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7854A - 气体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气体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7854A
CN101277854A CNA2006800364942A CN200680036494A CN101277854A CN 101277854 A CN101277854 A CN 101277854A CN A2006800364942 A CNA2006800364942 A CN A2006800364942A CN 200680036494 A CN200680036494 A CN 200680036494A CN 101277854 A CN101277854 A CN 101277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fiery road
gas
passes
gas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64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7854B (zh
Inventor
早川慎一
真殿章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Kayaku Co Ltd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Kayaku Co Ltd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Kayaku Co Ltd,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Kaya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7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7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7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78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60R21/264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using only solid reacting substances, e.g. pellets, pow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 B60R21/264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using only solid reacting substances, e.g. pellets, powder
    • B60R2021/264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gas, e.g. pyrotechnic using only solid reacting substances, e.g. pellets, powde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combustion chambers or sub-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 B60R21/274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to rupture or open the fluid sour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1A),设有:收容点火器(12)以及传火药(14)的点火室(13);分别收容气体发生剂(24,34)的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连通点火室(13)和第一燃烧室(23)的第一传火路(15);连通点火室(13)和第二燃烧室(33)的第二传火路(16)。以第一传火路(15)的中心线(15a)和第二传火路(16)的中心线(16a)不重叠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配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通过这样地构成,在具有通过一个点火器驱动的两个以上的气体输出部的气体发生器中,可使各个气体输出部的输出相互实质或者完全独立。

Description

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装入搭载在汽车等上的乘员保护装置中。
背景技术
目前,从保护汽车等的乘员的观点出发,作为乘员保护装置的气囊装置逐渐普及。气囊装置是为了保护乘员免受车辆等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而装备的,在车辆等碰撞时使气囊瞬时膨胀、展开,以此作为缓冲器阻挡乘员的身体。气体发生器是装入在该气囊装置中并在车辆等碰撞时瞬时产生气体使气囊膨胀、展开的设备。
在气囊装置中,根据向车辆等的搭载位置、要保护的身体的部位等存在有各种结构。例如,在搭载于汽车上的气囊装置中,已知有设置在驾驶员席的前方的驾驶员席用气囊、设置在助手席前方的助手席用气囊、设置在驾驶员席或者助手席的侧方的所谓的侧气囊或帘式气囊等。因此,在装入气囊装置的气体发生器中也存在各种结构的装置,根据规格选择最佳的结构。
作为多种气体发生器中的一种结构,具有所谓的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该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具有两端封闭的圆筒状的壳体,从两端部喷出气体。在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中,在圆筒状的壳体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收容点火器以及传火药的点火室,在夹入该点火室的位置、即圆筒状的壳体的两端部侧设置有一对用于收容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在圆筒状的壳体的两端部分别单独设置与各个燃烧室连通的气体喷出口。在该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中,可独立设置两个产生气体并输出的气体输出部,而且,可以通过一个点火器驱动这两个气体输出部。作为公开了该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的文献,例如有特开平8-26064号公报(专利文献1)。
图23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的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的剖视图。如图23所示,在现有的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101中,在两端通过封闭部件141,142封闭的圆筒状的壳体102的中央部配置有基座部件110以及支撑部件111,在由这些基座部件110以及支撑部件111限定的点火室113中收容有点火器112以及传火药114,在其两外侧以夹持点火室113的方式分别配置有用于收容气体发生剂124,134的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123,133,另外,在其外侧分别配置有用于收容过滤部件125,135的第一以及第二过滤室。用于收容传火药114的点火室113和用于收容气体发生剂124,134的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123,133,分别通过设置在基座部件110上的第一传火路115以及第二传火路116进行连通。并且,用于喷出所产生的气体的气体喷出口122,132设置在用于限定第一以及第二过滤室的部分的壳体102的周面上,由此,将气体输出部121,131设置在圆筒状的壳体102的两端部。
在上述现有的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101中,在车辆碰撞时点火器112进行动作,以此点燃点火室113内的传火药114而燃烧,通过传火药114燃烧而产生的热粒子经由第一传火路115以及第二传火路116分别流入第一燃烧室123以及第二燃烧室133,由此,收容在第一燃烧室123以及第二燃烧室133中的气体燃烧剂124,134分别被点燃而燃烧。通过该气体发生剂124,134的燃烧,在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123,133内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生的气体经由分别收容在第一过滤室以及第二过滤室中的过滤部件125,135从气体喷出口122,132向壳体102的外部喷出。另外,通过从该壳体102喷出的气体,气囊膨胀、展开。
专利文献1:特开平8-26064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的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101中,设置在点火室113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15的开口面和第二传火路116的开口面通过具有相同的内径的孔形成,这些开口面彼此相对配置,并且,第一传火路115以及第二传火路116以夹持点火室113且其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重合的方式进行设置。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气体发生器动作时,即,在利用通过点火器点火的传火药点燃气体发生剂的状态下,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经由第一以及第二传火路以及点火室分别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较大的影响。
在要使设置于圆筒状的壳体的两端部的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的情况下,最好如上所述以夹持点火室且使两个点火路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设置第一点火路以及第二点火路。如果这样地构成,则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经由第一以及第二传火路以及点火室相互影响,可实现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状态的均衡,可以实现从一对气体输出部喷出的气体的喷出速度以及喷出量的均衡化。
但是,在不想使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化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对气体输出部上分别独立地逐一安装气囊,想以不同的展开速度展开这些气囊的情况;想使展开后的内压在上述一对气囊之间不同的情况;或者在一对气体输出部的双方上安装单一的气囊,想要通过调节这一对气体输出部的气体输出的持续时间来延长展开的气囊的持续时间的情况等),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分别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大的影响是不理想的。这是因为,在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的情况下,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与预定的特性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气囊装置整体不能够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在具有通过一个点火器驱动的两个以上的气体输出部的气体发生器中,抑制或防止各个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对另一个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以使各个气体输出部的输出相互实质上或完全独立。
基于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点火室、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第一传火路、第二传火路、抑制机构。所述第一传火路以连通所述点火室和所述第一燃烧室的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第二传火路以连通所述点火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的方式进行设置。在所述点火室中收容有单一的点火器以及传火药,在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中,分别收容有气体发生剂。上述抑制机构抑制如下现象:在通过利用所述点火器点火的所述传火药点燃所述气体发生剂而燃烧时,收容在所述第一燃烧室中的所述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经由所述第一传火路、所述点火室以及所述第二传火路,对收容在所述第二燃烧室中的所述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
在此,“燃烧产生的影响”包括伴随着各燃烧室间的压力差的压力变动所产生的影响、热粒子的移动所产生的影响等。另外,实际上,处于高压状态的燃烧室中的燃烧和处于低压状态的燃烧室中的燃烧相互干涉,意思是两者都彼此施加影响、且都同时被施加影响,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施加影响”的记述是着眼于如下的观点而进行使用的,即,处于特别高压状态的燃烧室中的燃烧对处于低压状态的燃烧室中的燃烧施加影响。另外,“抑制施加影响”不但包括减轻影响还包括完全消除影响。
通过这样地构成,可通过抑制机构抑制或防止:收容在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经由第一传火路、点火室以及第二传火路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因此,可使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和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上或完全独立,在各燃烧室中可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在各气体输出部中可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所述点火室、所述第一燃烧室以及所述第二燃烧室可设置在长形的壳体内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点火室、所述第一燃烧室以及所述第二燃烧室最好以通过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夹入所述点火室的方式,直线状地设置在所述长形的壳体的轴方向上。
