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0956B -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0956B
CN101390956B CN2008101764426A CN200810176442A CN101390956B CN 101390956 B CN101390956 B CN 101390956B CN 2008101764426 A CN2008101764426 A CN 2008101764426A CN 200810176442 A CN200810176442 A CN 200810176442A CN 101390956 B CN101390956 B CN 101390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s lonicerae
warm macerating
relative density
hours
fructus forsythi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64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0956A (zh
Inventor
方同华
周雪峰
王春生
岳大彪
周广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erbin Zhenb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ERBIN ZHENB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ERBIN ZHENB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ERBIN ZHENB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764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0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0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0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0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0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连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先对金银花进行温浸处理,得金银花温浸液,再对连翘进行煎煮处理,得连翘煎煮液。再将上述金银花温浸液和连翘煎煮液合并,进行后续的浓缩和提取步骤。另外,在提取黄芩时,先对黄芩进行温浸处理,再进行煎煮。本发明通过上述工艺,节省了提取时间,提高了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收率,并提高了黄芩苷的含量。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双黄连注射液,质量更为稳定,治疗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黄连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黄连注射液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WS3-B-2104-96),是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味药组成,并因其药物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而得名。其中金银花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用于温病初起的解表、清热、解毒、止痢,为君药;黄芩为常用清热燥湿、解毒、凉血、泻肺火药;连翘有清心、肺、胃之热,散温邪,解疮毒等作用,为臣药。三药共奏清热解毒、辛凉解表之功能。
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采摘金银花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药效才佳。据有关文献记载,金银花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栽植史。早在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忍冬,称其“凌冬不凋”;《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 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连翘是中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称为青翘,果实熟透颜色发黄时采收,称为老翘。连翘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
双黄连注射液虽然是一个老的中药品种,但是长期以来,本领域技术人员仍然在不断完善其提取工艺。早期采用的提取工艺一般是将金银花和连翘共同煎煮,提取获得浸膏。然后再加入从黄芩中提取获得的黄芩苷,制备成双黄连注射液。例如中国专利99106224就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但是,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长时间煎煮的过程中,由于水温高达100℃左右,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容易受到高温破坏。因此,这种方法提取效率不高,并导致产品中绿原酸含量偏低。
后来,为了解决绿原酸遇高温容易分解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始采用另外一种提取工艺。该工艺将金银花、连翘和黄芩分别提取,并在提取金银花时降低了提取温度,从而避免了绿原酸的高温分解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98981就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
但是,使用上述方法提取金银花时,由于金银花含粘液质较多,导致提取液粘度较高,不利于后续的提取工作。
另外,在对黄芩进行提取时,常规的生产工艺是将黄芩直接进行煎煮。但是,这种提取方法获得的提取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偏低,而且批次之间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利用该工艺,本发明既解决了绿原酸在高温下容易分解的问题,又解决了金银花提取液粘度较高,不利于后续提取的问题。另外,本 发明还解决了黄芩提取物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黄连注射液。该注射液各有效成分的含量更为稳定,治疗效果更好。在双黄连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认为,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越高,则其治疗效果越好。但是,本专利的发明人却发现,当双黄连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05-2.0mg/ml、连翘苷的含量为0.05-0.5mg/ml、黄芩苷的含量为6.0-12.0mg/ml时,治疗效果最好。上述情况说明,并不是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越高,治疗效果越好。而是在各有效成分既要达到一定含量,而且各成分之间的配比又适当的情况下,才会有最好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使用了以下提取和制备工艺:
首先,用温浸的方法提取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为了避免绿原酸在高温下分解,通常采取较低的提取温度,例如65-85℃,其中优选75-85℃,更优选80-85℃。其中温浸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通常应当在30分钟以上。从理论上讲,温浸的时间越长,提取的效果越好。当然,从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各方面考虑,温浸的时间一般应当控制在2小时左右。温浸也可以多次进行,从理论上讲,温浸的次数越多,提取的效果越好。当然,从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各方面考虑,温浸次数一般以2次左右为宜。温浸过程中所用的水量也没有特别的限制,水的用量越多,温浸的效果越好。但是,如果水量过多,会给后续的浓缩工序带来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温浸的时间、温浸的次数,以及温浸的用水量等。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温浸两次,每次温浸1小时左右,每次温浸使用的水量为金银花重量的6-8倍。
然后,用煎煮的方法提取连翘。其中的煎煮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使用本领域常规的煎煮方法即可。在获得连翘的提取液后,将连翘的煎煮液和金银花的提取液合并。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浓缩步骤。在获得金银花和连翘的提取物之后,通过常规的检测方法检测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上述金银花和连翘的重量比一般选择1:2,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 以根据需要调整上述比例。
在对黄芩进行提取的过程中,本发明在进行煎煮之前,先对黄芩进行温浸处理。温浸的温度一般是60-80℃,温浸的时间一般是30-60分钟。然后再对温浸处理后的黄芩进行煎煮及后续的处理步骤。在获得黄芩提取物后,通过常规方法检测黄芩苷的含量。
将上述两种提取物按需要的比例混合,用注射用水稀释,经过过滤、灭菌等步骤,获得双黄连注射液。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05-2.0mg/ml、连翘苷的含量为0.05-0.5mg/ml、黄芩苷的含量为6.0-12.0mg/ml。
