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530A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4530A
CN101274530A CNA2007101599481A CN200710159948A CN101274530A CN 101274530 A CN101274530 A CN 101274530A CN A2007101599481 A CNA2007101599481 A CN A2007101599481A CN 200710159948 A CN200710159948 A CN 200710159948A CN 101274530 A CN101274530 A CN 101274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vable link
print cartridge
ink
fron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99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4530B (zh
Inventor
服部信吾
菅原宏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947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24699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862,50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41629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4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墨盒,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前表面和与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位于外壳的前表面处的供墨部分;位于外壳处的进气部分;以及构造成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可动构件。墨盒还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具有连接至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一端和连接至可动构件的第二端。而且,弹性构件构造成进行扩展和收缩,以使可动构件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墨盒。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构造成用来在与打印机一起使用时分配墨水的墨盒。
背景技术
已知的记录设备例如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喷墨记录头和安装部分,已知的墨盒安装至该安装部分。在已知的墨盒安装至安装部分时,已知的记录设备构造成从多个喷嘴中分配墨水,以在纸张上记录图像。
已知的墨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已知的记录设备。已知的墨盒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墨水腔室、壁和位于该壁处的供墨部分。在操作中,供墨部分从墨水腔室内部向已知的记录设备供墨。该已知的墨盒还包括进气部分,该进气部分位于该壁处,并且构造成将空气从大气中吸入到墨水腔室中。
该已知的墨盒还包括盖子,该盖子包围设有供墨部分和进气部分的壁,并且保护供墨部分和进气部分。例如在US 2006/0203051 A1中描述了这种已知的墨盒。在将墨盒安装至记录设备之前,首先需要拆除该盖子。而且,在从记录设备拆除其中剩余有墨水的墨盒并且用户打算将来再次使用该墨盒时,用户通常将使用盖子再次盖住该墨盒。然而,如果用户不能设置该盖子,例如,如果用户在用户将墨盒安装至记录设备之后错放该盖子或者丢弃该盖子,则用户将不能再次盖住墨盒。因此,如果在墨盒意外掉落到表面上时供墨部分或进气部分接触该表面,则墨盒可能受损,或者墨盒可能将墨水滴到表面或用户上。
另一种已知墨盒构造成安装至已知记录设备的容纳腔室,并且容纳腔室包括构造成被打开和关闭的门。在将这种已知的墨盒安装至容纳腔室并且该门被关闭之后,该门构造成闩锁在墨盒上,以在用户将门打开时从容纳腔室中拆除该墨盒,这增大了可从容纳腔室拆除墨盒的方便性。例如在US 2007/0070140 A1中描述了这种已知的墨盒。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缺点的墨盒。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墨盒可以包括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可运动地连接至墨盒外壳,并且构造成在墨盒没有安装至记录设备时保护供墨部分或进气部分或两者。因此,如果墨盒接触表面,供墨部分或进气部分或两者不会损坏。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优点在于,可动构件可以允许将墨盒容易地从记录设备中拆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墨盒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前表面和与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其中该外壳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墨水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墨水腔室构造成存储墨水。墨盒还包括:位于外壳的前表面处的供墨部分,其中该供墨部分构造成从墨水腔室内部向墨水腔室外部分配墨水;以及位于外壳处的进气部分,其中该进气部分构造成将空气吸入到墨水腔室中。而且,墨盒包括: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构造成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及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具有连接至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一端和连接至可动构件的第二端。具体地说,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构造成进行扩展和收缩,以使可动构件相对于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采用墨盒的这种结构,如果墨盒接触表面,供墨部分不会损坏。而且,墨盒可容易地从记录设备中拆除。
进气部分还可以位于外壳的前表面处。采用这种结构,如果墨盒接触表面,进气部分也不会损坏。
外壳的前表面可以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并且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沿着彼此相同的方向扩展和收缩,并且第一弹性构件可以位于与该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二端相比更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并且第二弹性构件可以位于与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一端相比更靠近第二端的位置。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可以稳定并且均匀地推压可动构件。
该外壳可以包括右侧面和与右侧面相对的左侧面。可动构件可以包括面对外壳的前表面的前壁、覆盖外壳的右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右侧壁、以及覆盖外壳的左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左侧壁。采用这种结构,在可动构件的右侧壁和左侧壁在外壳的右侧面和左侧面上滑动时,可动构件可以容易地相对于外壳运动。
外壳还可以另外包括顶面和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可动构件还可以另外包括覆盖外壳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顶壁和覆盖外壳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底壁。在可动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供墨部分位于由可动构件的前壁、右侧壁、左侧壁、顶壁和底壁限定的内部空间内。采用这种结构,供墨部分不会将墨水滴到表面或墨盒的用户上。
该墨盒还可以包括位于外壳的前表面处的透光部分、以及位于透光部分内用于检测墨水腔室中的墨水量的信号阻挡构件。采用这种结构,如果墨盒接触表面,透光部分也不会损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由此满足的需求以及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现在参照结合附图给出的以下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记录设备的横剖模型图。
图2(a)和2(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墨盒的透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分别处于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
图2(c)和2(d)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墨盒的透视图,其中可动构件分别处于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
图3(a)和3(b)分别为图2(a)和2(b)的墨盒的侧视图。
图3(c)和3(d)分别为图2(c)和2(d)的墨盒的侧视图。
图4(a)和4(b)为图2(a)和2(b)的墨盒主体的前表面透视图和后表面透视图。
图5为图4(a)和4(b)的主体的侧视图。
图6为沿着图4(a)的VI-VI线剖开的横剖视图。
图7为图4(a)和4(b)的主体的局部放大前表面横剖视图。
图8为沿着图2(a)的VIII-VIII线剖开的横剖视图。
