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8253B - 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8253B
CN101308253B CN 200810099481 CN200810099481A CN101308253B CN 101308253 B CN101308253 B CN 101308253B CN 200810099481 CN200810099481 CN 200810099481 CN 200810099481 A CN200810099481 A CN 200810099481A CN 101308253 B CN101308253 B CN 101308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oreflector
light beam
image
light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994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8253A (zh
Inventor
宫武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08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8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8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8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x 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在目前的状况下,用多个图像载体进行彩色图像合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大多采用塑料材料形成扫描光学系的光学元件。但是,出于成型条件、温度条件等因素,很多产品不符合形状规格。包括将光学元件装配到框架上时发生的偏差等误差引起的扫描线倾斜、弯曲等,造成色彩偏离,使图像质量明显下降。对于扫描线倾斜的发生,可以利用以折回反射镜的镜端为轴的摆动来来补偿,而该补偿的倾斜程度随反射光束的偏角大小而不同。本发明用该折回反射镜反射具有最大明度的色彩图像的光束,用以使得补偿不足不致过分显著。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以及激光传真机等的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与激光打印机等相关的光扫描装置通常具有以下结构,即,从光源发射的光束经光偏转器偏转一个角度后,由fθ透镜等扫描成像光学系向扫描面集光,并在扫描面上形成光点,由该光点在扫描面上进行光扫描。扫描面实际上是具有光导电性的感光体等感光媒体的感光面。随着光偏转器转动而产生移动的光点移动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垂直于光束移动而通过的面称为副扫描方向。这些术语原本为定义在扫描面上,出于方便,本发明在光偏转器至扫描面之间的位置也引用这些术语。
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为例,通过以下过程形成彩色图像。即,将四个感光体沿输纸方向排列,用一台偏转装置,偏转多束从光源装置发射并分别与各个感光体相对应的光束,进行扫描,通过多个与各个感光体对应的扫描成像光学系同时对感光体曝光,形成潜像,这些潜像由使用黄色、洋红、青色、黑色等各色显影剂的显影器形成可视像,而后这些可视像依次重叠转印并定影到同一张纪录纸上,形成彩色图像。这样,用两组以上光扫描和感光体的组合来获得比如黑白两色图像或三色以上的彩色图像等的多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被称之为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
有关如上所述的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的先有技术,有以下多个感光体共同使用一个光偏转器的方式的装置。
(1)从偏转器的两侧入射光束并将光束分开进行扫描的对抗式扫描方式。
(2)将略呈平行并沿着副扫描方向分开的多束光束入射到偏转器中,并且,在副扫描方向排列设置多个与多束光束相对应的扫描光学元件来进行扫描。
(3)从偏转器的一端入射光束,用三片透镜构成扫描光学系统L1、L2、L3中的L1和L2作为透射走向不同扫描面的多束光束,并将L3设置于每个扫描面上。
如上所述,多个扫描面共用光学偏转器减少了光学偏向器的数量,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并使得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成为可能。
然而,近年来,许多扫描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使用塑料材料。塑料虽然适于大批量生产,但出于成型时模具内部的温度分布、以及从模具中取出后的冷却过程存在偏差,不少成品难以达到形状要求。在扫描光学系统中,主扫描方向的光学元件较多具有长方形形状,而副扫描方向的光学元件有时会呈弯曲,根据保持方法不同,会发生扫描线倾斜、扫描线弯曲等副扫描方向的扫描位置偏离。此外,光学元件在框架上的装配误差也会造成在扫描面上发生副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离,在很多情况下其造成的影响会大到无法忽略的程度。
进而,在具有多台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各台扫描装置之间扫描曲线的弯曲等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偏离程度不同,造成发生色彩偏移,使图像质量明显下降。
