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2957A - 印版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版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2957A
CN101352957A CNA2008100993358A CN200810099335A CN101352957A CN 101352957 A CN101352957 A CN 101352957A CN A2008100993358 A CNA2008100993358 A CN A2008100993358A CN 200810099335 A CN200810099335 A CN 200810099335A CN 101352957 A CN101352957 A CN 101352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e
plate cylinder
bending part
angular displacement
adv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93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2957B (zh
Inventor
河内靖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MACHINERY WORKS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MACHINERY WORK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MACHINERY WORKS filed Critical TOKYO MACHINERY WORKS
Publication of CN101352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2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2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29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在印刷中不会发生印版偏移的方式将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的印版安装装置。为此,在牵引机构(3)中设置相对面(41)。该牵引机构用于牵引将先行侧折弯部(22)钩住设置在印版滚筒(A)上的槽(1)的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而卷绕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并设置在上述槽内。该相对面与设置在开口部的先行侧开口缘的内侧并接触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的壁面(12)相对。所述相对面设置成,在所述牵引机构牵引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与从所述牵引机构的角位移轴心引至所述壁面的垂线(V)大致垂直的位置,与壁面隔开比印版的厚度稍大的间隔(t)而相对。

Description

印版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要卷绕安装于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的薄板状印版向印版滚筒安装时,将在印版滚筒旋转方向上先行的一侧和后行的另一侧这两侧固定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安装装置,尤其涉及在印版滚筒周面开口设置的与轴平行的槽的一侧缘钩住形成在所述印版的所述先行侧上的折弯部、并且将所述后行侧向槽内牵引,从而将印版固定于印版滚筒的印版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所述这种印版安装装置,已知各种各样的构成。
其中,公知有下述的装置,具备:在印版滚筒周面具有开口部、且相对印版滚筒的轴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状为大致圆形的槽,和能够在该槽内角位移、且设有可钩住设置在印版的后行侧的折弯部的钩接部的角位移轴即牵引机构,使形成在印版的先行侧的呈锐角的弯曲角度α度的折弯部的里面,接触并钩住在所述开口部的一侧缘相对于印版滚筒周面的切线倾斜锐角角度α度、与印版滚筒的周面一起形成所述开口部的一侧缘的壁面,并且在印版的后行侧形成钩住牵引机构的折弯部,在所述槽内通过轴角位移机构使牵引机构向规定的方向角位移,所述牵引机构的钩接部钩住形成在印版的后行侧的所述折弯部,通过所述轴角位移机构具有的弹簧等弹性部件对所述牵引机构向所述规定的角位移方向施加弹力,用所述弹力牵引印版的后行侧,从而将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25180号公报))。
以下,一边参照图5至图8,一边更加详细地说明所述公知的印版安装装置。图5是剖切表示轴角位移机构和牵引机构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印版安装装置的要部的剖视图,图7是从里侧看到的在先行侧以及后行侧形成有折弯部的印版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胶版轮转印刷机的印版印版滚筒附近的滚筒排列的说明图。
胶版印刷所用的印版,一般是0.3mm左右厚度的铝制板材,使其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A的周面紧贴地安装。而且,在该印版20上,设有分别弯曲印版先行侧21和印版后行侧23而形成的先行侧以及后行侧的折弯部22以及24。
先行侧折弯部22,以锐角的弯曲角度α度向里面侧弯曲而形成。另外,后行侧折弯部24形成为,以钝角向里面侧弯曲,进而其前端附近以剖面为V字状的方式向里面侧弯曲成为V字状部,并钩住后述的爪61。
另外,上述的各折弯部22、24的折线部,为了在弯曲加工时以及印刷过程中不会在版材上产生龟裂而使折线部的内侧成为适度的半径r的曲面。另外,在两折弯部22、24上,为了将印版20定位于印版滚筒A的轴方向的规定位置,而设有与设置于槽1内的没有图示的销嵌合的切口部25、26。