图9为沿着图2(b)的IX-IX线剖开的横剖视图。
图10(a)和10(b)分别为图4(a)和4(b)的主体的上部和下部的放大横剖视图。
图11(a)和11(b)分别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可动构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记录设备的盒安装部分的垂直横剖视图。
图13为安装至图12的盒安装部分的墨盒的横剖视图。
图14为安装至图12的盒安装部分的墨盒的横剖视图,其中记录设备的锁紧杆处于打开位置中。
图15为安装至图12的盒安装部分的墨盒的横剖视图,其中记录设备的锁紧杆处于关闭位置中。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记录设备的主控制器的方框图。
图17(a)和17(b)分别为在将第一墨盒安装至盒安装部分时从记录设备的第一光学传感器和第二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示例性时序图。
图17(c)和17(d)分别为在将第二墨盒安装至盒安装部分时从记录设备的第一光学传感器和第二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示例性时序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由记录设备的主控制器执行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包围在包装构件中的图2(a)和2(b)的墨盒的包装布置的透视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安装至盒安装部分的墨盒的横剖视图。
图21为从图20的盒安装部分弹出的墨盒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图1-21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及其特征和技术优点,对于在各个附图中的相同的相应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
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记录设备250。该记录设备250包括馈纸装置252、输送装置253、记录单元254和盒安装部分276。馈纸盘257设在记录设备250的底部处,并且通过馈纸装置252将位于馈纸盘257上的多张纸张一张张地馈送至通道259。
输送装置253位于该通道259中,并且包括第一对输送辊261和第二对输送辊262。第一对输送辊261沿着输纸方向位于记录单元254的上游侧,并且第二对输送辊262沿着输纸方向位于下游侧。
馈送至通道259的纸张通过第一对输送辊261朝着压板264输送,并且记录单元254位于压板264的上方。通过记录单元254在正通过压板264上方的纸张上记录图像,并且然后通过第二对输送辊262将纸张排出到位于通道259的下游端上的排纸盘258上。
记录单元254包括滑架266和安装至该滑架266的记录头272。记录头272包括子容器268和头控制板270,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喷嘴274。滑架266由支撑轨道可滑动地支撑,并且构造成沿着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滑动。子容器268构造成存储待供应给喷嘴274的墨水。在向头控制板270供应图像信号时,根据该图像信号将墨水从喷嘴274朝向纸张排出。记录设备250包括用于控制记录设备250的主控制器200(在图16中示出),并且图像信号从主控制器200输出并且供应给头控制板270。
墨盒10构造成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盒安装部分276包括多个外壳280,每个外壳都构造成在其中容纳对应的墨盒10。例如,盒安装部分276包括四个外壳280,并且每个外壳280对应于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墨水的墨盒。墨盒10构造成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和从盒安装部分276拆除。墨盒10包括主体20,并且该主体20包括构造成在其中存储墨水的墨水腔室100,并且墨水从墨水腔室100经由墨水管278供应给记录头272。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两个不同墨盒可以具有不同的墨水容量,或者可以存储不同量的墨水,并且可以存储相同颜色的墨水,例如黑色墨水。例如,第一墨盒10和第二墨盒10′具有不同的墨水容量或存储不同量的墨水,并且存储相同颜色的墨水。而且,记录设备250构造成使得墨盒10和10′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的相同外壳280。记录设备250构造成确定哪种墨盒安装至外壳280。
参照图2(a)、2(b)、3(a)、3(b)和4-10(b),墨盒10具有基本上扁平六面体形状。由箭头31表示的墨盒宽度较短,并且由箭头32表示的墨盒10的高度和由箭头33表示的墨盒10的深度每个都大于墨盒10的宽度。
墨盒10包括例如主体20的外壳、可动构件21、盖子构件22和至少一个螺旋弹簧,例如一对螺旋弹簧23和24。主体20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墨水腔室100。可动构件21和盖子构件22将主体20包围在其中。主体20、可动构件21和盖子构件22每个都由树脂材料形成,例如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等以及其组合。
墨盒10沿着由箭头30表示的方向在竖立状态下插入到记录设备中。主体的前部20a由可动构件21包围,并且主体20的后部20b由盖子构件22包围。因此,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案中,前部20a由可动构件21保护,并且后部20b由盖子构件22保护。
可动构件21构造成相对于主体20沿着由箭头33表示的深度方向滑动。可动构件21构造成相对于主体20运动。具体地说,可动构件21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第一位置如图2(b)和9所示,其中可动构件21处于其离主体的前表面41最远的位置处,该第二位置如图2(a)和8所示,其中可动构件21处于其离前表面41最近的位置处。在可动构件21处于第一位置处时,可动构件21的至少一部分与供墨部分90相比离前表面41更远。在一实施方案中,在将大于螺旋弹簧23和24的偏压力的预定大小的力施加至可动构件21、并且由此可动构件2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时,进气部分80的杆84接触可动构件21,并且被可动构件21挤压,而且供墨部分90从可动构件21内部显露以延伸到可动构件21外面。在从可动构件21解除预定大小的力并且由此可动构件21随后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杆84与可动构件21分离,并且供墨部分90返回到可动构件21内部。整个可动构件21构造成在螺旋弹簧23和24扩展时相对于主体20基本上沿着第一方向同时运动,并且整个可动构件21构造成在螺旋弹簧23和24收缩时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基本上同时运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每一个方向与螺旋弹簧23和24的扩展方向和收缩方向中的每一个方向基本上平行。在下面详细描述并且在图2(c)、2(d)、3(c)和3(d)示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开口180′可以与进气部分80相邻并且与进气部分80对准地贯穿可动构件21的前壁161形成,从而打印机的部件可以向杆84施加力,而不是可动构件21向杆84施加力。
主体20具有基本上扁平六面体形状。在将墨盒10安装至记录设备的安装部分时,主体20处于竖直状态。主体20包括前表面41、后表面42、顶面43和底面44。主体20还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45和46,并且侧面45和46每个都与前表面41、后表面42、顶面43和底面44相连。侧面45和46的每个的表面积都大于前表面41、后表面42、顶面43和底面44的每个的表面积。
主体20包括框架50、臂70、进气部分80和供墨部分90。而且,侧面45或侧面46或两者都包括薄膜,例如透光薄膜。具体地说,该薄膜焊接至框架50,使得框架50由薄膜密封,以在其中限定墨水腔室100。框架50由透光树脂材料形成,即透明或半透明树脂材料,例如聚缩醛树脂、尼龙、聚乙烯或聚丙烯和其组合,从而允许光穿过,并且框架50通过注模形成。框架50具有足够的刚度,从而框架50的形状在螺旋弹簧23和24扩展和收缩时不会沿着螺旋弹簧23和24的扩展和收缩方向改变。
框架50包括外周壁51和多个内壁52。内壁52位于外周壁51内。外周壁51和内壁52是一体的,并且限定了框架50。外周壁51和内壁52从左侧面45延伸至主体20的右侧面46。外周壁51具有沿着前表面41、顶面43、后表面42和底面44延伸的环形形状,并且在内部形成空间。因此,在框架50的左侧面45上形成了开口57a,并且在右侧面46上形成有开口57b。
该薄膜分别通过超声波焊接而焊接至框架50的侧面45和46,并且开口57a和开口57b由相应的薄膜覆盖,从而由外周壁51和薄膜围绕的空间形成墨水腔室100。可选地,所述薄膜可以省去,并且框架50可以具有平行六面体容器形状,从而框架50在其中限定了墨水腔室100。
内壁52位于由外周壁51围绕的空间内,并且所述薄膜在侧面45和46侧上焊接至内壁52的外边缘部分。因此,防止了薄膜松弛。而且,在可动构件21和盖子构件22朝着主体20变形时,可动构件21和盖子构件22的变形被内壁52限制。因此,防止了对主体20和薄膜的损坏。
在框架50的后表面42中形成有导墨口150。导墨口15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基本上圆柱形孔,该孔从后表面42朝向墨水腔室100延伸,并且导墨口150与墨水腔室100的内部流体连通。导墨口150构造成在制造墨盒10时通过该导墨口150将墨水导入到墨水腔室100内部。在墨水腔室100充满墨水之后,通过将塞子设置在导墨口150中来关闭该导墨口150。
透光部分140位于框架50的前表面41处,并且从墨水腔室100延伸。通过该透光部分140以光学方式或者可视方式检测存储在墨水腔室中的墨水量。透光部分140与框架50成为一体,并且由与框架50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透光部分140由透光树脂材料形成,以允许光从中穿过。
