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3079A - 使用硅化物从水中制备氢和氧和其储存 - Google Patents

使用硅化物从水中制备氢和氧和其储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3079A
CN101263079A CNA2006800303120A CN200680030312A CN101263079A CN 101263079 A CN101263079 A CN 101263079A CN A2006800303120 A CNA2006800303120 A CN A2006800303120A CN 200680030312 A CN200680030312 A CN 200680030312A CN 101263079 A CN101263079 A CN 101263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ide
class
oxygen
oxide compound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03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德姆思
P·利特斯卡姆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2 Sola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2 Sola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2 Solar GmbH filed Critical H2 Sola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26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3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04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decomposi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e.g. ammonia
    • C01B3/042Decomposition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02Preparation of oxygen
    • C01B13/0203Preparation of oxygen from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B13/0207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atalysts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硅化物、类硅化物组成、金属硅化物和非金属硅化物例如硅化硼、硅化碳和硅化氮,即所有含硅并分子式为RSix和/或RSixOy的组成存在条件下从水中光和热化学制备氢和/或氧的方法,其中R表示有机、金属、有机金属和/或无机残基和/或其氧化物,Si是硅,特别是X>0的硅化物部分,O是氧特别是Y0。在这些组成中,硅化物部分在所有也能被氧化的硅上具有特征性的高电子密度。在这些上述使用光或不使用光进行的过程中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能进行催化反应。然而,通过照射反应,观察到气体析出增加,当应用人造光及太阳光时更为显著。较高反应温度通常有利于这些过程。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多为半导体类型材料。此外,这些组成能可逆的吸附/脱附氢和氧,其中氧吸附/脱附是有利的,但与氢吸附/脱附能同时发生。能在室温或较高温度下进行氢和氧的脱附,特别是关于氢的过程,这取决于使用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性质。此外,发现将染料例如二萘嵌苯、二萘嵌苯染料和二萘嵌苯同类物或类似物偶合或配合到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上有利于光吸收,因此有利于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的反应性。此外发现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用于水还原和/或氧化以分别产生氢和/或氧目的的反应能通过使用固定形式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进行,即当这些组成附着或固定到聚合物材料及玻璃或类似玻璃的材料时,特别是当这些材料导电时。这也适用于上述气体的存储和释放。此外发现其中氧转变形成式On(n>3)的聚氧和/或式H2On(n>2)的聚过氧化氢,也包括形成氧的逆反应的过程。

Description

使用硅化物从水中制备氢和氧和其储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和热化学生产/制备氢和/或氧的方法,其中使水和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进行接触。
技术背景
已经公开了几种借助于金属催化剂对水进行氧化和/或还原以产生氢和氧的方法。迄今使用的用于这个目的的催化剂是镧系类型的光催化剂,例如NaTaO3:La,基于稀土金属的催化剂,例如R2Ti2O7(R=Y、稀土)或放置于所谓串连单元(tandem cell)中的由TiO2获得的半导体材料。特别的,在这些方法中,没有提及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的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用于标题的应用。
