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349B -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349B
CN101394349B CN2008101732425A CN200810173242A CN101394349B CN 101394349 B CN101394349 B CN 101394349B CN 2008101732425 A CN2008101732425 A CN 2008101732425A CN 200810173242 A CN200810173242 A CN 200810173242A CN 101394349 B CN101394349 B CN 101394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register
data
message
data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32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4349A (zh
Inventor
刘永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732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4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4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4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提升数据传输效率。通信双方设备通过对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的报文转换模块相连,且各自在内存中设置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当数据传输时,发送方设备发送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接收方设备返回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携带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以及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发送方设备确认该数据缓存器为空时,发送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有效数据;接收方设备将有效数据写入数据缓存器中。

Description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各种接口设备由于采用的接口协议不同,各自的应用场合不同,通常情况下,不同接口设备之间不能直接互连实现通信。以SPI4(第四级系统包接口)设备和PCI Express(周边元件扩展接口)设备为例进行说明。SPI4是一种实现物理层器件与数据链路层器件之间数据或信元传送的互连接口,其中信元是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技术和多路技术的基本数据单元。SPI4使用点到点并行连接方式,数据位宽为16bit,每位宽的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622Mbps。PCI Express是一种取代PCI总线连接内部芯片的第三代I/O总线接口,PCI Express采用分层体系结构,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处理层。PCI Express使用点到点串行连接方式,在物理层上可提供1~32个可选信道,每个信道的传输速率可达5Gbps,使其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32×5Gbps。SPI4与PCI Express两种接口不能直接互连实现通信。
为了实现SPI4设备与PCI Express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现有技术中在SPI4设备和PCI Express设备之间新增转换单元,该转换单元从SPI4设备和PCI Express设备接收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如果SPI4设备向PCIExpress设备发送数据,该数据从SPI4设备发出时是SPI4报文格式,转换单元接收到SPI4报文时首先进行解析,例如解析该报文的目的地址等,然后将SPI4报文转换成PCI Express报文发送给PCI Express设备。相反,如果PCI Express设备向SPI4设备发送数据,该数据从PCI Express设备发出时是PCI Express报文格式,转换单元接收到PCI Express报文时也要先进行解析,例如解析该报文的目的地址等,然后将PCI Express报文转换成SPI4报文发送给SPI4设备。SPI4设备与PCI Express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实现还需要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CPU接口单元和中断单元的配合,当SPI4设备需要向PCI Express设备发送数据时,CPU在缓存或寄存器中准备操作信息队列等待PCI Express设备读取,在操作信息队列准备完成之后CPU向PCIExpress设备发送要求读数据请求,PCI Express设备以读操作的形式读取操作信息队列,以获取操作内容,包括操作类型、地址、长度等。PCI Express设备根据操作地址和长度连续发起读指令,从SPI4设备中读取数据。当PCI Express设备完成数据读取之后,向CPU发送中断以通知CPU操作完成。同理,当PCIExpress设备需要向SPI4设备发送数据时,处理过程与上述过程一致,只是在操作信息准备队列完成之后CPU向PCI Express设备发送要求写数据请求,PCIExpress设备发起写指令向SPI4设备中写入数据。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实现SPI4设备与PCI Express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解决方案,无论是PCI Express设备向SPI4设备发送数据还是PCI Express设备向SPI4设备发送数据,都是由CPU向PCI Express设备发送要求读/写数据请求实现的,需要有一个等待PCI Express设备响应请求的过程,使得数据传输效率较低;而且SPI4设备向PCI Express设备发送数据是通过PCI Express设备从SPI4设备中读取数据实现的,由于读操作的效率远远低于写操作的效率,当有大量数据需要发送时容易造成数据堵塞。同时,其它采用类似方法实现不同接口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解决方案中,不同接口设备例如SPI4设备和HT(Hyper Transport,超传输接口)设备,SPI4设备和Rapid IO(快速输入输出接口)设备,等等,由于需要一个等待接收方设备响应请求的过程,同样存在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通信双方设备通过对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的报文转换模块相连,并且各自在内存中设置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当数据传输时,包括步骤:
发送方设备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请求报文,向发送方设备返回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携带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
发送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确认接收方设备的数据缓存器状态为空时,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有效数据;
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内存写请求报文,将有效数据写入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指向的数据缓存器中;
发送方设备将有效数据发送完成之后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写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写请求报文,在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非空;
接收方设备在将所述数据缓存器中的有效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清空所述数据缓存器,并在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各自在内存中设置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的通信双方设备和报文转换模块,其中:
所述报文转换模块,用于连接通信双方设备,并对通信双方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通信对端接口协议转换;
