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1553B - 反开式拉链 - Google Patents
反开式拉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11553B CN101411553B CN2008101693670A CN200810169367A CN101411553B CN 101411553 B CN101411553 B CN 101411553B CN 2008101693670 A CN2008101693670 A CN 2008101693670A CN 200810169367 A CN200810169367 A CN 200810169367A CN 101411553 B CN101411553 B CN 1014115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 head
- slide fastener
- intubate
- ledge
- opening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2—"Two-way" or "double-acting" 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4—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with quick opening devices
- A44B19/388—Bottom end stop means for quick opening slide faste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44B19/44—Securing metal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ready-made stringer tap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09—Plural independently movable slid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93—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including complementary, aligning means attached to ends of interlock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开式拉链,其中,在插管从上拉头和下拉头中拉出并且与它们分开的时候,上拉头和下拉头能够保持在座管的底端。反开式拉链(10)具有可分开下止(22),可分开下止(22)包括从设置在右牙链带(17)的侧边缘上的右链牙排(13)的底端连续地设置的座管(40);从设置在左牙链带(16)的侧边缘上的左链牙排(12)的底端连续地设置的插管(30);能够使拉链向上打开的上拉头(50)和能够使拉链沿着相反方向打开的下拉头(60)。用于防止下拉头(60)滑出的挡块(46)设置在座管(40)的底端;第一咬合部分(44)形成在座管(40)的与插管(30)相对的相对侧边缘上;以及第二咬合部分(34)形成在插管(30)的与座管(40)相对的相对侧边缘上,以便在第二咬合部分与第一咬合部分(44)咬合时沿着向下的方向定位插管(30)。与上拉头(50)的板的内表面接触以便防止上拉头(50)自由滑动的突出部分(48)形成在座管(40)的与上拉头(50)的板的内表面相对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至少任一个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向上并且能够沿着反方向打开同时可以分开和咬合的反开式拉链。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打开或闭合衣服的左右前主体的拉链,已经使用了具有在链牙排底部上的座管和插管的可分开/咬合式拉链。
在具有可分开的下止的普通拉链中,插管形成在一侧上的链牙排的底端,同时插管将要插入的插座通过座管被固定地设置并且从另一侧上的链牙排的底端连续地被设置。这种具有可分开的下止的拉链被这样配置:当拉头拉低到拉头与插座接触的最低位置时,插管能够从插座和拉头移出或者插入插座和拉头,使得左右牙链带能够被分开。
美国专利No.2157381已经描述了有关用于拉链的普通可分开下止的发明,目的在于当插管从拉头移出时,防止拉头在链牙上的自由滑动。
在美国专利No.2157381中描述的可分开的下止具有在第一牙链带的链牙排的底端处的座管,同时从第二牙链带的链牙排的底端连续地设置的插管将要插入的插座固定于同一座管。第一牙链带的链牙排具有单独的拉头,当该拉头在两个链牙排上滑动经过时,该拉头使拉链的左右链牙排进入连接状态或者成为分开的状态。
在美国专利No.2157381中描述的可分开下止的座管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用于在突出部分与形成在拉头的凸缘的内表面上的凹陷部分(凹口)咬合时,防止拉头在与拉头的凸缘的内表面相对的前后侧面这二者中的每一个上自由滑动。
有时候,当穿用者从两个牙链带分开的状态将两个牙链带连接时,穿用者将链牙排的底部从穿用者观察方向向前弯曲,以便使插管插入拉头开口的插入动作变得容易,以至于底部被抬起到穿用者容易看到的位置,并且接着将插管插入拉头的开口。特别是,如果可分开的下止连接于长衣服的底端以便该下止底端延伸到穿用者脚部附近,该方法经常被使用。
当链牙排的底端被向上抬起到向前弯曲的状态,拉链的上-下关系在其底端被颠倒,使得插座位于上面同时拉头位于下面。因此,拉头由于重力可能沿着从座管分开的方向向下移动。如果拉头离开座管,穿用者试图插入的插管与通向座管的链牙排干扰,从而产生插管不能插入的不方便。根据在美国专利No.2157381中描述的拉链,形成在座管的前后侧面上的突出部分与形成在拉头的凸缘的内表面上的凹陷部分咬合,以便防止拉头与插座分开。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245859(专利文献2)提出了用于反开式拉链的可分开的下止,通过设置后口彼此相对的两个拉头,该反开式拉链能够以两种方式即从上和从下被打开。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245859中描述的反开式拉链具有能够使拉头以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式打开/闭合的上拉头和下拉头,并且能够从上拉头和下拉头移出劾能够插入上拉头和下拉头的插管连接在一侧上的链牙排的底端上,使得上拉头和下拉头的后口以相对的状态彼此接触。另外,座管安装在另一侧上的链牙排的底端上,防脱开挡块形成在该座管中,以便把下拉头锁定在最低位置。