透光部分140从主体20的前表面41的中央部分沿着与墨水腔室100相反的方向向外突出。透光部分140由五个矩形壁分隔开,并且具有基本上中空的箱形形状。例如,透光部分140由前壁140a、一对侧壁140b、顶壁140c和底壁140d分隔开。前壁140a平行于前表面41延伸,并且与前表面41分隔开预定距离。那对侧壁140b连接至前表面41和前壁140a,顶壁140c连接至前壁140a和侧壁140b的顶端,并且底壁140d连接至前壁140a和侧壁140b的底端。而且,前壁140a的宽度小于前表面41的宽度。
透光部分140构造成夹在安装至记录设备的光学传感器(未示出)的发光元件(未示出)和光接收元件(未示出)之间,该光学传感器例如光电断路器。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侧壁140b,并且由光接收元件接收。
透光部分14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部空间142,该内部空间142由前壁140a、侧壁140b、顶壁140c和底壁140d限定。没有壁位于内部空间142和墨水腔室100之间,并且内部空间142构造成与墨水腔室100的内部流体连通。臂70的信号阻挡部分72构造成根据墨水腔室100内的墨水量选择性地进入内部空间142和从该内部空间142移出。
臂70用来检测存储在墨水腔室100中的墨水量。臂70包括位于其一端处的信号阻挡部分72和位于其另一端处的浮子部分73。臂70可枢转地支撑在从外周壁51的横向中央竖直延伸的肋条74处。浮子部分73的比重小于存储在墨水腔室100中的墨水比重。浮子部分73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中空部,并且漂浮在液体上,从而浮子部分73根据墨水腔室100内的墨水量向上和向下运动,并且臂70根据浮子部分73的运动而枢转。肋条74在前表面41和底面44的角部附近位于外周壁51处。参照图6,肋条74包括构造成可枢转地支撑臂70的支撑部分77。
参照图4(a)-6,臂70设置为使得当在墨水腔室100中存储有足够量的墨水时信号阻挡部分72位于内部空间142中。例如,信号阻挡部分72接触透光部分140的底壁140d,以将信号阻挡部分72维持在透光部分的内部空间142内。而且,当墨水腔室100中的墨水量少于预定的墨水量时,浮子部分73向下运动,并且信号阻挡部分72运动离开内部空间142。因此,通过监测信号阻挡部分72是否位于内部空间142内,来检测墨水腔室100中是否仍然剩余足够量的墨水。例如,使用例如光电断路器的光学传感器来监测信号阻挡部分72是否位于内部空间内。
参照图7,进气部分80包括形成在透光部分140上方的前表面41中的圆柱形阀存储腔室55。该阀存储腔室55在其端部82处向主体20的外面打开。阀存储腔室55沿着主体20的深度方向延伸,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处与墨水腔室100的内部流体连通。
进气部分80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从阀存储腔室55的端部82延伸至墨水腔室100的内部的通道的阀机构。例如,进气部分80包括阀元件87、弹簧86、密封构件83和盖帽85。阀元件87构造成在阀存储腔室55中沿着主体20的深度方向滑动。阀元件87包括盖88和杆84。盖帽85安装至阀存储腔室55的端部82的外缘上,从而将密封构件83夹在它们之间。盖帽85和密封构件83具有穿过其形成的通孔。在盖帽85和密封构件83安装至端部82的外缘时,通过该通孔形成通气口81,并且阀存储腔室55的内部和外部经由通气口81流体连通。杆84插入到通气口81中,并且杆84的直径小于通气口81的直径,从而在杆84和通气口81的内壁之间形成允许空气流动的间隙。杆84从盖88的中央通过通气口81向外突出。
在阀元件87在阀存储腔室55中滑动时,盖88在盖88接触密封构件83的位置和盖88与密封构件83分离的位置之间滑动。在盖88接触密封构件83时,通气口81关闭,并且在盖88与密封构件83分离时,通气口81打开。
在阀存储腔室55中,弹簧86沿着关闭从阀存储腔室55的内部延伸至阀存储腔室55的外部的通道的方向推压或偏压阀元件87,由此使得盖构件88接触密封构件83。在将杆84压向阀存储腔室55时,阀元件87的盖88克服弹簧86的推压力而与密封构件83分离。因此,从阀存储腔室55的内部延伸至阀存储腔室55的外部的通道打开,并且建立了在墨水腔室100的内部和主体20的外部之间经由进气部分80的连通。通过空气经由进气部分80流进和流出墨水腔室100,墨水腔室100的内部压力与周围压力相等。
参照图7,供墨部分90包括形成在透光部分140下方的前表面41中的圆柱形阀存储腔室54,并且阀存储腔室54在其端部92处向主体外面打开。阀存储腔室54沿着主体20的深度方向延伸,并且在其另一端处与墨水腔室100的内部流体连通。
供墨部分90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从阀存储腔室54的端部92延伸至墨水腔室100的内部的墨水通道的阀机构。供墨部分90包括阀元件97、弹簧96、密封构件93和盖帽95。
盖帽95安装至阀存储腔室54的端部92的外缘,从而将密封构件93夹在它们之间。盖帽95和密封构件93具有穿过其形成的通孔。在盖帽95和密封构件93安装至阀存储腔室54的端部92的外缘时,通过该通孔形成供墨口91,并且供墨口91使得阀存储腔室54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在将墨盒10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时将管子插入到供墨口91中。
在阀存储腔室54中,弹簧96沿着关闭墨水通道的方向推压或偏压阀元件97,使得阀元件97接触密封构件93,并且防止了墨水腔室100的内部和主体20的外部之间的连通。在将管子插入到供墨口91中时,管子推压阀元件97,并且阀元件97克服弹簧96的推压力而与密封构件93分离,并且将供墨口91打开。因此,建立了在墨水腔室100的内部和主体20的外部之间经由供墨部分90的连通,并且通过管子将墨水腔室100中的墨水供应给记录设备250。
在框架50的顶面43中形成有凹入部分59,并且在框架50的底面44中形成有凹入部分60。在通过盖子构件22覆盖主体20的后部20b时,凹入部分59和60分别与形成在盖子构件22的内表面上的突出带210和211接合(在图8中示出)。突出带210装配至凹入部分59,并且突出带211装配至凹入部分60,从而在后部20b和盖子构件22之间提供稳固的接合。
参照图6,弹簧存储腔室110形成在阀存储腔室55上方的前表面41中,并且弹簧存储腔室111形成在阀存储腔室54下方的前表面41中。弹簧存储腔室110和111为从前表面41朝向墨水腔室100延伸的基本上圆柱形腔室,从而至少弹簧存储腔室110和111的后部分别限定了一部分前表面41。参照图8,螺旋弹簧23和24分别位于阀存储腔室110和111内。例如,螺旋弹簧23和24每个都在一端处连接至前表面41,并且在另一端处连接至可动构件21。具体地说,通过在螺旋弹簧23和24与前表面41和可动构件21之间的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在螺旋弹簧23和24与前表面41和可动构件21之间的间接接触,即在螺旋弹簧23和24与前表面41和可动构件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其它元件,螺旋弹簧23和24连接至前表面41和可动构件21。螺旋弹簧23和24构造成通过向可动构件21施加偏压力来将可动构件21弹性地推离前表面41。而且,为了稳定、均匀地推压可动构件21,弹簧存储腔室110和弹簧存储腔室111沿着主体20的高度方向相互充分地分离,例如位于前表面41沿着高度方向的相对端附近。换言之,螺旋弹簧23位于与前表面41的底端相比更靠近顶端的位置,螺旋弹簧24位于与前表面41的顶端相比更靠近底端的位置。
支撑构件115形成在框架50的顶面43的前端处。支撑构件115支撑可动构件21,从而可动构件21相对于主体20滑动,并且支撑构件115限制了可动构件21的滑动范围。可动构件21由支撑构件115和后述的支撑构件116可滑动地支撑在两点处。支撑构件115与框架50成为一体。支撑构件115包括从顶面43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118、从第一部分118的顶端沿着与顶面43平行的插入方向30延伸的第二部分119、和形成在第二部分119的前端处并且向上延伸的钩部分120。在第二部分119和顶面43之间形成有间隙122,这允许第二部分119沿着主体20的高度方向弯曲。
支撑构件116具有与支撑构件115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并且位于框架50的底面44的前端处。支撑构件116与框架50成为一体,并且包括从底面44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部分124、从第一部分124的端部沿着与底面44平行的插入方向30延伸的第二部分125、和形成在第二部分125的前端处并且向下延伸的钩部分126。
参照图2(a)-3(b)以及图8-10(b),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可动构件21和盖子构件22。盖子构件22具有容器形状,并且构造成将主体20的后部20b容纳在其中。盖子构件22具有与后部20b的外形对应的扁平形状。盖子构件22包括面对并且覆盖主体20的后表面42的后壁212、面对并且覆盖主体20的顶面43的顶壁213、面对并且覆盖主体20的底面44的底壁214、面对并且覆盖主体20的左侧面45的左壁215、和面对并且覆盖主体20的右侧面46的右壁216。壁212-216在其中限定有空间,该空间构造成容纳后部20b。在一实施方案中,盖子构件22的一部分顶壁213和主体20的一部分顶面43在它们之间限定了闩锁凹槽1000。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闩锁凹槽可以形成在主体20的顶面43中,或者可以形成在盖子构件22的顶壁213中。
突出带210和211在盖子构件22的开口附近位于盖子构件22的内表面上。突出带210和211位于与凹入部分59和60对应的位置处。突出带210装配至形成在主体20的顶面43中的凹入部分59,突出带211装配至形成在主体20的底面44中的凹入部分60。因此,主体20和盖子构件22稳固地接合。
可动构件21具有容器形状,并且构造成将主体20的前部20a容纳在其中。可动构件21具有与前部20a的外形对应的扁平形状。可动构件21包括面对主体20的前表面41的前壁161、覆盖主体20的顶面43的顶壁163、覆盖主体20的底面44的底壁164、覆盖主体20的左侧面45的左壁165、和覆盖主体20的右侧面46的右壁166。壁163-166在其中限定有空间,该空间构造成容纳前部20a。
左壁165和右壁166沿着主体20的深度方向从前壁161延伸,并且覆盖主体20的左侧面45和右侧面46。因此,在可动构件21滑动时,左壁165和右壁166作为左侧面45和右侧面46的引导面,从而可动构件21平滑地滑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部分可动构件21具有与存储在墨水腔室100中的墨水的颜色基本上相同的颜色,从而可动构件21容易地将墨水颜色显示给用户。
可动构件21包括信号阻挡装置185、信号阻挡装置186、穿过其形成的切口187、支撑杆168和169、滑槽171和172、加压部分174、和穿过其形成的开口180。
