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1919A - 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1919A
CN101301919A CNA2008100948348A CN200810094834A CN101301919A CN 101301919 A CN101301919 A CN 101301919A CN A2008100948348 A CNA2008100948348 A CN A2008100948348A CN 200810094834 A CN200810094834 A CN 200810094834A CN 101301919 A CN101301919 A CN 101301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rod
nut
mentioned
bridg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48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1919B (zh
Inventor
折本俊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01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1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1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1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配置在顶桥周围的部件的形状自由度、配置自由度等设计自由度以及生产自由度的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的紧固连结构造。利用螺帽(36)将方向操作杆(34)安装到顶桥(32)上,并且该螺帽(36)包括圆筒部(36a)和一体地设置在该圆筒部(36a)的端部上的盖部(36c),在圆筒部(36a)的内周面上形成阴螺纹(36b),其与形成于方向操作杆(34)的端部的阳螺纹(34b)螺纹结合,在盖部(36c)上一体地具有螺母部(36e)。

Description

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方向操作杆连结构造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支撑机动两轮车前轮的前叉上有下述结构:经由方向操作杆自由操作方向地安装在车体框架前端所设置的头管上,并且方向操作杆的上端紧固连结在顶桥上,顶桥连结前叉的左右。
作为这种已有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公知的有将方向操作杆的上端通过螺母紧固连结到顶桥上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99675号公报
下面说明专利文献1的图3和图4。
方向操作杆10经由轴承(包括外圈16、圆柱辊子14、内圈17)自由转动地支撑在头管11上。
杆螺母21拧入方向操作杆10的上部从而与内圈17抵靠,嵌合上托架12以与该杆螺母21抵靠,而且,在比上托架12向上方突出的方向操作杆10的上端部中嵌入垫圈31,并且拧入上螺母30,在上托架12上紧固连结方向操作杆10。
在上托架12的上表面上设有左右一对把手支架22、22,在这些把手支架22、22上分别用两根螺栓26安装把手支架24,从而安装未图示的杆把手。
为了在上托架12上穿过方向操作杆10而设置的插入孔由于设置在左右把手支架22、22之间,所以在上托架12上安装了杆把手之后,即使将方向操作杆10的上端部插入到上托架12的插入孔中,也很难用工具将上螺母30拧入到方向操作杆10的上端部中。即,在将方向操作杆10利用上螺母30安装到上托架12上之后,杆把手就安装到了上托架12上。这样,在组装规程上受到限制。
另外,如果在将杆把手安装到上托架12上之后而安装方向操作杆10的话,则需要改变把手支架22、22的位置或者改变杆把手的形状,以能够用工具将上螺母30拧入到方向操作杆10上。
如上所述,配置在上托架12周围的部件的形状自由度、配置自由度等设计自由度小,而且组装的顺序即生产的自由度也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配置在顶桥周围的部件的形状自由度、配置自由度等的设计自由度以及生产的自由度的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的紧固连结构造。
方案1是一种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在头管上自由旋转地轴支撑着方向操作杆,在该方向操作杆的上端安装着构成前叉的顶桥,在该顶桥上安装有杆把手,其特征在于,方向操作杆利用螺帽安装在顶桥上,该螺帽包括圆筒部和一体地设置在该圆筒部的端部上的盖部,在圆筒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该阴螺纹与形成在方向操作杆的端部上的阳螺纹进行螺纹结合,在盖部上一体地具有螺母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作用,由于与方向操作杆的阳螺纹螺纹结合的阴螺纹形成在圆筒部的内周面上,所以设于圆筒部的端部上的盖部上所形成的螺母部的外形可以不拘泥于方向操作杆的外径而形成得较小。
