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2726A -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2726A
CN101262726A CNA200810085203XA CN200810085203A CN101262726A CN 101262726 A CN101262726 A CN 101262726A CN A200810085203X A CNA200810085203X A CN A200810085203XA CN 200810085203 A CN200810085203 A CN 200810085203A CN 101262726 A CN101262726 A CN 101262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
pixel
pixel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52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英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62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27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2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发光装置(10)具有多个像素(P)。各像素(P)具有四个子像素(1)。各像素(P)的子像素(1)分别是红色子像素(1R)、桃色子像素(1P)、蓝色子像素(1B)和绿色子像素(1G)。各子像素具备发光层(16)和与其发光层(16)重叠的滤色器(192)。在各像素(P)中,四个子像素(1)由白色发光材料形成,所述白色发光材料发出存在于红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红色波峰与存在于绿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绿色波峰之间以及绿色波峰与存在于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蓝色波峰之间成为波谷的发光光谱的3波峰白色光。由此,该发光装置能以足够简单的制造工序进行制造且可以以低消耗电力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发光装置(全色显示装置)开发了以下装置,其具有构成画面的多个像素,各像素具有多个子像素,各子像素具有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t)元件或无机EL元件等EL元件并在画面上显示彩色图像。作为这种发光装置可以例示各像素具有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的RGB发光装置和各像素具有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的RGBW发光装置。
作为RGB发光装置可以举出:各子像素的发光层由发出该子像素颜色的光的EL材料形成的第1装置;各子像素的发光层由发出白色光的EL材料形成、各子像素具有与其颜色相对应的特性的滤色器的第2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和各子像素的发光层由发出蓝色光的EL材料形成、各像素的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具有与其颜色相对应的特性的色转换层的第3装置。
作为RGBW发光装置可以举出:各子像素的发光层由发出白色光的EL材料形成、在各像素中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各自具有与其颜色相对应的特性的滤色器的第4装置。第4装置是在第2装置中追加白色像素而得到,在其各像素中,该像素显示白色时使用其白色子像素的发光层发出的光。
【专利文献1】特开2001-57290号公报
在第1装置中,由于为了防止外光反射必须有偏振片,所以发光的利用效率被抑制得较低。在第2装置中,由于发光的滤色器引起的损耗大,所以发光的利用效率被抑制得较低。在第3装置中,由于为了遮断不需要得光必须要使用滤色器,色转换层和滤色器中产生发光损耗,所以发光的利用效率被抑制得较低。这样,在第1~第3装置中,发光效率都被抑制得较低。因此,第1装置~第3装置中存在为了获得足够高的显示品质而不得不提高耗电的问题。
在第4装置中,像素显示白色时,由于只要该白色子像素直接射出发光就行,所以发光的利用效率十分高。但是,像素显示红色、绿色或者蓝色时,第4装置中的发光的利用效率是30%和10%,与第2装置相同。即,在第4装置中,白色子像素的发光的利用效率十分高,但是其它子像素的发光的利用效率被抑制得较低。因此,即使是第4装置也存在为了获得足够高的显示品质而不得不提高耗电的问题。
这里,假设使第4装置变形得到第5装置。第5装置是RGBW发光装置,各子像素的发光层由发出该子像素颜色的光的EL材料形成。按照第5装置,各子像素的发光层中的发光利用率十分高。但是,在第5装置中,在其制造工序中必须分开涂敷4种EL材料。即,对于第5装置而言存在其制造工序过于复杂的问题。
因此,假设从第5装置中取消白色子像素形成RGB发光装置的第6装置。在第6装置中,各子像素的发光的利用效率十分高。另外,由于在第6装置的制造工序中必须分开涂敷的EL材料是3种,所以比第5装置的制造工序简单。但是也难以说十分简单。另外,在第六装置中,也存在当像素显示白色时需要全部使用该三个子像素而发光的利用效率被抑制得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可以用足够简单的制造工序制造、且以低消耗电力就能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的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具有构成画面的多个像素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具有构成上述画面的四个子像素;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的上述四个子像素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在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红色子像素具有由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红色光透过的滤色器,上述的白色发光材料是发出存在于红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红色波峰与存在于绿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绿色波峰之间以及上述绿色波峰与存在于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蓝色波峰之间成为波谷的发光光谱的3波峰白色光,绿色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绿色光透过的滤色器,蓝色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蓝色光透过的滤色器,剩余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各子像素包含一个发光元件(例如有机EL元件等EL元件)。
根据该发光装置,通过适当规定剩余子像素显示的颜色,可以充分提高各子像素中发光的利用效率,以低消耗电力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另外,在该发光装置中,所有的子像素的发光层都由同种的材料形成,在其制造中就发光层而言需要分开涂敷的材料一种足矣。因此,根据该发光装置,制造工序变得足够简单。由此,该发光装置可以通过足够简单的制造工序来制造,能以低消耗电力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
在上述的发光装置中,在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剩余子像素是具有与其发光层重叠且使桃色光透过的滤色器的桃色子像素(第一方式)。桃色可以通过红色光的波长区域的光和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光来表现,所以根据该实施方式,作为使桃色光透过的滤色器,采用使红色光的波长区域的光和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光透过的滤色器,由此可以充分提高桃色子像素中发光的利用效率。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便在用桃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显示白色时,也可以充分提高发光的利用效率。另外,当使一个像素显示白色时,在上述的第六装置中,必须使三个子像素(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发光,但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使两个像素(桃色和绿色子像素)发光。即,就该方式而言,与第六装置相比,存在显示白色时的发光的利用效率高的优点。
在第一方式中,可以为如下所示,即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对于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上述四个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形成在上述元件基板上,这些发光层还被夹持在其滤色器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上述四个子像素的每一个在其发光层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透光性的透过层,在其透过层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光反射性的反射层,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中的上述透过层具有上述红色波峰和上述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同时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绿色子像素中的上述透过层具有上述绿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
