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5311B - 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5311B
CN101385311B CN2007800055318A CN200780005531A CN101385311B CN 101385311 B CN101385311 B CN 101385311B CN 2007800055318 A CN2007800055318 A CN 2007800055318A CN 200780005531 A CN200780005531 A CN 200780005531A CN 101385311 B CN101385311 B CN 101385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mobile node
information
switching
data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55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5311A (zh
Inventor
朴寿弘
金永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85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5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3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保证服务质量(QoS)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数据流发送方法包括获取有关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及基于所述被获取的信息而发送所述数据流到所述移动节点。因此,即使当在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所述移动节点的切换执行时,所述数据流的QoS也能够被保证。

Description

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用于保证服务质量(QoS)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基于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21标准的无线通信环境中保证QoS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发了多样的通信网络。这样的网络的代表例子包括多样的链路,如基于IEEE802.11、IEEE802.15及IEEE802.16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链路和基于第三代合伙项目(3GPP:3th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及3GPP2的蜂窝链路。为了应对链路的多样性,于其中安置了用于与多样的链路连接的不同种类的链路接口的移动节点在市场上已经变得可行,并且建立了用于支持不同链路之间的切换的IEEE820.21标准。
然而,依照IEEE802.21标准,当移动节点从某一链路移动到另外的不同种类的链路时,这里有个问题,即因为归因于通信环境中突然的改变的可能性而不能保证经由移动节点接收的数据流的QoS。更确切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由移动节点接收的信号流的误码率(BER)和信噪比(SNR)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用来保证经由移动节点接收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即使当移动节点从某一链路移动到另外的不同种类的链路时也如此。
本发明的一方面还提供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程序用于执行保证经由移动节点接收的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的方法。
如上所述,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基于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能够保证数据流的QoS。即,通过即使当移动节点从某一链路移动到另外的不同种类的链路时,仍保证数据流的QoS,从而不增加经由数据节点接收的数据流的BER和SNR。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送数据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用于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流的通讯节点,获取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和由该通讯节点基于被获取的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
所述数据的发送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移动节点的所述链路的特性变化而调整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并且基于所述被调整的QoS而发送所述数据流。
根据本发明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送数据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下层,用于执行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的移动节点的切换;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用于支持所述移动节点在所述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的切换,并且用来获取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和上层,用来基于所获取的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来存储用于执行数据流发送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收数据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用于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流的通讯节点,提供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和接收由该通讯节点基于被获取的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而发送的数据流。
所述数据流的接收可以包括基于相应于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服务质量QoS而接收所述数据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接收数据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下层,用于执行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的移动节点的切换;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用于支持所述移动节点在所述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的切换,并且用来向用于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流的通讯节点提供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和上层,用来接收由该通讯节点基于所获取的有关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而被发送的数据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用来存储用于在计算机上执行数据流接收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来阐述及部分地,从描述中可明显的看出,或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认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环境的概念图;
