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7023B - 开放式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开放式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7023B
CN101387023B CN2008102130377A CN200810213037A CN101387023B CN 101387023 B CN101387023 B CN 101387023B CN 2008102130377 A CN2008102130377 A CN 2008102130377A CN 200810213037 A CN200810213037 A CN 200810213037A CN 101387023 B CN101387023 B CN 101387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offenend
spinnmaschine
spinning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30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7023A (zh
Inventor
S·布兰德尔
M·马莱克
H·豪恩席尔德
B·巴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Ingolstad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Ingolstad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Ingolstadt GmbH filed Critical Rieter Ingolstad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387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7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7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7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2Control of driving or stopping
    • D01H4/44Control of driving or stopping in rotor spin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8Piec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therefor
    • D01H4/50Piec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therefor for rotor spi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开放式纺纱机,例如转子纺纱机,具有多个同类型的工作点,其中每个所述工作点设置有用于控制每个工作点的至少一个功能组的运行速度的非中心的控制装置,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其它控制装置,其与多个非中心控制装置之一至少短时间的协作并且此外与其通过通信系统连接,其中其它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测定速度配置的测定模块,在纺纱过程中速度配置用于控制在每个纺纱点的所述功能组,其中,其它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纺纱过程之前用于测量和通过通信系统用于传输速度配置到每个非中心控制装置,并且其中非中心控制装置具有用于存储速度配置的存储器以及用于在纺纱过程中控制每个所述功能组具有相应的速度配置的控制模块。

Description

开放式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开放式纺纱机,例如转杯纺纱机,具有多个同类型工作点,其中每个所述工作点设置有用于控制每个工作点在纺纱阶段中至少一个功能组运行速度的非中心控制装置,并且与至少一个其它控制装置,其与多个非中心控制装置至少短时间协作,并且此外与非中心控制装置通过通信系统连接。
背景技术
开放式纺纱机的工作点,也称作纺纱点,有利于纱线的生产和络纱,其中由此给工作点供应了含纤维的原料,即所谓的纤维带。此外每个工作点包括多个功能组。典型属于功能组的有用于供给解开装置纤维带的供给装置、用于纺织由解开装置分离的纤维的纺纱单元、用于从纺纱单元抽出被纺纱线的抽取装置和用于对被纺的纱线和被抽出的纱线进行络纱的络纱单元。
纺纱时通常首先在准备期实行准备措施,例如纺纱单元的清理。然后在实际的纺纱阶段内将现有纱线的自由端输入纺纱单元,以使一端与位于纺纱单元的纱线合成。也称作接缝(Ansetzer)的合成的质量对于全部的纱线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在接缝的范围内纱线的加粗同样如纱线的变细是不符合期望的。
因此特别是在纺纱点的纺纱过程中,例如机器的加速或断线之后,刚好使纺纱点功能组的运行速度彼此互相协调。此外已开发了不同的控制方案。
因此欧洲专利申请EP 0 385 530 A1公开了一转杯纺纱机,其在所记录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纺纱点具有可编程的非中心控制装置,其构成为用于控制各纺纱点供给装置的运行速度。每个控制装置与机器控制设备共同作用于开放式纺纱机的总控制。此外非中心控制装置与机器控制设备通过串连的平行双导线连接。