这样,在直线状地配置第一燃烧室、点火室以及第二燃烧室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燃烧室以及第二燃烧室隔着点火室位于相对的位置,因此,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经由第一燃烧室、点火室以及第二燃烧室容易对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因此,在这样构成的气体发生器中设置抑制机构的情况下,该抑制机构可特别有效地进行工作,可使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和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上或者完全独立。因此,在各燃烧室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在各气体输出部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作为所述抑制机构,以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传火路的中心线不重叠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配置第一传火路和第二传火路。
另外,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作为所述抑制机构,理想的是,以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传火路的中心线不平行的方式、错开配置所述第一传火路和第二传火路。
另外,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作为所述抑制机构,在沿着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使设置在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投影到设置有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的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情况下,以使投影后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与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不重合的方式、错开配置所述第一传火路和所述第二传火路。
在此,“传火路的中心线”是指连接与传火路延伸的方向正交的传火路截面的中心点的线,在通过直线状延伸的孔形成传火路的情况下,该中心线也是直线,在通过弯曲状延伸的孔形成传火路的情况下,该中心线是弯曲线,另外,该传火路的中心线与沿着传火路流动的气体或者热粒子的前进方向大致重合。
在第一燃烧室、点火室以及第二燃烧室配置成直线状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上述任意一种结构,由位于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的第一传火路、点火室以及第二传火路构成的路径,与隔着点火室设置第一传火路和第二传火路、使它们的中心线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相比复杂化。因此,通过采用上述任一种结构,可使其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可以抑制收容在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因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上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作为所述抑制机构,在沿着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使设置在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投影到设置有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的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情况下,以使投影后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与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不重合的方式、在所述点火器的轴方向错开配置所述第一传火路和所述第二传火路;并且在设置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和设置在所述点火室的壁面的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之间设置隔壁,在所述点火器的轴方向上将所述点火室划分成两室。
在此,“点火器的轴方向”是指与点火器动作时从点火器导出的热粒子的主要前进方向一致的方向。通常,在点火器中,收容点火药的内部空间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点火器的轴方向”是指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上述内部空间的轴方向。
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位于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的第一传火路、点火室以及第二传火路构成的路径,与隔着点火室设置第一传火路和第二传火路、使它们的中心线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相比复杂化,并且,设置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和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通过隔壁进行分割,该隔壁在点火器的轴方向将点火室划分成两个室,因此,与通过一个室构成点火室的情况相比复杂化。因此可形成第一传火路和第二传火路实质上不连通的状态。因此,通过使这些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可以抑制收容在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其结果可以使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所述隔壁通过配置在所述点火室中的有底筒状的杯部件的一部分构成。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杯部件可压入固定在所述点火室中。
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在点火室内配置杯部件可以容易地设置隔壁,并且可以简便地将点火室划分成与第一传火路连通的室和与第二传火路连通的两个室。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作为所述抑制机构,在设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和设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的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之间设置有隔壁。
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隔壁分隔设置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和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因此,可以将第一传火路和第二传火路形成实质上或者完全不连通的状态。因此,隔壁作为抑制机构发挥作用,可以抑制或者防止收容在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所以,可以使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上或者完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中可以得到预定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作为所述抑制机构,配设逆止阀,该逆止阀设置在能够封闭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压力差而被驱动。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第一燃烧室中气体发生剂燃烧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之间的压力差驱动逆止阀、封闭第一传火路,因此,可以形成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完全不连通的状态。因此,逆止阀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可以防止收容在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的影响。因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和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相互完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所述抑制机构可通过如下部件构成: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点火室的可动部件;配置在所述点火室中、通过与所述可动部件抵接而限制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可动部件通过在所述点火室中产生的压力而克服所述移动限制部件对移动的限制、进行移动,由此,通过所述可动部件封闭设置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的至少任意一方。
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移动限制部件限制其移动的可动部件伴随点火室的压力上升而移动,封闭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以及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的至少任意一方,因此,可以形成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完全不连通的状态。因此,这些部件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可以防止收容在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的影响。因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相互完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所述可动部件由配置在所述点火室中的有底筒状的杯部件构成。
通过这样地构成,借助在点火室内配置杯部件可以容易地将杯部件作为可动部件。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中,理想的是,所述移动限制部件具有随着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而断裂的脆弱部。
通过这样地构成,借助使脆弱部断裂可以容易地解除移动限制部件对可动部件的移动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通过一个点火器驱动的两个以上的气体输出部的气体发生器中,可以抑制或防止各个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对另一个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因此,在各个气体输出部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可以实现性能稳定的气囊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外观构造的正视图。
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外观构造的右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内部构造的图,是沿着图1B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3B是沿着图3A中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
图3C是沿着图3A中的IIIC-IIIC线的剖视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4B是沿着图4A中的IVB-IVB线的剖视图。
图4C是沿着图4A中的IVC-IVC线的剖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5B是沿着图5A中的VB-VB线的剖视图。
图5C是沿着图5A中的VC-VC线的剖视图。
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第三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6B是沿着图6A中的VIB-VIB线的剖视图。
图6C是沿着图6A中的VIC-VIC线的剖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第四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7B是沿着图7A中的VIIB-VIIB线的剖视图。
图7C是沿着图7A中的VIIC-VIIC线的剖视图。
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第五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8B是沿着图8A中的VIIIB-VIIIB线的剖视图。
图8C是沿着图8A中的VIIIC-VIIIC线的剖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第六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9B是沿着图9A中的IXB-IXB线的剖视图。
图9C是沿着图9A中的IXC-IXC线的剖视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第七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0B是沿着图10A中的XB-XB线的剖视图。
图10C是沿着图10A中的XC-XC线的剖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第八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1B是沿着图11A中的XIB-XIB线的剖视图。
图11C是沿着图11A中的XIC-XIC线的剖视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2B是沿着图12A中的XIIB-XIIB线的剖视图。
图12C是沿着图12A中的XIIC-XIIC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4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气体发生器的逆止阀的动作的图,是示意表示点火室内的传火药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
