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4877B - 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4877B
CN101354877B CN2007101373790A CN200710137379A CN101354877B CN 101354877 B CN101354877 B CN 101354877B CN 2007101373790 A CN2007101373790 A CN 2007101373790A CN 200710137379 A CN200710137379 A CN 200710137379A CN 101354877 B CN101354877 B CN 101354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esistance
coupl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sourc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373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4877A (zh
Inventor
陈昭安
宋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373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4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54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4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4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48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源极驱动器包含四个输出开关、两个电阻及一个电荷分享开关。该第一输出开关及该第一电阻串联耦接于该源极驱动器的第一输出通道。该第二输出开关及该第二电阻串联耦接于该源极驱动器的第二输出通道。该第三输出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一输出开关,该第四输出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二输出开关。该电荷分享开关耦接于该第一电阻及该第二电阻之间。通过控制该第三输出开关及该第四输出开关调整该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路径的电阻值的大小。

Description

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极驱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具有高驱动能力、高稳定度、以及高电荷分享效率的源极驱动器。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源极驱动器10包含一伽玛电阻分压器(Gamma Resistor Voltage Divider)11、一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12、一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13、一第一运算放大器14、一第二运算放大器16、一第一输出开关18、一第二输出开关20、一第一电阻22、一第二电阻24及一电荷分享开关26。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二输出开关20为传输门(transmission gate),由一组控制信号OPC、OPCB所控制,电荷分享开关26由一控制信号EQC所控制。第一电阻22及第二电阻24为静电放电(ESD)保护电阻,电阻值为R。
一般来说,为了增加源极驱动器10的驱动能力,会增大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二输出开关20的面积(减小输出开关18、20的等效电阻),或减小第一电阻22及第二电阻24的电阻值,来减小第一运算放大器14及第二运算放大器16的输出电流路径至负载的电阻值。
但是,该电阻值也提供给系统一个零点的位置,对于系统的稳定度是有帮助的,因此,减小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二输出开关20的面积(增大输出开关18、20的等效电阻),或增大第一电阻22及第二电阻24的电阻值,反而会提高系统的稳定度。
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图2为图1的源极驱动器的操作波形图。由于液晶不能停在固定电平过久,因此要不断的反转。再者,源极驱动器10的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必定是一个为正极性电平,另一个为负极性电平,所以源极驱动器10可通过电荷分享开关26,在每次驱动负载之后,做电荷分享的操作,以节省能量。
如图2所示,当控制信号OPC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时,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二输出开关20关闭,所以由负载端看到的源极驱动器10为高阻抗状态,此时伽玛电阻分压器11会将要输出电平的数据分别传送至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及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3。
接着,当控制信号EQC会转换到高电平时,电荷分享开关26导通,使系统进入电荷分享时相t2,此时负载端的电荷会通过电荷分享开关26重新分布,使源极驱动器10的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的电平到达一中间值。
之后,控制信号EQC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使电荷分享开关26关闭,因此电荷分享时相t2结束;此时控制信号OPC也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使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二输出开关20导通,以使系统进入运算放大器输出时相t1。若源极驱动器10的第一输出通道AVO_ODD要达到负极性电平,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要达到正极性电平,则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14所组成的缓冲器将负极性电平输出至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3通过第二运算放大器16所组成的缓冲器将正极性电平输出至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
在此请注意,在电荷分享时相t2中,第一电阻22及第二电阻24的电阻值会影响到电荷分享的效率。当第一电阻22及第二电阻24的电阻值越大时,源极驱动器10的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的电平到达该中间值的时间会越久,所以电荷分享的效率就越差;而在运算放大器输出时相t1中,第一电阻22及第二电阻24的电阻值会限制源极驱动器10的驱动能力;此外,当第一电阻22及第二电阻24的电阻值越大,源极驱动器10输出的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的电平到达终值的时间会越久。然而,若不断地将输出开关的等效电阻及静电放电保护电阻的电阻值减小,虽然可改善源极驱动器的驱动能力和电荷分享的效率,但系统的稳定性也变差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具有高稳定度以及高驱动能力的源极驱动器,以改善已知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包含一第一运算放大器,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一第二运算放大器,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二数据线;一第三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一开关;一第三电阻,并联耦接于该第一电阻;一第四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二开关;一第四电阻,并联耦接于该第二电阻;及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包含一第一运算放大器,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一第二运算放大器,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二数据线;一第三开关,该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一第三电阻,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一第四开关,该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一第四电阻,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包含一第一运算放大器,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一第二运算放大器,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二数据线;一第三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一开关;一第四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二开关;及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源极驱动器,其包含有一输出缓冲器,用来输出一驱动电流;一第一电流路径,耦接于该输出缓冲器与一数据线之间;一第二电流路径,并联于该第一电流路径;其中在一第一驱动时段,该输出缓冲器同时利用该第一电流路径与该第二电流路径来传递该驱动电流,以驱动该数据线;并在该一第二驱动时段,该输出缓冲器仅利用该第一电流路径来传递该驱动电流,以提升该源极驱动器的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源极驱动器的操作波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源极驱动器的操作波形图。