从水中制备氢和氧的过程包括使用半导体和光的还原和/或氧化过程。这些方法通称为水分解过程。迄今公开的方法使用UV光。尽管在一些情况下,观察到显著量的氢和氧析出,但照射条件并不适于太阳能应用。此外,催化剂的制备是费力的,需要不经济的高温,使用非常高纯度的昂贵材料。此外,这些方法需要非常高纯度的水,即三次蒸馏水。这些事例中并没有给出关于包括对于催化剂稳定性结论在内的较长时间应用的指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于光和热化学生产/制备氢和/或氧的方法,其中使水与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进行接触,即所有含硅组成和其氧化物并分子式为RSixOy,其中R表示纯的或混合的有机、金属、有机金属和/或生物化学衍生的残基和/或无机残基,Si是硅,特别是X>0的硅化物部分(moiety)和O是氧,特别是Y0。在这些组成中,硅化物部分在硅上呈现特征性的高电子密度。在这些前述使用或不使用光进行的过程中,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能进行催化反应。然而,通过照射反应,观察到气体析出增加,特别是应用人造光及阳光时。较高反应温度通常有助于这些过程。硅化物和类似硅化物的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多为半导体类型的材料。此外,这些组成能可逆地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氢和氧,其中氧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是有利的,但能与氢存储/吸附和脱附/释放同时发生。能在室温或更高温度进行氢和氧的释放/脱附,特别是涉及氢的过程,这取决于使用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性质。
此外,发现将染料例如二萘嵌苯、二萘嵌苯染料和二萘嵌苯同类物/类似物偶合/配合/附着/结合到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上有利于光吸收,因此有利于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反应性。
此外,发现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用于水还原和/或氧化以分别产生氢和/或氧目的的反应,能通过使用固定形式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进行,即,当这些组成附着/固定到或在聚合物表面或材料中,及附着/固定到或在玻璃或类似玻璃的材料中时,特别是当聚合物和/或类似玻璃的材料导电时。
此外,发现当这些组成固定时,即当这些材料附着/固定到或在聚合物表面和/或玻璃和/或类似玻璃的材料中时,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氢和/或氧的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可在过程中使用光或不使用光来进行。
此外,迄今在文献中并没有描述其中氧转变为式On(n>3)的聚氧和/或式H2On(n>2)的聚过氧化氢(hydrogenpolyperoxides)并包括逆反应以再次形成氧的过程,但在此已实验性地发现;基于计算的理论研究预测到浅能最小值,因此可预测气相中低到可疑的聚氧和聚过氧化氢的稳定性。然而,聚氧和聚过氧化氢按经验的稳定性似乎归因于溶液中和/或通过金属的稳定化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令人惊讶的,现在已经发现能通过使用硅化物、类硅化物组成、金属硅化物和非金属硅化物例如硅化硼、硅化碳和硅化氮避免这些缺点,即所有含硅组成并分子式为RSixOy,其中R表示有机、金属、有机金属或无机残基,Si是硅,特别是X>0的硅化物部分,O是氧特别是Y0(这种硅化物类型组成的整体在下文中命名为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在这些组成中,硅化物部分在硅上呈现特征性的高电子密度,即高于原硅原子的电子密度。
非金属硅化物例如硅化硼、硅化碳和硅化氮也分别称为硼化硅、碳化硅和氮化硅。
硅化物、类硅化物组成、金属硅化物和非金属硅化物的实例是式RSixOy的硅化物,其中R表示有机、金属、有机金属、生物化学衍生的和/或无机残基,Si是硅,特别是X>0的硅化物部分,O是氧特别是Y0,其中R可选自锂、铍、钠、钾、钙、铜、锌、铑、钪、铷、镓、硒、铑、钯、镉、铅、锇、锑、铱、钨、锡、锶、钡、钛、镍、铁、铊、硼、钴、铂、锰、钛、硅、碳、纳米管形式的碳、铱、钼、氮、锆、钽、钒、铬、银、金、镧系元素、锕系元素、有机残基例如染料即二萘嵌苯、烷氧基残基和/或这些残基R的氧化物及这些残基R的混合物。选择的实例为钛硅化物((TiSi2、Ti5Si3)、镍硅化物(Ni2Si)、铁硅化物(FeSi2、FeSi)、铊硅化物(ThSi2)、硅化硼或也称为四硼化硅(B4Si)、钴硅化物(CoSi2)、铂硅化物(PtSi、Pt2Si)、锰硅化物(MnSi2)、钛碳硅化物(Ti3C2Si)、硅化碳/聚硅化碳或也称为碳化硅/聚碳化硅(CSi/聚-CSi或SiC/聚-SiC)、铱硅化物(IrSi2)、硅化氮或也称为氮化硅(N4Si3)、锆硅化物(ZrSi2)、钽硅化物(TaSi2)、钒硅化物(V2Si)或铬硅化物(CrSi2)和/或其氧化物,二萘嵌苯钛或钒硅化物、甲氧基或乙氧基钛或钒或铁硅化物和其氧化物。
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是便宜的、大量的并且迄今并没有对涉及本标题的应用提出权利要求。它们已被用于晶体管技术和光电装置和其应用。
可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通过使用或不使用光进行反应即分别通过光和/或热过程从水中制备氢和/或氧。
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是还含有与元素硅相比具有提高了电子密度的硅原子的材料。当使硅与本身为金属和/或非金属的其他元素和/或其氧化物接触时发生这种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通过与水、氧和其他氧化介质接触可氧化到各种程度,即0-100%,这取决于反应条件。
可通过将各种元素和/或其氧化物以溶液/悬浮液及以固态和/或熔融和/或气态形式以各种比例接触制备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
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主要是分别在硅、碳、氮和硼上具有高电子密度的半导体类型材料。权利要求的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制备氢和/或氧的方法能通过使用或不使用光进行,但当在照射条件下进行时显著的更为有效。光和热能可为人造的或来自太阳的(200-15000nm辐射的光和热源),并可以是散射的或集中的。通常除光能和热量外,通过光源产生的热能可加速气体析出过程。通常,较高范围温度一般促进过程而不仅仅是有利于过程。
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自身通常可吸收足量太阳或人造辐射而无需进行较大的表面设计以影响水的还原和/或氧化以分别产生氢和/或氧。
