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2006A -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62006A CN101262006A CNA2008100065424A CN200810006542A CN101262006A CN 101262006 A CN101262006 A CN 101262006A CN A2008100065424 A CNA2008100065424 A CN A2008100065424A CN 200810006542 A CN200810006542 A CN 200810006542A CN 101262006 A CN101262006 A CN 1012620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concave mirror
- emitting
- mirror portion
- parabol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23 electro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24 laser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59 photo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62/00—Illumination
- Y10S362/80—Light emitting dio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被配置为发射光;以及凹面镜部,被配置为反射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该凹面镜部直立在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周围。凹面镜部具有通过旋转抛物线的一部分所获得的光反射面。旋转中心轴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抛物线的一部分和抛物线的焦点的线段中点通过抛物线侧的位置。通过本发明,可以在保持均匀的光分布特性的同时控制光分布角、分布等,可以更大地提高在有效的视觉范围内的亮度。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涉及于2007年3月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056598的主题,其全部内容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光装置(下文中简称为“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下文中简称为“OLED”)已被广泛用作发光元件。此外,在组成照明设备的发光装置、被称作平板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等的各种领域中广泛利用LED和OLED。
在由诸如OLED或LED的发光元件组成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等的情况下,需要有效地执行光提取。其原因在于低的光提取效率导致不能有效地利用发光元件中的实际发光量,这在功耗等方面引起巨大的损失。
为此,建议通过在使用OLED、LED等的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等中使用微棱镜、微透镜、凹面镜等来提高光提取效率。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第2003-77648和2002-184567号中公开了这种技术提案。
此外,近来,还报告了一种实例,其中,被用作在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的集光器的复合抛物面集光器(下文中简称为“CPC”)的结构应用于诸如有机EL元件的自发光装置。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第2005-531102号中公开了该报告。
在此,将简要描述CPC。
CPC是为了有效地将光导向太阳能电池而设计的。CPC的特征在于必须将由反射面反射的光导向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此外,如其名所表示的,CPC使用抛物面的一部分作为复合凹面镜。
详细地,如图14A所示,抛物面具有将入射的平行光线汇聚在一点(焦点)的特性。这里,考虑如图14B所示的由具有折射率N的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层与接触它们之间的界面的空气层的叠层状态。如图14C所示,当形成在半透明材料层上的抛物面的对称轴倾斜各层间的具有视角θ=sin-1(1/N)的临界角时,即使光以接近于90°的高角(high angle)从空气层一侧入射,关注的光必须通过连接抛物面焦点F和抛物面上的点A的线段。通过利用这些特性,如图14D所示,以在线段FA的中点处建立的中心轴旋转抛物面的一部分而得到的旋转对称体是被称作CPC的形状。因此,将太阳能电池放置在包括线段FA的表面上可以有效地利用光。
当以太阳能电池的表面作为发光面来应用CPC的这种结构时,获得了非常有效的反射镜,这是因为从发射面发射的光必须被提取到外部。
发明内容
现在,当具有CPC结构的反射镜被应用于诸如OLED或LED的发光元件时,例如如图15所示,从关注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被均匀分布到高角区域上(例如,在63°以上的视角区域上),这是因为CPC具有对应于空气中90°入射角的特征。
然而,例如,当设想作为显示装置的应用时,以具有70°以上视角的高角视觉上观看其屏幕情况非常少。因此,即使当将高角区域的光分布(light distribution)特性提高到高于要求的特性时,也不能说从促进实现低功耗等的观点来看获得了很大的优点。也就是说,在来自发光元件的出射光的有效利用方面,期望与高角的区域相比,进一步提高在有效视觉范围内的亮度。
考虑到前述内容,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在保持均匀的光分布特性时,通过控制光分布角度、分布等显著提高有效视觉范围内的亮度,从而可以促进高亮度并促进低功耗等的反射镜形状,本发明还提供了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期望,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被配置为发射光;以及凹面镜部,被配置为反射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凹面镜部直立在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周围;其中,凹面镜部具有通过旋转抛物线的一部分而得到的光反射面;以及旋转中心轴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抛物线的一部分和抛物线的焦点的线段中点通过抛物线侧的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被配置为分别发射光,多个发光元件根据预定