另一方面,在印版滚筒A上,设置在周面上具有与轴平行的开口部10的至少一个槽1。该槽1是具有与印版滚筒A的轴心平行的中心线的内径f适宜的大致圆筒形的空间,在印版滚筒A的周面具有开口宽度g比内径f窄的所述开口部10。而且,通过从作为开口部10的一缘且为朝向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的缘的先行侧开口缘11向槽内切除槽1的圆筒内面的一部分,而设有平坦的壁面12。该壁面12,在先行侧开口缘11处相对于印版滚筒A的周面的切线呈锐角α度。另外,所述先行侧开口缘11的棱部,以成为与上述印版的折线部的内侧曲面的半径r相等的半径r的圆弧表面(剖面为圆弧的表面)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槽1的圆筒形空间中,插入有角位移轴60,其与槽1的圆筒面的间隙极小,且是可角位移的圆柱状、一部分沿着轴方向被切去。在该角位移轴60上,设有可钩住设于印版20的后行侧23上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V字状部的钩接部即爪61,由角位移轴60和爪61构成牵引机构6。
角位移轴60,至少一端部比印版滚筒A的轴方向侧面向印版滚筒外侧突出,在该突出部设有使角位移轴60角位移的轴角位移机构5(参照图5)。
轴角位移机构5,具备:固定于比印版滚筒A的侧面向印版滚筒外部突出的角位移轴60上的环51,一端安装于该环51的、由弹簧材料制成的平板状的杆52,和固定该杆52的钩件55。在将印版20卷绕在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后,操作杆52从图5的杆位置a所示的开始位置到杆位置b所示的关闭位置,从而使角位移轴60的爪61钩住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进而将杆52弯曲下压至图5的杆位置c,从而在设置在杆52上的方孔53中钩住能够以轴54为中心摆动地设置的钩件55的颚部56以固定杆52。于是,杆52从杆位置b弯曲至杆位置c所蓄积的力经由环51、角位移轴60对爪61施加将所述后行侧折弯部24向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牵引的力,该牵引力和作用于印版20的张力成为平衡状态。轴角位移机构5如此构成。
这样安装印版20:使位于印版先行侧21的先行侧折弯部22的里面接触壁面12并钩住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使印版滚筒A向印刷方向、即箭头F的方向旋转一周以将印版20卷绕到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用爪61牵引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V字状部。接着,印版20在安装到印版滚筒A上之后、开始印刷之前,在印版滚筒A旋转数周的期间通过图8所示的橡皮印版滚筒B被捋紧,使印版20充分地与印版滚筒A的表面密合,这样与印版20刚刚安装后没有充分地与印版滚筒A的表面密合时相比,印版后行侧23向印版滚筒旋转方向后方稍微移动,设置在角移位轴60上的爪61,紧随着由于对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施加的所述牵引的力而和印版后行侧23一起移动的后行侧折弯部24,移动至图6中点划线所示的爪61’的位置,所以印版20与印版滚筒A的表面密合地安装。另外,在图8中,C1、C2是油墨供给橡胶辊,D是供水辊。
对卷绕安装在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的印版20,作用有由在印刷中被施加转印压力而接触旋转的橡皮印版滚筒B和以压区(nip)宽度接触旋转的油墨供给橡胶辊C1、C2以及润版液供给橡胶辊D施加的圆周方向的力、即使其向箭头F所示的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的力。作用在该印版20上的向旋转方向后方滑动的力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与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接触的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的折线部R。该力因印版表面的摩擦系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等诸多条件而不同,但在其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印版20仅通过使形成于所述的印版先行侧21上的锐角的先行侧折弯部22钩住印版滚筒表面的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就能够固定其先行侧。
但是,当使所述印版20在圆周方向上向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后方滑动的力到达一定程度以上时,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被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的前端压退,先行侧折弯部22的弯曲角度α度以所述先行侧开口缘11为支点展开,先行侧折弯部22的里面像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先行侧折弯部22’那样从接触的印版滚筒A的壁面12离开。
与此同时,在一致的印版20的折线部R的半径r的内侧曲面的中心与先行侧开口缘11的棱部的半径r的圆弧表面的中心产生偏移,在密合的印版20的折线部R的内侧和先行侧开口缘11的棱部的圆弧表面之间产生间隙,与使所述印版20滑动的力相抗衡的、在印版20的折线部R的内面与先行侧开口缘11的棱部的圆弧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
于是,在所述折线部R的内侧曲面和先行侧开口缘11的棱部的圆弧表面之间产生滑移,从先行侧开口缘11滑动离开、在印版滚筒A的周面略微上浮的印版20的折线部R,反复地被随着印版滚筒A的旋转而接触旋转的橡皮印版滚筒B、油墨供给橡胶辊C1、C2以及润版液供给辊D压在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弯曲被展开,从而印版20的整体向旋转方向后方滑动弯曲角度被展开的折线部R的内面的长度的量,发生所谓印版偏移(版ずれ)。
于是,为了即便在密合安装在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的印版20作用有使其向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后方滑动的力,也不会发生印版偏移,已知例如在专利文献2(特开平5-69531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7-323519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3-20559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印版安装装置。
