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217B - 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217B
CN101394217B CN 200710151834 CN200710151834A CN101394217B CN 101394217 B CN101394217 B CN 101394217B CN 200710151834 CN200710151834 CN 200710151834 CN 200710151834 A CN200710151834 A CN 200710151834A CN 101394217 B CN101394217 B CN 101394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ber information
sequence number
code word
serial numb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518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4217A (zh
Inventor
王炎
朱鹏程
李元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1518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4217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2391 priority patent/WO200903976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4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4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在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进而确定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并将所述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接收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并确定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进而确定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码字,并确定该码字对应的波束,发送端采用所述确定的波束发送信号。从而改善了量化的波束形成系统的性能,且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获取量小,无冗余。

Description

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高速、广泛的信息接入日益增长的要求,能提供数据服务的3G蜂窝网以及无线局域网等无线接入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多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提高了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从而改善了网络现有系统存在的无线链路带宽和功率的限制,以及多径衰落、干扰和多普勒效应等瓶颈问题,进而提供了系统的性能。因此,多天线技术已经成为3G、4G核心技术。 
在现有的各种多天线技术中,波束形成技术以实现简单、可以获得较大的信噪比增益和分集增益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波束形成系统前向链路的框图如附图1所示。通常,在波束形成系统的发送端,待传输的信息先经过编码和调制,得到标量符号s,并在对符号s进行加权处理后,由多个天线进行发送,且每个天线对应的符号所采用权值不同,而且,上述每个权值都是一个复数,它们组成一个向量,称波束形成向量,记为w;在波束形成系统的接收端,各天线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先进行最大比合并处理,然后再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处理,从而获取了发送端发送的信息。 
但是,在波束形成系统中,发送端所要采用的波束需要根据传输信道状态的信息(CSI)确定,而在很多情况下,比如频分双工(FDD)系统中, 发送端无法直接获知CSI,此时,波束形成系统通常采用量化的波束形成技术,从而使发送端确定所要采用的波束,具体做法是由波束形成系统的接收端对CSI进行量化,确定一个匹配的波束,并通过一个低速率的反馈信道将此波束信息发送至发送端,也就是说,在量化的波束形成系统中,发送端所要采用的波束形成向量信息是由接收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的。上述过程如附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每次需要接收端反馈CSI时,接收端根据获取的CSI,从码书中选择一个码字,并将码字的序号通过反馈信道送至发送端。发送端根据反馈回的序号进行查表操作,在码书中找出对应的码字作为波束形成向量。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现有的量化波束形成系统中,当接收端将发送端所要采用的波束对应的码字序号信息反馈至发送端的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传输信道衰落,造成上述码字序号信息产生误码的情况,导致发送端采用与当前传输信道不匹配的错误波束进行通信业务,造成系统性能的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从而确保了发送端采用与当前传输信道匹配的波束,改善了波束形成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在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 
接收端根据所述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确定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 
接收端将所述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发送端接收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并确定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发送端根据所述确定的序号信息,确定其对应的码字,并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波束; 
发送端采用所述确定的波束发送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抗反馈误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接收端以及发送端,其中,所述接收端包括: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1,用于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从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 
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并确定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波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确定的所述序号信息,确定其对应的码字,进而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波束;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波束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波束发送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应关系建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理论分析、或仿真实验、或实际测量,获取参数Pk以及Tk,l,其中所述参数Pk为所述码字被接收端选中的概率,所述参数Tk,l 为所述反馈信道的误差传播概率,即输入为k而输出变为l的误差传播概率; 
