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0354B - 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 - Google Patents
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50354B CN101250354B CN 200810017808 CN200810017808A CN101250354B CN 101250354 B CN101250354 B CN 101250354B CN 200810017808 CN200810017808 CN 200810017808 CN 200810017808 A CN200810017808 A CN 200810017808A CN 101250354 B CN101250354 B CN 1012503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rylate
- drying
- diacrylate
- resin
- dimethacry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先分别轧制生产UV干燥组份和氧化干燥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的组份,再按照UV干燥组份所占比例为1%~99%,氧化干燥组份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所占比例为99%~1%的比例混合均匀。本发明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进行UV干燥,瞬间实现油墨部分干燥,形成干燥墨膜;在印刷和印品存放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氧化干燥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实现油墨完全干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UV干燥雕刻凹印油墨的厚墨膜干燥不完全,自然存放过程中不能实现完全干燥的技术问题,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雕刻凹印油墨,尤其涉及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雕刻凹印油墨。
背景技术
单纯的UV干燥凹印油墨具有瞬间干燥的特点,但是存在厚墨膜干燥不完全,或缓慢干燥完全后,但凹印线条收缩产生皱折的弊端,在没有UV光照、自然存放过程中未完全干燥的厚墨膜几乎不能实现完全干燥。
传统的雕刻凹印油墨是以氧化干燥为主的凹印油墨,在正常使用过程,具有印刷版温高、印刷产品干燥周期长、背面蹭脏、粘脏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包含UV干燥、氧化结膜干燥、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原理的的混合干燥雕刻凹印油墨,其解决了现有UV干燥雕刻凹印油墨的厚墨膜干燥不完全,或缓慢干燥完全后,但凹印线条收缩产生皱折的弊端,或在没有UV光照、自然存放过程中不能实现完全干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氧化干燥的雕刻凹印油墨具有印刷版温高、印刷产品干燥周期长、背面蹭脏、粘脏的技术问题,该混合干燥雕刻凹印油墨实现雕刻凹印油墨的完全干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由可进行UV固化的基墨一和可进行氧化结膜干燥的基墨二组成,所述基墨一和基墨二的重量百分比为:
基墨一 1~99%, 基墨二 99~1%;
所述基墨一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颜料 5~50份,
丙烯酸树脂连结料 5~60份,
丙烯酸酯单体 1~40份,
助引发剂 0.1~5份,
光引发剂 0.2~30份,
稳定剂 0.2~10份,
填充料 0~30份;
所述丙烯酸树脂连结料是可进行紫外光固化的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环氧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酯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或聚酯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四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五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单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四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五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水分散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氧基化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羟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化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四氢糠醛丙烯酸酯、乙氧化壬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四氢糠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癸酯、丙烯酸己内酯、乙氧化壬苯酚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或聚丙二醇单羟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烷氧化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烷氧化脂肪族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四官能团和五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或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羟基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可以是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4-甲基苯硫基二苯甲酮(BMS)、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异丙基硫杂蒽醌(2、4异构体混合物)、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酯、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三溴甲基苯基砜、4-氯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二苯甲酮、二苯甲酮与对甲基二苯甲酮的混合物或安息香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墨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颜料 5~40份,
干性植物油 10-50份,
纯酚醛树脂连结料 5~50份,
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 5~50份,
醇酸树脂连结料 5~50份,
