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9693B -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9693B
CN109639693B CN201811563608.XA CN201811563608A CN109639693B CN 109639693 B CN109639693 B CN 109639693B CN 201811563608 A CN201811563608 A CN 201811563608A CN 109639693 B CN109639693 B CN 109639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data packet
power data
transmiss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36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9693A (zh
Inventor
陈立明
董旭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15636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9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9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9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9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9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5Combined use of TCP and UDP protocols; selection criteria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和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设计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作为中转,实现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之间的信息的通信与逻辑转换功能的一体化,不仅通过中转通信的方式取代原有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利用通信来高效承载编排配电业务,大幅减少了所需通信链路的数量,还通过逻辑转换功能的集成代替原有的各终端服务器需各自配置的方案,实现不同业务系统的特定通信规约的转换,去除了大量重复性的配置工作,降低了通信链路的维护配置复杂度,从而极大降低了配用电系统的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在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上设计信息转发任务的优先级控制逻辑,实现任务的有序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用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及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配用电系统中,业务终端所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如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以及业务终端计算后获得的相关参数(如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等),往往会被多个业务系统所需要。这些业务系统可能分布在同一个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也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组织当中。另外,某些业务系统需要实时与业务终端进行交互,进一步下发控制指令,而不仅仅是对业务终端监控参数的获取。
现有技术中,业务终端与业务主站的通信方式为在业务终端注册多个业务主站的信息,在发送数据时,需要将该数据分别发给多个业务主站对应的服务器,通信网络根据业务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反之亦如此。
基于上述这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一个业务终端和一个业务主站之间就需要配置一条通信链路,而实际上业务终端需要将数据发送给多个业务主站,业务主站也需要对多个业务终端下发命令,因此整个通信系统所消耗的通信流量同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的个数成比例增加。当业务发生变更时,需要对大量的业务终端或业务主站进行重新配置,可维护性较差。而因业务终端的处理能力所限制,业务终端无法适配多个业务主站的业务处理协议,因而无法与业务主站进行直接通信,需要在每个业务终端额外增加协议转换装置。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业务终端与业务主站的通信方式,部署较为复杂,通信成本较高,且后期运维压力较大。
因此,如何简化在配用电业务系统中的通信网络,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减轻部署和运维压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及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用于简化在配用电业务系统中的通信网络,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减轻部署和运维压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基于设置于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之间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包括:
接收电力数据包;
解析所述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
判断所述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所述接收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
如果是,则将所述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
如果否,则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
其中,所述发送方为所述业务终端且所述接收方为所述业务主站,或,所述发送方为所述业务主站且所述接收方为所述业务终端。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具体包括:
删除所述电力数据包的初始TCP包头或初始UDP包头得到电力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发送方的ID和所述接收方的ID,调用对应的转换规则对所述电力业务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对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业务数据添加所述接收方的协议对应的TCP包头或所述接收方的协议对应的UDP包头,得到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等级;
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等级将所述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传输队列;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具体为:
按所述传输队列执行所述传输任务。
可选的,所述传输队列具体包括第一传输队列和第二传输队列,且所述第一传输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传输队列;
相应的,所述按所述传输队列执行所述传输任务,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的数量小于预设值时,优先执行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当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按时间顺序处理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可选的,当所述发送方为所述业务终端且所述接收方为所述业务主站时,在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业务主站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力数据包是否为所述业务终端主动上报的电力数据包;
如果是,则将所述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第三传输队列;
如果否,则将所述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第四传输队列;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业务主站,具体为:
将所述第三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执行完毕后,执行所述第四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可选的,在所述接收电力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接收输入的业务编排信息;
根据预设格式将所述业务编排信息存入业务编排信息表;
依据所述业务编排信息表和路由配置信息表生成数据转发信息表;
依据所述业务编排信息表生成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表。
