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3572A - 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23572A CN101323572A CNA2007101109425A CN200710110942A CN101323572A CN 101323572 A CN101323572 A CN 101323572A CN A2007101109425 A CNA2007101109425 A CN A2007101109425A CN 200710110942 A CN200710110942 A CN 200710110942A CN 101323572 A CN101323572 A CN 1013235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alkyl
- compound
- ion
- alkary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其是在一氧化碳、氧气和液相催化系统存在的条件下,使醇类化合物进行氧化羰基化反应形成碳酸二酯,其中,该液相催化系统包含催化剂、至少一种助催化剂和至少一种由阳离子与阴离子所组成的离子液体,该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具有含氮杂环结构。该方法主要通过使用助催化剂与离子液体,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进而提高催化效能,具有提高反应速率与增加产率的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醇类化合物进行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碳酸二酯可作为合成润滑剂、溶剂、增塑剂和有机玻璃的单体,并应用于甲基化和羰基化的反应中,如异氰酸酯、聚氨酯和聚碳酸酯的制备。亦可作为汽油或其它重燃料的添加剂,以改进其抗爆性能。
传统工业上,采用光气合成法来制造有机碳酸酯。由于光气具有剧毒且易腐蚀设备,近年来已逐渐以氧化羰基化法所取代。这种由醇类、氧气和一氧化碳来合成有机碳酸酯的新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易、污染低及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该种氧化羰基化制法主要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工艺。美国专利第5,162,563号公开了以氯化钯(II)作为催化剂,并添加金属铜以增进催化剂的活性的气相法工艺,一氧化氮的浓度则为影响产率的重要因素。
欧洲专利第0460735号公开了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采用釜式反应器将甲醇、一氧化碳、氧气以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美国专利第4,218,391号与第4,318,862号则公开了以周期表中IB、IIB、VIIIB族的盐类当作催化剂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上述工艺为了达到一定的反应速度必须使用高浓度的氯化亚铜,然而高浓度的氯化亚铜对此反应装置具有腐蚀性,需要反应装置内壁加上玻璃衬里等防腐材料,由于该工艺必需在耐热耐压的条件下进行,因而导致装置大型化的缺点。
中国专利公开第1197792号与日本专利公开第54-24827号公开了以氯化亚铜为主催化剂,配合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锌、氯化钾等为助催化剂所形成的复合型催化剂,提高氯化亚铜在反应液中的溶解性。然而,该方法并未克服反应装置的腐蚀问题。
美国专利第3,114,762号公开了将含铂、钯的氯化盐类和溴化盐类加入含有相同阴离子的铁或铜的氧化剂中。美国专利第4,370,275号公开了将含有铜、氧、卤素和氮键结的碱性物质,例如氧化铜或甲氧基氯化铜(II)和丁基胺等,在液相反应中当作催化剂来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类。然而,上述工艺的生产能力均不高,且均需使用大量催化剂。
因此,仍需要一种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增加产率,且能改善设备腐蚀缺点的碳酸二酯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催化效能的碳酸二酯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产率的碳酸二酯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设备腐蚀的碳酸二酯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是在一氧化碳、氧气和液相催化系统存在的条件下,使醇类化合物进行氧化羰基化反应形成碳酸二酯,其中,该液相催化系统包含催化剂、至少一种助催化剂和至少一种由阳离子与阴离子所组成的离子液体,该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具有含氮杂环结构。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方法是在一氧化碳、氧气和液相催化系统存在的条件下,使醇类化合物(ROH,R表示根据需要进行取代的烷基、芳基、烷芳基或芳烷基)进行氧化羰基化反应形成碳酸二酯((RO)2CO),其反应式如下:
2ROH+CO+1/2O2→CO(RO)2+H2O
该方法所使用的醇类化合物可为具有1至30个、较佳具有1至12个、更佳具有1至6个直链、支链或环状碳原子的脂肪族醇类(aliphatic alcohols);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或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香族多羟基化合物。该醇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苯甲醇。在一具体实例中,利用甲醇、一氧化碳及氧气进行该氧化羰基化反应,形成碳酸二甲酯。
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液相催化系统包括催化剂、至少一种助催化剂和至少一种由阳离子与阴离子所组成且该阳离子具有含氮杂环结构的离子液体。通常,利用甲醇、一氧化碳及氧气进行氧化羰基化反应形成碳酸二酯的反应催化系统中,使用有机卤化金属催化剂,例如钯、铂、铜、银、金、锌、铁、镍的有机卤化物。通常,使用铜系催化剂进行反应,例如卤化铜及/或卤化亚铜,或混合多种催化剂进行反应。该铜系催化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氯化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碘化亚铜、二甲氧基铜(Copper(II)methoxide)及其混合物。本发明的方法中,该催化剂的浓度通常介于1至50000ppm的范围,较佳介于2000至30000ppm的范围。一般而言,以包括醇类化合物、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离子液体的反应液总重计,该催化剂占反应液总重的0.1至30重量%,较佳占0.1至10重量%。
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液相催化系统包括至少一种助催化剂,例如具有1或2个氮原子的五元或六元环化合物,用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与选择性。该助催化剂可为经卤素、硝基、氰基、胺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12环烷基、C3-12环烷氧基、C3-12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咪唑类化合物、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联吡啶类化合物、哒嗪(pyridazine)类化合物、嘧啶类化合物或吡嗪(pyrazine)类化合物,其中,该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经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该助催化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2-异丙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4,5-二苯基咪唑、吡啶、2,2’-联吡啶和2-胺基苯并咪唑。
