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5657B - 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5657B
CN101325657B CN2008100997838A CN200810099783A CN101325657B CN 101325657 B CN101325657 B CN 101325657B CN 2008100997838 A CN2008100997838 A CN 2008100997838A CN 200810099783 A CN200810099783 A CN 200810099783A CN 101325657 B CN101325657 B CN 101325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mage
signal
focusing
brightness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97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5657A (zh
Inventor
太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25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5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5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56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包括:第一图像生成器(3),基于从摄像装置读取的信号、在该信号的每一读取周期中生成第一单位图像;检测器(5),检测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并检测多个第一单位图像中的亮度变动;第二图像生成器(6),如果存在亮度变动则根据亮度放大第一单位图像以生成第二单位图像;以及控制器(8)或(9),基于第二单位图像来生成调焦评价信号,以使用该调焦评价信号来进行调焦控制。控制器不将基于根据亮度低于预定水平的亮度的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第二单位图像的调焦评价信号用于聚焦控制,并且控制器将基于亮度高于预定水平的亮度的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第二单位图像的聚焦评价信号用于聚焦控制。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通过使用摄像装置所生成的图像(视频)来进行调焦控制的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包括如CCD传感器和CMOS传感器等摄像装置的摄像机或数字静止照相机通常根据视频信号生成表示视频的对比度状态的调焦评价信号(AF评价值)以进行调焦控制,从而最大化该AF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对比度自动调焦(Contrast AF)。
使用如CMOS传感器等所谓的卷帘快门(rolling shutter)方法的摄像装置的摄像设备可以以比传统设备的速度高的速度(以比传统设备的周期短的周期)来读取信号,并基于该信号来生成单位图像(帧图像或构成帧图像的场图像)。因此,还可以以比传统设备的周期短的周期来生成调焦评价信号,并且可以提高调焦控制的精确度和响应性。
然而,当通过使用这种可以以高速读取的摄像装置来拍摄由如荧光灯等产生闪烁的光源照射的被摄体时,由闪烁造成的单位图像的每个中的亮度变动影响了调焦评价信号。
日本特开2001-186407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得已经去除了由荧光灯的闪烁造成的亮度变动的视频的技术。该技术对基于从摄像装置读取的信号所生成的单位图像进行根据亮度的增益调整(放大)。由此可以获得亮度变动小的视频。然而,日本特开2001-186407并未考虑调焦控制(对比度AF)。
如果根据通过日本特开2001-186407中公开的技术已经减小了亮度变动的视频信号来生成调焦控制信号,则可能可以降低亮度变动对调焦控制信号的影响。
然而,如上所述,已经对作为用于生成调焦控制信号的基础的单位图像进行了增益调整。一般地增益调整后的图像的S/N比降低。基于具有低S/N比的单位图像所生成的调焦评价信号经常出现误差。如果使用这种调焦评价信号,则不能进行良好的对比度AF。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使存在亮度变动也可进行良好的调焦控制的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摄像设备包括:摄像装置,用于对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第一图像生成器,用于基于从所述摄像装置读取的信号、对所述信号的每一读取周期生成第一单位图像;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并检测多个所述第一单位图像中的亮度变动;第二图像生成器,用于当存在所述亮度变动时根据亮度放大所述第一单位图像以生成第二单位图像;以及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单位图像来生成调焦评价信号,从而使用所述调焦评价信号来进行调焦控制,其中,控制器不将基于从亮度低于预定水平的亮度的所述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所述第二单位图像的所述调焦评价信号用于所述调焦控制,并且所述控制器将基于从亮度高于所述预定水平的亮度的所述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所述第二单位图像的所述调焦评价信号用于所述调焦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聚焦控制方法包括:第一图像生成步骤,用于基于从对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装置读取的信号、对所述信号的每一读取周期生成第一单位图像;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并检测多个所述第一单位图像中的亮度变动;第二图像生成步骤,用于当存在所述亮度变动时,根据亮度来放大所述第一单位图像以生成第二单位图像;以及控制步骤,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单位图像来生成调焦评价信号,以使用所述调焦评价信号来进行调焦控制,其中,所述控制步骤不将基于从亮度低于预定水平的亮度的所述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所述第二单位图像的所述调焦评价信号用于所述调焦控制,并且所述控制步骤将基于从亮度高于所述预定水平的亮度的所述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所述第二单位图像的所述调焦评价信号用于所述调焦控制。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荧光灯的闪烁和传感器的工作周期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的AF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2中的AF控制状态的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控制设备的AF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示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摄像设备的结构。
