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1151A -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 Google Patents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1151A
CN101271151A CN 200810083099 CN200810083099A CN101271151A CN 101271151 A CN101271151 A CN 101271151A CN 200810083099 CN200810083099 CN 200810083099 CN 200810083099 A CN200810083099 A CN 200810083099A CN 101271151 A CN101271151 A CN 101271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ner loop
key element
coil
mai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830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1151B (zh
Inventor
石原隆寻
冈本和也
光井信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1010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7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1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1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RF线圈以及MRI装置,该RF线圈具有夹着壳体的分割/连结部分相邻配置的第一元件以及第二元件,第一元件具有沿着排列平面设置的第1主环部和沿着与排列平面大致正交的面设置的第1副环部,第2元件具有沿着排列平面设置的第2主环部,和与第1副环部相对设置的第2副环部,第1副环部和第2副环部以在一方的元件中流过了电流时发生磁场中的、与另一方的元件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的方式发生感应电动势。

Description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相关申请
本申请享有2007年3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7-74794的申请以及2008年1月1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8-009068的申请的优先权,且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被援引到本发明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与该MRI装置连接并接收从被检体发生的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装置(RF线圈(coil)),特别涉及排列多个元件(element)(要素线圈)组成的高频线圈装置的去耦(decoupling)。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被检体应该图像化的所希望的区域上配置多个元件,经由这些多个元件分别检测来自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在对检测到的磁共振信号分别进行图像化处理并生成多个系列的图像数据后,通过将与相同空间位置对应的像素数据(单一复数信号或者一维复数信号=波谱(spectral)信号)之间乘以根据各个元件发生的高频磁场的分布所预先决定的加权函数后来进行相加,制作各像素的数据,通过合成所希望区域的一个图像,得到高S/N图像。
在这种方法中,因为在为了得到一张图像所需要的时间内,用多个个元件同时观测磁共振信号,所以为了元件稳定地不相互干涉,即为了即使在一个元件中流过规定频率的高频电流在其他的元件中也不流过高频电流,而需要防止线圈的相互耦合(去耦)。
以往,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即通过将在规定的排列平面上对准成列地配置的2个元件只在用线圈包围的面积决定的面积大小的排列面内重合,作为如在一方的元件上流过电流时发生的磁场中,与另一方的元件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那样的状态下进行去耦(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第4,825,162号说明书)。
另一方面,与MRI装置连接、接收从被检体发生的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装置一般是高重量。因此,以往提出了在相邻的2个元件之间进行分割/连结的方案(例如,参照特开2006-1482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美国专利第4,825,162号说明书中提出的去耦方法中,需要在壳体(case)的分割/连结部分中让2个元件在排列平面内重合。因此,例如存在必须将重合的部分的壳体的形状设计得薄这一未解决的课题;和不能根据重合的需要在与元件的对准成列方向正交的面上分割,以及壳体的分割/连结部分变成凹凸这一未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RF线圈配置有接收来自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其特征在于:作为不相邻的2个要素线圈中至少一方的要素线圈的第1要素线圈具有主环和与该主环串联连接的副环,使用该副环,与作为另一方的要素线圈的第2要素线圈进行去耦。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RF线圈是在可连结/分离的第1单元以及第2单元上分别配置有接收来自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第1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要素线圈的第1要素线圈具有第1主环和与该第1主环串联连接的第1副环,
