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0760A - 外壳、风扇装置、模具以及外壳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外壳、风扇装置、模具以及外壳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0760A
CN101270760A CNA2008100037424A CN200810003742A CN101270760A CN 101270760 A CN101270760 A CN 101270760A CN A2008100037424 A CNA2008100037424 A CN A2008100037424A CN 200810003742 A CN200810003742 A CN 200810003742A CN 101270760 A CN101270760 A CN 101270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shell
air guide
forms
bas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37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0760B (zh
Inventor
小林诚
菊一贵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0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0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0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07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1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of the inside-out type, i.e. the rotor is arranged radially outside a central st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2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04D29/023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42Bladed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42Bladed diffusers
    • F04D29/544Blade sha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8Blades for rotors, stators, fans, turbines or the like, e.g. screw prope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30/00Manufacture
    • F05D2230/50Building or constructing in particular ways
    • F05D2230/51Building or constructing in particular ways in a modular way, e.g. using several identical or complementary parts or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300/00Materials; Properties thereof
    • F05D2300/40Organic materials
    • F05D2300/43Synthetic polymers, e.g. plastics; Rub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外壳、风扇装置、模具以及外壳的制造方法,以实现低噪音性以及提高强度等性能。该风扇装置(11)包括:叶轮(12),其具有通过旋转而在轴向上吸气、在轴向上排气的多个动叶片;电动机,其驱动叶轮;外框体(15),其收纳叶轮;支撑体(16),其被设置在外框体内,用于支撑电动机;和多个静叶片(17),其连接外框体和支撑体,轴向剖面形状为叶片剖面,在风扇装置的径向上的静叶片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内,静叶片的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变小。

Description

外壳、风扇装置、模具以及外壳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壳、风扇装置、模具以及外壳的制造方法。本申请与下述的日本申请相关联。对于承认为了参照文献而进行的编入的指定国,通过参照而将下述申请所记载的内容编入到本申请中,并将其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1.日本特愿2007-009500   申请日2007年1月18日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为首,电子设备的高密度·小型化不断进展。伴随于此,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也有增加的倾向。为了维持电子设备的性能,必须向电子设备的外部散热。作为进行该散热的一般方法,可以列举由冷却用风扇构成的散热装置。
另外,一般来说,风扇指的是最大静压力为10kPa以下的装置,鼓风机指的是最大静压力为10kPa至100kPa的装置,压缩机指的是最大静压力为超过100kPa的装置;另一方面,与最大静压力的数值无关,有时也将离心风扇称作鼓风机。在本发明中,下面将最大静压力为10kPa以下的装置(也包括离心风扇)称作风扇装置。
通过该风扇进行的散热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利用风扇来进行电子设备内部的排气,由此进行散热。这是在电子设备内部,通过风扇使空气循环,向外部进行散热。另一种情况是向被冷却体直接吹风来进行电子设备的冷却的情况,安装在CPU冷却用散热器(heat sink)上的风扇等相当于该种情况。这样的冷却用风扇有许多种类,其中之一是轴流型风扇装置。
这种风扇装置具有动叶片和外壳,将吸入的空气在轴向上排出,但由于动叶片的旋转而对所排出的气流施加离心方向分量(朝向径向外侧的分量),所以气流具有在排气口向径向外侧扩大的倾向。另外,所谓径向,是指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因此,在将被冷却体配置在风扇装置的排气口的轴向上时,不能使充分的风量的风吹到被冷却体上,从而冷却特性容易降低。
另外,对于装载在电子设备上的冷却用风扇装置,除了上述那样的冷却性能之外,还要求低噪音性以及强度。即,近年来,特别是在个人计算机、汽车上所装载的冷却用风扇中要求减小噪音,要求低噪音的风扇装置。另外,对于风扇装置,也需要具有与其使用环境相一致的强度。
因此,作为其对策,在风扇装置上,在吸气口或排气口上设置调节气流的空气导向构件(专利文献1、2)。在将空气导向构件配置在排气口上时,能够得到将气流的朝径向外侧流动的离心方向分量设为轴向分量的集风效果。另外,在将空气导向构件配置在吸气口上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整流,所以与没有空气导向构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小产生的噪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39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63968号公报
然而,作为风扇装置的噪音的原因之一,可以列举由厚壁部产生的气流的紊乱,所述厚壁部是随着注射成形而形成在空气导向构件(静叶片)与外壳的外框体相接合的接合部上的。在这种风扇装置中,静叶片与外壳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连续的构件。伴随着该注射成形,如图6所示,在静叶片1与外壳2的外框体3相接合的接合部4上形成了厚壁部5。由于气流与该厚壁部5碰撞,所以气流紊乱,产生了较大的噪音。
对形成上述那样的厚壁部5的原因进行说明。在该注射成形所使用的模具中具有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这些模具从风扇装置的轴向6的两侧互相抵接而在模具内部形成空间。将加热熔化后的树脂注射到该空间内,在树脂冷却·凝固后将模具卸掉。另外,在外壳2的外框体3的排气侧以及吸气侧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上,为了气流的稳定等,有时设有直径扩大部3a,该直径扩大部3a的内周面随着朝轴向开口端侧而朝径向外侧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在从轴向6观察外壳2时,在形成于外壳2的外框体3的内周面上的直径扩大部3a与静叶片1相接合的接合部4上,产生了成为死角的部分7。在注射成形时向该死角部分7射出熔化的树脂,通过树脂冷却·凝固,形成了厚壁部5。另外,作为不形成该厚壁部5的成形方法,有进行凹割(under cut)处理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模具的形状变得复杂,工序数增加,所以产生了设计时间以及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并且部件的尺寸精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为了确保风扇装置的强度,要求静叶片也具有强度(刚性等)。对于这一点,在以往的风扇装置中,将静叶片的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在风扇装置的径向的全长范围内大致一定,所以静叶片的相对于轴向的弯曲刚性也在静叶片的全长范围内大致一定。因此,在静叶片与外壳的外框体相接合的接合部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容易因来自外部的载荷(来自外部的碰撞等)而破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的外壳、风扇装置、模具以及外壳的制造方法。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书的独立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来达成。另外,从属权利要求限定了本发明的更为有利的具体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第一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流道形成孔;第二流道形成孔,其与第一流道形成孔对置地设置,并具有大致对称形状;流道形成部,其将第一流道形成孔和第二流道形成孔连通起来;支撑体,其设置在第二流道形成孔的大致对称形状的对称线轴线上;和多个空气导向部,多个所述空气导向部连接支撑体与流道形成部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并分别具有将空气从第一流道形成孔导向第二流道形成孔的空气导向面,在以对称轴线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支撑体到流道形成部的内壁进行变化时,抵接该圆筒面的平面与至少一个空气导向面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与对称轴线的轴向所成的角度,在流道形成部的内壁处最小。