摄像镜头1在摄像装置2上形成被摄体图像。摄像镜头1包括调焦透镜(未示出)。根据由来自微计算机9的控制信号所控制的透镜驱动控制电路10的输出信号S10,该调焦透镜沿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在被摄体上聚焦。
摄像装置2是如CMOS传感器等光学转换装置。摄像装置2根据亮度对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以输出模拟图像信号。例如,摄像装置2可以以500单位图像/秒的高速度读取信号。
通过设置在AFE(模拟前端)3中A/D转换器(未示出),将从摄像装置2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将该数字图像信号称作第一单位图像。从AFE 3输出该第一单位图像作为输出信号S3。AFE 3相当于第一图像生成器。
本实施例中的“单位图像”是指在摄像装置2的每个读取周期中生成的1个图像。它不同于通过NTSC制式构成输出视频的表示为30帧图像/秒或60场图像/秒的帧图像或场图像。然而,在预定信号处理之后1秒内生成的500个单位图像中的30个单位图像构成NTSC制式的场图像的每个,并且2个场图像构成帧图像。
来自摄像装置2的信号的读取周期不必是与500个单位图像/秒相对应的周期(1/500秒)。该读取周期仅需要比如在后面说明的荧光灯的闪烁周期(例如,1/50秒)短即可。
闪烁检测电路(检测器)5检测从AFE 3顺次输入的输出信号S3(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闪烁检测电路5还检测由在多个第一单位图像中生成的如荧光灯等光源的闪烁所造成的亮度变动(以下也称作“闪烁”)。后面将说明用于检测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和闪烁的存在的方法。
当存在闪烁时,闪烁检测电路5计算用于对第一单位图像进行放大处理以校正闪烁的增益,并输出该增益作为输出信号S51。当存在闪烁时,增益的值是1或更多。当不存在闪烁时,闪烁检测电路5输出0作为输出信号S51。后面将说明用于对闪烁进行校正的增益计算方法。
根据用于第一单位图像的增益,闪烁检测电路5输出使用/不使用信息作为输出信号S52,该使用/不使用信息表示是否使用基于通过对第一单位图像进行放大处理所生成的第二单位图像的调焦评价信号。
一般地,调焦评价信号也称作AF评价值信号。将在AF评价值最大化处的调焦透镜位置当作聚焦位置。因此,通过移动调焦透镜以最大化AF评价值可以获得被摄体的聚焦位置。
当增益比大于1的预定值小时,换句话说当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高于预定水平时,闪烁检测电路5确定在调焦控制中使用调焦评价信号(以下称作“AF评价值信号”)。作为亮度高于预定水平的第一单位图像,图2示出在表示为B的时间处生成的第一单位图像。当增益大于该预定值时,换句话说当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低于预定水平时,闪烁检测电路5确定在调焦控制中不使用AF评价值信号。作为亮度低于预定水平的第一单位图像,图2示出在表示为A的时间处生成的第一单位图像。
当闪烁检测电路5在调焦控制中使用AF评价值信号时,输出1作为表示使用/不使用信息的输出信号S52。另一方面,当闪烁检测电路5在调焦控制中不使用AF评价值信号时,输出0作为表示使用/不使用信息的输出信号S52。当不存在闪烁时,闪烁检测电路5输出1作为使用/不使用信息。
闪烁校正电路6通过乘以由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S51所示的增益来对从AFE 3输出的作为输出信号S3的第一单位图像进行放大,从而生成第二单位图像作为闪烁已被校正的数字图像信号。闪烁校正电路6输出所生成的第二单位图像作为输出信号S6。闪烁校正电路6相当于第二图像生成器。实际上,当增益是1时,输出第二单位图像而不进行第一单位图像的放大。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将以上情况当作增益是1的放大处理。
当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S51是0时,换句话说当不存在闪烁时,选择器7将从AFE 3输出的作为输出信号S3的第一单位图像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7。另一方面,当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S51不是0(增益是1或更多)时,选择器7将在进行闪烁校正之后从闪烁校正电路6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6的第二单位图像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7。
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4对作为来自选择器7的输出信号S7的第一或第二单位图像进行如光圈校正、伽玛校正以及白平衡等各种信号处理,以生成构成如上所述的输出视频的场图像(或帧图像)。从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4输出该输出视频作为要显示在显示器(未示出)上的或要记录在记录介质(未示出)上的输出信号S4。
AF评价值生成电路8基于作为输出信号S7从选择器7输入的第一单位图像(如果不存在闪烁)或第二单位图像(如果存在闪烁)来生成AF评价值信号,以输出该AF评价值信号作为输出信号S8。具体地,AF评价值生成电路8通过使用带通滤波器提取输出信号S7的高频分量来生成AF评价值信号。
当作为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S52的使用/不使用信息是1时,微计算机9使用基于与该使用/不使用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AF评价值信号(输出信号S8)来进行调焦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微计算机9将用于移动调焦透镜的控制信号作为输出信号S9输出至透镜驱动控制电路10。另一方面,当使用/不使用信息是0时,微计算机9不将基于与该使用/不使用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单位图像的AF评价值信号(输出信号S8)用于调焦控制。
微计算机9和AF评价值生成电路8构成控制器。
接着,将说明由闪烁检测电路5检测亮度和闪烁的方法。
闪烁检测电路5取第一单位图像、即AFE 3的输出信号S3的全部区域或预定区域中亮度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当作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
