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8848B - 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8848B
CN101088848B CN2007101048239A CN200710104823A CN101088848B CN 101088848 B CN101088848 B CN 101088848B CN 2007101048239 A CN2007101048239 A CN 2007101048239A CN 200710104823 A CN200710104823 A CN 200710104823A CN 101088848 B CN101088848 B CN 101088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vehicle
carriage
arm support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48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8848A (zh
Inventor
长谷川洋介
古川和朗
迎胜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88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8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8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88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通过改进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使得向车架传递的外力的大小和定时等能够调节。车辆将后轮安装在相对于车架(11)可自由摇摆的摆臂的后端,并设有“く”形托架(13、14),所述“く”形托架(13、14)包括与车架(11)连接的车架连接部(115、116)和支承发动机的发动机支承部(117),在该车辆中,在“く”形托架(13、14)上具有支承摆臂的摆臂支承部(121),将该摆臂支承部(121)与车架连接部(115、116)分离并独立设置。

Description

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已知有将支承发动机的托架部件连接到车架上,并用车架支承后叉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1-17715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的图1和图3所示,托架部件5包括左右一对的侧板5a和5b、以及横架在这些侧板5a、5b各自的中央部上的筒部5c,侧板5a、5b各自的两端安装在发动机1的后部,筒部5c通过枢轴13而与车架2连接。此外,枢轴13与设置于后叉10的前端的孔12、12嵌合,由此将后叉10可自由摇摆地支承在车架2上。
如果像上述专利文献的技术那样,将后叉10直接安装在车架2上,则例如难以由于从路面经由后轮和后叉10向车架2传递外力而调节向车架传递的外力的大小和定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使得向车架传递的外力的大小和定时等能够调节。
本发明第一方面是,车辆将后轮安装在相对于车架可自由摇摆的摆臂的后端,并设有托架,所述托架包括与车架连接的车架连接部和支承发动机的发动机支承部,其特征在于,托架具有支承摆臂的摆臂支承部,该摆臂支承部与车架连接部分离并独立设置。
其作用是,通过将摆臂支承部与车架连接部分离并独立设置,能够使摆臂支承部与车架连接部之间的托架产生扭转。并且,例如改变托架的车架连接部与摆臂支承部之间的距离就能够改变从摆臂经由托架向车架所传递的外力的传递(外力的大小、定时等)。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托架上形成有向车宽度方向凹陷的凹部,并使为了驱动后轮而从发动机侧延伸的传动轴通过凹部。
其作用是,托架的向车宽度方向凹陷的凹部成为配置传动轴的空间。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设置左右一对的托架,使凹部在车宽度方向上向同一方向凹陷地形成在托架上,并将摆臂支承部形成在凹部的底部。
其作用是,通过凹部能够确保驱动轴的配置空间,并由于凹部向同一方向凹陷,所以能够确保左右凹部的底部间的距离,即能够确保左右摆臂支承部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将车架以覆盖摆臂支承部的外侧方的方式配置。
其作用是,由于摆臂支承部被车架覆盖而不向车体侧方突出,所以驾驶者能够将脚垂直放下,从而容易将脚落在地面上。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将托架在上下两个位置连接在车架侧。
其作用是,通过将托架在上下两个位置连接在车架侧,能够使托架的支承变得牢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将摆臂支承部与车架连接部分离并独立设置,所以能够使摆臂支承部与车架连接部之间的托架产生扭转,而且通过改变摆臂支承部与车架连接部之间的距离,能够容易地调节从后轮经由摆臂向车架所传递的外力的传递,并且能够增加设计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在托架上形成向车宽度方向凹陷的凹部,并使为了驱动后轮而从发动机侧延伸的传动轴通过凹部,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使传动轴通过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设置左右一对的托架,使凹部在车宽度方向上向同一方向凹陷地形成在左右托架上,并将摆臂支承部形成在凹部的底部,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摆臂的支承间隔,并能够提高摆臂的扭转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将车架以覆盖摆臂支承部的外侧方的方式配置,所以支承摆臂的枢轴的两端部不向左右突出,从而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脚的着地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将托架在上下两个位置连接在车架侧,因而能够牢固地支承托架,并且通过这样的托架,能够可靠地支承发动机、摆臂。