专利文献2所示的装置,在沿卷棒(角位移轴)的纵方向形成的切槽中安装有剖面形成为大致V字状的多个弹簧钢板。在所述卷棒上,对作为轴角位移机构的与卷棒的端部嵌合的杆端部施加压缩螺旋弹簧的力,时常施加使卷棒向规定的朝向角位移的力。
利用工具使所述卷棒暂时向与所述规定的朝向相反的朝向角位移,将印版的先行侧钩住槽内壁面,将印版卷绕到印版滚筒上,之后,将后行侧插入槽内。在将后行侧插入槽内后,解除所述工具所进行的操作,从而使所述剖面为大致V字形的弹簧钢板的前端部向所述卷棒的规定的朝向角位移,一方的前端部与钩在槽内壁面上的印版的先行侧接触,用另一方的前端部的弯曲为L字状的部分钩住印版的后行侧的弯曲为L字状的部分,进而利用对卷棒所施加的使其向规定的朝向角位移的力,将印版的先行侧压在印版滚筒的槽内壁面上,而且将印版的后行侧向槽内拉入(牵引),从而将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
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装置,在卷束(巻締め)轴(角位移轴)上安装用于钩住印版后行侧的形成为钩状的部分的形成为钩状的板簧,并且设有用于与在印版先行侧形成的前缘部(折弯部)上形成的剖面V字状的突起接触并将其向槽内拉入的缘。
而且,在卷束轴的端部,具有作为轴角位移机构固定在卷束轴上的杆、和对该杆施加使卷束轴角位移的力的压缩螺旋弹簧,卷束轴能够切换角位移的方向。
而且,在安装印版时,设置于卷束轴的缘以及安装在该卷束轴上的形成为钩状的板簧,使卷束轴向与印版的先行侧以及后行侧分离的方向角位移,将印版的先行侧钩住槽内壁面,将印版卷绕到印版滚筒上,之后,将后行侧插入槽内。接着,通过切换所述卷束轴的角位移的方向,设置于卷束轴的缘与形成于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上的突起接触,并且板簧的形成为钩状的部分钩住印版的后行侧的弯曲为钩状的部分,利用由压缩螺旋弹簧施加的使卷束轴角位移的力,将印版的先行侧向印版滚筒的槽内拉入,且将印版的后行侧向槽内拉入(牵引),从而将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
专利文献4所示的装置,在印版滚筒的周面开口的槽内的壁面上设有插入印版先行侧的、宽度比印版的厚度稍宽、与印版滚筒的轴心平行的细长槽,将印版先行侧折弯部插入该细长槽,从而该细长槽的槽壁成为防止印版先行侧折弯部上翘的面,并且印版后行侧的折弯部插入在印版滚筒的周面开口的槽内,将设置在该槽内的拉杆(角位移轴)的钩住印版后行侧的刚体的爪,钩住印版后行侧的弯曲部,使所述拉杆角位移,将所述印版后行侧的弯曲部向印版滚筒槽内拉入,通过施加在拉杆上的弹簧力将其压在所述上翘防止面的里面、即作为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周面开口的槽内的壁面的按压面上,从而将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
但是,即便在上述专利文献2至4所公开的装置中,仍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以及3所示的现有的印版安装装置中,通过轴角位移机构所具有的弹簧,施加使角位移轴向规定的朝向角位移的力。而且,利用使角位移轴向规定的朝向角位移的力,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在角位移轴上所设置的板簧牵引印版的后行侧,并且将先行侧压到槽内壁面上,在专利文献3中通过在角位移轴上所设置的板簧牵引印版的后行侧,并且通过在角位移轴上所设置的缘也将先行侧向槽内拉入。
根据所述构成,由轴角位移机构所具有的弹簧施加的使角位移轴角位移的力,分为用于牵引印版的后行侧的力、和用于将先行侧压至壁面或者拉入的力这两方,所以需要成为作用于印版的后行侧和先行侧的力的和的较大的力。
因此,轴角位移机构变得大型,并且角位移轴必须变得较粗,使得角位移轴不会由于轴角位移机构对角位移轴所施加的使角位移轴角位移的力而扭曲变形。
在专利文献4中,插入印版先行侧的细长槽,具有在印版滚筒主体直接形成的上翘防止面,但是由于插入印版先行侧的槽的宽度常常较窄,印版先行侧难以插入,而且如果油墨、纸粉进入细长槽内,则会堵塞槽内,印版先行侧恐怕不能完全进入槽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的情况而作出的,提供一种印版安装装置,其在印刷过程中形成在印版的先行侧的折弯部的角度不会变大地展开弯曲,因此不会发生印版偏移,并且钩住印版的先行侧的作业容易进行,另外油墨、纸粉等不会堵塞壁面和相对面之间,而且只要对牵引机构施加牵引印版后行侧所需的必要的角位移的力即可,能够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印版安装装置,
在印版滚筒上以在印版滚筒的周面具有开口部且与印版滚筒的轴心平行的方式设置有槽,在该槽的朝向印版滚筒旋转方向的一侧即先行侧开口缘的内侧,设有相对于印版滚筒的周面的切线倾斜成锐角角度的壁面,将以与该先行侧开口缘的角度相同的弯曲角度折弯形成的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钩接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先行侧开口缘上,并且将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钩住设置在所述槽内的牵引机构,使该牵引机构向牵引所述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的方向角位移,从而将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其中,
在牵引机构上设有与设置在所述先行侧开口缘的内侧的壁面相对的相对面;
所述相对面被设置成,在所述牵引机构牵引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与从所述牵引机构的角位移轴心引向所述壁面的垂线大致垂直的位置,与壁面隔开比印版的厚度稍大的间隔地相对。
而且,在所述印版安装装置中,能够调整设置在牵引机构上的相对面的与先行侧开口缘内侧的壁面的相对间隔。
根据所述构成的本发明,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1)即便在印刷中作用有使印版向印版滚筒的旋转方向后方滑动的力,由于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与设置在牵引机构上的相对面接触,该先行侧折弯部只能极小地离开形成在印版滚筒的槽的先行侧开口缘的内侧的壁面,所以没有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以变大的方式展开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由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的变形所引发的印版偏移。
