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4624B -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4624B
CN101334624B CN200810131760.0A CN200810131760A CN101334624B CN 101334624 B CN101334624 B CN 101334624B CN 200810131760 A CN200810131760 A CN 200810131760A CN 101334624 B CN101334624 B CN 101334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transfer printing
sub
moun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17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4624A (zh
Inventor
远藤理
丹尾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701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884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34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4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4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46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4Arrangements for purging used developer from the developing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在将感光体3Y、C、M、K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再利用于显影以实现低成本化的同时,能够抑制因在各色显影单元内产生劣化调色剂而引起的画质降低的发生。其包括将感光体3Y、C、M、K上的潜像显影后获得调色剂像的Y、C、M、K用的显影单元;将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重叠到中间转印带41上进行1次转印的转印单元40;对1次转印工序后附着在感光体3Y、C、M、K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进行清洁的Y、C、M、K用鼓清洁设备;将因此被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搬送到Y、C、M、K用显影单元里的再利用机构,其特征在于将形成于感光体3Y、C、M、K上的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之后,以带清洁单元42来除去。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根据需要,通过在感光体等潜像载置体上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来强制消耗显影设备内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
背景技术
以往,在搭载于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设备里的显影设备中,公知的是使用包括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显影剂,来对载置在感光体等潜像载置体里的潜像进行显影,即所谓的2成分显影方式。这是一种将显影辊等显影剂载置体里载置的显影剂,搬送到与潜像载置体相对领域之显影领域里,并在那里,通过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从磁性载体表面转移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里的显影潜像的方式。显影剂中的磁性载体通过显影剂载置体,从显影领域返回显影设备内后进行再利用。另外,对于显影设备内的显影剂,通过在适当补充调色剂的同时进行搅拌,使调色剂浓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使用上述构成的显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中,频繁地打印输出低图像面积的图像时,会造成在调色剂消耗两很少的条件下来较长时间地运转显影设备,从而导致调色剂在显影设备里的过剩搅拌。然后,会因此而容易产生劣化调色剂。劣化调色剂在受到外力时,会使添加在调色剂粒子表面,用以调整流动性以及带电性的添加剂脱离,或使其埋入到粒子中间,从而使得功能降低。上述劣化调色剂产生时,会因为表面污染、显影能力低下、转印效率下降等,导致污染、图像浓度降低、粒状性恶化等画质的低下。这里,表面污染是指因调色剂附着在打印纸面中的非图像部里而引起的污染现象。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即,首先,根据输出图像的图像面积来计算单位时间里的输出图像面积。然后,当计算结果低于规定阈值,即对显影设备内的调色剂进行了过剩搅拌时,通过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来强制消耗显影设备内的调色剂。在上述构成中,当根据输出图像面积判断到对调色剂进行了过剩搅拌的时候,通过形成强制消耗用的图像,来强制地将调色剂排出显影设备。
专利文献1:特许第3553817号公报
然而,该图像形成设备的构成是,为了降低成本,对潜像载置体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进行再生利用的。具体来说,在将图像剂像转印到记录纸或中间转印体里之后,在潜像载置体的表面会附着少量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来将其从潜像载置体的表面除去。由于将这些转印残留调色剂就此废弃的话会引起调色剂的浪费,所以将其返回显影设备内再利用。在这样构成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即使将在显影设备中被过剩搅拌的调色剂通过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形成来排出显影装置,其仍然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状态通过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从潜像载置表面被除去。然后,又从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返回到显影设备内。因此,就不能充分抑制显影设备内劣化调色剂的积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在通过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再生利用以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积存显影装置内的劣化调色剂来抑制画质下降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潜像载置体,其载置潜像;潜像写入装置,其将潜像写入所述潜像载置体里;显影装置,其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后获得调色剂像;转印装置,其将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表面作环状移动的表面环状移动体或保持在该表面上的记录部件里;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其将通过所述转印装置经过转印工序之后,附着在潜像载置体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再利用装置,其将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所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搬送到所述显影装置里以进行再利用;控制装置,其执行以规定的时机在所述潜像载置体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控制;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控制装置以执行将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印到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表面里的控制的同时,设置将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从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表面除去的图像除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装置在将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上以后,将所述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像再转印至夹入到由所述表面和与之相接部件所形成的转印夹持内的记录部件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使所述相接部件与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进行相接和分离之相接分离装置的同时,所述控制装置的构成执行这样的控制,即,至少是所述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在通过所述转印夹持的时机中,使所述相接部件从所述表面离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设置用以在所述转印夹持内形成电场的电场形成装置的同时,所述控制装置的构成执行这样的控制,即,至少在被转印到上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里之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像,在通过所述转印夹持的时机中,形成使调色剂从所述表面一侧向所述相接部件一侧里进行静电移动的电场;与此同时,至少所述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在通过所述转印夹持的时机中,形成使调色剂从所述相接部件一侧向所述表面一侧里静电移动的逆电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潜像载置体,其载置潜像;潜像写入装置,其根据图像情报将潜像写入所述潜像载置体里;显影装置,其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后在所述潜像载置体上获得调色剂像;转印载置体,其将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上转印来的调色剂像,保持在自己的表面里,或记录部件保持体,其将转印有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的记录部件保持在自己的表面里;转印装置,其在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之间形成电场的同时,将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其将通过所述转印装置经过转印工序之后,附着在潜像载置体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再利用装置,其将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所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搬送到所述显影装置里以进行再利用;控制装置,其执行以规定的时机在所述潜像载置体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将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调色剂像,从所述潜像载置体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记录部件里时,所述电场相对于带电有正规带电极性的调色剂粒子,形成付与其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侧向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侧的静电力;与此同时,在使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的时候,所述电场相对于带电有相反于正规带电极性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形成付与其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侧向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侧的静电力,并且,设置了转印后调色剂除去装置,其从经过所述转印装置的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上除去调色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将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调色剂像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上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记录部件里时,将相反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的逆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与此同时,在使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时,将相同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的同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将相同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的同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时,其电荷付与量比起将相反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的逆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时候要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相接的转印夹持内,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摩擦系数大于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摩擦系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时的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速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显影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时的,相对于所述潜像载置体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附着量,比显影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调色剂像时的,相对于所述潜像载置体的所述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附着量要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设置复数个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显影装置之组合的同时,将显影于各自潜像载置体表面上之颜色互不相同的调色剂像,重叠地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记录部件里,并且,在复数个所述潜像载置体之中,使从先于其他潜像载置体进行调色剂像之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调色剂,伴随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移动而进入与所述其他潜像载置体相向而对的位置里时,在该位置处,或将相同于调色剂正规带电极性的同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或中止电荷的付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调色剂,在进入所述相向而对的位置里时,所述位置中的所述潜像载置体的非潜像部的表面电位,要比载置有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中的所述非潜像部的表面电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设置复数个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显影装置之组合的同时,将显影于各自潜像载置体表面上之颜色互不相同的调色剂像,重叠地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记录部件里,并且,在复数个所述潜像载置体之中,使从先于其他潜像载置体进行调色剂像之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调色剂,在伴随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移动而进入与所述其他潜像载置体相向而对的位置里之前,使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离开所述其他的潜像载置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4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至少在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5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形成黄色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配设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位置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6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形成黑色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配设