由准备期和纺纱阶段组成的纺纱过程中,欲纺纱的纺纱点的控制装置附加地与开放式纺纱机的可移动的检修装置的控制装置相互影响。
纺纱点的非中心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发电机,其包括用于驱动供给装置的步进电动机的数字信号。另一方面控制发电机配有程序,其可改变数字电子信号的连续性并且因此改变供给装置的速度配置(Geschwindigkeitsprofil)。现在的纺纱过程中,非中心控制装置接收机器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的语句。纺纱点的运行参数例如是供给的纤维带的厚度、欲纺纱的纱线的预定的厚度、和对于纺纱过程之后的运行阶段的预定的纱线抽出速度和络纱速度。由非中心控制装置对供给装置运行速度的控制,然后依据接收的运行参数来实现,非中心控制装置的程序必须将接收的运行参数转换为合适的速度配置。此外,EP 0 385 530 A1提供了简单构图的速度配置,在速度配置中第一周期的运行速度与正常运行的预定速度相适应,并且在第二周期具有升高的运行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缺点特别是,即在每个单一纺纱点必须具有昂贵的非中心控制装置。因此每个非中心控制装置鉴于其硬件和软件必须构成为,非中心控制装置可测定供给装置的实时速度配置。
然而直至今日未实现的是,找到用于测定最理想的速度配置的简单方法。但由试验可知,如此的理想的速度配置的测定必须考虑到多个参数。另外可知,实现理想接缝需要相对复杂的速度配置。因此例如由EP0 385530 A1公开的速度配置不适用于避免在接缝区域内纱线的横断面变化(Querschnittsaenderungen)。
但因为现代开放式纺纱机具有400和更多纺纱点,迫于费用原因,在此需要400和更多非中心控制装置尽可能简单地构成。因此利用由EP0385 530 A1公开的控制方案迫使人们限制要考虑的参数的数量以及可能的速度配置的复杂性。因此借助已知的装置不可实现的是,确定及应用每个纺纱位置的理想速度配置。这导致在很多情况下生产接缝的低的质量。
而且只有大额费用的已知装置可实现测定速度配置的改善的方法。所以对此通常必须对每个单一的上百个非中心控制装置编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开放式纺纱机,其避免所述的缺点并且特别在不同的条件下保障理想的接缝质量。
此目的借助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以实现。
依据本发明,另外的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测定速度配置的测定模块,其用于控制在纺纱阶段中的各纺纱点的所述功能组。此外另外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可测定纺纱阶段前的速度配置并且可通过通信系统发送到各非中心控制装置。另外,非中心控制装置具有用于储存接收的速度配置的存储器以及用于在纺纱阶段控制各所述功能组具有相应的被存储的速度配置的控制模块。
因为多个非中心控制装置只具有速度配置的测定模块,一方面非中心控制装置可简化其结构,另一方面可依据存在的测定模块免去更高制造费用。
测定模块可构成为可能的具有自身的软件的附加硬件组件,或构成为在到目前为止的在硬件上执行的附加的软件组件。同样可实现为混合形式。到目前为止的硬件如果需要可使其效率适应新附加的目的。因此实际上可实现,在测定中需考虑的参数的数量无限制的增加。同样可具有几乎任意的复杂速度配置。因此例如配置内可能的速度值的数量可明确的增加。同样,在纺纱阶段持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时间点的数量实际上可任意的增加。总体可保证的是,即对所有实际重要的结构(Fallgestaltungen)可测定几乎理想的速度配置。因此接缝的质量特别可鉴于其一致性而改善。
而且可使依据测定速度配置原则的改善简单实现。因此不再需要改善每个非中心控制装置的软件,相反地,其足够在其他控制装置的测定模块上运行。
由于测定与传输确定的速度配置到非中心控制装置先于纺纱阶段实现,因此避免了在纺纱过程中少许由通信干扰造成的延迟。
原则上速度配置的测定可通过选择来自预定义速度配置语句(Satz)的确定的速度配置实现。但此外必须时常地给出对于选择的总体规则。
但优选地根据至少事先存储在测定模块中的测定规则以及根据其中的可被嵌入的数据实现速度配置的测定。在这种情况下,影响各纺纱点的纺纱的参数理解为数据。同时测定规则反映相关的知识,即相应的数据如何影响纺纱过程。测定规则可例如以数学公式的形式或以如果-那么-结论(wenn-dann-aussagen)的形式存在。通过如此测定速度配置可保证,即在各给出的边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理想的速度配置并随后应用速度配置。
可被嵌入的数据优选地包括事先存储的数据和通过操作员预设的数据。因此可简化开放式纺纱机的操作。此外事先存储的数据可包括纺纱点由设计决定的(konstruktionsbedingte)数据。因此有意义的是,例如事先存储由设计决定的所容许的涉及功能组的运行速度的最大值,因为其一般不承受改变。剩下的变化的数据,例如运行阶段的生产速度可由此后简单的操作员反应补充。
测定模块优选地包括具有知识库和具有推理处理器的专家系统。此外能够自动连接单一的知识集成块(wissensbausteine)并可生成由此引起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系统理解为专家系统。此外知识集成块,例如事实(fakten)、规则和策略被存储到所谓的知识库。然后用于包括在知识库中的知识集成块的自动化和逻辑连接的程序段由所谓的推理处理器实现。通过分离推理处理器与知识库可以简单方式实现,即使新获得的知识在系统中集成。由此可使测定速度配置时新的知识(erkenntnisse)被短时考虑。
其他控制装置优选地具有输入单元,其构成为附加用于输入预设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现有本来的输入单元基本上还用于输入预设的数据。因此可实现输入多个纺纱点的中央点的所需的预设数据,此外无需更大的建造费用。