(2)另外,在通过进行角位移牵引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的牵引机构上设置所述相对面,从而在进行将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钩住在印版滚筒的槽的先行侧开口缘的作业的时候,能够使所述牵引机构向相反方向角位移,使所述相对面从先行侧开口缘内侧的壁面较远地离开。由此,在安装印版时,容易进行将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钩住印版滚筒的槽的先行侧开口缘的作业,另外,也不会有油墨、纸粉等堵塞壁面与相对面之间的可能性。
(3)而且,承受印刷过程中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从壁面离开的方向的变形的相对面,设置在与从牵引机构的角位移轴心引至所述壁面的垂线大致垂直的位置,由此,从先行侧折弯部作用于相对面的力朝向牵引机构的角位移轴心作用,而且经由牵引机构由印版滚筒的槽的内面承受,所以即便由相对面承受使所述先行侧折弯部从所述壁面离开的力,在牵引机构上也几乎不会产生引发角位移的转矩载荷。由此,只要仅对牵引机构施加牵引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所需的进行角位移的力即可,能够减小该牵引机构在印版安装时的进行角位移的力。而且,牵引机构只要具有相对于牵引所述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所需的必要的角位移力不发生扭曲变形的强度即可,从而能够使印版安装装置整体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印版安装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中牵引机构解除了对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的钩接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1的要部的作用说明图。
图4是表示牵引机构和轴角位移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剖切表示轴角位移机构和牵引机构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印版安装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从里侧观察胶版轮转印刷所使用的印版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附近的滚筒排列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沿与印版滚筒的轴呈直角的剖面表示该发明所涉及的印版安装装置的要部且安装有印版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在图1中印版安装装置的牵引机构解除了对印版的后行侧的钩接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1的要部的作用说明图。图4是表示牵引机构和轴位移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另外,在这些图中,对具有与参照图5至图8所说明的现有装置相同的功能、形态的部件附加相同的符号。
在印版20的印版先行侧21形成有以锐角的弯曲角度α度向里面侧折弯的先行侧折弯部22。另外,在印版后行侧23形成有后行侧折弯部24,其以钝角向里面侧折弯,而且在其前端部附近以剖面V字状地向里面侧折弯,并钩在后述的爪33上。
另外,上述各折弯部22、24的折线部,为了在弯曲加工时以及印刷中不会在版材上发生龟裂,而将折线部的内侧形成为半径r适度的曲面。而且,在印版20的两折弯部22、24上,为了将印版定位在印版滚筒A的轴方向规定的位置上,与图7所示的现有印版同样,设有与销嵌合的切口部25、26。
另一方面,在印版滚筒A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该印版滚筒A的轴心平行且在周面上有开口部10的槽1。槽1是内径f适宜的大致圆筒形的空间,所述该槽1的开口部10的开口宽度g比内径f窄。而且,设有从开口部10的朝向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的一侧即先行侧开口缘11切掉槽1的圆筒面的一部分而成为平面状的壁面12,该壁面12在先行侧开口缘11处相对于印版滚筒A的周面的切线呈锐角角度α度。而且,壁面12和印版滚筒A的周面的棱部形成为,成为与所述印版20的折线部R的内侧曲面的半径r相等的半径r的圆弧表面,这些构成与图5、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构成相同。
在所述槽1的圆筒形空间中,插入能够角位移且与圆筒形空间内面之间的间隙最小的圆柱形状的角位移轴30。而且,在该角位移轴30的直径方向两侧在轴方向上形成有与轴平行地切去而得的两个切口平面31、32,角位移轴30的具有切口的一方的直径方向的厚度比开口部10的开口宽度g窄,从而使得角位移轴30能够从该开口部10插入槽1内。
在作为所述角位移轴30的一方的切口平面的、与槽1的开口部10相对的一方的切口平面31上,通过螺栓43安装有可钩接于安装在印版滚筒A上的所述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V字状部的钩接部件即爪33,在另一方的切口平面即与所述开口部10相反侧的切口平面32上,通过螺栓36将用于补足角位移轴30的圆周面使角位移轴30在槽1内的旋转变得顺畅的导向块35安装到角位移轴30的纵方向的适宜位置(遍及全长,或多处)。于是,由所述角位移轴30和爪33构成牵引机构3。
在构成所述牵引机构3的角位移轴30的与槽1的开口部10侧相对的切口平面31侧,利用安装所述爪33的螺栓42共同紧固安装具有与槽1的壁面12相对的相对面41的印版偏移防止块40。
所述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在角位移轴30通过所述爪33牵引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而处于平衡状态的角位移相位时,如图3所示,在与从角位移轴30的轴心P引向壁面12的垂线V大致垂直相交的位置,与所述壁面12隔着比印版20的厚度稍大的规定的间隔t而相对。