参照图2(a)-3(b),切口187形成在前壁161的中央处,并且切口187构造成在可动构件21处于第二位置时将透光部分140暴露至外部,从而在可动构件21处于第二位置时至少一部分透光部分140延伸穿过切口187。例如,通过从前壁161以及侧壁165和166去除矩形部分来形成切口187,从而面对透光部分140的前壁140a和侧壁140b。切口187从前壁161沿着插入方向30向后延伸。在将墨盒10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时(在图12中示出),光学传感器230(在图12中示出)的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夹着切口187。因此,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切口187,并且透光部分140的侧壁140b被光照射。
信号阻挡装置185包括从前壁161沿着插入方向30突出的信号阻挡部分189。该信号阻挡部分189在前壁161上沿着竖直方向桥接在切口187上方。信号阻挡部分189为板状,并且在信号阻挡部分189后面形成有空间190。信号阻挡部分189沿着宽度方向的端部和切口187分别在侧壁165和166中形成矩形开口。
参照图12,信号阻挡部分189构造成在将墨盒10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期间进入设在盒安装部分276上的光学传感器230的光路231中。信号阻挡部分189由不允许光从中穿过或者改变从中穿过的光的传播路径的树脂材料形成。例如,信号阻挡部分189可以由包含黑色颜料的树脂材料形成。或者,信号阻挡部分189可以是由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棱镜。信号阻挡装置186构造成在将墨盒10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期间进入设在盒安装部分276上的光学传感器235的光路236中。信号阻挡装置186由不允许光从中穿过或者改变从中穿过的光的路径的树脂材料形成。参照图2(a)-3(b),信号阻挡装置186位于顶壁163的远端处或者该远端附近,并且信号阻挡装置186从前壁161离开前壁161突出。信号阻挡装置186包括信号阻挡部分191,例如肋条部分,并且在信号阻挡部分191的相对侧面上形成有一对沟槽192。信号阻挡部分191插入到光学传感器235的光路236中。当墨水腔室100中存储有足够量的墨水并且信号阻挡部分72位于内部空间142中时,信号阻挡部分191、信号阻挡部分189和供墨部分90与第一平面相交,该第一平面例如为与图2(a)-2(d)的箭头32和33平行的平面,并且信号阻挡部分189和信号阻挡部分72与第二平面相交,该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垂直,该第二平面例如为与图2(a)-2(d)的箭头31和箭头33平行的平面。采用这种结构,将容易进行用于确定墨盒类型的后述程序。
突出部分181位于前壁161的下端处或者该下端附近,并且离开前壁161突出。在将墨盒10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时,突出部分181和信号阻挡装置186的远端接触盒安装部分176的最内部的壁面。
支撑杆168构造成支撑螺旋弹簧23,并且支撑杆169构造成支撑螺旋弹簧24。支撑杆168和169位于前壁161的面对主体20的前表面41的表面上。支撑杆168处于与弹簧存储腔室110对应的位置处,并且支撑杆169处于与弹簧存储腔室111对应的位置处。
参照图10(a)和10(b),支撑杆168和169从前壁161的表面沿着主体20的深度方向延伸。当在螺旋弹簧23存储在弹簧存储腔室110中并且螺旋弹簧24存储在弹簧存储腔室111中的状态下、将主体20的前部20a插入到可动构件21中时,支撑杆168插入到螺旋弹簧23中,并且支撑杆169插入到螺旋弹簧24中。因此,螺旋弹簧23和24分别由支撑杆168和169支撑。螺旋弹簧23和24的扩展和收缩方向限制为主体20的深度方向。
螺旋弹簧23和24为压缩螺旋弹簧,即在将前部20a插入到可动构件21中时,螺旋弹簧23和24压缩并且存储在弹簧存储腔室110和111中。因此,螺旋弹簧23和24沿着离开主体20的前表面41的方向推压或偏压可动构件21,而与可动构件21的位置无关。
参照图2(a)和2(b),滑槽171形成在顶壁163中,并且滑槽171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为倒U形。参照图10(a),支撑构件115插入到滑槽171中,并且突出带182从顶壁163的底面朝着滑槽171的内部延伸。因此,滑槽171由于突出带182而部分变窄。滑槽172形成在底壁164中,并且滑槽172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为U形。如图10(b)所示,支撑构件116插入到滑槽172中,并且突出带183从底壁164的顶面朝着滑槽172的内部延伸。因此,滑槽172由于突出带183而部分变窄。
在主体20的前部20a插入到可动构件21中期间,支撑构件115插入到滑槽171中,并且支撑构件116插入到滑槽172中。在支撑构件115插入到滑槽171中时,突出带182和钩部分120相互接触。然后,在将支撑构件115进一步插入时,支撑构件115朝着间隙122弯曲,并且在突出带182的斜面182a和钩部分120的斜面120a在彼此上滑动时,钩部分120爬过突出带182。当钩部分120经爬过突出带182一次时,则可动构件21和主体20不会脱离,因为在试图进行拆除时钩部分120被突出带182接收。支撑构件116也按照相同的方式插入到滑槽172中。
在将前部20a插入到可动构件21中时,通过螺旋弹簧23和24将可动构件21推离前表面41。因此,除非向可动构件21施加外力,否则可动构件21将保持在与可动构件21离主体20的前表面41最远的距离对应的第一位置(在图2(b)和9中示出)中。可动构件21通过突出带182和钩部分120之间的接触以及突出带183和钩部分126之间的接触保持在第一位置中。另一方面,在向可动构件21的前表面施加外力时,可动构件21从第一位置滑动到与可动构件21离主体20的前表面41最近的距离对应的第二位置(在图2(a)和8中示出)。
参照图8和9,加压部分174位于前壁161的面对主体20的前表面41的表面上。加压部分174处于与进气部分80的杆84对应的位置处。在可动构件21处于第一位置时,加压部分174与杆84的远端分离,并且在可动构件21从第一位置朝着第二位置滑动时加压部分174开始与杆84的远端接触。然后,在可动构件21进一步朝着第二位置滑动时,将杆84推向墨水腔室100,以打开通气口81。
开口180在邻近前壁161的下端的位置处穿过前壁161形成,并且形成在与供墨部分90对应的位置处。开口180的直径大于供墨部分90的盖帽95的直径,从而盖帽95插入到开口180中并且通过该开口180。在可动构件21处于第一位置时,整个供墨部分90位于可动构件21内,从而整个供墨部分90从开口180凹入。在可动构件21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至少一部分供墨部分90运动至开口180并且然后穿过开口180,以从前壁161突出。参照图2(a)、2(b)、3(a)和3(b),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进气部分80由前壁161覆盖,从而进气部分80没有暴露到墨盒10外面。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前壁161中形成有较小的气孔(在图2(a)和2(b)示出,但没有标号),以允许空气能够吸入到进气部分80中。然而,参照2(c)、2(d)、3(c)和3(d),可以通过前壁161形成与进气部分80相邻并且对准的开口180′。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可动构件21处于第一位置时,整个进气部分80位于可动构件21内,从而整个进气部分80从开口180凹入。在可动构件21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进气部分整个保持在可动构件21内,但是进气部分运动为更加靠近开口180′。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打印机的部件经由开口180′接触进气部分80的杆84并且对其施加力时,空气被吸入到墨水腔室100中。
参照图11(a)和11(b),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墨盒10可以由墨盒10′代替。具体地说,在墨盒10′中,信号阻挡装置185由信号阻挡装置195代替,该信号阻挡装置195具有与信号阻挡装置185不同的形状。信号阻挡装置195包括从前壁161突出的信号阻挡部分199。信号阻挡部分199在前壁161上沿着竖直方向桥接在切口187上方。信号阻挡部分199包括前壁和位于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处的一对侧壁198。侧壁198从信号阻挡部分199的前壁延伸至可动构件21的前壁161。侧壁198和切口187在侧壁165和166中形成矩形开口。信号阻挡部分199构造成在将墨盒10安装至盒安装部分276期间进入设在盒安装部分276上的光学传感器230的光路231中。信号阻挡部分199由不允许光从中穿过或改变从中穿过的光的路径的树脂材料形成。当墨水腔室100中存储有足够量的墨水并且信号阻挡部分72位于内部空间142中时,信号阻挡部分191、信号阻挡部分199以及供墨部分90与第一平面相交,该第一平面例如为与图2(a)-2(d)的箭头32和箭头33平行的平面,并且信号阻挡部分199和信号阻挡部分72与垂直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相交,该第二平面例如为与图2(a)-2(d)的箭头31和箭头33平行的平面。采用这种结构,将容易进行用于确定墨盒类型的后述程序。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盒安装部分276包括例如四个的多个外壳280,所述外壳280沿着宽度方向平行布置并与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不同颜色对应。每个外壳280包括壳体281和锁紧杆283。壳体281包括构造成在其中选择性地存储墨盒10和10′的存储腔室282,并且开口284穿过壳体281的前侧形成。壳体280构造成允许墨盒10和10′经由开口284安装至壳体281上并且从壳体281中拆除。
光学传感器230和光学传感器235位于存储腔室282的封闭端侧上。光学传感器230位于形成存储腔室282的封闭端的壁面286处。光学传感器230构造成:(a)检测安装至壳体280的墨盒10和10′的类型;以及(b)检测墨盒10和10′中的墨水量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的墨水量,例如足以在记录介质上提供图像的墨水量。例如,光学传感器230包括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光电断路器。光学传感器230连接至主控制器200,并且从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电信号供应给主控制器200。光路231形成在光学传感器230的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之间。在信号阻挡装置185或信号阻挡装置195插入到光路231中时,通过光学传感器230的与所接收的光的强度对应的输出信号来确定墨盒类型。