作为上述第2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至少1个要素线圈的第2要素线圈具有第2主环、和与该第2主环串联连接并与上述第1副环在上述可连结/分离的部分中相对且与上述第1副环的卷绕方向相反的第2副环,用于保持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保持部。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RF线圈是配置有设置在可连结/分离的第1单元以及第2单元上、接收来自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要素线圈中的第1要素线圈被配置在上述第1单元上,具有第1主环、和与该第1主环串联连接的第1副环,上述多个要素线圈中的第2要素线圈被配置在上述第2单元上,具有第2主环,和与该第2主环串联连接、并设置成和上述第1副环相对、且与上述第1副环的卷绕方向相反的第2副环,上述多个要素线圈中的第3要素线圈在上述第1单元和第2单元连结的状态下,经由电气连接器构成第3主环。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MRI装置具备:对被检体施加静磁场,并且施加梯度磁场的施加部;接收来自被施加了上述静磁场以及梯度磁场的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作为不相邻的2个要素线圈中至少一方的要素线圈的第1要素线圈具有主环和与该主环串联连接的副环,使用该副环,与作为另一方的要素线圈的第2要素线圈进行去耦。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MRI装置具备:对被检体施加静磁场,并且施加梯度磁场的施加部;在可连结/分离的第1单元以及第2单元上具备分别接收来自施加了上述静磁场以及梯度磁场的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作为上述第1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至少1个要素线圈的第1要素线圈具有第1主环、和与该第1主环串联连接的第1副环,作为上述第2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至少1个要素线圈的第2要素线圈具有第2主环、和与该第2主环串联连接、并与上述第1副环在上述可连结/分离的部分中相对、且与上述第1副环的卷绕方向相反的第2副环,用于保持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保持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MRI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对图1的头部线圈装置进行放大表示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打开头部线圈装置的样子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内置于头部线圈装置中的8个元件的配置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内置于头部线圈装置中的8个元件的配置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在分割部分中相邻的2个元件的详细的侧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对第一元件以及第二元件进行去耦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线圈装置的分割/连结部分的形状的侧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线圈装置的分割/连结部分的形状的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线圈装置的分割/连结部分的形状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其他的头部线圈装置的图。
图12是表示包含多个单元的全身线圈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含有多个单元的全身线圈装置中,在不相邻的元件间的其他的去耦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含有多个元件的其他的线圈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根据图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RF线圈以及MRI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MRI装置的系统结构图。MRI装置100具有静磁场磁铁11、倾斜磁场线圈13、倾斜磁场电源15、高频线圈17、发送部19、头盔型头部线圈装置21以及接收部25。
圆筒形的静磁场磁铁11在内部空间上发生相同的静磁场。在该静磁场磁铁11例如使用永久磁铁、超导磁铁等。在静磁场磁铁11的内侧上配置圆筒形的倾斜磁场线圈13。倾斜磁场线圈13通过组合与相互正交的X、Y、Z的各轴对应的3个线圈来构成。该3个线圈从倾斜磁场电源15中分别接收电流供给,发生磁场强度沿着X、Y、Z的各轴倾斜的倾斜磁场。而且,Z轴方向假设和静磁场同方向。
在倾斜磁场线圈13内侧上配置圆筒形的高频线圈17。在该高频线圈17的内侧上插入放置在顶板51上的被检体P。高频线圈17从发送部19接受高频脉冲的供给,发生高频磁场。此外高频线圈17接收因高频磁场的影响从被检体P发射的磁共振信号。
发送部19具有振荡部、相位选择部、频率变换部、振幅调制部以及高频功率放大部。振荡部发生在静磁场中的对象原子核中固有的共振频率的高频信号。相位选择部选择高频信号的相位。高频调制部对从相位选择部输出的高频信号的频率进行调制。振荡调制部例如根据sinc函数对从频率调制部输出的高频信号的振幅进行调制。高频功率放大部放大从振幅调制部输出的高频信号。而后作为这些各部的动作的结果,发送部19将与拉莫尔(Larmor)频率对应的高频脉冲发送到高频线圈17。
头盔型头部线圈装置(以下,只称为头部线圈装置)21配置成覆盖整个被检体P的头部。头部线圈装置21内置用环型线圈组成的未图示的8个元件。内置于该头部线圈装置21中的元件接收从被检体P发射的磁共振信号。