对此以下加以说明。在串联式彩色复印机中,沿着转印带输送面排列设置与青色(C)、洋红色(M)、黄色(Y)、黑色(K)各自相对应的四个感光鼓,扫描装置用对应于各个感光鼓设置的光束进行扫描,在感光鼓的外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与此同时,用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对静电潜像显影,而后按顺序转印到由转印带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彩色图像。这样,如果各种颜色分别在副扫描方向发生扫描位置偏离,会导致色彩偏移,降低图像质量。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专利文献JP特开2001-13371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多个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相对感光体对各个扫描装置的整体结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各个感光体中的扫描线一致。但是,用于调整的机构十分复杂,而且需要花费调整时间,造成成本上升。
另外,本发明人在专利文献JP特开平10-268217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补偿扫描线弯曲的方法,即,当透镜中心附近遇到凸起物时,改变凸起程度用以补偿扫描线弯曲。但是,利用透镜形状,比如由一片透镜形成的中心部分较厚的扫描透镜、或主扫描方向较短的透镜等进行补偿,是比较困难的。
还有其他的公知方法,比如专利文件JP特开2001-228427号公报提出的,沿副扫描方向朝扫描面弯曲反射镜,用以补偿扫描线的方式。然而,弯曲镜面会使主扫描方向持有能量,劣化像面弯曲,造成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而且,弯曲调整量越大这种情况会显得越明显。
关于扫描线倾斜的调整,可以通过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轴,使该轴向中心偏移,来调整反射镜的方式。但利用这种方式,会因光路长的变化造成像面弯曲劣化,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以上所述的难以获得高质量图像,是指分辨率下降。像面弯曲劣化会使光束点直径变粗,从而导致分辨率降低。
因此,扫描透镜弯曲等引起的扫描线弯曲,以及如何组配光学元件等,使扫描线倾斜得到良好补偿,从而获得高质量彩色图像的扫描装置和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这些问题成为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需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方案。即为,
(1)一种光扫描装置,通过成像光学系以及用于折回反射光路并引导光束至扫描面的折回反射镜,将多束与扫描面相对应并经光偏转器偏转后的光束分别集光于相应的扫描面上,形成彩色图像,其特征为,在走向扫描面的至少两束以上的光束的光偏转器与扫描面之间,设置具有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该折回反射镜以既不平行于主扫描方向也不平行于光束走向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并在多个具有该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中,以光束偏角最小的折回反射镜作为用于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
(2)根据(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用于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是在多个具有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之中,外侧端光束在折回反射镜面上的反射位置相对于所述轴距离最大的折回反射镜。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具有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具有弯曲结构,被弯曲成具有主扫描方向的曲率,其中,用于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是在多个具有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之中,形成图像的光束在折回反射面上沿主扫描方向的扫描线长度为最短的折回反射镜。
(4)一种光扫描装置,通过成像光学系以及用于折回反射光路并引导光束至扫描面的折回反射镜,将多束与扫描面相对应并经光偏转器偏转后的光束分别集光于相应的扫描面上,形成彩色图像,其特征为,在走向扫描面的至少两束以上的光束的光偏转器与所述扫描面之间,设置具有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该折回反射镜被弯曲为具有主扫描方向的曲率,并在多个具有该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之中,以光束偏角最小的折回反射镜作为用于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的光束的折回反射镜。
(5)根据(4)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反射偏转所述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是在多个具有弯屈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之中,形成图像的光束在折回反射镜面上沿主扫描方向的扫描线长度为最短的折回反射镜。
(6)根据(4)或(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具有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具有可以既不平行主扫描方向也不平行光束走向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的转动结构,其中,用于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是外侧端光束在折回反射镜上的反射位置相对于所述轴距离最大的折回反射镜。
