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5261A -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5261A
CN101315261A CNA2007101067051A CN200710106705A CN101315261A CN 101315261 A CN101315261 A CN 101315261A CN A2007101067051 A CNA2007101067051 A CN A2007101067051A CN 200710106705 A CN200710106705 A CN 200710106705A CN 101315261 A CN101315261 A CN 101315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crack
convex
row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6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5261B (zh
Inventor
楚人震
张守信
张立智
姚启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067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5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5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5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5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5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U型管和多个平行套设于U型管上的翅片,其中:所述U型管的管径为7mm;于所述翅片上设有两行供U型管插接的连接孔,所述翅片上的两行连接孔交错成等边三角形排列,即同一行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与不同行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相等。优点是:换热效果好,能效比高,成本低;本发明对裂隙孔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二直立段与气流方向夹角进行优选,有效降低空气侧的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满足空调器越来越高能效比的要求。

Description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低成本、高热交换效率的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用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多个U型弯管1和多个平行套设于U型弯管1上的翅片2所构成。所用散热片的规格主要有两种:
(一)φ7*13.3,所用铜管直径小,成本低,由于翅片宽度窄,散热面积小,换热效果差,难以满足市场上对空调能效,特别是欧洲、澳洲等地区日益提高能效比的要求。
(二)φ9.52*21.65,所用铜管直径大,翅片面积也大,虽然换热效果好,但成本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不能满足用户对空调器性价比的要求。
提高空调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和降低热交换器成本是当前空调器行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研究方向主要是:
1、用减小铜管直径来降低成本,用小直径铜管代替大直径铜管可显著降低成本,若直径减小到二分之一,则重量可减小为四分之一,紫铜的价格较高每公斤约80元,若用φ7的铜管代替φ9.52的铜管,其重量可减小二分之一,相应材料费用减小一半,问题在于提高热交换效率。
2、用改进翅片结构来提高热交换效率,其中包括:(1)增加翅片数量,即间小翅片之间的距离;翅片间距的不可能减小太多,间距太小会增大对气流的阻力,从而需要功率更大的风机来提供所需通过翅片的气流流量;(2)增大翅片尺寸;和(3)改变表面形状,主要是在翅片上冲制出多个垂直空气流方向的具有裂隙的凸起,意在增加翅片表面对气流的阻力,形成湍流,提高热交换效率。但是如果阻力太大将造成从换热器出来的风力减弱,需要加大风机的功率,并使噪声加大。因此,翅片上所冲制的具有裂隙的凸起的形状、尺寸、位置对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散热效果、噪声均有影响。
申请号20051005911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小管径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结构如图2、3所示,包括:多个以预定的间隔排列的冷却翅片200,每一冷却翅片200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并且排列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层上的多个连接孔210,以及在冷却翅片200的一表面上、设置于形成在每一层上的连接孔之间的空间处的若干狭缝220;每一狭缝具有一突出段220a,突出段有相对于气流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分,以及一对直立段220b,形成在突出段的两侧,用于引导气流的方向,各狭缝的突出段从每一冷却翅片的表面沿同一方向突出,各狭缝五行为一组,其中五行狭缝中的、沿气流方向的第一和第五行狭缝被分成三个单元狭缝221a、221b、221c,而第二和第四行的狭缝分别为二个单元狭缝222a、222b,第三行为一独立段狭缝223;以及
多根散热管,分别穿过每一冷却翅片的连接孔210并与连接孔连接,每一散热管具有5-6mm或更小的直径,并允许冷却剂在其中流动,其中形成在冷却翅片一层上的一连接孔的中心与形成在冷却翅片另一层上的另一连接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是P2=10-11mm。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图示结构的冷却翅片进一步作了如下说明:
在每一冷却翅片200的相同层上以并排排列的两个连接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1)大约是19mm-20mm(见图2)。而且,形成在每一冷却翅片200的上层的一连接孔中心与形成在每一冷却翅片200的下层的另一连接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2)大约是10mm-11mm。