如图4所示,除去销对应部42和用于向角位移轴30的切口平面31安装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螺栓43的紧固部,遍及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的整个长度设有所述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所述销对应部42用于避免与为了将印版20定位于印版滚筒A的轴方向规定位置而嵌合于切口部25的设在槽1内的没有图示的销干涉,该切口部25如图7所示设置在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上。而且,除去销对应部34而遍及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整个长度设有所述爪33。所述销对应部34用于避免与设置在所述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上的所述印版20的切口部26相嵌合的、设在槽1内的没有图示的销干涉。
另外,相对面41的宽度为这样的宽度:在角位移轴30角位移的范围内、即在从图2所示的角位移轴30的角位移相位(牵引机构3的爪33能够解除对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钩接的状态下的角位移轴30的角位移相位)到图3中点划线所示的角位移轴30’的角位移相位(在牵引机构3牵引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而得到平衡状态的范围内角位移轴30最大角位移的角位移相位)为止的角位移范围内,相对面4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各边41a、41b不与钩在先行侧开口缘11上的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的表面接触,或者即便相接触也只限于不妨碍角位移轴30的角位移的轻微接触。
角位移轴30,至少其轴方向一端部相比印版滚筒A的侧面突出至外部,在该突出部上,设有例如与图5所示的现有装置相同的轴角位移机构5,如图4所示与角位移轴30相连使牵引机构3角位移。
轴角位移机构5,具备:固定在相比印版滚筒A的侧面向印版滚筒外部突出的角位移轴30(在图5中为60)上的环51;一端安装在该环51上的弹簧材料制的平板状的杆52;和固定杆52的钩件55。
在将印版20卷绕到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之后,操作杆52从图5的杆位置a(开始位置)到杆位置b(关闭位置),从而爪33(图5中为61)钩接后行侧折弯部24,将杆52进而弯曲下压直到图5的杆位置c,在设在杆52上的方孔53中钩住能够以轴54为中心摆动的钩件55的颚部6从而固定杆52。于是,杆52从杆位置b弯曲至杆位置c所蓄积的力经由环51、角位移轴(在图5中为60)对爪33(在图5中为61)施加将所述后行侧折弯部24向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牵引的力,该牵引力和作用于印版20的张力成为平衡状态。
接着,对于将印版20安装到印版滚筒A的周围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使印版滚筒A旋转,在使设置在其周面的开口部10到达规定的印版安装位置时停止印版滚筒A。接着,以轴54为中心在图5中使钩件55向左旋转方向摆动,将钩在轴角位移机构5的杆52的方孔53中的钩件55的颚部56松开,使杆52从图5的杆位置c角位移至杆位置a。
于是,角位移轴30,在图1中向逆时针方向角位移,变为图2所示的角位移相位(牵引机构3的爪33解除钩住后行侧折弯部24的状态),所以将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钩住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此时,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位于较远地离开壁面12的位置,所以先行侧折弯部22能够容易地钩住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
因为先行侧折弯部22的弯曲角度、和壁面12在先行侧开口缘11与印版滚筒A的周面的切线所成的角度皆为α度,所以如果先行侧折弯部22的折线部R与先行侧开口缘11一致,则先行侧折弯部22的里面与壁面12接触。进而,因为所述先行侧折弯部22的折线部R的内侧曲面的半径r等于所述先行侧开口缘11的棱部的圆弧表面的半径r,所以折线部R的内面与先行侧开口缘11的棱部表面也接触。
接着,一边使印版滚筒A向印刷方向、即图2中箭头F的方向缓缓旋转,一边将印版20卷绕到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在印版滚筒A转过一周、开口部10再次位于规定的印版安装位置时使印版滚筒A停止。
将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插入开口部10内,旋转操作所述轴角位移机构5的杆52从图5的杆位置a到杆位置b,由此使角位移轴30角位移(在图2中为顺时针),通过钩33钩住后行侧折弯部24的V字状部,将杆52进而弯曲下压至图5的杆位置c,在设置在杆52上的方孔53内钩住能够以轴54中心摆动的钩件55的颚部56、固定杆52。由此,杆52从杆位置b弯曲至杆位置c所蓄积的力经由环51、角位移轴30对爪33附加将所述后行侧折弯部24向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牵引的力,该牵引力和作用于印版20的张力成为平衡状态,这样将印版20安装到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
在此,操作杆52从图5的杆位置a到杆位置b再到杆位置c,爪33钩住后行侧折弯部24的V字状部、施加牵引力,到此为止,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不与接触地钩住壁面12的先行侧折弯部22的表面接触,或者即便接触也是轻微的接触,所以没有阻碍角位移轴30的角位移。而且,在将印版20安装到印版滚筒A上之后、开始印刷之前,在如图8所示的状态下,在印版滚筒A旋转数周的期间通过橡皮印版滚筒B捋紧,使印版20充分地与印版滚筒A的表面密合,与刚刚安装印版20后没有充分地与印版滚筒A的表面密合的时候相比,印版后行侧23向印版滚筒旋转方向后方稍微移动,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该相对面41也不妨碍:设置在角移位轴60上的爪33,紧随着由于施加于印版20的后行侧23的后行侧折弯部24上的牵引力而和印版后行侧23一起移动的后行侧折弯部24移动。因此,将印版20密合安装到印版滚筒A的表面。
关于将印版20从印版滚筒A的周面取下的步骤,可通过进行所述安装步骤的相反过程而实现,所以在此省略说明。
接着,对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伴随着印版滚筒A的旋转在安装到印版滚筒A上的印版20上,如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所说明那样,在圆周方向上作用有要向印版20的旋转方向后方、即箭头F的相反方向滑动的力。
