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4150B - 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微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4150B
CN101354150B CN200810130141XA CN200810130141A CN101354150B CN 101354150 B CN101354150 B CN 101354150B CN 200810130141X A CN200810130141X A CN 200810130141XA CN 200810130141 A CN200810130141 A CN 200810130141A CN 101354150 B CN101354150 B CN 101354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vel plate
food
microwave
heating
stop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01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4150A (zh
Inventor
古田和浩
武井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4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4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4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4150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08Supports or co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 H05B6/6411Supports or co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the supports being rotat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6Circuits
    • H05B6/68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8Arrangements for continuous movement of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提供提高加热效率同时改善加热不均匀,结构简单的微波炉。把加热室2内底部的旋转板9设置成具有纵棒9b和小于微波波长λ的1/2长度的横棒9c,且具有长方形开口部9e的形状。设置检测基准位置的光传感器,控制使旋转板9停止在任意的停止位置。当“加热米饭”时,使旋转板9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A的位置,在选择“罐装酒”时,在前进了角度B的位置进行加热。预先求出并存储对应于食物种类的停止位置。

Description

微波炉
本发明申请是申请日为1998年10月30日、申请号为98121441.X的同名专利申请的一个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加热室的底部具有用于支撑食物的旋转板,通过在该加热室内供给微波把食物进行加热的微波炉。
背景技术
在进行微波加热的微波炉中,有时会发生起因于微波的驻波而在加热室内产生电场的强弱(加热能量的大小)不均匀的情况。由此,将导致加热比较小的食物(一碗饭或者少量的菜等)时的加热效率恶化,或者在加热平面方向宽大的比较大的食物(多个烧卖和匹萨等)时产生加热不均匀等的不理想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使放置食物的食物放置盘(转盘)旋转进行加热,然而虽然能够控制圆周方向的加热不均匀,但是例如在激励口位于侧壁的情况下,食物放置盘的中央部分的加热弱,外周侧部分进行强加热等的半径方向的加热不均匀依然存在。另外,不能改善罐装酒等上下方向的加热不均匀。进而,在把小食物放置在食物放置盘的中央部位的情况下,不能达到充分高的加热效率。
于是,至今为止,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或者改善加热不均匀,考虑了以下所述的几种结构。然而,任一种结构,都有一定的缺点,都没有构成非常有效的结构。
即,作为第1现有例,在波导管内设置阻抗调整用的智能元件,按照烘箱(加热室)的状态,把烘箱阻抗调整到磁控管的最大效率条件,以实现高效率。然而,在这样的装置中,存在着设置于波导管内的阻抗调整用的导体成为产生火花的原因,如果要抑制火花产生,则反而降低阻抗调整效果的缺点。
作为第2现有例,还考虑在加热室的底面部位设置可动激励口,使该可动激励口在食物的正下方移动而有效地进行加热。然而,在这样的装置中,可动激励口的驱动机构复杂,设置困难实用性差。另外,作为第3现有例,考虑构成为旋转食物放置盘的同时使其沿上下方向移动,通过其上下移动改善加热分布。然而,这种结构中,需要附加上下驱动食物放置盘的结构,具有结构复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谋求提高加热效率并且改善加热不均匀,而且以简单的结构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微波炉。
在微波炉中,把食物直接地或者经过由电波透射材料构成的食物放置盘(转盘)放置在设置于加热室底部的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旋转板上。本发明者着眼于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旋转板的作为电波反射体的功能,发现通过沿着旋转方向把旋转板构成为非均匀形状,根据该旋转不仅无秩序地打乱了驻波,而且通过变动旋转板的位置(旋转角度),在加热室内得到不同的电场分布以及加热分布,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微波炉特征在于具有加热室,在该加热室内供给微波的微波供给装置,由导电材料沿着旋转方向构成为非均匀形状并且设置在上述加热室底部支撑食物的旋转板,旋转驱动该旋转板的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使得在上述旋转板的停止位置进行对应于食物的加热的控制装置(发明的第1方案)。