此时,根据气流方向,排列成五行的狭缝的第一和第五行狭缝221和225被分别分成三个单元狭缝221a至221c和225a至225c,第二和第四行狭缝被分两个单元狭缝222a,222b,224a和224b,且第三行狭缝被形成在一单独段内。而且,如上布置的狭缝220均从冷却翅片200的一个表面以同一方向突出。同时,每一狭缝的突出的距离大致相同,为冷却翅片间距(P3)的1/2,该间距(P3)为冷却翅片200之间的间隔。因此,狭缝220与气体平稳接触,而不会对气体流动产生明显的影响。此时,如果沿着冷却翅片200的连接孔210圆周附近形成一虚拟圆(C),每直立段220b的角度与形成在沿每一狭缝的行方向的虚拟线与切线(L)之间形成的角(θ)相同或相似,该切线与虚拟圆相切(即,从每一狭缝220的两端朝虚拟圆中心形成的线)(L)。根据气流方向,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五行的单元狭缝221a至221c和225a至225c中间的单元狭缝221b和225b分别为等角梯形形状,其中开口部分朝着彼此的行方向上逐渐缩小。而且,位于中央单元狭缝221b和225b两侧的单元狭缝221a,221c,225a和225c为平行四边形形状,其朝着中央单元狭缝221b和225b倾斜。而且,布置在第二和第四行的单元狭缝222a,222b,224a和224b为平行四边形形状,其朝着第三行狭缝223的中央倾斜。第三行狭缝223的开口部分大致为矩形形状。
根据实施例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进行的室内空气与流动在散热管100内的冷却剂之间的热交换。
首先,从散热管100的冷却剂入口侧进入的冷却剂,在穿过散热管100期间将热传递到散热管100以及与散热管100相接触安装的冷却翅片200上。同时,通过风扇(未示出)旋转,气体从热交换器外部流动。气流穿过冷却翅片200之间,并穿过冷却翅片的每一狭缝组的第一行狭缝的开口部分。同时,被分成三个单元狭缝221a,221b与221c的第一行狭缝,使气流被狭缝引导大致均匀地分散。
而且,如上所述,沿每一狭缝内侧流动的气流,当穿过第二行单元狭缝222a与222b时,流动速度更加均匀分布,并再一次变成湍流。
在穿过第三行狭缝223之后,气流穿过第四行单元狭缝224,a与224b和第五行的单元狭缝225a至225c时,气流再一次进行热交换,并通过每一单元狭缝特征性形状,朝着冷却翅片200后侧扩散。
如上所述,气流聚集与分散是通过构成每一狭缝220的直立段220b来引导的。通过直立段的引导,气流沿散热管100的圆周流动,从而平稳地热交换。
气流的流动影响着散热管100后侧,从而防止产生一气流流动阻滞区域,该阻滞区域产生在传统的散热管的后侧。
然而,最好气流的湍流流动在此级别上不太高,而不降低热交换效率。
原因是形成每一冷却翅片200的狭缝220从冷却翅片的一个表面以同一方向突出,从而使气流平稳流动。
尽管上述作用,热交换效率并未减小,是因为根据本发明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冷却翅片200之间的间距(P3)制造得比传统的热交换器的小,从而减小了穿过每一冷却翅片200的散热管之间的距离(P1)(P2)。
该发明气流的湍流流动级别不高,通过减小冷却翅片200之间的间距来提高热交换效率。因此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小直径管空调器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价格低,但热交换性能不高;大直径管空调器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热交换性能高,但成本也高,与竞争对手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针对这些缺点,而提供一种高换热效率的小直径管空调器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U型管和多个平行套设于U型管上的翅片,其中:于所述翅片上设有两行供U型管插接的连接孔,所述翅片上的两行连接孔交错成等边三角形排列,即同一行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与不同行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相等。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U型管的管径为7mm;所述翅片厚度为0.5-0.75mm;所述翅片间距为1.2-1.65mm;所述翅片的宽度为27.28mm;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21mm。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翅片为平板翅片、或波纹翅片、或裂隙翅片、或凸凹棱翅片。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波纹翅片为V型波纹翅片,所述V型波纹宽度为9.09mm。高度为1.2mm。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裂隙翅片是于所述翅片的每一行的连接孔之间的空间处设有多个裂隙;每一裂隙由一突出段和二直立段构成,并与翅片平面之间形成对向于气流方向的开口,各裂隙的突出段从每一冷却翅片的表面沿同一方向突出。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凸凹棱翅片是于所述翅片的每一行的连接孔之间的空间处设有多个凸凹棱;每一凸凹棱由一弧形突出段和两侧的二直立段构成。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裂隙翅片上的每一行二相邻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或多个凸凹棱成N行,每一行有M个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并按二相邻连接孔中心连线及连线的中垂线呈X型对称排列。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裂隙翅片上的每一行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或多个凸凹棱分3-6行呈X型排列,其中沿气流方向的第一和第末行裂隙由2-4个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组成;而第二和倒第二行的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一和第末行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数,第三行和倒第三行中间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二和倒第二行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数。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中间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在垂直于中间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的垂直平分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位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的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所述对称分布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两侧的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为平行四边形,且以中垂线对称分布;所述构成平行四边形及等腰梯形的裂隙或凸凹棱单元的二直立段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为30°-38°,最佳为35°;构成所述各裂隙或凸凹棱单元的二直立段与翅片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35°,最佳为32.6°。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翅片上裂隙或凸凹棱的高度为0.6-0.8mm,最佳为0.75mm。