本发明的方法中,该液相催化系统可包含一种助催化剂或混合多种助催化剂。通常,该助催化剂是以相对催化剂摩尔数0.1至10倍的量添加,较佳是以相对催化剂摩尔数0.2至5倍的量添加。一般而言,以包括醇类化合物、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离子液体的反应液总重计,该助催化剂占反应液总重的0.1至30重量%,较佳占0.1至10重量%。
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液相催化系统包括至少一种离子液体,该离子液体由阳离子与阴离子所组成,且该阳离子具有含氮杂环结构,例如具有1或2个氮原子的五元或六元环的杂环阳离子。在一具体实例中,组成该离子液体的该阳离子具有下式(I)所示的结构:
式中,R1与R-3独立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其中,该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经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以及R2、R4与R-5独立为氢、卤素、硝基、氰基、胺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其中,该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经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
在另一具体实例中,组成该离子液体的该阳离子具有下式(II)所示的结构;
式中,R6表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其中,该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经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以及R7、R8、R9、R10与R11独立为氢、卤素、硝基、氰基、胺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其中,该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经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
在本说明书中,卤素指氟、氯、溴或碘。C1-12烷基指具有1至12个或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C1-12烷胺基指具有1至12个或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胺基。C1-12烷氧基指具有1至12个或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氧基。C1-12烷酰基指具有1至12个或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酰基。C3-20环烷基指具有3至20个或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指具有3至20个或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指具有3至20个或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酰基。C6-20芳基指具有6至20个或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C7-20芳烷基指具有7至20个或具有7至12个碳原子的芳烷基。C7-20-烷芳基指具有7至20个或具有7至12个碳原子的烷芳基。
组成该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实例包括,但不限于F-、Cl-、Br-、I-、PF6 -、SCN-、HSO4 -、CH3SO3 -、CH3SO4 -、AlCl4 -、Al2Cl7 -、Al3Cl10-、CH3CH2SO4 -、CuCl2 -、Cu2Cl3 -及BF4 -,较佳选自Cl-、Br-、PF6 -或BF4 -。本发明的方法中,该液相催化系统可包括一种离子液体,或混合多种离子液体。通常,以反应液总重计,包括醇类化合物、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离子液体的总重量,该离子液体占反应液总重的0.1至80重量%,较佳占1至40重量%。
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离子液体不但可减少挥发性溶剂的危害,更能进一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反应选择性及产率。基于产率的观点,该氧化羰基化反应温度通常介于60至200℃的范围内,较佳介于100至140℃的范围内;反应压力通常介于10至80kg/cm2的范围内,较佳介于20至30kg/cm2的范围内。
该方法主要通过使用助催化剂与离子液体,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进而提高催化效能,具有提高反应速率与增加产率的功效。另一方面,该方法亦可改善设备腐蚀的缺点,具有降低成本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与功效,但并非将本发明局限于此。
下述实例的转化率、选择率及产率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转化率(%)=反应掉的醇(摩尔)/醇进料量(摩尔)×100%
选择率(%)=2×产出的碳酸二酯(摩尔)/反应掉的醇(摩尔)×100%
产率(%)=转化率(%)×选择率(%)×100%
比较例1
根据表1所列,将甲醇与氯化亚铜置于附有搅拌器以铁弗龙作为内衬材料的1L不锈钢高压反应器中,并以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增压至25kg/cm2后即不导入氮气。接着,启动搅拌器,待反应系统升温至120℃后,开始将含有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导入反应器中。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浓度为16492ppm。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1。
比较例2
根据表1所列,将甲醇、氯化亚铜及2-甲基咪唑助催化剂置于附有搅拌器以铁弗龙作为内衬材料的1L不锈钢高压反应器中,并以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增压至25kg/cm2后即不导入氮气。接着,启动搅拌器,待反应系统升温至120℃后,开始将含有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导入反应器中。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浓度为16492ppm。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1。
实施例1
根据表1所列,将甲醇、氯化亚铜、2-甲基咪唑助催化剂及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离子液体置于附有搅拌器以铁弗龙作为内衬材料的1L不锈钢高压反应器中,并以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增压至25kg/cm2后即不导入氮气。接着,启动搅拌器,待反应系统升温至120℃后,开始将含有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导入反应器中。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浓度为16492ppm。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1。