(7)一种光扫描装置,通过成像光学系以及用于折回反射光路并引导光束至扫描面的折回反射镜,将多束与扫描面相对应并经光偏转器偏转后的光束分别集光于相应的扫描面上,形成彩色图像,其特征为,在走向所述扫描面的至少两束以上的光束的光偏转器与扫描面之间,设置具有转动结构的所述折回反射镜,该折回反射镜以既不平行于主扫描方向也不平行于光束走向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并在多个具有该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之中,将外侧端光束在折回反射镜面上的反射位置相对于该轴的距离最远的折回反射镜,作为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
(8)根据(7)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具有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具有弯曲结构,弯屈成具有主扫描方向的曲率,并且,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是在多个具有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之中,形成图像的光束在折回反射镜面上沿主扫描方向扫描线长度为最短的的折回反射镜。
(9)一种光扫描装置,通过成像光学系以及用于折回反射光路并引导光束至扫描面的折回反射镜,将多束与扫描面相对应并经光偏转器偏转后的光束分别集光于相应的扫描面上,形成彩色图像,其特征为,在走向扫描面的至少两束以上的光束的光偏转器与扫描面之间,设置具有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弯屈成具有主扫描方向的曲率,并在多个具有该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之中,形成图像的光束在折回反射镜面上沿主扫描方向扫描线长度为最短的折回反射镜为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
(10)根据(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包含黄色、洋红色、青色三种颜色,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为黄色图像用光束。
(11)根据(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成像光学系由一片扫描透镜构成。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实行电子照片处理形成图像,其特征为,具备权利要求1至11之中任意一项所述光扫描装置,用以作为实行电子照片处理中的曝光处理的装置。
(13)根据(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扫描面至少具有三个以上感光体,用以形成彩色图像。
本发明的效果为,在实行了用于减低色彩偏移的扫描线倾斜调整的情况下,可以减轻因像面弯曲的变动以及光束点直径劣化所引起的彩色图像分辨率下降,提供达到高质量图像的光扫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光扫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用以说明折回反射镜偏转角度不同所带来的调整程度差别的示意图。
图4是用以说明采用四个感光体时的光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用以说明折回反射镜的弯曲和扫描面像面弯曲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用以说明折回反射镜弯曲时的弯曲量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一例采用本发明涉及的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关于本发明光扫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图中分别显示了,标号1为光源,2为耦合镜,3为圆柱面镜,4为多面反射镜,4a为多面反射镜的反射面,5为成像光学系,6为扫描光学系,7为感光体,7a为扫描面。
该图在同一平面上显示了从光源至扫描面的光路。光源1以半导体激光发射发散性光束L,经耦合镜2变换成适用于此后的光学系的光束形态。经耦合镜2变换的光束形态可以是平行光束,也可以是弱发散性光束或弱收束性的光束。
来自耦合镜2的光束L经圆柱面镜3在该图纸面方向上集光,入射到光偏转器的多面反射镜4的偏转反射面4a上。
经偏转反射面4a反射的光束L’随着多面反射镜4的等速转动作等角速度偏转,透过成像光学系5在扫描面7a上集光。这样,偏转光束L’在扫描面7a上形成光点,在扫描面7a上进行光扫描。如上所述,该方向的扫描被称为主扫描。而在扫描面7a上垂直于该主扫描方向的被称为副扫描。实际上,通过未图示于该图上的折回反射镜等,光的走向发生变化,因此,在光的走向上,“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之间为相对关系。
扫描透镜采用塑料材料时,由于成型时模具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或脱膜后冷却条件不一致,造成许多成品形状不符合规格。具体为,扫描透镜向副扫描方向弯曲,由于母线弯曲,使得入射到扫描透镜的光束看上去似乎变成为向副扫描方向变位后入射的状态,在扫描面7a上发生扫描线倾斜或弯曲。其他还有光学元件的组装偏差等也会使扫描线发生倾斜或弯曲。
实施例1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图中各个标记分别为,A1、A2表示与折回反射镜相对应的光路长度变位量,M为折回反射镜,Δθ为折回反射镜的变位量(以下称为偏心量),P为转动支点,Z为光轴。
本发明将折回反射镜M的一端形成为可动,用以解决上述课题。