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翅片上连接孔的高度等于而平行翅片之间的间距,对于直径为7mm管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翅片厚度为0.75mm时,翅片间距为1.2-1.65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热交换器的翅片上的连接孔中心距采用介于13.3mm和21.65mm两者之间18.186mm,采用直径为7mm的U型管,翅片宽度为27.28mm;与Φ7*13.3mm比较换热效果好,能效比高,与Φ9*21.65mm比,成本低。
2)本发明的散热片包含一定数目的裂隙,且对裂隙孔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二直立段与气流方向夹角的优选,在提高空气和散热片的换热能力的同时不使对空气阻力增加太大,有效降低空气侧的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满足空调器越来越高能效比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市场竞争性价比的要求。
3)本发明的散热片弥补了目前所用散热片的缺陷,不仅可选择性强,而且换热效率高、成本低,机械强度好。
为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有进一步了解,兹列举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现有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裂隙翅片的结构图。
图3是图2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翅片与现有技术的翅片温度分布比较图。
图5是本发明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实施例一的翅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翅片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翅片与U型管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实施例二的裂隙翅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8实施例二的翅片C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翅片与U型管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翅片A部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0D-D剖视图显示裂隙直立段与翅片平面间夹角。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翅片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翅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翅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翅片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翅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五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22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翅片的其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直径管高换热效率的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是由多个U型管1和多个平行套设于U型管1上的翅片2所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U型管1是由管径为7mm的直管弯制而成,或在7mm的直管两端连接U型弯头而成;于所述翅片2上设有两行供U型管1插接的连接孔10,所述翅片2上设有两行连接孔,所述两行连接孔交错成等边三角形排列,即同一行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与不同行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相等。连接孔采用等边三角形排列,可以使每个散热管所具有的散热翅片的温度场分布均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等腰三角形排列所存在的温度场分布不均所带来的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图4所示是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两种排列的温度场分布图。由图可见,在管径、翅片厚度、翅片面积、环境温度(进风温度)、散热管温度、等腰三角的腰长与等边三角形边长相等的条件下,散热翅片上的温度场以管中心线的同心圆分布,同一圆周上温度相等,距管越远处温度越低。因此,在等腰三角形分布的图4a中T2温度低于T1温度,而在等边三角形分布的图4b中最低温度为T1,在相同散热翅片的条件下,散热管以等边三角形分布的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显然高于等腰三角形分布的热交换器。因为气流所带走的热量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和气流温度之差成正比。
为提高小直径管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本发明采用适当加大翅片散热面积的办法。所述翅片厚度为0.5-0.75mm;所述翅片间距为1.2-1.65mm;所述翅片的宽度为B=27.28mm;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A=21mm。如果增大翅片的宽度,则可能因翅片震动,产生噪声。