如果螺母部的外形小,为转动螺母部而安装在螺母部上的工具的外径就可以减小,即使安装在顶桥上的杆把手与螺帽靠近,也能够将螺帽紧固到方向操作杆上。
方案2的特征在于,螺母部的外接圆的直径比方向操作杆的外径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作用,例如将通常的六角螺母螺纹结合在方向操作杆上时,由于六角螺母的外接圆的直径比方向操作杆的外径大,转动该六角螺母的套管的外径就变得更大,但是,本发明中,由于能够使螺帽的螺母部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方向操作杆的外径,所以能够将外径小的套管装配到螺母部上使之转动,故增加了顶桥周围的螺帽的配置自由度。此外,通过使用小型套管也能够增加生产线上的套管保管场所的配置自由度。
方案3的特征在于,在顶桥上开有使方向操作杆穿过的杆插入通过孔,在该杆插入通过孔形成有大径部,当螺帽与方向操作杆的端部螺纹结合时,螺帽的圆筒部插入到该大径部中,螺帽的盖部的外径比圆筒部的外径大。
作为上述方案的作用,螺帽的圆筒部插入到环形的凹部中,螺帽从顶桥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减小。
方案4的特征在于,从方向操作杆的轴向看时,盖部的一部分与杆把手重叠。
作为上述方案的作用,从方向操作杆的轴向看时,通过使盖部的一部分与杆把手重叠,能够使顶桥形成为小型。即使盖部的一部分与杆把手重叠,也能够缩小螺帽的螺母部的外径,故装配在螺母部上的紧固工具的外径缩小,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螺帽的紧固。
方案1的发明中,由于在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中,在头管上自由旋转地轴支撑着方向操作杆,在该方向操作杆的上端安装着构成前叉的顶桥,在该顶桥上安装有杆把手,方向操作杆利用螺帽安装在顶桥上,该螺帽包括圆筒部和一体地设置在该圆筒部的端部上的盖部,在圆筒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该阴螺纹与形成在方向操作杆的端部上的阳螺纹进行螺纹结合,在盖部上一体地具有螺母部,所以,在与例如将现有技术的螺母拧入到形成于方向操作杆的端部的阳螺纹中并将方向操作杆安装到顶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螺帽的螺母部外形小于现有技术的螺母,在紧固螺帽时,即使是狭小的空间也能够进行紧固连结作业。
因此,能够增加配置在顶桥周围的部件的形状自由度、配置自由度等设计自由度,而且,在将方向操作杆安装到顶桥上之前即使已经将把手等其他部件安装到了顶桥上,也很难对方向操作杆的紧固连结产生影响,还能够增加生产的自由度。
方案2的发明中,由于螺母部的外接圆的直径比方向操作杆的外径小,所以能够减小装配到螺母部上的套管的外径,能够增加顶桥周围的螺帽的配置自由度。此外,在生产线中也能够增加保管套管的保管场所中的工具配置自由度。
方案3的发明中,由于在顶桥上开有使方向操作杆穿过的杆插入通过孔,在该杆插入通过孔形成有大径部,当螺帽与方向操作杆的端部螺纹结合时,螺帽的圆筒部插入到该大径部中,螺帽的盖部的外径比圆筒部的外径大,所以利用大径部能够降低方向操作杆与螺帽的紧固连结位置,能够抑制螺帽从顶桥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因此,即使空间狭小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紧固连结。
方案4的发明中,由于从方向操作杆的轴向看时,盖部的一部分与杆把手重叠,所以能够将顶桥形成为小型,能够使车体前部变细。此外,通过使螺帽的螺母部减小,在将杆把手组装到顶桥上之后,能够通过转动螺帽将方向操作杆安装到顶桥上,能够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螺帽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箭头4向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螺帽的紧固要领的作用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螺帽(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车辆的中央部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后主体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左罩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后主体罩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后主体罩用夹子的说明图;
图13是图9的箭头13向视图;
图14是图13的箭头14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附图按照指示方向观察。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车辆10是机动两轮车,具有压力成形的包括多个部件的车体框架11,构成该车体框架11的前端部的头管12上自由操作方向地安装有前叉13,在车体框架11的中央部配置发动机14,后叉17上下自由摆动地安装在车体框架11的后下部所设置的枢轴16上。
