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74B - 高强度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74B
CN1013774B CN 85107349 CN85107349A CN1013774B CN 1013774 B CN1013774 B CN 1013774B CN 85107349 CN85107349 CN 85107349 CN 85107349 A CN85107349 A CN 85107349A CN 1013774 B CN1013774 B CN 1013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drafting
silk
long filam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851073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5107349A (zh
Inventor
翰斯·萨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chester Jsc
Hoechst AG
Original Assignee
Hechester Js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984343183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3431831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chester Jsc filed Critical Hechester Jsc
Priority to CN 851073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774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7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73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74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生产高功强度聚酯纱线的方法,该聚酯纱线在200℃时的热收缩值小于7%,弹性度ED至少为90%,稳定系数SQ至少为7.5,结晶度约为57至65%,将双折射至少为0.025,平均分子量对应的相对粘度为1.9至2.2的长丝进行高速纺丝即得到这种纱线,然后使纱线经受高温牵伸,牵伸比至少为最大冷牵伸比的90%,牵伸张力为19至23CN/tex。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工业用强度高、收缩率低的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在诸如帆布、轮胎、传动带、传送带等工业产品中,加进加捻、机织、编织为主要形式的上述聚酯纱线,起增强作用。
用聚酯长丝生产高强度纱线的方法已为人们所知,根据联邦德国专利(German    Auslegeschrift)1,288,734,生产高强度纱线时的纺丝条件应掌握在使凝固出的长丝所受的牵伸力极低的程度,并且由此而使长丝具有分子取向很低的特点,双折射值应小于0.003,以小于0.002为好。若这种长丝过后经受强牵伸,所得产品即高强度纱线。图1为用于轮胎帘布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纱线的应力-应变曲线,其旦(denier)或支数为1100dtex,此材料的弹性韧度约为76CN/tex,断裂伸度为11%,但是,这种纱线在受热时仍有很大收缩,例如:用200℃热空气处理,收缩约18%,在200℃测定纱线受热收缩已成为惯例,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在用这类纱线制造的薄片状结构,在涂敷时的温升最高即为200℃。举例来说,收缩率仍有18%的纱线,在进行涂敷加工时,其尺寸变化很大,且无法控制。因此有必要将200℃时的热收缩率S200从18%降下来,常用的热机械收缩加工方法是有效的,在该方法中,纱线受控的牵伸力下进行收缩。举例来说,用这种方法可使200℃的收缩率S200降至5%。然而,这种方法总是附带着最大延伸度的增大,例如,最大至16%,还附带着弹性韧度的降低,例如从76CN/tex降至72CN/tex。
