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6281A - 分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6281A
CN101386281A CNA2008102155603A CN200810215560A CN101386281A CN 101386281 A CN101386281 A CN 101386281A CN A2008102155603 A CNA2008102155603 A CN A2008102155603A CN 200810215560 A CN200810215560 A CN 200810215560A CN 101386281 A CN101386281 A CN 101386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ng part
separating
main
mentioned
sepa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55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6281B (zh
Inventor
追野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Acces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Acces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Access Corp filed Critical Honda Acces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86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6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6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62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2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separate luggage compar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05Nets or elastic pockets tensioned against walls or backres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隔装置,其可以充分防止货物移动。该分隔装置(1)平面分隔车辆(4)的货室(5),具有沿一方向分隔货室(5)的主分隔部(2)和沿另一方向分隔货室(5)的副分隔部(3),上述主分隔部(2)具有可自由装卸地与设于货室(5)内的固定器(35)连接的连接部(15),上述副分隔部(3)的一端具有上述连接部(15),且另一端与上述主分隔部(2)连接。上述主分隔部(2)在两侧端分别具有上述连接部(15),上述副分隔部(3)沿与上述主分隔部(2)大致垂直的方向分隔货室(5)。

Description

分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隔车辆的货室、防止货物移动的分隔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防止货物移动的分隔装置,公开有这样的汽车用货物收容袋,即,使形成为不能弹性变形的网状物(net)和形成为可弹性变形的筛眼网状物(mesh net)在表背重合,通过在位于表背的网状物和筛眼网状物的周缘附加并缝合非伸缩性带而形成为袋体,可用连结器具密封其开口部分,在袋体的四角部分设置由连接带形成的挂环,该连接带由伸缩线形成(例如,专利文献1)。
通过上述构成,专利文献1的汽车用货物收容袋发挥了可将物品收容并保持于袋内,并且可以防止袋外的物品在货室内移动这样的优良的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323008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一方向)分隔货室,但不能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另一方向)分隔货室。这样,收容于货室内的货物在车辆侧倾等时也会随着发生移动,存在难以充分防止货物移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充分防止货物移动的分隔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将车辆货室平面分隔的分隔装置,该分隔装置具有沿一方向分隔货室的主分隔部和沿另一方向分隔货室的副分隔部,上述主分隔部具有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到设于货室上的固定器上的连接部,上述副分隔部的一端具有上述连接部,并且另一端与上述主分隔部连接。
另外,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主分隔部在两侧端分别具有上述连接部,上述副分隔部沿与上述主分隔部大致垂直的方向分隔货室。
另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该分隔装置具有将上述副分隔部的外缘可自由装卸地保持于上述主分隔部的表面上的粘接部件,将上述副分隔部固定于上述主分隔部上而形成为收纳部。
另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主分隔部的上边具有反射构件。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分隔装置,提高了使用者分隔货室的自由度,从而可以更充分地防止货物移动。
另外,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分隔装置,不仅可以沿前后方向分隔货室,还可以沿左右方向分隔货室的后方部分、即将货室的后方部分分隔为左部分、中央部分及右部分3个区域。