图14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气体发生器的逆止阀的动作的图,是示意表示第一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气体发生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7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气体发生器的逆止阀的动作的图,是示意表示点火室内的传火药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
图17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气体发生器的逆止阀的动作的图,是示意表示第一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气体发生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气体发生器的变形例的逆止阀的动作的图,是示意表示第一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
图20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20B是沿着图20A中的XXB-XXB线的剖视图。
图20C是沿着图20A中的XXC-XXC线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气体发生器动作前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气体发生器动作后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23是表示现有的气体发生器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标号说明
1A~1P气体发生器
10基座部件
11支撑部件
12点火器
13点火室
13a第一点火室
13b第二点火室
14传火药
15第一传火路
15a中心线
15b开口面
16第二传火路
16a中心线
16b开口面
17、18、19密封部件
20第一圆筒状部件
20a槽
21气体输出部
22气体喷出口
23第一燃烧室
23a空间
24气体发生剂
25过滤部件
26隔板
26a连通孔
27连通孔
28缓冲部件
29密封部件
30第二圆筒状部
30a槽
31气体输出部
32气体喷出口
33第二燃烧室
34气体发生剂
35过滤部件
36隔板
37连通孔
38缓冲部件
39密封部件
41,42封闭部件
50隔壁
5152杯部件
51a、51b、52a~52c开口部
55销
55a支柱部
55b突缘部
55c脆弱部
60,65逆止阀
61,66突部
62,67贯通孔
7075逆止阀
7277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将本发明应用于所谓的T字型气体发生器的情况进行说明,所述T字型气体发生器具有两端封闭的大致圆筒状的壳体,从其两端部喷出气体。
(实施方式1)
图1A及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气体发生器的外观构造的图,图1A是气体发生器的正视图,图1B是右侧视图。另外,图2是表示图1A及图1B所示的气体发生器的内部构造的图,是沿着图1B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首先,参照这些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1A的外观构造和内部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A及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A备有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外形的长形的大致圆筒状壳体,设有基座部件10、与基座部件10的一方的端部连接的第一圆筒状部件20、与基座部件10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的第二圆筒状部件30、分别封闭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端部的封闭部件41、42。
如图2所示,在基座部件10的周方向的规定位置,在与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外形的壳体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有凹部,在该凹部中嵌入有支撑后述的点火器(爆管)12的支撑部件11。在第一圆筒状部件20的轴方向的规定位置,设置有在轴方向划分第一圆筒状部件20的内部空间的隔板26,在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轴方向的规定位置,设置有在轴方向划分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内部空间的隔板36。
这些基座部件10、支撑部件11、第一圆筒状部件20、第二圆筒状部件30、隔板26,36以及封闭部件41,42,都是由不锈钢、钢铁、铝合金、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制部件构成的,通过焊接或铆接等分别连接、固定。具体的是,支撑部件11在插入基座部件10的凹部中的状态下进行铆接固定,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通过焊接固定在基座部件10的端部。另外,隔板36以及封闭部件41都嵌插在第一圆筒状部件20的中空部中、并通过朝向内侧对第一圆筒状部件20的周壁进行铆接而固定,隔板26以及封闭部件42都嵌插在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中空部中、并通过朝向内侧对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周壁进行铆接而固定。
如图1A、图1B以及图2所示,在没有固定在第一圆筒状部件20的基座部件10的一方的端部附近,设置有用于喷出气体的气体喷出口22,在该部分处形成有气体输出部21。另外,在没有固定在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基座部件10的一方的端部附近,与第一圆筒状部件20同样地设置有用于喷出气体的气体喷出口32,在该部分处形成有气体输出部31。
如图2所示,在由基座部件10、支撑部件11、第一圆筒状部件20、第二圆筒状部件30、隔板26,36以及封闭部件41、42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壳体内部,主要设置有:收容点火器12以及传火药14的点火室13;收容气体发生剂24以及过滤部件25的第一燃烧室23;收容气体发生剂34以及过滤部件35的第二燃烧室33;将点火室13和第一燃烧室23连通的第一传火路15;将点火室13和第二燃烧室33连通的第二传火路16。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A具有以大致圆筒状的壳体的轴方向大致中央部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的结构,在图中的左侧部分配置有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一传火路25,在图中的右侧部分配置有第二燃烧室33以及第二传火路16。因此,点火室13、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以排列成直线状的方式进行配置。
点火室13通过基座部件10和支撑部件11进行限定,设置在大致圆筒状的壳体的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点火室13中,如上所述地收容有单一的点火器12和传火药14。通过支撑部件11支撑的点火器12,以其排针(输入端子)从气体发生器1A的外表面露出的方式进行配置。在该排针上连接有用于对点火器12和碰撞检测传感器进行连线的连接器(未图示)。在形成有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的点火室13的壁面以及形成有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的点火室13的壁面上,分别粘贴有密封部件19,通过该密封部件19封闭上述各个开口面。另外,作为密封部件19利用在单面上涂敷有粘结部件的铝箔等。由此,可确保点火室13和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之间的气密性。
点火器12是用于产生火焰的点火装置,在内部包含有未图示的点火药和使该点火药燃烧的未图示的电阻。更具体地说,点火器12具有用于插通·保持一对排针的基部、安装在基部上的爆管杯,以连接插入爆管杯内的排针的前端的方式安装有电阻(电桥标准导线),以包围该电阻或者以与该电阻接触的方式在爆管杯内填充有点火药。作为电阻,一般使用镍铬合金丝等,作为点火药一般使用ZPP(锌原卟啉)、ZWPP、收敛酸铅等。爆管杯一般是金属或塑料制成的。
在检测到碰撞时,规定量的电流经由排针流向电阻。通过使规定量的电流流过电阻,在电阻中产生焦耳热,点火药开始燃烧。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使收纳点火药的爆管杯破裂。从电流流过电阻开始到点火器12动作为止的时间,在电阻使用镍铬合金丝的情况下为2毫秒以下。
在点火器12和支撑部件11之间,夹装有密封部件17。密封部件17气密地密封在点火器12和支撑部件11之间产生的间隙,由此,封闭点火室13,在将点火器12铆接固定在支撑部件11上时将密封部件17插入上述间隙。另外,在基座部件10和支撑部件11之间,也夹装有密封部件18。密封部件18通过气密地密封在基座部件10和支撑部件11之间产生的间隙而封闭点火室13,在将支撑部件11铆接固定在基座部件10上时将密封部件18插入上述间隙。
作为密封部件17、18,最好利用由具有充分的耐热性以及耐久性的材料构成的部件,例如,最好利用由作为乙烯丙烯橡胶的一种的EPDM树脂制成的O形环等。另外,如果在夹装这些密封部件的部分涂敷有液状的密封剂,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点火室13的密闭性。
填充在点火室13中的传火药14,利用通过使点火器12动作而产生的火焰进行点火,通过燃烧而产生热粒子。作为传火药14,需要是可切实地使气体发生剂24,34开始燃烧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使用由以B/KNO3等为代表的金属粉/氧化剂构成的组成物等。传火药14使用粉状的物质或者通过粘合剂成型为规定形状的物质等。作为通过粘合剂成型的传火药的形状,例如有颗粒状、圆柱状、片状、球状、单孔圆筒状、多孔圆筒状、小块状等各种形状。
第一燃烧室23通过第一圆筒状部件20、基座部件10、隔板26进行限定,设置在靠近大致圆筒状的壳体的一端的位置(图中左侧部分)。第二燃烧室33通过第二圆筒状部件30、基座部件10、隔板36进行限定,设置在靠近大致圆筒状的壳体的另一端的位置(图中右侧部分)。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中,如上所述分别收容有气体发生剂24,34以及过滤部件25,35。气体发生剂24,34配置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的各个点火室13侧的空间中,过滤部件25,35与这些气体发生剂24,34邻接地配置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的各个隔板26,36侧的空间中。
气体发生剂24,34通过热粒子而点燃,该热粒子是使利用点火器12点火的传火药14燃烧而产生的,通过气体发生剂24,34燃烧而产生气体。气体发生剂24,34,一般作为包含燃料、氧化剂、添加剂的成型体而形成。作为燃料例如使用三唑衍生物、四唑衍生物、胍衍生物、偶氮甲酰胺衍生物、联氨衍生物等或这些物质的组合。具体是,最好使用例如硝基胍、胍硝酸盐、氰基胍、5氨基四唑等。作为氧化剂,使用包含阳离子的硝酸盐等,所述阳离子例如从碱金属、碱土类金属、过渡金属、氨中进行选择。作为硝酸盐,最好使用例如硝酸钠、硝酸钙等。另外,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出粘合剂、造渣剂、燃烧调整剂等。作为粘合剂,最好使用例如羧甲基纤维素的金属盐、硬脂酸盐等的有机粘合剂,或者使用合成羟基已六醇、酸性粘土等的无机粘合剂。作为造渣剂最好使用氮化硅、硅石、酸性粘土等。另外,作为燃烧调整剂最好使用金属氧化物、硅铁、活性炭、石墨等。
气体发生剂24、34的成型体的形状有颗粒状、小块状、圆柱状、盘状等各种形状。另外,也可以使用在成型体内部具有孔的有孔状(例如,单孔筒形状或者多孔筒形状等)成型体。这些形状最好与装入气体发生器1A的气囊装置的规格相对应地适当选择,例如,在气体发生剂24、34燃烧时最好选择使气体的生成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形状等,最好选择与规格相应的最佳形状。另外,除了气体发生剂24、34的形状以外,最好也考虑气体发生剂24、34的线燃烧速度、压力指数等而适当选择成型体的尺寸、填充量。
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中,以与形成有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和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的基座部件10的壁面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缓冲部件28,38。安装该缓冲部件28,38的目的是防止由成型体构成的气体发生剂24,34因振动等而粉碎,最好使用陶瓷纤维的成型体或者泡沫硅等。
过滤部件25,35,例如使用卷绕由不锈钢、钢铁等金属形成的线材、网件而形成的部件,或者通过冲压加工而按压固定的部件等。过滤部件25,35,在由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产生的气体通过该过滤部件25,35中时,作为通过除去气体所具有的高温热量而冷却气体的冷却机构进行工作,并且,也作为除去气体中所含有的残渣(熔渣)等的除去机构进行工作。
在隔板26,36上分别设置有连通孔27,37。连通孔27连通第一燃烧室23和气体喷出口22,连通孔37连通第二燃烧室33和喷出口32。在位于第一燃烧室23侧的隔板26的主面和位于第二燃烧室23侧的隔板36的主面上,以分别封闭上述连通孔27,37的方式粘贴有密封部件29,39。作为该密封部件29,39,可以使用在单面上涂敷有粘结部件的铝箔等。由此,可确保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和壳体外部的气密性。
接着,就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A的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另外设置在车辆上的碰撞检测机构检测碰撞,并基于此使点火器12动作。收容在点火室13中的传火药14,通过如下的火焰被点燃而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热粒子,所述火焰是通过使点火器12动作而产生的。通过该传火药14的燃烧,点火室13内的压力上升,由此破坏密封部件19的密封,热粒子经由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到达配置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的靠近基座部件10的位置的缓冲部件28,38。到达缓冲部件28,38的热粒子,通过其热量使缓冲部件28,38开口或断裂,由此,热粒子流入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