用最大牵伸力延伸度和最大牵伸力值表征此类纱线的特征性质,不是很适宜的。图1的应力-应变曲线中,曲线b表示纱线经收缩处理后物理性质的变化,这个曲线是用市售低收缩纱线测定的。图1之曲线b清楚地 表明了所谓的“收缩鞍”的形成。
很难同时满足初始模量,低延伸度,高弹性及低收缩之要求,这是因为,为了降低热收缩而必需采用的所有热机械方法都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强性韧度,且损伤机械性能,如,最大牵伸力延伸度,初始模量及弹性度。为了达到确保尺寸稳定性所必需之值,例如,弹性度和初始模量值,至今还有必要采用折衷办法使用全(fully)收缩材料。加工这些材料时,尺寸不得不超过很多。根据联邦德国专利1,288,734的说法,还一定要采用低纺丝牵引速度,因为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新纺成的长丝所受的牵伸力才转到低值,然而,纺织牵引速度低也意味着每个喷丝头的产率较低。人们已知,每个喷丝头的产率明显随访织丝牵引速度增大而增大,对此,联邦德国专利申请(German    Offenlegungsschrift)2,207,849图1中例子已有叙述。至今为止,单单依靠高速纺丝生产高强度纱线的所有尝试全流于失败,这是因为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纱线的断裂伸度高,强度低,美国专利2,604,667,最早对此有所叙述。
联邦德国专利(G.O)2,254,998介绍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高速长丝进行合股(doubling)和加捻(twisting),然后牵伸所得到合股纱。牵伸前的加捻步骤进行起来费用大,且该方法易出故障,因此,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联邦德国专利申请(G.O)2,747,690介绍了一种多阶段方法,它包括,纺丝牵伸,然后进行多次分别牵伸步骤。喷丝头处喷丝牵引速度应为500至30000米/分,不过,例子中仅能描述了500至最大值1300米/分这个范围的情况,所以德国专利(G.O)2,207,849所预期的高牵引速度高产率并没有显示出来,用这种显然是不经济的方法生产的长丝在热稳定性方面比先前试制的高强度聚酯长丝有改进,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在热水或化学作用下稳定性较差。欧洲专利申请0,080,906及日本专利申请昭-58-23,914都提到了这个缺点,它是由专利申请所声称的结 晶度低所引起的,因为化学品对非结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比对结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更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正如例子所示,该方法只适于支数细的长丝,而它们对化学品的敏感性甚至更大。
欧洲专利申请0.089,912也介绍了一种卷绕速度高于1500米/分的方法。该申请所描述的方法,对先前所用纺丝条件进行了改进。采用了高牵引速度,获得了牵伸后强度值高的长丝。尽管此专利申请没有提供有关牵伸好的长丝热机械性能资料,从所使用的牵伸合并加捻的方法来看,该丝的收缩值必定会很高。正如下文所述,对于使长丝完全稳定的过程而言,长丝在牵伸区域的停留时间过于短。
日本专利申请昭-51-53,019揭示,双折射值等于或高于0.03的予牵伸聚酯长丝可以被牵伸或高强度丝,这种丝随后经受收缩处理。这样制得的纱线在150℃时的热收缩值果然小于25%,但是它们的断裂伸度超过15%,通常达16%至22%范围。正如图1曲线b所示,单以断裂伸度高为基准,这些长丝或纱线呈“收缩鞍”形。
日本专利申请昭-58-46,117揭示的方法是使具有最小结晶度的予取向长丝,在至少85℃下进行牵伸。尽管在该发明的所有实例中均采用了二步牵伸,但按该方法所得的长丝或纱线的物性值仍较低。这些纱线只能被指望用于那些先进进行热处理然后制造成制件的场合,专利申请还论及了为了热固定以及固化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涂层而采用的浸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采用轮胎帘布纱线,本发明则是介绍适用于所有工业领域应用的高强度,低收缩以及低延伸聚酯长丝的制造方法。