将描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245859中描述的具有可分开下止的反开式拉链的操作,其中,该拉链用于打开/关闭衣服的右前主体和左前主体。如果在左右牙链带完全彼此连接的情况下上拉头向下滑动,那么衣服的左右前主体能够从上面打开。另外,如果在拉链打开的情况下下拉头与上拉头一起从下向上滑动,那么左右前主体能够从下面打开。
在穿用者脱下衣服时,使得上拉头和下拉头的后口以相对的状态彼此接触,并且接着将上拉头和下拉头拉低到最低位置。接着,进行从上拉头和下拉头移出连接在链牙排的底端上的插管的操作。结果,左右牙链带分开,使得衣服的左右前主体分开并且衣服容易被脱下。
为了从上拉头和下拉头移出插管,左右链牙排需要保持彻底分开。出于该目的,在上拉头和下拉头的后口以相对的状态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后口需要保持被拉低到牙链带的底端。
当穿用者穿上衣服时,插管需要被插入上拉头和下拉头的开口中,以便将分开的左右链牙排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上拉头和下拉头的后口以相对的状态保持彼此接触并且保持被拉低到牙链带的底端,否则被插入的插管将与链牙排干扰,从而使得插管的插入困难。
另外,在链牙排的下部从穿用者观察方向向前弯曲使得下部被向上抬起到能够被穿用者容易看到的位置的情况下穿用者试图插入插管时,上拉头独立地或者上拉头和下拉头二者在许多情况下由于重力而可以沿着与座管分开的方向被拉低。特别地,如果上拉头以分开的状态离开座管,那么牙链带在各拉头之间被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在穿用者试图插入插管时,插管不能被一下子插入。结果,拉头与从座管连续的链牙排干扰,从而产生使插管的插入操作变得复杂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因此,完成本发明以便解决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反开式拉链,该拉链能够沿着相反的方向被打开,并且能够被分开以及使其咬合,使得上拉头的后口以相对的状态保持彼此接触。在这种拉链中,即使插管从上拉头和下拉头移出,上拉头和下拉头也能够保持在座管的底端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具有可分开下止的反开式拉链,该下止包括:从设置在第一牙链带的侧边缘上的第一链牙排的底端连续地设置的座管;从设置在第二牙链带的侧边缘上的第二链牙排的底端连续地设置的插管;以及能够使拉链被向上打开的上拉头和能够使拉链沿着相反方向被打开的下拉头,二者的后口彼此相对。反开式拉链包括:用于防止下拉头滑出的挡块,其设置在第一链牙排的相对侧上的座管的端部;设置在与插管相对的座管的相对侧边缘上的第一咬合部分;以及与第一咬合部分咬合以便沿着向下的方向定位插管的第二咬合部分,其设置在与座管相对的插管的相对侧边缘上,其中上拉头和下拉头包括前后板,前后板形成允许第一链牙排和第二链牙排穿过的每个链牙排的引导通道。反开式拉链还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与前后板的任一个内表面接触,以便防止上拉头在与上拉头的前后板的任一个内表面相对的座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至少任一个上自由滑动。
对于突出部分,优选设置椭圆形、截头圆锥形和圆柱形的至少一种形状的多个突出部分。
另外,优选,在下拉头的前板的内表面和后板的内表面之间的内部高度设置为比在上拉头的前板的内表面和后板的内表面之间的内部高度大。
优选地,与下拉头的板的任一个内表面接触以便防止下拉头自由滑动的突出部分形成在与下拉头的板的任一个内表面相对的座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至少任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突出部分形成在反开式拉链的座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中的至少任一个上。结果,在上拉头和下拉头被拉低到座管的底端同时它们的后口保持彼此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保持上拉头的内表面和突出部分彼此接触,能够防止上拉头的自由滑动。因此,即使在插管从上拉头和下拉头拉出并且与它们分开的状态,上拉头和下拉头也能够被保持在座管的底端,使得插管的插入操作变得容易。
另外,由于设置了每个都具有小接触面积的多个突出部分,因此在突出部分和板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能够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即使在突出部分和板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是不一致的。例如,在突出部分形成在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座管中,利用前后侧面将拉链的芯线压紧并且固定,使得拉链的芯线被座管夹住。因为芯线被压紧之后座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突出部分之间的厚度通常是不一致的,因此在突出部分和拉头的板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的容许尺寸的范围需要设计得宽些。出于该原因,增加突出部分的高度,以便保证与拉头的板的内表面接触,从而确保拉头的保持力。通过减小突出部分的面积,能够防止拉头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增加的太多,即使在突出部分和拉头的板的内表面之间的压力很强。
通过将上拉头的前后板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设置为大于下拉头的前后板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在下拉头和座管之间的保持力能够被消除,以便减小在从底端向上滑动下拉头时的起始阻力,从而提高可操作性。