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涉及的摆臂支承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的枢轴及其周围的要部侧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摆臂支承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摆臂支承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车辆;11-车架;13、14-托架(“く”形托架);13b、14b-凹部;17-摆臂;18-后轮;115、116-车架连接部;117、118-发动机支承部;121-摆臂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附图是面向标号的方向观看的图。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涉及的摆臂支承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车辆10是美式两轮摩托车,其包括:车架11;V型发动机12,其配置在所述车架11的内侧;左右一对的“く”形托架13、14(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13),它们配置在所述发动机12的后方,并被安装在发动机12的后部以及车架11侧;摆臂17,其通过枢轴16而可上下自由摇摆地安装在所述“く”形托架13、14上;后轮18,其安装在所述摆臂17的后端;前叉22,其可自由转向地安装在构成车架11的前端的头管21上;前轮23,其安装在所述前叉22的下端部;以及把手杆24,其安装在前叉22的上端部。
车架11包括:所述的头管21;从所述头管21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车架31、32(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31);安装在这些主车架31、32后部的左右一对的后上部车架33、34(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33)和左右一对的中部车架36、37(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36);从头管21大致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部车架41、42(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41);与这些下部车架41、42的下端相连并安装在中部车架36、37下端的左右一对的底部车架43、44;以及将上述车架部件的左右连接起来的横构件(图中没有示出)。
发动机12在后部一体地具有变速器26,该变速器26的输出轴27通过万向接头28而与驱动轴29相连,从而从变速器26经由驱动轴29向后轮18传递动力。标号17a是为了收纳驱动轴29而在摆臂17的左侧部形成的轴收纳部。
这里,标号51是安装在头管21上的头灯,标号52是覆盖前轮23的上方的前挡泥板,标号53是安装在主车架31、32上的燃料箱,标号54是为了覆盖后轮18的上方而安装在后上部车架33、34上的后挡泥板,标号56是安装在主车架31、32以及后挡泥板54上的车座,标号57是安装在后挡泥板54的后部的尾灯,标号61、62是发动机12所具有的前汽缸部以及后汽缸部,标号63是与前汽缸部61以及后汽缸部62相连的化油器,标号64是从前汽缸部61向斜下后方延伸然后再向后方延伸的第一排气管,标号66是与第一排气管64的后端相连的第一消音器,标号67是从后汽缸部62大致向后方延伸的第二排气管,标号68是与第二排气管67的后端相连的第二消音器,标号71、72是为了支承发动机12的前部下部而分别设置在下部车架41、42以及底部车架43、44(详细地说,是横架在左右底部车架43、44上的横管73)上的发动机支承托架,标号74是横跨安装在摆臂17和车架11之间的后减震单元,标号76是电池。
图2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的枢轴及其周围的要部侧视图(图中的箭头(前方)表示车辆前方,以下相同),变速器26的输出轴27被收纳在输出轴收纳部12b中,该输出轴收纳部12b设在发动机12的曲轴箱12a内,输出轴收纳部12b和轴收纳部17a通过折叠式的橡胶套81而连接。
上述的输出轴27、万向接头28以及驱动轴29是构成从变速器26向后轮18(参见图1)传递动力的传动轴82的部件。
橡胶套81吸收由于摆臂17摇摆而万向接头28弯曲时的变速器26侧和摆臂17侧之间的角度变化,并防止灰尘进入输出轴收纳部12b和轴收纳部17a内。
图中的标号83是截面呈“コ”形状的横构件,其横跨安装在左右的主车架31、32(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31)之间,后减震单元74的一端安装在安装于横构件83上的支承托架84上,另一端安装的设置于摆臂17的上部的上部托架86上。
电池76被收纳在安装于车架11(在图3中详细示出)上的电池收纳箱88中。电池收纳箱88包括箱主体91和覆盖该箱主体91的开口部的盖部件92。
电池收纳箱88通过螺栓93而被安装在后面详述的上部托架104、106(仅示出了一个标号104)以及上部板107、108(仅示出了一个标号107)上。