实施例2至9
根据表1所列,改变助催化剂及/或离子液体的种类与添加量,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1。
表1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
甲醇(wt%) | 97.3 | 91.2 | 80.4 | 79.4 | 78.5 | 7.5 | 80.8 | 79.1 | 77.2 | 77.7 | 72.3 |
氯化亚铜(wt%) | 2.7 | 2.7 | 2.7 | 2.7 | 2.7 | 2.7 | 2.7 | 2.7 | 2.7 | 2.7 | 2.7 |
2-甲基咪唑(wt%) | 6.1 | 6.1 | 6.1 | 6.1 | 6.1 | ||||||
1,2-二甲基咪唑(wt%) | 7.1 | ||||||||||
2-异丙基咪唑(wt%) | 8.0 | ||||||||||
2,2’-联吡啶(wt%) | 11.5 | 11.5 | |||||||||
吡啶(wt%) | 5.7 | ||||||||||
[Bmim][Cl]*1(wt%) | 10.8 | 10.8 | 10.8 | 10.8 | 10.8 | ||||||
[BMmim][Cl]*2 | 12.1 | ||||||||||
[Bmim][BF4]*3(wt%) | 14.0 | ||||||||||
[Py][Br]*4(wt%) | 13.5 | 13.5 | |||||||||
反应液总重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一氧化碳(%) | 87 | 87 | 87 | 87 | 87 | 87 | 87 | 87 | 87 | 87 | 87 |
氧气(%) | 13 | 13 | 13 | 13 | 13 | 13 | 13 | 13 | 13 | 13 | 13 |
转化率 | 14.8 | 24.14 | 32.4 | 31.2 | 26.9 | 31.1 | 31.9 | 27.3 | 29.9 | 31.7 | 28.7 |
选择率 | 79.4 | 79.25 | 96.0 | 92.7 | 78.1 | 88.6 | 99.0 | 78.6 | 89.8 | 96.5 | 87.9 |
产率 | 11.8 | 19.13 | 31.1 | 28.9 | 21.0 | 27.6 | 31.6 | 21.5 | 26.9 | 30.6 | 25.2 |
*1[Bmim][Cl]表示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
*2[BMmim][Cl]表示氯化1-丁基-2,3-二甲基咪唑盐
*3[Bmim][BF4]表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4[Py][Br]表示溴化1-丁基吡啶盐
表1结果显示,与未添加离子液体的比较例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有助于增加反应的转化率与选择率,提高碳酸二酯的产率。
实施例10
根据表2所列,将甲醇、氯化亚铜、2-甲基咪唑助催化剂及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离子液体置于附有搅拌器以铁弗龙作为内衬材料的1L不锈钢高压反应器中,并以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增压至25kg/cm2后即不导入氮气。接着,启动搅拌器,待反应系统升温至120℃后,开始将含有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导入反应器中。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浓度为16492ppm。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2。
实施例11
根据表2所列,将甲醇、碘化亚铜、2-甲基咪唑助催化剂及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离子液体置于附有搅拌器以铁弗龙作为内衬材料的1L不锈钢高压反应器中,并以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增压至25kg/cm2后即不导入氮气。接着,启动搅拌器,待反应系统升温至120℃后,开始将含有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导入反应器中。碘化亚铜催化剂的浓度为16492ppm。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2。
实施例12
根据表2所列,将甲醇、氯化亚铜、2-甲基咪唑助催化剂及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离子液体置于附有搅拌器以铁弗龙作为内衬材料的1L不锈钢高压反应器中,并以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增压至25kg/cm2后即不导入氮气。接着,启动搅拌器,待反应系统升温至120℃后,开始将含有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导入反应器中。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浓度为33163ppm。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2。
实施例13、14
根据表2所列,将甲醇、氯化亚铜、2-甲基咪唑助催化剂及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离子液体置于附有搅拌器以铁弗龙作为内衬材料的1L不锈钢高压反应器中,并以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增压至25kg/cm2后即不导入氮气。接着,启动搅拌器,待反应系统升温至120℃后,开始将含有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导入反应器中。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浓度为11676ppm。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2。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将反应系统温度提高至140℃。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2。
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1,将反应系统压力降低为20kg/cm2。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2。
实施例17
重复实施例1,将反应系统压力增加为30kg/cm2。待反应持续1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所获得的产物并计算产率、转化率与选择率,并将结果纪录于表2。
表2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实施例1 | 实施例10 | 实施例11 | 实施例12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实施例15 | 实施例16 | 实施例17 | |
甲醇(wt%) | 97.3 | 91.2 | 80.4 | 84.4 | 78.1 | 77.7 | 81.2 | 59.5 | 80.4 | 80.4 | 80.4 |
氯化亚铜(wt%) | 2.7 | 2.7 | 2.7 | 2.7 | 5.4 | 1.9 | 1.9 | 2.7 | 2.7 | 2.7 | |
碘化亚铜(wt%) | 5.0 | ||||||||||
2-甲基咪唑(wt%) | 6.1 | 6.1 | 2.1 | 6.1 | 6.1 | 6.1 | 6.1 | 6.1 | 6.1 | 6.1 | |
[Bmim][Cl]*1(wt%) | 10.8 | 10.8 | 10.8 | 10.8 | 10.8 | 32.5 | 10.8 | 10.8 | 10.8 | ||
反应液总重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一氧化碳(%) | 87 | 87 | 87 | 87 | 87 | 79 | 90 | 90 | 87 | 87 | 87 |