另外,通过形成与下拉头的板的内表面接触的突出部分以便限制下拉头在与下拉头的前后板的内表面相对的座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中至少任一个上自由滑动,上拉头和下拉头能够被牢固地保持在座管的底端处,使得插管的插入操作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开式拉链的外观的前视图,其部分被省略;
图2是座管连续地设置在其上的右牙链带的底端的剖视透视图;
图3是插管连续地设置在其上的左牙链带的底端的剖视透视图;
图4是当只有下拉头被拉低到最低位置时沿图7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当上拉头被拉低到上拉头与下拉头接触的最低位置时沿图7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当左牙链带的插管的尖端插入在上拉头的左侧上的牙脚口部分时沿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形成在座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突出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有关形成在座管的侧面上的突出部分的布置的其他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多个椭圆形突出部分形成在座管的侧面上的实施例的透视图;以及
图10是用于说明多个截头圆锥形突出部分形成在座管的侧面上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反开式拉链的典型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整个反开式拉链10的外观图,或者示出上拉头50从上止18、18的接触位置稍微拉低同时下拉头60从插管30和座管40的插入位置稍微拉高的状态的前视图,插管30和座管40是可分开的下止。图2是部分透视图,以部分切除的状态示出邻近具有连续设置的座管40的右牙链带17(第一牙链带)的座管安装端的部分;以及图3是部分透视图,以部分切除的状态示出邻近具有连续设置的插管30的左牙链带16(第二牙链带)的插管连接端的部分。
如图1中所示,反开式拉链10是能够将例如长外套的左前主体和右前主体打开或者闭合的打开/闭合装置。反开式拉链包括:左牙链带16;右牙链带17;沿着左牙链带16和右牙链带17的相对侧边缘设置的左右芯线14;以及左链牙排12(第二链牙排)和右链牙排13(第一链牙排),其中许多链牙12a、13a以预定的间隔按直线设置以便夹紧每个芯线14。
另外,反开式拉链10包括上拉头50和下拉头60,上拉头50允许左链牙排12和右链牙排13从其中穿过以便拉链能够被向上打开,下拉头60能够使拉链沿着相反的方向被打开。上拉头50的后口和下拉头60的后口设置成彼此相对。上止18固定于设置在左链牙排12和右链牙排13的上部处的每个芯线14的部分上,以便防止上拉头50从左链牙排12和右链牙排13滑出。同时,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能够沿着相反的方向打开的暗拉链。
由树脂膜等制成的加强膜24粘合在右牙链带17的底端的前侧和后侧,如图1和2所示。座管40连续地设置,以便座管夹在加强膜24和芯线14二者之间。
钩状挡块46形成在座管40的底端的端部处,并且在下拉头60拉低到最低位置时,钩状挡块46与下拉头60的牙脚口部分接触以便防止下拉头60向下滑出。根据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挡块46从座管40的底端沿着与连接轴线相反的方向向外突出,以便与下拉头60的牙脚口咬合。根据本发明的挡块46的形状不限于如图1和2中所示的挡块46的形状,而是该挡块可以从座管的底端部分沿着朝向拉链的前表面或者后表面的方向突出,使得挡块与下拉头的前板52或者后板54的端面接触,从而防止下拉头向下滑出。
与插管30相对的座管40的相对侧面具有类似三角片的第一咬合引导片42,第一咬合引导片42包括第一咬合部分44和导向面43,第一咬合部分44由指向右链牙排13所在侧的平面构成,导向面43引导形成在下拉头60内的连接柱66(见图4至6)以便使左链牙排12和右链牙排13之间的分开变得容易。第一咬合部分44与后面描述的插管30的第二咬合部分34咬合。
在座管40的上部处,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平的内表面(见图7)相对的座管40的前侧面具有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突出部分48,突出部分48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内表面接触,以便在上拉头50拉低到最低位置的状态防止上拉头50的自由滑动。
如图1和3中所示,由树脂膜等制成的加强膜24粘合在左牙链带16的底端的前侧和后侧。插管30被连续地设置,以便夹紧加强膜24和芯线14。
咬合面朝下(图2的深侧方向)的平的第二咬合部分34形成在与座管40相对的插管30的相对侧面上。在座管40和插管30插入下拉头60时,第二咬合部分34与上面描述的座管40的第一咬合部分44咬合。具有由下拉头60内的连接柱66(见图4至6)引导的引导面33的第二咬合引导片32从与第二咬合部分34的在座管相对侧上的边缘竖起,使得第二咬合引导片从第二咬合部分34弯曲并且向下延伸。同时,第二咬合引导片32起着加强从插管30竖起的第二咬合部分34的作用。
用于避免从座管40的相对侧边缘突出的第一咬合部分44的干扰的间隙槽36形成在与座管40相对的相对侧面的由第二咬合引导片32和第二咬合部分34围绕的部分中。与位于右链牙排13的最低位置处的链牙13a的连接头的凹进部分连接的连接突出部分38形成在左链牙排12侧上的第二咬合部分34之上。
接着,参照在图4中所示的剖视图,描述下拉头60从图1中所示的状态拉低到最低位置的状态。
图4是示出只有反开式拉链10的下拉头60拉低到最低位置的状态的视图,或者是沿图7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下拉头60和上拉头50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在内部穿过每个对应的拉头50、60的链牙引导通道。链牙引导通道具有设置在拉头的前端侧上的牙脚口和设置在拉头的后端侧上的后口。牙脚口引导分开的左右链牙进入链牙引导通道并且将分开的左右链牙放出,以及后口引导连接的左右链牙进入链牙引导通道并且将连接的左右链牙放出。