即便在所述要滑动的力达到某一程度以上的情况下,根据该发明,在将印版20安装到印版滚筒A上的状态下、即安装在角位移轴30上的爪33牵引后行侧折弯部24、处于成为平衡状态的角位移轴30的角位移相位时,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相对于壁面12隔开规定的间隔t(详情后述)而相对。
因此,即便与壁面12相接触的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的里面,如在背景技术所说明的那样,在由先行侧开口缘11的前端所承受的作用于该印版20的向印版滚筒旋转方向后方滑动的力的反力的作用下被压退,要从接触的印版滚筒A的壁面12离开,由于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与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相对,所以该先行侧折弯部22的里面只能极小地从壁面12离开。
即,在图1中,不会由于以先行侧开口缘11的前端为支点展开先行侧折弯部22,而在印版20的折线部R的半径r的内侧曲面的中心和先行侧开口缘11的棱部的半径r的圆弧表面的中心之间产生偏移,所以在密合的印版20的折线部R的内面和先行侧开口缘11的前端的圆弧表面之间保持有抵抗使所述印版20滑动的力的摩擦力,印版20不会在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向其旋转方向后方偏移。
另外,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相对壁面12隔开的规定间隔t比印版20的厚度稍宽,从而如将印版20安装到印版滚筒A的周面上的步骤说明的那样,从图2所示的爪33解除对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牵引的角位移相位到图1所示的牵引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状态、进而到图3的点划线所示的爪33’能够牵引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最大角位移位置为止,能够无障碍地使角位移轴30进行角位移。
另外,图3中的角度β度,是由从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上的棱部的剖面半径r的圆弧的中心引至所述圆弧的两端点的两根直线所夹的角度,该角度β成为印版20的先行侧折弯部22的接触面相对于印版滚筒A的先行侧开口缘11的角度范围。该接触范围角度β度,相对所述角度α度成补角的关系。于是,当如前所述先行侧折弯部22以先行侧开口缘11为支点从壁面12离开例如1度时,先行侧折弯部22所成的弯曲角度α度增加1度,因此此时的接触范围角度β度减少1度。即,弯曲角度α度增加1度变为46度,则接触范围角度β度变为134度,减少了1度。该1度的角度的减少,为β度即134度的0.74%。
根据该申请人的测试,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使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相对,使得在开口部10的先行侧开口缘11的角度α度为45度时先行侧折弯部22以先行侧开口缘11为支点从壁面12离开的角度在1度以内,由此,得到极为有效的印版偏移防止效果。
换言之,在图3中,确定间隔t以使相对面41在下述位置相对,即,若处于该位置,则作为密合的印版20的折线部R的内侧的曲面与先行侧开口缘11的前端的圆弧表面接触范围的角度、也同样是弯曲角度α度的补角的接触范围角度β度的减少在接触范围角度β度的0.74%以内,由此,能够防止印版20向印版滚筒A的旋转方向后方滑动,并且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不会妨碍在印版20的安装初期中伴随着提高与印版滚筒A的周面的密合程度、牵引机构3向牵引方向进行的角位移。
另外,印版20的两折弯部22、24的折线位置,在一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内被加工,在牵引机构3牵引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而变为平衡状态时,通过安装的印版20,钩住后行侧折弯部24的爪33的位置,在所述印版20的后行侧折弯部24的折线位置的尺寸公差的范围内成为不同的位置。
根据上述理由,牵引机构3牵引后行侧折弯部24而变为平衡状态时的角位移轴30的角位移相位有一定的范围,安装在角位移轴30上的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相对于壁面12的角度也具有一定的范围。
此时,优选,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位于与从角位移轴30的轴心p引至壁面12的垂线V垂直相交的位置。但根据该申请人的测试,确认只要相对面41位于与从角位移轴30的轴心p引至壁面12的垂线V在90度±3.5度的范围相交的位置,效果就没有变化。这就覆盖了该实施方式的印版20的折线位置的加工尺寸公差的范围。
另外,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位于与从角位移轴30的轴心p引至壁面12的垂线V大致垂直相交的位置,所以作用在相对面41上的使先行侧折弯部22从壁面12离开的力作用于朝向角位移轴30的轴心p的方向,并经由角位移轴30的周面由槽1的周面承受,所以在使先行侧折弯部22从壁面12离开的力作用于相对面41上时,在角位移轴30上几乎不产生引发角位移的转矩载荷。换言之,没有必要为了抑制作用于相对面41的使先行侧折弯部22从壁面12离开的力,而对角位移轴30施加使其角位移的力。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例如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相对面41,只要具有在承受使先行侧折弯部22从壁面12离开的力时分散承受使从所述壁面12离开的力那样的形状以及面积、使得平面状的先行侧折弯部22不会因与相对面41接触而挠曲变形即可,不限定于图示的平面形状,可以是连续的面也可以是分割为多个的面,可以是平滑面也可以是粗糙面、凹凸面。
另外,在将印版偏移防止块40安装到角位移轴30上的螺栓43部分上,印版偏移防止块40,其安装位置能够在相对角位移轴30的切口平面31平行且与角位移轴30的中心线成直角的方向上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例如只要将印版偏移防止块40的螺栓42的安装孔在所述调整方向上设为较大即可实现。由此,能够根据印版20的厚度的变化最适当地调整间隔t。