光学传感器235位于形成壳体281的顶部的壁面287的内侧处。光学传感器235构造成检测信号阻挡装置186的信号阻挡部分191是否位于预定位置处,从而确定是否安装有墨盒10和10′。例如,光学传感器235包括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光电断路器。该光学传感器235连接至主控制器200,并且从光接收元件输出的电信号供应给主控制器200。在光在光学传感器235的光路236中被信号阻挡部分191阻挡时,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的强度基本上瞬间降低。
连接部分285位于壁面286的下部处,并且构造成连接至供墨口91。连接部分285从壁面286朝着存储腔室282的内部突出。通孔288穿过连接部分285形成,并且墨水管278插入到通孔288中。通孔288形成在与供墨口91对应的位置处。在连接部分285的内侧上设有管子,并且在将墨盒10安装在外壳280中时,管子插入到供墨口91中,从而供墨口91和连接部分285相互连接。
接触部分240位于壁面286的上部处,并且接触部分241位于壁面286的下部处。在将墨盒10插入到外壳280中时,接触部分240接触信号阻挡装置186的远端,并且接触部分241接触突出部分181的远端。
锁紧杆283构造成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开口284,并且可靠地将墨盒10和10′固定在存储腔室282中。锁紧杆283在一端处被支撑,以便可以绕着轴线290在开口284的上缘处旋转。锁紧杆283包括操作部分293和爪294。操作部分293位于锁紧杆的另一端附近的锁紧杆283的外表面297处,并且爪294位于锁紧杆283的另一端处。在开口284的下缘处形成有沟槽299,并且该沟槽299构造成接合该爪294。
参照图2(a)、2(b)、8和13-15,描述用于将墨盒10安装或者插入到外壳280中的过程。在将墨盒10插入到外壳280的存储腔室282中时,信号阻挡装置185的信号阻挡部分189首先进入光学传感器230的光路231中。然后,在将墨盒10进一步插入到存储腔室282中时,信号阻挡装置186的信号阻挡部分191进入光学传感器235的光路236中。在信号阻挡部分191进入到光路236中时,信号阻挡部分189已经穿过光学传感器230的光路231,并且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位于信号阻挡部分189后面的空间190。
在将墨盒10插入至存储腔室282的封闭端时,信号阻挡装置186的远端接触该接触部分240,并且突出部分181的远端接触该接触部分241。这时,切口187已经进入到光路231中。
在锁紧杆283沿着关闭开口284的方向旋转时,锁紧杆283的内表面296接触盖子构件22的后壁,并且沿着插入方向按压墨盒10。这时,螺旋弹簧23和24被压缩。因此,在可动构件21为静止的并且主体20朝着可动构件21运动的状态下,主体20沿着插入方向运动。
在主体20沿着插入方向进一步运动时,供墨口91连接至连接部分285,并且透光部分140进入到切口187中,并且进入光学传感器230的光路231中。
在锁紧杆283完全关闭并且爪294与沟槽299接合时,锁紧杆283相对于开口284锁紧,并且开口284由锁紧杆283关闭。这时,墨盒10的主体20受到螺旋弹簧23和24的推压力,并且盖子构件22的后壁压靠在锁紧杆283的内表面296上。
参照图16,主控制器200控制记录设备250的操作。主控制器200为微型计算机,它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01、只读存储器(ROM)2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3、可电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204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205。
ROM202存储由CPU201使用的用来控制记录设备250的相应操作的程序和用来辨别墨盒10和10′的类型的程序。RAM203为用于暂时存储由CPU201使用的用来执行该程序的相应数据的存储区域或工作区域。EEPROM204即使在电源切断之后也存储待保留的设定值、标志等。
参照图1和16,头控制板270、光学传感器230和光学传感器235连接至ASIC205。用于驱动馈纸装置252和输送装置253的相应辊的驱动电路(未示出)、用于将打印指令等输入给记录设备250的输入单元、以及用于显示与记录设备250相关的信息的显示装置也连接至ASIC205。
头控制板270根据从ASIC205供应的信号例如控制信号和图像信号来控制记录头272。因此,从记录头272的喷嘴274以预定的定时选择性地排出墨水。
光学传感器230根据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的强度输出传感器信号。例如,根据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的强度,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模拟电信号,例如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将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供应给主控制器200,并且主控制器200在传感器信号的电平例如电压值或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确定该传感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并且在电平小于该阈值时确定该传感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例如,在光学传感器230的光路231被阻断时确定传感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并且在光路231没有被阻断时确定传感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当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阻挡或者被改变方向时,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的强度可以为零。
光学传感器235按照与光学传感器230基本上相同的方式作用,并且根据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的强度来输出传感器信号。
参照图17(a)和17(b),描述在墨盒10的安装期间从光学传感器230和光学传感器235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的示例性时间曲线,并且参照图17(c)和17(d),描述在墨盒10′的安装期间从光学传感器230和光学传感器235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的示例性时间曲线。
如图17(a)和17(c)所示,在将墨盒10安装至外壳280时从光学传感器235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的时间曲线与在将墨盒10′安装至外壳280时从光学传感器235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的时间曲线相同。具体地说,在信号阻挡部分191进入到光学传感器235的光路236中并且阻挡或者改变光的路径时,信号电平在时刻T1处从高变为低。在主控制器200中,信号电平从高到低的这种改变用作用于确定墨盒类型的过程中的触发信号。
参照图17(b),在将墨盒10安装至外壳280时,在时刻T0处信号阻挡部分189进入光路231并且阻挡或改变光的路径。这时,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从高变为低。因为信号阻挡部分189为平板,所以光被阻挡或其路径被改变的持续时间较短。在时刻T0之后并且在时刻T1之前,信号阻挡部分189穿过光路231,并且空间190进入光路。因此,在时刻T1处,光学传感器230的信号电平已经从低恢复到高。
随后,在进一步插入墨盒10时,切口187进入光路231,并且在将墨盒10完全安装至外壳280时,透光部分140在时刻T2和时刻T3之间经由切口187进入光路231。在该状态下,检测信号阻挡部分72的位置。在图17(b)中,在信号阻挡部分72处于光路231中时的信号电平由实线(低电平)表示,并且在信号阻挡部分72离开光路231时的信号电平由虚线(高电平)表示。
参照图17(d),在将墨盒10′安装至外壳280时,在时刻T0处信号阻挡部分199也进入到光路231中,从而阻挡光或改变光的路径。这时,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从高变为低。因为信号阻挡部分199具有侧壁198,所以光被信号阻挡部分199阻挡或者改变的持续时间长于光被信号阻挡部分189阻挡或改变的持续时间。具体地说,在时刻T1处,侧壁198仍然位于光路231中。因此,在时刻T1处,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保持在低状态下。
随后,在进一步插入墨盒10′时,在时刻T2处,侧壁198通过光路231,并且切口187进入光路231。这时,光学传感器230的信号电平从低恢复到高。然后,在将墨盒10′完全安装至外壳280时,透光部分140在时刻T2和时刻T3之间的时刻经由切口187进入光路231。在该状态下,可以检测出信号阻挡部分72的位置。在图17(d)中,在信号阻挡部分72处于光路231中时的信号电平由实线(低电平)表示,并且在信号阻挡部分72离开光路231时的信号电平由虚线(高电平)表示。
墨盒类型由主控制器200根据光学传感器230和光学传感器235的时间曲线来确定。
参照图18,描述用来确定所安装的墨盒是墨盒10或是墨盒10′的过程。在步骤S1中,主控制器200确定信号阻挡部分189或199是否已经进入光学传感器230的光路231,例如,确定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是否已经从高变为低。在主控制器200确定信号阻挡部分189或199已经进入光路231时,进行步骤S2。也就是说,直到主控制器200确定信号阻挡部分189或199已经进入光路231,才进行该步骤S2。