在下拉头60拉低时,处于分开状态的左右连接排12、13彼此连接并且在连接状态被放出。如果下拉头进一步拉低,座管40和插管30从下拉头60的牙脚口插入,并且形成在座管40的底端的端部处的挡块46与下拉头60的牙脚部分接触,使得拉头停止。该位置是下拉头60的最低位置。
在该状态下,左链牙排12和右链牙排13在下拉头60的后口和上拉头50的后口之间的部分处彼此连接。此时,向上突出到插管30的顶端的连接突出部分38与位于右链牙排13的最低位置处的链牙13a的底面上的凹进部分咬合。
从座管40突出的第一咬合引导片42相对于设置在插管30的上部上的第二咬合引导片32处于深侧上,使得第一咬合引导片42安放于形成在插管30的相对侧边缘部分中的间隙槽36内。
接着,参考图5描述上拉头50从图4所示的状态拉低的状态。
图5是示出上拉头50拉低到上拉头与下拉头60接触的最低位置的状态的视图,或者是沿图7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在上拉头50拉低时,处于连接状态的左右链牙排12、13分开并且以分开的状态从上拉头50的牙脚口放出。然后,如果上拉头50进一步降低,上拉头50的后口与下拉头60的后口接触,使得上拉头50停止。该位置是上拉头50的最低位置。
在这种状态下,左链牙排12和右链牙排13的全部链牙处于分开的状态。因此,通过抓住在左牙链带16的底端部分具有相对高的硬度的加强部分24,并且接着沿用箭头PO指示的方向向上拉动加强部分,穿用者能够从下拉头60和上拉头50拉出插管30。结果,衣服的右前主体和左前主体打开,使得穿用者能够容易地脱下或者穿上衣服。
虽然插管30能够从图5所示的状态沿着箭头PO的方向被拉出,但是即使试图将插管30沿着箭头PI(箭头PI的方向是相对于上拉头50和下拉头60而言相反的方向)的方向向下推动,插管30也不能从图5所示的位置独立地向下移动,因为座管40的第一咬合部分44与插管30的第二咬合部分34接触。
接着,参考图6描述当左牙链带16从图5所示的状态抬起时的状态。
图6是示出左牙链带16的插管30的尖端插入上拉头50的左侧的牙脚口的状态的视图,或者是沿图7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如果左牙链带16被向上抬起到图6所示的状态,插管30就能够从上拉头50移出而没有任何沿着箭头PO方向的阻力。如果插管30从插管30完全从上拉头50拉出的状态插入上拉头50的左牙脚口,那么通过图6所示的状态,插管30能够向上插入到如之前图5描述的第二咬合部分34与第一咬合部分44接触的位置。如果上拉头50在这种状态下被向上拉动,则左链牙排12和右链牙排13彼此连接,以便闭合衣服的左前主体和右前主体,从而连接这两个前主体。
接着,参考图7描述形成在座管4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突出部分48的结构和功能。图7是沿着图6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虽然图7示出的实施例是突出部分48形成在座管4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二者中的每一个上,但突出部分48可以形成在座管4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任一个上。
如图7中所示,上拉头50具有在其前表面侧上的前板52和在其后表面侧上的后板54。同时,通过设置在上拉头50的两个牙脚口部分的中心部分处的连接柱56(见图4至6),前板和后板52、54被连接。沿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的前后凸缘52a、54a沿着前后板52、54的左右侧边缘被设置,并且由前后板52、54包围的空间、连接柱56以及左右的前后凸缘52a、54a用作链牙引导通道。形成在座管4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突出部分48配置为通过过盈配合或中级配合与前板52的平的内表面和后板54的平的内表面接触。同时,如果突出部分48配置为通过过盈配合与前板52的内表面和后板54的内表面接触,那么具有C形截面的座管40可以较薄地形成,以使得突出部分48根据相对于前板52的内表面和后板54的内表面的高度容易弹性变形。
通过使突出部分48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内表面和后板54的内表面接触,由于产生在该接触部分上产生的摩擦力,能够防止上拉头50的自由滑动。因此,即使当插管30从上拉头50和下拉头60中拉出使得插管与它们分开时,上拉头50和下拉头60能够维持在座管40的底端,从而使插管30的移出操作和插入操作变得容易。
接着,描述在用于反开式拉链的可分开下止22应用于左前主体和右前主体向着下摆较长的衣服的底端,并且底端延长到脚部附近的情况下,将插管30插入上拉头50和下拉头60的操作。
将插管30插入类似本实例的存在于脚部附近的上拉头50和下拉头60中是不容易的。因此,右牙链带17的底部向从穿用者观察方向向前弯曲并且向上抬起到穿用者容易看到的位置,并且接着,插入插管30。如果右牙链带17的底端向前弯曲并且向上抬起,那么拉链的上-下关系在反开式拉链10的底端颠倒。结果,下拉头60定位在上面并且上拉头50定位在下拉头60的下面。在这种配置下,存在这种不便,即上拉头50独立地或者上拉头50和下拉头60二者由于重力可能沿着从座管40离开的方向滑出。如果上拉头50离开座管40,穿用者试图插入的插管30与在座管40侧上的右链牙排13干扰,从而阻止插管30被插入。
根据本实施例,突出部分48形成在座管40的顶部,以便突出部分48保持与上拉头50的后板54的内表面和前板52的内表面接触。因此,防止了上拉头50的自由滑动,并且下拉头60能够在座管40的挡块46和上拉头50的后口部分之间被夹住并且保持静止。结果,防止了右链牙排13和插管30之间的干扰,从而容易执行插管30的插入操作。
根据本发明,不同于在美国专利No.2157381中描述的拉头,不需要与形成在座管40上部上的突出部分48相对地在前板52的内表面和后板54的内表面上形成凹陷部分。结果,具有简单结构的便宜的上拉头50能够被使用,并且还能够以低价格提供用于反开式拉链的可分开下止22。