闪烁检测电路5通过将如上所述连续获得的多个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进行比较来检测是否存在闪烁。
具体地,如图2所示,闪烁检测电路5从在与光源的电源频率、换句话说与作为荧光灯的闪烁周期的1/50秒相对应的周期中所包括的多个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获得最大值和最小值。荧光灯的闪烁周期比来自摄像装置2的信号的读取周期长。
当上面已经获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大于预定值时,闪烁检测电路5判断为可能存在闪烁。另一方面,当该差小于预定值时,闪烁检测电路5判断为不存在闪烁。
此外,当闪烁检测电路5判断为可能存在闪烁时,检测在已经获得最大值的亮度的第一单位图像之后1/100秒时生成的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并将最大值与在1/100秒之后生成的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进行比较。当最大值的亮度与在1/100秒之后生成的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相同(或差小到足够被当作基本上相同的亮度)时,闪烁检测电路5判断为存在闪烁。闪烁检测电路5可以将该最大值与在1/100秒之后生成的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之间的比较重复预定次数,以在每次亮度相同时判断为存在闪烁。
接着,将说明计算用于闪烁校正的增益的方法。当闪烁检测电路5判断为存在闪烁时,进行多个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的积分处理。进行积分处理的第一单位图像的数目是与电源频率和来自摄像装置2的信号的读取频率(传感器工作频率)的最小公倍数相对应的数目。这是为了使进行亮度的积分的第一单位图像的数目和荧光灯的闪烁周期相匹配。
闪烁检测电路5可以在检测闪烁时开始亮度的积分处理,还可以通过以与电源频率和传感器工作频率的最小公倍数的频率相对应的周期进行重新设置来进行积分处理。
在进行亮度的积分处理后,闪烁检测电路5将所获得的积分值除以已进行了亮度积分的第一单位图像的数目,以获得多个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平均值。闪烁检测电路5获得平均亮度值与第一单位图像的每个的亮度的平均值的比。该比对应于用于校正闪烁的增益并将该比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51。
可以以进行积分的每个周期来更新平均亮度值,或可以连续地使用相同的平均亮度值,直到未检测出闪烁为止。
上述用于检测亮度和闪烁的方法仅是一个例子,还可使用其它方法。
上述闪烁检测电路5基于用于校正闪烁的增益是否小于预定值来确定使用/不使用信息。可选择地,闪烁检测电路5还可以基于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是否高于预定水平来确定使用/不使用信息。
接着,将详细说明由微计算机9进行的调焦控制(AF控制)的处理。
如上所述,微计算机9使用作为闪烁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S52的使用/不使用信息和作为来自AF评价值生成电路8的输出信号S8的AF评价值信号,来进行关于调焦透镜的移动控制的计算,以输出控制信号。
图3示出微计算机9中的AF控制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01中,微计算机9对设置在摄像镜头1内的调焦透镜进行控制以最小程度地往返驱动该摄像镜头(以下,称作“最小驱动控制”)。AF评价值生成电路8基于第一或第二单位图像来顺次生成AF评价值信号。
接着,在步骤S102中,微计算机9加载AF评价值信号S8。
在步骤S103中,微计算机9判断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否为0。当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0时,意味着用于对生成作为在步骤S103中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的基础的第二单位图像所使用的闪烁进行校正的增益大于预定值,并且意味着该第二单位图像具有低的S/N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进入至步骤S104,微计算机9读取上次例程中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的AF评价值。在步骤S105中,微计算机9将上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作为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换句话说,微计算机9不使用在步骤S103处即在本次例程处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
另一方面,当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1时,意味着用于对生成作为AF评价值信号S8的基础的第二单位图像所使用的闪烁进行校正的增益小于预定值,并且意味着该第二单位图像具有高的S/N比。因此处理直接进入步骤S105,微计算机9将由在步骤S103、即本次例程中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所示的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作为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换句话说,微计算机9使用在步骤S103、即本次例程中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
接着,在步骤S106中,微计算机9判断已经被判断为聚焦方向的方向是否在预定次数的例程中连续相同。该步骤判断微计算机9是否成功地判断了聚焦方向。聚焦方向是聚焦位置相对于当前调焦透镜的位置的方向。聚焦方向是由在预定次数的例程中AF评价值持续增加这一情况来判断的。如果被判断为聚焦方向的方向在预定次数中相同,换句话说,如果微计算机9成功地判断了聚焦方向,则微计算机9进入至步骤S120以进行“登山控制”。如果没有,则微计算机9进入至步骤S107。
在步骤S107中,微计算机9判断在预定次数的例程中调焦透镜是否在同一区域内往返移动。该步骤判断微计算机9是否成功地进行了聚焦判断。在同一区域内往返移动意味着AF评价值相对于最大值交替地反复增加和减少,且调焦透镜大致位于聚焦位置处。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微计算机9成功地进行了聚焦判断。如果调焦透镜在预定次数的例程中在同一区域内往返移动(微计算机9成功地进行了聚焦判断),则微计算机9进入步骤S110。反之,则微计算机9返回步骤S101以进行“最小驱动控制”。
在“登山控制”中,微计算机9在步骤S120处加载来自AF评价值生成电路8的AF评价值信号S8。