这里,对于各种食物根据其大小和形状等种类,存在着适宜的预定的加热分布或者预定的多个加热分布的组合,使得例如对于罐装酒等食物,适用减小上部的加热加大下部的加热沿着上下方向不产生加热不均匀的加热分布,对于一碗饭等比较小的食物,适用强加热加热室的中央部位这样的加热分布,对于多个烧卖等平面方向宽大的比较大的食物,适用沿着平面方向的均匀加热分布。
如果依据以上结构,像上述那样变动旋转板的停止位置,则能够得到加热室内不同的加热分布,用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在旋转板的停止位置进行对应于食物的加热。从而,能够在进行对于食物的高效加热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没有加热不均匀的良好完成状况的加热烹调。而且,仅通过旋转的控制就能够实现上述优点,所以能够不使结构过于复杂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种情况下,作为由控制装置进行的旋转板的停止位置的控制形态,可以在对应于由使用者输入的或者自动判断的食物种类的预定的停止位置使旋转板停止旋转(发明的第2方案)。另外,还可以根据食物种类选择使旋转板旋转的同时加热食物的旋转加热模式和在预定的停止位置停止旋转板的旋转把食物进行加热的静止加热模式(发明的第3方案)。进而,还可以构成为根据食物的种类,把在预定的停止位置停止旋转板的状态下进行食物加热的模式和使旋转板旋转的同时进行食物加热的模式组合起来的复合加热模式(发明的第4方案)。
如果依据这些方案,则由于加热分布的模式较多,所以能够选择种类丰富的加热模式,因此,增加了进行对应于食物种类的加热时的选择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有关使加热效率上升以及改善加热不均匀的效果。
而且,可以构成为设置检测旋转板的停止位置的停止位置检测装置,使用控制装置根据该停止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旋转板的停止位置(发明的第5方案)。由此,即使设定多个使旋转板停止的停止位置也能够可靠地使旋转板停止在预定的停止位置。
这时,可以构成为使用停止位置检测装置检测旋转板的基准位置的同时,使用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旋转板的基准位置的旋转驱动时间使该旋转板停止在预定的停止位置(发明的第6方案),由此,能够简单地构成用于旋转板的停止位置检测以及停止位置控制的结构。进而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光传感器(发明的第7方案),或者使用磁传感器(发明的第8方案)构成停止位置检测装置,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检测基准位置。
或者,还可以构成使停止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在预定的旋转方向位置连接旋转板使该旋转板旋转的旋转轴的角度,间接地检测旋转板的停止位置(发明的第9方案)。由此,能够在加热室的外部设置用于检测旋转板的停止位置的机构。
另外,如上述那样即使能够把加热室内的加热分布取为适合于食物的分布,然而对于特别小的食物,如果食物没有存在于适宜的位置上,则并不能够充分得到由其加热分布产生的效果。于是,可以构成为在旋转板或者设置于该旋转板上的食物放置盘上表示显示适于放置食物的位置的标记(发明的第10方案),使用者能够把食物放置在可以充分得到由加热分布产生的效果的位置上。这时,可以根据点光的照射进行标记的显示(发明的第11方案),能够进行易于判断的醒目的显示。
而如以上所述,为了通过变动旋转板的停止位置,在加热室内得到不同的电场分布进而加热分布,旋转板的结构也非常重要,特别地通过把其形状取为适宜的形状,能够加大伴随旋转板的停止位置变动的电场分布,即增多加热分布的模式。需要实现作为直接地或者借助食物放置盘支撑食物的旋转板的原本的功能,这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把旋转板构成为在边框内具有纵棒以及与其正交的横棒的网格状,其中把纵棒构成为沿着一个方向连续延伸的结构,同时把横棒构成为每一根的长度小于微波波长的1/2的长度(发明的第12方案)。由此,通过微波照射到由导电体构成的旋转板上,沿着网格部分流过壁电流,其壁电流被整流为沿着作为纵棒延伸方向的单方向流动,根据其流动方向即旋转板的停止位置变化电场分布。另外,在作为小于微波波长的1/2长度的横棒方向上,电流难于流过。从而,能够加大伴随着旋转板停止位置变动的电场分布的变化。
另外,可以把旋转板构成为在边框内具有纵棒以及与其正交的横棒的网络状,在其中央部分开设纵横都大于微波波长的1/4长度尺寸的中央开口部分(发明的第13方案)。由此,由于通过中央开口部分微波易于透过旋转板的中央部位,所以将加大反射加热室底面的微波朝向旋转板中央部位上方的透射率,其结果,能够更强地加热放置在旋转板中央部位的食物。
这种情况下,可以把用于在加热室内供给微波的激励口设置在加热室的侧壁部分内距旋转板的高度小于微波波长的1/2的位置(发明的第14方案),由此,能够使从激励口供给到加热室内的微波易于进入到旋转板和加热室的底面之间。这时,可以把向加热室内导入微波的波导管的出口部分的激励口的下端所连接的壁部取为朝向该激励口下降倾斜的形状(发明的第15方案),构成为从激励口供给到加热室内的微波被导向到下方,可以更进一步地使微波易于进入到旋转板和加热室的底面之间。
进而,还可以把加热室的底面部分取为对应于旋转板的中央部位的部分成山字形隆起的形状(发明的第16方案)。由此,进入到加热室底面部分的微波通过隆起的形状被从加热室的中央部位导向上方,能够进一步地促进旋转板中央部位的微波的透射。
而且,作为形成旋转板网格的开口部分,在旋转板的靠外周部分,可以形成纵向大于微波波长的1/2,横向小于微波波长的1/4的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分(发明的第17方案)。由此,在相对于微波的前进方向开口部分的长度方向与其交叉时,其微波易于透过,在微波的前进方向与开口部分的长度方向一致时微波难以透过。其结果,可以加大伴随旋转板停止位置的变动而产生的电场分布的变化。
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旋转板的网络的纵棒构成为从边框内的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沿单方向连续(发明的第18方案),由此,通过微波的照射,沿着网络的纵棒流过壁电流,能够通过旋转板的停止位置变化电场分布。
