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4665A -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4665A
CN101344665A CN 200810133056 CN200810133056A CN101344665A CN 101344665 A CN101344665 A CN 101344665A CN 200810133056 CN200810133056 CN 200810133056 CN 200810133056 A CN200810133056 A CN 200810133056A CN 101344665 A CN101344665 A CN 101344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play body
display device
display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330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4665B (zh
Inventor
山田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805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9459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44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4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4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4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内形成有将来自发光层(15)的出射光反射到观察侧的光反射层(11)。外装体(40)具有按照显示区域(A1)位于内侧的方式形成的开口部(42),并且具有边缘区域(A2),该边缘区域(A2)包含位于显示体(D)的周缘(Q2)的外侧的部分。防反射板(60)包含圆偏光板(64),其用于抑制从观察侧入射而在光反射层(11)或边缘区域(A2)反射的外部光向观察侧射出。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发光层和液晶层等电光层显示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使在电光层背面侧形成的反射层所反射的反射光向观察侧射出以此用于显示的显示体,存在着从观察侧入射到显示体的外部光在反射层被反射,向观察侧射出,使显示体的观察侧的景色与本来的图像重叠(映入背景)的问题。在特开平8-321381号公报和特开平9-127885号公报中,公开了利用配置在电光层的观察侧的圆偏光板来抑制映入背景的技术。
对于显示体,人们不断要求其大画面。但是,为了实现显示体的大型化,需要解决例如制造成本的增大和成品率的低下、以及驱动电路的大型化和消耗电力的增加等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不需要使显示体大型化即可在外观上扩大显示区域的面积。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有:显示体,其在显示区域内形成有将来自电光层的出射光反射到观察侧的光反射层;板状的外装体,其具有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含位于显示体的周缘外侧的部分;以及防反射板,其为连续地覆盖在整个显示区域和边缘区域上两者的板材,用于抑制从观察侧入射而在光反射层或边缘区域被反射的外部光向观察侧射出。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防反射板在整个显示区域和边缘区域上连续,所以显示体与外装体的边界不明显。因此,无须使显示体大型化即可扩大外观上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被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第1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外装体的边缘区域的光学特性与显示体(在使全部像素为不发光的情况下)的显示区域的光学特性实质上是一致(大致一致)的。更具体讲,在测定光的波长为500nm以上、600nm以下的范围内时,通过防反射板对外装体的边缘区域照射了测定光时的反射率(%)、与通过防反射板对显示体的显示区域照射了测定光时的反射率(%)的在相同波长下的差值(例如是图4的差值Δ)的最大值,为3%以下。根据本方式,能够使显示体与外装体的边界不非常明显。
在第1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外装体是按照显示体的显示区域位于内周缘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了开口部的框状部件。并且,显示体具有对各个像素的间隙进行遮光的遮光层,遮光层的外周缘位于外装体的内周缘的外侧。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遮光层的外周缘位于外装体的内周缘的外侧,所以与外装体的内周缘与遮光层的外周缘之间有间隙(例如图5的区域GB)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显示体与外装体的边界更不明显。
在第1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外装体与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接合,防反射板与外装体的观察侧的表面接合。在本方式中,由于防反射板与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分离,所以可抑制从显示体向防反射板的热传导。因此,可抑制因加热导致的防反射板的劣化。但是在防反射板与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分离的结构中,在显示体的观察侧表面和防反射板的背面侧的表面产生光反射。因此,第1方式的具体例的显示装置具有形成在防反射板的与显示体的对置面、和显示体的与防反射板的对置面的至少一方上的AR(Anti Reflection)覆盖层。而且,其他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填充在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与防反射板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透光性填充材料。根据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具有可抑制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和防反射板的背面侧的表面上的反射的优点。
在第1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外装体是被配置在显示体的背面侧的板状部件。根据本方式,具有容易进行外装体与显示体的接合,并且由外装体增强了显示体的机械强度的优点。