该方式为顶部发射型。在该方式中,在桃色子像素的发光层和元件基板之间存在反射层。除此之外,就该方式而言,在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桃色子像素中,考虑光的干涉来规定发光层和元件基板之间的透过层的厚度。由此,根据该方式,可以提高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桃色子像素的亮度。在桃色子像素中,其发光层的发光光谱扩展为宽带,所以当其发光层的发光中仅有一个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时,桃色子像素有可能显示桃色以外的颜色,但根据该方式,在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桃色子像素中,透过层的厚度为红色波峰和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同时干涉而被增强的共同厚度,所以在来自发光层的发光当中,红色波峰的波长的光和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该两种光是3波峰白色光的三种主要成分中的两种,是透过桃色子像素的滤色器成为桃色光的光,所以根据该实施方式,可以在抑制桃色子像素的色纯度的降低的同时,提高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桃色子像素的亮度。
在上述的发光装置中,在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剩余子像素可以是显示白色的白色子像素(第二方式)。由于白色子像素的发光层的发光是白色光,所以根据该方式,可以按照发光层的发光直接射出的方式构成白色子像素。即,根据该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色子像素中发光的利用效率。
在第二方式中,可以为如下所示,即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对于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上述四个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形成在上述元件基板上,这些发光层还被夹持在其滤色器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上述四个子像素的每一个在其发光层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透光性的透过层,在其透过层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光反射性的反射层,红色子像素中的上述透过层具有上述红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绿色子像素中的上述透过层具有上述绿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蓝色子像素中的上述透过层具有上述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剩余子像素的透过层具有厚度各不相同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具有上述红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第二部分具有上述绿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第三部分具有上述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
该方式为顶部发射型。在该方式中,在白色子像素的发光层和元件基板之间存在反射层。除此之外,就该实施方式而言,考虑光的干涉来规定发光层和元件基板之间的透过层的厚度。由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可以提高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白色子像素的亮度。在白色子像素中,其发光层的发光光谱扩展为宽带,所以当其发光层的发光中仅有一个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时,白色子像素有可能显示白色以外的颜色,但根据该方式,在白色子像素中,透过层的三个部分的厚度互不相同,第一部分具有红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第二部分具有绿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第三部分具有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所以在来自发光层的发光当中,红色波峰的波长的光、绿色波峰的波长的光和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该三种光就是3波峰白色光的三种主要成分,是透过白色子像素的滤色器成为白色光的光,所以根据该方式,可以在抑制白色子像素的色纯度的降低的同时,提高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白色子像素的亮度。
在上述发光装置、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可以为如下所示,即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对于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上述四个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形成在上述元件基板上,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被夹持在其滤色器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形成在上述元件基板下且吸收光的光吸收层。该方式是发光层的发光从元件基板的相反侧射出的顶部发射型。在该方式中,由于存在光吸收层,所以具有即便使用透光性的元件基板对比度也不会降低的优点。
在上述发光装置、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可以为如下所示,即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对于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上述四个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形成在上述元件基板上,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各自的滤色器被夹持在其发光层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每一个在其发光层和其滤色器之间具备具有透光性和光反射性的半反射层。该方式是发光层的发光透过元件基板而射出的底部发射型。根据该方式,可以以足够简单的制造工序进行制造,可以以低消耗电力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在该方式中,在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其半反射层可以作为其电极发挥功能。
在上述的发光装置、或者各方式中,可以为如下所示,即就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个而言,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具有共用的发光层。根据该实施方式,在其制造工序中,就各像素而言,可以容易地一并形成其所有子像素的发光层。其中,在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中,也可以使发光层以外的有机层为共用的层,还可以使透过层为共用的层。
本发明提供具有上述发光装置或各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通过该电子设备,可以得到与利用该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发光装置得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上述发光装置具有构成画面的多个像素,其中,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具有构成上述画面的四个子像素;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上述四个子像素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在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红色子像素具有由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红色光透过的滤色器,上述的白色发光材料是发出存在于红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红色波峰与存在于绿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绿色波峰之间以及上述绿色波峰与存在于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蓝色波峰之间成为波谷的发光光谱的3波峰白色光,绿色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绿色光透过的滤色器,蓝色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蓝色光透过的滤色器,剩余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上述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沿着上述画面延伸的元件基板上,针对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一并形成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层、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层和剩余子像素的发光层。