表面活性剂 0.1~20份,
干燥剂 0.1~10份,
蜡 0~10份,
溶剂 0.5~20份,
填充料 0~30份;
所述干性植物油是桐油、亚麻油、梓油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是松香改性的苯酚与甲醛缩合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或是松香改性的二酚基丙烷与甲醛缩合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或是二酚基丙烷和甲醛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的可溶性酚醛树脂,再与松香反应经甘油酯化而制成,或是松香改性二甲酚甘油酚醛树脂,或是松香改性二酚基丙烷季戊四醇酚醛树脂;
所述醇酸树脂是植物油、松香及其衍生物等改性的醇酸树脂;植物油改性醇酸树脂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一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季戊四醇-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三羟甲基丙烷-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桐油改性所述醇酸树脂,或是大豆油改性所述醇酸树脂,或是所述一种或多种醇酸树脂的混合物;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各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
所述干燥剂是有机酸的钴、锰、锆、铅、铝、钙、锌、铈、矾、镧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干燥剂;
所述溶剂是醇类、醇醚类、酯类、酮类、高沸点煤油、200#溶剂油、210#矿油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蜡选自棕榈蜡、冷杉蜡、蜂蜡、虫蜡、羊毛蜡、石蜡、微晶蜡、蒙旦蜡、矿地蜡、聚乙烯蜡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的蜡。
上述基墨一和基墨二的较佳重量百分比为:
基墨一 30~70%,基墨二 70~3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分别轧制生产UV干燥组份和氧化干燥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的组份,再按照UV干燥组份所占比例为1%~99%,氧化干燥组份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所占比例为99%~1%的比例混合均匀。本发明的油墨先UV干燥、再氧化干燥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在印刷过程中进行UV干燥,瞬间实现油墨部分干燥,形成干燥墨膜;在印刷和印品存放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氧化干燥同时辅助挥发干燥、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实现油墨完全干燥。
2、本发明油墨采用自由基引发型紫外光固化技术实现印刷产品表面瞬时干燥,具有经济、节能、环保的特点。瞬间结膜,防止雕刻凹印油墨印刷产品蹭脏和粘脏。实现雕刻凹印油墨瞬间成膜,减少印刷产品蹭脏和粘脏现象,显著缩短印刷产品干燥时间,同时,避免单纯的UV干燥雕刻凹印油墨厚膜干燥不彻底的弊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本发明的油墨UV干燥的能耗低于单纯的UV干燥凹印油墨;本发明油墨中不用或少用蜡,可以降低或完全取代原先雕刻凹印油墨中的热融冷固作用,通过降低印刷版温来降低印刷成本。
4、本发明油墨适用范围广,可以在各种纸品或薄膜上印刷,可以印刷在吸收性承印物或非吸收性承印物上;本发明油墨在印刷机上可避免出现干版、干辊子的现象,传递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含有UV固化的混合干燥雕刻凹印油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可以进行UV固化的部分,称为基墨一;另一部分是可以进行氧化结膜干燥的部分,称为基墨二。
本发明的油墨中基墨一的百分含量为1~99%,基墨二的百分含量为99~1%。
本发明的油墨中基墨一的百分含量为30%-70%,基墨二的百分含量为70%-30%时,油墨的传递、擦版、清洗、干燥速度、墨膜外观、墨膜强度及耐物化性能最佳。
基墨一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颜料 5~50份,
丙烯酸树脂连结料 5~60份,
丙烯酸酯单体 1~40份,
助引发剂 0.1~5份,
光引发剂 0.2~30份,
稳定剂 0.2~10份,
填充料 0~30份。
基墨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颜料 5~40份,
干性植物油 10-50份,
纯酚醛树脂连结料 5~50份,
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 5~50份,
醇酸树脂连结料 5~50份,
表面活性剂 0.1~20份,
干燥剂 0.1~10份,
蜡 0~10份,
溶剂 0.5~20份,
填充料 0~30份;
丙烯酸树脂连结料可以是环氧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酯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酯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干性植物油是桐油、亚麻油、梓油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可以是松香改性的苯酚与甲醛缩合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或是松香改性的二酚基丙烷与甲醛缩合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或是二酚基丙烷和甲醛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的可溶性酚醛树脂,再与松香反应经甘油酯化而制成,或是松香改性二甲酚甘油酚醛树脂,或是松香改性二酚基丙烷季戊四醇酚醛树脂;
醇酸树脂可以是植物油、松香及其衍生物等改性的醇酸树脂;植物油改性醇酸树脂可以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一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季戊四醇-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三羟甲基丙烷-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桐油改性所述醇酸树脂,或是大豆油改性所述醇酸树脂,或是所述一种或多种醇酸树脂的混合物;生产工艺可以是脂肪酸法、酯交换法、熔融法、溶剂法。
溶剂可以是醇类、醇醚类、酯类、酮类、高沸点煤油、200#溶剂油、210#矿油、水;这些溶剂可一种单独使用也可多种混合使用。
干燥剂可以是有机酸的钴、锰、锆、铅、铝、钙、锌、铈、矾、镧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干燥剂。
蜡选自棕榈蜡、冷杉蜡、蜂蜡、虫蜡、羊毛蜡、石蜡、微晶蜡、蒙旦蜡、矿地蜡、聚乙烯蜡等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的蜡;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各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