据日本专利申请昭-58-23,914的方法,所制得的长丝在175℃时热收缩也只有7.0至10.0%,在200℃的热收缩值相应高一些,同一申请者又在其欧洲专利申请0,080,906中描述了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可避免长丝皮蕊结构的差异。新制得的长丝,其热收缩还是太大,这些丝仍不能满足本发明的要求,因为要达到低收缩值,同样需要接着按日本专利申请昭-4 6,117所述方法进行热处理。这种处理就是浸渍方法,已在二篇专利申请中提及过。人们认为有一种试验-在240℃下,处理拉伸纱线一分钟-能模拟浸渍过程,该试验表明,用这种处理方法能降低纱线原本具有的极高的收缩值。
对于高强度聚酯纱线,还有一个要求未能满足即纱线的200℃热收缩应尽可能小,而且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应无“收缩鞍”,即它们的弹性性质理想上应相当于不收缩长丝的性质。
我们已意外地发现,制备这种高强度聚酯纱线是可能的,这种未加捻的纱线在200℃时的热收缩少于7%,在20CN/tex负荷下弹性度至少为90%,稳定系数SQ至少为7.5。按照本发明,用稳定系数SQ定义纱线,它是一个无量纲参数,用下式计算:
Figure 85107349_IMG1
如上定义,ED20表示在20CN/tex负荷下的弹性度,S200为200℃时的热收缩百分比,D54是在54CN/tex负荷下的参比延度。图1中曲线C为本发明之纱线的应力-应变图。
单丝结晶度为56%至约65%,虽然成丝物质可以含有以重量计高达2%的其它共聚单体链节,但是纱线最好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推荐用热收缩值S200小于3%的纱线,热收缩值S200最好能低于2%。当纱线的结晶度为60%至63%,可按下列公式从长丝的密度计算结晶度:
结晶度(%)= (dk·(d-da))/(d·(dk-da))
长丝的密度可用密度梯度管测定,非晶态区域的密度da选定为1.335g/ml,结晶态密度dk为1.455g/ml。
按照本发明,用牵伸聚酯纱线的方法制备的这些纱线,其予取向程度对应的双折射至少为0.025,其平均分子量对应的相对溶液粘度约为1.9至2.2,这样的长丝经受热牵伸时,牵伸比至少为最大冷牵伸比的90%,在所选择的条件下,拉伸的牵引力为19至23CN/tex,更可取的拉伸牵引力范围是20至23CN/tex。
不加捻的纱线的安全扭矩极小或没有,举例来说,1100dtex纱线通常有60转。可直接用这些纱线作增强组分,例如,用在涂层织物上,或者用来作加捻纱线的初始材料,例如,用于轮胎结构上。
高强度纱线的弹性韧度通常约高于65CN/tex,按西德工业标准DiN753,866,热收缩值为该纱线在200℃空气中经历了10分钟自由收缩后其长度的相对变化值。
弹性度ED20的测定方法见西德工业标准D    IM53,835,该方法包括,将纱线放在一台拉力试验仪中,施加负荷,达某个固定的作用力价值,然后使之完全恢复,所显示的数值是在给定有限负荷下的总伸长(εtot)以及纱线恢复后的残余伸长(εres),弹性的量度为弹性伸长比(ED),也就是弹性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ED(%)= (εtot-εres)/(εtot) ×100
图2表明,当用市售低收缩纱线时(曲线a),弹性度随施加负荷变化,在曲线(a)中,弹性度从约10CN/tex起突然减弱。为了达到本专利说明书的目的,用20CN/tex负荷下的弹性度来描述弹性性质,并以ED20表示。图2中曲线b表示了用本发明的纱线作试验所得到的依存关系。
本专利申请中也用参比延伸值(refernce    extension)D54来表征本发明纱线的机械性质。D54加在54CN/tex负荷下的延伸值,54CN负荷值是凭经验选定的,D54与纱线弹性韧度为75%的情况大致相对应。同时, 也能由此得出有关纱线的弹性性质的令人满意的评述,尤其是它关系到在所研究的纱线的应力-应变图上是否存在“收缩鞍”。当然,重作一张完整的应力-应变图,则能对所研究的纱线的机械性能给出最佳说明,但是根据各数值进行比较,则亦是可取的。