此外,这里提出权利要求的标题过程可同时进行,但可通过温度和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性质进行控制。
令人惊讶的,还发现对于实施标题的过程,即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分别进行水的氧化和/或还原及氢和氧的存储/吸附和释放/脱附,水的质量和纯度并不重要或甚至可以忽略。
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出权利要求的用于水还原和/或氧化以分别产生氢和/或氧目的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活性,主要是催化性质,这指的是暗反应及使用光(人造和/或阳光)的反应。
此外,发现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用于水还原和/或氧化以分别产生氢和/或氧目的的反应,能通过使用固定形式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进行,即当这些材料被嵌入(inbedded in)、附着/固定到聚合物材料(例如聚酰胺、模克隆(macrolon)或有机玻璃)或表面或玻璃或类似玻璃的材料时,特别是当聚合物和/或类似玻璃的材料导电时。
例如上述反应也能在升高的温度下进行。
可在水中和/或含氧气氛或在存在其它氧化剂的条件下形成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的氧化物,其中氧化物形成速度取决于反应条件,例如温度、惰性气体的存在、反应介质的pH和其它物理条件例如搅拌、摇动或根本不移动反应介质。之后通常能通过XPS和XRD光谱分析氧化物层的生长(0-100%)。当在反应前与已经氧化的元素和组分接触并使用这些硅化物和类似硅化物的氧化物和/或部分氧化的组成用于上述目的时,也应用相同类型的分析。
此外,发现染料或染料团聚物偶合/配合/附着/结合到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上有利于光吸收,因此有利于这些组成的反应性(所谓染料敏化半导体反应)。使用最为适合的染料例如二萘嵌苯和其类似物。当进行热反应时甚至在升高的温度下,也可应用这些染料配合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由于二萘嵌苯染料是热稳定的。
此外,发现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能可逆的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氢和/或氧。其中,氧的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是最为有利的,但可与氢的存储/释放同时进行。可在室温下进行氢和氧的释放/脱附,特别是氢的释放/脱附,但这些过程在较高温度下更为有利。这些过程的速率取决于反应温度和使用的半导体类型材料即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性质。
可通过地温(earthern temperature)、太阳能、炉、微波放电或任何其它热能源电产生上述提及的较高温度。
此外,发现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用于水还原和/或氧化以分别产生氢和/或氧目的的反应,能通过使用固定形式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进行,即当这些组成附着/固定到或在聚合物表面或材料中及附着/固定到或在玻璃或类似玻璃的材料中,特别是当聚合物和/或类似玻璃的材料导电时。
还发现当这些组成固定时、即当这些材料附着/固定到或在聚合物表面或玻璃或类似玻璃的材料中时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进行氢和/或氧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能在过程中使用或不使用光来进行。
可以催化量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进行上述光化学和热过程。
可在甚至有利于该方法过程的升高的温度下进行上述的光化学和热化学过程两者。
导致氧存储/吸附的上述过程与氢存储/吸附相伴,但发现这种过程的选择性和速度取决于反应条件,例如温度、浓度、压力、光与暗反应、pH、物理条件例如搅拌、超声处理、摇动等。存在其它气体存储材料能有助于改善氢和/或氧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上和/或在其中的吸附/脱附的选择性和速度。在多数情况下发现氧吸附和/或吸附(存储)非常有效,甚至比氢更为有效。
上述导致氢释放/脱附的过程与氧释放/脱附相伴,但发现主要取决于应用的反应条件(例如使用的硅化物或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性质,温度和压力):例如当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用钛硅化物处理时。在较高温度和光下能促使氧的释放/脱附。
此外,发现可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用于标题应用,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硅化物或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组合使用。也可使用一种或多种硅化物或类硅化物组成与另外的非硅化物结构半导体材料例如二氧化钌(RuO2)、二氧化锰(MnO2)、三氧化钨(WO3)和其它半导体材料进行标题的过程以强化标题的过程。氢对氧的析出和其存储的比例根据使用的半导体混合物、温度和压力而变化。这对于掺杂的硅化物或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也是相同的(详见下文)。
还发现当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与水的接触被中断或中止时,即当存储装置通过管道从外部与反应容器相连时,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的氢和/或氧的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是活性的(active)。
此外,发现通过用任何在先提及的元素/选自本文第三段中R和/或其氧化物及其混合物的残基对硅化物和类似硅化物半导体和/或其氧化物进行掺杂/混合/合金化能促进标题的过程。
