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3799A - 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3799A
CN101293799A CNA200810011532XA CN200810011532A CN101293799A CN 101293799 A CN101293799 A CN 101293799A CN A200810011532X A CNA200810011532X A CN A200810011532XA CN 200810011532 A CN200810011532 A CN 200810011532A CN 101293799 A CN101293799 A CN 101293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cohol
catalyzer
water
reaction
compou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115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3799B (zh
Inventor
邱介山
杨晓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0115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3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3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3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3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37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高活性的负载型钌催化剂、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醇类化合物放入反应器中,通入氧气或空气,在常压、30~100℃的条件下,反应1~12h,反应结束后静置,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得到醛或酮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的转化率为10~100%,醛或酮类产物选择性达100%。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循环使用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醇类化合物液相氧化生产醛类或酮类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而且极具挑战性的反应。传统的氧化方法主要采用化学计量氧化剂如重铬酸盐、高锰酸盐等氧化醇类化合物,该过程产生大量的重金属盐污染物,不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近年来,以双氧水和氧气作氧化剂的绿色催化过程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采用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的氧化过程由于其原子经济性高而备受重视。在氧气或空气氧化醇类化合物这一领域,目前采用的催化体系有均相催化反应体系和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大多数均相催化反应体系需要添加大量的添加剂如NaOAc,NaOH,K2CO3等,而且仅适用于活性较高的醇类化合物的氧化,底物的适用范围窄。另外,均相催化体系催化剂的分离和重复使用也是制约其应用的一大难题。因此,研究和开展多相催化醇类化合物需氧氧化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专利(CN1900041)报道了一种通过次氯酸盐使伯醇钌催化氧化成醛的方法。然而,氧化剂为次氯酸盐,与氧气和空气相比,价格高,污染环境。中国专利(CN1669646)报道了一种以氧气或空气为氧源,醇选择氧化制醛或酮的含钯固体催化剂。钯是一种稀有贵金属,催化剂的价格昂贵。中国专利(CN1454201)报道了采用一种载体型金催化剂实施选择性氧化,即将醇或酮氧化以生产相应的羧酸,醇氧化生产相应的酮,以及二甲苯氧化生产相应的一元醇或二元醇。负载型金催化剂中涉及到第二种金属Pd的添加。无机氧化物负载的钌催化剂催化醇类化合物选择氧化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廉价、环境友好的醇类化合物选择氧化制备相应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用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技术方案是:将高活性的负载型钌催化剂加入三口烧瓶中,再加入一种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0~0.5∶1,然后放入醇类化合物为反应底物,使反应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5~100∶1,通入氧化剂氧气或空气,加热升温使反应体系的温度达到30~100℃,开始搅拌计时,反应1~12h,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有机相物质,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醇类化合物的转化率为10~100%,醛类或酮类产物选择性为100%。
所述的醇类化合物选自苯甲醇及其含有-CH3、-C2H5、-OCH3、-COOH、-F、-Cl、-Br、-NO2或-SO3H取代基的衍生物以及1-苯基乙醇、肉桂醇、1-辛醇、2-辛醇、环戊醇、环辛醇、噻吩甲醇或吡啶甲醇。所述的负载型钌催化剂的载体选自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活性炭、TiO2或Al2O3。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或对二甲苯。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用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可以高效率、高选择性的将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生成相应的醛类或酮类物质。氧化剂可以是直接通入的氧气或空气;采用一种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为混合溶剂,在液相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和;采用高活性的负载型钌催化剂,催化剂的稳定性高,反应结束后,催化剂易于从反应体系分离和循环使用。总的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只是有机底物和氧气或空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涉及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廉价,环境友好,可以实现高效率、高选择性催化醇类化合物选择氧化制备相应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反应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的6.0wt%Ru/CNTs催化剂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的四种不同担载量的Ru/CNTs催化剂的XRD谱图,横坐标表示扫描角度2θ,单位为度;纵坐标表示衍射峰强度,无单位。
图3为实施例2所得的6.0wt%Ru/AC催化剂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实施例2所得的6.0wt%Ru/AC催化剂的XRD谱图,横坐标表示扫描角度2θ,单位为度;纵坐标表示衍射峰强度,无单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给予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碳纳米管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
实验所用碳纳米管购于深圳纳米港有限公司,其比表面积约为160m2/g。使用前采用调变的H2SO4-HNO3氧化处理方法,在CNTs上引入含氧官能团。实验方法如下:10g碳纳米管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50mL H2O,100mL HNO3,50mL H2SO4,超声波分散10min,然后在磁力搅拌条件下,于120℃回流处理4h。回流结束后,用蒸馏水过滤洗涤至中性,于130℃真空条件下干燥;研磨备用,干燥器保存。