在第1方式的其他具体例中,在防反射板的与显示体的对置面上,形成有遮光性的特性调整层,该遮光性的特性调整层包含位于显示区域外侧的部分(例如图13和图14的特性调整层80)。根据上述的方式,即使在外装体的边缘区域的光学特性与显示体的显示区域的光学特性不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特性调整层与显示体的显示区域的光学特性一致,使显示体的周缘(显示区域与特性调整层的边界)不明显。在更具体的方式中,特性调整层包含在防反射板的背面侧的表面上形成的第1层和在第1层的表面上形成的第2层,在第2层上形成多个开口。根据上述的方式,通过适宜选定第2层的各个开口的方式和分布(总数和粗密),可调整特性调整层的光学特性。另外,在以可充分透过来自显示体的出射光的程度的充够薄的膜厚形成第1层和第2层的一方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在防反射板中的显示区域的外侧和内侧的双方(防反射板中的与显示体的对置面的全区域)上形成了该层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体,其在各个显示区域内形成有将来自电光层的出射光反射到观察侧的光反射层;板状的外装体,其具有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含位于各个显示体的周缘外侧的部分;和防反射板,其为连续地覆盖整个多个显示体的显示区域和边缘区域两者的板材,用于抑制从观察侧入射而在各个显示体的光反射层或边缘区域被反射的外部光向观察侧射出。在上述的结构中,由于防反射板在多个显示区域和边缘区域上连续,所以各个显示体与外装体的边界不明显。因此,无须使各个显示体大型化即可扩大视觉上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被采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第2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多个显示体被相互分离配置,外装体包含位于相邻的各个显示体的间隙内的部分(例如图9的部分A2b)。根据上述的结构,在使相邻的各个显示体与两者间的外装体的边界不明显的情况下,通过使各个显示体相互分离,可在视觉上进一步扩大显示区域的面积。
在第2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在测定光的波长为500nm以上、600nm以下的范围内时,通过防反射板对外装体的边缘区域照射了测定光时的反射率(%)、与通过防反射板对各个显示体的显示区域照射了测定光时的反射率(%)的在相同波长下的差值的最大值,为3%以下。根据本方式,能够使各个显示体与外装体的边界特别不明显。
在第2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外装体是按照各个显示体的显示区域位于内周缘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了多个开口部的板材。并且,显示体具有对各个像素的间隙进行遮光的遮光层,遮光层的外周缘位于外装体的内周缘的外侧。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遮光层的外周缘位于外装体的内周缘的外侧,所以与外装体的内周缘与遮光层的外周缘之间有间隙(例如图5的区域GB)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显示体与外装体的边界更不明显。
在第2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外装体与多个显示体的各个观察侧的表面接合,防反射板与外装体的观察侧的表面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防反射板与各个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分离,所以可抑制从显示体向防反射板的热传导。因此,可抑制因加热导致的防反射板的劣化。但是,在防反射板与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分离的结构中,在各个显示体的观察侧表面和防反射板的背面侧的表面产生光反射。因此,第2实施方式的具体例的显示装置具有形成在防反射板的与显示体的对置面、和各个显示体的与防反射板的对置面的至少一方上的AR(Anti Reflection)覆盖层。而且,其他方式的显示装置具有填充在各个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与防反射板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透光性的填充材料。根据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具有可抑制各个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和防反射板的背面侧的表面上的反射的优点。
在第2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具体例中,外装体是被配置在多个显示体的背面侧的板状部件。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容易进行外装体与多个显示体的接合,并且由外装体增强了各个显示体的机械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各个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的各部的光学特性的曲线图。
图5是其他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的显示装置的各个要素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8是从图7中的VIIIa-VIIIa线或VIIIb-VIIIb线观察的剖面图。
图9是从图7中的VX-VX线观察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4是第6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5是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6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7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8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方式(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方式(移动电话机)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方式(移动信息终端)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方式(车载仪器)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被赋予了相同符号的各个要素,除了有特殊说明的情况,其作用和功能相同。
<A: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A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显示装置100A的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装置100A是叠层了显示体D、外装体40、和防反射板60的平面型构造体。显示体D利用在显示区域A1内面状排列配置的多个像素P来显示各种图像。
如图2所示,显示体D具有利用透光性粘接层25接合的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第2基板20位于第1基板10的观察侧(即观看显示体D的显示图像的观察者一侧)。在第1基板10的与第2基板20对置的面上,相互分离地形成与各个像素P对应的多个光反射层11。各个光反射层11是用反光性的材料形成的膜体。另外,光反射层11也可以采用在显示区域A1的整个区域连续的结构。
在第1基板10的表面上形成覆盖各个光反射层11的透光性的绝缘层12。在绝缘层12的表面上,相互分离地形成与各个像素对应的多个第1电极14。各个第1电极14是用以ITO(Indium Tin Oxide)为代表的透光性导电材料形成的电极。如图2所示,从与第1基板10垂直的方向观察,光反射层11与第1电极重叠。