接收部25具有选择器、前级放大器、相位检波器以及模拟数字(analog-digital)变换器。选择器有选择地输入从高频线圈17以及头部线圈装置21输出的磁共振信号。接收部25放大从选择器输出的磁共振信号。相位检波器对从前置放大器输出的磁共振信号的相位进行检波。模拟数字变换器将从相位检波器输出的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操作员控制台(operator console)部20具有:接口部31、数据收集部33、重构部35、存储部37、显示部39、输入部41以及控制部43。
在接口部31上连接有倾斜磁场电源15、发送部19以及接收部25。接口部31进行在这些连接的各部和操作员控制台20之间授受的信号的输入输出。
数据收集部33经由接口部31收集从接收部25输出的数字信号。数据收集部33将收集到的数字信号、即磁共振信号数据存储在存储部37中。重构部35对存储在存储部37中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执行后处理、即傅立叶变换等重构,求被检体P内的所希望核自旋(spin)的波谱数据(spectrum data)或者图像数据。
存储部37按照每个被检体P存储磁共振信号数据、波谱数据或者图像数据。显示部39在控制部43的控制下显示波谱数据或者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作为显示部39可以利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输入部41受理来自技师的各种指令和信息输入。控制部43综合地控制这些各部,控制MRI装置主体的摄像动作。
在这种结构的MRI装置100中,接收部25输入从高频线圈17以及头部线圈装置21输出的磁共振信号,生成磁共振信号数据。而后,控制部43例如根据高频线圈17产生的磁共振信号数据进行被检体P的全体的摄像。此外,控制部43根据头部线圈装置21产生的磁共振信号数据进行被检体P的头部的局部的摄像。
图2是对图1中的头部线圈装置21进行放大表示的侧面图。图3是表示打开头部线圈装置21的样子的侧面图。头部线圈装置21为了容易对被检体P装拆,可以分割成上部线圈装置21A和下部线圈装置21B。
图4是表示内置于头部线圈装置21的8个元件的配置的侧面图。图5是同样的正面图。头部线圈装置21具有设置在壳体内的8个元件E1~E8。8个元件E1~E8沿着被检体P的头部表面围绕头部一周对准成列地设置。即,8个元件E1~E8在围绕被检体P的头部一周的曲面(排列平面)上在对准成列方向上对准成一列地设置。
在8个元件E1~E8中,将5个元件E1~E5设置在上部线圈装置21A上。剩下的3个元件E6~E8配设在下部线圈装置21B上。即,头部线圈装置21在相邻的元件E1和E8之间以及在相邻的元件E5和E6之间分割。而后,头部线圈装置21的壳体在元件E1、E8之间,以及元件E5、E6之间的位置上在与对准成列方向正交的面上被分割。
图6是表示在壳体的分割/连结部分上相邻的2个元件的详细的侧视图。在图6中,将元件E1以及E5作为第一元件1,将元件E8以及E6作为第二元件2来说明。而且,为了便于说明,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作为以电路图案分别形成扁平长方体的衬底60和衬底61的元件来说明。
第一元件1由在衬底60上形成环形的1条电路图案组成(在图中,只表示连结/分割一侧的端部)。第一元件1的结构包含:形成在衬底60的主面(上面,大面积)60a上延伸到衬底60的端部的主环部1a;从该主环部1a沿着衬底60的端面60b弯曲地形成的副环部1c(第一相抵电动势感应部)。主环部1a形成为2条平行的图案。副环部1c形成为将两端部连接在该2条图案上的大致コ字形的图案。
第2元件2用在衬底61上形成环的1条电路图案组成(在图中,只表示连结/分割一侧的端部)。第二元件2的结构包含:形成在衬底61的主面61a上的主环部2a;形成在衬底61的主面61a上的最靠近端部的部分上的交叉部2b;从该交叉部2b沿着衬底61的端面61b弯曲形成的副环部2c(第二相抵电动势感应部)。主环部2a形成为设置在主面61a上的2条平行的图案。交叉部2b形成为从该2条平行的图案在相互向中央方向弯曲延伸,在中央部上交叉后延伸到相反一侧的图案附近的大致X字形的图案。副环部2c形成为将两端部连接在该交叉部2b上的大致コ字形的图案。
在交叉部2b中,在制作时夹着绝缘体,2条图案被绝缘地交叉。这样构成的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以相互的コ字形部重合那样让副环部1c和副环部2c相对配置。而后,收纳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的例如壳体在副环部1c和副环部2c之间用与对准成列方向正交的面分割。
图7是用于说明对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进行去耦的侧视图。第一元件1的副环部1c和第二元件2的副环部2c设置成使从其中一方的副环部内向另一方的副环部内交链的磁通量向着对准成列方向,进而使该磁通量在另一方的副环部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和从一方的主环部向另一方的主环部内交链的磁通量在另一方的主环部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在相互相反方向上变成大小相同。
即,设置成例如当在第一元件1上流过电流A1的情况下,从用副环部1c包围的面内向用副环部2c包围的面内交链的磁通量B2朝向元件的对准成列方向。而且,设置成靠该磁通量B2在副环部2c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将在副环部2c中流过的电流A22,与靠从主环部1a向主环部2a交链的磁通量B1因在主环部2a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将在主环部2a中流过的电流A21在相互相反方向上大小相同。磁通量B2的大小因为由用副环部1c包围的面积和用副环部2c包围的面积来决定,所以通过调整两面积,能够容易设置成这种关系。
而且,副环部1c和副环部2c即使不严格地设置成上述的关系、即只要大致设置在上述的关系即可,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在线圈全体上综合地在一方的线圈中流过电流时发生的磁场中,只要调整成与另一方的线圈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即可。
