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6284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6284B
CN101296284B CN2008100923891A CN200810092389A CN101296284B CN 101296284 B CN101296284 B CN 101296284B CN 2008100923891 A CN2008100923891 A CN 2008100923891A CN 200810092389 A CN200810092389 A CN 200810092389A CN 101296284 B CN101296284 B CN 101296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mentioned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system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23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6284A (zh
Inventor
百濑典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96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6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6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62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56Preventive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4Determining the necessity for prevention
    • H04N1/00843Determining the necessity for prevention based on recognising a copy prohibited original, e.g. a banknote
    • H04N1/00848Determining the necessity for prevention based on recognising a copy prohibited original, e.g. a banknote by detecting a particular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56Preventive measures
    • H04N1/00862Retaining the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1Digital copier; digital 'photocop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较厚的禁止复印的原稿放置在原稿读取装置上、也可物理性地阻止放置的该原稿的取出的图像形成装置。当螺线管的轴(132a)相对于图面向左方向移动时,与之相伴,扣合片(131)的前端(131c)对抗弹簧(133)的拉伸弹力,以扣合片支撑轴(131b)为中心在图面上向右方向(箭头T)旋转,与扣合部(122)的缺口部(122a)扣合。这样一来,扣合片(131)的前端(131c)和与原稿盖部(11)的支撑轴(121)一体化的扣合部的缺口部(122a)扣合,从而锁定支撑轴(121)的转动,原稿盖部(11)不可打开,无法取出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可物理性阻止禁止复印原稿的取出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具有防止以纸币、有价证券为代表的禁止复印的原稿的复制(打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并且,日本专利特开2005-20334号公报公开了如下图像形成装置:在将上述禁止复印的原稿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读取装置(扫描仪)上并复制时,不仅防止该原稿的复制,而且可物理性地阻止放置的禁止复印原稿的取出。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20334号公报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盖部(原稿垫)上的、用于将该原稿盖部固定到原稿读取装置的原稿放置部的锁定用爪部,与设置在该原稿放置部上的扣合部扣合,从而将上述原稿盖部固定(锁定)到上述原稿放置部。
因此,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禁止复印原稿为数毫米左右厚的纸张时,可物理性阻止放置到原稿读取装置上的该原稿的取出。
但是,禁止复印原稿例如是书籍等具有一定厚度的原稿时,上述锁定用爪部无法与设置在上述原稿放置部的扣合部扣合。
其结果是,上述原稿盖部无法固定到上述原稿放置部,无法物理性地阻止上述较厚的原稿的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较厚的禁止复印的原稿放置在原稿读取装置上、也可物理性地阻止放置的该原稿的读取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原稿放置台上放置原稿,关闭能够转动地轴支撑的原稿盖部以覆盖上述原稿,并至少读取该原稿,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读取的原稿的判断部,当判断该原稿是禁止复印的原稿时,锁定上述原稿盖部的轴支撑部的转动,防止上述原稿的取出。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原稿盖部的开关连动而转动的扣合部、及驱动与该扣合部扣合的扣合片的固定驱动部,通过该固定驱动部的动作,上述扣合片与上述扣合部扣合。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驱动部是螺线管或电机。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判断部判断上述原稿是禁止复印的原稿时,报告这一情况。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通过密码输入等预定操作来解除。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原稿盖部的转动锁定状态下原稿被取出时,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的整体截面图。
图2是说明可物理性阻止禁止复印原稿的取出的机构的图。
图3A及图3B是表示将各种禁止复印原稿放置到原稿放置台的情况的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图。
图5是说明将原稿盖部设为锁定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可物理性阻止禁止复印原稿的取出的其他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的整体截面图。