车体框架11为单一骨架型,具有:头管12、从该头管12向后方延伸的一根主框架21、从该主框架21的中央部向下方延伸的中央框架22、横跨地安装在主框架21的后部以及中央框架22的下部上的子框架23、从头管12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下框架24。
前叉13包括左右一对缓冲单元31、31(仅示出跟前侧的标记31)、连结这些缓冲单元31、31的顶桥32和底桥33、横跨地安装在这些顶桥32和底桥33上的方向操作杆34,方向操作杆34自由转动地支撑在头管12上,方向操作杆34的上端通过螺帽36紧固连结在顶桥32上。
前轮39经由车轴38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左右缓冲单元31、31的各自下端。
在顶桥32的上部安装着杆把手41。
发动机14是在后部一体地设有变速器43的驱动源,具有曲柄箱46和从该曲柄箱46的前部向上方突出的汽缸部47,曲柄箱46支撑在安装于后框架24的下端部上的发动机支撑托架45和中央框架22的下部上。
汽缸部47具有汽缸盖51,在该汽缸盖51的后部连接着吸气装置52,在汽缸盖51的前部连接着排气装置53。
吸气装置52具有与设于汽缸盖51上的吸气岐管55连接的节流体56。
排气装置53具有连接在汽缸盖51的前部并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61和连接在该排气管61的后端上的消音器62。
后叉17经由车轴63在后端安装着后轮64,后缓冲单元65横跨地安装在后叉17的后部和主框架21的后部上。
主框架21在前部安装着燃料箱67,在后部安装着与该燃料箱67邻接的车座68。
燃料箱67是设有燃料供给装置71的部件,燃料供给装置经由吸气装置52向发动机14供给燃料。
燃料供给装置71包括:安装在燃料箱67的底面上并且配置在燃料箱67内的燃料泵72、一端连接在该燃料泵72的后下部的第一燃料供给管73、连接在该第一燃料供给管73的另一端上的燃料过滤器74、一端连接在该燃料过滤器74的下端的第二燃料供给管76、连接在该第二燃料供给管76的另一端上的燃料喷射阀77、为了使燃料从燃料过滤器74返回到燃料箱67内从而将一端连接在燃料过滤器74的上端并且将另一端连接在燃料箱67的底面上的燃料回管78,燃料喷射阀77连接在节流体56上。
其中,81是前挡泥板,82是侧罩,83是后主体罩,84、84(仅示出跟前侧的标记84)是安装在主框架21的后部的左右一对扶手,85是尾灯,86是后挡泥板,87是从变速器43向后轮64传递动力的驱动链,88是链罩,91是触地支架。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方向操作杆34经由杆轴承101、102自由转动地支撑在头管12上,底桥33安装在该方向操作杆34的下端部上,顶桥32由杆螺母103和螺帽36夹持地安装到方向操作杆34的上端部上,缓冲单元31安装到顶桥32和底桥33上。
其中,105是将缓冲单元31安装到顶桥32上的叉螺栓,106是垫圈,107是将缓冲单元31紧固到底桥33上的螺栓,111是安装到顶桥32上的主汽缸,112是覆盖主汽缸111的上方的主遮板,113、113(仅示出跟前侧的标记113)是通过一体地设置在顶桥32上的左右一对把手支撑部114(仅示出跟前侧的标记114)固定杆把手41的把手托架。
杆轴承101包括:压入到头管12中的外圈121、与方向操作杆34嵌合的内圈122、设于这些外圈121和内圈122之间的多个钢制球123,杆轴承102包括:压入到方向操作杆34中的内圈125、压入到头管12中的外圈126、设于这些内圈125和外圈126之间的多个钢制球127。另外,128是防尘罩,131是防尘密封件。
杆螺母103与形成于方向操作杆34上的阳螺纹34a螺纹结合,推压杆轴承101的内圈122并且支撑顶桥32的下表面。
顶桥32形成有:插入方向操作杆34的上端部的方向操作杆插入孔32a和内径比该方向操作杆插入孔32a大的大径孔32b,螺帽36中,与形成于方向操作杆34的上端部的阳螺纹34b螺纹结合的圆筒部36a插入到顶桥32的大径孔32b中。另外,135是垫圈。
图3是本发明的螺帽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螺帽36包括在内表面形成有阴螺纹36b的圆筒部36a和一体地形成在该圆筒部36a的端部上的盖部36c,盖部36c在其锥面36d上一体地具有六棱柱状的螺母部36e,盖部36c的外径D1比圆筒部36a的外径D2大。
另外,与螺母部36e的六边形外接的外接圆的直径D3比方向操作杆34(参照图2)的外径DS(参照图2)小。
这样,通过使螺母部36e的外接圆直径D3比方向操作杆34的外径DS小,能够减小安装在螺母部36e上的套管等工具140(参照图5(b))的外径,能够增加顶桥32周围的螺帽36的配置自由度。另外,也能够增加生产线中保管工具140的保管场所中的工具配置自由度。
图4是图1的箭头4向视图(第一实施方式),是从方向操作杆34的轴向看到的图。另外,省略了主汽缸111(参照图2)和主遮板112(参照图2)。
从方向操作杆34的轴向观察时,设于螺帽36上的盖部36c,其一部分与杆把手41重叠,但是,螺帽36的螺母部36e未与杆把手41重叠,所以能够将筒状的工具140挂在该螺母部36e上并转动螺帽36进行紧固。
另外,通过使盖部36c的一部分与杆把手41重叠,能够减小顶桥32的后部的突出量,顶桥32的前后宽度变小,能够使顶桥32成为小型。这样,能够实现顶桥32的轻量化,并且能够使车体前部变细。