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MRI装置,因为具有:具有与排列平面平行的第一主环部1a以及在该第一主环部1a的第二元件2一侧上与排列平面大致正交那样设置的第一副环部1c(第一相抵电动势感应部)的第一元件1;具有与排列平面平行的第二主环部2a以及在该第二主环部2a的第一元件1一侧上与第一副环部1c(第一相抵电动势感应部)相对那样设置的第二副环部2c(第二相抵电动势感应部)的第二元件2,所以能够不用让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在排列平面内重合地进行去耦。因此,通过在该2个线圈间进行分割,能够将线圈装置的分割/连结部分的形状设置成简单的形状。此外,由此能够谋求分割/连结部分的强度的增大和设计性的提高,进一步谋求成本降低。
此外,如果采用本实施例,因为感应如与另一方的线圈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那样相抵的电动势的相抵电动势感应部用大致呈コ字形的副环部1c、2c构成,所以能够有效地确保相抵电动势感应部的面积,不会无用地增大分割/连结部分的尺寸。此外,通过形成为コ字形,面积的计算变得容易并且调整变得容易。
而且,本实施例的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适合于头盔型的头部线圈装置21的分割部分,但只要是在多个元件排列设置且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分割以及连结的线圈装置,则即使是其他的线圈装置(下肢线圈装置、足部线圈等)也能够适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为了便于说明,说明了分别在扁平长方体形状的衬底60和衬底61上用电路图案形成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第一元件1以及第二元件2例如也可以是将铜线等导体卷绕在线圈骨架上形成,此外,也可以将用导体组成的板粘贴在衬底上形成,也可以是任何形成。
而且,虽然本实施例的交叉部2b设置在衬底61的主面61a的最端部上,但也可以设置在端面61b的最上部(最靠近主面一侧)上。
(实施例2)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线圈装置的分割/连结部分的形状的侧视图。在图8中,第一元件3用形成环的1条电路图案组成,其构成包含:作为2条平行的图案形成的主环部3a、在该主环部3a的第二元件4一侧上以从主环部3a弯曲那样地形成的副环部3c(第一相抵电动势感应部)。副环部3c形成为将两端部连接在主环部3a的2条图案上的大致圆弧形的图案。
第二元件4用形成环的1条电路图案形成,其构成包含:作为2条平行的图案形成的主环部4a;形成在该主环部4a的第一元件4一侧上的交叉部4b;如从该交叉部4b弯曲那样形成的副环部4c(第二相抵电动势感应部)。副环部4c形成为将两端部连接在该交叉部2b上的大致圆弧形的图案。
第一元件3和第二元件4以相互的圆弧形部重合那样让副环部3c和副环部4c相对地配置。而且,第一元件3和第二元件4设置成在一方的线圈中流过电流时发生的磁场中,与另一方的线圈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
即使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元件3和第二元件4中,也和实施例1中进行相同的动作,能够得到大致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3)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线圈装置的分割/连结部分的形状的侧视图。在图9中,第一元件5用形成环的1条电路图案形成,其构成包含:形成为2条平行的图案的主环部5a;在该主环部5a的第二元件6一侧中央部上以圆筒形线圈形状卷绕多圈形成的卷绕部5b(第一相抵电动势感应部)。
卷绕部5b形成为从形成在排列平面上的一方(图9的面前一侧)的主环部5a的一端向中央一侧折回的图案在超过中央部延伸到相反一侧上后,如与排列平面正交那样折返,其后一边向着第二元件6向左转以螺旋形卷绕规定圈数一边在第二元件6方向上延伸,其后返回到排列平面,再次超过中央部与另一方的主环部5a连接。
第二元件6用形成环的1条电路图案形成,其构成包含:形成为2条平行的图案的主环部6a;在该主环部6a的第一元件5一侧中央部上以圆筒形线圈形状卷绕多圈形成的卷绕部6b(第二相抵电动势感应部)。
卷绕部6b形成为从形成在排列平面上的一方(图9的面前一侧)的主环部6a的一端向中央一侧折回的图案如不超过中央部而与排列平面正交那样折返,其后一边向着第一元件5向左转以螺旋形卷绕与卷绕部5b同样圈数一边在第一元件5方向上延伸,其后返回到排列平面,与另一方的主环部6a连接。
第一元件部5和第二元件部6以使相互的卷绕部5b、6b的圆筒形线圈形状部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相对地配置。而且,设置成例如当在第一元件5中流过电流A1的情况下,从卷绕部5b内向卷绕部6b内交链的磁通量B2朝向线圈对准成列方向,且使得靠该磁通量B2在卷绕部6b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将在卷绕部6b中流过的电流A22,和靠从主环部5a向主环部6a交链的磁通量B1在主环部6a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将在主环部6a中流过的电流A21在相互相反方向上大小相同。磁通量B2的大小因为用由卷绕部5b、6b包围的面积和圈数决定,所以通过调整圈数,能够容易设置成这种关系。
如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卷绕部5b和卷绕部6b即使不严格地设置成上述的关系,只要第一元件5和第二元件6在线圈全体中,在一方的线圈中流过电流时发生的磁场中,与另一方的线圈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即可。
如果采用本实施例,则除了能够得到和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效果外,感应相抵的电动势的相抵电动势感应部用圆筒形线圈形状的卷绕部5b、6b构成,能够用圈数确保电动势的大小,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小分割/连结部分的壳体的尺寸。此外,通过改变圈数能够容易进行调整。
(实施例4)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线圈装置的分割/连结部分的形状的侧视图。在图10中,第一元件7和实施例3的元件相同,其构成为包含形成为2条平行的图案的主环部7a;以圆筒形线圈形状卷绕形成的卷绕部7b(第一相抵电动势感应部),但卷绕部7b将圈数形成为1圈。