根据由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发光装置,可以以低消耗电力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另外,在该制造方法中,关于各像素,可以一并形成其所有子像素的发光层。由此,根据该制造方法,可以以足够简单的工序制造能以低消耗电力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的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的俯视图。
图2是构成发光装置10的像素P的俯视图。
图3是像素P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发光装置10的红色子像素1R、蓝色子像素1B和桃色子像素1P中发光的利用效率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发光装置10的绿色子像素1G中发光的利用效率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发光装置10的最初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下一道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下一道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像素P2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像素P3的剖视图。
图11是像素P3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最初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下一道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下一道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下一道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像素P4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像素P5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像素P6的剖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采用发光装置10作为显示装置的移动型个人电脑的构成的图。
图22是表示采用发光装置10作为显示装置的移动电话的构成的图。
图23是表示采用发光装置10作为显示装置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构成的图。
图中:1~6-子像素,1R、3R~6R-红色子像素,1G、3G~6G-绿色子像素,1B、3B~6B-蓝色子像素,1P、3P~6P-桃色子像素(剩余子像素),5W-白色子像素(剩余子像素),10-发光装置,11-元件基板,12-反射层,13、23、33、43、53、63-透明电极,13R、33R、63R-红色透明电极,13G、63G-绿色透明电极,13B、33B、63B-蓝色透明电极,13P、23P、33P、43P-桃色透明电极,16W、36W、46W、56W-白色发光层,192-滤色器,192R-红色滤色器,192G-绿色滤色器,192B-蓝色滤色器,192P-桃色滤色器,592W-白色滤色器,24-光吸收层,331P、332P、531P、532P-部分,EW-发光元件,EW1~EW4-白色发光元件,P、P2~P6-像素、TW-透明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这些附图中,各层或各构件的尺寸的比率与实际存在适当差异。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的俯视图。发光装置10是具有构成长方形的画面S的多个像素P的全色显示装置。多个像素P沿着画面S排列成矩阵状。像素P具有构成画面S的四个子像素1。该四个子像素1是射出红色光而显示红色的红色子像素1R、射出绿色光而显示绿色的绿色子像素1G、射出蓝色光而显示蓝色的蓝色子像素1B以及射出桃色光而显示桃色的桃色子像素1P,沿着画面S排列成条纹状。在各像素P中,用桃色子像素1P和绿色子像素1G显示白色。
图2是构成发光装置10的像素P的俯视图,图3是像素P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对共用的主要部分施加相同的阴影。如图3所示,发光装置10具有元件基板11。元件基板11是由多个发光元件EW形成的平板状的基板。发光元件EW具体为有机EL元件。发光元件EW与子像素1一一对应,各发光元件EW包括在相对应的子像素1中。具体而言,在红色子像素1R中含有白色发光元件EW1,在桃色子像素1P含有白色发光元件EW2,在蓝色子像素1B中含有白色发光元件EW3,在绿色子像素1G中含有白色发光元件EW4。
元件基板11可以在其上形成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有源元件,例如可以由玻璃、陶瓷或金属形成。在元件基板11上按每个子像素1形成有对光进行全反射的反射层12。反射层12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是银,还可以是铝,也可以是含有银或铝的一方或两方的合金。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元件基板11和反射层12上形成有未图示的钝化(passivasion)层。该钝化层例如其厚度为200nm,例如由氮化硅形成。另外,在元件基板11和反射层12上(即钝化层上),按照每个子像素1形成有发光元件EW。以下进行具体叙述。
在元件基板11和反射层12上(即钝化层上),ITO(Indium Tin Oxide)等透光性的透明电极(透过层)13按每个子像素1以覆盖反射层12的方式形成。像素P具有四个透明电极13。这四个透明电极13是红色透明电极13R、绿色透明电极13G、蓝色透明电极13B和桃色透明电极13P。红色透明电极13R、蓝色透明电极13B和桃色透明电极13P的厚度是相同的。绿色透明电极13G的厚度例如为110nm。透明电极13作为发光元件EW的阳极发挥功能。
在元件基板11和透明电极13上(即钝化层和透明电极13上),形成有与透明电极13协作对所有的发光元件EW划定有机层区域的隔壁14。像素P中有机层区域的数量是1个,在该有机层区域上形成白色空穴注入层15W,在其上形成有白色发光层16W,在其上形成有白色电子注入层(图示略)。
在像素P中,白色发光层16W在所有的子像素1中是共用的。即,白色发光层16W包括红色子像素1R、桃色子像素1P、蓝色子像素1B和绿色子像素1G(红色发光层、桃色发光层、蓝色发光层、和绿色发光层)。各子像素的发光层沿着画面S(元件基板11)扩展,其厚度例如为30nm。另外,白色空穴注入层15W的厚度例如为80nm,白色电子注入层的厚度例如为20nm。空穴注入层和空穴输送层等不直接发光的有机功能层可以由所有像素共用。
从上述的说明可以清楚地知道,像素P的四个子像素1的每一个在其发光层和元件基板11之间具备透光性的透过层(透明电极13),像素P的各子像素1在其透过层(透明电极13)和元件基板11之间具备反射层12。另外,白色发光层16W是由发出白色光的有机EL材料(以后成为“白色发光材料”)形成。白色发光材料的发光为3波峰白色光,其发光光谱具备存在于红色光的波长区域(590nm以上640nm以下)的红色波峰、存在于绿色光的波长区域(500以上570nm以下)的绿色波峰和存在于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蓝色波峰(450nm以上500nm以下),红色波峰和绿色波峰之间、以及绿色波峰和蓝色波峰之间成为波谷。
在白色电子注入层上形成有所有的发光元件EW共用且作为所有发光元件EW的阴极发挥功能的共用电极17。共用电极17是具有透光性和光反射性的半反射层,其厚度例如为10nm,例如可以由镁银形成。从上述说明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元件基板11上,按照每个子像素1形成有反射层12和发光元件EW。
就透明电极13的厚度而言,在各发光元件EW中,被规定成正下方的反射层12和共用电极17的光学距离成为其发光层的发光当中其子像素1显示的颜色的光被光干涉而增强的距离。具体而言,红色透明电极13R、蓝色透明电极13B和桃色透明电极13P的厚度是相同的,被规定成上述的光学距离成为波长位于红色光区域(590nm以上64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620nm附近的光)和波长位于蓝色光区域(450nm以上50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480nm附近的光)分别被干涉而增强的距离。另外。绿色透明电极13G的厚度被规定成波长位于绿色光区域(500nm以上57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530nm附近的光)被干涉而增强的距离。
在元件基板11和共用电极17上以覆盖所有发光元件EW的方式形成有密封层18。密封层18是用于密封发光元件EW并进行保护的层,由透光性的材料(例如氮氧化硅或氧化硅)形成。在密封层18上粘贴有滤色器基板19。滤色器基板19具备平板状且透光性的透明基板191、与子像素1一一对应的滤色器191、和遮光性的黑矩阵193。
滤色器192是在透明基板191上形成的层,基本上仅使特定颜色的光透过。例如,红色滤色器192R仅使红色光透过,蓝色滤色器192B仅使蓝色光透过,桃色滤色器192P仅使桃色光(红色光和蓝色光)透过,绿色滤色器192G仅使绿色光透过。黑矩阵193是形成在透明基板191上的层,被配置成掩埋滤色器192之间的间隙。