弦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dc(ck,cl); 
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参数Pk、Tk,l以及弦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dc(ck,cl),获取任意置换映射情况下的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 
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对应的置换映射关系,获取传输序号信息,建立所述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所属装置包括: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从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 
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所属装置包括: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传输序号信息,并确定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波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序号信息,确定其对应的码字,进而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波束;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波束确定模块确定的波束发送信号。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当前传输信道信息,从码书中选择码字,根据该码字的序号信息确定该码字的传输序号信息,并将传输序号信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根据接收的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所要采用的波束,并根据该波束发送信号,从而确保发送端采用与当前传输信道匹配的波束发送信号,改善了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量化的波束形成系统前向链路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量化的波束形成系统反馈链路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反馈误差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创建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对应关系的流程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反馈误差方法后信噪比性能仿真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反馈误差方法后误码率性能仿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抗反馈误差系统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装置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一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反馈信道衰落造成误码,进而导致发送端采用与当前传输信道不匹配的波束进行通信业务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抗反馈误差方法。 
该方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对码书中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进行置换映射操作,从而获取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并将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保存在系统的接收端以及发送端。 
当接收端根据当前传输信道信息从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该码字的序号信息后,通过查询自身保存的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选定的码字的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并将该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发送端接收由接收端发送的传输序号信息,通过查询自身保存的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接收的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并根据还原的序号信息,确定该序号信息对应的码字,进而确定该码字对应的波束,发送端选择确定的波束发送信号。从而使发送端采用与当前传输信道相匹配的波速发送信号,进而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反馈误差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如附图3所示,通常可以包括. 
步骤1,构建码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反馈误差方法具体实现过程中,应事先设计码书C。码书是由K个码字cl,…,ck,…,ck组成的集合,其中各码字即为待选的波束形成向量,它们都是模为1的单位向量。码书中每一个码字对应一个序号(码字Ck的序号就是k),所有的序号组成序号集合I={1,…,k,…,K}。而且,码书设计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算法,如[1,2]等。 
码书构建完成后,接收端以及发送端都要保存码书,以便后续操作使用。 
步骤2,创建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 
通过上述陈述可以看出,创建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特征,而创建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的过程通常可以理解为从序号集合I={1,…,k,…,K}到其自身的一对一的映射Π:I→I过程,这种映射通常称为置换映射,下面结合附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创建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的过程进行详细表述,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1,获取参数。 
此步骤中,可以通过采用现有的任一种的理论分析、或仿真实验、或实际测量的方式,获取以下参数: 
码字被选中的概率:Pk=码字Ck被接收端选中的概率; 
反馈信道的误差传播概率:Tk,l=输入为k而输出为l的概率 
(k,l=1,…,K)。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理论分析、或仿真实验、或实际测量的方式获取的上述参数可能为近似值,但这并不影响本发明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因此,获取上述参数的近似值,在本实施例中是允许的。 
比如,在系统中,发送端采用2个天线,接收端采用1个天线,且反馈链路中的反馈信道建模为扩展的二进制对称信道,事先构建的码书中包括8个码字,则系统将采用3比特(23=8)进行序号信息反馈,那么通过仿真实验可知,各码字近似等概率的被接收端选中,即 
P k ≈ P k Ap = 1 8 , k = 1,2 , · · · , 8 . - - - ( 2 )
另外,扩展的二进制对称反馈信道的误差传播概率为: 
Tk,l=pdH(k-1,l-1)(1-p)3-dH(k-1,l-1),k,l=1,…,8 
T k , l = p d H ( k - 1 , l - 1 ) ( 1 - p ) 3 - d H ( k - 1 , l - 1 ) , k , l = 1 , · · · , 8
其中,dH(k-1,l-1)表示k-1和l-1之间的汉明距离;p为1比特错误概率,由于实际应用中p通常很小,发生多比特错误的概率可以忽略,于是误差传播概率可以近似为: 