为此,本文从不同方面,不断地引用此图,最常引用的值是最大牵伸力和最大牵伸力延伸度,正如前所述,对于高强度长丝,特别是当丝已收缩过时,这些数值并又是十分有意义的。正如人们所知,例如,断裂伸度随牵伸比增大而减小,但是,假如在热机械加工过程中,接着发生收缩,那么断裂伸度又再度增大,因此,不可能用最大牵伸力延伸度来判断,这种延伸是由于高度牵伸接着收缩引起的,还是由于低牵伸接着进行很小的收缩或不收缩引起的。另外,长丝次品的断裂强度较低,因此其断裂伸度也低。因此,为了表征长丝的延伸性能,最好在应力-应变图域中选择一个点,该点不受上述因素影响,本发明中,为了达到表征目的,选择了参比延伸值D54。而初始模量(也称作杨氏模量)也极不适宜用来表征高强度纤维,这种模量主要出现在英语文献中,它表示应力-应变曲线起始范围的斜率。不过,用初始模量对长丝的整个工作范围作出论断,如果仅就拉伸的长丝而言,还是可能的。若对于收缩长丝,则不可能,正如下面所述,图1的曲线b例中,收缩丝的应力-应变图以特有的形式变化,曲线a和b的最初梯度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初始模量相同,然后,出现一个区段,在此范围,b从约10CN/tex处以一定程度平伸出去,然后曲线随负荷增大和延伸值增大再度升高。应力-应变图中有一个同延伸值有关的点,该点在收缩鞍以上但仍明显远低于断裂伸长值,用它可以作出最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评述。
我们已发现,可以使用简单而经济的方法,来制备高强度的,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好的以及高弹性的丝,即使该丝制造的织物不再进行热后处理,这种丝也具有所需要的性能,并且它在许多应用领域都具有使用价 值。
欲获取所要求性质的长丝,主要要素是下边所述的牵伸过程,该牵伸方法只能用于高度予取向的喷丝材料。
牵伸方法通常用牵伸比和牵伸温度来明确表示。根据本发明,不用广泛为人们采用的“牵伸温度”这一概念来表示牵伸方法,因为即使同时提供有关在牵伸区域滞留时间方面的数据,这种指标也很难由第三者无错误地重复出来。实际上,指明处在加热器中的纱线的实际温度是不可能的。
本文中最小牵伸比及所得到的牵伸张力范围,已被代以解释。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重要的是,长丝在加热器中要保持足够的停留时间,特别是那些工业用旦数高的长的丝。热传递的影响可以参见Aleksandriskii(Sowjet,Beitrage    zu    Faserforschung    uhd    Textil    technik,1971,page    521)。假若用热金属表面进行热传递,例如,热牵伸辊,当长丝纤度为1100dtex,停留时间至少应为0.5秒以使牵伸丝在稳定过程中达到恒定收缩。假若用热空气(对流)进行热传递,停留时间至少应为3秒(Pakshver,Khimicheskie    Volokha,1983,1,59-61页)。假若采用如欧洲专利申请80,906所述的那种高速纺丝牵伸的方法时,举例来说,若丝速为5000米/分,丝和热牵伸辊的接触长度为71.7米,停留时间应为0.5秒。在工业纺丝牵伸联合装置中,常见到采用直径为20cm的热导丝盘上十圈绕丝的方法,由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计算出,长丝和导丝盘的接触长度小于6m,对应的停留时间少于0.07秒。从这些数字很清楚地得知,在一个高速喷丝牵伸过程中,所生成的丝完成其稳定过程是不可能的,并且,无法得到所需要的低收缩,低延伸和高弹性性能。
当以工业规模生产时,只有将待处理的纱线或丝束的速度降到每分钟二、三百米,才能满足丝束充分稳定所需要的停留时间。单丝或纱线在牵伸装置中在这些条件下进行拉伸,也能生产出完全定形及热稳定的丝。然而,出于经济上的原因,特别是生产低收缩工业长丝时还可采用所谓的丝 束牵伸线进行生产,其中,众多数目的单丝彼此并列呈平面束状,然后经过牵伸辊系统,经受拉伸,收缩。按照本发明,也最好用这样的丝束通道方法牵伸装置生产长丝。图3为这种丝束通道系统的结构,正如前所述,生产高强度丝的牵伸比应尽可能高,以尽可能达到长丝的固有强度。根据本发明,牵伸比至少是最大冷牵伸比(SRmax)的90%,后者按下法测定:
用一台拉力试验仪,夹持长度为100毫米,夹持速度400米/分,在室温下进行试验,在丝断裂时,得出:
SRmax= (最大牵伸力伸长)/100 +1
详细说明牵伸过程的另一个变量是牵伸张力。此牵伸张力是牵伸比,牵伸温度、及长丝在牵伸区停留时间的单值函数。牵伸张力是牵伸拉力的商数,可用张力计测定,将喂料纱线的牵度折算成定形拉伸比。
我们已发现,为了满足牵伸后长丝达到本发明所需具备的收缩性能,拉伸张力是很重要的。由牵伸张力造成丝的内张力大小,反映在热收缩上,如图4所示。图4表示:200℃收缩值(S200)同纱线的牵伸张力的关系,所用纱线的最终纤度为1100dtex,双折射为0.0025(曲线a)。再用双折射为0.033SRmax为90%的丝作同样的试验,该丝是用3000米/分的卷绕速度纺丝制成的,测定结果见图4曲线b。