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四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五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单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四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五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水分散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氧基化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羟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化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四氢糠醛丙烯酸酯、乙氧化壬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四氢糠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癸酯、丙烯酸己内酯、乙氧化壬苯酚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聚丙二醇单羟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烷氧化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化脂肪族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四官能团和五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羟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可以是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4-甲基苯硫基二苯甲酮(BMS)、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异丙基硫杂蒽醌(2、4异构体混合物)、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酯、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三溴甲基苯基砜、4-氯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二苯甲酮、二苯甲酮与对甲基二苯甲酮的混合物、安息香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助引发剂和稳定剂没有特别指出时与常见UV固化油墨中相同;填充料没有特别指出时与UV固化油墨和雕刻凹印油墨中的填充料相同。
本发明的基墨一的组成(重量份)具体如下表所示:
配方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颜料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环氧丙烯酸树脂 | 15 | 15 | 15 | 5 | 5 | 3 | 5 | |
多元醇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 | 15 | |||||||
脂肪酸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 | 15 | 3 | ||||||
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 15 | 15 | 15 | 5 | 5 |
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树脂 | 5 | |||||||
聚醚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 5 | 5 | 5 | 5 | ||||
脂肪酸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 5 | 5 |
聚酯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 5 | 5 | 5 | |||||
碱溶性丙烯酸树脂 | 5 | 25 | 4 | 25 | ||||
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 | 15 | 10 | ||||||
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 | 5 | 5 | 5 | 4 | 10 | 10 | ||
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 | 15 | 15 | 15 | 15 | 3 | 5 | 5 | 5 |
四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 | 5 | 1 | 1 | 1 | 5 | 5 | 5 | |
五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 | ||||||||
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 | 1 | |||||||
引发剂 | 19 | 7 | 7 | 7 | 1.5 | 7 | 5 | 7 |
助引发剂 | 0.5 | 1 | 1 | 1 | 0.5 | 1 | 0.5 | 1 |
填充料 | 10 | 10 | 10 | |||||
稳定剂 | 1 | 1 | 1 | 1 | 0.5 | 2 | 5 | 2 |
本发明的基墨二的组成(重量份)具体如下表所示:
配方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颜料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干性植物油 | 30 | 40 | 25 | 25 | 30 | 25 | 25 | 20 |
纯酚醛树脂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改性酚醛树脂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醇酸树脂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溶剂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蜡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干燥剂 | 0.5 | 1 | 1 | 1 | 0.5 | 1 | 0.5 | 1 |
填充料 | 10 | 10 | 10 | |||||
表面活性剂 | 1 | 1 | 1 | 1 | 0.5 | 2 | 5 | 2 |
[0092] 配方1:基墨一:80%;基墨二:20%。
印刷:高速雕刻凹印机印刷,速率为8000~10000张/小时,在紫外高压汞灯照射下印品表面干燥,线条光滑,网点饱满,没有擦脏、飞墨、糊版和堆墨现象,印迹附着良好。每1000~2000张收为一垛,印品在24小时完全干燥,背面没有蹭脏和粘脏现象。
配方2:基墨一:70%;基墨二:30%。
印刷:高速雕刻凹印机印刷,速率为8000~10000张/小时,在紫外高压汞灯照射下印品表面干燥,线条光滑,网点饱满,没有擦脏、飞墨、糊版和堆墨现象,印迹附着良好。每1000~2000张收为一垛,印品在24小时完全干燥,背面没有蹭脏和粘脏现象。
配方3:基墨一:60%;基墨二:40%。