通过把下拉头60的前板54的内壁表面和下拉头60的后板64的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大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内壁表面和后板54的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隔,在座管40和上拉头50之间可产生预定的摩擦力,同时通过消除在座管40和下拉头60之间的任何接触,在座管40和下拉头60之间不产生摩擦力。该结构能够防止上拉头50的自由滑动并且减小在下拉头60启动时的滑动阻力,从而改进在打开/闭合拉链时的操作感觉。
(第二实施例)
接着,描述有关形成在座管侧面上的突出部分的布置的其他实施例。
图8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特征部分的突出部分48形成在座管140的上部的前侧面(同一附图的表面侧)上并且突出部分149也形成在座管140的中心部分的前侧面(同一附图的表面侧)上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上拉头50和下拉头160被拉到最低位置以便完全拉出插管30的状态的视图。同时,相同的附图标号赋予执行与图6中相同的功能的部件和部分,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8中所示,在座管140的上部处,突出部分48形成在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内表面(见图7)相对的前侧面上,以便在上拉头50拉低到最低位置的状态防止上拉头50的自由滑动,因为座管140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内表面接触。同样,在座管140的中心部分处,突出部分149形成在与下拉头160的前板的内表面相对的前侧面上,以便在下拉头160拉低到最低位置的状态下防止下拉头160的自由滑动,因为座管140与下拉头160的前板的内表面接触。
通过这种结构,在上拉头50和下拉头160都拉低到最低位置时,座管140在上部和中心部分两个位置防止上拉头50和下拉头160的滑动。结果,上拉头50能够牢固地保持在最低位置。因此,即使拉链的上-下关系在反开式拉链的底端颠倒,也能够提高将插管30插入上拉头50和下拉头60的可操作性。
(第三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有关形成在座管侧面上的突出部分的形状的其他实施例。
图9是示出椭圆突出部分248形成在座管240的上部的前后侧面上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同时,相同的附图标号赋予执行与图2中相同的功能的部件和部分,并且省略其描述。
如图9中所示,多个椭圆突出部分248形成在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内表面(见图7)相对的座管240的前侧面上,以便在上拉头50拉低到最低位置的状态防止上拉头50的自由滑动,因为座管240在多个位置与前板52的内表面接触。
如果椭圆突出部分248配置在座管240上,那么椭圆突出部分248能够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和后板54的至少任一个内表面以较小的面积接触,以便将上拉头50保持在最低位置。因此,即使拉链的上-下关系在反开式拉链10的底端被颠倒,也能够提高将插管30插入上拉头50的可操作性。即使增加突出部分248的高度以便增加突出部分248和上拉头50的前后内表面之间间隔的容许尺寸的范围,用于将上拉头50保持在最低位置的保持力也能够保持在预定的范围内。
(第四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有关形成在座管侧面上的突出部分的形状的其他实施例。
图10是示出多个截头圆锥形突出部分348形成在座管340的上部的侧面上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同时,相同的附图标号赋予执行与图2中相同的功能的部件和部分,并且省略其描述。
如图10中所示,多个截头圆锥形突出部分348形成在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内表面(见图7)相对的座管340的前侧面上,以便在上拉头50拉低到最低位置的状态防止上拉头50的自由滑动,因为截头圆锥形突出部分348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的内表面接触。圆柱形突出部分348能够用于替换截头圆锥形突出部分348。
如果截头圆锥形和/或圆柱形突出部分348配置在座管340上,那么它们能够与上拉头50的前板52和后板54的至少任一个内表面以较小的接触面积接触,以便将上拉头50保持在最低位置。结果,即使通过在反开式拉链的底端侧向回折叠拉链而使拉链的上-下关系颠倒,也能够提高将插管30插入上拉头50的可操作性。另外,即使增加突出部分348的高度以便增加在突出部分348和上拉头50的前后内表面之间间隔的容许尺寸的范围,用于将上拉头50保持在最低位置的保持力也能够保持在预定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具有可分开下止的反开式拉链,该下止包括:
从设置在第一牙链带(17)的侧边缘上的第一链牙排(13)的底端连续地设置的座管(40);
从设置在第二牙链带(16)的侧边缘上的第二链牙排(12)的底端连续地设置的插管(30);以及
能够使所述拉链向上打开的上拉头(50)和能够使所述拉链沿相反方向打开的下拉头(60),上拉头和下拉头的后口彼此相对,
所述反开式拉链包括:
用于防止所述下拉头(60)滑出的挡块(46),其设置在所述座管(40)的与所述第一链牙排(13)的相反侧的端部;
第一咬合部分(44),其设置在与所述插管(30)相对的所述座管(40)的相对侧边缘上;以及
与所述第一咬合部分(44)咬合以便沿向下的方向定位所述插管(30)的第二咬合部分(34),该第二咬合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座管(40)相对的所述插管(30)的相对侧边缘上,
所述上拉头(50)和所述下拉头(60)分别包括前后板(52、54;62、64),各自的前后板(52、54;62、64)形成允许所述第一链牙排(13)和所述第二链牙排(12)穿过的每个链牙排的引导通道,