另外,还可以构成为在预定的停止位置停止旋转板的旋转把食物进行加热时,使用上述控制装置至少进行一次使上述旋转板旋转180度以后停止上述旋转板旋转的动作(发明的第19方案)。由此,即使在从对于食物的一个方向微波的照射强,食物的相反一侧的面成为所谓的阴面的情况下,成为在加热过程中把食物进行180度翻转的形态,能够使微波对于两个面的照射均等。
附图说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是示出旋转板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电结构的框图。
图3是加热室内的概略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适合米饭加热的旋转板的停止位置(a)和适合罐装酒的旋转板的停止位置(b)的透视图。
图5是旋转板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光传感器部分的加热室内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与图6相当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与图6相当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旋转轴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旋转板(食物放置盘)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与图11相当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与图5相当的图。
图14是示出加热室内情况的透视图。
图15是概略地示出加热室下半部分结构的纵剖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的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1)第1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对应于方案1,2,3,4,5,6,7,12)。
图3以及图4概略地示出本实施例的微波炉的加热室内部的情况。该微波炉在未图示的外箱内,设置构成正面开放的矩形箱体形状的烘烤箱1,烘烤箱1内作为加热室2。另外,虽然未图示,然而在外箱的正面,设置着用于开闭上述加热室2的门,同时,在其右侧位置,设置着使用者用于选择食物种类(烹调菜单),设定烹调时间,指示烹调起动等的操作面板3(仅在图2中示出)。如图2所示,该操作面板3的操作信号输入到由微机等构成的控制电路4中。
另外,虽然没有详细地图示,然而在上述外箱内,位于烘烤箱1的右侧部位设置着机械室,在该机械室内,如图2的一部分所示那样,设置着振荡微波的磁控管5和其驱动电路,风扇装置6,上述控制电路4等。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加热室2的顶部,设置着用于加热烹调物的加热器7(仅在图2中示出)。
从上述磁控管5振荡的微波通过未图示的波导管,从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于上述烘烤箱1的右侧部的激励口8(参照图3,图4)供给到加热室2内。从而,由磁控管5和波导管等构成微波供给装置。另外,如图2所示,上述磁控管5,风扇装置6,加热器7,由上述控制电路4进行控制。
而且,在上述加热室2内的底部,还如图5所示,设置着例如在钢板等的导电材料的表面上实施珐琅处理,整体的外形做成圆形平盘状的旋转板9。对于该旋转板9的形状后述。该旋转板9的中心连接在贯通加热室2(烘烤箱1)的底面而设置的旋转轴10上,该旋转轴10构成由设置在加热室2的外底面一侧的RT马达11(参照图2)旋转驱动。从而,由该RT马达11和旋转轴10等构成驱动机构。该RT马达11也由上述控制电路4进行控制。另外,旋转板9由RT马达11驱动以恒定速度沿着单方向(例如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如在图3,4,6中剖开一部分所示的那样,在上述旋转板9的上面部分,设置着可以卸下的耐热玻璃制的或者陶瓷制的食物放置盘(转盘)12,在食物放置盘12上放置食物F。从而,旋转板9通过食物放置盘12支撑食物F。另外,上述激励口7设置在比旋转板9稍高的位置上。另外,在进行例如烤面包等的加热烹调时,从旋转板9取出上述食物放置盘12,其旋转板9作为烧烤网而使用。
上述旋转板9具体地讲如图5所示,在圆环状边框9a内,构成为一体地具有多根纵棒9b以及与其正交的多根横棒9c的网格形状。另外,在其中心部分,设置着连接到上述旋转轴10的凸轮部分9d。这时,上述纵棒9b几乎全部都连续地沿着单方向(在图5中为前后方向)延伸,沿图5中的左右方向以等间隔设置。另一方面,上述横棒9c几乎全部设置成分断为小于微波波长λ(约122mm)的1/2的长度尺寸的形态。
这种情况下,由纵棒9b和横棒9c以几乎相同的尺寸形成若干个长边沿图5中的前后方向的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分9e,这些开口部分9e设置成以沿长度方向各错开半个间隔的形态在图中的左右方向并列。顺便指出,上述开口部分9e的纵向尺寸a取为大于λ/2例如64mm,横向尺寸b取为小于λ/4例如30mm。由此,旋转板9沿着旋转方向成为非均匀形状,另外,本实施例中取为对于中心点呈点对称(即使旋转180度也为相同形状)。
而且,如图6所示,在旋转板9的边框9a的预定位置,设置着光反射部分13。与此相对,在加热室2的侧壁部分,设置着作为检测上述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的停止位置检测装置的并列地具有发光部分14a以及感光部分14b的反射型的光传感器14。本实施例中,例如把纵棒9b延伸的方向与加热室2的前后方向一致的位置作为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上述光反射部分13设置在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到达基准位置时,来自上述分光部分14a的发射光由该光反射部分13反射并由感光部分14b感光的位置。如图2所示,该光传感器14的检测信号输入到上述控制电路4中。
上述控制电路4根据来自上述操作面板3的输入信号,控制磁控管5和RT马达11等进行加热烹调,详细情况如后面的作用说明中所叙述的那样,控制上述旋转板9的旋转使得进行对应于食物F的种类(烹调菜单)的加热。从而,该控制电路4起到控制装置的作用。