同样,其他控制装置优选地具有显示单元,其构成为附加用于在测定模块操作范围内操作执行。这使测定模块的操作得以实现,其中已经使用了现有的组件。
特别优选地是,所述非中心控制装置构成为用于控制更多工作点的所述功能组。例如可具有,即单一非中心控制装置构成为用于控制四个纺纱点的供给装置。因此可减少开放式纺纱机非中心控制装置的数量。现在还当单一非中心控制装置必须实施为功率放大器时,产生总共较少的费用,因为每个单一纺纱点不再必须配备此非中心控制装置。
在可由非中心控制装置控制的功能组时,可特别涉及用于供给解开装置纤维带的供给装置和/或用于纺织所供给的纤维的纺纱单元和/或用于从纺纱点抽出纱线的抽取装置和/或用于卷绕被纺纱线的络纱单元。每个单一功能组的控制根据事先确定的速度配置可提高接缝的质量。当测定模块构成为用于不同功能组速度配置的测定,因此可使单一速度配置以特别更简单的方式互相校准。因此,优选地是,当更多优选的所有功能组被由测定模块确定的速度配置控制。
通信系统优选地包括总线系统。因此恰好在具有多个非中心控制装置的开放式纺纱机的情况下,可减少电缆线路费用。
每个非中心控制装置优选地设置在段上并且与各段的段总线连接。此外,各段总线通过设置在段上的段控制装置与机器总线连接,其他控制装置与机器总线相连接。因此通信系统实施为二级总线系统。二级总线系统可防止由于高用户量在机器总线上的过载。
其他控制装置优选地是用于开放式纺纱机总控制的机器控制设备。此机器控制设备存在于所有现代开放式纺纱机中。当测定模块正好被集成到机器控制设备中时,因此可由测定模块在机器控制设备上使用现有本来的组件。例如这可是电压波腹馈接、输入单元和/或输出单元。此外可应用本来在机器控制设备和非中心控制装置之间现有的通信连接用于速度配置的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测定模块集成在开放式纺纱机的可移动的检修装置的控制装置内。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在可移动的检修装置上本来现有的组件以及本来现有的通信工具。因此普遍的可移动的检修装置具有用于控制检修装置的成套设备的运行速度的模块。此模块可以按比例的更简单的方式被修改和/或补充,即其还适于测定工作点的功能单元的速度配置。
优选地具有,即可给控制模块输送开始命令,开始命令通过与速度配置相符的控制模块启动各功能组的独立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模块的通信无需具有另外在纺纱过程中参与的成套设备的控制装置。在纺纱阶段中为使各功能组的控制如所期望地进行,仅需满足在适当的时刻输送开始命令。
在一实施例中,在纺纱点区域内具有一与非中心控制装置连接的操作单元,通过操作单元可产生借助由操作员输入的开始命令。此实施方式特别适合于手动或半自动看管的开放式纺纱机。此外操作单元例如可是更简单的按钮。当操作员完成其准备的用于纺纱的措施时,操作员按下按钮,随后实际的纺纱阶段自动进行。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始命令可由协调参与纺纱过程的成套设备的控制装置产生。此实施方式特别适合全自动看管的开放式纺纱机。如有可能,协调的控制装置给予其他参与纺纱的控制装置以进一步的开始命令。
协调的控制装置优选地是开放式纺纱机的可移动的检修装置的控制装置。但协调的控制装置还可是在各纺纱点固定设置的检修装置的控制装置。
同样可实现,即协调的控制装置是机器控制设备。当然协调的控制装置还可是非中心控制装置本身。哪个所述的控制装置应该是协调的控制装置的问题,在此取决于开放式纺纱机的总方案。协调的控制装置优选地是一控制装置,其还具有测定模块。但还可实现为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以下附图进一步阐述。其中
图1示出具有可移动的检修装置的开放式纺纱机的纵向侧面部分;
图2示出开放式纺纱机的剖面概要图,其中在一个纺纱点上借助可移动的检修装置进行纺纱过程;
图3示出另一个开放式纺纱机的剖面概要图,其中在一个纺纱点上借助固定在纺纱点的检修装置进行纺纱过程;
图4示出输送速度的速度时间图、络纱速度的速度时间图、及抽取速度的速度时间图,它们在纺纱阶段中对应于预定的速度配置;
图5示出开放式纺纱机的通讯系统概要图;和
图6示出依据本发明的测定模块和与测定模块相连的组件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转杯纺纱机1的纵向侧面部分,其用于本发明的开放式纺纱机1的实施例。所示为一完整的段2a,其例如包括16个纺纱点。基于所选的透视图可见16个纺纱点的8个,也就是纺织点3a、3c、3e、3g、3i、3k、3m和3o。另外的8个纺纱点设置在不可见的另一纵向侧面。
另一段2b仅示出了纺纱点3q和3s,转杯纺织机1的段的数量可改变。例如通常为20个段。
全部所示的纺织点3a-3q同类型地构成。为了清晰的原因,仅纺纱点3q的主要构件具有附图标记。
供给装置4用作从纺织点3q提供的细颈瓶KA的纤维带FB的取出和到解开装置5的纤维带FB的供给。借助解开装置5位于纤维带FB的纤维的耦合被解开,以致借助未示出的方法可供给纺纱装置6单一纤维。所述单一纤维借助于纺纱装置6纺成线F。定义“线”等同于定义“纱线”。
纺好的纱线F利用抽取装置7由纺纱装置6中抽出。顺着抽取装置7设置纱线控制装置8。纱线控制装置8构成为断线的鉴别,一旦断线,用于克服故障的合适措施可自动导入。络纱装置9接着用作将纺好的纱线F卷起,以产生十字络纱线圈KS。
在纺织机1的一端概要的示出了端支架11,端支架11以已知的方式包含纺织机1的多个中央装置。为了清晰的原因,因此只描述用于控制和监控纺织机1生产的机器控制设备12。机器控制设备12具有输入单元13和显示单元14。
另外的非中心控制装置10a-10b具有控制纺纱点3的功能单元。其中每个非中心控制装置10与每四个纺纱点3相连。例如非中心控制装置10a与纺纱点3a、3b、3c和3d相连。
另外具有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其作用于在纺纱点3的纺纱过程的其他自动执行。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包括控制装置16,其具有常见的如输入单元17和显示单元18。