图3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摆臂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在该图中示出了横构件95横跨安装在车架11的左右底部车架43、44上,在所述横构件95的上部安装有左右一对的竖起板96、97(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96),三角形板101、102(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101)分别通过螺栓103、103安装在这些竖起板96、97上,上部托架104、106(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104)分别安装在中部车架36、37(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36)上,上部板107、108(仅示出了近前侧的标号107)分别通过螺栓109、109安装在这些上部托架104、106上,“く”形托架13通过螺栓111、111安装在三角形板101以及上部板107上,“く”形托架14通过螺栓111、111安装在三角形板102以及上部板108上,发动机12通过螺栓112、112安装在这些“く”形托架13、14上。标号12c、12d是被支承部,它们被安装在发动机12的曲轴箱12a的左右,以便分别被“く”形托架13、14支承。
由于枢轴16的一端部16a安装在“く”形托架13上,所以一端部16a的外侧被中部车架36覆盖,从而不向车体的侧方突出,并且不暴露于外部。
“く”形托架13、14分别是开设有底部连接孔115a、上部连接孔116a、上部支承孔117a、底部支承孔118a以及中部支承孔121a的部件,并且分别包括:车架连接部115,其设在底部连接孔115a的周围,以便经由三角形板101、102、竖起部件96、97、横构件95而连接在车架11的底部车架43、44上;车架连接部116,其设在上部连接孔116a的周围,以便经由上部托架104、106、上部板107、108而连接在车架11的中部车架36、37上;发动机支承部117,其设在上部支承孔117a的周围,并为了支承发动机12而安装被安装部12c;发动机支承部118,其设在底部支承孔118a的周围,并为了支承发动机12而安装被安装部12d;以及摆臂支承部121,其设在中部支承孔121a的周围,用于支承摆臂1 7。
发动机支承部117、发动机支承部118以及摆臂支承部121设在接近大致呈三角形的“く”形托架13、14的各顶点的位置上。
车架连接部115和车架连接部116设在接近发动机支承部117及发动机支承部118且靠摆臂支承部121侧的位置上。
图4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摆臂支承结构的立体图,“く”形托架13、14是使中央部向一侧弯曲而成的板状部件,详细地说,是使安装枢轴16的枢轴安装部13a、14a向一侧弯曲而成的板状部件,所述“く”形托架13、14被配置在中部车架36、37之间。
枢轴16和用于支承发动机12(参见图3)的螺栓112、112是分别横架在左右的“く”形托架13、14上的部件。标号125是为了使枢轴16穿过而开设在一个中部车架37上的枢轴插穿孔,标号126是旋合在螺栓112的顶端的螺母。
图5是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图中的箭头(左方)表示车体左方,箭头(右方)表示车体右方。),该图中示出了“く”形托架13、14是通过弯曲而使枢轴安装部13a、14a向右侧突出并在枢轴安装部13a、14a的左侧形成凹部13b、14b的部件,通过“く”形托架13的凹部13b而在左侧的“く”形托架13和左侧的中部车架36之间形成了空间131,该空间131用于配置摆臂17的轴收纳部17a、驱动轴29(参见图2)用的万向接头28。
这里,标号13c、13d、14c、14d是“く”形托架13、14的形成凹部13b、14b的倾斜部,标号135是焊接在竖起板96、97上以便与螺栓103螺纹连接的螺母,标号135A是空间,标号136是焊接在上部托架104、406上以便与螺栓109螺纹连接的螺母,标号137是焊接在“く”形托架13、14上以便与螺栓111螺纹连接的螺母,标号138是与枢轴16的端部螺纹连接的螺母。
左凸缘141和右凸缘142嵌合在枢轴16上,筒部件144通过滚针轴承143、143而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这些左凸缘141和右凸缘142上。
筒部件144是为了构成摆臂17(参见图3)而设在摆臂17的前端的部件。
与枢轴16以及筒部件144嵌合的球轴承146与一个滚针轴承143相邻。标号147是介于球轴承146与左凸缘141之间且与枢轴16嵌合的中部凸缘,标号151是为了限制筒部件144的轴向位置而与一个滚针轴承143相邻地安装在筒部件144的内表面的卡环,标号152、152是用于防止灰尘进入筒部件144内的灰尘密封件,标号153是垫圈。
如以上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特点是,车辆10将后轮18安装在相对于车架11可自由摇摆的摆臂17的后端,并设有“く”形托架13、14,所述“く”形托架13、14包括与车架11连接的车架连接部115、116和支承发动机12的发动机支承部117、118,在所述车辆10中,在“く”形托架13、14上具有支承摆臂17的摆臂支承部121,将所述摆臂支承部121与车架连接部115、116分离并独立设置。
由此,能够使摆臂支承部121与车架连接部115、116之间的“く”形托架13、14产生扭转,而且通过改变摆臂支承部121与车架连接部115、116之间的距离能够容易地调节从后轮18经由摆臂17向车架11所传递的外力的传递,并且能够增加设计自由度。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特点是,在“く”形托架13、14上形成向车宽度方向凹陷的凹部13b、14b,并使为了驱动后轮18(参见图1)而从发动机12侧延伸的传动轴82、详细地说是输出轴27、万向接头28以及橡胶套81通过一个凹部13b。
由此,能够容易地确保使传动轴82通过的空间131。
本发明的第三特点是,设置左右一对的“く”形托架13、14,使凹部13b、14b在车宽度方向上向同一方向、即向车体右方凹陷地形成在“く”形托架13、14上,将摆臂支承部121形成在凹部13b、14b的底部。
由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摆臂17的支承间隔,并能够提高摆臂17的扭转刚性。
本发明的第四特点是,将车架11、详细地说是中部车架36、37以覆盖摆臂支承部121的外侧方的方式进行配置。
由此,支承摆臂17的枢轴16的两端部不向左右突出,从而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脚的着地性。
本发明的第五特点是,“く”形托架13、14以下述方式在上下两个位置连接在车架11侧,即:经由上部托架104、106以及上部板107、108而连接在车架11(详细地说是中部车架36、37)侧,经由横构件95、竖起板96、97以及三角形板101、102而连接在车架11(详细地说是底部车架43、44)侧。