规则排列;以及凹面镜部,被配置为分别反射从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凹面镜部直立在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周围,以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每个凹面镜部均具有通过旋转抛物线的一部分所得到的光反射面;以及旋转的中心轴设定于相对于连接抛物线的一部分和抛物线焦点的线段中点通过抛物线侧的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被配置为分别发射光,多个发光元件根据预定规则排列;以及凹面镜部,被配置为反射分别从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该凹面镜部直立在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周围,以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元件,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每个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以使其具有通过旋转抛物线的一部分所得到的形状;以及将旋转的中心轴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抛物线的一部分和抛物线焦点的线段中点通过抛物线侧的位置。
在以上述方式组成的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以及以上述过程组成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组成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的抛物线旋转中心轴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抛物线的一部分和抛物线焦点的线段中点通过抛物线侧的位置。这里,通过抛物线焦点附近的光相当于在由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反射之后被发射时在高角区域中的光分布分量。因此,当抛物线旋转的中心轴被设置在通过抛物线侧的位置时,通过接近抛物线侧的量抑制了通过抛物线焦点附近的光分量,即,高角区域中的光分布分量。结果,相对增加了低角侧上的光分布分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抛物线旋转中心轴接近于抛物线侧的量抑制了高角区域中的光分布分量,从而使得相对增加低角区域侧的光分布分量。这个事实意味着可以根据抛物线旋转中心轴的设置位置来控制光分布角、分布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保持均匀的光分布特性的同时控制光分布角、分布等,从而使得与相关技术相比,可以更大地提高在有效的视觉范围内的亮度。也就是说,由于反射光光分布的均匀性,通过亮度视角特性的改进,可以以低功耗实现明亮的照明、图像显示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有机EL显示器的示意性结构实例的实例性截面图;
图2A和图2B是分别示出有机EL显示器的像素电路结构实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作为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电视机的透视图;
图4A和图4B是分别示出作为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数码相机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作为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作为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摄像机的透视图;
图7A~图7G是分别示出作为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诸如移动电话的移动终端的视图;
图8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实例的示意图;
图9A和图9B是分别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中的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形状的具体实例的示意图;
图10A~图10C是分别示出在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中抑制高角区域中的光分布分量的具体实例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与CPC的情况相比,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中的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形状的具体实例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中的光提取能量、正面亮度的改善、以及亮度视角与那些现有结构等进行比较的实例的图表;
图13A~图13F是分别示出通过利用光敏聚合物(2P)复制法制造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的过程的截面图;
图14A~图14D是分别示出现有CPC结构概况的示意图;以及
图15是示出现有CPC结构中光分布分量的具体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
首先,将描述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有机EL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显示装置(下文中称为“有机EL显示器”)作为实例来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有机EL显示器的示意性结构实例的示例性截面图。
根据下述过程制造具有图示结构的有机EL显示器1。
首先,在由玻璃基板制成的基板11上通过图样化形成例如由钼(Mo)膜制成的栅极膜12之后,通过例如由SiO/SiN膜制成的栅极绝缘膜13来覆盖所得到的基板11的整个表面。此外,在栅极绝缘膜13上沉积由a-Si膜制成的半导体层14。对半导体层14进行激光退火处理,使得半导体层14通过结晶化从a-Si膜转变成p-Si膜。接着,生成的半导体层14被图样化为呈岛状,以使其覆盖栅极膜12。接下来,通过从基板11侧执行背侧露光,在半导体层14中位于栅极膜12上的位置处形成绝缘图样(未示出)。此后,通过作为掩模的绝缘图样执行离子注入和活化退火处理,从而在半导体层14中形成源极/漏极区。通过上述处理,在基板11上形成薄膜晶体管(下文中称为“TFT”)10。尽管作为实例只描述了利用p-Si技术形成的TFT,但利用a-Si技术或其它适当的结晶化技术来形成TFT也是没有问题的。