所述角度可以是连接第一线的两端的直线与轴向所成的角度。另外,空气导向部可以具有叶片形状。
可以配置成:所述叶片形状具有第一端缘和与第一端缘对置的第二端缘;在沿轴向平行地观察第二流道形成孔时,能看见第一端缘以及空气导向面的整个面。
空气导向面也可以形成为:随着以对称轴线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支撑体增加到流道形成部的内壁,所述角度减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随着所述半径从支撑体增加到流道形成部的内壁,抵接圆筒面的平面与空气导向面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在轴向上分量的长度变长。
或者,空气导向面也可以形成为:在以对称轴线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支撑体到流道形成部的内壁进行变化时,抵接圆筒面的平面与空气导向面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在轴向上分量的长度是恒定的。
所述外壳也可以形成为:所述外壳具备直径扩大部,该直径扩大部在第二流道形成孔的外侧具有与该第二流道形成孔连续地形成的孔;在对称轴线上随着从外壳的内侧朝向外侧,直径扩大部的孔径形成得逐渐扩大。也可以形成为:在沿着轴向从第二流道形成孔观察该直径扩大部时,该直径扩大部具有大致四边形状;该直径扩大部的孔的形状,从第二流道形成孔所具有的大致对称形状逐渐形成为所述四边形状。
另外,多个空气导向部可以与直径扩大部的至少一部分连接。第一流道形成孔以及第二流道形成孔分别可以是大致圆形。
可以是支撑体具有大致对称形状,多个空气导向部分别以连接支撑体与内壁的方式,以大致相等间隔设置在支撑体上。可以是所有多个空气导向部,分别具有与对称轴线的轴向所成的角度在流道形成部的内壁处最小的空气导向面。
在第二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风扇装置,所述风扇装置包括:上述的外壳;叶轮,其具有通过旋转而在轴向上吸气、在轴向上排气的多个动叶片;和电动机,其驱动叶轮,叶轮和电动机在外壳内,从第一流道形成孔侧开始设置,支撑体支撑电动机。在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动叶片的片数与空气导向部的个数不相同。另外,动叶片的片数也可以为素数。
在第三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通过组合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来形成具有多个空气导向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关于第一模具,第一模具包括:大致柱形的第一基部,其上表面具有大致对称形状;和多个第一突出部,所述多个第一突出部从第一基部的上表面朝该对称形状的对称轴线方向突出,所述多个第一突出部排列成,以在将对称轴线作为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的方式从中心离开,第一突出部分别包括:与第一基部的上表面连续地形成的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和与该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的上部连续地形成的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具有第一抵接面,该第一抵接面与第一突出部的上表面相交叉,并且相对于对称轴线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具有第一曲面,该第一曲面与该第一抵接面连续地形成,并且与第一基部的上表面相交叉,关于第二模具,该第二模具包括:大致柱形的第二基部,其上表面具有大致对称形状;柱形的支撑体形成部,其沿着第二基部的对称形状的对称轴线设置,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和多个第二突出部,所述多个第二突出部从第二基部的上表面向该对称形状的对称轴线方向突出,并且以被收纳于排列在第一基部上的多个第一突出部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突出部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方式形成,所述多个第二突出部形成为与支撑体形成部连接,在以该对称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排列,其中,第二突出部包括从第二基部连续地形成的第二卡合部,和与该第二卡合部的上部连续地形成的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第二卡合部具有第二抵接面,该第二抵接面与第二基部的上表面相交叉,并且相对于第二基部的对称轴线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具有第二曲面,该第二曲面从该第二抵接面连续地形成,并且与第二突出部的上表面相交叉,在以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上表面与多个第二突出部的上表面相面对的方式,以第一基部的对称轴线与第二基部的对称轴线相一致的方式将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组合起来的情况下:第二模具的支撑体形成部被收纳于,由从中心离开地排列的多个第一突出部在该中心附近的区域所形成的空间内;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第一突出部的上表面与第二基部的上表面、以及第二突出部的上表面与第一基部的上表面,分别抵接,由此,形成在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上的各第一曲面与形成在对应的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上的各第二曲面,形成了用于形成多个空气导向部的多个空间;在以相一致的对称轴线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离开中心的位置到第一基部的外壁进行变化时,抵接该圆筒面的平面与第一曲面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与对称轴线的轴向所成的角度,在第一基部的外壁处最小。
所述角度可以是连接第一线的两端的直线与轴向所成的角度。另外,所述多个空间可以形成例如叶片形状。
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可以形成为:随着以对称轴线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离开中心的位置增加到第一基部的外壁,所述角度减小。此时,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也可以形成为:随着所述半径从离开中心的位置增加到第一基部的外壁,抵接圆筒面的平面与第一曲面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在轴向上分量的长度变长。
也可以设为:在以对称轴线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离开中心的位置到第一基部的外壁进行变化的情况下,抵接圆筒面的平面与第一曲面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在轴向上分量的长度是恒定的。
也可以设为支撑体形成部具有大致圆柱形状。也可以设为:第一基部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并具有第一直径扩大部,该第一直径扩大部形成为,在对称轴线上随着朝向与该第一基部的上表面相反的方向,该第一基部的直径逐渐扩大。进而,也可以设为:第二基部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并且具有第二直径扩大部,该第二直径扩大部形成为,在对称轴线上随着朝向与第二基部的上表面相反的方向,该第二基部的直径逐渐扩大。
该模具也可以还包括第三模具以及第四模具,所述第三模具以及第四模具具有互相大致对称的形状,并通过对组合起来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第一直径扩大部以及第二直径扩大部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把持,来以将组合起来的这两个模具夹持在内部的方式进一步组合。在该情况下,第三模具的内壁、第四模具的内壁以及组合起来的模具的外壁所形成的空间,和形成在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上的各第一曲面与形成在对应的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上的各第二曲面所形成的多个空间,形成为互相连通。
