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7039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7039B
CN101377039B CN 200810210190 CN200810210190A CN101377039B CN 101377039 B CN101377039 B CN 101377039B CN 200810210190 CN200810210190 CN 200810210190 CN 200810210190 A CN200810210190 A CN 200810210190A CN 101377039 B CN101377039 B CN 101377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needle bar
mentioned
needle
cpu151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101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7039A (zh
Inventor
薄井彻
小川达矢
戌亥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77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7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7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7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其不会延迟而可以可靠地进行针棒的切换。该缝纫机(100)具有:针棒切换机构,其具有在分别保持缝针(13a、13b)的两根针棒(14a、14b)的上方自由移动的切换部件(81),可以利用上述切换部件移动的位置使两根针棒分别在上升位置停止;以及3位式气缸(90),其与切换部件连结,使切换部件在仅使一个针棒在上升位置停止的初始位置、仅使另一个针棒在上升位置停止的完全行程位置、以及解除两根针棒在上升位置的停止的中间位置之间动作,该缝纫机具有控制单元,其在将3位式气缸从初始位置切换至中间位置时,以比其它位置之间的切换更早的定时进行。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具有两根针棒,可以切换进行单针缝制及双针缝制。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缝纫机,其具有分别保持缝针的两根针棒,通过在这些针棒中适当切换用于缝制的针棒,可以实现以任意一个缝针进行缝制的单针缝制、以及使用两根缝针进行缝制的双针缝制。
在上述缝纫机中,缝制中所使用的缝针的切换,是使设置在两根针棒上方的切换部件,沿着针棒排列的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利用切换部件的位置,变更在上方卡止的针棒,从而可以切换在缝制中所使用的缝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地说,在希望限制右侧针棒的上下移动的情况下,使切换部件的突起移动以使其到达右侧针棒的上方。另一方面,在希望限制左侧针棒的上下移动的情况下,使切换部件的突起移动以使其到达左侧针棒的上方。此外,在不限制双针棒的上下移动的情况下,使切换部件的突起移动至从左右针棒的上下移动路径上离开的位置。
切换部件通常可以利用3位式气缸移动到三个位置,可以在各自的位置停止。
3位式气缸,在气缸内设有两个活塞。通过向这些活塞的外侧以及夹在两个活塞之间的位置送入空气,变更两个活塞的位置。
在这里,为了送入空气而从控制装置向3位式气缸发出的指令信号,如图15所示,在上轴成为规定相位时(330°)时发送。因此,与使哪一个针棒停止无关,可以以同一定时向3位式气缸发送指令信号。
专利文献1:特开2006—95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3位式气缸,是使两个活塞从同一方向在气缸内出入的构造。因此,在使切换部件的突起向左侧针棒的上方移动的情况下、和使其向右侧针棒的上方移动的情况下,使活塞移动时所施加的负荷不同。其结果,出现移动活塞所需要的时间不一样的问题。
此外,针棒的切换定时已经确定(例如,根据图15的例子,是上轴的相位从345°到18°的时候)。由此出现以下问题:以相同的定时向3位式气缸发送指令信号,在移动时负荷变大的情况下来不及进行针棒的切换。
具体地说,如图15所示,从向3位式气缸发送指令信号开始,至切换结束为止的速度不同。因此产生下述问题:从各位置开始的切换统一到上轴的相位为330°,而切换使其停止针棒的定时延迟一针。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其不会延迟而可以可靠地进行针棒的切换。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该缝纫机具有:
针棒切换机构,其具有在分别保持缝针的两根针棒的上方自由移动的切换部件,可以利用上述切换部件移动后的位置,使两根针棒分别在上升位置处停止;以及3位式气缸,其为了使上述切换部件移动而具有两个活塞和三处供气口,切换上述供气口而使一个或两个活塞在初始位置、完全行程位置、以及位于上述初始位置和完全行程位置的中间的中间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使上述切换部件动作,其中,在上述初始位置处仅使一个针棒在上升位置处停止,在上述完全行程位置处仅使另一个针棒在上升位置处停止,在上述中间位置处可以解除两根针棒在上升位置处的停止,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其在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位置切换时,以比其它位置间的切换更早的定时进行,其中,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位置的切换,是通过从一个供气口向上述3位式气缸供气而使两个活塞移动而实现的。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可以利用3位式气缸的驱动,使切换部件在3个不同的位置之间移动。
这时,在将3位式气缸从初始位置切换至中间位置时,负荷最大而动作速度比其它位置之间的切换低。
控制单元在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位置切换时,以比其它位置间的切换更早的定时进行。
从而,与向3位式气缸施加的负荷变大而动作速度的降低相对应地,可以确保更多的驱动时间,因此可以防止不能进行切换的情况。
从而,不会延迟而可以可靠地进行针棒的切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与向3位式气缸施加的负荷变大而动作速度的降低相对应地,可以确保更多驱动时间,因此可以防止不能进行切换的情况。
从而,不会延迟而可以可靠地进行针棒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缝纫机整体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针棒机构的斜视图。
图3(A)是针棒的侧视图,(B)是针棒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在两根针保持状态下,位于下死点位置状态的针棒机构的正视图。
图5是在图2的动作状态中,经过一个针棒的中心线的同时沿着X—Z平面的剖面的针棒机构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刚解除一个针棒的保持状态之后的状态的针棒机构的正视图。
图7是在图6的动作状态中,经过一个针棒的中心线的同时沿着X—Z平面的剖面的针棒机构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解除一个针棒的保持状态而移动至下死点状态的针棒机构的正视图。
图9是说明对应于针棒的切换的3位式气缸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与控制装置相关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由缝纫机所实施的缝制样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由控制装置生成的缝制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针棒的切换定时的图。
图14是表示由3位式气缸进行的缝针的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针棒的切换定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缝纫机的结构)
图1是表示缝纫机100的整体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各图中所示XYZ轴为基准,确定各自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缝纫机100,举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例子进行说明。在这里,所谓嵌条缝制缝纫机,是在主布料上缝合嵌条布,同时形成沿着这些布料的进给方向的直线状切缝、以及在该直线状切缝的两端部形成大致V字状切缝的缝纫机。
如图1所示,缝纫机100具有:缝纫机工作台11,其成为缝制的操作台;缝纫机架12,其配置在缝纫机工作台11上;针棒机构10,其与保持缝针的针棒的动作相关(参照图2);以及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5,其进行上述各部分的控制(参照图10)。
(针棒机构)
如图1~图8所示,针棒机构10设置在缝纫机100的缝纫机架12的前端内部,其使分别保持两根缝针13a、13b的一对针棒14a、14b同时或选择性地上下移动。
针棒机构10如图3所示,具有分别形成第一卡合孔21及第二卡合孔22的一对针棒14a、14b。
针棒机构10如图2所示,具有作为针棒支撑体的针棒支撑架40,其可以上下移动地分别支撑各针棒14a、14b。
针棒机构10具有针棒上下移动机构50,其利用分别保持一对针棒14a、14b的针棒抱持部51,使各针棒14a、14b上下移动。
针棒机构10具有离合器机构60,其使用使前端相对于各针棒14a、14b的第一卡合孔21插入/脱离的一对离合器部件61,将由针棒抱持部51对各自的针棒14a、14b的保持,选择地切换为保持状态和解除状态。