此后,通过层间绝缘膜21覆盖TFT 10。并且,配置配线22,以使其通过形成在层间绝缘膜21中的连接孔连接至TFT 10,从而形成像素电路。通过上述处理,形成了所谓的TFT基板20。
在完成了TFT基板20的形成之后,通过平面化绝缘膜31覆盖TFT基板20,在平面化绝缘膜31中形成连接孔31a以连接到配线22。此外,例如,在平面化绝缘膜31上形成作为阳极的像素电极32,以通过连接孔31a连接至配线22。例如,假设通过利用光刻处理由铝(Al)族/银(Ag)族高反射金属膜来制成像素电极32。
此外,通过绝缘膜图样33覆盖像素电极32的周围。有机EL材料层34被层压并沉积,使覆盖像素电极32的露出面。此外,在保持绝缘特性的情况下,相对于像素电极32形成相对电极35。例如,相对电极35通过使用由诸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XO)制成的导电透明膜作为阴极,并且还对于所有像素以固态膜的形式形成。以这种方式,构造有机EL元件,其中,诸如有机空穴传输层或有机发光层的有机EL材料层34设置在作为阳极的像素电极32和作为阴极的相对电极35之间。注意,尽管在这种情况下给出了顶部发光型有机EL显示器作为实例,但当构造底部发光型有机EL显示器时,需要由导电透明膜制成像素电极32,并且需要由高反射金属膜制成相对电极35。此外,也可以采用微腔(micro-cavity)结构,其中,通过在相对电极35或像素电极32中使用半透半反镜(half mirror)来使光共振。
此后,通过具有半透明性的粘着剂层36将透明基板37粘接到相对电极35,从而完成有机EL显示器1。注意,稍后将描述粘着剂层36和透明基板37的细节。
图2A和2B是示出有机EL显示器的像素电路结构实例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在有机EL显示器1的基板40上设置其显示区40a和外围区40b。显示区40a以像素阵列部的形式构成,其中,分别水平和垂直地对多条扫描线41和多条信号线42进行配线,并设置多个像素A以使其分别对应于多条扫描线41和多条信号线42之间的交叉部分。有机EL元件设置在每个像素A中。此外,将扫描线驱动电路43和信号线驱动电路44设置在外围区40b中。这里,扫描线驱动电路43顺序扫描并驱动扫描线41。信号线驱动电路44顺序将对应于亮度信息的视频信号(即,输入信号)提供给信号线42。
此外,假设为了执行对应于全色的图像显示,将对应于R、G和B的颜色分量的有机EL元件混合设置在显示区40a中,并根据预定规则以矩阵图样设置。可以使R、G和B颜色分量的有机EL元件的设置数和其形成面积相等。然而,例如,根据R、G和B颜色分量的能量分量,使R、G和B颜色分量中的有机EL元件的设置数和其形成面积不同也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如图2B所示,设置每个像素A中的像素电路例如由有机EL元件45、驱动晶体管Tr1、写晶体管(采样晶体管)Tr2以及保持电容器Cs组成。此外,通过由扫描线驱动电路43产生的驱动,通过写晶体管Tr2将来自信号线42的视频信号写入并保持到电容器Cs中。将对应于保持的信号量的电流提供给有机EL元件45。此外,有机EL元件45以对应于电流值的亮度发光。
注意,上述像素电路的结构仅是一个实例,因此,如果需要,可以将电容器设置在像素电路中,此外可以设置多个晶体管来构成像素电路。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像素电路的改变,将必要的驱动电路添加到外围区40b。
图3是示出作为具有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电视机的透视图。图中所示的电视机包括由前面板102、滤色玻璃103等组成的图像显示屏部101。此外,通过将有机EL显示器1用作图像显示屏部101来制造该电视机。
图4A和图4B是分别示出作为具有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数码相机的透视图。这里,图4A是从前侧观看数码相机时的透视图,以及图4B是当从背侧观看数码相机时的透视图。图中所示的数码相机包括用于闪光的发光部111、显示部112、菜单开关113、快门按钮114等。此外,通过将有机EL显示器1用作显示部112来制造该数码相机。
图5是示出作为具有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透视图。图中所示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包括主体121、当输入字符等时操作的键盘122、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部123等。此外,通过将有机EL显示器1用作显示部123来制造该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
图6是示出作为具有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摄像机的透视图。图中所示的摄像机包括主体部131、设置在向前旋转的侧面上用于拍摄对象的镜头132、拍摄对象时操作的开始/停止开关133、显示部134等。此外,通过将有机EL显示器1用作显示部134来制造该摄像机。
图7A~图7G是分别示出作为具有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例的诸如移动电话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这里,图7A是移动电话处于打开状态的前视图,图7B是移动电话的侧视图,图7C是移动电话处于闭合状态的前视图,图7D是移动电话左视图,图7E是移动电话右视图,图7F是移动电话的顶视图,以及图7G是移动电话的仰视图。该应用实例的移动电话包括上机壳141、下机壳142、连接部(在这种情况下为铰接部)143、显示器144、副显示器145、镜前灯146、相机147等。此外,通过将有机EL显示器1用作显示器144和副显示器145中的每一个来制造该移动电话。
[显示装置的特征结构]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有机EL显示器1的特征结构。
图8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的主体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1中,根据预定规则设置的每个有机EL元件45的发光面45a侧的整个表面被粘着剂层36和透明基板37覆盖。粘着剂层36和透明基板3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半透明性。
此外,透明基板37被成型为具有不规则形态,以对应于发光面45a。在粘着剂层36和透明基板37之间的不规则形状界面的一部分中形成由具有高反光率的由铝(Al)或银(Ag)制造的金属反射层或者由包括金属反射层的多层薄膜制成的光反射面38a。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1中,由金属反射层或多层薄膜制成的光反射面38a的凹面镜部38直立在该有机EL元件45的每个发光面45a的周围,以使得其沿光发射方向突出。此外,通过具有半透明性的透明基板37覆盖了有机EL元件45的发光面45a和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因此,如果需要,在来自有机EL元件45的发光面45a的光被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反射之后,其被从透明基板37的表面出射到与透明基板37表面接触的空气层一侧。