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位置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7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仅在用以形成黑色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8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将形成黑色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配设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位置里,并仅在该黑色调色剂像用的潜像载置体,以及配设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位置里的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9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发生异常而中断图像形成动作之后的动作恢复时,以使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既不是最先也不是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离开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状态,来将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调色剂,通过所述转印后调色剂除去装置除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0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根据图像情报将潜像光学地写入图像载置体表面里的步骤;通过调色剂将所述潜像显影为包括输出图像和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调色剂像的步骤;将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载置体里,其将直接接受的所述调色剂像保持在自己的表面里,以及转印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其将非直接接受的所述调色剂像保持在记录部件的表面里,同时在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之间形成电场的步骤;所述电场相对于带电有正规带电极性的调色剂粒子,形成付与其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侧向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侧的静电力;与此同时,在使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的时候,所述电场相对于带电有相反于正规带电极性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形成付与其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侧向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侧的静电力的步骤;将通过所述转印装置经过转印工序之后,附着在潜像载置体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的步骤;将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所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搬送到所述显影装置里以进行再利用的步骤;执行以规定的时机在所述潜像载置体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控制的步骤。
在这些技术方案中,将由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从潜像载置体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再利用装置搬送到显影装置内,就可以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在这些技术方案中完全具备技术方案1所述特征的装置设备中,在将形成于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或用纸搬送带等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里之后,通过图像除去装置来除去。通过这样来除去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即有可能被过剩搅拌了的调色剂,就不会介由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和再利用装置返回到显影装置里。然后,还能由此来抑制因在显影装置内积存了劣化调色剂而引起的画质降低的发生。
另外,在完全具备技术方案5所述特征的装置设备中,通过下面说明的理由就能够抑制因在显影装置内积存了劣化调色剂而引起的画质降低的发生。亦即,当用于显影的调色剂中的各个调色剂粒子在显影装置内被过剩搅拌而劣化时,一般会带电为不同于正规带电极性的逆极性。因此,在将调色剂像从潜像载置体转移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表面里的转印工序中,当调色剂像中存在有劣化调色剂粒子时,该劣化调色剂粒子不会被转印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里,而容易残留在潜像载置体的表面里。这里,在使包含劣化调色剂粒子可能性高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通过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时,在潜像载置体和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之间就会形成不同于通常的转印工序时的电场。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了相对于带电为不同于正规带电极性之逆极性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付与其从潜像载置体侧向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的静电力。由此,包含在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粒子之中,在有选择地使劣化调色剂粒子转移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同时,使没有劣化的调色剂留在潜像载置体的表面上。然后,将转移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劣化调色剂,通过转印后调色剂除去装置从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上除去。在这种构成中,将因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而从显影装置内强制地排出到潜像载置体表面里的调色剂粒子之中的劣化调色剂粒子,转印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里之后,通过从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除去这些劣化调色剂,就能抑制显影装置内的劣化调色剂的积存。由此,就能够抑制因在显影装置内积存劣化调色剂而引起的画质降低的发生。更进一步地,对于从显影装置中强制排出的调色剂粒子之中没有劣化调色剂粒子,使其在转印工序中不转移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里,而留在潜像载置体的表面上,从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经过再利用装置后返回显影装置。由此,就能够将包含在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没有劣化的调色剂粒子从劣化调色剂粒子中分离后进行有效的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
图2所示是同打印机之Y用处理单元的放大构成图。
图3所示是同处理单元的侧视图。
图4所示是同处理单元之显影单元的侧视图。
图5所示是固定于同打印机框体内的驱动传递系统之本体侧驱动传递部的侧视图。
图6所示是同本体侧驱动传递部的俯视图。
图7所示是Y用处理单元之一端部的部分侧视图。
图8所示是同打印机中Y用的感光体齿轮及其周围构成的侧视图。
图9所示是同打印机电回路之要部的模块图。
图10所示是同打印机控制部执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之控制流程图。
图11所示是在同打印机的全彩色打印模式中,M调色剂强制标志被设置时的各机器之驱动时机的时机示例图。
图12所示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之转印单元的一部分的放大构成。
图13所示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之全彩色打印模式中,M调色剂强制标志被设置时的各机器之驱动时机的时机示例图。
图14所示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
图15所示是同打印机控制部执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之控制流程图。
图16所示是执行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时的同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
图17所示是调色剂的带电量分布图。
图18所示是同打印机的反射型光电探测器和用纸搬送带的放大模式图。
图19所示是同打印机控制部执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之其他例子中的控制流程图。
图20所示是用于说明通过欧拉带法之表面摩擦系数检测法的模式图。
图21所示是同打印机控制部执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的控制流程图。
图22所示是第2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之Y用处理单元的放大构成图。
图23所示是同打印机中各色处理单元和转印单元的放大构成图。
图24所示是用于说明同处理单元及其周围的Y调色剂之走向的模式图。
图25所示是同打印机电回路之要部的模块图。
图26所示是用于说明不包括调色剂再利用机构之已有图像形成设备中,Y用处理单元及其周围的Y调色剂之走向的模式图。
图27所示是同图像形成设备中各色的处理单元和转印单元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之电子照像方式的打印机(以下简称「打印机」)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图1所示是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作为调色剂像形成装置之处理单元,该图中的打印机包括黄色、洋红色、黑色(以下记述为Y、C、M、K)用的4个处理单元1Y、C、M、K。这些除了作为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物质而采用了互为不同的颜色的Y、C、M、K调色剂之外,其他构成都是一样的。以用于生成Y调色剂像的处理单元1Y为例,如图2所示,其包括感光体单元2Y和显影单元7Y,这些感光体单元2Y和显影单元7Y,如图3所示,作为处理单元1Y被一体地装卸到打印机本体里。但是,在从打印机本体脱卸后的状态时,如图4所示,显影单元7Y是可以装卸于未图示的感光体单元的。
在上面所示的图2中,感光体单元2Y包括潜像载置体之鼓状的感光体3Y、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之鼓清洁设备4Y、未图示的除电设备、带电设备5Y等。
带电设备5Y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在图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驱动后使感光体3Y的表面均匀带电。同图所示的是,通过将,在被未图示的带电偏压电源回路印加有带电偏压的同时,沿图中反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的带电辊6Y去接近感光体3Y,使得感光体3均匀带电的方式中的带电设备5Y。带电偏压是由AC电压里重叠了DC电压而形成的。也可以采用与带电刷相接的装置来代替带电辊6Y。另外,也可以使用电晕充电那样,通过充电来使感光体3Y均匀带电。通过带电设备5Y而被均匀带电的感光体3Y的表面,通过后述的、由光写入单元发射的激光来被曝光扫描后,去载置Y用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之显影单元7Y包括配设有第1搬送螺杆8Y的第1粉剂收容部9Y。另外,还包括配设有,由透磁率探测器构成的调色剂浓度探测器(以下称为「调色剂浓度探测器」)10Y、第2搬送螺杆11Y、显影辊12Y、定厚器刮刀13Y等的第2粉剂收容部14Y。在这2个粉剂收容部里,包藏着由磁性载体和带负电的调色剂所组成的Y显影剂(未图示)。第1搬送螺杆8Y通过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转动驱动,将第1粉剂收容部9Y内的Y显影剂从垂直于图纸面的近前侧搬送去里侧。然后,通过设置在的第1粉剂收容部9Y和第2粉剂收容部14Y之间的分隔板里的连通口(未图示),进入第2粉剂收容部14Y内。
第2粉剂收容部14Y内的第2搬送螺杆11Y通过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转动驱动,将Y显影剂从图中里侧搬送到近前侧。搬送途中的Y显影剂由固定在第2粉剂收容部14Y底部的调色剂浓度探测器10Y来检测其调色剂浓度。然后,在搬送Y显影剂的第2搬送螺杆11Y的图中上方,显影辊12Y以平行于第2搬送螺杆11Y的姿势被配设。显像剂载置体之显影辊12Y是在由沿图中反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的非磁性管(例如铝制管)构成的显影套筒内,内包着未图示的磁辊。显影套筒经喷砂处理后,其表面得到粗面化处理。由第2搬送螺杆11Y搬送的一部分Y显影剂,通过上述磁辊产生的磁力被吸附到显影套筒表面里。然后,经过被配设为用以与显影套筒之间保持规定间隙的定厚器刮刀13Y来限制其层厚之后,被搬送到与感光体3Y相对的显影领域里,将Y调色剂附着到感光体3Y上的Y用静电潜像里。通过这种附着,就在感光体3Y上形成了Y调色剂像。因显影而消耗了Y调色剂的Y显影剂,伴随着显影辊12Y的显影套筒的转动而被返回到第2搬送螺杆11Y上。然后,当被搬送到图中近前侧时,就通过未图示的连通口回到第1粉剂收容部9Y里。
调色剂浓度探测器10Y之Y显影剂的透磁率的检测结果,作为电信号被送到未图示的控制部里。Y显影剂的透磁率为了显示其与Y显影剂之Y调色剂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其输出采用的是对应于Y调色剂浓度的电压值。上述控制部包括RAM等情报记忆装置,其中存储有来自于调色剂浓度探测器10Y的输出电压的目标值之Y用Vtref,及来自于搭载在其他显影单元里的C、M、K用的调色剂浓度探测器之输出电压的目标值之C用Vtref、M用Vtref、K用Vtref等数据。对于Y用的显影单元7Y,将调色剂浓度探测器10Y来的输出电压的值去和Y用Vtref相比较,并以对应于比较结果的时间,来驱动未图示的Y用调色剂供给设备。通过该驱动,相对于因伴随显影之Y调色剂的消耗而使Y调色剂浓度下降的Y显影剂,通过第1粉剂收容部9Y,适当的Y调色剂量得到供给。因此,第2粉剂收容部14Y内的显影剂的Y调色剂浓度被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其他颜色用的处理单元(1C、M、K)中的显影剂也执行有同样的调色剂供给控制。
形成于感光体3Y上的Y调色剂像,如后所述地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感光体单元2Y的鼓清洁设备4Y,将清洁刮刀17Y相接到经过中间转印工程之后的感光体3Y表面里,由此从潜像载置体之感光体3Y的便面来刮落转印残留调色剂。亦即,在本打印机中,鼓清洁设备4Y的功能是除去附着在潜像载置体之感光体3Y的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之转印残留调色剂的除去装置。
鼓清洁设备4Y将清洁刮刀17Y刮落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自重使其下落到回收螺杆15Y上。然后,将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回收螺杆15Y的转动驱动,从垂直于图纸面的近前侧搬送去里侧后,排出设备外。
在垂直于处理单元1Y的图纸面方向中的里侧端部中,再利用装置之调色剂再利用机构16Y,被配设为架在鼓清洁设备4Y和显影单元7Y之间。然后,接受从鼓清洁设备4Y排出来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后,搬送到显影单元7Y的第2粉剂收容部14Y内。由此,从感光体3Y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就得以返回显影单元7Y的第2粉剂收容部里后被再利用使用。
由鼓清洁设备4Y进行清洁处理后的感光体3y表面,通过未图示的除电设备被除电。通过该除电,感光体3Y的表面得以初始化后准备去下一次的图像形成。在前述图1中,即使是其他颜色用的处理单元1C、M、K中,同样的也是在感光体3C、M、K上形成C、M、K调色剂像后,被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然后,感光体3C、M、K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各自专用的鼓清洁设备除去。
在处理单元1C、M、K的图中下方,配设有光写入单元20。潜像写入装置之光写入单元20将根据图像情报发射的激光L,照射到各处理单元1C、M、K的感光体3C、M、K里。由此,在感光体3C、M、K上形成Y、C、M、K用的静电潜像。还有,光写入单元20将光源之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L,通过由马达转动驱动的多面镜21来偏向,介由多个光学透镜或反光镜来照射到感光体3Y、C、M、K里。作为该构成的替代,也可以采用LDE阵列的光扫描。
在光写入单元20的下方,第1供纸盒31、第2供纸盒32沿垂直方向被重叠地配设。在这些供纸盒内,被分别收容由记录部件之记录用纸P,经复数页重叠后形成的记录用纸束,最上面的记录用纸P分别与第1供纸辊31a、第2供纸辊32a相接。当第1供纸辊31a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沿图中反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时,第1供纸盒31内最上面的记录用纸P,向着盒的图中右侧方中被配设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供纸路径33被排出。另外,当第2供纸辊32a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沿图中反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时,第2供纸盒32内最上面的用纸P被向着供纸路径33排出。在供纸路径33内,配设有多个搬送辊对34,被送入供纸路径33的记录用纸P,在被夹入这些搬送辊对34的辊之间的同时,在供纸路径33内,从图中下侧被搬送去上侧。
