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1608A - 用于传送塑料配料至压塑机的冲模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送塑料配料至压塑机的冲模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1608A
CN101321608A CNA2006800455496A CN200680045549A CN101321608A CN 101321608 A CN101321608 A CN 101321608A CN A2006800455496 A CNA2006800455496 A CN A2006800455496A CN 200680045549 A CN200680045549 A CN 200680045549A CN 101321608 A CN101321608 A CN 101321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onveyer
batching
arbitrar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55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巴尔博尼
M·卡梅拉尼
F·帕里内洛
Z·祖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cmi Imola SC
Original Assignee
Sacmi Imola S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cmi Imola SC filed Critical Sacmi Imola SC
Publication of CN101321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4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4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 B29C31/042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using dispensing heads, e.g. extruders, placed over or apart from the moulds
    • B29C31/048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using dispensing heads, e.g. extruders, placed over or apart from the moulds the material being severed at the dispensing head exit, e.g. as ring, drop or gob, and transported immediately into the mould, e.g. by gra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2043/327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driving means
    • B29C2043/3283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driving means for moving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29C2043/3288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driving means for moving moulds or mould parts using cam dr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4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 B29C2043/3466Feeding the material to the mould or the compression means using rotating supports, e.g. turntables or dr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设备,包括:可沿一路径(P3)移动以压塑塑料配料(50)的成形装置(17);将所述配料(50)传送至所述成形装置(17)的传送装置(27);用于冷却所述传送装置(27)的液体冷却装置;与所述传送装置(27)相关联的臂装置(41;141;241;341),以沿另一路径(P2)移动所述传送装置(27),其中另一路径(P2)具有一部分(T2),该部分基本上与所述路径(P3)的另一部分(T2)重合。

Description

用于传送塑料配料至压塑机的冲模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物体的设备和方法,尤其是通过压塑塑料配料获得容器的预型件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WO 03/047831公开了一种压缩塑料配料以获得预型件的设备,其包括用于供给熔融塑料的供给装置、用于压塑熔融塑料配料的模塑装置以及用于将配料从供给装置传送至模塑装置的传送转盘。
供给装置包括一固定板,在其厚度中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管道,该管道将来自塑化汽缸的塑料提取至旋转接头。传送转盘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并可绕一竖直轴线旋转。
传送转盘支撑多个绕相应的竖直轴线延伸的圆筒形腔室。每个圆筒形腔室均具有开口的下端部和一活塞,活塞可平行于腔室的轴线在腔室内运行。
当圆筒形腔室经过固定板的上方时,来自旋转接头的塑料配料通过圆筒形腔室的开口的下端部进入到该腔室中,并向上推动容纳于圆筒形气缸中的活塞。圆筒形腔室随后通过可旋转传送转盘沿一圆形路径移动,直到其位于模塑装置的冲模腔的上方。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活塞被向下驱动并将配料通过开口下端部推出圆筒形腔室。配料因此沉降至下方的冲模腔中。