印刷:高速雕刻凹印机印刷,速率为8000~10000张/小时,在紫外高压汞灯照射下印品表面干燥,线条光滑,网点饱满,没有擦脏、飞墨、糊版和堆墨现象,印迹附着良好。每1000~2000张收为一垛,印品在24小时完全干燥,背面没有蹭脏和粘脏现象。
配方4:基墨一:50%;基墨二:50%。
印刷:高速雕刻凹印机印刷,速率为8000~10000张/小时,在紫外高压汞灯照射下印品表面干燥,线条光滑,网点饱满,没有擦脏、飞墨、糊版和堆墨现象,印迹附着良好。每1000~2000张收为一垛,印品在24小时完全干燥,背面没有蹭脏和粘脏现象。
配方5:基墨一:40%;基墨二:60%。
印刷:高速雕刻凹印机印刷,速率为8000~10000张/小时,在紫外高压汞灯照射下印品表面干燥,线条光滑,网点饱满,没有擦脏、飞墨、糊版和堆墨现象,印迹附着良好。每1000~2000张收为一垛,印品在24小时完全干燥,背面没有蹭脏和粘脏现象。
配方6:基墨一:30%;基墨二:70%。
印刷:高速雕刻凹印机印刷,速率为8000~10000张/小时,在紫外高压汞灯照射下印品表面干燥,线条光滑,网点饱满,没有擦脏、飞墨、糊版和堆墨现象,印迹附着良好。每1000~2000张收为一垛,印品在24小时完全干燥, 背面没有蹭脏和粘脏现象。
配方7:基墨一:20%;基墨二:80%。
印刷:高速雕刻凹印机印刷,速率为8000~10000张/小时,在紫外高压汞灯照射下印品表面干燥,线条光滑,网点饱满,没有擦脏、飞墨、糊版和堆墨现象,印迹附着良好。每1000~2000张收为一垛,印品在24小时完全干燥,背面没有蹭脏和粘脏现象。
本发明原理:本发明主要是在雕刻凹印油墨中同时采用UV干燥和氧化干燥方式,含有UV干燥的混合干燥雕刻凹印油墨在印刷过程,通过瞬间UV光照,在雕刻凹印油墨表面部分形成干燥墨膜,实现油墨的不蹭脏性能;在印后较短的时间内,又主要通过氧化结膜作用并辅助溶剂挥发、渗透干燥和络合干燥作用实现油墨内部完全干燥,缩短了雕刻凹印产品的干燥周期,避免背面蹭脏和粘脏现象,同时杜绝了凹印线条的凹陷起皱现象。与单纯的UV干燥凹印油墨和单纯的氧化结膜干燥雕刻凹印油墨相比较,该发明的油墨组成同时包含了单纯的UV干燥凹印油墨和单纯的氧化结膜干燥雕刻凹印油墨组份,主要是UV固化连结料、UV固化单体、光引发剂、干性植物油、酚醛树脂、醇酸树脂、溶剂、颜料、填充料、干燥剂,油墨中的蜡含量可以降低或完全不用。通过本发明可以降低或完全取代原雕刻凹印油墨体系的融冷固作用,降低印刷机版温,实现雕刻凹印油墨瞬间成膜,减少印刷产品蹭脏和粘脏现象,显著缩短印刷产品干燥时间,同时避免单纯的UV干燥雕刻凹印油墨厚膜干燥不彻底的弊端。
Claims (2)
1.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由可进行UV固化的基墨一和可进行氧化结膜干燥的基墨二组成,所述基墨一和基墨二的重量百分比为:
基墨一 1~99%, 基墨二 99~1%;
所述基墨一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颜料 5~50份,
丙烯酸树脂连结料 5~60份,
丙烯酸酯单体 1~40份,
助引发剂 0.1~5份,
光引发剂 0.2~30份,
稳定剂 0.2~10份,
填充料 0~30份;
所述丙烯酸树脂连结料是可进行紫外光固化的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环氧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酯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或聚酯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丙烯酸酯单体是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四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五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单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四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五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水分散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是丙氧基化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羟乙基丙烯酸酯、乙氧化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四氢糠醛丙烯酸酯、乙氧化壬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四氢糠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癸酯、丙烯酸己内酯、乙氧化壬苯酚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或聚丙二醇单羟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双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是环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烷氧化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烷氧化脂肪族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丙氧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四官能团和五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或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水分散性丙烯酸酯单体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羟基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光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是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4-甲基苯硫基二苯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异丙基硫杂蒽醌、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酯、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三溴甲基苯基砜、4-氯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二苯甲酮、二苯甲酮与对甲基二苯甲酮的混合物或安息香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墨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颜料 5~40份,
干性植物油 10-50份,
纯酚醛树脂连结料 5~50份,
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 5~50份,
醇酸树脂连结料 5~50份,
表面活性剂 0.1~20份,
干燥剂 0.1~10份,
蜡 0~10份,
溶剂 0.5~20份,
填充料 0~30份;
所述干性植物油是桐油、亚麻油、梓油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改性酚醛树脂连结料是松香改性的苯酚与甲醛缩合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或是松香改性的二酚基丙烷与甲醛缩合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或是二酚基丙烷和甲醛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的可溶性酚醛树脂,再与松香反应经甘油酯化而制成,或是松香改性二甲酚甘油酚醛树脂,或是松香改性二酚基丙烷季戊四醇酚醛树脂;