为了获得具有恒定伸长性能以及极低热收缩性能的长丝,其中,恒定伸长性能是由于恒定牵伸比的结果,需要将牵伸张力保持尽可能低,这是由于高牵伸张力也更易引起单丝断裂,从而使得将长丝加工成纱线和织物变得很困难,这也是采用尽可能低的牵伸张力的另一个理由。在工业实践中,已发现,牵伸张力为19至23CN/tex,尤其以20至23CN/tex为好,这种牵伸张力比牵伸区端长丝纤度(支数)更能引出最优结果,假若由于降低温度或缩短停留时间而引起牵伸张力变大,其后果不仅是热收缩变大, 而且断裂丝的数目也增多。要想降低牵伸张力,只能通过进一步提高温度、通过较慢的运转方法、或通过降低牵伸比来实现。但是应避免降低牵伸比,因为它会引起强度值的降低,较慢的运转和由此引起的延长牵伸区域停留时间的方法也只有在当快速操作时完成稳定过程的时间太短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成功。假若停留时间已经充裕,那么进一步减慢运转,不仅不能降低牵伸张力,反而有损于长丝的强度。提高温度的方法也只有在将温度提高到下述温度时才是可行的,即在该高温下,丝或纱线的最大牵伸力尚未超出。因此,可实施的最佳牵伸的范围就比较小。这个范围落在上述的19至23或20至23CN/tex范围内。
假若将已获得的有关低予取向丝的牵伸张力。同牵伸比、牵伸温度及停留时间关系的经验转用到予取向较高的长丝上,则会遇到问题,假若将高予取向丝在那些对于低予取向丝来说属最优的温度和停留时间条件下进行拉伸,我们发现,相当于SRmax的90%的牵伸比导致了高得多的牵伸张力,由此又引起上述困难。因此欲得令人满意的长丝,必须降低牵伸比,但是,这种降低不带来丝的强度显著下降及丝的收缩值仍归很高的后果。从下面与例5对照的对比例4和与例13对照的对比例1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效果。
我们已意外发现,高予取向的长丝可以在某高温下进行牵伸,该高温对于低予取向丝来说,已过于高以致不能作到安全牵伸,因为在此高温下牵伸,低予取向丝将会断裂,但是,通过提高牵伸温度,有可能使牵伸张力恢复到19至23间,以20至23CN/tex为好,对于高予取向丝来说,牵伸温度显著增加,产生的长丝具有特别可取的收缩性能,并且再次允许使用最大冷牵伸比(SRmax)的至少90%作为牵伸比。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规定某个牵伸温度,也并不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举例来说,这些温度会是加热介质的温度,而不是真正重要的长丝温度。测定处在炉中的丝的温度是不实际的,并且,丝一旦离开炉子,其温 度迅速下降。唯一的方法是测定从炉进口到加热段上各不同距离点的丝温,然后用Kaufmann在“Faserforschung    and    Textiltechnik”28157,297-301页(1977)中给出的近似公式计算,才有可能推定炉子末端的真实丝温。若炉子采用横向热空气流,只有当在炉中停留时间足够长时,才可以推断长丝在离开炉子前已达到气流温度。若炉子采用红外辐射器加热,那么无论如何也无法测定丝温,这是因为,在炉子内部,即使是靠近丝的热传感器,由于经受辐射,其温度也已与丝的温度不同。不过,可以利用这类传感器,对炉中红外辐射强度,以及炉内的热空气温度,进行令人满意的控制。实例部分表明出为了达到相应的效果所需要的温度调定,为清楚表征牵伸过程,还规定了牵伸张力和达到的最大牵伸比的比例。
图3是实施本发明方法推荐用的设备略图。
丝从安装在筒子架的筒子1中拉出,以经纱形式一起经过牵伸辊组2,它由5至7个可加热的牵伸辊组成,辊表面温度随丝连的不同为75℃至100℃。长丝“经纱”然后通过加热的炉子,它完全围绕住丝“经纱”,长丝“经纱”抵达由5至7个牵伸辊组成的牵伸辊组4,它的速度比牵伸辊组2的速度高出一个拉伸倍数,(stretching    factor),从牵伸辊组4出来,丝直按卷绕到6上或先经牵辊组5然后卷绕到6上。牵伸辊组5通常由3个滚辊组成。
可以用电加热炉壁的方法加热炉子,或用液态热载体方法加热炉子,与此同时,丝与热空气流相接触,或者用安装在炉内的红外辐射器加热丝“经纱”。另一种可取的加热法是用以与丝“经纱”走向相交叉的方向流动的热空气加热。假若牵伸后进行松弛过程,必须将牵伸辊组4加热到适宜的高温,然后,在牵伸辊组4和牵伸辊组5之间或在牵伸辊组4和卷绕辊6之间进行松弛,在后一种情况下,二个组件间的松弛应加以精确调整。
按照本发明,若不进行松弛,高予取向聚酯纱线经牵伸后的热收缩S200约为6%,这种纱线特别适宜用在经纱线状结构(warp    like     structures)中。该结构还要另行加热处理,然后才被加工到复合制件中,例如,供制造汽车轮胎、传动带和传送带用的加捻纱线。