通过流入的热粒子,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24,34被点燃而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通过该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内的压力上升,由此破坏密封部件29,39的密封,产生的气体被送向气体输出部21,31。此时,气体分别通过过滤部件25,35而冷却到规定的温度,从各个气体喷出口22,32向壳体的外部喷出,然后导入气囊内部、使气囊膨胀、展开。
图3A是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3B是沿着图3A中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图3C是沿着图3A中的IIIC-III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3B以及图3C中,省略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下面,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A中的抑制机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3A至图3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A中,连通点火室13以及第一燃烧室23的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而形成。与此相对,连通点火室13以及第二燃烧室33的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直线状延伸的三个孔而形成。并且,以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和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叠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配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
通过这样地构成,由位于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之间的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与夹持点火室13、以使其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重合的方式设置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的情况相比复杂化。因此,这样地配置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的结构本身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在气体发生器1A动作时,即,在利用通过点火器12点火的传火药14点燃气体发生剂24,34的状态下,可以抑制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施加影响。更具体的是,在第一燃烧室23和第二燃烧室33中产生压力差的情况下,可防止伴随着第一燃烧室23中的压力上升、产生气体发生倒流,所述第一燃烧室23中的压力上升是在第一燃烧室23中通过使气体发生剂24燃烧而产生的;并且可防止伴随着第一燃烧室23中的压力上升的、热粒子从第一燃烧室23向第二燃烧室33的移动。因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23,33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21,31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A中,在沿着第一传火路15的中心线15a、使设置在点火室13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投影到设置有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的点火室13的壁面上的情况下,以使投影后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与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不重合的方式、错开配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特别参照图3C),因此可更显著地发挥该抑制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不想使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化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对气体输出部上分别独立地逐一安装气囊,想以不同的展开速度展开这些气囊的情况;想使展开后的内压在上述一对气囊之间不同的情况;或者在一对气体输出部的双方上安装单一的气囊,想要通过调节这一对气体输出部的气体输出的持续时间来延长展开的气囊的持续时间的情况等),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可消除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分别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大的影响的情况,作为气囊装置整体可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下面,按顺序对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4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4B是沿着图4A中的IVB-IVB线的剖视图,图4C是沿着图4A中的IVC-IV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B以及图4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4A至图4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B中,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四个孔形成。并且,以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与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设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因此可与上述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获得抑制效果。
在此,在本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B中,在沿着第一传火路15的中心线15a、使设置在点火室13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投影到设置有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的点火室13的壁面上的情况下,投影后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与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一部分重合。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投影后只要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不与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完全重合,就可使路径复杂化,因此,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抑制效果。
图5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5B是沿着图5A中的VB-VB线的剖视图,图5C是沿着图5A中的VC-V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5B以及图5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5A至图5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C中,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两个直线状延伸的孔形成,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两个孔形成。并且,以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与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设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将它们分别设置在对角位置。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因此也可与上述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获得显著的抑制效果。
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6B是沿着图6A中的VIB-VIB线的剖视图,图6C是沿着图6A中的VIC-VI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6B以及图6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6A至图6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D中,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并且,以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与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设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因此也可与上述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获得抑制效果。
图7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7B是沿着图7A中的VIIB-VIIB线的剖视图,图7C是沿着图7A中的VIIC-VII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7B以及图7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7A至图7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E中,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并且,以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与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不平行地错开设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在此,在本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E中,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相对于大致圆筒状的壳体的轴线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设置。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因此也可与上述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获得抑制效果。
图8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8B是沿着图8A中的VIIB-VIIB线的剖视图,图8C是沿着图8A中的VIIC-VII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8B以及图8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8A至图8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F中,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并且,以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与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设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在此,在本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F中,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相对于大致圆筒状的壳体的轴线朝向相同的方向倾斜设置。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因此也可与上述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获得显著的抑制效果。
图9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9B是沿着图9A中的IXB-IXB线的剖视图,图9C是沿着图9A中的IXC-IX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9B以及图9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9A至图9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G中,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锥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锥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并且,以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与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设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因此也可与上述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获得抑制效果。