发送方设备,用于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确认接收方设备的数据缓存器状态为空时,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有效数据;以及将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写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接收方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请求报文,向发送方设备返回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携带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内存写请求报文,将有效数据写入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指向的数据缓存器中;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写请求报文,在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非空,以及在所述数据缓存器中的有效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清空所述数据缓存器,并在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空。
本发明提供的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能否发送由发送方设备通过读取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获知,数据发送过程只涉及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的读写操作,而不需要等待接收方设备响应请求的过程,接收方设备只需在发送方设备完成数据发送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并且通信双方的数据发送都是采用写操作的形式,能有效的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至少两个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的内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系统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PI4报文格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PCI Express报文格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PI4设备和PCI Express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PI4设备向PCI Express设备发送数据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在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存在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通信双方设备通过报文转换模块相连,报文转换模块用于对通信双方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通信对端接口协议转换,并且通信双方设备各自在内存中设置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数据缓存器用于缓存接收到的有效数据,描述寄存器用于存储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缓存器状态为空还是非空,当在通信双方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发送方设备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S102、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请求报文,向发送方设备返回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携带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
S103、发送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确认接收方设备的数据缓存器状态为空时,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有效数据;
其中,发送方设备在待发送的有效数据总长度大于内存写请求报文能够携带的有效数据长度时,需要将待发送的有效数据封装在多个内存写请求报文中,并连续发送该多个内存写请求报文,直到将待发送的有效数据全部发送完毕;
S104、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内存写请求报文,将有效数据写入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指向的数据缓存器中。
至此,已经实现了发送方设备向接收方设备发送有效数据,较佳的,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方设备将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写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以通知接收方设备已经向其发送了有效数据;
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写请求报文,在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非空。
接收方设备在发送方设备完成有效数据的发送之后,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较优的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方设备在将数据缓存器中的有效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清空数据缓存器,并在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空。
较佳的,通信双方设备各自在内存中设置至少两个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内存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一一对应,每一个描述寄存器中存储对应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各描述寄存器之间采用链表方式进行管理,在描述寄存器中增加一个指针用于指向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即每一个描述寄存器中还存储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
如果通信双方设备在各自的内存中设置了至少两个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则接收方设备返回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中还携带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以及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方设备在将当前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中携带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更新本地存储的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为下一次数据发送作准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方设备需要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数据传输,中央处理器可以内置于发送方设备中或者设置在发送方设备的外部。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报文转换模块300,各自在内存中设置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的通信双方设备,为了便于区分将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数据的设备称为发送方设备301,接收数据的设备称为接收方设备302,发送方设备和接收方设备是相对而言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较佳的,发送方设备301在中央处理器CPU 303的控制下执行数据传输,中央处理器303可以内置于发送方设备301中或者设置在发送方设备301的外部,图3以中央处理器303设置在发送方设备301的外部为例。其中:
报文转换模块300,用于连接通信双方设备,并对通信双方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通信对端接口协议转换;
发送方设备301,用于向接收方设备302发送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确认接收方设备302的数据缓存器状态为空时,向接收方设备302发送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有效数据;
接收方设备3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请求报文,向发送方设备303返回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携带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内存写请求报文,将有效数据写入数据缓存器地址指向的数据缓存器中。