可选的,所述业务编排信息的类型具体为业务链ID、业务主站ID、业务类型ID、业务终端ID、业务终端IP地址、业务主站IP地址、业务终端协议类型、业务主站协议类型和业务优先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电力数据包;
分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所述接收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入所述发送单元;如果否,则进入所述转换单元;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
转换单元,用于当所述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所述接收方的协议类型不一致时,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
其中,所述发送方为业务终端且所述接收方为业务主站,或,所述发送方为所述业务主站且所述接收方为所述业务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包括上述的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还包括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
其中,所述业务终端和所述业务主站的数据中转地址均为所述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地址。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基于设置于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之间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实现,由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作为中转,接收来自业务终端或业务主站的电力数据包,分析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后,判断双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直接将电力数据包转发至接收方,如果不一致则按预设的转换规则进行格式转换后再发送至接收方。通过以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为中转,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只需将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服务器,无需配置多条点对点的通信链路,如果有X个业务终端和Y个业务主站,应用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方法则需要建立X·Y条通信链路,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则只需要建立X+Y条通信链路,因此大大减少了所需通信链路的数量,并且通过服务器实现对发送方和接收方协议不一致时的数据格式转换,无需在每个业务终端都配置与其关联的业务主站的协议转换器,从而大大简化了配用电业务系统,降低了系统成本,减轻了工作人员的部署和运维压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和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对应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及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用于简化在配用电业务系统中的通信网络,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减轻部署和运维压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设置于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之间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包括:
S10:接收电力数据包。
在配用电业务系统中,运维检修部门通常需要获取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这几个参数,在这条业务链上,业务终端具体可以为智能电表,业务主站设置于运维检修部门。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预先对业务终端和通信网络进行初始化,业务终端初始化时,需要配置业务终端的所有电力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为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通信网络初始化时,需要配置业务主站的电力数据包在转发给业务终端之前需通过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在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中配置业务编排信息表,用于确定业务终端所关联的具体业务过程,以关联业务主站。在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中设置电力数据包解析程序和转发路径计算程序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
执行完上述初始化构成后,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等待接收电力数据包。
S11:解析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
其中,发送方为业务终端且接收方为业务主站,或,发送方为业务主站且接收方为业务终端。
接收到电力数据包后,执行预先配置的解析程序对电力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发送方的ID和接收方的ID,并根据ID从预先配置的数据库中查询对应的IP地址、关联业务等。如发送方为业务终端,解析得到业务终端的IP地址,则在预先配置的数据库中查询该业务终端的ID,该业务终端所关联的业务链的ID,该业务链所对应的业务主站的ID和IP地址,目标网络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地址,本地接口,跃点数目等信息。
S12:判断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接收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13;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14。
根据解析得到的发送方的ID和接收方的ID,在数据库中查询发送方的协议类型和接收方的协议类型,对比两种协议类型判断是否一致。
S13:将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
如果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协议类型一致,则直接将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
S14: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
如果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协议类型不一致,则根据预先配置的两种协议类型之间的转换规则对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具体可以包括:
删除电力数据包的初始TCP包头或初始UDP包头得到电力业务数据;
根据发送方的ID和接收方的ID,调用对应的转换规则对电力业务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对格式转换后的电力业务数据添加接收方的协议对应的TCP包头或接收方的协议对应的UDP包头,得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
如发送方为业务终端,则根据预先查询到的该业务终端所关联的业务链所对应的业务主站的IP地址,目标网络地址、子网掩码,网关IP地址,本地接口,跃点数目等信息,计算转发路径,对电力数据包或者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进行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基于设置于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之间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实现,由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作为中转,接收来自业务终端或业务主站的电力数据包,分析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后,判断双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直接将电力数据包转发至接收方,如果不一致则按预设的转换规则进行格式转换后再发送至接收方。通过以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为中转,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只需将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服务器,无需配置多条点对点的通信链路,如果有X个业务终端和Y个业务主站,应用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方法则需要建立X·Y条通信链路,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则只需要建立X+Y条通信链路,因此大大减少了所需通信链路的数量,并且通过服务器实现对发送方和接收方协议不一致时的数据格式转换,无需在每个业务终端都配置与其关联的业务主站的协议转换器,从而大大简化了配用电业务系统,降低了系统成本,减轻了工作人员的部署和运维压力。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的流程图。