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及牵伸张力诸条件随后决定经纱线状结构的收缩和延伸性能,甚至在此进一步热处理之后,本发明的材料仍显得比至今所披露的材料都更优越,经全部后处理的经纱状结构的收缩性,延伸性、弹性比至今所披露的材料都更好,并且在热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上比它们更优越。我们已发现,与先前披露的材料相比,为了获得经后处理的材料的最终性能,可以减弱(shorten)热处理作用,也就是说,织物的热后处理可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停留时间可以短一些,就强度而言,这也是有好处的。
在一些工业制品中应用时,如,加热软管,PVC-涂复的织物等等,这个收缩值仍太高,因为这些增强材料直接加以硫化或不经进一步热予处理即进行涂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更低收缩值的长丝。这种长丝可以这样制取:让牵伸线上牵伸辊组4的表面温度超过200℃,在牵伸辊组4和5之间,或是在牵伸辊组4和卷绕辊6之间,使长丝在控制下进行收缩。
假若将予取向低的喷丝,或具有高予取向但尚未按本发明牵伸的长丝,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收缩,就需要使这些丝进一步松弛,以便使200℃时的热收缩值降低到约为2至3%。这样一来,又导致前述的后果,即,延伸性急剧上升而弹性度下降。
另一方面,按本发明制取的纱线,就是在松弛之后,其弹性度仍很高,这也反映在稳定系数SQ高上。按本发明之纱线适于用作加捻纱线,例如:用来制造轮胎等,这种纱线在浸渍胶乳过程中要经受进一步热处理,它在牵伸步骤后进行松弛,还可以用于PVC-涂复的织物等等。
用下面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例子说明,只有遵照本发明之加工条件,才能获得本发明之长丝,份数及百分数均以重量计,特殊情况另加说明。
实施例
下边谈到的牵伸试验中所用的纺丝材料是用已知技术制备的,见下面的描述。
实施例1-7以及12-14中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在二氯乙酸溶液中的相对溶液粘度为2.120。在例8,例9中,相对溶液粘度为1.990,在例10中相对溶液粘度为2.308。相对溶液粘度的测定方法是传统用的方法,即:测定温度为25℃,将1.0克聚合物溶于100ml二氯乙酸中,测定该溶液流经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再测定纯溶剂在同样条件下流经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在挤出机中熔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将熔体喂入喷丝泵中,然后通过喷丝装置喷丝,喷丝装置上有喷丝板(jet    plate)每块喷丝板上面有100个直径为0.45mm的孔,当所用的聚酯粒料的相对溶液粘度为2.120和2.308时,从喷丝头(spinning    jet)射出的丝用安装在喷丝板盘(spinneret    plate)下的如德国专利2,115,312所描述的那种类型装置再次加热,然后丝受到横向空气流作用,空气流温度为26℃,流速为0.5米/秒。二种规格的长丝一起经过纺丝给油器(a    spin-finish    applilator)以涂上一层纺丝给油剂,然后被牵引出去,并以例子所示速度卷绕。随后可以根据喷丝材料的予取向情况,采用各种牵伸装置,在不同条件下对得到的长丝进行拉伸和部分收缩。牵伸装置不同指的是所用牵伸炉类型不同。
在实例中,“IR”是指用陶瓷红外辐射器加热的热导管,“AIR”表示用横向流动的热空气加热的加热炉。在这二种情况下,指示温度均是指温度传感检测器的温度,在“IR”炉中,温度传感检测器安装在丝面上方15mm处,而在“AIR”炉中,传感检测器安装在丝面下方并且指示的温度是与丝面接触前的热空气温度。
例1说明予取向低的长丝的牵伸方法,由于长丝末端会发生断裂,所以指明的温度不能再进一步提高。例5中,牵伸条件的停留时间与温度与 例1相同,但是喂料纱是高予取向纱线,下表中有对比数值,它们说明,由于采用高予取向纱线,收缩值只略低于例1,稳定系数也并不比例1高多少,与例1的稳定性令人满意的长丝相比,其优胜处并不很大。但是,例4的值表明,用将传感检测器温度再增高20℃的方法,可以使丝的收缩值明显下降,并且这种丝也确实能满足本专利范围的各项技术指标。例6中,加热器的温度升到与例4相同的温度,但是由于加倍了长丝的运转速度,其停留时间缩短了一半,这种方法导致牵伸张力的急剧增大。收缩值以及稳定系数明显超过本专利所声称的范围,该例说明履守所建议的牵伸条件是何等重要,否则的话,即使是用降低了收缩的高予取向喷丝材料,也只能获得那种其热稳定性比传统长丝和纱线的热稳定性甚至还要低劣的纱线。在例8和例10中,本发明之牵伸条件是用于加工高予取向丝,但是,所用的成丝物质具有不同的平均分子量,它们相应的相对溶液粘度也不同。