本发明通过上述工艺,与分别提取金银花和连翘的工艺相比,明显节省了提取时间;与将金银花和连翘共同煎煮的工艺相比,绿原酸的收率可以提高10%左右。在单独提取黄芩时,本提取工艺采用先温浸后提取,与传统技术相比,提取所得的黄芩含量可提高2-3%,且批次间差异较小。另外,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双黄连注射液,质量更为稳定,治疗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净选后的金银花50公斤,加入生药8倍量纯化水,于80℃温浸60分钟;第二次加入生药6倍量纯化水,80℃温浸40分钟。连翘净选后的煎煮工艺主要包括:净选后的连翘100公斤加入生药8倍量纯化水,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1.5小时;第二、三次煎煮各加入生药6倍量纯化水,煮沸1.0小时。合并上述金银花、连翘提取液,在90℃下,经2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5(80±5℃测),温度降至40℃以下,加乙醇使其含量达到75%,静置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并在75℃下,经1小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4(80±5℃测)。加入膏重量3-4倍的纯化水,静置16小时,收集上清液过滤,在90℃下,经1.5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70-80℃测)。温度降至40℃以下,加入乙醇,使其含量达到85%(体积百分数, 下同),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5(8.5-9.0),静置16小时,使用0.8um微孔滤膜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80±5℃测),得到醇洗浸膏18公斤。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5.01mg/g;连翘苷的含量为3.6mg/g。
实施例2
取净选并粉碎成小块的黄芩100公斤,第一次于80℃加入生药8倍量的纯化水,温浸30分钟,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生药6倍量纯化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离心,80℃用浓盐酸调pH值至1.0-2.0,并在80℃条件下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虹吸,分离沉淀物,加入沉淀体积5倍量的纯化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拌使溶解,加入药液体积0.5%的药用炭吸附15分钟,加入药液等体积95%的乙醇溶液,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2.0,缓慢搅拌至完全均匀,静置12小时,虹吸后抽滤,沉淀物用乙醇洗涤后,干燥得黄芩提取物10.2公斤,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黄芩苷含量为69.03mg/g。
实施例3
在制备双黄连注射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要求的绿原酸的含量、连翘苷的含量以及黄芩苷的含量,调整实施例1和2的提取物用量,从而得到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双黄连注射液。
例如,如果希望得到绿原酸含量为0.05-2.0mg/ml、连翘苷含量为0.05-0.5mg/ml、以及黄芩苷含量为6.0-12.0mg/ml的注射液,则可以取实施例1的提取物3.4kg,实施例2的提取物5.6kg,加注射用水稀释至30L,混合均匀,绢布过滤,微孔滤膜过滤,再加注射用水稀释至40L,加入250g药用炭,煮沸15分钟并冷却至70℃以下,调pH值至7.0,定容至50L,搅拌均匀,进行粗滤,粗滤后的药液冷却至10-40℃,精滤,灌装,115-118℃灭菌40分钟,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对双黄连注射液中三种成分进行检测:分别为绿原酸含量:1.02mg/ml,连翘苷含量:0.24mg/ml,黄芩苷含量:7.8mg/ml。
除双黄连注射液质量标准(WS3-B-2104-96)中规定的检查项外,对改进工艺制备的制剂的异常毒性、降压物质、过敏反应、树脂检查、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等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相应项进行检查,均符合有关规定。
上述产品的稳定性实验显示,在室温放置24个月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实施例4
将金银花的温浸温度调整为85℃,第一次的温浸时间调整为30分钟,第二次的温浸时间调整为60分钟,其他同实施例1。
得到醇洗浸膏17.3公斤。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5.34mg/g;连翘苷的含量为3.4mg/g。
实施例5
将金银花的温浸温度调整为60℃,第一次的温浸时间调整为90分钟,第二次的温浸时间调整为40分钟,其他同实施例1。
得到醇洗浸膏17.8公斤。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5.28mg/g;连翘苷的含量为3.7mg/g。
实施例6
根据实施例3公开的方法,制备绿原酸含量为1.6mg/ml、连翘苷含量为0.33mg/ml、黄芩苷含量为6.6mg/ml的注射液。
实施例7
根据实施例3公开的方法,制备绿原酸含量为0.45mg/ml、连翘苷含量为0.10mg/ml、黄芩苷含量为10.5mg/ml的注射液。
实施例8
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比较
取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腹腔注射样品[分别为市售品(含黄芩苷8.1mg/ml,绿原酸0.06mg/ml,连翘苷0.03mg/ml)和实施例3、6、7制备的样品],病毒感染对照组和正常动物对照组均给予相同药液容积的注射用水。除正常对照组外,将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以15个LD50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每只0.05ml。从感染前一天开始给药或水,每天2次,连续5天,第6天称取小鼠体重后固定,放血、解剖,摘取全肺称重,逐个计算肺指数值,并求出肺指数抑制率,结果见表1。肺组织用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固定,乙醇系列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5μm,HE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按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级标准,对细胞进行计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组间t检验比较,结果见表2。
表1 双黄连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肺指数)的影响(n=10)
组别 剂量(g/kg含生药) 肺指数值(x±s) 抑制率(%)
感染对照组 -- 1.63±0.15 --
正常对照组 -- 0.96±0.11 --
实施例3 20 1.33±0.12 14.10
实施例6 20 1.36±0.15 13.79
实施例7 20 1.30±0.14 14.68
市售品组 20 1.42±0.10 12.26
表2 双黄连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病毒观察)的影响(n=10)
组别 剂量(g/kg含生药) 肺指数值(x±s) 抑制率(%)
感染对照组 -- 2.70±0.65 --
正常对照组 -- 0.05±0.18 --
实施例3 20 1.78±0.52 31.76
实施例6 20 1.81±0.33 31.04
实施例7 20 1.73±0.42 32.15
市售品组 20 2.01±0.23 29.96
由表1和表2结果可见,感染后小鼠肺指数值明显增大,炎症计分值明显增高,双黄连注射液在本试验条件下的剂量范围内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的肺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肺指数值明显降低,肺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计分值明显降低。且在相同剂量条件下,本发明双黄连注射液的作用好于市售双黄连注射液。
对比实施例1
净选后的金银花50公斤加入生药8倍量纯化水,于80℃温浸60分钟;第二次加入生药6倍量纯化水,80℃温浸40分钟。
将上述金银花提取液在9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5(80±5℃测)。在浓缩过程中,由于金银花提取液粘度较高,且在浓缩过程中有大量泡沫出现,导致浓缩效率较低。该浓缩步骤所用的时间为11小时。浓缩完成后,将温度降至40℃以下,加乙醇使其含量达到75%,静置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并在75℃下,经1.5小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4(80±5℃测)。以膏重计算加入3-4倍量纯化水,静置16小时。收集上清液,过滤,在90℃下,经2小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70-80℃测)。温度降至40℃以下,加入乙醇,使其含量达到85%,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5(8.5-9.0),静置16小时,使用0.8um微孔滤 膜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80±5℃测),得到醇洗浸膏4.6公斤。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4.85mg/g。
对比实施例2
净选后的金银花50公斤、连翘100公斤,加入生药8倍量纯化水,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1.5小时;第二、三次煎煮各加入生药6倍量纯化水,煮沸1.0小时。将上述提取液,在90℃下,经2.5小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5(80±5℃测),温度降至40℃以下,加乙醇使其含量达到75%,静置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并在75℃下,经1.5小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4(80±5℃测)。以膏重计算加入3-4倍量纯化水,静置16小时,收集上清液过滤,在90℃下,经1.5小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70-80℃测)。温度降至40℃以下,加入乙醇,使其含量达到85%,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5(8.5-9.0),静置16小时,使用0.8um微孔滤膜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80±5℃测),得到醇洗浸膏16.3公斤。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2.32mg/g;连翘苷的含量为3.3mg/g。