T k , l ≈ T k , l Ap = ( 1 - p ) 3 , d H ( k - 1 , l - 1 ) = 0 , p ( 1 - p ) 2 , d H ( k - 1 , l - 1 ) - 1 , 0 , d H ( k - 1 , l - 1 ) = 2,3 , - - - ( 3 )
步骤22,获取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 
采用弦距离获取公式 d c ( c k , c l ) = 1 - | c k H c l | 2 , 获取各码字间的弦距离。其中,字母H表示对矩阵的埃尔米特(Hermite)转置操作。 
步骤23,获取传输误差总弦距中最小值。 
获取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较优的方案,即将参数Pk、Tk,l以及dc(ck,cl)带入公式: 
Σ k = 1 K Σ l = 1 K d c 2 ( c k , c l ) T Π ( k ) , Π ( l ) P k - - - ( 4 )
求解不同置换映射情况下该公式的值,即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传输 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其中参数Π(k)表示序号信息k置换映射为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参数Π(l)表示序号信息l置换映射为所述传输序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完全搜索方法、或者二元交换算法(Binary switching algorithm)、或者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或者其它方法来获取最小值。 
步骤24,根据最小值建立对应关系。 
在获取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后,根据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对应的置换映射关系,获取传输序号信息,建立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在完成上述过程后,获取的置换映射结果可能只是一个次优解,但是对于实际应用,次优解也可以给出比较理想的结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制上述过程结果的精确度。 
那么,由于上述举例的码书中包含8个码字,因此,可以采用完全搜索的方法,获取上述举例的置换映射关系,即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如下表1所示: 
码字Ck     序号信息    k 传输序号信息Πg(k)
c1=[0.8393-j0.2939,-0.1677+j0.4256]T     1 7
c2=[-0.3427+j0.9161,0.0498+j0.2019]T     2 1
c3=[-0.2065+j0.3371,0.9166+j0.0600]T     3 6
c4=[0.3478-j0.3351,0.2584-j0.8366]T     4 8
c5=[0.1049+j0.6820,0.6537+j0.3 106]T     5 2
c6=[0.0347-j0.2716,0.0935-j0.9572]T     6 4
c7=[-0.7457+j0.1181,-0.4553-j0.4719]T     7 3
c8=[-0.7983+j0.3232,0.5000+j0.0906]T     8 5
[0081] 由此,完成了创建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操作。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可以将创建的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比如表1所示,保存在系统的接收端以及发送端,以方便后续操作的使用。 
步骤3,接收端选择码字,获取码字的序号信息。 
在进行反馈操作流程的初始阶段,接收端需要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的状态信息,在已经构建的码书中选取码字,并获取选定的码字的序号信息。 
比如,接收端在获取当前传输信道的状态信息后,选取码书中序号信息为3的码字作为需要反馈至发送端的信息,则接收端获取该码字的序号信息3。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已有的任一种获取方式,获取当前传输信道的状态,以及采用已有的任一种方式,选取码书中的码字。 
步骤4,接收端确定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 
接收端在获取选定的码字的序号信息后,通过查询自身保存的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比如表1,确定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为,比如3对应6。 
步骤5,接收端发送确定的传输序号信息。 
接收端将确定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步骤6,发送端接收传输序号信息,并确定对应的序号信息。 
系统中的发送端在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传输序号信息后,通过查询自身保存的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对应关系,确定该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比如,表1中6对应3。 
步骤7,发送端确定码字,并确定该码字对应的波束。 
发送端根据确定的序号信息,确定该序号信息对应的码字,然后,根据确定的码字,确定该码字对应的波束。 
根据码字确定对应的波束的操作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8,发送端采用确定的波束发送信号。 
通过完成上述操作步骤,确保了发送端采用与当前传输信道匹配的波束发送信号。而通过仿真测试的结果,如下述附图5、附图6可以看出,在完成上述操作后,系统的信噪比以及误码率性能均得到较大的改善。 
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反馈误差的方法,通过对需要反馈的码字序号信息进行置换映射处理,使量化的波束形成系统具备对反馈误差的鲁棒性(Robust),从而改善了量化的波束形成系统的性能。且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获取量小,无冗余。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抗反馈误差的系统,如附图7所示,该系统较佳的实现方式包括:码书构建装置,对应关系建立装置,接收端以及发送端,其中: 
(一)码书构建装置,用于构建本实施例所应用的码书。 
码书构建装置构建的码书C是由K个码字c1,…,ck,…,cK组成的集合,其中各码字即为待选的波束形成向量,它们都是模为1的单位向量。码书中每一个码字对应一个序号(码字Ck的序号就是k),所有的序号组成序号集合I={1,…,k,…,K}。而且,码书设计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算法,如[1,2]等。 
码书构建完成后,系统中的接收端以及发送端都要保存码书,以便后续操作使用。 
(二)对应关系建立装置,用于建立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建立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1)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理论分析、或仿真实验、或实际测量,获取参数Pk以及Tk,l,且参数Pk为码字被接收端选中的概率,参数Tk,l为反馈信道的 误差传播概率,即输入为k而输出变为l的误差传播概率。 
2)弦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码书构建装置构建的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dc(ck,cl)。 
通常情况下,弦距离获取模块可以采用公式 d c ( c k , c l ) = 1 - | c k H c l | 2 , 来获取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 
3)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将参数Pk、Tk,l以及弦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dc(ck,cl)获取任意置换映射情况下的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 