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元素表的格式;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节点(correspondent node)和移动节点的方框图;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事件的格式;
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媒体独立切换(MIH:media independenthandover)信息请求消息的格式;
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IH信息响应消息的格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讯节点和移动节点的方框图;
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做出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细节的参考。将随同附图一起来说明例子,其中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数字指代相似的元素(element)。为了通过参考图例来解释本发明,将在下面对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环境的概念图。
参考图1,移动通信环境包括移动节点1、无线局域网络(WLAN)连接点(POA:point of attachment)2、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POA3、通讯节点4、第一信息服务器5和第二信息服务器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当前实施例能够用多样的拓扑结构来构成,而不被限制于图1所说明的网络拓扑。另外,尽管图1说明仅基于IEEE802.11的WLAN链路和GPRS链路作为被连接到移动节点的链路,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当前实施例能够被应用到基于IEEE802.15或IEEE802.16的WLAN链路或基于第三代合伙项目(3GPP)及3GPP2的蜂窝链路。
根据现有技术,即使当移动节点1从具有10Mbps可用带宽的WLAN链路移动到具有100Kbps可用带宽的GPRS链路时,因为通讯节点4不能辨识通信环境的变化,所以通讯节点4仍使用WLAN链路的带宽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因此,经由移动节点1接收的数据流的误码率(BER)和信噪比(SNR)增加。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讯节点4被允许去获取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因此,在本发明的1实施例中,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元素被添加到在IEEE802.21标准中定义的信息元素中。
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元素表的格式。
参考图2,信息元素表包括信息元素名称字段201、描述字段202、媒体类型字段203和注释(comment)字段204。条目(entry)被表示为这四个字段的组合。信息元素的名称被记录在信息元素名称字段201中,信息元素的描述被记录在描述字段202中,媒体类型(信息元素的目标)被记录在媒体类型字段203中及信息元素的注释被记录在注释字段204中。具体地,如果“QoS信息”被记录在信息元素名称字段201中,则与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元素相关的值被记录在描述字段202、媒体类型字段203和注释字段204中,所有这些字段是作为“QoS信息”的相同条目的一部分。
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例子是属于某一链路的移动节点1的数据速率的变化、BER的变化、SNR的变化、数据等待时间的变化和抖动量的变化。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中所说明的通讯节点4和移动节点1的方框图。
参考图3,通讯节点4包括下层41、媒体独立切换(MIH)功能层42和上层43。具体地,通讯节点4是提供数据流给移动节点1的服务器类型。从通讯节点4提供给移动节点1的数据流是如音频/视频(AV)数据流的数据流。为了使通讯节点4提供数据流给移动节点1,数据流经过通讯节点4的层堆栈(如上层43、MIH功能层42和下层41)。其后,数据流通过图1中所说明的接入网络、核心网络和因特网而到达移动节点1。接着,数据流通过移动节点1的层堆栈(如包含在移动节点1中的下层11、MIH功能层12和上层13)。然而,此后,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通讯节点4的上层43提供数据流给移动节点1的上层13的表达。
下层41包括第二层和第一层,即在由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定义的七层中的链路层和物理层,上层43包括第三层至第七层,如在OSI参考模型中定义的七层中的因特网协议(IP)层、移动IP层、传输层、应用层等等。MIH功能层42不是由OSI参考模型而是由IEEE802.21标准来定义的。即,MIH功能层42对应于存在于下层41与上层43之间的2.5层且支持由下层41和上层43所执行的切换。
根据IEEE802.21标准,MIH功能层42不依赖于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媒体类型而支持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即,MIH功能层42不依赖于相应于下层41的链路接口的类型而支持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MIH功能层42包括媒体独立事件服务(MIES:Media IndependentEvent Service)模块421、媒体独立信息服务(MIIS:Media IndependentInformation Service)模块422和媒体独立命令服务(MICS:Media IndependentCommand Service)模块423。
MIES模块421检测在移动节点1中已经产生与不同链路之间的切换相关的事件并且向上层43报告事件的产生。具体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MIES模块421检测在移动节点1中已经产生的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并且向上层43报告事件的产生。更详细地,MIES模块421为接收事件产生消息而请求移动节点1注册通讯节点4,并且通过从注册了通讯节点4的移动节点1接收事件产生消息来检测事件的发生。如图4所说明,MIES模块421通过建立新的事件能够向上层43报告事件的发生。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事件的格式。
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事件包括事件标识符字段401、事件类型字段402、事件名称字段403和描述字段404。条目被表示为这四个字段的组合。用于识别事件的标识符被记录在事件标识符字段401中,事件类型被记录在事件类型字段402中,事件名称被记录在事件名称字段403中及事件的描述被记录在描述字段404中。特别地,如果标识符“LCI”被记录在事件标识符字段401中,则指示事件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相关的事件的值被记录在事件类型字段402、事件名称字段403和描述字段404中,作为标识符“LCI”的相同条目的部分。
返回参考图3,MIIS模块422从收集有关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的信息的第一信息服务器5或第二信息服务器6获取有关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移动节点1的切换的信息。此后,第一信息服务器5或第二信息服务器6将被简单地称为信息服务器5或6。具体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MIIS模块422从信息服务器5或6获取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如,如果移动节点1从具有10Mbps可用带宽的WLAN链路已经移动到具有100Kps可用带宽的GPRS链路,则MIIS模块422获取指示作为从WLAN链路到GRRS链路移动节点1的切换的结果的数据速率下降的信息。
MIIS模块422通过下面两种方法中的其中之一而获取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根据第一种方法,MIIS模块422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完成后,从信息服务器5或6获取有关链路(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的特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通过MIIS模块422所获取的信息是经由移动节点1估量的信息,所以信息的可靠性高。然而,因为通讯节点4仅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完成后获取信息,所以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完成后的某一时期通讯节点4不能应对移动节点1的切换。