另外,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分隔装置,不仅可以用主分隔部保持较大的货物,通过形成收纳部还可以收纳小件物品。
另外,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分隔装置,可以在打开货室的门的状态下视觉确认分隔位置,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是图3的A1-A1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是图3的A2-A2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是图6的D-D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是图6的E-E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构成的局部剖视图,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是表示打开第1袋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是表示将副分隔部固定于主分隔部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1)整体构成
图1所示的分隔装置1包括主分隔部2及副分隔部3,该分隔装置1可自由装卸地设置于车辆4的货室5内,平面分隔车辆4的货室5。即,分隔装置1的主分隔部2沿作为车辆4的一方向的前后方向(图中X方向)分隔货室5,并且副分隔部3沿作为车辆4的另一方向的左右方向(图中Y方向)分隔货室5。
如图2所示,分隔装置1在形成为横长矩形的主分隔部2上,夹着该主分隔部2的长度方向中心地在左右突设有多片(本实施方式中为2片)形成为大致梯形的副分隔部3。并且,分隔装置1具有作为粘接部件的面状搭扣10b,该面状搭扣10b将副分隔部3的短边3a的下端可自由装卸地固定于主分隔部2的大致中央处。
主分隔部2具有在上边2a设有拉链11的可自由开闭的开口,且形成有与该开口连通的第1袋12。并且,在主分隔部2的上边2a上设有指向后方的反射构件13,在下边2b的大致中央处设有面状搭扣10a。
副分隔部3使长边3b与主分隔部2的表面相抵接地与主分隔部2接合。在作为副分隔部3的前端的短边3a的下端设有与设于主分隔部2的下边2b上的上述面状搭扣10a粘接的面状搭扣10b。由此,副分隔部3的短边3a侧能以长边3b为旋转中心自由倾斜,并且短边3a的下端可自由装卸地固定于主分隔部2的下边2b上。
另外,在分隔装置1上,在主分隔部2的四角(4个部位)、上边的内侧(2个部位)、副分隔部3的短边3a的上下端(4个部位)总共10个部位上设有连接部15。连接部15由用聚丙烯丝包覆氯丁橡胶的橡胶绳外周而成的伸缩线16构成。该连接部15将规定长度的上述伸缩线16在大致中央折回,将重合的部分缝到一块而形成为环状。
如图3所示,主分隔部2具有将由聚酯制的筛眼网状物构成的片形成为横长矩形的第1片20及第2片21。该主分隔部2用尼龙制的U字形带24夹着第1片20的除了上边20a之外的其余3边20b、20c(未图示)、20d,以及第2片21的除了上边21a之外的其余3边21b、21c(未图示)、21d地进行缝合(图4),从而形成为袋状。另外,在缝于下边20d、21d上的U字形带24上一体缝装有面状搭扣10a。
另外,如图5所示,主分隔部2的上边2a由尼龙制的表面带25和背面带26封闭。表面带25的一端25a和背面带26的一端26a分别被缝在第1片20的上边20a及第2片21的上边21a上,将表面带25的另一端25b和背面带26的另一端26b彼此重合并缝合起来。表面带25由上带27和下带28构成。上带27和下带28配置于第1片20的上边20a上,且上带27和下带28上下配置,且通过设于上述上带27和下带28的相对的边27a、28a之间的拉链11连接起来。另外,在上带27的大致中央缝装有反射构件13。
在该主分隔部2的四角上固定有连接部15,该连接部15的端部夹在U字形带24中地被缝在四角上。另外,在主分隔部2的上边的内侧2个部位上固定有连接部15,该连接部15的端部夹在表面带25与背面带26之间地缝在主分隔部2的上边内侧(图3)。
如图6所示,副分隔部3具有将由聚酯制的筛眼网状物构成的片形成为大致梯形的第3片30。该副分隔部3用尼龙制的U字形带24夹着与主分隔部2接合的长边3b、与该长边3b相对的短边3a这2边地进行缝合,从而形成为袋状。另外,副分隔部3将上边3c和下边3d这2边与用聚丙烯丝包覆氯丁橡胶的橡胶绳而成的伸缩线16一起夹在U字形带24中地进行缝合(图7、图8)。该伸缩线16的一端16a在长边3b侧缝接并固定于U字形带24内。另一方面,伸缩线16的另一端16b在短边3a侧形成连接部15。即,伸缩线16的另一端16b在U字形带24的外侧折回,将其重合的部分缝合而形成为环状(图6)。
这样构成的副分隔部3使长边3b从主分隔部2的第1片20侧与主分隔部2的表面相抵接并缝在第1片20上,从而将副分隔部3固定于主分隔部2上(图9)。另外,副分隔部3的长边3b的上部与主分隔部2的下带28重合并缝接于下带28上,副分隔部3的长边3b的下部与主分隔部2的下边2b的U字形带24重合并缝合于U字形带24上(图10)。
(2)作用及效果
接着,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分隔装置1的各部的作用及效果。如图11所示,通过将该连接部15卡定于预先设在车辆4的货室5内的多个固定器35上来设置分隔装置1。在此,固定器35为突设于货室5的侧壁上的T字型构件。在货室5的左右侧壁及后端侧壁的适当部位上分别设有多个上述固定器35。分隔装置1通过将设于主分隔部2的四角上的连接部15卡定于设于货室5的左右侧壁上的固定器35上,可以将主分隔部2挂在货室5的左右侧壁5a上,将其设置于货室5的大致中央位置。由此,分隔装置1可以将货室5分隔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
另外,分隔装置1通过将设于副分隔部3的短边3a上的连接部15卡定于设在货室5的后端侧壁5b上的固定器35上,可以将副分隔部3架在主分隔部2与货室5的后端侧壁5b之间。由此,分隔装置1可以将货室5的后方部分分隔为左部分、中央部分及右部分。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1不仅具有主分隔部2,还具有副分隔部3,因此,不仅可以沿前后方向分隔货室5,还可以在左右方向(Y方向)上分隔货室5的后方部分,即将货室5的后方部分分隔为左部分、中央部分及右部分3个区域。因此,分隔装置1可以提高使用者分隔货室5的自由度,从而可以更充分地防止货物移动。