密封层18与滤色器基板19的滤色器192一侧的面接触。在像素P中,红色滤色器192R与红色发光层重叠,桃色滤色器192P与桃色发光层重叠,蓝色滤色器192B与蓝色发光层重叠,绿色滤色器192G与绿色发光层重叠。即,在像素P中,各子像素1的发光层形成于元件基板11上,并被夹持在对应的滤色器192和元件基板11之间。
即,在像素P中,红色子像素1R具备红色发光层和与红色发光层重叠的红色滤色器192R,桃色子像素1P具备桃色发光层和与桃色发光层重叠的桃色滤色器192P,蓝色子像素1B具备蓝色发光层和与蓝色发光层重叠的蓝色滤色器192B,绿色子像素1G具备绿色发光层和与绿色发光层重叠的绿色滤色器192G。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清楚地知道,发光装置10是顶部发射型的有机EL装置。因此,发光层的发光是从元件基板11的相反侧即滤色器基板19侧射出。由于在射出光的光路上存在滤色器192,所以红色子像素1R的射出光(R光)的颜色成为红色,桃色子像素1P的射出光(P光)的颜色成为桃色,蓝色子像素1B的射出光(B光)的颜色成为蓝色,绿色子像素1G的射出光(G光)的颜色成为绿色。
如上述的说明所示,发光装置10具有多个像素P,各像素P具有四个子像素1,各像素P的子像素1分别是红色子像素1、桃色子像素1P、蓝色子像素1B和绿色子像素1G,在各像素中,红色子像素1R具备由具有红色波峰、绿色波峰和蓝色波峰的发光光谱的白色发光材料形成的红色发光层和与红色发光层重叠的红色滤色器192R,桃色子像素1P具备由白色发光材料形成的桃色发光层和与桃色发光层重叠的桃色滤色器192P,蓝色子像素1B具备由白色发光材料形成的蓝色发光层和与蓝色发光层重叠的蓝色滤色器192B,绿色子像素1G具备由白色发光材料形成的绿色发光层和与绿色发光层重叠的绿色滤色器192G。
因此,通过发光装置10,在各子像素中,发光层的发光的利用效率变得足够高,所以以低消耗电力就可以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另外,在发光装置10中,各子像素的发光层是由同种的材料(白色发光材料)形成,在制造中就发光层使用的材料而言,一种足矣。因此,根据发光装置10,制造工序变得简单。由此,根据发光装置10,能以足够简单的制造工序进行制造,可以以低消耗电力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
如上所述,发光装置10是顶部发射型的有机EL装置,具有元件基板11,在各像素P中,各子像素1的发光层形成于元件基板11上,并被夹持在其滤色器192和元件基板11之间,各子像素1在其发光层和元件基板11之间具备透光性的透过层(透明电极13),各子像素1在其透过层和元件基板11之间具备反射层12。另外,如上所述,在发光装置10中,就各发光元件EW而言,正下方的反射层12和共用电极17的光学距离成为其发光层的发光当中其子像素1显示的颜色的光通过光的干涉而增强的距离。由此,通过发光装置10,在各子像素1中,可以提高其亮度。
图4是表示发光装置10的红色子像素1R、蓝色子像素1B和桃色子像素1P中发光的利用效率的曲线图。在该曲线图中,关于红色子像素1R、蓝色子像素1B和桃色子像素1P的每个,显示其发光层的发光光谱、其滤色器192的透过特性、和其射出光(R光、B光或P光)的光谱。根据该曲线图可知,在红色子像素1R和蓝色子像素1B中,发光的利用效率达到60~80%左右,即具有足够高的利用效率。与绿色相比,红色和蓝色是人难以识别的颜色,所以就红色和蓝色而言,发光的利用效率足够高与消耗电力的降低有直接关系。另外,从该曲线图可知,在桃色子像素1P中,发光的利用效率变得足够高。另外,从该曲线图可知,通过发光装置10,在桃色子像素1P中,人容易识别的绿色光被桃色滤色器192P阻断,由此可以充分抑制外光反射。
图5是表示发光装置10的绿色子像素1G中发光的利用效率的曲线图。在该曲线图中,针对绿色子像素1G显示了其发光层的发光光谱、其滤色器192G的透过特性、和其射出光(G光)的光谱。根据该曲线图可知,在绿色子像素1G中,发光的利用效率达到50%左右,即具有足够高的利用效率。
接着,对发光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在元件基板11上,按照每个子像素1形成反射层12,在元件基板11和反射层12上形成钝化层(图示略),在其上在每个子像素1上以覆盖反射层12的方式形成透明电极13,在钝化层(图示略)和透明电极13上形成隔壁14,对所有的像素P形成有机层区域,在各有机层区域内通过制膜形成空穴注入层15W。作为空穴注入层15等有机功能层的制膜方法,可以采用蒸镀法、涂敷法、溅射法、CVD法等。在形成透明电极13的工序中,需要使形成的透明电极13的厚度为与子像素1的种类(红色子像素1R、蓝色子像素1B、桃色子像素1P/绿色子像素1G)相对应的厚度。这样的厚度的控制例如可以通过反复制膜来实现。
接着,如图7所示,关于各像素P,在其有机层区域内用白色发光材料进行制膜形成白色发光层16W。由此,在各像素P中,形成其所有的子像素1的发光层。接着,如图8所示,在各有机层区域内形成电子注入层(图示略),在形成的电子注入层和隔壁14上形成共用电极17,在共用电极17和元件基板11上形成密封层18,在其上粘贴滤色器基板19。如此,图3所示的发光装置10完成了。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制造工序没有复杂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像素P2的剖视图。像素P2相当于发光装置10中的像素P。该图所示的发光装置与发光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用桃色子像素2P来代替桃色子像素1P,在元件基板11下形成有对光进行吸收的光吸收层24,元件基板11的形成材料限于透光性的材料(例如玻璃)。桃色子像素2P与桃色子像素1P的不同点在于,不具备反射层12;具备桃色透明电极23P来代替桃色透明电极13P。桃色透明电极23P与桃色透明电极13P的不同点仅在于由不存在反射层12引起的形状的不同。其中,桃色透明电极23P可以由遮光性的材料形成。
在该发光装置中,桃色子像素2P不具备反射层12,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桃色子像素1P中发光的利用效率降低,但很难发生桃色子像素2P的发光层的发光当中特定的一个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而使P光的色调发生变化的情况。因此,通过该发光装置,可以不降低桃色子像素2P显示的颜色的纯度。因此,通过该发光装置,由于没有用的光被光吸收层24吸收,所以不管是否使用透光性的元件基板11,都可以不降低桃色子像素2P的对比度。
像该发光装置那样,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只要桃色子像素中发光的利用效率可以降低,还可以考虑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变形,是桃色透明电极13P的厚度为70nm以上130nm以下的范围内的任意长度。进而,在该例中,可以将桃色透明电极13的厚度规定成正下方的反射层12和共用电极17的光学距离成为波长位于蓝色光区域(450nm以上50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480nm附近的光)、或者波长位于红色光区域(590nm以上64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620nm附近的光)通过干涉而增强的距离。不过,此时,在桃色子像素中,可以出现特定波长的光(蓝色光或红色光)通过干涉被增强而P光的色调发生变化的情况。对可以避免该种情况且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进行如下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像素P3的剖视图,图11是像素P3的俯视图。像素P3相当于发光装置10中的像素P。该图所示的发光装置与发光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具备红色子像素3R、桃色子像素3P、蓝色子像素3B和绿色子像素3G来代替红色子像素1R、桃色子像素1P、蓝色子像素1B和绿色子像素1G。
红色子像素3R、桃色子像素3P和蓝色子像素3B与红色子像素1R、桃色子像素1P和蓝色子像素1B的较大差异在于,具备厚度互不相同的红色透明电极33R(透过层)、桃色透明电极33P(透过层)和蓝色透明电极33B(透过层)来代替厚度相同的红色透明电极13R、桃色透明电极13P和蓝色透明电极13B。红色透明电极33R的厚度例如为130nm,蓝色透明电极33B的厚度例如为85nm。桃色透明电极33P具有厚度互不相同的部分331P和部分332P。部分331P的厚度被规定成波长位于红色光区域(590nm以上64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620nm附近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部分332P的厚度被规定成波长位于蓝色光区域(4500nm以上50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480nm附近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
红色透明电极33R的厚度被规定成波长位于红色光区域(590nm以上64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620nm附近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蓝色透明电极33B的厚度被规定成波长位于蓝色光区域(4500nm以上50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480nm附近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红色透明电极33R、桃色透明电极33P和蓝色透明电极33B的形状与红色透明电极13R、桃色透明电极13P和蓝色透明电极13B的形状不同,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致白色空穴注入层、白色发光层、白色电子注入层(图示略)、共用电极和密封层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形状不同。这在于绿色子像素3G与绿色子像素1G大不相同。