针棒机构10如图5所示具有止动机构70,其利用止动部件71保持在针棒支撑架40上,该止动部件71使前端相对于利用离合器机构60解除保持状态的针棒14a、14b的第二卡合孔22插入/脱离。
针棒机构10如图2、5所示,具有保持解除切换机构80,其选择某一个针棒14a、14b而切换离合器机构60的保持状态和解除状态。
另外,由离合器机构60、止动机构70以及保持解除切换机构80构成针棒切换机构120。
(针棒)
如图2~图5所示,各针棒14a、14b由针棒支撑架40以通常沿Z轴方向的状态被支撑,在进行针摆动的情况下,经由针棒支撑架40,在各针棒14a、14b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以沿着Y轴方向的轴为中心,施加旋转摆动动作。在进行这种摆动时,各针棒14a、14b的上下端部分别沿着X轴方向进行摆动。
各针棒14a、14b是在剖面圆形的圆棒的圆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平坦面23的棒状体,在其下端部进行缝针13a、13b的保持。
在针棒14a、14b沿着Z轴方向被支撑的状态下,平坦面23支撑在针棒支撑架40上,以使其成为沿着Y—Z平面的状态。在该平坦面23的表面上的Z轴方向的中间位置,沿该长度方向形成槽部24。
此外,在平坦面23的平面上的槽部24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附近,形成第一卡合孔21和第二卡合孔22,它们与该槽部24重合。
第一卡合孔21,为了使离合器部件61的前端部可以插入而与其前端形状对应形成长方形。该长方形与离合器部件61的前端部以大致矩形突出相对应,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的长度分别设定为比离合器部件61的大致矩形的前端部的横宽和纵宽稍大一些。
第二卡合孔22位于比第一卡合孔21靠上方的位置,对应于后述止动部件71(参照图5)的前端部的形状,形成为正视时为矩形,侧视时为半圆形。
在槽部24的内部,沿着该槽部24的长度方向可摆动地安装摆动板25。该摆动板25,在第一卡合孔21与第二卡合孔22之间的中间位置,被沿Y轴方向的支撑轴支撑。摆动板25利用摆动而使其两端部沿着X轴方向移动。即,摆动板25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在第一卡合孔21和第二卡合孔22的内部,沿各卡合孔21、22的深度方向进行移动。
此外,摆动板25形成为,如果其一端部压入至第一卡合孔21的深部附近,则另一端部在第二卡合孔22内被推出至平坦面23,如果其另一端部压入至第二卡合孔22的深部附近,则一端部在第一卡合孔21内被推出至平坦面23。
即,对于同一针棒14a、14b,如果在第一卡合孔21中插入离合器部件61,则已插入第二卡合孔22中的止动部件71由摆动板25推出。此外,如果在第二卡合孔22中插入止动部件71,则已插入第一卡合孔21中的离合器部件61由摆动板25推出。
并且,针棒14a、14b在进行上下移动时,利用该第一卡合孔21与离合器机构60卡合,被针棒抱持部51保持。另一方面,在为了进行单针缝制而制止上下移动时,离合器机构60被解除,同时,利用第二卡合孔22与止动机构70卡合,针棒14a、14b被保持在针棒支撑架40上。
(针棒支撑架)
如图2、4、7所示,在针棒支撑架40上,在上部和下部形成使两根针棒14a、14b以在Y轴方向并列的方式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利用它们可上下移动地支撑针棒14a、14b。
此外,在针棒支撑架40上部的针棒14a、14b的支撑部附近设置止动机构70,在针棒支撑架40的止动机构70的正下侧设置保持解除切换机构80。对于止动机构70及保持解除切换机构80,在后面详细叙述。
(针上下移动机构)
如图2、4、6、8所示,针上下移动机构50具有:针棒抱持部51,其经由离合器机构60而支撑各针棒14a、14b;上轴52,其由作为各针棒14a、14b的上下移动驱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101旋转驱动;旋转锤53,其固定安装在上轴52的一端部上;连杆体54,其连结旋转锤53与针棒抱持部51之间;以及方形滑块(图示略),其使得连杆体54的针棒抱持部侧的端部沿着Z轴方向移动。
(离合器机构)
离合器机构60如图2、图4~7所示,具有:两个离合器部件61,其从针棒抱持部51的正面插入贯穿至各插入孔的圆形的支撑孔57中;两个从动连杆62,其使各离合器部件61分别独立地进行进退移动;两个按压弹簧63,其经由各从动连杆62,对各离合器部件61分别施加前进方向的移动力;两个卡止爪64,其在使各离合器部件61后退的状态(退避位置)下分别卡止在各离合器部件61上;两个按压弹簧65,其分别向使各卡止爪64卡止的方向按压;以及解除销66,其可以从外部输入解除由各卡止爪64进行的卡止的操作。
(保持解除切换机构)
保持解除切换机构80如图2、图5~7所示,其具有:导向槽部82,其在比针棒抱持部51的上死点稍上方的位置处,形成于针棒支撑架40内;切换部件81,其沿着导向槽部82可滑动地被支撑;以及压盖83,其防止切换部件81从导向槽部82脱落。
导向槽部82,在针棒支撑架40的上部沿Y轴方向形成,沿该方向可滑动地支撑切换部件81。