第二元件8也和实施例3的元件一样,其构成包含形成为2条平行的图案的主环部8a;以圆筒形线圈形状卷绕形成的卷绕部8b(第二相抵电动势感应部),但卷绕部8b将圈数形成为1圈。
即使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元件7和第二元件8中,也和实施例3的元件进行大致相同的动作,能够得到大致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5)
可是,在上述实施例1~4中,说明了相邻的2个元件的去耦,但当使用多个线圈的情况下,即使是不相邻的2个元件也需要进行去耦。因而,在实施例5中,说明不相邻的元件的去耦。
图11(a)是表示和在实施例1中表示的头部线圈装置不同的头部线圈装置的侧面图的图。该头部线圈装置71可以分割成上部线圈装置71A和下部线圈装置71B。元件72和元件73相邻,通过设置重合部分进行两者的去耦。元件73也和元件74相邻,通过设置重合的部分进行两者的去耦。而且,元件73在关闭头部线圈装置71时由电气连接器75在2个位置连接上部73A和下部73B形成环。
元件72具有去耦用主环部72a和去耦用副环部72b,元件74具有去耦用主环部74a和去耦用副环部74b。而后,如图11(b)所示,去耦用副环部72b从去耦用主环部72a交叉地设置、且和去耦用副环部74b相对地设置。这样,通过让去耦用副环部72b和去耦用副环部74b相对,能够进行不相邻的元件72和元件74的去耦。
其中,去耦用副环部72b和去耦用副环部74b需要不偏移地相对。因而,在此通过在上部线圈装置71A中设置引导脚76,将引导脚76插入到设置在下部线圈装置71B上的孔77中,保持去耦用副环部72b和去耦用副环部74b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而且,作为保持去耦用副环部72b和去耦用副环部74b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部件也可以将图11(c)所示那样的锁机构设置在上部线圈装置71A和下部线圈装置71B之间。此外,在此通过让去耦用副环部72b和去耦用副环部74b相对,进行不相邻的元件72和元件74的去耦,但即使通过不设置去耦用副环部72b以及去耦用副环部74b,而让去耦用主环部72a和去耦用主环部74a的一部分重合,也能够进行去耦。
图12是表示由多个单元构成的全身线圈装置的一部分的图。各单元具有多个元件,通过让单元81A的相邻的元件82和元件83之间的一部分重合进行去耦。此外,通过也让在单元81A的元件83和单元81B的元件84之间的一部分重合进行去耦。而且,当是全身线圈装置的情况下,因为并不限于通过患者的拍摄位置,单元81A和单元81B相连接地被使用,所以没有通过单元81A和单元81B的连接形成环那样的元件。
此外,单元81A的元件82具备去耦用环部82A,通过将该去耦用环部82A与单元81B的元件84一部分重合,进行不相邻的元件82和元件84之间的去耦。而且,在此,虽然让去耦用环部82A与单元81B的元件84一部分重合,但如图11所示,也可以以一方的副环部和主环部交叉的方式在各元件上设置去耦用的主环部和副环部,通过相对配置副环部进行去耦。
图13是表示在由多个单元构成的全身线圈装置中,在不相邻的元件间的另一去耦例子的图。在该例子中也是在相邻的元件间通过让一部分重合进行去耦。另一方面,在不相邻的元件间,在各元件上设置去耦用环部,通过让去耦用环部重合进行去耦。例如,元件91具有去耦用环部91a,通过和元件93的去耦用环部93a一部分重合,进行元件91和元件93之间的去耦。而且,在此,是让去耦用环部之间一部分重合,但如图11所示,也可以以一方的副环部和主环部交叉的方式在各元件上设置去耦用的主环部和副环部,通过相对配置副环部进行去耦。
图14是表示含有多个元件的其他的线圈装置的一部分的图。在该例子中也是在相邻的元件间通过让一部分重合进行去耦。例如,相邻的元件96和元件97之间的去耦和相邻的元件97和元件98之间的去耦通过让一部分重合进行。另一方面,在不相邻的元件间,在各元件上设置去耦用环,通过让去耦用环部重合进行去耦。例如,元件96以及98分别具有去耦用环部96a以及98a,通过让去耦用环部96a以及98a的一部分重合进行元件96和元件98之间的去耦。而且,在此,虽然让去耦用环部之间一部分重合,但如图11所示,也可以以一方的副环部和主环部交叉的方式在各元件上设置去耦用的主环部和副环部,通过相对地配置副环部进行去耦。
进一步的效果和变形例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被导出的。因而,本发明的更广范的形态并不限于上述那样表示并且说明的特定的详细以及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因而,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以及用其等价物定义的总的发明的概念和精神或者范围,可以有各种变更。

Claims (25)

1.一种RF线圈,配置有接收来自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其特征在于:
作为不相邻的2个要素线圈中至少一方的要素线圈的第1要素线圈具有主环和与该主环串联连接的副环,使用该副环,与作为另一方的要素线圈的第2要素线圈进行去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以及第2要素线圈分别具有第1以及第2主环,与主环分别串联连接的第1以及第2副环,使用该第1以及第2副环,在2个要素线圈间进行去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在可连结/分离的第1单元以及第2单元上分别配置有多个要素线圈,上述第1要素线圈是第1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一个,上述第2要素线圈是第2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副环与上述第1副环在上述可连结/分离部分中相对,且该上述第2副环与上述第1副环的绕线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用于保持上述第1以及第2副环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保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要素线圈中的第3要素线圈在上述第1单元和第2单元连结的状态下,经由电气连接器构成第3主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以在电流流过一方的要素线圈时发生的磁场中的、与另一方的要素线圈