可通过使各个元素和/或其氧化物及其其它衍生物以完全或部分氧化形式或以非氧化形式以各种比例进行接触制备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这可以溶液、悬浮液及以固体形式例如通过研磨或通过合金化/熔融或以液体或任何其它化学和/或物理形式进行。
在上述反应中由氧可逆的形成式On(n>3)的聚氧和/或式H2On(n>2)的聚过氧化氢,优选在光下并结合上述催化剂。这些方法也可包括生物化学转换例如应用过氧化物酶。聚氧和聚过氧化氢的实例、即选择环大小和链长度,分别显示在221(O16)和202nm(HO8)区域(两种物质具有直至350-400nm的拖尾)中具有最大值的UV吸收,质谱中质量峰/碎片峰在m/z 256(O16),129(HO8),97(HO6),81(HO5)和32(O2),在水中。
如上所述的基于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新技术能用于例如新型加热系统、用于最终应用的燃料电池技术中,用于地面和非地面交通和静态构造中,及替换或支持或补充这种构造的装置和迄今通过基于使用常规矿物能源的装置进行驱动的装置中。
实施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实施例中,通过水和/或氧来氧化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到各种程度(0-100%),这取决于反应条件。但在多数情况下,当层尺寸1-5nm深度时停止氧化(保护催化剂免于受到进一步(快速)氧化)。可例如通过温度和pH及其它物理和化学条件控制这种作用。在反应前通过将催化剂组成的各个氧化的(0-100%)元素和组分进行接触能获得相同或相似的作用。通过XRD和XPS光谱分析催化剂和各个组分的氧化状态。
实施例1:在对太阳辐射或人造光源辐射透明的容器中在200-400mL水中搅拌3-5g钛硅化物(TiSi2或Ti5Si3)(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过滤,当使用不经纯化的普通水时,检测到稍低的气体收率)。光源为具有分别在415、525或660nm具有最大辐射并具有300-550、490-600或610-700nm辐射范围的灯的Heidelberg照射系统,或为具有350-800nm辐射范围的卤素灯。在室温下这种反应装置每天产生25mL和更多的氢和氧(气体析出和比例取决于使用的催化剂性质、温度和压力)。多数氧在这种反应中被催化剂吸附,产生的氢/氧摩尔比为2/1-20/1。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一起测量氧和氢析出体积。试验可持续至少3个月,如果在2-3天后反应容器的气体体积排空并注满空气。或者,可使用由模克隆或有机玻璃制得的太阳能平板反应器和太阳光照射。
实施例2:替换实施例1中提及的硅化物,可使用镍硅化物(Ni2Si)、铁硅化物(FeSi2、FeSi)、铊硅化物(ThSi2)、硼硅化物(B4Si)、钴硅化物(CoSi2)、铂硅化物(PtSi、Pt2Si)、锰硅化物(MnSi2)、钛碳硅化物(Ti3C2Si)、硅化碳/聚-硅化碳(也称为碳化硅/聚-碳化硅)(CSi/聚-CSi或SiC/聚-SiC)、铱硅化物(IrSi2)、硅化氮或也称为氮化硅(N4Si3)、锆硅化物(ZrSi2)、钽硅化物(TaSi2)、钒硅化物(V2Si)或铬硅化物(CrSi2)。如实施例1所述进行反应。
实施例3:使用如实施例1相同的试验装置,但使用镍硅化物(Ni2Si)。测得氢/氧摩尔比约20/1。
实施例4:如果在实施例1或2给定反应中应用较高温度(30-45℃),观察到更为剧烈的气体析出。通常,通过使用太阳能平板反应器和太阳光能达到这种温度。
实施例5:使用如实施例1和2相同条件,但不应用光,反应温度越高(30-40℃),气体析出越剧烈。
实施例6:在室温下溶解可溶于氯仿的二萘嵌苯(但不溶于水),例如N,N’-二-苯乙基二萘嵌苯-3,4,9,10-四羧基二酰亚胺(2g)(5mL氯仿中),并与钛硅化物(3g,TiSi2或Ti5Si3)一起搅拌两小时。然后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将剩余物置于如实施例1所述条件。观察到氢和氧析出增加(>30mL/天)。
实施例7:或者,对实施例1中提及的反应条件,可使用由模克隆或有机玻璃制得的平板反应器,其中在反应前在半导体材料(Ni2Si)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器材料模克隆或有机玻璃(50-100℃),以将催化剂固定到反应器的聚合物表面上。另外,进行实施例1的试验。
实施例8:对于例如实施例1中提及的反应,使用封闭的反应容器,当两周后打开容器时对氢和氧进行存储。在室温下观察到剧烈的氢和氧释放(20/1),对应于连续试验装置收集并测量气体量,该连续试验装置包括在2-3天后重复收集气体。已经确定在这些反应中没有氧的原因。氧在给定反应条件下被连续消耗以分别形成式On(n>3)和H2On(n>2)的聚氧和聚过氧化氢。通过使用金属氧化物(例如使用MnO2、CuO和硅化物氧化物的混合物)和光或热活化处理,聚氧和聚过氧化氢可转变回氧。
实施例9:在此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反应装置,但在反应浆料中添加1g WO3。获得比实施例1中更为剧烈的气体析出(>30mL/天)。
实施例10:使用标准技术用Pt掺杂3g TiSi2。根据实施例1进行反应,产生比实施例1更高的气体收率(>25mL/天)。

Claims (26)

1.光和热化学生产/制备氢和/或氧的方法,其中使水与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选自式RSixOy的金属硅化物和非金属硅化物,其中R表示有机、金属、有机金属、生物化学衍生的和/或无机残基,Si是硅,特别是X>0的硅化物部分,O是氧特别是Y0,其中R可选自锂、铍、钠、钾、钙、铜、锌、铑、钪、铷、镓、硒、铑、钯、镉、铅、锇、锑、铱、钨、锡、锶、钡、钛、镍、铁、铊、硼、钴、铂、锰、钛、硅、碳、纳米管形式的碳、铱、钼、氮、锆、钽、钒、铬、银、金、镧系元素、锕系元素、有机残基和/或生物化学衍生的残基和/或这些残基R的混合物和/或其中所有这些残基可部分氧化和/或完全氧化和/或不进行氧化,其中所述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的全体在下文中命名为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
3.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含有至少一个与原硅原子相比具有提高的电子密度的硅原子。
4.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作为催化剂使用。
5.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可使用或不使用光实施所述方法。