较佳的,发送方设备301,还用于将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向接收方设备302发送寄存器写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302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以通知接收方设备向其发送了有效数据;
接收方设备302,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写请求报,在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非空。
较佳的,接收方设备302,还用于在将数据缓存器中的有效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清空数据缓存器,并在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空。
其中通信双方设备各自在内存中设置至少两个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每一个描述寄存器中还存储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一一对应;以及
接收方设备302,还用于在返回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中携带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
发送方设备301,还用于在将当前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中携带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更新本地存储的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为下一次发送数据作准备。
需要指出的是,中央处理器303可以通过管理接口对报文转换模块300的内部寄存器进行访问,以获知报文转换模块300是否正常运行,从而有效控制发送方设备的数据传输。报文转换模块300的内部寄存器包括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中断寄存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减少了数据传输中发送要求读/写数据请求的过程,也就相应减少了等待接收方设备响应请求的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能否发送由发送方设备通过读取描述寄存器获知,整个数据的发送过程只涉及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的读写操作,该部分的操作可由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接入)控制器完成,而不需要接收方设备参与其中,接收方设备只需在发送方设备完成数据发送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并且所有的数据发送都是采用写操作的形式,能有效的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为了方便理解,通信双方设备以SPI4设备和PCI Express设备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当然通信双方设备也可以为SPI4设备和HT设备,SPI4设备和Rapid IO设备,等等,不再赘述。
SPI4设备发送基于SPI4接口协议的SPI4报文,SPI4报文格式如图4所示,包括类型、地址和数据三个字段,其中:
类型字段表示SPI4报文的类型,SPI4报文的类型包括寄存器读/写请求报文、寄存器读/写回应报文、内存读/写请求报文和内存读/写回应报文,其中写回应报文和读请求报文没有数据字段;
地址字段表示SPI4报文进行读写的地址;
数据字段表示SPI4报文携带的需要读写的数据内容。
PCI Express设备发送基于PCI Express接口协议的PCI Express报文,PCIExpress报文格式如图5所示,包括头部、数据和校验三个字段,其中:
头部字段表示PCI Express报文的类型和进行读写的地址等信息,PCIExpress报文的类型同样包括寄存器读/写请求报文、寄存器读/写回应报文、内存读/写请求报文和内存读/写回应报文,其中写回应报文和读请求报文没有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表示PCI Express报文携带的需要读写的数据内容;
校验字段用于检验PCI Express报文是否被正确接收。
为了实现SPI4设备和PCI Express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SPI4设备和PCIExpress设备通过报文转换模块相连,报文转换模块用于对通信双方发送的报文进行通信对端接口协议转换,即进行报文类型和地址等信息的解析并根据报文类型和地址等信息将SPI4设备发送的SPI4报文转换成相同类型和地址的PCI Express报文发送给PCI Express设备,将PCI Express设备发送的PCIExpress报文转换成相同类型和地址的SPI4报文发送给SPI4设备;
由于PCI Express报文的头部字段定义非常复杂,报文转换模块并不需要对PCI Express报文的头部字段全部解析,只需要能够解析出报文类型和地址,实现各种类型报文在SPI4报文与PCI Express报文之间的互相转换即可,这样就能保证SPI4设备与PCI Express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
SPI4设备和PCI Express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主要解决思路是:在SPI4设备和PCI Express设备的内存(Memory)中设置多个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是一一对应的。其中,数据缓存器用于缓存接收到的有效数据,描述寄存器用于存储对应数据缓存器的相关信息,包括数据缓存器地址、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以及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当SPI4设备有数据需要发送给PCI Express设备时,SPI4设备根据本地存储的PCI Express设备中描述寄存器地址,从PCI Express设备中读取描述寄存器,获得对应数据缓存器的相关信息,如果根据相关信息确认数据缓存器为空,则根据数据缓存器地址连续向PCI Express设备中写入有效数据,有效数据全部写入数据缓存器之后,修改PCI Express设备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将该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非空,以通知PCI Express设备向其发送了有效数据。当PCI Express设备有数据需要发送给SPI4设备时,与SPI4设备向PCI Express设备发送数据的过程一致,只是由PCI Express设备向SPI4设备发起相关的读写操作。
下面,以SPI4设备向PCI Express发送数据为例说明SPI4设备与PCIExpress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如图6所示,为数据传输系统示意图,发送方设备即为SPI4设备,接收方设备即为PCI Express设备,通信双方设备通过报文转发模块相连,SPI4设备在CPU的控制下工作,假设CPU内置于SPI4设备中。
如图7所示,SPI4设备向PCI Express发送数据的处理流程,包括:
S701、SPI4设备在CPU的控制下,向报文转换模块发送SPI4报文(为了便于区分称为第一SPI4报文),该第一SPI4报文的类型为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的地址为PCI Express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S702、报文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SPI4报文进行解析并转换为PCIExpress报文(对应的称为第一PCI Express报文)发送给PCI Express设备,该第一PCI Express报文的类型为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的地址为PCIExpress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S703、PCI Express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PCI Express报文,向报文转换模块返回PCI Express报文(为了便于区分称为第二PCI Express报文),返回的第二PCI Express报文的类型为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数据字段携带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数据缓存器是否可用的指示信息以及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
S704、报文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二PCI Express报文进行解析并转换为SPI4报文(对应的称为第二SPI4报文)发送给SPI4设备,第二SPI4报文的类型为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数据字段携带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以及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