氧气(%) | 13 | 13 | 13 | 13 | 13 | 21 | 10 | 10 | 13 | 13 | 13 |
转化率 | 14.8 | 24.14 | 32.4 | 31.1 | 27.5 | 25.6 | 22.9 | 23.6 | 30.3 | 22.0 | 30.6 |
选择率 | 79.4 | 79.25 | 96.0 | 93.4 | 81.7 | 66.8 | 87.7 | 90.0 | 90.9 | 84.5 | 91.8 |
产率 | 11.8 | 19.13 | 31.1 | 29.0 | 22.5 | 17.1 | 20.1 | 21.2 | 27.5 | 18.6 | 28.1 |
根据表2结果显示,使用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实施例11),也具有提高反应转化率与选择率的功效。根据实例13、14的结果可知,在反应组成中增加离子液体确实有助于提高反应转化率与选择率,增加碳酸二酯的产率。
Claims (22)
1.一种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其是在一氧化碳、氧气和液相催化系统存在的条件下,使醇类化合物进行氧化羰基化反应形成碳酸二酯,其中,该液相催化系统包括催化剂、至少一种助催化剂和至少一种由阳离子与阴离子所组成的离子液体,该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具有含氮杂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醇类化合物选自由1至3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醇、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和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香族多羟基化合物组成的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醇类化合物选自由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组成的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是铜系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是卤化铜或卤化亚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选自由氯化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碘化亚铜、二甲氧基铜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占反应液总重的0.1至30重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占反应液总重的0.1至10重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助催化剂是具有1或2个氮原子的五元或六元环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助催化剂选自由咪唑类化合物、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联吡啶类化合物、哒嗪类化合物、嘧啶类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助催化剂选自由咪唑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联吡啶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助催化剂占反应液总重的0.1至30重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助催化剂占反应液总重的0.1至10重量%。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离子液体的阳离子选自具有1或2个氮原子的五元或六元环的杂环阳离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式中,R1与R3独立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其中,所述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被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以及R2、R4与R5独立为氢、卤素、硝基、氰基、胺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其中,所述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被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
式中,R6表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其中,所述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被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以及R7、R8、R9、R10与R11独立为氢、卤素、硝基、氰基、胺基、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或C7-20-烷芳基,其中,所述C1-12烷基、C1-12烷胺基、C1-12烷氧基、C1-12烷酰基、C3-20环烷基、C3-20环烷氧基、C3-20环烷酰基、C6-20芳基、C7-20芳烷基和C7-20-烷芳基可进一步被卤素、硝基和/或氰基取代。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离子液体的阳离子选自由烷基取代的吡啶阳离子和烷基取代的咪唑阳离子组成的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离子液体的阴离子选自由F-、Cl-、Br-、I-、PF6 -、SCN-、HSO4 -、CH3SO3 -、CH3SO4 -、AlCl4 -、Al2Cl7 -、Al3Cl10 -、CH3CH2SO4 -、CuCl2 -、Cu2Cl3 -和BF4 -组成的组。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离子液体占反应液总重的0.1至80重量%。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离子液体占反应液总重的1至40重量%。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氧化羰基化反应的温度介于60至200℃的范围内。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氧化羰基化反应的压力介于10至80kg/cm2的范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109425A CN101323572B (zh) | 2007-06-11 | 2007-06-11 | 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109425A CN101323572B (zh) | 2007-06-11 | 2007-06-11 | 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23572A true CN101323572A (zh) | 2008-12-17 |
CN101323572B CN101323572B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018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109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3572B (zh) | 2007-06-11 | 2007-06-11 | 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23572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9147A (zh) * | 2010-11-25 | 2011-05-18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 一种催化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制备方法 |