本图说明了当光束L’入射到离开动转动支点P距离不同的位置上时,从该光束L’的入射位置到扫描面为止的光程伴随该折回反射镜的偏心量Δθ而变化的状态。该图(a)显示了距离支点P近的场合,该图(b)显示了距离支点P远的场合。支点P表示在轴的平面图上设置于折回反射镜的一端点,如下述说明,该轴并不一定与图的纸面垂直。
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即,在光扫描装置中设有具备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M,该折回反射镜M在至少两个以上走向扫描面的光束的光偏转器与扫描面之间,以既不平行于主扫描方向也不平行于光束走向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以平行于折回反射镜M的反射面的轴作为支点P,如图所示地摆动该折回反射镜M,通过摆动扫描面7a上的扫描线的倾斜程度发生变化。形成彩色图像时,在作为扫描面的各个感光体上,如果扫描线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倾斜,则各种颜色在重合时会发生色彩偏离,造成图像质量明显下降。反过来说,可以利用上述折回反射镜M,调整与各种颜色相对应的扫描面上的扫描线,减少色彩偏离。
此外,除了转动轴与折回反射镜M平行的结构以外,还可作适当变化,比如,根据框架结构不同可将轴设置为朝着垂直方向或其他方向,使得容易从框架的侧面或上面进行调整。
采用上述扫描线倾斜的调整结构有可能降低色彩偏离。但是,如果进行上述扫描线倾斜调整,走向扫描面7a的光束L’的光程会发生变化,即本图中由A1和A2引起的光程差。光程变化会引起像面弯曲发生变化,进而造成扫描面上光束点直径变粗的现象。其结果为图像分辨率降低,形成不同于色彩偏离所造成的图像质量下降。
对此,在多个以既不平行于上述主扫描方向也不平行光束走向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的折回反射镜中,本发明将光束偏转角度为最小的折回反射镜,作为反射偏转与形成最大明度图像的扫描面相对应的光束的折回反射镜。以下,将上述与形成最大明度图像的扫描面相对应的光束称为最大明度图像用的光束。
图3是说明按照折回反射镜的偏转角度不同引起调整程度差别的示意图。为了减少上述像面弯曲变化,需要减少调整折回反射镜M的偏心量并减小光程变化。光程变化小不但像面弯曲变化会减少而且光点直径变化也会减小。要减小调整折回反射镜的偏心量,需要增大折回反射镜的光束偏转角度(以下简单称之为偏角)并使其成为钝角。如图所示,当图3(b)所示的具有大偏角θ1的折回反射镜与图3(a)所示的具有小偏角θ2的折回反射镜在扫描面上给出相同程度的扫描位置变化B时,折回反射镜的偏心量C1以大偏角θ1的一方为较小,即调整感度高。此时可发现具有小偏角θ2的折回反射镜的光程相对长了图3(a)中以虚线所示的部分。也就是说,小偏角折回反射镜中的光程变化大,换而言之即像面弯曲变化大,而且光点直径劣化。
以上本图所示的是抽取了距离用于调整的折回反射镜的偏心的轴较远处的光束。以主扫描截面图进行观察时,即成为在图2中的A1或A2位置上的示意图。另外,本图中显示了三个副扫描方向。这是因为在该图面上垂直于光束走向的方向成为副扫描方向。
图4是采用上述折回反射镜并使用四个感光体时的光路示意图。该图中标号7表示具有扫描面的感光体。如图所示,在走向四个不同的扫描面7a的光束的光路中,要将与各个光束相对应的用于调整的折回反射镜使用相同偏角是困难而且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存在有配备了高调整感度折回反射镜的光束和配备了低调整感度折回反射镜的光束。这是因为必然存在像面弯曲变化大的色彩图像和像面弯曲变化小的色彩图像,即必然存在光束点劣化大的色彩图像和光束点劣化小的色彩图像。对此,本发明将光束偏角最小即调整感度最低的调整用折回反射镜作为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的光束的折回反射镜。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使得用于色彩图像的光束中分辨率劣化最大的色彩图像成为最不受瞩目的色彩,即明度最大的色彩,例如在青色、洋红色、黄色、以及黑色这四种色彩中为黄色。明度低的色彩如果发生分辨率下降,会造成图像质量的明显降低,而明度高的色彩则相对较少影响分辨率。这样,本发明可将分辨率的劣化控制到最小程度,获得色彩偏离和分辨率的双方都得到改善,具有良好图像质量的光扫描装置。
实施例2
为了方便,以下将最大明度图像用的光束称为Y光束。对于反射偏转Y光束的折回反射镜,希望其为距离转动支点P和Y光束的反射点最远的折回反射镜。
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光学系统的框架构造复杂,折回反射镜大多难以制成同样长度。并且因转动轴的位置被设于折回反射镜的端部,因此从转动轴到光束入射位置即光束反射点之间的距离随折回反射镜而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在四个的走向不同扫描面的光束光路中,要使得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进行摆动的各个折回反射镜的转动支点P与光轴之间的距离成为一致,会使容纳光扫描装置的框架在设计上受到很大约制。为此,可认为转动支点P的位置随折回反射镜不同而各有所异。
在折回反射镜上,以光轴为中心并沿主扫描方向位于折回反射镜转动支点P的相反方即图像端的光束,出于方便称其为外端侧光束。在如图2所示在调整用的偏心量Δθ相同的情况下,该外端侧光束到其反射位置的距离较长时,其的光程变化要比距离较短时的光程变化来得大,即图2中的A2>A1。对于光程变化大时的课题上述已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还有为了进行说明将光束图示为如同发生透射,但实际上是由折回反射镜进行反射。
即,如同实施例1,在调整用的折回反射镜的调整感度低,而且离外端侧光束的反射位置距离长的情况下,像面弯曲变化会更大,分辨率劣化也会由此更严重。
对此,本发明将反射偏转Y光束的折回反射镜作为离开所述外端侧光束反射位置最远的折回反射镜。这样,本发明可将分辨率的劣化控制到最小程度,获得色彩偏离和分辨率的双方都得以改善,具有良好图像质量的光扫描装置。
实施例3