WO 03/047831中公开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热调节装置,其具有可冷却和控制圆筒形腔室和活塞头的壁温的水冷温控回路。热调节装置能够减少构成配料的塑料在圆筒形腔室和活塞上的粘附。
WO 03/047831中公开的设备的缺点为,当圆筒形腔室和下方的冲模腔彼此远离地移动时,配料还未完全进入到冲模腔中。实际上,只有当接收配料的圆筒形腔室位于相应的冲模腔上方时,配料才可以被传送到冲模腔中,然而这种情况仅出现在圆筒形腔室的圆形路径中的一点上。因此,尤其在处理用于模塑预型件的相对较大的配料时,可能会发生配料不能在冲模腔位于圆筒形腔室下方的短时间内完全下降到冲模腔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停止设备,以将未正确传送的配料去除。
为了消除这个缺陷,在根据WO 03/047831的设备中,在圆筒形腔室内引入了可滑动的活塞,以将配料推出腔室。然而,这使设备严重的复杂化,原因是在活塞和圆筒形腔室之间需要很精确的接合,并且还需要能够在准确的时刻移动每个活塞的移动装置。
WO 03/047831公开的设备的另一个缺陷是后者具有可能非常累赘的复杂结构。实际上,为了在传送转盘下方容纳模塑装置和供给装置两者,需要使传送转盘具有很大的直径,从而可以防止模塑装置与供给装置之间的干扰。为了移动具有很大直径的传送转盘,则必须克服惯性力。此外,需要有更大的空间来安装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对尤其是通过模塑塑料配料来形成物体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改进。
另一个目的是使塑料配料向在其中模压这些配料的成形装置的传递更简单。
更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小物体成形设备的整体尺寸,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
再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小那些作用在物体成形设备的部件上的惯性力。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能够沿路径移动以压塑塑料配料的成形装置;
-用于将所述配料传送至所述成形装置的传送装置;
-用于冷却所述传送装置的液体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传送装置相关联的臂装置,以沿着另一路径移动所述传送装置,该另一路径具有一部分,该部分与所述路径的另一部分基本上重合。
基于本发明的这个方面,可以获得一段将配料从传送装置传送至成形装置的相对长的时间。实际上,传送装置与成形装置的路径具有相应基本上重合的部分(配料沿这些路径的重合部分被传送至成形装置),而不是现有技术中只具有单个公共点。这能够显著地降低当成形装置和传送装置远离彼此移动时配料还未能完全进入成形装置的风险。
此外,由于采用了液体冷却装置,因此能够保持传送装置的温度受限,从而限制配料粘附到传送装置上。这减少了配料从传送装置传递至成形装置所需的时间。
由于采用这些解决方案,因此可以避免使用在WO 03/047831中公开的活塞,从而使设备的结构简化。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中,提供一种设备,其包括:
-用于压塑塑料配料的成形装置;
-用于将所述配料从递送装置传送至所述成形装置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具有彼此联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用于冷却所述传送装置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递送装置和成形装置被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相对侧上,从而所述配料通过第一开口进入所述传送装置,并通过第二开口脱离所述传送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这个方面,可以获得一种结构简单和整体尺寸有限的设备。特别地,通过将递送装置和成形装置放置于传送装置的两侧,可以获得结构紧凑的设备,其中传送装置的尺寸可相对于已知设备减小。这同样可以降低作用在传送装置上的惯性力。
液体冷却装置能够进一步减少配料粘附在传送装置上。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在由冷却液冷却的传送装置中接收塑料配料;
-移动传送装置以将所述配料传送至成形区;
-在所述成形区中压塑所述配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通过第一开口进入所述传送装置,再通过与第一开口不同的第二开口脱离所述传送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能够以简单并且紧凑的方式将塑料配料传送至成形区。
附图简述
通过参考以非限定性举例的方式描绘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其中:
图1是用于压塑塑料配料的设备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设备的平面图;
图3是在图2的设备中支撑传送装置的臂装置的放大和局部视图;
图4是图3中的传送装置处于关闭构型的放大平面图;
图5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其示出了处于打开构型的传送装置。
图6是沿图4中的VI-VI平面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与图6类似的视图,其示出处于打开构型的截面图;
图8是图4中的传送装置的关闭元件的平面图;
图9沿图8中的IX-IX平面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与图3类似的平面图,其示出了臂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图11是与图3类似的平面图,其示出了臂装置的进一步的可选实施例;
图12是与图3类似的平面图,其示出了臂装置的更进一步的可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其示出了一种用于压缩塑料配料50以获得物体(例如容器、尤其是瓶子)的预型件的设备1。设备1包括具有配送口8的挤出装置2,塑料沿设置在出口方向Z1上的出口轴线A通过配送口8挤出。
设备1还包括切割装置3,切割装置3用于切割从挤出装置2中排出的塑料,从而分离配料50。