1是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对预定的记录纸张形成单色及多色图像。
10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部的原稿放置台。原稿放置台10由玻璃等透光性部件构成,推压原稿读取面。
11是用于覆盖原稿放置台10的原稿盖部。原稿盖部11构成为可在箭头M方向上自由转动,通过打开原稿盖部11可手动将原稿放置在原稿放置台10上。
原稿盖部11上设有用于自动将原稿传送到原稿放置台10上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12。
20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的曝光单元。曝光单元20包括:扫描激光束的多棱镜(未图示);以及将由多棱镜反射的激光引导到感光鼓21的透镜及反射镜等光学要素(未图示)。
通过曝光单元20射出的激光,在带电的感光鼓21上形成和原稿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
并且,曝光单元20也可由将其他发光元件阵列状排列的例如EL、LED写入头构成。
22是设置在感光鼓21附近的带电器。带电器22是使感光鼓21的表面平均带电为预定电位的带电单元,除了可使用图1所示的充电型外,还可使用接触型的辊型、刷子型的带电器。
23是设置在感光鼓21附近的显影器。显影器23将各感光鼓21上形成的静电潜影通过4色(YMCK)的调色剂(未图示)显影。
24是设置在感光鼓21附近的清洁单元。清洁单元24去除、回收显影及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剂。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中处理的原稿图像数据对应于使用黑(K)、青(C)、品红(M)、黄(Y)各色的彩色图像。因此,感光鼓21、带电器22、显影器23、清洁单元24为了形成和各色对应的四种潜影而分别设置四个。
25是配置在感光鼓21上方的中间转印带单元。
中间转印带单元25由中间转印带25a、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5b、中间转印带从动辊25c、中间转印辊25d、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25e构成。
中间转印带25a与感光鼓21接触地设置,由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5b、中间转印带从动辊25c、中间转印辊25d架起并被旋转驱动。
并且,在中间转印带25a上,依次重叠并转印在感光鼓21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图像,从而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多色调色剂图像)。
此外,中间转印带25a例如采用厚度100μm~150μm左右的膜而形成为环状。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5b是用于驱动中间转印带25a的辊。
中间转印带从动辊25c是为了使中间转印带25a与下述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25e的清洁刮刀(未图示)接触而从背面一侧支撑中间转印带25a的辊。
中间转印辊25d与中间转印带25a的背面一侧接触地配置,是以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础、其表面由导电性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聚氨酯等)覆盖的辊。通过该导电性弹性材料可向中间转印带25a平均地施加高电压。
并且在图1中,作为转印电极使用辊形状,但除此也外也可使用刷子等。
向中间转印辊25d施加与高电压的转印偏压(和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的高电压),通过施加的转印偏压,将感光鼓21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5a上。
此外,中间转印辊25d对应于YMCK各颜色而设置有四个。
并且,因与感光鼓21接触而附着到中间转印带25a的调色剂、或未通过下述转印辊26转印到记录纸张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5a上的调色剂,在之后的步骤中会成为导致调色剂混色的原因,因此由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25e去除、回收。此外,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25e中,作为清洁部件具有清洁刮刀。
如上所述,在各感光鼓21上对应各色相而显影的静电潜影在中间转印带25a上层叠。
这样层叠的图像信息,通过中间转印带25a、及在下述记录纸张和中间转印带25a的接触位置配置的转印辊26,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此时,中间转印带25a及转印辊26以预定辊隙压接,并且向转印辊26施加用于将调色剂转印到记录纸张的电压(和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的高压)。
并且,为了总能获得上述辊隙,转印辊26在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5b是硬质材料(金属等)时由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发泡性树脂辊等),相反,当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5b是上述软质材料时,该转印辊26由上述硬质材料构成。
27a是设置在曝光单元20下侧的送纸盒。送纸盒27a是用于存储记录纸张的盘。并且,也可将记录纸张放置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外侧的手动送纸盒27b中。
28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部的排纸盘。排纸盘28是用于将打印完成的记录纸张面朝下收集的盘。
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标记S(双点划线)所示,设有将从送纸盒27a及手动送纸盒27b提供的记录纸张经由转印辊26、定影单元33而传送到排纸盘28的大致垂直形状的纸张传送路径。
在纸张传送路径S的附近配置有转印辊26、拾取辊30a、30b、多个传送辊31a~31d、定位辊32、定影单元33等。
拾取辊30a设置在送纸盒27a的端部附近,从送纸盒27a一页页地拾取记录纸张并提供到纸张传送路径S。
同样,拾取辊30b设置在手动送纸盒27b的端部附近,从手动送纸盒27b一页页地拾取记录纸张并提供到纸张传送路径S。
传送辊31a~31d是用于促进、辅助记录纸张传送的小型辊,沿纸张传送路径S设置多个。
定位辊32暂时保持在纸张传送路径S中传送的记录纸张,具有如下功能:在中间转印带25a上层叠的调色剂图像的前端和记录纸张的前端对齐时,将记录纸张传送到转印辊26。