另外,设于副分隔部3上的连接部15构成为其一端在长边3b侧缝合固定于U字形带24上,其另一端形成为环状。由此,由于伸缩线16较长,因此在施加有外力时伸长,连接部15也以伸缩线16的伸长量变长。这样,分隔装置1无需改变副分隔部3的长度,即使在货室5的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的车辆4上,也可以通过伸缩伸缩线16来设置副分隔部3,因此可以提高分隔装置1的通用性。
另外,分隔装置1在主分隔部2的上带27上设有反射构件13,因此,可以将沿前后分隔货室5的主分隔部2的位置报告给使用者。因此,提高了分隔装置1在打开货室5的门的状态下的分隔位置的视觉确认性,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作业性。
另外,如图12所示,分隔装置1的主分隔部2具有在上边设有拉链11的可自由开闭的开口,且形成有与该开口连通的第1袋12。由此,分隔装置1可以用主分隔部2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分隔,并且可以将物品收纳并保持于上述第1袋12内。因此,分隔装置1不仅可以用主分隔部2保持较大的货物,通过设置第1袋还可以收纳并保持小件物品。
另外,如图13所示,分隔装置1可以将副分隔部3的短边3a的下端可自由装卸地固定于主分隔部2的大致中央处。由此,也可以不分隔被主分隔部2划分的货室5的后方部分,而将后方部分作为较大的空间使用。
另外,如图14所示,通过将设于主分隔部2的上边2a内侧的连接部15卡定于设在货室5的后端侧壁5b上的固定器35上,可以将分隔装置1设置于使主分隔部2与货室5的后端侧壁5b接触的位置上。这样,分隔装置1可以用主分隔部2封闭货室5的后端侧壁5b的在前后方向开口的部分,因此,在打开货室5的门时等,可以防止货室5内的货物从上述开口落下。并且,由于在分隔装置1的主分隔部2的上带27上设有反射构件13,因此可以报告车辆4后端的位置。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分隔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分隔装置4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比,仅在形成有第2袋这一点上不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为了简单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5所示的分隔装置41包括主分隔部2及副分隔部3,形成为沿车辆4的前后左右方向分隔货室5,并可自由装卸地设置于车辆4的货室5内。该分隔装置41除了在主分隔部2上形成有第1袋12之外,还在主分隔部2与副分隔部3之间形成有作为收纳部的第2袋。
一对副分隔部3向内侧折叠且其短边3a彼此间用面状搭扣43粘接而一体化,并且,用面状搭扣44将下边3d粘接于主分隔部2的下边2b上。由此,分隔装置41可以将在副分隔部3的上端具有开口的第2袋42形成在主分隔部2的中央。因此,分隔装置41不仅可以用主分隔部2保持较大的货物,通过设置第1袋12及第2袋42还可以收纳并保持小件物品。
另外,如图16所示的分隔装置51将一对副分隔部3分别向外侧折叠,将除了上边3c之外的短边3a及下边3b这2边用面状搭扣54粘接于主分隔部2的侧边及下边上。由此,分隔装置51可以在主分隔部2的左右分别形成副分隔部3的上端具有开口的第3袋52及第4袋53。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主分隔部及副分隔部都具有由筛眼网状物构成的片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具有布状片、乙烯树脂软片。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使用面状搭扣作为粘接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按扣。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副分隔部为梯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长方形或三角形。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夹着主分隔部的长度方向中心地总共设置2片副分隔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相对于主分隔部设置1片或3片副分隔部。

Claims (4)

1.一种分隔装置,其平面分隔车辆的货室,其特征在于,
该分隔装置包括沿一方向分隔货室的主分隔部和沿另一方向分隔货室的副分隔部,
上述主分隔部具有可自由装卸地与设于货室内的固定器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副分隔部的一端具有上述连接部,且另一端与上述主分隔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分隔部在两侧端分别具有上述连接部,
上述副分隔部沿与上述主分隔部大致垂直的方向分隔货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隔装置具有将上述副分隔部的外缘可自由装卸地保持于上述主分隔部的表面上的粘接部件,且通过将上述副分隔部固定于上述主分隔部上而形成有收纳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分隔部的上边具有反射构件。
CN2008102155603A 2007-09-10 2008-09-09 分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62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4765 2007-09-10
JP2007234765A JP4447629B2 (ja) 2007-09-10 2007-09-10 パーテーション