图10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10B是沿着图10A中的XB-XB线的剖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A中的XC-X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0B以及图10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10A至图10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H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1A相同,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三个孔形成。并且,以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与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合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设置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在此,在本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H中,与上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1A不同,第一圆筒状部件20和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内径不同。因此,填充到第一燃烧室23和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24,34的填充量也不同。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因此也可与上述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获得显著的抑制效果。
图11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11B是沿着图11A中的XIB-XIB线的剖视图,图11C是沿着图11A中的XIC-XI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1B以及图11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以及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11A至图11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I中,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I中,与上述第七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H相同,第一圆筒状部件20和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内径不同。在此,第一传火路15配设在第一圆筒状部件20的中心轴上,第二传火路16配设在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中心轴上。并且,具有不同内径的第一圆筒状部件20和第二圆筒状部件30,以相互的中心轴不重叠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在图中上下方向偏移设置。其结果,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平行地错开配置,构成第一传火路15的孔的中心线15a与构成第二传火路16的孔的中心线16a不重合在同一直线上。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由第一传火路15、点火室13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因此也可与上述气体发生器1A相同地获得显著的抑制效果。另外,相对于第二圆筒状部件30使第一圆筒状部件20偏移的情况下的偏移方向和偏移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装入的气囊装置的规格等适当地改变。
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如果使第二传火路的中心线不在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重合,则在多数情况下可获得抑制效果。因此,可对第一传火路以及第二传火路的形状、大小、形成位置,或者第一圆筒状部件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的形状、大小、形成位置等进行适当的变更。
(实施方式2)
图1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12B是沿着图12A中的XIIB-XIIB线的剖视图,图12C是沿着图12A中的XIIC-XIIC线的剖视图。下面,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1J的构造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气体发生器1A相同的部分使用图中的同一符号,并在此不再重复说明。此外,在图12B以及图12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传火药以及设置在后述的点火室中的隔壁的图示。
如图12A至图12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J中,连通点火室13和第一燃烧室23的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另外,连通点火室13和第二燃烧室33的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在点火室13的规定位置,作为抑制机构设置有隔壁50。该隔壁50设置在设于点火室13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和设置在点火室13的壁面上的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之间,并且隔开这些开口面15b,16b之间。在通过隔壁50划分的点火室13的两空间中,填充有传火药14。另外,该隔壁50例如是由不锈钢、钢铁、铝合金、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制部件构成的,通过嵌合或者焊接等固定在点火室13的壁面上。
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隔壁50分隔设置在点火室13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和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因此,可形成实质上不连通第一传火路15和第二传火路16的状态。因此,隔壁50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在气体发生器1J动作时,即,在利用通过点火器12点火的传火药14点燃气体发生剂24,34的状态下,可抑制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施加影响。因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23,33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21,31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如以上说明,在不想使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化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对气体输出部上分别独立地逐一安装气囊,想以不同的展开速度展开这些气囊的情况;想使展开后的内压在上述一对气囊之间不同的情况;或者在一对气体输出部的双方上安装单一的气囊,想要通过调节这一对气体输出部的气体输出的持续时间来延长展开的气囊的持续时间的情况等),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可消除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分别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大的影响的情况,因此作为气囊装置整体可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J中,虽然例示了通过隔壁50完全遮蔽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和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未必需要完全遮蔽,在仅遮蔽其一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抑制效果。
(实施方式3)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下面,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1K的构造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气体发生器1A相同的部分使用图中的同一符号,并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K中,连通点火室13和第一燃烧室23的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另外,连通点火室13和第二燃烧室33的第二传火路16,通过穿设在基座部件10上的直线状延伸的一个孔形成。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中,与点火室13侧的壁面邻接地分别设置逆止阀60,65。逆止阀60,65分别具有比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内径稍大的外径,分别可自由滑动移动地嵌入槽20a,30a中,该槽20a,30a设置在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靠近点火室13的部分。
在逆止阀60,65的中央部,分别设置有朝向点火室13侧突出的突部61,66,该突部61,66可以从第一燃烧室23侧以及第二燃烧室33侧分别封闭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另外,逆止阀60,65的周缘部朝向点火室13侧的相反侧分别弯曲,贯通孔62,67分别设置在该弯曲部分中。这些逆止阀60,65例如由不锈钢、钢铁、铝合金、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形成,缓冲部件28,38分别安装在位于该点火室13侧的相反侧的主面上。
图14A以及图14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的逆止阀的动作的图,图14A是示意表示点火室内的传火药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图14B是示意表示第一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下面,参照这些图对第一燃烧室23内的压力比第二燃烧室33内的压力高的情况下的逆止阀6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4A所示,如果点火器12动作、收容在点火室13内的传火药14开始燃烧,则点火室13内的压力上升,由此密封部件19的密封被突破,点火室13和第一传火路15连通。由此,第一传火路15内的压力也上升,基于与第一燃烧室23之间的压力差,逆止阀60被朝向图中箭头A1方向推压,由逆止阀61进行的封闭开放,气体流入空间,并且经由设置在逆止阀60上的贯通孔62将第一传火路15和第一燃烧室23连通。在该状态下,热粒子沿着图中箭头B方向经由第一传火路15流入第一燃烧室23,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被点燃而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另外,与此相同,在第二燃烧室33侧、逆止阀65也伴随点火器12的动作而移动,逆止阀65对第二传火路16的封闭开放、收容在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开始燃烧。
通过上述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第一燃烧室23内的压力上升,如果第一燃烧室23内的压力高于第一传火路15内的压力,则如图14B所示,根据与第一燃烧室15之间的压力差,逆止阀60被朝向图中箭头A2方向推回,逆止阀60的突部61封闭第一传火路15,第一传火路15和第一燃烧室23处于不连通状态。在第一传火路15和第一燃烧室23之间处于不连通状态后,只要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内的气体发生剂24残留,则气体发生剂24就将继续燃烧,气囊随之膨胀·展开。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第一燃烧室23中气体发生剂24燃烧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燃烧室23和第一传火路15的压力差(即,第一燃烧室23与点火室13或第二燃烧室32之间的压力差),逆止阀60被驱动而进行滑动移动,第一传火路15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可形成第一燃烧室23和第二燃烧室33完全不连通的状态。因此,逆止阀60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在气体发生器1K进行动作时,即,在利用通过点火器12点火的传火药14点燃气体发生剂24,34的状态下,可抑制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施加影响。因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23,33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21,31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K中,如图13所示,虽然例示了在第二燃烧室33侧也设置同样的逆止阀65的情况而进行了说明,但是该第二燃烧室33侧的逆止阀65可根据情况省略其设置。例如,在不想使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化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对气体输出部上分别独立地逐一安装气囊,想以不同的展开速度展开这些气囊的情况;想使展开后的内压在上述一对气囊之间不同的情况;或者在一对气体输出部的双方上安装单一的气囊,想要通过调节这一对气体输出部的气体输出的持续时间来延长展开的气囊的持续时间的情况等),在第一燃烧室23中的内压上升速度明显比第二燃烧室33中的内压上升速度大等的时候,可以进行省略。即,在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不可能经由第二传火路16、点火室13以及第一传火路15对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施加影响的情况下(在第二燃烧室33的压力不可能比第一燃烧室23的压力大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第二燃烧室33侧的逆止阀65。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不想使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化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对气体输出部上分别独立地逐一安装气囊,想以不同的展开速度展开这些气囊的情况;想使展开后的内压在上述一对气囊之间不同的情况;或者在一对气体输出部的双方上安装单一的气囊,想要通过调节这一对气体输出部的气体输出的持续时间来延长展开的气囊的持续时间的情况等),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可消除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分别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大的影响的情况,因此作为气囊装置整体可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气体发生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K中,在点火器12动作前,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处于分别由逆止阀60,65封闭的状态。通常,在点火器12动作、传火药14开始燃烧的时刻,点火室13内的压力大幅上升,伴随着该压力上升,逆止阀60,65分别被向燃烧室23,33侧压下、气体发生剂24,34开始顺利地燃烧。但是,在气体发生剂24,34非常密地填充的情况下或者在传火药14的燃烧速度比较小等的情况下,可以想到逆止阀60,65的动作延迟、气体发生剂24,34开始燃烧的时刻延迟的情况。因此,在本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L中,如图15所示,在点火器12动作前,形成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没有被逆止阀60,65封闭的状态。
