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3863A - 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3863A
CN101343863A CNA2008101265682A CN200810126568A CN101343863A CN 101343863 A CN101343863 A CN 101343863A CN A2008101265682 A CNA2008101265682 A CN A2008101265682A CN 200810126568 A CN200810126568 A CN 200810126568A CN 101343863 A CN101343863 A CN 101343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absorbing
rear side
protected apron
clamping section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65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3863B (zh
Inventor
黄龙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XINDAO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XINDAO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797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90015443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XINDAO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XINDAO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43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3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3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38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 E01F15/14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cal protection, e.g. for bridge piers, for traffic islands
    • E01F15/145Means for vehicle stopping using impact energy absorbers
    • E01F15/146Means for vehicle stopping using impact energy absorbers fixed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通过有效吸收车辆的冲撞能量来避免人员伤亡,包括:框架,为四方形,设置于前端;后侧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后侧;一对防护板,其前端分别固设于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其后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后侧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前端夹紧部,其将所述防护板夹于中间与所述框架结合;后端夹紧部,其将所述防护板夹于中间与所述后侧固定架结合;前端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框架、防护板和前端夹紧部;后端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后侧固定架、防护板和后端夹紧部。

Description

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吸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吸收车辆的冲撞能量来避免人员伤亡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guard rail)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冲击吸收装置是用于越出行驶路线的车辆与公路上的其他设施等冲撞之前,通过吸收车辆的冲击能量而使车辆停止,或者改变车辆的方向而使得车辆恢复到正常行驶路线的装置,主要是设置在汽车专用道路的出口/入口处、道路的岔路口、隧道或者地下车道的入口、十字路口等处。
如果上述冲击吸收装置的冲撞能量吸收力较弱,则当车辆正面或侧面冲撞时无法有效地吸收所产生的冲撞能量,而是与车辆一同被车辆的移动方向推移,脱离原来的位置,因此无法正常发挥冲击吸收装置的功能。由此,撞击在冲击吸收装置上的车辆脱离道路后,坠入山谷等危险地区,或者进入反方向的车道内,与相对方向上行驶的车辆发生撞车事故或者翻车而与后一辆车发生冲撞而引起2次事故,严重危及车辆的驾驶者和乘车者的生命。
因此,目前为止一直在进行着提高冲击吸收装置的冲撞能量吸收力的研究工作。
如上所述,作为提高冲击吸收装置的冲撞能量的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人曾经申请了韩国专利授权号为10-0668759号(公告日期为2007年1月16日)的“冲击吸收装置”,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多种冲击吸收功能和行驶恢复功能的冲击吸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上述韩国授权专利10-0668759号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改良,提供一种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通过有效吸收车辆的冲撞能量,以避免人员伤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  提供一种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框架,为四方形,设置于前端;后侧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后侧;一对防护板,其前端分别固设于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其后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后侧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前端夹紧部,其将所述防护板夹于中间与所述框架结合;后端夹紧部,其将所述防护板夹于中间与所述后侧固定架结合;前端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框架、防护板和前端夹紧部;后端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后侧固定架、防护板和后端夹紧部。
