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1230A - 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 Google Patents

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1230A
CN101311230A CNA2008100983322A CN200810098332A CN101311230A CN 101311230 A CN101311230 A CN 101311230A CN A2008100983322 A CNA2008100983322 A CN A2008100983322A CN 200810098332 A CN200810098332 A CN 200810098332A CN 101311230 A CN101311230 A CN 101311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ment
pigment preparation
preparation
salt
multinom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83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尔格·弗里德里克
于尔根·基施克维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311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1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26Bituminous materials, e.g.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00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 C09D17/003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containing an organic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00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 C09D17/004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containing an inorganic pigment
    • C09D17/005Carbon blac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00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 C09D17/004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containing an inorganic pigment
    • C09D17/007Metal 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54Pigments; Dy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颜料制剂。本发明的颜料制剂包括:分散于液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如果需要,另外的助剂和/或填充剂;颜料制剂:为糊状或凝胶状的稠度;不趋向于相分离;在干燥光滑的表面上不显示任何着色效果。本发明还涉及制造颜料制剂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在液体中的分散体,需要时还含有另外的助剂和/或填充剂;在分散操作之前、之中或之后,加入至少一种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一起增强稳固度的化合物的组合;将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均化足够长时间;适当时,最后加入另外的助剂。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不仅无尘的而且还可以干净地处理并且没有问题。

Description

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着色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类或塑料类的糊状或凝胶状的颜料制剂并且还涉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周围的有色图案的增加引起了颜料使用的急剧上升。由于许多有色的材料包括至少一部分无机颜料,因此对它们的需要也在稳步上升。无机颜料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都会遇到。它们用于例如,着色建筑材料例如混凝土和沥青、乳化漆、清漆、纸和塑料。在现在的无机彩色颜料中量最大的一类的氧化铁颜料从史前时代就开始使用了。大约15000年的阿尔塔米拉(西班牙)和拉斯科(法国)的洞穴绘画提供了使用天然存在的氧化铁作为颜料的用途证据。古埃及、希腊和罗马也使用天然存在的氧化铁颜料作为着色剂。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天然存在的不再能够满足此需求,特别是在性能性质的定性需求上持续不断和正在进行的增长。就不透明性、色彩亮度和质量稠度而言,合成产生的颜料显著地优于它们天然存在的类似物。在颜料的处理中,达到理想的颜色需要将颜料磨碎到初级颗粒。因此现代颜料生产过程中通常包括此研磨操作。然而因为它们精细的分离性质,生成物颜料是非常多尘的并且趋向于粘附到包装和机械部件上并且当储存在仓库中时也是如此。因此,在毒性危险物质的情况下,在处理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以便避免形成的灰尘对人类和环境的危险。然而,甚至在不会招致反对的惰性物质,例如,像氧化铁颜料的情况下,对避免尘害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着色建筑材料的供应形式:
对于建筑材料的着色,例如,像混凝土产品,颜料主要是以粉末的形式使用。以它们磨碎的形式,它们具有迅速的分散性的优点。在混凝土混合机中,此类颜料粉末的完全并且均一的分布在短时间内(通常在若干分钟内)发生。这些精细的粉末的缺点是它们没有良好的流动特性而且经常结块到一起并在储存过程中形成团块。这妨碍了处理过程中的精确计量。这些粉末的又一个缺点是它们趋向形成尘埃。
在着色建筑材料的颜料的应用中避免尘埃和改进计量是一个主要目的。自1980年代末,此目的通过对颜料的造粒法的应用已经或多或少地实现。此类造粒法的实例包括结块造粒和喷雾干燥造粒。
喷雾干燥造粒从颜料悬浮液开始,向其中加入粘合剂。用喷雾干燥法的造粒通过单流质喷嘴或二元流质喷嘴或通过雾化干燥机产生直流或逆流,产生具有平均50到500μm粒径的颗粒。相应的方法在多个专利中有描述并且对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这些方法主要适用水溶性的粘合剂。因此DE 3 619 363 A1、EP 0 268 645 A1和EP 0 365 046 A1从有机物质开始,例如,像木质素磺酸盐(酯)、甲醛缩合物、葡萄糖酸以及磺化的聚乙二醇,而DE 3 918 694 A1和US 5,215,583 A1也传授了使用无机盐的可能性,例如,像硅酸盐和磷酸盐。最近,还提出了使用不溶于水的粘合剂的造粒。例如US 6,596,072 B1和US 6,695,990 B1增加了亲水粘土粘合剂,优选硅铝酸盐或白榴火山灰。DE 103 19 483 A1披露了一种可分散的颜料浓缩物(用于其它着色建筑材料的东西例如混凝土中),这种浓缩物包括至少一种颜料以及还有,如果需要,粘合剂、分散剂和湿润剂并且包括一种分解助剂,该助剂一经与水(足量的)接触,一分钟之内产生浓缩物最初的结构基本上完全分解而没有机械暴露,释放出颜料。使用的分解助剂优选粒径在10到2000μm之间的纤维素纤维。DE 197 31 698 A1已经披露了所述适用于着色建筑材料或沥青的颗粒生产中分解剂的使用。一种分解剂通常包含对水具有适当地大的吸收能力的高亲水性的聚合物。DE 100 02 559 B4和DE 100 66 190 B4也披露了在颗粒的生产中分解剂的使用。
由于滴的形成阶段,喷雾造粒需要使用高度流体,换句话说高度流动的悬浮液。由于喷雾操作涉及蒸发较大量的水,该方法是非常高耗能的并且因此由于环境和气候保护的原因而是不利的。在通过干燥生产方法生产的颜料的情况下,此焙烧方法,例如喷雾造粒意味一个高能成本的附加步骤,因为干燥状态已经获得的颜料必须再悬浮到水中并且干燥。此外,在喷雾造粒的情况下,或多或少的有从粉尘过滤器中获得的精细材料的实质部分,这部分必须再循环到生产运行中。
结块造粒可以(从颜料粉末开始)在具有高湍流的混合机中,或在一个流化床方法中,或者还可以在旋转板(造粒板)或旋转鼓(造粒筒)中进行。由于干燥的结果,所有这些方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需要高水平的粘合剂,通常是水,作为一个必须附加的步骤。特别是如果用于粉末量的粘合剂不充足,或者实际分布小于最佳时,这里又获得不同大小的颗粒。在那种情况下,颗粒粒子的某一部分可能变得太大,而另一方面也有由于仍然形成尘埃的非常小的部分出现。因此必须将形成的颗粒进行分类并且将超尺寸的以及尺寸不足的回退。在旋转板(造粒板)中的造粒导致一个宽的粒径范围。这是不需要的,由于超尺寸颗粒的分散性差,操作的强化使用是必需的以监控造粒过程运行,并且必须练习手动控制种子(seed)的量以便使颗粒生产最佳化。这里还典型地将产品对回收的超尺寸或尺寸不足的颗粒进行归类。
除结块造粒和喷雾干燥造粒之外,现有技术还描述了其它的造粒方法。因此,例如EP 0 507 046 A1披露了一种喷雾造粒和结块造粒的组合。DE 3 619 363 A1和EP 0 268 645 A1只是一种压制方法的应用。
近年来,不断地还有可能通过压块和压缩来生产颗粒从而建立它们自己的着色建筑材料目的的市场。DE 196 38 042 A1和DE 196 49 756 A1描述了无机颜料的颗粒,包含例如干燥颜料、迅速生产的产品,通过与一种或多种助剂进行混合,压缩以及其它步骤例如粉碎、筛选以及回收的超尺寸和/或精细粒子。获得的颗粒可以使用一种用作增强稳定性并且作为加工助剂的附加的膜进行包膜。这些颗粒因此在着色建筑材料中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此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它从可能已经研磨的干的颜料粉末开始。换句话说,需要又一次的高耗能生产步骤,这对环境和气候保护下是不利的。
DE 4 336 613 A1描述了一种无机颜料造粒包括干燥颜料、迅速生产的产品例如,通过与粘合剂进行混合、压缩以及其它步骤例如在一个筛制粒机中的处理(treading),而随后的结块造粒在一个旋转板上或旋转鼓中。以这种方法生产的颜料颗粒适用于建筑物材料的着色例如混凝土或沥青。上文中已经提及的压缩和破碎中的缺点也适用此情况。
技术人员意识到了其它适合包括着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中的无机颜料颗粒的制备方法。DE 28 44 710 A1描述了在流化床中利用造粒助剂的颜料的造粒,其中干颜料粉末使用水进行喷雾。US 6,758,893 B2披露了一种挤出法,其中这些颜料与按重量计1%到25%的水进行混合以便产生湿润的粉末。该湿润的粉末从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模具中挤出。获得的颗粒干燥到残留水分的含量按重量计小于1%,粉碎并且筛分。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挤出颗粒适用于着色混凝土。US 6,562,120 B1描述了一个非常相似的方法。它涉及挤出法和压缩法的一种结合。颜料和水的一种湿润的混合物通过至少一个模具挤出,同时混合物被压缩。接着将这些颗粒干燥到残留水分的含量按重量计小于5%。最后提到的三种方法在成本和环保方面非常不利,因为干燥颜料与大量的水混合,这些水随后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再排除掉,意味着需要又一次的高能耗和高成本的干燥步骤。
另一个无尘并且可自动计量的着色建筑材料的颜料供应形式(开发于1980年代初)是液态色料,也称为浆液。颜料在多个辅助剂的辅助下分散到水中。这些辅助剂实质上是润湿添加剂和分散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允许生产的液态色料具有一个高的颜料含量结合一个相对较低的粘度。较低粘度的原因是允许液态颜料有效地进行计量。可商购的液态颜料的固体含量通常不大于55%。同时湿润和分散添加剂还旨在大量降低沉积倾向,以便达到足够的稳定性(甚至在延长储存时间的情况下)。与粉末颜料相比伴随的改进是实质上尘埃的消失以及更方便的计量。液态色料的另一个优点是通过涉及在液态色料生产中的分散操作,颜料至少部分地粉碎成它们的初级颗粒。结果当液态材料结合到建筑材料混合物中时,具有非常快的纯色强度的发展。然而,液态色料还具有很多缺点。与固体颜料形式例如粉末或颗粒相比,液态色料只可以存储有限的时间。超过时间它趋向于分离,也就是颜料沉降到容器的底部。这些沉淀在液态色料中产生不希望的不均一性,因为在容器底部比容器顶部具有更高的色料含量。为此生产者建议了在长时间储存以及在使用前任何情况下均匀化液态色料。为此目的,或者对液态色料进行搅拌,或者还可以将压缩的空气吹入到容器中,当它打旋时重新均化颜料悬浮液。液态色料中的高含水量表示特别是冬天在结冰温度时的一个问题。这使得难以调度和入库。液态色料的另一个缺点发生在它的容器发生损坏时。液态色料渗露,造成对环境和雇员的污染。
液态色料的一个替代形式是一种液体色料,该色料是使用者通过将颜料和水在使用前迅速混合自己制备的,熟知的是一种现场浆液。使用者从生产者获得颜料粉末或颗粒,将它们现场混合到水中,并且然后计量进入建筑材料混合物的悬浮液。由于此悬浮液通常不包括其它的辅助剂,它们不稳定,产生沉积因此在搅拌中也显示出持久地不均匀的性质。这种类型的液态色料近年来已经退到不重要的位置了。
DE 299 10 022 U1描述了用于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的黑色着色的热碳黑。根据DE 299 10 022 U1所传授的内容使用一种水溶液悬浮液(浆液)比一种粉末或颗粒有利。WO 01/55050披露了一种基于用于水泥物品黑色着色的热碳黑的高粘度糊状含水浆液。高粘度的糊状含水浆液具有高于50%的非常高的固体含量。尽管它们是使用泵可运的并且是容易以及可靠地可测量的。然而,这样高的固体含量必须通过加入湿润剂和分散剂进行稳定。
DE 29 08 202 A1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用来生产具有粉末状、球状或液体特性的含水的、无尘的易分散的碳黑制品,含水量调节到这些制品包含从30%到80%的水。在碳黑制品的制备中,还有可能适用湿润剂和/或分散剂。这些碳黑制品可以作为纸、纸板以及水泥工业的着色剂。然而,所描述的生产方法不适用于其它颜料。
可商购的含水的颜料制剂包括湿润剂和分散剂以便产生具有高固体含量而保留可接受的允许处理的粘度的悬浮液。分散剂的加入是作为混凝土混合物中的增塑剂。它们延缓混凝土的固化,并且还影响水-水泥的比例以及还对混凝土的稠度有影响。
着色沥青的供应方式:
与以上提及的DE 4 336 613 A1(它的说明书包括用无机颜料颗粒对沥青着色的一种方法)和前面提到的DE 100 03 248 A1(它披露了用于对柏油、沥青、含沥青的物质以及焦油着色的颜料颗粒)一样,DE 42 14 195 A1也描述了一种使用无机颜料颗粒着色沥青的方法,使用油作为颜料颗粒的粘合剂。这是一种简单的造粒方法。这些情况也遇到以上提及的造粒方法的缺点。
以上提及的DE 197 31 698 A1披露了在颗粒的生产中分解剂的使用,其提到这些颗粒在其它物质中适合着色沥青。一种分解剂通常包括具有相应的大吸水能力的高亲水聚合物。此类颗粒将不会在沥青混合物中足够快或足够好地进行分散,因为在沥青的处理中完全没有水存在。
尽管在现有技术中描述了用于着色沥青的多种颜料颗粒和多个生产方法,沥青工业仍然几乎全部地使用粉末形式的颜料,具有所有伴随的缺点。颗粒在这些领域还没有被承认。
液态颜料由于它们的高水含量和沥青的亲水性质,以及还由于高处理温度(在此温度水会蒸发并且干扰生产过程)不适用于着色沥青。
乳化漆和塑料的着色料的供应形式
DE 4 336 612 A1描述了通过加入油从干颜料制备无机颜料颗粒的一种多级方法,该方法类似于DE 4 336 613 A1中所描述的方法。这种方式制备的颜料颗粒适用于着色塑料以及制造涂覆材料粉末。DE 4 336 612 A1中所描述的方法具有在DE 4 336 613 A1中已经指出的同样的缺点。
在DE 179 04 943 A1中还提到了适用于着色塑料或清漆以及也生产水的乳化漆或调色糊剂的无机颜料颗粒。它描述了打算用于着色建筑材料、清漆和塑料的其它物品中以及用于生产水的乳化漆、调色糊剂和浆液的无机颜料的颗粒。这些颗粒包括一种或多种水溶的、亲水的或疏水/亲水助剂,这些助剂在25℃下是液体,或水溶的、亲水或疏水/亲水的助剂的混合物,混合物在25℃是按重量计从0.1%到10%的液体。对于这些颗粒的制备,有多种特定的制备方法,包括结块造粒和喷雾干燥造粒以及还有压缩法。