定影单元33包括:夹持记录纸张旋转地配置的加热辊33a、加压辊33b;以及从外部对加热辊33a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带33c等。
加热辊33a具有以下功能:与加压辊33b一起将调色剂热压到记录纸张上,从而使转印到记录纸张的多色调色剂图像熔融、混合、压接,热定影到记录纸张上。此外,热压所需的热通过外部加热带33c提供。
并且,加热的温度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的信号而由控制部控制为预定的定影温度。
接着详细说明纸张传送路径S。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上设有预先收容记录纸张的送纸盒27a及手动送纸盒27b,为了将从该送纸盒27a、27b传送的记录纸张一页页地引导到纸张传送路径S,而设有拾取辊30a、30b。
从上述送纸盒27a、27b传送的记录纸张由纸张传送路径S的传送辊31a传送到定位辊32,在记录纸张的前端和中间转印带25a上的图像信息的前端对齐的时候,传送到转印辊26,将图像信息写入到记录纸张上。
之后,记录纸张经过定影单元33,从而使记录纸张上的未定影调色剂通过热而熔融、固定,之后经过传送辊31b排出到排纸盘28上。
此外,上述记录纸张的传送处理的说明是执行单面打印时的情况,在执行双面打印时,单面打印结束后,经过了定影单元33的记录纸张的后端由最终的传送辊31b把持时,传送辊31b反向旋转,从而使记录纸张引导到传送辊31c、31d。之后,经过定位辊32在记录纸张背面进行打印后,将记录纸张排出到排纸盘28。
接着参照图2说明可物理性阻止放置在原稿放置台10的禁止复印原稿的取出的机构。
原稿盖部11具有用于将原稿推压到原稿放置台10的背面板111、检测该推压的推压检测部113,其通过支撑轴121可转动地轴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
背面板111是将原稿推压到原稿放置台10的部件,由白色的树脂形成。
并且,背面板111通过由弹簧、海绵等构成的弹性部件112支撑为可相对原稿盖部11移动。
推压检测部113设置在将原稿推压到原稿放置台10的背面板111的背面,检测原稿是否被推压。
使用者用原稿盖部11(背面板111)推压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时,背面板111被原稿推压向上方移动,推压检测部113具有的检测片113a由背面板111推压。
因此,推压检测部113可检测到上述原稿被使用者推压。
支撑轴121用于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转动地支撑原稿盖部11,通过轴承(未图示)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
并且,在支撑轴121中,将具有多个由齿轮状扣合齿形成的缺口部122a的扣合部122与支撑轴121同轴一体化地固定,与原稿盖部11的转动(开关)连动而一起转动。
用于固定原稿盖部11的固定单元包括:形成为L字状的扣合片131;具有可与该扣合片131扣合的缺口部122a的扣合部122;驱动扣合片131以使其与该扣合部的缺口部122a扣合的固定驱动部、例如螺线管132。
扣合片131通过扣合片支撑轴131b可转动地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所述扣合片支撑轴131b经过该扣合片131的中心部131a上形成的贯通孔。
扣合片131的前端131c被形成为可与扣合部的缺口部122a扣合。
在扣合片131的末端131d上安装有螺线管(固定驱动部)的轴132a及弹性体(弹簧等)133的末端133a。并且,弹簧133的其他末端133b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
螺线管132在使用者要复制禁止复印原稿时,接受下述控制部的控制,使螺线管的轴132a相对于图面向左方(箭头L)移动(动作)(螺线管132接通/ON)。
通过上述控制部的控制(螺线管132接通),螺线管的轴132a相对于图面向左方移动时,与之相伴,扣合片的前端131c对抗弹簧133的拉伸弹力,以扣合片支撑轴131b为中心在图面上向右方(箭头T)旋转,与扣合部122的缺口部122a扣合。
这样一来,通过扣合片131的前端131c和与原稿盖部11的支撑轴121一体化的扣合部122的缺口部122a扣合,支撑轴121(原稿盖部11的轴支撑部)的转动被锁定(原稿盖部11的锁定),原稿盖部11不可打开,无法取出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
并且,如下所述,输入锁定状态解除用密码等,螺线管132断开(OFF)时,通过弹簧133的拉伸弹力,固定在螺线管的轴132a上的扣合片的末端131d相对于图面向右方(箭头R)移动。随着该移动,扣合片的前端131c移动而离开扣合部的缺口部122a,因此原稿盖部11可打开(原稿盖部11的锁定解除)。
图3A是表示以下情况的截面图:用户将书籍等较厚的禁止复印原稿141a放置到原稿放置台10上并要复制原稿141a时,检测到原稿141a是禁止复印原稿的图像形成装置1为了阻止原稿141a的取出,而使原稿盖部11成为转动锁定状态(锁定状态)。
从图3A可知,与原稿盖部11的支撑轴121一体化的扣合部122由扣合片131固定,因此原稿盖部11不可打开,无法取出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141a。
并且如图3B所示,在用户要复制较薄纸面的禁止复印原稿141b时,同样不可打开原稿盖部11,无法取出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141b。
图4是可使上述原稿盖部11为转动锁定状态(锁定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图。
51是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51包括:由液晶显示面板等构成的显示部51a;由十字键等构成的输入部51b等。
52是读取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生成原稿图像数据的原稿读取部。
53是对原稿读取部52生成的原稿图像数据实施浓度变换、颜色变换等图像处理,生成适于打印输出的打印数据的图像处理部。
54是将图像处理部53生成的打印数据打印到记录纸张上的打印部。
55是图像存储部,由半导体存储器、HDD(硬盘驱动器)等构成,用于存储原稿读取部52生成的原稿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53生成的打印数据等。
56是提供接口的通信部,该接口用于和经由LAN等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PC等信息处理装置、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连接。
推压检测部113如上所述,检测使用者推压原稿放置台10上的原稿的情况,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部63。当原稿未被推压时,控制部63指示使用者推压原稿。
在禁止复印原稿判断部61判断要复制的原稿是禁止复印原稿时,螺线管132如上所述,接受控制部63的控制,使图2所示的螺线管的轴132a相对图面(图2)向左方(箭头L)移动(螺线管132接通),使原稿盖部11为锁定状态。
此外,通过操作面板51输入了正确的锁定解除用密码时,锁定状态被解除。