以RuCl3为钌的前躯体,混酸官能化的碳纳米管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Ru/CNTs催化剂。实验方法如下:分别量取4mLRuCl3(0.05M)、4mLRuCl3(0.10M)、6mL RuCl3(0.10M)或8mL RuCl3(0.10M)放入4个100mL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g经过官能化的碳纳米管;超声分散30min;室温陈化24h;110℃,真空干燥12h;研磨,分别得到RuCl3/CNTs(2.0wt%、4.0wt%、6.0wt%或8.0wt%);400℃,氢气气氛活化2h,升温速率为3℃/min,最后在氩气气氛中钝化至室温,分别得到Ru/CNTs(2.0wt%、4.0wt%、6.0wt%或8.0wt%)催化剂。
2.碳纳米管负载钌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
称取0.2g Ru/CNTs催化剂(2.0wt%、4.0wt%、6.0wt%或8.0wt%)放入三口烧瓶中,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见表1。
表1不同金属担载量的碳纳米管负载钌催化剂催化苯甲醇选择氧化的结果
Figure A20081001153200051
实施例2
1.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
实验所用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购于北京远大集成活性炭公司,其比表面积约为1000m2/g。使用前将商业椰壳活性炭研磨,然后用标准筛筛分出所需目数(200~320目)的活性炭备用。
采用调变的H2SO4-HNO3氧化处理方法,在活性炭上引入含氧官能团。实验方法如下:称取所需目数(200~320目)的活性炭10g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50mL H2O,100mL HNO3,50mL H2SO4,超声波分散10min,然后在磁力搅拌条件下,于120℃回流处理4h。回流结束后,用蒸馏水过滤洗涤至中性,于130℃真空条件下干燥;研磨备用,干燥器保存。
以RuCl3为钌的前躯体,混酸官能化的活性炭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Ru/CNTs催化剂。实验方法如下:量取6mL RuCl3(0.10M)放入100mL小烧杯中,加入1g经过官能化的活性炭;超声分散30min;室温陈化24h;110℃,真空干燥12h;研磨,得到6.0wt%RuCl3/CNTs;400℃,氢气气氛活化2h,升温速率为3℃/min,最后在氩气气氛中钝化至室温,得到6.0wt%Ru/CNTs催化剂。
2.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
称取0.2g 6.0wt%Ru/AC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99.8%,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3
1.二氧化钛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
实验所用二氧化钛(P25),购于上海海逸科贸有限公司,其比表面积约为50m2/g。
以RuCl3为钌的前躯体,混酸官能化的活性炭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Ru/CNTs催化剂。实验方法如下:量取6mL RuCl3(0.10M)放入100mL小烧杯中,加入1g二氧化钛(P25);超声分散30min;室温陈化24h;110℃,真空干燥12h;研磨,得到RuCl3/TiO2样品;400℃,氢气气氛活化2h,升温速率为3℃/min,最后在氩气气氛中钝化至室温,得到6.0wt%Ru/TiO2催化剂。
2.二氧化钛负载钌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
称取0.2g 6.0wt%Ru/TiO2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29%,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4: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1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67%,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5: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10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67%,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6: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空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97%,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7: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经过三次循环使用的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92%,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8:对甲基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对甲基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对甲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100%,对甲基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9:对甲氧基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对甲氧基苯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对甲氧基苯甲醇的转化率为100%,对甲氧基苯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0:1-苯基乙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1-苯基乙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1-苯基乙醇的转化率为47%,苯甲酮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1:1-苯基乙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AC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1-苯基乙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1-苯基乙醇的转化率为61%,苯甲酮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2:肉桂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肉桂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肉桂醇的转化率为89%,肉桂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3:肉桂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AC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肉桂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肉桂醇的转化率为100%,肉桂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4:1-辛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1-辛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1-辛醇的转化率为24%,1-辛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5:1-辛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AC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1-辛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1-辛醇的转化率为27%,1-辛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6:2-辛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2-辛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2-辛醇的转化率为14%,2-辛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7:2-辛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AC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2-辛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2-辛醇的转化率为15%,2-辛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 