DE 100 03 248 A1披露了用于着色非极性介质例如柏油、沥青、含沥青的物质、焦油和塑料而从一种混合物生产的无机颗粒,该混合物包括颜料、至少一种在极性介质中促进颜料着色和分布的制剂,和/或至少一种极性体系的分散剂,以及还有适当时的溶剂。在极性介质中促进颜料着色和分布的制剂优选选自于蜡的组。像DE 197 04 943 A1、DE 100 03 248 A1也描述了多个颗粒的制备方法。然而,这些方法以上已经提及,例如压缩或压块法(bricketting),通过喷雾干燥造粒、流化床造粒或结块造粒。
如以上已经提及的,DE 103 19 483 A1披露了一种可分散的颜料浓缩物,该浓缩物包括至少一种颜料以及还有,如果需要,粘合剂,分散剂和湿润剂,包括一种分解助剂,该助剂一经与水(足量的)接触,一分钟之内产生浓缩物的初级结构基本上完全分解而没有机械暴露,释放出颜料。据说此类颜料浓缩物适用于着色塑料和合成树脂以及适用于着色涂料、清漆等等。所使用的分解助剂优选粒径在10到2000μm之间的纤维素纤维。然而此类大小的颗粒不适用于生产本文中的涂料、清漆和塑料。
着色塑料的颜料颗粒的缺点在于它们分散性不充足。为此至今颜料颗粒不能够因为着色塑料承认自己而过时。在塑料的制备中所经历的高处理温度可能导致颜料颗粒烧结到一起,从而损害分散操作。然后分散作用不再足以生产高性质的塑料。
液体着色料不适于塑料着色是由于它们的高水分含量以及塑料的疏水性质,并且还由于塑料的高处理温度,在此温度水会蒸发并且干扰生产过程。
用于着色涂料和清漆的颜料颗粒确立它们自己的时间非常慢。一个原因是几乎无限种的有溶剂和无溶剂的体系,粉末涂覆材料等。颗粒的生产需要加入某些种类的助剂。然而,已知的是在一个体系(粘合剂、填充剂、溶剂和添加剂的组合)中的助剂导致非常好的分散性或导致产品性能的改进远远低于在另一个体系中的作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观察到不相容性。因此例如当结合到耐溶剂的涂漆中时有利的疏水助剂难于结合到水乳化漆中,因为颗粒只有非常弱的被水湿润的能力。为此,在涂料和清漆领域,有必要为每种应用的介质制备和提供具有对于该介质最佳助剂的特制的颗粒。近年来见到市场上提供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质的颗粒只有基于水的体系。因此,例如Lanxess Deutschland GmbH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161
Gran和
Figure A20081009833200162
Gran,提供了广泛的自分散、无溶剂、有机和无机的微粒形式的颜料制剂。这些产品适用于多种基于水的体系,例如像涂料、去污剂、接缝灰浆。然而这些产品中附加的份额非常高。因此它们不再是纯的颜料颗粒,而是必须认为是现成可用形式的固体颜料配方。同样的考虑适于来自BASF AG的已知名为XfastTM的搅散颜料。这些搅散颜料是颗粒的形式并且是迅速可用的,这样当与搅拌结合时涂料迅速并且均一地分散。这些产品还具有非常高的添加剂份额,通常大于20%并且经常甚至达到30%,并且因此应该被认为是现成可用的固体颜料配方制品。它们多数只是用于水基涂料和涂漆体系。
着色纸类的供应方式:
即使今天,粉末颜料仍然是全部地用于纸的着色。原因是除粉末外,所有其它形式都包括加入的某类助剂。这些助剂以别的方式的消耗干扰造纸工艺。因此,对于大部分情况,粉末形式的颜料直接用于纸着色。在特殊的现场浆液的情况下也使用,其中粉末首先悬浮在水中用于着色操作前的地方。
原则上,市场要求两种颜料颗粒的有分歧的性质,不考虑它们从哪里开始的制备方法。这两种性质如下:颗粒部分的机械稳定性,以及在所使用的介质中良好的分散性质。当使用颜料时,机械稳定性负责在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良好的运输性质,并且当使用颜料时还负责有效的计量和流动性质。它通过高粘附力带来并且取决于,例如粘合剂的数量和特性。另一方面,分散性受到造粒(湿的或干的研磨)之前有效的研磨的影响,该研磨是通过伴随颜料结合到各自应用的介质的机械能(剪切力),并且通过分散助剂,该助剂迅速降低颗粒的粘附力,当它们结合到一种介质中时。获得最佳的颜色要求颜料颗粒被分裂形成初级粒子。在无机颜料的情况下,由于助剂/颜料的成本比例,限制大量的分散助剂的应用。此外,一个高的助剂份额导致相应的颜色强度和/或散射能力的降低。
此外,在加入全部供应形式的某类助剂的情况下,例如颗粒或液体着色料,例如添加应当不会有害地改变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质,这些产品用于着色,换句话说例如建筑材料,沥青、塑料、涂料和清漆,在混凝土的情况下,是压缩的强度或凝固的性质,在沥青的情况下,是压缩的强度或耐磨性能;在塑料的情况下,是强度和缺口冲击韧性;在弹性体的情况下(聚合物),是弹性性质;以及在涂料或涂漆的情况下,是流变学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除已知的用于无机颜料的固体供应形式,如粉末或颗粒,以及除液体着色料作为液体供应形式之外,提供一种全新的用于有机和无机颜料的供应形式,这种新的供应形式是无尘的,没有液体着色料的缺点,适用于着色多种应用介质,并且此外易于制备。
该目的通过使用一种颜料制剂达到,该制剂用于着色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包括-分散在一种液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的和/或无机的颜料;以及-如果需要,其它的助剂和/或添充剂;
该颜料制剂
是糊状或凝胶状的稠度;以及
不会趋向于相分离。
用于本发明此目的的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是优选混凝土、石灰浆、胶泥和沙石灰砖。通称的沥青包括柏油、沥青、所有含沥青的物质以及焦油。
本发明的颜料制剂的一个特点是一个或多个有机的和/或无机颜料分散到一种液体中。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使用极性液体或极性液体混合物,换句话说至少两种极性液体的混合物。所使用的液体优选水或水易溶的液体或至少两种水易溶的液体的混合物。由于当例如着色非极性的塑料或沥青时,极性液体的使用例如水是不利的,本发明的颜料制剂还可以包括非极性的液体或至少两种非极性的混合物,其中有机的和/或无机颜料是分散的。所使用的液体优选水不互溶的液体或至少两种水不互溶的液体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中分散在一种液体中的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可以是彩色的或非彩色的颜料(黑色颜料和白色颜料)。所使用的无机颜料优选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铬、氧化锌和金红石混合相的颜料和碳黑(碳颜料)或它们的混合物。然而还有可能适用填充剂。甚至可能使用金属光泽的颜料或同效应颜料。所使用的有机颜料优选偶氮、喹吖啶酮、酞菁和二萘嵌苯颜料以及靛蓝类或它们的混合物。一种或多种无机颜料以一个或多个有机颜料的混合物的使用也是可取的。
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优选具有按重量计至少15%的颜料含量,更优选按重量计至少25%。最大可能的颜料含量取决于所使用的液体以及所使用的颜料的类型。颜料颗粒的形态以及还有它们的大小和表面性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颜料越粗糙,换句话说初级粒子越大,固体含量最大可能的越高。达到70%或更高的颜料含量是可能的。
本发明的颜料制剂是糊状或凝胶状的稠度。用于本发明目的的糊状的稠度意味着一个非常粘性的或半固体的或柔软的、可塑造的或易于变形的不保持它的形状的团块。用于本发明目的的凝胶状的稠度是一个固体的以及易于变形的可塑造的保持它的形状的组合物。
颜料制剂的糊状或凝胶状的稠度优选通过加入至少一种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同时使用时增加硬度的化合物的结合来产生。
糊状或凝胶状的颜料制剂的稠度仍然可以改变,在它制备后。如果颜料制剂在制备后迅速分散并且几天后就不再移动,它经常经受在稳固性上的增加。这可能是因为网状结构和/或氢键,以及还有它们在颜料制剂中的相互影响能经过时间过程形成,并且可以受到外界机械情况的干扰。为此颜料制剂的稠度应该不会在它制备之后迅速固定,而是最早在24小时的储存时间之后。
所使用的增稠剂可以是有机的或无机的增稠剂。增稠剂的活性可以源自多种作用,例如,像膨胀、凝胶作用、胶束缔合、溶剂化、形成网状结构和/或氢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增稠剂影响颜料制剂的稠度。这通过粘度的增加、通过凝胶结构的发展以及还有适当时通过表面张力上的减少来发生。优选使用能够发生一种凝胶结构的那些增稠剂。
有机增稠剂例如有机天然增稠剂、有机改性的天然材料、有机全合成增稠剂、有机缔合的增稠剂或低分子量的有机产品是优选使用的。优选的有机天然增稠剂包括例如琼脂糖、琼脂、以ι、κ或λ形式的角叉菜聚糖、黄蓍胶、阿拉伯树胶、褐藻胶、具有高或低酯化度的胶质、多糖、瓜耳胶粉、carubine(角豆粉)、塔拉粉(tara flour)、梧桐胶、胞外多糖(gellan)、黄原胶、淀粉、淀粉磷酸酯、糊精、明胶或酪蛋白。褐藻胶应该认为是一个对来自褐藻的细胞壁的所有多糖成分的共同术语。这些包括藻朊酸以及它的盐、藻酸盐以及还有藻朊酸的衍生物。商业的产品通常是称为藻酸盐。琼脂糖或琼脂-琼脂,也简称琼脂,理解为多种来自红藻类的细胞壁的所有多糖的成分。琼脂是两种成分的一种混合物:琼胶糖具有凝胶作用,存在达到70%,非胶凝作用的琼脂胶达到30%。角叉菜聚糖名字理解为角叉菜聚糖以及还有只包含一种离子并且经常称为角叉菜胶(carrag(h)eenate)的半合成产品。该三个术语是同义词。
进一步的详述给出若干优选的有机天然增稠剂以及它们的性质。
琼脂在冷水中是不溶的;当加热时,它会溶解并且以与角叉菜聚糖相似的方式在冷却时形成凝胶,图像照片也是通过双螺旋和螺旋缔合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信息。凝胶仅通过氢键获得它们的稳定。琼胶在仅0.5%强度的水溶液中胶凝,不依赖阳离子。凝胶比角叉菜聚糖凝胶要强并且是热致可逆的。然而,它们显示出非常强的滞后现象,即在软化温度和凝胶的胶凝化温度之间存在差异。胶凝点在45℃,而熔化需要加热到90℃。
在一种角叉菜聚糖的情况下,差异实质上在三个主要组分上形成:κ、ι和λ角叉菜聚糖。其它形式的角叉菜聚糖同样由希腊字母进行区别,例如,像α、β、π或ω角叉菜聚糖,这里不再详细地讨论。在角叉菜聚糖的情况下,凝胶的强度由一种双螺旋结构产生。对于κ角叉菜聚糖和ι角叉菜聚糖,随着热溶液的冷却,已知平伏型糖苷键提供了形成双螺旋的可能性。这样,就形成了粘附带并且产生一个三维网状结构:形成凝胶。当加热时,螺旋再一次地解开,又依次地产生任意的分子之间(interen)纠结:凝胶熔体。包括角叉菜聚糖的凝胶可看得出是用于低水平的滞后作用。在凝胶状态螺旋可能经受彼此地缔合:这意味着网络结构的收缩,并且凝胶变得更脆以及显示出脱水收缩作用。由κ角叉菜聚糖产生的凝胶是脆的并且倾向于不透明和脱水收缩。这可以通过与ι角叉菜聚糖的混合来避免。ι角叉菜聚糖单独形成洁净的水凝胶,该水凝胶显示出没有脱水收缩并且具有一个非常低的滞后但是也非常弱。
果胶是高分子量的糖苷植物的组分,它广泛地存在于水果、根和叶子中。果胶实质上由半乳糖醛酸单元组成,而它们的20%到80%的酸基团用甲醇酯化。果胶中的一个特征由具有大于50%的酯化度的酯化的果胶与具有低于50%的酯化度的酯化的果胶形成。区别为快胶凝果胶(72%到74%的酯化度)、常规胶凝果胶(68%到71%的酯化度)以及慢胶凝果胶(61%到68%的酯化度)。高酯化度果胶的凝胶不是热可逆的,具有至少20%酯化度的低酯化果胶需要用于胶凝作用的钙离子。果胶钙是热可逆的。
瓜耳胶粉是胶质的粉末,颜色是白色到灰白的,它通过研磨瓜儿豆种子的胚乳而获得。作为水状胶质,瓜耳胶粉在水中膨胀,但不会形成洁净的溶液,并且具有大约八倍淀粉的增稠功效。瓜耳胶粉的溶液必须进行保存。
Carubine(角豆粉)是磨碎的角豆树(Ceratonia siliqua角豆树)果实种子的胚乳,Carubine是白色到白灰色的粉末。在水中20℃时它只有部分溶解但是在80到90℃是全溶的。
梧桐胶也叫做卡拉雅胶,是白色到褐色的粉末,它在水中膨胀到它体积的60到100倍并且形成具有很强的粘合强度的粘稠的胶液。含水梧桐胶的悬浮液的粘度取决于pH(不大于pH7到10)并且迅速地滴加到更具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
塔拉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瓜儿胶粉和carubine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塔拉粉在冷水中是完全不溶的;溶液比等浓度的瓜儿胶粉和carubine溶液具有显著地更高的粘度。像carubine一样,塔拉粉产生具有黄原胶的凝胶,但是这些凝胶更弱并且它们的熔点更低。甚至与琼脂和角叉菜聚糖,塔拉粉显示出协同的凝胶强化。
胞外多糖凝胶在宽的温度和pH范围内是稳定的并且它们的硬度可以通过改变盐的浓度进行改变。取代基也影响胶凝的能力:天然胞外多糖(用乙酸酯进行酯化)形成软的凝胶,而不饱和的胞外多糖的凝胶坚固。加热并冷却后,胞外多糖形成热致可逆的凝胶,一价以及二价阳离子的存在是必需的。
黄原胶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所分泌的一种微生物的阴离子多糖。在水溶液中,黄原胶呈现较坚硬有规则的螺旋结构。它们是单螺旋和双螺旋均可。黄原胶迅速溶解在热和冷水中。在那种情况下螺旋形成产生升高到更高粘度的三维网络结构。黄原胶具有非常低的温度依赖性,并且稳定性在从1到11的一个宽pH范围内存在。
优选的有机改性的天然物质的最重要代表包括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或其它纤维素醚。它们在水中的增稠作用通过水合作用、分子间或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以及分子链相互纠缠而达到。
优选的有机全合成增稠剂可以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以及它们的盐、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醚多元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以及还有它们的盐。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以及它们的盐还包括共聚物以及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三聚物。这些增稠剂以水溶液或酸性乳剂的形式存在并且只有当中和时才经历向高粘度溶液的转变。
优选有机缔合性增稠剂。它们区别于上述有机改性的天然材料以及有机全合成增稠剂。在其中以及水溶性亲水基团中它们还包括在分子中的疏水端基或侧基。这给予缔合性增稠剂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以及形成胶束的能力。可以提及的缔合性增稠剂的实例包括以下的:疏水地改性的聚丙烯酸酯,该聚丙烯酸酯包括结合到一个阴离子的丙烯酸增稠剂分子上的非离子的亲水和疏水基团;疏水地改性纤维素醚类,这些醚类包括结合到一个纤维素醚的分子上的长链的烷基环氧化物或烷基卤化物;疏水地改性聚丙烯酰胺类、疏水地改性的聚醚;或缔合的聚氨酯增稠剂,该增稠剂由亲水的聚醚部分组成,通过尿烷基相连并且具有较高的分子量,这些增稠剂被至少两个端位疏水分子基团盖住。缔合性增稠剂可以有利地使用,特别是当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中存在疏水的,水不混溶的液体时。可以作为增稠剂的优选的低分子的有机产品是金属皂、氢化蓖麻油、改性的脂肪的衍生物或聚酰胺。优选的金属皂是衍生自具有8到22个碳原子并且优选具有12到18个碳原子的有机羧酸的金属皂,例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硬脂酸锂、月桂酸锌或肉豆蔻酸镁。
所使用的增稠剂优选无机增稠剂。优选的无机增稠剂可以是例如硅石类或聚硅酸盐。对于含水的或亲水的体系,适应性还由层状硅酸盐具有,该层状硅酸盐在水中,在足够剪切应力的存在下以及适当的pH范围内导致糊状或凝胶状结构的构建。最重要的层状硅酸盐的亚族是蒙脱石、具有亚族的蒙脱土、锂蒙脱石。通过使用季胺类化合物处理,疏水的有机层状硅酸盐由亲水的蒙脱石形成,并且然后适用于亲有机质的体系。有机层状硅酸盐可以有利地使用,特别是当在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中存在疏水以及水不混溶的液体时。
优选使用的彼此组合的两个或多个增稠剂具有协同效应并且增强它们的增稠作用。彼此组合具有协同效应的增稠剂实例包括仅黄原胶与糊精,特别是与半乳糖甘露聚糖类,例如像carubine、瓜耳胶粉、塔拉粉的组合。例如与carubine,黄原胶形成强的橡胶类并且热致可逆的凝胶。假定在黄原胶的情况下,与角叉菜聚糖以及琼脂的情况下的那些相同,产生一个双螺旋结构,该结构负责显著的热塑性和屈服点。通过半乳糖甘露聚糖分子的光滑片断,双螺旋连接成一个三维的网络结构。特别有意义的是κ角叉菜聚糖与carubine的协同效应。如果部分的角叉菜聚糖被自身不会胶凝的carubine取代,该凝胶然后变地更强并且其性质会改进:它变得更有弹性并且具更少的浊度以及脱水收缩作用的倾向。琼脂与carubine也显示出了协同作用。