具体是,如图15所示,相对于设置在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上的槽20a,30a压入逆止阀60,65,通过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与逆止阀60,65之间的摩擦,分别将逆止阀60,65固定在第一燃烧室23的收容有气体发生剂24的一侧以及第二燃烧室33的收容有气体发生剂34的一侧,在逆止阀60,65与基座部件10之间形成空间23a,33a。由此,逆止阀60,65通过上述摩擦力被限制向点火室13侧的移动,因此,在点火器12动作前,不能通过逆止阀60,65封闭设置在基座部件10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因此,热粒子通过由点火器12的动作引起的传火药14的燃烧直接分别经由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空间23a,33a以及设置在逆止阀60,65上的贯通孔62,67流入燃烧室23,33,可以顺利地开始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
然后,通过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使第一燃烧室23或者第二燃烧室33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且在第一燃烧室23和第二燃烧室33之间产生压力差,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更高的压力状态的燃烧室侧的逆止阀克服上述摩擦力向点火室13侧移动,由此,第一传火路15或者第二传火路16中的任意一个通过逆止阀而封闭。因此,在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使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独立,在各个燃烧室23,33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特性,其结果,在各个气体输出部21,31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L中例示了如下的情况,即,相对于设置在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上的槽20a,30a压入逆止阀60,65,由此,在气体发生器1L动作前通过在这些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限制逆止阀60,65向点火室13侧移动。但是代替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形成如下的结构,即,在槽20a,30a上设置微小突起,在气体发生器动作前通过该微小突起与逆止阀的卡合力限制逆止阀60,65向点火室13侧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气体发生器开始动作后,处于更高的压力状态的燃烧室侧的逆止阀以克服上述微小突起产生的卡合力的方式、越过微小突起向点火室侧移动,由此,通过逆止阀封闭第一传火路或者第二传火路中的任意一方。
(实施方式4)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在上述实施方式3及其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K,1L中,就将逆止阀60,65设置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中的情况进行了例示说明,所述逆止阀60,65的阀体根据第一燃烧室23与第二燃烧室33之间的压力差进行滑动移动,由此发挥作为逆止阀的功能。但是也可以利用与上述结构不同的结构的逆止阀。例如,也可以利用如下的装置,即,根据第一燃烧室23与第二燃烧室33之间的压力差使阀体变形,由此作为逆止阀进行工作。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1M是例示这种情况的装置。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M中,在第一燃烧室23与第二燃烧室33上,与点火室13侧的壁面邻接地分别设置逆止阀70,75。逆止阀70,75分别具有比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内径稍大的外径,分别嵌入固定在槽20a,30a中,所述槽20a,30a设置在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的靠近点火室13的部分。
逆止阀70,75的中央部,可从第一燃烧室23侧以及第二燃烧室33侧分别封闭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另外,在逆止阀70,75的除了中央部的周缘部分别设置有贯通孔72,77。这些逆止阀70,75例如由不锈钢、钢铁、铝合金、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形成,在位于该点火室13侧的相反侧的主面上分别安装有缓冲部件28,38。另外,该逆止阀70,75以厚度变薄的方式形成,构成其主面的部分具有适度的挠性。
图17A以及图17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逆止阀的动作的图,图17A是示意表示点火室内的传火药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图17B是示意表示第一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下面,参照这些附图对第一燃烧室23内的压力比第二燃烧室33内的压力高的情况下的逆止阀7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7A所示,如果点火器12动作、收容在点火室13内的传火药14开始燃烧,则点火室13内的压力上升,由此破坏密封部件19的密封,点火室13和第一传火路15连通。由此,第一传火路15内的压力也上升,根据与第一燃烧室15之间的压力差,逆止阀70朝向图中箭头A1方向弯曲,由此,经由设置在逆止阀70上的贯通孔72使第一传火路15与第一燃烧室23连通。在该状态下,热粒子沿着图中箭头B方向经由第一传火路15流入第一燃烧室23,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着火而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另外,与此相同,在第二燃烧室33侧逆止阀75也伴随着点火器12的动作而移动,开放逆止阀75对第二传火路16的封闭、收容在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开始燃烧。
通过上述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第一燃烧室23内的压力上升,如果第一燃烧室23内的压力高于第一传火路15内的压力,则如图17B所示,根据与第一燃烧室15之间的压力差,逆止阀70的弯曲部分被朝向图中箭头A2方向推回,逆止阀70封闭第一传火路15,第一传火路15和第一燃烧室23处于不连通状态。在第一传火路15和第一燃烧室23之间处于不连通的状态后,只要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内的气体发生剂24残留,则气体发生剂24就将继续燃烧,气囊随之膨胀·展开。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第一燃烧室23中、在气体发生剂24燃烧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燃烧室23和第一传火路15之间的压力差(即,第一燃烧室23和点火室13或者第二燃烧室33之间的压力差)、逆止阀70被驱动而变形,第一传火路15被封闭,因此,可形成第一燃烧室23和第二燃烧室33完全不连通的状态。因此,逆止阀70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3中的气体发生器1K相同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不想使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化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对气体输出部上分别独立地逐一安装气囊,想以不同的展开速度展开这些气囊的情况;想使展开后的内压在上述一对气囊之间不同的情况;或者在一对气体输出部的双方上安装单一的气囊,想要通过调节这一对气体输出部的气体输出的持续时间来延长展开的气囊的持续时间的情况等),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可消除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分别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大的影响的情况,作为气囊装置整体可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气体发生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另外,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变形例中的气体发生器的逆止阀的动作的图,是示意表示第一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开始燃烧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M中,在点火器12动作前,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处于分别被逆止阀70,75封闭的状态。但是,如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那样,在气体发生剂24,34非常密地填充的情况下或者在传火药14的燃烧速度比较小等的情况下,可以想到逆止阀70,75的动作延迟、气体发生剂24,34开始燃烧的时刻延迟的情况。因此,在本变形例的气体发生器1N中,如图18所示,在点火器12动作前,形成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没有被逆止阀70,75封闭的状态。
具体是,如图18所示,以在逆止阀70,75的主面和基座部件10的壁面之间分别形成空间23a,33a的方式,在设置于第一圆筒状部件20以及第二圆筒状部件30上的槽20a,30a中嵌入逆止阀70,75。由此,在点火器12动作前,不能通过逆止阀70,75封闭设置在基座部件10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因此,热粒子通过由点火器12的动作引起的传火药14的燃烧直接分别经由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空间23a,33a以及设置在逆止阀70,75上的贯通孔72,77流入燃烧室23,33,可以顺利地开始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
然后,在通过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在第一燃烧室23和第二燃烧室33之间产生压力差的情况下,处于更高的压力状态的燃烧室侧的逆止阀的中央部朝向点火室13侧(图中的箭头A2方向)变形,由此,第一传火路15或者第二传火路16中的任意一个都通过逆止阀而封闭。另外,图19表示第一燃烧室23内的压力比第二燃烧室33内的压力高的情况下的逆止阀70的形状,在该状态下,设置在基座部件10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由变形后的逆止阀70的中央部进行封闭。由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23,33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21,31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实施方式5)
图20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20B是沿着图20A中的XXB-XXB线的剖视图,图20C是沿着图20A中的XXC-XXC线的剖视图。下面,将参照这些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1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气体发生器1A相同的部分使用图中的同一符号,并在此不再重复说明。此外,在图12B以及图12C中,省略对粘贴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密封部件、传火药的图示。
如图20A至图20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0中,在限定点火室的基座部件10的凹部的侧面上设置台阶部分,以与该台阶部抵接的方式在凹部内嵌入杯部件51,由此,沿着点火器12的轴方向(填充有点火药的、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点火器12的爆管杯的轴方向)将点火室划分成两个室。另外,在划分成两个室的点火室中,通过穿设从位于点火器12侧的第一点火室13a的侧面朝向第一燃烧室23直线状地延伸的一个孔而形成第一传火路15,通过穿设从不位于点火器12侧的第二点火室13b的侧面朝向第二燃烧室33直线状地延伸的一个孔而形成第二传火路16。