在供纸路径33的末端里,配设有对位辊对35。对位辊对35一旦将搬送辊对34送来的记录用纸P夹入到辊之间时,就立刻停止两辊的转动。然后,以适当的时机将记录用纸P送向后述的2次转印夹持。
在各处理单元1Y、C、M、K的图中上方,配设有在张设表面环状移动体之中间转印带41的同时,沿图中反时针方向作环状移动的转印单元40。转印装置之转印单元40除了中间转印带41之外,还包括带清洁单元42、第1支架43、第2支架44等。另外,还包括4个1次转印辊45Y、C、M、K、2次转印支撑辊46、驱动辊47、辅助辊48、张紧辊49等。中间转印带41在由这8个辊张架的同时,通过驱动辊47的转动驱动沿图中反时针方向作环状移动。4个1次转印辊45Y、C、M、K将作这种环状移动的中间转印带41夹在与感光体3Y、C、M、K之间,以分别形成1次转印夹持。然后,在中间转印带41的背面(环的内周面)印加与调色剂相反极性(例如为“正极性”)的转印偏压。中间转印带41在伴随该环状移动而依次通过Y、C、M、K用的1次转印夹持的过程中,在其正面里感光体3Y、C、M、K上的Y、C、M、K调色剂被重叠后1次转印。由此,中间转印带41上,4色的重叠调色剂像(以下称为4色调色剂像)得以形成。
2次转印支撑辊46和配设在中间转印带41的环外侧的2次转印辊50一起,将中间转印带41夹在其间。由此,通过中间转印带41的正面和相接部件之2次转印辊50的相接,就形成了2次转印夹持。
前面所述的对位辊对35以与中间转印带41上的4色调色剂像同步的时机,将夹入辊之间的记录用纸P向2次转印夹持送出。中间转印带41上的4色调色剂像通过形成于2次转印辊50和2次转印支撑辊46之间的2次转印电场或夹持压力的影响,在2次转印夹持内,一次性地2次转印到记录用纸P里。然后,与记录用纸P中的白色一起构成全彩色的调色剂像。
在通过2次转印夹持之后的中间转印带41里,附着有没有转印到记录用纸P里的2次转印残留调色剂。这些调色剂将通过带清洁单元42得以清除。还有,带清洁单元42将清洁刮刀42a相接到中间转印带41的表面里,由此就可以刮落带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转印单元40的第1支架43伴随着未图示的电磁元件的开和关,以辅助辊48的转动轴线为中心,以规定的转动角度进行摇动。本打印机在形成黑白图像时,通过上述电磁元件的驱动将第1支架43沿图中反时针方向作稍微转动。根据该转动,通过以辅助辊48的转动轴线为中心,来使Y、C、M用的1次转印辊45Y、C、M沿图中反时针方向作公转、就可以使中间转印带41离开Y、C、M用的感光体3Y、C、M。然后,在4个处理单元1Y、C、M、K之中,仅驱动K用的处理单元1K,就可以形成黑白图像。由此,就可以避免在形成黑白图像时,因多余地驱动Y、C、M用的处理单元而造成这些处理单元的消耗。
另一方面,本打印机在形成彩色图像时,将第1支架43沿图中顺时针方向作少许转动。根据该转动,通过以辅助辊48的转动轴线为中心,来使Y、C、M用的1次转印辊45Y、C、M沿图中顺时针方向作公转、就可以使中间转印带41和Y、C、M用的感光体3Y、C、M也相接。由此,在形成Y、C、M、K用的4个1次夹持的同时,来驱动4个处理单元1Y、C、M、K,以形成彩色图像。
在2次转印夹持的图中上方,配设有定影单元60。该定影单元60包括内藏有卤素等发热源的加压加热辊61,和定影带单元62。定影带单元62包括定影部件之定影带64、内藏有卤素等发热源的加热辊63、张紧辊65、驱动辊66、未图示的温度探测器等。然后,通过加热辊63、张紧辊65以及驱动辊66,在张架环状定影带64的同时,沿图中反时针方向作环状移动。在该环状移动过程中,定影带64通过加热辊63从里面侧被加热。如此,在被加热的定影带64之绕挂在加热辊63的部位里,图中沿顺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的加压加热辊61与其表面侧相接。由此,就形成了加压加热辊61和定影带64相接的定影夹持。
在定影带64的环外侧里,未图示的温度探测器介由与定影带64的表面之间的规定间隙,被配设为相向而对,其检测即将进入定影夹持之前的定影带64的表面温度。该检测结果被传送到未图示的定影电源回路里。定影电源回路根据温度探测器的检测结果,对内藏在加热辊63里的发热源,或内藏在加压加热辊61内的发热源,进行电源供给的开关控制。由此,定影带64的表面温度被维持在大致140°里。
通过2次转印夹持的记录用纸P,在从中间转印带41处分离后,被送到定影单元60内。然后,在被定影单元60内的定影夹持夹住的同时,从图中下侧向上侧被搬送,在这个过程中,其被定影带64加热,或按压后,全彩色调色剂图像就得以被定影。
经这种定影处理之后的记录用纸P,在经过排纸辊对67的辊之间后被排出到机器外。在打印机本体的框体的上面,形成有堆积部68,通过排纸辊对67被排出到机器外的记录用纸P,依次被堆积到该堆积部68里。
在转印单元40的上方,配设有收容Y、C、M、K调色剂的4个调色剂卡盒100Y、C、M、K。调色剂卡盒100Y、C、M、K内的Y、C、M、K调色剂,被适当地供给到处理单元1Y、C、M、K的显影单元7Y、C、M、K里。这些调色剂卡盒100Y、C、M、K是独立于处理单元1Y、C、M、K,可以相对于打印机本体进行脱卸的。
图5所示是被固定在打印机框体内的驱动传递系统之本体侧驱动传递部的侧视图。另外,图6所示是从该本体侧驱动传递系统的上方所看到的俯视图。在打印机的框体内,竖直设置有支撑板,4个处理驱动马达120Y、C、M、K被固定于其上。在驱动源之处理驱动马达120Y、C、M、K的转动轴里,固定有始动齿轮121Y、C、M、K。
在处理驱动马达120Y、C、M、K的转动轴的下方配设有,与突出设置于上述支撑板里的固定轴(未图示)在系合的同时可以滑动转动的显影齿轮122Y、C、M、K。该显影齿轮122Y、C、M、K包括互相在同一转动轴线上转动的第1齿轮部123Y、C、M、K和第2齿轮部123Y、C、M、K。第2齿轮部123Y、C、M、K比第1齿轮部123Y、C、M、K更靠近处理驱动马达120Y、C、M、K之转动轴的先端侧里。显影齿轮122Y、C、M、K在将第1齿轮部123Y、C、M、K啮合到处理驱动马达120Y、C、M、K的始动齿轮121Y、C、M、K中的同时,根据处理驱动马达120Y、C、M、K的转动,在固定轴上滑动转动。
驱动源之处理驱动马达120Y、C、M、K由DC无刷马达的一种之直流伺服电动机构成。始动齿轮121Y、C、M、K和感光体齿轮133Y、C、M、K的减速比为1∶20(例如)。
在显影齿轮122Y、C、M、K的左侧方里,配设有与未图示的固定轴在系合的同时作滑动转动的第1中继齿轮125Y、C、M、K。其通过啮合到显影齿轮122Y、C、M、K的第2齿轮部124Y、C、M、K里,从显影齿轮122Y、C、M、K处接受转动驱动力后,在固定轴上滑动转动。在第1中继齿轮125Y、C、M、K里,除了在驱动传递方向的上游侧里啮合有第2齿轮部124Y、C、M、K以外,在驱动传递方向的下游侧里还啮合有离合输入齿轮126Y、C、M、K。这些离合输入齿轮126Y、C、M、K由显影离合器127Y、C、M、K所支撑。显影离合器127Y、C、M、K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伴随着电源供给的开和关的被控制,或将离合输入齿轮126Y、C、M、K的转动驱动力连结到离合器轴里,或使离合输入齿轮126Y、C、M、K进行空转。在显影离合器127Y、C、M、K的离合器轴的先端侧里,固定有离合输出齿轮128Y、C、M、K。当电源供给到显影离合器127Y、C、M、K里时,离合输入齿轮126Y、C、M、K的转动驱动力被连结到离合器轴里,离合输出齿轮128Y、C、M、K就转动。对此,当供给到显影离合器127Y、C、M、K里的电源被切断时,例如,即使处理驱动马达120Y、C、M、K转动,由于离合输入齿轮126Y、C、M、K在离合器轴上空转,离合输出齿轮128Y、C、M、K得不到转动。
在离合输出齿轮128Y、C、M、K的图中左侧方里,配设有与未图示的固定轴在系合的同时可以作滑动转动的第2中继齿轮129Y、C、M、K,其与离合输出齿轮128Y、C、M、K在啮合的同时进行转动。
在打印机本体侧,下述驱动传递系统与4个处理单元分别对应地被构成。亦即,驱动传递系统的次序为:处理驱动马达120→始动齿轮121→显影齿轮122的第1齿轮部123→第2齿轮部124→第1中继齿轮125→离合输入齿轮126→离合输出齿轮128→第2中继齿轮129。
图7所示是Y用处理单元1Y的一端部的部分侧视图。显影单元7Y的盒体内的显影套筒15Y之轴部件从盒体的侧面贯通后突出到外部。在该突出的轴部件部位里,固定有套筒上游齿轮131Y。另外,在盒体侧面里突出地设置了固定轴132Y,第3中继齿轮130Y相对于此在可以滑动转动地系合的同时,与套筒上游齿轮131Y啮合。
在Y用的处理单元1Y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里的状态中,相对于第3中继齿轮130Y,除了套筒上游齿轮131Y,还啮合有前述图5或图6所示的第2中继齿轮129Y。然后,第2中继齿轮129Y的转动驱动力被依次传递到第3中继齿轮130Y和套筒上游齿轮131Y里,显影套筒13Y得以被转动驱动。
还有,这里虽然仅以Y用的处理单元1Y为例,以图示来作说明,在其他颜色的处理单元中,转动驱动力也是同样地被传递到显影套筒里。
另外,在图7中,仅显示了Y用处理单元1Y的一端部,显影套筒15Y的另一端侧的轴部件贯通于盒体的另一端的侧面而突出到外部,在该突出部位里固定有未图示的套筒下游齿轮。另外,前述图2所示的第1搬送螺杆7Y、第2搬送螺杆10Y,其轴部件也贯通盒体的另一端的侧面,在其突出部位里固定有未图示的第1螺杆齿轮、第2螺杆齿轮。显影套筒15Y通过套筒上游齿轮131Y的驱动传递转动时,另一端侧里的套筒下游齿轮也伴随而转动。然后,在通过与套筒下游齿轮啮合的第2螺杆齿轮来接受驱动力的第2搬送螺杆11Y转动的同时,通过与第2螺杆齿轮啮合的第1螺杆齿轮来接受驱动力的第1搬送螺杆8Y也转动。对于其他颜色的处理单元,其构成也是相同的。
这样,由始动齿轮121、显影齿轮122、第1中继齿轮125、离合输入齿轮126、离合输出齿轮128、第2中继齿轮129、第3中继齿轮130、套筒上游齿轮131、套筒下游齿轮、第2螺杆齿轮以及第1螺杆齿轮构成的显影齿轮群,构成了分别对应于各处理单元的4组。
图8所示是Y用的感光体齿轮133Y和其周围构成的侧视图。在该图中,始动齿轮121Y里除了显影齿轮122Y的第1齿轮部123Y之外,还啮合有潜像齿轮之感光体齿轮133Y。作为驱动传递转动部件的感光体齿轮133Y,在本体侧转动驱动部被连带为可以自由转动。感光体齿轮133Y的直径比感光体的直径要大。当处理驱动马达120Y转动时,其转动驱动力从始动齿轮经一段减速后传递到感光体齿轮121Y里,感光体即转动驱动。其他颜色用的处理单元也是同样的构成。如此,在本图像形成系统的打印机中,构成了由始动齿轮121以及感光体齿轮133所形成的潜像齿轮群与各处理单元分别对应的4组。
处理单元的感光体的转动轴和被支撑在打印机本体侧里的感光体齿轮133,通过固定在感光体转动轴端部里的联轴器被连结。在其他各色中也可以通过与感光体齿轮不同的显影马达来分别驱动显影齿轮。
下面,对本打印机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图9所示是本打印机电回路的要部模块图。在该图中,控制部200包括计算装置之CPU200a、情报记忆装置之RAM200b以及ROM200c。其控制处理单元1Y、C、M、K、转印单元40、显影偏压电源回路203、1次转印偏压电源回路204、2次转印偏压电源回路205、转印单元60、调色剂供给设备206Y、C、M、K等的驱动。
显影偏压电源回路203根据控制部200送来的控制信号,将对应于各个控制信号值的显影偏压个别地输出到Y、C、M、K用的显影套筒里。
1次转印偏压电源回路204根据控制部200送来的控制信号,将对应于各个控制信号值的1次转印偏压个别地输出到4个1次转印辊(45Y、C、M、K)里。
2次转印偏压电源回路205将对应于控制部200送来的控制信号的2次转印偏压输出到上述2次转印辊50里。
调色剂供给设备206Y、C、M、K根据控制部200送来的控制信号,将Y、C、M、K调色剂供给到Y、C、M、K用的显影单元里。
本打印机包括图像数据输入通信口202,由此来接受外部个人计算机等送来的图像情报。接受到的图像情报介由写入控制回路201被输入控制部200。写入控制回路201根据图像情报来控制光写入单元20的驱动。
图10所示是通过控制部200所执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的控制流程图。控制部200根据写入控制回路201送来的图像情报,来计算打印1张用纸时的Y、C、M、K的输出图像面积(步骤1:以下将步骤写成S)。然后,判断计算出的Y输出图像面积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S2),当小于规定的阈值时(S2为Yes),在计算出对应于输出图像面积的Y调色剂强制消耗量并记忆之后(S3),设置Y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S4)。对于C、M、K也是同样地,计算输出图像面积后判断其是否小于阈值,再计算调色剂强制消耗量以及设置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通过这种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对于Y、C、M、K中的每一个,当1页打印用纸中的输出图像面积小于规定的阈值时,就去计算并记忆对应于输出图像面积的调色剂强制消耗量,以及设置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
图11所示是在本打印机的全彩色打印模式中,当上述M调色剂强制标志被设置时的各机器的一个驱动时机例图。该图中的“LD写入”表示通过光写入单元20的写入处理。另外,该图所示的是单独打印1页用纸时的例子。当对于Y、C、M、K的感光体(3Y、C、M、K)的光写入处理开始一段时间之后,在1次转印辊(45Y、C、M、K)里,以规定的时间分别印加1次转印偏压。由此,在各感光体里所形成的Y、C、M、K调色剂像被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上。之后,仅是M的光写入处理被执行规定时间。由此,在M用的感光体(3M)里形成了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的静电潜像后,作为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被显影。当形成这样的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时,1次转印偏压被印加到M用的1次转印辊(45M)里后,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被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该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通过图1所示图像除去装置之带清洁单元42,从轮带上除去。
还有,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是分别以,对应于图10所示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所计算的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量的面积,来形成的。
输出图像面积与上述阈值之间的差值越大,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就以越大的面积来形成,从而有更多的Y、C、M、K调色剂被强制消耗。另外,在执行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形成处理和其除去处理之后,图10所示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中所设置的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被解除。
虽然仅对M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被设置时的例子作了说明,其他颜色的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被设置时,也是同样地,该颜色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形成之后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然后通过带清洁单元42被除去。
在所述构成的打印机中,对于各Y、C、M、K,通过将由鼓清洁设备从感光体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经过调色剂再利用机构搬送到显影单元里进行再利用,就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另外,在将感光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之后,通过图像除去装置之带清洁单元42来除去。通过这样来除去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即可能被过剩搅拌了的调色剂,介由鼓清洁设备和调色剂再利用机构而返回显影单元的情况就不会发生。然后,就能够抑制因在显影单元内产生劣化调色剂而引起的画质下降的发生。
还有,以上虽然是对打印1页用纸的作业结束之前来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例子作说明,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形成时机不限于作业结束之前。例如,在将图像连续地输出到复数页的记录用纸里的连续打印模式中,也可以在感光体处于用纸和用纸之间的领域时来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还有,也可以是在打印作业结束之后来进行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还有,也可以在根据图像情报将调色剂像形成到感光体的图像领域里的同时,在感光体轴线方向的端部附近的非图像领域(比最大尺寸的记录用纸更宽的领域)里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这时,作为2次转印辊50,只要使用不接触中间转印带41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里的非图像领域的长度的辊,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就不会转移到2次转印辊50的表面里,从而就能够通过带清洁单元42来除去。
另外,以上是对1页打印用纸中的输出图像面积小于规定阈值时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为例来作的说明,当规定页数的打印中的累积输出图像面积小于规定阈值时,也可以根据规定其间内的累积输出图像面积来进行调色剂的强制消耗处理。
另外,以上是对形成全彩色图像的打印机为例作的说明,即使对仅形成黑白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也能够适用。
另外,以上是对相对于各种颜色而设置专用的感光体,即串列方式地形成全彩色图像的打印机为例作了说明,对于仅使用1个感光体来形成全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也是适用的。例如,对于在感光体的周围配设Y、C、M、K用的显影设备,并将感光体上依次形成的Y、C、M、K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到中间转印体里以获得全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也能够适用。
另外,以上是对,在将感光体3Y、C、M、K上的Y、C、M、K调色剂像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上之后,一次性地2次转印到记录用纸P里的打印机作了说明,对于采用将感光体3Y、C、M、K上的Y、C、M、K调色剂像直接重叠到保持在用纸搬送带等表面环状移动体之表面里的记录用纸里的1次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也能够适用。在所述构成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对于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也可以用转印到用纸搬送带等表面环状移动体之表面里的方式来替代记录用纸。