在第一种方法中,如果MIIS模块422检测到已经发生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则MIIS模块422为了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中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而请求信息服务器5或6并且从信息服务器5或6获取响应于请求的信息。即,MIIS模块422为了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而通过发送具有图5所说明的格式的MIH信息请求消息到信息服务器5或6或移动节点1来请求信息服务器5或6或移动节点1。另外,MIIS模块422通过从信息服务器5或6接收具有图6所说明的格式的MIH信息响应消息,而从信息服务器5或6获取响应于请求的信息。
根据第二种方法,MIIS模块422在执行移动节点1的切换之前,从信息服务器5或6获取有关预知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通讯节点4在执行移动节点1的切换之前获取信息,所以移动节点4能够快速地应对移动节点1的切换。然而,因为经由MIIS模块422获取的信息不是由移动节点1估量的信息,因此信息的可靠性低。因为可以使用多种的现有技术的方法来预知移动节点1将被连接到哪个链路,所以这里将不提供预知方法的描述。在第二种方法中,MIIS模块422在执行移动节点1的切换之前,即,在事件的产生被检测之前,从信息服务器5或6获取有关预知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的信息,而不管移动节点1的请求。
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IH信息请求消息的格式。
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IH信息请求消息包括名称字段501、类型字段502、长度字段503和值字段504。条目被表示为这四个字段的组合。MIH信息的名称被记录在名称字段501中,MIH信息的类型被记录在类型字段502中,MIH信息的长度被记录在长度字段503中及MIH信息的值被记录在值字段504中。
具体地,如果名称“链路特性信息”被记录在名称字段501中,则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被记录在类型字段502、长度字段503和值字段504中,作为名称“链路特性信息”的相同条目的部分。如果名称“链路的类型”被记录在名称字段501,则有关被连接或预知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类型的信息被记录在类型字段502、长度字段503和值字段504中,作为名称“链路的类型”的相同条目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前者相应于根据第一种方法的MIH信息请求消息,后者相应于根据第二种方法的MIH信息请求消息。
为了指示来自信息服务器5或6的被请求的是哪种信息,MIIS模块422将用于详细说明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的值记录在MIH信息请求消息的字段中的名称字段501、类型字段502和长度字段503中,并且在值字段504中不记录值。
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IH信息响应消息的格式。
参考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IH信息响应消息包括名称字段601、类型字段602、长度字段603和值字段604。条目被表示为这四个字段的组合。具体地,图6所说明的MIH信息响应消息具有与图5所说明的MIH信息请求消息一样的格式。然而,指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值,如GPRS链路的数据速率,被记录在值字段604。
信息服务器5或6通过参考MIH信息请求消息的名称字段501而检测到通讯节点4已经请求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的行为并且以被记录在类型字段502和长度字段503的值同样的格式,将有关的信息记录在值字段604中。
返回参考图3,MICS模块423响应于来自上层43的命令输入(如经由用户的命令输入)而控制下层41(即链路层)中执行的切换。
上层43基于经由MIH功能层42的MIIS模块422所获取的信息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更详细地,如果上层43从MIH功能层42的MIIS模块422接收到已经发生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的报告,则上层43基于经由MIH功能层42的MIIS模块422所获取的信息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
具体地,通过根据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而调整数据流的QoS并基于被调整的QoS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上层43能够保证数据流的QoS。即,上层43,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执行之前,基于与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某一链路的特性相应的QoS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而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执行之后,基于与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另一链路的特性相应的QoS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
如果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包括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数据速率的信息,则上层43根据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数据速率变化来调整数据流的数据速率并且以被调整的数据速率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比如,如果移动节点1已经从具有10Mbps可用带宽的WLAN链路移动到具有100Kbps可用带宽的GPRS链路,则MIIS模块422获取指示(作为移动节点1从WLAN链路到GPRS链路的切换的结果)的数据速率下降的信息,并且上层43根据数据速率的下降(归因于移动节点1从WLAN链路到GPRS链路的切换)而降低数据流的数据速率并且以被降低的数据速率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
移动节点1包括下层11、MIH功能层12和上层13。下层11包括第二层和第一层,即由OSI参考模型中定义的七层中的链路层和物理层,如同通讯节点4的下层41。上层13包括第三层至第七层,如在OSI参考模型中定义的七层中的因特网协议(IP)层、移动IP层、传输层、应用层等等,如同通讯节点4的上层43。MIH功能层12对应于存在于下层11与上层13之间的2.5层且支持由下层11和上层13所执行的切换,如同通讯节点4的MIH功能层42。
下层11包括链路层(其中安置了用于不同种类的链路的连接的不同种类的链路接口)并且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链路接口中的其中之一连接到不同种类的链路中的其中之一及接着使用不同种类的链路接口中的另一个链路接口连接到另一不同种类的链路而执行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因此,MIH功能层12位于链路层(其中安置了用于不同种类的链路的连接的不同种类的链路接口)和上层13之间。
根据IEEE802.21标准,MIH功能层12不依赖于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媒体类型而支持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参考图3,MIH功能层12包括MIES模块121、MIIS模块122和MICS模块123。
MIES模块121检测到在下层11中已经产生与不同链路之间的切换相关的事件并且向通讯节点4报告事件的产生。具体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MIES模块121检测到在下层11中已经产生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并且向通讯节点4报告事件的产生。更详细地,如果MIES模块121接收到通讯节点4的用于接收事件产生报告的注册请求,则MIES模块121注册通讯节点4。其后,如果MIES模块121检测到与不同链路的切换相关的事件的产生,则MIES模块121向通讯节点4报告事件的产生。