所述反开式拉链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突出部分(48、248、348),所述第一突出部分(48、248、348)形成在所述座管(40)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与所述上拉头(50)的前后板(52、54)的至少任一个的内表面接触,以便防止所述上拉头(50)在与所述上拉头(50)的所述前后板(52、54)的至少任一个的内表面相对的所述座管(4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至少任一个上自由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开式拉链,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分(248、348)。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反开式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拉头(60)的所述前后板(62、64)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设置为大于在所述上拉头(50)的所述前后板(52、54)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反开式拉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突出部分(149),所述第二突出部分(149)形成在所述座管(40)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与所述下拉头(60)的前后板(62、64)的内表面的任一个接触,以便防止所述下拉头(60)在与所述下拉头(60)的所述前后板(62、64)的至少任一个的内表面相对的所述座管(4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至少任一个上自由滑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68150 | 2007-10-15 | ||
JP2007-268150 | 2007-10-15 | ||
JP2007268150A JP4726876B2 (ja) | 2007-10-15 | 2007-10-15 |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11553A CN101411553A (zh) | 2009-04-22 |
CN101411553B true CN101411553B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008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693670A Active CN101411553B (zh) | 2007-10-15 | 2008-10-14 | 反开式拉链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90089B2 (zh) |
EP (1) | EP2050349B1 (zh) |
JP (1) | JP4726876B2 (zh) |
KR (1) | KR100993644B1 (zh) |
CN (1) | CN101411553B (zh) |
ES (1) | ES2546026T3 (zh) |
HK (1) | HK1128207A1 (zh) |
TW (1) | TWI42377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42609A (zh) * | 2011-03-24 | 2013-12-11 | Ykk株式会社 | 具有简易锁止机构的拉链以及拉头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84454B2 (en) * | 2008-10-06 | 2015-07-21 | Ykk Corporation | Slide fastener |
ES2622426T3 (es) * | 2008-12-26 | 2017-07-06 | Ykk Corporation | Cierre de cremallera con inserto de cursor |
WO2010089846A1 (ja) * | 2009-02-03 | 2010-08-12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TWM373139U (en) * | 2009-04-15 | 2010-02-01 |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 Insertion pin and insertion pin set of zipper |
US20100299887A1 (en) * | 2009-06-02 | 2010-12-02 | Yu-Pau Lin | Insertion pin and insertion pin assembly for zipper |
US8806725B2 (en) | 2009-07-29 | 2014-08-19 | Ykk Corporation | Slide fastener |
KR101356244B1 (ko) * | 2009-07-30 | 2014-01-28 | 와이케이케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슬라이드 파스너 |
WO2011030448A1 (ja) * | 2009-09-11 | 2011-03-17 | Ykk株式会社 |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CN102469858B (zh) * | 2009-09-18 | 2014-12-03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 |
CN102655779B (zh) * | 2009-12-25 | 2015-06-10 | Ykk株式会社 | 逆开拉链 |
KR100995740B1 (ko) * | 2010-04-30 | 2010-11-19 | 정태영 | 지퍼용 핀박스 기능을 포함하는 분리형 슬라이더 조립구조 |
US20120017403A1 (en) * | 2010-07-23 | 2012-01-26 | Tsai-Yu Chang | Stop of a zipper |
CN103153120B (zh) * | 2010-08-11 | 2015-09-02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 |