图2示出开放式纺纱机1的横向剖面概要图。在位于第一个纵向侧面的纺纱点3a的详细图解中,位于第二个纵向侧面的纺纱点3b只通过它的轮廓来体现。但是纺纱点3a和3b具有同类型的构造。
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是提供给纺纱点3a的。示出的是纺纱过程的瞬时图(Momentaufnahme)。供给装置4可借助位于纺织点3a的电机19来驱动。反之,解开装置5通过具有在机器长度上的、没有详细示出的驱动装置来驱动。纺纱元件20,也就是纺纱转杯20,纺纱单元6也通过一个在机器长度上的驱动装置来驱动。这些元件和抽取装置7的在机器长度上的驱动装置出于清晰的原因在图2中没有示出。在纺纱点3a的正常运行中为驱动络纱单元9设有进料滚筒21。在其上也装有在机器长度上的驱动件。十字络纱线圈KS可转动的置于络纱升降机22上。在正常运行中络纱升降机22在下面的位置摆动,从而进料滚筒21与十字络纱线圈KS接触。但是在纺纱过程中络纱升降机,-如所示出的,-被带到上面的位置。
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包括一个辅助抽取装置(Hilfsabzugseinric-htung)23,以在纺纱过程中从纺纱单元6中抽出纱线F。辅助抽取装置23通过电机24来驱动。另外的,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具有纱线存储器25,在其上设有吸收装置(Saugeinrichtung)26。其中形成纱线备用装置(Fadenreserve)FR,为能够平衡在纺纱中产生的辅助抽取装置23的工作速度和络纱单元9的工作速度之间的速度差。辅助抽取装置23和十字络纱线圈KS之间的速度差产生于每个安装的驱动的不同的动态特性。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包括其他的常见组成部分,位于其他的纱线搬运工具(Fadenhandhabungsmittel)和纺纱单元6的清洗装置下方,然而它们没有被示出。
在纺纱过程中十字络纱线圈KS通过置于检修装置15上的辅助进料滚筒27驱动。辅助进料滚筒27借助电机28重新置于通道中。检修装置15的控制装置16包括除了已经提过的(angesprochenen)输入单元17和已经提过的显示单元18之外的控制模块29,以控制检修装置的成套设备。因此通过控制模块29可控制例如辅助抽取装置23的电机24和辅助进料滚筒27的电机28。
控制装置16包括另外的测定模块30,以测定纺纱点3a的供给装置4的速度配置。而且速度配置在纺纱点3a的纺纱阶段之前被确定。
所确定的速度配置借助通信接口31通过通信系统32传输到置于纺纱点3a的非中心控制装置10a上。在实际的纺纱阶段之前也能实现同样的传输。而且既不需要测定速度配置也不需要传输速度配置,即检修装置15已经位于所涉及的纺纱点3a。
非中心控制装置10a具有通信接口33,除此之外,其构造用于接收供给装置4的速度配置。另外通信接口33具有控制和处理元件(Auswerte-komponente)34。除此之外,其构成用于控制络纱升降机22并用于处理纱线控制装置7的信号。同样具有控制模块35,其既在正常运行中又在纺纱过程中控制供给装置4的电机19。
此外非中心控制装置10a包括存储器36。通过通信接口33接收到的速度配置被直接写入到其接收端里。
纺纱过程的协调通过检修装置15的控制装置16实现。在准备措施结束后,控制装置16向非中心控制装置10a发送开始命令。以此促使控制模块35从存储器36中调出预存的速度配置并控制供给装置4的电机19适应于预先给出的速度配置。检修装置15的控制装置16同时控制辅助抽取装置23的电机24和辅助进料滚筒27的电机28。这里控制装置16同样应用预先确定的配置,该配置用于校准供给装置4的速度配置。由此,在纺纱过程中检修装置15的控制装置16和非中心控制装置10a之间不再需要另外的通信。
在一个可选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全部的纺纱过程由机器控制设备(图1)协调。为保证在此种情况下供给装置4和辅助抽取装置23以及辅助进料滚筒27的工作速度的协调,机器控制装置不仅向控制模块35而且向控制模块29发送开始命令。
图3示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其中纺纱点3a在没有可移动的检修装置的帮助下执行纺纱过程。此外在纺纱点3a上具有一个未示出的检修装置,除此之外,其具有纺纱单元6的其他纱线搬运工具和清洗装置。
与图2中的实施例的其他区别在以下阐述:因为不具有辅助抽取装置,在主抽取装置7设置有特别的可控制的电机37。此外纱线存储器39和抽吸装置(Absaugeinrichtung)14直接置于纺纱点3a上。此外十字络纱线圈KS置于静止的络纱把手22’上并借助电机38驱动。供给装置的电机19如之前的例子,在纺纱阶段中通过控制模块35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被控制。抽取装置7的电机37也通过控制模块35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器36中的速度配置被控制。紧接着在存储器36里为络纱单元9的电机38寄存了第三条速度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速度配置通过机器控制设备12产生并通过通信系统32传输到非中心控制装置10a。机器控制设备12包括如通常的控制模块41以控制中央成套设备的控制设备。此外机器控制设备12还包括针对纺纱点3a的功能单元4、8、9的速度配置的测定模块42。另外具有通信接口43以传输速度配置。纺纱过程可通过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非中心控制装置10a或通过机器控制设备12协调。因此一个相应的开始命令可由机器控制设备12或由非中心控制装置10a产生。