这时,本实施例中,在选择了预定的食物种类(“加热米饭”以及“罐装酒”)时,实行使旋转板9在预定的停止位置(旋转角度)停止旋转进行加热的静止加热模式。另外,这时根据其食物种类设定多个旋转板9停止旋转的停止位置。更为具体地讲,在食物种类是“加热米饭”时,如图4(a)所示,旋转板9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A的位置,在食物种类是“罐装酒”时,如图4(b)所示,旋转板9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B的位置。
而且,为了像以上那样使旋转板9停止在任意的位置上,控制电路4预先存储使旋转板9旋转角度A以及角度B所需要对于RT马达11的通电时间(T(A)以及T(B)),首先使旋转板9连续旋转,从由上述光传感器14检测出了基准位置的时刻开始,仅在其通电时间驱动旋转RT马达11,然后使其停止。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食物种类是“化冻烹调”时,虽然未图示,然而实行使旋转板9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C(对RT马达11的通电时间T(C))的位置进行预定时间的加热,在随后的剩余加热时间使旋转板9连续旋转的同时进行加热的复合加热模式。进而,在选择了上述预定食物种类以外的食物种类时,实行使旋转板9连续旋转的同时进行加热的旋转加热模式。
其次,也参照图1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如果在加热室2内从激励口7供给预定波长的微波,则根据加热室2的大小(壁的位置)产生预定的驻波,起因于该驻波,在加热室2内将产生电场的强弱(加热能量的大小)的不均匀。但是,由于在加热室2内的底部,设置用导电材料构成沿旋转方向为非均匀形状的旋转板9,所以根据该旋转板9的旋转(停止位置的变动),微波的反射或者透射的状态发生变化,在加热室2内能够得到不同的电场分布进而加热分市。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的旋转板9中,由于具有沿着单方向连续延伸的纵棒9b和小于微波波长λ的1/2长度的横棒9c,所以流过旋转板9的壁电流沿着纵棒9b延伸的单方向被整流,根据其流动方向即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电场分布发生变化。而且,由于具有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分9e,对于微波的前进方向开口部分9e的长度方向与其交叉时,易于通过微波,在微波的前进方向和与开口部分9e的长度方向一致时难于通过波微。
由此,能够根据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得到特征的电场分布,充分地加大伴随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变动的电场分布的变化,即增多加热分布的模式。从而,通过连续地旋转该旋转板9,由于加热室2内的电场分布随时间发生很大变化,加上食物F自身也旋转,所以能够没有加热不均匀地均匀地加热食物F。
然而,这样的电场分布的均匀化虽然适合于在加热平面方向宽大的比较大的食物(多个烧卖和匹萨等),但是例如在罐装酒的情况下,由于对流,将产生所谓上部被过强地加热的上下方向的加热不均匀。另外,从加热效率的观点出发,例如在加热米饭等的情况下,将产生加热效率低的不良状况。即,根据食物种类,有时与其使旋转板9停止在预定的停止位置,还不如以预定的电场分布原样不变地进行加热更为适宜。
即,如图4(a)所示,通过使旋转板9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A的停止位置,在“加热米饭”时可以得到最佳的加热效率的电场分布,如图4(b)所示,通过使旋转板9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与上述角度A不同的角度B的停止位置,进行“罐装酒”的加热时,能够得到不产生上下加热不均匀的(强加热下部并根据对流能够均匀地沿上下方向进行加热)电场分布。
另外,在“化冻烹调”时,进行使旋转板9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C的停止位置进行预定时间的加热,然后通过使旋转板9(食物F)连续旋转进行加热,能够进行加热效率良好而且没有加热不均匀的加热。能够得到这样对应于食物种类的最佳电场分布的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角度A,B,C)例如预先由实验求得。另外,这些角度A,B,C被设定为把食物F放置在旋转板9(食物放置盘12)的中央部位时最有效。
因而,本实施例中,如图1的流程所示,进行由控制电路4实施的旋转板9的控制。即,如果使用者操作了操作面板3,选择烹调菜单(食物F的种类),并且闭合了起动键(步骤S1),则磁控管5被驱动开始加热烹调(步骤S2)。而且,与此同时,通过步骤S3以下的步骤控制旋转板9。
这时,首先,判断由使用者选择的烹调菜单是否为预定的烹调菜单(这种情况下是“加热米饭”,“罐装酒”,“化冻烹调”的某一个)(步骤S3)。在是预定的烹调菜单以外的烹调菜单(例如“烧卖加热”等)时(否),实行使旋转板9连续旋转(步骤S4),使食物F在加热室2内旋转的同时进行加热的旋转加热模式进行的加热烹调。
与此相反,在是预定的烹调菜单时(步骤S3中的是),开始旋转板9的旋转(步骤S5),实行由上述光传感器14进行的基准位置的检测动作(步骤S6)。而且,如果检测出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步骤S6中的是),随后,按照各烹调菜单进行不同的控制(步骤S7),在烹调菜单是“加热米饭”时,如图4(a)所示,使旋转板9从基准位置检测时刻开始旋转时间T(A)后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A的位置(步骤S8)。
而且,在烹调菜单是“罐装酒”时,如图4(b)所示,使旋转板9从基准位置检测时刻开始旋转时间T(B)后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B的位置(步骤S9)。这样,在烹调菜单是“加热米饭”或“罐装酒”时,实行以对应于这些食物F的种类的预定角度A或B使旋转板9停止旋转进行加热的静止加热模式。如果经过了预定的烹调时间,则结束烹调(步骤S10)。