6.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通过以集中的和/或散射形式的人造光和/或太阳光引起光化学反应以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存在条件下从水中制备氢和/或氧。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光和/或热能源发射200-20000nm范围的能量。
8.根据权利要求6和/或7的方法,其中通过染料或染料团聚物的偶合/配合/附着/结合改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光吸收。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使用二萘嵌苯和二萘嵌苯类似物作为染料。
10.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升高的温度有利于该方法的过程。
11.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通过由光化学光源、人造和/或太阳光源和/或由其它产生热能的装置例如电炉、微波系统和/或地热能和/或其它能源产生的热能引起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存在条件下从水中热化学制备氢和/或氧。
12.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上或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内发生氢和/或氧的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氧的存储/吸附伴随氢的存储/吸附,但具有不同比例。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氢的释放/脱附伴随氧的释放/脱附,但具有不同比例。
15.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当中断或中止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与水的接触时,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的氢和/或氧的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是活性的(active)。
16.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一种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或多种硅化物和/或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是活性的,另外通过其它非硅化物结构的半导体材料例如二氧化钌(RuO2)、二氧化锰(MnO2)、三氧化钨(WO3)和其它半导体材料在反应性上得到支持以加强根据任一在前权利要求的方法。
17.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可使用固定形式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即,当这些组成嵌入、附着/固定到聚合物材料(例如聚酰胺、模克隆或有机玻璃)或表面或玻璃或类似玻璃材料时,特别是当聚合物和/或类似玻璃的材料导电/电子导电/电荷导电时。
18.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可在表面涂覆聚合物材料(例如聚酰胺、模克隆或有机玻璃)或表面或玻璃或类似玻璃材料后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特别是当聚合物和/或类似玻璃的材料导电/电子导电/电荷导电时。
19.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使用与金属和/或非金属组成接触和/或掺杂和/或混合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金属和/或非金属组成含有和/或是作为荷电物质例如离子和/或残基存在的锂、铍、钠、钾、钙、铜、锌、铑、钪、铷、镓、硒、铑、钯、镉、铅、锇、锑、铱、钨、锡、锶、钡、钛、镍、铁、铊、硼、钴、铂、锰、钛、硅、碳、纳米管形式的碳、铱、钼、氮、锆、钽、钒、铬、银、金、镧系元素、锕系元素、有机残基和/或生物化学衍生的残基和/或其混合物。
20.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可在水中和/或含水和/或含氧介质和/或在其它氧化剂存在条件下形成具有各种氧化程度(0-100%)的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的氧化物,其中可通过反应条件例如温度、存在空气和/或其它气体、反应介质的pH和其它物理条件例如搅拌、摇动、泵吸或通过任何方式移动反应介质或完全不移动反应介质及其它物理、化学和/或生物化学方式控制氧化物形成速度。
21.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可通过使各种元素和/或其氧化物及其其它衍生物以完全或部分氧化形式或以非氧化形式以例如溶液、悬浮液及固体或液体或任何其它形式以各种比例进行接触制备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
22.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和条件的方法,其中氧转变为式On(n>3)的聚氧和/或式H2On(n>2)的聚过氧化氢,其中聚氧和聚过氧化氢在溶剂中和/或在金属和/或其氧化物内和/或在其上被稳定。
23.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和条件的方法,其中通过释放能量式On(n>3)的聚氧和/或式H2On(n>2)的聚过氧化氢转变为氧。
24.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作为一般原理的一部分,统一在从水中制备/生产氢和/或氧和存储/释放和/或吸附/脱附氢和/或氧的常规过程中使用硅化物和类硅化物组成和/或其氧化物。
25.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这种新的技术能用于例如氢和/或氧的生产/制备和/或吸附/脱附以发电和提供能量例如用于加热系统、燃料电池技术或任何其它基于动力和能量的技术,均可用于地面和非地面交通和静态构造和装置,及有利于包括有生命的人体、商业和健康的装置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用于驱动这种迄今由基于使用矿物能源的装置驱动的构造和装置的能量可以通过在前权利要求中要求的方法进行替换和/或支持和/或补充。