图4示出速度时间图,以下联系开放式纺纱机1的纺纱点3a根据图2阐述。其中速度GZ给出速度,以此速度供给解开装置纤维带FB。速度GZ对应于开始的运行阶段BP,此外是供给装置4运行速度的纺纱过程VP、AP和随后的运行阶段BP’。
此外速度GS对应于各速度,以这些速度被纺的线F借助络纱器9被卷绕起来。速度GS对应运行阶段BP和BP’中进料滚筒21的运行速度以及纺纱过程VP、AP中辅助进料滚筒27的运行速度。
速度GA反映出一种速度,以此速度被纺的纱线F从纺纱单元6中被抽取出来。其中在运行阶段BP和BP’中涉及抽取装置7的运行速度以及在纺纱过程VP、AP中涉及辅助抽取装置23的运行速度。
在开始的运行阶段BP,即从时间点t0到时间点t1,速度GZ,GA和GS包括各定值。在时间点t1,在纺纱点3a的纺纱单元6和络纱单元9之间的范围内,发生有意的和无意(gewollt,ungewollt)的被纺纱线F的断线。通过纺纱点3a的纱线控制装置8识别断线。由此促使,在纺纱点3a上设置的非中心控制装置10a的作用下,使通过供给装置4传输的纤维带FB的传输方向反转。曲线GZ由此下降到零轴下方。供给装置4停止在时间点t2。纤维带FB前面的端点现在位于距纺纱点3a的解开装置5的已知距离,由此一方面没有其他的纱线从纤维带FB中抽取出来,另一方面避免了纤维带FB的损伤。
抽取装置7和络纱单元9在断线之后直接根据曲线GA和GS制动到静止状态。其中抽取装置7通常比络纱单元9更快到达静止状态,因为络纱单元突然的制动可能会导致十字络纱线圈KS的损坏。
纺纱点3a所述的功能单元7、9的制动发生在纺纱点重新纺纱的准备期VP。在准备期VP中实施其他的准备措施以重新纺纱。通常比如清洁纺纱点3a的纺纱单元6。当协调纺纱过程的控制装置16a确定准备措施结束时,控制装置16a在时间点t3开始实际的纺纱阶段AP。为了控制供给装置4,在纺纱阶段AP中抽取装置7和络纱单元9具有速度配置GPZ、GPA和GPS。速度配置GPZ、GPA和GPS在纺纱阶段AP开始前,即在准备期VP或优选的在前面的运行阶段借助测定模块30被确定,测定模块30集成在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的控制装置16中。
速度配置GPA和GPS存储在置于可移动的检修装置的控制装置16的存储单元中,由此可实现在纺纱阶段AP中根据相应的速度配置GPA和GPS控制辅助抽取装置23和辅助进料滚筒27。
另外,供给装置4的速度配置GPZ在纺纱阶段AP开始前,也就是在准备期VP中,或优选的更提前的阶段,传输到非中心控制装置10a,其也在纺纱阶段AP中控制供给装置4。
协调纺织过程的控制装置,即在前述情况下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的控制装置16,在时间点t3传输开始命令到非中心控制装置10a。一旦由非中心控制装置10a接收到开始命令,控制模块35对应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36中的速度配置GPZ控制供给装置4的电机19。
在时间点t4开始向解开装置5供给纤维带FB,其速度明显高于运行阶段BP具有的速度。此速度在t5-t7区间中逐级地减小到运行阶段BP具有的速度。其中单个等级的持续时间和等级大小可以变化。
另外在时间点t3检修装置15的控制模块29开始对应于速度配置GPA控制辅助抽取装置23的运行速度并开始对应于速度配置GPS控制络纱单元9的运行速度。在时间点t6不仅开始抽线也开始卷线。其中抽取装置23通常比络纱单元9更快加速。在时间点t8中断抽取加速。在时间点t9抽取速度和络纱速度达到相同值。截至时间点t9构造的纱线存储器25中的纱线备用装置FR,在时间点t9-t11区间重新被拆除。为加速拆除,络纱速度GS暂时的高于运行阶段BP具有的速度。
相对于抽取速度GA到时间点t10已经达到运行阶段BP具有的值,络纱速度GS在时间点t11才达到此值。时间点t11标记出从纺纱阶段AP到新的运行阶段BP’的过渡。到时间点t11,供给速度GZ,抽取速度GA和络纱速度GS已经达到了它们的正常值。纱线在区间t10-t11中由辅助抽取装置23传输到抽取装置7。另外到时间点t11由辅助进料滚筒终止络纱单元9的驱动。现在驱动由进料滚筒21实现。从时间点t11起依据运行阶段BP通常具有的定值实现对速度的控制。
图4的速度配置按照意义同样适用于根据图3的开放式纺纱机。这里显著的区别是,即速度配置GPZ、GPA和GPS由机器控制设备12的测定模块42确定并传输到非中心的控制装置10a,且前例(letztere)在纺纱阶段AP中实现对供给速度GZ,抽取速度GA和络纱速度GS的控制。在这里,协调控制装置可以是机器控制设备12或非中心控制装置10a。
图5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开放式纺纱机1的通信系统32的方框电路图,开放式纺纱机对应于如图1-图3中的实施例。开放式纺纱机1具有多个同类型的段2a-2d,在段中每个单一段包含段控制装置30a-30d。
同样各段2a-2d具有多个纺纱点,但其只部分被描述。为了清晰的原因放弃描述其他段。由于所述的原因也只详细描述段2a。
段控制装置46a-46d通过机器总线44与用于数据交换的机器控制装置12连接。开放式纺织机1的机器控制装置12可与置于上面的设备控制装置AS连接。此外中央驱动装置47也与机器总线44连接,驱动设备例如根据图2的开放式纺纱机1的在机器长度上的驱动设备可以是以下装置的驱动设备:解开装置5,纺纱单元6,抽取装置7和进料滚筒21。如果可用,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例如也可以通过具有固定在机器上的接口48的牵引线连接到机器总线44上。
在段2a内部具有段总线45。段控制装置46a与段总线45连接。同样非中心控制装置10a-10d与段总线45连接,每四个纺纱点3与每个非中心控制装置10a-10d相连。
机器总线44和段总线45各构成为线性CAN总线。其各包括由白色填充的双箭头符号表示的中央导线。各总线用户的连接实现穿过由黑色双箭头符号表示的分割端子。不但机器总线44而且段总线45具有未示出的末端终端电阻。但理论上可实现的联络线可不存在。