JP2007234765 2007-09-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6281A true CN101386281A (zh) 2009-03-18
CN101386281B CN101386281B (zh) 2011-04-13

Family

ID=4043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56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6281B (zh) 2007-09-10 2008-09-09 分隔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65790B2 (zh)
JP (1) JP4447629B2 (zh)
CN (1) CN1013862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5396A (zh) * 2013-07-26 2013-11-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行李舱物件固定装置
CN103587473A (zh) * 2012-06-05 2014-02-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一体式货物区域收纳系统
CN107458314A (zh) * 2016-06-02 2017-12-12 佛吉亚汽车工业公司 行李箱地板遮盖装置和包含该遮盖装置的汽车行李箱
CN107472376A (zh) * 2016-06-08 2017-12-1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可翻转载货地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5037B2 (en) * 2009-09-29 2011-12-1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rear end assemblies with storage assemblies
WO2011145408A1 (ja) * 2010-05-19 2011-11-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の保護フレーム構造
US8272674B2 (en) 2010-09-22 2012-09-25 Techcognic Llc Seat partition and method for partitioning passengers in a vehicle
US9931988B2 (en) * 2013-03-01 2018-04-03 Michael Culleton Device for securing items in a cargo area of a car
US8801073B1 (en) 2013-03-06 2014-08-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uggage retention system
US9079513B2 (en) 2013-03-06 2015-07-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uggage retention system
US8789868B1 (en) 2013-03-06 2014-07-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uggage retention system
US20150191968A1 (en) * 2014-01-08 2015-07-09 Leona Choo-Kang Shelf retaining device
US20160144800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Toyota Tsusho America, Inc. Collapsible cargo mat organizer
US10202081B2 (en) * 2015-09-30 2019-02-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ckage tray assembly including hidden expandable storage system
EP3725592B1 (en) * 2019-04-17 2021-10-20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foldable vehicle cage system
FR3095396B1 (fr) * 2019-04-24 2021-10-01 Renault Sas Véhicule comprenant un coffre compartimenté
RU191829U1 (ru) * 2019-06-01 2019-08-23 Дмитр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Милявски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крепления багажа в багажном отделении автомобиля
FR3105128A1 (fr) 2019-12-20 2021-06-25 Renault Sas Agencement d’un dispositif de rangement modulaire de coffr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US11618508B2 (en) * 2020-12-16 2023-04-04 Tim Dexter Vehicle cargo managemen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4450U (zh) 1984-11-29 1986-06-18