Claims (6)

1.一种制备双黄连注射液的方法,包括获得金银花、连翘和黄芩的提取物,以及将上述提取物按所需比例混合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1份重量的金银花在60-85℃的条件下温浸0.5-2小时,获得金银花温浸液;
(b)用煎煮的方法处理2份重量的连翘,获得连翘煎煮液;
(c)将上述金银花温浸液和连翘煎煮液合并,经过浓缩和乙醇提取,获得金银花和连翘的提取物;
其中,获得黄芩提取物的步骤中,在对黄芩进行煎煮之前,先将黄芩在60-80℃进行温浸处理;
所述双黄连注射液包括以下成分:绿原酸0.05-2.0mg/ml、连翘苷0.05-0.5mg/ml、黄芩苷6.0-12.0mg/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温浸金银花的温度为80-8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金银花进行两次温浸,第一次温浸用水量为金银花重量的8倍,第二次温浸用水量为金银花重量的6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次对金银花温浸的时间为60分钟,第二次对金银花温浸的时间为40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温浸黄芩的温度为70-80℃,温浸的时间为0.5-2小时。
6.一种制备双黄连注射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份重量的金银花净选后温浸2次,得金银花温浸液;2份重量的连翘净选后煎煮2次,得连翘煎煮液;合并上述金银花温浸液和连翘煎煮液,浓缩过滤至相对密度1.18-1.25,该相对密度是80±5℃的相对密度;
(b)将(a)中获得的浓缩物冷却至40℃以下,加乙醇使其含量达到75%,静置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4,该相对密度是80±5℃的相对密度;
(c)向(b)步骤获得的浓缩物中加入3-4倍其重量的纯化水,静置12小时以上,滤取上清,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该相对密度是80±5℃的相对密度;
(d)将(c)中获得的浓缩物冷却至40℃以下,加乙醇使其含量达到85%,静置12小时,收集上清,调pH值至8.5-9.0,静置12小时以上,微孔滤膜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该相对密度是80±5℃的相对密度,得到金银花和连翘的提取物;
其中还包括黄芩的提取工序,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A)黄芩净选后温浸30分钟,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离心,调pH值至1.0-2.0,该pH值为80±5℃的pH值,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虹吸,分离沉淀物;
(B)加入沉淀物体积4-6倍量的纯化水,调pH值至6.5-7.5,搅拌使溶解,加入药用炭吸附15分钟;
(C)加入药液等体积90%以上的乙醇溶液,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调pH值至1.0-2.0,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虹吸后抽滤,沉淀物用乙醇洗涤后,干燥得黄芩提取物;
所述双黄连注射液包括以下成分:绿原酸0.05-2.0mg/ml、连翘苷0.05-0.5mg/ml、黄芩苷6.0-12.0mg/ml。
CN2008101764426A 2008-11-11 2008-11-11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390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64426A CN101390956B (zh) 2008-11-11 2008-11-11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64426A CN101390956B (zh) 2008-11-11 2008-11-11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0956A CN101390956A (zh) 2009-03-25
CN101390956B true CN101390956B (zh) 2011-08-24