在该发光装置中,就红色子像素3R、桃色子像素3P和蓝色子像素3B而言,其发光层的发光当中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因此,通过该发光装置,可以提高红色子像素3R、桃色子像素3P和蓝色子像素3B的亮度。另外,在桃色子像素3P中,其发光层的发光光谱的三个波峰当中红色波峰和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红色光和蓝色光)通过光的干涉被增强,所以很难发生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而P光的色调发生变化的情况。因此,通过该发光装置,可以不降低桃色子像素显示的颜色的纯度。
接着,对该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2所示,在元件基板11上,每个子像素3上形成反射层12,在元件基板11和反射层12上形成钝化层(图示略)。接着,如图12~图15所示,在钝化层(图示略)上,按每个子像素3以覆盖反射层12的方式形成透明电极33。
透明电极33的形成工序如下所示。
首先,如图13所示,用透明电极33的形成材料(透明材料)在钝化层(图示略)上一并形成子透过层A1和子透过层A2。具体而言,首先,以覆盖所有反射层12的方式形成厚度为A的子透过层(形成步骤),接着,利用蚀刻除去该子透过层的没有用的部分(除去步骤)。剩下的部分成为子透过层A1和子透过层A2。子透过层A1覆盖红色子像素3R的反射层12,子透过层A2覆盖桃色子像素3P的反射层12的一部分(与桃色子像素3P的元件基板11平行的截面)。
如图14所示,在其上用透明电极33的形成材料一并形成子透过层B1~B3。具体而言,首先,以覆盖所有反射层12的方式形成厚度为B的子透过层,接着,利用蚀刻除去该子透过层的没有用的部分。剩余的部分成为子透过层B1~B3。子透过层B1覆盖红色子像素3R的反射层12,子透过层B2覆盖桃色子像素3P的反射层12的一部分(与桃色子像素3P的元件基板11平行的截面),子透过层B3覆盖绿色子像素3G的反射层12。
如图15所示,在其上用透明电极33的形成材料一并形成子透过层C1~C4。具体而言,首先,以覆盖所有反射层12的方式形成厚度为C的子透过层,接着,利用蚀刻除去该子透过层的没有用的部分。剩余的部分成为子透过层C1~C4。子透过层C1覆盖红色子像素3R的反射层12,子透过层C2覆盖桃色子像素3P的反射层12的一部分(与桃色子像素3P的元件基板11平行的截面),子透过层C3覆盖蓝色子像素3B的反射层12,子透过层C4覆盖绿色子像素3G的反射层12。
由此,形成所有的透明电极33。
由以上的说明可以清楚地知道,红色透明电极33R的厚度为A+B+C,绿色透明电极33G的厚度为B+C,蓝色透明电极33的厚度为C。另外,在桃色透明电极33P中,部分331P的厚度为A+B+C,部分332P的厚度为C。因此,在子透过层的形成工序中,就A、B和C而言,当红色透明电极33R的理想厚度为X,绿色透明电极33G的理想厚度为Y,蓝色透明电极33B的理想厚度为Z时,规定A=X-Y,B=Y-Z,C=Z-0=Z。即,第n次形成的子透过层的厚度与第n厚的透明电极33的厚度和第n+1厚的透明电极33的厚度的差分是一致的。不过,不存在的子透过层的厚度为0。
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反复实施用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对与桃色子像素3P的元件基板11平行的截面进行覆盖的子透过层的形成步骤、和除去在该形成步骤中形成的子透过层的一部分的除去步骤。因此,通过该发光装置,可以形成难以用蒸镀掩模形成的微细结构、具体为桃色子像素3P的桃色透明电极33P中厚度互不相同的多个部分331P和332P。
<第四实施方式>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的像素P4的剖视图。像素P4相当于图10的像素P3。像素P4与像素P3的不同点在于,其具备红色子像素4R、桃色子像素4P、蓝色子像素4B和绿色子像素4G来代替红色子像素3R、桃色子像素3P、蓝色子像素3B和绿色子像素3G。
桃色子像素4P与桃色子像素3P的较大差异在于,具备桃色透明电极(透过层)43P来代替桃色透明电极33P。桃色透明电极43P具备厚度与部分332P相同的部分431P和厚度与部分331P相同的部分432P。在桃色透明电极33P中,最厚的部分331P存在于红色子像素3R一侧,与此相对,在桃色透明电极43P中,最薄的部分432P存在红色子像素4R一侧。
桃色透明电极43P的形状与桃色透明电极33P的形状不同,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致白色空穴注入层、白色发光层、白色电子注入层(图示略)、共用电极和密封层的形状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形状不同。这在于红色子像素4R、蓝色子像素4B和绿色子像素4G与红色子像素3R、蓝色子像素3B和绿色子像素3G大不相同。
在该发光装置中,可以得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由此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本发明中,桃色透明电极的截面形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例如,两个部分可以是在图16的纸面垂直方向上并列的形状。
<第五实施方式>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的像素P5的剖视图。像素P5相当于图10的像素P3。像素P5与像素P3的不同点在于,,其具备红色子像素5R、白色子像素5W、蓝色子像素5B和绿色子像素5G来代替红色子像素3R、桃色子像素3P、蓝色子像素3B和绿色子像素3G。白色子像素5W是显示白色的子像素,射出W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白色仅用白色子像素5W表示。
白色子像素5W与桃色子像素3P的较大差异在于,具备使白色光透过的滤色器(透光层)592W来代替滤色器192P,具备白色透明电极(透过层)53W来代替桃色透明电极33P。滤色器592W是由使所有波长的可见光透过的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白色透明电极53W具备厚度互不相同的三个部分531W、532W和533W。部分531W的厚度被规定成波长位于红色光区域(590nm以上64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620nm附近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部分532W的厚度被规定成波长位于绿色光区域(500nm以上57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530nm附近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部分533W的厚度被规定成波长位于蓝色光区域(450nm以上500nm以下)的光(优选波长为480nm附近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
在该发光装置中,就白色子像素5W而言,其发光层的发光当中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因此,通过该发光装置,可以提高白色子像素5W的亮度。另外,在白色子像素5W中,其发光的发光光谱的三个波峰各自的波长的光(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通过光的干涉被增强,所以难以发生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而使W光的色调发生变化的情况。因此,通过该发光装置,可以不使白色子像素5W显示的颜色的纯度降低。其中,可以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变形,使三个部分在图17的纸面垂直方向上并列,也可以使部分531W~533W中部分532W或部分533位于最靠近红色子像素5R侧。
<第六实施方式>
图18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像素P6的剖视图。该发光装置是底部发射型的发光装置。因此,元件基板11的形成材料限于透光性的材料(例如玻璃)。另外,由于该发光装置是顶部发射型,所以不具有反射层12和滤色器基板19,而在元件基板11和透明电极13之间具备滤色器192和黑矩阵193。
即,对于各像素P6而言,各子像素6的发光层形成在元件基板11上,红色子像素6R、桃色子像素6P、蓝色子像素6B和绿色子像素6G各自的滤色器192被夹持在其发光层和元件基板11之间。其中,当采用在元件基板11上具备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有源元件的实施方式时,这些有源元件可以以隐藏其姿态的方式形成在黑矩阵193上。
像素P6相当于图9的像素P2,红色子像素6R、桃色子像素6P、蓝色子像素6B和绿色子像素6G相当于图9的红色子像素1R、桃色子像素1P、蓝色子像素1B和绿色子像素1G。共用电极67和密封层68相当于图9的共用电极17和密封层18,与共用电极17和密封层18一样用透明的材料形成。可以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变形,共用电极67和密封层68是由遮光性的材料形成。
如此,本发明可以用于顶部发射型的发光装置。进而,可以对该发光装置进行变形,并能得到与在第一~第五的各实施方式中得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例如,可以用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共用电极77,通过光的干涉增强射出光,进而,可以在滤色器192和黑矩阵193上例如用氮化硅形成钝化层,在该钝化层上用银或铝等高反射率的材料形成5~15nm左右的薄膜层,作为具有透光性和光反射性的半反射层(半透明反射镜),在其上形成透明电极。此时,半反射层和反射层(共用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可以通过适当规定透明电极的厚度、或透明电极的厚度和有机功能层的厚度来调节。另外,例如,可以用金或银的薄膜形成透明电极后作为半反射层发挥功能。即,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分别在其发光层和其滤色器之间具备半反射层。其中,此时,作为辅助阳极使用ITO。另外,例如,可以将半反射层设置在桃色子像素,桃色透明电极具有厚度互不相同的多个部分。