另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印版偏移防止块40与爪33重合通过螺栓43以共同紧固状一体地安装于角位移轴30的构成,但还可以对爪33和印版偏移防止块40双方使用各自的螺栓分别安装到角位移轴30的切口平面31上。
而且,角位移轴30的剖面形状也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形状,还可以是爪33和印版偏移防止块40以及导向块35的任意一方或者全体与角位移轴30成为一体。此时,因为角位移轴30不能从开口部10插入,所以从轴方向插入槽1内。

Claims (2)

1.一种印版安装装置,在印版滚筒上以在印版滚筒的周面具有开口部且与印版滚筒的轴心平行的方式设置有槽,在该槽的朝向印版滚筒旋转方向的一侧即先行侧开口缘的内侧,设有相对于印版滚筒的周面的切线倾斜成锐角角度的壁面,将以与该先行侧开口缘的角度相同的弯曲角度折弯形成的印版的先行侧折弯部钩接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先行侧开口缘上,并且将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钩接在设置于所述槽内的牵引机构上,使该牵引机构向牵引所述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的方向角位移,从而将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其特征在于,
在牵引机构上设有与设置在所述先行侧开口缘的内侧的壁面相对的相对面;
所述相对面被设置成,在所述牵引机构牵引印版的后行侧折弯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与从所述牵引机构的角位移轴心引向所述壁面的垂线大致垂直的位置,与壁面隔开比印版的厚度稍大的间隔地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调整设置在牵引机构上的相对面的与先行侧开口缘内侧的壁面之间的相对间隔。
CN2008100993358A 2007-07-24 2008-05-21 印版安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2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1692/2007 2007-07-24
JP2007191692A JP2009023313A (ja) 2007-07-24 2007-07-24 刷版装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2957A true CN101352957A (zh) 2009-01-28
CN101352957B CN101352957B (zh) 2012-02-29

Family

ID=4030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933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2957B (zh) 2007-07-24 2008-05-21 印版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23313A (zh)
CN (1) CN10135295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9992A (zh) * 2011-03-03 2011-09-14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印版和印版的安装方法
CN103153622A (zh) * 2010-10-06 2013-06-12 昭和铝罐株式会社 版装配装置以及印刷用版拆装方法
CN103381702A (zh) * 2012-01-27 2013-11-06 高斯国际公司 将印刷印版装载在胶印旋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的装置
CN103648780A (zh) * 2011-06-30 2014-03-19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在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和配准印刷版的方法
CN105291580A (zh) * 2015-11-25 2016-02-03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的自动换版装置
CN108081746A (zh) * 2017-12-21 2018-05-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印刷用网版
CN112074409A (zh) * 2017-12-18 2020-12-11 赛康印前公众有限公司 用于在滚筒上固定和处理柔性板的方法及柔性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0863B2 (ja) * 2009-04-24 2014-05-21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用版の装着装置、印刷機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14030289B (zh) * 2021-11-05 2023-04-18 江苏富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印刷机多用挂版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8784A (en) * 1971-07-12 1975-04-22 Printing Equipment Ab Method of fastening a printing plate on a cylinder in a printing press and device for said fastening
US4036133A (en) * 1975-12-12 1977-07-19 K & F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Printing plate clamping assembly
DE19537420C1 (de) * 1995-10-07 1997-03-13 Koenig & Bauer Albert Ag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und Spannen von Druckplatten mit abgekanteten Enden