Family

ID=40491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64426A Active CN101390956B (zh) 2008-11-11 2008-11-11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09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667B (zh) * 2010-06-07 2012-02-15 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双黄连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060A (zh) * 2012-04-13 2013-10-30 段为钢 双黄连注射剂安全性提高方法
CN102935113B (zh) * 2012-12-03 2014-10-01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一种采用沸腾干燥制粒制备双黄连颗粒的方法
CN109172643A (zh) * 2018-09-28 2019-01-11 黑龙江省格润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14601867B (zh) * 2020-12-04 2023-04-14 海图生物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注射用银翘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64C (zh) * 1999-05-05 2002-12-04 方同华 一种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工艺
CN101040915A (zh) * 2007-04-30 2007-09-26 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成分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64C (zh) * 1999-05-05 2002-12-04 方同华 一种精制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工艺
CN101040915A (zh) * 2007-04-30 2007-09-26 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成分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汉清主编."例3 清热解毒注射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第152页.
刘汉清主编."例3 清热解毒注射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第15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0956A (zh)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9424B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药物
CN104982599A (zh) 一种植物凉茶浓缩液及低糖植物凉茶饮料
CN101390956B (zh) 一种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1411782B (zh) 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439A (zh)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545288A (ja) 呼吸器疾患の予防、改善又は効果がある茶組成物及びこれを含む薬学組成物
WO2022022020A1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853263A (zh) 一种中药驱蚊液及其制备方法
Li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N104887890A (zh) 一种治疗雏鸡白痢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9788A (zh) 一种用于增强畜禽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的药物提取物、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01099787A (zh) 一种具有显著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48910A (zh) 金银花口服液
CN1326552C (zh) 治疗病毒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0948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5283B (zh) 一种提高阉割公鸡存活率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599442A (zh) 一种制备咽炎片的新方法
KR20030079289A (ko) 숙취해소용 탄산음료 제조방법 및 그 조성물.
CN108404007A (zh) 一种防治仔猪副伤寒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4611B (zh) 一种抗氧化的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37157B (zh) 一种治疗流感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28129C (zh) 沙枣护发膏及其生产方法
CN107318971A (zh) 一种水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43944A (zh) 一种治疗伤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93883A (zh) 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ERBIN ZHENB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ENBAOD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HELONGJIANG

Effective date: 20100517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58400 NO.72, HONGXING STREET, HUL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150060NO.8, YINTAI ROAD 1, JIZHONG DISTRICT, HAPING ROAD, HARBIN DEVELOPMENT ARE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517

Address after: 150060 Harbin Road Development Zone haping road centralized District No. 8 Yantai

Applicant after: Haerbin Zhenb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58400 Hulin Red Star Street, Heilongjiang, No. 72

Applicant before: Helongjiang Zhenbaod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