在第四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上面所记载的模具来形成外壳,该方法包括:将多个模具组合起来的工序;加热原料的工序;使加热后的原料流入到组合起来的模具所形成的空间内的工序;和将组合起来的模具打开的工序。
使原料流入的工序可以还具有控制使原料流入的速度、压力以及原料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的工序。可以还具备对组合起来的模具的温度进行控制的工序。另外,控制模具的温度的工序也可以还具备对组合起来的模具中的至少一个模具的温度进行控制的工序。另外,控制模具的温度的工序也可以还具备对组合起来的模具的局部温度控制的工序。
在第5技术方案中,是一种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包括:叶轮,其具有通过旋转而在轴向上吸气、在轴向上排气的多个动叶片;电动机,其驱动叶轮;外框体,其收纳叶轮;支撑体,其被设置在外框体内,支撑电动机;和多个静叶片,其连接外框体和支撑体,轴向剖面形状为叶片剖面,其中,在风扇装置的径向上的静叶片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内,静叶片的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变小。另外,所谓径向是与轴向相垂直的方向。
在该情况下,至少一部分区间可以包含径向上的静叶片的比大致中间部位于径向外侧的区间。另外,所述至少一部分区间可以包含静叶片的位于径向最外侧的区间。也可以设为:在所述径向上的静叶片的实质上的整个区间,随着朝向径向的外侧,静叶片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小。
也可以设为:在所述至少一部分区间内,随着朝向径向的外侧,静叶片的沿着轴向的宽度进一步变长。或者,也可以设为:在至少一部分区间内,静叶片的沿着轴向的宽度为大致恒定。
也可以在外框体的配置有静叶片的排气侧或者吸气侧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其内周面随着朝向轴向开口端侧而向径向外侧扩大的直径扩大部。
也可以设为:该外框体具有大致四边框状的平面形状,在外框体的配置有静叶片的排气侧或者吸气侧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上的四个角部周边,设置有其内周面随着朝向轴向开口端侧而朝径向外侧扩大的直径扩大部。
另外,也可以设为:外框体、支撑体以及静叶片是通过包含注射成形的工序形成的连续的树脂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风扇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风扇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风扇装置的静叶片的多个部位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1的风扇装置的静叶片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6是与形成在风扇装置的静叶片与外框体的接合部的厚壁部相关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例子的风扇装置与以往的风扇装置的P-Q特性的图。
图8是表示为了形成外壳18而使用的下部模具100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为了形成外壳18而使用的上部模具200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将下部模具100与上部模具200组合起来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右部模具300和左部模具400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将右部模具300与左部模具400组合起来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将下部模具100与上部模具200脱模的状态下的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与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与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所形成的空间的图。
图15是表示使用四个模具100、200、300、400形成外壳的工序的图。
符号说明
11:风扇装置
12:叶轮(impeller)
13:电动机
14:电路基板
3、15:外框体
15a、15b:直径扩大部
16:支撑体
1、17:静叶片
2、18:外壳
21:杯状部
22:动叶片
6、23:轴向
4、24:接合部
5、25:厚壁部
31:转子磁铁
32:电枢
Wh:宽度
θ:倾斜角度
34:第一流道形成孔
35:内壁
36:第二流道形成孔
38:空气导向面
39:面
40:第一端缘
42:第二端缘
41、43:端点
44:平面
48、50:直线
46、56、57:线
100:下部模具
102:第一基部
104:上表面
106:外壁
107:第一直径扩大部
120: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
130:第一卡合部
150:第一突出部
152:上表面
154、158、160、162:曲面
156:第一曲面
200:上部模具
202:第二基部
204:上表面
206:外壁
207:第二直径扩大部
220: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
230:第二卡合部
250:第二突出部
252:上表面
254、258、260、262:曲面
256:第二曲面
300:右部模具
310:内壁
400:左部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的立体图、俯视图以及剖面图;图4是该风扇装置的静叶片的多个部位的剖面图。图4中的符号A1、B1、C1所示的剖面形状,分别与在图3中的符号A-A、B-B、C-C所示的剖面处将静叶片17切断时的剖面形状相对应。另外,静叶片17是空气导向部的一个例子。下面,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将空气导向部设为静叶片17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风扇装置11包括外壳18、叶轮12、电动机13和电路基板14。外壳18由两个流道形成孔34、36,外框体15,支撑体16和多个静叶片17构成。第二流道形成孔36与第一流道形成孔34对置地设置,本例子中的第一流道形成孔34以及第二流道形成孔36分别是大致圆形。本例子的外框体15、支撑体16以及静叶片17,通过后述的注射成形而形成树脂制的连续的构件。由此,外框体15将第一流道形成孔34与第二流道形成孔36连通起来。另外,外框体15为流道形成部的一个例子。
本例子的支撑体16为大致圆柱形状,该圆柱的轴线被设置成与第二流道形成孔36的轴线大致一致。静叶片17将支撑体16与外框体15的内壁35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并分别具有将空气从第一流道形成孔34向第二流道形成孔36导向的空气导向面38。在本例子中,多个静叶片17分别以连接支撑体16与内壁35的方式,以大致相等间隔设置在支撑体16与内壁35之间。
叶轮12具有收纳电动机13的杯状部21和从该杯状部21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多个动叶片22,通过动叶片22旋转而在轴向23上吸气、在轴向23上排气。外框体15以在外面包围叶轮12的方式设置。支撑体16设置在该外框体15的内侧,并支撑电动机13以及电路基板14。在本例子中,叶轮12与电动机13在外壳18内,从第一流道形成孔34侧开始设置,支撑体16支撑电动机13。在该情况下,支撑体16与动叶片22以两个流道形成孔34、36的各轴线、支撑体16的轴线、动叶片22的轴线大致一致的方式相对于外壳18进行配置。
多个静叶片17,从支撑体16向该风扇装置11的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地延伸设置,并具有叶片形的剖面形状(例如,稍稍弯曲的剖面形状)。静叶片17具有:将来自动叶片22的空气从第一流道形成孔34向第二流道形成孔36导向的空气导向面38,和与该空气导向面38对置的面39。本例子的空气导向面38形成为凹状,面39形成为凸状。而且,空气导向面38以及面39,在各自的面的边缘部分即第一端缘40以及第二端缘42互相交叉,由此形成叶片形的剖面形状。静叶片17相对于与叶轮12的轴向23平行的方向,朝与叶轮12的动叶片22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且以静叶片17的凸状的面39与动叶片22的旋转方向朝向相同方向的方式弯曲。多个静叶片17配置成:在沿轴向23平行地观察第二流道形成孔36时,能看见第一端缘40以及空气导向面38的整个面。利用具有这样的叶片形状的静叶片17,由叶轮12产生的冷却风可靠且高效地向轴中心聚集。
这样的静叶片17设置在叶轮12的排气侧,以便将叶轮12产生的冷却风高效地聚集。另外,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将静叶片17设置在叶轮12的吸气侧。
外壳18具有:直径扩大部15a,其在第一流道形成孔34的外侧具有与第一流道形成孔34连通地形成的孔;和直径扩大部15b,其在第二流道形成孔36的外侧具有与第二流道形成孔36连通地形成的孔。在从相对于形成有第一流道形成孔34或者第二流道形成孔36的面相垂直的方向观察外壳18时,直径扩大部15a以及直径扩大部15b具有大致四边形状。在轴线上随着从外壳18的内侧朝向外侧,直径扩大部15a、15b分别形成为孔径逐渐扩大。即,在本例子的外壳18的四个角部周边设有直径扩大部15a、15b,所述直径扩大部15a、15b的内周面随着朝向轴向23的开口端侧而朝径向外侧扩成喇叭状(或者倒锥形)。由此,从第一流道形成孔34和第二流道形成孔36吸气排气的气流稳定。各直径扩大部15的孔的形状,从具有第一流道形成孔34或者第二流道形成孔36的大致圆形逐渐形成为四边形状,由此形成平滑的曲面。另外,在本例子中,直径扩大部15a以及直径扩大部15b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形状。