CN107082878A (zh) * | 2017-05-18 | 2017-08-22 | 濮阳市宏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用于制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
CN107413386A (zh) * | 2017-08-21 | 2017-12-01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甲醇液相一步氧化合成甲缩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WO2018028505A1 (zh) * | 2016-08-09 | 2018-02-15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96C (zh) * | 2000-07-06 | 2003-07-16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一种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 |
CN1212305C (zh) * | 2003-04-30 | 2005-07-27 | 华中科技大学 | 氧化羰化一步合成碳酸甲乙酯的工艺方法 |
CN1962602B (zh) * | 2006-11-22 | 2010-05-12 | 陕西师范大学 | 甲醇与一氧化碳、氧反应制取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
-
2007
- 2007-06-11 CN CN2007101109425A patent/CN1013235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9147A (zh) * | 2010-11-25 | 2011-05-18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 一种催化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制备方法 |
CN102059147B (zh) * | 2010-11-25 | 2013-02-13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 一种催化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制备方法 |
WO2018028505A1 (zh) * | 2016-08-09 | 2018-02-15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方法 |
CN107694609A (zh) * | 2016-08-09 | 2018-02-16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方法 |
CN107082878A (zh) * | 2017-05-18 | 2017-08-22 | 濮阳市宏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用于制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
CN107413386A (zh) * | 2017-08-21 | 2017-12-01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甲醇液相一步氧化合成甲缩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CN107413386B (zh) * | 2017-08-21 | 2020-11-24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甲醇液相一步氧化合成甲缩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23572B (zh) | 2011-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356333A (en) | Process for preparing n-octadienol | |
CN100388978C (zh) | 用于醇均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酯的络合催化剂及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 | |
EP3330246B1 (en) | Method for directly preparing glycol dimethyl ether and co-producing ethylene glycol from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 |
CN105363485A (zh) | 一种间接气相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62602B (zh) | 甲醇与一氧化碳、氧反应制取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 |
CN101323572A (zh) | 制备碳酸二酯的方法 | |
CN104529783B (zh) | 一种高效安全的氧化羰基合成碳酸酯的方法 | |
CN101234965B (zh) | 碳酸二烷酯的制造方法 | |
KR970008589B1 (ko) | 글리콜에테르의 제조방법 | |
CN1227839A (zh) | 一氧化碳低压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过程 | |
CN106478583A (zh) | 碳酸乙烯酯的合成方法 | |
CN110156645A (zh) | 一种氟苯尼考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4084236A (zh) | 一种用于氧化羰基化合成烷基碳酸酯的复合催化剂 | |
CN104341255B (zh) | 一种不饱和醇的制备方法 | |
CN100575349C (zh) | 氯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 |
CN111087343B (zh) | 一种羟基吡啶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应用 | |
CN102059147B (zh) | 一种催化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制备方法 | |
CN1212305C (zh) | 氧化羰化一步合成碳酸甲乙酯的工艺方法 | |
CN109776302A (zh) | 一种由木质素为甲基源制备重要化学品的方法 | |
CN108178752B (zh) | 一种联产制备3,3,3-三氟丙烯碳酸酯与3,3,3-三氟-1,2-丙二醇的方法 | |
US9174905B2 (en) | Process for telomerization of butadiene using a mono-orthoalkoxy substituted catalyst | |
EP2008990B1 (en) | A method for preparing organic carbonates | |
CN100391600C (zh) | 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43213B (zh) | 烯丙基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09095A (zh) | 草酸酯加氢生产乙醇酸酯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