图5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    源极驱动器              11    伽玛电阻分压器
12    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    13    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
                                    器
14    第一运算放大器          16    第二运算放大器
18    第一输出开关            19    第三输出开关
20    第二输出开关            21    第四输出开关
22    第一电阻                23    第三电阻
24    第二电阻                25    第四电阻
26    电荷分享开关      30    源极驱动器
40    源极驱动器        50    源极驱动器
52    源极驱动器        54    源极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源极驱动器30包含一伽玛电阻分压器(Gamma Resistor Voltage Divider)11、一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12、一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13、一第一运算放大器14、一第二运算放大器16、一第一输出开关18、一第二输出开关20、一第三输出开关19、一第四输出开关21、一第一电阻22、一第二电阻24、一第三电阻23、一第四电阻25及一电荷分享开关26。
其中,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二输出开关20由一组控制信号OPC2、OPC2B所控制,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由一组控制信号OPC1、OPC1B所控制,电荷分享开关26由一控制信号EQC所控制。第一输出开关18、第二输出开关20、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为传输门(transmissiongate)。第一电阻22、第二电阻24、第三电阻23及第四电阻25为静电放电(ESD)保护电阻。第三输出开关19并联耦接于第一输出开关18,第三电阻23并联耦接于第一电阻22,第四输出开关21并联耦接于第二输出开关20,第四电阻25并联耦接于该第二电阻24,因此源极驱动器30的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分别增加了一组电流路径。
假设第一电阻22、第二电阻24、第三电阻23及第四电阻的电阻值分别为R,第一输出开关18、第二输出开关20、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的等效电阻值分别为r,则第一输出通道AVO_ODD至第一运算放大器14间的电阻值为(r+R)/2,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至第二运算放大器16间的电阻值为(r+R)/2,也就是第一输出通道AVO_ODD输出的电流比起未并联耦接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三电阻23时放大了二倍,而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输出的电流也比起未并联耦接第四输出开关21及第四电阻25时放大了二倍。
请参考图4,图4为图3的源极驱动器的操作波形图。当控制信号OPC2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时,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二输出开关20关闭,所以由负载端看到的源极驱动器30为高阻抗状态,此时伽玛电阻分压器11会将要输出电平的数据分别传送至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12及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13。
接着,控制信号EQC会转换到高电平,使电荷分享开关26导通,代表系统进入电荷分享时相t2;此时源极驱动器30的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的电荷通过电荷分享开关26的路径会重新分布,使电平到达一中间值,此时电荷分享路径的电阻值为R,电荷分享的电流较未耦接第三电阻23及第四电阻25时放大了二倍。
之后,控制信号EQC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使电荷分享开关26关闭,电荷分享时相t2结束;此时控制信号OPC2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使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二输出开关20导通,以使系统进入运算放大器输出时相t1;同一时间,控制信号OPC1也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以使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导通,所以此时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相当于分别有两个电流路径对于负载进行充电,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为(r+R)/2。经过一段时间后,控制信号OPC1将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关闭,此时充电路径上的电阻值改变为r+(R/2),如此便可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利用前述的架构(第三输出开关19并联耦接于第一输出开关18,第三电阻23并联耦接于第一电阻22,第四输出开关21并联耦接于第二输出开关20,第四电阻25并联耦接于该第二电阻24),本发明可提供多个电流路径给源极驱动器30,以允许源极驱动器30在不同的状态下,动态地使用这些电流路径,因此,源极驱动器30除了有较好的驱动负载的能力与电荷分享的效率,同时也兼顾了系统稳定性的需求。
举例来说,对于数据线AVO_ODD(运算放大器14)来说,开关19可视为一电流路径,而开关18可视为另一电流路径,而于进行数据线的驱动时,本发明会先同时利用两电流路径来传递运算放大器14所输出的驱动信号,此时,由于两电流路径呈并联,因此会降低传输路径的等效电阻值,而使驱动电流增加,也因此增强了运算放大器14的驱动能力。而在其后,本发明会关闭其中一个电流路径(譬如开关19),而只利用一个电流路径进行驱动信号的传递,由于单一电流路径的等效电阻值较大,因此便可提供给系统一较佳的零点,以提升系统的稳定度。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源极驱动器40的第三输出开关19、第三电阻23、第四输出开关21及第四电阻25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方式不同。串联耦接的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三电阻23并联耦接于串联耦接的第一输出开关18及第一电阻22,所以第一运算放大器14至第一输出通道AVO_ODD之间有两条电流路径,电阻值为(r+R)/2。同样的,串联耦接的第四输出开关21及第四电阻25并联耦接于串联耦接的第二输出开关20及第二电阻24,所以第二运算放大器16至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之间也有两条电流路径,电阻值为(r+R)/2。因此源极驱动器40的操作波形图与图3相同,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控制信号OPC1将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关闭,此时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为r+R,可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在操作上,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当系统进行电荷分享时,由于开关18、19、20、21都形成断路,因此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仅通过电阻22与电阻24进行电荷分享;这代表着电荷分享路径上的等效电阻值为2R,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电荷分享的效率虽比第一实施例差,但由于电荷分享路径的阻抗较大,因此可具有较好的静电放电保护的能力。