禁止复印原稿判断部61通过图案匹配等方法判断复制原稿是否是纸币、有价证券等禁止复印的禁止复印原稿。并且,当复制原稿是禁止复印原稿时,将判断结果输出到报告部62及控制部63。
报告部62在禁止复印原稿判断部61判断复制原稿是禁止复印原稿时,将禁止复印原稿要被复制的情况通过通信部56报告给图像形成装置1的管理者等(第1报告处理)。
并且,使用者不管原稿盖部11处于转动锁定状态而撬开原稿盖部11强行取出复制原稿时,进行报警,例如向警备公司等报告这一情况(第2报告处理)。
此外,作为第2报告处理,也可鸣响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的警报器(报警装置)。
控制部63如上所述,在禁止复印原稿判断部61判断复制原稿是禁止复印原稿时,接通螺线管132,使原稿盖部11为锁定状态。
并且,控制部63将原稿盖部11设定为锁定状态后,监视使用者是否强行撬开原稿盖部11而取出复印原稿。并且,当检测到使用者强行取出复制原稿时,将这一情况通知给报告部62。
使用者强行取出复制原稿的情况可通过各种方法检测。
例如,在原稿盖部11上设置移动感应传感器,监视该移动感应传感器的动作状态,当原稿盖部11为锁定状态、但该移动感应传感器动作时,可以视为使用者强行取出复制原稿。
并且,以预定间隔读取原稿,当读取的原稿数据为空白(全白、全黑)时,可以视为使用者强行取出复制原稿。
此外,控制部63在用户或管理员通过操作面板51输入锁定状态解除用密码、且输入的密码正确时,断开螺线管132,解除原稿盖部11的锁定状态。
图5是说明上述使原稿盖部11为锁定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使用者将原稿放置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原稿放置台10上,关闭原稿盖部11,按下复制按钮时(步骤S1),原稿读取部52读取上述原稿,生成原稿图像数据(步骤S2)。
接着,禁止复印原稿判断部61判断上述原稿是否是禁止复印原稿(步骤S3)。
当不是禁止复印原稿时(步骤S3为否),复制读取的原稿(步骤S4)。
当是禁止复印原稿时(步骤S3为是),控制部63接通螺线管132,使原稿盖部11为转动锁定状态(步骤S5)。
同时,报告部62执行上述第1报告处理(步骤S6)。
接着,转换到监视使用者是否撬开原稿盖部11强行取出复印原稿的状态,判断使用者是否强行取出原稿(步骤S7)。
当使用者强行取出复制原稿时(步骤S7为是),报告部62执行上述第2报告处理(步骤S8)。
当未取出复制原稿时(步骤S7为否),控制部63将用于输入解除原稿盖部11的锁定状态的密码的画面显示到操作面板51的显示部51上,使用者或管理员输入解除用密码(步骤S9)。
当输入的解除用密码正确时(步骤S10为是),控制部63使螺线管132断开,解除原稿盖部11的锁定状态(步骤S11)。
当输入的解除用密码不正确时(步骤S10为否),执行步骤S7之后的处理。
此外,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中,驱动扣合片131以与扣合部122扣合的固定驱动部由螺线管132构成,但如图6所示,也可由其他固定驱动部、例如电机构成。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将螺线管132置换为电机135,在电机135的驱动轴上设置电线缠绕部135a。并且,电线136的末端136a固定到电线缠绕部135a,将电线136的另一末端136b固定到扣合片131的末端131d。
并且,如上所述,检测到禁止复印原稿时,控制部63使电机135接通,使电机的驱动轴向箭头N方向驱动,使该驱动轴的电线缠绕部135a向同方向旋转,直到扣合片131和扣合部122扣合为止,缠绕电线136(扣合片131的末端131d向箭头L方向移动)。其结果是,扣合片131的前端131c与扣合部122扣合,原稿盖部11被锁定。
并且,当输入了锁定状态解除用密码,控制部63直到扣合片131的前端131c离开扣合部122,使电机驱动轴的电线缠绕部135a向和箭头N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从而使扣合片的末端131d通过弹簧133的拉伸弹力向箭头R方向移动,解除原稿盖部11的锁定。
根据本发明,即使较厚的禁止复印的原稿放置在原稿读取装置上,也可物理性地阻止该原稿的取出。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设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原稿放置台上放置原稿,关闭能够相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转动地轴支撑的原稿盖部以覆盖上述原稿,并读取该原稿,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扣合部,具有多个由齿轮状的扣合齿形成的缺口部,与上述原稿盖部的支撑轴同轴地固定并与上述原稿盖部的开关连动而与该支撑轴一起转动;
固定驱动部,驱动与上述扣合部的上述缺口部扣合的扣合片;和
判断部,判断读取的原稿是否为禁止复印原稿,
使用者用上述原稿盖部推压放置于上述原稿放置台上的原稿并进行复制开始指示操作时,上述判断部判断读取的原稿是否为禁止复印原稿,若该判断部判断为该原稿是禁止复印原稿,则上述固定驱动部使上述扣合片与上述扣合部扣合,锁定上述原稿盖部的支撑轴的转动,防止上述原稿的取出,并且中断上述原稿的复制印刷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驱动部是螺线管或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判断部判断上述原稿是禁止复印的原稿时,报告这一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通过密码输入等预定操作来解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原稿盖部的转动锁定状态下原稿被取出时,发出警报。
CN2008100923891A 2007-04-27 2008-04-28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6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19057A JP4378493B2 (ja) 2007-04-27 2007-04-27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19057 2007-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6284A CN101296284A (zh) 2008-10-29
CN101296284B true CN101296284B (zh) 2010-11-03

Family

ID=39886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238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6284B (zh) 2007-04-27 2008-04-2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27069B2 (zh)
JP (1) JP4378493B2 (zh)