本发明还采用各种改变翅片表面形状的办法,使适当产生湍流,再不过多增加风阻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其中包括将平板翅片改为波纹翅片、裂隙翅片或凸凹棱翅片。
实施例一
图5、6是本发明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实施例一的翅片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翅片为波纹翅片,所述波纹翅片为V型波纹翅片11,所述V型波纹翅片11是将平翅片压制出多个连续的V字形,图示具体实施例重视压出四个V字形,通过试验,在翅片间距d为1.2到1.65mm的条件下,连接孔的间距A为21mm,每一个V型波纹宽度C为9.09mm。高度h为1.2mm时,可取得最佳换热效果,且不产生噪音和增加风阻。此时翅片的宽度B可以增到36.36mm,考虑到V型关系,实际宽度为37.6mm。宽度加大而不产生振动噪声的原因是,压制成V型波纹使翅片刚度提高,同时也改变了震动频率。
图7所示,气流在二平行V型波纹翅片的狭缝中流过时,不断沿迎面的上升斜面上升,并在下降斜面上产生湍流,使上下层空气混合,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
实施例二
图8、9、11是本发明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实施例二的翅片结构示意图。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翅片为裂隙翅片3,所述裂隙翅片3是于所述翅片的每一行的连接孔10之间的空间处设有多个裂隙30;每一裂隙30由一突出段31a和二直立段31b构成,并与翅片平面之间形成对向于气流方向的开口,各裂隙的突出段从每一冷却翅片的表面沿同一方向突出。
所述裂隙翅片上的每一行二相邻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成N行,每一行有M个裂隙单元,并按二相邻连接孔中心连线及连线的中垂线呈X型对称排列。在图示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裂隙翅片上的每一行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分5行呈X型排列,其中沿气流方向的第一和第5行裂隙由3个裂隙单元311a、311b、311c组成;而第二和倒第二行的裂隙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一和第末行裂隙单元数,具体是2个裂隙单元312a、312b,第三行和倒第三行中间裂隙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二和倒第二行裂隙单元数,具体是第三行的中间裂隙单元为1个裂隙单元313。
所述中间裂隙单元313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在垂直于中间裂隙单元的垂直平分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见图12);位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的裂隙单元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见图11中的311b);所述对称分布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两侧的裂隙单元311a、311c、312a、312b为平行四边形,且以中垂线对称分布;所述构成平行四边形及等腰梯形裂隙的二直立段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α为30°-38°,最佳为35°;该夹角α的大小对形成湍流及祖里有较大影响,通过试验,上述角度是不增加风阻前提下获得最大换热效果的角度。构成所述各裂隙的二直立段与翅片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30°-35°,最佳为32.6°。所述翅片上裂隙的高度为0.6-0.8mm,最佳为0.75mm。这一高度是使突出段21a处于二翅片间距的中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裂隙的突出段31a平行于翅片平面,突出段31a对形成湍流的作用在其背向气流的厚度端,而裂隙的二直立段31b,当其直立面与气流方向具有一定夹角α时,随着夹角α的增大,在背向气流的面上将形成更大的湍流。随着湍流的增大,风阻也将增大。
本实施例还可将突出段31a设计成与翅片平面有一定夹角,以增大湍流,进一步提高热交换率。
实施例三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翅片结构示意图。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翅片为裂隙翅片4,所述裂隙翅片4与实施例二的裂隙翅片3区别是:
所述裂隙翅片4上的每一行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分4行呈X型排列,其中所有四行裂隙均为1个裂隙单元411、412组成;而第二和第三行的裂隙单元长度小于第一和第四行裂隙单元的长度,形成X型排列。其中:
所有各行裂隙单元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在垂直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裂隙的二直立段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α同样为30°-38°,最佳为35°。
图14、15是本实施例的另两种结构,其中图14的所有四行裂隙均为两个裂隙单元411a、411b、412a、412b组成;而第二和第三行的裂隙单元412a、412b的长度小于第一和第四行裂隙单元411a、411b的长度,形成X型排列。
实施例四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翅片结构示意图。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翅片为裂隙翅片5,所述裂隙翅片与实施例二的裂隙翅片3同样是每一行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分5行呈X型排列,区别是:
其中第一行、第二行、第四行、第五行的裂隙均为2个裂隙单元511a、511b、512a、512b;而第三行为一个裂隙单元,其长度最短;第二行、第四行裂隙单元512a、512b的长度小于第一和第五行裂隙单元511a、511b的长度,形成X型排列。其中所述第一行、第二行、第四行、第五行的裂隙单元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平行四边形;而中间的第三行裂隙单元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