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三输出开关19并联耦接于第一输出开关18,第四输出开关21并联耦接于第二输出开关20,因此源极驱动器50的第一输出信道AVO_ODD及第二输出信道AVO_EVEN分别增加了一组电流路径,源极驱动器50的操作波形图与图3相同。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系统进行电荷分享时(此时开关18、19、20、21均形成断路),源极驱动器50的电荷分享路径的电阻值为R;而在驱动负载时(此时开关18、19、20、21均导通),由于源极驱动器50的第三电阻23及第四电阻25使用较小的电阻值R/2,因此第一输出通道AVO_ODD至第一运算放大器14间的电阻值为(r+R)/2,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至第二运算放大器16间的电阻值为(r+R)/2;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控制信号OPC1将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使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关闭,此时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为由原本的(r+R)/2改变为r+(R/2),可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源极驱动器50也可兼顾驱动负载的能力以及系统稳定度。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为第三实施例的一个延伸设计,源极驱动器52使用的第一电阻22、第二电阻24、第三电阻23及第四电阻25的电阻值分别为R/2,第三电阻23耦接于第一开关18及第一电阻22之间,第四电阻25耦接于第二开关20及第二电阻24之间。
因此,在系统驱动负载时(此时开关18、19、20、21均导通),第一输出通道AVO_ODD至第一运算放大器14间的电阻值为(r/2)+R,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至第二运算放大器16间的电阻值为(r/2)+R;系统进行电荷分享时(此时开关18、19、20、21均形成断路),源极驱动器52的电荷分享路径的电阻值为R;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控制信号OPC1将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使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关闭,此时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为由原本的(r/2)+R改变为r+R,可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源极驱动器52可兼顾驱动负载的能力以及系统稳定度。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的源极驱动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五实施为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延伸设计,源极驱动器54使用的第一电阻22、第二电阻24、第三电阻23及第四电阻25的电阻值分别为R/2,第三电阻23耦接于电荷分享开关26及第一电阻22之间,第四电阻25耦接于电荷分享开关26及第二电阻24之间。
相同地,系统进行电荷分享时,源极驱动器52的电荷分享路径的电阻值为2R;在系统驱动负载时(此时开关18、19、20、21均导通),第一输出通道AVO_ODD至第一运算放大器14间的电阻值为(r+R)/2,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至第二运算放大器16间的电阻值为(r+R)/2;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控制信号OPC1将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使第三输出开关19及第四输出开关21关闭,此时电流路径的电阻值为由原本的(r+R)/2改变为r+(R/2),可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源极驱动器52有较好系统稳定性及负载驱动效率。第二输出通道AVO_EVEN至第二运算放大器16间的电阻值为(r+R)/2,源极驱动器54的电荷分享路径的电阻值为2R。源极驱动器54可兼顾驱动负载的能力以及系统稳定度。
在此请注意,前述的各电阻与各开关的电阻值,仅用于说明,而非本发明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电路设计者可以依其需求,自行规划各电阻以及各开关的电阻值,以使源极驱动器具有其所须的负载驱动能力、稳定度、电荷分享效率。如此的相对应变化,也属本发明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发明源极驱动器利用两个并联的输出开关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可提高源极驱动器的驱动能力并维持系统的稳定度。源极驱动器的该第一输出开关及该第一电阻串联耦接于该源极驱动器的第一输出通道。该第二输出开关及该第二电阻串联耦接于该源极驱动器的第二输出通道。该第三输出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一输出开关,该第四输出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二输出开关。该电荷分享开关耦接于该第一电阻及该第二电阻之间。通过控制该第三输出开关及该第四输出开关可调整该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路径的电阻值的大小。因此,当源极驱动器需要驱动时,该电流路径的电阻值小,当源极驱动器的系统需稳定时,该电流路径的电阻值大。此外,该第三电阻并联耦接于该第一电阻,该第四电阻并联耦接于该第二电阻,可减小电荷分享路径上的电阻值,增加电荷分享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包含:
一第一运算放大器,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一第二运算放大器,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数据线;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二数据线;
一第三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一开关;
一第三电阻,并联耦接于该第一电阻;
一第四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二开关;
一第四电阻,并联耦接于该第二电阻;及
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还包含:
一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及
一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还包含:
一伽玛电阻分压器,耦接于该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及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一开关、该第二开关、该第三开关及该第四开关为传输门。
5.一种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包含:
一第一运算放大器,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一第二运算放大器,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数据线;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二数据线;
一第三开关,该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
一第三电阻,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一第四开关,该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
一第四电阻,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
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源极驱动器,还包含:
一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及
一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源极驱动器,还包含:
一伽玛电阻分压器,耦接于该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及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一开关、该第二开关、该第三开关及该第四开关为传输门。