所述醇酸树脂连接料是植物油、松香或其衍生物改性的醇酸树脂;植物油改性醇酸树脂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一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季戊四醇-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三羟甲基丙烷-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甘油-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或是亚麻油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间苯二甲酸醇酸树脂,或是所述上述多种植物油改性醇酸树脂的混合物;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各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
所述干燥剂是有机酸的钴、锰、锆、铅、铝、钙、锌、铈、矾、镧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干燥剂;
所述溶剂是醇类、醇醚类、酯类、酮类、高沸点煤油、200#溶剂油、210#矿油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蜡选自棕榈蜡、冷杉蜡、蜂蜡、虫蜡、羊毛蜡、石蜡、微晶蜡、蒙旦蜡、矿地蜡、聚乙烯蜡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的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墨一和基墨二的较佳重量百分比为:
基墨一 30~70%,基墨二 70~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17808 CN101250354B (zh) | 2008-03-26 | 2008-03-26 | 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17808 CN101250354B (zh) | 2008-03-26 | 2008-03-26 | 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0354A CN101250354A (zh) | 2008-08-27 |
CN101250354B true CN101250354B (zh) | 2011-04-27 |
Family
ID=39953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017808 Active CN101250354B (zh) | 2008-03-26 | 2008-03-26 | 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503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3629A (zh) * | 2009-08-14 | 201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印的紫外光固化油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油墨组合物的手机壳体 |
CN101696332B (zh) * | 2009-10-28 | 2012-05-23 | 东周化学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紫外光固化转印油墨 |
CN101724315B (zh) * | 2009-12-23 | 2012-06-13 |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 Uv雪花油墨 |
CN102241795B (zh) * | 2010-05-12 | 2013-10-16 | 贺宏伟 | 一种醇溶型丙烯酸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275395B (zh) * | 2010-06-12 | 2013-03-27 | 武汉红金龙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 轮转高速凹印uv彩色系油墨的印刷工艺 |
JP5609321B2 (ja) * | 2010-06-30 | 2014-10-22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キ組成物 |
CN101892609B (zh) * | 2010-08-03 | 2012-11-21 | 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 | 可烫金防水雾的紫外光固化光油 |
CN101948643A (zh) * | 2010-09-29 | 2011-01-19 | 安徽光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数码产品窗口镜片印刷的uv光固化油墨材料 |
CN102206435A (zh) * | 2011-05-10 | 2011-10-05 | 上海富臣化工有限公司 | 紫外光固化辊涂面修色木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226049A (zh) * | 2011-05-27 | 2011-10-26 | 东周化学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可打印光盘用紫外光固化防水油墨 |
EP2749602B1 (en) * | 2011-08-24 | 2016-10-05 | DIC Corporation | Polyurethane polyurea resin composition, binder for printing inks, and printing ink |
TWI445783B (zh) * | 2011-12-01 | 2014-07-21 | Ind Tech Res Inst | 官能基化大豆油化合物、及包含其之塗佈組合物 |
AR090178A1 (es) | 2012-03-23 | 2014-10-22 | Sicpa Holding Sa | Metodo de impresion con tinta calcografica de secado por oxidacion y tintas calcograficas curables por uv-vis |
CN104231748B (zh) * | 2013-06-07 | 2016-06-29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一种雕刻凹印油墨及制备方法和安全制品 |
CN103694895A (zh) * | 2013-11-18 | 2014-04-02 | 蚌埠天光传感器有限公司 | 一种后炮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666071A (zh) * | 2013-11-25 | 2014-03-26 | 铜陵方正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的光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666044B (zh) * | 2013-11-25 | 2016-05-11 | 铜陵方正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紫外光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387844B (zh) * | 2014-09-29 | 2016-09-07 | 长兴艾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水性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58521B (zh) * | 2014-12-19 | 2017-01-25 |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 | 自由基‑阳离子‑氧化结膜三重固化树脂及其制法 |