根据图2的开放式纺纱机1中,纺纱点3a的供给装置4的速度配置GPZ由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通过固定在机器上的接口48、通过机器总线44、通过段控制装置46a和通过段总线45传输到非中心控制装置10a,从而在那里被存储。激活速度配置GPZ的开始命令通过同样的路径传输。因此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和非中心控制装置10a之间直接的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在纺纱点3a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的。
相对的,根据图3的开放式纺纱机1中,速度配置GPZ、GPA和GPS由机器控制设备12通过机器总线44、通过段控制装置46a和通过段总线45传输到非中心控制装置10a,从而在那里被存储。当通过机器控制设备12协调纺纱过程时,开始命令可以激活速度配置GPZ、GPA和GPS,并通过同样的路径传输。但是当非中心控制装置10a是协调控制装置时,可以通过非中心控制装置10a自身产生开始命令。
图6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开放式纺纱机1的测定模块30的放大图和与测定模块相连的组件。这些实施按照意义适用于测定模块46。
测定模块包括具有数据部分50和规则部分51的知识库49。在数据部分50中寄存着存储的数据GD。另外存储的规则GR置于规则部分51。存储的数据GD和存储的规则GR可以由推理处理器52从知识库49中调出。为确定开放式纺纱机1的供给装置4的速度配置GPZ,现在推理处理器集成用于操作执行的数据BD。数据BD由操作员借助显示单元18显示。通过输入单元17操作员被要求输入预设的数据VD到推理处理器52中。推理处理器52现在从预设数据VD,预存数据GD和存储的规则GR中确认速度配置GPZ。然后速度配置GPZ传输到通信接口31并从这里如上述方式继续传送。
本发明不局限于根据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变换形式是可行的,且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开放式纺纱机,所述开放式纺纱机具有多个同类型工作点(3),其中每个所述工作点(3)设置有用于控制每个工作点(3)的至少一个功能组(4;4,7,9)运行速度的非中心控制装置(10),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其它控制装置(16;12),所述其它控制装置与多个非中心控制装置(10)至少短时间地协作,并且此外与非中心控制装置(10)通过通信系统(32)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控制装置(16;12)具有用于测定速度配置(GPZ;GPZ,GPS,GPA)的测定模块(30;42),速度配置用于控制在纺纱过程(AP)中每个工作点(3)的所述功能组(4;4,7,9),其中
所述其它控制装置(16;12)构成为在纺纱过程(AP)之前用于测量和通过通信系统(32)用于传输在每个非中心控制装置(10)的速度配置(GPZ;GPZ,GPS,GPA),并且其中
所述非中心控制装置(10)具有用于存储速度配置(GPZ;GPZ,GPS,GPA)的存储器(36)以及具有用于在纺纱过程(AP)中控制各所述功能组(4;4,7,9)相应于速度配置(GPZ;GPZ,GPS,GPA)的控制模块(3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纺纱机是转杯纺纱机(1)。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根据至少一个事先存储在所述测定模块(30;42)中的测定规则(GR)以及根据在其中设定的数据(GD,VD)实现速度配置(GPZ;GPZ,GPS,GPA)的测定。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GD,VD)包括事先存储的数据(GD)和由操作员预设的数据(VD)。
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模块(30,42)包括具有知识库(49)和推理处理器(52)的专家系统(49,52)。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控制装置(16;12)具有输入单元(17;13),所述输入单元构成为附加用于输入预设的数据(VD)。
7.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控制装置(16;12)具有显示单元(18,14),所述显示单元构成为附加用于操作执行测定模块(30;42)的运行。
8.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中心控制装置(10)构成为用于控制多个工作点的所述功能组(4;4,7,9)。
9.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是用于供给解开装置(5)纤维带(FB)的供给装置(4)。
10.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是用于纺织所供给的纤维的纺纱单元(6)。
11.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是用于从纺纱单元(6)中抽出纱线(F)的抽取装置(7)。
12.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是用于卷绕被纺纱线(F)的络纱单元(9)。
13.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32)包括总线系统(44,45)。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非中心控制装置(10)设置在段(2)上,并且连接各段(2)的段总线(45),各段总线通过设置在段(2)上的段控制装置(46)与机器总线(44)连接,所述其它控制装置(16;12)与机器总线连接。