切换部件81,其整体大致成棱柱形,在其一端部形成抵接突起81a,其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切换部件81的另一端部,经由连结部件95,与设置在缝纫机臂部12的外部的3位式气缸90的输出轴90a连结。
切换部件81以抵接突起81a朝向下方的状态支撑在导向槽部82中。并且,利用切换部件81沿Y轴方向的移动,将抵接突起81a切换为可以推压针棒抱持部51到达上死点时的离合器机构60的一个从动连杆62、另一个从动连杆62或解除销66中的某一个的位置。并且,抵接突起81a的切换,通过利用切换杆(未图示)的操作使切换部件81动作而进行。另外,该抵接突起81a的突出长度设定为,可以对于上升至上死点位置的针棒抱持部51的各从动连杆62、62以及解除销66,对应于各自的解除动作所需要的行程向下方按压。
(止动机构)
止动机构70如图5、7所示,具有:支撑部72,其具有在针棒支撑架40的上端部从该针棒支撑架40的正面贯穿至针棒20的插入孔的两个圆形通孔;两个止动部件71,其插入各支撑部72的通孔中;两个按压弹簧73,其对各止动部件71分别单独地施加前进方向(针棒20侧)的移动力;以及盖体74,其在后侧支撑各按压弹簧73,同时覆盖而闭塞支撑部72的通孔。
(3位式气缸)
如图9所示,3位式气缸90设在缝纫机臂部12的上表面,使得活塞91沿缝针13a、13b的排列方向在气缸92内移动。
在3位式气缸90中,活塞91在气缸92内设有两个(91a、91b),分别在气缸92内滑动。此外,在气缸92内的中间侧形成止动器93。止动器93限定活塞91a的后退位置和活塞91b的前进位置。在这里,活塞91a在图9(d)所示位置和图9(b)所示位置的范围内移动。并且,活塞91b在图9(a)所示位置和图9(b)所示位置的范围内移动。
在气缸92中形成3个供气口92a、92b、及92c。供气口92a形成于靠近输出侧的气缸92的端部处。供气口92b形成于气缸9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处。供气口92c形成于远离输出侧的气缸92的端部处。
在这里,对切换缝制中使用的针棒时的活塞91a、91b的动作进行说明。3位式气缸90可以移动至图9(a)、(c)所示的中间位置、图9(b)所示的零行程位置(初始位置)、图9(d)所示的完全行程位置并停止。
如图9(a)所示,在从可由双针进行缝制的状态,切换到仅由面向缝纫机100为左侧的缝针13a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的情况下,需要右侧的缝针13b在上方停止。
因此,使切换部件81移动至切换部件81的抵接突起81a可以按压与右侧的针棒13b对应的从动连杆62的位置。为此,通过从两个供气口92a、92b供气,两个活塞91a、91b移动,成为图9(b)所示的初始位置。
如图9(b)所示,在从仅由左侧缝针13a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切换到由双针进行缝制的状态(图9(c))的情况下,通过从1个供气口92c供气,两个活塞91a、91b移动,成为图9(c)所示的中间位置。
如图9(c)所示,在从可由双针进行缝制的状态,切换到仅由面向缝纫机100为右侧的缝针13b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从两个供气口92b、92c供气,1个活塞91a移动,成为图9(d)所示的完全行程位置。此时,活塞91b与止动器93抵接而停止。
如图9(d)所示,在从仅由右侧的缝针13b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切换到由双针进行缝制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从1个供气口92a供气,1个活塞91a移动。因此,在上述四种活塞移动中,在从图9(b)的初始位置所示的、使右侧缝针13b停止而仅由左侧缝针13a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切换到图9(c)的中间位置所示的由双针进行缝制的状态的情况下,因为由1个供气口使两个活塞动作,因此一个供气口所移动的活塞数(负荷)最大,为两个,动作速度比其它位置之间的切换低。
(控制装置)
如图10所示,在控制装置5中,经由未图示的输入输出电路连接有:显示面板84,其显示向用户通知的规定的文字或图像的信息;设定开关85,其用于进行同时设置在显示面板84上的各种设定的画面选择、或指令输入;数字键盘86,其用于在进行各种设定时输入数值、及输入是确定或是取消;以及开始开关87,其输入缝制的开始。
此外,在控制装置5上,分别经由驱动器101a、102a、103a、104a连接成为其控制对象的缝纫机电动机101、压脚电动机102、切刀电动机103、以及针摆动电动机104。并且,经由驱动器105a连接3位式气缸90。
控制装置5具有:CPU151,其进行各种运算处理;ROM152,其写入执行缝纫机100的各种功能、动作(后述)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或各种缝制数据;以及RAM153,其将与CPU151处理相关的各种数据存储在工作区域中。
在ROM152中,储存控制3位式气缸90的驱动的控制程序,其以比其它位置间的切换更早的定时,进行下述切换,即,从仅使右侧的针棒14b停止的位置,向解除两根针棒14a、14b的停止的位置的切换,其中,该右侧针棒14b是远离3位式气缸90和切换部件81之间的连结部位的针棒。