然而,如上所述,在本打印机中,采用全彩色模式时,不仅是K用的感光体3K,Y、C、M用的3Y、C、M也与中间转印带41相接后形成Y、C、M用的1次转印夹持。在全彩色模式中,会存在Y、C、M的3色中的1色或2色完全没有输出的情况,即使是这种情况,感光体也是将Y、C、M的3色全部与中间转印带41相接。然后,为了避免因感光体3Y、C、M和中间转印带41的滑动摩擦而引起图像的搓擦,就将这3色的感光体全部转动驱动。这里,对于显影单元来说,在完全没有输出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驱动。这样,在彩色打印模式时,当Y、C、M的3色之中有完全不输出的颜色时,对于该颜色以切断其前述显影离合器,停止显影单元的驱动为好。这样一来,通过对完全没有输出的颜色的显影单元进行空转,就能够避免调色剂的劣化。
还有,为了实现低成本化,不设置上述显影离合器,而对感光体和显影单元常时进行同时驱动方式的、串列型图像形成设备也处于实用化中。在这种构成中,采用全彩色打印模式时,即使Y、C、M的3色中存在输出为0的颜色,也必须驱动该颜色的显影单元,从而会助长调色剂的劣化。本发明对于抑制这种调色剂的劣化特别有效。
接着,对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里附加更有特征的构成的各实施例的打印机作说明。还有,以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构成都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相同。
[第1实施例]
在上述图1中,从感光体3Y、C、M、K被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未图示的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在到达带清洁单元42的清洁位置之前,通过与2次转印辊50相对的位置。此时,当相接部件之2次转印辊50与中间转印带41相接后形成2次转印夹持时,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有可能转移到2次转印辊50里。
这里,在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包括有将相接部件之2次转印辊50与中间转印带41进行相接分离的相接分离装置(未图示)。然后,控制部200以不同于根据图像情报的Y、C、M、K调色剂像的时机,来进行将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形成到感光体3Y、C、M、K里的控制。之后,至少是在中间转印带41上的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通过转印夹持之2次转印夹持的时机中,如图12所示,通过相接分离装置来进行使2次转印辊50从带表面离开的控制。
在这种构成中,就能够避免因为将Y、C、M、K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移到2次转印辊50里而引起的记录用纸P的污染。
[第2实施例]
在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虽然能够避免引起记录用纸P的被污染,但因为设置了上述的相接分离装置而使得设备大型化。这里,在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以设置使2次转印偏压的极性变化的构成来代替相接分离装置的设置。
图13所示是在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之全彩色打印模式中,上述M调色剂强制标志被设置时的各机器的驱动时机例示图。该图与图11同样地,显示的是单独对1页打印用纸进行的处理。当对于Y、C、M、K的感光体(3Y、C、M、K)的光写入处理开始一段时间之后,在1次转印辊(45Y、C、M、K)里分别以规定时间印加1次转印偏压。由此,形成于各自的感光体里的Y、C、M、K调色剂像被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之后,在带上的4色调色剂像进入2次转印夹持之前,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2次转印图像偏压以规定时间被印加到2次转印辊50里。由此,在2次转印夹持及其附近,形成了将调色剂从带表面侧向2次转印辊50侧里作静电移动的电场,中间转印带41上的4色调色剂向就在2次转印夹持内被2次转印到记录用纸里。
这种2次转印结束一段时间之后,仅对M以规定时间来进行光写入处理。由此,在M用的感光体(3M)里形成有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的静电潜像,其作为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被显影。之后,1次转印偏压被转印到M用的1次转印辊(45M)里,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即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其后,该M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在进入与2次转印辊50相向而对的位置里之前,与调色剂同极性的2次转印反偏压被印加到2次转印辊50里。由此,在2次转印夹持及其附近,形成了将调色剂从2次转印辊50侧向带表面侧里作静电移动的逆电场,就避免了中间转印带41上的4色调色剂向2次转印辊50的逆转移。
还有,以上举例说明了,通过将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2次转印偏压印加到2次转印辊50里以形成顺方向的2次转印电场,和通过将与调色剂同极性的2次转印偏压印加到2次转印辊50里以在2次转印夹持中形成逆向电场的情况,对于顺方向的2次转印电场和逆向电场的形成方法,不局限于这些。例如,也可以是在停止对2次转印辊50的偏压印加的同时,通过在2次转印支撑辊46里印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偏压来形成逆向电场。还有,也可以通过将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偏压印加到2次转印支撑辊46里,在2次转印夹持里形成顺方向的2次转印电场。
下面,对于本发明所适用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进行说明。
图14所示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在该图中,潜像载置体之鼓状感光体3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沿图中顺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在该感光体3的周围,配设了带电装置之带电设备5、显影装置之显影单元(显影设备)7、转印搬送单元70、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之鼓清洁设备4等。
带电设备5通过未图示的带电偏压电源回路,在被印加带电偏压的同时,将被转动驱动的带电辊6去接近或接触感光体3。通过在带电辊6和感光体3之间进行放电,来使感光体3的表面均匀带电为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相同的负极性(-极性)。这里所说的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是指,后述的显影设备7内所收容并被适度搅拌后的调色剂的平均带电量的极性。该平均带电量可以通过后述的调色剂带电分布检测器来检测。另外,带电偏压为AC电压里重叠了DC电压。还有,也可以使用将带电刷相接来代替带电辊6。另外,也可以像栅极电晕管充电那样,采用充电方式来对感光体3进行均匀带电。
本打印机包括接受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或扫描仪送来的图像情报之图像情报接受装置(未图示)。另外,还包括根据该图像情报接受装置所接受到的图像情报,来驱动激光二极管或LED二极管后生成潜像写入用的激光,并以此来扫描感光体3的光写入单元(未图示)。该光写入单元的构成与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光写入单元20相同。
通过带电设备5被均匀带电为负极性的感光体3的表面,根据图像情报接受装置所接受的图像情报,由生成激光的光写入单元来曝光扫描后去载置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收容了含有未图示的黑色调色剂和磁性载体之显影剂的显影单元(显影设备)7而被显影后成为黑色的调色剂像。显影单元7的构成与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之Y用的显影单元7Y相同。
转印装置之转印搬送单元70在将记录部件保持体之环状用纸搬送带71通过从动辊72和驱动辊73来张架的同时,根据驱动辊73的转动驱动沿图中反时针方向作环状移动。在用纸搬送带71的环内,配设有通过转印偏压电源回路76而印加了转印偏压的转印辊74,其与感光体3之间夹有用纸搬送带71。由此,用纸搬送带71的正面表面和感光体3的圆周面形成了相接的转印夹持。
在转印搬送单元70的图中右侧方里,配设有对位辊对35。该对位辊对35在将未图示的供纸盒送来的记录部件之记录用纸P夹入辊之间后,以转印夹持处与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像相重合的时机,送出去用纸搬送带71的上部张架面里。被送出的记录用纸P被静电吸附到用纸搬送带71的上部张架面里之后,随着带的移动进入转印夹持。转印搬送单元70的构成要素之转印偏压电源76,在该进入之前,将与转印辊74里的调色剂之正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即正极性(+极性)的转印偏压印加到转印辊74里。由此,正极性的转印电流从转印辊74流向用纸搬送带71的背面。之后,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进入了转印夹持内的记录用纸P里。亦即,转印装置之转印搬送单元70,在将根据上述的图像情报而形成于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像,从感光体3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上的记录用纸P里时,如下所述地将电荷付与到用纸搬送带71里。亦即,是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荷。由此,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对于带电为正规带电极性(负极性)的调色剂粒子,在感光体3和用纸搬送带71之间,形成付与从感光体3表面侧朝向用纸搬送带71表面侧里的静电力的电场。
随着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移动而通过转印夹持的记录用纸P,在对着驱动辊73的轮带绕挂部位,从用纸搬送带71经曲率分离或未图示的分离爪被分离后,就被递送去定影单元(定影设备)60。
定影单元60通过内含卤素灯等发热源的定影辊60a,和压接于该定影辊60a的加压辊60b,形成了定影夹持。从用纸搬送带71被递送到定影单元60里的记录用纸P被夹入该定影夹持。然后,通过夹持压或加热的作用,调色剂像被定影在其表面里。如此定影有调色剂像的记录用纸P在经过未图示的排纸辊对后,被排出到机外。
残留在通过转印夹持后的感光体3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之鼓清洁设备4,从感光体3表面被刮落除去。除去后的调色剂通过鼓清洁设备4内的回收螺杆4a,被搬送到鼓清洁设备4中垂直于图纸面方向的端部后,被递送到调色剂再利用机构16里。
调色剂再利用机构之调色剂再利用机构16,将从鼓清洁设备4接受到的调色剂,按图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搬送到显影单元7内。由此,从感光体3表面被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就被返回到显影单元7内作为再利用使用。还有,作为调色剂再利用机构16,可以使用与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调色剂再利用机构16相同的构成。另外,也可以在搬送管内设置螺旋钻等转动部件,伴随该转动部件的转动来搬送调色剂。即使在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也可以采用在搬送管内设置转动部件来代替图示的构成。
对于显影单元7内的显影剂,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相同,由未图示的调色剂卡盒内的调色剂来作适当地补充(图中箭头B)。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控制部(未图示),也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相同地,执行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图15所示是由本打印机控制部所执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的控制流程图。控制部根据未图示的光写入单元的写入控制回路送来的图像情报,来计算1页打印用纸中的输出图像面积(S1)。然后,判断计算出的输出图像面积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S2)。这里所说的输出面积小于规定阈值是指,因为图像面积小,并且调色剂消耗量也比较少时,调色剂在显影单元7里被过剩搅拌而处于容易劣化的状态。这里,当输出图像面积小于规定的阈值时(S2为Yes),在计算并记忆相应于输出图像面积的调色剂强制消耗量后(S3),设置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S4)。通过这种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当1页打印用纸中的输出图像面积小于规定阈值时,对应于输出图像面积的调色剂强制消耗量的计算及记忆,以及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的设置得到执行。
当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被设置后,在打印作业结束时会在感光体3里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另外,如果是对于复数页的记录用纸P进行连续打印之连续打印动作时,在对1页记录用纸P的打印动作,和其后的1页记录用纸P的打印动作之间,连续打印动作被一时中断,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在感光体3里形成。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以对应于上述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所计算出的调色剂强制消耗量的面积和浓度来得到形成。具体来说是,输出图像面积和上述阈值之差越大,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就以更大的面积来形成,从显影单元7内排出的调色剂也更多。
图16所示是执行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状态时的本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如图所示,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在供纸路径内没有记录用纸P通过时被执行。形成于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随着感光体3的转动而进入转印夹持。转印搬送单元70的转印偏压电源76在上述进入之前,在转印辊74里印加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同极性,即负极性(-极性)的强制消耗用转印偏压。由此,负极性的转印电流从转印辊74流到用纸搬送带71的背面里后,就将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里。亦即,转印装置之转印搬送单元70在将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从感光体3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里时,对于用纸搬送带71,付与和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荷。由此,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对于带有与正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极性)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在感光体3和用纸搬送带71之间,形成付与从感光体3表面侧朝向用纸搬送带71表面侧里的静电力的电场。
用于显影的调色剂中的各个调色剂粒子,为了发挥其适当的电荷或流动性,而在其表面添加了二氧化硅等添加剂。该添加剂吸附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时,调色剂粒子就会适量地带电。然而,显影单元7内因过剩搅拌而劣化的调色剂粒子,由于其在显影单元7被过剩搅拌而重复受力,就会使表面的添加剂脱落,或者使添加剂埋入粒子母粒中。这种劣化调色剂粒子如图17所示,或使正规带电极性侧的带电量比通常的大幅下降,或带电为与正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更进一步地,由于比起通常的调色剂粒子更为降低了其流动性,而变得容易凝集。由此,在通过转印夹持时,其不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里,而变得容易残留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这样,在转印夹持处就会将劣化调色剂粒子残留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通过其后的清洁或再利用而返回显影单元7的可能性就增大。
这里,在本打印机中,在使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随着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而进入转印夹持时,相对于转印辊74印加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同极性(图示例为负极性)的强制消耗用转印偏压。由此,包含于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粒子之中,在将劣化调色剂粒子从感光体3转移到用纸搬送带71里的同时,将没有劣化的调色剂粒子(带电为正规负极性)在转印夹持处留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然后,对于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上的劣化调色剂粒子,通过转印后调色剂除去装置之带清洁单元75来从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上除去。被除去的劣化调色剂通过带清洁单元75内的排出螺杆75a,被搬送到单元中垂直于图纸面方向的端部里,之后掉落到未图示的废调色剂罐里(图中箭头C)。
另一方面,对于在转印夹持处没有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表面,而留在感光体3表面上的、没有劣化的调色剂粒子,其通过鼓清洁设备4来从感光体3的表面除去之后,经调色剂再利用机构16返回到显影单元7内。由此,就可以有效地对没有劣化的调色剂粒子进行再利用。另外,本打印机的控制部在上述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结束后,即解除上述的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