如图1所示,切割装置3具有刀具22,其包括由支撑元件5支撑的刀片4。刀片4具有基本上平面的几何形状,并且其具有位于刀片4限定的平面上的基本上直线的切割刃53。刀具22借助于旋转装置7以如下方式旋转,即周期地经过配送口8的下方,以切割从挤出装置2挤出的塑料。
在切割装置3下方提供有传送装置9,其用于将被切割的配料50从切割装置3传送至成形装置17,成形装置17包括多个安装于模制转盘26的周边区域的模具20。每个模具20包括冲模21和未示出的冲头,冲模21和冲头可相对于彼此在可将配料50引入到冲模21内的打开位置和成形配料50以获得预型件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预型件可通过提取装置60从模具20中取出。
传送装置9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00,其包括可绕旋转轴线Z2旋转的第一转盘23。在第一转盘23的周边区域中安装有多个第一传送元件101,每个传送元件101均具有“C”形横截面,并设置有可接收配料50的凹部。在这个凹部下方提供有未示出的漏斗元件,从而配料50可借助于该漏斗元件传送至传送装置9的第二传送装置24上。
第二传送装置24包括多个第二传送元件27,每个传送元件27均具有空心圆柱的形状。
第一传送元件101可沿大致为圆形的第一路径P1移动,每个第一传送元件101沿着第一路径P1接收在图1中示出的移除位置Q从切割装置3切割的配料50。在第一传送元件101沿第一路径P1移动时,配料50由于重力作用沿第一传送元件101的壁落下,并在穿过对应的漏斗元件之后被传送至第二传送元件27。
第二传送元件27可沿第二路径P2移动,第二路径P2与第一路径P1相比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平面上。第二路径P2是闭合的非圆形环状路径,在该路径中可以确定第一部分T1,在该第一部分T1中,第一路径P1基本上与第二路径P2重合。沿第一部分T1,每个第一传送元件101通过保持其自身基本上重叠在对应的第二传送元件27上的方式移动。这样就可获得一段相对长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容纳于第一传送元件101中的配料50能够由于重力而转移到对应的第二传送元件27中。
在从重叠的第一传送元件101接收到配料50后,每个第二传送元件27沿第二路进P2运送配料50,并将其释放于下方的冲模21内。冲模21沿基本上为圆形的第三路径P3移动,第三路径P3设置在比第二路径P2更低的水平面上。
能够确定一个第二部分T2,第二路径P2与第三路径P3沿该第二部分T2重合。在第二部分T2中,每个第二传送元件27通过保持其自身基本上重叠在对应冲模21上的方式移动。这样,可以获得一段相对长的间隔,在此期间配料50能够从第二传送元件27下降至下方的冲模21。这保证了在冲模21从对应的第二传送元件27离开之前,配料50完全传送至冲模21中。
为获得第一部分T1和第二部分T2,可提供一种图3所示类型的机构,其包括可绕轴47旋转的圆形支架46。圆形支架46可设置于水平平面上,而轴46可以在固定轴线上是竖直的。
在圆形支架46上安装有多个臂装置41,每个臂装置支撑各自的第二传送元件27。每个臂装置41相对于圆形支架46具有两个自由度,并且当其移动时,它可以由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控制,这些控制装置能够锁定其两个自由度,并且对圆形支架46的每个角位置单一地确定每个第二传送元件27的位置。
特别地,根据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每个臂装置41包括第一臂6和第二臂10。第一臂6具有在圆形支架46上枢转的端部和在第二臂10上枢转的另一端部。第二臂10在其自由端支撑第二传送元件27。
第一控制装置作用于第一臂6上,而第二控制装置作用于第二臂10上。第一控制装置包括具有其中接合第一被驱动装置的第一轨道11的第一凸轮,第一被驱动装置例如包括由第一臂6承载的第一辊子12。类似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具有其中接合第二被驱动装置的第二轨道13的第二凸轮,其中第二被驱动装置包括例如由第二臂10承载的第二辊子14。由于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的缘故,在圆形支架46的每次旋转过程中,第二传送元件27的运动都是单一确定的。
特别地,通过适当地设计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3,可以获得沿着第二路径P2的第一部分T1和第二部分T2。
如图4和6所示,每个第二传送元件27安装到对应第二臂10的自由端上,并且其具有管状形状,例如像一个空心圆柱体。
每个第二传送元件27包括具有内表面25的侧壁19,内表面25界定在其中能够接收配料50的腔室15。在所示的例子中,腔室15基本上为圆筒形形状并沿竖直轴线Z3延伸。腔室15具有上开口16和下开口18,配料50可通过上开口16从第一传送元件101进入到腔室15中,配料50可以通过下开口18离开腔室15,以传送至下方的冲模21。
侧壁19包括设置在外部管状元件29内部的内部管状元件28。内部管状元件28在内部由内表面25界定并且在外部设置有环绕轴线Z3以螺旋形状延伸的通道30。在外部管状元件29内具有以螺旋形状环绕轴线Z3延伸的另一个通道31。内部管状元件28被固定到外部管状元件29上,例如通过焊接或粘结,以便形成作为单件的侧壁19。当内部管状元件28被固定到外部管状元件29上时,通道30面向所述另一个通道31并将另一个通道31封闭,以限定冷却回路32,冷却回路32沿螺旋路径绕轴线Z3延伸。在冷却管道32内部,循环有冷却液,例如水,以对第二传送元件27的内表面25进行冷却。
应当注意到,沿横向于轴线Z3的方向测量,内部管状元件28具有非常小的厚度。这意味着冷却管道32位于内表面25附近,从而可有效地对其进行冷却。外部管状元件29的厚度比内部管状元件28要厚得多,从而可以赋予第二传送元件27良好的机械阻力。
内部管状元件28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不锈钢或铝。这些材料具有好的热传导性,并能使冷却液有效地冷却内表面25。第二传送元件27设置有进入管道33和排出管道34,其中冷却液可通过进入管道33进入冷却管道32,并且冷却液在冷却第二传送元件27之后能够通过排出管道34从冷却管道32排出。
进入管道33具有直线形状,且在下开口18附近通向冷却管道32。同样排出管道34也具有直线形状,并在上开口16附近延伸离开冷却管道32。