另外,在烹调菜单是“化冻烹调”时,首先,使旋转板9从基准位置检测时刻开始旋转时间T(C)后停止在从基准位置前进角度C的位置(步骤S11),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预定时间的加热(步骤S12)以后,切换为使旋转板9连续旋转(步骤S13)的同时进行剩余时间的加热(步骤S14),进而实行复合加热模式。
这样如果依据本实施例,通过把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旋转板9沿旋转方向构成为非均匀形状,通过其停止位置的变动,可以在加热室2内得到不同的电场分布,着眼于这一点,构成为进行控制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的控制使得进行对应于烹调菜单(食物F种类)的加热。其结果,能够进行对应于食物F种类的有效加热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没有加热不均匀的良好完成状况的加热烹调,而且,由于仅通过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的控制就能够实现上述那样的提高加热效率以及改善加热不均匀,所以能够得到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就解决问题这样出色的实用效果。
这种情况下,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对2种食物以分别不同的角度实施使旋转板9停止的停止加热模式,与此同时,在其它的烹调菜单中采用复合加热模式,所以与旋转加热模式一起增多了加热分布的模式,能够选择种类丰富的加热模式,增加了进行对应于食物种类的加热时的选择范围,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使加热效率上升以及改善加热不均匀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通过光传感器14检测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的同时,根据旋转板9从该基准位置的旋转驱动时间控制该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所以,即使设定多个使旋转板9停止的停止位置,也能够可靠地使旋转板9停止在预定的停止位置,而且,具有能够把用于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检测以及停止位置控制的结构简单化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沿单方向连续延伸的纵棒9b和小于微波波长λ的1/2的长度尺寸的横棒9c构成旋转板9内部的网络,同时形成若干个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分9e,所以能够把伴随着旋转板9停止位置变动的电场分布的变化设定为充分大。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加热米饭”,“罐装酒”,“化冻烹调”的3种烹调菜单构成为实行静止加热模式或者复合加热模式,然而也可以构成为只在一种烹调菜单例如“罐装酒”时实行静止模式,反之,也可以构成为对于更多种的烹调菜单,实行按照每一个进行不同停止位置等的静止加热模式。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复合加热模式。另外,作为旋转板9的结构(网络的形状和间隔,开口部分的大小等),只要是沿着旋转方向为非均匀形状,则可以有种种变形。
(2)第2~第7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7~图12顺序说明本发明的第2~第7实施例。另外,以下所述的实施例可以说是上述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其基本部分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从而,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以及新的图示,以下,仅对于其特征点进行说明。
图7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例(对应于方案2),是示出旋转板9的旋转控制顺序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与上述第1实施例不同之点在于自动判断食物F的种类(烹调菜单)。即,如果通过使用者闭合起动开关,则开始加热(步骤S21),然后进行烹调菜单的自动判断(步骤S22),以下,与上述第1实施例进行相同的控制(步骤S3~S14)。
这种情况下,虽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然而上述烹调菜单的自动判断是使用气体传感器(酒精传感器,蒸汽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以及形状传感器等进行的。该自动判断所需要的时间在10秒以内非常短。如果依据该第2实施例,则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对应于方案7)。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检测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的停止位置检测装置,代替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反射型的光传感器14,使用在加热室2的内侧的角部相对配置了发光部分21a和感光部分21b的透射型的光传感器21。而且,这时,在旋转板9的外周缘部分的预定位置外,设置着向外周方向突出的凸起22。在这样的结构中,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设置在把发光部分21a和感光部分21b之间的光轴与凸起22交叉的位置上,能够通过光传感器21检测出该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对应于方案8)。该实施例中,在旋转板9的外周缘部分的预定位置处设置磁铁23的同时,在加热室2的壁部,设置作为用于检测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的停止位置检测装置的霍尔元件等的磁传感器24。即使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用磁传感器24检测出磁铁23,也能够检测出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