优选地,在所述护栏装置以多段形式连接时,所述后端夹紧部与所述后侧护栏装置的框架连接,同时起到所述泉侧护栏装置的后端夹紧部作用和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作用。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栓及螺母。
优选地,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端固定装置的前端缓冲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后端固定装置的后端缓冲装置。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及垫圈。
优选地,在所述防护板受到冲击向后推移时,为了在一定区间内使所述后端夹紧部不受到冲击力,所述防护板上水平形成有槽。
优选地,为了在所述防护板受到冲击向后推移时使所述后端夹紧部逐渐受到冲击力,所述防护板上水平形成有扇叶形槽。
优选地,为了在所述防护板受到冲击向后推移时使所述后端夹紧部逐渐受到冲击力,所述防护板上水平形成有非连续性槽。
优选地,为了在所述防护板受到冲击向后推移时使所述后端夹紧部逐渐受到冲击力,所述防护板上水平形成有非连续性槽模块。
优选地,所述防护板的截面为W字形,使得滑动更加容易。
优选地,所述后侧固定架包括:四方形框架部,形成于设置在地面上的基板部上;H桁条部,形成于所述框架部的后侧;一对垂直翼部,形成于所述H桁条部的后侧。
本发明可以有效吸收车辆的冲撞能量,及时避免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线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后侧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发生正面冲突时的冲击吸收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缓冲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缓冲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发生正面冲突时的冲击吸收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B-B线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缓冲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缓冲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通过对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作用、功效等及其它目的、特征等,还有各种动作的优点会更加明确。
作为参考,在这里提供的实施例是为了有助于技术人员的理解,从各种实施例中选择最佳实施例而公开,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必须受限于此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追加及变更,其他均等的实施例也可以实施。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线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包括:外形呈四方形,并设置于前端的框架1;设置于该框架1的后方的后侧固定架2;前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框架1的左右侧面,后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后侧固定架2的左右侧面的一对防护板(guard panel)3、3’;将所述防护板3、3’置于中间,与所述框架1结合的前端夹紧部(clamp)41、41’;将所述防护板3、3’置于中间,与所述后侧固定架2结合的后端夹紧部42、42’;用于固定所述框架1、防护板3、3’和前端夹紧部41、41’的前端螺栓51、51’及前端螺母61、61’;用于固定所述后侧固定架2、防护板3、3’和后端夹紧部42、42’的后端螺栓52、52’及后端螺母62、62’。
如果护栏装置以多段形式连接,则上述后端夹紧部42、42’与后端护栏装置的框架连接,同时起到前端护栏装置的后侧夹紧部作用及后端护栏装置的前侧夹紧部作用。
为了避免在上述防护板3、3’受到冲击而向后推移时使后端夹紧部42、42’在一定区间内不受到冲击力,水平形成有槽31。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后侧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后侧固定架2,在设置于地面上的四方形基板部21上形成有四方形的框架部22,在该框架部22的后侧形成有H桁条部23,在所述H桁条部23的后侧形成有一对垂直翼部24、24’。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包括:以多段形式连接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设置于所述以多段形式连接设置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前面的压头箱(headtank)91;设置于以多段形式设置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框架之间的多个协助箱92。
上述压头箱91是使用聚乙烯(PE)材料一体成形或旋转成形,不会发生被破碎或者撕毁的情况,具有在车辆正面冲撞时,通过前端的应力及缓冲作用来吸收冲击能量,在车辆侧面冲撞时,将车辆恢复到原来的行使车道上的缓冲及恢复功能。
上述压头箱91固定在地面上,其前面附着有反射体17,是用于提醒驾驶着注意。
上述压头箱91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该空间部内可流动地保存有多个冲击吸收件,在车辆正面冲撞时吸收所产生的冲击能量,上述压头箱91的后侧上部形成有用于投入所述冲击吸收件的孔。所述冲击吸收件是由具有一定重量的沙袋形成。
上述压头箱91的上部形成有弧形上盖部,其尺寸大于压头箱宽度,后端向后侧突出形成,该上盖部的后端底面上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结合突起槽,用于与其他箱体结合。
上述压头箱91的下部形成有用于设置铁轨(rail)或金属线(wire)的通道。
上述压头箱91的上部形成有弧形的、大于压头箱宽度的上盖部,用于盖住防护板3、3’。
上述协助箱92是用特殊聚乙烯(PE)材料一体成形或者旋转成形,不会发生被破碎或者撕毁的现象,当车辆正面冲撞时通过前端的应力及缓冲作用来吸收冲击能量,当车辆的侧面发生冲撞时,将车辆方向恢复至原来的行使车道上,具有缓缓从及恢复功能。