由此,能够牢固地支承“く”形托架13、14,并且通过这样的“く”形托架13、14能够可靠地支承发动机12、摆臂17。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将“く”形托架13、14的上下连接在上部板107、108和三角形板101、102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く”形托架13、14的上下连接在上部托架104、106和竖起板96、97上。
本发明的摆臂支承结构适于两轮车。

Claims (6)

1.一种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所述车辆具有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从该头管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车架、安装在这些主车架后部的左右一对的后上部车架和左右一对的中部车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部车架、与这些下部车架的下端相连并安装在所述中部车架下端的左右一对的底部车架、以及将上述的车架部件的左右连接起来的横构件,将后轮安装在相对于车架可自由摇摆的摆臂的后端,并设有托架,所述托架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车架连接部和支承发动机的发动机支承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具有支承所述摆臂的摆臂支承部,
所述摆臂支承部与所述车架连接部分离并独立设置,
所述托架在上下两个位置连接在所述车架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支承所述发动机的后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经由三角形板、竖起部件、横构件支承在所述底部车架上,经由上部托架、上部板支承在所述中部车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是形成有向车宽度方向凹陷的凹部的部件,
为了驱动所述后轮而从所述发动机侧延伸的传动轴通过所述凹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左右一对的所述托架,
使所述凹部在车宽度方向上向同一方向凹陷地形成在所述托架上,
所述摆臂支承部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以覆盖所述摆臂支承部的外侧方的方式进行配置。
CN2007101048239A 2006-06-13 2007-05-21 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88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3963/2006 2006-06-13
JP2006163963A JP4695023B2 (ja) 2006-06-13 2006-06-13 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8848A CN101088848A (zh) 2007-12-19
CN101088848B true CN101088848B (zh) 2010-11-10

Family

ID=38821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482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8848B (zh) 2006-06-13 2007-05-21 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50955B2 (zh)
JP (1) JP4695023B2 (zh)
CN (1) CN101088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5060B2 (ja) * 2007-12-17 2012-08-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DE102009053233A1 (de) * 2009-11-06 2011-05-12 Ktm-Sportmotorcycle Ag 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einen Antriebsmotor eines Motorrads
JP6094874B2 (ja) * 2013-02-28 2017-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5054608A (ja) * 2013-09-11 2015-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717A (zh) * 2001-01-10 2002-08-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车架构造
CN1669870A (zh) * 2004-03-19 2005-09-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60785A (en) * 1980-10-21 1981-05-25 Honda Motor Co Ltd Shock absorber for rear wheel of autobicycle
US4621706A (en) * 1981-06-01 1986-11-11 Performance Industries, Inc. Motorcycle drive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JPS6060088A (ja) * 1983-09-13 1985-04-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JPS61268580A (ja) * 1985-05-22 1986-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US4809802A (en) * 1986-03-07 1989-03-0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JPS6485888A (en) * 1987-09-12 1989-03-30 Yamaha Motor Co Ltd Rear arm device for motorcycle