图17是实施例四的另一种结构,其区别在于:第一行和第五行的裂隙为一个裂隙单元,其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平行四边形。
实施例五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翅片结构示意图。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翅片为裂隙翅片6,所述裂隙翅片6与实施例二的裂隙翅片3区别是:
每一行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分6行X型排列,其中沿气流方向的第一和第6行裂隙由4个裂隙单元611a、611b、611c、611d组成;而第二和第五行的裂隙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一和第六行裂隙单元数,具体是2个裂隙单元612a、612b,第三行和第四行裂隙单元也为2个裂隙单元613a、613b。
图19是实施例五翅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与图18的区别是第二和第五行的裂隙单元数为三个。构成4-3-2-2-3-4的排列。
图20-2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6行裂隙翅片的其他结构示意图。其区别在于:各行裂隙单元属不同。上述裂隙翅片还可以有多种排列组合方式,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上述裂隙翅片的一种变形,所述翅片为凸凹棱翅片,所述凸凹棱翅片是于所述翅片的每一行的连接孔之间的空间处设有多个凸凹棱;每一凸凹棱由弧形条状突出段所构成。所述凸凹棱翅片上的每一行二相邻连接孔之间的多个凸凹棱成N行,每一行有M个凸凹棱单元,并按二相邻连接孔中心连线及连线的中垂线呈X型对称排列。
所述凸凹棱翅片上的每一行连接孔之间的多个凸凹棱分3-6行呈X型排列,其中沿气流方向的第一和第末行由2-4个凸凹棱单元组成;而第二和倒第二行的凸凹棱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一和第末行凸凹棱单元数,第三行和倒第三行中间凸凹棱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二和倒第二行凸凹棱单元数。
本实施例是在翅片上压制出多条轴线与气流方向垂直的凸凹棱,所述凸凹棱是指在薄板上压出凹槽,从背面看则为凸棱。凸凹棱的形状可以是两端为圆弧形的长圆形,也可以与裂隙翅片上的裂隙形状相同。
本实施例翅片与裂隙翅片的主要区别是无裂隙,在刚度方面,由于无裂隙翅片的整体刚度比裂隙翅片的高,产生振动噪声小;导热性方面,裂隙翅片的裂缝增加了翅片热组,使导热性降低;而无裂隙的翅片,提高了导热性,有利于热交换;翅片表面凸凹棱同样可达到形成湍流,提高热交换率的作用。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U型管和多个平行套设于U型管上的翅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翅片上设有两行供U型管插接的连接孔,所述翅片上的两行连接孔交错成等边三角形排列,即同一行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与不同行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的管径为7mm;所述翅片厚度为0.5-0.75mm;所述翅片间距为1.2-1.65mm;所述翅片的宽度为27.28mm;相邻二连接孔之间的孔距2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翅片为平板翅片、或波纹翅片、或裂隙翅片、或凸凹棱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翅片为V型波纹翅片,所述V型波纹宽度为9.09mm。高度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翅片是于所述翅片的每一行的连接孔之间的空间处设有多个裂隙;每一裂隙由一突出段和二直立段构成,并与翅片平面之间形成对向于气流方向的开口,各裂隙的突出段从每一冷却翅片的表面沿同一方向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棱翅片是于所述翅片的每一行的连接孔之间的空间处设有多个凸凹棱;每一凸凹棱由一弧形突出段和两侧的二直立段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翅片或凸凹棱翅片上的每一行二相邻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或多个凸凹棱成N行,每一行有M个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并按二相邻连接孔中心连线及连线的中垂线呈X型对称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翅片上或凸凹棱翅片的每一行连接孔之间的多个裂隙或多个凸凹棱分3-6行呈X型排列,其中沿气流方向的第一和第末行裂隙由2-4个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组成;而第二和倒第二行的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一和第末行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数,第三行和倒第三行中间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数等于或少于第二和倒第二行裂隙单元或凸凹棱单元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裂隙单元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在垂直于中间裂隙单元的垂直平分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位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的裂隙单元在翅片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所述对称分布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两侧的裂隙单元为平行四边形,且以中垂线对称分布;所述构成平行四边形及等腰梯形的裂隙的二直立段与连接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为30°-38°,最佳为35°;构成所述各裂隙的二直立段与翅片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35°,最佳为32.6°。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上裂隙的高度为0.6-0.8mm,最佳为0.7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上连接孔的高度等于而平行翅片之间的间距,对于直径为7mm管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翅片厚度为0.75mm时,翅片间距为1.2-1.65mm。