在步骤S2中,主控制器200确定信号阻挡部分191是否已经进入光路236,例如,确定光学传感器235的信号电平是否已经从高变为低,这对应于检测触发信号。当在步骤S2中检测到触发信号时,在步骤S3中,主控制器200确定在检测触发信号的时刻T1处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是高或低。例如,当在时刻T1的信号电平为高时,则主控制器200确定墨盒10插入在外壳280中,并且当在时刻T1处的电平为低时,则主控制器确定墨盒10′插入在外壳280中。
当在步骤S3中确定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为高时,在步骤S4中,将表示所安装的墨盒与墨盒10相对应的位标志设定到例如CPU201的寄存器的寄存器上。如果已经预先设定了表示所安装的墨盒与墨盒10′相对应的位标志,则将表示所安装的墨盒与墨盒10′相对应的位标志清除,并且设定表示所安装的墨盒与墨盒10相对应的位标志。另一方面,在确定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为低时,在步骤S5中,将表示所安装的墨盒与墨盒10′相对应的位标志设定到寄存器上。如果已经预先设定了表示所安装的墨盒与墨盒10相对应的位标志,则将表示所安装的墨盒与墨盒10相对应的位标志清除,并且设定表示所安装的墨盒与墨盒10′相对应的位标志。如果设定了该位标志,则记录设备250或例如个人计算机的与记录设备250连接的信息处理设备根据该标志显示出插入了墨盒10和10′中的哪一个。
如果光学传感器235的信号电平从低变为高,则确定过程可以重新开始。而且,确定过程可以在将锁紧杆283打开时执行,并且确定过程可以在将锁紧杆283关闭时结束。
在检测触发信号的时刻T1处根据从光学传感器230输出的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电平来确定墨盒10和10′的类型。因此,墨盒10和10′的结构允许记录设备250准确地确定墨盒10或10′的类型,而与用户将墨盒10或10′安装至打印机的速度无关,并且不用考虑用户是否开始将墨盒插入到打印机中然后在将墨盒最终完全插入到打印机中之前部分拆除墨盒。
上述过程构造成在两种类型的墨盒10和10′之间进行辨别,但是,也可以辨别三种或更多种墨盒。而且,可以辨别装有黑色墨水的墨盒和装有除了黑色墨水之外的彩色墨水的墨盒,并且还可以辨别装有颜料型墨水的墨盒和装有染料型墨水的墨盒。
参照图1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包装装置230。包装装置230包括:墨盒,例如墨盒10(或10′);和包装构件231。墨盒10容纳在包装构件231的内部中。墨盒10在包装装置230中运输和销售。
例如通过真空泵将墨水腔室100的内部减压至小于大气压的压力,以降低溶解在墨水腔室100的墨水中的空气量。还例如通过真空泵将包装构件231的内部减压至小于大气压的压力,以防止空气通过覆盖着侧面45和46的薄膜进入墨水腔室100。
包装构件231为不透液体的,但是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在包装装置230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留着没有使用时,空气会进入到包装构件231的内部。然而,如果在包装构件231的内部存在减压空间,则包装构件231的内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稳定的减压状态下。
根据如下方式制造包装装置230。在可动构件21保持在图2(b)所示的第一(延伸)位置处的状态下,将墨盒10容纳在包装构件231的内部中。在维持该状态时,将包装构件231的内部中的压力降低至小于大气压的压力,并且将包装构件231密封。因为墨盒10以这种方式容纳在包装构件231中,所以在包装构件231的内部中在主体20的前表面41和可动构件21的前壁161之间形成预定容量的减压空间。因此,包装构件231的内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为减压状态。
然而,如果包装构件231的内部减压太大,则在大气压和包装构件231内部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会变得如此之大,从而在墨盒10上作用较大的力。在该情况下,如果在主体20的前表面41和可动构件21的前壁161之间形成该减压空间,则可动构件21可能向内变形且可能不会恢复到原始形状。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可动构件21保持在图2(c)所示的第二(收缩)位置处的状态下可将墨盒10′容纳在包装构件231中。在可动构件21处于第二位置处时,在主体20的前表面41和可动构件21的前壁161之间的减压空间较小,因此,可以防止可动构件21的变形。还减小了包装装置230的尺寸。因为尽管减压空间较小,但是该减压空间仍然存在,所以包装构件231的内部在合理的时间段内保持在稳定的减压状态下。
参照图20和21,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盒安装部分1276。盒安装部分1276包括代替盒安装部分276的锁紧杆283的锁紧杆1283。锁紧杆1283包括第一部分1291、第二部分1292以及位于第一部分1291和第二部分1292之间的枢轴部分1290。枢轴部分1290在开口284附近支撑在外壳280的上部处,从而锁紧杆1283绕着枢轴部分1290枢转。第一部分1291从枢轴部分延伸至外壳280的外面,并且第二部分1292从枢轴部分1290延伸至存储腔室282。第一部分1291位于第二部分1292的上方,因为第一部分1291的重量小于第二部分1292的重量。如图20所示,在墨盒10安装在盒安装部分1276中时,第二部分1292的一部分接触闩锁凹槽1000的一部分。墨盒10的主体20接收螺旋弹簧23和24朝向开口284的推力。然而,因为第二部分1292的所述一部分接触闩锁凹槽1000的所述一部分以克服螺旋弹簧23和24的推力将主体20保持在外壳280中,所以墨盒10保持在外壳280中。
在用户试图将墨盒10从盒安装部分1276中拆除时,用户向第一部分1291的端部施加向下力。锁紧杆1283然后绕着枢轴部分1290枢转,如图21所示,并且第二部分1292向上运动并且与闩锁凹槽1000分离。因此,螺旋弹簧23和24扩展,并且墨盒10从盒安装部分1276中部分弹出。然后用户抓住墨盒10的后部,并且将墨盒10从盒安装部分1276中拆除。因此,容易将墨盒从盒安装部分1276中拆除。而且,因为墨盒10没有构造成本身将可动构件21保持在第二位置中,所以在第二部分1292与闩锁凹槽1000分离时,可动构件21自由地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由此墨盒10从盒安装部分1276部分弹出。
虽然已经结合示例性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作出其它变化和变型。通过考虑说明书或在此公开的本发明的实际应用,其它实施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说明书和所述的实施例仅仅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的真实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墨盒,包括:
外壳,该外壳包括前表面和与该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其中该外壳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墨水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墨水腔室构造成存储墨水;
供墨部分,该供墨部分位于该外壳的前表面处,其中该供墨部分构造成从该墨水腔室的内部向该墨水腔室的外部分配墨水;
进气部分,该进气部分位于该外壳处,其中该进气部分构造成将空气吸入到该墨水腔室中;
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构造成相对于该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及
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具有与该外壳的前表面连接的第一端和与该可动构件连接的第二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构造成进行扩展和收缩,以使该可动构件相对于外壳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向所述可动构件施加偏压力,以将该可动构件偏压至所述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前表面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并且该第二部分从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三部分凹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与该前表面的第二部分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外壳的前表面具有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沿着彼此相同的方向扩展和收缩,并且第一弹性构件位于与该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二端相比更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并且第二弹性构件位于与该外壳的前表面的第一端相比更靠近第二端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可动构件包括面对外壳的前表面的前壁,在将大于所述偏压力的预定大小的力施加至所述可动构件的前壁时,该可动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并且在释放该预定大小的力时,所述可动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其中在所述可动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构件的前壁和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可动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可动构件的前壁和该外壳的前表面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供墨部分延伸离开所述墨水腔室,并且所述可动构件具有贯穿其中形成的特定开口,其中在该可动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该供墨部分与所述特定开口分离,并且在可动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供墨部分的一部分和墨水腔室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该特定开口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