例子7和例子9以采用牵伸后进行收缩的方法为特点。在这二个实例中,尽管制得的纱线的热收缩值很低,但是弹性值实际上仍趋近100%,并且还超出了本专利所声称的稳定系数。
另一方面,在例2及例3中,进行了把这个方法应用于低予取向丝的尝试,例2的弹性度与例7相同,但纱线的热收缩值比例7高得多,例3中,进一步的松弛过程肯定使热收缩值有小量下降,但是该值与例7和例9的低值相比,相差依然很远。另一方面,54CN/tex参比延伸值D54提高很多,弹性度ED20则大幅度下降,表明在应力-应变图上形成明显的“收缩鞍”。例14表明,用提高牵引速度的方法提高予取向程度,但提高后的双折射仍低于本专利所要求的0.025数值,虽然由于牵伸温度已有少量升高,而使上述予取向的提高有改进热稳定性的效果。但要想使纱线的物性值达到本专利所要求的范围仍是不可能的。例11至例13的特点是采用以横向流动热空气为热源的牵伸炉,我们再次发现,本发明之长丝只能通过提高牵伸温度来制取,在这种情况下,可大略推测牵伸温度也就是牵伸 区域末端长丝的温度。例11中,将牵伸温度提高到250℃,其结果,屡见丝断裂,甚至于在245℃时,个别的丝束也发生断裂,而其它丝束出现许多断裂的长丝,例11采用低予取向喂料纱线,该纱线双折射只有0,0033。
Figure 85107349_IMG3

Claims (3)

1、工业用不加捻高强度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高预取向聚酯喂料纱(相应的双折射至少为0.025)在高温下进行牵伸,牵伸比至少为最大冷牵伸比的90%,牵伸张力为19CN/tex至23CN/tex,聚酯喂料纱线的平均分子量相应的相对粘度为约1.9至约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牵伸张力为20至23CN/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成丝物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酯二醇酯组成,它可以含有按重量计高达2%的其它共聚链节。
CN 85107349 1984-08-30 1985-09-29 高强度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 Expired CN1013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5107349 CN1013774B (zh) 1984-08-30 1985-09-29 高强度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843431831 DE3431831A1 (de) 1984-08-30 1984-08-30 Hochfestes polyestergar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 85107349 CN1013774B (zh) 1984-08-30 1985-09-29 高强度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7349A CN85107349A (zh) 1987-04-08
CN1013774B true CN1013774B (zh) 1991-09-04

Family

ID=25742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5107349 Expired CN1013774B (zh) 1984-08-30 1985-09-29 高强度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4790293A (en) * 1992-08-05 1994-03-03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 mixed yarns with fine filaments
DE102011016762A1 (de) * 2010-05-17 2011-11-17 Amann & Söhne GmbH & Co. KG Näh- oder Stickgarn