其中,32d是为安装主遮板112而设于顶桥32的前部的安装座,32e、32e是为了插入对主遮板112进行安装的螺栓而在顶桥32上开出的安装孔,32f是为了使主汽缸111通过而在顶桥32上开出的主汽缸插入通过孔。
下面说明将上述的螺帽36紧固到方向操作杆34上的要领。
图5(a)、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螺帽的紧固要领的作用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a)中,在杆把手41安装到顶桥32上的状态下,使螺帽36移动到顶桥32的大径孔32b及方向操作杆34的上端部的上方,通过用手转动螺帽36,拧入到方向操作杆34的上端部。
图5(b)中,如果将螺帽36紧固到方向操作杆34上的中途,在螺母部36e上安装工具140,通过工具140正式紧固螺帽36。这样,完成了螺帽36的紧固。
如以上图2及图3所示,将方向操作杆34利用螺帽36安装到顶桥32上,该螺帽36由圆筒部36a和与该圆筒部36a的端部一体设置的盖部36c构成,并在圆筒部36a的内周面上形成阴螺纹36b,其与形成于方向操作杆34的端部的阳螺纹34b螺纹结合,由于在盖部36c上一体地具有螺母部36e,与例如将现有技术的螺母紧固到形成于方向操作杆的端部上的阳螺纹上并将方向操作杆安装到顶桥上的方式相比,能够使螺帽36的螺母部36e的外形比现有技术的螺母小,在紧固螺帽36时,即使是狭窄的空间,也能够进行紧固连结作业。
因此,能够增加配置在顶桥32周围的部件的形状自由度、配置自由度等设计自由度,而且,即使在顶桥32上安装方向操作杆34之前已经安装了杆把手41等其他部件,也很难对方向操作杆34的紧固连结产生影响,能够增加生产的自由度。
此外,在顶桥32上开有使方向操作杆34通过的方向操作杆插入通过孔32a,在该方向操作杆插入通过孔32a形成有大径部32b,当螺帽36与方向操作杆34的端部螺纹结合时,螺帽36的圆筒部36a插入到该大径部32b中,螺帽36的盖部36c的外径D1比圆筒部36a的外径D2大,所以能够通过大径部32b降低方向操作杆34和螺帽36的紧固连结位置,能够抑制螺帽36从顶桥32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因此,即使是狭小的空间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紧固连结。
另外,如图4所示,由于螺帽36的盖部36c的一部分从方向操作杆34的轴向看时与杆把手41重叠,所以,能够使顶桥32为小型,能够使车体前部变细。此外,通过减小螺帽36的螺母部36e,在将杆把手41组装到顶桥32上之后,能够通过转动螺帽36而将方向操作杆34安装到顶桥32上,能够提高生产率。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下述内容:在顶桥57上开有螺栓插入通过孔57a,方向操作杆58穿过该螺栓插入通过孔57a,形成于螺帽59上的阴螺纹59a与形成在方向操作杆58的前端部上的阳螺纹58a螺纹卡合,在顶桥57上紧固连结着方向操作杆58。另外,60表示衬垫。
螺帽59包括在内表面形成有阴螺纹59a的杯部59b和一体地形成在该杯部59b的底部的六棱柱状的螺母部59c,形状变得更简单,能够降低成本。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螺帽(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与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螺帽69包括在内表面形成有阴螺纹36b的圆筒部36a和一体地形成在该圆筒部36a的端部的盖部69c,盖部69c在其中央具有六边形孔69d,将工具插入到该六边形孔69d中,从而使螺帽69与方向操作杆34(参照图2)螺纹结合。
图8是本发明的车辆的中央部的俯视图,示出了下述状态:设于燃料箱67内的燃料泵72的后部设有燃料排出口72a,该燃料排出口72a上连接有第一燃料供给管73的接头部73a。
例如,在燃料泵72的侧面(图中的上侧或者下侧)设有燃料排出口,如果将接头部73a连接到该燃料排出口上,由于接头部73a比一根主框架21向侧面突出,来自于车体侧面的外力容易作用在接头部73a上,但是,本车辆中,通过将接头部73a配置在主框架21的宽度内,能够保护接头部73a不受来自车辆侧面的外力作用。
图9是本发明的车辆的后主体罩的分解立体图,后主体罩83包括:左右一对的左罩144和右罩145以及连结左罩144和右罩145的后部地配置的中央罩146。
左罩144和右罩145的前部分别通过螺钉148、149、151、152、板状螺母153、153安装到主框架21(参照图8)上,分别从左罩144和右罩145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44a(未图示)、145a分别经由橡胶制的垫环154嵌合到设于主框架21上的插入孔(未图示)中,左罩144和右罩145的后部分别通过螺钉156和夹子157安装到中央罩146上,并且通过分别形成在左罩144和右罩145上的爪部144b、144b、145b、145b与中央罩146卡合。
图10是本发明的左罩的侧视图,左罩144具有:插入主框架21(参照图8)上安装的螺钉151(参照图9)的螺钉插入孔144d、避免与扶手84(参照图1)干涉的缺口部144f、144g、插入螺钉156(参照图9)的螺钉插入通过孔144j、爪部144b、144b和设于这些爪部144b、144b之间的内侧突出部144m。右罩145(参照图9)与左罩144的基本构造相同,省略其说明。