图9A和图9B是分别示出在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中的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形状的具体实例的示意图。
与CPC的情况类似,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被形成为具有通过旋转抛物线的一部分而得到的形状。然而,旋转的中心轴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同。
更详细地,如图9A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倾斜以对应于临界角。这里,通过其上形成有每一个均具有基于相关抛物线的形状的光反射面的透明基板37以及接触透明基板37表面(界面)的空气层来确定临界角。在CPC的情况下,使抛物线对称轴的倾斜角度与根据半透明材料层与空气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的临界角一致。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的有机EL显示器1的情况下,无须将许多光分配到高角侧。此外,存在一些没有被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的对应一个反射而直接分配到高角侧的光。为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倾斜角度不需要必须与临界角一致,因此实际上只要使其小于或等于临界角即可。即,在此描述的相应于临界角的倾斜意味着由于小于或等于相关临界角的角度而引起的倾斜。在这点上,还相对于该倾斜,在反射光中根本不存在具有等于或大于倾斜角的角度的光分布。因此,使角度变浅(shallow)以使其接近界限会导致在亮度光分布中出现阶段性的差异。为此,由于不能将空气中的角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70°,因此实际上,考虑界限角为大约10°。
这里,将给出关于其对称轴倾斜的抛物线的焦点以及抛物线的旋转中心轴(通过围绕其旋转得到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的配置的描述。
在CPC的情况下,旋转对称轴被设置在连接抛物线的焦点和相关抛物线上一点的线段的中点处。为此,焦点必须相对于旋转对称轴位于光反射面的反对侧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如“背景技术”(参照图14A~图14D)一节所描述的,得到均匀的光分布特性,其导致尽管在视觉方向方面实际上不可能,但光仍分配在高角侧。
该事实意味着如果该方向(光分布实际上不可能的高角侧的方向)的光可被分配到低角侧,则正面亮度可随之提高。
因此,如图9B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1的情况下,将通过围绕其旋转形成光反射面的抛物线的旋转中心轴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抛物线的焦点F和抛物线上一点A的线段FA的中点通过抛物线侧的位置。即,偏移设置抛物线的旋转中心轴的位置以靠近抛物线侧。
例如,当抛物线的轴在临界角方向上倾斜时,通过抛物线焦点F附近的光与以临界角附近的光分布角(即,高角)分布的光分量相对应。
因此,将抛物线的旋转中心轴偏移设置在通过相关抛物线侧的位置导致通过抛物线的旋转中心轴靠近相关抛物线侧的偏移量抑制了通过相关抛物线焦点附近的光分量,即,高角区域中的光分布分量,使得低角区域中的光分量相对增加。
图10A~图10C是分别示出在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的高角区域中光分布分量的抑制的具体实例的曲线图。
例如,考虑给出具有共振结构的有机EL元件45的由玻璃材料(具有1.5的折射率)制成的透明基板37中的光分布特性作为实例。1.5的折射率使得在透明基板37中的临界角为41.8°。这导致如图10A所示,具有大于41.8°的反射角的任意光都通过其全反射被限制在透明基板37内。
当具有如上所述通过偏移设置抛物线的旋转中心轴而得到的光反射面的凹面镜部38被设置在具有这种发光部的有机EL元件45中时,在图10B的特性曲线中分别示出了在包括凹面镜部38的情况下的反射光、未通过凹面镜部38的直射光、以及反射光和直射光总和的亮度视角特性。作为图10B所示亮度视角特性基础的凹面镜部38具有当通过100μm正方形的像素间距将开口部的直径设置为60μm到70μm的范围内时的最佳形状。此外,具有f=70μm的焦距的抛物线倾斜到临界角,以及将旋转对称轴的偏移量设置为11.5μm。
根据图10B所示的亮度视角特性,即,基于具有上述最佳形状的凹面镜部38得到的亮度视角特性,如图10C所示,类似于CPC的情况,亮度在达到50°(<63°)视角附近表现出平坦的特性,然后在达到90°视角后逐渐下降。然而,从图10B了解到,与CPC的情况相比,改善了正面方向的亮度,这是因为亮度视角特性的平坦部分的亮度高于CPC情况下的亮度。
图11是示出与CPC的情况相比,在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中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形状的具体实例的曲线图。图11所示实例示出了在该实施例的预定条件下得到的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形状与在相同条件下最佳的CPC光反射面形状的相互比较。根据该实例,与CPC的光反射面38a形状的情况相比,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形状具有变窄的形状,使得开口部随着元件发光面进一步靠近而变窄。即,与旋转中心轴位置没有偏移的CPC的情况相比,通过围绕其旋转形成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的抛物线旋转中心轴的位置偏移导致光反射面的形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不同。
图12是示出在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中的光提取能量、正面亮度的改善以及亮度视角与那些现有技术结构等进行比较的实例的示例性图表。即,在本实例中,对于光提取能量、正面亮度的改善和亮度视角的各项,以相互比较的方式在图12中示出了由在本实施例的预定条件下获得的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的形状、在相同条件下最佳的CPC的光反射面38a的形状、通过简单抛物面构成的光反射面的形状、不具有凹面镜部的现有结构所得到的结果。从图12所示的结果中了解到,当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形状时,可以从中提取出最大的能量。此外,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的形状,与其他任意结构相比,在提取能量方面具有余地,并且还可以改善正面亮度和45°的亮度视角。
