CN102379930B (zh) * 2011-10-25 2013-09-18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一种从虎杖中提取总蒽醌苷元的方法
CN105535131A (zh) * 2015-12-29 2016-05-04 西南交通大学 熟大黄微粉在制备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中的用途
CN108094323A (zh) * 2018-01-05 2018-06-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影响的血管性痴呆模型
CN110585226B (zh) * 2019-11-14 2020-08-11 江西厚朴贯众科技有限公司 金线莲苷在制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3776A (zh) * 2001-05-31 2001-11-28 北京天纯维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3776A (zh) * 2001-05-31 2001-11-28 北京天纯维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柳真裕.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内科2 3.2007,2(3),410-411.
柳真裕.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内科2 3.2007,2(3),410-411. *
邓学军等.白藜芦醇苷保护脑海马区缺血神经元的机制探讨.现代康复5 7.2001,5(7),52-53.
邓学军等.白藜芦醇苷保护脑海马区缺血神经元的机制探讨.现代康复5 7.2001,5(7),52-53.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1270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桑葚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pm2.5所致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7281276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虎杖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pm2.5所致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7281330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葡萄皮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pm2.5所致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1716A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1716B (zh) 虎杖苷用于制备抗痴呆产品的用途
Ye et al. Neuropharmacolog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berberine: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Wang et al. Biological screening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drug innovation in China
CN101007037A (zh) 美洲一枝黄花总三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5097196B2 (ja) 漢方薬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れらの調製方法および使用
AU2014352441B2 (en) Use of ginsenoside-Rg3 in preparing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or/and treating dementia and medicine
CN1899341A (zh) 美洲一枝黄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P1768683A1 (en) Ginseng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or improving the lowering of concentration and memory capability
US10946053B2 (e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ixed extract of mulberry and Poria cocos bark for preventing, improving 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WO2011140676A1 (zh) 用于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及其混合型等疾病的天麻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Dai et al. Anti-Alzheimer's disease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s inhibitors of BACE1 and AChE enzymes
CN101214253B (zh) 知母皂苷b-ⅱ用于制备抗抑郁产品的用途
CN102688501A (zh) 原花青素b2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512830C (zh)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组合物
Wang et al. Ethnopharmacological use,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phytochemistry, and progress in Chinese crude drug processing of the lateral root of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Fuzi): a review
CN105920476A (zh)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anje et al. Medicinal natural drug of Valerian (Valerina Officinalis): an-over review
CN101214250B (zh) 常春藤皂苷元及其衍生物用于制备抗抑郁产品的用途
CN1861118A (zh) 构树果色素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hinese Associ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et al.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ral Ginkgo biloba preparations (2020)
CN101015648A (zh) 丁二酸衍生物酯类化合物治疗痴呆症的用途
WO2016099056A2 (ko) 복령피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퇴행성 신경질환의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0464760C (zh) 苍耳子总苷提取物用于制备抗炎性反应产品的用途
RU2408384C2 (ru) Китайский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й состав,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е
JP2012214500A (ja) 漢方薬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れらの調製方法および使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