通常情况下,参数获取模块可以将参数数Pk、Tk,l以及dc(ck,cl)带入公式: 
Σ k = 1 K Σ l = 1 K d c 2 ( c k , c l ) T Π ( k ) , Π ( l ) P k
求解不同置换映射情况下该公式的值,即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其中参数П(k)表示序号信息k置换映射为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参数П(1)表示序号信息l置换映射为所述传输序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在获取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完全搜索方法、或者二元交换算法(Binaryswitching algorithm)、或者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algorithm),或者其它方法来获取最小值。 
4)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获取的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对应的置换映射П(k)关系,获取传输序号信息,建立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建立装置可以为独立的装置,也可以设置于接受端或者发送端或者其他装置中。 
(三)接收端具体可以包括: 
6)序号信息确定模块1,用于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从码书构建装置构建的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该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1具体可以包括: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传输信道的状态信息; 
码字选择单元,用于根据传输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传输信道的状态信息,在码书中选择码字; 
序号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码字选择单元选择的码字所对应的序号信息。 
7)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序号信息,确定该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 
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具体可以通过查询接收端保存的,由对应关系创建装置创建的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传输序号信息。 
8)发送模块,用于将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四)发送端包括: 
9)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用于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传输序号信息,并确定该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具体可以通过查询发送端保存的,由对应关系创建装置创建的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序号信息。 
10)波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确定的序号信息,确定其对应的码字,进而确定该码字对应的波束。 
11)信号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波束确定模块确定的波束发送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抗反馈误差的系统,通过对需要反馈码字的序号信息进行置换映射处理,使量化的波束形成系统具备对反馈误差的鲁棒性, 从而改善了量化的波束形成系统的性能。且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获取量小,无冗余。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对应关系建立装置,用于建立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建立装置较佳的结构组成如附图8所示,具体可以包括: 
对应关系建立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1)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理论分析、或仿真实验、或实际测量,获取参数Pk以及Tk,l,且参数Pk为码字被接收端选中的概率,参数Tk,l为反馈信道的误差传播概率,即输入为k而输出变为l的误差传播概率。 
2)弦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码书构建装置构建的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dc(ck,cl)。 
通常情况下,弦距离获取模块可以采用公式 d c ( c k , c l ) = 1 - | c k H c l | 2 , 来获取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 
3)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将参数Pk、Tk,l以及弦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dc(ck,cl),获取任意置换映射情况下的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 
通常情况下,参数获取模块可以将参数数Pk、Tk,l以及dc(ck,cl)带入公式: 
Σ k = 1 K Σ l = 1 K d c 2 ( c k , c l ) T Π ( k ) , Π ( l ) P k
求解不同置换映射情况下该公式的值,即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其中的最小值。其中参数П(k)表示序号信息k置换映射为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参数П(1)表示序号信息l置换映射为所述传输序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在获取最小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完全搜索方法、或者二元交换算法(Binary switching algorithm)、或者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或者其它方法来获取最小值。 
4)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获取的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对应的置换映射П(k)关系,获取传输序号信息,建立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建立装置可以为独立的装置,也可以设置于接受端或者发送端或者其他装置中。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装置,如附图9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1)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从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该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具体可以包括: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传输信道的状态信息; 
码字选择单元,用于根据传输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传输信道的状态信息,在码书中选择码字; 
序号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码字选择单元选择的码字所对应的序号信息。 
2)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序号信息,确定该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 