在系统中有多个通信任务时,常用的通信手段为按到达的时间先后顺序执行通信任务。然而在配用电业务系统中,由于所属业务类型不同,传输任务往往有优先级设定,如果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传输,可能会耽误某些较为紧急的传输任务。因此在步骤S13或步骤S14将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之前,还包括:
获取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等级;
根据业务优先等级将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传输队列。
相应的,步骤S13或步骤S14中的将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具体为:
按传输队列执行传输任务。
配用电业务系统中的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的数量通常较多,在其中起到中转作用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需要进行大量的格式转换工作和路径计算工作,容易造成系统拥塞,使得某些重要的电力数据无法得到及时地传递,因此在转发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之前,通过查询到的业务终端所关联的业务链的优先级,或者说业务主站的业务优先级,排布各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发送顺序,将业务优先级高的进行优先转发。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对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前,按照电力数据包到达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各电力数据包列入传输队列,以根据传输队列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以及进一步的转发处理;也可以在对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的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后,再根据电力数据包到达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时间先后顺序将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对应的传输任务列入传输队列,以根据传输队列进行转发处理。业务链的优先级预先由工作人员在系统中录入。
根据业务优先等级将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传输队列,具体可以为业务优先等级与传输队列一一对应,分别设计各传输队列所占用的线程数,从而使业务优先等级高的传输任务可以快速处理,而业务优先等级低的传输任务较缓处理。相应的,按传输队列执行任务,为按照预设的线程数并行执行各传输队列,在一个传输队列中,由首至尾执行传输任务。
根据业务优先等级将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传输队列,还可以以电力数据包到达的时间先后顺序作为传输队列排序的第一条件,再以业务优先等级作为传输队列排序的第二条件,分别设置两个条件的权重,即当对于一件未排序的传输任务,先将之列于传输队列末位,再从传输队列中前一件传输任务开始,根据业务优先等级权重和到达时间差以及时间权重,计算两件传输任务的优先级评分,当该传输任务的优先级评分高于前一件传输任务,则调换两件传输任务在传输队列中的次序。相应的,按传输队列执行任务,为从传输队列首位开始执行传输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较好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包括:
S10:接收电力数据包;
S11:解析所述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
S12:判断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接收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1;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20;
S20: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
S21:获取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等级;
S22:根据业务优先等级将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第一传输队列或第二传输队列;
其中,第一传输队列的优先级高于第二传输队列;
S23:当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的数量小于预设值时,优先执行第一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S24:当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按时间顺序处理第一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以及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在具体实施中,所有到达的电力数据包将首先经业务优先等级适配划分为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高优先级业务进入第一传输队列(高优先级业务请求队列),记为L1。低优先级业务进入第二传输队列(低优先级业务请求队列),记为L2
针对上述两个队列,引入非抢占式队列长度因子N,来实现可控优先机制的业务编排调度。当第二传输队列L2的任务数为[0,N]时,高优先级业务请求具有非抢占优先权;当第二传输队列L2中任务数为[N,∞)时,此非抢占优先权消失。
在实际应用中,当一个高优先级业务的电力数据包到达后,先将之划分入第一传输队列L1,若第一传输队列L1中无其他等待的任务且第二传输队列L2中的任务数大于N,则将优先处理第二传输队列L2中的任务。否则,将优先第一传输队列L1中的任务。
当一个低优先级业务的电力数据包到达后,先将之划分入第二传输队列L2,若第一传输队列L1中有等待的任务,且第二传输队列L2中的任务数小于等于N,则优先处理第一传输队列L1中的任务。
如果第一传输队列L1中有等待的任务而第二传输队列L2中的任务数大于N,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统一处理两个队列中的任务。
对于第一传输队列L1和第二传输队列L2中同等优先级的任务,则按照到达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有序转发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实施方式,通过按业务优先级对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进行排序,并按排成的传输队列进行转发,避免在电力数据较多时,重要的电力数据因到达时间晚而长时间等候,造成重要信息传输的延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发送方为业务终端且接收方为业务主站时,在步骤S13或步骤S14之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还包括:
判断电力数据包是否为业务终端主动上报的电力数据包;
如果是,则将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第三传输队列;
如果否,则将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第四传输队列;
相应的,将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业务主站,具体为:
将第三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执行完毕后,执行第四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在配用电业务系统中,主动上报的数据通常为配用电监测参数等定时发送的数据,其中还可能包括告警数据,需要实时进行接收处理。
因此当分析业务终端发送的电力数据包得到电力数据包为主动上报的数据后,将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列入优先队列,对于其他电力数据包和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按其初始电力数据包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列入传输队列,并在将优先队列中的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传输完毕后再对传输队列中的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进行传输。
可选的,优先队列中的排序方式可以按原始电力数据包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也可以进一步按业务优先级进行排序;传输队列中同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有序转发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实施方式,通过将业务终端主动上报的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列入优先队列,其他的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列入传输队列,并在优先队列传输完毕后在对传输队列进行传输,保证需要实时接收处理的数据的及时传递。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接收输入的业务编排信息;
根据预设格式将业务编排信息存入业务编排信息表;
依据业务编排信息表和路由配置信息表生成数据转发信息表;