CNA2006800303120A 2005-08-24 2006-08-24 使用硅化物从水中制备氢和氧和其储存 Pending CN1012630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40255A DE102005040255A1 (de) 2005-08-24 2005-08-24 Herstellung von Wasserstoff und Sauerstoff aus Wasser und Speicherung dieser Gase mittels Siliciden
DE102005040255.0 2005-08-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3079A true CN101263079A (zh) 2008-09-10

Family

ID=37775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03120A Pending CN101263079A (zh) 2005-08-24 2006-08-24 使用硅化物从水中制备氢和氧和其储存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449861B2 (zh)
EP (1) EP1928782A2 (zh)
JP (1) JP2009505927A (zh)
CN (1) CN101263079A (zh)
AU (1) AU2006296793A1 (zh)
CA (1) CA2619515A1 (zh)
DE (1) DE102005040255A1 (zh)
WO (1) WO2007036274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0837A (zh) * 2011-01-21 2012-07-2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氢气产生体、氢气产生装置、以及发电装置及驱动装置
CN109641744A (zh) * 2016-09-01 2019-04-1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氢气的制造方法以及钢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6268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Smith John R Thermal activation of photocatalytic generation of hydrogen
US20090321244A1 (en) * 2008-06-25 2009-12-31 Hydrogen Generation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DE102008036368A1 (de) * 2008-08-05 2010-02-11 Mol Katalysatortechnik Gmbh Einrichtung zur Erzeugung und Speicherung von Wasserstoff
DE102008051670A1 (de) * 2008-10-15 2009-11-05 H2 Solar Gmbh Silicide zur photoelektrochemischen Wasserspaltung und/oder Erzeugung von Elektrizität
DE102009022203B3 (de) * 2009-05-20 2011-03-24 Thyssenkrupp Vdm Gmbh Metallfolie
WO2011140561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Molycorp Minerals Llc Lanthanide-mediated phot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process for hydrogen and oxygen generation
WO2012140726A1 (ja) * 2011-04-12 2012-10-18 日本水素発電株式会社 水素発生剤、並びに該発生剤を用いた水素発生方法および水素発生装置
DE102013021353B3 (de) * 2013-12-16 2015-01-15 Ing.-Büro für Bioresonanz & Umwelttechnik Werd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arken Betrieb einer Brennstoffzelle
JP6225829B2 (ja) * 2014-05-21 2017-11-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水の分解方法および水の分解装置
JP2017206426A (ja) * 2016-05-17 2017-11-24 森男 梶塚 水を三重構造に分解する
US10189708B2 (en) * 2016-08-18 2019-01-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Ruthenium on chitosan (ChRu): concerted catalysis for water splitting and redu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2635C (zh) *
DE489932C (de) * 1927-07-18 1930-02-04 L Oxhydrique Francaise So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Wasserstoff unter Druck
DE620693C (de) * 1932-03-29 1935-10-26 George Francois Jaube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Wasserstoff aus AEtzalkali, Silicium und Wasser in Druckgefaessen
SU126872A1 (ru) * 1959-07-16 1959-11-30 Я.С. Пиказин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водорода