在步骤S121中,微计算机9判断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否为0。当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0时,如以上所述,意味着用于对生成作为AF评价值信号S8的基础的第二单位图像所使用的闪烁进行校正的增益大于预定值,且该第二单位图像具有低的S/N比。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22,微计算机9读取在上两次例程中获得的AF评价值。然后,微计算机9将上上次的AF评价值和上次的AF评价值之间的差值与上次的AF评价值相加。在步骤S123中,微计算机9将该相加结果存储在存储器中作为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也就是说,微计算机9不使用本次例程中在步骤S120处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
另一方面,当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1时,如上所述,意味着用于对生成作为AF评价值信号S8的基础的第二单位图像所使用的闪烁进行校正的增益小于预定值,且该第二单位图像具有高的S/N比。因此,微计算机9直接进入步骤S123,并将由在本次例程的步骤S120中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所表示的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作为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换句话说,微计算机9使用在本次例程的步骤S120中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
接着,在步骤S124中,微计算机9判断在步骤S123中存储的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是否大于上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如果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大于上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则意味着调焦透镜沿聚焦方向移动。因此,微计算机9将用于使调焦透镜沿与上次例程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正向方向)移动预定量的控制信号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9。另一方面,如果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小于上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则意味着调焦透镜沿与聚焦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微计算机9将用于使调焦透镜沿与上次例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预定量的控制信号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9。
然后,微计算机9返回步骤S101以进行“最小驱动控制”。
在步骤S110中,微计算机9加载来自AF评价值生成电路8的AF评价值信号S8。
在步骤S111中,微计算机9判断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否为0。当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0时,如上所述,作为AF评价值信号S8的基础的第二单位图像具有低的S/N比。因此该处理进入步骤S112,微计算机9从存储器读取在上次例程中获得的AF评价值。然后,微计算机9将上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作为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也就是说,微计算机9不使用在本次例程中在步骤S110处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
当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1时,如上所述,作为AF评价值信号S8的基础的第二单位图像具有高的S/N比。因此该处理直接进入步骤S113,微计算机9将由在本次例程的步骤S110中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所表示的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作为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也就是说,微计算机9使用在本次例程的步骤S110中加载的AF评价值信号S8。
接着,在步骤S114中,微计算机9将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与上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进行比较,并判断该差(变动)是否大于预定值。如果该差大于预定值,则微计算机9返回步骤S101以进行“最小驱动控制”。另一方面,如果该差小于预定值,则调焦透镜处于聚焦状态。因此,微计算机9输出用于停止调焦透镜的操作的控制信号作为输出信号S9。重复该操作直到AF评价值的变动大于预定值为止。
如上述,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通过对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第一单位图像进行的闪烁校正(放大处理)已经获得具有低S/N比的第二单位图像,则不将基于第二单位图像上的AF评价值用于调焦控制。相反地,仅使用基于高S/N比或高可信度的第二单位图像的AF评价值来进行调焦控制。因此,在使用可以以高速读取的摄像装置的摄像设备中,即使存在光源的闪烁也可进行良好的AF控制。
更详细地,摄像设备不使用通过从摄像装置高速读取信号所顺次获得的AF评价值中、基于通过闪烁校正已经降低了S/N比的图像的AF评价值。代替地,摄像设备仅使用基于S/N比良好的图像的AF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根据摄像装置的高速读取周期而AF评价值的生成周期极短,因此即使不使用基于S/N比已经降低的图像的AF评价值,也可达到良好的AF特性。
实施例2
图4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设备的结构。在图4中,与实施例1(图1)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由与实施例1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在本实施例中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和微计算机91的操作分别不同于AF评价值生成电路8和微计算机9的操作。因此,本实施例的说明将着重这些操作。在本实施例中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和微计算机91也构成控制器。