MIIS模块122向收集有关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的信息的信息服务器5或6提供有关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移动节点1的切换的信息。具体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MIIS模块122向信息服务器5或6提供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
MIIS模块122通过下面两种方法中的其中之一而提供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根据第一种方法,MIIS模块122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被完成后,向信息服务器5或6提供有关正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MIIS模块122接收到来自信息服务器5或6的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移动节点1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的请求,则MIIS模块122响应于请求而向信息服务器5或6提供信息。当从通讯节点4接收请求时,信息服务器5或6发送请求到移动节点1。根据第二种方法,MIIS模块122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执行之前向信息服务器5或6提供有关预知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MIIS模块122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执行之前(即事件的产生被检测之前)向信息服务器5或6提供有关预知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的信息,而不管信息服务器5或6的请求。
MICS模块123响应于来自上层13的命令输入(如经由用户的命令输入)而控制在下层11(即链路层中)被执行的切换。
上层13接收基于经由MIH功能层12的MIIS模块122提供的信息而被发送的数据流。具体地,上层13接收基于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QoS而被发送的数据流。即,上层13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被执行之前接收基于相应于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某一链路的特性的QoS而被发送的数据流并且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被执行之后接收基于相应于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另一链路的特性的QoS而被发送的数据流。
如果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包括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数据速率的信息,则上层13以根据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数据速率而调整的数据速率来接收数据流。比如,如果移动节点1已经从具有10Mbps可用带宽的WLAN链路移动到具有100Kbps可用带宽的GPRS链路,则MIIS模块122提供指示作为移动节点1从WLAN链路到GPRS链路的切换的结果的数据速率下降的信息,并且上层13以根据数据速率的下降(归因于移动节点1从WLAN链路到GPRS链路的切换)而被降低的数据速率来接收来自移动节点1的数据流。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讯节点和移动节点的方框图。
如同图3中的通讯节点4,图7中所说明的通讯节点4包括下层44、MIH功能层45和上层46。另外,如同图3中所说明的MIH功能层42,MIH功能层45包括MIES模块451、MIIS模块452和MICS模块453。
另外,如同图3中所说明的移动节点1,图7中所说明的移动节点1包括下层14、MIH功能层15和上层16。另外,如同图3中所说明的MIH功能层12,MIH功能层15包括MIES模块151、MIIS模块152和MICS模块153。
图7中所说明的通讯节点4和移动节点1与图3中所说明的通讯节点4和移动节点1的不同之处在于:移动节点1的MIH功能层15向通讯节点4的MIH功能层45提供信息而不经过信息服务器5或6。更详细地,图7中所说明的通讯节点4的MIIS模块452为了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而直接请求图7中所说明的移动节点1并且从对请求的响应中获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节点1通过参考包含在MIH信息请求消息中的名称字段501而检测到通讯节点4已经请求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并且以记录在包含于MIH信息请求消息内的类型字段502和长度字段503中的值的同样的格式,将信息记录在MIH信息响应消息的值字段。
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8,数据发送方法包括经由图3或图7中所说明的通讯节点4顺序地处理的操作。因此,与图3或图7中所说明的通讯节点4相关的上述描述能够应用于图8的数据发送方法,尽管数据发送方法的一些操作的描述可能被省略。
在操作81中,为了接收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的产生的报告,通讯节点4请求移动节点1注册通讯节点4。
在操作82中,如果通讯节点4检测到已经产生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移动节点1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则该过程继续到操作83。
在操作83中,通讯节点4的MIES模块(421)向上层43报告已经产生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
在操作84中,通讯节点4为了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移动节点1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而请求信息服务器5或6或移动节点1。
在操作85中,通讯节点4从对在操作84中执行的请求的响应而获取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移动节点1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
可是,在操作85中所使用的信息获得方法是遵循上述第一种方法的。如果在操作85中所使用的信息获得方法遵循上述第二种方法,则通讯节点4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被执行之前(即在操作82中事件产生之前)获取有关预知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的信息,而不管在操作84中是否执行了请求。
在操作86中,通讯节点4基于在操作85中所获取的信息(即根据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而调整数据流的QoS。
在操作87中,通讯节点4基于在操作86中被调整的QoS而发送数据流到移动节点1。
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9,数据接收方法包括经由图3或图7中所说明的移动节点1页序地处理的操作。因此,与图3或图7中所说明的移动节点相关的上述描述能够应用于图9的数据接收方法,尽管数据发送方法的一些操作的描述可能被省略。
在操作91中,如果移动节点1接收到来自通讯节点4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希望接收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移动节点1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的发生的报告,则过程继续到操作92。
在操作92中,移动节点1注册通讯节点4。
在操作93中,如果移动节点1检测到在下层11中已经产生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则过程继续到操作94。
在操作94中,移动节点1向通讯节点4报告已经发生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移动节点1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事件。