下开口18可以被关闭元件35关闭,关闭元件35包括设置于杆37一端的圆盘36。如图4和5中所示,通过枢轴39将杆37连接到从第二臂10突出的突出部38。杆37可以绕枢轴39旋转,从而在如图4和6中示出的关闭构型和如图5和7中示出的打开构型之间移动。在关闭构型中,圆盘36处于下开口18处,从而将其关闭并阻止配料50从第二传送元件27中脱离。在打开构型中,圆盘36位于下开口18的旁边,因此将其打开并使配料50从下开口穿过并进入到冲模21中。为从打开构型变化到关闭构型,关闭元件35由未在图中示出的驱动装置移动,并通过保持其自身位于基本上垂直于轴线Z3的平面上的方式移动。
如图9中所示,圆盘36包括与杆37相邻的基座40以及设置于基座上方的盖42。盖42上方由横向表面43界定,横向表面43可以基本上是平的,当关闭元件35处于关闭构型时,配料50可以搁置在该横向表面43上。为阻止配料50粘在横向表面43上,该横向表面43以下文中公开的方式由冷却液例如水进行冷却。
如图8所示,其中盖42未示出,在关闭元件35中具有进入管道44,该进入管道44可以是线性的,且通往基座40的中心区域45。中心区域45具有基本上圆形平面形状,且多个径向管道48从该中心区域45延伸,所述管道通过在基座40上制成由盖42封闭的多个槽49而获得。径向管道48通往设置在基座40中并由盖42关闭的聚集管道51,该聚集管道51具有基本上相似于圆环的形状,并且由环形槽52形成。排出管道54从聚集管道51延伸离开,在冷却横向表面43后,冷却液能够通过排出管道54离开关闭元件35。
在此操作中,在第一部分T1稍前,关闭元件35处于闭合构型中,从而将第二传送元件27的下开口18关闭。沿第一部分T1,来自重叠的第一传送元件101的配料50通过上开口16进入第二传送元件27。如图6所示,沿第二路径P2,配料50由于重力作用下在腔室15中下落,直到其搁置于横向表面43上。如图7所示,沿第二部分T2,关闭元件35达到打开构型,并且配料50由于重力作用从第二传送元件27脱离,穿过下开口18。配料50随后进入到并未在图7中示出的冲模21中。
在第二传送元件27中循环的冷却液防止配料50粘附在与其相互作用的第二传送元件27的表面上,尤其是防止其粘附在内表面25和横向表面43上。以这种方式,配料50可以很容易地在第二传送元件27内滑动并迅速下降至冲模21。
冷却第二传送元件27的冷却液再加上第二传送元件27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与对应冲模21保持重叠,这样能够在冲模21与第二传送元件27彼此分离之前将配料50完全传送至冲模21。这就使WO03/047831中公开的活塞变得多余了,活塞的作用是在当圆筒形腔室与冲模腔相重叠的那一时刻迅速将配料从圆筒形腔室中排出。
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冷却液可以穿过与图4至7中示出的不同的冷却回路对内表面25进行冷却。例如,取代具有螺旋形状的冷却管道32,在内部管状元件28和外部管状元件29之间可限定圆筒形缝隙,该缝隙中充满了冷却液并基本上在第二传送元件27的整个高度上环绕轴线Z3延伸。可选地,在内部管状元件28和外部管状元件29之间具有多个与轴线Z3等距且平行的冷却管道。
侧壁19同样也可以形成为单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已知技术将冷却管道形成于侧壁19中。
另外,关闭元件35上也可分布有与图8和9中不同的管道,冷却液可穿过该管道。此外,代替仅有一个关闭元件35,还可以提供两个或更多彼此相互所用以关闭和/或打开下开口18的关闭元件。如果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关闭元件,则横向表面43可以不是平的,以赋予配料50所需的形状,例如使配料的一端变细,从而使其更容易地进入到下方的冲模21中。
为保证沿第一部分T1和第二部分T2可以使第二路径P2基本上分别与第一路径P1和第三路径P3重合,可以利用与图3所示的不相同的臂装置。例如在图10的实施例中,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二传送元件27由多个臂装置141支撑。每个臂装置141相对于圆形支架46具有两个自由度。这两个自由度分别由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所限制,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在每个圆形支架46的角位置中单一地确定第二传送元件27的位置。
每个臂装置141包括套筒55,其在内端附近通过枢转元件56在圆形支架46上枢转。在套筒55内部设置有臂57,臂57的外端支撑第二传送元件27。臂57相对于套筒55可滑动,套筒55用作导向件。
套筒55的移动由第一控制装置控制,该第一控制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轨道111的第一凸轮,在第一轨道111中接合有多个第一辊子112,每个辊子112安装在套筒55的附件58上。第二控制装置包括具有第二轨道113的第二凸轮,在第二轨道113中接合有多个第二辊子114,每个第二辊子114安装在臂57与支撑第二传送元件27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上。当圆形支架46旋转时,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保证第二传送元件27沿第二路径P2移动,使得其沿第一部分T1和第二部分T2行进。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二传送元件27由多个臂装置241移动,每个臂装置241包括第一臂206、第二臂210和第三臂59。第一臂206具有铰接在圆形支架46上的端部和与之相反的另一个端部,该另一个端部在第二臂210上枢转。第二臂210在其外端部上支撑第二传送元件27。
第三臂59具有在圆形支架46上枢转的端部和与前述端部相反、在第二臂210上枢转的另一个端部。第一臂206、第二臂210和第三臂59与圆形支架46一起限定了铰接的四边形。铰接的四边形相对于圆形支架46具有单个自由度,为固定这个自由度,设置一控制装置,其包括具有设置在设备1的固定位置上的轨道61。在轨道61中接合有多个自由旋转的辊子62,每个辊子62可以绕一轴线旋转,相应的第一臂206和第二臂210沿该轴线铰接在一起。
轨道61使得铰接四边形以如下方式移动,即第二传送元件27沿第二路径P2运动,其中第二路径P2与第一路径P1共有第一部分T1,并且与第三路径P3共有第二部分T2。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2中所示,第二传送元件27由多个臂装置341支撑,其中每个臂装置341包括由圆形支架46支撑的臂357,且臂357与圆形支架46通过具有单个自由度的连接相联接。在图12的示例中,每个臂357可相对于圆形支架46旋转。