有可能通过加入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来增加颜料制剂在它的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稳固性。优选使用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结合共同提高稳固性,基于颜料制剂,总量按重量计从0.001%到10%,优选按重量计从0.1%到5%。因此已知多个多羟基化合物例如聚乙烯醇类或多糖类例如,像carubine,与少量的硼砂或硼酸盐的组合倾向于粘度的急剧增加并且最终胶凝。此作用不仅在水中而且还例如在甲酰胺发生。在果胶中存在大于50%的酯化度的高度酯化的果胶质与酯化度低于50%的低酯化度的果胶的区别。在高度酯化的果胶的情况下,在果胶链的亚区存在缔合,由于氢键形成的结果从而形成三维结构。分子的不规则仅产生粘合不足。稳定它们必须降低水的活性以及减少分解。两者均通过加入糖(例如蔗糖)和酸(例如水果酸,像柠檬酸或苹果酸)来实现。酯化度越高,果胶越快倾向于胶凝。酯化度至少20%的低酯化度的果胶需要钙离子用于胶凝,钙离子与半乳糖醛酸的羧基以及羟基单元(通过轴-轴键相连)形成链的缔合。钙离子必须保持缺乏并且应该仅与果胶分子慢慢地进行反应。该慢反应通过使用不溶解的钙盐例如柠檬酸盐或磷酸盐来达到。酰胺化的果胶占据一个中间位置。它们需要钙离子用于胶凝,但是在钙离子过量的情况下不倾向于凝结。对于褐藻胶,在胶凝的背景下,阳离子起着重大作用。由于络合物的形成,甚至少量的阳离子可能迅速增加粘度。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由于更高的聚合度,对钙离子的灵敏度比在果胶的情况下更高。这些粘合点比在果胶的情况下更强。与果胶相比,藻酸钙不是热可逆的,即使在糖的存在下。在角叉菜聚糖的情况下,凝胶的强度由双螺旋结构产生。在此情况下阳离子的存在对凝胶的强度具有非常实质的影响。钾盐的0.2%的κ丰富的角叉菜聚糖产物的混合物,在仅0.5%的浓度下,从水中产生胶凝点大约40℃以及熔点大约55℃的一个固体凝胶。水凝胶的强度随着钾离子的上升迅速上升。糖的加入同样增加了凝胶的强度。这些加入不仅增加了胶凝的温度而且还增加了凝胶的熔点;然而,在任何情况下滞后现象,换句话说凝胶软化温度和胶凝温度之间的不同保持较低并在10到15℃之间。
所使用的增稠剂优选藻类提取物例如琼脂,ι、κ或λ型角叉菜聚糖,藻酸盐例如藻酸钠或藻酸钙、微生物或植物的分泌物,例如黄原胶以及它们的衍生物,胞外多糖、阿拉伯胶、黄蓍胶、刺梧桐树胶或茄替胶,果实或植物的种子的胚乳,例如瓜耳胶粉、carubine或塔拉粉,果实提取物例如果胶,动物源的增稠剂例如蛋白衍生物以及来自牛猪鱼以及还有酪蛋白酸盐的明胶,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
与至少一种增稠剂结合共同增加稳固性所使用的化合物或这些化合物分别地、优选地是一价、二价或三价金属盐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磷酸甘油、硼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磷酸盐、乙酸盐、一价、二价和三价金属盐的氢氧化物以及还有α-羟基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乳酸盐以及苹果酸盐)或果酸盐或还有氨基酸盐(天冬氨酸盐、精氨酸盐、甘(氨)胆酸盐以及还有富马酸盐)并且优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特别是钠、钾、镁、钙或锶的盐。优选柠檬酸钠、柠檬酸钾、柠檬酸镁、柠檬酸钙、柠檬酸锶、硼酸钠、硼酸钾、硼酸钙、硼酸镁、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锶、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钙、磷酸钙、乙酸镁、乙酸钙或这些盐的混合物。化合物或多种化合物的量基于颜料制剂的总量优选位于按重量计从0.001%到3%的范围,更优选按重量计从0.1%到1.5%的范围。
不仅盐与一种增稠剂的结合可以提高稳固性。已知分子化合物具有同样的效果:因而还优选使用与一种增稠剂结合时增加稳固性的分子化合物。如以上所述,高度酯化的果胶通过氢键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网络结构。然而分子内的不规则意味着粘合点少。附加的稳定作用可以通过加入糖(例如蔗糖)来达到。同样在角叉菜聚糖的情况下,可以加入糖以便增加凝胶的强度。琼脂糖胶同样单独地通过氢键获得它们的稳定性。附加的稳定性通过例如与2,3-二溴-1-丙醇的交联而达到。
作为与一种增稠剂结合增加稳固性的化合物,有可能不仅使用盐和分子化合物而且还使用金属的络合物化合物。优选使用元素周期表中IV到VI过渡族的元素的络合物,更特别是钛、钒和铬。
与一种增稠剂结合增加稳固性的化合物或多种化合物的量,基于颜料制剂的总量优选位于从0.001%到3%的范围,更优选按重量计从0.1%到1.5%的范围。
所使用的增稠剂优选全水解的聚乙烯醇类以及还有它们的衍生物或其它的多羟基化合物与硼化合物的组合,优选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或与盐或与元素周期表中IV到VI过渡族元素的络合物的结合,优选钛、钒和铬,例如钛(III)盐或钛(IV)-三乙醇胺,适当时pH设定到中性或微碱性。如同各种硼酸或它们的盐一样,以及还有硼酸酐或氟硼酸,还优选有机硼化合物例如硼酸酯或三氟化硼与,例如二甲醚、丙醇或乙酸的络合物。
在聚乙烯醇链上规则地分布的羟基能够与某些物质形成络合化合物或缔合,它们在化学术语中是或多或少稳定的并且取决于它们所混合的浓度,它们增加了聚乙烯醇溶液的粘度可能甚至远大胶凝。典型的与聚乙烯醇形成络合物的实例一方面是它与硼酸的反应,另一方面与硼酸的盐。与硼酸的反应产生单二醇络合物。这些单二醇络合物溶液的粘度主要取决于链的长度以及聚乙烯醇的水解度。当聚乙烯醇处于硼酸的盐或包含硼酸的溶液中时,当pH值移到碱性,溶液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聚合物电介质,聚乙烯醇-硼酸单二醇络合物形成聚乙烯醇-硼酸双二醇络合物,其中两个聚乙烯醇链通过硼酸彼此相连。然而,对于这种情况,具有离子键的结构也是可能的。除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或硼酸酐或氟硼酸之外,也可以使用有机硼的化合物,例如硼酸酯或三氟硼酸的络合物与例如甲醚丙醇或乙酸。
聚乙烯醇溶液的粘度不仅随着硼酸和它的盐而且还通过元素周期表中从IV到VI过渡族元素形成的络合化合物而增加。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粘度的增加远大于溶液的胶凝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形成的络合物可以是热固定的。对于聚乙烯醇溶液,钛(IV)-三乙醇胺络合物产生了对于胶凝钛(IV)络合物的高粘度。由这种络合物诱发的粘性增加主要取决于pH值。同样,硫酸钛也与聚乙烯醇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钛(IV)-聚乙烯醇络合物。钛(III)化合物、钒化合物以及铬化合物甚至在低浓度下产生聚乙烯醇溶液的胶凝。有机化合物同样有可能导致聚乙烯醇溶液粘度的增加。聚乙烯醇例如与甲醛和酸(作为催化剂)的缩醛作用,也可以包括在此考虑范围内。少的量导致聚乙烯醇溶液的增稠,有可能到胶凝点。使用含水的碱停止缩醛作用的反应使混合物的稠度固定在其所达到的点。凝胶还可以通过聚乙烯醇与双官能醛例如乙二醛或戊二醛的缩醛作用,在酸的催化下制备。多元酚以及相关的化合物例如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均苯三酚、没食子酸、水杨苯胺以及2,4-二羟基苯甲酸可以与聚乙烯醇形成相对较松的络合物(缔合作用)。这些缔合作用是热致可逆的也就是说有可能制备在高温度下变成液体遇冷又重新固化的凝胶。
出人意料地,随着以上物质的确定,会发生粘度的增加有可能达到聚乙烯醇溶液的胶凝点,即使在一种或多种有机的和/或无机颜料在聚乙烯醇溶液中分散的情况下。聚乙烯醇或它们的衍生物是非常优选适合制备本发明的颜料制剂。由水开始,加入部分或全部水解的聚乙烯醇与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的结合所制备的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通过多个显著的性能性质进行区分:颜料制剂的稠度通过聚乙烯醇的链长度,浓度以及水解度(皂化度)并且还通过所加入的硼酸或其盐的量或通过所加入的元素周期表中从IV到VI过渡族的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的量可以在非常宽的范围内变化。可以制备具有一个非常软、糊状以及拉丝稠度的颜料制剂,或者还有可能制备具有明显的硬度以及橡胶弹性的稠度的颜料制剂。对于优选,除部分或完全水解的聚乙烯醇外,使用其它多羟基化合物与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的结合。此类化合物包括例如基于无水甘露糖多糖类、半乳糖甘露聚糖例如carubine、聚甘露糖醛酸、聚半乳糖醛酸、鼠李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醛酸、甘露糖、葡萄糖或半乳聚糖。这些多糖类是否是直链、支链或高度分支的大分子的形式是不重要的。所陈述的多羟基化合物是天然存在的,例如在长角豆紫苜蓿、三刺皂荚、胡芦巴、瓜儿豆、(瓜耳胶粉)或白羽扇豆的种子中。它们还以胶液的形式天然存在,例如以来自于榆树的胶液的形式或来自于亚麻或酸豆的胶液的形式。它们还可以以胶的形式天然存在,例如以樱桃树胶(甜樱桃)或阿拉伯胶的形式。
多数增稠剂或凝胶发泡剂不仅在水中而且还在其它有机溶剂中作用。例如高度酯化的以及低酯化的果胶以及还有果胶酸的碱金属盐不仅溶解在水中还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热的丙三醇中。在水溶液中胶凝的多糖类与硼砂还在甲酰胺中显示出这种现象。明胶还在乙二醇、丙三醇以及甲酰胺中溶解。
适当时本发明的颜料制剂还可以包括其它的助剂。所使用的助剂优选来自磷酸盐、膦酸酯、碳酸盐、硫酸盐、磺酸盐、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钛酸盐、甲酸盐、草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硬脂酸盐、乙酸盐组的盐,多糖类例如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纤维素醚或纤维素酯,膦酰羧酸、改性的硅烷、硅油,来自生物栽培的油(优选菜籽油、大豆油、玉米胚油、橄榄油、椰子油、葵花子油),具有链烷和/或环烷的主要成分的精炼的石油,合成的油,烷基酚、乙二醇、聚醚、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衍生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蛋白-脂肪酸缩合物、烷基苯磺酸酯、烷基萘-磺酸酯、改性木素磺酸酯、硫酸聚乙二醇酯、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萘-甲醛缩合物、葡萄酸、聚丙烯酸酯、聚羧酸酯醚、多羟基化合物、多羟基氨基化合物或它们的溶液或混合物或悬浮液或乳液。
所使用的助剂优选湿润剂和/或分散添加剂和/或乳化剂和/或防腐剂和/或消泡剂和/或保留剂和/或抗沉降剂和/或香料。
适当的湿润剂优选烷基苯磺酸酯、脂肪醇的硫酸酯、脂肪醇的硫酸醚、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支链的或未分支的烷基磺酸盐或烯烃磺酸酯、支链的或未分支的烷基硫酸盐或烯烃硫酸盐和磺基琥珀酸酯。
所使用的分散添加剂优选木素磺酸酯、三聚氰胺磺酸酯、萘-磺酸酯、皂类、金属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硫酸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聚羧酸酯醚、中链以及长链的烷基硫酸酯或烷基磺酸酯或烷基磺基琥珀酸酯,以及还有中链以及长链的烷基磷酸酯或烷基膦酸酯。
适当的乳化剂优选具有7到40,优选8到18的HLB值的乳化剂,用于具有水的体系的建筑材料例如混凝土,像包含烷基或丙烯酸基以及亲水侧基或端基,例如像酰胺、胺、醚、羟基、羧基、硫酸盐、磺酸盐、磷酸酯、膦酸酯、胺盐、聚醚、聚酰胺、多磷酸酯。这些物质可以单独地使用或根据它们的HLB值的组合使用。
可以提及的防腐剂以举例的方式包括,甲醛供体的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或异噻唑啉酮制品。通常加入这些防腐剂是可取的,因为多数有机增稠剂对微生物的侵害是敏感的并且可以通过加入防腐剂进行稳定。
此外,还优选使用消泡剂。消泡剂是旨在防止形成泡沫的物质。它们通过在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与空气的界面上形成一个封闭的膜,并且因此允许其中希望除气/去泡沫的介质利用破坏气泡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扩展到一个相对小的表面积,并且因此形成一个较低的能量状态。消泡剂通常源于天然脂肪以及油或石油衍生物、改性的硅油或改性的聚醚。
认为可以作为香料的物质都是那些具有或多或少强烈气味并且刺激人类嗅觉的物质。优选使用以愉快的或兴奋的方式刺激人的嗅觉的香料。优选的香料可以是天然的、半合成的或全合成的来源,天然存在的来自植物或动物源的香料。这些香料可以单独地或彼此组合进行使用。
所使用的助剂基于颜料制剂,优选在按重量计从0.001%到10%的一个总量,更优选按重量计从0.05%到5%。
本发明的颜料制剂在一段时间内优选至少两个月,更优选至少六个月不倾向于相分离。换句话说,在此期间,液相不会从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中分离。在这种凝胶的情况下,此现象被称为脱水收缩(synaresis)。在脱水收缩中,液相从凝胶中出来而不使其结构塌陷。这还称作渗出。因此,本发明的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在一段时间优选至少两个月,更优选至少六个月内不会改变。通过分离出液相来确定已经制备的一个糊状或凝胶状的颜料制剂是否倾向于相分离的方法在标题I.4在关于“使用的测量和实验方法的说明”部分给予阐明。
颜料制剂优选仅显示对干燥光滑的表面,例如,像金属、玻璃、陶瓷、纺织品或塑料的低的(并且确切地说一点也没有)着色效应。如标题I.3中在关于“使用的测量和实验方法的说明”中所解释的,杆的质量平均增加优选不大于0.15g,更优选不大于0.12g以及非常优选不大于0.07g。
已经制备的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对干燥光滑的表面是否不显示着色效应的确定方法借助于由光拔V4A圆钢(材料1.4571)制成的杆来进行并且在标题I.3部分关于“使用测量和实验方法的说明”中进行解释。在干燥光滑的外皮上,同样给出了适当的增稠剂和助剂的选择的颜料制剂,显示出低的着色效应或优选一点也没有。该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可以在手中拿着或捏合。甚至在压力下,它们显示对手的干燥内表面没有着色效应。任何粘附的剩余物可以轻易地除去并且总体上没有考虑的表面残留问题。假设是作用在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上并且负责网络结构和/或内部的氢键的形成分子间的作用力比颜料制剂中的能够作用到干燥光滑表面,例如金属、玻璃、陶瓷、纺织品或塑料的粘附力更强。因此本发明地颜料制剂不仅是无尘的,而且还可以干净地处理而没有任何问题。只有在湿润地表面,由于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开始分解,它们可能是有些染色。
颜料制剂进一步优选包括基于颜料制剂的按重量计不大于40%的至少一种填充剂,优选按重量计不大于10%。填充剂的意指无色的无机或合成的层状或非层状的颗粒,这些颗粒能够向颜料制剂提供附加的增稠作用并且是旨在给它增加硬度、光滑度、无光泽或光泽。这些填充剂优选选自滑石、云母、硅石、高岭土、尼龙粉末、聚(β-丙氨酸)粉末、聚乙烯粉末、特氟纶、月桂酰赖氨酸、氮化硼、氯化氧铋、聚四氟乙烯粉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聚氨酯粉末、聚苯乙烯粉末、聚酯粉末、合成的中空微球、微海绵、硅树脂微球、锌和钛的氧化物、锆和铈的氧化物、沉淀的碳酸钙或白垩、碳酸镁、碳酸氢镁、羟基磷灰石、中空硅石微球、玻璃或陶瓷的微胶囊、源自具有8到22个碳原子且优选具有从12到18个碳原子的有机羧酸的金属皂,例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硬脂酸锂、月桂酸锌、肉豆蔻酸镁,化合物SiO2/TiO2/SiO2,TiO2/CeO2/SiO2以及还有TiO2/ZnO/滑石以及还有小片形式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颜料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在一种液体中的分散体,若需要还含有另外的助剂和/或填充剂;并且