即,通过CPU151执行控制程序,控制装置5作为控制单元起作用。
此外,在ROM152中储存有缝制数据生成程序,其通过由设定开关85设定缝制长度、左右缝针13a、13b的缝制开始位置、缝制结束位置、以及缝制间距等,计算每一针的缝制条件,作为缝制数据。
并且,通过读取CPU151所生成的缝制数据并执行,以计算出的针数、切换定时进行缝制。
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在设定为从由左侧的缝针13a进行的单针缝制开始,左侧的缝针13a的缝制进行到第5针时同时使用右侧的缝针13b进行双针缝制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生成从左侧的缝针13a的单针缝制进行到第5针时切换为双针缝制的数据。此外,由缝制长度和缝制间距计算针数,从而生成与针数相对应的与各缝针13a、13b的动作相关的数据。
在这里,利用图13对向各位置的切换定时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缝制中使用的缝针13a、13b的切换,在两针前开始进行。切换的定时,由使针棒14a、14b上下移动的上轴52的旋转角度确定。
具体地说,如图9(a)所示,在从双针切换到仅使用左针13a的单针缝制时,在两针前的上轴位于285°的位置处,控制装置5向3位式气缸90发送切换的指令信号。
此外,如图9(b)所示,在从仅使用左针13a的单针缝制切换到使用双针的双针缝制时,在两针前的上轴52位于150°的位置处,控制装置5向3位式气缸90发送切换的指令信号。
并且,如图9(c)所示,在从双针切换到仅使用右针13b的单针缝制时,在两针前的上轴52位于285°的位置处,控制装置5向3位式气缸90发送切换的指令信号。
并且,如图9(d)所示,在从仅使用右针13b的单针缝制切换到使用双针的双针缝制时,在两针前的上轴52位于280°的位置处,控制装置5向3位式气缸90发送切换的指令信号。
另外,在缝针的切换中,如果不在两针前开始将切换的指令信号发送至3位式气缸90,则来不及切换,所以无法进行每一针的切换。但是,在进行单针缝制和双针缝制的缝纫机中,因为一般不连续进行每一针的切换,所以即使是如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切换也没有问题。
<缝针的切换方法>
下面,利用图14,对于由3位式气缸90进行的针棒的切换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12、图13所示,在从仅由左针13a进行的单针缝制开始进行缝制,中途进行双针缝制,此后,仅由右针13b进行单针缝制的情况中,控制装置5的CPU151进行用于开始缝制的准备。即,由于如果缝制开始之后切换到仅由左针13a进行单针缝制,来不及切换,所以事先切换为可以仅由左针13a进行缝制(步骤S1)。
然后,CPU151将针数n的初始设定设定为1(步骤S2),驱动缝纫机电动机101(步骤S3)。
然后,CPU151读取已生成的缝制数据。此时,也读取与两针后针棒的切换相关的数据(步骤S4)。
然后,CPU151判断在读取的缝制数据中,与针棒的切换相关的数据,是否为从由左针13a进行单针缝制(左针缝制)切换为由双针进行双针缝制(步骤S5)。
在步骤S5中,CPU151判断从左针缝制切换到双针缝制的情况下(步骤S5:是),CPU151判断上轴52的旋转角度是否成为150。(步骤S6)。另一方面,在步骤S5中,CPU151判断不是从左针缝制切换到双针缝制的情况下(步骤S5:否),CPU151判断与针棒的切换相关的数据,是否为从由右针13b进行单针缝制(右针缝制)切换为由双针进行双针缝制(步骤S7)。
在步骤S6中,CPU151判断上轴52是150°的情况下(步骤S6:是),CPU151驱动3位式气缸90,从供气口92c供气(步骤S8)。
然后,CPU151使针数加1(步骤S9),判断当前的合计针数是否为最终针数(步骤S10)。此时,如果CPU151判断是最终针数(步骤S10:是),则CPU151结束缝制,如果判断不是最终针数(步骤S10:否),则CPU151返回步骤S4,继续进行处理。
在步骤S7中,CPU151判断是从右针缝制切换到双针缝制的情况下(步骤S7:是),CPU151判断上轴52的旋转角度是否成为280。(步骤S11)。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CPU151判断不是从右针缝制切换到双针缝制的情况下(步骤S7:否),CPU151判断与针棒的切换相关的数据,是否为由双针13a、13b进行双针缝制切换为左针缝制(步骤S12)。
在步骤S11中,CPU151判断上轴52是280°的情况下(步骤S11:是),CPU151驱动3位式气缸90,从供气口92a供气(步骤S13)。
然后,CPU151使针数加1(步骤S9),判断当前的合计针数是否为最终针数(步骤S10)。在这里,如果CPU151判断是最终针数(步骤S10:是),则CPU151结束缝制,如果判断不是最终针数(步骤S10:否),则CPU151返回步骤S4,继续进行处理。
在步骤S12中,CPU151判断是从双针缝制切换到左针缝制的情况下(步骤S12:是),CPU151判断上轴52的旋转角度是否成为285°(步骤S14)。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中,CPU151判断不是从双针缝制切换到左针缝制的情况下(步骤S12:否),CPU151判断与针棒的切换相关的数据是否为由双针缝制向右针缝制的切换(步骤S16)。