CN104830149A (zh) * | 2015-06-03 | 2015-08-12 | 林振坤 | 一种自干型uv固化转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38391A (zh) * | 2015-07-30 | 2015-11-11 | 安徽省中彩印务有限公司 | 一种无溶剂型光固化环保油墨 |
US10246597B2 (en) * | 2015-11-02 | 2019-04-0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Oil-based recording liquid |
CN105820647A (zh) * | 2016-04-20 | 2016-08-03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低迁移油墨及其制备工艺 |
CN106221360A (zh) * | 2016-08-09 | 2016-12-14 | 苏州市博来特油墨有限公司 | 高速印刷适性耐摩擦环保油墨 |
CN106118231A (zh) * | 2016-08-09 | 2016-11-16 | 苏州市博来特油墨有限公司 | 一种高耐磨胶印油墨的制备方法 |
JP6886632B2 (ja) | 2017-03-17 | 2021-06-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油性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液 |
CN111647332A (zh) * | 2019-03-04 | 2020-09-11 | 中核华兴达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塔机用水性漆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637353B (zh) * | 2021-09-03 | 2023-10-24 | 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连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3881280B (zh) * | 2021-11-03 | 2023-12-12 | 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型led-uv轮转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led-uv固化轮转印刷机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7068A (zh) * | 2005-07-28 | 2006-02-22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黑色荧光油墨 |
-
2008
- 2008-03-26 CN CN 200810017808 patent/CN1012503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7068A (zh) * | 2005-07-28 | 2006-02-22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黑色荧光油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0354A (zh) | 2008-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50354B (zh) | 一种uv─氧化混合干燥型雕刻凹印油墨 | |
CN100368490C (zh) | Uv固化隐形荧光变频油墨 | |
CN100471919C (zh) | 一种紫外光固化皱纹油墨 | |
CN101307137B (zh) | 自干型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水分散体及以它为基料的工业面漆 | |
CN107216715B (zh) | 一种uv-led喷墨打印字符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 |
US6140386A (en) |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s,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and uses thereof | |
CN1221620C (zh) | 基于改性醇酸树脂的快干型高固体含量涂料 | |
AU641610B2 (en) | Composition for ink vehicles and protective coatings | |
CN103305078A (zh) | 一种疏水性材料及其在胶印印刷版材制备中的应用 | |
CN105153810A (zh) | 一种柔性led-uv喷墨墨水 | |
CN101701117A (zh) | 一种可镭射模压醇溶性镀铝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7011768A (zh) | 一种高抗污性的紫外固化哑光涂布光油 | |
WO2017185508A1 (zh) | 3d喷墨打印用墨水组合物、墨水组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207055B (zh) | 辐射固化性凹版墨 | |
CN104910678A (zh) | 以led为光源的紫外光固化胶印油墨 | |
CN104479460A (zh) | 一种用于柔性基材打印的led-uv固化喷墨墨水 | |
CN110228306A (zh) | 包装盒的逆向磨砂印刷工艺 | |
CN104845451A (zh) | 适用于高速喷墨的led光固化喷墨墨水 | |
CN105026167A (zh) | 凹版印刷 | |
JP2005015755A (ja)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乾式平版印刷インキ組成物、印刷方法およびその印刷物 | |
CN114031758B (zh) | 一种棉籽油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525186A (zh) | 一种uv胶印无卤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43732B (zh) | 一种热压转印方法 | |
CN103909754B (zh) | 一种uv底油金属罐的uv印涂方法 | |
JP2014015572A (ja)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キおよび印刷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044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zhimen Street No. 143 triumph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7 No. 153 South Seoul Road, Shaanxi, Xi'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