右侧面;和
与该右侧面相对的左侧面,其中该外壳的右侧面和左侧面每个都从外壳的前表面延伸至外壳的后表面,其中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
覆盖外壳的右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右侧壁;以及
覆盖外壳的左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左侧壁,其中可动构件的所述特定开口穿过可动构件的所述前壁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
顶面;以及
与该顶面相对的底面,其中该外壳的顶面和底面都从外壳的前表面延伸至外壳的后表面,其中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
覆盖外壳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顶壁;以及
覆盖外壳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底壁,其中在可动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供墨部分位于由可动构件的前壁、右侧壁、左侧壁、顶壁和底壁限定的内部空间内,并且在可动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供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从可动构件的前壁经由可动构件的所述特定开口延伸。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中在所述可动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可动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比所述供墨部分离所述外壳的前表面远。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前壁具有第一端和与前壁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特定突出,该特定突出在所述前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端处或者其附近沿着离开外壳的特定方向从前壁延伸。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前表面处的透光部分,其中该透光部分延伸离开所述墨水腔室,并且透光部分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部空间,其中该内部空间构造成与墨水腔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可动构件具有贯穿其中形成的另一个开口,其中在可动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透光部分与该另一个开口分离,并且在可动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透光部分和墨水腔室中的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另一个开口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位于所述透光部分的内部空间内的信号阻挡构件,其中该信号阻挡构件构造成至少根据所述墨水腔室中的墨水量而在透光部分的内部空间内运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进气部分位于所述外壳的前表面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进气部分延伸离开所述墨水腔室,并且所述可动构件具有贯穿其中形成的另一个开口,其中在可动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进气部分分别与该另一个开口分离和位于该另一个开口和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从外壳的前表面延伸至外壳的后表面的顶面,并且该外壳的顶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闩锁凹槽。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还包括盖子构件,该盖子构件包括:
覆盖所述外壳的后表面的后壁;
覆盖所述外壳的右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右侧壁;
覆盖所述外壳的左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左侧壁;
覆盖所述外壳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顶壁;以及
覆盖所述外壳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底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墨盒,其中:
所述盖子构件的顶壁的一部分和所述外壳的顶面的一部分在它们之间限定了闩锁凹槽;或者
所述盖子构件的顶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闩锁凹槽。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供墨部分包括:
贯穿其中形成的第一开口;
第一阀元件;以及
第一推压元件,该第一推压元件构造成推压该第一阀元件以关闭该第一开口,其中所述进气部分包括:
贯穿其中形成的第二开口;
第二阀元件;以及
第二推压元件,该第二推压元件构造成推压该第二阀元件以关闭该第二开口。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在偏离所述进气部分和所述供墨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外壳的前表面连接。
CN2007101599481A 2007-03-28 2007-12-20 墨盒 Active CN101274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83778A JP4591466B2 (ja) 2007-03-28 2007-03-28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収容体
JP2007-083778 2007-03-28
JP2007094759A JP2008246999A (ja) 2007-03-30 2007-03-30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判定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判定方法
JP2007-094759 2007-03-30
US11/862,502 2007-09-27
US11/862,502 US7416290B2 (en) 2007-01-30 2007-09-27 Ink cartridg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69993A Division CN101885272B (zh) 2007-03-28 2007-12-20 墨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530A true CN101274530A (zh) 2008-10-01
CN101274530B CN101274530B (zh) 2010-07-28

Family

ID=3991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99481A Active CN101274530B (zh) 2007-03-28 2007-12-20 墨盒
CN2007101599477A Active CN101274529B (zh) 2007-03-28 2007-12-20 墨盒、墨盒组以及墨盒确定系统
CN2007101599462A Active CN101274528B (zh) 2007-03-28 2007-12-20 墨盒、墨盒组以及墨盒确定系统
CN2008100874575A Active CN101274533B (zh) 2007-03-28 2008-03-28 液体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99477A Active CN101274529B (zh) 2007-03-28 2007-12-20 墨盒、墨盒组以及墨盒确定系统
CN2007101599462A Active CN101274528B (zh) 2007-03-28 2007-12-20 墨盒、墨盒组以及墨盒确定系统
CN2008100874575A Active CN101274533B (zh) 2007-03-28 2008-03-28 液体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91466B2 (zh)
CN (4) CN10127453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0001339U1 (de) 2009-06-19 2010-04-15 Ninestar Image Int'l Limited, Zhuhai Patrone für einen Tintendrucker
CN110385916A (zh) * 2018-04-23 2019-10-29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6359B2 (ja) * 2008-10-29 2013-0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容器
CN101491975B (zh) * 2009-02-20 2011-12-28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JP2010228374A (ja) * 2009-03-27 2010-10-1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供給装置
JP2010228384A (ja) 2009-03-27 2010-10-1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供給装置