如此,在本打印机中,在通过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而将从显影单元7内强制排出到感光体3表面里的劣化调色剂粒子,在转印夹持处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里之后,通过带清洁单元75来除去。由此,就能够抑制因在显影单元7内积存了劣化调色剂粒子而引起的画质下降的发生。更进一步地,在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粒子之中,对于没有劣化的调色剂粒子,在转印夹持处不将其转移到用纸搬送带71里,而是将其留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经过鼓清洁设备4和调色剂再利用机构16返回显影单元7。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相比,通过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就能够避免没有劣化的调色剂粒子被浪费地废弃。亦即,在本打印机中,作为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而从显影单元7内被强制排出的调色剂之中,在仅选择劣化调色剂粒子,使其从感光体3转移到用纸搬送带71后进行回收的同时,对于没有劣化的调色剂,通过鼓清洁设备4来回收后进行再利用的使用,就能够避免调色剂被浪费地废弃。
还有,图17所示调色剂带电量的分布图显示了,将取之于显影单元7的调色剂通过Hosokawa Micron公司制造的调色剂带电分布检测器(EST-3),进行实际检测后的结果。
作为判断调色剂强制消耗的必要性之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在图15所示之外,还可以采用下述处理。亦即,检测本打印机的成像装置之成像能力,并根据其结果来判断调色剂强制消耗的必要性。具体来说是,由感光体3、带电设备5、显影单元7、光写入单元等构成的成像装置的成像能力,是以显影电位和单位面积里的调色剂附着量之间的关系图之倾角之显影γ来表示的。显影电位指的是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和印加有显影偏压之显影套筒表面之间的电位差。以规定的时机来检测上述显影γ。具体是,将包括调色剂附着量相互之间相差5[cm2]左右的复数个实心调色剂像的图样像,形成在感光体3表面上之后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里。然后,将相对于该图样像中各实心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里的调色剂附着量,通过反射型光电探测器78(参照图16)来检测。该反射型光电探测器78如图18所示,包括将光照射到用纸搬送带71上的实心调色剂像里的发光元件78a,和,接受在用纸搬送带71上正反射之正反射光的正反射型受光元件78b,和,接受在实心调色剂像表面散射反射之散射反射光的散射反射型受光元件78c。根据正反射型受光元件78b的受光量,或散射反射型受光元件78c的受光量,就能够求得相对于实心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里的调色剂附着量。控制部计算出显示相对于各实心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附着量和显影电位之间关系的近似直线,以该近似直线的倾角作为显影γ。当所述显影γ的倾角小于规定阈值时,由于显影单元7内劣化调色剂粒子的积存,在转印夹持处,不能将所希望的量的调色剂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里的可能性就高。这里,控制部以规定的时机在感光体3表面上形成上述图样之后,执行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里的控制,之后去执行下述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亦即,如图19所示,根据反射型光电探测器78的检测结果,和,形成图样像时对于各实心调色剂像的显影电位,来计算显影γ(S1)。然后,判断计算出的显影γ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S2)。之后,当显影γ小于规定的阈值时(S2为Yes),计算并记忆对应于显影γ的调色剂强制消耗量(S3),并设置调色剂强制消耗标志(S4)。
还有,即使是前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也可以同样地,根据各色的显影γ去判断各色中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的必要性。
在本打印机中,在使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进入转印夹持时,使从转印辊74付与到用纸搬送带71里的电荷量的绝对值,小于通常转印时由转印辊74付与到用纸搬送带71里的电荷量的绝对值。更详细地说,是在通常转印时,将用纸搬送带71流向感光体3的实效转印电流,定电流控制在+30[μA]里。而在使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进入转印夹持时,将实效转印电流定电流控制在-20[μA]里。其理由如下。亦即,当实效转印电流的值(转印电场强度)被设定为适当值以获得良好的转印效率时,会在转印夹持内产生放电。在劣化调色剂粒子含有率较低的正常的调色剂中,即使发生这样的放电,由于每个调色剂粒子的带电量是充分的,伴随放电而带电为与正规极性相反极性的调色剂粒子的量是极少的。然后,带电为逆极性的调色剂变成转印残留调色剂后被再利用,所以就不会发生上述问题。但是,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所含有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由于去逆极性一侧的带电量并不多,当转印夹持内发生放电时,容易被带电为正规的带电极性。这样,在转印夹持内就不转移到用纸搬送带71里而残留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并被返回到显影单元7里。另外,刚被补充到显影单元7内去显影的没有劣化的调色剂,带电并不充分,这样的调色剂伴随着夹持内的放电而带电为与正规极性相反的极性时,虽然其没有劣化,却也被转移到了用纸搬送带71里。如此,经过带清洁单元75后最终就会到达废调色剂罐里。这里,在使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进入转印夹持时,使电荷量的绝对值小于通常的转印。在这种构成中,就能够抑制因转印夹持内的放电而引起的劣化调色剂粒子的再利用,以及劣化调色剂粒子的不必要的废弃的发生。
另外,在本打印机中,作为用纸搬送带71,所采用的表面摩擦系数要大于感光体3的表面摩擦系数。其理由如下。亦即,如上所述,在劣化调色剂粒子里,除了带电为与正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劣化调色剂之外,还有带有正规带电极性,但其带电量比通常的要大幅减少的劣化调色剂。这种带电量少的劣化调色剂粒子,即使是在与正规带电极性同极性的强制消耗用转印偏压的条件下,也有可能没有从感光体3被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里。这里,劣化调色剂粒子无论是逆带电还是低带电量,如上所述,由于其流动性恶化,与其他物体的附着力就提高。这种劣化调色剂粒子被夹入2个部件之间后,当2个部件分开时,会附着到表面摩擦系数更大的部件一侧里。这里,在本打印机中,作为用纸搬送带71,由于采用了比感光体3的表面摩擦系数更大的构成,使得转印夹持处的劣化调色剂粒子容易从感光体3表面转移到用纸搬送带71里。在这种构成中,在包含于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里的劣化调色剂粒子之中,不仅是逆带电的调色剂粒子,带电量少的调色剂也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里,就能够提高劣化调色剂的回收效率。
还有,对于感光体3或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摩擦系数,可以采用欧拉带法来检测。在欧拉带法中,如图20所示,在固定于台座里的被测对象301上,装载有切成宽30[mm]、长297[mm]的优等纸(理光Type6200)302。在该优等纸的一端侧里悬挂重100[g]的砝码303。另外,在另一侧的端部里,连接有数字测力计304。然后,相对于载有数字测力计的移动平台305,付与其在导轨306上以5[mm/sec]以下的一定速度移动的力,并读取移动平台305开始移动时的力。之后,根据公式[表面摩擦系数μ=(2/π)×Log(测定负载/100g)]来计算表面摩擦系数μ(其中π是圆周率)。还有,在以带作为被测对象时,就将带固定在鼓状筒的外表面里。
在本打印机中,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摩擦系数虽然大于感光体3,但没有必要一定采用这种构成。这时因为即使其表面摩擦系数大于感光体3,通过涂敷润滑剂,只要在转印夹持内使得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摩擦系数大于感光体3即可。例如,作为鼓清洁设备4或带清洁单元75,当各自的清洁对象的表面里涂敷有硬脂酸锌等润滑剂时,如下所述即可。亦即,在使鼓清洁设备4的润滑剂涂敷量要多于带清洁单元75的润滑剂涂敷量之后,使得转印夹持内的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摩擦系数大于感光体3的表面摩擦系数。另外,也可以是在鼓清洁设备4中采用没有润滑剂涂敷功能的构成,而在带清洁单元75里采用具有润滑剂涂敷功能的构成,通过调整该润滑剂的涂敷量来使得转印夹持内的带的表面摩擦系数大于感光体3的表面摩擦系数。对于润滑剂涂敷后的表面摩擦系数,以润滑剂涂敷后的感光体3或用纸搬送带71作为被测对象,也可以通过欧拉带法来检测。
本发明申请者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亦即,在鼓清洁设备4或带清洁单元75里分别附设了润滑剂涂敷机构。该润滑剂涂敷机构包括同时与润滑剂之硬脂酸锌块和清洁对象(感光体3或用纸搬送带71)相接并转动的刷辊,和将硬脂酸锌块付势去刷辊的弹簧。然后,将通过刷辊从硬脂酸锌块刮落得到的硬脂酸锌粉末涂敷到清洁对象里。将上述润滑剂涂敷机构在与清洁刮刀的相接位置的下游侧里与清洁对象相接。然后,通过调整刷辊的刷密度、刷刚性、转动速度、弹簧对硬脂酸锌块的付势力等,来调整鼓清洁设备4或带清洁单元75的硬脂酸锌粉末的涂敷量。通过该调整,硬脂酸锌粉末涂敷后的感光体3的表面摩擦系数在0.1~0.2之间(经欧拉带法检测)。另外,硬脂酸锌粉末涂敷后的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摩擦系数在0.25~0.35之间(经欧拉带法检测)。以该条件进行打印测试,并以规定的时机来进行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后,与感光体3的表面摩擦系数大于用纸搬送带71的情况相比,通过带清洁单元75得以对劣化调色剂进行良好的回收。
在本打印机中,伴随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使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进入转印工序之转印夹持时的,转印夹持内的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移动速度要大于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速度。其理由说明如下。亦即,通过在用纸搬送带71和感光体3之间具有线速度差,就对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调色剂层付与了剪切力。由此,在感光体3和用纸搬送带71之间,就使得调色剂容易跟随移动到表面摩擦阻力大的用纸搬送带71里。由此,就容易使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粒子之中,附着力远大于通常情况时的劣化调色剂,从感光体3表面上机械地转移到用纸搬送带71里。更进一步的是,由于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移动速度要大于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速度,在向用纸搬送带71转移的时候,通过沿带表面移动方向来拉伸像,就降低了调色剂的凝集力。由此,就助长了劣化调色剂中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的静电转移。其结果是,促进了劣化调色剂粒子从感光体3表面向用纸搬送带71里的转移,从而能够在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更准确地区分劣化调色剂粒子。
本发明申请者通过试验机所进行的实验可知,相对于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移动速度,通过使得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速度降低0.2~2[%]左右,就能够良好地促进劣化调色剂的转移。这里,线速度差并不局限于该数值范围。
还有,与本打印机相反地,使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速度大于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移动速度时,转印夹持处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调色剂层就会在表面移动方向上缩短。如此,调色剂层内的调色剂粒子的凝集力增大,反而不容易使劣化调色剂粒子转移到用纸搬送带71里。
本打印机对于根据图像情报在感光体3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通过在显影单元7的显影套筒内印加-600[V]左右的显影偏压来进行显影。在这种条件下,伴随着显影从显影套筒转移到感光体3的静电潜像里的,调色剂在静电潜像中单位面积里的附着量(以下称为“显影调色剂量”)为0.5[mg/cm2]左右。然后,在感光体3的表面形成有3~5层的调色剂层。该调色剂层中最靠近感光体3表面的第1层调色剂,处于所有调色剂层中最难被转印的状态。如果是通常的调色剂像,该第1层的调色剂的若干变成转印残留调色剂也没有关系。但是,在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情况下,因为将第1层中的劣化调色剂留在感光体3表面里后,会使其被再利用,就不利于显影单元7内,对劣化调色剂积存的抑制。
这里,在本打印机中,是使显影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时的显影调色剂量,少于在显影根据图像情报的调色剂像时的显影调色剂量的。具体是,在显影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时,通过将印加到显影套筒里的显影偏压从-600[V]降低到-300[V]来降低显影电位,而使显影调色剂量减半的。在该构成中,通过减少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调色剂层数,来促进第1层中的劣化调色剂粒子向用纸搬送带71所作的静电转移。更紧一步地,使第1层中的劣化调色剂粒子容易接触用纸搬送带71后,也促进了劣化调色剂粒子从感光体3向用纸搬送带71的机械转移。以上的结果是能够良好地促进劣化调色剂粒子的转移。
图21所示是本打印机控制部执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的控制流程图。当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开始后,构成转印装置一部分的控制部就开始驱动包括感光体3、显影单元7、转印搬送单元70的成像部(S1)。此时,以比感光体3更快的线速度来驱动用纸搬送带71(S2)。然后,在带电设备5里对感光体3的表面执行均匀带电为负极性的带电处理的同时,将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前身之强制消耗用的静电潜像,通过光写入单元写到感光体3里(S3)。此时,前述调色剂强制消耗判断处理中计算出的,对应于输出图像面积的静电潜像被写入。接着,在从显影偏压电源回路以低于通常情况时的值来输出显影偏压后(S4),将该静电潜像显影到显影单元7后获得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S5)。然后,从转印偏压电源回路输出强制消耗用转印偏压(S6),将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转移到用纸搬送带71上(S7)。之后,去执行,用于将残留在感光体3表面上之没有劣化的调色剂通过鼓清洁设备4除去后返回显影单元7里,或将用纸搬送带71上的劣化调色剂通过带清洁单元75除去后回收到废调色剂罐里的处理(S8、S9)。然后,停止成像部的驱动之后结束这一系列的控制流程。
接下来,对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里附加更具特征的构成之各实施例的打印机进行说明。
首先,对下述各实施例中共通的事项作说明。下述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都是通过串列方式来形成全彩色图像的,并全部包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构成。另外,还包括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之基本构成相同的构成。
图22所示是下述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Y用处理单元的放大构成图。单元全体的形状与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之Y用处理单元虽然有些不同,其内部构成基本相同。图22中的感光体3Y、显影单元7Y、带电设备5Y分别与图2中的构成相同。鼓清洁设备4Y除了清洁刮刀17Y及回收螺杆15y之外,还包括可以转动驱动的润滑剂涂敷刷辊18Y,以及由硬脂酸锌块构成的润滑剂19Y。然后,在清洁刮刀17Y更靠感光体3表面移动方向的下游侧里,通过润滑剂涂敷刷辊18Y,将从润滑剂19Y刮取的硬脂酸锌粉末涂敷到感光体3Y表面里。在该润滑剂涂敷刷辊18Y更靠感光体3表面移动方向的下游侧里,用于平整润滑剂的刮刀与感光体3y表面相接,对涂敷在感光体3y里的硬脂酸锌粉末进行均匀平整。
图23所示是下述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各色处理单元1Y、C、M、K和转印单元40的放大构成图。该转印单元40除了下述部分之外,与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转印单元具有相同的构成。亦即,在2次转印夹持部位,代替于2次转印辊的是2次转印夹持形成辊52,与中间转印带41的正面相接后形成2次转印夹持。该2次转印夹持形成辊52如图所示被电接地。另外,在中间转印带41环内张架轮带的各辊之中,在2次转印夹持的内侧支撑轮带的辊为驱动辊47。该驱动辊47也兼作2次转印辊的功能,通过2次转印偏压电源回路,被印加与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同(本例为负极性)的2次转印偏压。当位于轮带内侧的驱动辊47被印加了与调色剂极性相同的2次转印偏压时,轮带上的调色剂像就从带表面向被接地的2次转印夹持形成辊52移动。2次转印由此得到执行。