在操作95中,如果移动节点1从信息服务器5或6或通讯节点4接收到为了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移动节点1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的请求,则该过程继续到操作96。
在操作96中,移动节点1向信息服务器5或6或通讯节点4提供有关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归因于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移动节点1的切换而发生的)的信息。
可是,在操作96中所使用的信息提供方法遵循上述第一种方法。如果在操作96中所使用的信息提供方法遵循上述第二种方法,则移动节点1在移动节点1的切换执行之前(即在操作93中事件发生之前)提供有关预知被连接到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的信息,而不管在操作95中是否接收到请求。
在操作97中,移动节点1接收基于在操作96中所提供的信息而被发送的数据流。即,在操作97中,移动节点1接收基于相应于移动节点1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QoS而被发送的数据流。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也能够作为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而被实施。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任何可存储能够由计算机系统之后读出的数据的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例子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设备及嵌入到载波包括压缩源代码段和加密源代码段组成的计算机数据信号(如通过因特网的数据传输)。
尽管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应该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下,在权利要求和其等价体所定义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施例做出变化。

Claims (22)

1.一种发送数据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用于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流的通讯节点,获取有关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以及
由该通讯节点基于所述被获取的有关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而发送数据流到所述移动节点,
其中,所述数据的发送包括根据所述移动节点的所述链路的特性变化而调整数据流的服务质量QoS并且基于所述被调整的QoS而发送所述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的发送包括在所述切换之前基于相应于被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链路的特性的所述QoS而发送所述数据流和在所述切换之后基于相应于被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二链路的特性的所述QoS而发送所述数据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关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包括有关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的数据速率的变化的信息;以及
所述信息的获取包括根据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的数据速率的变化而调整所述数据流的数据速率和基于所述被调整的数据速率而发送所述数据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的获取包括在所述切换后,获取有关正被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特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的获取包括在所述切换之前,获取有关正被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特性信息。
6.一种用于发送数据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下层,用于执行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的移动节点的切换;
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用来支持所述移动节点在所述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的切换并且获取有关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以及
上层,用来基于所述被获取的信息而发送所述数据流到所述移动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被置于安置了用于与所述不同种类的链路连接的不同种类的链路接口的链路层和所述上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包括:媒体独立事件服务模块,用于检测在所述移动节点中产生的相应于所述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事件及报告所述事件的产生;以及媒体独立信息服务模块,用于获取有关所述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
其中如果所述上层接收到所述信息,则所述上层基于所述被获取的信息而发送所述数据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是2.5层并且不依赖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的媒体类型而支持所述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层包括因特网协议IP层、移动IP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相应于在所述移动节点中的所述链路的特性变化的所述事件包括事件标识符字段、事件类型字段及事件名称字段和描述字段。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还包括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上层的命令输入而控制在链路层中执行的切换的媒体独立命令服务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媒体独立信息服务模块从服务器获取有关所述移动节点的所述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下层包括链路层和物理层。
15.一种接收数据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于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流的通讯节点,提供有关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以及
接收由该通讯节点基于所述被提供的信息而发送的所述数据流,
其中,所述数据流的接收包括基于相应于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服务质量QoS而接收所述数据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流的接收包括在切换之前基于相应于被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链路的特性的QoS而接收所述数据流和在切换之后基于相应于被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二链路的特性的QoS而接收所述数据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关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包括有关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的数据速率的变化的信息,以及
