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3661B - 聚酯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酯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3661B
CN101323661B CN2007100419176A CN200710041917A CN101323661B CN 101323661 B CN101323661 B CN 101323661B CN 2007100419176 A CN2007100419176 A CN 2007100419176A CN 200710041917 A CN200710041917 A CN 200710041917A CN 101323661 B CN101323661 B CN 101323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polyester
reaction
compound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419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3661A (zh
Inventor
夏燕敏
魏高富
熊金根
戴志彬
谭宏亮
陆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0419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3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3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3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钛的二元醇类化合物在乙二醇中溶解性不好,生产的聚酯色相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二元羧酸和亚烷基二醇为原料,在含钛催化剂存在下,于反应温度为230~280℃,反应压力为常压~0.5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预聚物,然后进行缩聚反应得聚酯产物,所用催化剂为由钛化合物、二元醇和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产物作为二元羧酸和亚烷基二醇反应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生产聚酯的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聚酯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纤维、薄膜、片材等制品。
聚酯催化剂的研究自聚酯问世以来从未停止过,目前工业生产和研究较多的聚酯催化剂主要是锑、锗和钛三个系列的催化剂,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锑系催化剂(包括Sb2O3、SbAc3和乙二醇锑等),目前世界上90%的聚酯是由锑系催化剂生产出来的。锑系催化剂的缺点是:低活性;重金属催化剂对环境造成污染;聚合物带灰色。锗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反应过程中引发的副反应较少,所制的聚酯色相好,但是由于资源少,价格昂贵。钛系催化剂具有高活性,但是钛系催化剂制得的聚酯存在稳定性差和制品泛黄、浑浊的问题,因而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使用。
在全球越来越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背景下,绿色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将是未来纺织品发展的趋势,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将能否达到绿色纺织品标准作为进入市场的条件,经过10年的发展,欧盟生态标签(Eco—label)已经逐渐被欧盟消费者所认可,加贴生态标志商品的受欢迎程度也逐渐提高,许多下游厂商,尤其是运动服装生产厂家对不含锑的聚酯非常感兴趣,这种趋势使得聚酯生产厂家致力于开发不含锑的、环境友好的催化剂。
钛系催化剂由于其活性高、不含重金属,因而受到众多聚酯生产商的青睐,钛系催化剂也是近年来聚酯催化剂的研究热点,欧美和日本的十多家公司开展了钛系聚酯催化剂的研制,我国国内也有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随着分子设计和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发展,人们期待在传统的钛酸酯催化剂基础上进行改性,开发出环保的、高活性的而又能克服以往传统钛系聚酯催化剂缺点的新型钛系催化剂。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宣布已研制成功性能优良的新型钛系聚酯催化剂,并且能提供商业化产品。这对聚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CN1403464报道了一种钛的乙二醇盐的制备,采用四氯化钛和乙二醇反应,得到钛的乙二醇盐。
CN1327985报道采用钛酸四丁酯和二元醇或含水二元醇反应,制备了二元醇钛化合物。
钛的二元醇化合物作为聚酯催化剂时,所制得的聚酯仍然存在颜色发黄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聚酯的生产中催化剂在原料当中应该有较好的分散性,上述专利所报道的钛的二元醇化合物都为固体,这使得聚酯的生产带来极大的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钛的二元醇类化合物在乙二醇中溶解性不好,用该类催化剂制得的聚酯色相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聚酯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具有使用的催化剂为均相液态并且可与乙二醇互溶,制得的聚酯具有色相好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酯的生产方法,以二元羧酸和亚烷基二醇为原料,在含钛催化剂存在下,于反应温度为230~280℃,反应压力为常压~0.5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预聚物,然后在反应温度为250~320℃,反应压力为小于15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得聚酯产物,其中含钛催化剂包括以下原料物质的反应产物:
(A)具有以下通式的钛化合物:
Ti(OR)4
R为选自1~10个碳原子的烷基;
(B)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二元醇;
(C)选自元素周期表IA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
其中二元醇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000∶1,金属化合物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10∶1。
上述技术方案中,二元羧酸优选方案为选自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甲酸或环己烷二羧酸中的至少一种;亚烷基二醇优选方案为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含钛催化剂中钛原子的用量以生成的聚酯重量计优选范围为1~100PPm,更优选范围为1~40PPm。钛化合物优选方案为选自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丙酯、钛酸四异丙酯或钛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原料物质中优选方案为还包括(D)组份磷化合物,(D)组份磷化合物选自磷酸酯类化合物;磷化合物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范围为>0~10∶1,更优选范围为0.1~6∶1。磷酸酯类化合物优选方案为选自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异丙酯、磷酸三丁酯或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二元醇优选方案为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1,6-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优选方案选自元素周期表IA中锂、钠或钾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二元醇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范围为1~8∶1。金属化合物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范围为0.1~5∶1。
本发明中钛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通式为Ti(OR)4的钛化合物与二元醇反应,得到的产物与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与或磷化合物反应得到均相液态钛系催化剂。
聚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本发明中聚酯的制备方法中,原料使用二元羧酸或其成酯衍生物和亚烷基二醇,优选使用芳族二元羧酸或其成酯衍生物和脂肪族二元醇。
用于本发明的二元羧酸包括芳族二元羧酸,如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以及脂环族羧酸如环己烷二羧酸等,优选对苯二甲酸。
二元醇的例子包括脂肪族二元醇如乙二醇、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等,优选乙二醇。