每个臂357在其外端部支撑第二传送元件27。此外每个臂357可在被连接到圆形支架46上的套筒355内滑动。臂357由控制装置控制,该控制装置包括具有单个轨道361的单个凸轮,在该轨道361中接合有多个自由旋转的辊子362,每个辊子安装到臂357的内端部上。通过合适地选择轨道361,能够保证第二传送元件27沿第二路径P2运动,其中第二路径P2包括与第一路径P1共有的第一部分T1和与第三路径P3共有的第二部分T2。
在图3、10、11和12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冲模21的第三路径P3是圆形的,且第二部分T2也因此是圆形的。然而,第三路径P3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其可以具有一个矩形部分,而沿该矩形部分同样确定出第二部分T2。在这种情况下,沿第二部分T2作用于配料50上的离心力基本上为零。

Claims (59)

1.一种设备,包括:
-能够沿路径(P3)移动以用于压塑塑料配料(50)的成形装置(17);
-将所述配料(50)传送至所述成形装置(17)的传送装置(27);
-用于冷却所述传送装置(27)的液体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传送装置(27)相关联的臂装置(41;141;241;341),以沿另一路径(P2)移动所述传送装置(27),其中所述另一路径(P2)具有部分(T2),该部分(T2)基本上与所述路径(P3)的另一部分(T2)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臂装置(41;141;241;341)由可旋转支撑装置(46)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中所述臂装置(41;141)相对于所述支撑装置(46)能够以两个自由度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中所述臂装置(241;341)相对于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46)能够以单个自由度运动。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臂装置(41;141;241;341)包括与一第二元件(10;57;210;357)相互作用的第一元件(6;55;206;355),所述传送装置(27)与所述第二元件(10;57;210;357)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元件(6;55;206;355)包括第一臂(6;206),并且所述第二元件(10;57;210;357)包括第二臂(10;210),所述第二臂(10;210)在所述第一臂(6;206)上枢转。
7.当权利要求5从属于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时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臂(6;206)还在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46)上枢转。
8.当权利要求5从属于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时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设备,还包括在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46)和所述第二臂(210)上枢转的第三臂(59),以限定用于移动所述传送装置(27)的铰接四边形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中所述铰接四边形装置由单个凸轮(61)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元件(6;55;206;355)包括导向元件(55;355),并且所述第二元件(10;57;210;357)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元件(55;355)滑动的臂(57;357)。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设备,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包括套筒(55;355),所述臂(57;357)能够在所述套筒内滑动。
12.当权利要求5从属于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时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臂(57;357)还在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46)上枢转。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或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还包括作用于所述第一元件(6;55)上的第一控制装置(11;111)和作用于所述第二元件(10;57)上的第二控制装置(13;113),以用于沿所述另一路径(P2)移动所述传送装置(27)。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凸轮装置(11;111),并且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第二凸轮装置(13;113)。
15.当权利要求5从属于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时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所述导向元件(55;355)相对于所述可旋转支撑装置(46)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设备,其中所述臂(57;357)由单个凸轮(361)控制。