3)发送模块,用于将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设置于系统的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装置,如附图10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1)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传输序号信息,并确定 该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2)波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序号信息,确定其对应的码字,进而确定该码字对应的波束。 
3)信号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波束确定模块确定的波束发送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设置于系统的发送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保存在接收端及发送端;
接收端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在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
接收端根据所述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
接收端将所述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发送端接收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发送端根据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确定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码字,并确定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码字对应的波束;
发送端采用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码字对应的波束发送信号;
所述创建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将所述序号信息进行置换映射的过程,且所述过程包括:
通过理论分析、或仿真实验、或实际测量,获取参数Pk以及Tk,l,其中所述参数Pk表示序号为k的码字被接收端选中的概率,所述参数Tk,l为反馈信道的误差传播概率,表示输入码字的序号为k而输出码字的序号变为l的误差传播概率;
获取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dc(ck,cl),所述ck表示序号为k的码字,所述cl表示序号为l的码字;
根据参数Pk、Tk,l以及dc(ck,cl)获取任意置换映射情况下的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
根据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对应的置换映射关系获取序号信息和传输序号信息,建立所述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参数Pk、Tk,l以及dc(ck,cl)获取任意置换映射情况下的传输误差总弦距为:
将参数Pk、Tk,l以及dc(ck,cl)带入公式
Figure FDA00003063063400021
求解不同置换映射情况下该公式的值,即传输误差总弦距,其中所述参数Π(k)表示将序号信息k置换映射为传输序号信息,所述参数Π(l)表示将序号信息l置换映射为传输序号信息,所述参数K表示码书中码字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为:
采用完全搜索方法、或二元交换算法、或模拟退火算法,获取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
4.一种抗反馈误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对应关系建立装置、接收端以及发送端,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建立装置,用于建立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保存在所述接收端以及所述发送端;
所述对应关系建立装置具体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理论分析、或仿真实验、或实际测量,获取参数Pk以及Tk,l,其中所述参数Pk表示序号为k的码字被接收端选中的概率,所述参数Tk,l为反馈信道的误差传播概率,表示输入码字的序号为k而输出码字的序号变为l的误差传播概率;
弦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dc(ck,cl),所述ck表示序号为k的码字,所述cl表示序号为l的码字;
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参数Pk、Tk,l以及弦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dc(ck,cl),获取任意置换映射情况下的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
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对应的置换映射关系获取序号信息和传输序号信息,建立所述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端包括: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1,用于根据当前传输信道状态信息,从码书中选择码字,并确定所述码字对应的序号信息;
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模块1确定的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传输序号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传输序号信息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传输序号信息,通过反馈信道发送至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
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并确定所述传输序号信息对应的序号信息;
波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确定的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确定的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码字,进而确定所述序号信息确定模块2确定的所述序号信息对应的码字对应的波束;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波束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波束发送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码书构建装置,用于构建所述接收端以及发送端使用的码书。
6.一种对应关系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理论分析、或仿真实验、或实际测量,获取参数Pk以及Tk,l,其中所述参数Pk表示序号为k的码字被接收端选中的概率,所述参数Tk,l为反馈信道的误差传播概率,表示输入码字的序号为k而输出码字的序号变为l的误差传播概率;
弦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码书中各码字间的弦距离dc(ck,cl),所述ck表示序号为k的码字,所述cl表示序号为l的码字;
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参数获取模块获取的参数Pk、Tk,l以及弦距离获取模块获取的dc(ck,cl),获取任意置换映射情况下的传输误差总弦距,并获取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的最小值;