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输入来自选择器7的输出信号S7、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S52以及来自微计算机91的输出信号S91。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基于从选择器7作为输出信号S7输入的第一单位图像(如果不存在闪烁)或第二单位图像(如果存在闪烁)来生成AF评价值信号,并在下面的情况下将其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81。
在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中,当来自闪烁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使用/不使用信息)S52是1时,意味着不存在闪烁或闪烁校正(放大处理)的增益小于预定值且第二单位图像的S/N比高。在这种情况下,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将由所生成的AF评价值信号所表示的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
另一方面,当闪烁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S52是0时,意味着闪烁校正(放大处理)的增益大于预定值并且第二单位图像的S/N比低。在这种情况下,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不生成AF评价信号。换句话说,微计算机91不将基于该第二单位图像的AF评价值信号用于AF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根据表示来自微计算机91的AF控制状态的输出信号S91从存储器中读取在上次AF控制例程中存储的AF评价值。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生成根据该AF评价值和AF控制状态的AF评价值,并将其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81。所输出的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
图5示出AF控制状态。纵轴表示AF评价值且横轴表示调焦透镜位置。
AF控制状态有3种状态即“方向判断状态”、“登山状态”和“顶峰搜索状态”。当来自微计算机91的输出信号S91表示“方向判断状态”时,意味着微计算机91进行调焦透镜的“最小驱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读取在上次例程中存储在存储器中的AF评价值,并将其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81。
当来自微计算机91的输出信号S91表示“登山状态”时,意味着调焦透镜沿一个方向持续运动。在这种情况下,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从存储器读取在上两次例程中获得的AF评价值。然后,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将上上次和上次的AF评价值的AF评价值之间的差值与上次的AF评价值相加。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将输出信号S81即该相加结果输出作为本次例程中的AF评价值。
当来自微计算机91的输出信号S91表示“顶峰搜索状态”时,与“方向判断状态”的情况相同,调焦透镜重复最小驱动。因此,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从存储器读取上次例程的AF评价值,并将其作为输出信号S81输出。
微计算机91基于来自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的输出信号(AF评价值)S81将用于AF控制的控制信号S92输出至透镜驱动控制电路10。
图6示出本实施例中微计算机91的AF控制的流程图。在图6的步骤中,与实施例1(图3)的步骤相同的步骤由与实施例1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在本实施例中省略对这些步骤的说明。
在步骤S101后,微计算机91在步骤S201加载来自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的输出信号(AF评价值)S81,并在步骤S202中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微计算机91判断是否在步骤S106中成功地判断了聚焦方向并在步骤S107中成功地进行了聚焦判断。如果微计算机91未能成功地进行聚焦方向和聚焦判断,则在步骤S203中输出表示“方向判断状态”的输出信号S91。
如果微计算机91在步骤S106中成功地判断了聚焦方向,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220,并输出表示“登山状态”的输出信号S91以进行“登山控制”。
然后,微计算机91在步骤S221加载来自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的输出信号(AF评价值)S81,并在步骤S123中将该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
在这之后,微计算机91进行步骤S124和S125或S126的处理,并返回步骤S101。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25和S126来自微计算机91的输出信号是控制信号S92。信号的内容与实施例1中控制信号S9的内容相同。这也同样适用于后面说明的步骤S115。
如果微计算机91在步骤S107中成功地进行了聚焦判断,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210,微计算机91输出表示“顶峰搜索状态”的输出信号S91。然后,微计算机91在步骤S211加载AF评价值生成电路81的输出信号(AF评价值)S81,并在步骤S113中将该AF评价值存储在存储器中。
微计算机91经过步骤S113和S114返回步骤S101,或者经过步骤S113、S114和S115返回步骤S210。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如果通过对具有低亮度水平的第一单位图像进行的闪烁校正(放大处理)已经获得具有低S/N比的第二单位图像,则微计算机91不将基于第二单位图像的AF评价值用于调焦控制。相反地,仅使用基于具有高S/N比或高可信度的第二单位图像上的AF评价值来进行调焦控制。因此,在使用可以以高速读取的摄像装置的摄像设备中,即使存在光源的闪烁也可进行良好的AF控制。
根据上述实施例,当存在多个第一单位图像中的亮度变动时,摄像设备使用根据亮度高于预定值的第一单位图像生成的第二单位图像、换句话说使用基于具有良好的S/N比的图像所生成的调焦评价信号,来进行调焦控制。因此,通过使用可以以高速读取的摄像装置的摄像设备可以进行具有高精确度的调焦控制(对比度AF)。
由于上述的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代表性例子,因而在本发明的实践中可被以各种方式变更或修改。