作为杯部件51,例如使用不锈钢、钢铁、铝合金、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制成的有底筒状部件。杯部件51最好通过压入上述凹部内而固定在基座部件10上。在杯部件51的侧面以及底面上分别形成有开口部51a以及开口部51b,以封闭这些开口部51a以及开口部51b的方式在杯部件51的内侧分别粘贴密封部件19。在将杯部件51嵌入上述凹部内时,上述开口部51a以与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相对的方式定位配置。另外,在设置于第二传火路13b的侧面上的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上,以封闭该开口面16b的方式粘贴有密封部件19。此外,在第一点火室13a和第二点火室13b上分别填充有传火药14。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沿着第一传火路15的中心线、使设置在点火室的壁面上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投影到设置有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的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情况下,投影后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与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不重合(特别是参照图20C),并且,通过作为隔壁的杯部件51的底面将点火室划分成第一点火室13a和第二点火室13b,通过该杯部件51的底面将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15b和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16b隔开。因此,由位于第一燃烧室23和第二燃烧室33之间的第一传火路15、第一点火室13a、第二点火室13b以及第二传火路16构成的路径复杂化。
因此,这样地设置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的结构本身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另外,作为隔壁的杯部件51的底面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在气体发生器10动作时,即,在利用通过点火器12点火的传火药14点燃气体发生剂24,34的状态下,可以抑制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施加影响。更具体的是,在第一燃烧室23和第二燃烧室33中产生压力差的情况下,可防止伴随着第一燃烧室23中的压力上升、产生气体发生倒流,所述第一燃烧室23中的压力上升是在第一燃烧室23中通过使气体发生剂24燃烧而产生的;并且可防止伴随着第一燃烧室23中的压力上升的、热粒子从第一燃烧室23向第二燃烧室33的移动。因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23,33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21,31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不想使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化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对气体输出部上分别独立地逐一安装气囊,想以不同的展开速度展开这些气囊的情况;想使展开后的内压在上述一对气囊之间不同的情况;或者在一对气体输出部的双方上安装单一的气囊,想要通过调节这一对气体输出部的气体输出的持续时间来延长展开的气囊的持续时间的情况等),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可消除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分别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的情况,作为气囊装置整体可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0中,如上所述,采用将杯部件51压入固定在基座部件10上的结构,但是也可以简单地在点火室内的设置隔壁。另外,通过采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结构,可以适当调节设置在杯部件51底面上的开口部51b的大小,由此可以简便地调节抑制效果的程度。
(实施方式6)
图21以及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气体发生器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21是动作前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图22是动作后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下面,将参照这些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发生器1P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气体发生器1A相同的部分使用图中的同一符号,并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1P中,在限定点火室13的基座部件10的凹部内,设置有作为可动部件的杯部件52和作为移动限制部件的销55。作为杯部件52,例如使用不锈钢、钢铁、铝合金、不锈钢合金等的金属制成的有底筒状部件。另一方面,作为销55,例如使用树脂制的部件。杯部件52在侧壁的规定位置具有开口部52a,52b,在底面的中央部具有开口52c。销55具有支柱部55a和设置在该支柱部55a的一端的突缘部55b。销55以使其支柱部55a的前端与设置于基座部件10的上述凹部的底面抵接的方式插入设置在上述凹部内,杯部件52以使其底面与插入设置在上述凹部内的销55的突缘部55b抵接的方式插入设置在上述凹部内。在此,杯部件52相对于基座部件10不完全固定,而是以具有规定的摩擦力的方式进行内插。因此,通过施加大于等于上述摩擦力的力,可使杯部件52在上述凹部内移动。
如图21所示,在气体发生器1P动作前,以如下的方式将杯部件52定位配置在上述凹部内,即,杯部件52的开口部52a与设置在基座部件10上的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相对,并且杯部件52的开口部52b与设置在基座部件10上的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相对。在该状态下,在杯部件51中,以分别封闭开口部52a-52c的方式粘贴密封部件19。并且,在杯部件52的内部空间中填充传火药14。此外,形成在杯部件52的底面上的开口部52c的开口直径形成为比销55的支柱部55a的外径大。另外,在销55的突缘部55b的根部分,通过形成切口等而形成有薄壁的脆弱部55c。
如果点火器12动作、收容在点火室13内的传火药14开始燃烧,则点火室13内的压力上升,由此,封闭杯部件52的开口部52a,52b的密封部件19破裂,点火室13和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连通。由此,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内的气体发生剂24,34开始燃烧。如果气体发生剂24,34开始燃烧,则第一燃烧室23内以及第二燃烧室33内的压力急剧上升,其压力的一部分经由第一传火路15以及第二传火路16使点火室13内的压力上升。其结果,点火室13内的压力与点火器12刚动作后相比进一步处于高压状态,将杯部件51朝向销55侧按压。此时的按压力施加在销55的脆弱部55c上,由此,销55在脆弱部55c处发生断裂,断裂成支柱部55a和突缘部55b。并且,杯部件52克服上述摩擦力向销55侧移动,封闭开口部52c的密封部件19也破裂,形成图22所示的状态。
根据上述动作,通过上述杯部件52的移动、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和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利用杯部件52的侧壁进行封闭。在点火室13和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之间形成不连通状态后,只要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内的气体发生剂24,34残留,则气体发生剂24,34就将继续燃烧,气囊随之膨胀·展开。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中气体发生剂24,34进行燃烧的状态下,通过在点火室13中产生的压力、杯部件52克服销55对移动的限制而被驱动,以此进行滑动移动,封闭第一传火路15的开口面以及第二传火路16的开口面,因此,可形成第一燃烧室23以及第二燃烧室33完全不连通的状态。因此,杯部件52以及销55作为抑制机构进行工作,在气体发生器1P进行动作时,即,在利用通过点火器12点火的传火药14点燃气体发生剂24,34的状态下,可抑制收容在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对收容在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施加影响。因此,可以使第一燃烧室23中的气体发生剂24的燃烧特性与第二燃烧室33中的气体发生剂34的燃烧特性相互实质独立,因此,在各个燃烧室23,33中,可以获得预定的气体发生剂24,34的燃烧特性,在各个气体输出部21,31中可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不想使一对气体输出部的输出均匀化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对气体输出部上分别独立地逐一安装气囊,想以不同的展开速度展开这些气囊的情况;想使展开后的内压在上述一对气囊之间不同的情况;或者在一对气体输出部的双方上安装单一的气囊,想要通过调节这一对气体输出部的气体输出的持续时间来延长展开的气囊的持续时间的情况等),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可消除第一以及第二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分别对另一方的燃烧室中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的情况,因此,作为气囊装置整体可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另外,为了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获得抑制效果,使作为可动部件的杯部件52克服作为移动限制部件的销55对移动的限制、在规定的时机开始移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调节该时机,需要适当调节销55的材质、脆弱部55c的机械强度、气体发生剂24,34的气体输出、杯部件52和基座部件10之间的摩擦力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6中,例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所谓的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的情况进行说明,该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具有两端封闭的圆筒状的壳体,从其两端部喷出气体,但是只要是存在有两个以上的通过一个点火器驱动的气体输出部的气体发生器,则本发明可适用于任何装置。因此,本发明除了上述T字型的气体发生器以外可适用于各种结构的气体发生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6中,例示了在燃烧室内配置有气体发生剂和过滤部件的气体发生器进行说明,但是未必需要形成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形成如下的气体发生器,在该气体发生器中,在气体发生剂和过滤部件之间配置隔板,通过不同的室构成用于收容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和用于收容过滤部件的过滤室。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过滤部件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在限定过滤室的圆筒状部件的周壁上设置气体喷出口。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6中,例示了在点火室中分别收容点火器和传火药的结构的气体发生器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采用在点火器的内部与点火药一同填充传火药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特征结构,当然可以相互组合。
这样,本次公开的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通过权利要求进行划定,并且,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记载等同的意思以及该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3)

1.一种气体发生器,设有:
收容单一的点火器以及传火药的点火室;
分别收容气体发生剂的第一燃烧室以及第二燃烧室;
连通所述点火室和所述第一燃烧室的第一传火路;
连通所述点火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的第二传火路;
抑制机构,该抑制机构抑制如下现象:在通过利用所述点火器点火的所述传火药点燃所述气体发生剂而燃烧时,收容在所述第一燃烧室中的所述气体发生剂的燃烧经由所述第一传火路、所述点火室以及所述第二传火路,对收容在所述第二燃烧室中的所述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施加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室、所述第一燃烧室以及所述第二燃烧室设置在长形的壳体内部,
所述点火室、所述第一燃烧室以及所述第二燃烧室以通过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夹入所述点火室的方式,在所述长形的壳体的轴方向上直线状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机构以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传火路的中心线不重叠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平行地错开配置所述第一传火路和所述第二传火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机构以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传火路的中心线不平行的方式、错开配置所述第一传火路和所述第二传火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机构,在沿着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使设置在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投影到设置有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的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情况下,以使投影后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与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不重合的方式、错开配置所述第一传火路和所述第二传火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机构,在沿着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中心线、使设置在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投影到设置有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的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情况下,以使投影后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与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不重合的方式、在所述点火器的轴方向上错开配置所述第一传火路和所述第二传火路;以及