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传输误差总弦距最小值对应的置换映射关系获取序号信息和传输序号信息,建立所述序号信息与传输序号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CN 200710151834 2007-09-20 2007-09-20 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1394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51834 CN101394217B (zh) 2007-09-20 2007-09-20 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PCT/CN2008/072391 WO2009039765A1 (fr) 2007-09-20 2008-09-17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résistance aux erreurs de rétroac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51834 CN101394217B (zh) 2007-09-20 2007-09-20 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217A CN101394217A (zh) 2009-03-25
CN101394217B true CN101394217B (zh) 2013-08-14

Family

ID=4049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51834 Active CN101394217B (zh) 2007-09-20 2007-09-20 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4217B (zh)
WO (1) WO20090397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713B (zh) * 2007-12-26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抗反馈误差的码书选择方法和装置
WO2014198037A1 (en) * 2013-06-13 2014-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dimensional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2d-dft) based codebook for elevation beamforming
WO2016049943A1 (en) * 2014-10-04 2016-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book for elevation beamforming
CN108092749B (zh) * 2016-11-22 2021-03-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软比特存储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3473A (zh) * 2004-06-23 2007-05-30 英特尔公司 利用用于反馈的码本的闭环mimo系统
CN101039137A (zh) * 2007-04-19 2007-09-19 上海交通大学 Mimo-ofdm系统基于码本搜索减少预编码反馈比特数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3839C (zh) * 2004-12-23 2008-03-05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Wcdma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执行的下行扩频码分配方法
US20090129501A1 (en) * 2005-08-19 2009-05-21 Mehta Neelesh B Optimal signaling and selection verification for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with erroneous feedback
CN1972150A (zh) * 2006-10-10 2007-05-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有限反馈线性离散码的发射与接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3473A (zh) * 2004-06-23 2007-05-30 英特尔公司 利用用于反馈的码本的闭环mimo系统
CN101039137A (zh) * 2007-04-19 2007-09-19 上海交通大学 Mimo-ofdm系统基于码本搜索减少预编码反馈比特数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39765A1 (fr) 2009-04-02
CN101394217A (zh)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5253B (zh) Mimo天线系统的预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1304300B (zh) 基于有限反馈的多用户mimo系统信道量化方法和装置
CN102185643B (zh) 协作通信多分辨率自适应波束成形方法
WO2004040690A2 (en) Low complexity beamformers for multiple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s
CN108881074B (zh) 一种低精度混合架构下宽带毫米波信道估计方法
CN104702390A (zh) 分布式压缩感知信道估计中的导频分配方法
WO2007037418A1 (ja) アンテナ選択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TW200304734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joint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using time-domain signal processing
CN107566305A (zh) 一种低复杂度的毫米波系统信道估计方法
CN101232478A (zh) 选择配对数据流及对应预编码向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10808764B (zh) 一种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联合信息估计方法
CN101359952B (zh) 时分双工模式下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1252381A (zh) 基于树形码本的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高效反馈方法
CN101394217B (zh) 一种抗反馈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及装置
CN101094022B (zh) 发射机、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9495150B (zh) 一种毫米波通信码本设计方法
CN101582753B (zh) 一种适用于一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与传输器
CN101395875B (zh) 减少mimo通信系统中的反馈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686537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data with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4734805A (zh) 波束质量信息反馈方法和系统
WO2018127067A1 (zh) 一种发射分集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15941001A (zh) 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4900398A (zh) 非理想csi的irs辅助云接入网下行的波束成形方法
CN104468054A (zh) 一种基于短波多天线系统的有限反馈预编码方法
CN109462429B (zh)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毫米波系统的波束域调制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