依据业务编排信息表生成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表。
为方便后续工作人员的操作,预先在服务器中配置各信息表的标准格式,接收工作人员输入的业务编排信息,如业务链ID、业务主站ID、业务类型ID、业务终端ID、业务终端IP地址、业务主站IP地址、业务终端协议类型、业务主站协议类型和业务优先级等,将之生成业务编排信息表以确定业务终端所关联的具体业务过程:
Figure BDA0001913935310000111
Figure BDA0001913935310000121
表1业务编排信息表
再根据业务编排信息和路由配置信息生成数据转发信息表:
序号 名称 说明
1 业务链ID 业务链编号
2 业务终端ID 业务终端编号
3 业务主站ID 业务主站编号
4 业务终端IP地址 业务终端IP地址
5 业务主站IP地址 业务主站IP地址
6 业务终端协议类型 业务终端的原始协议类型
7 业务主站协议类型 业务主站的协议类型
8 业务优先级 业务优先等级
9 目标网络 目标网络地址
10 掩码 目标网络子网掩码
11 网关 网关IP地址
12 接口 本地接口
13 跃点数 跃点数目
表2数据转发信息表
并根据业务编排信息生成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表:
Figure BDA0001913935310000122
Figure BDA0001913935310000131
表3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表
将业务编排信息、数据转发信息和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转换为规准的表格形式,方便这些信息的存储以及在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中各处理单元的调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对应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思想,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的具体方法如下:
以配变信息监测为例,电力系统中10kV配变是从高压到低压的一个重要转换节点,配变的监测信息数据在电力公司内部的多个部门都需要获取。以营销部门和运维检修部门为例,营销部门需要获取配变的电压、电流、频率、用电量这四个数据,对电压、电流、频率的采集周期通常为15分钟,用电量采集周期通常为24小时;运维检修部门通常需要获取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这几个参数,对这些参数的采集周期通常为1分钟。对主动上报的故障告警数据双方都均需要实时接收处理。
对配变参数进行采集和处理的业务终端通常是关口表或者TTU。关口表的通信规约为DL/T645。营销部门的业务主站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支持DL/T645规约。运维检修部门的业务主站系统(配用电自动化系统)通常为101规约,不能直接下发符合DL/T645规约的指令对关口表进行数据采集。
关口表采集的配变信息传送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业务终端定时主动上报数据,一种是业务主站即时召唤数据。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的配变信息用于计量和用电质量监测,而配用电自动化系统获取的配变信息用于故障分析和定位判断,因此,配用电自动化系统对配变数据采集的优先级高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另外,配变信息监测所采用的通信系统通常为GPRS网络。关口表通常不具备远程通信能力,因此关口表通过RS485接口连接GPRS数据通信终端,以透传的方式传输数据。
本实施方法对应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具体执行过程为:
(1)初始化
业务终端初始化:
配置关口表所连接的GPRS通信终端IP地址为192.168.1.2,配置GPRS终端数据传送的目的地址为192.168.1.3,该目的地址为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一个IP地址。
通信网络初始化:
可将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拆分为业务编排单元、业务编排执行单元和业务数据格式转换单元。配置业务编排单元的IP地址为172.16.1.2;业务编排执行单元需要配置两个IP地址,分别为192.168.1.2和172.16.5.2。配置业务数据格式转换单元的IP地址为172.16.2.2。
配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IP地址为172.16.3.2,要采集的关口表IP地址为192.168.1.3。
配置配用电自动化系统的IP地址为172.16.4.2,要采集的关口表IP地址为192.168.1.3。
在通信网络的各级网关节点配置关口表GPRS通信终端的IP地址192.168.1.3到业务编排执行单元的IP地址192.168.1.2可达。
在通信网络的各级网关节点配置业务编排执行单元的IP地址172.16.5.2到业务编排单元、业务数据格式转换单元、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用电自动化系统的IP可达。
配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用电自动化系统到关口表GPRS通信终端的所有数据包转发给业务编排执行单元的IP地址172.16.5.2。
在业务编排执行单元中配置通过172.16.5.2发往192.168.1.3的数据包均通过192.168.1.2进行发送。
业务编排单元初始化:
根据业务编排单元初始化表的要求,配变监测业务编排信息表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913935310000151
表4配变监测业务编排信息表
其中业务主站ID为0x01表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0x02表示配用电自动化系统;业务类型ID为0x01表示主站召唤终端数据业务类型,0x02表示终端主动上报数据业务类型;业务终端ID为0x00000A,代表配变关口表的编号;业务终端协议类型为DL645表示关口表的通信协议为DL/T645规约;业务主站协议类型为DL101表示业务主站的通信协议为101规约;业务优先级的取值为整型数,数值越小表示优先级越低。
业务编排执行单元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时,业务编排执行单元首先获取业务编排单元的配变监测业务编排信息表,根据业务编排执行单元初始化表的要求,自动生成配变监测业务编排执行信息表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913935310000152
Figure BDA0001913935310000161
表5配变监测业务编排执行信息表
业务数据格式转换单元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时,业务数据格式转换单元首先获取业务编排单元的配变监测业务编排信息表,根据业务数据格式转换单元初始化表的要求,配变监测业务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表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913935310000162
表6配变监测业务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表
(2)业务终端上报数据处理过程
关口表主动上报的数据为故障数据,此时该数据需要同时上报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配用电自动化系统。
根据上述配置,关口表的数据包首先发往业务编排执行单元,业务编排执行单元查询配变监测业务编排执行信息表之后,发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无需协议转换,直接将数据包直接转发给用电信息采集主站即可;发往配用电自动化的数据包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业务编排执行单元将TCP或者UDP数据包内容获取之后,去掉原来的数据包头,重新增加包头,发给业务数据格式转换单元,业务数据格式转换单元根据标识项查询业务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表之后,调用数据格式转换处理过程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然后将数据包发回给业务编排执行单元,业务编排执行单元解包获取转换过后的数据格式,重新包装TCP或者UDP头之后,转发给配用电自动化系统。
(3)业务主站下发数据处理过程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或者配用电自动化系统给关口表下发命令召唤数据时,根据通信网络的初始化配置,数据包先转发给业务编排执行单元,该单元通过查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如果不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该单元将数据包直接下发给关口表;如果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则执行数据格式转换的过程,获得转换格式之后的数据再重新封装转发给关口表。
上文详述了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对应的各个实施例,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与上述方法对应的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电力数据包;
分析单元102,用于解析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
判断单元103,用于判断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接收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入发送单元;如果否,则进入转换单元;
发送单元104,用于将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