这样,就多个静叶片17中的向外框体15的角部周边延伸设置的静叶片17来说,其径向外侧端部与外框体15的内周面中的其直径扩大部15b相接合。
电动机13包括:转子磁铁31,其安装在叶轮12的内周面上;和电枢32,在其与该转子磁铁31之间产生转矩。这样的电动机13被收纳在设置于上述的叶轮12中央部的杯状部21内。电路基板14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机13旋转的控制电路。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静叶片17及其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在风扇装置11的径向上的各静叶片17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内,将静叶片17的沿着轴向23的宽度Wh保持为大致一定,并且随着朝向径向的外侧,静叶片17的相对于轴向23的倾斜角度θ变小。即,在使以轴向23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支撑体16到外框体15的内壁35进行变化时,抵接该圆筒面的平面44与至少一个空气导向面38相交叉而成的线46,与轴向23所成的角度,在内壁35处变得最小。本例子中的角度θ,是连接线46的两端41、43的直线48与轴向23所成的角度。在该情况下,端点41以及43是平面44与第一端缘40以及第二端缘42的交点。此外,在本例子中,如图3所示,使圆筒的半径从R1(从圆筒中心到支承体16的外周面的距离)变化到R3(从圆筒中心到内壁35的距离)。而且,在使圆筒的半径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使圆筒面与平面抵接的抵接点沿例如第一端缘40或第二端缘42移动。而且,在本例子中,虽然定义了抵接圆筒面的平面与空气导向面38交叉所成的第一线(线46),但在其它例子中,还可以将空气导向面38与圆筒的外周面相交时所形成的线作为第一线。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圆筒的外周面向平面展开,来定义线46与轴向23所成的角度。
另外,其他例子中的角度θ,也可以是线46的切线与轴向23所成的角度。在该情况下,角度θ也可以是端点41(或者端点43)处的切线与轴向23所成的角度。或者,角度θ也可以是轴向23与两端41、43处的切线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或者,角度θ也可以是轴向23与线46上的任意点的切线所成的各个角度的平均角度。或者,角度θ也可以是轴向23与直线48的轴向分量(Wh)的中点处的切线所成的角度。或者,角度θ也可以是轴向23与能够以距曲线46和49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连接端点41、43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所述曲线46和49是在叶片状的剖面中上侧与下侧的边缘所成的曲线。
在本例子中,静叶片17的形状这样形成:角度θ随着上面所说明的圆筒半径从支撑体16增加到内壁35而减小,并在内壁35处变为最小。另外在本例子中,在使上述半径从支撑体16到内壁35进行变化时,第一线46是抵接圆筒面的平面44(44a、44b、44c)与空气导向面38相交叉所成的,该第一线46的在轴向上的分量的长度(Wh)是恒定的。即,在径向上的各静叶片17的实质上的整个区间P1(参照图3)内,将静叶片17的沿着轴向23的宽度Wh保持为大致一定,并且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随着朝向径向的外侧而变小。
另外,对于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的设定,必须留意不要因为将倾斜角度θ设置得过小而损害静叶片17的相对于由动叶片22产生的气流的调整功能。
在这里,如前所述,在从轴向23观察外框体15时,在外框体15的内周面上形成的直径扩大部15b与静叶片17相接合的接合部24处,产生了成为死角的部分。在注射成形时向该死角部分射出熔化的树脂,通过树脂冷却·凝固,形成了厚壁部25(参照图2)。厚壁部25的大小由在外框体15的直径扩大部15b与静叶片17相接合的接合部24处产生的死角部分的体积决定。静叶片17在该接合部24处相对于轴向23的倾斜角度θ越大,该死角部分的体积越大。因此,厚壁部25的大小也是接合部24处的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越大而越大。
另一方面,在本例子中,通过使静叶片17相对于轴向23的倾斜角度θ朝径向的外侧而逐渐减小,从而能够使静叶片17与外框体15相接合的接合部24处的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比以往的小。因此,能够使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在外框体15的直径扩大部15b与静叶片17相接合的接合部24处的厚壁部25的大小比以往的小。由此,能够抑制由厚壁部25产生的气流紊乱,能够抑制噪音。
另外,在径向的静叶片17的实质上的整个区间P1内,使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以朝径向外侧逐渐减小的方式进行变化,所以既能使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朝径向外侧更加缓慢地变化,又能更有效地减小接合部24处的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
另外,由于能够使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静叶片17与外框体15相接合的接合部24处的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比以往的小,所以能够防止静叶片17与外框体15相接合的接合部24等由于来自外部的负载(高速旋转时的流量的增加、来自外部的碰撞等)而破损,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风扇装置11的强度。
另外,优选的是:本例子的动叶片22的片数与静叶片17的个数不相同,并且动叶片22的片数为素数。这样,通过使动叶片22的片数与静叶片17的个数不同,从而能够抑制在动叶片22与静叶片17之间可能产生的共振音。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使静叶片17的相对于轴向23的倾斜角度θ以朝径向外侧逐渐减小的结构,能够提高风扇装置11的P-Q特性。在这里,所谓P-Q特性是,基于静压力(Static Pressure)与风量(FlowQuantity)的关系来表示风扇装置特性。更详细地说,当在风扇装置上不施加载荷地对其驱动时,风扇装置以最大风量区域驱动。与此相反,在以风量为0的方式施加载荷地驱动风扇装置11时,风扇装置11以最大静压力区域驱动。从而,在以X轴为Q(风量)、以Y轴为P(静压力)、使P、Q的值变化时,P、Q的值沿着连接坐标(QMAX,0)与坐标(0,PMAX)之间的曲线而变化。所谓P-Q特性,表示通过连接坐标(QMAX,0)与坐标(0,PMAX)之间的曲线而给出的P、Q的关系。
在图7中表示本例子的风扇装置与以往的风扇装置的P-Q特性。从图可知,在相同的噪音级别(50dB),本例子的风扇装置实现了比以往的风扇装置更高的最大静压力以及最大风量。另外,在本例子的风扇装置11中,通过模拟,得到了噪音级别为50dB(换算成转速为大约5000min-1左右)时的最大静压力为175Pa,最大风量为3.12m3/min(110C.F.M)。
另外,本例子的风扇装置11在整个区间P1中,将静叶片17的沿着轴向23的宽度Wh保持为大致一定,在径向上随着朝向外侧,使静叶片17的相对于轴向23的倾斜角度θ变小,所以能够防止由于静叶片17的沿着轴向23的宽度Wh的增大而产生风扇装置11大型化等不良情况。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1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风扇装置11中,在径向上的静叶片17的实质上的整个区间P1内,使静叶片17的相对于轴向23的倾斜角度θ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变小,但不是必须在静叶片17的实质上的整个区间P1内都应用这样的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的变化。例如,也可以采用将这样的静叶片17的倾斜角度θ的变化应用于位于静叶片17的径向最外侧的区间(例如,图3所示的区间P2)内的结构,或者应用于径向上的静叶片17的从大致中间部位于径向外侧的区间P3(参照图3)的结构等。
另外,在上述的风扇装置11中,静叶片17的形状也可以这样形成:随着使先前所说明的圆筒半径从支撑体16增加到内壁35,抵接圆筒面的平面44与空气导向面38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46在轴向上分量的长度变长。即,在先前的例子中,在使倾斜角度θ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进行变化的区间P1内,将静叶片17的沿着轴向23的宽度Wh保持为大致一定,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在使倾斜角度θ变化的区间P1内,使静叶片17的宽度Wh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增大。通过这样的结构,既能确保静叶片17的剖面面积等,又能使静叶片17的相对于轴向23的倾斜角度θ以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减小的方式变化。由此,能更容易确保静叶片17的强度。
另外,到此为止所说明的外壳18中的第一流道形成孔34以及第二流道形成孔36的形状,不仅限于圆形,只要是大致对称形状即可。在该情况下,所谓大致对称形状,可以是点对称的形状或线对称的形状。具体地说,可以是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椭圆形、正多边形。另外,作为空气导向部的一个例子,列举了具有叶片形的剖面形状的静叶片17,但本发明的空气导向部的形状不仅限于本图所示的静叶片17的形状。空气导向部只要具有将空气从第一流道形成孔导向第二流道形成孔的空气导向面,就可以具有任何形状。