如以上所述,在该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1中,通过围绕其旋转形成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的抛物线旋转中心轴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相关抛物线的焦点F和相关抛物线上的点A的线段FA的中点通过相关抛物线侧的位置。结果,通过抛物线旋转中心轴接近相关抛物线侧的程度,抑制了通过相关抛物线焦点F附近的光分量,即,高角区域中的光分布分量,使得低角区域中的光分量相对增加。这事实意味着通过偏移抛物线旋转中心轴的设置位置来控制光分布角、分布等成为可能。因此,在该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1中,在保持光分布特性的均匀的同时,执行对光分布角、分布等的控制,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更大地提高有效视觉范围内的亮度。即,通过由于反射光的均匀光分布而得到的亮度视角特性的提高,可以以低功耗实现明亮的图像显示。
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器1中,以具有半透明性的透明基板37覆盖有机EL元件45的发光面45a和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此外,通过围绕其旋转形成光反射面38a的抛物线的对称轴对应于透明基板37的光出射侧的界面中的临界角发生倾斜,即,倾斜具有等于或小于相关临界角的角度。因此,与CPC的情况类似,在高角区域获得均匀的光分布。结果,可以很好地确保光分布特性充分的均匀性。
现在,当抛物线对称轴的倾斜角变浅时(当其倾斜角变小时),可以提高正面亮度。然而,当将抛物线对称轴的倾斜角变浅到临界角附近时,在亮度光分布中出现阶段性的差异。为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倾斜角优选地设定为等于或小于临界角、并且是在亮度光分布中不出现阶段性差异的这种程度的角度。也就是说,由于抛物线对称轴倾斜角的变浅而引起的正面亮度的提高仅仅是辅助部分。因此,主要通过偏移抛物线旋转中心轴的设置位置来实现相关正面亮度的提高。
注意,当构造有机EL显示器1时,可以基于来自透明基板37的光出射侧的发射光的期望光分布来设置抛物线旋转中心轴的偏移量。即,如果给出了关于有机EL显示器1应该满足的光分布的规范(调节维持50°视角的90%以上的光量等的期望规范),则可通过利用例如已知的仿真技术获得满足该规范的偏移量。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制造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EL显示器1的制造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尤其注意制造凹面镜部38的过程来给出描述。
在有机EL显示器1的制造过程中,首先,基于有机EL显示器1应该满足的规范,通过利用例如已知的仿真技术来指定抛物线旋转中心轴的偏移量,即,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的形状。在指定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的形状之后,期望通过利用例如光敏聚合物(2P)复制法形成凹面镜部38。然而,本发明不必限于2P复制法,因此,可通过利用其它适当的已知方法来形成凹面镜部38。
图13A~图13F是分别示出通过利用2P复制法制造应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的过程的截面图。
在利用2P复制法的情况下,首先,如图13A所示,通过利用诸如电铸、蚀刻或其它切削加工的已知技术,形成与特定的凹面镜部38的光反射面38a的形状相对应的压模(阴模(female die))51。此外,例如,将具有半透明性的树脂组成物53涂覆于也具有半透明性的玻璃基板52,通过使用如此形成的压模51使由此涂覆的树脂组成物53成型。即,在完成如图13B所示的对树脂组成物53的紫外辐射(固化)之后,如图13C所示,通过剥离压模51,使树脂组成物53被成型为具有由压模51指定的形状。
在完成树脂组成物53的成型之后,如图13D所示,通过例如利用真空蒸发法,在树脂组成物53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由Al、Ag等制成的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反射层(或者包含金属反射层的多层薄膜)54。此外,如图13E所示,通过执行例如研磨处理切割并去除具有层压于其上的金属反射层等的树脂组成物53的一部分。结果,如图13F所示,形成透明基板37,其中,使有凹面镜部38直立于其上,以使得位置分别与有机EL元件45相对应。
在完成了透明基板37的形成之后,通过具有半透明性的粘着剂层36,与图13F所示的状态上下颠倒,将透明基板37沉积在有机EL元件45的发光面45a侧。也就是说,有机EL元件45的发光面45a侧通过粘着剂层36覆盖透明基板37。结果,构成了有机EL显示器1。
[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化]
注意,尽管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优选实施例的内容,因此,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要旨的前提下适当地改变优选实施例。
例如,应当了解,实施例中给出的每个数值仅仅是具体实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
此外,尽管已通过给出例如将本发明应用于有机EL显示器1的情况描述了实施例,其中,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45以矩阵图样设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OLED或LED等也可以用作发光元件,只要它们从其发光面发射光。
此外,不需要以矩阵图样设置多个发光元件,因此可设置单个发光元件。该事实意味着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包括单个或多个(例如,一列设置)发光元件和单个或多个与其邻近设置的凹面镜部的发光装置,以及包括以图样形式设置的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
也就是说,类似于将本发明应用于由有机EL显示器1代表的显示装置的情况,在将本发明应用于用作照明设备的发光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围绕其旋转形成直立在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周围的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的抛物线旋转中心轴的偏移使得可以比现有装置更好地提高在有效视觉范围内的亮度。结果,可以以低功耗实现明亮的照明。
通过使用通过偏移抛物线的旋转中心轴获得的光反射面形状来实现在有效视觉范围内亮度的这种提高。然而,光反射面的形状可近似于多边形或反射镜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多组高次非球面和平面彼此结合来形成多边形。此外,通过使多个圆锥体彼此结合来得到反射镜形状。也就是说,在这些近似形状的情况下,与相关光反射面形状的情况相似,可以实现在有效视觉范围内的亮度,只要近似形状本身可认为与通过偏移抛物线的旋转中心轴获得的光反射面形状相同即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有多种修改、组合、再组合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或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发光元件,被配置为发射光;以及