1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控制装置(16;12)是机器控制设备(12),用于开放式纺纱机(1)的总控制。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控制设备(12)设置在开放式纺纱机(1)的端支架(11)内。
17.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控制装置(16;12)是所述开放式纺纱机(1)的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的控制装置(16)。
1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35)输送开始命令,所述开始命令通过相应于速度配置(GPZ;GPZ,GPS,GPA)的所述控制模块(35)实现各功能组(4;4,7,9)的独立控制。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点(3)的区域内具有一与所述非中心控制装置(10)连接的操作单元,通过所述操作单元可产生借助由操作员输入的所述开始命令。
20.按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始命令能够由与参与纺纱过程的成套设备协调的控制装置(10;12;16)产生,其中所述协调的控制装置(10;12;16)是所述非中心控制装置(10)或者所述其他控制装置(12;16)。
21.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协调的控制装置(10;12;16)是开放式纺纱机(1)的可移动的检修装置(15)的控制装置(16)。
22.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协调的控制装置(10;12;16)是在各纺纱点的检修装置的控制装置。
23.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控制装置(16;12)是机器控制设备(12),用于开放式纺纱机(1)的总控制,其中所述协调的控制装置(10;12;16)是机器控制设备(12)。
24.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开放式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协调的控制装置(10;12;16)是非中心控制装置(10)。
CN2008102130377A 2007-09-12 2008-08-21 开放式纺纱机 Active CN101387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43417.2 2007-09-12
DE102007043417.2A DE102007043417B4 (de) 2007-09-12 2007-09-12 Offenend-Spinn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7023A CN101387023A (zh) 2009-03-18
CN101387023B true CN101387023B (zh) 2012-07-25

Family

ID=40348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30377A Active CN101387023B (zh) 2007-09-12 2008-08-21 开放式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7023B (zh)
CZ (1) CZ2008509A3 (zh)
DE (1) DE102007043417B4 (zh)
IT (1) IT1391293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30802A1 (de) * 2009-06-27 2009-11-05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Offenend-Rotorspinnmaschine
DE102011053811A1 (de) * 2011-09-21 2013-03-21 Rieter Ingolstadt Gmbh Spin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Unterbrechung der Garnherstell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CN103451784B (zh) * 2012-05-28 2015-08-12 长江大学 气流纺纱机断纱重新接头控制装置
DE102013009998A1 (de) * 2013-06-14 2014-12-18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Offenend-Rotorspinnmaschine sowie zugehörige Arbeitsstelle
DE102016109682A1 (de) * 2016-05-25 2017-11-30 Rieter Ingolstadt Gmbh Verfahren zum Anspinnen eines Fadens in einer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CH714412A1 (de) * 2017-12-08 2019-06-14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pulmaschine zum Umspulen von Kopsen einer vorangehenden Ringspinnmaschine.