US10351973B2 (en) 2013-06-20 2019-07-16 Furanix Technologies B.V.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fiber, a fiber and a yarn made from such a fiber
CN106661772A (zh) * 2014-07-24 2017-05-10 瑞来斯实业有限公司 高收缩聚酯纤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7349A (zh) 1987-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210774A (en) Fibers from ethylene polymers
DE69617315T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propylenterephthalatgarnen
CN100360724C (zh) 用于橡胶增强的聚酯复丝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JPH0355566B2 (zh)
DE69127118T2 (de) Polyesterfas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6383632B2 (en) Fine denier yarn from poly (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US5023035A (en) Cyclic tensioning of never-dried yarns
JP2619356B2 (ja) 高強力なポリエステル糸の製造方法
US4850186A (en) Thread of carbon fiber
US4113821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high strength polyamide and polyester filamentary yarn
KR20170037392A (ko) 폴리에틸렌테레프탈레이트 원사,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타이어 코드
EP0456505A2 (en) Apparatus for spinning synthetic melt spinnable polymers
CN1013774B (zh) 高强度聚酯纱线的生产方法
JPH1077536A (ja) 低フィラメント線密度を有するパラ芳香族ポリアミドヤ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法
CN1656261A (zh) 聚对苯二甲酸亚丙酯组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309442A (ja) ポリケトン繊維、コ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0248C (zh) 超取向结晶长丝及其制造方法
EP0456496A2 (en) A spinning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low shrinkage synthetic yarns
EP0474418A2 (en) Polyester copolymer fiber having enhanced strength and dyeability properties
DE69400480T2 (de) Poly (p-phenylenterephthalamid) fasern mit hoher bruchdehnung
US593549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ferring a packet and generating an error detection code therefor
JP3130683B2 (ja) 寸法安定性の改善された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法
JPS58136852A (ja) ベルト用コ−ドの製造法
JPH11229234A (ja) 畳糸用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3315608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