凹面镜部,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所述凹面镜部直立在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周围,
其中,所述凹面镜部具有通过旋转抛物线的一部分所获得的光反射面,以及
旋转中心轴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所述抛物线的一部分和所述抛物线的焦点的线段中点通过所述抛物线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和所述凹面镜部的所述光反射面都覆盖有半透明成分层,以及
所述抛物线的对称轴在所述半透明成分层的发光侧上的界面中发生对应于临界角的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基于来自所述半透明成分层的发光侧的发射光的期望光分布,设置所述旋转中心轴与所述中点的偏移量。
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多个发光元件,被配置为分别发射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根据预定规则排列;以及
凹面镜部,被配置为分别反射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所述凹面镜部分别直立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周围,以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凹面镜部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通过旋转抛物线的一部分所获得的光反射面,以及
旋转中心轴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所述抛物线的一部分和所述抛物线的焦点的线段中点通过所述抛物线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面和所述凹面镜部的所述光反射面都覆盖有半透明成分层,以及
所述抛物线的对称轴在所述半透明成分层的发光侧上的界面中发生对应于临界角的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基于来自所述半透明成分层的发光侧的发射光的期望光分布,设置所述旋转中心轴与所述中点的偏移量。
7.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被配置为分别发射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根据预定规则排列;以及凹面镜部,被配置为分别反射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所述凹面镜部分别直立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周围,以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每一个所述凹面镜部的光反射面,以具有通过旋转抛物线的一部分所获得的形状;以及
在相对于连接所述抛物线的一部分和所述抛物线的焦点的线段中点通过所述抛物线侧的位置设置旋转中心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56598A JP4893378B2 (ja) | 2007-03-07 | 2007-03-07 |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7056598 | 2007-03-07 | ||
JP2007-056598 | 2007-03-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2006A true CN101262006A (zh) | 2008-09-10 |
CN101262006B CN101262006B (zh) | 2010-09-29 |
Family
ID=3974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654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2006B (zh) | 2007-03-07 | 2008-03-06 |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72037B2 (zh) |
JP (1) | JP4893378B2 (zh) |
KR (1) | KR101441554B1 (zh) |
CN (1) | CN101262006B (zh) |
TW (1) | TW200850045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5668A (zh) * | 2009-08-25 | 2011-03-30 | 索尼公司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和制造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 |
CN103779489A (zh) * | 2013-12-30 | 2014-05-07 | 迪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导光孔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
CN105206652A (zh) * | 2015-10-14 | 2015-12-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封框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5487238A (zh) * | 2014-09-19 | 2016-04-13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应用于立体显示器的像素结构 |
WO2016173186A1 (zh) * | 2015-04-30 | 2016-11-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及采用该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
CN110211986A (zh) * | 2018-02-28 | 2019-09-06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元件以及显示装置 |
CN111834542A (zh) * | 2020-06-28 | 2020-10-27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49135A (ja) * | 2007-08-17 | 2009-03-05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 |