在绝缘层12的表面上形成隔壁层(储格层)13。隔壁层13是具有把第1基板10表面上的空间按照每个像素P进行分隔的形状(栅格状)的绝缘层。在被隔壁层13的内周面所包围的以第1电极14为底面的空间内,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材料形成发光层15。隔壁层13和发光层15被第2电极16覆盖。第2电极16是在整个多个像素P上连续的透光性导电膜。发光层15发出与从第1电极14(阳极)和第2电极1(阴极)提供的电能对应的光量的白色光。通过使从发光层15向观察侧发出的出射光和光反射层11中的反射光通过第2电极16出射到观察侧,来显示各种图像。第1基板10上的各个要素由透光性密封体17密封。
第2基板20是在与第1基板10的对置面上形成了遮光层21和多个着色层22(22R、22G、22B)的透光性的板材。遮光层21形成为在与各个像素P对应的区域(第1电极14和光反射层11重叠的区域)开口的栅格状,对各个像素P的间隙进行遮光。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100A的各个要素的平面关系的示意图。但在图3中省略了防反射板60的图示。如图2和图3所示,遮光层21的外姓尺寸比显示区域A1大。因此,遮光层21的外周缘Q1位于显示区域A1的外侧。
图2的各个着色层22是被着色了多个显示色(红色(22R)、绿色(22G)、蓝色(22B))的任意色的透光性膜体,其形成在遮光层21的各个开口的内侧。因此,多个着色层22在显示区域A1内呈面状排列。通过使来自发光层15的出射光在通过了各个着色层22后出射到观察侧,使观察者观察到彩色图像。
如图1和图2所示,外装体40是形成了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2的不透明的框状板材。外装体40通过两面胶带30被接合在显示体D的观察侧的表面(即第2基板20的观察侧的表面)上。作为外装体40,例如适合采用涂敷成黑色的铝制板材。
如图2和图3所示,外装体40的外形尺寸(外周缘R1的各边的尺寸)比显示体D的外形尺寸(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的各边尺寸)大。外装体40和显示体D被固定成外装体40的外周缘R1位于显示体D(第1基板10或第2基板20)的周缘Q2的外侧。即,外装体40的观察侧的表面(以下称为“边缘区域”)A2包含位于显示体D的周缘Q2外侧的部分。另外,显示区域A1位于开口部42(外装体40的内周缘R2)的内侧,遮光层21的外周缘Q1位于开口部42(外装体40的内周缘R2)的外侧。
如图1和图2所示,防反射板60是形成为与外装体40的外周缘R1相一致的方式(尺寸和形状)的矩形形状的板材,其面积比显示体D的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大。如图2所示,防反射板60以使该防反射板60的周缘与外装体40的外周缘R1相一致的方式与边缘区域A2接合。因此,防反射板60在整个显示区域A1和边缘区域A2上连续,从而覆盖在外装体40的开口部42内露出的显示体D和外装体40的双方。如图2所示,在防反射板60的背面侧的表面与显示体D(第2基板20)的观察侧的表面之间,在开口部42的内侧区域,形成有相当于外装体40和两面胶带30的厚度的间隔的空间V。由于如上述那样防反射板60与显示体D隔着空间V分离,所以与防反射板60和显示体D紧密接合的结构相比,显示体D所产生的热不容易传导到防反射板60。因此,具有可抑制因加热造成的防反射板60(特别是圆偏光板64)的劣化的优点。
如图1和图2所示,防反射板60由支撑体62和圆偏光板64构成。支撑体62是用于增强圆偏光板64的机械强度的透光性的板材。作为支撑体62优选采用玻璃制或树脂制(例如环氧树脂和聚碳酸乙酯树脂)的基板。如图2所示,圆偏光板64由被粘贴在支撑体62的观察侧的表面上的相位差板641、和粘贴在相位差板641的表面上的偏光板642构成。因此,即使在外部光从观察侧入射到显示装置100A,并被光反射层11的表面和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反射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该反射光向观察侧射出。
图4是表示在从观察侧向显示装置100A的各部照射了具有规定光点直径的可视光(以下称为“测定光”)时,向观察侧出射的反射光的特性的曲线图。图4的横轴是测定光的波长(nm),纵轴是反射率(即,相对测定光的光量的反射光光量的比例(%))。
图4的特性C1是对除去了防反射板60的结构,在使全部像素P的发光层15完全不发光的条件下向显示区域A1内照射了测定光时的测定结果。另一方面,特性C2是对设置了防反射板60的本方式的结构,在使全部像素P的发光层15完全不发光的条件下通过防反射板60对显示区域A1内照射了测定光时的测定结果。通过把特性C1与特性C2进行对比可看出,通过防反射板60可充分抑制从观察侧向显示装置100A入射的入射光中的被显示体D的各个要素(特别是光反射层11)反射并出射到观察侧的光量。因此,可抑制背景的映入。
图4的特性C3是以设置了防反射板60的本方式的结构为基础,通过防反射板60向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照射了测定光时的测定结果。通过特性C2与特性C3的对比,可看出,在本方式中,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和显示体D的各个要素的光学特性被选定为使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中的光反射特性与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内的光反射特性实质上一致(大致一致)。更具体是,选定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和显示体D的各个要素的光学特性(更具体是材料和加工方法),以便在对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和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分别照射测定光,测定其反射光,并且计算出了在对各个区域的照射时对相同波长测定的反射率的差值Δ时,使在500nm以上6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R内的差值Δ的最大值在3%以下(最好是在1%以下)。例如,通过在板材的表面(边缘区域A2)上,涂敷具有相对事前对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内测定的反射率而满足以上条件的光学特性的涂料,来作成外装体4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方式中,以覆盖外装体40和显示体D双方的方式,设置在整个显示区域A1和边缘区域A2上连续的方式(尺寸和形状)的防反射板60。因此,不仅可抑制背景的映入,而且与不设置防反射板60的结构和防反射板60只与显示区域A1重叠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外装体40与显示体D的边界不明显。在本方式中,特别是由于选定外装体40和显示体D的特性,使边缘区域A2和显示区域A1的光反射特性(反射率)实质一致(大致一致),所以,使上述的效果特别显著。而且,通过使外装体40与显示体D的边界不明显,让使用者感觉到显示装置100A的显示区域好象连续到外装体40的外周缘R1附近(防反射板60的全区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使显示装置100A大型化,即可在外观上扩大显示区域的面积。
另外,由于在使显示区域A1全体发光的情况下使用者可感觉到显示区域A1与不发光的边缘区域A2的边界,所以,在外观上扩大显示区域的面积的效果,在显示发光层15不发光时的灰度显示的以黑色为背景,被显示物体位于显示区域A1中央部的图像(即,显示区域A1中的被显示物体以外的不发光区域的光学特性与边缘区域A2的光学特性相同的图像)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向显示区域A1内照射了测定光时的测定结果,以特性C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显示区域A1的外侧对外装体40的开口部42内侧的区域(存在遮光层21的区域)GA照射了测定光时的测定结果与特性C2大致相同。因此,也可以选定外装体40和显示体D的光学特性,使区域GA的光反射特性与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中的光反射特性实质一致(大体一致)。