<其他变形>
如以下所述,可以对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进行变形。这些变形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当在反射层和半反射层之间存在透明电极和用氮化硅或氮氧化硅等透明材料形成钝化层时,可以利用透明电极的厚度和钝化层的厚度调节反射层和半反射层之间的光学距离。
另外,例如如图19所示,可以设置透明窗TW来代替使白色光透过的滤色器592W。透明窗TW是其实体为透明气体(例如空气)的层,作为使白色光透过的滤色器发挥功能。该例的发光装置不具有桃色子像素,具有白色子像素,仅使用白色子像素显示白色。其中,并不限于该例,白色子像素与桃色子像素一样,是非红色子像素、非绿色子像素、非蓝色子像素的“剩余子像素”。
另外,本发明提供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发光装置具有构成画面的多个像素,其中,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具有构成上述画面的四个子像素;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上述四个子像素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在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红色子像素具有由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红色光透过的滤色器,上述的白色发光材料发出存在于红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红色波峰与存在于绿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绿色波峰之间以及上述绿色波峰与存在于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蓝色波峰之间成为波谷的发光光谱的3波峰白色光,绿色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绿色光透过的滤色器,蓝色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蓝色光透过的滤色器,剩余子像素具有由上述白色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上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关于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上述四个子像素的每个的发光层形成在上述元件基板上,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被夹持在其滤色器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上述四个子像素的每一个在其发光层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透光性的透过层,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剩余子像素在其透过层和上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光反射性的反射层,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剩余子像素的透过层具有厚度互不相同的多个部分;该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反复进行:用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对剩余子像素的与上述元件基板平行的截面进行覆盖的子透过层的形成步骤、和除去在上述形成步骤中形成的子透过层的一部分的除去步骤。
通过利用该制造方法进行制造的发光装置,可以以低消耗电力得到足够高的显示品质。另外,根据该制造方法,可以采用蚀刻,能够形成难以用蒸镀掩模形成的微细结构、具体为剩余子像素的透过层中厚度互不相同的多个部分。即,在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发光装置中,可以抑制剩余子像素的色纯度的降低,且提高剩余子像素的亮度。综上所述,通过该制造方法,能够以十分简单的制造工序,制造能以低消耗电力获得足够高的显示品质的发光装置。
另外,例如,可以如图20(A)所示将所有的子像素排列成矩阵状,还可以如图20(B)所示可以按照将图20(A)的排列图案打乱的排列图案来排列所有的子像素。在后者的排列图案中,奇数行的子像素的位置和偶数行的子像素的位置在列方向上不一致。其中,在图20(A)和图20(B)中,R表示红色子像素,G表示绿色子像素,B表示蓝色子像素,P表示桃色子像素。
另外,例如,在有机EL元件的一对电极中,接近元件基板的电极作为阴极,远离元件基板的电极作为阳极。
另外,例如,作为发光元件,还可以采用有机EL元件以外的EL元件(即无机EL元件)。
另外,例如,在具有白色子像素且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的实施方式中,三个波峰中任何两个波峰的波长的光被增强。即,在白色子像素的发光层中厚度互不相同的多个部分的数量可以是2。另一方面,在具有桃色子像素且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被增强的实施方式中,三个波峰的波长的光都被增强。即,在桃色子像素的发光层中厚度互不相同的多个部分的数量可以为3。
<应用>
上述的各种发光装置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在图21~图23中例示具备发光装置10作为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图21是表示采用发光装置10作为显示装置的移动型的个人电脑的构成的图。个人电脑2000具备显示装置2003(发光装置10)和主体部2010。在主体部2010中设置有电源开关2001和键盘2002。
图22是表示采用发光装置10作为显示装置的移动电话的构成的图。移动电话3000具备多个操作按钮3001和滚动按钮3002、以及显示装置3003(发光装置10)。通过操作滚动按钮3002使在发光装置10上显示的画面滚动。
图23是表示采用发光装置10作为显示装置的便携式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构成的图。便携式信息终端4000具备多个操作按钮4001和电源开关4002、以及显示装置4003(发光装置10)。当操作电源开关4002时,所谓地址簿或日程表等各种信息被显示在发光装置10上。
其中,作为应用了上述各种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图21~图23所示的电子设备之外,还可以举出数码相机、电视、摄影机、汽车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电子纸、文字处理器、工作站、电视电话、POS终端、打印机、复印机、录像机、具备触摸面板的设备等。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构成画面的多个像素,
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具有构成所述画面的四个子像素;
所述多个像素各自的所述四个子像素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
在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
红色子像素具有:由白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所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红色光透过的滤色器,所述白发光材料发出存在于红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红色波峰与存在于绿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绿色波峰之间以及所述绿色波峰与存在于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蓝色波峰之间成为波谷的发光光谱的3波峰白色光,
绿色子像素具有:由所述白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所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绿色光透过的滤色器,
蓝色子像素具有:由所述白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所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蓝色光透过的滤色器,
剩余子像素具有由所述白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所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剩余子像素是具有与其发光层重叠且使桃色光透过的滤色器的桃色子像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
对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所述四个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形成在所述元件基板上,这些发光层还被夹持在其滤色器和所述元件基板之间,所述四个子像素的每一个在其发光层和所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透光性的透过层,在其透过层和所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光反射性的反射层,