CN2007101067051A 2007-05-28 2007-05-28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Active CN101315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67051A CN101315261B (zh) 2007-05-28 2007-05-28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67051A CN101315261B (zh) 2007-05-28 2007-05-28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5261A true CN101315261A (zh) 2008-12-03
CN101315261B CN101315261B (zh) 2010-09-08

Family

ID=4010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67051A Active CN101315261B (zh) 2007-05-28 2007-05-28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1526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4816A (zh) * 2011-11-09 2012-03-1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环翼桥式换热器翅片、换热器及空调
CN102918348A (zh) * 2010-05-31 2013-02-06 三电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以及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热泵装置
CN103326739A (zh) * 2013-05-22 2013-09-25 南京英埃格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装置及运行方法
CN104142084A (zh) * 2014-08-06 2014-11-12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站百万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换热器
TWI596305B (zh) * 2016-01-15 2017-08-21 台灣櫻花股份有限公司 燃氣熱水器的熱交換器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12691A (zh) * 2020-03-13 2020-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348A (zh) * 2010-05-31 2013-02-06 三电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以及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热泵装置
CN102918348B (zh) * 2010-05-31 2015-03-25 三电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以及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热泵装置
CN102374816A (zh) * 2011-11-09 2012-03-1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环翼桥式换热器翅片、换热器及空调
CN103326739A (zh) * 2013-05-22 2013-09-25 南京英埃格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装置及运行方法
CN104142084A (zh) * 2014-08-06 2014-11-12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站百万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换热器
TWI596305B (zh) * 2016-01-15 2017-08-21 台灣櫻花股份有限公司 燃氣熱水器的熱交換器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12691A (zh) * 2020-03-13 2020-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11412691B (zh) * 2020-03-13 2021-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5261B (zh)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5261B (zh) 空调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JPH05695Y2 (zh)
JPH0670555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US5755281A (en) Fin tube heat exchanger
JPH09133488A (ja) フィン付き熱交換器
JP2002062076A (ja) 細径管型熱交換器
US5794690A (en) Heat exchanger of air conditioner
CN100470172C (zh) 空调机的热交换器
JPH10206085A (ja) 空気調和機の熱交換器
US7082989B2 (en) Heat exchanger
JP304854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熱交換器
CN212778813U (zh) 翅片组件、换热器和空调器
JPS633185A (ja) フイン付熱交換器
CN113624042A (zh) 相变式冷却换热器
JPS62112997A (ja) 熱交換器
JP2006308238A (ja) 熱交換器
JP3883880B2 (ja) 熱交換器
KR19980031147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CN220061935U (zh) 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20829126U (zh)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4619905U (zh) 一种空调机组
JP2003130567A (ja) 熱交換器
JPS6419290A (en) Heat exchanger
JP3133057B2 (ja) 熱交換器用コルゲートフィン
JPH0749191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