图24所示是用于说明Y用的处理单元1Y及其周围的Y调色剂的走向的模式图。当显影单元7Y内的显影剂的Y调色剂浓度低于目标浓度时,通过未图示的Y调色剂供给设备,Y调色剂卡盒100Y内的Y调色剂被补充到显影单元7Y内(图中箭头E)。被补充的Y调色剂在进入显影剂的同时,在显影单元7Y内循环。然后,一部分调色剂用于感光体3Y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后构成Y调色剂像。该调色剂像中的Y调色剂基本上都在1次转印夹持处,被1次转印到了中间转印带41上。没有被1次转印的若干转印残留Y调色剂,在通过鼓清洁设备4Y从感光体3Y表面被除去之后,经过调色剂再利用机构16Y被返回到显影单元7Y内。由此,就能实现转印残留Y调色剂的再利用。如图23的箭头A所示,即使在C、M、K用的处理单元1C、M、K中,也能够同样地实现转印调色剂的再利用。
残留在经过2次转印夹持后的中间转印带41表面里的2次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带清洁单元42从带表面被除去后,被掉进未图示的废调色剂罐里。
为了更容易理解上述对感光体1Y、C、M、K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进行再利用之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构成,在此,对没有设置调色剂再利用机构的串列式图像形成设备作说明。
图26所示是用于说明该图像形成设备中的Y用处理单元1Y及其周围的Y调色剂走向的模式图。在该图中,当显影单元7Y内的显影剂的Y调色剂浓度低于目标浓度时,通过未图示的Y调色剂供给设备,Y调色剂卡盒100Y内的Y调色剂被补充到显影单元7Y内(图中箭头E)。被补充的Y调色剂在进入显影剂的同时,在显影单元7Y内循环。在1次转印夹持处没有被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若干转印残留Y调色剂,通过鼓清洁设备4Y从感光体3Y表面被除去之后,如箭头C所示地被返回到未图示的废调色剂罐内。由于该转印残留Y调色剂里包含着没有劣化的Y调色剂,所以不能进行Y调色剂的有效利用。
图27所示是没有设置调色剂再利用机构之同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各色处理卡盒1Y、C、M、K和转印单元40的构成图。如图中箭头C所示,不仅是Y用的处理单元1Y,包括C、M、K用的处理单元1C、M、K,从感光体3C、M、K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不经再利用就掉入到废调色剂罐里。在这种构成中,如果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还能使用的没有劣化之调色剂的无意义浪费将大幅增加,从而造成严重的运行成本增加问题。
对此,在下述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如上所述的,在Y、C、M、K的各色中,对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粒子进行选择性地回收后使其废弃。与此同时,对于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没有劣化的调色剂粒子,因为是将其从感光体回收之后返回到显影单元里作再利用使用的,就能够避免因浪费了没有劣化的调色剂而引起的运行成本的增大。
图25所示是下述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之电回路的要部模块图。在该图中,控制部200包括了计算装置之CPU200a、情报记忆装置之RAM200b以及ROM200c。并连接有显影偏压电源回路203、1次转印偏压电源回路204、2次转印偏压电源回路205、带电偏压电源回路212、Y、C、M、K调色剂供给设备206Y、C、M、K等。另外,还连接有光写入单元20、感光体驱动部207、显影套筒离合器208、转印单元驱动部209、定影排纸系统驱动部210、供纸搬送系统驱动部211、定影单元60等。
[实施例A]
在实施例A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如图23所示,Y、C、M、K的各色处理单元1Y、C、M、K是根据需要分别进行调色剂强制消耗处理的。这些处理单元中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按Y、C、M、K的顺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
Y用的处理单元1Y在各色处理单元之中,沿着轮带的移动方向被配设在最靠上游侧里,其在各色之中是最先进行感光体3Y上调色剂像的1次转印工序的。亦即,感光体3Y是先于其他感光体3C、M、K而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在该构成中,从形成于感光体3Y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被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在依次通过C、M、K用的1次转印夹持之后,被带清洁单元42从带表面除去。该除去之前,在C、M、K用的1次转印夹持处,如果发生了从轮带向感光体3C、M、K的逆转移,就会在鼓清洁设备4C、M、K内引起混色。
另外,C用的处理单元1C在各色处理单元之中,是第2位进行感光体3C上调色剂像的1次转印工序的。亦即,感光体3C是先于其他感光体3M、K而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在该构成中,从形成于感光体3C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被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在依次通过M、K用的1次转印夹持之后,被带清洁单元42从带表面除去。该除去之前,在M、K用的1次转印夹持处,如果发生了从轮带向感光体3M、K的逆转移,就会在鼓清洁设备4M、K内引起混色。
另外,M用的处理单元1M在各色处理单元之中,是第3位进行感光体3M上调色剂像的1次转印工序的。亦即,感光体3M是先于其他感光体3K而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在该构成中,从形成于感光体3M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被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通过K用的1次转印夹持之后,被带清洁单元42从带表面除去。但是,该除去之前,在K用的1次转印夹持处,即使发生了从轮带向感光体3K的逆转移而进入鼓清洁设备4K内,对K调色剂的黑色也基本没有影响。所以不用担心引起混色。但是,因为其从鼓清洁设备4k被搬送到K用的显影单元7K内,就会妨碍对显影单元7K内的劣化调色剂增加的抑制。
另一方面,K用的处理单元1K在各色处理单元之中是最后进行感光体3K上的调色剂像1次转印工序的。亦即,感光体3K不是先于其他来进行调色剂像的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在这种感光体3K中,从形成于其表面里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被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不会进入多色的鼓清洁设备里的情况。所以不会发生混色的情况。
本打印机在使,从形成于Y用的感光体3Y上的Y用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处被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Y调色剂,随着带的表面移动而进入到下游侧之C用的1次转印夹持里时,进行下列偏压调整。即,将相同于调色剂正规带电极性(本例中为负极性)的偏压,印加到C用的1次转印辊45C里。亦即,将同极性的电荷付与到中间转印带41里。由此,就把中间转印带41处带电为相反于正规带电极性之逆极性的劣化Y调色剂,吸引到C用的1次转印夹持内的轮带表面里,以防止劣化调色剂向C用感光体3C的逆转移。在该构成中,能够防止在C用显影单元7C内的Y调色剂的混色的发生。
另外,本打印机在使,中间转印带41上的劣化Y调色剂,或从C用的感光体3C上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C调色剂,随着带的表面移动而进入到下游侧之M用的1次转印夹持里时,也进行同样的偏压调整。即,将相同于调色剂正规带电极性的偏压,印加到M用的1次转印辊45M里。由此,就把M用的1次转印夹持内的劣化Y调色剂或劣化C调色剂吸引到轮带表面里,以防止这些劣化调色剂向M用感光体3M的逆转移。在该构成中,能够防止在M用显影单元7M内的Y调色剂或C调色剂的混色的发生。
另外,本打印机在使,中间转印带41上的劣化Y调色剂或C调色剂,以及从M用的感光体3M上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M调色剂,随着带的表面移动而进入到下游侧之K用的1次转印夹持里时,也进行同样的偏压调整。即,将相同于调色剂正规带电极性的偏压,印加到K用的1次转印辊45K里。由此,就把K用的1次转印夹持内的劣化Y调色剂、劣化C调色剂、劣化M调色剂分别吸引到轮带表面里,以防止这些劣化调色剂向K用感光体3K的逆转移。在该构成中,能够防止因劣化调色剂被误搬送去K用显影单元7K而引起单元内劣化调色剂的增加。
还有,在更靠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作为将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伴随带表面移动而进入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时向1次转印夹持里印加的偏压,可以采用其绝对值小于通常的1次转印时的值。具体是,相对于通常的1次转印时的+30[μA]的1次转印偏压,上述偏压采用为-20[μA]。其理由如第2实施方式所作的说明,是为了抑制1次转印夹持内因放电而引起的劣化调色剂的逆带电。
另外,在更靠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将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伴随带表面移动而进入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时,代之以将相同于正规带电极性之极性的偏压印加到1次转印夹持里,也可以中止对1次转印夹持的偏压印加(使其为0伏特)。其理由是,因劣化而使其机械附着力增大的劣化调色剂即使没有受到来自偏压的静电力,因为容易附着到表面摩擦系数比感光体高的中间转印带41里,在没有受到逆方向的静电力时,是不会逆转移至感光体里的。此时,只要一时中止将硬脂酸锌粉末涂敷到中间转印带41里,使带的表面摩擦系数保持在0.5之较高状态里即可。
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粒子的绝大多数,都如前所述带电为相反于正规带电极性的逆极性(本例中为正极性)。一方面,感光体的非潜像部之底面部(均匀带电部)所带电的极性相同于调色剂之正规带电极性。在更靠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使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伴随带表面移动而进入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时,如果下游侧的感光体的底面部电位与通常成像时的值相同,就会使逆带电的劣化调色剂容易静电转移到底面部里。
这里,在本打印机中,在更靠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在进入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里时,通过在此之前进行的带电偏压的调整就成为如下所述。即,使得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中的感光体的底面部电位,低于载置有依据于图像情报之调色剂像的该感光体底面部的电位。具体是,在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中,相对于通常成像时-700[V]左右的底面部电位,劣化调色剂进入时的底面部电位在0~-350[V]左右。在该构成中,就能够更切实地防止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劣化调色剂逆转移去感光体。
然而,在Y、C、M、K之各色调色剂之中,Y调色剂最容易受混色的影响,哪怕混入极少量的多色调色剂,其色调也会变化很大。这里,在本打印机中,将用于形成Y调色剂像的Y用感光体3Y,配设在各色感光体中的调色剂像转印工序被最早执行的位置之最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在该位置处,由于多色的调色剂像或劣化调色剂不会进入,所以就可以避免Y用显影单元7Y中的多色的调色剂像的混色。由此,就能够抑制因混色而引起的形成图像时的色调混乱。
另外,在本打印机中,将用于形成K调色剂像的K用感光体3K,配设在各色感光体中的调色剂像转印工序被最后执行的位置之最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如上所述,这是因为多色的调色剂混入到K调色剂里时,不容易影响K的色调的缘故。因此,通过该构成,就更能够抑制因混色而引起的形成图像时的色调混乱。
另外,本打印机在随着堵纸等异常发生而中断打印作业(图像形成动作)后,为了恢复动作,通过转印单元40的上述第1支架的动作,使中间转印带41离开Y、C、M用的感光体3Y、C、M。然后,在次状态下通过带清洁单元42来除去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其理由说明如下。即,在异常停止时,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移的劣化调色剂有可能附着到中间转印带41里。在恢复动作中,一般采用的是不印加偏压,以规定的时间来驱动轮带等以进行试运行,这时,劣化调色剂就有可能在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逆转移去感光体里。因此,在恢复动作时,是使感光体3Y、C、M离开中间转印带41的。对于K用的感光体3K,虽然使其一直与中间转印带41相接,因为如上所述的原因,K基本不受混色的影响,所以没有关系。在该构成中,就能够避免恢复动作时发生劣化调色剂的混色。
还有,在本打印机中,恢复动作时是使中间转印带41离开Y、C、M用的感光体3Y、C、M的,只要使轮带至少离开最上游侧的感光体及最下游侧的感光体,就能够避免混色的发生。另外,在最下游侧里配设K之外的感光体时,优选的是使轮带也离开最下游侧的感光体。对于最上游侧的感光体来说,因为不会发生混色,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分开的动作。
[实施例B]
在实施例B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包括了可以使中间转印带41分别独立地相对于Y、C、M、K用的感光体3Y、C、M、K来进行相接或分离的带相接分离单元。然后,在更靠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劣化调色剂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在使其随着带的表面移动而进入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里之前,使中间转印带41离开上述1次转印夹持中的感光体。由此,就解除了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具体是,例如,在将劣化Y调色剂从位于最上游侧里的Y用感光体3Y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时,在使该劣化Y调色剂进入C用的1次转印夹持之前,使中间转印带41离开C、M、K用的感光体3C、M、K。另外,在将劣化C调色剂从C用感光体3C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时,在使该劣化C调色剂进入M用的1次转印夹持之前,使中间转印带41离开M、K用的感光体3M、K。另外,在将劣化M调色剂从M用感光体3M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时,在使该劣化M调色剂进入K用的1次转印夹持之前,使中间转印带41离开K用的感光体3K。还有,对于Y、C、M、K用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不是同时形成,而是互相之间错开时机来形成的。
在该构成中,就能够避免在更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上的劣化调色剂,在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向感光体作逆转移。
[实施例C]
在实施例C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各色感光体3Y、C、M、K之中,是仅在用于形成K调色剂像的K用感光体3K里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再使包含在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如前所述,由于K调色剂是混入多色调色剂而不易发生色调变化的,所以通过仅对K调色剂来回收劣化调色剂,就不会因劣化调色剂的混色而引起图像色调的变化,从而能够抑制显影单元7K内的劣化调色剂的增加。
[实施例D]
在本打印机中,是仅在,配设于最下游侧里的K用感光体3K,以及配设于最上游侧里的Y用感光体3Y里,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再使各自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在该构成中,通过将劣化调色剂混入到多色用的显影单元里,就可以避免图像色调的混乱。另外,将最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作为K用夹持后,还能够抑制在最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因将多色的劣化调色剂逆转移到感光体里而引起的图像色调的混乱。更进一步的是能够有效抑制最上游侧的Y用显影单元7Y内的劣化调色剂的增加。具体是,由于在最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调色剂像,在各色重叠之后位于最下侧,所以相比于其他调色剂像,其色调更难被视觉认知。这里,对于最上游侧的处理单元,一般是使其显影调色剂量要多于其他处理单元。然后,因其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发生多于其他处理单元,再利用后的劣化调色剂的增加率也高于其他处理单元。这里,通过将劣化调色剂从最上游侧的感光体3Y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并最终回收到废调色剂罐里,与回收从其他感光体来的劣化调色剂的情况相比,就能够有效地抑制显影单元7Y内的劣化调色剂的增加。
至此,对于采用2成分显影方式的打印机就作了说明。但是,调色剂的劣化,在非磁性的1成分显影方式或磁性1成分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也会发生。所以,在采用这些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本发明也能够适用。
另外,以上对于用纸搬送带方式或中间转印带方式的打印机作了说明,只要是使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转移到转印装置里的构成,对于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例如,在黑白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也可以是,在将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转移到与感光体相接的转印辊里的同时,通过辊清洁设备来将该劣化调色剂从转印辊上除去。