图10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对应于方案9)。这里,旋转板9连接到由RT马达11旋转驱动的旋转轴25的上端部分,本实施例中,把该旋转轴25的上部25a形成为剖面(上表面)长方形形状,构成为旋转板9对于该旋转轴25连接到预定旋转方向位置。而且,在加热室2(烘烤箱1)底板的下方一侧,在旋转轴25上设置着向外周方向突出的凸轮26,同时设置通过该凸轮26动作的开关27,构成为停止位置检测装置。
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把由凸轮26使开关27动作的位置检测为旋转板9的基准位置,同样地进行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的控制。由此,能够在加热室2的外部设置用于检测旋转板9的停止位置的机构,能够得到组合性以及耐热性等方向的益处。作为旋转轴25的上端部分的形状,除去剖面长方形以外,还可以是椭圆形以及所谓D切断等各种变形。
另外,作为用于使旋转板9停止在预定的停止位置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检测上述的基准位置进行时间控制的方法。
例如,如果停止位置是1个,则可以构成为在旋转板9位于该停止位置时传感器得到检测信号,立即使旋转停止。在旋转板9是点对称的情况下,能够在每180度设置2处的检索位置。当存在多个停止位置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每个位置设置多个开关(传感器)。另外,即使是1个开关,也能够通过所得到信号的次数使旋转板9停止在多个停止位置上。进而,也可以构成为根据编码器等直接检测旋转板9(旋转轴10,25)的旋转角度。
另外,在驱动旋转板9的马达的旋转方向不能够规定为单方向的情况下,如果把上述基准位置设定在停止位置以及点对称的位置的中间,使旋转板9从基准位置的检测时刻开始旋转90度,则在无论沿哪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都能够使旋转板停止在预定的停止位置。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对应于方案10)。这里,如上所述,即使能够把加热室2内的加热分布取为适应于烹调菜单的最佳分布,但对于特别小的食物F,如果该食物F没有放置到食物放置盘12上的适宜位置,也不能够充分地得到由其加热分布所产生的效果。
于是,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于旋转板9上的食品放置盘12的上表面,表示了显示适于放置食物F的位置的标记28,29。
这种情况下,标记28,29分别由表示“米饭”,“酒”的图案构成。另外,这时,食物放置盘12设置到相对于旋转板9的预定的旋转方向位置,这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使用者能够把食物F放置到可以充分得到由加热分布所产生的效果的位置上。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对应于方案11)。该实施例中,代替上述第6实施例中的图案组成的标记28,29,通过在食物放置盘12的上表面照射点光30,表示适合于放置食物F的位置。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易于判断地进行醒目的显示。
(3)第8实施例
其次,参照图13至图16叙述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对应于方案13,14,15,16,17,18)。首先,图13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旋转板31的结构。该旋转板31仍然构成为例如在钢板等的导电材料的表面进行珐琅处理,整体的外形为圆形平盘状而且沿旋转方向为非均匀形状(对于中心点成点对称形)。
具体的讲,旋转板31构成为在圆环形边框31a内,整体地具有多根纵棒31b以及与其正交的多个横棒31c的网络。另外,在其中央部分,设置连接到旋转轴10(参照图15)的凸轮31d。这时,上述纵棒31b在边框31a内从端部到另一个端部沿单方向(图中是前后方向)连续延伸,在图中左右方向设置为几乎等间距。另一方面,上述横棒31c几乎全部都设置为被分断成小于微波波长λ(约122mm)的1/2的长度尺寸的形态。
这时,本实施例中,在旋转板31的中央部分,用纵棒31b和横棒31c形成多个(包围凸轮31d的4个以及在其前后的2个总计6个)几乎正方形的中央开口部分32。该中央开口部分32的纵横尺寸都设定为大于微波波长λ的1/4例如31mm。进而,在旋转板31的靠近外周部分(形成中央开口部分32的图中的左右部位),以几乎相同的尺寸形成若干个长边沿图中前后方向的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分31e。该开口部分31e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纵向尺寸a取为大于λ/2例如64mm,横向尺寸b小于λ/4例如30mm。
而且,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加热室2的右侧壁部,设置着经过波导管33(参照图15)把从磁控管5振荡的微波供给到加热室2内的激励口34,该激励口34设置成距上述旋转板31的高度尺寸d小于微波波长的1/2。另外,如图15所示,上述波导管33的出口部分的激励口34的下端所连接的壁部33a构成为朝向该激励口34下降倾斜的形状。进而,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加热室2的底面部分,形成对应于旋转板31的中央部分的部位成山字形(平缓的圆锥形)隆起的隆起部分35。
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在旋转板31的中央部分形成了中央开口部分32,所以微波易于通过其中央开口部分32透过旋转板31的中央部分。由此,反射加热室2底面的微波的向旋转板31中央部位上方的透射率增多,能够更强地加热位于旋转板31(食物放置盘12)中央部位的食物F。