9.一种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包含:
一第一运算放大器,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一第二运算放大器,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数据线;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二数据线;
一第三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一开关;
一第四开关,并联耦接于该第二开关;及
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源极驱动器,还包含:
一第三电阻,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及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之间;及
一第四电阻,耦接于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及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源极驱动器,还包含:
一第三电阻,耦接于该第五开关的第一端及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之间;及
一第四电阻,耦接于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及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之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源极驱动器,还包含:
一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及
一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源极驱动器,还包含:
一伽玛电阻分压器,耦接于该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及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该第一开关、该第二开关、该第三开关及该第四开关为传输门。
CN2007101373790A 2007-07-25 2007-07-25 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4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73790A CN101354877B (zh) 2007-07-25 2007-07-25 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73790A CN101354877B (zh) 2007-07-25 2007-07-25 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4877A CN101354877A (zh) 2009-01-28
CN101354877B true CN101354877B (zh) 2012-03-21

Family

ID=4030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73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4877B (zh) 2007-07-25 2007-07-25 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548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547B (zh) * 2009-08-14 2013-04-17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结构
TWI421841B (zh) * 2009-11-03 2014-01-01 Himax Tech Ltd 源極驅動器及其電荷分享功能控制方法
CN102237049B (zh) 2010-04-22 2013-03-2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基芯片型液晶显示器
KR101901869B1 (ko) * 2011-11-10 2018-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Esd 보호 기능을 강화한 디스플레이 구동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N105096906B (zh) * 2014-05-20 2018-06-08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信号传输系统
US10056777B2 (en) * 2016-06-24 201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Voltage mode driver with charge recycling
CN111261125B (zh) * 2020-03-19 2021-10-22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6343695A (zh) * 2021-12-16 2023-06-27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085A (zh) * 2005-02-18 2006-08-23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983354A (zh) * 2005-12-14 2007-06-20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输出级电路、缓冲器电路及其电压调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085A (zh) * 2005-02-18 2006-08-23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983354A (zh) * 2005-12-14 2007-06-20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输出级电路、缓冲器电路及其电压调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4877A (zh) 2009-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4877B (zh) 具有电荷分享的源极驱动器
US7884653B2 (en) Source driver with charge sharing
US7804276B2 (en)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al charge between accumulators of an accumulator arrangement including a series circuit of accumulators
US8912940B2 (en) String DAC charge boost system and method
CN100527608C (zh) 差动放大器、数字模拟变换器以及显示装置
CN101686042B (zh) T型开关结构的64选1模拟开关电路
CN106341130A (zh) 数模转换器
CN104376874B (zh) 移位寄存器
CN108494371A (zh) 一种放大器输入失调电压的自动校正电路及校正方法
US20230171540A1 (en) Driver circuits
CN105654888A (zh) 一种公共电极电压的补偿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3546140B (zh) 输出缓冲器
CN101303838B (zh) 用纵向移位寄存器产生非重叠输出信号以显示影像的系统
US6930506B2 (en) Terminating resistor driver for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
CN109473072B (zh) 液晶显示器省电方法
CN104333384A (zh) 一种采用失调平均和内插共享电阻网络的折叠内插模数转换器
JP2006353020A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US20110204921A1 (en) Level conversion circuit
CN106813813A (zh) 一种可自动应变调零的应变调理装置
CN105656490B (zh) 一种数模转换模块、数据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205544439U (zh) 一种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
CN102130686B (zh) 数模转换器及控制数模转换器的方法
CN105630064B (zh) 用于光模块中apd器件升压调节的数模转换电路
CN105207661A (zh) 一种多点低压差分信号发送器
US8547268B2 (en) Switched current-cell with intermediate st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