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制备方法,可以采用已知的聚酯制备方法,第一步由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预聚物,酯化反应在230~280℃进行,压力为常压~0.5MPa。第二步在高真空下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50~320℃,压力低于150Pa。催化剂的加入可以与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同时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也可以在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反应生成预聚物之后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在本发明中,聚酯的特性粘度和色相等通过以下方法测试:
1)特性粘度:苯酚—四氯乙烷混和液作溶剂,25℃的温度下用乌氏粘度计测定。
2)色相:粒料样在135℃处理1小时后用BYKGardner公司的color-view自动色差计测定其Hunter L值(亮度)、a值(黄—蓝的色相)和b值(红—绿的色相)。其中,L值越高,亮度越大;b值高则聚酯切片偏黄。对于本发明来说,希望追求高的L值,低的b值。
本发明通过采用由钛化合物、二元醇、磷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产物作为生产聚酯的催化剂,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采用制得的催化剂制备的聚酯,能得到良好色相的聚酯,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催化剂A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乙二醇12.4克(0.2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异丙酯28.4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醋酸锂13.2克(0.2摩尔)、磷酸三甲酯28克(0.2摩尔)和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A。
聚酯的制备
将500克对苯二甲酸和316克乙二醇及催化剂A(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混和配成浆料,加入到聚合釜中,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为230~255℃,压力为0.25MPa,通过精馏装置排出反应生成的水。酯化结束后降至常压,抽真空减压至体系压力低于130Pa,同时反应温度逐渐升至280℃,当体系反应至达到所需粘度后停止反应,之后将反应产物从聚合釜底部以条形连续挤出,冷却、切粒,供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乙二醇24.8克(0.4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乙酯22.8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碳酸钠2.1克(0.02摩尔)、磷酸三甲酯28克(0.2摩尔)和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B。
聚酯的制备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催化剂B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
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乙二醇36.9克(0.6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异丙酯28.4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醋酸钠1.64克(0.02摩尔)、磷酸三甲酯14克(0.1摩尔)和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C。
聚酯的制备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催化剂C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
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1,2—丙二醇15.2克(0.2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异丙酯28.4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醋酸钾19.6克(0.2摩尔)、磷酸三乙酯72.8克(0.4摩尔)和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D。
聚酯的制备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催化剂D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
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乙二醇12.4克(0.2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丁酯34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醋酸钾39.2克(0.4摩尔)、磷酸三乙酯18.2克(0.1摩尔)和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E
聚酯的制备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催化剂E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
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催化剂F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丁二醇18克(0.2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异丙酯28.4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醋酸锂13.2克(0.2摩尔)、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F。
聚酯的制备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催化剂F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
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催化剂G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乙二醇12.4克(0.2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丁酯34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草酸钾37.2克(0.2摩尔)、磷酸三甲酯28克(0.2摩尔)和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G。
聚酯的制备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催化剂G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
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催化剂H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乙二醇12.4克(0.2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丁酯34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醋酸锂13.2克(0.2摩尔)、磷酸三丁酯53.2克(0.2摩尔)和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H。
聚酯的制备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催化剂H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
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9】
催化剂I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乙二醇12.4克(0.2摩尔),往反应器中缓慢滴入钛酸四丁酯34克(0.1摩尔),析出白色沉淀物,在70℃下反应2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残留物3次,将产品在7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
将干燥后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置于带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醋酸锂13.2克(0.2摩尔)、磷酸三甲酯56克(0.4摩尔)和乙二醇200克,在150℃反应温度下反应3小时至体系变为均相液体,得到催化剂I。
聚酯的制备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催化剂I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10ppm)。
测试结果见表1。
【比较例1】
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聚酯,采用醋酸锑作为催化剂(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锑原子的重量为150ppm)。
表1
 