US8484764B2 (en) | 2010-08-18 | 2013-07-16 | Under Armour, Inc. | Zipper arrangement |
US8341809B2 (en) | 2010-11-16 | 2013-01-01 | Under Armour, Inc. | Zipper arrangement with funnel grip |
US8484811B2 (en) | 2010-11-16 | 2013-07-16 | Under Armour, Inc. | Zipper arrangement with wheeled slider |
JP5832522B2 (ja) * | 2011-03-30 | 2015-12-16 | Ykk株式会社 |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TWI448257B (zh) * | 2011-05-13 | 2014-08-11 | Ykk Corp | zipper |
TWI459912B (zh) * | 2011-08-08 | 2014-11-11 | Ykk Corp | zipper |
CN103519513A (zh) * | 2012-07-06 | 2014-01-22 | 周朝木 | 具防渗结构的夹式扣合元件拉链 |
US20140097221A1 (en) * | 2012-10-04 | 2014-04-10 | Ming-Shun Yang | Car roof storage compartment with a closed-end zipper |
WO2015145568A1 (ja) * | 2014-03-25 | 2015-10-01 | Ykk株式会社 |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US10575601B2 (en) | 2015-10-02 | 2020-03-03 | Under Armour, Inc. | Stop for zipper arrangement |
US9918527B2 (en) * | 2016-03-31 | 2018-03-20 | Ykk Corporation | Concealable slide fastener |
TWI631916B (zh) * | 2017-05-24 | 2018-08-11 |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梢狀組件 |
IT201800008104A1 (it) * | 2018-08-16 | 2020-02-16 | Ykk Corp | Chiusura lampo del tipo ad apertura inversa. |
DE112021007061T5 (de) * | 2021-02-12 | 2023-11-23 | Ykk Corporation | Reißverschluss |
US11877629B1 (en) * | 2023-02-04 | 2024-01-23 | Kcc Zipper Co., Ltd. | Bottom stop device of double-open end zipper and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52813A (en) * | 1976-06-23 | 1979-05-08 | Optilon W. Erich Heilmann Gmbh |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end members |
CN1128119A (zh) * | 1994-09-30 | 1996-08-07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的合成树脂的可分式末端阻挡组件 |
CN1249153A (zh) * | 1998-09-30 | 2000-04-05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的可反向打开的底端止码 |
CN1663495A (zh) * | 2004-03-05 | 2005-09-07 | Ykk株式会社 | 用于拉链的反向分离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57381A (en) * | 1937-04-09 | 1939-05-09 | Talon Inc | Separable fastener |
US2892231A (en) * | 1955-05-24 | 1959-06-30 | Conmar Prod Corp | Slide fastener |
JPS50156206A (zh) * | 1974-06-07 | 1975-12-17 | ||
JPS5431050Y2 (zh) * | 1974-06-14 | 1979-09-28 | ||
JPS6225142Y2 (zh) | 1980-12-26 | 1987-06-27 | ||
JPS6014713A (ja) * | 1983-07-04 | 1985-01-25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高圧用絶縁電線の製造方法 |
JPS6014713U (ja) * | 1983-07-12 | 1985-01-31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 |
JP3621040B2 (ja) * | 2000-10-31 | 2005-02-16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逆開き開離嵌挿具 |
JP3736755B2 (ja) * | 2002-03-26 | 2006-01-18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
JP4176052B2 (ja) | 2004-06-18 | 2008-11-05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き具 |
-
2007