所述数据流的接收包括接收以根据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的数据速率的变化而被调整的数据速率来发送的所述数据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有关所述链路的特性的信息的提供包括在切换之后,提供有关正被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特性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有关所述链路的特性的信息的提供包括在切换之前,提供有关正被连接到所述移动节点的链路特性信息。
20.一种用于接收数据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下层,用于执行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的移动节点的切换;
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用于支持所述移动节点在所述不同类型的链路之间的切换,并且用来向用于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流的通讯节点,提供有关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以及
上层,用来接收由该通讯节点基于所述被提供的信息而发送的所述数据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被置于安置了用于与所述不同种类的链路连接的不同种类的链路接口的链路层和所述上层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媒体独立切换功能层包括:媒体独立事件服务模块,用于检测在下层中产生的相应于所述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事件及报告所述事件的产生;以及媒体独立信息服务模块,用于提供所述有关归因于移动节点在不同种类的链路之间的切换而发生的移动节点的链路的特性变化的信息,
其中,所述上层从已经接收了有关事件产生的报告的节点接收数据流。
CN2007800055318A 2006-02-14 2007-02-07 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5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7290206P 2006-02-14 2006-02-14
US60/772,902 2006-02-14
KR10-2006-0028422 2006-03-29
KR1020060028422 2006-03-29
KR1020060028422A KR100788688B1 (ko) 2006-02-14 2006-03-29 Qos를 보장하기 위한 데이터 스트림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PCT/KR2007/000647 WO2007094580A1 (en) 2006-02-14 2007-02-07 Data stream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uaranteeing qo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311A CN101385311A (zh) 2009-03-11
CN101385311B true CN101385311B (zh) 2013-12-11

Family

ID=3861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553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5311B (zh) 2006-02-14 2007-02-07 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630266B2 (zh)
EP (1) EP1985090B1 (zh)
JP (1) JP2009527142A (zh)
KR (1) KR100788688B1 (zh)
CN (1) CN101385311B (zh)
AU (1) AU2007215706A1 (zh)
CA (1) CA2641477A1 (zh)
RU (1) RU2008132880A (zh)
TW (1) TW200735607A (zh)
WO (1) WO20070945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88688B1 (ko) 2006-02-14 2007-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Qos를 보장하기 위한 데이터 스트림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KR100750177B1 (ko) * 2006-05-25 2007-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QoS 보장 방법 및 장치
KR20080007289A (ko) 2006-07-15 2008-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기종망간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정보 획득 방법
CN101212486A (zh) * 2006-12-28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查询参数信息的方法、系统和参数信息反馈装置
US8457064B2 (en) 2007-03-21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737353B2 (en) 2007-03-21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750248B2 (en) 2007-03-21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948757B2 (en) * 2007-03-21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737350B2 (en) 2007-03-21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565799B2 (en) 2007-04-04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ow data acquisition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GB2452699B (en) * 2007-08-24 2012-08-01 King S College London Mobil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KR100933238B1 (ko) * 2007-10-29 2009-12-22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단말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정보 업데이트 장치 및 방법
JP5122327B2 (ja) * 2008-02-28 2013-01-16 Kddi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へメディアストリームを配信するシステム
US8570939B2 (en) 2008-03-07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oosing cyclic delays in multiple antenna OFDM systems
KR101220176B1 (ko) * 2008-12-22 2013-01-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 망간 핸드오버에 대한 적응형 미디어 전송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77675B2 (en) * 2009-03-03 2011-12-13 Cisco Technology, In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mobile intelligent roaming using mobility detail records
US9544943B2 (en) 2010-11-04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ng via a FEMTO access point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6051203B2 (ja) * 2011-04-13 2016-12-27 エンパイア テクノロジー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ルエルシー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に関連付けられている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に基づいてサービス品質を調整すること