8:环戊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环戊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环戊醇的转化率为16%,环戊酮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19:环己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环己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环己醇的转化率为13%,环己酮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20:噻吩甲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噻吩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噻吩甲醇的转化率为88%,噻吩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21:吡啶甲醇的催化氧化
将0.2g 6.0wt%Ru/CNTs催化剂放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mL去离子水,10mL甲苯,2mmol的吡啶甲醇,装上冷凝管,将反应器放进温度为85℃的油浴中加热,氧气(15mL/min)以鼓泡的形式通入反应体系,待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5℃,开始搅拌计时,反应时间为3h。反应结束后,静置片刻,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产物组成。结果为:吡啶甲醇的转化率为92%,吡啶甲醛的选择性为100%。

Claims (4)

1、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是以高活性的负载型钌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于30~100℃下进行醇类化合物的氧化;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0~0.5∶1,反应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5~100∶1,氧化剂为氧气或空气;当反应体系的温度达到30~100℃,开始搅拌计时,反应1~12h;反应结束后静置,水油两相自动分层,催化剂在水相,分离出上层有机相,得到醛或酮类化合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类化合物是苯甲醇及其含有-CH3、-C2H5、-OCH3、-COOH、-F、-Cl、-Br、-NO2或-SO3H取代基的衍生物以及1-苯基乙醇、肉桂醇、1-辛醇、2-辛醇、环戊醇、环辛醇、噻吩甲醇或吡啶甲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型钌催化剂的载体是活性炭、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TiO2或Al2O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或对二甲苯中的一种。
CN200810011532XA 2008-05-20 2008-05-20 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3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1532XA CN101293799B (zh) 2008-05-20 2008-05-20 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1532XA CN101293799B (zh) 2008-05-20 2008-05-20 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3799A true CN101293799A (zh) 2008-10-29
CN101293799B CN101293799B (zh) 2011-06-22

Family

ID=4006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1153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3799B (zh) 2008-05-20 2008-05-20 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3799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2555A (ja) * 2009-03-02 2010-09-16 Nagoya Industr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 カルボニ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1850249B (zh) * 2009-03-31 2011-12-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规整结构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8670A (zh) * 2009-03-12 2012-02-08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08189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催化转化藜芦醇为藜芦醛的方法
CN106146270A (zh) * 2016-07-19 2016-11-23 河南师范大学 纳米钒锰氧化物催化醇类化合物合成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CN107344904A (zh) * 2016-05-04 2017-11-1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钯催化氧化烯烃生成甲基酮的方法
CN108191619A (zh) * 2016-12-08 2018-06-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分子氧氧化醇类化合物制醛/酮的催化方法
CN110075830A (zh) * 2019-04-03 2019-08-02 河南师范大学 纳米碳球固载钯纳米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醛的方法
CN111548334A (zh) * 2020-04-29 2020-08-18 广东省肇庆华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乙基麦芽酚的合成工艺
CN112427035A (zh) * 2020-11-24 2021-03-02 吉林大学 一种高分散负载型氢氧化钌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醇的选择性氧化中的应用
WO2022006690A1 (zh) * 2020-06-23 2022-01-13 惠州学院 一种通过含氮催化剂将醇氧化制备羰基衍生物的方法
CN116396147A (zh) * 2023-03-24 2023-07-07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的醇氧化反应的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0954B2 (ja) * 2002-04-26 2009-04-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ルテニウム担持アルミナ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アルコールの酸化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2555A (ja) * 2009-03-02 2010-09-16 Nagoya Industr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 カルボニ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2348670A (zh) * 2009-03-12 2012-02-08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羰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50249B (zh) * 2009-03-31 2011-12-2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规整结构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4904B (zh) * 2016-05-04 2020-09-1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钯催化氧化烯烃生成甲基酮的方法