DE10241284B3 (de) * 2002-09-06 2004-03-18 Koenig & Bauer Ag Klemmvorrichtung für eine Druckplatt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3622A (zh) * 2010-10-06 2013-06-12 昭和铝罐株式会社 版装配装置以及印刷用版拆装方法
CN102179992A (zh) * 2011-03-03 2011-09-14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印版和印版的安装方法
CN103648780A (zh) * 2011-06-30 2014-03-19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在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和配准印刷版的方法
CN103648780B (zh) * 2011-06-30 2015-10-14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在多色胶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和配准印刷版的方法
CN103381702A (zh) * 2012-01-27 2013-11-06 高斯国际公司 将印刷印版装载在胶印旋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的装置
CN105291580A (zh) * 2015-11-25 2016-02-03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的自动换版装置
CN112074409A (zh) * 2017-12-18 2020-12-11 赛康印前公众有限公司 用于在滚筒上固定和处理柔性板的方法及柔性板
CN112074409B (zh) * 2017-12-18 2022-07-29 赛康印前公众有限公司 用于在滚筒上固定和处理柔性板的方法及柔性板
US11535028B2 (en) 2017-12-18 2022-12-27 Xeikon Prepress N.V. Method for fixing and treating a flexible plate on a drum and flexible plate
CN108081746A (zh) * 2017-12-21 2018-05-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印刷用网版
CN108081746B (zh) * 2017-12-21 2019-12-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印刷用网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2957B (zh) 2012-02-29
JP2009023313A (ja) 200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2957B (zh) 印版安装装置
EP1454745A2 (de) Druckwerk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GB2074548A (en) Separating sheets from piles
CN102837503A (zh) 热敏打印机
US4304182A (en) No-lock printing plate assembly using flexible plates
EP1378356B1 (en)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 cylinder
US2008015621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printing plate change on a plate cylinder of a printing press
US4214530A (en) Metal printing plate
CN101198471B (zh) 保持装置
JPH082638B2 (ja) 枚葉印刷機における画像調整装置
US7357079B2 (en) Printing group of a printing unit, consisting of two printing groups placed vertically above each other in a printing machine
DE60007245T2 (de) Schablonendruckmaschine.
EP1483117A2 (de)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einer bespannung auf einem druckwerkzylinder
AU754222B2 (en) Selective flexographic printing with movable anilox roll
EP1688251A2 (de)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US5511892A (en) Thermal printer platen with relieved ends
EP1172207B1 (en) Blanket cylinder providing for ready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of a blanket
US7150223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alignment or mounting of a covering applied to a cylinder in a printing machine
WO2000064683A1 (en) Feed mechanism for wide format flexible substrates
EP1122401A3 (de) Rollvorhang
CN211222630U (zh) 一种纸筒定位锁紧系统
EP1531995B1 (de) Vorrichtung zum führen eines aufzugs an einen 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2012207101A1 (de) Plattenzylinder
DE102004013963A1 (de) Drucker
DE102012207109B3 (de) Verfahren zum Anordnen einer Druckform auf einen Plattenzylin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