催化剂 催化剂用量(ppm金属)  酯化时间(min)    聚合时间(min)    特性粘度(dL/g)   L a b
实施例1 催化剂A 10 90 80 0.660 88.6 -1.20 3.30
实施例2 催化剂B 10 90 80 0.658 88.9 -1.25 3.17
实施例3 催化剂C 10 90 80 0.663 89.0 -1.28 3.40
实施例4 催化剂D 10 90 80 0.655 89.3 -1.26 3.08
实施例5 催化剂E 10 90 80 0.655 88.0 -1.02 3.40
实施例6 催化剂F 10 90 80 0.672 88.7 -1.34 4.20
实施例7 催化剂G 10 90 80 0.662 88.2 -1.23 3.31
实施例8 催化剂H 10 90 80 0.665 88.4 -1.30 3.26
实施例9 催化剂I 10 90 80 0.659 88.3 -1.21 3.05
比较例1 SbAc3 150 90 80 0.662 87.8 -1.30 3.27

Claims (6)

1.一种聚酯的生产方法,以二元羧酸和亚烷基二醇为原料,在含钛催化剂存在下,于反应温度为230~280℃,反应压力为常压~0.5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预聚物,然后在反应温度为250~320℃,反应压力为小于15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得聚酯产物,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含钛催化剂包括以下原料物质的反应产物:
(A)具有以下通式的钛化合物:
Ti(OR)4
R为选自1~10个碳原子的烷基;
(B)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二元醇;
(C)选自元素周期表IA中锂、钠或钾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
(D)磷化合物;
其中二元醇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8∶1,金属化合物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10∶1,磷化合物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6∶1;磷化合物选自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异丙酯、磷酸三丁酯或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元羧酸选自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甲酸或环己烷二羧酸中的至少一种;亚烷基二醇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钛催化剂中钛原子的用量以生成的聚酯重量计为1~100pp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聚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钛催化剂中钛原子的用量以生成的聚酯重量计为1~40 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钛化合物选自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丙酯、钛酸四异丙酯或钛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元醇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1,6-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CN2007100419176A 2007-06-13 2007-06-13 聚酯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1323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419176A CN101323661B (zh) 2007-06-13 2007-06-13 聚酯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419176A CN101323661B (zh) 2007-06-13 2007-06-13 聚酯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661A CN101323661A (zh) 2008-12-17
CN101323661B true CN101323661B (zh) 2011-04-27

Family

ID=40187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419176A Active CN101323661B (zh) 2007-06-13 2007-06-13 聚酯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36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2076B (zh) * 2009-07-06 2012-10-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聚酯的方法
CN102219894B (zh) * 2010-04-15 2013-03-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半消光钛系聚酯的方法
CN102219890B (zh) * 2010-04-15 2013-03-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钛系聚酯的方法
CN103665349B (zh) * 2012-09-25 2016-01-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一种方法
CN103772671A (zh) * 2012-10-25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树脂的聚合方法
CN104479123A (zh) * 2015-01-06 2015-04-01 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钛系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有该催化剂的聚酯切片制备方法
CN109232865B (zh) * 2018-08-08 2020-12-15 济南朝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钛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54763B (zh) * 2019-04-08 2020-11-17 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聚酯合成的钛锗复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2929B1 (en) * 1997-12-02 2002-04-16 Acma Limited Esterification catalysts
CN1962719A (zh) * 2005-11-11 2007-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聚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2929B1 (en) * 1997-12-02 2002-04-16 Acma Limited Esterification catalysts
CN1962719A (zh) * 2005-11-11 2007-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聚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661A (zh) 2008-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3661B (zh) 聚酯的生产方法
CN101121777B (zh) 钛系聚酯催化剂
CN101942078B (zh) 用于制备聚酯的钛系聚酯催化剂
CN101942076B (zh) 生产聚酯的方法
CN102219894B (zh) 生产半消光钛系聚酯的方法
CN102219890B (zh) 生产钛系聚酯的方法
CN103772684B (zh) 钛催化的聚酯的生产方法
CN101121778A (zh) 钛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273176B (zh) 聚酯制备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39928B (zh) 钛系聚酯催化剂及生产半消光聚酯的方法
CN1962720B (zh) 用于生产聚酯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148499B (zh) 钛系催化剂
CN104558574A (zh) 钛系聚酯催化剂
CN109575263A (zh) 低端羧基含量聚丁二酸-共-己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3772685B (zh) 高端羧基钛系聚酯的生产方法
CN1962715B (zh) 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173038B (zh) 生产聚酯的方法
CN1962723A (zh) 用于聚酯的钛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539926B (zh) 钛系聚酯的生产方法
CN100567364C (zh) 用于生产聚酯的催化剂
CN101148500B (zh) 钛系聚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72672B (zh) 全消光钛系聚酯的生产方法
CN100554307C (zh) 生产聚酯的方法
CN104558554B (zh) 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739834B (zh) 固相聚合钛系聚酯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