1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包括循环装置(32),所述循环装置被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27)的内侧表面(25)附近,并且能够被用于冷却所述内侧表面(25)的冷却液横穿。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设备,其中所述循环装置包括环绕所述内侧表面(25)的螺旋管道(32)。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设备,还包括通入所述螺旋管道(32)的下部区域的进口管道(33)和离开所述螺旋管道(32)的上部区域的排出管道(34)。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装置(27)包括外侧设有第一通道(30)的第一部件(28)和内侧设有第二通道(31)的第二部件(29),所述第一通道(30)面向所述第二通道(31)以限定所述螺旋管道(32)。
21.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27)的下部内表面(43)附近的回路,该回路能够被用于冷却所述下部内表面(43)的冷却液横穿。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设备,其中所述回路包括所述冷却液的进入区(45)、用于聚集所述冷却液的聚集区(51)以及将所述进入区(45)连接到所述聚集区(51)上的多个管道(48)。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设备,其中所述进入区(45)具有基本上圆形形状,并且所述多个管道中的管道(48)径向地远离所述进入区(45)。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设备,其中所述聚集区包括环形管道(51),其基本上与所述进入区(45)同心。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从所述聚集区(51)离开的排出管道(54)。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下部内表面(43)在关闭装置(35)上获得,所述关闭装置能够在一打开构型和一关闭构型之间移动,以用于打开和/或关闭所述传送装置(27)。
2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管状元件(27)。
2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配料(50)递送至所述成形装置(17)的递送装置(101),所述递送装置(101)和所述成形装置(17)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27)的相对的部分上,从而所述配料(50)能够通过所述传送装置(27)的第一开口(16)进入所述传送装置(27),并通过所述传送装置(27)的第二开口(18)离开所述传送装置(27)。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6)和所述第二开口(18)彼此重叠。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6)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27)的上部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开口(18)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27)的下部区域。
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权利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装置(27)能够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中间平面上运动,所述成形装置(17)能够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移动,所述递送装置(101)能够在第二平面上移动。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下方。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递送装置(101)能够沿再一路径(P1)移动,以将所述配料(50)递送至所述传送装置(27),所述再一路径(P1)具有部分(T1),该部分(T1)基本上与所述另一路径(P2)的另一部分(T1)重合。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设备,其中所述再一路径(P1)为圆形的。
35.根据权利要求28至3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递送装置(101)安装在以连续方式旋转的转盘(23)上。
3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路径(P3)为圆形的。
3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成形装置(17)安装在以连续方式旋转的模制转盘(26)上。
3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成形装置(17)包括冲模装置(21)和冲头装置,所述冲模装置(21)和所述冲头装置一起相互作用以从所述配料(50)形成容器的预型件。
39.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模塑塑料配料(50)的成形装置(17);
-用于将所述配料(50)从递送装置(101)传送至所述成形装置(17)的传送装置(27),所述传送装置(27)具有彼此相通的第一开口(16)和第二开口(18);
-用于冷却所述传送装置(27)的液体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递送装置(101)和所述成形装置(17)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27)的相对侧上,从而所述配料(5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6)进入所述传送装置(27),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8)从所述传送装置(27)排出。