另外,在图2的结构中,虽然遮光层21的外周缘Q1位于外装体40的开口部42的外侧,但也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那样使遮光层21的外周缘Q1位于外装体40的开口部42(内周缘R2)的内侧的结构。图4的特性C4是向图5的结构中的遮光层21的外周缘Q1与外装体40的内周缘R2之间的区域GB照射测定光并测定了反射率的结果。
由于在第1基板10中的区域GB内的区域形成有向显示区域A1内供给驱动信号和电源电位的布线(未图示),所以,区域GB的特性C4如图4所示,与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的特性C3和显示区域A1内的特性C2不同。因此,在图5的结构中,与排除了防反射板60的结构(特性C1)相比,虽然确实达到了外装体40与显示体D的边界不明显的效果,但如果与图2的结构相比,感觉到边界的可能性高。即,在图2的结构中,由于遮光层21的外周缘Q1位于外装体40的内周缘R2的外侧,所以,与图5的结构相比,具有使外装体40与显示体D的边界不明显的优点。
<B:第2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B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6所示,显示装置100B是在被相互分离配置在同一平面内的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上叠层了外装体40和防反射板60的平面型构造体。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各自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体D相同的结构,由被面状排列配置在显示区域A1内的多个像素P显示各种图像。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特别区别显示体DA与显示体DB的情况下,将两者共同表示为“显示体D”。
图7是表示显示装置100B的各个要素的平面关系的示意图。但在图7中省略了防反射板60的图示。另外,图8是从图7中的VIIIa-VIIIa线或VIIIb-VIIIb线观察的剖面图(即外装体40的周缘附近的剖面图),图9是从图7中的IX-IX线观察的剖面图(即显示体DA与显示体DB之间的间隙附近的剖面图)。如图7和图8所示,遮光层21的外形尺寸比显示区域A1大。因此,遮光层21的外周缘Q1位于显示区域A1的外侧。
如图6和图7所示,外装体40是形成了分别与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对应的2个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2的不透明的板材。外装体40通过两面胶带30被接合在各个显示体D的观察侧的表面(即,第2基板20的观察侧的表面)上。
如图7和图8所示,外装体40和各个显示体D被固定成使外装体40的外周缘R1位于各个显示体D的周缘Q2的外侧。因此,作为外装体40的观察侧的表面的边缘区域A2,如图8所示,包含位于各个显示体D的周缘Q2外侧的部分A2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相互分离,所以边缘区域A2如图9所示,包含位于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之间的间隙内的部分A2b。另外,如图7至图9所示,各个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位于与该显示体D对应的开口部42(外装体40的内周缘R2)的内侧,各个显示体D的遮光层21的外周缘Q1位于与该显示体D对应的开口部42(外装体40的内周缘R2)的外侧。
如图6和图8所示,防反射板60是形成为与外装体40的外周缘R1一致的方式(尺寸和形状)的矩形形状的板材,其面积比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的总面积大。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防反射板60由支撑体62和圆偏光板64构成。
防反射板60与边缘区域A2接合成使该防反射板60的周缘与外装体40的外周缘R1一致。因此,防反射板60,以覆盖从外装体40的各个开口部42露出的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以及外装体40的双方的状态,在整个各个显示区域A1和边缘区域A2上连续。如图8和图9所示,在防反射板60的背面侧的表面与各个显示体D的观察侧的表面之间存在空间V。因此,与防反射板60与显示体D紧密接合的结构相比,显示体D所产生的热不容易传导到防反射板60。即,具有可抑制因加热导致的圆偏光板64的劣化的优点。
参照图4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把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和显示体D的各个要素的光学特性选定为,使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中的光反射特性与各个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内的发光特性实质一致。进一步讲,选定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和显示体D的各个要素的光学特性(更详细地讲是材料和加工方法),以便在对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和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分别照射测定光,测定其反射光,并且计算出了在对各个区域的照射时对相同波长测定的反射率的差值Δ时,使在500nm以上6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R内的差值Δ的最大值在3%以下(最好是在1%以下)。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覆盖外装体40和显示体D双方的方式,设置具有在显示区域A1和边缘区域A2上连续的方式(尺寸和形状)的防反射板60。因此,不仅可抑制背景的映入,而且与不设置防反射板60的结构和防反射板60只与显示区域A1重叠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外装体40(部分A2a和部分A2b)与显示体D的边界不明显。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由于选定外装体40和显示体D的特性,使边缘区域A2和显示区域A1的光反射特性(反射率)实质一致(大致一致),所以,使上述的效果特别显著。而且,通过使外装体40与显示体D的边界不明显,使使用者感觉到显示装置100B的显示区域好象连续到外装体40的外周缘R1附近(防反射板60的全区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使显示装置100B大型化,即可在视觉上扩大显示区域的面积。