图8(a)表示为了形成本例子的外壳18而使用的下部模具100的一个例子。图8(b)表示本例子的第一突出部150的具体内容。另外,图9(a)表示为了形成本例子的外壳18而使用的上部模具200的一个例子。图9(b)表示本例子的第二突出部250的具体内容。下部模具100以及上部模具200,是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的一个例子。另外,在本例子中,以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赋予下部模具100以及上部模具200这个名称、上下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图示。但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并不局限于在重力方向上组合的方式。例如,在将这些模具安装在形成机上时,也可以左右组合,也可以上下颠倒地组合。另外,也可以将上部模具200作为第一模具,将下部模具100作为第二模具。
下部模具100包括:具有上表面104的大致圆柱体的第一基部102;和从上表面104朝着第一基部102的轴线A延伸的方向突出的柱形的多个第一突出部150。多个第一突出部150,以在将轴线A作为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的方式,从该中心离开地排列。由此,多个第一突出部150在中心区域形成有空间110。另外,本例子的下部模具100在后面进行说明,其不是完全的圆柱体,而是具有直径沿着轴线A逐渐扩大的形状。
设置在上表面104上的多个第一突出部150分别具有: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和与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的上部连续地形成的第一卡合部130。本例子的第一突出部150具有与上表面104大致平行的上表面,并形成为将两个柱形的构件重叠起来的形状,所述两个柱形的构件分别通过四个曲面(曲面154、158、160、162以及曲面156、158、160、162)将侧面包围起来。如图8所示,本例子的第一突出部150的上表面152具有叶片形或扇形。另外,在这些曲面中,对置地设置的两个曲面158、162,通过以轴线A为中心的具有不同半径的圆筒曲面所确定。
例如,多个第一突出部150可以通过在大致圆柱形的金属的上表面上形成槽而形成。由此,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与第一基部102的上表面104连续地形成。第一卡合部130具有曲面154,该曲面154与第一突出部150的上表面152相交叉,并且相对于轴线A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具有第一曲面156,该第一曲面156与曲面154连续地形成,并且与第一基部102的上表面104相交叉。另外,曲面154是第一抵接面的一个例子。
上部模具200包括:具有上表面204的大致圆柱形的第二基部202;支撑体形成部210;和从第二基部202的上表面204朝向轴线B突出的柱形的多个第二突出部250。支撑体形成部210形成为具备平坦的上表面212的大致圆柱形的形状,沿着第二基部202的轴线B设置。多个第二突出部250与支撑体形成部210相连接地形成,并在以轴线B为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排列。多个第二突出部250形成为,被收纳在由排列在第一基部102上的多个第一突出部150与相邻的第一突出部150所形成的空间中。另外,上部模具200在后面进行说明,不是完全的圆柱体,而是具有直径沿着轴线B逐渐扩大的形状。
本例子的第二突出部250是将柱形的第二卡合部230和柱形的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重叠起来而形成的,所述第二卡合部230具有与上表面204大致平行的上表面,并通过四个曲面(曲面254、258、260、262)将侧面包围起来,所述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同样具有与上表面204大致平行的上表面,并通过四个曲面(曲面256、258、260、262)将侧面包围起来。这些曲面中,对置地设置的两个曲面258、262,通过以轴线B为中心的具有不同半径的圆筒曲面确定。第二突出部250形成为以与第一突出部150大致相同的高度突出。即,从上表面204到上表面252的高度,与从上表面104到上表面152的高度大致相等。同样,第二卡合部230的高度形成为与第一卡合部130的高度大致相等。
例如,多个第二突出部250可以通过在大致圆柱形的金属的上表面上形成槽而形成。由此第二突出部250分别具有:从第二基部202连续地形成的第二卡合部230;和连续形成在第二卡合部230上部的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第二卡合部230具有曲面254,该曲面254与第二基部202的上表面交叉,并且相对于第二基部202的轴线B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具有第二曲面256,该第二曲面256从曲面254连续地形成,并且与第二突出部250的上表面交叉。另外,曲面254是第二抵接面的一个例子。
图10表示将下部模具100与上部模具200组合起来的状态。在以多个第一突出部150的上表面152与多个第二突出部250的上表面252相对的方式,使轴线A以及轴线B一致地将下部模具100与上部模具200组合起来时,在空间110中收纳着支撑体形成部210。在该情况下,曲面154和曲面254以及曲面160和曲面260,一边与轴向平行地接触一边互相抵接。另外,第一突出部的上表面152与第二基部的上表面204,以及第二突出部的上表面252与第一基部的上表面104,在轴向上分别抵接。由此,形成在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上的各第一曲面156与形成在对应的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上的各第二曲面256,分别形成用于形成图1至图4说明过的多个静叶片17的多个空间。
形成在进行抵接的上表面152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突出部250之间的上表面204的一部分,具有大致相等的形状。另外,形成在进行抵接的上表面252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突出部150之间的上表面104的一部分,具有大致相等的形状。进而,互相抵接的曲面154和曲面254具有大致相等的形状。进而,设置在第一突出部150上的曲面160与设置在第二突出部250上的曲面260,具有大致相等的形状。由此,将用于形成外壳18的材料可靠地密闭在被组合的两个模具的间隙中。另外,与轴向平行地抵接的面(例如曲面154和曲面254以及曲面160和曲面260)具有与轴线A以及轴线B大致平行的曲面,但为了顺利地进行模具的组合,也可以在这些大致平行的曲面上,在组装公差的范围内互相具有倾斜。
第一基部102具有第一直径扩大部107,该第一直径扩大部107形成为在轴线A上随着朝向与上表面104相反的方向,该第一基部102的直径扩大。第二基部202具有第二直径扩大部207,该第二直径扩大部207形成为在轴线B上随着朝向与上表面204相反的方向,该第二基部202的直径扩大。在本例子中,第一直径扩大部107以及第二直径扩大部207,形成在第一基部102的外壁106以及第二基部202的外壁206上。
在本例子中还使用右部模具300和左部模具400。图11中表示右部模具300和左部模具400的一个例子。右部模具300和左部模具400是具有互相大致对称的形状的模具,将组合起来的下部模具100与上部模具200的外壁106以及外壁206夹持在内部。由此,将四个模具组合起来。图12中表示将右部模具300与左部模具400组合起来的状态。右部模具300以及左部模具400,通过分别把持外壁106的第一直径扩大部107以及外壁206的第二直径扩大部207的至少一部分,从而与下部模具100以及上部模具200组合起来。另外,右部模具300以及左部模具400是第三模具以及第四模具的一个例子。
右部模具300的内壁310、左部模具400的内壁(未图示)以及组合起来的下部模具100、上部模具200的外壁106以及外壁206所形成的空间,和形成在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上的各第一曲面156与形成在对应的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上的各第二曲面256所形成的多个空间,形成为互相连通。通过使形成外壳18的材料流入到组合起来的四个模具所具有的这些空间内,从而能够形成在图1至图4中说明过的外壳18。
图13中,表示将本例子的下部模具100与上部模具200脱模的状态下的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与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的位置关系。图14中,表示使本例子的下部模具100与上部模具200抵接时的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与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所形成的空间。图13、图14中,表示沿着与各圆筒面抵接的平面的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120以及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220的剖面图,所述各圆筒面是使以轴线A(或者轴线B)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离开中心的位置到第一基部102的外壁106进行变化。另外,所谓离开中心的位置,是上述圆筒与第一突出部150所具有的曲面162相交的位置。将从轴线A(或者轴线B)到所述位置的距离设为r1,将从轴线A到外壁106的距离设为r3,表示将半径从r1增加到r3时的剖面图。r2是从轴线A到r1与r3的中间位置的距离。而且,在使圆筒的半径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使圆筒面与平面抵接的抵接点沿第一曲面156和第二曲面256接触所成的两条线中任一条移动。在本例子中,与图14所示的点52相连的线,或者与点54相连的线,对应于第一曲面156和第二曲面256接触所成的线。