CN107344904A (zh) * 2016-05-04 2017-11-1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钯催化氧化烯烃生成甲基酮的方法
CN106008189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催化转化藜芦醇为藜芦醛的方法
CN106146270B (zh) * 2016-07-19 2019-08-23 河南师范大学 纳米钒锰氧化物催化醇类化合物合成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CN106146270A (zh) * 2016-07-19 2016-11-23 河南师范大学 纳米钒锰氧化物催化醇类化合物合成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CN108191619A (zh) * 2016-12-08 2018-06-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分子氧氧化醇类化合物制醛/酮的催化方法
CN110075830A (zh) * 2019-04-03 2019-08-02 河南师范大学 纳米碳球固载钯纳米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醛的方法
CN111548334A (zh) * 2020-04-29 2020-08-18 广东省肇庆华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乙基麦芽酚的合成工艺
CN111548334B (zh) * 2020-04-29 2022-03-29 广东省肇庆华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乙基麦芽酚的合成工艺
WO2022006690A1 (zh) * 2020-06-23 2022-01-13 惠州学院 一种通过含氮催化剂将醇氧化制备羰基衍生物的方法
CN112427035A (zh) * 2020-11-24 2021-03-02 吉林大学 一种高分散负载型氢氧化钌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醇的选择性氧化中的应用
CN116396147A (zh) * 2023-03-24 2023-07-07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的醇氧化反应的新方法
CN116396147B (zh) * 2023-03-24 2023-11-10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醇氧化反应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3799B (zh)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3799B (zh) 一种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制备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Kopylovich et al.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lcohols: Recent advances
Vinod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 heterogeneously catalysed aerobic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lcohols
Comotti et al. Oxidation of alcohols and sugars using Au/C catalysts: Part 2. Sugars
CN109603819B (zh) 一种石墨烯负载PdRu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imitratos et al. Liquid phase oxidation of glycerol using a single phase (Au–Pd) alloy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 effect of reaction conditions
Ye et al.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the C═ O bond in unsaturated aldehydes over Pt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porous UiO-66 nanoparticles
CN110102350A (zh) 用于氧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arimi et al. Additive-free aerobic CH oxidation through a defect-engineered Ce-MOF catalytic system
ZHANG et al. Selectiv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catalyzed by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carbon-coated iron nanocrystals
CN101205175B (zh) 用醇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氧化制备醛或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Su et al. Aerobic oxidation of alcohols catalyzed by gol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gallia polymorphs
CN111266119A (zh) 一种α,β-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铂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Grirrane et al. Gol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ceria promote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oximes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arbonylic compounds
Sun et al. Recent progress of Ga-based liquid metals in catalysis
CN103145545B (zh) 一种用于丙三醇催化氧化制备丙醇二酸的方法
Xu et al. Selective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methanol using AuPd@ ZIF-8
Karimi et al. Gol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Cs 2 CO 3 as recyclable catalyst system for selective aerobic oxidation of alcohols at room temperature
Liu et al. Self-coupling reactions of terminal alkynes catalyzed by nanorod-like metalloporphyrin organic frameworks encapsulated with copper nanoparticles: Synergistic catalytic effects of dual copper structures
CN102964230B (zh) 一种甲苯液相催化氧化制苯甲醛的方法
CN110975921B (zh) 具有磁性多孔结构的氮掺杂钴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684921A (zh) 一种用于tmbq转化为tmhq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Bourbiaux et al. Selective aerobic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s with palladium (0) nanoparticles suspension in water
CN116178244A (zh) 一种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94135B (zh) 掺氮炭黑负载钯铋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