JP2010134217A (ja) | 2008-12-05 | 2010-06-17 | Sony Corp |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発光装置 |
JP2010153127A (ja) * | 2008-12-24 | 2010-07-08 | Sony Corp | 表示装置 |
JP4675435B2 (ja) * | 2009-07-21 | 2011-04-20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電界発光素子、電界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CN102403418A (zh) * | 2011-11-09 | 2012-04-04 | 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led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
CN103137026B (zh) * | 2011-11-29 | 2015-06-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成像方法 |
JP6214077B2 (ja) | 2012-07-31 | 2017-10-18 | 株式会社Joled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JP2015072751A (ja) * | 2013-10-01 | 2015-04-1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有機el表示装置 |
KR102038532B1 (ko) * | 2014-01-28 | 2019-11-2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JP6318693B2 (ja) * | 2014-02-25 | 2018-05-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10473974B (zh) * | 2018-05-11 | 2021-12-24 |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 发光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574616B1 (fr) * | 1984-12-07 | 1987-01-23 | Radiotechnique Compelec | Matrice d'element electro-luminescents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JPH0637344A (ja) * | 1992-07-13 | 1994-02-10 | Sharp Corp | 集光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4449113B2 (ja) * | 1999-09-10 | 2010-04-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2次元表示装置 |
JP4432275B2 (ja) * | 2000-07-13 | 2010-03-17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 |
US6614103B1 (en) * | 2000-09-01 | 2003-09-0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lastic packaging of LED arrays |
JP4717200B2 (ja) * | 2000-12-15 | 2011-07-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有機発光素子 |
EP1387412B1 (en) * | 2001-04-12 | 2009-03-1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Light source device using led,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
JP2003077648A (ja) | 2001-09-06 | 2003-03-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FR2836584B1 (fr) * | 2002-02-27 | 2004-05-28 | Thomson Licensing Sa | Panneau electroluminescent dote d'elements d'extractions de lumiere |
JP2003282260A (ja) * | 2002-03-26 | 2003-10-03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
DE10245580B4 (de) * | 2002-09-27 | 2006-06-01 | Siemens Ag | Ein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s Bildes |
US6874901B1 (en) * | 2003-10-02 | 2005-04-05 | Joinscan Electronics Co., Ltd. |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
US7160017B2 (en) * | 2004-06-03 | 2007-01-09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using a linear arrangement of light concentrators |
-
2007
- 2007-03-07 JP JP2007056598A patent/JP489337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1-31 TW TW097103816A patent/TW200850045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3-05 KR KR1020080020318A patent/KR10144155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3-06 US US12/043,270 patent/US7572037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3-06 CN CN2008100065424A patent/CN10126200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5668A (zh) * | 2009-08-25 | 2011-03-30 | 索尼公司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和制造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 |