-在分散操作之前、之中或之后,加入至少一种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的结合,并且
-该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均化,并且
-适当时,最后,加入另外的助剂。
根据DIN EN 862:1995-10,分散体的意思是由两个或多个相组成的一个体系(分散体系),其中一个是连续的(分散介质)-即,在本发明中的意思是,该液体或这些液体-以及至少另一个是细微地分散的(分散相、分散胶体)-换句话说,在本发明中的意思是,该有机的和/或无机颜料或颜料类。由于无机颜料在液体中是不溶解的,该术语“悬浮液”“分散体”是等同的。
至少一种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时增加稳定度的化合物的加入优选在室温或高于室温下进行。
优选加入有机或无机的增稠剂。
所使用的有机增稠剂优选部分或完全水解的聚乙烯醇以及还有它们的衍生物或其它多羟基化合物与硼化合物的结合,优选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或与盐或元素周期表中从IV到VI过渡族的元素形成的络合物的结合,优选钛、钒、铬,例如钛(III)盐或钛(IV)-三乙醇胺,适当时将pH值设定到中性或微碱性。
本发明的颜料制剂的制备优选或者从干的固态颜料或者还可以从液相一个分散体中开始。
在前者的情况下,必须首先在一种液体中分散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以便破坏存在类型的结块,例如,颜料粉末或颗粒。液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的分散体优选以前结块的颗粒的再分散体。所使用的液体优选水或水混溶的液体或至少两种水混溶的液体的混合物。在例如,非极性塑料的着色情况下,由于极性液体例如水的使用可以是有利的,还有可能使用非极性的液体或非极性的液体混合物,换句话说至少两种非极性液体的混合物。所使用的液体优选水不混溶的液体或至少两种水不混溶的液体的混合物。
当颜料通过干燥生产方法获得时,本发明的用于颜料制剂制备的干燥颜料的用途是特别有利的。因此,例如二氧化钛颜料、氧化铬颜料以及金红石混合相的颜料通过煅烧法在高温下制备。红色氧化铁颜料的制备也可以在高温时通过脱去黄色氧化铁中的水或通过氧化黑色氧化铁而完成。固体颜料在液相中的分散可以通过例如在两个表面之间摩擦颜料或通过由高速旋转时盘形成撞击力或剪切应力来完成。也可能是这两种操作的一个结合。技术人员知道所有的分散装置,这些装置根据这些原理操作并且适用于固体颜料在液相中分散。在这点可以提到的仅是辊磨机、球磨机、转子-定子磨制机、分解器、搅拌磨制机和混料机。搅拌磨制机可以像有珠或沙作为研磨介质的球磨机或沙磨机那样进行操作,只有一个研磨容器或所谓的多室形式的磨制机或模块式磨制机,具有两个或多个通常串联相连的模制室。本发明中混料机的意思是所有用于混合粘稠的、可塑的或固体的材料形成坚固的、可塑的、柔软的糊状或凝胶状组合物的装置。混料机中的捏合工具相对于彼此或相对于固定面进行移动,这样产生模制材料的一个高水平的压缩的、分离的层状位移。混料机可以或者是具有z-形捏合叶片双捏合槽的叶片混料机,或是行星式混料机,其中捏合臂或钩进行行星运动,或是具有单或双螺旋轴的螺旋混料机,或是滚筒混料机。还可以使用具有混合和捏合附件的搅拌器。对于本发明来说分散装置是否是连续或不连续地运行不是关键。适当时还有可能进行借助于超声分散也是有利地。
当起始点为一个液相时,该颜料制剂可以起始于一个现有的已获种类的颜料分散体而进行制备,例如在它的工作进程中以及将它干燥前,实际颜料合成之后或将该颜料过滤和洗涤后立即进行。一种和/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在一种溶液中的分散体优选是起源于该颜料生产过程的一种分散体。
多数无机颜料是在水相中制备的。出于此原因该颜料分散体优选是来自该颜料生产过程的一个水性分散体。当使用来自该颜料生产过程的一种颜料分散体时有可能-取决于将颜料分散体从该颜料生产过程中取出的时刻-无需将这些颜料粒子分散,如果它们已经充分分散。尽管如此使用上述分散装置可能会是有利的,如果需要尽可能好的分散。使用一种来自该颜料生产过程的颜料分散体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它可以省去将该颜料进行高耗能和高成本的干燥。
由于该分散操作,当有机和/或无机颜料或多种颜料充分分散于该液体中时,发生了增稠或胶凝作用,引起了该组合物粘度的增加。在将一种和/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分散于一种液体中之前,之时或之后,优选的是将至少一种有机和/或无机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能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添加至-当时按比例-一个搅拌器、混合机、配料机或溶解器中。众多搅拌器和搅拌机构描述于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无疑能够将为他或她的申请找出理想的搅拌器或搅拌机构,能够将糊状或凝胶状组合物充分搅拌以充分地并均匀地将有机和/或无机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能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在颜料制剂增稠时掺杂入该颜料制剂中。技术人员还知道众多搅拌机,这些搅拌机适于将糊状或凝胶状组合物充分搅拌以充分地并均匀地将有机和/或无机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能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在颜料制剂增稠时掺杂入该颜料分散体中。特别优选的是具有混合和捏和装置的搅拌机制或者是能够将糊状或凝胶状组合物充分捏和以充分地并均匀地将有机和/或无机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能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通过捏和在颜料制剂增稠时掺杂入该颜料分散体中。
优选的是,在加入(适当时按比例)至少一种有机或无机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结合后,将该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在一个搅拌机、捏和机或辊磨机中均匀化,适当时还在减压下。在减压下操作可预防气泡的包入。原则上当本发明的颜料制剂用于将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或纸类着色时可能包入的这些气泡不出现破裂。相反的是,当在挤出机中将塑料类着色的情况下,包入的气泡能有一个破裂作用。对于此特殊应用特别有利于预先将气泡去除。如果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为糊状的稠度,在将它制备后几小时或几天的过程中包入的气泡常常在任何情况下都升至表面。换言之,该颜料制剂自动除气。
原则上可以在制备过程中的任意及时的时刻加入助剂或填充剂。优选的是在制备过程开始时将它们加入,换言之,在将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分散到该液相中之前或分散过程加入。优选的是也可以通过将它们掺入该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中而在制备过程结束时将它们加入。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将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与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混合。
优选的是在将该颜料制剂加入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之前或之时和/或在与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混合操作的过程中,该颜料制剂被液化,该液化通过下列步骤进行:
-溶解在一种或多种液体中,和/或
-加入一种酸或碱以改变pH值,和/或
-化学反应,更特别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或酶促反应和/或
-提供热量,机械能和/或超声。
因而本发明的该颜料制剂可能以各种方法进行重液化。所制备的这些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起始于水并添加了部分或全部水解了的聚乙烯醇与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组合,当在搅拌下掺入水时这些颜料制剂表现出突出的再液化性。当以适当的工艺方式进行搅拌掺入时,这些制剂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溶解在水中,通常仅在60秒内。
众多增稠剂的增稠作用和/或凝胶化性质取决于pH值。因而本发明的颜料制剂还可以通过加入改变pH值的酸或水性碱而被重新液化。高的酸浓度和温度具有例如对褐藻胶和藻酸盐定量脱羧的能力。
对本发明的颜料制剂进行重新液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优选氧化还原反应或酶促反应实现。已知1,2-乙二醇可以通过暴露于高碘酸盐中而被氧化分裂。在多种多糖中此种乙二醇的分裂最早发生以用于生成大分子。然后暴露于高碘酸钾中引起1,2-顺-二醇部分的分裂,该1,2-顺-二醇部分需要用于和硼酸盐生成一种络合物。事实上,在将碘酸钾加入到carubine溶液后几分钟,加入硼砂不再产生进一步的凝胶化作用,尽管由于氧化降解粘度下降了很少一点。该carubine,不再具有生成凝胶的能力。一种现有的carubine-硼砂凝胶能够通过用高碘酸钾滴定而同样被重新液化。当固体高碘酸钠仅仅洒于carubine-硼砂凝胶时,或将一种carubine-硼砂用一种高碘酸溶液喷雾时,发生同样的重新液化作用。不但直接起作用的氧化剂,如卤素或高碘酸盐,而且还原体系如多酚类、抗坏血酸或硫醇类化合物也能破坏褐藻胶。要生产低粘度的藻酸盐,使用过氧化氢。用强氧化剂例如次氯酸盐和过硫酸盐来破坏黄原胶,特别是在高的温度下。还描述了细菌的褐藻酸解聚酶。众多其它增稠剂-尤其当它们是源于天然的-可以使用酶类降解,从而丧失它们的活性。
如以上所述,众多凝胶可以通过供给热量而重新液化。它们是热致可逆的:即,有可能制备在温度升高时变成液体冷却时重新凝固的凝胶。低酯化果胶(具有至少20%酯化度的,需要钙离子用于凝胶化)以果胶酸钙凝胶的形式是热致可逆的。在加热并冷却后,胞外多糖同样形成热致可逆的凝胶,需要存在一价和二价阳离子。黄原胶也与carubine形成强的、橡胶状的和热致可逆的凝胶。多元酚和相关化合物诸如间苯二酚、邻苯二酚、间苯三酚、没食子酸、水杨苯胺和2,4-二羟基苯甲酸会与聚乙烯醇形成相对松弛的络合物(缔合物)。这些缔合物是热致可逆的。
除了提供热量,本发明颜料制剂的重新液化也可以通过提供机械能而完成,诸如象通过搅拌。当在本发明的颜料制剂的背景中可能利用触变效应时,提供机械能可能是尤其有利的。在某些情况下本发明的颜料制剂还可以通过暴露于超声中而进行重新液化。
该颜料制剂优选是以基于整个混合物按重量计从0.01%到15%,优选按重量计从0.1%到10%的一个量与该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混合。
本发明的颜料制剂具有一系列优点。它是从液相起始而制备的,从而省略了高耗能的干燥步骤。当然,当该颜料自身的制备在液相中发生时这是特别有利的。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不仅是无粉尘的,处理时也是洁净并且没有问题的。另外,它明显在各种应用介质中可分散。由于糊状或凝胶状的稠度,本发明的颜料制剂不存在沉降现象。没有相分离,并且该制剂在长时间内储存是稳定的并且可以在任何时候应用。因此它总是易于使用的。另外,本发明的颜料制剂在干燥的和光滑的表面上不存在任何着色效应。假定作用在此种颜料制剂中并是生成网状结构和/或它内部的氢键的原因的分子间力强于能够使该颜料制剂在如金属、玻璃、陶瓷、纺织品或塑料类的光滑并干燥的表面上显色的附着力。
基于部分或全部水解的聚乙烯醇类以及还有它们的衍生物或其它多羟基化合物作为增稠剂与硼酸化合物诸如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类结合,或与元素周期表过渡族IV至VI的元素的盐类或络合物类结合,优选钛、钒和铬的盐类或络合物类,诸如钛(III)盐类或钛(IV)-三乙醇胺,适当时将pH值设定为中性或微碱性,在此基础上所制备的糊状颜料制剂通过其它性能优点来区分。选择出合适的链长,聚乙烯醇的浓度和水解度,以及恰当量的硼化合物和/或络合剂,这些颜料制剂在干燥和光滑的表面上的着色效应是最小量的或可以完全避免。这些颜料制剂可以握在手中并捏和。即使在压力下在手中干燥的内表面它们也不呈现出着色作用。该极强的吸附力也可以通过另外一个现象证实:撕成小块的颜料制剂在短时间内重新聚结生成一个完全均匀的组合物。另外,这些颜料制剂当搅拌入水中时呈现出明显的重新液化作用。当搅拌掺和在适当的工艺方式下进行时,它们在短时间内完全溶解,通常在仅60s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颜料制品是凝胶状的并且因此保留它的形状,这样当容器受到损害时,没有产品的渗漏并且因此对环境或雇员没有污染。
本发明的糊状或凝胶状制品可以迅速地分散到大的或小的容器中。小的容器包括例如管、注射器、药筒、柔性小袋、密封的袋以及所有其它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糊状或凝胶状产品,例如像分散剂等等的包装形式。可替代地,它们可以分散到大的容器中,例如鼓状容器、袋或甚至大的袋子中。
本发明的主题不仅从单独的权利要求的主题中,而且从这些单独的权利要求的相互组合中都是很显然的。对说明书中批露的所有的参数以及它们的任何形式的组合同样适用。
以下实例是为说明本发明,而没有任何限制本发明的意图。
附图说明
III.附图
测试在干燥和光滑表面的着色效应的杆,以及还有该颜料制剂的尺寸稳定性,结合一些图给予说明。在此种情况下这些图表明了进一步的发明性本质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在这些图中:
图1表示直径为8mm长度为200mm的亮拔V4A圆钢(材料1.4571)的一个杆。该杆的一端在10mm的长度内制成一个点。该杆是用于测试在干燥和光滑表面的着色效应。
图2来自实例1的凝胶状颜料制剂。该图片旨在证明尺寸稳定性。使用一个一欧元硬币作尺寸比较。
图3来自实例3的凝胶状颜料制剂。该图片旨在证明尺寸稳定性。使用一个一欧元硬币作尺寸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I.使用的测量和实验方法的说明
I.1建筑材料着色实验
在水泥灰浆中建筑材料中的分散性使用白色水泥通过产生的块体的视觉鉴定进行实验,数据如下:
水泥-石英砂的比1∶4,水-水泥值0.35,基于水泥着色作用水平2.4%,使用来自RK Toni Technik,Berlin,具有51混合盘的混合机,型号1551,旋转速度140rpm,批次:1200g 0.1到1mm的石英砂,600g 1到2mm的石英砂,200g精细研磨的石灰石(<5%的90μm筛目残留),500g的白水泥。将石英砂碎片以及精细研磨的石灰石一起装到混合容器中。然后将它们预混10s(混合机设定1:慢)。颜料制剂以水中溶液、悬浮液的形式或在对比实例的情况下,然后将水-悬浮的颜料或水-悬浮的滤饼加入到起始混合物中,确保水的总量是175g并且将水/颜料悬浮液引入到混合物的当中。当液体迅速进入时,加入水泥并且将该批次混合(混合机设定1:慢)。100s的混合时间后,取出三个600g的样并且用于在压力下(压力:114kN持续2秒)产生三个样品(10×10×2.5cm)。将这些样品进行固化产生完全的块体:于30℃以及95%的相对湿度下24小时,随后于60℃干燥4小时。检查产生的块体。
I.2乳化漆中分散性的确定
彩色颜料以及黑色颜料在乳化漆中的分散性通过使用溶解器进行确定。所使用的实验介质是基于PVA分散(乙酸乙烯酯/叔羧酸乙烯酯)具有55%的颜料体积浓度(颜料/填充剂比40/60)的乳化漆。对于颜料的掺合,初始引入180g的白色乳化漆,以及然后6.0g彩色或黑色颜料在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实验中(或根据它的颜料含量转化的一个量)这样在这些情况下,还有6.0g的颜料在搅拌下加入(二氧化钛颜料/彩色颜料重量比或二氧化钛颜料/黑色颜料重量比=5∶1,使用的二氧化钛颜料可以是例如
Figure A20081009833200421
R-KB-2,Tronox Inc.的商品)。使用的一个溶解器盘(直径4cm)来设定以下的分散条件:
10min    1000rpm(2.1m/s)以及然后
20min    2000rpm(4.2m/s)以及然后
10min    4500rpm(9.4m/s)