<C:第3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是把以第1实施方式为基础的结构作为示例,但第3实施方式至第6实施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具有多个显示体D(DA、DB)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B。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C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0所示,在显示装置100C的透光性要素中的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抑制该表面的反射的AR(Anti Reflection)覆盖层70(70A、70B、70C)。更具体地讲,在防反射板60(圆偏光板64)的观察侧表面上形成AR覆盖层70A,在防反射板60(支撑体62)的背面侧的表面上形成AR覆盖层70B,并且在显示体D(第2基板20)的观察侧表面上形成AR覆盖层70C。
在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由于防反射板60的背面侧的表面和显示体D的观察侧的表面与空气接触,所以该表面容易反射来自发光层15的出射光。而在本方式中,由于在防反射板60的背面侧的表面和显示体D的观察侧的表面上的反射被AR覆盖层70(70B、70C)所抑制,所以可提高来自发光层15的出射光的利用效率。而且,由于在防反射板60的观察侧的表面也形成有AR覆盖层70A,所以,具有可有效防止因该表面的反射导致的背景的映入的优点。
<D:第4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D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1所示,在由防反射板60(支撑体62)的背面侧的表面、显示体D(第2基板20)的观察侧的表面、和外装体40的开口部42的内周面所包围的空间V中,封入透光性填充材料75。填充材料75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填充材料75的折射率与支撑体62和第2基板20的至少一方的折射率相同。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在空间V中存在空气的结构相比,由于减小了空间V的内部与支撑体62或第2基板20的折射率差异,所以可抑制防反射板60的背面侧表面和显示体D的观察侧表面的光反射。因此,尽管是省略了第3实施方式中的AR覆盖层70B和70C的结构,也能够提高来自发光层15的出射光的利用效率。另外,也可以在图11的结构中设置图10的AR覆盖层70B、和70C。
<E:第5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B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装体40是被配置在显示体D的背面侧的板状部件。在外装体40上未形成开口部。显示体D(第1基板10)的背面侧的表面与外装体40的表面接合。外装体40的观察侧的表面中的显示体D的周缘Q2外侧的区域成为边缘区域A2。显示体D的遮光层21形成在第2基板20的全区域上。
防反射板60被设置成在整个边缘区域A2和显示区域A1上连续,并覆盖外装体40和显示体D。并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选定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和显示体D的各个要素的光学特性,使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中的光反射特性与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内的光反射特性大致一致。因此,本实施方式也可达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简化了外装体40与显示体D的接合作业,并且具有用外装体40增强了显示体D的机械强度的优点。另外,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E中追加第3实施方式的AR覆盖层70(70A、70B、70C)。
<F:第6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F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F具有在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A中追加了特性调整层80的结构。特性调整层80是覆盖防反射板60的背面侧表面(即,支撑体62中的与显示体D对向的面)中的位于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外侧的区域而形成的反光性(遮光性)膜体。特性调整层80使用分散了碳黑等黑色材料的树脂材料和铬等遮光性的金属材料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在防反射板60上涂敷黑色涂料来形成特性调整层80。
选定特性调整层80的加工方法、材料、和膜厚,使特性调整层80中的与防反射板60的接触面的光反射特性与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的光反射特性大致一致。即,形成特性调整层80,以使在对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和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与参照图4上述的条件同样地,照射500nm以上6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R内测定光时的特性调整层80的反射率与显示区域A1的反射率的差值Δ的最大值在3%以下(最好是在1%以下)。
由于如上述那样相对外装体40位于观察侧的特性调整层80的光学特性与显示区域A1一致,所以,即使在外装体40的边缘区域A2与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的光反射特性(反射率)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在外观上扩大显示区域的面积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可适用于难以使外装体40的光学特性与显示区域A1一致的情况(例如,外装体40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受到制约的情况)。换言之,由于放宽了对外装体40的要求光学条件,所以可廉价地制作外装体40。
另外,在图13中,举例说明了单层结构的特性调整层80,但也可以如图14所示那样,把特性调整层80构成多层层叠体的结构。图14的特性调整层80由第1层81和第2层82构成。第1层81是形成在防反射板60的背面侧表面(显示区域A1外侧的区域)上的反光性(遮光性)膜体。第2层82是层叠在第1层81上的遮光性膜体。第1层81和第2层82使用分散了碳黑等黑色材料的树脂材料、或铝和铬等遮光性金属材料等各种遮光性的材料中选择出的一类材料形成。例如,优选采用对第1层81使用铝和铬的一方形成,第2层82使用铝和铬的另一方形成的结构。如图14所示,在第2层82上形成多个开口821(图案化)。各个开口821在第2层82的面内呈均匀分布。例如,形成具有与显示体D的遮光层21相同图形的第2层82。
由于第1层81形成为具有充分薄的膜厚,所以特性调整层80中的与防反射板60接触面的光学特性不仅与第1层81的特性相关,而且还与第2层的特性相关。即,特性调整层80的光学特性根据在第2层82上形成的开口821的尺寸和分布(总数和粗密度)而变化。因此,通过适当调整形成在第2层82上的开口821的尺寸和分布,能够使特性调整层80的光反射特性在显示体D的显示区域A1中高精度一致(即,使特性调整层80与显示区域A1的交界不明显)。
另外,在图13和图14中,举例说明了在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A中追加了特性调整层80的情况,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图6至图12的结构(或后述的图15的结构)中追加特性调整层80的结构。