在本例子中,以下述方式形成第一曲面156的形状:平面与第一曲面156相交叉所成的第一线56(即,在图中能够连接点52和54的线)与轴线A所成的角度θ,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在第一基部102的外壁处最小。另外,本例子中的角度θ,指的是连接线56的两端的直线50与轴线A所成的角度。第一曲面156与平面所成的第一线,以相对于连接线56的两端的直线向上侧凸出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第二曲面256与平面所成的第二线,以相对于连接第二线57的两端的直线向上侧凸出的方式形成。由此,形成静叶片17的空间形成叶片形状。通过使材料流入到该空间内,在凹面上形成了静叶片17所具有的空气导向面38,在凸面上形成了与静叶片17所具有的空气导向面38相反一侧的面。而且,在本例子中,虽然定义了抵接圆筒面的平面与第一曲面156交叉所成的第一线56,但在其它例子中,还可以将圆筒的外周面与第一曲面156相交时所形成的线作为第一线。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圆筒的外周面向平面展开,来定义第一线56与轴向A所成的角度。
另外,在本例子中,在使半径从r1变化到r3时,以第一线56在轴向上分量的长度恒定的方式形成第一曲面156,但在其他例中,也可以以第一线56在轴向上分量的长度变长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形成更坚固的静叶片17。
另外,如在有关外壳18的说明中所述那样,角度θ也可以是线56的切线与轴线A(或者轴线B)所成的角度。此时,角度θ也可以是端点52(或者端点54)处的切线与轴线A(轴线B)所成的角度。或者,角度θ也可以是端点52、54处的切线与轴线A(轴线B)所成的角度的平均角度。或者,角度θ也可以是线56上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与轴线A(轴线B)所成的各个角度的平均角度。或者,角度θ也可以是线56的轴向的分量的中点处的切线与轴线A(轴线B)所成的角度。或者,角度θ也可以是能够以距第一曲面156以及第二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的方式将端点52、54连接的中心线与轴线A(轴线B)所成的角度。
另外,在本例子中,第一基部102为大致圆柱形,但第一基部10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例子中,第一基部102也可以是上表面104具有大致对称形状的大致柱形体。同样,对第二基部202也一样,可以是上表面204具有大致对称形状的大致柱形体。
同样,本例子的支撑体形成部210为圆柱形,但其他的例子中的支撑体形成部210也可以是上表面具有大致对称形状的柱形体。在这里所谓大致对称形状,可以是点对称的形状或线对称的形状。具体地说,可以是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椭圆形、正多边形。
图15表示使用本例子的四个模具100、200、300、400形成外壳的工序。最开始准备四个模具,将它们互相组合起来(S10)。首先,将下部模具100与上部模具200组合,接着以将组合起来的两个模具夹持在内部的方式,进一步将右部模具300与左部模具400组合起来。
接下来,加热用于形成外壳的原料(S20),使加热后的原料流入到组合起来的模具所形成的空间内(S30)。在本例子中,用于使原料流入的孔(浇口)被设置在下部模具100或上部模具200上。用于使原料流入的孔也可以设置在下部模具100所成的大致圆柱体的下表面的中央部或者在上部模具200所成的大致圆柱体的上表面的中央部。
在S30中,可以控制使原料流入的速度、压力以及原料的温度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原料流入的速度、压力和温度的组合可以根据原料的物理性质而变化。例如,在原料的粘性更高时,使流入的压力更高,或者使流入的速度更低。或者,也可以根据模具的形状的复杂性,使它们的组合变化。例如,为了可靠地使原料进入到形成多个静叶片17的空间,可以首先慢慢升压使原料流入,使原料进入到形成静叶片17的空间内,然后以较低的压力或者更快的速度使原料流入。
接下来,控制组合起来的模具的温度(S40)。在该情况下,可以将模具调整为与被加热的原料的温度相同或者更高的温度。也可以控制组合起来的多个模具中的至少一个模具的温度。进而,也可以控制组合起来的模具的一部分的温度。在原料进入到模具内后冷却模具(S50),将组合起来的模具打开(S60)。
另外,本例子的外壳18也可以通过注射成形来成形。此时,原料为例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聚碳酸酯)等树脂。在其他的例子中,外壳可以通过铸模铸造来铸造。或者也可以通过铝模压铸(aluminium die casting)成形。通过使用这些成形方法,能够制造高尺寸精度的外壳。

Claims (32)

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流道形成孔;
第二流道形成孔,其与所述第一流道形成孔对置地设置,并具有大致对称形状;
流道形成部,其将所述第一流道形成孔和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孔连通起来;
支撑体,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孔的所述大致对称形状的对称轴线上;和
多个空气导向部,多个所述空气导向部连接所述支撑体与所述流道形成部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并分别具有将空气从所述第一流道形成孔导向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孔的空气导向面,
在以所述对称轴线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所述支撑体到所述流道形成部的内壁进行变化时,抵接该圆筒面的平面与至少一个所述空气导向面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与所述对称轴线的轴向所成的角度,在所述流道形成部的所述内壁处最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连接所述第一线的两端的直线与所述轴向所成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向部具有叶片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形状具有第一端缘和与第一端缘对置的第二端缘;
在沿所述轴向平行地观察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孔时,能看见所述第一端缘以及所述空气导向面的整个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半径从所述支撑体增加到所述流道形成部的内壁,所述角度减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半径从所述支撑体增加到所述流道形成部的所述内壁,抵接所述圆筒面的所述平面与所述空气导向面相交叉而成的所述第一线在所述轴向上分量的长度变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半径从所述支撑体到所述流道形成部的所述内壁进行变化时,抵接所述圆筒面的所述平面与所述空气导向面相交叉而成的所述第一线在所述轴向上分量的长度是恒定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备直径扩大部,该直径扩大部在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孔的外侧具有与该第二流道形成孔连续地形成的孔;
在所述对称轴线上随着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外侧,所述直径扩大部的孔径形成得逐渐扩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轴向从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孔观察所述直径扩大部时,该直径扩大部具有大致四边形状;
该直径扩大部的孔的形状,从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孔所具有的所述大致对称形状逐渐形成为所述四边形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空气导向部与所述直径扩大部的至少一部分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道形成孔以及所述第二流道形成孔分别是大致圆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具有大致对称形状,多个所述空气导向部分别以连接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内壁的方式,以大致相等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有多个所述空气导向部,分别具有与所述对称轴线的所述轴向所成的角度在所述流道形成部的所述内壁处最小的所述空气导向面。
14.一种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
叶轮,其具有通过旋转而在轴向上吸气、在轴向上排气的多个动叶片;和
电动机,其驱动所述叶轮,
所述叶轮和所述电动机在所述外壳内,从所述第一流道形成孔侧开始设置,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电动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叶片的片数与所述空气导向部的个数不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叶片的片数为素数。
17.一种模具,该模具通过组合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来形成具有多个空气导向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第一模具,
所述第一模具包括:大致柱形的第一基部,其上表面具有大致对称形状;和多个第一突出部,所述多个第一突出部从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上表面朝该对称形状的对称轴线方向突出,所述多个第一突出部排列成,以在将所述对称轴线作为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的方式从所述中心离开,