单个的分散计时后,将少量的每种涂料移出并且用于制备90μm厚的湿膜(拔制棒的槽高度)的一个拉伸物,该拉伸物在室温下进行干燥。干燥后,使用一个边缘锋利的物体擦这些拉伸(涂覆膜),使未分散的彩色或黑色颜料的颜料粒子在表面上以点或条纹(小块)出现。施加在颜料上的分散能通过单个的刮擦中出现的小块的个数来评定,使用从1级到5级的评估刻度。
1级    无小块
2级    少量小块
3级    中度小块
4级    大量小块
5级    非常大量小块
只有在1和2级的情况下,分散性是良好的;在3级以及更高,对所使用的分散能评估是不足的。达到1或2级阶段越早,换句话说使用的分散能越低,研究的颜料或颜料制剂的分散性越好
I.3干燥光滑表面的着色效应实验
干燥光滑表面的着色效应使用由光拔V4A圆钢(材料1.4571)制成的杆进行实验。该杆具有8mm的直径并且长200mm。一端机械制成一个超过10mm长的尖端,如图1所示。它制备好之后,迅速将颜料制剂分散到一个合适的容器中,该容器可以是气密密封的,并且根据它的体积实质上不比颜料制剂大。此容器可以是,例如具有足够大的口径的一个可气密密封的聚乙烯瓶,或是一个可气密密封的塑料桶。当填充容器时,应该确保在容器中填充水平是50mm。只有当颜料制剂冷却到室温(20到22℃)时,所讨论的该容器才是气密性密封的并且在室温下储存。24小时的储存时间之后,实验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在干燥光滑表面的着色效应。这通过挤压干净、干燥的杆,使其最前端,迅速(突然地)到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中直到该杆碰触到容器的底部来完成。然后再迅速(突然地)从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中抽出。浸入前后的称量的差用来确定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粘到杆上的质量。将该杆进行清洁并且该方法总共进行三次,每次浸入到糊状或凝胶状制剂地杆在不同的位置。杆质量的平均增加通过三次称量进行计算。如果杆质量的平均增加不大于0.07g,优选不大于0.04g,颜料制剂在本发明的意义中没有显示对于干燥光滑表面的着色效应。为了证明质量的平均增加不大于0.07g,优选不大于0.04g是非常小的,进行一个与液体涂料的对比。
Figure A20081009833200441
350液体(Lanxess DeutschlandGmbH的商品)是旨在着色建筑材料的一个黑色氧化铁颜料的水的悬浮液并且具有一个50%到55%的颜料含量。由于比较研究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442
350液体具有53.9%的颜料含量以及1260mPas的粘度(20℃用4号转子以100rpm测量的布鲁克菲尔德粘度)。当在干燥光滑的表面上通过所描述的方法在这样一个悬浮液中进行着色效应实验时,使用该杆,由于颜料制剂粘附到它上面,该杆的质量平均增加0.73g。
I.4相分散实验
它制备好之后,迅速将颜料制剂分散到一个合适的容器中,该容器可以是气密密封的,并且根据它的体积实质上不比颜料制剂大。此类容器可以是,例如具有足够大的口径的一个可气密密封的聚乙烯瓶,或是一个可密封的塑料桶。只有当颜料制剂冷却到室温(20到22℃)时,所讨论的该容器才是气密性密封的并且在室温下储存。至少两个月的储存时间之后,优选至少六个月,进行一个关于相分离是否发生的检查,换句话说,关于是否在颜料制剂上形成了上层清液相。在容器中,特别是在错误选择的尺度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少量液体凝结到壁或盖子上。此类液体的凝聚不应当考虑在内。
I.5水中分散性的确定
将87.5g的水引入到150ml的玻璃烧杯中(宽型)。将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以单片引入到水中并使用涡轮搅拌器(直径28mm)以600rpm速度进行搅拌。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的加入量常常是这样精选的,即它包含6g颜料。一段确定的时间之后,停止搅拌,将颜料悬浮液通过一个250μm筛目大小的筛进行倾倒并且该筛使用一个淋水喷射器简单地清洁。当筛上不再有任何大的颜料残留物时,换句话说,当所有的颜料颗粒都小于250μm时,认为该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是完全溶解的。
II.实例1
向735g绿色GN氧化铬(Lanxess Deutschland GmbH的商品)和735g的水中加入1.52g的具有40%活性化合物含量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作为湿润和分散添加剂)产生具有50%的颜料含量的一个分散体。然后加入三滴
Figure A20081009833200451
D6(Lanxess DeutschlandGmbH的商品)作为防腐剂以及38.7g的猪皮明胶(240到270g勃鲁姆(bloom))作为增稠剂,并且将该分散体在45℃下搅拌30分钟。在还热时,将该分散体倾倒到多个容器中,包括儿童烤盘,并且冷却到室温并形成气密性密封。大约两小时之后已经发生显著的凝胶形成。24小时之后有可能倒置烤盘。获得的颜料制剂具有一个凝胶稠度。尺寸稳定性如图2所表示。
根据所描述的实验方法,生产的凝胶状颜料制剂在干燥光滑的表面没有显示着色效应,因为杆的平均质量增加是0.006g。此外,若干个月时间,没有显示任何相分离。
通过微热到35℃随着重新冷却后凝胶的形成,生产的凝胶状颜料制剂是可以简单地重新液化的。
建筑材料实验:将24g的凝胶状颜料制剂通过加热重新液化并且溶解在163g的热水中。当冷却到室温时,产生的悬浮液不再形成凝胶,并且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实验。这产生均匀绿色颜色的块体。
III.实例2(实例1的对比实例)
建筑材料实验:为了对比,将12g用于生产实例1的凝胶状颜料制剂的绿色GN氧化铬粉末在搅拌下也分散在175g的水中,并且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实验。又得到均匀绿色颜色的块体。与使用实例1的凝胶状颜料制剂着色的块体没有显示出不同。
IV.实例3
将550g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461
330(黑色氧化铁颜料,LanxessDeutschland GmbH的商品)分散在450g的水。将6.8gκ-角叉菜聚糖作为增稠剂以及三滴
Figure A20081009833200462
D6作为防腐剂加入其中,并且将该分散体在40℃下搅拌30分钟。在还热时,将该分散体倾倒到多个容器中,包括儿童烤盘,并且冷却到室温并实施一个气密密封。大约一小时之后发生显著的凝胶形成。24小时之后有可能倒置烤盘。获得的颜料制剂具有一个凝胶状稠度。尺寸稳定性如图3所表示。
根据所描述的实验方法,生产的凝胶状制品在干燥光滑的表面没有显示着色效应,因为杆的平均质量增加是0.004g。此外,若干个月时间后,没有显示任何相分离。
通过加热到55℃随着重新冷却后凝胶的形成,生产的凝胶状颜料制剂是可以重新液化的。
建筑材料实验:将24g的凝胶状颜料制剂通过加热重新液化并且溶解在163g的热水中。当冷却到室温时,产生的悬浮液不再形成凝胶,并且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实验。这产生均匀黑色颜色的块体。
V.实例4(实例3的对比实验)
建筑材料实验:为了对比,将12g用于生产实例3的凝胶状颜料制剂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471
330粉末在搅拌下也溶解在175g的水中,并且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实验。又得到均匀黑色颜色的块体。与使用实例3的凝胶状颜料制剂着色的块体没有显示出不同。
VI.实例5
将550g of330分散到450g的水中。向该分散中加入6.8g的1∶1的κ-角叉菜聚糖和ι-角叉菜聚糖的混合物作为增稠剂以及三滴
Figure A20081009833200473
D6作为防腐剂,并且将该分散体在40℃下搅拌30分钟。在还热时,将该分散倾倒到多个容器中,包括来自实例1和3的小熊烤盘,并且冷却到室温并设置一个气密密封。大约两小时之后发生显著的凝胶形成。24小时之后有可能倒置烤盘。获得的颜料制剂具有一个凝胶稠度并且是尺寸稳定的。
所制备的该凝胶状颜料制剂比实例3中的要更软。根据所描述的实验方法,它在干燥光滑的表面没有显示着色效应,因为杆的平均质量增加是0.013g。此外,若干个月时间后,没有显示任何相分离。
通过加热到45℃随着重新冷却后凝胶的形成,生产的凝胶状颜料制剂是可以重新液化的。
VII.实例6
将750g绿色GN氧化铬分散到500g的水和150g的15%浓度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481
18-88溶液的一个混合物中作为增稠剂(优选聚乙烯醇以及Kuraray Specialities Europe GmbH的商品)。将该分散体转移到具有DUPLEX叶片的一个
Figure A20081009833200483
HKD 2.5水平配料机中,并且当它还在被捏合时,在大约5分钟的时间内,加入40g室温下饱和的四硼酸钾溶液,作为与一种增稠剂结合共同增加稳固性的化合物。然后再继续捏合并均匀化30分钟。这产生一种糊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根据所描述的实验方法,生产的糊状制品在干燥光滑的表面没有显示着色效应,因为杆的平均质量增加是0.00g。此外,若干个月时间后,没有显示任何相分离。当在水中的分散性根据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测定时,它在60s内完全溶解。
建筑材料实验:将24g的糊状颜料制剂搅拌下溶解在163g的热水中,并且产生的悬浮液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实验。结果得到均匀绿色着色的块体。
乳化漆实验:将产生的12g的糊状颜料制剂用于上述的乳化漆中分散性的确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1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1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1
以1000rpm,10min后达到评估等级1。因此,甚至在最低分散能的情况下糊状颜料制剂显示出了非常良好的分散性。
VIII.实例7(实例6的对比实例)
建筑材料实验:为了对比,将12g用于生产实例6的糊状颜料制剂的绿色GN氧化铬粉末在搅拌下分散在175g的水中,并且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实验。又得到均匀绿色着色的块体。与使用实例6的糊状颜料制剂着色的块体没有显示出不同。
建筑材料实验:为了对比,将来自实例6的6g用于生产糊状颜料制剂的绿色GN氧化铬粉末用于上述的乳化漆中分散性的确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5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4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2
对于所使用的绿色GN氧化铬粉末,必须选择非常强的分散条件以便获得有效的分散(评估等级2)。因此所使用的绿色GN氧化铬粉末比来自实例6的糊状颜料制剂更难于分散。
IX.实例8
将来自实例6的糊状颜料制剂在一个可气密密封的容器中于-11℃冷冻60小时。然后再解冻到室温。该解冻的糊状颜料制剂没有显示出与原始的颜料制剂的不同。没有分离出水。在根据所描述的方法的水中的分散性的确定中,它仍然在60s内完全溶解。
建筑材料实验:将24g冷冻的糊状颜料制剂在搅拌下溶解在163g的水中并且产生的悬浮液用于以上描述的建筑材料的着色实验。结果又是均匀绿色颜色的块体。与使用实例6和实例7的块体没有显示出不同。
因此产生的糊状颜料制剂没有因为冷冻和解冻受到的损害。
X.实例9
将1000g
Figure A20081009833200501
130M(红氧化铁颜料,Lanxess DeutschlandGmbH的商品)分散到516g的水,67g的15%浓度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02
18-88溶液以及83g的8%浓度的40-88溶液的混合物中,在每种情况下作为增稠剂。将该分散体转移到具有DUPLEX叶片的一个
Figure A20081009833200504
HKD 2.5水平配料机中,并且当它还在被捏合时,在大约5分钟的时间内,加入30g室温下饱和的四硼酸钾溶液,作为与一种增稠剂结合共同增加稳固性的化合物。然后再继续捏合并均匀化30分钟。这产生一个糊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根据所描述的实验方法,生产的糊状颜料制品在干燥光滑的表面没有显示任何着色效应,因为杆的平均质量增加是0.00g。此外,若干个月时间后,没有显示任何相分离。当在水中的分散性根据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测定时,它在60s内完全溶解。
乳化漆实验:将产生的10g的糊状颜料制剂用于上述的乳化漆中分散性的确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1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1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1
以1000rpm,10min后达到评估等级1。因此,甚至在最低分散能的情况下糊状颜料制剂显示出了非常良好的分散性。
XI.实例10
将来自实例9的糊状颜料制剂在一个可气密密封的容器中于-11℃冷冻60小时。然后再解冻到室温。该解冻的糊状颜料制剂没有显示出与原始的颜料制剂的不同。没有分离出水。在根据所描述的方法的水中的分散性的确定中,它仍然在60s内完全溶解。
乳化漆实验:将重新解冻产生的10g的糊状颜料制剂用于上述的乳化漆中分散性的确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1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1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1
以1000rpm,10min后达到评估等级1。因此甚至在最低分散能的情况下糊状颜料制剂显示出了非常显著的分散性。乳化漆的分散性没有因为冷冻和解冻被破坏。
XII.实例11(实例9和10的对比实例)
乳化漆实验:为了对比,将6g用于生产实例10的糊状颜料制剂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11
130M粉末用于以上所描述的乳化漆的分散性的确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5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5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4
因为不可能达到评估等级1或2,所使用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12
130M粉末没有足够的分散性质。因此所使用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13
130M粉末比由它制备的实例9和10的颜料制剂更难以分散。
XIII.实例12
将通过制备方法生产的黄色氧化铁颜料在合成后进行过滤并且洗涤到无盐。产生的滤饼具有一个51.4%的固体含量。在242g水、155g的15%浓度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21
18-88溶液以及58g的8%浓度的40-88溶液的一个混合物中,首先将1.39g的WalocelCRT 40000GA(羧甲基纤维素钠,Wolff Cellulosics GmbH & Co.KG商品),作为一种附加的添加剂进行溶解。将973g的滤饼分散在此溶液中,产生35%的颜料含量的一个分散体。将颜料悬浮体也转移到具有DUPLEX叶片的一个
Figure A20081009833200523
HKD 2.5水平配料机中,并且当它还在被捏合时,在大约5分钟的时间内,加入活性物质含量大约40%的40g室温下饱和的四硼酸钾溶液,作为与一种增稠剂结合共同增加稳固性的化合物。然后再继续捏合并均匀化30分钟。这产生一个糊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根据所描述的实验方法,生产的糊状颜料悬浮液在干燥光滑的表面没有显示任何着色效应,因为杆的平均质量增加是0.00g。此外,若干个月时间后,没有显示任何相分离。当在水中的分散性根据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测定时,它在100s内完全溶解。
建筑材料实验:将34.3g的糊状颜料制剂在搅拌下溶解在152g的热水中并且产生的悬浮液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实验。结果是均匀黄色颜色的块体。