KR102034624B1 (ko) 2013-02-26 2019-10-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대역폭 예측을 통한 휴대 단말기의 스트리밍 컨텐츠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61929B1 (ko) * 2015-09-25 2022-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무선 접속 인터페이스를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트리밍 서비스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20220135412A (ko) * 2021-03-30 2022-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엣지 어플리케이션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661A (zh) * 2003-02-25 2004-09-01 ��ʽ����Ntt����Ħ 用于控制网络的系统和方法、网络控制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CN1547821A (zh) * 2001-09-04 2004-11-17 ��˹��ŵ�� 用于码速率适配的方法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1447999A (en) 1998-06-19 2000-0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connection stat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A2355042A1 (en) 1998-12-18 2000-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system soft handoff
EP1227693B1 (en) 2000-08-10 2004-12-22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the transfer rate
JP2002111686A (ja) 2000-10-04 2002-04-12 Sony Corp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JP3479883B2 (ja) 2000-10-18 2003-12-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3893050B2 (ja) 2000-11-22 2007-03-14 ルーセント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パケット交換セルラ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フロー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KR200240611Y1 (ko) 2001-04-06 2001-10-11 동양산전 주식회사 접지판의 구조
US20030043773A1 (en) * 2001-08-31 2003-03-06 Hyokang Chang Multilink wireless access scheme for multi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mobile networks
US7245915B2 (en) 2001-09-27 2007-07-17 Ntt Docomo, Inc. Layer three quality of service aware trigger
US7336952B2 (en) * 2001-10-24 2008-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rd handoff in a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425086C (zh) 2002-01-18 2008-10-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线路确保方法
US7561553B2 (en) * 2002-02-27 2009-07-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P mobility for mobile networks and detachable mobile network nodes
TWI275272B (en) 2002-05-10 2007-03-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node-B
US7290064B2 (en) * 2002-06-24 2007-10-30 Cisco Technology, Inc. Adaptive feedback technique implemented in mobile IP networks
CA2491515A1 (en) 2002-07-02 2004-01-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xchanging higher layer system information on a wireless system and automatic system selection of a wireless lans
US7382749B2 (en) * 2002-11-26 2008-06-03 Sony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with a comm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EP1435748B1 (en) 2002-12-30 2006-03-29 France Telecom Handover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JP2004272563A (ja) 2003-03-07 2004-09-30 Fujitsu Ltd 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配信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サーバ
EP1458148A1 (en) * 2003-03-10 2004-09-15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ware handover procedure for Ad-Hoc networks
FI20030429A0 (fi) * 2003-03-24 2003-03-24 Nokia Corp Ryhmäliikennöinti matkaviestinverkossa
US7263067B2 (en) 2003-07-15 2007-08-28 Nokia Siema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ing throughput in a wireless or othe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TWI245513B (en) * 2003-08-26 2005-12-1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radio access
DE10345528B3 (de) * 2003-09-30 2005-06-3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Verbindungsübergabe zwischen zwei Netzzugangseinrichtungen
US20050157646A1 (en) 2004-01-16 2005-07-21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by UDP source throttling
WO2005083912A1 (en) * 2004-03-02 2005-09-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different type mmmb systems
KR101084113B1 (ko) 2004-03-05 2011-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의 핸드오버에 적용되는 서비스 정보 전달 방법
JP4789918B2 (ja) 2004-03-10 2011-10-12 アーベー セースタ オイ 異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および移動ホスト
US7710923B2 (en) 2004-05-07 2010-05-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JP2006060579A (ja) * 2004-08-20 2006-03-02 Fujitsu Ltd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特性に応じて複数の経路を同時に利用する通信装置