40.根据权利要求39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6)和所述第二开口(18)彼此重叠。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6)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27)的上部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开口(8)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27)的下部区域。
42.根据权利要求39至41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装置(27)能够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中间平面上运动,所述成形装置(17)能够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移动,所述递送装置(101)能够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移动。
43.根据权利要求42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下方。
44.根据权利要求39至43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传送装置(27)的内侧表面(25)附近的循环装置(32),所述循环装置(32)能够被用于冷却所述内侧表面(25)的冷却液横穿。
45.根据权利要求44的设备,其中所述循环装置包括环绕所述内侧表面(25)的螺旋管道(32)。
46.根据权利要求45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进入管道(33)和排出管道(34),其中所述进入管道通入所述螺旋管道(32)的下部区域中,所述排出管道(34)通入所述螺旋管道(32)的上部区域中。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装置(27)包括外侧设置有第一通道(30)的第一部件(28)和内侧设置有第二通道(31)的第二部件(29),所述第一通道(30)面向所述第二通道(31),以限定所述螺旋管道(32)。
48.根据权利要求39至47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冷却装置包括设置所述传送装置(27)的下部内表面(43)附近的回路,并且所述回路能够由用于冷却所述下部内表面(43)的冷却液横穿。
49.根据权利要求48的设备,其中所述回路包括所述冷却液的进入区(45)、所述冷却液的聚集区(5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进入区(45)和所述聚集区(51)的多个管道(48)。
50.根据权利要求49的设备,其中所述进入区(45)具有基本上为圆形的形状,并且所述多个管道的管道(48)径向地远离所述进入区(45)。
51.根据权利要求50的设备,其中所述聚集区包括环形管道(51),其基本上与所述进入区(45)同心。
52.根据权利要求49至51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还包括从所述聚集区(51)离开的排出管道(54)。
53.根据权利要求48至52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下部内表面(43)在关闭装置(35)上获得,所述关闭装置(35)能够在打开构型和关闭构型之间移动,以打开和/或关闭所述传送装置(27)。
54.根据权利要求49至53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管状元件(27)。
55.根据权利要求39至5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成形装置(17)安装在以连续方式旋转的模制转盘(26)上。
56.根据权利要求39至55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设备,其中所述成形装置(17)包括冲模装置(21)和冲头设备,所述冲模装置(21)和冲头设备一起相互作用以从所述配料(50)形成容器的预型件。
57.一种方法,包括:
-在由冷却液冷却的传送装置(27)中接收塑料配料(50),
-移动所述传送装置(27)以将所述配料(50)传送至成形区(26);
-在所述成形区(26)中压塑所述配料(50);
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50)通过第一开口(16)进入所述传送装置(27),并通过与所述第一开口(16)不同的第二开口(18)从所述传送装置(27)中排出。
58.根据权利要求57的方法,其中所述配料(50)以从所述第一开口(16)下落至所述第二开口(18)的方式在所述传送装置(27)中移动。
59.根据权利要求58的方法,其中所述配料(50)仅由于重力而下降至所述传送装置(27)中。
CNA2006800455496A 2005-10-21 2006-10-10 用于传送塑料配料至压塑机的冲模的设备 Pending CN1013216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O2005A000275 2005-10-21
IT000275A ITMO20050275A1 (it) 2005-10-21 2005-10-21 Apparati e metodo per formare oggetti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608A true CN101321608A (zh) 2008-12-10

Family

ID=3768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455496A Pending CN101321608A (zh) 2005-10-21 2006-10-10 用于传送塑料配料至压塑机的冲模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77830A1 (zh)
EP (1) EP1960173A2 (zh)
JP (1) JP2009512572A (zh)
CN (1) CN101321608A (zh)
IT (1) ITMO20050275A1 (zh)
RU (1) RU2008120003A (zh)
TW (1) TW200728048A (zh)
WO (1) WO200704557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O20050048A1 (it) * 2005-03-01 2006-09-02 Sacmi Apparati e metodi.