这种情况下,由于把激励口34设置在比较低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使从激励口34向加热室2内供给的微波进入到旋转板31和加热室2的底面之间,而且,由于连接到波导管33的激励口34下端的壁部33a构成下降倾斜的形状,所以供给到加热室2内的微波被导向下方,更进一步地易于进入到旋转板31和加热室2的底面之间。进而,由于在加热室2的底面上设置降起部分35,所以进入到加热室2的底面部分的微波被隆起部分35经过旋转板31的中央部分导向上方,能够更进一步地促进旋转板31的中央部分的微波的透过。
另外,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旋转板9相同,旋转板31具有连续沿单方向延伸的纵棒31b和小于微波波长λ的1/2长度的横棒31c,而且还具有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分31e。所以,根据旋转板31的停止位置能够得到特征的电场分布,能够把伴随旋转板31停止位置变动的电场分布的变化取得很大。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上述本实施例,在不脱离要点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实施。
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图示,然而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在实行使旋转板9,31停止在预定的停止位置加热食物F的静止加热模式时,还能够进行控制,使得进行在其过程中的某时刻使旋转板9,31旋转180度后停止旋转的动作(对应于方案19)。
由此,即使在来自对于食物F的一面的微波的照射很强,食物F的相反一面成为所谓阴面的情况下,在加热过程中食物F成为翻转180度的形态,能够使微波对于两个面的照射均等。另外这时,由于旋转板9,31做成点对称形状,所以能够不变化电场分布的模式以最佳的电场分布进行加热。
如从以上说明所明确的那样,如果依据本发明的微波炉,把设置在加热室底面的支撑食物的旋转板由导电材料沿旋转方向构成为非均匀形状,同时,进行控制使得在旋转板的停止位置进行对应于食物的加热的控制装置,所以能够在谋求提高加热效率的同时谋求改善加热不均匀,而且具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样出色的效果。

Claims (17)

1.一种微波炉,具有:
加热室,向该加热室内供给微波的微波供给装置,用导电材料构成并且设置在上述加热室内的底部以支撑食物而构成的旋转板,旋转驱动该旋转板的驱动机构,和控制上述旋转板的停止的控制装置,上述旋转板在使微波的反射或者透射状态变动的旋转方向上构成为非均匀形状,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旋转板的停止位置以进行与食物种类对应的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使旋转板停止在对应于由使用者输入的或者自动判别的食物种类的预定的停止位置并且进行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旋转板旋转的同时加热食物的旋转加热模式和在预定的停止位置使旋转板停止并加热食物的停止加热模式,根据食物的种类选择这些加热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根据食物的种类实行复合加热模式,该模式是把在预定的停止位置停止旋转板的状态下的食物加热和在使上述旋转板旋转的同时加热食物组合起来的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出旋转板的停止位置的停止位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该停止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旋转板的停止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停止位置检测装置构成为检出旋转板的基准位置,而且,控制装置根据自上述旋转板的基准位置起算的旋转驱动时间将该旋转板停止在预定的停止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停止位置检测装置用光传感器构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停止位置检测装置用磁传感器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在旋转板或者设置在该旋转板上的食物载置盘上,示出用于显示适于放置食物的位置的标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标记的显示通过点光的照射作出。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旋转板结构为在边框内具有纵棒以及与其正交的横棒的网格状,其中,纵棒连续地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同时,横棒被分割为每根的长度不足微波波长的1/2长度。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旋转板结构为在边框内具有纵棒以及与其正交的横棒的网格状,在其中央部位具有纵横都大于微波波长的1/4长度尺寸的中央开口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用于将微波供给到加热室内的激励口设置在加热室的侧壁部分的距旋转板的高度小于微波波长的1/2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将与把微波导入加热室内的波导管的出口部分的激励口的下端连接的壁部做成朝向该激励口而下降倾斜的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将加热室的底面部分与旋转板的中央部分对应的部位做成为隆起的山形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在靠近旋转板的外周的部分,具有纵向大于微波波长的1/2,横向小于微波波长的1/4的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旋转板的网格的纵棒从端部到端部沿着一个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在边框内。