上述协助箱92在上述压头箱91的后侧以多段形式连接排列,并固定于地面上。上述协助箱92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该空间部内可流动地形成有多个冲击吸收件,用于吸收车辆正面冲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所述协助箱92的前面上部形成有用于投入上述冲击吸收件的孔。上述冲击吸收件由具有一定重量的橡胶片(chip)形成,该橡胶片是再利用轮胎等而制作。
上述协助箱92的上部前端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用于与其他箱(tank)结合的结合突起部,该结合突起部后侧设置有弧形上盖部,其大小大于箱的宽度,后端向后侧突出形成,该上盖部的后端底面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用于与其他箱结合的结合突起槽。
上述协助箱92的下部形成有用于铁轨(rail)或金属线(wire)的通道。
上述协助箱92的上部形成有弧形的、大于压头箱宽度的上盖部,用于盖住防护板3、3’。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作用如下。
首先,如图6及图7所示,在汽车专用道路的出入口、隧道或者地下车道的入口、十字路口、高速公路岔路口等地方设置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在此状态下,如图8所示,车辆从冲击吸收装置的正面,及压头箱91的正面撞击,该压头箱91与车辆冲撞后向后推移,与此同时,该压头箱91内填充的冲击吸收件-沙袋在该压头箱91内部向前方流动,从而1次性吸收在压头箱91上产生的冲撞能量。
发生上述压头箱91的被推移现象的同时,以多段形式排列于压头箱91的后侧的协助箱92也瞬间被推,此时,填充于该协助箱92内的冲击吸收件-橡胶片在该协助箱92的内部向前方流动,从而2次性吸收冲撞能量。
并且,如图9及图10所示,受到冲击后的框架1和防护板3、3’一同向后方移动,此时后端护栏装置的前方夹紧部实际上是不动,但是看似进行向右移动的相对运动,后端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沿着槽31进行相对运动,一直到到达槽31的末端为止逐渐慢慢地传达防护板3、3’的冲击力。
后端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到达槽31的末端,则冲击完全传达到后端的护栏装置,后端护栏装置的框架和防护板与前端护栏装置一同向后移动。
此时,下一个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也相同地一直到槽31的长度末端为止逐渐传达冲击,下一个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实质上是停止在原位置,但看似发生向右侧移动的相对运动。此时,防护栏的截面为W字形,因此互相起到引导(guide)的作用,使得滑动更加顺利。
如上所述,冲击是以前侧护栏装置、后侧护栏装置、下一个后侧护栏装置、再下一个后侧护栏装置的顺序依次传递,各个段的护栏装置重叠而分3次吸收冲击能量。
最终,是由后侧固定架2阻挡冲击能量。
如上所述,冲撞能量被压头箱91、协助箱92、多段护栏装置吸收,使得冲撞的车辆减速并迅速停止,从而防止坠落或越过中央车线等的2次交通事故。
另外,如图11所示,车辆撞在防护板3、3’的侧面时,也因为防护板3、3’以多段形式连接,所以完全可以吸收侧面冲撞能量。当然,压头箱91、协助箱92也吸收侧面冲撞能量。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另一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B-B线部分截面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及作用,或者非常类似的部分将使用相同的名称及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如图12至1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包括:外形呈四方形,并设置于前端的框架1;设置于该框架1的后方的后侧固定架2;前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框架1的左右侧面上,其后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后侧固定架2的左右侧面的一对防护板3、3’;将所述防护板3、3’夹于中间,并与上述框架1结合的前端夹紧部41、41’;将上述防护板3、3’夹于中间,与上述后侧固定架2结合的后端夹紧部42、42’;用于固定上述框架1、防护板3、3’和前端夹紧部41、41’的前端螺栓51、51’及前端螺母61、61’;用于固定上述后侧固定架2、防护板3、3’和后端夹紧部42、42’的后端螺栓52、52’及后端螺母62、62’;设置于所述前端螺栓41、41’及前端螺母51、51’之间的前端弹簧71、71’及前端垫圈(washer)81、81’;设置于所述后端螺栓52、52’及后端螺母62、62’之间的后端弹簧72、72’及后端垫圈82、82’。
在护栏装置以多段形式连接时,上述后端夹紧部42、42’与后端护栏装置的框架连接,同时起到前端护栏装置的后端夹紧部作用和后端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作用。
为了在上述防护板3、3’受到冲击而向后推移时,使得后端夹紧部42、42’逐渐受到冲击,水平形成有扇叶状槽体34。
上述后侧固定架2,包括:四方形的框架部22,形成于设置在地面上的四方形基板部21上;形成于该框架部22的后侧的H桁条部23;形成于所述H桁条部23的后侧的一对垂直翼部24、24’。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作用如下。
首先,在汽车专用道路的出入口处、隧道或者地下车道的入口、十字路口、高速公路岔路口等设置有适用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冲击吸收装置时,车辆冲撞在冲击吸收装置的正面,即压头箱91的正面,则上述压头箱91在与车辆冲撞的同时被往后顶,与此同时,填充于所述压头箱91内的冲击吸收件-沙袋在所述压头箱91内部向前方流动,从而1次吸收施加于压头箱91的冲撞能量。
与此同时,上述压头箱91被顶的同时,以多段形式排列于压头箱91后面的协助箱92也依次被推开,使得填充于所述协助箱92内的冲击吸收件-橡胶片从所述协助箱92的内部流动到前侧,使得冲撞能量被2次吸收。
与此同时,如图16、17所示,受到冲击后的框架1和防护板3、3’一同向后移动,此时,后侧护栏的前端夹紧部实质上是原地不动,但是看似发生向右移动的相对运动,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沿着扇叶形槽34进行相对运动,一直到到达扇叶形槽34的末端为止,防护板3、3’的冲击逐渐传达。
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到达扇叶形槽34的末端,则冲击力完全传达到后侧护栏装置,后侧护栏装置的框架和防护板与前侧护栏装置一同向后移动。
此时,下一个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也相同地一直到到达扇叶形槽34的末端为止逐渐传达冲击力,下一个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实质上是停止在原位置,但看似发生向右侧移动的相对运动。此时,防护栏的截面为W字形,因此互相起到引导(guide)的作用,使得滑动更加顺利。