CA975559A (en) * 1971-10-27 1975-10-07 Delta F Corporation Solid fuel for the generation of hydrogen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US4447409A (en) * 1982-12-10 1984-05-08 The Standard Oi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and carbonyl sulfide from hydrogen sulfide and carbon monoxide using a metal boride, nitride, carbide and/or silicide catalyst
JPH075281B2 (ja) * 1991-08-20 1995-01-25 工業技術院長 高濃度炭酸塩水溶液を用いた金属担持半導体光触媒による水からの水素及び酸素の製造方法
US6060026A (en) * 1997-07-31 2000-05-09 Starfire Electronic Development & Mktg., Ltd. Photoelectrochemical device containing a quantum confined silicon particle
JPH11157802A (ja) * 1997-11-28 1999-06-15 Sugino Mach Ltd 水素の製造方法
DE19954513A1 (de) * 1998-11-13 2000-05-18 Daniel Herbs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Wasserstoff
JP4072982B2 (ja) * 1998-12-25 2008-04-09 株式会社スギノマシン 水素製造装置および水素製造方法
US6582676B2 (en) * 2000-08-14 2003-06-24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water split reaction
DE10155171B4 (de) * 2000-11-12 2006-08-03 Herbst, Daniel, Dr.-I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Wasserstoff
US6592723B2 (en) * 2001-01-31 2003-07-15 Chang Yul Cha Process for efficient microwave hydrogen production
DE10201773A1 (de) * 2001-05-03 2002-11-07 Norbert Auner Verfahren zur Energieerzeugung
KR100486388B1 (ko) * 2002-09-02 2005-04-29 한국화학연구원 반도체입자가 담지된 금속 설파이드계 광촉매 및 그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수소의 제조방법
JP2004115349A (ja) * 2002-09-30 2004-04-15 Honda Motor Co Ltd 水素発生方法
WO2004041715A1 (en) * 2002-11-08 2004-05-21 Hyun-Ik Yang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ydrogen gas
DE10258072A1 (de) * 2002-12-11 2004-07-01 Wacker-Chemie Gmbh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Wasserstoff
JP2005067970A (ja) * 2003-08-26 2005-03-17 Sansho Riken Club:Kk 水素発生材及び水素ガス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0837A (zh) * 2011-01-21 2012-07-2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氢气产生体、氢气产生装置、以及发电装置及驱动装置
CN102610837B (zh) * 2011-01-21 2016-05-1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氢气产生体、氢气产生装置、以及发电装置及驱动装置
CN109641744A (zh) * 2016-09-01 2019-04-1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氢气的制造方法以及钢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28782A2 (en) 2008-06-11
DE102005040255A1 (de) 2007-03-22
JP2009505927A (ja) 2009-02-12
WO2007036274A8 (en) 2008-05-02
WO2007036274A2 (en) 2007-04-05
US8449861B2 (en) 2013-05-28
WO2007036274A3 (en) 2007-07-19
US20080292536A1 (en) 2008-11-27
CA2619515A1 (en) 2007-04-05
AU2006296793A1 (en) 200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3079A (zh) 使用硅化物从水中制备氢和氧和其储存
Zhang et al. Ultrathin oxygen-vacancy abundant WO3 decorated monolayer Bi2WO6 nanosheet: A 2D/2D heterojunction for the degradation of Ciprofloxacin under visible and NIR light irradiation
Mu et al. Ultrathin and small‐size graphene oxide as an electron mediator for perovskite‐based Z‐scheme system to significantly enhanc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Zheng et al. Incorporation of CoO nanoparticles in 3D marigold flower-like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MnCo2O4 for highly boosting solar light photo-oxidation and reduction ability