CN (1) CN1012962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0166B2 (ja) * 2008-09-10 2013-0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押さえ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293536B2 (ja) * 2009-09-28 2013-09-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995043B2 (ja) * 2011-12-27 2016-09-2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保持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CN104092844B (zh) 2014-06-30 2017-01-18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扫描装置
CN107124528A (zh) * 2017-05-02 2017-09-01 安徽玉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传真机系统
US10241388B1 (en) * 2017-09-22 2019-03-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1007A (en) * 1973-03-21 1974-08-20 Ibm Non-reproducible document
US4739377A (en) * 1986-10-10 1988-04-19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fidential document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07203195A (ja) 1993-12-29 1995-08-04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装置
JP2000172900A (ja) * 1998-12-02 2000-06-23 Fujitsu Ltd 自動取引装置
JP2005020334A (ja) 2003-06-26 2005-01-2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155228B2 (ja) 2004-05-21 2008-09-2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301141B2 (ja) * 2004-10-22 2009-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76814B1 (ko) * 2005-04-04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기
US20090135443A1 (en) * 2007-11-27 2009-05-28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182914A 2003.07.03
JP特开2005-20334A 2005.01.20
JP特开2005-333317A 2005.12.02
JP特开2005-333527A 2005.12.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6284A (zh) 2008-10-29
JP4378493B2 (ja) 2009-12-09
US8027069B2 (en) 2011-09-27
US20080266616A1 (en) 2008-10-30
JP2008278180A (ja) 200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628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2034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600034B (zh)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US103794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jecting information onto inner surface of open cover
US20120007307A1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6916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US4916490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developing devices
JP20062513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957024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toner and copy
JPH049963A (ja) 複写機
CN101150652A (zh) 图像记录设备
US7738144B2 (en)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51445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er that can execute copy control by using one operation restricting dot pattern
US1077573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lural covers and a lock control unit
CN100359413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18982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to inhibit residue on platen glass while scanning
CN10424738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3645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56484A (ja) 機密文書管理機能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619256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H06831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954657B2 (ja) 複写機
JPH061067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102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4584A (ja) パーソナル収納容器および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