如上所述,冲击力以前侧护栏装置、后侧护栏装置、下一个后侧护栏装置、再下一个后侧护栏装置的顺序依次传递,各个段的护栏装置重叠而分3次吸收冲击能量。
最终,是由后侧固定架2阻挡冲击能量。
如上所述,冲撞能量被压头箱91、协助箱92、多段护栏装置吸收,使得冲撞的车辆减速并迅速停止,从而防止坠落或越过中央车线等的2次交通事故。
另外,如图11所示,车辆撞在防护板3、3’的侧面时,也因为防护板3、3’以多段形式连接,所以完全可以吸收侧面冲撞能量。当然,压头箱91、协助箱92也吸收侧面冲撞能量。
如上所述,冲撞能量被压头箱91、协助箱92、多段护栏装置吸收,使得冲撞的车辆减速并迅速停止,从而防止坠落或越过中央车线等的2次交通事故。
另外,在车辆撞在防护板3、3’的侧面时,也因为防护板3、3’以多段形式连接,完全可以吸收侧面冲撞能量。当然,压头箱91、协助箱92也吸收侧面冲撞能量。
图1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为了在防护板3受到冲击而被推开时,使得后端夹紧部42逐渐受到冲击力,在与后端夹紧部42结合的防护板3的侧面水平形成有非连续槽32。除了所述非连续槽32的其他结构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多做说明。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在防护板3受到冲击而向后移动时,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破坏非连续槽32并进行相对运动,一直到到达非连续槽32的末端为止,防护板3的冲击逐渐传达。除了所述非连续槽32的其他作用效果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不再多做具体说明。
图1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为了在防护板3受到冲击而被推移时,使得后端夹紧部42逐渐受到冲击力,在与后端夹紧部42结合的防护板3的侧面水平形成有非连续槽模块33。除了所述非连续槽模块33的其他结构,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多做说明。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在防护板3受到冲击而向后移动时,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破坏非连续槽模块33并进行相对运动,一直到到达非连续槽模块33的末端为止,防护板3的冲击逐渐传达。除了所述非连续槽模块33的其他作用效果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不再多做具体说明。

Claims (11)

1、一种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为四方形,设置于前端;
后侧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后侧;
一对防护板,其前端分别固设于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其后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后侧固定架的左右两侧;
前端夹紧部,其将所述防护板夹于中间与所述框架结合;
后端夹紧部,其将所述防护板夹于中间与所述后侧固定架结合;
前端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框架、防护板和前端夹紧部;
后端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后侧固定架、防护板和后端夹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栏装置以多段形式连接时,所述后端夹紧部与所述后侧护栏装置的框架连接,同时起到所述前侧护栏装置的后端夹紧部作用和后侧护栏装置的前端夹紧部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栓及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端固定装置的前端缓冲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后端固定装置的后端缓冲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性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及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板受到冲击向后推移时,为了在一定区间内使所述后端夹紧部不受到冲击力,所述防护板上水平形成有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所述防护板受到冲击向后推移时使所述后端夹紧部逐渐受到冲击力,所述防护板上水平形成有扇叶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所述防护板受到冲击向后推移时使所述后端夹紧部逐渐受到冲击力,所述防护板上水平形成有非连续性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所述防护板受到冲击向后推移时使所述后端夹紧部逐渐受到冲击力,所述防护板上水平形成有非连续性槽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截面为W字形,使得滑动更加容易。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固定架包括:四方形框架部,形成于设置在地面上的基板部上;H桁条部,形成于所述框架部的后侧;一对垂直翼部,形成于所述H桁条部的后侧。
CN2008101265682A 2007-07-10 2008-07-10 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38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69339 2007-07-10
KR1020070069339A KR20090005914A (ko) 2007-07-10 2007-07-10 충격흡수장치용 가이드레일장치
KR1020070069339 2007-07-10
KR1020070079762 2007-08-08
KR1020070079762A KR20090015443A (ko) 2007-08-08 2007-08-08 충격흡수장치를 위한 가이드레일장치
KR10-2007-0079762 2008-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3863A true CN101343863A (zh) 2009-01-14
CN101343863B CN101343863B (zh) 2011-06-01

Family

ID=4024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656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3863B (zh) 2007-07-10 2008-07-10 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90005914A (zh)