在设置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和设置在所述点火室的壁面的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之间设置隔壁,在所述点火器的轴方向上将所述点火室划分成两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壁由配置在所述点火室中的有底筒状的杯部件的一部分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部件压入固定在所述点火室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机构具有隔壁,该隔壁设置在设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和设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的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机构具有逆止阀,该逆止阀设置在能够封闭所述第一传火路的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燃烧室和所述第二燃烧室的压力差而被驱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机构包括: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点火室中的可动部件;配置在所述点火室中并通过与所述可动部件抵接而限制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件,
所述可动部件通过在所述点火室中产生的压力而克服所述移动限制部件对移动的限制、进行移动,由此,通过所述可动部件封闭设置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所述第一传火路的开口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点火室的壁面上的所述第二传火路的开口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件由配置在所述点火室中的有底筒状的杯部件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限制部件具有随着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而断裂的脆弱部。
CN2006800364942A 2005-09-30 2006-09-29 气体发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7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8262/2005 2005-09-30
JP2005288262 2005-09-30
PCT/JP2006/319437 WO2007037360A1 (ja) 2005-09-30 2006-09-29 ガス発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7854A true CN101277854A (zh) 2008-10-01
CN101277854B CN101277854B (zh) 2010-08-04

Family

ID=37899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649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7854B (zh) 2005-09-30 2006-09-29 气体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80193B2 (zh)
EP (1) EP1944202A4 (zh)
CN (1) CN101277854B (zh)
WO (1) WO200703736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074A (zh) * 2009-11-10 2011-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车辆的气囊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7154B2 (ja) * 2005-09-30 2012-07-04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WO2010037516A2 (de) * 2008-09-30 2010-04-08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Gasgenerator,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sowie modul mit gasgenerator
FR2955932B1 (fr) * 2010-02-01 2012-04-06 Livbag Generateur de gaz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20110221174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Autoliv Asp, Inc. Additives for liquid-cooled inflators
DE202010014286U1 (de) * 2010-10-15 2012-01-30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Gasgenerator und Gassackmodul
US8662532B2 (en) 2010-11-10 2014-03-04 Autoliv Asp, Inc. Inflator having a mechanically coupled two-piece housing
US20120234193A1 (en) 2011-03-17 2012-09-20 Special Devices, Inc. Igniter with a locked consolidated powder charge
US8770621B1 (en) * 2013-02-26 2014-07-08 Arc Automotive Inc. Variable orifice construction
JP7219194B2 (ja) * 2019-09-17 2023-02-07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7681A (en) * 1980-06-03 1984-03-20 Thiokol Corporation Inflator for a protective inflatable cushion system
DE3742656A1 (de) * 1987-05-22 1988-12-08 Dynamit Nobel Ag Gaserzeuger fuer einen airbag
DE3907089A1 (de) * 1989-03-04 1990-09-06 Dynamit Nobel Ag Gaserzeuger fuer einen airbag
US5058921A (en) * 1989-12-04 1991-10-22 Talley Automotive Products, Inc. Linear bilateral inflator module
JPH05286405A (ja) * 1992-04-15 1993-11-02 Daicel Chem Ind Ltd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US5611566A (en) 1992-08-20 1997-03-18 Temic Bayern-Chemie Airbag Gmbh Gas generator for a safety system for protecting occupants in motor vehicles
JP3705369B2 (ja) 1994-05-12 2005-10-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ガス発生器
US5533751A (en) 1995-02-22 1996-07-09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Hybrid inflator with elongated housing and center discharge
DE19627847A1 (de) * 1996-07-10 1998-01-15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rylsäure
DE19654315A1 (de) * 1996-12-24 1998-06-25 Dynamit Nobel Ag Hybrid-Gasgenerator
US6095561A (en) 1997-03-07 2000-08-01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Multi-chamber inflator
US6851705B2 (en) * 1998-06-19 2005-02-08 Autoliv Asp, Inc. Dual output inflator with independent gas storage vessels
JP2000135964A (ja) * 1998-10-30 2000-05-16 Nissan Motor Co Ltd ガス発生器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3220443B2 (ja) 1998-11-30 2001-10-22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601872B2 (en) 2001-08-16 2003-08-05 Atlantic Research Corporation Compact multi-level inflator
US6644206B2 (en) 2001-12-21 2003-11-11 Trw Inc. Electrically actuatable initiator with output charge
EP1478554A4 (en) * 2002-02-26 2007-03-21 Automotive Systems Lab LUFTGURTAUFBLASVORRICHTUNG
JP3864823B2 (ja) 2002-03-28 2007-0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ニシエータ、インフレータおよび車両の乗員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741075B2 (ja) 2002-04-12 2006-0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インフレータ
JP2005239020A (ja) * 2004-02-27 2005-09-08 Daicel Chem Ind Ltd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US7413216B2 (en) 2004-02-27 2008-08-19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for an air bag
JP2004168309A (ja) * 2004-03-03 2004-06-17 Nippon Kayaku Co Ltd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US7367584B2 (en) * 2004-04-19 2008-05-06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Gas generating system
JP2005329783A (ja) * 2004-05-19 2005-12-02 Daicel Chem Ind Ltd ガス発生器
JP4967154B2 (ja) * 2005-09-30 2012-07-04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074A (zh) * 2009-11-10 2011-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车辆的气囊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44202A1 (en) 2008-07-16
EP1944202A4 (en) 2010-04-28
CN101277854B (zh) 2010-08-04
US20090230664A1 (en) 2009-09-17
WO2007037360A1 (ja) 2007-04-05
US7780193B2 (en) 2010-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7854B (zh) 气体发生器
CN101277853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0497048C (zh) 气体发生器
CN102271973B (zh) 气体发生器
CN100445137C (zh) 气体发生器
WO2010126056A1 (ja) ガス発生器
US10870409B2 (en) Gas generator
US9944244B1 (en) Hybrid inflation system without pyrotechnic charge
JP2622369B2 (ja) 着火性ガス発生材料の着火方法及びその着火装置
JP4953838B2 (ja) ガス発生器
JP2008290528A (ja) ガス発生器
JP2010260387A (ja) ガス発生器
US7044501B2 (en) Inflator
JP5734746B2 (ja) ガス発生器
JP2012040943A (ja) ガス発生器
US6908105B2 (en)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JP2020203498A (ja) ガス発生器
JP5545703B2 (ja) ガス発生器
JP7085960B2 (ja) ガス発生器
JP7190320B2 (ja) ガス発生器
JP2014240272A (ja) ガス発生器
JP2020179683A (ja) ガス発生器
CN105556130A (zh) 加压致动器
JP2007331491A (ja) ガス発生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75289A (ja) エアバック展開用ガス発生装置の着火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