另外,在图14的示例中,只在显示区域A1外侧的区域形成了第1层81和第2层82,但在形成具有使来自显示体D的出射光可充分透过观察侧的程度的膜厚的第1层81的情况(例如作为第1层81而形成了充分薄的铝薄膜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防反射板60的背面侧表面的全区域形成第1层81。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第1层81的形成时不需要图案化。而且,也可以采用通过适宜选定图13中的特性调整层80的膜厚和图14中的第1层81和第2层82的至少一方的膜厚,来调整特性调整层80的光反射特性的方法。
<G:变形例>
对于以上的各个实施方式可以实施各种变形。具体的变形实施方式,例如有以下说明的变形例。另外,也可以从以下的示例中任意选择2个以上的方式进行组合。
(1)变形例1
外装体40的形式或位置不限于以上的示例。例如,也可以如图15所示那样,在外装体40上形成与显示体D的外形大致一致(或稍大)尺寸的开口部42,把显示体D配置在开口部42的内侧,使显示体D的侧端面与开口部42的内周面相对。并且,根据如图15所示那样使显示体D(第2基板20)的观察侧的表面和边缘区域A2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结构,具有能够容易且牢固地把防反射板60与外装体40和显示体D接合,并且,相应于省略了空间V的部分的大小,具有能够使显示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薄型化的优点。
(2)变形例2
如果在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或使用上能够单独地确保需要程度的圆偏光板64的机械强度,则也可以采用从防反射板60中省去支撑体62的结构。另外,为了防止因外力作用导致圆偏光板64的损伤,也可以在圆偏光板64的观察侧配置透光性板材。
(3)变形例3
第2实施方式中的多个显示体D(DA、DB)的方式(尺寸和形状)相同的结构,在本发明中不是必须的。即,各个显示体D的尺寸和形状也可以是按每个显示体D而相互不同。另外,在图6中,举例说明了多个显示体D相互分离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各个显示体D呈无间隙配置的结构(例如,显示体DA的侧端面与显示体DB的侧端面接触的结构)。但各个显示体D被相互分离配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与各个显示体D相互接触的结构相比,具有可容易扩大外观上的显示区域的面积的优点、和能够以高自由度选定各个显示体D的配置方式(例如位置)的优点。
(4)变形例4
第2实施方式中的多个显示体D的配置方式是任意的。以下举例说明各个显示体D的具体配置方式。根据以下的示例,可看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由于排列配置有多个显示体D,所以与只利用一个显示体D的结构相比,可提高显示装置100在外观上的设计自由度。图16至图18所示的结构特别适合于例如在各种商店中进行商品图像的显示。
构成显示装置100的显示体D的个数是任意的。例如,如图16所示,可采用把5个显示体D排列成大致十字形状的结构。把外装体40(在图16中省略了图示)和防反射板60形成为覆盖全部显示体D的适宜的形状。
多个显示体D没有必要平行配置。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以采用沿着建筑物等构造体(柱体35)的壁面曲面状配置多个显示体D的结构。图17的显示装置100具有在圆柱状柱体35的侧面沿着圆周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显示体D、和形成为沿着柱体35的侧面的曲面的防反射板60。另外,在图17中,省略了外装体40的图示。
多个显示体D没有必要位于同一面内。例如,也可以如图18所示那样,以每个显示体D的至平面状防反射板60的距离相互不同的方式配置多个显示体D。并且,如图18所示那样,把外装体40形成为阶梯状。
(5)变形例5
有机EL材料的发光层15只是电光层的一个示例。关于在以上各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所应用的电光层,不受自身发光的自发光型与改变外部光的透射率的非发光型(例如液晶元件)的区别、和基于电流的供给被驱动的电流驱动型与基于电压的施加被驱动的电压驱动型的区别的限制。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利用无机EL材料的发光层、液晶层、和电泳层等各种电光层。即,电光层被定义为是通过电能的供给(例如电流的供给和电压的施加)可改变例如亮度或透射率的光学特性的部分。
<H:应用例>
下面,对应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图19至图22表示采用了以上说明的任意方式的显示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的电子设备的方式。
图19是表示采用了显示装置100的移动型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立体图。个人计算机2000具有显示各种图像的显示装置100和设置了电源开关2001以及键盘2002的主体部2010。
图20是表示应用了显示装置100的移动电话机的结构的立体图。移动电话机3000具有多个操作键3001和滚动键3002、和显示各种图像的显示装置100。通过操作滚动键3002使显示在显示装置100上的画面滚动。
图21是表示应用了显示装置100的移动信息终端(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s)的结构的立体图。移动信息终端4000具有多个操作键4001、电源开关4002、和显示各种图像的显示装置100。在打开电源开关4002时,在显示装置100中显示例如地址名录和日程表的各种信息。
图22是表示汽车的车载仪表(仪表盘)中采用了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B的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车载仪表具有把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在横方向配置的显示装置100B、和驱动电路82A、82B、以及控制电路84。驱动电路82A把从控制电路84指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体DA中。驱动电路82B把从控制电路84指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体DB中。控制电路84例如把汽车的速度显示在显示体DA上,为了引导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将汽车导航装置(未图示)所生成的地图显示在显示体DB上。
控制电路84与用于检测显示体DA或显示体DB的异常的检测器(未图示)连接。作为检测器,例如可采用检测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流过各个像素P的发光层15的电流的电流计、或测定各个像素P的亮度的亮度计。控制电路84在检测器的检测值大于(小于)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发生了异常,并执行规定的控制。例如,在检测出显示体DA的异常时,控制电路84把在显示体DA中所显示的汽车的速度显示在显示体DB中。根据以上的方式,具有如下的优点,即,在无异常的状态下,可使用显示体DA和显示体DB双方显示多个图像,在显示体DA或显示体DB的一方发生了异常时,通过把显示所希望的信息的显示体变更为另一方的显示体D,可切实地显示优先度高的信息(例如速度)。
另外,作为适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图19至图22所示的设备以外,还可列举出数码相机、电视机、摄像机、汽车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电子书、计算器、文字处理机、工作站、可视电话、POS终端、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视频播放器、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等。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具有:
显示体,其在显示区域内形成有将来自电光层的出射光反射到观察侧的光反射层;
板状的外装体,其具有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含位于上述显示体的周缘的外侧的部分;以及
防反射板,其为连续地覆盖整个上述显示区域和上述边缘区域两者的板材,用于抑制从观察侧入射而在上述光反射层或上述边缘区域被反射的外部光向上述观察侧的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测定光的波长为500nm以上、600nm以下的范围内时,通过上述防反射板对上述外装体的上述边缘区域照射了上述测定光时的反射率(%)、与通过上述防反射板对上述显示体的上述显示区域照射了上述测定光时的反射率(%)的在相同波长下的差值的最大值,为3%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装体是按照上述显示体的上述显示区域位于内周缘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了开口部的框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体具有对各个像素的间隙进行遮光的遮光层,
上述遮光层的外周缘位于上述外装体的内周缘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装体与上述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接合,
上述防反射板与上述外装体的观察侧的表面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防反射板的与上述显示体的对置面、和上述显示体的与上述防反射板的对置面的至少一方上形成的AR覆盖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填充在上述显示体的观察侧的表面与上述防反射板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的透光性填充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装体是被配置在上述显示体的背面侧的板状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防反射板的与上述显示体的对置面上,形成有遮光性的特性调整层,该遮光性的特性调整层包含位于上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部分。
10.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具有:
多个显示体,其在显示区域内形成有将来自电光层的出射光反射到观察侧的光反射层;
板状的外装体,其具有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含位于上述各个显示体的周缘外侧的部分;以及
防反射板,其为连续地覆盖整个上述多个显示体的显示区域和上述边缘区域两者的板材,用于抑制从观察侧入射而在各个显示体的上述光反射层或上述边缘区域被反射的外部光向上述观察侧的射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显示体被相互分离配置,
上述外装体包含位于相邻的上述各个显示体的间隙内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测定光的波长为500nm以上、600nm以下的范围内时,通过上述防反射板对上述外装体的上述边缘区域照射了上述测定光时的反射率(%)、与通过上述防反射板对上述各个显示体的上述显示区域照射了上述测定光时的反射率(%)的在相同波长下的差值的最大值,为3%以下。
13.一种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 200810133056 2007-07-10 2008-07-08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13446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80537 2007-07-10
JP2007-180537 2007-07-10
JP2007-180535 2007-07-10
JP2007180537A JP5194592B2 (ja) 2007-07-10 2007-07-10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7180535 2007-07-10
JP2007180535 2007-07-10
JP2007273470 2007-10-22
JP2007-273470 2007-10-22
JP2007273470A JP5205914B2 (ja) 2007-07-10 2007-10-22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4665A true CN101344665A (zh) 2009-01-14
CN101344665B CN101344665B (zh) 2013-07-17

Family

ID=4024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33056 Active CN101344665B (zh) 2007-07-10 2008-07-08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05914B2 (zh)
CN (1) CN10134466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7993A (zh) * 2009-02-13 2012-01-1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WO2012062027A1 (zh) * 2010-11-08 2012-05-18 Lin Jung-Feng 盖体结构
CN103718325A (zh) * 2011-07-26 2014-04-09 赤多尼科德累斯顿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均匀外观的oled/qled发光模块
CN104183743A (zh) * 2013-05-21 2014-12-0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1550A (zh) * 2016-04-18 2018-07-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390886A (zh) * 2018-04-18 2019-10-2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及其拼接装置
CN112447118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2951B1 (ko) 2009-03-27 2013-10-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JP5817112B2 (ja) * 2010-12-20 2015-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927987B2 (ja) * 2012-02-29 2016-06-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電子機器の表示装置
JP2014199336A (ja) * 2013-03-29 2014-10-23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体用偏光板