图11是本发明的后主体罩的俯视图,示出了穿过车宽度中央并且比沿着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车体中心线160靠左侧的后主体罩83。
中央罩146在侧壁146a、146a(仅示出一个标记146a)上分别形成台阶部146b,从侧壁146a遍布台阶部146b地形成有狭缝部146c~146e,爪部144b、144b和内侧突出部144m插入其中。图中的146g是与内侧突出部144m对置地设置在中央罩146上的中央侧内侧突出部。
图12(a)~(c)是本发明的后主体罩用夹子的说明图,图12(a)、(b)中,夹子157是弹簧钢制的,包括:板折弯成コ字形而形成的コ字形部157a和在该コ字形部157a的两前端部上分别向内侧折弯成V字状地形成的V字形弯曲部157b、157b。
图12(c)是表示左罩144(参照图9)(或者右罩145(参照图9))和中央罩146(参照图9)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示出了利用夹子157使左罩144的内侧突出部144m(或者右罩145的内侧突出部145m)与中央罩146的中央侧内侧突出部146g结合的情况。
具体地,使左罩144的内侧突出部144m(或者右罩145的内侧突出部145m)与中央罩146的中央侧内侧突出部146g对齐,将夹子157嵌合到内侧突出部144m(或者内侧突出部145m)与中央侧内侧突出部146g上,并使夹子157的V字形弯曲部157b、157b卡在分别于内侧突出部144m(或者内侧突出部145m)与中央侧内侧突出部146g上开出的卡止用狭缝144r(或者卡止用狭缝145r)、146w上。
图13是图9的箭头13向视图,示出了后主体罩83的右罩145与中央罩146的结合状态。
即,右罩145的内侧突出部145j利用螺钉156安装在中央罩146的前部上,右罩145的爪部145b、145b插入到中央罩146的狭缝部146c~146e中并卡合在中央罩146侧,右罩145的内侧突出部145m与中央罩146的中央侧内侧突出部146g对齐,均被夹子157夹持,并结合起来。
图14是图13的箭头14向视图,右罩145的爪部145b具有槽部145n,中央罩146的台阶部146b卡合在该槽部145n上,并且,设于爪部145b的前端的爪主体145p与侧壁146a卡合。
中央罩146的中央侧内侧突出部146g具有:从中央罩146的内表面146q延伸的立起壁146r、146s和连接这些立起壁146r、146s的平坦壁146t,该平坦壁146t与右罩145的内侧突出部145m对齐并由夹子157结合。
这样,通过利用夹子157结合平坦壁146t和内侧突出部145m,即使在爪部145b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劣化、从而与中央罩146侧的卡合产生松弛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在右罩145(及左罩144)和中央罩146上产生嘎拉嘎拉的声音。此外,由于不使用螺钉,能够减小右罩145(及左罩144)和中央罩146的板厚。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虽然在燃料泵72的后部并且在主框架21的宽度内设置了燃料排出口72a,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燃料泵72的前部并且在主框架21的宽度内设置燃料排出口72a。
本发明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适用于两轮车。

Claims (4)

1.一种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在头管上自由旋转地轴支撑着方向操作杆,在该方向操作杆的上端安装着构成前叉的顶桥,在该顶桥上安装有杆把手,其特征在于,
上述方向操作杆利用螺帽安装在上述顶桥上,
该螺帽包括圆筒部和一体地设置在该圆筒部的端部上的盖部,在上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该阴螺纹与形成在上述方向操作杆的端部上的阳螺纹进行螺纹结合,在上述盖部上一体地具有螺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母部的外接圆的直径比上述方向操作杆的外径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顶桥上开有使上述方向操作杆穿过的杆插入通过孔,在该杆插入通过孔形成有大径部,当上述螺帽与上述方向操作杆的端部螺纹结合时,上述螺帽的圆筒部插入到该大径部中,上述螺帽的盖部的外径比上述圆筒部的外径大。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方向操作杆的轴向看时,上述盖部的一部分与上述杆把手重叠。
CN2008100948348A 2007-05-10 2008-04-28 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 Active CN1013019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6141 2007-05-10