以上说明了关于补偿扫描线倾斜,以下,针对补偿扫描线弯曲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当扫描透镜采用塑料材料时,成型时模具内部的温度分布差异或者脱膜冷却时的条件不同,造成不少产品形状不符合要求。具体为,扫描透镜向副扫描方向弯曲,由于母线弯曲,使得入射到扫描透镜上的光束看上去呈向副扫描方向变位后入射的状态,并在扫描面7a上发生扫描线弯曲。其他还有光学元件的组装偏差等也会使扫描线发生弯曲。
对此,本发明形成以下弯曲结构。即,在至少两个以上走向扫描面的光束的光偏转器与扫描面之间,折回反射镜具有弯曲结构,其背弯曲成具有沿主扫描方向的曲率。由于折回反射镜具有沿主扫描方向的曲率,这样可使得扫描线发生弯曲。反过来说,即可将发生了弯曲的扫描线补偿成近似直线状态。
上述扫描线弯曲的调整结构可减少色彩偏离。但是,弯曲折回反射镜用于调整扫描线弯曲,会使得折回反射镜带有凸出或凹进得屈折应力,尤其会使主扫描方向的像面弯曲发生变化。如实施例1中所述,像面弯曲变化大会造成光束点直径劣化并降低分辨率。
针对上述问题,以下参考图5和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
图5是说明折回反射镜偏角差异造成产生弯曲变位量差异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折回反射镜的弯曲与扫描面的像面弯曲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为了减少像面弯曲,需要减小折回反射镜的弯曲量以及折回反射镜所具有的凸出或凹进的曲折应力。如果折回反射镜的曲折应力小,便有可能减小像面弯曲变化以及光束点直径的变化。要减小折回反射镜的弯曲量,必须增大折回反射镜的光束偏角使之成为钝角。如图5所示,当对于图5(b)所示的具有大偏角θ3的折回反射镜和图5(a)所示的具有小偏角θ4的折回反射镜给予相同的弯曲量F时,扫描面上的发生的扫描线弯曲变化量分别为E和E’,其中以大偏角θ3一方的折回反射镜的弯曲变化量E’为大。即偏角为钝角一方的折回反射镜调整感度相对较高,而偏角为锐角一方的调整感度相对较低。
上述图5中用于说明的两片折回反射镜实际上是一片折回反射镜在其被弯曲前后的状态。该折回反射镜和扫描面7a分别与图6中的G和H位置相对应。
上述折回反射镜例如在四个走向不同扫描面的光束光路中,要使折回反射镜对于各束光束的偏角相同是困难而且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存在有配置了高调整感度折回反射镜的光束和配置了低调整感度折回反射镜的光束。这是因为必然存在像面弯曲变化大的色彩图像和像面弯曲变化小的色彩图像,即必然存在光束点劣化大的色彩图像和光束点劣化小的色彩图像。对此,本发明将光束偏角最小即调整感度最低的调整用折回反射镜作为反射偏转Y光束的折回反射镜。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使得彩色图像中分辨率劣化最大的色彩图像成为最不受瞩目的色彩,即明度最大的色彩,比如在青色、洋红色、黄色、以及黑色这四种色彩中为黄色的劣化最不显著。对于明度低的色彩如果发生分辨率下降,会造成图像质量的明显降低,而明度高的色彩则相对较少影响分辨率。这样,本发明可将分辨率的劣化控制到最小程度,获得色彩偏离和分辨率的双方都得到改善,具有良好图像质量的光扫描装置。
实施例4
图7是用以说明折回反射镜弯曲时的弯曲量的示意图。
本发明将上述折回反射镜中,用于反射在所述折回反射镜上沿主扫描方向扫描线长度为最短的光束的折回反射镜,作为反射偏转Y光束的折回反射镜。
以下所使用的弯曲量是指,相对于连接折回反射镜两端的直线,折回反射镜中心部沿光轴方向即朝扫描面中心方向的变位量。另外,深度是指,相对于连接扫描线两端的直线,折回反射镜中心部沿光轴方向的变位量。
用于调整的折回反射镜在弯曲量相同而扫描线长度不同时,因该图中所示深度不同,即图中D<D’,扫描线弯曲的补偿量会发生变化。具体为,折回反射镜扫描面上的扫描线长度较短时,扫描线弯曲补偿感度变低。此时,为了获得相同补偿量,有必要增大弯曲量。而增大弯曲量则会造成折回反射镜在主扫描方向的凸出或凹进的曲折应力增加,引起光束点直径大幅度劣化,并降低分辨率。
对此,本发明将所述折回反射镜中,用于反射在所述折回反射镜上沿主扫描方向扫描线长度为最短的光束的折回反射镜,作为用于反射偏转Y光束,即用于反射最大明度图像用的光束的折回反射镜,将彩色图像中最大分辨率劣化分派给明度最大的色彩,比如在青色、洋红色、黄色、以及黑色这四种色彩中为黄色。对于明度低的色彩如果发生分辨率下降,会造成图像质量的明显降低,而明度高的色彩则相对较少影响分辨率。这样,本发明通过补偿扫描线弯曲,实现色彩偏离减少,而且减少了像面弯曲变化以及光束点直径劣化引起的彩色图像分辨率下降,提供具有良好图像质量的光扫描装置。
以上分别说明了对扫描线倾斜和扫描线弯曲的补偿。使用不同的折回反射镜分别对扫描线倾斜和扫描线弯曲进行补偿,也能够满足上述说明,并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即,在用于扫描线弯曲补偿的折回反射镜之间和用于扫描线倾斜补偿的折回反射镜之间上述关系各自成立,由此获得良好图像质量。
也可以用同一折回反射镜调整扫描线倾斜和扫描线弯曲。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上述关系当然也能够成立而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
也就是说,在折回反射镜的一端设置转动结构并不与弯曲折回反射镜相矛盾。另外,将最小偏角的折回反射镜、和距离外侧端光束的反射位置为最大的折回反射镜、以及折回反射镜面上主扫描方向扫描线长度为最短的折回反射镜都分派给用于最大明度图像的光束,也并不一定会发生矛盾。因此,存在各种各样的组合。
此外,扫描透镜如果由两片透镜构成,则具有本申请人建议的补偿方案,即,将突起物碰触到扫描透镜中心附近,改变该突出量用以补偿扫描线弯曲。而对于由一片形成的扫描透镜,用透镜形状进行补偿则比较困难。对于使用这种由一片透镜形成扫描透镜的光扫描装置,不必改变透镜形状,而按照本发明由折回反射镜补偿扫描线弯曲,十分有效。
实施例5