US5069303A (en) * 1989-06-29 1991-12-03 Fuller Robert B High performance motorcycle steering mechanism
JP3509143B2 (ja) * 1993-10-19 2004-03-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等におけるフレーム構造
US6527289B2 (en) * 2000-07-27 2003-03-04 Greg M. Parigia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JP2004299547A (ja) * 2003-03-31 2004-10-28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レーム構造
US7137468B2 (en) * 2004-09-21 2006-11-21 Siddle Mark 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of motorcycle rear suspension
US7665563B2 (en) * 2005-01-11 2010-02-23 Honda Motor Co., Ltd. Swing arm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s
JP6117715B2 (ja) 2014-02-18 2017-04-1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真空ラミネ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4717A (zh) * 2001-01-10 2002-08-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车架构造
CN1669870A (zh) * 2004-03-19 2005-09-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84847A1 (en) 2007-12-13
JP4695023B2 (ja) 2011-06-08
US7650955B2 (en) 2010-01-26
CN101088848A (zh) 2007-12-19
JP2007331501A (ja) 2007-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5944B2 (en)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all-terrain vehicle
JP5001092B2 (ja) 自動二輪車
US7690661B2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with improved shock absorber arrangement,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US7819428B2 (en)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US7610132B2 (en)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all-terrain buggy vehicle
US7730986B2 (en) Electric component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vehicle,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arranging electric component in vehicle
CN1962348B (zh) 跨骑式车辆
CN101088848B (zh) 车辆的摆臂支承结构
US7204333B2 (en) Suspension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7584814B2 (en) Motorcycle
US9555850B2 (en) Saddle-type vehicle
CN101172505B (zh) 机动两轮车
US7950487B2 (en) Exhaust system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luding the same
JP627007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
CN101525033B (zh) 两轮摩托车用链调整器
CN100534853C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PH12015000208B1 (en) Muffler-supporting structure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5013196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1301919B (zh) 车辆的方向操作杆紧固连结构造
JP3643322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エンジンの懸架構造
JP6245970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07314101A (ja) 自動二輪車
CN101830258B (zh) 跨骑型车辆的指示灯安装结构
JP4766901B2 (ja) 自動二輪車
JPS61178272A (ja) 車輌用燃料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