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的方式发生感应电动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是以使从一方的副环内向另一方的副环内交链的磁通量在另一方的副环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和从一方的主环内向另一方的主环内交链的磁通量在另一方的主环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互相反且大小相同的方式发生上述感应电动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由从上述第1主环的第2要素线圈一侧的端部向与排列平面大致正交的方向折回的环构成,上述第2副环由设置在上述第2主环的第1要素线圈一侧的端部上的交叉部和与该交叉部连结且与上述第1副环相对的环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形成コ字型。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由在上述第1主环的第2要素线圈一侧上向着对准成列方向设置中心轴的第1卷绕部构成,上述第2副环由设置在上述第2主环的第1要素线圈一侧的上述第1卷绕部的延长线上的第2卷绕部构成。
12.一种RF线圈,在可连结/分离的第1单元以及第2单元上分别配置有接收来自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1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要素线圈的第1要素线圈具有第1主环和与该第1主环串联连接的第1副环,
作为上述第2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至少1个要素线圈的第2要素线圈具有第2主环、和与该第2主环串联连接并与上述第1副环在上述可连结/分离的部分中相对且与上述第1副环的卷绕方向相反的第2副环,
用于保持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保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要素线圈中的第3要素线圈在上述第1单元和第2单元连结的状态下,经由电气连接器构成第3主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以在电流流过一方的要素线圈时发生的磁场中的、与另一方的要素线圈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的方式发生感应电动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以使从一方的副环内向另一方的副环内交链的磁通量在另一方的副环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和从一方的主环内向另一方的主环内交链的磁通量在另一方的主环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互相反且大小相同的方式发生上述感应电动势。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由从上述第1主环的第2要素线圈一侧的端部向与排列平面大致正交的方向折回的环构成,上述第2副环由设置在上述第2主环的第1要素线圈一侧的端部上的交叉部和与该交叉部连结且与上述第1副环相对的环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形成コ字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由在上述第1主环的第2要素线圈一侧上向着对准成列方向设置中心轴的第1卷绕部构成,上述第2副环由设置在上述第2主环的第1要素线圈一侧的上述第1卷绕部的延长线上的第2卷绕部构成。
19.一种RF线圈,配置有设置在可连结/分离的第1单元以及第2单元上、接收来自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要素线圈中的第1要素线圈被配置在上述第1单元上,具有第1主环、和与该第1主环串联连接的第1副环,
上述多个要素线圈中的第2要素线圈被配置在上述第2单元上,具有第2主环,和与该第2主环串联连接、并设置成和上述第1副环相对、且与上述第1副环的卷绕方向相反的第2副环,
上述多个要素线圈中的第3要素线圈在上述第1单元和第2单元连结的状态下,经由电气连接器构成第3主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以在电流流过一方的要素线圈时发生磁场中的、与另一方的要素线圈交链的磁场的总和变成0的方式发生感应电动势。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以使从一方的副环内向另一方的副环内交链的磁通量在另一方的副环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和从一方的主环内向另一方的主环内交链的磁通量在另一方的主环中发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互相反且大小相同的方式发生上述感应电动势。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由从上述第1主环的第2要素线圈一侧的端部向与排列平面大致正交的方向折回的环构成,上述第2副环由设置在上述第2主环的第1要素线圈一侧的端部上的交叉部和与该交叉部连结且与上述第1副环相对的环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RF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形成コ字型。
24.一种MRI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被检体施加静磁场,并且施加梯度磁场的施加部;
接收来自被施加了上述静磁场以及梯度磁场的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
作为不相邻的2个要素线圈中至少一方的要素线圈的第1要素线圈具有主环和与该主环串联连接的副环,使用该副环,与作为另一方的要素线圈的第2要素线圈进行去耦。
25.一种MRI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被检体施加静磁场,并且施加梯度磁场的施加部;