图8是一例采用本发明涉及的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扫描装置应用到串列式彩色激光打印机中的例子。该图中,装置内部下方设置了运送带17,用于输送来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供纸盒13中未图示的转印纸。在该转印带17上方从转印纸输送方向上游起按顺序设置黄色Y用的感光体7Y、洋红色M用的感光体7M、青色C用的感光体7C、黑色K用的感光体7K,各个感光体设置间隔相等。这些感光体7Y、7M、7C、7K形成为同一直径,其周围按照电子照相处理过程顺次配设了用于实行各种处理的处理部件。以下在各种标号后适当加上Y、M、C、K用以区别。以感光体7Y为例,顺次配设带电充电器8Y、光扫描光学系6Y、显影装置10Y、转印充电器11Y、清洁装置12Y等。其他感光体7M、7C、7K周围与此相同。即本实施例中将每个感光体7Y、7M、7C、7K表面作为各种颜色的扫描面7a,针对各个感光体,以一对一的对应方式设置四个光扫描光学系6Y、6M、6C、6K。此外在输送带17周围,在比感光体7Y更上游的位置上设置定位辊16以及带带电充电器20,沿输送带17转动方向在比感光体7K更下游位置上顺次设置带分离充电器21、除电充电器8、清洁装置12等。另外沿转印纸输送方向在比带分离充电器21更下游上设置定影装置24,并经排纸辊25连接通向排纸口。
在上述简要叙述的结构中,比如,真彩色模式时,根据Y、M、C、K各种色彩图像信号由各个光扫描装置6Y、6M、6C、6K分别对感光体7Y、7M、7C、7K进行扫描,在各个感光体表面形成与各色信号对应的静电潜像。这些静电潜像经各自对应的显影装置,由彩色调色剂显影成为调色剂像,并静电吸附于输送带17上,然后按顺序重合转印到转印纸上,在转印纸上形成彩色图像。该彩色图像经定影装置24定影之后由排纸辊25排出到排纸盒26中。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扫描装置作为光扫描光学系6Y、6M、6C、6K,可有效的补偿扫描线弯曲、扫描线倾斜以及像面弯曲劣化、不发生色彩偏离、确保高质量图像的再现性。

Claims (9)

1.一种光扫描装置,通过成像光学系以及用于折回反射光路并引导光束至扫描面的折回反射镜,将多束与扫描面相对应并经光偏转器偏转后的光束分别集光于相应的扫描面上,形成彩色图像,其特征为,在走向所述扫描面的至少两束以上的光束的所述光偏转器与所述扫描面之间,设置具有弯曲结构的所述折回反射镜,弯屈成具有主扫描方向的曲率,在多个具有该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之中,形成图像的光束在所述折回反射镜面上沿主扫描方向扫描线长度为最短的折回反射镜为反射偏转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具有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具有转动结构,该折回反射镜以既不平行于主扫描方向也不平行于光束走向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其中,用于反射偏转所述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是在多个具有该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中,光束偏角最小的折回反射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用于反射偏转所述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是在多个具有所述转动结构的所述折回反射镜之中,外侧端光束在所述折回反射镜面上的反射位置相对于所述轴距离最大的折回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用于反射偏转所述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的折回反射镜,是在多个具有所述弯曲结构的所述折回反射镜之中,光束偏角最小的折回反射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具有弯曲结构的折回反射镜具有转动结构,该折回反射镜以既不平行于主扫描方向也不平行于光束走向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其中,用于反射偏转所述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 的折回反射镜,是在多个具有该转动结构的折回反射镜中,外侧端光束在所述折回反射镜面上的反射位置相对于所述轴距离最大的折回反射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包含黄色、洋红色、青色三种颜色,所述最大明度图像用光束为黄色图像用光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成像光学系由一片扫描透镜构成。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实行电子照片处理形成图像,其特征为,具备权利要求1至7之中任意一项所述光扫描装置,用以作为实行电子照片处理中的曝光处理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扫描面至少具有三个以上感光体,用以形成彩色图像。 
CN 200810099481 2007-05-18 2008-05-16 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308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3130 2007-05-18
JP2007133130A JP4851389B2 (ja) 2007-05-18 2007-05-18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8253A CN101308253A (zh) 2008-11-19
CN101308253B true CN101308253B (zh) 2013-02-20

Family

ID=4012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99481 Active CN101308253B (zh) 2007-05-18 2008-05-16 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51389B2 (zh)
CN (1) CN101308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913911D0 (en) 2009-08-10 2009-09-16 Optos Pl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aser scanning systems