本申请要求2007年6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2007-153506的外国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而包含于此。

Claims (4)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装置,用于对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
第一图像生成器,用于基于从所述摄像装置读取的信号、对所述信号的每一读取周期生成第一单位图像;
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并检测多个所述第一单位图像中的亮度变动;
第二图像生成器,用于当存在所述亮度变动时根据亮度放大所述第一单位图像以生成第二单位图像;以及
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单位图像来生成调焦评价信号,从而使用所述调焦评价信号来进行调焦控制,
其中,控制器不将基于从亮度低于预定水平的亮度的所述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所述第二单位图像的所述调焦评价信号用于所述调焦控制,并且所述控制器将基于从亮度高于所述预定水平的亮度的所述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所述第二单位图像的所述调焦评价信号用于所述调焦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亮度变动是周期性地发生,以及
所述亮度变动的周期比来自所述摄像装置的信号的读取周期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亮度变动的周期是照射被摄体的光源的闪烁的周期。
4.一种调焦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图像生成步骤,用于基于从对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装置读取的信号、对所述信号的每一读取周期生成第一单位图像;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单位图像的亮度,并检测多个所述第一单位图像中的亮度变动; 
第二图像生成步骤,用于当存在所述亮度变动时,根据亮度来放大所述第一单位图像以生成第二单位图像;以及 
控制步骤,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单位图像来生成调焦评价信号,以使用所述调焦评价信号来进行调焦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步骤不将基于从亮度低于预定水平的亮度的所述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所述第二单位图像的所述调焦评价信号用于所述调焦控制,并且所述控制步骤将基于从亮度高于所述预定水平的亮度的所述第一单位图像所生成的所述第二单位图像的所述调焦评价信号用于所述调焦控制。 
CN2008100997838A 2007-06-11 2008-06-11 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5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3506A JP4936534B2 (ja) 2007-06-11 2007-06-11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2007-153506 2007-06-11
JP2007153506 2007-06-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5657A CN101325657A (zh) 2008-12-17
CN101325657B true CN101325657B (zh) 2011-01-26

Family

ID=40095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978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5657B (zh) 2007-06-11 2008-06-11 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78979B2 (zh)
JP (1) JP4936534B2 (zh)
CN (1) CN101325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6308B2 (ja) * 2007-11-21 2013-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106283B2 (ja) * 2008-07-15 2012-12-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ビデオカメラ
JP5396862B2 (ja) * 2009-01-07 2014-01-22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3250418B (zh) * 2010-11-30 2014-10-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成像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及白平衡调整方法
JP5945395B2 (ja) * 2011-10-13 2016-07-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13157368A1 (ja) * 2012-04-16 2013-10-2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
JP6236658B2 (ja) * 2013-02-19 2017-1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JP2016170182A (ja) * 2013-07-22 2016-09-23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療用観察装置
JP6257245B2 (ja) 2013-09-27 2018-0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539015B2 (ja) * 2013-12-05 2019-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191639B2 (ja) * 2018-10-22 202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54592B2 (ja) * 2019-03-29 2023-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6783A2 (en) * 1992-02-19 1993-08-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Automatic focusing method according to light flickering for videocamera