乳化漆实验:将产生的17.1g的糊状颜料制剂用于上述的乳化漆中分散性的确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1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1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1
以1000rpm,10min后达到评估等级1。因此甚至在最低分散能的情况下糊状颜料制剂显示出了非常良好的分散性。
XIV.实例13(实例12的对比实例)
建筑材料实验:为了对比,将23.3g用于生产实例12的糊状颜料制剂的滤饼在搅拌下溶解在163.7g的水中,并且产生的悬浮液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实验。又得到均匀黄色颜色的块体。然而由于更浅的黄色色调,这些块体与来自于实例12中的那些相比实质上是更低亮的。
乳化漆实验:为了对比,将11.7g用于生产实例12的糊状颜料制剂的滤饼用于以上所描述的乳液涂的分散性确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5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5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4
因为不可能达到评估水平1或2,所使用的滤饼不是足够分散的。在所有的分散条件下,所使用的分散能是不足的。因此所使用的滤饼比来自于由它生产的实例12的糊状颜料制剂更难分散。
XV.实例14
将用沉淀法制备的一种黑色氧化铁颜料在合成后过滤,洗去盐并使用一个盘状喷雾干燥器干燥。然后,在22.3kg水和8.55kg 8%浓度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31
40-88溶液的一个混合物中,将39.5g WalocelCRT 40000GA在每种情况下作为一种增稠剂而溶解。将33.75kg的干燥碳黑粉末搅拌入此溶液中,该碳黑粉末使用一台具有1mm氧化锆研磨球的砂磨机进行分散,生成具有52%的一个颜料含量的分散体。将1.44kg的此分散体转移至一台具有DUPLEX叶片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41
HKD 2,5水平配料机中,并且,在捏和还在进行的过程中,在大约5分钟内,将30g的室温饱和的高碘酸钾五水合物的溶液,作为与一种增稠剂结合共同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而加入。然后再持续进行另外30分钟的捏和与均匀化。这产生了具有糊状稠度的一种颜料制剂。
所制备的糊状颜料制剂根据描述的测试方法在干燥光滑的表面不呈现任何着色作用,因为该大块质量的平均增加是0.00g。另外,在几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它不呈现相分离。当根据所描述的方法确定在水中的分散性时,它在60s内完全溶解。
建筑材料实验:将23g糊状颜料制剂在搅拌下溶解在164g水中并将生成的悬浮液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试验。生成了具有均匀黑色着色的块。
乳化漆实验:将生成的11.5g糊状颜料制剂用于上述乳化漆中的分散能力的测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1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1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1
以1000rpm进行10分钟后,达到评估等级1。因此,即使在最低的分散能量下,该颜料制剂呈现出很好的分散能力。
XVI.实例15
将来自实例14的糊状颜料制剂在一个可气密性密封的容器中于-11℃时冷冻60小时。然后再将它解冻至室温。解冻后的糊状颜料制剂与最初的颜料制剂相比不显示差异。没有分离出水。在根据所描述的方法测定在水中的分散能力时它仍然在60s内完全溶解。
建筑材料实验:将23g解冻后的糊状颜料制剂在搅拌下溶解在164g水中并将生成的悬浮液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试验。再次生成了具有均匀黑色着色的块。与来自实例14的块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乳化漆实验:将解冻后的11.5g糊状颜料制剂用于上述在乳化漆中的分散能力的测定。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1至2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1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1
以1000rpm进行10分钟后,达到评估等级1至2。因此,即使在最低的分散能量下,该颜料制剂呈现出显著的的分散能力。
因此,所生成的颜料制剂没有由于冷冻和解冻而受损坏。
XVII.实例16(实例14和15的对比性实例)
建筑材料实验:作为对比,将用于生成来自实例14的糊状颜料制剂的12g干燥碳黑粉末在搅拌下溶解在175g水中并将生成的悬浮液用于所描述的建筑材料着色试验。再次生成了具有均匀黑色着色的块。与使用来自实例14和15的凝胶状颜料制剂进行着色的块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乳化漆实验:作为对比,将用于生成来自实例14的糊状颜料制剂的6g干燥碳黑粉末用于上述在乳化漆中的分散能力的测定。
结果如下:
10min以1000rpm    评估等级:5
20min以2000rpm    评估等级:4至5
10min以4500rpm    评估等级:2
使用干燥的碳黑颜料粉末时,有必要选择非常强的分散条件以获得有效的分散(评估等级2)。因此,所使用的干燥的碳黑颜料粉末比起来自实例14和15的糊状颜料制剂要难分散的多。
XVIII.实例17
将33g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61
8-88作为增稠剂在温和地加热下溶解于656g水中。然后,在分散时加入800gA-Z(二氧化钛颜料,Tronox公司的商业产品)。将该分散体转移至一台具有DUPLEX叶片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63
HKD 2,5水平配料机中,并且将25g固体四硼酸钠五水合物,作为与增稠剂结合共同使用增强稳固性的一种化合物分批加入。然后持续进行另外的10分钟进行捏和与均化。这生成一种具有糊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所制备的糊状颜料制剂根据描述的测试方法在干燥光滑的表面不呈现任何着色作用,因为该杆质量的平均增加是0.012g。另外,在几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它不呈现任何相分离。
XIX.实例18
将6.8g carubine作为增稠剂在加热至高于80℃时溶解于675g水中。将该carubine溶液转移至一台具有DUPLEX叶片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64
HKD 2,5水平配料机中,并且加入1ml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71
D6作为防腐剂。然后,分批加入6.8g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72
(苍耳烷,CP Kelco GermanyGmbH的商业产品)作为另外的增稠剂,直至形成一个均匀的组合物。逐渐地,分批将825g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73
130(红色氧化铁盐类,Lanxess Deutschland GmbH的商业产品)加入此组合物中并且通过捏和而掺合。然后再持续进行30分钟的捏和与均化作用。这给出具有糊状、橡胶样稠度的一种颜料制剂。由于在相对高温度下进行制备,一些水蒸发了,并且制备的该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具有按重量计57.5%的一个颜料含量。
所制备的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根据描述的测试方法在干燥光滑的表面不呈现任何着色作用,因为该杆质量的平均增加是0.08g。另外,在几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它不呈现任何相分离。
建筑材料实验:将20.8g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与按重量计10%的高碘酸钠混合并且静置24小时。在这段时间中使该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经受再液化。在搅拌下将该液化的糊状颜料制剂混悬于166.2g水中,将所得的悬浮液用于上述建筑材料着色试验。这生成具有均匀红色着色的块。
XX.实例19
为进一步均化,将来自实例20的糊状橡胶样颜料制剂于85℃至90℃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短时间加热。使该糊状颜料制剂经受液化;当它冷却后,再次形成了一种糊状、橡胶样稠度的颜料制剂。由于在相对高的温度下进行均化,另外一部分水蒸发了,并且所得的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具有按重量计58.6%的一个颜料含量。
所制备的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根据描述的测试方法在干燥光滑的表面不呈现任何着色作用,因为该杆质量的平均增加是0.02g。另外,在几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它不呈现相分离。
建筑材料实验:将20.4g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与按重量计10%的高碘酸钠混合并且静置24小时。在这段时间中使该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经受再液化。在搅拌下将该液化的糊状颜料制剂混悬于166.6g水中,将所得的悬浮液用于上述建筑材料着色试验。这生成具有均匀红色着色的块。与来自实例18的块没有显著差异。
XXI.实例20
将3.75g carubine作为增稠剂在加热至高于80℃时溶解于750g水中。将该carubine溶液转移至一个具有DUPLEX叶片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81
HKD 2,5水平配料机中,并且加入1ml的D6作为防腐剂。然后,分批加入7.5g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83
作为另外的增稠剂,直至形成一个均匀的组合物。逐渐地,分批将750g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84
130(红色氧化铁盐类,Lanxess Deutschland GmbH的商业产品)加入此组合物中并且通过捏和而掺合。最后,除此之外,加入45g的
Figure A20081009833200585
200(亲水的烟雾硅胶,Degussa GmbH的商业产品)作为填充剂。然后再持续进行30分钟的捏和与均化作用。这给出具有糊状、橡胶样稠度的一种颜料制剂。由于在相对高温度下进行制备,一些水蒸发了,并且制备的该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具有按重量计54.5%的一个颜料含量。
所制备的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于根据描述的测试方法在干燥光滑的表面不呈现任何着色作用,因为该杆质量的平均增加是0.12g。另外,在几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它不呈现相分离。
建筑材料实验:将22g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与按重量计10%的高碘酸钠混合并且静置24小时。在这段时间中使该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经受再液化。在搅拌下将该液化的糊状颜料制剂混悬于165.7g水中,将所得的悬浮液用于上述建筑材料着色试验。这生成具有均匀红色着色的块。
XXII.实例21(实例18、19和20的对比性实例)
建筑材料实验:作为对比,将制备来自实例18、19和20的凝胶状颜料制剂所使用的12g
Figure A20081009833200591
130粉末在搅拌下分散于175g水中并且生成的分散体用于上述建筑材料着色试验。再一次获得了具有均匀红色着色的块。与使用来自实例18、19和20的凝胶状颜料制剂进行着色的块没有明显差异。
XXIII.实例22
为进一步均化,将来自实例20的糊状橡胶样颜料制剂于85℃至90℃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短时间加热。冷却后,在几天之内再次形成了一种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
所制备的糊状、橡胶样的颜料制剂于根据描述的测试方法在干燥光滑的表面不呈现任何着色作用,因为该杆质量的平均增加是0.01g。另外,在几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它不呈现相分离。

Claims (29)

1.用于将石灰结合的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进行着色的颜料制剂,包括:
分散于一种液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以及
如果需要,另外的助剂和/或填充剂;
该颜料制剂
为糊状或凝胶状的稠度;并且
不趋向于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该液体是水或一种水混溶性的液体或至少两种水混溶性的液体的一种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该液体是一种水混溶性的液体或至少两种水混溶性液体的一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无机颜料是氧化铁、二氧化钛、氧化铬、氧化锌以及金红石混合相颜料类和碳黑(碳颜料类)或它们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有机颜料是偶氮、喹吖啶酮、酞菁以及二萘嵌苯颜料类以及靛蓝类或它们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颜料制剂具有按重量计至少15%的一个颜料含量,更特别的是按重量计至少2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颜料制剂的糊状或凝胶状稠度是通过添加至少一种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时提高稳固性的化合物的组合而产生。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增稠剂是有机增稠剂例如有机天然增稠剂、有机改性的天然物质、有机全合成的增稠剂、有机缔合性增稠剂或低分子质量的有机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7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增稠剂是无机增稠剂。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时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的组合,使用的总量为基于该颜料制剂按重量计从0.001%至10%,更特别的是按重量计从0.1%至5%。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颜料制剂,其特在于
所使用的增稠剂是藻类的提取物如琼脂、ι、к、λ形式的角叉菜聚糖、藻酸盐如藻酸钠或藻酸钙、微生物或植物的挤出物,如黄原胶和它的衍生物、胞外多糖、阿拉伯树胶、黄蓍胶、梧桐胶或茄替胶、水果或植物的种子的胚乳,如长角豆粉、carubine或塔拉粉、果实提取物如果胶,动物源的增稠剂类诸如蛋白衍生物以及来自牛、猪、鱼的明胶,以及还有酪蛋白酸盐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