US7566215B2 (en) * 2007-07-30 2009-07-28 Rexam Closure Systems Inc. Apparatus for placing mold charges into a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
ITMO20070272A1 (it) * 2007-08-29 2009-02-28 Sacmi Apparato per trasferire oggetti
JP5098535B2 (ja) * 2007-09-21 2012-12-12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溶融樹脂供給装置
US7621735B2 (en) * 2007-10-18 2009-11-24 Rexam Closure Systems Inc. Apparatus for placing mold charges into a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
ITMO20080023A1 (it) * 2008-01-29 2009-07-30 Sacmi Apparato per trasferire dosi di materia plastica
IT1395181B1 (it) * 2009-07-23 2012-09-05 Sacmi Apparato per trasferire oggetti
JP6748181B2 (ja) 2018-12-14 2020-08-26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積層造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RM20010724A1 (it) * 2001-12-07 2003-06-09 Sipa Spa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il riempimento di stampi.
AU2004257059A1 (en) * 2003-07-14 2005-01-27 Toyo Seikan Kaisha,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cibly inserting drop into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 and molding die follow-up type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lying drop
ITRE20040009A1 (it) * 2004-02-04 2004-05-04 Sacmi Impianto per la formatura a compressione di oggetti di plastica
US8007266B2 (en) * 2004-04-23 2011-08-30 Sacmi Cooperative Meccanici Imola Societa' Cooperativa Compression moulding apparatus
WO2005102646A1 (en) * 2004-04-23 2005-11-03 Sacmi Cooperativa Meccanici Imola Societa' Cooperativa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melted polymeric material bodies
ITRE20040040A1 (it) * 2004-04-23 2004-07-23 Sacmi Metodo ed aparecchiatura per trasferire corpi dosati di materiale polimerico alle cavita' di matrice di una macchina di stampaggi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512572A (ja) 2009-03-26
EP1960173A2 (en) 2008-08-27
US20080277830A1 (en) 2008-11-13
WO2007045577A3 (en) 2007-10-18
TW200728048A (en) 2007-08-01
RU2008120003A (ru) 2009-11-27
ITMO20050275A1 (it) 2007-04-22
WO2007045577A2 (en) 200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1608A (zh) 用于传送塑料配料至压塑机的冲模的设备
CN102837412B (zh) 一种挤出模压加工塑料瓶盖的设备
US8318075B2 (en) Compression moulding apparatus, methods and item
CN111216338B (zh) 一种药用塑料瓶加工方法
EP1868787B1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oses
US3355763A (en) Rotary parison head blow molding machine
JP2005511347A (ja) プラスチック物品の圧縮成形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070028374A (ko) 플라스틱 재료를 압축 성형장치에 이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EP2206592B1 (en) Compression-molding apparatus
CN112454797B (zh) 一种注塑系统及注塑方法
BRPI0715403A2 (pt) aparelho e mÉtodo
AU2003233993B2 (en) Apparatus for compression molding articles made of plastics
EP1578577B1 (en) Device for removing doses of plastic material from an extruder
MX2007012845A (es) Aparato para transferir porciones y porcion.
CN101804679A (zh) 剂量传送装置和剂量
US3414938A (en) Plastic processing system
CN110744773A (zh) 一种全自动注头机
TW202122240A (zh) 壓縮模製設備
CN113165228A (zh) 用于压缩模制凹型物体的设备
CN101801633B (zh) 树脂供给设备
CN215619810U (zh) 一种快速成型精密注塑件用模具
JP5098535B2 (ja) 溶融樹脂供給装置
CN210705720U (zh) 一种聚乳酸塑料餐具成型机的送料机构
US20110045115A1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objects
CN219598081U (zh) 一种粉末成型机用多模具送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