CN1547073A (zh) * 2003-11-28 2004-11-17 一种消除照明灯下曝光闪烁的自动对焦控制电路
CN1678082A (zh) * 2004-02-10 2005-10-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白平衡控方法以及白平衡控制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2985B2 (ja) * 1990-09-25 1997-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EP0605240B1 (en) * 1992-12-28 2002-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ne-chip integrated circuit for use in a cotrolling focusing means
JP2001186407A (ja) 1999-12-27 2001-07-06 Hitachi Ltd 撮像装置
JP3989261B2 (ja) * 2002-02-19 2007-10-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3319255A (ja) * 2002-02-20 2003-11-07 Casio Comput Co Ltd 閃光装置付撮像装置、閃光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撮像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875836B2 (ja) * 2004-04-26 2012-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4641424B2 (ja) * 2005-02-02 2011-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377840B2 (ja) * 2005-03-31 2009-12-02 イーストマン コダ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5072431B2 (ja) * 2007-05-15 2012-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6783A2 (en) * 1992-02-19 1993-08-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Automatic focusing method according to light flickering for videocamera
CN1547073A (zh) * 2003-11-28 2004-11-17 一种消除照明灯下曝光闪烁的自动对焦控制电路
CN1678082A (zh) * 2004-02-10 2005-10-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白平衡控方法以及白平衡控制程序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186407A 2001.07.06
JP特开平7-298119A 1995.11.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5657A (zh) 2008-12-17
JP4936534B2 (ja) 2012-05-23
JP2008304809A (ja) 2008-12-18
US20080303925A1 (en) 2008-12-11
US8878979B2 (en) 2014-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5657B (zh) 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KR100689307B1 (ko) 촬상장치 및 오토화이트밸런스제어방법
JP3748267B2 (ja) 撮像装置
US983239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US7796176B2 (en) Phase adjusting device, phase adjusting method, and digital camera
US9277113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US7667175B2 (en) Imaging device driver and auto focus unit
CN103139494B (zh) 摄像装置
CN102870404A (zh) 摄像设备及其暗电流校正方法
US20140063329A1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20080284870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4854531B2 (ja) 位相調整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1374195B (zh) 摄像设备
US20090103910A1 (en)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camera movement and a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060197853A1 (en) Solid-stat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a seam between divided images and a method therefor
JP2021196643A (ja) 推論装置、撮像装置、学習装置、推論方法、学習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45947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077959A5 (zh)
CN100525383C (zh) 图像数据噪声降低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693270B2 (ja) 撮像装置、交換レンズ、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20368820A1 (en) Exposure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100967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their control methods
JP2007174500A (ja) 撮像装置
JP2010268271A (ja) 撮像装置
EP1418751B1 (en) CCD camera with defective cell compens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