JP2010228388A (ja) * 2009-03-27 2010-10-14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5691133B2 (ja) * 2009-03-27 2015-04-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装置
CN102233737B (zh) * 2010-05-01 2015-04-0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墨盒组以及墨盒确定系统
EP2397331B1 (en) 2010-06-17 2014-07-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et of ink cartridges
EP2397330B1 (en) * 2010-06-17 2013-01-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EP2397329B1 (en) * 2010-06-17 2013-01-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ES2398711T3 (es) * 2010-06-17 2013-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ucho de tinta
CN102615985A (zh) * 2011-02-01 2012-08-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记录装置和用于控制记录装置的方法
CN102145587B (zh) * 2011-03-04 2013-08-07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EP2599635B1 (en) * 2011-11-30 2014-11-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ng device
JP5962144B2 (ja) * 2012-03-30 2016-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収容装置及び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JP6019697B2 (ja) 2012-04-19 2016-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収容装置及び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CN104417070B (zh) * 2013-09-11 2016-09-07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EP2990208B1 (en) * 2014-08-29 2018-10-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JP6287758B2 (ja) * 2014-10-27 2018-03-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6476448B (zh) * 2015-08-28 2019-02-12 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 在打印机上显示提示来辅助标签盒正确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JP7009054B2 (ja) * 2015-11-30 202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10391776B2 (en) 2015-11-30 2019-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819066B2 (ja) * 2016-03-31 2021-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JP2019188736A (ja) * 2018-04-27 2019-10-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6528A (ja) * 1995-09-19 1997-03-25 Oki Data:Kk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097405A (en) * 1996-09-30 2000-08-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printing device
JP2874687B2 (ja) * 1997-03-27 1999-03-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20030091373A (ko) * 2002-05-27 2003-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카트리지 식별장치
JP2004188720A (ja) * 2002-12-10 2004-07-08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
TWI246465B (en) * 2003-09-30 2006-01-01 Brother Ind Ltd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printer
JP4517659B2 (ja) * 2003-11-25 2010-08-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弁装置
US7350909B2 (en) * 2004-03-04 2008-04-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printer
JP2006082293A (ja) * 2004-09-14 2006-03-3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0001339U1 (de) 2009-06-19 2010-04-15 Ninestar Image Int'l Limited, Zhuhai Patrone für einen Tintendrucker
CN110385916A (zh) * 2018-04-23 2019-10-29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
US10870286B2 (en) 2018-04-23 2020-1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having a swing body adapted to pivotally move smoothly even if ink is consumed
CN110385916B (zh) * 2018-04-23 202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528A (zh) 2008-10-01
CN101274530B (zh) 2010-07-28
CN101274529A (zh) 2008-10-01
JP4591466B2 (ja) 2010-12-01
CN101274529B (zh) 2011-11-23
JP2008238643A (ja) 2008-10-09
CN101274533A (zh) 2008-10-01
CN101274528B (zh) 2010-10-27
CN101274533B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530B (zh) 墨盒
CN101885272B (zh) 墨盒
US11020978B2 (en)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including electrical interface and locking surface
JP4513823B2 (ja) 液体容器収容装置
US11590758B2 (en)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having interfering surface, and set of the printing-fluid cartridges
US11884077B2 (en)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including contact surface for providing positioning of the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EP3623161B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system therefor
WO2019026123A1 (en) LIQUID CARTRIDGE
US10449771B2 (en) Liquid cartridge capable of improving visibility to liquid stored in liquid storage chamber
WO2019026121A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ASSOCIATED SYSTEM
EP3437877B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system therefor
EP3437874B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system therefor
WO2019026105A1 (en) LIQUID CARTRIDGE
US10343410B2 (en) Liquid cartridge capable of reducing remaining amount of liquid in liquid storage chamber
WO2019026127A1 (en) LIQUID CARTRIDGE AND ASSOCIATED SYSTEM
EP3437878A1 (en)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and system including the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and printing-fluid consu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