在步骤S14中,CPU151判断上轴52是285°的情况下(步骤S14:是),CPU151驱动3位式气缸90,从供气口92a、92b供气(步骤S15)。
然后,CPU151使针数加1(步骤S9),判断当前的合计针数是否为最终针数(步骤S10)。此时,如果CPU151判断是最终针数(步骤S10:是),则CPU151结束缝制,如果不是最终针数(步骤S10:否),则CPU151返回步骤S4,继续进行处理。
在步骤S16中,CPU151判断是从双针缝制切换到右针缝制的情况下(步骤S16:是),CPU151判断上轴52的旋转角度是否成为285°(步骤S17)。另一方面,在步骤S16中,CPU151判断不是从双针缝制切换到右针缝制的情况下(步骤S16:否),CPU151使针数加1(步骤S9),判断当前的合计针数是否为最终针数(步骤S10)。此时,如果CPU151判断是最终针数(步骤S10:是),则CPU151结束缝制,如果不是最终针数(步骤S10:否),则CPU151返回步骤S4,继续进行处理。
在步骤S17中,CPU151判断上轴52是285°的情况下(步骤S17:是),CPU151驱动3位式气缸90,从供气口92b、92c供气(步骤S18)。
然后,CPU151使针数加1(步骤S9),判断当前的合计针数是否为最终针数(步骤S10)。在这里,如果CPU151判断是最终针数(步骤S10:是),则CPU151结束缝制,如果不是最终针数(步骤S10:否),则CPU151返回步骤S4,继续进行处理。
<作用效果>
根据缝纫机100,可以利用3位式气缸90的驱动,使切换部件81在3个不同的位置之间进行动作。
该情况下,从仅使保持右针13b的针棒14b停止的位置,向解除双针棒14a、14b的停止的位置的切换,需要从1个供气口供气而使两个活塞91a、91b移动,因此负荷最大而动作速度比其它位置之间的切换低,其中,保持右针13b的针棒14b是远离3位式气缸90和切换部件81之间的连结部位的针棒。
但是,控制装置5在这种位置的切换时,以比其它位置之间的切换更早的定时进行。
因此,与向3位式气缸90施加的负荷变大而动作速度降低相对应地,可以确保更多的驱动时间,因此可以防止不能进行切换的情况。
因此,不会延迟而可以可靠地进行针棒14a、14b的切换。
<其它>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换部件81从左针13a侧推拉,但也可以构成为从右针13b侧推拉。

Claims (1)

1.一种缝纫机,其具有:
两根针棒,其分别保持缝针;
上轴,其使上述针棒上下移动;
针棒切换机构,其具有在上述两根针棒的上方自由移动的切换部件,可以利用上述切换部件移动后的位置,使两根针棒分别在上升位置处停止;以及
3位式气缸,其为了使上述切换部件移动而具有两个活塞和三处供气口,切换上述供气口而使一个或两个活塞在初始位置、完全行程位置、以及位于上述初始位置和完全行程位置的中间的中间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使上述切换部件动作,其中,在上述初始位置处仅使一个针棒在上升位置处停止,在上述完全行程位置处仅使另一个针棒在上升位置处停止,在上述中间位置处可以解除两根针棒在上升位置处的停止,
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单元,其驱动缝纫机电动机,提前两针读入与上述针棒的切换相关的数据,根据两针前的上述上轴的旋转角度,确定针棒切换机构的切换定时,
上述控制单元在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位置切换时,在比其它位置间的切换定时更早的定时下的上述上轴的旋转角度下,向上述3位式气缸发送切换的指令信号,其中,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位置的切换,是通过从一个供气口向上述3位式气缸供气而使两个活塞移动而实现的。
CN 200810210190 2007-08-29 2008-08-29 缝纫机 Active CN1013770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22643 2007-08-29
JP2007222643 2007-08-29
JP2007222643A JP2009050634A (ja) 2007-08-29 2007-08-29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7039A CN101377039A (zh) 2009-03-04
CN101377039B true CN101377039B (zh) 2013-06-05

Family

ID=4042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10190 Active CN101377039B (zh) 2007-08-29 2008-08-29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50634A (zh)
CN (1) CN1013770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87027B1 (ko) * 2010-03-10 2012-09-28 이상재 공박음장치