US8233450B2 (en) * 2004-09-10 2012-07-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components for facilitating multiple network type compatibility
US8085678B2 (en) 2004-10-13 2011-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a (voice) playback (de-jitter) buffer adjustments based on air interface
US7738871B2 (en) * 2004-11-05 2010-06-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between technologically diversified access networks
US7626926B2 (en) 2004-12-09 2009-12-01 Airvana, Inc. Traffic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data network
US20060153110A1 (en) * 2004-12-28 2006-07-13 Morgan William K Simplex reverse link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929422B2 (en) 2005-01-06 2011-04-19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moving a transport connection among network hosts
KR100643763B1 (ko) * 2005-02-17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질형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주변 네트워크를 탐색하는 이동노드, 및, 그 방법
US7616956B2 (en) * 2005-03-15 2009-11-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request report extensions for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US20060221933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Bauer Markus G Managing internet protocol based resources in a packet-based access network
US7656835B2 (en) * 2005-05-18 2010-02-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forming changed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ies
KR100664939B1 (ko) 2005-05-25 2007-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아이피를 이용한 이종 네트워크간의 핸드오버 방법및 장치
KR100788688B1 (ko) 2006-02-14 2007-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Qos를 보장하기 위한 데이터 스트림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7821A (zh) * 2001-09-04 2004-11-17 ��˹��ŵ�� 用于码速率适配的方法与系统
CN1525661A (zh) * 2003-02-25 2004-09-01 ��ʽ����Ntt����Ħ 用于控制网络的系统和方法、网络控制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81995A (ko) 2007-08-20
KR100788688B1 (ko) 2007-12-26
EP1985090A4 (en) 2012-03-07
EP1985090B1 (en) 2016-04-20
CA2641477A1 (en) 2007-08-23
AU2007215706A1 (en) 2007-08-23
JP2009527142A (ja) 2009-07-23
EP1985090A1 (en) 2008-10-29
TW200735607A (en) 2007-09-16
CN101385311A (zh) 2009-03-11
US8630266B2 (en) 2014-01-14
RU2008132880A (ru) 2010-02-20
WO2007094580A1 (en) 2007-08-23
US20070191012A1 (en) 200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5311B (zh) 保证服务质量的数据流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A2598473C (en) Supporting handover of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JP5259574B2 (ja) 移動ノードでのハンドオーバ装置及び方法
CN106465215B (zh) 改进的垂直切换
JP4105714B2 (ja)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連続データ伝送方法
US20150304901A1 (en) Event Context Transfer in a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27637B1 (ko) 이동국의 무선 액세스 기술 능력에 관한 정보의 수신
US20080167045A1 (en) Service handover control apparatus using an end-to-end service handover and method using the apparatus
JP4971312B2 (ja) Sctp基盤のハンドオーバ機能を具備した端末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1765098A (zh) 回报无线接入技术能力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US864552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EP1861937A1 (en) Method of executing scanning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KR100782850B1 (ko) 서브넷 정보를 이용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33238B1 (ko) 단말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정보 업데이트 장치 및 방법
CN103702353B (zh) 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以及接入点和网管设备
KR101370824B1 (ko) 주소 설정에서의 지연을 줄이기 위한 이동 단말의 핸드오버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20412A1 (zh) 关联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7982A (zh) 数据直通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1190856B1 (ko) 이동 노드에서 사용자 선호에 기반하여 액세스 망 선택이가능한 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JP2008544634A (ja) 高速ハンドオーバを遂行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TWI397327B (zh) 通信系統、服務提供裝置、資源管理方法及程式
KR20070072994A (ko) 1xEV-DO 시스템에서 비정상적인 세션의 삭제 방법 및장치
WO2008077314A1 (fr) Procédé de négociation sur des ressources; terminal, réseau d'accès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correspond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