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中的所述透过层具有所述红色波峰和所述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同时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共同厚度,绿色子像素中的所述透过层具有所述绿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剩余子像素是显示白色的白色子像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
对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所述四个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形成在所述元件基板上,这些发光层还被夹持在其滤色器和所述元件基板之间,所述四个子像素的每一个在其发光层和所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透光性的透过层,在其透过层和所述元件基板之间具备光反射性的反射层,
红色子像素中的所述透过层具有所述红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
绿色子像素中的所述透过层具有所述绿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
蓝色子像素中的所述透过层具有所述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
剩余子像素的透过层具有厚度各不相同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具有所述红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第二部分具有所述绿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第三部分具有所述蓝色波峰的波长的光通过干涉而被增强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2或者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
对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所述四个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形成在所述元件基板上,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被夹持在其滤色器和所述元件基板之间,
具有形成在所述元件基板下且吸收光的光吸收层。
7.如权利要求1、2或者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平板状的元件基板,
对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所述四个子像素各自的发光层形成在所述元件基板上,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各自的滤色器被夹持在其发光层和所述元件基板之间,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每一个在其发光层和其滤色器之间具备具有透光性和光反射性的半反射层。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具有共用的发光层。
9.一种电子设备,其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10.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发光装置具有构成画面的多个像素,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个具有构成所述画面的四个子像素;
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的所述四个子像素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剩余子像素;
在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中,
红色子像素具有:由白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所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红色光透过的滤色器,所述白发光材料发出存在于红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红色波峰与存在于绿色光的波长区域的绿色波峰之间以及所述绿色波峰与存在于蓝色光的波长区域的蓝色波峰之间成为波谷的发光光谱的3波峰白色光,
绿色子像素具有:由所述白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所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绿色光透过的滤色器,
蓝色子像素具有:由所述白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所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和与该发光层重叠且使蓝色光透过的滤色器,
剩余子像素具有由所述白发光材料形成且沿着所述画面扩展的发光层,
在该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沿着所述画面延伸的元件基板上,对于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言,由所述白发光材料一并形成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层、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层、和剩余子像素的发光层。
CNA200810085203XA 2007-03-08 2008-03-06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12627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58193A JP4582102B2 (ja) 2007-03-08 2007-03-08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7058193 2007-03-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2726A true CN101262726A (zh) 2008-09-10

Family

ID=3983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5203XA Pending CN101262726A (zh) 2007-03-08 2008-03-06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01229A1 (zh)
JP (1) JP4582102B2 (zh)
KR (1) KR20080082458A (zh)
CN (1) CN10126272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1851B (zh) * 2007-09-17 2012-10-03 全球Oled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善的光输出的led设备
CN107564936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包括该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
CN109326627A (zh) * 2017-07-31 2019-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
CN110491916A (zh) * 2012-09-14 2019-11-22 环球展览公司 寿命oled显示器
CN111223894A (zh) * 2018-11-27 2020-06-0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3138B2 (ja) 2008-05-21 2011-02-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056016A (ja) * 2008-08-29 2010-03-11 Fujifilm Corp カラー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92013B1 (ko) * 2008-10-13 2016-0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0140787A (ja) * 2008-12-12 2010-06-24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1065410B1 (ko) 2009-07-28 2011-09-1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125570B1 (ko) 2009-12-04 2012-03-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KR101084196B1 (ko) * 2010-02-19 2011-11-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I562424B (en) * 2011-03-25 2016-12-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Light-emitting panel,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light-emitting panel
DE102012020475B4 (de) 2011-10-27 2016-04-07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z-anzeigevorrichtungen