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包括与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上表面连续地形成的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和与该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的上部连续地形成的第一卡合部,
该第一卡合部具有第一抵接面,该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表面相交叉,并且相对于所述对称轴线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所述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具有第一曲面,该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一抵接面连续地形成,并且与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上表面相交叉,
关于所述第二模具,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大致柱形的第二基部,其上表面具有大致对称形状;柱形的支撑体形成部,其沿着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对称形状的对称轴线设置,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和多个第二突出部,所述多个第二突出部从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上表面向该对称形状的对称轴线方向突出,并且以被收纳于由排列在所述第一基部上的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方式形成,所述多个第二突出部形成为与所述支撑体形成部连接,在以所述对称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排列,
所述第二突出部包括从所述第二基部连续地形成的第二卡合部,和与该第二卡合部的上部连续地形成的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
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上表面相交叉,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对称轴线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所述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具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从所述第二抵接面连续地形成,并且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上表面相交叉,
在以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上表面与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所述上表面相面对的方式,以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对称轴线与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对称轴线相一致的方式将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组合起来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模具的所述支撑体形成部被收纳于,由从所述中心离开地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在该中心附近的区域所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上表面,分别抵接,
由此,形成在所述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上的各所述第一曲面与形成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上的各所述第二曲面,形成了用于形成多个所述空气导向部的多个空间;
在以相一致的所述对称轴线为中心设定的圆筒的半径从离开所述中心的位置到所述第一基部的外壁进行变化时,抵接该圆筒面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曲面相交叉而成的第一线,与所述对称轴线的轴向所成的角度,在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外壁处最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是连接所述第一线的两端的直线与所述轴向所成的角度。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形成叶片形状。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半径从离开所述中心的位置增加到所述第一基部的外壁,所述角度减小。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半径从离开所述中心的位置增加到所述第一基部的外壁,抵接所述圆筒面的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曲面相交叉而成的所述第一线在所述轴向上分量的长度变长。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半径从离开所述中心的位置到所述第一基部的外壁进行变化的情况下,抵接所述圆筒面的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曲面相交叉而成的所述第一线在所述轴向上分量的长度是恒定的。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形成部具有大致圆柱形状。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部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并且具有第一直径扩大部,该第一直径扩大部形成为:在所述对称轴线上随着朝向与所述第一基部的所述上表面相反的方向,该第一基部的直径逐渐扩大。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部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并且具有第二直径扩大部,该第二直径扩大部形成为:在所述对称轴线上随着朝向与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上表面相反的方向,该第二基部的直径逐渐扩大。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该模具还包括第三模具以及第四模具,所述第三模具以及第四模具具有互相大致对称的形状,并通过对组合起来的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的所述第一直径扩大部以及所述第二直径扩大部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把持,以将组合起来的这两个模具夹持在内部的方式进一步组合。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具的内壁、所述第四模具的内壁以及组合起来的所述模具的外壁所形成的空间,和形成在所述第一空气导向部形成部上的各所述第一曲面与形成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空气导向部形成部上的各所述第二曲面所形成的所述多个空间,形成为互相连通。
28.一种外壳的制造方法,该外壳的制造方法使用权利要求27所述的模具来形成外壳,其中,该方法包括:
将多个所述模具组合起来的工序;
加热原料的工序;
使加热后的所述原料流入到组合起来的所述模具所形成的空间内的工序;和
将组合起来的所述模具打开的工序。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外壳的制造方法,使所述原料流入的工序还具有控制使所述原料流入的速度、压力以及所述原料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的工序。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外壳的制造方法,该外壳的制造方法还具备对组合起来的所述模具的温度进行控制的工序。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外壳的制造方法,控制所述模具的温度的工序还具备对组合起来的所述模具中的至少一个模具的温度进行控制的工序。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外壳的制造方法,控制所述模具的温度的工序还具备对组合起来的所述模具的局部温度进行控制的工序。
CN2008100037424A 2007-01-18 2008-01-18 外壳和风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0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09500 2007-01-18
JP2007009500A JP2008175142A (ja) 2007-01-18 2007-01-18 ファ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0760A true CN101270760A (zh) 2008-09-24
CN101270760B CN101270760B (zh) 2010-09-01

Family

ID=3968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374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0760B (zh) 2007-01-18 2008-01-18 外壳和风扇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93287A1 (zh)