CN103361899B (zh) * 2013-07-12 2014-05-21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缝纫机的多针杆模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508A (en) * 1974-12-12 1975-10-21 Special Sewing Systems Inc Two-needle pneumatic disengaging mechanism
US4343251A (en) * 1978-06-16 1982-08-10 Durkoppwerke Gmbh Sewing machine
CN1743531A (zh) * 2004-09-03 2006-03-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双针缝纫机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CN1752322A (zh) * 2004-09-22 2006-03-29 重机公司 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
CN2921056Y (zh) * 2006-04-14 2007-07-11 浙江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转角缝缝纫机空压式针杆切换开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508A (en) * 1974-12-12 1975-10-21 Special Sewing Systems Inc Two-needle pneumatic disengaging mechanism
US4343251A (en) * 1978-06-16 1982-08-10 Durkoppwerke Gmbh Sewing machine
CN1743531A (zh) * 2004-09-03 2006-03-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双针缝纫机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CN1752322A (zh) * 2004-09-22 2006-03-29 重机公司 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
CN2921056Y (zh) * 2006-04-14 2007-07-11 浙江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转角缝缝纫机空压式针杆切换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50634A (ja) 2009-03-12
CN101377039A (zh) 2009-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34769B2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
CN101713130B (zh) 缝纫机
KR101138601B1 (ko) 쌍침 재봉틀의 바늘대 기구
US5331909A (en) Presser foot and needle drive device in an embroidery machine
KR20010098522A (ko) 사이클 재봉틀
CN101377039B (zh) 缝纫机
TWI534319B (zh)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CN101245532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2001212386A (ja) 針揺動機能を有するミシン
CN1611652B (zh) 自动缝制缝纫机
CN101387049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2008237658A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8086370A (ja) ミシン
JP2001334082A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の布開き装置
JPH1143858A (ja) ミシン
JP2003326038A (ja) ミシン
JP4790456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CN101050587B (zh) 钉扣机
CN214496704U (zh) 并缝机皮带式送布结构
JP2001000764A (ja) 刺繍縫製可能なミシン
US6553927B1 (en) Spreader driving device of a sewing machine
US4465002A (en) Button sewing machine
JP3667420B2 (ja) ミシン
JPH0424075A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の布開き装置
JP4070665B2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