DE19518432A1 (de) * 1995-05-19 1996-11-21 Fischer Artur Werke Gmbh Vorrichtung zum variablen Unterteilen eines Kraftfahrzeug-Kofferraums und Festhalten des Ladegutes
JP3230083B2 (ja) 1998-10-02 2001-11-19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自動車用荷物収容バッグ
US20020179663A1 (en) * 2001-05-31 2002-12-05 Donal Moore Retractable cargo area compartmentalizing device
GB0216322D0 (en) * 2002-07-13 2002-08-21 Brear David Apparatus for dividing a luggage storage space
US7318617B1 (en) * 2005-08-31 2008-01-15 Mcmurray Fabrics, Inc. Portable cargo container and cover system
FR2895340B1 (fr) * 2005-12-23 2009-05-22 Renault Sas Vehicule equipe de cloisons amovibles agencees dans son espace de chargement
JP4984026B2 (ja) 2006-02-28 2012-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圧電素子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固定治具
CN2889796Y (zh) * 2006-05-19 2007-04-18 深圳市东风阳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箱袋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7473A (zh) * 2012-06-05 2014-02-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一体式货物区域收纳系统
CN103395396A (zh) * 2013-07-26 2013-11-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行李舱物件固定装置
CN107458314A (zh) * 2016-06-02 2017-12-12 佛吉亚汽车工业公司 行李箱地板遮盖装置和包含该遮盖装置的汽车行李箱
CN107458314B (zh) * 2016-06-02 2022-05-13 佛吉亚汽车工业公司 行李箱地板遮盖装置和包含该遮盖装置的汽车行李箱
CN107472376A (zh) * 2016-06-08 2017-12-1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可翻转载货地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66105A1 (en) 2009-03-12
CN101386281B (zh) 2011-04-13
JP4447629B2 (ja) 2010-04-07
JP2009067106A (ja) 2009-04-02
US7665790B2 (en) 2010-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6281B (zh) 分隔装置
US4561525A (en) Utility bag with sustained open configuration
CN1329229C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CN1883333B (zh) 包和背包
US7314134B2 (en) Tool carrying and storage case
CN203709474U (zh) 用于行李箱的框架结构
CA2686088C (en) Flexible container
US5330049A (en) Garment bag with reinforcing members
US20130243354A1 (en) Self sealing waterproof bag
US20030136702A1 (en) Collapsible insulated cooler
CA1047982A (en) Laundry bag
CN205143784U (zh) 一种行李箱物品
US20070062994A1 (en) Outerwear, bags and other gear including retaining structures particularly configured for carrying baby care articles
US20080000914A1 (en) Storage bin organizer
TW201339060A (zh) 保護性邊緣插入件,包含該插入件的箱子,及製造與使用的方法
US20150285594A1 (en) Light weight body armor plate carrier system
JP2009056976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US20140307984A1 (en) Flexible container
US20040159029A1 (en) Vehicle shoulder-strap cover with display pocket
US20130193019A1 (en) Container with a recognizable external apparel appearance
KR200486885Y1 (ko) 보조수납부를 구비한 여행용 하드케이스 캐리어
GB2450547A (en) Foldable bag
CN109733289B (zh) 一种储物板开合机构
CN100387493C (zh) 可折收式置物桶/袋构造
RU197471U1 (ru) Прорезной карман для одежд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