与至少一种增稠剂组合的共同使用时增强稳固性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是,碳酸盐类、碳酸氢盐类、硫酸盐类、磷酸甘油类、硼酸盐类、氯化物类、硝酸盐类、磷酸盐类、醋酸盐类、一价、二价或三价金属盐类的氢氧化物、以及更特别的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尤其是钠、钾、镁、钙或锶的盐类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锶、硼酸钠、硼酸钾、硼酸钙、硼酸镁、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锶、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钙、磷酸钙、醋酸镁、醋酸钙或这些盐的混合物,基于该颜料制剂总重量,该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量处在按重量计从0.001%到3%的范围内并且更特别的是处在按重量计从0.1%到1.5%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增稠剂是部分或全部水解的聚乙烯醇类以及还有它们的衍生物或其它多羟基的化合物与硼化合物的组合,更特别的是与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或与元素周期表IV至VI过渡族的元素的盐类或络合物类的组合,更特别的是与钛、钒和铬的盐类或络合物类的组合,如钛(III)的盐类或钛(IV)-三乙醇胺,适当时将pH设定为中性或微碱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助剂是湿润剂和/或分散添加剂和/或乳化剂和/或防腐剂和/或消泡剂和/或保留剂和/或抗沉降剂和/或香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基于该颜料制剂,这些助剂所使用的总量按重量计从0.001%至10%,更特别的是按重量计从0.05%到5%。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颜料制剂在至少两个月,更特别的是至少六个月的一段时间内不趋向于相分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颜料制剂在干燥并且光滑的表面上,例如象金属、玻璃、陶瓷、纺织品或塑料类,仅具有一个微小的着色作用,更特别的是根本没有着色作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根据说明书中所披露的对于在干燥和光滑表面上的着色效果的测试方法,在干燥并且光滑的表面上着色效果的量平均不多于0.15g,更特别的是不多于0.07g。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一项或多项的颜料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颜料制剂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种填充剂,其中的量为基于该颜料制剂按重量计不多于40%,更特别的是按重量计不多于10%。
19.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一项或多项的一种颜料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在一种液体中的分散体,其需要时还含有另外的助剂和/或填充剂,并且
在分散操作之前、之中或之后,加入至少一种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时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的组合并且
将该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均化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并且
适当时,最后,加入另外的助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至少一种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时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的组合发生于室温或高于室温时。
21.根据权利要求19至20中一项或多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了有机或无机增稠剂。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有机增稠剂是部分或全部水解的聚乙烯醇类以及还有它们的衍生物或其它多羟基的化合物与硼化合物的组合,如与原硼酸、四硼酸、偏硼酸或它们的盐的组合,或与元素周期表IV至VI过渡族的元素的盐类或络合物类的组合,更特别的是与钛、钒和铬的盐类或络合物类的组合,如钛(III)的盐类或钛(IV)-三乙醇胺,适当时将pH设定为中性或微碱性。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一项或多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在一种液体中的该分散体是该颜料制备过程中的一个分散体。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一项或多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在一种液体中的该分散体是先前聚结颗粒的一种再分散体。
25.根据权利要求19至24中一项或多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一种或多种有机和/或无机颜料分散于一种液体之前、之中或之后,加入-适当时分批加入-至少一种有机或无机增稠剂和/或至少一种增稠剂与一种或多种共同使用时增强稳固性的化合物的组合是在一个搅拌器、混合器、配料机或溶解器中进行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9至25中一项或多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糊状或凝胶状颜料制剂的该均化是在一个搅拌器、混和器、配料机或辊磨机中进行,适当时在减压下进行。
27.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一项或多项的或根据权利要求19至26中一项或多项制备的颜料制剂对石灰结合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进行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颜料制剂与该石灰结合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进行混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颜料制剂加入该石灰结合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之前或之时和/或与该石灰结合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或塑料类及进行混合的操作过程中,该颜料制剂是已液化的,该液化作用通过下列步骤进行:
溶解在一种或多种液体中,和/或
通过加入一种酸或碱使pH变化和/或
化学反应,更特别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或酶促反应和/或
供给热量、机械能和/或超声。
29.根据权利要求27至28中一项或多项的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颜料制剂是基于所有混和物以按重量计从0.01%至15%,更特别的是按重量计从0.1%至10%的量,与该石灰结合和/或水泥结合的建筑材料、沥青、涂料、清漆、纸类或塑料类进行混和。
CNA2008100983322A 2007-05-23 2008-05-23 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Pending CN1013112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23912.4 2007-05-23
DE102007023912A DE102007023912A1 (de) 2007-05-23 2007-05-23 Pigmentzubereitungen von pastöser oder gelförmiger Konsistenz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1230A true CN101311230A (zh) 2008-11-26

Family

ID=39789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83322A Pending CN101311230A (zh) 2007-05-23 2008-05-23 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89538A1 (zh)
EP (1) EP1997787A3 (zh)
JP (1) JP2008291259A (zh)
CN (1) CN101311230A (zh)
AU (1) AU2008202225A1 (zh)
BR (1) BRPI0801310A2 (zh)
CA (1) CA2631177A1 (zh)
DE (1) DE102007023912A1 (zh)
MX (1) MX2008006526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267A (zh) * 2012-03-12 2013-09-18 崔骥 水泥结构着色剂及着色方法
CN103626460A (zh) * 2013-10-22 2014-03-12 江苏博思源防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高硼硼酸钙的耐高温保温材料
CN104419273A (zh) * 2013-09-04 2015-03-18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制备有色分散体的方法和由其制得的有色分散体
CN106758420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孙震寰 一种蓝印花布用防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7338A (zh) * 2017-05-17 2017-07-21 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钛白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2023A (zh) * 2017-08-23 2017-12-22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绘画颜料浆
CN111377669A (zh) * 2020-03-19 2020-07-07 深圳市纳路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无色差的墙面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40146A (zh) * 2019-09-20 2021-03-23 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 塑料专用型钛白粉有机表面包覆效果评价方法
CN114226023A (zh) * 2021-12-27 2022-03-25 四川供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蒙脱石散的粉磨系统
CN114437577A (zh) * 2021-12-22 2022-05-06 怀化弘正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一种制备二点五维绘画综合材料的方法
CN114702790A (zh) * 2022-03-15 2022-07-0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颜色均匀稳定可控的有色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31879A (zh) * 2022-08-15 2022-10-25 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色的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3913A1 (de) * 2007-05-23 2008-11-27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Pigmentzubereitungen von pastöser oder gelförmiger Konsistenz
US9296943B2 (en) 2012-05-22 2016-03-2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ubterranean treatment flui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treatment
US10767070B2 (en) 2012-06-06 2020-09-0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cess for preparing multi-color dispersions and multi-color dispersions made thereof
KR101184813B1 (ko) 2012-07-09 2012-09-20 송경숙 해초추출물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친환경 해초페인트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419272B (zh) 2013-09-04 2017-06-06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制备透明/半透明有色分散体的方法和由其制得的有色分散体
US9060501B2 (en) * 2013-10-01 2015-06-23 Edward Temple Fishing sinker
AU2016228968B2 (en) * 2015-03-12 2020-07-30 Hiway Stabilizers Australia Pty Ltd Additive dispersion for soil stabilisation
BR112017019778B1 (pt) 2015-03-31 2022-05-1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ção aglutinante, e, formulação de tinta
BE1026315B1 (nl) * 2018-11-12 2019-12-23 BOSS paints NV Bindpasta voor formuleren van poederstuc
KR102296880B1 (ko) * 2019-12-04 2021-09-02 주식회사 쓰임받는사람들 입체 그림물감
CN111170726B (zh) * 2020-01-22 2022-08-19 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m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均匀yag透明陶瓷素坯的方法
CN115418127A (zh) * 2022-10-21 2022-12-02 广州市美帮祈富文仪有限公司 一种高色度防干裂水粉绘画颜料制备方法及其颜料
CN116836578B (zh) * 2023-07-07 2023-12-15 天津大学 云母/氧化锌及海洋防腐防污涂层用复合材料、涂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35862A5 (de) * 1977-10-15 1983-04-29 Ciba Geigy Ag Verfahren zur granulierung von pigmenten.
DE2908202A1 (de) 1979-03-02 1980-10-30 Degus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wasserhaltigen russpraeparationen
DE3065890D1 (en) * 1979-10-03 1984-01-19 Ici Plc Aqueous dispersions of colouring materials and the derived print pastes
DE3619363A1 (de) 1986-06-09 1987-12-10 Brockhues Chem Werke Ag Verfahren zum einfaerben von beton
DE3918694C1 (zh) 1989-05-10 1990-10-2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De