以上,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或第1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作为转印装置之转印单元40采用了,在将依据于图像情报而形成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表面环状移动体之中间转印带41的表面里之后,将轮带表面上的调色剂像再转印到被夹入在、由轮带和与之相接的相接部件之2次转印辊50所形成的2次转印夹持内的记录用纸里。该构成不同于将各感光体上的Y、C、M、K调色剂像直接重叠转印到保持在轮带表面上的记录用纸里的方式,如图1所示,不需要将记录用纸P搬送到各感光体3Y、C、M、K和中间转印带41之相向而对的部位里。因此,就能够提高记录用纸P在设备内的搬送路径的布置自由度。
另外,在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设置了使相接部件之2次转印辊50相接分离于表面环状移动体之中间转印带41的表面的相接分离装置。然后,构成控制装置之控制部200以使得,至少是在带表面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通过2次转印夹持的时机中,进行使2次转印辊50离开带表面的控制。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避免因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逆转移到2次转印辊50里而引起的记录用纸P的污染的发生。
另外,在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机中,构成了这样的控制装置之控制部200,即,在设置用于在转印夹持之2次转印夹持内形成电场的电场形成装置之2次转印偏压电源205的同时,至少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表面里之依据于图像情报的调色剂像,在通过2次转印夹持的时机中,形成使调色剂从带表面侧向2次转印辊50侧里作静电移动之顺方向的2次转印电场,与此同时,至少带表面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在通过2次转印夹持的时机中,进行形成将调色剂从2次转印辊50侧向带表面侧里作静电移动之逆电场的控制。在该构成中,通过设置将2次转印辊50相接分离于中间转印带41的相接分离装置,在避免设备大型化的同时,通过将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逆转移到2次转印辊50里,就能够避免记录用纸P的污染的发生。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在将相同于调色剂正规带电极性的电荷付与到记录部件保持体之用纸搬送带71里的时候,使电荷付与量少于,将相反于调色剂带电极性的电荷付与到用纸搬送带71里时地,来构成转印装置之转印搬送单元70。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抑制因转印夹持内的放电而引起的劣化调色剂粒子的再利用,或没有劣化调色剂粒子的无益废弃的发生。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在感光体3和用纸搬送带71相接的转印夹持内,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摩擦系数要大于感光体3表面的摩擦系数。该构成如上所述,在包含于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里的劣化调色剂粒子之中,不仅是逆带电的调色剂粒子,还将低带电量的调色剂也转印到用纸搬送带71里,从而能够提高劣化调色剂的回收效率。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在使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而进入转印搬送单元70的转印工序之转印夹持时,用纸搬送带71的表面移动速度要大于感光体3的表面移动速度。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促进劣化调色剂粒子从感光体3表面向用纸搬送带71的转移,从而更切实地区分来自于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劣化调色剂。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在显影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时,相对于感光体3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之单位面积里的调色剂附着量,要少于显影依据于图像情报的调色剂像时,相对于感光体3的调色剂像之单位面积里的调色剂附着量。该构成如上所述,在促进包含于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里的劣化调色剂粒子向用纸搬送带71所作的静电转移的同时,还因为促进了机械转移,所以就能够提高劣化调色剂的回收效率。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实施例A所涉及的打印机中,设置了多个包括感光体和显影单元之组合的处理单元。然后,将显影于各自感光体3Y、C、M、K表面上的Y、C、M、K调色剂像重叠转印到转印载置体之中间转印带41里,并且在使,从各色感光体之中先于其他感光体而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感光体3Y、C、M表面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处,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伴随中间转印带41的表面移动而进入,与其他潜像载置体之更下游侧的感光体的相对位置(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里时,在该相对位置处,将相同于调色剂之正规极性的电荷付与到中间转印带41里,由此来构成转印装置之转印单元40。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抑制,因中间转印带41上的劣化调色剂在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逆转移到感光体里所引起的混色、及图像色调的混乱。
另外,在实施例A所涉及的打印机中,从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在进入更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里时,该1次转印夹持处的感光体非潜像部的表面电位之底面部电位,要低于载置有依据于图像情报的调色剂像之感光体中的底面部电位。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更切实地防止在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中,劣化调色剂向感光体的逆转移。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实施例B所涉及的打印机中,设置了多个包括感光体和显影单元之组合的处理单元。然后,将显影于各自感光体表面上的Y、C、M、K调色剂像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1里,并且在使,从各色感光体之中先于其他感光体而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感光体3Y、C、M表面上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处,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的劣化调色剂,在伴随中间转印带41的表面移动而进入更下游侧的转印夹持里之前,使中间转印带41离开感光体3C、M,由此来构成转印单元40。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避免在更上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上的劣化调色剂,在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中向感光体的逆转移。
另外,在实施例A或实施例D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在复数个感光体之中,至少在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Y用感光体3Y里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该构成如上所述,相比于从其他感光体来回收劣化调色剂的情况,能够有效抑制显影单元内的劣化调色剂的增加。
另外,在实施例A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将用于形成Y调色剂像的Y用感光体3Y,配设在复数个感光体之中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之最上游侧的位置里。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避免多色的调色剂混色到Y调色剂里所引起的形成图像之色调的混乱。
另外,在实施例A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将用于形成K调色剂像的K用感光体3K,配设在复数个感光体之中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之最下游侧的位置里。该构成如上所述,相比于将感光体3K配设在其他位置的情况,能够抑制因混色而引起的形成图像之色调的混乱。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实施例C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在复数个感光体之中,仅在用于形成K调色剂像的K用感光体3K里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该构成如上所述,不会因为劣化调色剂的混色而引起图像色调的变化,能够抑制显影单元7K内的劣化调色剂的增加。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实施例D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将用于形成K调色剂像的K用感光体3K,配设在复数个感光体之中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之最下游侧的位置里,并仅在K用的感光体3K以及复数个感光体之中最先进行调色剂像的转印工序之配设在最上游侧位置里的Y用感光体3Y里,形成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之后将这些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劣化调色剂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1里。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避免因在多色用的显影单元内混入劣化调色剂而引起图像色调的混乱。还能够抑制最下游侧的1次转印夹持处,因多色的劣化调色剂逆转移到感光体里而引起的图像色调的混乱。更进一步的是,能够有效抑制最上游侧的Y用显影单元7Y内的劣化调色剂的增加。
另外,在实施例A所涉及的打印机中,当伴随异常的发生而在中断图像形成动作之后进行恢复动作时,至少在复数个感光体之中,使既不是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Y用的感光体3Y,也不是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K用感光体3K之C、M用的感光体3C、M,在离开中间转印带41的状态下,通过转印后调色剂除去装置之带清洁单元来除去中间转印带41上的调色剂。该构成如上所述,能够避免恢复动作时的劣化调色剂之混色的发生。
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07年6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7-170119,和2006年7月3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183780,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从以上所述还可以有许多的改良和变化。亦即,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Claims (17)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潜像载置体,其载置潜像;
潜像写入装置,其将潜像写入所述潜像载置体里;
显影装置,其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后获得调色剂像;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表面作环状移动的表面环状移动体或保持在该表面上的记录部件里;
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其将通过所述转印装置经过转印工序之后,附着在潜像载置体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
再利用装置,其将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所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搬送到所述显影装置里以进行再利用;
控制装置,其执行以规定的时机在所述潜像载置体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控制;
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控制装置以执行将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印到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表面里的控制的同时,设置将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从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表面除去的图像除去装置;且
所述转印装置在将依据于图像情报而形成的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上以后,将所述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像再转印至夹入到由所述表面和与之相接部件所形成的转印夹持内的记录部件里;且
在设置用以在所述转印夹持内形成电场的电场形成装置的同时,所述控制装置的构成执行这样的控制,即,至少在被转印到上述表面环状移动体的表面里之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像,在通过所述转印夹持的时机中,形成使调色剂从所述表面一侧向所述相接部件一侧里进行静电移动的电场;与此同时,至少所述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在通过所述转印夹持的时机中,形成使调色剂从所述相接部件一侧向所述表面一侧里静电移动的逆电场,所述逆电场相对于带电有相反于正规带电极性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形成赋予其从所述相接部件侧向所述表面一侧的静电力。
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潜像载置体,其载置潜像;
潜像写入装置,其根据图像情报将潜像写入所述潜像载置体里;
显影装置,其通过调色剂来显影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后在所述潜像载置体上获得调色剂像;
转印载置体,其将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上转印来的调色剂像,保持在自己的表面里,或记录部件保持体,其将转印有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的记录部件保持在自己的表面里;
转印装置,其在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之间形成电场的同时,将所述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
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其将通过所述转印装置经过转印工序之后,附着在潜像载置体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
再利用装置,其将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所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搬送到所述显影装置里以进行再利用;
控制装置,其执行以规定的时机在所述潜像载置体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控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将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调色剂像,从所述潜像载置体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记录部件里时,所述电场相对于带电有正规带电极性的调色剂粒子,形成付与其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侧向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侧的静电力;与此同时,在使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的时候,所述电场相对于带电有相反于正规带电极性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形成付与其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侧向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侧的静电力,