在可连结/分离的第1单元以及第2单元上具备分别接收来自被施加了上述静磁场以及梯度磁场的被检体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要素线圈,
作为上述第1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至少1个要素线圈的第1要素线圈具有第1主环、和与该第1主环串联连接的第1副环,
作为上述第2单元的多个要素线圈中的至少1个要素线圈的第2要素线圈具有第2主环、和与该第2主环串联连接、并与上述第1副环在上述可连结/分离的部分中相对、且与上述第1副环的卷绕方向相反的第2副环,
用于保持上述第1副环和上述第2副环相对的位置关系的保持部。
CN 200810083099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Active CN101271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1023.7A CN103197268B (zh)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74794 2007-03-22
JP2007-074794 2007-03-22
JP2008-009068 2008-01-18
JP2008009068A JP5550212B2 (ja) 2007-03-22 2008-01-18 Rfコイルおよびmri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4238.1A Division CN102243293B (zh)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CN201310101023.7A Division CN103197268B (zh)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151A true CN101271151A (zh) 2008-09-24
CN101271151B CN101271151B (zh) 2013-04-17

Family

ID=4000524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1023.7A Active CN103197268B (zh)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CN 200810083099 Active CN101271151B (zh)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CN201110094238.1A Active CN102243293B (zh)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1023.7A Active CN103197268B (zh)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4238.1A Active CN102243293B (zh) 2007-03-22 2008-03-21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50212B2 (zh)
CN (3) CN1031972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3141A (zh) * 2011-03-31 2013-02-13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Rf线圈单元和mri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6862A (ja) * 2011-11-22 2013-06-06 Toshiba Corp アレイ(array)コイル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9851420B2 (en) 2013-08-09 2017-12-26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transmitter
JP6687375B2 (ja) 2015-11-30 2020-04-22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Rfコイル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12394308B (zh) * 2019-08-15 2024-01-30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发射射频线圈单元及磁共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5162A (en) * 1987-12-07 1989-04-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with multiple surface coils
JPH04180733A (ja) * 1990-11-16 1992-06-26 Hitachi Ltd 核磁気共鳴装置用表面コイル
US5491415A (en) * 1992-03-05 1996-02-13 Picker International, Inc. Magnetic resonance scanner with improved packaging for circuitry within the magnetic field
JPH06121779A (ja) * 1992-10-12 1994-05-06 Toshiba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3411631B2 (ja) * 1993-08-30 2003-06-0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Rfプローブ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0449327C (zh) * 1996-06-27 2009-01-07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射频线圈系统
DE10226488A1 (de) * 2002-06-14 2003-12-24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MR-Anordnung mit unterschiedlich optimierten Hochfrequenzspulenarrays