WO2018023546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modu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7135318B2 (ja) * 2017-12-26 2022-09-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12306302A (zh) * 2020-11-04 2021-02-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3841B1 (en) * 1999-05-21 2004-10-13 Citizen Watch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2003187976A (ja) * 2001-12-20 2003-07-04 Denso Corp El表示装置
JP2004327195A (ja) * 2003-04-24 2004-11-18 Tohoku Pioneer Corp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257490A1 (en) * 2003-06-17 2004-12-23 Yi-Lun Ho LCD device having a combined bezel and front housing
JP2005071944A (ja) * 2003-08-28 2005-03-17 Nippon Seiki Co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5174743A (ja) * 2003-12-11 2005-06-30 Canon Inc 有機発光素子パッケージ
JP4736013B2 (ja) * 2003-12-16 2011-07-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発光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276521A (ja) * 2004-03-23 2005-10-06 Nippon Seiki Co Ltd 有機elパネル及びその有機elパネル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4251292B2 (ja) * 2005-01-31 2009-04-08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283146B2 (ja) * 2005-07-01 2013-09-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73083A (ja) * 2005-12-22 2007-07-05 Canon Inc 発光装置
JP2007206222A (ja) * 2006-01-31 2007-08-16 Nippon Seiki Co Ltd 表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7993A (zh) * 2009-02-13 2012-01-1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WO2012062027A1 (zh) * 2010-11-08 2012-05-18 Lin Jung-Feng 盖体结构
CN103718325A (zh) * 2011-07-26 2014-04-09 赤多尼科德累斯顿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均匀外观的oled/qled发光模块
CN104183743A (zh) * 2013-05-21 2014-12-0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1550A (zh) * 2016-04-18 2018-07-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390886A (zh) * 2018-04-18 2019-10-2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及其拼接装置
CN112447118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4665B (zh) 2013-07-17
JP2009037183A (ja) 2009-02-19
JP5205914B2 (ja)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4665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771974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0440004C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033447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40008178A1 (en) 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7324263B2 (en) Electrophoretic multi-color display device
US9201253B2 (en) Display device
US6954241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2002328630A (ja) 表示装置
CN102804039A (zh) 全彩色反射式显示器
CN107357081A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
US7292293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for,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809335B (zh) 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KR20150019112A (ko) 외광 반사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717963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JP5194592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058331A (ja) 表示装置
TWI450254B (zh) 顯示裝置以及電子機器
US882390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electrooptic apparatus
KR20060004950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US20050140905A1 (en) In-plane field type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375834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1042317A (ja) 半透過反射型及び反射型液晶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7212712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1108818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液晶装置及び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