并且,设置了转印后调色剂除去装置,其从经过所述转印装置的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上除去调色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将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调色剂像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上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记录部件里时,将相反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的逆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与此同时,在使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时,将相同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的同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将相同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的同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时,其电荷付与量比起将相反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的逆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时候要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相接的转印夹持内,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摩擦系数大于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摩擦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时的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移动速度,大于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显影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时的,相对于所述潜像载置体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附着量,比显影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调色剂像时的,相对于所述潜像载置体的所述调色剂像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附着量要少。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设置复数个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显影装置之组合的同时,将显影于各自潜像载置体表面上之颜色互不相同的调色剂像,重叠地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记录部件里,并
且,在复数个所述潜像载置体之中,使从先于其他潜像载置体进行调色剂像之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调色剂,伴随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移动而进入与所述其他潜像载置体相向而对的位置里时,在该位置处,或将相同于调色剂正规带电极性的同极性电荷付与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或中止电荷的付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调色剂,在进入所述相向而对的位置里时,所述位置中的所述潜像载置体的非潜像部的表面电位,要比载置有依据于所述图像情报而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中的所述非潜像部的表面电位低。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装置的构成如下,即,在设置复数个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显影装置之组合的同时,将显影于各自潜像载置体表面上之颜色互不相同的调色剂像,重叠地转印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记录部件里,并且,在复数个所述潜像载置体之中,使从先于其他潜像载置体进行调色剂像之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的调色剂,在伴随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表面移动而进入与所述其他潜像载置体相向而对的位置里之前,使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离开所述其他的潜像载置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至少在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形成黄色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配设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位置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形成黑色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配设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位置里。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仅在用以形成黑色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形成黑色调色剂像的潜像载置体,配设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位置里,并仅在该黑色调色剂像用的潜像载置体,以及配设在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最先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位置里的潜像载置体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后,将该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中的调色剂转移到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发生异常而中断图像形成动作之后的动作恢复时,以使复数个潜像载置体之中,既不是最先也不是最后进行调色剂像转印工序的潜像载置体,离开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的状态,来将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上的调色剂,通过所述转印后调色剂除去装置除去。
1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
根据图像情报将潜像光学地写入图像载置体表面里的步骤;
通过调色剂将所述潜像显影为包括输出图像和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调色剂像的步骤;
将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载置体里,其将直接接受的所述调色剂像保持在自己的表面里,以及转印到记录部件保持体里,其将非直接接受的所述调色剂像保持在记录部件的表面里,同时在所述潜像载置体和所述转印载置体或记录部件保持体之间形成电场的步骤;
所述电场相对于带电有正规带电极性的调色剂粒子,形成付与其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侧向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侧的静电力;与此同时,在使所述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伴随所述潜像载置体的表而移动,通过所述转印装置进入转印工序的时候,所述电场相对于带电有相反于正规带电极性的逆带电调色剂粒子,形成付与其从所述潜像载置体侧向所述转印载置体或所述记录部件保持体侧的静电力的步骤;
将通过所述转印装置经过转印工序之后,附着在潜像载置体表面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的步骤;
将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除去装置所除去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搬送到所述显影装置里以进行再利用的步骤;
执行以规定的时机在所述潜像载置体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强制消耗用图像的控制的步骤。
CN200810131760.0A 2007-06-28 2008-06-27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图像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46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0119/07 2007-06-28
JP2007170119A JP4988454B2 (ja) 2006-07-03 2007-06-28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4624A CN101334624A (zh) 2008-12-31
CN101334624B true CN101334624B (zh) 2011-10-12

Family

ID=4016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17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4624B (zh) 2007-06-28 2008-06-27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844191B2 (zh)
CN (1) CN1013346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8698A (ja) * 2008-05-30 2009-12-10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906895B2 (ja) 2009-08-26 2012-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36294A (zh) * 2010-04-21 2011-11-09 株式会社东芝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装置的减压方法
JP5495950B2 (ja) * 2010-05-28 2014-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51001B2 (ja) * 2010-06-22 2014-07-16 株式会社Pfu 摩擦係数推定装置および摩擦係数推定方法
JP5610938B2 (ja) * 2010-09-07 2014-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93180B2 (ja) * 2010-11-26 2015-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7966B2 (ja) * 2010-12-24 2013-09-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6351A (ja) * 2012-01-27 2013-08-15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6011160B2 (ja) * 2012-08-29 2016-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32479B2 (ja) * 2013-01-08 2015-06-10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5814B2 (ja) * 2013-04-19 2017-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0731B2 (ja) * 2013-08-30 2016-05-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1656B2 (ja) * 2013-09-10 2015-07-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6305109B2 (ja) * 2014-02-28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60595B2 (ja) * 2014-10-29 2017-07-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9488931B2 (en) * 2014-11-25 2016-11-0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13515B2 (ja) * 2015-04-06 2017-10-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523941B2 (en) * 2015-05-14 2016-12-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agent 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JP7009918B2 (ja) * 2017-10-30 2022-01-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28911B (zh) * 2018-05-07 2021-11-19 浙江普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集纸张的数码打印机
CN114701247B (zh) * 2022-04-01 2023-09-12 东菱智能科技(宿迁)有限公司 椭圆印花机用条纹图案多色印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6408A (en) 1994-09-30 1997-02-2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device therefor
US5740494A (en) 1995-08-20 1998-04-14 Ricoh Company, Ltd. Configured to enhance toner collecting efficiency and toner redepositing efficiency
US5955228A (en) 1996-03-14 1999-09-21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powder image
JP3553817B2 (ja) 1999-04-07 2004-08-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8775B2 (ja) * 2003-07-31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502583B2 (en) 2004-09-10 2009-03-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enhancement of an image stored on a recording medium
JP2007147782A (ja) * 2005-11-24 2007-06-14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の制御方法、現像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8559A (ja) * 2006-03-14 2007-09-2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567765B2 (en) * 2006-04-14 2009-07-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34410A (ja) * 2006-11-28 2008-06-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436383B2 (ja) * 2007-03-29 2010-03-2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4624A (zh) 2008-12-31
US7844191B2 (en) 2010-11-30
US20090003865A1 (en) 200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4624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图像形成方法
JP49851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950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ating mode
JP49884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90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220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499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947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0844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986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6083A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10799A (ja) 潤滑剤塗布機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92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65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像担持体の研磨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562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643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30473A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10509358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lubricant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3464068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824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潤滑剤塗布装置
JP4354348B2 (ja)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376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726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13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890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