DE10244172A1 (de) * 2002-09-23 2004-03-11 Siemens Ag Antennenanordnung für ein Magnetresonanzgerät
JP2005006929A (ja) * 2003-06-19 2005-01-13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CN1331439C (zh) * 2004-03-31 2007-08-15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信号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JP4564292B2 (ja) * 2004-06-30 2010-10-20 株式会社東芝 高周波コイル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4739915B2 (ja) * 2005-10-31 2011-08-03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Rfコイルアセンブ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3141A (zh) * 2011-03-31 2013-02-13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Rf线圈单元和mri装置
CN102933141B (zh) * 2011-03-31 2015-05-27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Rf线圈单元和mri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64497A (ja) 2008-11-06
CN102243293A (zh) 2011-11-16
JP5550212B2 (ja) 2014-07-16
CN103197268A (zh) 2013-07-10
CN101271151B (zh) 2013-04-17
CN102243293B (zh) 2015-06-03
CN103197268B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8389B (zh) 用于射频线圈组件的方法和系统
US11280859B2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a radio frequency coil assembly
KR100677021B1 (ko) Rf바디 코일
US6437567B1 (en) Radio frequency coil for op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US10653335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and RF coil assembly with matching switch circuit and tuning switch circuit
US7642779B2 (en) MRI RF coil configured to decouple coil elements and MRI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5327898A (en) Signal receiving coil device for MRI apparatus
CN101271151B (zh) Rf线圈以及mri装置
US20100060282A1 (en) Three-dimensional asymmetric transverse gradient coils
EP3544500A1 (en) An anterior radio frequency (rf) coil array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ystem
CN101292173A (zh) 紧凑可弯曲射频线圈阵列
US102093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on mode traps in MRI systems
CN110168393A (zh) 低磁场强度下运行的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和局部线圈矩阵
CN110312942A (zh) 用于不同mri模式的rf线圈设备和rf屏蔽设备
JP5490460B2 (ja) コイル装置、磁場発生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2809735B (zh) 具有上部件和/或取决于支承的元件选择的肩部线圈设计
EP1122549A1 (en) Quadrature RF coil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20080054903A1 (en) System of Electric Coil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Frequency Magnetic Fileds in a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uch a System of Electric Coils
CN108241133B (zh) 用于mri系统中的共模陷波器的系统和方法
JPH04246331A (ja) Mri用アンテナコイル
US1037918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on mode traps in MRI systems
JP2005512646A (ja) 傾斜磁場コイル配置構造
CN1327238C (zh) 射频线圈、射频磁场产生设备、和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设备
JP2012223658A (ja) 高周波コイルユニット
JP4939848B2 (ja) 高周波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6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