CN (1) CN10134386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18325A3 (en) * 2010-08-11 2015-06-03 Shindo Industry Co., Ltd. Impact attenuator
CN108643083A (zh) * 2018-04-03 2018-10-12 刘华英 一种减缓正面冲击的护栏
WO2021257410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Traffix Devices, Inc. Crash impact attenuato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970826B2 (en) 2020-06-05 2024-04-30 Valtir, LLC Crash cush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53197Y1 (ko) * 2010-03-10 2011-04-15 최용일 차량충돌 흡수장치용 커버
US20240263409A1 (en) * 2023-02-07 2024-08-08 Lindsay Transportation Solutions, Llc Restorable crash cush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50A (zh) * 1992-03-20 1993-09-29 颜俊坚 道路护栏的可拆换式架设装置
CN1113983A (zh) * 1994-05-21 1995-12-27 沈阳工矿机械配件制造公司 玻璃钢高速公路护栏
CN1126843C (zh) * 1998-08-26 2003-11-05 东亚机工株式会社 道路用导轨组件
US6398192B1 (en) * 1999-01-06 2002-06-04 Trn Business Trust Breakaway support post for highway guardrail end treatments
WO2002041458A2 (en) * 2000-11-15 2002-05-23 King David T Guard rail support, attachment, and positioning spacer block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18325A3 (en) * 2010-08-11 2015-06-03 Shindo Industry Co., Ltd. Impact attenuator
CN108643083A (zh) * 2018-04-03 2018-10-12 刘华英 一种减缓正面冲击的护栏
US11970826B2 (en) 2020-06-05 2024-04-30 Valtir, LLC Crash cushion
WO2021257410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Traffix Devices, Inc. Crash impact attenuator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23527134A (ja) * 2020-06-19 2023-06-27 トラフィックス デバイシィ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衝突衝撃減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2018444B2 (en) 2020-06-19 2024-06-25 Traffix Devices, Inc. Crash impact attenuator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3863B (zh) 2011-06-01
KR20090005914A (ko) 2009-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3863B (zh) 冲击吸收装置用护栏装置
JP5592013B2 (ja) 衝撃吸収装置
RU2001134531A (ru)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меющее кабину машиниста, обеспеченную энергопоглощающей конструкцией, выполненной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воспринимать столкновение, происходящее выше рамы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WO2015068985A1 (ko) 충돌 충격 흡수장치
KR20080109207A (ko) 충격흡수기능이 구비된 가드레일장치
KR100577930B1 (ko) 도로 안전 방호대의 반발 방지장치
KR100405957B1 (en) Road safety guard
CN203795348U (zh) 管式可导向防撞垫
KR100603511B1 (ko) 도로 터널입구 충격흡수시설
KR100538994B1 (ko) 다단의 충격흡수형 도로용 가드레일
Grzebieta et al. Roadside hazard and barrier crashworthiness issues confronting vehicle and barrier manufactures and government regulators
KR200453404Y1 (ko) 충격흡수 및 가드레일판이 상승되는 가드레일
KR101644909B1 (ko) 방호울타리 단부처리용 차량충돌완충장치
KR20100091608A (ko) 차량충돌 충격완충장치
KR101411424B1 (ko) 브레이크패드를 구비한 방호울타리 단부처리용 차량충돌완충장치
KR101267446B1 (ko) 가드레일 전방부의 차량 충돌시 충격흡수장치
RU2320805C1 (ru) Дорожное барьерное ограждение
KR200271364Y1 (ko) 교차로 진입도로의 차량 충돌 완충장치
RU2434763C2 (ru) Демпфирующее фронтальное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е ограждение и демпфирующий картридж для него
KR200387087Y1 (ko) 가이드레일용 충격흡수대
KR101146746B1 (ko) 도로의 충격흡수장치
KR100655457B1 (ko) 탄성고무를 이용한 차량의 충격흡수 가드레일
KR200357085Y1 (ko) 도로용 방호 장치
CN215210765U (zh) 一种寒区ts级防阻雪可导向吸能防撞垫
KR200330001Y1 (ko) 차량 충격흡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