Xie et al. Construction of CuO quantum Dots/WO3 nanosheets 0D/2D Z-scheme heterojunction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activity under visible-light
Gu et al. Efficient sacrificial-agent-free solar H2O2 production over all-inorganic S-scheme composites
Shi et al. Rare‐earth‐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multifunctional platforms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Harriman Prospects for conversion of solar energy into chemical fuels: the concept of a solar fuels industry
Li et al. Enhancing photoactivity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by electron tunneling via flip-flop hopping over iodinated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Luo et al. Noble-metal-free cobaloxime coupled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NH2-MIL-125: a novel bifunctional photocatalyst for photocatalytic NO removal and H2 evolu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CN108794756A (zh) 一种镍离子修饰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26854B (zh) 一种CdS/g-C3N4双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Xiao et al.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nitrogen fixation on MoO2/BiOCl composite
Ghosh et al. Palladium-nitrogen coordinated cobalt alloy towards hydrogen oxidation an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s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s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Yang et al. S-scheme In2S3/Zn3In2S6 microsphere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with simultaneous photo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CN109999875A (zh) 一种用于电催化CO2还原的Cu、N掺杂的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u et al. Lead-free halide perovskite hollow nanospheres to boos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CO2 reduction
Chu et al. Anti‐Stoke effect induce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Zou et al. Metal‐Fre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o CH4 and H2O2 under Non‐sacrificial Ambient Conditions
Cheng et al. Biomass derived carbon dots mediated exciton dissociation in rose flower-like carbon nitride for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Madi et al. 2D/2D V2C mediated porous g-C3N4 heterojunction with the role of monolayer/multilayer MAX/MXene structures for stimulating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o fuels
Guo et al. Optimal d-band-induced Cu 3 N as a cocatalyst on metal sulfides for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Morawski et al. Influence of the calcination of TiO2-reduced graphite hybrid for the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Xue et al. A novel pathway toward efficient and stable C3N4-based photocatalyst for light driven H2 evoluti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Pt and CoWO4
CN106654304A (zh) 一种具备高效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的CuO/rGO复合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