JP5903894B2 (ja) * 2012-01-06 2016-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45348B2 (ja) * 2014-02-26 2017-12-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303179A (zh) * 2017-12-29 2018-07-20 三明学院 一种大视场扫描系统
US11313807B2 (en) * 2018-08-30 2022-04-26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Image inspe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2191B2 (ja) * 2002-03-20 2008-10-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光走査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折返しミラ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440700B2 (ja) * 2004-04-26 2010-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方法・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76047B2 (ja) * 2004-06-30 2010-06-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749A (ja) * 2006-04-10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光走査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228427A 2001.08.24
JP特开2006-259749A 2006.09.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8253A (zh) 2008-11-19
JP2008287092A (ja) 2008-11-27
JP4851389B2 (ja)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3856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decreasing amount of change in relative scanning position
US9019333B2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tilizing a rotational polygon mirror
JP2008281945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65582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7169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08253B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301205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980824B2 (ja)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97894B2 (en)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85792B2 (en) Image inform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JP2005092148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0863A (ja) 光走査装置・光書込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52347A (ja) 光走査装置、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26794A (ja) 光走査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0817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1268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68864B2 (ja)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7012723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273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調整方法
JP4302416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65572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14874B (zh) 光扫描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JP2005010358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型画像形成装置
US6246425B1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12018337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