JP (1) JP2008175142A (zh)
CN (1) CN1012707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2381A (zh) * 2014-08-29 2016-10-26 夏普株式会社 流体输送装置和成型用模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0844A1 (en) * 2005-12-19 2007-06-21 Nidec Corporation Axial Flow Fan
TWI395539B (zh) * 2007-05-25 2013-05-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風扇及其扇框
WO2011020138A1 (en) 2009-08-21 2011-02-24 Das Werk Pty Ltd Rotor coupling
US8154866B2 (en) * 2010-04-19 2012-04-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ingle rotor ducted fan
JP5739200B2 (ja) * 2010-04-20 2015-06-24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送風機
US8696305B2 (en) * 2011-06-01 2014-04-15 Deere & Company Axial fan assembly
TWI504809B (zh) * 2012-04-20 2015-10-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軸流式風扇
USD732655S1 (en) * 2013-11-21 2015-06-23 Sanyo Denki Co., Ltd. Fan
JP6225332B2 (ja) * 2013-12-04 2017-11-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機、およびその送風機を搭載した室外ユニット
JP2015128465A (ja) * 2014-01-06 2015-07-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ドライヤ
CN104895845A (zh) * 2015-06-08 2015-09-09 朱德仲 一种低噪音散热风扇
CN106965462B (zh) * 2017-04-20 2023-06-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T型叶片复合材料成形模具及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US11255339B2 (en) * 2018-08-28 2022-02-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an structure having integrated rotor impeller,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10900723B2 (en) * 2018-09-17 2021-01-26 Pony Ai Inc. Cover for creating circular airflows inside an enclosure
JP2020165379A (ja) * 2019-03-29 2020-10-08 株式会社酉島製作所 ターボポンプ
DE102019110934A1 (de) * 2019-04-29 2020-10-29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Nachleitvorrichtung für einen Axialventilator
JP2023139620A (ja) * 2022-03-22 2023-10-04 ニデックアドバンスドモータ株式会社 軸流ファンのハウジングおよび軸流ファ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24869A (en) * 1945-01-19 1950-10-10 James Russell Kennedy Guide vane for axial flow screw fans, propellers, pumps, and the like
TW479818U (en) * 1999-11-03 2002-03-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low-guiding device for concentrating air flow
DE20115410U1 (de) * 2001-09-19 2001-12-06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Kompressorstruktur für einen Ventilator
TW566837U (en) * 2003-04-23 2003-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motor structure
US20060131973A1 (en) * 2003-04-23 2006-06-22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TWI273879B (en) * 2004-11-05 2007-0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and frame thereof
TWI262251B (en) * 2004-06-30 2006-09-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frame
TWI288210B (en) * 2004-08-18 2007-10-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dissipating fan and its housing
TWI305612B (en) * 2004-08-27 2009-01-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dissipating fan
TWI273175B (en) * 2004-08-27 2007-0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TWI305486B (en) * 2004-08-27 2009-01-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dissipating fan and its housing
JP4664196B2 (ja) * 2005-11-30 2011-04-06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軸流送風機
TWI307742B (en) * 2006-05-02 2009-03-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and impeller thereof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2381A (zh) * 2014-08-29 2016-10-26 夏普株式会社 流体输送装置和成型用模具
JPWO2016031338A1 (ja) * 2014-08-29 2017-04-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流体送り装置および成形用金型
CN106062381B (zh) * 2014-08-29 2018-11-23 夏普株式会社 流体输送装置和成型用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93287A1 (en) 2008-08-14
CN101270760B (zh) 2010-09-01
JP2008175142A (ja) 200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0760B (zh) 外壳和风扇装置
CN102341601B (zh) 横流风扇和具有该横流风扇的空调机
CN101668954B (zh) 离心式鼓风机
CN203655703U (zh) 离心式风扇
CN1318936C (zh) 离心风扇
JP3995010B2 (ja) 多翼送風機の羽根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933040B1 (en) Turbo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1713417B (zh) 叶轮、使用叶轮的风扇装置和制造叶轮的方法
CN204025148U (zh) 离心式风扇
CN102197228A (zh) 螺旋桨式风扇、流体输送装置和成型模具
EP2339183B1 (en) Molding machine for following-through fan, blower and blade wheel
CN101089405A (zh) 风扇装置
CN203548365U (zh) 送风风扇
CN102135111A (zh) 散热风扇及其转子
KR20170131497A (ko) 프리-팁형 축류 팬 조립체
US20050169757A1 (en) Fan assembly and impeller thereof
CN101377206B (zh) 扇叶结构及具有该扇叶结构的离心风扇
JPH11193798A (ja) 送風装置
CN203476796U (zh) 离心式风扇
CN101105182A (zh) 塑料风机叶轮
CN107023499A (zh) 风扇及散热装置
JP3207379B2 (ja) 送風装置とそのハウジングの成型方法
JP2009019511A (ja)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KR100414106B1 (ko) 터보팬,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 금형
CN100453824C (zh) 散热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