转换单元105,用于当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接收方的协议类型不一致时,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
其中,发送方为业务终端且接收方为业务主站,或,发送方为业务主站且接收方为业务终端。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与上述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对应的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该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包括上述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还包括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
其中,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的数据中转地址均为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地址。
由于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与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部分的实施例与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与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4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4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433或数据432的存储介质4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420和存储介质4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4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计算装置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4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430通信,在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400上执行存储介质4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4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4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46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43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图1至图2所描述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中的步骤由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基于该图5所示的结构实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服务器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功能调用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及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设置于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之间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包括:
接收电力数据包;
解析所述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
判断所述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所述接收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
如果是,则将所述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
如果否,则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
其中,所述发送方为所述业务终端且所述接收方为所述业务主站,或,所述发送方为所述业务主站且所述接收方为所述业务终端;
所述业务终端初始化时,配置所述业务终端的所有所述电力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为所述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通信网络初始化时,配置所述业务主站的所述电力数据包在转发给所述业务终端之前需通过所述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其中,在所述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等级;
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等级将所述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传输队列;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具体为:
按所述传输队列执行所述传输任务;
其中,所述传输队列具体包括第一传输队列和第二传输队列,且所述第一传输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传输队列;
相应的,所述按所述传输队列执行所述传输任务,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的数量小于预设值时,优先执行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当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按时间顺序处理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具体包括:
删除所述电力数据包的初始TCP包头或初始UDP包头得到电力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发送方的ID和所述接收方的ID,调用对应的转换规则对所述电力业务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对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业务数据添加所述接收方的协议对应的TCP包头或所述接收方的协议对应的UDP包头,得到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送方为所述业务终端且所述接收方为所述业务主站时,在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业务主站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力数据包是否为所述业务终端主动上报的电力数据包;
如果是,则将所述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第三传输队列;
如果否,则将所述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第四传输队列;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业务主站,具体为:
将所述第三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执行完毕后,执行所述第四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电力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接收输入的业务编排信息;
根据预设格式将所述业务编排信息存入业务编排信息表;
依据所述业务编排信息表和路由配置信息表生成数据转发信息表;
依据所述业务编排信息表生成数据格式转换信息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编排信息的类型具体为业务链ID、业务主站ID、业务类型ID、业务终端ID、业务终端IP地址、业务主站IP地址、业务终端协议类型、业务主站协议类型和业务优先级。
6.一种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电力数据包;
分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电力数据包得到发送方和接收方;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所述接收方的协议类型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入发送单元;如果否,则进入转换单元;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
转换单元,用于当所述发送方的协议类型与所述接收方的协议类型不一致时,根据预设的转换规则对所述电力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
其中,所述发送方为业务终端且所述接收方为业务主站,或,所述发送方为所述业务主站且所述接收方为所述业务终端;
其中,在所述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等级;
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等级将所述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的传输任务列入传输队列;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电力数据包或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电力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方,具体为:
按所述传输队列执行所述传输任务;
其中,所述传输队列具体包括第一传输队列和第二传输队列,且所述第一传输队列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传输队列;
相应的,所述按所述传输队列执行所述传输任务,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的数量小于预设值时,优先执行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当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按时间顺序处理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队列中的传输任务。
7.一种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
8.一种配用电业务编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用电业务的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还包括业务终端和业务主站;
其中,所述业务终端和所述业务主站的数据中转地址均为所述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的地址。
CN201811563608.XA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Active CN109639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3608.XA CN109639693B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3608.XA CN109639693B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9693A CN109639693A (zh) 2019-04-16
CN109639693B true CN109639693B (zh) 2022-02-15

Family

ID=66075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3608.XA Active CN109639693B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96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8546B (zh) * 2020-01-02 2021-04-06 北京众信易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采集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15813B (zh) * 2020-08-26 2024-03-26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配电网的数据共享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839921B (zh) * 2021-08-24 2023-09-15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877A (zh) * 2007-09-28 2008-03-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94349A (zh) * 2008-10-28 2009-03-25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255908A (zh) * 2011-07-08 2011-11-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物联网网关协议一致性的方法
JP2015015786A (ja) * 2013-07-03 2015-0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リレー
CN104836339A (zh) * 2015-04-07 2015-08-1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智能配用电的集成式信息交互方法
CN105978860A (zh) * 2016-04-26 2016-09-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软件接口适配器的实现方法
CN107517210A (zh) * 2017-11-02 2017-12-2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多接口协议自适应转换的配电网无线通信装置
CN107749875A (zh) * 2017-10-11 2018-03-02 四川省电科互联网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877A (zh) * 2007-09-28 2008-03-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94349A (zh) * 2008-10-28 2009-03-25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不同接口设备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255908A (zh) * 2011-07-08 2011-11-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物联网网关协议一致性的方法
JP2015015786A (ja) * 2013-07-03 2015-0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リレー
CN104836339A (zh) * 2015-04-07 2015-08-1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智能配用电的集成式信息交互方法
CN105978860A (zh) * 2016-04-26 2016-09-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软件接口适配器的实现方法
CN107749875A (zh) * 2017-10-11 2018-03-02 四川省电科互联网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系统
CN107517210A (zh) * 2017-11-02 2017-12-2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多接口协议自适应转换的配电网无线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9693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9693B (zh) 一种智能配用电业务编排方法及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终端
CN107659419B (zh) 网络切片方法和系统
WO2017005223A1 (zh) 一种智能电表的信息共享方法、智能电表及采集路由器
EP304876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802.1p-supporting openvswitch switch
CN111031034A (zh) 多协议融合边缘计算网关
CN111737329A (zh) 一种轨道交通统一数据采集平台
CN109889551A (zh) 一种智能硬件接入的物联网云平台的方法
CN109756559B (zh) 面向嵌入式机载系统分布式数据分发服务的构建及使用方法
CN102668467A (zh) 计算机系统和监视计算机系统的方法
WO2020087523A1 (zh) 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31524A (zh) 一种负载均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09649A (zh) 网络处理器中的队列管理
CN107846365A (zh) 一种基于sdn的负载均衡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3812787A (zh) 一种电力通信网络中报文优先转发的方法
Sidhu et al. Packet scheduling of GOOSE messages in IEC 61850 based substatio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IEDs)
CN110851252A (zh) 一种基于tsn架构的规约转换设备和规约转换方法
CN11219935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力客户服务平台
CN107147734A (zh) 一种基于两级转发的网络流量线程级动态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14710571B (zh) 数据包处理系统
CN112637081A (zh) 带宽限速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55585B (zh) 一种分布式架构数据通信设备的消息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4221781A (zh) 流量过滤方法与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28745A (zh) Jms消息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80869A (zh) 一种分布式批量调度
CN104412547A (zh) 通信方法、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和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