- 2007-10-15 JP JP2007268150A patent/JP4726876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8-27 KR KR1020080083630A patent/KR10099364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9-25 EP EP08165063.2A patent/EP2050349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9-25 ES ES08165063.2T patent/ES2546026T3/es active Active
- 2008-09-30 US US12/242,295 patent/US7690089B2/en active Active
- 2008-10-02 TW TW097137926A patent/TWI423774B/zh active
- 2008-10-14 CN CN2008101693670A patent/CN101411553B/zh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7-03 HK HK09105965.1A patent/HK1128207A1/xx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52813A (en) * | 1976-06-23 | 1979-05-08 | Optilon W. Erich Heilmann Gmbh |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end members |
CN1128119A (zh) * | 1994-09-30 | 1996-08-07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的合成树脂的可分式末端阻挡组件 |
CN1249153A (zh) * | 1998-09-30 | 2000-04-05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的可反向打开的底端止码 |
CN1663495A (zh) * | 2004-03-05 | 2005-09-07 | Ykk株式会社 | 用于拉链的反向分离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42609A (zh) * | 2011-03-24 | 2013-12-11 | Ykk株式会社 | 具有简易锁止机构的拉链以及拉头 |
CN103442609B (zh) * | 2011-03-24 | 2017-04-12 | Ykk株式会社 | 具有简易锁止机构的拉链以及拉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128207A1 (en) | 2009-10-23 |
KR100993644B1 (ko) | 2010-11-10 |
EP2050349A3 (en) | 2014-06-25 |
TWI423774B (zh) | 2014-01-21 |
US20090094805A1 (en) | 2009-04-16 |
ES2546026T3 (es) | 2015-09-17 |
US7690089B2 (en) | 2010-04-06 |
EP2050349B1 (en) | 2015-06-17 |
JP2009095425A (ja) | 2009-05-07 |
JP4726876B2 (ja) | 2011-07-20 |
EP2050349A2 (en) | 2009-04-22 |
KR20090038355A (ko) | 2009-04-20 |
TW200944149A (en) | 2009-11-01 |
CN101411553A (zh) | 2009-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11553B (zh) | 反开式拉链 | |
CN101209142B (zh) | 拉链顶端止码 | |
US8844101B2 (en) | Reverse opening slide fastener | |
CN102365038B (zh) |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 |
CN102711545B (zh) | 旁开扣及其锁定构件 | |
AU2008200480B2 (en) | Stop for slide fasteners | |
CN103153121A (zh) | 拉链 | |
CN106714609B (zh) | 拉链链牙、拉链牙链带及拉链 | |
TWI418314B (zh) | zipper | |
EP1961325B1 (e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 |
CN102917614B (zh) | 拉链 | |
CN103442609B (zh) | 具有简易锁止机构的拉链以及拉头 | |
CN102245046B (zh) | 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 |
TWI355904B (e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 |
US20130042442A1 (en) | Concealed Slide Fastener | |
TWI526171B (zh) | A zipper with a separable insert and a mo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 |
CN103153117A (zh) | 拉链 | |
US8813318B2 (en) | Slide fastener | |
CN102245047A (zh) | 带插接-分开件的拉链 | |
CN106455766A (zh) | 拉链用拉头 | |
CN101980627B (zh) | 拉链用开口部件 | |
US11103032B2 (en) | Half-round zipper and slider therefor | |
CN114641219A (zh) | 拉链 | |
TWM515301U (zh) | 隱形拉鏈的拉頭 | |
TW201244658A (en) | Slide fasten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82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82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