S705、SPI4设备在CPU的控制下,从接收到的第二SPI4报文的数据字段中获取PCI Express设备的数据缓存器地址、该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以及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如果状态指示信息指示该数据缓存器状态为空,SPI4设备在CPU的控制下向报文转换模块发送SPI4报文(为了便于区分称为第三SPI4报文),该第三SPI4报文的类型为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的地址为PCI Express设备的数据缓存器地址,数据字段中携带需要发送给PCI Express设备的有效数据;
S706、报文转换模块将第三SPI4报文进行解析并转换为PCI Express报文(对应的称为第三PCI Express报文)发送给PCI Express设备,该第三PCIExpress报文的类型为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的地址为PCI Express设备的数据缓存器地址,数据字段中携带需要发送给PCI Express设备的有效数据;
S707、PCI Express设备接收到第三PCI Express报文后,将该第三PCIExpress报文数据字段中携带的有效数据写入数据缓存器地址指向的数据缓存器中;
S708、SPI4设备在CPU的控制下,将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向报文转换模块发送SPI4报文(为了便于区分称为第四SPI4报文),该第四SPI4报文的类型为寄存器写请求报文,携带的地址为PCI Express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并且根据接收到的第二SPI4报文中携带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更新本地存储的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为下一次发送数据作准备;
S709、报文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第四SPI4报文进行解析并转换为PCIExpress报文(对应的称为第四PCI Express报文)后发送给PCI Express设备,该第四PCI Express报文的类型为寄存器写请求报文携带的地址为PCI Express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以通知PCI Express设备向其发送了有效数据;
S710、PCI Express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四PCI Express报文,在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非空;
S711、PCI Express设备在数据缓存器中的有效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清空数据缓存器,并在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空。
PCI Express设备向SPI4设备发送数据的流程与SPI4设备向PCI Express发送数据的流程一致,在PCI Express设备为发送方设备时,同样需要受到CPU的控制,PCI Express设备的CPU可以设置于PCI Express设备内,也可以设置在PCI Express设备的外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PI4设备与PCI Express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实现了在该两种不同接口设备之间有效的数据通信,数据传输均采用写操作的形式以及通过设置多个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解决了SPI4设备和PCIExpress设备之间发送大量数据时可能出现的数据堵塞问题,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双方设备通过对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的报文转换模块相连,并且各自在内存中设置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当数据传输时,包括步骤:
发送方设备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请求报文,向发送方设备返回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携带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
发送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确认接收方设备的数据缓存器状态为空时,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有效数据;
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内存写请求报文,将有效数据写入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指向的数据缓存器中;
发送方设备将有效数据发送完成之后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写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接收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写请求报文,在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非空;
接收方设备在将所述数据缓存器中的有效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清空所述数据缓存器,并在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双方设备各自在内存中设置至少两个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每一个描述寄存器中还存储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所述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一一对应,以及接收方设备返回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中还携带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方设备在将当前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中携带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更新本地存储的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3.一种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各自在内存中设置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的通信双方设备和报文转换模块,其中:
所述报文转换模块,用于连接通信双方设备,并对通信双方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通信对端接口协议转换;
发送方设备,用于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读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确认接收方设备的数据缓存器状态为空时,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内存写请求报文,携带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有效数据;以及将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向接收方设备发送寄存器写请求报文,携带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接收方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请求报文,向发送方设备返回寄存器读回应报文,携带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缓存器地址和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以及根据接收到的内存写请求报文,将有效数据写入所述数据缓存器地址指向的数据缓存器中;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写请求报文,在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非空,以及在所述数据缓存器中的有效数据处理完成之后,清空所述数据缓存器,并在描述寄存器中将数据缓存器的状态指示信息修改为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双方设备各自在内存中设置至少两个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每一个描述寄存器中还存储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所述数据缓存器和描述寄存器一一对应;以及
所述接收方设备,还用于在返回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中携带所述描述寄存器地址指向的描述寄存器中存储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