DE4103531A1 (de) * 1991-02-06 1992-08-13 Bayer Ag Verfahren zum einfaerben von baustoffen
DE4119667A1 (de) 1991-06-14 1992-12-17 Bayer Ag Verfahren zum einfaerben von baustoffen
GB9117765D0 (en) * 1991-08-16 1991-10-02 Ciba Geigy Ag Method of improving storage stability
JP3032365B2 (ja) * 1991-11-08 2000-04-17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修正液
JP3133117B2 (ja) * 1991-11-12 2001-02-05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無機顔料スラリー組成物
DE4214195C2 (de) 1992-04-30 1995-06-08 Bayer Ag Verfahren zur Einfärbung von Asphalt
JPH07102191A (ja) * 1993-09-30 1995-04-18 Pentel Kk 水性顔料組成物
DE4336613C1 (de) 1993-10-27 1995-02-09 Bayer Ag Verfahren zur Einfärbung von Baustoffen
DE4336612C2 (de) * 1993-10-27 1995-09-07 Bayer Ag Mehrstufig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norganischen Pigmentgranulaten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Färbung von Kunststoffen und zur Herstellung von Pulverlacken
DE4343431C1 (de) * 1993-12-18 1995-05-04 Henkel Kgaa Kosmetische und/oder pharamzeutische Zubereitungen
JP2898890B2 (ja) * 1994-10-17 1999-06-02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顔料水分散組成物
MY132071A (en) * 1995-05-11 2007-09-28 Cure Corp C A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dispersing pigment in cement based compositions
DE19649756B4 (de) 1996-04-18 2005-05-25 Bayer Chemical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rikettier- und Preßgranulaten aus Rußpigmenten und deren Verwendung
DE19638042B4 (de) 1996-04-18 2005-09-08 Bayer Chemical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rikettier- und Preßgranulaten aus anorganischen Pigmenten
US5897698A (en) * 1996-10-18 1999-04-27 Huls America Inc. Non-settling , universal machine dispensable pearlescent pigment dispersions
DE19704943A1 (de) * 1997-02-10 1998-08-13 Bayer Ag Anorganische Pigmentgranulate zum Einfärben von Kunststoffen, Lacken und Baustoffen und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19708167A1 (de) * 1997-02-28 1998-09-03 Merck Patent Gmbh Pigmentpräparation
DE19731698A1 (de) 1997-07-23 1999-01-28 Brockhues Chem Werke Ag Verfahren zur Einfärbung von Baustoffen und Asphalt
FR2781148B1 (fr) * 1998-07-17 2000-08-18 Oreal Composition cosmetique comprenant des pigments et un agent antitranspirant, utilisation d'une telle composition
US6562120B2 (en) 1998-09-08 2003-05-13 Elementis Uk Limited Granular pigments
DE29910022U1 (de) 1999-06-09 1999-09-23 Remei Gmbh & Co Kg Farbstoff zur Schwarzfärbung von zementgebundenen Baustoffen
DE10066190B4 (de) 2000-01-21 2004-11-04 Brockhues Gmbh & Co. Kg Verwendung einer Kombination aus Erdalkali-Ionen bindenden Verbindungen und Mono- oder Polyhydroxyverbindungen zur Herstellung von Pigmentgranulaten
DE10002822C2 (de) 2000-01-24 2002-09-12 Brockhues Gmbh & Co Kg Färbemittel zur Schwarzfärbung von zementhaltigen Baustoffen und dessen Verwendung
DE10003248B4 (de) * 2000-01-26 2008-05-29 Brockhues Gmbh & Co. Kg Pigmentgranulat zur Einfärbung von unpolaren Medien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2001271007A (ja) * 2000-03-24 2001-10-02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 Mfg Co Ltd 微粒子金属酸化物顔料水分散液
US6696049B2 (en) * 2000-07-10 2004-02-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smetic compositions
US6596072B1 (en) 2001-11-27 2003-07-22 Hamburger Color Company Product and method for coloring concrete
US6758893B2 (en) 2002-06-20 2004-07-06 Elementis Pigments, Inc. Granular pigments useful to color concrete
US20040192811A1 (en) * 2003-03-28 2004-09-30 Roman Skuratowicz Corrugating adhesive comprising a starch, hemicellulose and polyvinyl alcohol complex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DE10319483A1 (de) * 2003-04-30 2004-11-18 Brockhues Gmbh & Co. Kg Schnell zerfallendes Pigmentkonzentrat
JP2005001999A (ja) * 2003-06-09 2005-01-06 Miyoshi Kasei Inc 紫外線防護用化粧料
CA2530734A1 (en) * 2003-06-24 2005-01-06 Semyon A. Shimanovich Pigment paste for concre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U2004314692B2 (en) * 2003-09-18 2010-05-20 Fmc Corporation A method for dispersing metal oxides
FR2873046B1 (fr) * 2004-07-13 2007-11-02 Coatex Soc Par Actions Simplif Procede de broyage de matieres minerales en presence d'epaississants, suspensions aqueuses obtenues et leurs utilisations
JP2006111699A (ja) * 2004-10-13 2006-04-27 Kansai Paint Co Ltd 電着塗料用顔料分散ペースト及び電着塗料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267A (zh) * 2012-03-12 2013-09-18 崔骥 水泥结构着色剂及着色方法
CN104419273A (zh) * 2013-09-04 2015-03-18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制备有色分散体的方法和由其制得的有色分散体
CN104419273B (zh) * 2013-09-04 2017-03-01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制备有色分散体的方法和由其制得的有色分散体
CN103626460A (zh) * 2013-10-22 2014-03-12 江苏博思源防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高硼硼酸钙的耐高温保温材料
CN103626460B (zh) * 2013-10-22 2015-08-19 江苏博思源防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高硼硼酸钙的耐高温保温材料
CN106758420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孙震寰 一种蓝印花布用防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7338A (zh) * 2017-05-17 2017-07-21 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钛白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2023A (zh) * 2017-08-23 2017-12-22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绘画颜料浆
CN112540146A (zh) * 2019-09-20 2021-03-23 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 塑料专用型钛白粉有机表面包覆效果评价方法
CN111377669A (zh) * 2020-03-19 2020-07-07 深圳市纳路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无色差的墙面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77669B (zh) * 2020-03-19 2022-11-04 深圳市纳路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无色差的墙面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7577A (zh) * 2021-12-22 2022-05-06 怀化弘正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一种制备二点五维绘画综合材料的方法
CN114226023A (zh) * 2021-12-27 2022-03-25 四川供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蒙脱石散的粉磨系统
CN114702790A (zh) * 2022-03-15 2022-07-0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颜色均匀稳定可控的有色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02790B (zh) * 2022-03-15 2024-03-1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颜色均匀稳定可控的有色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31879A (zh) * 2022-08-15 2022-10-25 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色的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8006526A (es) 2009-03-04
DE102007023912A1 (de) 2008-11-27
BRPI0801310A2 (pt) 2009-01-13
CA2631177A1 (en) 2008-11-23
JP2008291259A (ja) 2008-12-04
EP1997787A2 (de) 2008-12-03
US20080289538A1 (en) 2008-11-27
EP1997787A3 (de) 2009-02-18
AU2008202225A1 (en) 200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1230A (zh) 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CN101311231A (zh) 糊状或凝胶状稠度的颜料制剂
CN1984950B (zh) 基于聚乙二醇的流化的聚合物悬浮体在功能体系中的用途
US4204876A (en) Cement color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01313019B (zh) 聚酰胺多孔性球状颗粒
AU2004234531C1 (en) Quickly disintegrating pigment concentrate
CN101679784A (zh) 包括纤维素醚/网状结构聚合物流体凝胶增稠剂的改进的涂料配方
JPH09176493A (ja) 安定な水性ワックス分散物
US5308546A (en) Phosphorescent toy gel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07438587A (zh) 液体着色悬浮液和着色水泥组合物
CN1052996C (zh) 刷墙粉
JP4728430B2 (ja) 粉体化粧料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平板状硫酸カルシウム2水塩の製造方法
CN106916492A (zh) 一种新型装饰性粉状岩片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5546B (zh) 黑色凹凸棒橡皮泥及其生产方法
GB2065692A (en) Cement colouring composition
JPH06271458A (ja) 入浴剤用顔料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25849C (zh) 魔芋精粉或其化学改性产物的种衣成膜剂及其配制方法
GB2065157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Cement Colouring Composition
JPH03207797A (ja) シリコーン樹脂を含有するゼオライト懸濁液
CN101875540B (zh) 红色凹凸棒橡皮泥及其生产方法
JPS62100562A (ja) 壁材組成物及びその製法
TW201817413A (zh) 液狀皮膚外用組成物
CN108864520A (zh) 一种强力磁性胶粉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5547B (zh) 蓝色凹凸棒橡皮泥及其生产方法
JPH0769863A (ja) 液体白濁入浴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