JP2007126141A JP5009677B2 (ja) 2007-05-10 2007-05-10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ステム締結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1919A true CN101301919A (zh) 2008-11-12
CN101301919B CN101301919B (zh) 2011-11-16

Family

ID=40112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48348A Active CN101301919B (zh) 2007-05-10 2008-04-28 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009677B2 (zh)
CN (1) CN101301919B (zh)
AR (1) AR066084A1 (zh)
BR (1) BRPI0801353B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897A (zh) * 2014-05-06 2014-08-06 王民海 一种前叉和车身的连接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4213Y1 (zh) * 1969-12-08 1974-04-08
JPS5123937U (zh) * 1974-08-09 1976-02-21
JPS61194816U (zh) * 1985-05-27 1986-12-04
JP2003013933A (ja) * 2001-06-28 2003-01-15 Hikari Kairiku Sangyo Kk 締着具
JP2006123666A (ja) * 2004-10-28 2006-05-18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用ブリーザ装置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897A (zh) * 2014-05-06 2014-08-06 王民海 一种前叉和车身的连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801353B1 (pt) 2018-10-23
AR066084A1 (es) 2009-07-22
CN101301919B (zh) 2011-11-16
JP5009677B2 (ja) 2012-08-22
BRPI0801353A2 (pt) 2008-12-30
JP2008279909A (ja) 200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9602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カバー構造
CN1962348B (zh) 跨骑式车辆
CN1228208C (zh) 摩托车的后组合灯安装结构
CN101659301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700658A (zh) 骑乘式车辆
CN101565082B (zh) 车辆和消音器保护器单元
CN102791569A (zh) 机动二轮车
US9638156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9156513B2 (en) Front cowl stay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11407464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01850499B (zh) 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动盘
CN101468710B (zh) 消音器保护器和跨乘式车辆
US7503415B2 (en) Engine support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JP2018510092A (ja) 自動二輪車のためのサイドカバー構造
EP2591962B1 (en) Motorcycle with ABS
CN102205820A (zh) 摩托车
CN101468685B (zh) 摩托车
CN101301919B (zh) 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
CN1517260A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01088848B (zh) 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
EP3277565B1 (en) Inner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CN101525033B (zh) 两轮摩托车用链调整器
JP454626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スイングアーム支持部構造
CN102001388A (zh) 机动二轮车
JP4057259B2 (ja) 車両の車速センサ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