DE102018118654A1 (de) * 2018-08-01 2020-02-0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extilmaschine und Textilmaschi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4712B1 (en) * 2000-03-29 2001-11-13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the control of piecing in spinning devices
CN2491463Y (zh) * 2001-07-02 2002-05-15 广汉川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体化开放式纺纱器
CN1446959A (zh) * 2002-03-26 2003-10-08 里特机械公司 气流纺纱装置
EP1054086B1 (de) * 1999-05-20 2004-02-25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Komponente einer eine Vielzahl gleichartiger Arbeitsstellen nebeneinander aufweisenden Textilmaschine
CN1712585A (zh) * 2004-06-16 2005-12-28 索若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自由端转子纺纱装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251339B1 (en) * 1984-09-26 1987-06-11 Frantisek Burysek Spinning-in process control device in spinning units
IT1228526B (it) * 1989-03-02 1991-06-20 Savio Spa Filatoio ad estremita' aperta perfezionato.
DE4431810B4 (de) * 1994-09-07 2006-07-06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Einstellung der Parameter für optimale Ansetzvorgänge einer Ansetzvorrichtung bei Partiewechsel an einer Rotorspinn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4086B1 (de) * 1999-05-20 2004-02-25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Komponente einer eine Vielzahl gleichartiger Arbeitsstellen nebeneinander aufweisenden Textilmaschine
US6314712B1 (en) * 2000-03-29 2001-11-13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the control of piecing in spinning devices
CN2491463Y (zh) * 2001-07-02 2002-05-15 广汉川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体化开放式纺纱器
CN1446959A (zh) * 2002-03-26 2003-10-08 里特机械公司 气流纺纱装置
CN1712585A (zh) * 2004-06-16 2005-12-28 索若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自由端转子纺纱装置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9-21021A 1997.01.21
JP特开平9-316735A 1997.12.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7023A (zh) 2009-03-18
CZ2008509A3 (cs) 2009-04-15
DE102007043417A1 (de) 2009-03-19
DE102007043417B4 (de) 2021-03-18
IT1391293B1 (it) 2011-12-01
ITTO20080640A1 (it) 2009-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7023B (zh) 开放式纺纱机
US5394334A (en) Multistation textile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for operation of the textile machine
CN103014960B (zh) 纺纱机和用于中断纺纱机的纱线制造的方法
CN100445445C (zh) 用于在纺织设备和纺织机器上进行操纵和显示的装置
CN103014946B (zh) 纺纱机和用于中断纺纱机上的纱线制造的方法
US20020046557A1 (en) Method of spinning-in yarn on an operating unit of a rotor spinning machine and a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06948050B (zh) 用于调整纺织机上的纱线批次生产的方法
EP3549893B1 (en) Automatic winder, yarn winding system,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CN101348957A (zh) 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CN107429436B (zh) 纱线卷绕系统、精纺机、自动络纱机、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CN104185698A (zh) 一种用于拼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57574B (zh) 自由端纺纱机
KR20160094097A (ko) 세탁기
CN107614406A (zh) 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EP1676943A2 (en) Method and machine for feeding a yarn to a textile machine
CN110240005A (zh) 一种行星式绕线机的退扭绞线装置
CN107963515A (zh) 纺织机械的维护顺序调整系统
CN111747222A (zh) 控制纺织机工作站的装置的方法、执行该方法的设备以及纺织机工作站的状态传感器
CN106906541A (zh) 使纱线再次接在纺织机器的工位上的接线工艺控制方法
CN103025936B (zh) 卷形成装置以及形成网的卷的方法
CN111924663B (zh) 采用集中控制的化纤长丝落卷方法、系统及自动落卷设备
CN103451783B (zh) 断裂后在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作站使纱线生头的方法和设备
US11236445B2 (en) Textile machin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extile machine
CN105151908B (zh) 一种智能碟式张力装置及其应用的精密络筒机
CN207329976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络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