CN101995668B (zh) * | 2009-08-25 | 2015-01-28 | 索尼公司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和制造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 |
CN103779489A (zh) * | 2013-12-30 | 2014-05-07 | 迪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导光孔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
CN105487238A (zh) * | 2014-09-19 | 2016-04-13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应用于立体显示器的像素结构 |
WO2016173186A1 (zh) * | 2015-04-30 | 2016-11-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及采用该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
CN105206652A (zh) * | 2015-10-14 | 2015-12-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封框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5206652B (zh) * | 2015-10-14 | 2018-09-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封框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0141538B2 (en) | 2015-10-14 | 2018-11-27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Seala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0211986A (zh) * | 2018-02-28 | 2019-09-06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元件以及显示装置 |
CN111834542A (zh) * | 2020-06-28 | 2020-10-27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834542B (zh) * | 2020-06-28 | 2022-09-13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218296A (ja) | 2008-09-18 |
CN101262006B (zh) | 2010-09-29 |
KR20080082477A (ko) | 2008-09-11 |
US20080219005A1 (en) | 2008-09-11 |
KR101441554B1 (ko) | 2014-09-17 |
US7572037B2 (en) | 2009-08-11 |
TW200850045A (en) | 2008-12-16 |
JP4893378B2 (ja) | 2012-03-07 |
TWI376169B (zh) | 201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62006B (zh) |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231876C (zh) | 自发光元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自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 |
US9812511B2 (en) | Local seal for encapsulation of electro-optical element on a flexible substrate | |
CN1184524C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0473248C (zh) |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863448A (zh) | 一种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4282715A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780622A (zh) |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933689A (zh) | 面发光装置 | |
KR20100101076A (ko) | 투광성 기판, 그의 제조 방법, 유기 led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KR20100051631A (ko) | 투광성 기판, 그의 제조 방법, 유기 led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CN102694129B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CN111613643A (zh) | 透明显示装置 | |
CN107230699A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596040A (zh) | 发光器件衬底和使用该衬底的发光器件 | |
KR102365036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784090A (zh) | 自发光元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自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 |
US20230408820A1 (en) | Transparent microled display for vr headsets | |
CN103918348A (zh) | 发光装置 | |
CN113193150B (zh) | 顶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817693B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11584611A (zh) | 显示面板、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0373655C (zh) |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12051363B2 (en) | Two-way transparent display | |
CN100585911C (zh) |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