KR101818255B1 (ko) 2011-10-27 2018-0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07309B1 (ko) * 2011-11-15 2014-06-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9063B1 (ko) * 2012-11-12 2019-09-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장치
JP6488082B2 (ja) * 2013-12-02 2019-03-2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16143045A1 (ja) * 2015-03-09 2016-09-1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KR102510566B1 (ko) * 2015-12-31 2023-03-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거울형 표시장치
CN105788463A (zh) * 2016-05-24 2016-07-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wrgb像素结构
CN207320118U (zh) * 2017-08-31 2018-05-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掩膜版及显示装置
CN111697044B (zh) * 2020-06-30 2023-04-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封装盖板
CN113314559A (zh) * 2021-05-26 2021-08-27 常州大学 搭载图像传感功能的led微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0560A (ja) * 1998-09-21 2000-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装置
US6771019B1 (en) * 1999-05-14 2004-08-03 Ifire Technology, Inc. Electroluminescent laminate with patterned phosphor structure and thick film dielectric with improved dielectric properties
JP2003123987A (ja) * 2001-10-11 2003-04-25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光共振器
US7583279B2 (en) * 2004-04-09 2009-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bpixel layou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igh brightness displays
US6771028B1 (en) * 2003-04-30 2004-08-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Drive circuitry for four-col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0943273B1 (ko) * 2003-05-07 2010-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4-컬러 변환 방법 및 그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US7030553B2 (en) * 2003-08-19 2006-04-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having microcavity gamut subpixels and a within gamut subpixel
JP4731970B2 (ja) * 2004-04-07 2011-07-2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TWI367686B (en) * 2004-04-07 2012-07-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MXPA06011705A (es) * 2004-04-09 2007-01-25 Clairvoyante Inc Distribucion y disposicion novedosas de subpixeles para exhibidores de gran brillo.
JP4841816B2 (ja) * 2004-08-03 2011-12-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遮光膜付基板、及び該遮光膜付基板を用い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1851B (zh) * 2007-09-17 2012-10-03 全球Oled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善的光输出的led设备
CN110491916A (zh) * 2012-09-14 2019-11-22 环球展览公司 寿命oled显示器
CN110491916B (zh) * 2012-09-14 2024-01-23 环球展览公司 寿命oled显示器
CN107564936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包括该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
CN109326627A (zh) * 2017-07-31 2019-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
CN109326627B (zh) * 2017-07-31 2023-12-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
CN111223894A (zh) * 2018-11-27 2020-06-0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18366A (ja) 2008-09-18
JP4582102B2 (ja) 2010-11-17
KR20080082458A (ko) 2008-09-11
US20090201229A1 (en) 200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2725B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262726A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1262724B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855191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022620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improving chromatic purity
US79096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ng pictures and texts
CN102169886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3913889B (zh) 一种内置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452888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070046180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CN108123048A (zh)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11293149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511618B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EP3644386B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7521860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with multiple protective films
US20070046184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12928139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060033426A1 (en) 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pixel devices and display panel composed of the same device
CN109698217A (zh) 发光装置
CN108447894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9132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
CN113013207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00543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0552968C (zh) 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WO2022153146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