所述发送方设备,还用于在将当前有效数据全部发送之后,根据接收到的寄存器读回应报文中携带的下一个描述寄存器地址,更新本地存储的接收方设备的描述寄存器地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设备内置中央处理器或者在所述发送方设备的外部设置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发送方设备的数据传输。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方设备为第四级系统包接口SPI4设备,所述接收方设备为周边元件扩展接口PCI Express设备;
或者
所述发送方设备为周边元件扩展接口PCI Express设备,所述接收方设备为第四级系统包接口SPI4设备。
CN2008101732425A 2008-10-28 2008-10-28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394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32425A CN101394349B (zh) 2008-10-28 2008-10-28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32425A CN101394349B (zh) 2008-10-28 2008-10-28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349A CN101394349A (zh) 2009-03-25
CN101394349B true CN101394349B (zh) 2010-09-29

Family

ID=4049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32425A Active CN101394349B (zh) 2008-10-28 2008-10-28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4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2286B (zh) * 2011-11-18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交换装置、网络交换系统和路由交换方法
CN105992186B (zh) * 2015-02-06 2020-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257434B (zh) * 2015-06-16 2019-04-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型外设互连协议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512631A (zh) * 2018-10-09 2020-08-07 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639693B (zh) * 2018-12-20 2022-02-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CN112181871B (zh) * 2020-09-28 2022-10-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处理器与内存间写阻塞式通信控制方法、部件、设备及介质
CN113703843B (zh) * 2021-09-24 2024-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一种寄存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器
CN114610661A (zh) * 2022-03-10 2022-06-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488A (zh) * 2006-04-13 2006-09-13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SPI4设备与PCI Express设备互连的系统及方法
WO2007024844A2 (en) * 2005-08-23 2007-03-01 Slt Logic Llc Omni-protocol engine for reconfigurable bit-stream processing in high-speed networks
CN101127785A (zh) * 2007-09-14 2008-02-2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4844A2 (en) * 2005-08-23 2007-03-01 Slt Logic Llc Omni-protocol engine for reconfigurable bit-stream processing in high-speed networks
CN1832488A (zh) * 2006-04-13 2006-09-13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SPI4设备与PCI Express设备互连的系统及方法
CN101127785A (zh) * 2007-09-14 2008-02-2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Pf接口和spi3接口之间的接口转换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349A (zh)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4349B (zh)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753388B (zh) 适用于多核处理器片上和片间扩展的路由及接口装置
US885650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interconnected devices by circulating host capability without a centralized manager
CN101208678B (zh) 用于rs-232转i2c转换集成电路与主机间通信的软件层
CA27330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usb devices to a remote computer
CN102576339A (zh) 多协议存储设备桥
CN105051706A (zh) 用于具有pcie协议栈的低功率phy的操作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3744811A (zh) 一种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2420877A (zh) 一种多模式高速智能异步串口通信模块及实现方法
CN101452430B (zh) 多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方法与包括多处理器的通信装置
CN102065568A (zh) 基于数据描述符的mac软硬件交互方法及其硬件实现装置
CN101242284A (zh) 基于spi总线的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505168B (zh) 一种ni接口控制器及数据传输方法
US8090893B2 (en) Input output control apparatus with a plurality of ports and single protocol processing circuit
CN102118223A (zh) 具有多个接收器/发送器的串行通信模块
CN104598404A (zh) 计算设备扩展方法和装置、以及可扩展的计算系统
CN101534259B (zh) 异步通信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64844B (zh) 一种ram使用权的控制方法及总线接口
CN209803775U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03077145B (zh)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系统
CN112506824A (zh) 一种芯片和数据交互方法
CN101334763B (zh) 主机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方法
CN107317773B (zh) 一种片上网络通信接口及通信方法
CN112433962A (zh) 数据传输电路及方法、核、芯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1398201Y (zh) 异步通信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Z-GOOD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11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50015 FUZHOU, FUJIAN PROVINCE TO: 100085 HAIDI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11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33 Xiaoying Road 1 1F05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M9511 Industrial Park, fast road, Mawei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Fujian Xingwangruijie Network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