CN200810130141XA 1997-10-30 1998-10-30 微波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4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97298437 1997-10-30
JP1997-298437 1997-10-30
JP29843797 1997-10-3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21441A Division CN1216361A (zh) 1997-10-30 1998-10-30 微波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4150A CN101354150A (zh) 2009-01-28
CN101354150B true CN101354150B (zh) 2011-01-12

Family

ID=178597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014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4150B (zh) 1997-10-30 1998-10-30 微波炉
CN98121441A Pending CN1216361A (zh) 1997-10-30 1998-10-30 微波炉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21441A Pending CN1216361A (zh) 1997-10-30 1998-10-30 微波炉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315392B1 (zh)
CN (2) CN101354150B (zh)
TW (1) TW410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9057B (zh) * 2011-12-22 2015-03-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平板微波炉微波搅波机构的检测装置
CN109764368B (zh) * 2018-12-28 2020-07-1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波腔体组件和微波炉
US11696373B2 (en) * 2020-03-31 2023-07-04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Turntable positioning for cooking appliance meal cook cyc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92A (zh) * 1994-06-13 1996-05-22 惠而浦欧洲有限公司 微波炉、其控制方法及其按该方法烹调或加热食物的应用
CN1162090A (zh) * 1996-02-23 1997-10-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微波炉加热器的操作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92A (zh) * 1994-06-13 1996-05-22 惠而浦欧洲有限公司 微波炉、其控制方法及其按该方法烹调或加热食物的应用
CN1162090A (zh) * 1996-02-23 1997-10-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微波炉加热器的操作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6361A (zh) 1999-05-12
CN101354150A (zh) 2009-01-28
KR100315392B1 (ko) 2002-01-17
TW410260B (en) 2000-11-01
KR19990036592A (ko) 1999-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033041A (ja) 電子レンジの解凍方法
CN102313306B (zh) 烧烤型微波炉及其控制方法
KR20000006197A (ko) 조리기
US11457515B2 (en) Hybrid cooking appliance with microwave and induction heating features
JP4881039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1354150B (zh) 微波炉
EP1392083B1 (en) Cooking apparatus having heaters
EP0695111A2 (en) Microwave ove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JPH102562A (ja) 加熱調理器
US20180352615A1 (en) Cooking apparatus
JPH0817568A (ja) 電子レンジのマイクロ波供給制御方法及び該制御方法を実施する電子レンジ
JP2004184066A (ja) 電子レンジ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611454B2 (ja) 電子レンジ
JP3901350B2 (ja) 電子レンジ
JP2004012095A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JP4457430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H04319288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2379634A (zh) 烤箱
KR200325839Y1 (ko) 전자레인지
CN100432542C (zh) 具有加热器的烹饪用具烹调控制方法
JPH07318075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231040B1 (ko) 전자렌지 및 그 운전제어방법
JP2001357969A (ja) 電子レンジ
JPH11166736A (ja) 電子レンジ
JPH08270951A (ja) オーブン機能付き電子レン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